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-清-張英 (master)


[208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御定淵鑑𩔖函卷二百三
  文學部十二博學/同學 幼學/廢學 從學附/不學
   博學一
 原易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
 德 増内則曰二十而冠博學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
 有室始理男事博學無方孫友視志 曲禮曰博聞强
 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原儒行曰儒有博
[208-1b]
 學而不窮 増中庸曰博學之審問之愼思之明辨之
 篤行之 論語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子夏曰
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荀子曰木受
 繩則直金受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
 而行無過矣 又曰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習/也
 少見曰陋 揚子曰多聞則守之以約多見則守之以
 卓寡聞則無約也寡見則無卓也 又曰多聞見而識
 乎正道者至識也 徐幹治學篇曰鄙儒之博學也務
[208-2a]
於名物詳於器械矜於詁訓摘其章句而不能統其大
義之所極以獲先王之心此無異乎女史誦詩内豎傳
令也 虞溥訓諸生誥曰所觀彌博所習彌多日聞所
不聞日見所不見然後心開意朗敬業樂羣不覺大化
之陶已至道之入神也 近思録曰明道先生以記誦
博識為翫物喪志注鄭轂云嘗見顯道云某從洛中學/時録古人善行别作一冊明道見之
曰是翫物喪志蓋言心中不宜容絲髪事胡安國云謝/先生初以記問為學自負該博對明道舉史書成篇不
遺一字明道曰賢却記得許多可謂翫物喪志謝聞此/語汗流浹背及看明道讀史又却逐行看過不蹉一字
[208-2b]
謝甚不服後來省悟却將此/事做話頭接引博學之士 朱子曰博學謂天地萬
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當學然亦各有次序當以
其大而急者為先不可雜而無統也 又曰學不貴博
貴於正而已正則博 五峰胡氏曰學欲博不欲雜守
欲約不欲陋雜似博陋似約學者不可不察也
  博學二
原論語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
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増漢書曰張安世用善書
[208-3a]
給事尚書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惟安
世識之具作其事後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上竒
其才擢為尚書令 拾遺記曰劉向校書天禄閣夜有
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
乃吹杖端煙燃因以相見說開闢以前向因受五行洪
範之文恐辭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
而去向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
有博學者下而觀焉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圗之書
[208-3b]
以授之 又曰何休木訥多智三墳五典陰陽算術河
洛讖緯及逺年古諺厯代圗籍莫不成誦門徒有問者
則為注記而口不能說作左氏膏肓公羊廢疾穀梁墨
守謂之三關鄭康成蜂起而攻之求學者不逺千里贏
糧而至如細流之赴巨海京師謂康成為經神何休為
學海 又曰任末河洛祕奥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
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
經苑 後漢書曰許愼字叔重少博學經籍時人為之
[208-4a]
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 晉書曰裴頠博學稽古自少
知名周弼見而歎曰頠若武庫五兵縱横一時之傑也
 原又曰張華博覽圗籍四海之内若指諸掌武帝嘗
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戸華應對如流聽者忘
倦畫地成圗左右屬目帝甚異之時人比之子産 又
曰束晢博學多聞初太康二年汲郡人盜發魏襄王墓
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漆書皆科斗字文旣殘
闕不復詮次武帝以其書付祕書校綴次第尋考指歸
[208-4b]
而以今文寫之晢在著作得觀竹書隨疑分釋皆有義
證時有人於嵩髙山下得竹簡一枚上兩行科斗書莫
有知者司空張華以問晳晳曰此漢明帝顯節陵中䇿
文也檢驗果然時人服其博識 増南齊書曰陸澄少
好學博覽無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釋卷永平初領國
子博士時尚書令王儉在尚書省出巾箱几案雜服飾
令學士隸事事多者與之人人各得一兩物澄後來更
出諸人所不知事復各數條并奪物將去儉戲之曰陸
[208-5a]
公書㕑也 南史曰何憲博渉該通羣籍畢覽天閣寶
秘人間散逸無遺漏焉任昉劉渢共執秘閣四部書試
問其所知自甲至丁書說一事并叙著作之體累日連
夜莫見所遺 又曰傅昭終日端居以書記為樂雖老
不衰博極古今世稱為學府 梁書曰許懋永元中為
國子博士號為經史笥 北史曰隋房暉逺明三禮春
秋三傳詩書周易兼善圗緯牛𢎞稱為五經庫 唐書
曰虞世南為秘書監封永興縣子帝嘗命寫列女傳於
[208-5b]
屏風於時無本世南暗疏之無一字謬帝每稱其五絶
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詞五曰書翰
潛確𩔖書曰唐太宗嘗出行有司請載副書以從上曰
不湏虞世南在行秘書也 唐書曰李守素署天䇿府
倉曹參軍通氏姓學世號肉譜許敬宗曰倉曹此名豈
雅目邪宜有以更之虞世南曰昔任彦昇通經時稱五
經笥今以倉曹為人物志可乎 又曰谷那律淹識羣
書褚遂良嘗稱為九經庫 又曰殷踐猷博學尤通氏
[208-6a]
族厯數醫方賀知章嘗號為五總龜謂龜千年五聚問
無不知也 宋史曰邢昺太平興國初舉五經廷試日
