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-清-張英 (master)


[015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御定淵鑑𩔖函卷十
  天部十露/ 霜/ 霧/
   露一
 増釋名曰露慮也覆慮物也 原說文曰露潤澤也從
 雨路聲 毛詩曰零露溥兮 増又曰野有蔓草零露
 瀼瀼 又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禮記曰季冬行秋
 令則露早降 又曰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 又曰
[015-1b]
 天不愛其道故天降甘露 原大戴禮曰露陰陽之氣
 也夫陰氣勝凝為霜雪陽氣勝則散為雨露 廣雅曰
 湒湒瀼瀼湛湛泥泥露貌也 五經通義曰和氣津液
 凝為露露從地生 増易通卦騐曰立秋白露下 詩
 含神霧曰陽氣終白露為霜 禮斗威儀曰君治政則
 軒轅之精散為甘露 春秋繁露曰恩及于物順于人
 而甘露降 春秋元命苞曰陰陽散為露 原晉中興
 書曰耆老得敬則松栢受甘露尊賢愛老不失細微則
[015-2a]
竹葦受甘露 晉中興徴祥說曰王者德至天氣感而
甘露降郡縣甘露七十降譙降盱眙方七十五畝 増
宋書曰榮露騰軒蕭雲掩閣 原鶡冠子曰聖人之德
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則膏露下 抱朴子曰
何以知天上不有甘露之淵須太平而灑之地中不有
醴泉之源待有道而湧之邪 呂氏春秋曰甘露時雨
不私一物 孫氏瑞應圖曰甘露者神露之精也其味
甘王者和風茂則甘露降于草木一本曰食之令人壽
[015-2b]
 又曰露色濃為甘露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其草木
露之異者有朱露丹露元露青露黄露 増又曰甘露
者美露也神靈之精仁瑞之澤其凝如脂其甘如飴一
名膏露一名天酒 又曰王者德至於天和氣感則甘
露降於松栢 原白虎通曰甘露美露也降則物無不
盛 又曰露者霜之始寒則變為霜 論衡曰儒者論
甘露言其味甘必然也若甘雨霽而物翳者謂之甘雨
則水味之甘也 増又曰甘露味如飴王者太平之應
[015-3a]
則降 地鏡圖曰視山川多露無霜其下有美玉 楚
辭曰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張衡奏事
曰飛塵増山霧露助海 束晳集曰薄冰凝池非宗廟
之寳零露垂林非綴冕之飾 張載羽扇賦曰濯以芝

  露二
増古史考曰太古之初民吮露精食草木實 拾遺記
曰髙辛時丹丘之國獻瑪瑙甕以盛甘露甕至堯時猶
[015-3b]
存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謂之寳露以頒賜羣臣至舜
時露已漸減舜遷寳甕于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寳
露壇舜于壇下起月館以望夕月舜南廵至衡山百辟
羣后皆得露泉之賜時有雲氣生于甘露壇又遷寳甕
于零陵之上 神異經曰黄父以霧露為漿 原漢書
曰元康元年甘露降未央宫大赦以甘露連降改年為
甘露 増又曰平帝永平十七年自春迄夏多甘露降
謁元陵太常丞上言陵樹葉上有甘露令百官採之
[015-4a]
又曰成帝幸河東祠后土甘露降京師 原漢武故事
曰承露盤仙人掌擎玉盤為取雲表之露 三輔故事
曰漢武帝以銅作承露盤髙二十丈大十圍上有仙人
掌承露和玉屑飲以求仙也 洞㝠記曰東方朔遊吉
雲之地漢武帝問朔曰何名吉雲曰其國俗常以雲氣
占吉凶若吉樂之事則滿室雲起五色照著於草樹皆
成五色露露味甘帝曰吉雲五色露可以得否朔乃東
走至夕而還得元黄青露盛之琉璃器以授武帝帝徧
[015-4b]
賜羣臣得露嘗者老者皆少疾病皆愈 古今注曰光
武建武十二年甘露下日南朱提積四十五日 東觀
漢記曰明帝夜夣見先帝太后覺悲不能寐明旦上陵
樹葉有甘露上令百官採之 謝承後漢書曰呉郡陸
閎為潁川太守致鳯皇甘露之瑞 又曰呉郡沈豐為
零陵太守到官一年甘露降泉陵洮陽五縣流被山林
膏潤草木 又曰山陽百里嵩為濟南相甘露降於郡
安帝嘉之徴拜大鴻臚 又曰百里嵩為徐州刺史甘
[015-5a]
露再降廳事前樹 増汝南先賢傳曰新蔡鄭敬都尉
髙懿廳前槐樹有白露𩔖甘露懿問掾屬皆言是甘露
敬曰明府徳政未致甘露但樹汁耳懿不恱稱疾而去
 原魏略曰文帝欲受禪郡國奏甘露二十七降 増
述異記曰呉猛將子弟登廬山過石梁見一老坐桂樹
下以玊盃承甘露與猛 宋書曰孝武元嘉中甘露頻
降狀如細雪 又符瑞志曰江夏王義恭上嘉禾甘露
頌云蘭林甫樹嘉露頻流 又曰元嘉二十七年四月
[015-5b]
豫章南昌戊午午時天氣晴明有彩霧映覆郡邑甘露
又自雲降太守劉思考以上聞 後魏書曰崔鴻字彦
鸞光子也領郎中以父憂解任甘露降其廬前樹世宗
