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-清-張英 (master)


[417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十二
  木部一木/ 松/
   木一
 原洪範曰三曰木木曰曲直曲直作酸 春秋元命苞
 曰木之為言觸也氣動躍也 増又曰木者陽精生於
 陰故水者木之母 爾雅曰木族生為灌灌木叢木也
  揚子曰止于下而漸於上者木也 皇極經世書曰
[417-1b]
 木結實而種之又成是木而結是實木非舊木也此木
 之神不二也生生之理也 又曰木者星之子是以果
 實象之 原易曰㢲為木坎其於木也為堅多心艮其
 於木也為堅多節離其于木也為科上槁堅多心謂剛/中也山木堅
 直故多節也陰含氣故曰科/科空也為日所乾故上槁 又曰地中生木升君子
 以順徳積小以髙大 毛詩曰黄鳥于飛集于灌木
 又曰南有喬木不可休息 又曰伐木丁丁鳥鳴嚶嚶
  又序曰樛木后妃逮下也 尚書曰兖州厥木惟條
[417-2a]
長/也揚州厥木惟喬髙/也 又曰木從繩則正 禮記曰孟
春之月盛徳在木孟夏之月無伐大樹妨農/故也 又曰入
山行木無有斬伐 増周禮曰山虞仲冬斬陽木仲夏
斬陰木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陽木生山南陰木生/山北服車材耜農器
季穉/也 原左傳曰慈母之恕其子折木 又曰鳥能擇
木 論語曰朽木不可雕也 國語曰伐木不自其本
必有後生塞水不自其源必有後流除禍不自其本必
有後亂 又曰人之有孝也猶樹之有枝葉猶庇蔭之
[417-2b]
況君子乎 京房易傳曰木同本異枝其君有慶鄰邑
來附者吉木生於君屋上及朝廷其君聖子木王而有
實其國有慶木生於城脅一圍以上長數丈此謂城强
其君大昌 禮斗威儀曰君乗木而王者其政升平則
草木豐盛 増春秋運斗樞曰黒精用事百木共一根
 原稽命錄曰出號施令合民心作樂制禮得天心則
草木有益於人者長以養民王者得禮之制澤谷中生
赤木 又曰宗廟生木 又曰凡木細為杪 瑞應圖
[417-3a]
曰木連理王者徳化洽八方合為一家則木連理一本
曰不失小民心則生 孝經援神契曰徳至於草木則
木連理 漢書鼂錯上書曰夫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
木皮三寸地寒/故也 陰符經曰火生於木禍發必剋 六
韜冬冰可折夏條可結 老子曰草木之生也柔脆其
死也枯槁 又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子路曰二親
之壽忽若塵過隙草木長霜露不息使賢者欲養其親
其道不行 慎子曰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 尸
[417-3b]
子曰木之精氣為畢方 増文子曰葉落者風揺之水
濁者物撓之也 商子曰蠹衆則木折隙大則牆壞
原孫卿子曰玉在山而木草潤 吕覽曰夫爚蟬者務
在乎明其火振其樹而已火不明雖振其樹何益明火
不獨在乎火在於闇當今之世闇則甚矣人主有明其
徳者天下之士其歸也若蟬之走明火也 又曰木方
盛終日采之而復生秋風下霜一夕而零 又曰欲鳥
者先樹木 又曰人之有民如木之有根根深則木固
[417-4a]
 増又曰樹木盛則飛鳥歸之芻草美則禽獸歸之人
主賢則豪傑歸之 韓子曰樹木有直根有蔓根直根
曰根蔓根曰柢固其柢則生長深其根則視久 符子
曰木生蝎蝎盛而木枯石生金金曜而石流 又曰水
生於石未有居石而溺火生於木未有抱木而焦 繁
露曰木有變春彫而冬榮 原淮南子曰凡幹木生庶
木根枝木者生於庶木凡見葉落而知嵗暮故葉落而
長年悲長年人悲/木黄落時 又曰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増又
[417-4b]
曰郢人有買屋棟者求三圍之大木而人予車轂跪而
度之巨雖可而長不足 又曰良匠不能斵金巧冶不
能鑠木金之勢不可斵而木之性不可鑠也 又曰佐
祭者得嘗救鬭者得傷蔭不祥之木為電所撲 又曰
金勝木者非以刀殘林也 又曰羽翼美者傷骨骸枝
葉美者害根莖能兩美者天下無之也 鹽鐵論曰茂
木之下無豐草 原𤣥中記曰百嵗之樹其汁如血千
嵗之樹精為青羊萬嵗之樹精為青牛 増地鏡圖曰
[417-5a]
財在丘墟者為木變故木有折枯者其旁有財其在南
方去木八尺其在東方去木六尺 虞喜志林曰東海
之魚墜一鱗崑崙之木落一葉聖人皆能知之 原博
物志曰員丘上有不死之樹食之乃壽 抱朴子曰横
海有魚抱大樹能語精名靈陽午日稱仙人者老樹也
 増孫綽曰海人與山客辨其出物海人曰魚額若華
山之頂一吸萬頃之波山客曰鄧林有木圍三萬尋直
上千里旁蔭數國 原離騷曰一夫九首拔木九千
[417-5b]
又曰罾何為兮木上 又曰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
葉下 文選曰樹木者憂其蠧根朽則葉危 古詩曰
嘉樹生朝陽凝霜封其條 増左思蜀都賦曰其樹則
擢脩幹竦長條扇飛雲拂輕霄羲和假道於峻嶺陽鳥
回翼乎髙標 陶潛榮木詩序曰榮木念將老也 杜
甫詩曰千章夏木清 韓愈曰犧尊青黄乃木之災