召升殿講師比二卦又問以羣經發題太宗嘉其精博
擢九經及第 又曰杜鎬幼好學博聞强記太宗朝為
崇文院檢討凡所檢閱即戒書史云某事在某書某卷
幾行覆之一無差誤每得異書多召問之鎬必手疏本
末以聞士大夫有所著撰多訪以古事雖晚輩卑品請
益應答無倦 又曰朱昂少與熊若谷鄧洵美同學時
[208-6b]
有朱遵度好讀書人號之為朱萬卷目昂為小萬卷
元史曰侯均積學四十年羣經百氏無不淹貫旁通釋
老外典故其答諸生所問窮索極探如取諸篋笥雖方
言古語世所未曉者莫不隨問而答世咸服其博聞
又曰虞集文宗時除奎章閣侍書學士帝方嚮用文學
以集𢎞才博識無施不宜一時大典冊咸出其手又曰
集學雖博洽而究極本原研精探微心解神契其經緯
彌綸之妙一寓諸文 李氏續藏書劉繪貽楊愼書曰
[208-7a]
僕觀足下蒙難以來嘔心苦志摹文讀經延捜百氏窮
探古蹟鑿石辨剥泐破冢出遺忘有僻儒苦士白首蓬
藋日自纂索所不能盡
  博學三
原博學多聞 博覽洽聞說苑孟子曰人知糞其田莫/知糞其心糞田莫過利苖得
粟糞心易行得其所欲何謂糞心博學多聞何謂易行/一性止淫也 劉向集序曰向博覽洽聞研綜古今
 學無不窺 覽無不見史記莊子嘗為蒙漆園吏其/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
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所漢書/揚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 不見
[208-7b]
 博覽載籍 彌覽載籍續漢書班固年九歳能屬文/誦詩賦及長遂博覽載籍九
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所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/而已 張華應難曰於微先生謂虚儀夫子曰今子雖
彌覽載籍積學/於無用之地 博通百家 博極羣書王充博通衆/流百家之言
詳好學三於皇甫謐元晏春秋曰予嘗恨/不能請命 天延年累百博極羣書也 博通墳素
 博覽圗籍郭泰别傳泰早孤就學屈伯顔三年/業畢博通墳素 下詳張華博學二 荀
淑博學 班斿博學荀淑博學而不為俗所非也書班/斿博學有俊才與劉向校秘 上
器其/能 山川能說 祭祀能語詩傳曰建邦能命龜田/能施命器能詔使命能
造升髙能賦師旅能誓山川能說喪紀能誄祭祀/能語君子能此九者可謂有德音可以為大夫 苞
[208-8a]
含六藝 管綜百氏王逸折武論曰苞含六藝遊覽百/家 張超薦袁伯業曰袁遺苞羅
載籍管/綜百氏 抗六典之崇奥 辨九籍之至言應瑒贊/德賦
増學海 經苑何休任末並/詳博學二 書㕑 學府陸澄傅昭/並詳博學
二/ 五經笥 九經庫邊孝先嘗曰腹便便五經笥詳/經典總載 下谷那律詳博學
二/ 經史笥 人物志許懋李守素/並詳博學二 杜武庫 朱萬
晉書杜預博學多通號曰杜武庫言其/無所不有也 下朱遵度詳博學二 聚學為海
 畫地成圗玉海章甫如星逢掖如雲聚學為/海淬詞為鋒 下張華詳博學二 翺翔
書圃 貫穿策冢司馬相如上林賦修容乎禮園翺翔/乎書圃 段成式書貫穿策冢窮綜
[208-8b]
書/嵓 事指諸掌 文載其腹晉書曰何劭博學善屬文/陳說近代事若指諸掌
韓愈詩為人强記覽過眼不再/讀偉哉羣聖文磊落載其腹 周合羣籍 博貫九
連叢子楊震問季彦曰吾聞臨晉君異才博聞周合/羣籍如世不歸大儒何答曰所據者正故衆人不能
用耳奭宋史判監李至上言國子博士杜鎬直講崔頤/正孫 皆苦心强學博貫九經問義質疑有所依據
 通貫六藝 博涉百家東漢張衡通貫六藝家/北史李業興博涉百 披
涉萬卷 涵飫六經抱朴子云洪年五六始習孝經論/語易但貪廣覽於中書曾披涉自
正經諸史百家之言近將萬卷地宋史陳仲微涵飫六/經精研理致於諸子百家天文 理醫卜釋老之學靡
不捜/獵云 言泉百氏 腹笥九經詳儒/術一 博涉經傳 富
[208-9a]
有文藝晉書成公綏幼而聰敏博涉經傳詞賦甚麗以/天地之盛古人未之有賦遂為天地賦 宋張
洎為翰林學士太宗嘗謂近臣曰張洎富有文/藝至今尚苦學江東士人之冠也甚見寵遇 探綜
圗緯 蒐獵子史蔡邕郭有道碑文考覽六經探綜圗/緯 名山藏王世貞異才博學横絶
一世其所蒐獵子史百氏/皆以意鎔鍊翕然為一家 博見强志 宏襟達識漢/書
劉向父子俱好古博見强志過絶於人訪韓休蘇頲集/序疑絳老之年走朝有問卜晉侯之疾 史莫知莫不
取揆宏襟/詢謀達識 包今統古 茹古含今柳宗元起廢答曰/腹溢儒書口盈憲
章包今統古進退齊良有皇甫湜/韓愈墓誌茹古含今無 端倪 鉤引貫穿 仰取
俯拾柳文鉤引貫穿舉大包小拾蘇東坡詩/學如富貴在博收仰取俯 無遺籌 總攬羅
[208-9b]
絡 博洽精通柳文言其學則皆總攬羅絡横豎雜博/天旋地縮鬼神交錯 元史齊履謙博
洽精通自六經諸史天文地理禮樂律/厯下至陰陽五行醫藥卜筮無不淹貫 學鏡千古
學該七録李白文學鏡千古智周萬殊録/ 柳祭文藝邃六書學該七 若吞雲夢
 如探淵海唐崔廊子頤為豫章王侍讀既去王重之/不已遺書曰足下博聞强記視漢臣之三
篋似涉蒙山對梁相之五車若吞雲夢義元史元明善/以文學自負嘗問吳澄易詩書春秋奥 歎曰與吳先
生言如探淵/海詳講論二 詳練朝典 増光國體宋史李淑真宗/時授校書郎館
閣校勘淑警慧過人博習諸書詳練朝廷典故凡有沿/革帝多諮訪焉 遼史髙勳謂穆宗曰李澣富於文學
方今少有倫比若留掌/詞命可以増光國體 達竒辭 解奥義韓愈上李/侍郎書竒
[208-10a]
辭奥㫖靡不通達能宋史蔡元定古書/竒辭奥義人所不 曉者一過目輒解 言曲水 知
榮光晉束晳傳武帝問摯虞三日曲水之義虞對曰漢/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人以為怪乃
招攜之水濱洗祓遂因水以泛觴晳進曰虞不足以知/臣請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
觴隨波流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見金人奉水心/之劍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諸侯因此立為曲水自二
漢相緣皆為盛集帝大恱云南齊書永明中天忽/黄色照地衆莫能解王摛 是榮光世祖大恱 知
仙館 對帝丘劉義慶世說嵩山北有大穴晉時有人/誤墮穴中見二人圍碁局下有一杯對
飲墮者告以飢渇碁者曰可飲此墮者飲之氣力十倍/碁者曰汝欲停此否墮者曰不願碁者曰從此西行有
天井但投身入井自當出若飢取井中物食之堕者如/言可半年乃出自蜀中歸洛下問張華華曰此仙館也
[208-10b]
所飲者玉漿也所食者龍穴石髓也德唐書髙宗東封/泰山以許敬宗領使次濮陽帝問竇 元此謂帝丘何
也德元不能對敬宗曰昔帝顓頊/始居此地以王天下故曰帝丘 女浴渭水 雉集
唐宮益部耆舊傳漢武時張寛為侍中從祀甘泉至渭/橋有女子浴於渭水乳長七尺上怪問之女曰後
第七車侍中知我所來時寛在第七車對曰天乳星主/祭祀者齊戒不潔則女人星見 山堂肆考唐褚遂良
