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-清-張英 (master)


[100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御定淵鑑類函卷九十五
  設官部三十五三老五更簿國子祭酒助司業附/監丞 主 典簿附 敎
   學正學録附/ 四門博士 博士博太學博士博廣文館博士/律學 士 書學 士
   算學博士並附/學生
   三老五更一
 原杜氏通典曰三老五更者三代所尊也三者道成於/三謂天地人
 也老者舊也夀也詩云方叔元老書稱無遺我黄耉之/言則㒺所愆五者訓於五品更者更也厯世長乆更相
[100-1b]
 代言其能以善道改更已也故三老五更皆取有道夫/妻男女完具者為之鄭𤣥曰老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
 知三從五事者也蔡邕/曰更當為叟字之誤也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親袒
 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音孕潄也/所以潔口三公設几九卿正
 履祝骾在前祝饐在後骾音梗/饐音咽使者安車輭輪送迎至
 家天子獨拜於屏其眀日三老詣闕謝以其禮遇太尊
 故也 後漢眀帝以李躬為三老桓榮為五更安帝以
 魯丕李充為三老靈帝又以袁逢為三老賜以玉杖玉/杖
 長九尺端以鳩為飾鳩者不/咽之鳥欲老人之不咽也 魏髙貴鄉公即位幸太
[100-2a]
學將崇先典命王祥為三老祥字/休徵鄭小同為五更祥南
面几杖以師道自居天子北面乞言陳眀王聖帝君臣
政化之要以訓之聞者莫不砥礪 後魏孝文養老於
眀堂以尉元為三老元字/荀仁游眀根為五更眀根字/逺志帝再
拜三老肅拜鄭衆云但俯下手今時撎拜是/也撎音於志反即今之揖也給三老上
公之禄五更元卿之禄 後周武帝保定三年詔以太
傅燕國公謹于/謹為三老賜延年杖帝幸太學以食之三
老入門皇帝迎拜門屏之間三老答拜有司設三老席
[100-2b]
於中楹南向太師晉國公䕶升階設几於席三老升席
南面憑几而大司徒楚國公寧升階正舄皇帝升立於
斧扆之前西面有司進饌皇帝跪設醬豆親自袒割三
老食訖皇帝又親跪授爵以酳有司徹訖皇帝北面立
訪道三老乃起立於席後皇帝曰猥當天下重任自惟
不才不知政治之要公其誨之三老答曰木受繩則正
后從諫則聖自古眀王聖主皆虚心納諫以知得失天
下用安惟陛下念之云云三老言畢皇帝再拜受之三
[100-3a]
老答拜禮成而出其餘厯代皆無
  三老五更二
原崇至敬魏氏春秋云甘露二年詔曰古/者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至敬 若講師續/漢
書云養三老五更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講師故三公/人名用其徳行年耆髙者三公一人為三老次卿一人