  木二
増管子曰桓公問民飢寒室屋不治牆垣壞不築為之
[417-6a]
柰何管子曰沐塗樹之枝公令左右沐塗樹枝其年民
治室屋築牆垣公問之管子曰一樹而百乗息其下者
以其不□也衆鳥居其上丁壯彈其下終日不歸父老
拊樹而論終日不歸今吾沐之日中無尺寸之陰行者
疾走歸而治室 原孔叢子曰夫子墳方一里弟子各
以四方竒木來植之 莊子曰南郭子綦遊乎商之丘
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乗隐將庇其所籟子綦曰此何
木也然必異材從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
[417-6b]
梁俯而視其木根則軸解不可以為棺槨䑛其葉則舌
爛嗅之則使人狂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以至於此其
大也 増又曰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採木
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
以不材終其天年矣 淮南子曰髙陽魋將為室問匠
人匠人對曰未可也木尚生加塗其上必將撓以生材
任重塗今雖善後必敗髙陽應曰不然夫木枯則益重
塗乾則益輕今雖惡後必善匠人窮于辭以對卒為室
[417-7a]
其始成均然善也後果敗此直於辭而不可用者也
漢書曰武帝幸雍得竒木枝傍出復合於木上終軍曰
衆枝内附示無外也 漢書五行志曰哀帝建平三年
十月汝南西平遂陽鄉柱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黄色
面白頭有鬚髮稍長大睂長六寸一分京房易傳云皇
徳衰下人將起則有木生為人狀 原東觀漢記曰安
帝延和三年衞縣木連理又其年定陵縣木連理 謝
承後漢書曰方儲幼喪父母終日負土成墳種竒樹千
[417-7b]
株 袁山松漢書曰建和二年河東木連理 魏略曰
文帝嗣立為魏王是嵗天下奏醴泉涌木連理 干寶
晉紀曰武帝自咸寧三年至太康元年木連理八生
晉中興徵祥說曰王者徳澤純洽八方同一則木連理
連理者仁木也或異枝還合或兩樹共合建元元年木
連理四一生膏山一生武昌一生汝陰一生汝陽泰興
元年又生武昌 増彚苑詳注曰齊永明九年秣陵安
時寺有古樹伐以為薪木理自然有法天徳三字 後
[417-8a]
周書曰太祖至沙苑齊神武夜遁追至河上復大克獲
前後虜其卒七萬獻俘長安還軍渭南于是所徵諸州
兵始至乃於戰所準當時兵士人種樹一株以旌武功
 唐書曰貞觀中山南獻木連理交錯玲瓏有同羅木
一丈之幹並枝者二十餘所 又曰代宗十二年成都
人郭逺因樵爨獲瑞木一莖有文曰天下太平獻之以
示百官宰臣稱賀詔付史館 又曰貞元初陳留雨木
皆大如指長寸餘每木有孔通中所下俱立如植 宋
[417-8b]
史曰馮伸已知邕州傍城數里有金花木俗以花開即
瘴起人不敢近伸已故以花盛時酣燕其下亦復無害
 彚苑詳註曰慎氏至真苖守再成言近有樵人破一
樹樹中有生成三字曰天下趙亟取木視之果然木一
丈一尺圍其字青而深半樹解揚州半樹留真州三字
瞭然不可磨也
  木三
増龍鱗 鳳首彚苑詳註袁州萍鄉東有木客有用錢/六十緡市之其夜忽生龍鱗客遂不敢
[417-9a]
伐寒杜陽編李輔國有鳳首木髙一尺雕刻鸞鳳之狀/凝 之時置諸髙堂大厦之中和煦之氣如二三月故
别名常春木縱烈/火焚之終不焦黒 原樹君子 坐將軍詩荏染柔木/君子樹之
後漢書馮異有功不伐嘗坐/大樹下人謂之大樹將軍 増衣錦 流紅吳越志/錢鏐臨
安里中有大木鏐幼時與羣兒戲樹下光化元年進太/師號所戲木曰衣錦將軍 詩話唐于祐晩歩禁衢御
溝中流一紅葉上有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宫盡日閒殷/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祐因得之乃宫女韓夫人所題
 春徳 震方禮記孟春之月盛徳在木為漢/書五行志震在東方為春 木 幹庶
 條枚上見木一條詩曰伐其/條枚枝曰 幹曰枚 成帷 並枕上詳五/李爽詩
塜三吳記潘璋夫婦/ 木交枝名並枕樹 柯不吟 葉交墜文選風柯靜/不吟 羯鼓
[417-9b]
錄明皇製秋風髙曲每奏/之則清風徐來木葉交墜 化鴛鴦 飛蛺蝶彚苑詳/注宋韓
朋妻美康王奪之妻自殺王埋之經宿生樹枝體相交/王欲伐之化為鴛鴦飛去 瀟湘錄隋末長安禁内一
大樹冬月雪中忽花葉茂盛及凋謝結實其子/光明燦爛如火之明數日皆化為紅蛺蝶飛去
  木四
増刋木書隨山/刋木 顛木又曰若顛木/之有由蘖 原先撥詩枝葉/未有害
本實/先撥 不斬禮記為宫室/不斬于丘木 攻堅又曰善問者/如攻堅木 工度
左傳曰山有/木工則度之 敢不封植又曰韓宣子宴於季氏有嘉/樹焉宣子譽之武子曰敢不
封植/此樹 増宰木公羊傳宰上之/木拱矣宰冢也 槎枿國語山無槎枿/斫而復生曰枿
[417-10a]
 苻婁爾雅謂木病尫/傴癭腫無枝條 魁瘣又曰謂樹木叢生根枝/節目皆盤結磈磊也
 梢梢又曰樹/無枝柯 原風摧文選木髙于/林風必摧之 起於一把十/圍