貞觀中為起居郎博涉文史時雉數集宮中帝問何祥/也遂良曰昔秦文公時有二侲子化為雉雌鳴陳倉雄
鳴南陽文公得其雌遂雄諸侯始為寶雞祠漢光武得/其雄起南陽有四海陛下本封秦故雌雄並見以告明
德帝恱曰人之立身不可無/學遂良所謂多識君子哉 遺火珠經 祭白馬祠
漢遺史武帝元狩中有日者奏太乙星不見帝召問東/方朔朔奏曰是星不見則游於世為居民福壽是月果
[208-11a]
有會稽太守奏海中有人丫角面如玉色美髭髯而腰/蔽葉乘一葉紅蓮約長丈餘偃臥其中手持一黄書自
東海浮來遺其黄書飄至亭側進於帝帝令朔驗之曰/此上界火珠經也或曰連珠 宋史尹拙博通經史周
世宗北征命翰林學士為文祭白馬祠不知所出遂訪/於拙拙厯舉郡國祠白馬者以十數當時服其該博
 青州世子 藍田玉人山堂肆考宋孝武時青州人/嘗發古冢有銘云青州世子
東海女郎帝問學士鮑照徐爰蘇寶生皆不能悉賈希/鏡對曰此是司馬越女嫁茍晞兒檢訪果然 隋書崔
賾大業四年從駕汾陽宮次河陽鎭藍田令王曇於藍/田山得一玉人長三尺四寸著大領衣冠幘奏之詔問
羣臣莫識賾曰漢文以前未有冠幘即是漢文以來制/作臣見魏大司農盧元明撰嵩山廟記曰有神人以玉
為形像長數寸或出/或隱出則令世延長 出洞冥記 出渤海記唐上官/儀應詔
[208-11b]
詩中用影娥池學士無解其事者祭酒令狐德棻召張/柬之等十餘人求出處柬之對曰洞冥記漢武於望鶴
臺西起俯月臺臺下穿影娥池每登臺眺月影入池中/如仙人乘舟笑弄月影因名亦曰眺蟾臺德棻歎其博
婦宋王貽孫溥之子太祖嘗問趙普拜禮何以男子跪/ 人不跪禮官無有知者貽孫曰古詩云長跪問故夫
即婦人亦跪也唐天后朝始拜而不跪普問其所出對/曰出太和中幽州從事張建章渤海記蓋王溥嘗藏書
萬卷貽孫徧覽/之故博雅如此 背誦儀禮 連書道符宋張端公伯/玉范文正公
客也名重當世有一士人頗强記自負謁端公雄辯風/生端公畧不為動以手指其室中四櫃書曰吾衰病不
如昔所能記憶者獨此耳君試自探一卷來吾為子誦/之士人即櫃中偶探得儀禮端公語士人君宜自舉其
首士人如其言端公琅然背誦士人駭服者元道士張/伯雨號句曲外史初謁虞集集不與言儒 事只問道
[208-12a]
家典故伯雨畧相酧對或不能詳復問伯雨能作幾家/符篆伯雨對不能集曰集試書之以質是否連書七十
二家伯雨歎服輒/下拜曰眞吾師也 知參汾之神 言湯尹之狀左傳/晉平
公有疾鄭伯使公孫僑如晉聘且問疾叔向曰寡君之/疾病卜人曰實沈臺駘為崇敢問此何神也子産曰昔
髙辛氏有季子曰實沈遷於大夏主參以服事夏商其/李世曰唐叔成王滅唐而封大叔故參為晉星則實沈
參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元冥師生允格臺駘/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帝用嘉之封諸汾
川今晉主汾而滅之則臺駘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/身晉侯聞之曰博物君子也 晏子云景公舉兵將伐
宋師過泰山夢見二丈夫立而怒甚公恐覺辟門召占/夢者至公曰今夕吾夢二丈夫立而怒吾猶識其狀識
其聲占夢者曰泰山之神怒也明日晏子朝見公告之/對曰是宋之先湯與伊尹也嬰請言湯伊尹之狀湯質
[208-12b]
晳而長顔以髯兊上豐下倨身而揚聲伊尹黒而短蓬/而髯豐上兊下僂身而下聲公曰然是已今若何晏子
曰請散師/以平宋 知絳人之年 辨鍾山之銘左傳晉悼夫/人食輿人之
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矣無子而往與於食有與疑年/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
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問諸/朝師曠曰魯叔仲惠伯會郤成子於承筐之歲也七十
三年矣史趙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數也/士文伯曰然則二萬六千六百有六旬也杜注云亥字
二畫在上併三人為身如算之六曰唐書鄭欽說傳梁/任昉大同四年七月於鍾山得銘 龜言土蓍言水甸
服黄鍾啟靈址瘞在三上庚墮遇七中巳六千三百浹/辰交二丸重三四百圯當時莫能辨者因戒諸子世世
訪人五世孫升之寫以授鄭欽說說行三十里悟曰甸/服五百也黄鍾十一也由大同四年却數漢建武四年
[208-13a]
凡五百一十一年葬以三月十日庚寅三上庚也圯以/七月十二日己巳七中巳也浹辰十二也建武四年三
月至大同四年七月六千三百一十二月月一交故曰/六千三百浹辰交二九十八也重三六也建武四年三
月十日距大同四年七月十二日十八萬六/千四百日故曰二九重三四百圯升之大驚 通三禮
三傳 論三桓七穆南史沈文阿博采先儒異同自為/義疏通三禮三傳 唐書崔日用
自言明左氏春秋諸侯官族他日學士大集日用問武/平一曰魯三桓鄭七穆奈何答曰慶父叔牙季友桓三
子也孟孫至彘凡九世叔孫舒季孫肥凡八世鄭穆公/十一子子然及二子孔三族亡子羽不為卿故稱七穆
子罕子駟子良子國子游/子印子豐也一坐驚服 識尚書逸篇 識竹簡古
南史劉顯博涉多通任昉嘗得一篇缺簡文字零落/示諸人莫能識者顯見云是古文尚書所刪逸篇昉
[208-13b]
檢周書果如其說以襄陽人開古冢得玉鏡及竹簡古/書字不可識江淹 科斗字推之則周宣王之前也簡
殆如/新 兼陳農所未究 綜河間所未輯任昉齊竟陵/王行狀天才
博瞻學綜該明至若曲臺之禮九師之易樂分龍趙詩/析齊韓陳農所未究河間所未輯有一於此罔不兼綜
者/ 望衢罕窺其術 觀海莫際其瀾任昉王文憲集/序曰宏覽載籍
博遊才義金版玉匱之書海上名山之㫖沈鬱澹/雅之思離堅合異之談莫不總制清衷逓為心極 惟
取王佐之畧 宜居師範之𨕖宋史王當幼好學博覽/古今惟取王佐大畧
元史陳旅篤志於學於書無所不讀咸以為旅/博學多聞宜居師範之𨕖以薦除國子助教 究諸
子之本原 極百氏之津涯性理張氏曰堯夫於書無/所不讀諸子百家之學皆
[208-14a]
究其本原而釋老技術之說一無所惑其志津元史韓/性博綜羣籍自經史至諸子百氏靡不極其 涯究其
根/柢
  博學四
増多聞可以為輔國語晉文公使趙衰為卿辭曰欒枝/貞愼先軫有謀胥臣多聞皆可以為
輔臣弗/若也 原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史倚/相詳史 於學為
博物家語夫子曰子産於民為惠/主於學為博物吾以兄事之 孔子博學論語鄭/注曰美
孔子博學不成一名案抱朴子云孔子聞商羊而成浩/瀁訪鳥砮而洽東肅諮萍實而言色味訊士狗而識墳
羊披靈寶而知山隱因折俎而說專車瞻離畢而分隂/陽之候由螽斯而覺閏餘之錯何神之有學而已矣
[208-14b]
 増史辨三豕家語卜商反衛見讀史志者云晉師伐/秦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己亥耳讀史
志者問諸晉史果曰己/亥於是衞以子夏為聖 原鄒子博識鄒衍别傳曰鄒/子博識善叙事
有禹益/之鴻才 博學通明又曰衍博學通明才/髙志大當世無其𩔖 増若齊王
