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-清-張英 (master)


[154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御定淵鑑𩔖函卷一百四十九
  政術部二十八刑法/慎刑 寛刑/刑措
   刑法五
 原詩晉傅𤣥釋法篇曰釋法任情姦佞在下多疑少決
 譬執腐索以御奔馬專任刑名民不聊生通儒逹道政
 乃升平浩浩大海百川歸之洋洋聖化九服仰之春風
 暢物秋霜肅殺同則相濟異若胡越 周庾信正旦上
[154-1b]
 司憲府詩曰詰旦啓門闌繁辭湧筆端蒼鷹下獄吏獬
 豸飾刑官司朝引玉節盟載捧珠盤孟門久失路扶摇
 忽上摶栖烏還得府棄馬復歸 榮華名義重虚薄報
 恩難枚乘還起疾貢禹遂彈冠方垂蓮葉劒未用竹根
 丹一知懸象法誰思垂釣竿 唐虞世南賦得慎罰詩
 曰帝圖光往䇿上徳表鴻名道冠二儀始風髙三代英
 樂和知化洽訟息表刑清罰輕猶在念勿喜尚留情明
 慎全無枉哀矜在好生五疵過亦察二辟理彌精幪巾
[154-2a]
示廉恥嘉石務詳平每削繁苛性常深惻隱誠政寛思
濟猛疑罪必從輕于張懲不濫陳郭憲無傾刑措諒斯
在歡然仰頌聲 増沈佺期移禁司刑詩其畧曰任直
翻多毁安身遂少徙一朝逢糺繆三省竟無虞白簡初
心屈黃紗始望孤患平終不怒持刻每相驅埋劒誰當
辯偷金以自誣誘言雖委荅流議亦真符首夏方憂圄
髙秋獨向隅嚴城看熠燿圓户對蜘蛛累餉唯妻子披
寃是友于物情牽倚伏人事限榮枯門客心誰在鄰交
[154-2b]
迹儻無撫襟雙涕落危坐百憂趨聖㫖垂明徳寃囚豈
濫誅㑹希恩免理終望罪矜愚司㓂宜哀獄台庭幸恤
辜漢皇虚詔上容有報恩珠
原賦晉傅咸明意賦曰侍御史𫝊咸奉詔治獄作賦用
明意云舍控款以彌載令棲遲以淹留吏砥身以存公
古有死而無柔彼背正以從邪我没世而是尤敷腎腸
以為效兮豈文飾之足修感恩輸命心口自滅加我數
年竭力効節春秋既不吾與日月忽其不屈周道兮如
[154-3a]
砥吉人兮是由材曲兮枉撓朽木兮難抽
原贊梁昭明太子爾雅制法則贊曰惟斯法則信如四
時嚴此刑政刑輕罪疑霜威以振民不敢欺
原銘後漢李尤鞠城銘曰員鞠方牆倣象隂陽法月衡
對二六相當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疎不有阿私
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由然況乎執機
原詔梁沈約使四方士民陳刑政詔曰徑寸之寳或隱
泥沙以人廢言君子斯惑朕聽朝晏罷思闡政術雖百
[154-3b]
辟卿士有懷必聞而蓄響邊遐未臻魏闕或屈以貧陋
或間以山川頓足延首無因奏逹豈所謂沈浮靡漏逺
邇兼得者哉四方士民若有欲陳言刑政論礙幽逺不
能自通者各在條布所懐於刺史二千石有可申採大
小以聞 又立左降詔曰刑乖政失其源已久罰罪之
奏日聞於早朝弊獄之書亟勞於晏寢免黜相係補代
紛紜一離諐囚乃永歲月非所以棄瑕録用隨分盡才
者也是以減秩居官前代通則貶職左遷往朝繼軌自
[154-4a]
今内外羣司有事者可開左降之科 又降死罪詔曰
朕樹洪業光宅區宇而本枝之慶未廣椒掖滕衛之地
猶闕藩屛言念弓韣不能忘懷䇿三子始有盤石之資
於焉彌固慶雖自己恩加覃及凡死罪可降一等五歳
刑降二等三歲刑以下並悉原放 増唐髙宗頒行新
律詔曰朕聞大徳曰生肖天地而為貴大寳曰位體宸
極以居貞所以經緯三才彌綸萬物順人心以敷化因
天討而立刑易稱明罰哀矜之志愈逺書云肆眚簡惠
[154-4b]
之道斯崇故能象服畫冠化隆上葉道徳齊禮刑清中
代暨乎大道既隱淳風已衰元首司契狥驕奢以臨下
股肱贊道用深刻為奉公罪名積於簡書滋章被於率