之木起/於一把 増珍木劉楨公讌詩/珍木鬱蒼蒼 向榮歸去來辭木/欣欣以向榮
陳柯文選陳柯/槭以改舊 木龍彚苑詳註徐之髙塜城南有木/龍寺寺有三層轉塔髙丈餘塔
側生一大樹縈繞至塔頂枝幹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/枝杪四向下垂如百子帳僧呼為木龍梁武帝曽遣人
圖/寫 行迎偃醉晩晴賦木勢黨伍兮行者如迎/偃者如醉髙者如逹低者如跂 斫樹
六帖劉漢宏因鴉噪命斫庭樹或曰巨/木不可伐怒曰吾將斬白蛇何畏一木 壅以黒墳岑/文
本封事譬之種樹年紀綿逺則枝葉扶疎若種之日淺/根未固雖壅之以黒墳暖之以春日一人揺之必致枯
[417-10b]
槁今百姓/頗類於此 蒔也若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曰其蒔/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
全而其/性得矣 文筆樹彚苑詳註中書舍人周惠疇之先隴/有一樹儼如卓筆方盛則出中書少
衰其人輒死人謂之文筆樹自其祖/用珍父養浩至惠疇樹凡三盛矣 風流樹湖廣通/志施州
慢木寨有木名普舍樹普舍華言風流也昔覃氏祖于/東門關伐一異木随流至那車復生根而活四時開百
種花覃氏子孫歌舞其下花乃自/落取而簪之若他姓花不復落
  木五
原詩魏劉楨詩曰昔君錯畦畤東土有素木條柯不盈
尋一尺再三曲隐生寘翳林倥&KR1555自廹束得託芳蘭苑
[417-11a]
列植髙山足 周庾信詠樹詩曰交柯乍百頃擢本或
千尋楓子留為式桐孫待作琴殘核移桃種空花植棗
林幽居對蒙密蹊逕轉深沈 陳李爽賦得芳樹詩曰
芳樹千株發揺蕩三陽時氣軟來風易枝繁度鳥遲春
至花如錦夏近葉成帷欲寄邊城客路逺詎能持 賀
循賦得中庭有竒樹詩曰三春節物始芳菲遊絲細草
動春暉香風飄舞花間度好鳥和鳴枝上飛臨池間竹
偏増綠依堦映雪紛如玉温室庭前竟不言鼓吹樓中
[417-11b]
能作曲曽聞逺别舊難思攀折㑹取贈佳期長條本自
堪為帶密葉由來好作帷星稀漢轉月輪明徘徊夜鵲
屢相驚欲識幽人蘭杜逕山窓芳桂復叢生 梁豫章
王蕭綜悲落葉詩曰悲落葉聮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飛
縱横去不歸長枝交蔭昔何密黄鳥闗闗動相失夕蕊
雜凝露朝花翻亂日亂春日起春風春風春日此時同
一霜兩霜猶可當五晨六旦䬃已黄乍逐驚風舉髙下
任飄颺悲落葉落葉何時還夙昔共根本無復一相闗
[417-12a]
各隨灰土去髙枝難重攀 増唐盧照鄰芳樹詩曰芳
樹本多竒年華復在斯結翠成新幄開紅滿故枝風歸
花歴亂日度影參差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杜甫
惡樹詩曰獨繞虛齋逕常持小斧柯幽隂成頗雜惡木
翦還多枸杞固吾有雞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長漫
婆娑 白居易和杜録事題紅葉詩曰寒山十月旦霜
葉一時新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連行排綘帳亂落
拂紅巾解駐籃轝看風前唯兩人 韓愈枯樹詩曰老
[417-12b]
樹無枝葉風霜不復侵腹穿人可過皮剥蟻還尋寄託
唯朝菌依投絶暮禽猶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鄭谷
府試木向榮詩曰園林青氣動衆木散寒聲敗葉牆陰
在滋條雪後榮忻忻春令早藹藹日華輕庾嶺梅先覺
隋堤柳暗驚山川應物候臯壤起農情祗待花開日連
棲出谷鶯 王冷然古木臥平沙詩曰古木臥平沙摧
殘嵗月賖有根横水石無幹拂煙霞春至苔為葉冬來
雪作花不逢星漢使誰辨是靈槎 羅隐紅葉詩曰不
[417-13a]
奈荒城畔那堪晩照中野晴霜裛緑山冷雨摧紅遊子
灞陵道美人長信宫等閒俱嵗暮揺落意無窮 魚𤣥
機臨江樹詩曰草色連荒岸煙波入逺樓葉鋪江水面
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龍窟枝低繫客舟瀟瀟風雨夜驚
夢復添愁 宋文同紅樹詩萬葉驚風盡捲收獨餘紅
樹擬禁秋已疑斷燒生前嶺更共殘霞入逺樓楓岸最
深霜未落柿園渾變雨初休勸君莫上青山道粧㸃行
人分外愁
[417-13b]
原賦晉庾闡浮槎賦曰有幽巖之巨木邈結根乎千仞
體洪鈞以秀直挺瓌竒而特俊冠岑嶺以髙栖獨雍容
於嵒峻混全朴於不材倬凌霄而絶韻故能紓餘盤骩
森蕭頽靡陽飄飇結花裂水灑遺美賈於翠璧蹷懸根
於朽壤曵紅波於海湄鼓長風而飄蕩旦馺波而乗飛
潦夕舉浪而赴奔潮吹雲霧而出洞穴灌炎石而過沃
焦江湖不俄晷萬里不一朝 周庾信枯樹賦曰殷仲
文風流儒雅海内知名世異時移出為東陽太守嘗忽
[417-14a]
忽不樂顧庭槐而歎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至如白鹿
貞松青牛文梓根抵盤魄山崖表裏桂何事而銷亡桐
何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開花建始之殿
結實睢陽之園聲含嶰谷曲抱雲門將雛集鳳比翼巢