為五更皆服絺綌大袍單衣皁縁領/袖中衣冠進賢扶玉杖五更亦如之 桓榮尚書賜爵
東觀漢記云眀帝永平二年詔曰五更沛國桓榮以/尚書授朕十有餘年其賜爵關内侯食邑二千戸
李躬學眀賜爵又云三老常山李躬年耆/學眀以二千石禄養終身 王祥秉義
淳固 小同温恭孝友魏氏春秋云甘露二年詔曰關/内侯王祥秉義淳固鄭小同温
[100-3b]
恭孝友可以祥為三老小同為五更/於是天子乃親率羣司躬行古禮
  國子祭酒一司業附/
原杜氏通典曰孫卿在齊為三老稱祭酒胡廣曰凡官/名祭酒皆一
位之元長古者賓得主人饌則老者一人舉酒以祭地/故以祭酒為稱漢之侍中魏之散騎常侍功髙者陞為
祭酒用其義也公府/有祭酒亦因其名漢吳王濞年老不朝為劉氏祭酒
則祭酒之名久矣又漢置博士至東京凡十四人而聰
眀有威重者一人為祭酒謂之博士祭酒盖本曰僕射
中興轉為祭酒昭帝增博士弟子員滿百人宣帝末增/倍之元帝時詔能通一經者皆復數年
[100-4a]
郡國置五經百石卒史成帝末增弟子員三千人平帝/時王莽增元士之子得受業如弟子以為員歲課甲科
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/補文學掌故後漢安帝薄於藝文博士倚席不講學舍
頽弊鞠為園蔬牧兒芻豎至於薪刈其下順帝感翟酺/之言乃更脩黌宇凡所搆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
試明經下第補弟子增甲乙之科員/各十人除郡國耆儒皆補郎舍入魏因之晉武帝咸寧
四年初立國子學置國子祭酒一人國子周之舊名周
官有師氏之職即魏國子祭酒周禮師氏以三徳三行/敎國子有保氏而養國
子以道敎/之六藝也晉視侍中列曹尚書劉毅嵇紹/並為此官宋代不置學
則助敎唯置一人而祭酒博士常置也眀帝太始六年
[100-4b]
以國學廢初置總眀觀祭酒一人有元儒文史四科科
置學士各十人齊髙帝建元四年有司奏置國學祭酒
准諸曹尚書博士准中書郎助敎准南臺御史選經學
為先若其人難備給事中以選眀經者以本位領其後
國諱廢學永眀三年立學尚書令王儉領祭酒學既建
乃省總眀觀八年國子博士何𦙍單為祭酒疑所服陸
澄等皆不能據遂以元服臨試月餘日博議定乃服朱
衣齊梁號為國師梁王承字安期為國子祭酒承祖儉/父暕並居此職三代為國師前代未
[100-5a]
有當時以為/榮暕音簡陳後魏亦曰國子祭酒其初定中原先立
太學置五經博士北齊國子寺有祭酒一人隋開皇十
三年國子寺罷隸太常凡國學諸官自漢以下/並屬太常至隋始革之又改寺
為學仁夀元年罷國子學唯立太學一所省國子祭酒
博士置太學博士總知學士煬帝即位改國子學為國
子監依舊置祭酒唐因之龍朔元年/東都亦置龍朔二年改為司
成館又改祭酒為大司成咸亨初復舊光宅元年改國
子監為成均監神龍元年復舊領國子學學生三/百人太學
[100-5b]
學生四/百人四門學生五百人/俊士八百人律學學生五/十人書學學生三/百人
學生三十人凡六學生徒二千二百一十人每學各/置博士以總學事及有助敎等員天寳九年又於國
子監置廣文館領學生為進士業者置/博士助敎各一人品秩並與太學同置祭酒一人掌
監學之政皇太子受業則執經講説皆以儒學優重者