以本官徴鴻四年復有甘露降于京兆宅之庭樹 北
史曰武定六年甘露降宫闕文武同賀魏帝令羣臣各
言德績感致所由崔昂曰吉凶兩門不由符瑞故桑雉
之戒實啟中興小鳥孕大未聞福感所願雖休勿休允
答天意帝為斂容 隋書曰李德饒趙郡柏鄉人也性
[015-6a]
至孝丁父憂單縗徒跣甘露降其樹白鳩巢其廬 唐
書曰柳宗元得韓愈所寄詩先以薔薇露盥手然後讀
 又曰李懸為貝州刺史甘露遍庭樹其邑人曰美政
所致 又曰林攢貞元初為福唐尉聞母病棄官還母
亡自埏甓作塜廬其右有白鳥來甘露降觀察使李若
初遣官屬騐實㑹露晞里人失色攢哭曰天所降露禍
我耶俄而露復集鳥亦廻翔詔作二闕于墓前時號闕
下林家 明興雜記曰洪武八年乙卯十一月甘露降
[015-6b]
于圓丘松上懸垂上下瑩若凝脂採而食之其甘如飴
上詣齋宫省視之語從臣共採食之先是四年降于鍾
山沾潤草木五年六月仍降如前劉基因作頌以獻至
是復降皆帝德之黙兆也 原山海經曰軒丘鳯卵民
食之甘露民飲之 增又曰諸沃之野摇山之民甘露
是飲不壽者八百歲 神異經曰西北海外有人日飲
天酒五斗張華注云天酒甘露也 洞冥記曰勒畢國
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語國飲丹露為漿丹
[015-7a]
露者日初出有露汁如珠也 列星圖曰天乳一星在
氐北主甘露占明潤則甘露降不然則否也 湘潭記
曰庶潭露皆染紅 拾遺記曰崑崙山有甘露濛濛似
霧著草木則滴瀝如珠亦有朱露望之色如丹著木石
赭然如朱雪洒焉以瑶器承之如粘人君有盛德則下

  露三
原玉杯 瓊爵上詳露二甘曹植魏德論曰元德洞幽/飛化上承 露以降蜜淳冰凝觀陽弗
[015-7b]
晞瓊爵是承獻之/帝朝以明聖徴 晨降 宵零楚辭曰鑿山楹而為/室兮下被衣于水渚
霧露濛濛其晨降兮雲依扉而承宇於班固/典引曰甘露宵零於豐草三足軒翥 茂樹 潤草
垂木春秋元命苞曰霜以殺木露以潤草凝續晉陽/秋曰隋郡上甘露降攝陽縣垂木露 十餘里
在棘 被蘭毛詩曰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/不令德 阮籍詠懐詩曰清露被蘭臯
 三危 五色上詳色紫注遊下詳洞/冥記東方朔 吉雲注 脂凝 蜜淳
何法盛晉中興書曰甘露者仁澤也/其凝如脂其美如飴 下詳瓊爵注 蛇游 龜飲
說苑曰騰蛇游於霧露乘於風行非千里不止寸洞冥/記曰元封二年數遏國獻能言龜一頸長尺二 東方
朔曰唯承桂/露以飲之 鶴警 蟬鳴周處風土記曰白鶴性警/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葉
[015-8a]
上滴滴有聲即鳴子劉向說苑曰呉王欲伐荆敢有諫/者死舎人有少孺 者欲諫懐丸操彈于後園露霑其
衣如是三朝呉王曰子來何露霑其衣如此對曰園中/有樹其上有蟬蟬居髙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云
云詳/蟬 金掌 銅盤後漢班固西都賦曰抗仙掌以承/露擢䨇立之金莖 曹植承露盤
銘曰大形見者莫如髙物不朽者莫如金氣之清者莫/如露盛之安者莫如盤乃詔有司鑄銅建承露盤于芳
林/園 漢宫 魏殿漢書宣帝詔曰乃者鳯皇集太山陳/留甘露降未央宫其赦天下 下見
魏明/帝詔 助海 濬江上詳張衡奏事塵傳咸詩曰/零露濬江海飛 崇山岳 託
桐 晞薤蘓子曰夫人生一世若朝露之託桐葉耳其/與幾何 古今注曰薤露哀歌也言人命如
薤上之露易晞露晞明朝/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陰液 陽晞蔡邕月令章/句云露者陰
[015-8b]
液也釋為露結為霜晞詩/云湛湛露斯匪陽不 成池 取月拾遺記云香/露滴瀝下流
成池月淮南子云方諸取/露于 注云方諸月燧也 增天酒 神漿上詳露二/ 隋盧思
道賀表云/神漿可挹 綴冕 騰文上詳露一束晳集云景江淹/别賦曰日出天而耀 露下
地而/騰文 授帝 賜臣上詳露二洞冥記遊陳紀云大元/七年甘露降于樂 苑駕幸苑採
甘露以賜/羣臣焉 聚荷 綴柳唐李義山詩云聚荷/凝翠玉綴柳訝垂旒 一滴
 三霄韋蘓州詩云秋荷一滴露清夜墜元天夜李義/山詩云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窓虛五 風
 縈蘭 綴菊王介甫詩云紆縈蘭/葉小㸃綴菊叢輕 凝花 綴葉唐/温
嶠詩云凝花珠錯/落綴葉碧玲瓏
[015-9a]
  露四
原春為徐整長歴云北斗當/崑崙氣運春夏為露朝飲楚詞詳/露一 垂林詳露/一束
晳/集下地詳露三/騰文 沾衣呉越春秋云子胥諫呉王王怒/暮歸舉衣出宫宫中羣臣皆曰
天無霖雨宫中無泥露相君舉衣行髙何為子胥曰吾/以越諫王王心迷不聽吾言宫中生草棘霧露沾我衣
羣臣聞之/莫不悲傷承囊齊諧記云𢎞農鄧紹入華山採藥見一/童子執五綵囊承栢葉上露皆如珠滿
囊問之曰赤松先生取/以明目言終便失所在 明目述征記云八月一日作/五明囊盛取百草頭露
洗目/目明潤形應㻛車渠盌銘云/浸瓊露以潤形 膏露天不愛其道/故天降膏露寒露