鴛臨風亭而唳鶴對月峽而吟猿乃有拳曲擁腫盤坳
反覆節竪山連文横水蹙匠石驚視公輸眩目雕鐫始
就剞劂仍加重重碎錦片片真花若夫松子古度平仲
君遷森梢百頃槎枿千年秦則大夫受職漢則將軍坐
[417-14b]
焉莫不苔埋菌壓鳥剥蟲穿低垂於霜露撼頓於風煙
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業為闗
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則叢桂留人扶風則長松繫馬
豈獨城臨細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若乃山河阻絶飄
零離别拔本垂淚傷根瀝血火入空心膏流斷節木魅
一作/□睒山精妖孽横洞口而歆臥頓山腰而半折戴
癭銜瘤藏穿抱穴況復風雲不感羈旅無歸既傷揺落
彌嗟變衰淮南云木葉落長年悲斯之謂矣乃為歌曰
[417-15a]
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
一縣花桓大司馬聞而歎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
揺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増唐孫秘散木
賦曰窅窅冥冥至道之精視之無見聽之無聲伊散木
其何識廼沖用而保生夫其措迹隠深寓形偏寂青崿
右聳紅溪左闢潄滴瀝之飛泉枕嵌巖之古石將含休
以處順不祈禄而自適故其幹也閜砢盤魄蟲穿鳥剥
其節大兮不可以為桷擁腫輪囷抱蠧生津其軸解兮
[417-15b]
不可以為輪空心兮若喪拳枝兮不申理不中於規矩
才豈任乎斧斤似支離之有疾固哀駘之入真日者秦
構鳳凰漢營鳷鵲崇臨海之殿豐冠山之閣窮宇内之
瓌寶盡域中之蘅薄雖片善之必收故散木之不作用
能以損之益居貞而晦不恃而成不有而大白雲至止
雜蘿薜以成帷清風來兮協笙竽而吹籟異鵲宵集祥
鴛曉會隱士掛瓢仙人倚蓋不逆於物夫何于害及夫
郊暄淑氣景媚風煙夭桃變兮穠李發乍揚芳以競妍
[417-16a]
既乎寒露朝變凝霜夜結柤梨剥兮橘柚摧澹無情兮
何折動息無撓榮枯任節道將契於攖寧徳以庶於朗
澈與夫五柞三槐仁賔君子東吳豫章西蜀蕭把文杏
聳於千尋木蘭香於十里皆虬蟠鱗接重葩疊葉杳藹
芊眠拂日摩天根柢深固表裏巖泉並恃材而喪質咸
為名而夭年是知明不若昧語不如黙為善者離其道
立行者陰於徳社櫟入夢而幾亡野桑因言而自刻豈
若聖智雙遣形神兩忘委不才以居寂任無用以為祥
[417-16b]
鬱鬱於純㝠之界落落于無何之鄉與天地而長久吸
日月之明光蒙子休聞而歎曰吾且逍遥其旁
原頌晉湛方生木連理頌曰相彼神竒逺見禎祥同根
連柯本枝俱昌皇基増搆靈祚惟長運隆周室道均三
王丕顯奕世依風載揚
  松一
原說文曰松木也從木公聲古文榕從木容聲 増淮
南子曰千嵗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絲 原劉向神仙
[417-17a]
傳曰松者横也時受服者皆至三百嵗 廣志曰千嵗
老松子色黄白味似粟可食 本草曰松脂一名松肪
味苦温久服輕身延年出隴西如膠者善 郭氏𤣥中
記曰松脂淪入地中千嵗為茯苓 王逸子曰木有扶
桑梧桐松柏皆受氣淳矣異於羣類者也 増博物志
曰松脂淪入地中千嵗為茯苓茯苓千嵗化為琥珀一
名江珠今太山有茯苓而無琥珀益州永昌出琥珀而
無茯苓 原抱朴子曰松樹之三千嵗者其皮中有聚
[417-17b]
脂狀如龍形名曰飛節芝 玉䇿記曰千載松樹枝葉
四邊披起上杪不長望而視之有如偃蓋其中有物或
如青牛或如青犬或如人皆壽萬嵗 増述異記曰千
年之松香聞十里外一名十里香 格物總論曰松樹
磥柯多節皮極粗厚望之如龍鱗盤根樛枝四時青青
不改柯葉春二三月抽蕤生花結子然有數品或二鍼
或三鍼或五鍼三鍼者謂括子松五鍼者謂崧子松
原詩曰山有喬松 又曰檜楫松舟 増又曰如松柏
[417-18a]
之茂無不爾或承 原又曰䉆與女蘿施于松柏 又
曰徂徠之松 又曰松桷有舄 又曰陟彼景山松柏
丸丸 又曰松桷有梴 尚書曰青州厥貢岱畎絲枲
鉛松怪石 禮記曰其在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
四時不改柯易葉 論語曰嵗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
也 國語曰松柏之地其土不肥 焦贑易林曰温山
松柏鸞鳳以庇 禮斗威儀曰君乗木而王其政平則
松為常生 史記曰松柏為百木長也而守宫闕 漢
[417-18b]
武内傳曰仙之上藥有松柏之膏服之可延年 増山
海經曰大荒之中有方山上有青松名曰拒格之松日
月所出入 西京雜記曰東都龍興觀有古松樹枝偃
倒垂相傳云已經千年常有白鶴飛止其間 水經注
曰徂徠山多松柏詩所謂徂徠之松也鄒山記曰徂徠
山在梁父奉高博三縣界猶有美松赤曰尤徠之山也
赤睂渠帥樊崇所堡也故崇自號尤徠三老矣 原嵩
髙山記曰嵩岳有大松或百嵗千嵗其精變為青牛或
[417-19a]
為伏龜採食其實得長生 泰山記曰岱宗小天門有
秦時五大夫松在 王羲之遊四郡記曰永寧縣界海