為之天寳九載置廣文館學生進士 晉百官表注曰
博士祭酒一人掌國子學介幘皁朝服進賢兩梁冠佩
水蒼玉秦燔書籍而置博士之官博者博通於藝事也
 沈約宋書曰博士秦官也常通古今員多至數十人
[100-6a]
有僕射光武增為十五人盖一經有數家之學故也皆
敎弟子光武改僕射曰祭酒 齊職儀曰晉令博士祭
酒掌國子生師事祭酒執經葛巾單衣終身致敬 增
文獻通考曰宋國子監判監事二人以兩制或帶職朝
官充凡監事皆總之祭酒掌國子太學武學律學小學
之政令凡諸生之隸於太學者立三舎法崇寧立辟雍
置大司成一人為師儒之首總辟雍太學之政令位諸
曹侍郎上宣和罷中興初并國子監歸禮部紹興三年
[100-6b]
置國子監十二年置祭酒十三年始復建太學 續文
獻通考曰遼南面國子監太祖置於上京中京國子學
隸焉官曰祭酒司業監丞主簿 金海陵天徳三年初
置國子監國子學太學皆隸焉 元世祖至元初以許
衡為集賢館大學士國子祭酒敎國子與蒙古大姓四
集賽人員選七品以上朝官子孫為國子生隨朝三品
以上官得舉凡民之俊秀者入學為陪堂生伴讀至元
二十四年始置監祭酒司業掌學之敎令皆徳尊望重
[100-7a]
者為之皇慶二年置崇文閣於國子監外别有國子學
蒙古國子監准漢人國子監例置官亦同 眀太祖吳
元年定國子學官制設祭酒等員十年置中都國子學
十四年更定祭酒一人司業二人其屬監丞二人博士
五人助敎十五人典簿一人學正十人學録七人典膳
一人掌饌二人十五年相地於都城之北改國子學為
國子監頒敎條及禁例於天下十六年命曹國公李文
忠領國子監事車駕時時臨視以故監官不得中㕔而
[100-7b]
坐中門而行二十六年革中都國子學祭酒掌國學舉
人貢生官生恩生例生及年幼勲臣訓敎之事凡訓敎
諸員奉監規而損益焉要在眀體適用以孝弟忠信禮
義亷恥為本尊師親友讀書寫字為業有不率者扑之
不悛徙謫之其率敎者有升堂積分及超格序用之法
以廩饌贍師生以力役給厨膳以賜予示恩賚以寧假
悉人情以撥歴練吏事以考選汰冗濫太祖親製條規
十八款於監仍令天下各學勒臥碑以示諸生成祖永
[100-8a]
樂元年設北京國子監列為二監至十九年定鼎北京
於留都加南京二字二監雖並列而治法本原實始於
南 原國子司業杜氏通典曰煬帝大業三年於國子
監初置司業一人禮曰樂正司業父師司成因以為名
唐置二人副貳祭酒通判監事龍朔二年改為少司成
咸亨初復舊凡祭酒司業皆儒重之官非其人不居
增文獻通考曰宋元豐正官名置司業一人紹興十三
年始復建太學隆興并省司業不與祭酒並除乾道七
[100-8b]
年乃並除如故遼金元皆設眀置二人上幸太學祭酒
及司業執經講義
  國子祭酒二司業附/
原蜀志秦宓𫝊曰先主既定益州廣漢太守夏纂請秦
宓為師友祭酒領五官掾 晉中興書云杜夷素以儒
稱秉操貞素中宗以為儒林祭酒 增前秦録曰建元
七年髙平蘇通長樂劉祥並以碩學耆儒尤精二禮堅
以通為禮記祭酒居於東庠祥為儀禮祭酒處於西序
[100-9a]
堅每月朔旦率百僚親臨講論 隋史曰隋元善賜爵
江陽縣公後遷國子祭酒帝親臨釋奠命善講孝經於
是敷陳義理兼以諷諫上悦曰聞江陽之説更啓朕心
 唐書曰張後𦙍以經授秦王及太宗即位為睦州刺