陸機詩云寒露垂/鮮澤明月耀其輝 立秋降范子云立夏九十一日立/秋凉風行白露降萬物結
[015-9b]
實/夙夜行詩云厭浥行露豈/不夙夜謂行多露 增蕃使獻五代史云蕃/使蒲阿散以
薔薇露十/五瓶獻皇甫嘗晉史云皇甫謐幼時有甘露/降柳上謐每食之謂蜜也 原天
地相合老子云天地相合以降/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雨露既濡禮曰春雨露/既濡君子履
之必有怵/惕之心 降于五日月令云後五/日白露降滋彼三秋中秋乃/露滋
 霑彼菅茅詩英英白露霑彼菅茅按今/經文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託於桐葉蘓/子
 色紫色丹吕氏春秋伊尹說湯曰水之美者三危之/露和之美者揭雩之露其色紫拾遺記曰
崑崙山有甘露望之色如丹著木石則皎然/如霜雪寳器承之如飴人君有聖德則下降陵降郡
范曄後漢書曰明帝永平十七年甘露降于原陵又/曰桓帝永康元年秋八月魏郡言嘉禾生甘露降
[015-10a]
增炎帝香露拾遺記曰炎帝始百榖滋阜神芝發其異/色靈苖擢其嘉穎陸地丹蕖駢生如蓋香
露滴瀝下/流成池卿雲玉露南史曰齊武帝/紀云卿雲玉露 赤松眀目詳上/承囊
注/太眞潤肺楊太眞吸花/露以潤肺 夜侵羅襪李白詩云玉堦/生白露夜乆侵
羅/襪 露白如玉又云秋露白如/玉團團下庭綠 降未央宫詳露/二 降
仁壽殿詳露/五 降樂逰園詳露/二 行露聽訟詳上夙/夜行注
湛露燕侯詳露三/陽晞注 黎侯中露說苑云黎侯失國乆寓/于衛衛不救其臣勸之
歸而作/中露也 飲上池水說苑曰桑君出懐中藥與扁鵲飲/以上池之水未至地承取竹木上
露/水 南海菵露王氏彚苑云南海郡有菵毒/草其草上露人觸之肉即爛 武則露
[015-10b]
布 文則露沈春秋佐助期云云宋均注曰甘露降/其國布散者人尚武沈重者人尚文
祥符賜歌天中記曰祥符九年十一月五日賜玉清昭/應宫甘露歌曰名神漿稱天酒考祥圖兮嘉
應之首降仁壽兮零未/央觀舊史兮太平之祥 原潤玉 垂珠 若脂之潔
 如醴之甘 散而為露 結以成霜 德動皇天
瑞呈甘露 詩人夙行興厭浥之詠 君子春履有怵
惕之心 表至德之馨且因宵降 含孔甘之味不待
秋凝
  露五
[015-11a]
原詩北齊邢子才應詔甘露詩曰膏露且漸洽凝液汭
旍旗草木盡霑被玉散復珠霏誰謂穹昊逺道合若應
機 梁劉憺驚早露詩曰九畹凝芳葉百草瑩新珠盈
荷雖不潤拂竹竟難枯 梁顧煊賦得露詩曰飛空猶
藴狀集物始呈華委黄病秋筍厭浥長春芽非唯溥蔓
草頗亦變蒹葭仍増江海浪聊㸃木蘭花 隋江總詠
採甘露應詔詩曰祥露曉氤氲上林朝晃朗千秋珠樹
出萬葉瓊珠長徐輪動仙駕清宴留神賞丹水波濤汎
[015-11b]
黄山烟霧上風亭翠斾開雲殿朱絃響徒知恩禮洽自
憐名實爽 唐駱賔王秋露詩曰玉關寒氣早金塘秋
色歸汎掌光逾淨添河滴尚微變霜凝曉液承月委圓
輝别有呉臺上應溼楚臣衣 董思恭詠露詩曰夜色
凝仙掌晨甘下帝庭不覺九秋至逺向三危零蘆渚花
雖白葵園葉尚青晞陽一灑惠方願益滄溟 増李嶠
詠露詩曰滴瀝明花苑葳蕤泫竹叢玉垂丹棘上珠湛
綠荷中夜警千年鶴朝零七月風願凝仙掌内長奉未
[015-12a]
央宫 李正封詠露詩曰霏霏靈液重雲表無聲落沾
樹急𤣥蟬洒池淒皓鶴流塵清逺陌飛月澄髙閣宵潤
玉堂簾曙貫金井索佳人比珠淚坐感紅綃薄 雍陶
秋露詩曰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㸃落
玉盤空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滿園生永夜漸欲與
霜同 韓琮詠露詩曰長隨聖澤墮堯天濯遍幽蘭葉
葉鮮纔喜輕塵銷陌上已愁新月到堦前文騰要地成
非乆珠綴秋荷偶得圓幾處花枝抱離恨曉風殘月正
[015-12b]
澘然
原頌北齊邢子才甘露頌曰歴選列辟逖聽前聞三才
易統五運相君皇極攸序庶𩔖以分乃中乃敬或質或
其/一赫矣景命蒸哉上聖大德莫名至道無競川停岳
路雲臨水鏡望月齊明瞻天比映其/二功深微禹業隆作
周英華内積文教外修廣輪四海提封十洲紫川北注
赤水南流其/三宸居兩楹恭已萬國聖敬日躋王猷允塞
禮有大成樂無慙德用天之道順地之則其/四政平民豫
[015-13a]
歲稔時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風輪蹍漢毛舟沈河玉
龜出沼鳴鳯在阿其/五休徴屢動感極廻天流甘委素玉
潤氷鮮蜜房下結珠琲上懸布濩林野灑散旌旃其/六
月已明宇宙已廓鼓缶成詠挹水為樂以為𤣥黄猶參
沃若取慰天壤用忘溝壑其/七 梁褚洊芳林園甘露頌
曰福以德彰慶沿業皎矧兹嘉露因祥特表翻潤星夕
流甘月曉竒越彫氛珍逾素鳥至道伊融大化期肇惟
此大化實感天眷降液丹墀飛津綺殿九服依風八荒
[015-13b]
改面敢述矇詞式旌舞抃
原詔魏明帝與東阿王詔曰昔先帝時甘露屢降於仁
壽殿前靈芝生芳林園中自吾建承露盤以來甘露仍
降芳林園仁壽殿前
原頌魏曹植承露盤頌序曰明帝鑄承露盤莖長十二