土姬訓夏法峻網備於三千秦革周科深文加於九族
漢祖約法後嗣不勝其弊晉武蠲刑末流竟致其酷遂
使茫茫區㝢圄犴所以實繁蠢蠢黔黎手足爲之無措
自斯以降禁網愈宻難深袁準之書事切劉𢎞之奏太
宗文皇帝至道難名元功不測撥亂反正恤獄慎刑杜
[154-5a]
澆弊之餘源削繁苛之峻法道臻刑措二十餘年恥格
之義斯隆惻隱之懷尤切玉几遺訓重令刋改瞻奉隆
規興言感咽朕以虛寡夙嗣寳圖寅畏上元憂勤庶𩔖
乘奔履薄懼一物之未安旰食宵衣慮萬方之多罪雖
解網之徳有慙列聖而好生之惠無媿伊心於是仰遵
先㫖旁求故實爰進朝賢詳定法律酌前王之令典考
列辟之舊章適其輕重之宜採其寛猛之要使夫畫一
之制簡而易從約法之文疎而不漏
[154-5b]
原難漢張敞議入穀贖罪上書曰國兵在外軍以夏發
隴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並給轉輸田事頗廢素無餘
積雖羌虜以破来春民食必乏窮僻之處買無所得縣
官穀度不足以振之願令諸有罪非盜受財殺人及犯
法不得赦者得以差入穀北八郡贖罪務益致穀以豫
備百姓之急事下有司蕭望之與少府李彊議以為民
含隂陽之氣有仁義欲利之心在教化之所助雖堯在
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勝其好義也
[154-6a]
雖桀在上不能去民好義之心能令其好義不勝其欲
利也故堯桀之分在於義利而已導民不可不慎也今
欲令民量粟以贖罪如此則富者得生貧者獨死是貧
富異刑而法不一也人情貧窮父兄囚執聞出財得以
生活為人子弟者將不顧死亡之患敗亂之行以赴財
利求救親戚一人得生十人以死如此伯夷之行壞公綽
之名滅政教一傾雖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復古者藏富
於民不足則取有餘則予今有西邊之役民失作業雖
[154-6b]
户賦口斂以贍困乏古之通義以死救生恐未可也
原議後漢孔融肉刑議曰古者敦龎善否不别吏端刑
清治無過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凌遲風俗壞亂
政撓其俗法害其人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繩
之以古刑投之以殘棄非所謂與時消息也紂斮朝渉
之脛天下謂之無道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各刖一
人是天下常有千八百紂也求世休和弗可得已且被
刑之人慮不念生志在思死𩔖多趣惡莫復歸正夙沙
[154-7a]
亂齊伊戾禍宋趙髙英布為世大患不能止其源遂為
非也雖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孫臏寃如巷伯才如
史遷逹如子政一罹刀鋸没世不齒漢開改惡之路凡
為此也故明徳之君逺度深惟棄短就長不茍革其政
也 晉程咸女適人不從坐議曰夫司㓂作典建三等
之制甫侯修刑通輕重之法叔世多變秦立重刑漢因
循之大魏承襲未革其弊大逆之誅不差已出之女者
誠欲絶惡𩔖於一族然法貴得中刑慎過制臣以為女
[154-7b]
人有三從之義無自專之道出適他族還䘮父母降其
服紀所以明外成之節異在室之恩父母有罪追刑已
出之女夫黨見誅又隨異姓之戮一人之身内外受辟
男不衍禍於他族女獨嬰罰於二門非所以哀矜蒙弱
立法之本分也今女既嫁則為異姓之妻如或育產則
為他族之母此為元惡之所輕忽戮無辜之所重於恩
則傷孝子之心而興嫌怨之路臣以為在室之女宜從
父族之誅既醮之婦使就夫家之罰宜定齊科以為永