中有松門西岸及嶼上皆生松故名松門 周景式廬
山記曰石門北巖即松林也有數百樹松大皆連拱長
近二十丈攢生絶崖上南臨石門澗澗中仰視之離離
如駢麈尾號麈尾松 増又曰西嶺松如馬鬛 原神
境記曰滎陽郡南有石室室後有孤松千丈常有雙鶴
晨必接翮夕輒偶影傳曰昔有夫婦二人俱隐此室年
[417-19b]
既數百化成雙鶴 増南昌志曰建昌冷水觀壽松一
株盤屈竒古又名掛劒松相傳許遜故事 山川紀異
曰翊真觀在南昌府城西南有二松相去五尺合為一
榦號曰義松 武當山記曰負歘巖宫前古松數百株
皆參天倚雲枝葉扶疎如大駕郊行巨人力士髙執雲
幢星蓋以從 十道記曰南岳百里有福地松數千尺
圍即數尋而蕊甘採此松膏而服不苦澀與諸處松别
 一統志曰台州有金松垂條如弱柳結子如碧珠三
[417-20a]
年子乃一熟每嵗生者相續一年者綠二年者碧三年
者紅綴於條上璀錯相間殊可觀 原莊子曰天寒既
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 増又曰受命於地
唯松柏獨也在冬夏青青 原尸子曰荆有長松文梓
 吕氏春秋曰故百仞之松本傷于下而末槁于上
抱朴子曰大陵偃蓋之松 増又曰謂夏必長而薺麥
枯謂冬必凋而松柏茂 唐書曰僕骨東境其地東北
一千里有康干河斷松投之三年輒化為石其色青謂
[417-20b]
之康干石有松文 天中記曰麻城西北一十里有枯
松一株相傳以為萬年松 酉陽雜俎曰洛中有魚甲
松 又曰松凡言兩粒五粒粒當言鬛段成式修竹里
私第大堂前有五鬛松皮不鱗仇士良水磑亭子有兩
鬛皮不鱗者又有七鬛者不知何自而得俗謂孔雀松
三鬛松也松命根遇石則偃蓋不必千年也 宋葉夢
得玉澗雜書曰吾玉澗道旁古松皆合抱每微風驟至
清聲琅然萬壑皆應若中音節 南方草木狀曰水松
[417-21a]
葉如檜而細長出南海土産衆香而此木不大香故彼
人無被服者嶺北人極愛之其香殊勝在南方時不香
于彼而香于此豈屈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者與 又
曰海松子樹與中國松同但結實絶大形似小栗三角
肥甘香美樽爼間佳果也出林邑 花木考曰密縣東
三里有白松如傅粉一本三幹髙十數仞本大四抱餘
本畔一竅常流溢甚甘嵗兩脫膚根盤據枝若擎虯世
傳漢有美女仙花葬此此其塚上物也 宋白玉蟾記
[417-21b]
曰太微宫中奎星之精化而為松矯矯鬱鬱然于嚴霜
積雪之間 夢書曰松為人君夢見松者見人君也
離騷曰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䕃松柏 晉陶潛
歸去來辭曰撫孤松而盤桓 文選曰蔭落落之長松
 唐孟郊詩曰青松落顔色
  松二
原劉向列仙傳曰偓佺好食松實能飛行速如走馬以
松子遺堯堯不能服 先聖本紀曰許由欲觀帝意曰
[417-22a]
帝坐華堂面雙闕君之榮顧亦得矣余坐華堂森然有
松生于戸雲生于牖雖面雙闕異乎鸞之榮崑崙余安
知其所以取榮哉帝美由師之 列仙傳曰仇生赤當
湯時為木正常食松脂自作石室周武王祠之 太公
兵法曰周太姒夢周梓化為松 穆天子傳曰天子升
長松之隥 左傳曰晉侯使張骼輔躒致楚師求御於
鄭鄭人卜宛射犬吉子太叔戒之曰大國之人不可與
也對曰無有衆寡其上一也太叔曰不然部婁無松柏
[417-22b]
 又曰楚郟敖即位王子圍為令尹鄭行人子羽曰是
謂不宜必代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殖言楚君弱令尹/强物不兩盛也
 漢書賈山言治亂曰秦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
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歩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隐
以金椎樹以青松為馳道之麗至于此也 漢官儀曰
秦始皇封太山逢疾風暴雨賴得松樹因覆其下封為
五大夫 聖賢冢墓記曰東平王歸國思京師後薨葬
東平其冢上松柏皆西靡 増異苑曰漢末大亂宫人
[417-23a]
小黄門上墓樹上避兵食松柏實遂不復飢舉體生毛
長尺許亂離既平魏武聞而收養還食榖齒落髪白
原廣州先賢傳曰頓琦至孝母喪頓琦立墳歴年乃成
居喪逾制種松柏成行 増張勃吳録曰丁固夢松樹
生其腹上人謂曰松字十八公也後十八年其為公乎
 魏志曰孫權自將軍至合肥新城魏使滿寵赴之募
壯士數十日折松為炬從上風放火燒賊退 晉書曰
山濤遭母喪歸鄉里濤雖年老居喪過禮手植松柏
[417-23b]
又曰庾顗見和嶠歎曰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磥砢多節
施之大厦有棟梁之用 原又曰孫綽齋前種一株松
枝髙勢逺鄰居曰松樹非不楚楚可憐但恐無棟梁用
耳孫綽曰楓柳雖合抱亦何所施 又曰張湛好於齋
前種松柏時人曰張湛屋下陳屍 又曰苻堅在鄴糧
竭馬無草削松木而食之 増泉州志曰晉僧法潛隐
郯山或問勝友為誰乃指松曰此蒼髯叟 原宋書曰
謝混與從子靈運齊名時人謂混風韻為髙目望蔡肅
[417-24a]
如寒風振松康樂凛凛如霜臺籠日 増金樓子曰梁