丈大十圍上盤徑四尺下盤徑五尺銅龍繞其根龍身
長一丈背負兩子自立於芳林園甘露仍降使王為頌
原表晉范汪在東陽郡表曰瑞日所統長山諸縣林中
[015-14a]
木葉上朝有凝露其味如蜜夕仍溜地耆老咸謂甘露
 隋盧思道在齊為百官賀甘露表曰竊以河榮洛變
授祉於勲華𤣥玉素鱗降靈於湯武其間微禽弱草改
狀移形夜宿朝雲呈光動色皆以照臨下土發揮帝載
千紀一致隔代同符伏惟陛下上總天維傍握河紀持
欽翼之小心纂昇平之大業萬靈翹首應三古以西廵
兩儀貞觀乘六氣而東指雲卿既出還聞百辟之歌河
清可俟實得萬人之歎而上𤣥乃顧神物洊委飛甘灑
[015-14b]
潤玉散珠連昔魏明仙掌竟無靈液漢武金盤空望雲
表豈若神漿可挹流珠九戸之前天酒自零凝照三階
之下斯實曠代祥符前王罕遇休矣美矣皇哉唐哉臣
等並邀昌運俱沐元造驟聞秘祉亟覩冥貺振鱗撫翼
空馳魚鳥之心瘞玉編金方待云亭之后
原議蔡謨答蘭臺議曰被符宣令賀甘露至不朝者天
雨不朝禮也今不朝則不應賀
原啟晉翟鏗啓庾翼述甘露曰甘露降學堂柳樹與幹
[015-15a]
吏共嘗味極甜宜表賀翼答曰甘露自古佳祥而頃天
下多故何以致此且其味尚薄未知瑞應否而近得一
白兎尚羸小且養之并上賜梁沈約謝賜甘露啓曰納
言左右徐儼宣勅垂賜法音寺松葉上甘露臣徃年經
見不過霑條而已時或凝結纔若輕霧未有玉聚珠聨
光燦若是實由積仁上通冥德下降故能委華宵極雰
被後凋慈㫖曲洽頒此祥賚不任欣荷謹以啓事謝以
聞 後梁蕭欣謝賜甘露啓曰臣欣啓某奉宣勅㫖垂
[015-15b]
賚便殿桃葉甘露拜受雀躍載懐鳥忭伏以聖德至大
和氣茂遠是以神液甘流靈滋膏被求之前代鏡諸中
古或降邑都尚君臣動色遐邇趨慶未有發瑞殿庭呈
祥翫矚視聽罕聞祥符絶代臣與奉休明曲蒙兹賜獨
深抃舞實百常品不任下情謹以啓事以聞
増賦唐白行簡五色露賦曰惟上天之陰隲至誠感通
靈液肇吉能分五色之異以候一時之出祥風爍乎茂
草瑞景晞乎朝日𤣥黄雜錯綴玉樹以相鮮丹紺交輝
[015-16a]
映金盤而乍失既能偶聖以呈貺寧有普天之不率飛
液花塢流光蕙圃青熒玉綴燦爛珠吐露藥訝仙童捧
來潤石疑女媧欲補花禽拂著宛如陳寳之鷄平野染
成煥若徐方之土當其金烏戢耀玉兎騰光夜寂空知
警鶴寒輕猶未為霜徒想狀天酒𩔖神漿豈辨彰施而
披棘尤分雜錯以沾裳滿林嶺而霞駮遍莓苔而錦章
自然鬱為天祚慶我皇唐何必徴勒畢之言以為國泰
騐吉雲之說乃辨時康嘉其風中煜爚空際浮爍綴瑶
[015-16b]
草以紛敷泫庭柯而照灼 又賈餗賦曰露彩呈祥厥
狀非一表四方之具慶故五色而俱出間朱青以騰文
雜𤣥黄而成質則沐聖澤者疇敢不祗被湛恩者罔有
不率大化式孚瑞物斯覩䆒其源兮則一分其色兮惟
五曖空之際若麗非煙之祥潤塊之時如啓建侯之土
神化無方至精宣光且見凝夫渥彩孰云晞以朝陽雖
有本於三危三危不得而比諒無當於五色五色不得
不彰豈直超絳雪掩𤣥霜空挹瀼瀼之靈氣酌湑湑之
[015-17a]
神漿始也結以成形自東方而轉色今也出於恊慶猶
上天而降康則知時在中和何物不樂超飛走而為瑞
與風雨而咸若不資結以金莖寧假承於瓊爵鍊石初
染狀媧皇之補天鴛瓦纔霑𩔖彩鳯之巢閣在漢武時
方朔陳詞渉吉雲之異境得五露之靈滋曷若我后綂
寰海之有節應天地之無私包衆瑞之備矣𨕖列辟而
觀之自然陰陽降祉天人合應吸沆瀣延楚客之情詠
厭浥動詩人之興若以彼而方此曽不得侔色而揣稱
[015-17b]
 唐師貞秋露如珠賦曰風入秋而方勁露如珠而正
團映蟾輝而廻列疑蚌剖而俱攢綴别葉之中時翻的
的轉衰荷之上微振珊珊虛静内瑩圓明外寒且騐目
前之美何殊掌上而觀懿夫寓物成規効微應節合綠
葵而結綠方麗耀黄菊而中黄轉澈落蒹葭之浦誠媚
川而可移泫庭宇之間雜照廡而何别所以未逢朝溘
還著夜光當助海而為深功雖至薄蒙沈泉之是棄德
且非凉比蟬飲之為狀與蛇銜而允藏發澤之道素昭
[015-18a]
結霜之儀漸露咸欣遐被之德寧起暗投之怒遥瑩空
際思縹緲之金莖散照林中謂璀璨之瓊樹宛轉無窮
精明有融乍見紅蘭之内如尋赤水之中稍迷徑蔓偏
入園叢每祕彩於晝景何流形於夜風
  霜一
原釋名曰霜䘮也其氣慘毒物皆喪也 說文曰&KR0034竹/入
反/早霜也皚霜之白者也霜有𤣥霜紺碧霜甘霜 易
曰履霜堅氷陰始凝也 増禮記曰孟春行冬令則雪
[015-18b]
霜大摰 又曰孟冬行秋令則雪霜不時 又曰天子
大社必受霜露以達天地之氣也 原大戴禮曰霜陰
陽之氣也陰氣勝則凝而為霜 京房易傳曰誅不原
情其霜附木不下地不教而誅其霜反在草下 春秋
感精符曰霜殺伐之表季秋霜始降鷹隼撃王者順天
行誅以成肅殺之威若政令苛則夏下霜誅伐不行則
冬霜不殺草 増春秋考異郵曰四時代謝以霜收殺
霜之為言亡也物以終也 詩含神霧曰陽氣終白露
[015-19a]
為霜 原淮南子曰霜神名青女 又曰青女出以降
霜髙誘注云青女天神主霜雪也 増又曰芝蘭以芳
未嘗見霜 蔡邕月令章句曰露凝為霜 地鏡圗曰
視屋上瓦獨無霜其下有寳 辨命論曰嚴霜夜零蕭
艾與芝蘭並盡 山居記曰無養慘霜以殺根荄 古
艷歌辭曰秋霜白露下桑萊鬱為黄 曹植云凝霜依
玉除 王僧達云仲秋邊風起孤蓬捲霜垠 何瑾悲
秋夜辭曰霜凝條兮漼漼露霑葉兮泠泠 李長吉詩