[154-8a]
制 増唐韓愈復讐議曰伏以子復父讐見於春秋見
於禮記又見周官又見諸子史不可勝數未有非而罪
之者也最宜詳於律而律無其條非闕文也盖以為不
許復讐則傷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訓許復讐則人將
倚法專殺無以禁止其端矣夫律雖本於聖人然執而
行之者有司也經之所明者制有司者也丁寧其義於
經而深没其文於律者其意將使法吏一斷於法而經
術之士得引經而議也周官曰凡殺人而義者令勿讐
[154-8b]
讐之則死義宜也明殺人而不得其宜者子得復讐也
此百姓之相讐者也公羊傳曰父不受誅子復讐可也
不受誅者罪不當誅者也誅者上施於下之辭非百姓
之相殺也又周官曰凡報仇讐者書於士殺之無罪言
將復讐必先言於官則無罪也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
定制惜有司之守憐孝子之心示不自專訪議羣下臣
愚以為復讐之名雖同而其事各異或百姓相讐如周
官所稱可議於今者或為官吏所誅如公羊所稱不可
[154-9a]
行於今者又周官所稱將復讐先告於士則無罪者若
孤稚羸弱抱微志而伺敵人之便恐不能自言於官未
可以為斷於今也然則殺之與赦不可一例宜定其制
曰凡有復父讐者事發具其事申尚書省尚書省集議
奏聞酌其宜而處之則經律無失其㫖矣謹議 呂温
功臣恕死議曰有國之柄莫大乎刑賞人生有欲不可
以不制天討有罪不可以不刑蓋刑者聖王所以佐道
徳而齊天下者也功濟乎物不可以不賞賞勸乎功不
[154-9b]
可以不信蓋信者聖人所以一號令而惇天下者也然
則恕死之典棄信而廢刑何以言之夫立功者自八元
十亂之後非盡能賢或有起屠販壟畞行陣之間乘帝
王應天順人之勢用力無幾遂貪天功超騰風雲各得
變化率勞怙寵崛強自負僭冒無厭見利忘義是宜崇
威峻法大為之防而反丹書鐵劵許以不死且人君之
言如渙汗不反既與之要天地誓山河卒一旦失馭有
黥韓之罪神怒人怨不得已而誅是棄信也若恣行兇
[154-10a]
險隳突憲綱或姦鋒將發釁逼宗社乃念斯言之玷忍
而不誅是廢刑也向者纔得其塵㳙之勞螢燭之助而
信棄刑廢將焉用之夫明君之處勞臣也安之以爵禄
拘之以紀律明之以好惡聳之以禍福使得遷善逺罪
保勲全名剖符傳慶與國終始恩斯勤斯是亦極矣奈
何撓權亂法以罪寵人墜信賞必罰之典虧昭徳塞違
之道恐非哲王經邦軌物之制也謹議
原表齊孔稚圭上新定法令表曰臣聞匠萬物者以繩
[154-10b]
墨為政馭大國者以法理為本故定國釋之聲著漢臺
元常文慧績應魏閣則臯陶之謨指掌可致杜鄭之業
鬱焉何逺然後姦人無所逃其刑惡吏無所窮其詐如
身手之相驅弦栝之相接矣 梁任昉為梁公請刋改
律令表曰臣聞淳源既逺天討是因畫衣象服以致刑
措草纓艾韠民不能犯及淳徳下衰運距澆季湯刑禹
政不足禁姦九法三章無以息訟所以赭衣塞路圄犴
成市凝脂已疎秋荼非苦姦吏為市生殺並用可為慟
[154-11a]
哭豈徒一緒夫肖貌天地禀靈川岳受體愛敬髮膚爲
重流矢影風顧有憂色而當妄加刳斮金木為伍且夫
刻木不對畫地不入畏避若是而動貽非命王道為虧
良在於此法開二門為政之蠧生殺多緒誰其適政
増唐徐堅論刑獄表曰臣聞上天之道先春而後秋聖
人制法外刑而内禮故曰三辟之設王者不得已而用
之今帝命惟新六合光宅逺無異望邇無異言亦宜安
彼反側示以寛典臣竊見神都諸部勘當所尋有勅停
[154-11b]
勘迄至於今猶尚追攝豈非勘當使等志希僥倖執斯
刻薄以為已能哉長姦濫之源傷醇和之化伏願即停
之臣又聞書有五聽慮失情實也令著三覆恐致虚枉
也比見有勅勘當反逆令使者得實便決然人命至重
死不可生儻萬分之中有一不實欲訴無路懷枉誰明