史因入朝乞骸骨太宗曰卿氣力猶強欲何官也後𦙍
陳謝不敢太宗曰朕昔從卿受經卿從朕求官何所疑
後𦙍頓首願得國子祭酒從之 又曰褚無量字𢎞度
擢眀經累除國子博士遷司業中宗將南郊祝欽眀郭
[100-9b]
山惲建言皇后為亞獻無量與太常博士唐紹蔣欽緒
等上書引禮固爭不得及眀皇為太子釋奠國學令講
經建端𣗳義博敏而辯即位遷國子祭酒 又曰太宗
以孔穎達在東宫數有匡諫拜國子祭酒仍侍講東宫
太宗幸國學觀釋菜命穎達講孝經既畢頴達上釋奠
頌手詔褒羙先是與顔師古等諸儒受詔撰定五經正
義下詔曰卿等博綜古今義理該洽考前儒之異説符
聖人之幽㫖實為不朽付國子監施行 又曰韓愈拜
[100-10a]
國子祭酒奏儒生為學官日使會講生徒奔走聽聞皆
相喜曰韓公來為祭酒國子監不寂寞矣 又曰鄭覃
故相珣瑜之子以宰相兼判國子祭酒奏太學置五經
博士各一人緣無職田請依王府官例賜祿廩從之
宋史曰宋初崔頌判國子監建隆三年夏始會生徒講
説太祖遣中使以酒果賜之每臨幸國學召頌與語因
及經史頌應答無滯及郊祀以頌攝太僕升車執綏上
問以一時典禮頌占對閑雅上甚重之 又曰邢昺咸
[100-10b]
平中為國子祭酒景徳二年上幸國子監閲庫書問昺
經版㡬何昺曰國初不及四千今十餘萬斯儒者逄時
之幸也上方興起道術令昺與張雍杜鎬孫奭舉經術
該博徳行端良者以廣學員 又曰吕公著為祭酒所
舉學官如王回吳政姜潛張載皆一世大儒王存顧臨
為元祐名臣常秩吳申黄履朱臨盛僑亦顯於世處士
陳頤隱居不仕公命博士即其家敦請以為太學正頤
固辭公即命駕過之 又曰李綱之罷太學生伏闕上
[100-11a]
書乞留綱與种師道軍民集者數十萬朝廷欲防禁之
吳敏乞用楊時以靖太學時得召對言諸生伏闕紛紛
忠於朝廷非有他意但擇老成有行誼者為之長貳則
將自定帝曰無逾於卿遂以時兼國子祭酒 元史曰
許衡為中書左丞論阿哈瑪特専權㒺上蠧政害民若干
事不報因謝病請解機務帝乆欲開太學乃以為資政
殿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衡聞命喜曰此吾事也國人子
大朴未散視聽專一若置之善𩔖中涵養數年將必為
[100-11b]
國用乃請徵其弟子王梓劉季偉韓思永耶律有尚吕
端善姚燧髙凝白棟蘇郁姚燉孫安劉安中十二人詔
驛召之來京師分處各齋以為齋長時所選弟子皆幼
穉衡待之如成人愛之如子出入進退其嚴若君臣其
為敎因覺以眀善因眀以開蔽相其動息以為張弛課
誦少暇即習禮或習書算少者則令習拜跪揖讓進退
應對或射或投壺負者罰讀書若干遍久之諸生人人
自得下至童子亦知三綱五常之道 又曰許衡告老
[100-12a]
去以王恂為國子祭酒祭酒之制實始於此 眀獻徵
録曰洪武時太學初成中外嵗貢生徒日夥適選愞者
掌之師生相訐敎尼不行十六年以文淵閣大學士宋
訥為國子監祭酒請於上嚴立學規諸生皆知敬畏上
慮功臣子弟有不服扑罰者命曹國公李文忠兼領監
事由是貴胄肅然受敎年八十卒於官上自製文遣官
致祭其後歲辛未太學生有連舉大魁者上思訥曰此
宋祭酒訓廸之功也凡諸生守官稱職者多出訥門上
[100-12b]
每舉訥為敎國子者楷法 又曰李懋字時勉以字行