食雞呂氏春秋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必食其距數/千而後足又余知古書勤逾抱犬博擬食雞
登諸朝史記儒林傳序詳延天下/方正博聞之士咸登諸朝 博雅君子孔安國/尚書序
若好古博雅君子與/我同志亦所不隱 原揚雄觀書石渠詳好/學 學之
淵府典論曰北海鄭/康成學之淵府 賈逵通五家穀梁詳儒/術 博通
古今劉實詳/好學 増參議禮樂後漢書董鈞博通古今永/平中為博士時草創五郊
[208-15a]
祭祀及宗廟禮樂威儀章服輒令/鈞參議多見從用當世稱為通儒 書倉拾遺記曹曽/魯人也天下
名書上古以來文篆訛落者曽皆刋正垂萬餘卷世亂/曽慮先文湮没乃積石為倉以藏書故謂曹氏為書倉
 原學無所遺典論曰今之文人魯國孔融廣陵陳琳/山陽王粲北海徐幹陳留阮瑀汝南應
瑒東平劉楨斯七子者於/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 鐘鳴知山毁異苑魏時殿/前鐘大鳴衆
皆震駭張華云此蜀山毁故鐘/鳴應之蜀都尋上事如華言 増青箱王氏學山堂/肆考
南宋王淮之自曽祖彪之祖父臨之約之家世相/傳並識江左舊事緘之青箱世謂之青箱王氏學 奪
團扇南史王摛以博學見知齊尚書令王儉嘗使賓客/隸事多者賞之探索多窮惟何憲為勝乃賞以五
花簟白團扇憲坐簟執扇意氣甚自得摛後至儉以所/隸示之曰卿能奪之不摛操筆便成事旣奥僻辭亦華
[208-15b]
美舉坐擊賞儉命左右抽憲簟摛手自掣取/扇登車而去儉笑曰所謂大力者負之而趨 班馬復
又崔慰祖好學聚書至數萬卷與劉孝標皆以碩學/被徴國子祭酒沈約吏部郎謝朓嘗與吏部省中賓
客俱集各問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餘事慰祖口吃無/華辭而酧據精悉一座稱服朓歎曰班馬復生何以過
此/ 抵掌可述任昉為蕭揚州作薦士表曰王僧孺筆/耕為養傭書成學至乃集螢映雪編蒲
緝柳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遺/儀南宮故事畫地成圗抵掌可述 年少不亷梁書朱/异折節
從師遍治五經涉獵文史兼通雜藝年二十詣都尚書/令沈約面試之因戲曰卿年少何乃不亷异未達約曰
天下惟有文義棋書卿/一時將去可謂不亷也 劉石經北史劉芳為太子庶/子王肅自建鄴來奔
芳與肅論禮肅歎曰此非劉石經邪昔漢世造三字石/經於太學學者文字不正多往質焉芳音義明辯疑者
[208-16a]
皆往詢訪故時/人號為劉石經 誦義疏始末又房暉逺世傳儒學隋/文帝受禪令國子生通
一經者並悉薦舉旣䇿問訖博士不能時定臧否祭酒/元善因令暉逺考定之暉逺覽筆便下初無凝滯或有
不服者暉逺問其所傳義疏輒為始末誦之然後出其/所短自是無敢飾非者諸儒推其通博擢為國子博士
 裴子野許可孔帖蕭穎士言裴子野嘗著書其所/許可當世者孔述睿之博學而已
欲知古事問仲舒山堂肆考唐髙仲舒博通典籍與崔/琳同為中書舍人宋璟為相以古事
問仲舒今事問琳姚崇亦嘗欲/以古事問仲舒今事問齊澣 集賢有人又唐蔣乂/博學强記
有史才貞元中為起居舍人帝嘗登凌煙閣視左壁頽/剥字多漫缺召乂問之對曰此聖厯中侍臣圗讃也口
誦不失一字㑹召問神策軍建置本末又條據甚詳宰/相髙郢鄭珣瑜歎曰集賢有人哉明日詔兼判集賢院
[208-16b]
事/ 捜抉諸史百子文粹李漢韓文公集序/諸史百子皆捜抉無隱 書簏唐/李
善邕之父也淹貫古今然不能/屬文故時號書簏為文𨕖注 李書樓唐書李磎昭/宗朝為宰相
磎自在臺省聚書至多手/不釋卷時人號曰李書樓 柳篋子職官分紀唐柳璨/遷左拾遺公卿朝
野託為箋奏時譽日洽/以其博目為柳篋子 知蜀年號山堂肆考初宋太/祖將改元諭宰相
曰年號湏擇前代所未有者及蜀平蜀宮人入内宋主/見其鏡背有識乾徳四年鑄者召竇儀問之儀對曰此
必蜀物蜀主王衍嘗有此號宋主大恱曰宰相湏用讀/書人由是益重儒者按此時正太祖乾德四年故上怪
而問/之 疏入閤事宋史劉敞字原父在詞掖有立馬揮/九制之才歐陽文忠公嘗折簡問入
閤之禮起於何年閤是何殿開延英起於何年五日一/起居遂廢正衙不坐起於何年公方與客對食就坐中
[208-17a]
疏入閤事詳盡無遺歐公大/驚曰原父博學不可及也 撑腸拄腹東坡詩撑腸/拄腹文字五
千/卷 制作就正宋史蘇頌博學自書契以來經史九流/百家之說至於圗緯律呂星官算法山
經本草無所不通尤明典故喜為人言亹亹不絶朝廷/有所制作必就而正焉徽宗時進太子太保爵趙郡公
 博聞洽識山堂肆考袁伯長學士博聞洽識江左絶/倫嘗語張伯雨曰宋東都典故能以歲記
之渡江以後事/能以月記之 約之至精元史黄溍之學博極天/下之書而約之於至精
星辨注張李氏續藏書楊愼字用修正德間上閱文獻/通考天文星名有注張内閤取秘書通考又
作汪張中使下問欽天監及翰林館中皆莫知為何/星也愼曰注張柳星也厯引周禮史記漢書以復
不減蘇頌又曰嘉靖初給事張翀上言時政有矞宇嵬/瑣之語上問之内閣楊愼適在館中即取荀
[208-17b]
子非十二子篇以復敬所蔣公喜/曰用修之博何減古之蘇頌乎
  幼學一
原内則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
女鞶絲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
八年出入門戸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九年
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衣不帛襦
袴禮帥初朝夕學幼儀請肄簡諒十有三年學樂誦詩
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 學記曰大學始教皮弁祭菜
[208-18a]
示敬道也宵雅肄三當祭菜時歌鹿鳴四牡/皇皇者華而肄習之官其始也
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
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
不躐等也 増論語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
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孟子曰夫人幼
而學之壯而欲行之 小學總論程子曰古之人自能
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小學之法以豫為先蓋人之幼也
知思未有所主則當以格言至論日陳於前使盈耳充
[208-18b]
腹久自安習若固有之者後雖有讒說摇惑不能入也
 又陳北溪曰程子說主敬工夫可以補小學之闕蓋
主敬可以收放心而立大本大本旣立然後大學工夫
循序而進無往不通 小學楊文公家訓曰童稚之學
不止記誦養其良知良能當以先入之言為主 又陳
忠肅公曰幼學之士先要分别人品之上下何者是聖
賢所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為之事向善背惡去彼取