飲恨吞聲赤族從戮豈不痛哉此不足以肅姦逆而明
典刑適所以長威福而生疑懼臣望絶此處分依法覆
奏則死者甘伏知泣辜之恩生人歡恱見祥刑之意又
[154-12a]
法官之任人命所懸若不簡擇恐招枉濫諸官僚之内
有用法寛平為衆所稱者願親而進之處事深酷不允
人望者願疎而退之囹圄無寃億兆幸甚臣又聞罰不
及嗣虞帝之明規罪不至孥漢君之茂徳故郤芮作亂
而郤缺登朝稽康被刑而稽紹入用終能立功白狄効
死湯陰千載美談斯為稱首父子猶其若此餘親尚何
疑哉竊見逆人之親選曹廣責無親無服亦數十條士
子之中十將三四今聖人在上寳命惟新有道賤貧實
[154-12b]
為深恥遂令此等長從遐棄懷才抱器將何望哉是以
聖意哀矜頻降恩制令同常例各使坦懷姚璹之徒皆
逢委任而在下僚列不識天心茍求微疵不𢎞大體又
準勅逆人周堂親不得任京官及兩畿三輔官準法刑
戮緦麻親不得充近侍宿衛臣望申勅有司勅令逆人
外不得輒為勘責收其賢能示之曠蕩斯巍巍之徳作
範百王穆穆之風垂裕千祀 李彭年論刑法不便表
曰夫法存畫一不啓二門者蓋示人以信也先教後罰
[154-13a]
寧僭無濫者不陷人以罪也若有犯必死則非薄刑之
意同罪異罰又非畫一之道何必殺之示信臣非愛人
命也惜陛下之法也昔者渭橋驚馬空見罰金髙廟盜
環惟聞棄市漢幾刑措職此之由釋之之言可以為喻
伏惟陛下少留意焉抑臣聞之死者不可復生雖欲改
過自新其道無由及也殺氣方深嚴刑在近一物失所
聖心不安臣忝諍臣不敢不奏又典律所制輕重各殊
笞杖是輕徒死是重爰自近日此道便乖凡所決囚例
[154-13b]
多非命此乃徒刑有必生之理杖刑為致死之條既紊
國經有傷和氣又凡曰造偽例是死囚伏準條格先決
一百既要之以斬罪何更加以杖刑臣雖至愚猶將不
可凡百逹識孰謂其宜又周禮論刑刺之典一曰訊羣
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人陛下若以臣所言非可用
則願陛下訊以羣吏詢諸宰臣擇善而行國之利也
原書晉叔向與鄭子產書曰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
辟懼民之有爭心是故閑之以義糾之以政行之以禮
[154-14a]
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為禄位以勸其從嚴斷刑罰以
威其滛懼其未也故誨之以忠聳之以行教之以務使
之以和臨之以敬莅之以彊斷之以剛猶求聖哲之主
明察之官忠信之長慈惠之師民於是乎可任使也而
不生禍亂民知有辟則不忌於上並有爭心以徵於書
而徼倖以成之不可為矣三辟之興皆叔世也今吾子
相鄭國作封洫立謗政制參辟鑄刑書將以靖民不亦
難乎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錐刀之末將盡爭
[154-14b]
之亂獄滋豐賄賂並行終子之世鄭其敗乎 漢貢禹
上書曰孝文皇帝時貴廉潔賤貪汚賈人贅壻及吏坐
贓者禁錮不得為吏無贖罪之法故令行禁止海内大
化武帝始臨天下尊賢用士自見功大遂從嗜慾乃行
一時之變使犯法贖罪入穀者補吏是以官亂民貧盜
賊並起故俗皆曰何以孝弟為財多而官榮使黥劓髠
鉗者猶復攘臂為政俗之壞敗乃至於此今欲興至治
致太平宜除贖罪之法 増唐陳子昂諫刑書曰臣聞
[154-15a]
刑者政之末節也先王以禁暴整亂不得已而用之今
天下幸安萬物思泰陛下乃以末節之法察理平人臣
愚以為非適變隨時之義也夫大獄一起不能無濫何
者刀筆之吏寡識大方斷獄能者多在急刻文深網宻
則共稱至公爰及人主亦謂其奉法於是利在殺人罕
能平恕故獄吏相戒以殺為詞非憎於人也而利在己
故上以希人主之㫖下以圖榮身之利狥利既多則不