武帝每拜山陵涕淚所洒松為變色 梁書曰陶𢎞景
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歡然為樂有時獨遊
泉石望見者以為仙人 後魏書曰彭城王勰從幸代
都次于上黨之銅鞮山路傍有大松樹十數根髙祖進
繖遂行而賦詩令人示勰曰吾始作此詩雖不七歩亦
不言逺汝可作之比至吾所令就之也時勰去帝十餘
歩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詩曰問松林松林經幾冬
[417-24b]
山川何如昔風雲與古同 陳書曰張譏字直言後主
幸開善寺召侍臣坐松樹下敕譏竪義時索麈尾未至
後主令取松枝以屬譏曰可代麈尾 開元遺事曰明
皇遭禄山之亂鑾輿西幸禁中枯松復生枝葉葱菁宛
如新植者後肅宗平内難再興唐祚祥不誣矣 泉州
志曰秦系結廬于九日山有大松百餘章俗傳東晉時
所植 新唐書曰李泌嘗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養和
後得如龍形者因以獻帝四方爭效之 石林燕語曰
[417-25a]
唐正衙宣政殿庭皆植松開成中詔入閣賜對官班退
立東階松樹下是也殿門外復有藥樹元微之詩松間
待制應全逺藥樹監搜可得知 酉陽雜爼曰不空三
藏塔前多老松嵗旱時官伐其枝為龍骨以祈雨蓋三
藏役龍意其樹必有靈也 南部新書曰鄭薫既老號
所居為隐巖蒔小松七本于庭自號七松處士異時可
對五柳先生 摭言曰鍾輻作松齋手植一松夢朱衣
吏曰松圍三尺吾子當登第後三十年始成名其松圍
[417-25b]
果三尺 曲洧舊聞曰中嶽頂上松榦如插筆其間數
株上巨下細柯似枯槎皮或剥落有半榮者僧指云此
是嶽神為珪禪師夜移天將曉其鬼兵懼遽倒植之而
去 髙僧傳曰天台智者院釋行滿居房檻外有巨松
横枝之上寄生小樹每滿出坐其寄生必嫋嫋向側時
謂此樹作禮茶頭也或不信者専伺滿出則紛紛然滿
入則屹立亭亭更無動揺 五代史一行傳曰鄭遨字
雲叟聞華山有五粒松脂淪入地千嵗化為藥能去三
[417-26a]
尸因徙居華陰欲求之 江鄰幾雜志曰歙州黄山俞
侍郎獻卿嘗與友人肄業山中一日深入山中見松樹
有大實俞抛石擊落一枚甚堅而香翌日再尋則失所
在或云抱朴子所謂招威食之可仙 閩志曰蔡君謨
為閩部使者夾道種松以避歊毒至今賴之 羅浮志
曰羅浮奉宸橋南有古松七株上凌霄漢仙靈常此栖
息鄒葆光有道術宣和中召至凝神殿有七人從之倐
不見上問為誰葆光對曰臣居山常習劒術此七人者
[417-26b]
古松也 毘林志曰洪邁紹興間與弟适遵讀書外家
沈氏白茅山墳廬是嵗墓有二松結毬成蓋既而兄弟
舉博學鴻詞亦木之祥也 研莊雜記曰鮮于伯機嘗
于廢圃中得怪松一株移置所居齋前呼為支離叟朝
夕撫玩以為適
  松三
原棲鸞 繫馬後漢方儲字聖明丹陽人也除郎中遭/母憂棄官行禮負土成墳種松柏鸞鳥
棲其上白兎遊其下烈劉琨扶風詩曰繫馬長/松下歇鞍髙岳頭烈 悲風起冷冷澗水流 貞蕤
[417-27a]
 秀葉庾肅之松贊曰流潤飛津沈精幽結貞㽔含/芳仰拂素雪 下見柏四左九嬪松柏賦
翠實 素髓上見柏四左九嬪賦髓/晉許詢詩青松凝素 秦封 夏社上/見
松二曰哀公問社宰/我對 夏后氏以松 鶴棲 龜伏千嵗之鶴棲于松/柏 下見松一嵩
髙山/記 増鸞倚 龍盤韓詩青鸞倚長松盤李詩/錯落千丈松虬龍 古根 雪
幹 風標杜詩大哉霜雪榦嵗久為枯/林 白詩寒松縱老風標在 魚甲 龍牙
上見松一酉陽雜爼有羣芳譜曰新羅使/者多攜松子來中華 玉角子龍牙子 大臣 勝
杜牧賦曰松數千株切切交呼如冠劒大臣/國有疑難庭立而議 下見松二泉州志 鼎足
 釵股海録碎事曰平江學中有十題曰辛夷百幹黄/楊公堂槐鼎足松雙桐石楠龍頭檜蘸水檜泮
[417-27b]
池玲瓏石或曰蘇子美嘗掌學命/名也 韓偓詩長松夜落釵千股 聲清耳 露滴身
李詩南窓蕭瑟松風起憑几一聽/聲清耳 杜甫詩看松露滴身 原百木長 千嵗
上見松一史記養蘇軾種松/詩今我百日客 此千嵗材 増西靡 東向上見/松二
冢墓記曰大唐新語三藏法師往西域取經手摩靈巖/寺松枝 吾西去汝可西長吾歸即東向使吾弟子知
之既去其枝年年指西一年忽東向弟/子曰教主歸矣果還至今謂之摩頂松
  松四
増比仙清異録曰張薦明隐山林有古松十餘株/嘗謂人曰余人中之仙此松木中之仙 為
天中記曰郎餘令授霍王元軌參軍從父知年亦為/王友元軌每曰郎家二賢皆入府不意培塿而松為
[417-28a]
林/也 藍田吟哦韓文曰崔斯立為藍田/縣丞植二松吟哦其間 雲影濤聲王/直
方詩話曰影揺千尺龍蛇動聲撼半空風雨/寒有僧曰不若雲影亂鋪地濤聲寒在空 木長官
杭州志於潛牧嶺上有古松一本盤錯竒怪嘗有兄弟/鬩牆欲訟於有司夜行憇其下遲明辨色相視乃伯仲
也遂各悔咎息爭而/還因名松為木長官 偃蓋山金陵記曰方山有野人/見一使者異服牽一白
犬野人問居何地曰居偃蓋山隨至古松下而/没松形果如蓋意使者乃松樹精犬茯苓耳 蒼官
博物志松/曰蒼官
  松五
増詩古豔歌曰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拂青雲
[417-28b]
中心十數圍洛陽發中梁松樹竊自悲斧鋸截是松松
樹東西摧持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宫觀者莫不歎問是