[015-19b]
云呉霜㸃歸鬢 白居易詩曰鴛鴦瓦冷霜華重 李
商隱詩云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鬭嬋娟 李白
詩云燕臣昔痛哭五月飛秋霜
  霜二
増春秋考異郵曰魯僖公即位隕霜不殺草梅李實
又曰定公即位隕霜殺菽 漢書曰武帝元光四年隕
霜殺草木自是征伐四夷師出三十餘年 漢武内傳
曰仙家上藥有𤣥霜絳雪 唐書曰證聖元年六月睦
[015-20a]
州隕霜殺草呉越地燠而盛夏隕霜昔所未有 又曰
元和十四年四月淄青隕霜殺惡草及荆棘而不害嘉
榖 又曰李白遊慈恩寺寺僧捧牌乞詩白題詩曰曽
獻紫瓊霜 朝野僉載曰周則天時春雷始鳴記其日
記其數滿一百八十日霜必降鴈從北來記其日後十
八日霜降 春明退朝録曰宋天聖中盛冬濃霜屋瓦
皆成百花之狀以紙摹之如畫 原王子年拾遺記曰
廣延國常雨青雪氷霜之色皆如紺碧 又曰嵰州霜
[015-20b]
甘也 増傳竒曰裴航遇仙女樊夫人詩曰一飲瓊漿
百感生𤣥霜搗盡見雲英
  霜三
原鐘鳴 駟見山海經曰豐山有九鐘是知霜鳴郭璞/注曰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 國語曰
駟見而霣霜霣霜而冬/裘具賈逵曰駟房星也 陰凝 地升上詳霜一寒五/經通義曰 氣
凝以為霜霜/從地升也 挫物 休工孝經援神契曰霜以挫物/ 禮記曰季秋之月霜始
降則百/工休 封條 殺木張衡七命曰晞三春之溢露遡/九秋之鳴飇零雪冩其根霏霜
封其條殺春秋元命苞/曰霜以 木露以潤草 仙藥 神鑪上詳霜二霜抱/朴子云凝 雪
[015-21a]
於神鑪採靈/芝于嵩岳 鷹撃 豺祭上詳霜一豺周書曰/霜降之日 乃祭獸 増
殺草 成花上詳霜二漢武紀/下詳霜二退朝録 覆蠶 驅鴈王子年/拾遺記
曰員嶠之山名環邱有氷蠶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其/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唐堯
之代海人獻以為黼黻暗鮑照/詩云秋霜驅晚鴈春雨 成虹 折綿 著瓦潘子眞/詩話云
余以黄山谷霜威朝折綿風力夜冰酒之句問所從出/山谷曰勁氣方凝酒清威正折綿庾肩吾詩也後余讀
阮籍歌略曰陽和微弱陰氣竭海凍不流綿絮折乃知/折綿事始於阮籍豈山谷偶忘之耶 樂天詩一夜新
霜著/瓦輕 綴條 壓葉唐詩云綴條疑屑/玉壓葉訝堆塩 疊銀 結玊
鄭谷詩云瓦凍銀成疊林凝玉作團/李白詩云霜結梅梢玉陰凝竹幹寒 原白露為 堅
[015-21b]
冰至毛詩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毛萇注曰蒹葭蘆也/蒼蒼盛也白露降凝結為霜 易曰履霜堅冰至
王弼注曰始于/履霜至于堅冰 君子履 婦功成禮記曰霜露既降/君子履之必有悽
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鄭注云以感時念親也降家語/曰霜降而婦功成嫁娶行焉王肅注曰季秋霜 嫁娶
者始/此也 鷓鴣畏 鴻鴈飛崔豹古今注曰鷓鴣常向日/而飛畏霜露夜栖則以樹葉
覆其背上葉五經鉤沈曰/天霜樹落 而鴻鴈南飛 魏葛履 齊紈扇毛詩曰/糾糾葛
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毛萇注曰夏葛屨冬/皮屨葛屨非可履霜也鄭元云魏俗至儉猶謂葛屨可
用履霜利其賤也皎斑婕妤怨歌/行曰新製齊紈素 潔如霜雪 踐馬蹄 覆蠶繭
莊子曰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/以禦風寒 下詳上覆蠶注 尹逐伯竒 燕繫鄒
[015-22a]
琴操曰履霜操者伯竒之所作也伯竒者尹吉甫之/子也甫聽後妻之言疑其孝子伯竒遂逐之伯竒編
水荷而衣之采蘋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而自傷無罪見/放逐乃援琴而鼔之作履霜操 淮南子曰鄒衍事燕
恵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繫之衍/仰天而哭夏五月天為之下霜
  霜四
原冬令春秋考異郵云霜/者陰精冬令也隂凝春秋元命苞云/陰氣凝為霜 夕結
傅元正聲賦/云凝霜夕結冬嚴楚辭云秋既戒之以白/露冬又申之以嚴霜 餘酸北齊/邢子
才冬夜直史舘詩云况/乃冬之夜霜氣有餘酸大摰月令云雪霜/大摰詳雪 殺菽左傳/云霣
霜殺菽周十月今之/八月也書失時也雪寃鄒衍/事 濃霜陸機感時賦云/結濃霜於寒空
[015-22b]
凝行雨/于雲根彫霜顧愷之湘川賦云宵/露潤澤彫霜夜凝 増流霜文選云飛/霜也西北
地寒常/多流霜 霜旻初學記云悲/夜猿于霜旻 霜信詳霜三/鴈來注 染紫常/奉
真湘潭記云鵞管山霜可染/紫為天下冠恨無人知者 霜靄許洞早朝詩云霜/靄清九衢霞光照