能無濫濫及良善則滛刑逞矣臣聞古昔明王重慎刑
[154-15b]
罰蓋懼此也
原奏晉杜預奏事曰古之刑書銘之鼎鍾鑄之金石斯
所以逺塞異端絶異理也法出一門然後人知恆禁吏
無滛巧政明於上民安於下 劉頌刑獄奏曰君臣之
分各有所司法欲必奉故令主者守文理有窮塞故使
大臣釋滯事有時宜故人主權斷主者守文若釋之執
犯蹕之卒也大臣釋滯公孫𢎞斷郭解之獄也人主權
斷若漢祖戮丁公之為也天下萬事自非斯格不得以
[154-16a]
出意妄議其餘皆以律令從事然後法信於下民聽不
惑吏不容姦可以言理人主執斯格以責大臣小吏各
守其局則法一矣上古議事以制不為刑辟夏殷及周
書法象魏三代之君咸棄曲當之妙鑒而任微文之直
準非聖有殊所遇異也今論時勢弊不及中古而執平
者欲適情之所安自託於議事以制臣切以為聽言則
美論理則逺至如非常之斷出法賞罰若漢祖戮楚臣
之私已封趙氏之無功唯人主專之非奉職之臣所得
[154-16b]
擬議然後情求傍請之迹絶似是而非之奏塞此蓋齊
法之大准也 郭璞奏曰臣聞上古象刑而民不犯中
古明刑以致刑措故立刑以禁刑立殺以去殺重之以
死所以求其生峻之以刑所以輕其死死由於法輕生
存乎法重此立防之成標也然則刑無輕重用之唯平
非平法之為難思在斷之為難是以子臯行戮刖者忘
痛釋之典刑民無怨色何者積之於誠也按癸酉詔書
之㫖專為邊城實之裔土濟當時一切之用非為經逺
[154-17a]
之法亦是中夏全平之時威御足指控制故可得行之
矣欲役無賴子弟驅不逞之人聚之於空荒四維之地
將以扞固牧圉未見其利也且濱接鯨猾宻邇姦藪退
未絶其丘窟之顧進無以塞其逋逃之門五流三居誠
古之犯刑論之於今事實難行且律令以跨三代厯載
所遵未易輕改者也是以刑法不專則名幸者興政令
驟變則人志無繫子產患其如此故矯先正議事之制
而立刑書之辟皆所以弼民心而正羣惑者也 増唐
[154-17b]
韋嗣立論刑罰多濫疏曰楊豫之後刑獄漸興用法之
伍務於窮竟連坐相牽數年不絶遂使巨姦大猾伺釁
乘間内包豺狼之心外示鷹鸇之跡陰圖潛結共相影
㑹搆似是之言成不赦之罪皆深為巧詆恣行楚毒人
不勝痛便乞自誣公卿士庶連頸受戮道路籍籍雖知
非辜而鍜鍊已成辯占皆合縱臯陶為理于公定刑則
為汙宫毁柩猶未塞責雖陛下仁慈哀念恤獄緩死及
覽辭狀便已周宻皆謂勘鞫得情是其實犯雖欲寛捨
[154-18a]
其如法何於是小乃身誅大則滅族相緣共坐者不可
勝言此豈宿搆讐嫌將申報復皆圖茍成功効自求官
賞當時稱傳謂為羅織其中陷刑得罪者雖有敏識通
才被告言者便遭枉抑心徒痛其寃酷口莫能以自明
或受誅夷或遭殛竄並甘心引分赴之如歸故知弄法
侮文傷人實甚周興丘勣之𩔖𢎞義俊臣之徒皆相次
伏誅事暴遐邇而朝野慶泰若再觀陽和且如仁傑元
忠俱羅枉陷被勘鞫之際亦皆已自誣向非陛下至明
[154-18b]
垂心省察則葅醢之戮已及其身欲望輸忠聖代安可
復得陛下擢而升之各為良輔國之棟幹稱此二人何
乃前非而後是哉誠由枉陷與甄明耳臣但恐往之得
罪者多並皆此流則向時之寃者其數甚衆陛下倘𢎞
天地之大徳施雷雨之深仁歸罪於陷刻之徒降恩於
枉濫之伍自垂拱以来大辟罪以下常赦所不原者罪
無輕重一皆原洗被以昭蘇伏法之輩追還官爵緣累
之徒普霑恩造如此則天下皆知比所陷罪原非陛下
[154-19a]
之意咸是虐吏之辜幽明歡欣則感通和氣和氣下降
則風雨以時風雨以時則國豐歲稔歲既稔矣人亦安
矣太平之美亦何逺哉伏惟陛下深察 宋蘇軾論政
刑疏曰臨下以簡御衆以寛此百世不易之道也昔漢
髙祖約法三章蕭何更定律九篇而已至於文景刑措
不用厯魏而晉條目滋章斷罪所用至二萬六千三百
七十一條而姦益不勝民無所措手足唐及五代止用
律令國初加以注疏情文備矣今編勅續降動若牛毛
[154-19b]
人之耳目所不能周思慮所不能照而法病矣臣愚謂