何山林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被之用丹漆薫用蘇
合香本是南山松今為宫殿梁 原魏劉公幹詩曰亭
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風霜
正慘悽終嵗恒端正豈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晉張
華詩曰松生隴坂上百尺下無枝東南望河尾西北隐
崑崖剛風振山籟朋鳥夜驚離悲凉貫年節葱翠恒若
[417-29a]
斯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 傅𤣥詩曰飛蓬隨飄起
芳草摧山澤世有千年松人生詎能百 左思詩曰鬱
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愛彼逕寸莖蔭此百尺條 袁
宏詩曰森森千丈松磊砢非一節雖無榱桷麗較為棟
梁桀 王凝之妻謝氏擬稽中散詩曰遥望山上松隆
冬不能凋願想下遊憇瞻彼萬仞條騰躍未能升頓足
俟王喬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颻 梁范雲詠寒松詩
曰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
[417-29b]
 沈約寒松詩曰梢聳振寒聲青松標暮色疎葉望嶺
齊喬榦凌雲直 吳均詠慈姥磯石上松詩曰根為石
所蟠枝為風所碎賴我有貞心終凌細草輩 隋煬帝
詠北鄉古松樹詩曰古松唯一樹森竦詎成林獨留麈
尾影猶横偃蓋陰雲來聚雲色風度雜風音孤生小庭
裏尚表嵗寒心 李徳林詠松樹詩曰結根生上苑擢
秀邇華池嵗寒無改色年長有倒枝露自金盤灑風從
玉樹吹寄言謝霜雪貞心自不移 増唐李嶠咏松詩
[417-30a]
曰鬱鬱髙巖表森森幽澗垂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
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嵗寒知不改勁節幸君知
杜甫四松詩曰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强别來忽三載
離立如人長㑹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疎
柯已昂藏所插小籓籬本亦有隄防終然棖撥損得媿
千葉黄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避賊今始歸春草滿
空堂覽物歎衰謝及兹慰淒凉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
霜足為送老資聊待偃蓋張我生無根蔕配爾亦茫茫
[417-30b]
有情且賦詩事迹可兩忘勿矜千載後慘澹蟠穹蒼
鄭澣中書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後閣植四松逾數年澣
忝此官因獻拙什丞相當時植幽襟對此開人知舟楫
器天假棟梁材錯落龍鱗出襹褷鶴翅廻重陰羅武庫
細響靜山臺得地公堂裏移根澗水隈吳臣夢寐逺泰
嶽嵗年催轉覺飛纓謬何因繼組來幾尋珠履迹願比
角弓培柏恱猶依社星髙久照台後凋應共操無復問
良媒 劉禹錫和鄭澣詩曰右相歴中臺移松武庫栽
[417-31a]
紫茸抽組綬青實長玫瑰便有干霄勢看成構厦材數
分天柱半影逐日輪廻舊賞台階去新知谷口來息陰
常仰望玩意幾徘徊翠粒晴懸露蒼鱗雨起苔凝音助
瑶瑟飄蕊泛金罍月桂光揺燭星榆葉對開終須似雞
樹榮茂近昭囘 白居易題遺愛寺前溪松詩曰偃亞
長松樹侵臨小石磎靜將流水對髙共逺峯齊翠蓋煙
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稳枝棲筆寫形難
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淒淒獨憇依為舍
[417-31b]
閒行遶作蹊棟梁君莫採留著伴幽棲 于武陵贈賣
松人詩曰入市雖求利憐君意獨真斸將寒澗樹賣與
翠樓人痩葉幾經雪淡花應少春長安重桃李徒染六
街塵 趙嘏横水館雙松詩曰故園溪上雪中别野館
枕前雲畔逢白髪漸多何自苦清陰長在好相容迎風
幾拂朝天蓋帶月猶含度嶺鐘更憶葛洪丹井側數株
臨水欲成龍 宋孔平仲官松詩曰我行九江南曠野
圍空山道傍何所有髙松立巑岏藏標隐雲霧秀氣凌
[417-32a]
岡巒横騫却與走怪狀千萬端中有清風發能令朱夏
寒流金五六月方苦行路難騎者欲顛沛負者面如丹
氣息幾斷絶至此方少寛消歇飲甘露涸轍投長瀾乃
知古人意為恵無窮年亦有被翦伐行列頗不完豈非
風雷變或者盗賊繁土人對我歎云有縣長官為政猛
於虎下令走如丸取此為宫室將以資宴歡良工操斧
斤睥睨長林間擇其最髙大餘者棄不觀千夫擁一柱
九年力囘旋至今空根悲泣淚尚未乾彼令誠何心緩
[417-32b]
急迷後先毫末至合抱忍以頃刻殘萬衆所庇賴易為