䨇/闕 横夜王宏詩云青女横/霜夜神罏盛凍天 原正月繁詩云正月繁/霜我心憂傷
九月肅詩曰九月肅霜注云肅縮/也霜降而收縮萬物也 成萬物京房氣候/云成就萬
物/殄異𩔖陶濳詩云青松在東園衆草混/其竒晨霜殄異類卓然見髙枝 崑崙之氣
徐整長厯云北斗當崑崙之氣/運注云春夏為露秋冬為霜殺伐之表詳霜/一 増魯
公可畏唐史本傳曰段太尉顔魯公雖千五百歲/其英烈巖巖如嚴霜烈日可畏而仰哉陽城
[015-23a]
爭嚴卓行傳曰元德秀以德陽城以鯁峭司空/圗知命其志凛凜與秋霜爭嚴真丈夫哉 原令
苛而夏降 氣勝而秋零
  霜五
原詩梁張率詠霜詩曰駟見視乾度鐘鳴測地機秋冬
交代序朝霜白綏綏原野生暮靄階墀散夕霏徘徊總
嚴氣悵望淪清輝平䑓寒月色池水愴風威凝陰同徂
夜遰鴈獨歸飛縈叢亂蕪絶繁林紛已稀貞松非受令
芳草徒具腓 唐蘇味道詠霜詩曰金祗暮律盡玉女
[015-23b]
暝氣歸孕冷隨鐘徹飄華逐劒飛滯日浮寒景乘風進
曉威自有貞筠質寧將庶草腓 増宋楊萬里霜曉詩
曰荒荒痩日作秋暉稍稍微暄破曉霏只有江楓偏得
意夜挼霜水染紅衣 元陳子微答霜晴詩曰旭日照
蕭晨淒清不受塵冷光明似雪冬暖勝如春紅葉輝相
照黄花色愈新南忩差可愛曝背豁天真 又詩曰朝
暾上髙樹霧卷海天遥勁氣乘寒凝嚴威見日銷鐘清
出逺寺馬滑恐危橋稍逼南枝暖疎花破寂寥 馬臻
[015-24a]
飛霜歌曰飛霜悴百草芳蘭亦委柯縱欲努舊力奈此
寒風何在昔結花初豈不受春多恥隨桃李場託迹空
山阿四時有代謝陽豔忽已過薫蕕苦不辨一體同消
磨不如牡丹根密幄相遮羅
增賦唐崔損霜降賦曰天地之氣嚴凝為霜候髙秋於
玉琯體正色於金方布肅殺而順時戒節恊變化而開
陰闔陽激清風而增厲淨皓月而浮光驚鴻鴈之嗷嗷
落蒹葭之蒼蒼所以從地而升應律而降詠團扇而見
[015-24b]
託班姬豈恨於長門履堅冰以是階袁安欲驚於陋巷
原夫日次於氐月窮於戍當青女以紀候從白露以受
質洞庭之葉驚波豐山之鐘應律詩人可比庶欲徹於
玉壺大國是資亦將慙於凌室凝於地也似和光以同
塵凋於木也𩔖去華而取實其進也則有俟於清宵其
退也則見晞於旭日若乃林有擊隼野有祭豺翻繽紛
之稿葉宿莾蒼之枯荄烈女覩之而壯志羈人對此而
感懐皚皚其姿皎皎其彩既無惡於菅蒯亦何情於蘭
[015-25a]
&KR0581佐昊天之有成參神功而不宰笳聲乍拂怨楊柳之
凄其劒鍔可封發芙蓉之厲乃國家順乾坤之德法天
地之制布澤和春肅物成歲申其令以敦乎風俗宣其
威以殄厥災沴服用有度修典禮而罔差稻熟可羞先
寢廟而攸祭名籍籍於憲府法稜稜於司㓂却炎蒸而
克叙四節淒金石而率舞百獸 又秋霜賦目長空以
流思偉繁霜之獨異雖變露而成形不慿雲以自致向
朝陽而既滅逢夜晴而又墜候暖而止乘寒則飛當鷹
[015-25b]
隼之始撃值鴻鴈之初歸稜稜作氣凛凛生威比齊紈
之顔色奪楚劒之光輝及其降池塘被原陸衰衆草落
羣木萎南澗之白蘋碎東籬之紫菊梧桐為之失影蕖
荷為之銷馥豈直若斯而已徒羙其威不妄作動隨物
情彫芝蘭而無怨色拂松竹而不傷榮譬大聖行刑必
順於時序通賢用法不害於堅貞至若蒲海之居桑河
之汭侵戰士之馬蹄封將軍之狐毳沾翠幕而生冷凍
朱旗而自脆助陽氣之肅殺壯堅冰之體勢三冬閨閣
[015-26a]
兮貯相思萬里關山兮苦留滯不私與已觸物而止疑
薄霧之初覆似輕塵之未起陵厲自然嚴凝莫擬故能
發揮司㓂光揚御史明忠臣之無事承君子之所履
  霧一
原釋名曰霧冒也氣蒙冒覆地物也 増又曰昏暗之
時則為妖災明王聖主則為祥瑞 禮記曰仲冬行夏
令則其國乃旱氛霧㝠㝠 原爾雅曰地氣發天不應
曰霧霧謂之晦 増京房易占曰雲霧四起則時多隠
[015-26b]
士 原春秋元命苞曰霧陰陽之氣陰陽怒而為風亂
而為霧 増漢書曰三精霧塞 又曰霧者百邪之氣
為陰冐陽本於地而行於天 原曽子曰隂陽之氣亂
則霧 莊子曰騰水上溢故為霧 増抱朴子曰與善
人遊如行霧中雖不濡濕濳自有潤 又曰通天犀角
有白理如線自本徹末者以此角大霧重雲之夜置庭
中終不沾濡 原吕氏春秋曰冬行夏令則氛霧冥冥
 西京雜記曰太平之代霧不塞望浸淫被泊而已
[015-27a]
帝王世紀曰凡重霧三日必大雨雨未降其霧不可冒
行也霧有赤霧青霧白霧黄霧之異 地鏡圗曰古之
王者行遊諸侯其所居國國必有三日浸變而為日中
之霧 望氣經曰六月三日有霧歲熟 又曰十月癸
巳霧赤為兵青為殃 増龍魚河圗曰山有大霧十日
已上不除者山崩之候也 陶濳詩曰朝霞開宿霧
謝元暉詩曰拂霧朝青閣
  霧二
[015-27b]
原帝王世紀曰黄帝時天大霧三日帝遊洛川之上見
大魚殺三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圗
書 黄帝𤣥女戰法曰黄帝與蚩尤對力戰乆不勝黄
帝歸於泰山三日三夜天霧冥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
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所謂𤣥女者子欲
何問黄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萬隱萬匿首當從何起