正統六年為祭酒嚴毅正大極意造就人才初至令坐
堂一月後乃散處於廂房列格致誠正四號號房有家
室者居外晨入饌堂讀書俱朔望升堂其於四號督勵
尤切夜讀務盡二更將五更復令膳夫提鈴循號房喚
起讀書或自潛行以察勤惰無燈者令人暗記眀示責
罰自是燈光達旦書聲不歇學者感激競相勸勉諸生
貧病者節縮餐錢力為贍給
[100-13a]
  國子祭酒三司業附/
原傳經 講學戴逵為儒林祭酒刻/石𫝊經 下詳書鈔 增儒宗 散地
後周盧誕有名於時文帝以誕儒宗學府乃拜國子祭/酒 唐書曰肅宗時楊綰為吏部侍郎元載秉政忌綰
望髙宦者魚朝恩判國子監既誅因是建言太學當得/天下名儒即拜綰國子祭酒外示尊重而實以散地處
之酒權徳輿書以劉秩為/祭 置之國庠似在散地 虎闈 槐市王元長曲水/詩序入虎闈
而齒胄注周禮曰師氏以三徳敎國子居虎門之左蔡/邕眀堂月令論曰周官有闈門之學翰曰虎闈敎國子
之學所也列淮南子太學曰槐市又三輔黄圖云元始/中起眀堂 槐樹數百行朔望諸生持經書及當郡所
出物於此買/賣號槐市 清官後 儒人師齊書曰張緒字思曼/清簡寡欲建元元年
[100-13b]
立國學以緒為太常卿領國子祭酒何㸃歎曰晉以子/敬季琰為此職今以王延之張緒為之可謂清官後接
之者實為未易有元史曰翬為國子祭酒性剛正不佞/佛帝師至京師 㫖朝臣一品以下皆乗白馬郊迎大
臣俯伏進觴帝師不為動惟翀舉觴立進曰帝師釋迦/之徒天下僧人師也余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師也請各
不為禮帝師笑而起舉/觴卒飲衆為之慄然 懐珍果 判祥瑞陳書曰徐/孝克孝穆
弟也性至孝為國子祭酒孝克每侍宴無所食噉而膳/羞損減宣帝以問中書舎人管斌斌伺之見孝克取珍
果納紳帶中歸以遺母宣帝聞之嗟歎良久乃敕自今/宴享孝克前饌並遣將還以餉其母時論羙之 唐書
曰則天稱制不恡官爵取悦當時國子祭酒多授諸王/駙馬都尉貞觀故事祭酒上日皆講五經題至是諸王
駙馬為祭酒者赴上惟判祥瑞三牒而已至/於博士助敎雖有學官之名多非儒雅之實 原選有
[100-14a]
道人 宜素業士漢舊儀曰博士祭酒選有道之人習/學者祭酒國子卿大夫之子弟 孔
儼用阮叔為儒林祭酒敎云/方當庠序之敎宜素業士 漢擢荀卿 晉選劉毅
並為祭酒/也見白帖 增請崇文學 宜處老成唐書曰蕭昕代/宗時擢國子祭
酒請崇文學以立敎本帝悟其言詔羣臣有籍於朝及/神䇿六軍肄業者聽補生徒 宋史曰元祐中鄭穆以
寳文閣待制兼祭酒每諸生請益無間寒暑六年請老/范祖禹上言穆雖年七十精力尚强祭酒居師資之地
正宜處以老成願/毋輕聽其去不報 盧誕人師 虚齋理學後周盧誕/本名恭祖
拜給事黄門侍郎文帝詔曰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因賜/名誕拜國子祭酒 眀蔡清號虚齋晉江人正徳時拜
南京國子監祭酒命甫下而卒所著有易經四書蒙引/太極圖宻箴世宗特命頒行纂列姓名於理學名臣録
[100-14b]
 宿儒並命 師範齊名宋史曰馮元字道宗仁宗朝/判國子監故事國子監必宿
儒典領元與孫奭三命輿論大服時眀陳敬宗為南京/祭酒以師道自任時北監祭酒李 勉約束諸生身敎