一身安居上恬莫問在下畏不言世事類若斯嗚呼一
摧肝 蘇軾萬松亭詩曰十年栽種百年規好徳無人
助我儀縣令若同倉庾氏亭松應長子孫枝天公不救
斧斤厄野火解憐冰雪姿為問幾株能合抱殷勤記取
角弓詩 蘇轍燒松花詩曰美人寒甚懶開扉金作松
花插羃䍦幾度低頭疑墮落青煙已度未消時 又曰
梅萼鱗皴不復堅重重正似半開蓮曽經樵舍塼爐見
[417-33a]
未許邦君畫閣然 王安石道旁大松人取為明詩曰
虬角龍鬚不可攀亭亭千尺蔭南山應嗟無地逃斤斧
豈願爭名爝火間 陸游雙松詩曰東岡夭矯兩蒼龍
千尺盤空黛色濃六十餘年松若此誰知我更老於松
 馬祖常禮部合化堂前後栽小松詩曰買松栽兩階
緑髮已可梳恐是女元君截鬚生地腴遲爾千尺長下
産黄琥珀服以安心神飛身作仙客 明髙啓偃松行
曰龍門西岡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長身蜿蜒横數
[417-33b]
畝巨石作枕相撐持春泥半封朽死骨凍蘚全聚皴生
皮無心昻聳上霄漢偃仰獨向荒山垂蟄雷振岳撼不
動一載一夢醒何遲政如臥龍未起日深意有待風雲
期太湖月出照夜白天峯雪積埋寒姿濤聲時吼若鼾
息野老驚起山僧疑左仰右屈各異態天自出巧非人
為畫師安能把筆寫稚子豈敢操斤窺杜陵枯楠已顦
顇蜀相老柏非瑰竒何如此樹怪且壽呵衛定想煩靈
祗不知已閱幾人代游客過盡今存誰明堂屢興不見
[417-34a]
取得全正愛同支離我嘗來觀忍遽反醉坐其上髙吟
詩葛陂笻竹亦騰化神物終去可久羈何當一叱使飛
起載我萬里遊天池他年還訪舊城郭正是白鶴歸來

原賦南齊王儉和蕭子良髙松賦曰山有喬松峻極青
葱既抽榮於岱嶽亦擢穎於荆峯受靈命於后土方虞
舜以齊踪貫四時而不改超五玉之嘉容上拂天而獨
逺下流雲而自重重陰微微漏景含暉日既升而猶晦
[417-34b]
時方中而未晞通霄漢而隐影集鸞凰之飜飛偓佺食
和而輔性墨翟昌言於宋圍想周穆之長阪念東平之
思歸若乃朔窮於紀嵗亦暮止隆冰峩峩飛雪千里擥
三秀而靡遺望九山其相似翔雁哀廻於天津振鷺驚
鳴於川涘嗟萬有之必衰獨貞華之無已積浩霰而爭
光延微飇而響起 謝脁和蕭子良髙松賦曰閱品物
於幽記訪叢育於秘經廵紀林之彌望識斯松之最靈
豈榆柳之比性指蓂椿而等齡若夫脩榦垂䕃喬柯飛
[417-35a]
穎望肅肅而既閑即微微而方静懷風音而送聲當月
路而留影既芊眠于廣隰亦迢遞於孤嶺集九僊之羽
儀棲五鳳之光景固總木之為選貫山川而自永爾乃
青春爰謝雲物含明江臯緑草曖然已平紛弱葉而凝
照競新藻而抽英陵翠山其如翦施懸蘿而共輕至於
星廻窮紀沙雁相飛同雲泱其無色陽光沈而滅暉巻
風飇之歘吸積霰雪之嚴霏豈彫貞於寒暮不受令於
霜威 梁沈約髙松賦曰鬱彼髙松栖根得地託北園
[417-35b]
於上邸依平臺而養翠若夫蟠株聳幹之懿含星漏月
之竒經千霜而得拱仰百仞而方枝朝吐輕煙薄霧夜
宿迷鳥羇雌露雖滋而不潤風未動而先知既捎雲於
清漢亦倒景於華池輕陰䝉密喬柯布濩葉斷禽蹤枝
通猿路聽騷騷於既曉望隐隐於將暮曖平湖而漾青
緑拂繒綺而籠丹素於時風急壟首寒浮塞天流蓬不
息明月孤懸檀欒之竹可詠鄒枚之客存焉清都之念
方逺姑射之想攸然擢柔情于蕙圃涌寶思於珠泉豈
[417-36a]
徒為善之小樂離繳之短篇若此而已乎 増唐王勃
寒松賦曰磊落殊狀森梢峻節紫葉吟風蒼條振雪嗟
英覽之希遇保貞容之未缺攀翠崿而形疲指丹霄而
望絶已矣哉蓋用輕則資衆器完則施寡信棟梁之已
成非榱桷之相假徒逺志而心屈遂才髙而位下斯在
物而有焉余何為而悲者 宋王曽矮松賦并序齊城
西南隅矮松園自昔之閒館此邦之勝槩二松對植卑
枝四出髙不倍尋周且百尺輪囷偃亞觀者駭目蓋莫
[417-36b]
知其年祀亦靡記夫本源真造化竒詭之絶品也聊為
賦云惟中齊之舊國乃東夏之奥區有囿游之勝致直
廛閈之坤隅偉茂松之駢植軼衆木而特殊上輪囷以
夭矯旁翳薈而紛敷廣庭廡之可蔽髙尋常之不逾枝
擁閼兮横亘根蹙縮兮盤紆徒觀其前瞻林嶺却枕康
衢宅寶勢兮葱鬱據右地兮膏腴類蟠蟄兮&KR2159蜧訝騰
倚兮虎貙將挐攫兮未奮忽伏竄兮爭趨色鬭鮮兮欲
滴形詭俗兮難圖逺而望之蔚兮若團鵬之出滄海廹
[417-37a]
而察之黙兮若方輿之承寶蓋矗洞壑之歸雲堆嵓阿
之宿靄談揮麈兮何多被集翠兮増汰度朔吹兮颼飀
舍陽暉兮晻藹吾不知其幾千嵗起毫末而碩大
原贊宋謝恵連松贊曰松惟靈木擬心雲端迹絶玉除
形寄青巒子欲我知求之嵗寒 晉戴逵松竹贊曰猗
與松竹獨蔚山臯肅肅脩竿森森長條 増宋髙宗御
製盤松贊曰天錫瑞木得自嶔岑枝盤數萬榦不倍尋
怒騰雲勢靜奏琴音凌寒鬱茂當暑陰森封以腴壤邇
[417-37b]
以碧潯越萬千年有慰我心
増序唐李徳裕金松賦序曰廣陵東南有顔太師猶子
舊宅其地則孔北海故臺余晩春遊眺忽覩竒木枝似
檉松葉如瞿麥廹而察之則翠葉金實燦然有光訪其
名曰金松訊其所來曰得于天台乃就主人求得一本
列于平泉 陸龜蒙怪松序曰有道人自天台來示余
怪松圖披之甚駭人目盤根于巖穴之中輪菌逼側而
上身大數圍而髙不四五尺礧砢然蹙縮然幹不假枝
[417-38a]
 枝不假葉有若龍攣虎跛壯士困縛之狀
 
 
 
 
 
 
 
[417-38b]
 
 
 
 
 
 
 
御定淵鑑類函巻四百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