此此幼學所當先也 又呂東萊曰教小兒先教以恭
[208-19a]
謹不輕忽不躐等讀書乃餘事 朱子小學句讀曰古
者小學教人以灑埽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
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而必使
其講而習之於幼穉之時欲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
無捍格不勝之患也 又小學題辭曰惟聖斯惻建學
立師以培其根以達其支 許魯齋小學大義曰朱文
公以孔門聖賢為教為學之遺意參以曲禮少儀弟子
職諸篇輯為小學之書其綱目有三立教明倫敬身次
[208-19b]
稽古以實前篇立教明倫敬身之言其外篇嘉言善行
亦不過立教明倫敬身也合内外而觀之則小學之規
模節目無所不備矣
  幼學二
原學樂 誦詩並詳幼/學一 克岐克嶷 能食能言岐嶷/言幼
有所知一下/詳幼學 未能負薪 已知釋菜庶人之子幼曰/未能負薪 釋
菜示敬/道也 年始佩觿 心在鼓篋 佩韘之幼 帶經
之勤 當竹馬之年 就杏壇之列 始勤蟻垤之功
[208-20a]
 永詠鹿鳴之什詳幼/學一 互鄉之童始聞潔已 揚氏
之子終見參元揚子吾家童烏九歲與/我參元 以上白帖 増常視毋誑
 所見皆善曲禮幼子常視毋誑立必正方不傾聽見/小學程子曰古人自幼學耳目游處所
皆善至長而不見/異物故易以成就 朝益暮習 日開月益管子弟子/職曰先生
施教弟子是則温恭自虚所受是極見善從之聞義則/服温恭孝弟毋驕恃力志毋虛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
必就有德顔色整齊中心必式夙興夜寐衣帶必飾朝/益暮習小心翼翼一此不懈是謂學則 山堂肆考宋
綦崇禮幼而穎邁不好戲弄讀/書學文日開月益儔輩莫敢望 舞勺舞象 學書學
上詳幼學一學漢書東方朔曰臣少失父母長/養兄嫂十三 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劒 願
[208-20b]
供灑埽 方對聖賢山堂肆考東漢陳國童子魏照請/於郭泰曰經師易遇人師難逢願
在左右供給灑埽對又唐狄仁傑為兒時門下有被害/者吏就詰衆爭辨 仁傑誦書不置吏讓之曰黄卷中
方與聖賢對何/暇偶俗吏語也 漸先王教 有成人風晉太傅司馬/越與阮瞻書
曰禮年八歲出就外傅明始可以加師訓之責十年曰/幼學明可以漸先王之教也 孔帖蘇詵子震以蔭補
千牛十餘歲强學有成/人風頲曰吾家有子 有棟梁氣 遊翰墨塲宋書/王儉
幼篤學手不釋卷袁粲見之曰栝柏豫章小已有棟梁/氣矣 山堂肆考杜甫詩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塲
 不觀龍 不啖鹿唐書褚無量幼受經於沈子正曹/福刻意墳典家濱臨平湖有龍出
人皆走觀無量尚幼讀書若不聞衆異之年又裴休方/兒童時兄弟偕隱家墅晝講經夜著書終 不出戸有
[208-21a]
饋鹿者諸生共薦之休不食曰疏/食猶不足今以啖肉後何以繼 持鑿破心 畫沙
成卦唐書尹知章少雖學未甚通解忽夢人持巨鑿破/其心内若劑焉志思開徹徧明六經 宋史朱熹
幼穎悟嘗從羣兒戲沙上獨/端坐以指畫沙視之八卦也 幼教忠孝 先理訓詁
性理朱子曰南軒張公生有異質忠獻愛之自其幼學/而所以教者莫非忠孝仁義之實 小學總論呂東萊
曰後生小兒學問先理㑹爾雅/訓詁等文字然後可以語上 書札喪志 說文有
小學程明道曰子弟凡百翫好皆奪志至於書札亦/自喪志 名山藏楊愼曰後漢許叔重著書文十四
篇咸宗古人不雜臆/見可謂有功小學
  幼學三
[208-21b]
原十年曰幼人生十年/曰幼學 十五而志吾十有五/而志於學 就師
之童魯昭公曰子旣生不免水火母/之罪也成童不就師父之罪也 書計之事食貨/志里
胥令餘子在序室未任役使者八歲入小學/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以知室家長幼之節 増以學
愈愚劉向教學篇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不能保/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飢莫知以學愈愚 結
髮事師漢書梁丘賀薦施讐結髮事師數十年師古/注曰言從結髮為童丱即從師學著其早也
先入者為之主晁氏家語王荆公教元澤求館賓湏博/學善士或謂發䝉何必爾公曰先入者
為之/主 教以禮性理程明道曰古人自幼入小學/便教以禮及長自然在規矩之中 教
以事小學朱子曰古者初年入小學只是教之以事如/禮樂射御書數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入大學然後
[208-22a]
教之以禮如致知格物/及所以為忠信孝弟者
  從學一
原北面 東家應劭造鄭康成曰故太守應仲逺北面/稱弟子如何康成歎曰仲尼之門考以
四科回賜之徒不稱官閥劭大慙博魏邴原欲游學詣/孫崧崧曰君鄉里鄭君學覽古今 聞多識而君捨之
履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原曰人各有志或登/山采玉或入海求珠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也先
生謂僕以鄭為東家丘亦以僕為西家愚人崧辭謝之/案家語魯人不識孔子聖人曰彼東家丘者我知之矣
 鼓篋 負笈學記入學鼔篋孫其業也策後漢李固/父郃為司徒固改易姓名 杖驅驢負
笈追/師 善問 實歸學記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/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
[208-22b]
善問者反此子莊子季常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/之遊者與夫 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虚而往實而歸
固有不言之教無/形而心成者耶 就馬融 從董遇范丹為小吏恥/之乃遁去就馬
融學讀有從董遇學者曰/必先 百遍其義自見 家為發喪 吏録犯夜後/漢
趙偉恥於厮役遂棄車馬詣資中杜撫授書二十年絶/問家為發喪制服偉後乃歸 晉王承為東海吏録一
犯夜人來云從師不覺日暮承曰鞭撻寗/越以立威名恐非正化之本遣吏送歸家 増周公學
乎虢叔 仲尼學乎老聃上出韓詩外傳子又楊子曰/仲尼皇皇注曽 問曰吾聞
諸老聃/學禮也 雖離不反 所至樂從學記安其學而親其/師樂其友而信其道
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所元史許衡善教其言喣喣/雖與童子語如恐傷之故 至無貴賤賢不肖皆樂從
[208-23a]