當熟議而少寛之人主前旒蔽明黈纊塞聰耳目所及
尚不能盡而況察人於耳目之外乎今御史大察專務
鈎考簿書摘發細微自三公九卿救過不暇夫詳於小
必畧於大其文宻者其實必疎故近歲以来水旱盜賊
四民流亡邊鄙不寧皆不以責宰相而尚書諸曹文牘
繁重窮日之力書紙尾不暇此皆苛察之過也不可以
不變
[154-20a]
原啓梁簡文帝啓囚徒配役事啓曰伏以明慎三典寛
簡八刑宸鑒每以垂心國誥是焉攸切臣比時奉勅㫖
權視京師雜事切見南北郊等處並啓請四五歲以下
輕囚助充使役復令聽獄官詳其可否侮文之路自此
而生將恐玉科重輕全關墨綬金書去取更由丹筆愚
謂宜詳五條制以為永準 又謝邵陵王禁錮啓曰臣
綸習近宵人不能改過屢犯明憲三入刑科昔繆肜掩
扉曹儀著論布衣兄弟且相誡勗以臣居長終慙勸勵
[154-20b]
仰負慈嚴心顏戰讋 任昉為王金紫謝齊武帝示皇
太子律序啓曰臣聞化澄上葉草纓垂典教清中世艾
服懲刑自禮失宗周俗反炎漢張馮導其迹賈杜浚其
流仲舒之得情孔子之博約故以義該往哲盡美前王
而年世浸逺篇牘訛誤朽編落簡見誣前淑侮文擅議
取弊後昆立不倚衡遂均鴻毛之殞傷足居憂忘詒髮
膚之痛豈所以臨河永歎含育最靈者也伏惟陛下施
博天地澤深禹湯温舒之䇿優游虚授衞展之議寧失
[154-21a]
弗經削秋荼之法解凝脂之網 陳徐陵謝兒報坐事
付治中啓曰夫拾金樵路髙士所羞整冠李下君子斯
慎兒報不能謹潔敢觸嚴網右趾鐵繫事允法科左校
論輸實由恩宥老臣過庭之訓多謝古賢折笄之杖有
愧前逹
原論魏丁儀刑禮論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天之為歲也
先春而後秋君之為治也先禮而後刑春以生長為徳
秋以殺戮為功禮以教訓為美刑以威嚴為用故先生
[154-21b]
而後殺天之為歳先教而後罰君之為治也天不以久
逺更其春冬而人也得以古今改其禮刑哉古之刑省
禮亦宜畧今之論辯雖出傳記之前夫流東源不得西
影正形不得傾自然之勢也後世禮刑俱失於前先後
之宜故自有常今夫先刑者用其末也由禮禁未然之
前謂難明之禮古人不能行也按如所云禮嫂叔不親
之屬也非太古之禮也所云禮者豈此也哉會當先别
男女定夫婦分土地班食物此先以禮也夫婦定而後
[154-22a]
禁滛焉貨物正而後止竊此後刑也 曹羲肉刑論曰
夫言肉刑之濟治者荀卿所唱班固所述隆其趣則曰
象天地為之惟明察其用則曰死刑重而生刑輕其所
馳騁極於此矣治則刑重亂則刑輕又曰殺人者死傷
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固未逹夫用刑之本矣夫死刑
者不唯殺人妖逆是除天地之道也傷人者不改斯亦
妖逆之𩔖也如其可改此則無取於肉刑也且傷人殺
人皆非人性之自然也必有由然者也夫有由而然者
[154-22b]
激之則滛敦之則一激之也者動其利路敦之也者篤
其質樸故在上者議兹本要不營奇思行之以簡守之
以靜大則其隆可以侔天地中則其理可以厚民萌下
則刑罰可以無殘虐民靜理則其化成為惡之尤者衆
之所棄衆之所棄則無改之驗著矣夫死不可以有生
而欲増滛刑以利暴刑暴刑所加雖云懲慢之由興有
使之然謂之宜生生之可也舍死析骸又何辜耶在上
者洗濯其心靜而民足各得其性何懼乎姦之不勝乃
[154-23a]
欲斷截防轉而入死乎 晉楊乂刑禮論刑禮之本經
緯隂陽擬則乾坤先王所以化民理物興國濟治也禮
生於讓刑生於爭讓者割己以與人是刑加於己而禮
加於人也爭者奪人以崇己是刑施於人而禮施於己
也由此言之讓非純禮爭非純刑也慶賞以勸善而為
惡者懲如有所懲刑亦存矣刑罰以懲惡而為善者勸
如有所勸禮亦存矣故亡刑則禮不獨施大道廢焉則
刑禮俱錯大道行焉則刑禮俱興不合而成未之有也