亦嚴世稱/南陳北李 兩為祭酒 五居國學元歐陽元三任成/均兩為祭酒 又
耶律有尚字伯强遼東丹王十世孫受業許衡之門稱/髙第弟子衡為祭酒奏門人為齋長以伴讀有尚其一
也衡告老還乃以有尚等為助敎及有尚去而國學事/廢廷議以為非有尚無足以繼衡者除國子司業奏立
學館二十四年朝廷大啓學舎始立國子監官增廣弟/子員於是有尚陞國子祭酒儒風為之丕振有尚前後
五居國學身為學者師表數十/年海内宗之猶昔之宗衡也 原安車迎君賓 執
經問行齊漢書龔勝𫝊云勝字君賓王莽遣使者拜為/講學祭酒稱疾不應徵後莽奉璽書太子師
[100-15a]
友祭酒印綬安車駟馬迎勝勝曰今年老矣豈以一身/事二姓哉 臧榮緒晉書曰杜畿字行齊除國子祭酒
皇太子禮之/執經問焉 增遣使起之於家 重臣多出其門眀/謝
鐸𢎞治間擢南京國子監祭酒致仕歸薦者以十數特/擢禮部右侍郎管國子祭酒事命吏部遣使即其家起
之酒又胡儼永樂間為國子/祭 方岳重臣率多出其門 道足以鎮雅黜浮 學
足以起頑立懦眀林俊謂祭酒謝/鐸 以上祭酒 宗元羙陽城 胡
寅責髙閌唐陽城為國子司業後出為道州刺史太學/諸生何蕃等二百人頓首闕下請留城栁宗
元與蕃等書曰昔李膺嵇康時太學生徒仰闕執訴僕/謂迄今千百年不可復見乃在今日誠諸生見賜甚盛
將亦陽公漸漬導訓所致乎奏宋紹興時閌為司業既/請行經義課試之法新學成 補試者六千人且乞臨
[100-15b]
雍繼率諸生上表以請於是帝幸太學秦禧執經閌講/易泰卦胡寅聞之以書責閌曰閣下為師儒之首不能
建大論眀天人之理乃阿柄臣希合風㫖求舉/太平之典欺天㒺人孰甚焉平生志行埽地矣 四輔
為司業 三人皆髙年眀吳源字性傳洪武三年與杜/斆龔斆趙民望李祐俱召為四
輔官兼太子賓客後上以源賢復召為國子監司業訥/又王嘉㑹字原體洪武十五年為國子右司業時宋
為祭酒太學生常數千人嘉㑹與訥及左司業龔斆嚴/立楷範三人者春秋已髙鬚鬢翯如正其衣冠旦夕端
坐諸生雲集階下肅然望而畏之以是士𩔖率敎多所/造就上知其勞眷待殊厚盖洪武時有左右兩司業也
司以上/ 業
  國子祭酒四司業附/
[100-16a]
原成均國子/監也 太學國/學 增為終身宋書丘靈鞠領東/觀祭酒曰人居官
願速遷使我為祭/酒終身不恨也 久不調眀獻徵録曰陳敬宗字光/世永樂時為南京祭酒平
生剛介官太學二十餘年諸生位有至/卿貳者而敬宗獨久不調意豁如也 原奏立國子
晉諸公賛云裴頠惠帝時拜為國子祭酒奏/立國子太學起講堂築門閤刻石以寫五經 上疏
興國學晉中興書陳郡袁録云袁環字山甫為國子祭/酒時屢經䘮亂禮敎陵遲上疏求立學徒帝從
之國學之興/自環始也 劉毅博學多聞臧榮緒晉書云武帝詔/曰劉毅博學多聞其以
毅為散騎常/侍國子祭酒 劉智學行優著又云咸寧四年詔曰南/陽王師劉智學行優著
其以智為/國子祭酒 戴逵逺槩發蒙胄子王珣啓戴逵為祭酒/云前國子博士戴逵
[100-16b]
綽有逺槩堪/發胄子之蒙 庾純儒行訓導國子臧榮緒晉書云咸/寧三年詔曰議郎
庾純篤學好古敦説詩書儒行/也宜訓導國子 以上祭酒 增貳成均唐栁宗元/為國子司
業陽城遺愛碣云帝求師儒貳/我成均進退作則動言是傚 命樂正宋蘇轍除盛/喬制云命樂