之/ 三年不讀 十反愈恭劉向說苑公明宣學於曽/子三年不讀書曽子曰宣
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對曰宣見夫子居宮庭親/在叱咤之聲未嘗至於犬馬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
子之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/子之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毁傷宣說之學而未能宣安
敢不學任宋史崇寧初范致虚攻程頤為邪說盡逐學/徒馬伸 西京法曹欲依頤門以學因張繹求見十反
愈恭頤固辭之伸欲休官/而來頤歎其有志進之 祛衣往受 捨職以從韓/詩
外傳孟嘗君請學於閔子使車往迎之閔子曰禮有來/學無往教於是孟嘗君祛衣往受業 文中子魏相篇
子之韓城自龍門關先濟賈瓊程元後關吏仇璋止之/曰先濟者為誰程元曰是王通者也賈瓊曰吾二人師
之而不能去也仇璋曰夫杖一德乗五帝扶三才/控六藝吾安得後而不往哉遂捨職從於韓城 市
[208-23b]
宅其傍 接跡於道後漢書張覇博覽五經諸生孫林/劉固段著等並慕之各市宅其傍
以就學焉學白帖陽城逺近/慕其行來 者跡接於道 執經壟畔 講學墓廬
後漢書孫期少為諸生通京氏易古文尚書家貧事母/至孝牧豕於大澤中以奉養焉逺人從其學者皆執經
壟畔以追之講宋史黄幹丁母/憂學者從之 學於墓廬甚衆 命子往受 白母即
宋史周敦頤掾南安時程珦通判軍事視其氣貎非/常人與語知其為學知道因與為友使二子顥頤往
受業焉朱又黄幹往見劉清之清之/命受業 熹幹乃以白母即日行 欣往扶溝 禮
見上蔡性理楊龜山曰明道知扶溝縣兄弟方以倡明/道學為己任設庠序聚邑人子弟教之召游定
夫來職學事定夫欣然往從之文又朱子曰上蔡最得/明道教人之綱領嘗宰應城胡 定以典學使者行部
[208-24a]
過之不敢問以職事顧因介紹請以弟子禮見入門/見吏卒檀立庭中如土木偶人肅然起敬遂稟學焉
來安樂窩 步終南山性理呂氏家塾記邵堯夫安貧/樂道所居寢息處為安樂窩
宋史髙弁弱冠徒步/從种放學於終南山 屬事三人 徒步千里宋史朱/熹父松
病亟嘗屬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劉致中屏山劉彦沖/三人學有淵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
之聽元性理黄勉齋曰李延平於朱韋齋為同/門友 晦歸自同安不逺數千里徒步往從之 屐躡
山中 履滿戸外元史吳澄崇仁人退歸於家郡邑之/所經由士大夫皆迎請執業而四方
之士不憚數千里躡屐負笈來學山中者常不下千/數百人 名山藏丁璣鎮江人四方從學履滿戸外
負書 挾策宋史魏了翁湖湘江浙之士不逺千里負/書從學詳儒術三 元史虞集除國子助
[208-24b]
教即以師道自任諸生視其退每挾策/趨門下卒業他館生多相率詣集請益 易東 道南
漢書丁寛梁人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寛為項生從者/讀易精敏材過項生遂事何學成東歸何謂門人曰易
以東矣喜性理陳淵曰明道在潁昌時龜山因往從學/明道甚 每言曰楊君最㑹得容易及歸送之出門謂
坐客曰吾/道南矣 問竒字 授文石載酒問竒字見韻瑞受/西京雜記五鹿充宗
學於𢎞成子成子少時嘗有人授以文石大如燕卵成/子吞之遂為通儒後成子病吐出文石以授充宗又為
名/學 雁行䕫立 麋至&KR0874賈誼勸學篇昔者南榮跦/歩涉山川蚠冒楚棘旣遇
老聃噩若慈父雁行避景䕫立弛進而後敢問及名山/藏王守仁天資髙邁隨問而答無不響應四方 門麋
至麕集聽講之後/莫不暢豁欣快 從受章句 悉去詩賦後漢書鍾/興少從少
[208-25a]
府丁恭受嚴氏春秋光武召見問以經義應對甚明帝/善之詔令定春秋章句授皇太子又使宗室諸侯從興
受章句嘉名山藏薛瑄年十二能詩賦從父貞為元氏/教諭永 徐懷玉髙密魏希文濟南王素亨海寧李大
亨范汝舟皆元舊儒謫戍玉田貞禮為瑄師於/是豁然大悟悉去其詩賦而從講伊洛之學 慕如
饑渇 身自炊爨元史胡長孺一時學者慕之有如饑/渇之於飲食 北史刁沖十三而孤
志學他方於時學制諸生悉日值監/㕑沖雖有僕隸不令代已身自炊爨 能守師說 不
事舉業宋史呂大鈞從張載學能守其師說而踐履之/載每歎其勇為不可及 金史元好問年十有
四從陵川郝晉卿學不事舉業/淹貫經傳百家六年而業成 鬻田走問 執詩為
宋史羅從彦嘗從楊時講易至乾九四爻云伊川說/甚善鬻田走涪見頤問之頤反覆以告從彦謝曰聞
[208-25b]
之龜山具是矣冠名山藏王艮聞王守仁良知之學即/走詣守仁服古 服執木簡以二詩為䞇及聞其論格
物致知之旨恍然/有悟乃拜為弟子 驚汗浹背 積誠若縷宋史羅從/彦為惠州
博羅縣主簿聞楊時得程氏學慕之及時為蕭山令遂/徒步往學焉初見時三日即驚汗浹背曰不至是幾虚
過一生矣中續藏書董蘿石澐年六十有八矣聞王文/成講學山 訪之文成與之語連日夜蘿石退謂何生
秦曰今吾聞夫子良知之說而忽若大寐之得醒吾將/北面夫子而終身焉秦入以請於文成文成曰齒長於
我矣茍吾言之見信奚必北面而後為禮乎蘿石聞之/曰夫子殆以予誠之未積歟辭歸兩月持一縑而來謂
秦曰此吾老妻之所織也吾之誠積若此縷矣夫子其/許我乎秦入以請陽明子固辭不獲則許之以師友之
間/ 涉江浮海 雲擁星羅名山藏李承箕字世卿從/白沙受學於陳獻章涉江
[208-26a]
浮海水陸萬里往見者四擁又鄒/守益字謙之絳帷一啟雲 星羅 不在弟子之列
許以師友之間宋史蔡元定聞朱熹名往師之熹扣其/學大驚曰此吾老友也不當在弟子列
遂與對榻講論諸經奥義每/至使分 下詳積誠若縷注
  從學二
原邯鄲步莊子壽陵餘子學步邯/鄲失其故步匍匐而歸 青藍寒水荀子青/取於藍
而青於藍冰水/為之而寒於水 増砥礪之旁多頑鈍劉向說苑東郭/子惠問於子貢
曰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曰夫櫽括之旁多枉木良/醫之門多疾人砥礪之旁多頑鈍夫子修道以俟天下
來者不止/是以雜也 顔苦孔之卓揚子或曰使我紆朱懐金其/樂不可量也曰紆朱懷金之
[208-26b]
樂不如顔氏子之樂顔不孔雖得天下不/足以為樂然亦有苦乎曰顔苦孔之卓也 十人從受
漢書曰蔡千秋受榮廣榖梁春秋時為郎召見上善其/說擢為諫大夫給事中後左遷平陵令復求能為榖梁
者莫及千秋上愍其學且絶乃以/千秋為郎中户將𨕖郎十人從受 卒業又施讐沛人/也讐為童子
從田王孫受易後讐徙長陵/田王孫為博士復從卒業 所居成市後漢書曰張/楷字公超隱
居𢎞農山中學者隨之所居成/市後華陰山南遂有公超市 門成都市南齊沈麟/士隱吳差
山講經教授從學之士數十百人各營室宇依止其/側時人語曰吳差山中有賢士開門教授成都市
詣大儒受業北史李鉉以鄉里無可師者遂詣大/儒徐遵明受業門下五年稱髙弟 太
學至不能容宋史胡瑗旣居太學其徒益衆/太學至不能容取學宮旁處之 坐春風
[208-27a]