[154-23b]
増問齊王融永明九年䇿秀才問曰議獄緩死大易深
規敬法恤刑虞書茂典自氓俗澆弛法令滋章胏石少
不寃之民棘林多夜哭之鬼朕所以明發動容昃食興
慮傷秋荼之宻網惻夏日之嚴威永念畫冠緬追刑措
徒以百鍰輕科反行季葉四支重罰爰創前古訪游禽
於絶澗作霸秦基歌雞鳴於闕下稱仁漢牘二塗如爽
即用兼通昌言所安朕將親覽
  寛刑一
[154-24a]
原泣罪 代虐夏禹下車泣罪民尚書/曰代虐以寛兆 允懷 有制 無濫
尚書曰寛而有制濫/刑法志曰寧僭無 惠暴 輔嚴左傳曰上古用象/刑是殺人者不死
傷人者不刑是惠暴而寛惡也以漢/霍光持刑法嚴任杜延年輔之 寛 増流宥 罪疑
尚書曰流宥五刑/ 又曰罪疑惟輕 原畫衣冠 去酒肉漢文帝詔曰/蓋聞有虞之
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戮而人不犯何則治之至也其/除肉刑 杜緩理諸陵縣獄每冬月具獄日去酒省肉
官屬稱/其惠 權親義 少文法禮凡聽五刑之訟必原父/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
之注權量也謂立父子君臣之間可以情/恕也 虞夏之道寡怨於人少文法也 令妻入獄
 罷吏放歸漢吴祐為膠東相有母丘長者殺人臨刑/祐問有子否長曰有妻無子乃緩其桎梏
[154-24b]
令妻入獄妻有孕然後行刑長泣曰何以報吴君後生/子以吴為名 漢鍾離意字子阿為瑕丘令有吏行盜
意不忍行刑罷其職放歸其父曰/有道之君以義刑人子宜進藥死 不忍刑吏 未嘗
案人上詳前注大張歐字叔明為御史大夫未嘗案人/官屬亦不 欺上具獄有可却者却之不可者涕
泣面封之注曰/背封不忍見也 八十不坐 七歲減死漢宣帝詔曰/年八十非誣
告傷人他皆不坐死漢成帝令未滿七/歲賊鬭殺及犯殊 者上請皆減死 門容駟馬
孫字升卿上詳獄二于公獄後漢虞詡字升卿祖父經/為郡獄吏每上 事涕泣隨之嘗曰昔東海
于公髙其門閭其子卒至丞相吾不及于/公子孫何必不為九卿因字詡曰升卿 増公累獲
原 死罪悉縱唐賈敦頤為洛陽司馬以公累下獄太/宗貰之有司執不貰帝曰人孰無過吾
[154-25a]
去其太甚者若悉繩以法雖子不得於父況臣得於其/君乎遂獲原 唐太宗親録囚徒閱死罪者三百九十
人縱之還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羣囚/皆詣朝堂無有後者太宗嘉其誠悉縱之 代宗寛刑
 太祖貸死唐書曰代宗性仁恕言事者諌曰陛下為/政傷於太寛朝典由是不肅上笑而荅曰
今時運艱難凡人臣事朕者規少禄利耳今府庫空竭/無俸入俾之優足而峻刑科是君上有威無恩朕所不
忍行也四長編曰宋太祖性寛仁多恕開寳八年讀堯/典歎曰 凶之罪止從投竄何近代憲網之宻耶蓋有
意於措刑也故自開寳以來犯/大辟非情理深重者多貸其死 原宥汝 仇予 輕
典 緩刑 得失斯在 取舍可知 寛能禦衆 猛
則殘人 其政不嚴而治 其教不肅而成 況當𢎞
[154-25b]
貸之朝 宜用適輕之典 宜建大中之法 以為小
康之惠 周訓夏刑人克用乂 漢除秦法政是以和
 作為金贖垂裕虞書 除去肉刑稱仁漢牘 爲國
制刑雖宜簡易 示人知禁信亦寛難 御勞止之人
寛以濟猛 念恤哉之典愛克厥威 約三章之法漢
室以興 作五虐之刑苗人自絶 雖擾擾之政布以
從寛 而恢恢之網疎而不漏 人之蒐匿大為防而
猶踰 法以懲姦小不忍而恐亂 雖政寛而人慢未
[154-26a]
盡善也 比刑肅而俗敝不猶愈乎
  寛刑二
増奏記漢張敞奏記王暢曰五教在寛著之經典湯去
三面八方歸仁武王入殷先去炮烙之刑髙祖鑒秦唯
定三章之法孝文皇帝感一緹縈蠲除肉刑卓茂文翁