 増志林曰黄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
彌三日軍人皆惑黄帝乃令風后法斗機作指南車以
[015-28a]
别四方遂擒蚩尤焉 拾遺記曰燕昭王七年沐胥國
來朝有道術人名尸羅噴水為雰霧暗數里間俄復吹
為疾風雰霧皆止 漢書曰袁盎諫文帝勿遷淮南王
恐其逢霧露病死 原又曰漢成帝五舅同日俱封五
侯其日黄霧四塞 増神仙傳曰淮南王聞有道術之
士必卑辭厚幣以致之於是八公乃徃一人能坐致風
雨立起雲霧 原又曰欒巴為尚書忽一日天大霧對
坐不相見失巴所在尋問之云其日還成都親故别時
[015-28b]
亦風雨晦冥 漢武内傳曰東方朔乘雲飛去仰望大
霧覆之不知所在 増西京雜記曰東海人黄公立興
雲霧坐成山海 原東觀漢記馬援謂官屬曰吾在浪
泊西里間賊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薫蒸仰視烏鳶
跕跕墮水中 謝承後漢書曰河南張楷字公超性好
道術能作五里霧時關西人裴優亦能作三里霧自以
不如楷徃從學之楷避不肯見 増伏候古今注曰漢
元帝竟寧元年大霧樹皆白 原英雄記曰曹公赤壁
[015-29a]
之役行至雲夢大澤中遇大霧迷失道 魏略曰劉雄
鳴每出行雲霧中失道不迷惑時人因謂能為雲霧
王隱晉書曰樂廣為尚書郎尚書令衛瓘見竒之命諸
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每見令人瑩然若披雲霧覩青
天 増又曰大寧元年黄霧四塞王敦之應也 原博
物志曰王肅張衡馬均昔俱冐霧行一人無恙一人病
一人死問其故無恙者云我飲酒病者飽食死者空腹
 増燕書烈祖後記曰遣侍中繆髙太子詹事劉猗賫
[015-29b]
傳國璽詣晉求救猗負引行數百里黄霧四塞迷荒不
得進乃還易取行璽始得去 唐書曰天寳間霧昏暗
十歩外不見人是謂晝昏 又曰大厯二年十一月紛
霧如雪 酉陽雜爼曰韓佽在桂州有妖賊封盈能為
數里霧聲言某日將攻桂州有紫氣者我必勝至日果
紫氣如疋帛自山亘於州城白氣直衝之紫氣遂散天
忽大霧至午始開散 原陳留風俗傳曰雍丘縣有祠
名曰夏后公祠神井能致霧 袁山松宜都山川記曰
[015-30a]
郡西北有丹山天晴山嶺忽有霧起廻轉如煙不過再
朝雨必降 抱朴子曰白霧四面圍城不出百日大兵
必至 増拾遺記云蓬萊山東有鬱彛國時有金霧
安城記云新山周圍十里樵人常聞雷聲在山下俯看
初霧大如扇須臾震霆彌漫敷數百里 三水小牘云
汝南臨汝縣廣城坡西有小山曰崆峒耆老曰若春秋
天景晴麗必有素霧自巖起須臾見粉蝶翔湊樓殿花
木數息中勢映漫不復見矣 博學記云髙麗國人呼
[015-30b]
霧迷為空歩障
  霧三
原三日 五里帝王世紀曰帝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/有餘歲大霧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禮
祀以太牢親自臨喪三年/以報大德焉 下詳霧二 蛇遊 豹隱韓子曰飛龍/乘雲騰蛇遊
霧雲罷霧散與螾蟻同矣子劉向列女傳曰陶荅子妻/者陶荅子大夫之妻也荅 化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
三倍其妻數諫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無功而/家昌是謂積殃昔楚令尹子文之化家貧而國富福結
於子孫名垂於後代今夫子貪富務大不顧後害妾聞/南山有𤣥豹霧雨七日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衣毛
而成其文章故藏以逺害今者若此皆不免後患/按藏隱也故謝朓詩云雖無𤣥豹姿終隱南山霧 圍
[015-31a]
城 繞軍上詳霧二者抱朴子曰大霧繞軍/霧之所在 其下有塞將軍之令 煙廻
水溢上詳霧二/下詳霧一 潄水 吹沙沈約宋書曰後漢正朝/天子臨德陽殿受朝賀
舍利從南方來戲於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漱水/作霧翳日 拾遺記曰平沙千里色如金細如粉風沙
起如霧亦/曰金霧 涿野 夢澤俱詳/霧二 夏井 漢墳上詳霧/二 漢
武故事曰武帝葬茂陵芳香之/氣異常積于墳埏之間如大霧 銀山 丹嶺湘州記/曰曲江
縣有銀山常多素/霧 下詳霧二 乘龜 騎鹿王烈之安城記曰縣/人有謝廪者行田歸
路中忽遇雲霧霧中有一人乘龜而行廩知神人也拜/請求隨去父曰汝無仙骨不得去也 楚辭曰使梟揚
先道兮白虎為之前後浮雲/霧而入𡨕兮騎白鹿而容與 助海 垂天張衡奏事/云露霧助
[015-31b]
海以潘岳登山賦云天霏/霏 垂霧水濛濛而興氣 増帶樓 含蓋王褒詩云/帶樓凝海
氣含霧/似浮雲 原起半天 圍三日李先生傳云先生名曠/南陽人劉備遣軍取先
生先生起霧半天備騎自相殺先生乃/入呉 髙祖于平城之圍大霧三日 鄧公呼吸