朱子語録朱光庭見程明道先生於/汝州歸語人曰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立雪又游酢楊/時見程伊
川先生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侍立不敢去久/之乃顧曰二子尚在此乎退則門外雪深尺餘矣 才
士納命宋史蔡元定至舂陵逺近來學者日衆州士子/莫不趨席下以聽講說有名士挾才簡傲非笑
前修者亦心服謁拜執弟子禮甚/恭人為之語曰初不敬今納命 事之益恭宋史李/之才師
河南穆修修性莊嚴寡合雖之才亦頻/在訶怒中之才事之益謙卒能受易 不憚百舍元/史
許謙延祐初居東陽八華山學者翕然從之尋開門講/學逺而幽冀齊魯近而荆揚吳越皆不憚百舍來受業
焉/ 斸地編籬名山藏陳獻章受學吳與弼與弼師/道尊嚴獻章為斸地編籬研墨捧茶
軒閣而居之名山藏王守仁正德初謫龍塲驛丞龍塲/在南夷萬山中無所得書日坐石穴中黙
[208-27b]
記舊讀隨手録之意有所得輒為訓釋期有七月五經/之旨畧備龍塲人則恱守仁相與伐木軒閣而居之學
士稍稍/來集
  從學三
増詩宋石介同張洞李温受業富春先生詩曰鳳凰飛
來衆鳥隨神龍遊處羣魚嬉道可服兮身可屈恂恂如
在汾河湄
  同學一
原割席 遺縑管寧與華歆割席分坐詳好學三令王/丹子有同門生遭喪請弔丹撻之 遺
[208-28a]
縑而/已 事鬼谷 學老龍蘇秦張儀俱事鬼谷先生於/莊子妸荷甘與神農俱學
老龍吉神農隱几闔戸晝瞑妸荷甘日中奓戸而入曰/老龍死矣神農擁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
陋漫訑故/棄予而死 孫臏龎涓 漢宣彭祖史記孫臏龎涓俱/學兵法事魏惠王
為將軍涓以能不及臏以法斷其兩足臏之齊後/伐魏殺涓 漢宣帝張彭祖同席研書詳硯二 並
立則樂 相下不厭並禮記儒行/詳儒術一 遜友視志 敬業
樂羣並見/白帖 離羣索居 獨學寡聞上見白帖友學記/獨學而無 則孤
陋而/寡聞 増嚴顔 游楊嚴彭祖顔安樂詳儒術三顓門/注 游酢楊時詳從學二立雪
注/ 同師 同業史記儒林傳申公游學長安與劉郢/同師己而郢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
[208-28b]
子戊戊不好學疾申公山梁書卞華幼孤貧好學旣/長徧治五經與平原明 賓㑹稽賀瑒同業友善
讓同門生 重同門友後漢書桓榮拜議郎每朝㑹輒/令榮於公卿前敷奏經書帝稱
善㑹歐陽博士缺帝欲用榮榮讓曰臣經術淺薄不如/同門生郎中彭閎揚州從事臯𢎞帝曰俞往汝諧因拜
榮為博士引閎𢎞為議郎從宋史朱松與李侗/為同門友雅重侗遣子熹 學熹卒得其業 與弟
受業 與兄受學晉書徐苗與弟賈就博士宋鈞受業/遂為儒宗作五經同異評 唐書虞
世南性沉静寡欲與兄世基同受學於吳/顧野王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 偕隱家墅
 同隱山林上裴休兄弟詳幼學二三/下崔從與仲兄詳好學 五人勵志
四友講學舊史張知謇與兄弟五人勵志讀書皆以明/經擢第 宋史馮元與樂安孫質吳陸參譙
[208-29a]
夏侯圭善羣居講學/或達旦不寢號四友 為歌詩相唱和 以道義相切
宋史歐陽修與梅堯臣游為歌詩相唱和遂以文章/名冠天下 又袁燮孝宗時初入太學陸九齡為學
録同里沈渙楊簡舒璘亦/皆在學以道義相切磨
  同學二
増相觀而善學記相觀而/善之謂摩 原朋來逺方論/語 增合堂
同席莊子曰申徒嘉兀者也而與鄭子産/同師於伯昏無人與合堂同席而坐 同硯席世/說
曹爽與魏明/帝少同硯席 三賢志同文粹隋大業間房公李公魏/公同師文中子司空圗賛曰
三賢志同夙尚儒風/以植公忠出遇太宗 同舍白衣御史宋何羣嗜古學/喜激揚論議石
[208-29b]
介因館羣於其家使弟子推以為學長羣與/人言未嘗下意曲從同舍目為白衣御史 伯仲自
相師友名山藏李承箕成化中與其兄承芳同占湖藩/鄉書久之承芳登進士官大理承箕獨從白沙
受學久之承芳謝歸大理相與日聚/黄公臺更唱迭和伯仲間自相師友
  廢學一不學附/
原學校廢 詩書焚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佻兮達兮/在城闕兮刺學校廢也 史記秦
始皇三十四年令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/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知
不舉者/與同罪 賢儒皆坑 博士倚席古文竒字云始皇三/十五年拜諸生七百
人為郎密使人上書曰驪山硎谷中有𤓰冬實詔諸生/往視之預為伏機諸生方進谷因發機從上投之以土
[208-30a]
一時賢儒皆坑死谷中不後漢書儒林傳序自安帝覽/政薄於藝文博士倚席 講朋友相視怠散學舍頽敝
鞠為園蔬牧兒蕘/豎至於薪刈其下 増經籍道息 絃歌音絶孔安國/尚書序
書定五十八篇旣畢㑹國有巫蠱事經籍道息禮北史/儒林傳序因魏氏喪亂屬爾朱殘酷文章咸盪 樂同
奔絃歌之音且絶/爼豆之容將盡 憲章弛廢 學廬圯廢晉書儒林/傳序有晉
莫不崇飾華競祖述虚元遂使憲章弛廢名教頽毁廢/孔帖劉禹錫嘗歎天下學校廢奏記宰相曰室廬圯
生徒衰少非學官不/振病無貲以約也 後生廢藝 寒族替業梁書儒/林傳序
宋齊鄉里莫或開館公卿罕通經術後生孤陋擁經而/無所講習三德六藝其廢久矣 孔帖韋嗣立上書極
陳永淳後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學之官輕章句之𨕖/弛貴閥後生以徼倖升寒族平流以替業去陛下誠下
[208-30b]
明詔追三館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大學尊師尚/儒發揚勸奬然後審畀銓總各程所能則官無曠民樂
業/矣 官乏通經 生無修業孔帖劉蕡策生徒惰業由/學校之官廢者蓋國家貴
其禄而賤其能先其事而後其行故庶/官乏通經之學諸生無修業之心矣 鳴鳥蔑聞
學徒盡逐任昉撰䇿秀才文惰游廢業十室而九鳴鳥/蔑聞子衿不作 宋史馬伸傳徽宗崇寧初
范致虚攻程頤為邪說/下河南府盡逐學徒 一飽絶穀 一蹪輟足淮南/子儒
有邪辟者而先王之道不廢何也其行之者多也今以/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是以一飽之故絶榖不食以
一蹪之故輟/足不行惑也 杜塞餘道 絶滅微學漢書劉歆移書/太常博士有曰
深閉固距而不肯試猥以不誦絶之欲以/杜塞餘道絶滅微學非所望士君子也 原懷居
[208-31a]
舍業士而懷居不足以為/士矣 學人舍業 不勤業 不帥教舜典扑/作教刑
傳曰扑夏楚也不勤道業則/撻之 不帥教鄉簡移之 殖將落 木不雕傳曰/原伯
魯不恱學閔子騫曰夫學殖也不學將落原氏其亡乎/上陵下替周亦其亂乎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
也/ 無用心 猶面墻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墻人而不/為周南召南其猶正 面而立