召父之徒皆疾惡嚴刻務崇温厚仁賢之政流聞後世
夫明哲之君網漏吞舟之魚然後三光明於上人物恱
於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發屋伐樹將為嚴烈雖欲懲
[154-26b]
惡難以聞逺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
則海内改觀實有折枝之易而無挾山之難郡為舊都
侯甸之國園廟出於章陵三后生自新野士女沾教化
黔首仰風流自中興以来功臣將相繼世而隆愚以為
懇懇用刑不如行恩孶孳求姦未若禮賢舜舉臯陶不
仁者逺隨會為政晉盜奔秦虞芮入境讓心自生化人
在徳不在用刑
  慎刑
[154-27a]
原八辟 三刺周禮小司㓂以八辟麗邦法一議親二/議故三議賢四議能五議功六議貴七
議勤八議賓吏禮曰司㓂正刑明辟必三刺一曰訊羣/臣二曰訊羣 三曰訊萬民其有罪方殺之以示不枉
濫/也 盡心 麗事刑者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/焉 麗附也謂當其本罪之事
中典 大命周禮中典用情者漢書曰獄/者人之大命死 不可復生 増簡孚
欽恤尚書曰五辭簡孚正于五刑簡孚有/衆 又曰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 無刑 止
尚書曰刑期于無刑辟/ 又曰辟以止辟乃 召平處 請覆奏唐沈傳/師字子
言為宣州精於吏治吏不敢罔謹重刑法每斷獄召幕/府平處輕重盡合乃論決 唐徐堅字元固遷萬年主
簿天授三年上書言囚有五聽令有三覆慮失情也比/詔大逆詔使勘問得實輒決人命至重萬一有不實欲
[154-27b]
訴無由遽就赤族豈不痛哉/臣請如令覆奏則死者無恨 原得情勿喜 視民如
論語曽子曰如得其情則哀矜而/勿喜 孟子曰文王視民如傷 齋居決事 涕
泣具獄漢宣帝令季秋後讞時上常幸宣室齋居/而決事獄刑號平 下詳寛刑一張歐 文
而無害 嚴而不殘史記索隱賛蕭何為吏文而無害/音義曰文無害言有文無所枉害
也吏漢雋不疑/為 嚴而不殘 増罷職放歸 録案聞奏上詳寛刑/一 宋太
祖謂宰臣曰五代諸侯跋扈有枉法殺人者朝廷置而/不問人命至重姑息藩鎮當如是耶自今諸州決大辟
録案聞奏付/刑部詳覆之 原明慎用刑 哀矜折獄 慎而不擾
 明而不留 辭貴明徵 法宜慎測 恤在一成
[154-28a]
 慎其三復 制短長之命死者不生 念輕重之刑欽
 哉惟恤
   刑措
 原勝殘 寡怨論語曰善人為邦百年可以/勝殘去殺 下詳寛刑一注 不犯
 大省尚書曰兹用不犯于有司言人/不犯罪 下詳下漢文景注 不用 咸服五/刑
 不用而禮記刑/不試 人咸服 増張羅 巢鵲隋書曰劉瞻為平鄉/令風教大治獄中無
 繫囚囹圄中生草庭可張羅十唐志曰明皇時號稱治/平是年刑部斷天下死罪五 八人往年大理獄相傳
 烏鵲不棲至是鵲巢其庭/羣臣上賀以為幾致刑措 原周成康 漢文景漢武/帝詔
[154-28b]
 曰昔唐虞畫刑而人不犯周之成康刑措而不用省漢/文帝用張釋之為廷尉罪疑者予人是以刑罰大 至
 於斷獄四百有刑措之風/景帝定箠令而笞者得全 增囹生草 獄生櫓上詳/前注
 而南史北齊宣帝天保初大赦郡無一囚率羣吏拜詔/ 已獄内生櫓桃木蓬蒿並滿每旦闔門虚寂絶無訴
 訟謂之/神門 原期于無刑 罔或干正上詳慎刑兹尚書/曰臯陶惟 臣庶
 罔或干予正/言下順命也 刑期無刑 辟以止辟俱詳/慎刑 増司刑
 無鬼哭之庭 大理有烏巢之獄李庾西/都賦
 
御定淵鑑𩔖函卷一百四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