猛獸吐潄蘇子曰蜀鄧公呼吸成霧獻東方朔十洲記/曰漢武帝天漢中回胡國 猛獸使者曰猛
獸之出生崑崙或出𤣥圃食氣飲霧解人語當其/神也立起風雲吐潄霧露百邪迸走因名猛獸 青
山青天 四塞四起徐幹中論曰文王遇姜公於渭陽/執竿而釣文王得之灼若披雲而
見白日霍若開霧而覩青山青天詳霧二晉書四四塞/詳霧二漢書 京房妖占曰大霧君迷惑雲霧 起則
時多/隱士 増張女得仙 韓公禱廟清異録曰霧者金石/之盈氣也女眞張微
[015-32a]
子服霧得仙不韓退之嘗謁衡山南嶽廟其山陵有陰/雲障霧累結 散民多受害公濳心黙禱雲霧頓開民
人感/之 劉猗負璽 張女浣衣上詳霧二下張魯之女/浣衣于山 有白霧濛
身因而孕焉恥之自殺將死謂其婢曰我死可破腹視/之婢如其言得龍子一䨇送之漢水既而女葬于山頂
後有龍數至墓前/其墓今在褒城縣 欒巴還蜀 李曠入呉上詳霧二下/詳起半天注
  霧四
原如扇詳霧/二如煙詳霧二/宜都記 小霧周易雜占云/土為小霧大霧淮/南
子曰困敦之歲歲大霧起大水出蠶稻麥昌民食三年/案困混也敦沌也言陽氣皆混沌萬物芽蘖也爾雅太
歲在子/曰困敦 増苦霧鮑照詩云嚴嚴苦霧寒注/殺物曰苦又匡山苦霧中 山巾包/賀
[015-32b]
詩曰霧是山巾/子舩為水靸鞵 昏霧援神契曰景龍三年十一月甲/寅日入後昏霧四塞不解經二
日乃/止 原從地升五經通義云陰亂/則為霧從地升也侵陽氣漢書云正/始中黄霧
四塞上問楊興等對/曰陰盛侵陽之氣也 増乗霧行蘇烈貞勸初從李靖/襲突厥頡利于磧口
為前鋒乘霧去/賊一里許霧霽 原號天而消宋元嘉起居注曰盱眙/王彭兄弟三人欲葬二
親值天氣旱穿井無水彭號天無計/一旦天霧消散後于竈前忽然生水行道不惑劉雄/鳴
増霧昏十歩見霧/二 霧雨如泣六帖五代郭允明謀殺/楊邠等是日霧雨如泣
 原蒙昏 隱翳 如晦 髙褰褰開/也
  霧五
[015-33a]
原詩梁孝元帝詠霧詩曰三晨生逺霧五里暗城闉從
風疑細雨映日似游塵乍若輕煙散時如佳氣新不妨
鳴樹鳥時蔽摘花人 又詩曰曉霧晦階前垂珠帶葉
邉五里浮長隰三辰晦逺天傍通似佳氣却望若飛煙
疎簾還復密斷岫更疑連還思逢樂廣能令雲霧褰
梁伏挺行舟遇早霧詩曰水霧雜山煙㝠冥不見天聽
猿方忖岫聞瀬始知川漁人惑澳浦行舟迷泝沿日中
氛靄盡空水共澄鮮 梁沈趨賦得霧詩曰窈鬱蔽園
[015-33b]
林依霏被軒牖睇有始疑空瞻空復如有游蛇隱遥漢
文豹棲南阜既殊三五輝逺望徒延首 周王褒詠霧
應詔詩曰七條開早陌五里闇朝氛帶樓凝海氣含蓋
似浮雲方從河水上預奉緑圗文 唐太宗賦得花庭
霧詩曰蘭氣已薫宫新橤半妝叢色含輕重霧香引去
來風拂樹濃舒碧縈花薄蔽紅還當雜行雨髣髴隱遥
空 又逺山澄碧霧詩曰殘雲收翠嶺夕霧結長空帶
岫凝全碧障霞隱半紅髣髴分初月飄颻度曉風還因
[015-34a]
三里處冠蓋逺相通 董思恭詠霧詩曰蒼山寂已暮
翠觀黯將沈終南晨豹隱巫峽夜猿吟天寒氣不歇景
晦色方深待訪公超市將予赴華陰 蘇味道詠霧詩
曰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疇乍似含龍劒還疑隱蜃樓
拂林隨雨密度坰帶煙浮方謝公超歩終從彦輔遊
 李嶠詠霧詩曰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涿野妖氛
静丹山霽色明𩔖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倘入非熊夣
寧思𤣥豹情 韋應物凌霧行曰秋城海霧重職事凌
[015-34b]
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纔看含鬢白稍視霑衣
密道騎全不分郊樹都如失霏微誤嘘吸膚腠生寒慄
歸當飲一盃庶用蠲斯疾 明鄒智元日霧詩曰元日
昏昏霧塞空出門咫尺誤西東人多失足投坑塹我亦
停車泣路窮欲斬蚩尤開白日還排閶闔拜重瞳小臣
漫有澄清志安得扶摇萬里風 楊愼晨霧詩曰𤣥㝠
當凛節白霧翳晨朝明月朦朧閣清霜曖㬣橋冰澌工
織水花淞慣封條嵐市天褰幕煙埛陸湧潮鳬亹迷獨
[015-35a]
 釣鹿徑滑歸樵文彩南山豹威淩北塞貂駟星收閃閃
 曦景煥昭昭梅信懸知近憑他酒斾招 又詠霧淞詩
 曰怪得天鷄誤曉光青腰玉女試銀妝瓊敷綴葉齊如
 剪瑞樹開花冷不香月白詎迷三里霧雲黄先兆萬家
 箱貧兒飯瓮歌聲好六出何須賀謝莊
 増賦唐謝良輔秋霧賦曰有物混成陰陽之精騰而為
 質晦而為名遊塵未足方其細纎縠不能揣其輕度水
 陵亂從風半散表銀山之羙素色増鮮沐𤣥豹之姿竒
[015-35b]
 文獨煥若乃暑退朱方時維白藏空濛大澤鬱郁崇岡
 始經夫少昊之野終遍于無何之鄉含草木而功大混
 山川而氣長浮我極浦靄我層穹如雨如霰自西自東
 倐而來比君子之道廣忽而逝侔至人之性空奚水土
 之同致俾陰陽之異觀秋何霧而不起霧何秋而不寒
 至德發祥雜非煙於北極皇居瑞聖伴佳氣於南端
 
御定淵鑑𩔖函卷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