也/與 詩人刺 弟子嘲上詳學校廢注先邊韶字孝先/弟子嘲曰邊孝 腹便便懶讀
書但/欲眠 學非時習 道則日亡 當少壯之歲 輕分
寸之陰 旣忘禄在其中 是謂民斯為下並白/帖 増
燕辟 嬉戲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教之所/由廢也 淮南子人莫不知學之有益於
[208-31b]
己也然而不能/者嬉戲害之也 女畫 吾止論語冉求曰非不說子/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
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止子曰/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 也 虧一簣 棄九軔
書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及孟子有為者辟/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 泉猶為棄井也 &KR2158水釋船
 伐柯捨斧淮南子欲棄學而循性是猶釋船而欲&KR2158/水也&KR2158履也 唐文粹方伐柯而捨其斧
可/乎 棄觚 輟卷西京雜記傅介子年十四好學嘗棄/觚而歎曰丈夫當立功絶域何能坐
於豎儒事唐書馬燧少嘗與諸兄讀書乃輟卷歎曰天/下將有 矣丈夫當立功於代以濟四海安能矻矻為
一儒/也 聞不若聾 見不若盲呂覽尊師篇天生人而/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
聞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不若盲使其口可/以言不學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學其知不若
[208-32a]
狂故凡學非能/益也達天性也 隱几而睡 處穴何見三國典畧齊/許惇無學術
與邢邵魏收等同列諸人談說經史惇隱几而睡深為/勝流所輕 北史人生世不學其猶穴處何所見焉
 視肉撮囊 行尸走肉莊子人而不學謂之視肉學/而不行命之撮囊 拾遺記
任末曰好學雖死若存不/學者雖存行尸走肉耳 羊質虎皮 酒囊飯袋揚/子
或曰敢問質曰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恱見豹而戰忘其/皮之虎也注曰羊假虎皮見豹則戰人假偽名考實則
窮文荆湘近事馬氏僭奢諸王子僕從烜/赫 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懷空抱虛
 鏤冰雕朽抱朴子懷空抱虛有似蜀人瓠壺之喻胸/中無一紙之識不過酒炙所謂冒於貨賄
貪於酒食左氏所載不才之子成北/史儒林傳序鏤冰雕朽迄用無 終負素質 不
[208-32b]
識一丁張茂先勵志詩雖有淑資放心縱逸出盤於遊/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扑斲終負
素質事潛確𩔖書唐張𢎞靖曰天/下無 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馬牛而襟裾 鳥
獸安鬚睂韓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/裾符退之子也 下詳勸學五孫復詩
不知今 强引古史通知古而不知今謂之陸沉間記/纂淵海唐臧希讓無學術公卿 强
引古言以自賢而所聞知多道/途得之發必差謬為士子所笑 名其先諱 莫對祖
國語范獻子聘於魯問具山敖山對曰先君獻武之/諱也獻子歸徧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學吾適魯
而名其二諱為笑焉惟不學也起山堂肆考宋孝宗時/木應之為待問帝問之曰木姓 於何時罔知所對上
曰端木本子貢之姓其後有木𤣥虛者豈去複姓之苗/裔乎他日上謂洪邁曰木待問乃卿壻乎以明經擢髙
[208-33a]
第而不知祖姓之所自出卿宜勸之讀書邁拜謝而出/歎曰聖上萬幾廣覽如此為士者可不研博古今耶
 不知盧橘 不知杕杜山堂肆考司馬相如作賦不/知盧橘之為枇杷鄭康成注
禮不知樝之非梨林又唐李林甫無學術時𨕖人嚴逈/判語有杕杜二字 甫不識謂侍郎韋陟曰此云杖杜
何也陟俯/首不敢言 呼臘為獵 改根為銀山堂肆考李林甫/引蕭炅為戸部侍
郎炅素無學嘗與嚴挺之言稱伏臘為伏獵挺之言於/張九齡曰省中豈容有伏獵侍郎乎乃出炅刺岐州
又韓昶愈之子也性闇劣為集賢校理史/傳有金根車昶以為誤悉改根字為銀字 誤解蹲鴟
 錯寫弄麞顔氏家訓云蜀都賦注解蹲鴟芋也江南/有一權貴誤讀本草乃以為羊字人有饋
羊肉者答曰饋蹲鴟開元中馮先進入院校文𨕖兼注/釋解蹲鴟云今之芋中即是著毛蘿蔔也蕭嵩聞之拊
[208-33b]
掌大笑之職林太常少卿姜度誕子李林甫/手書慶 有曰聞有弄麞之喜客視之掩口 誤解字
義 妄信鳥名湘山野録唐李建勲罷相出鎮豫章一/日遊西山田間茅舍有老叟教村童公
觴於其廬連食數梨賓僚有曰梨號五臟刀斧不可多/食叟笑曰鶡冠子云五臟刀斧乃離别之離非梨也蓋
離别傷懷有若刀斧録清異録南唐王建封不識文義/族子有動植疏俾吏 之其載鴿事以傳寫訛分一字
為二變而為人日鳥矣建信/之每人日開筵必首進此味
  廢學二不學附/
原微言絶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没而微/言絶七十弟子喪而大義乖 圗籍散亂史/記
周道旣廢秦焚詩書故明堂/石室金匱玉版圗籍散亂 増不學無術霍光傳光/受襁褓之
[208-34a]
 託擁昭立宣雖周公何以加/此然光不學無術闇於大理 有葉無根孔帖柳毗曰/夫行道之人
 德行文學為根株正直剛毅為柯葉有根/無葉或可俟時有葉無根膏雨所不活也 中書内坐
 將軍潛確𩔖書唐令狐綯拜相温庭筠以/其無學識譏之曰中書堂内坐將軍 號没字碑
 五代任圜曰崔恊不識文字虚有其表號没字碑/又北夢瑣言趙崇標質堂堂而不學人號無字碑 腹
 負將軍潛確𩔖書党進官太尉目不知書一日捫腹語/曰吾不負汝一家妓進曰將軍故不負此腹但
 恐腹負/將軍耳 讀霍光傳後山談叢㓂萊公在岐張忠定任/蜀還不留旣别顧萊公曰曽讀霍
 光傳否曰未也更無他/語蓋以不學為戒也 晏然一蠧宋史程頤嘗言無/功澤及人而浪度
 歲月晏然為天地間一蠧惟/綴緝聖人遺書庶幾有補云 塵俗生胸黄山谷與人/書云每讀漢
[208-34b]
 書數葉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之則/塵俗生其間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
 
 
 
 
 
 
御定淵鑑𩔖函卷二百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