正之官輔司成之位徃祗厥職/毋使陽城韓愈之流専羙前世 參掌禮儀唐韋叔夏/精通三禮
遷成均司業久視元年特下制曰禮儀國家所重司禮/博士未甚詳眀成均司業韋叔夏太子率更令祝欽眀
等博涉禮經多所該練委以參掌冀𢎞典式自今/司禮所修儀注並委叔夏等刋定訖然後進奏 誦
詩規諷唐郭山惲景龍中累遷國子司業帝昵宴近臣/及修文學士詔徧為伎工部尚書張錫為談容
孃舞將作大匠宗晉卿為渾脱舞左衛將軍張洽為黄/麞舞給事中李行定歌車駕西河曲各有所陳皆鄙黷
[100-17a]
山惲惟知誦詩乃誦鹿鳴蟋蟀二篇未畢中書/令李嶠以其近規諷止之帝嘉其直下詔褒咨 崇敬
建議又歸崇敬字正禮大歴中授國子司業時皇太子/欲以仲秋月於國學行齒胄之禮崇敬以國學及
官名不稱請改國子監為辟雍省又以祭酒之名非學/官所宜按周禮師氏掌以義詔王敎國子請改國子為
太師氏又司業者禮記云樂正司業正長也言樂官之/長司主此業按周頌設業設虡則業是懸鐘磬之栒虡
也今太學於義則無所取請改司業一為左師一為/右師詔下議者以為習俗既久重難改作其事不行
陽城下遷又陽城下遷國子司業引諸生告之曰凡學/者所以學為忠與孝也諸生有久不省親者
乎眀日謁城還養者二十輩有三年不歸侍者斥之簡/孝秀徳行升堂上沈酗不率敎者皆罷之躬講經籍生
徒斤斤皆/有法度 經義課試之始宋髙閌字抑崇紹興時為/國子司業時興太學閌奏
[100-17b]
宜先經術帝曰士習詩賦已久遽能使之通經乎閌曰/先王設太學惟講經而已國初猶循唐制用詩賦神宗
始以經術造士遂罷詩賦又慮不足以盡人才乃設詞/學一科今宜以經學為主而加詩賦帝然之閌於是條
具其法以六經語孟義為一塲詩賦次之史論時/務䇿又次之太學課試及郡國科舉盡以此為法 郡
國升補之制宋史郡國士補國學監生之/制亦閌所立 以上司業
  國子祭酒五
原表齊王融為王儉讓國子祭酒表曰竊以庠均義重
振古所崇資師道尊有來攸尚匪曰蘭芷疇變入室之
情不自朱藍何遷素絲之質況臣仁慙富似徳謝潤身
[100-18a]
識陋令經器非匣重何以昇墜道於殊年反斯文於遥
日將使良璣脩竹無增瑩羽敬遜務時遂騫星歲 又
表曰臣聞脩瓦方湛弱露霑而取覆懸衡紀正輕塵委
而必移況臣才非應俗用乖知治取其集氷飲水旌懸
輪騖方臣之念未足言矣 後魏温子昇為安豐王延
眀讓國子祭酒表曰臣聞寳劒未砥猶乏切玊之功羙
箭闕羽尚無衝石之勢況才非會稽之竹質謝昆吾之
金至於敷敎東序流訓上庠置樽候酌懸鐘待叩必須
[100-18b]
藴朱藍以成彩立規矩以為式垂三行於貴游揚六藝
於胄子而臣學愧聚沙問慙攻木雖歴文史不治章句
於茲曠官青衿何仰 增唐李嶠讓成均祭酒表曰東
序蟻學稱為敎化之宫西膠席門實應文章之宿論姬
孔之制度談夏商之損益方期遺典墜業有可發眀豈
伊曲學謏聞所堪尸忝伏望俯停庸瘵改命耆儒則授
几肆筵還知入廟之禮襃衣博帶不濡在梁之翼
  監丞一主簿/ 典簿附/
[100-19a]
原杜氏通典曰監丞隋置二人唐一人 增文獻通考
曰宋遼一人金二人眀昌二年增一人兼提控女直學
元一人專領監務眀置二人監丞坐繩愆㕔參領監事
凡師生怠敎不率敎及廩膳不潔並糾懲之而堅眀其
約束師生有過書而識之建文時陞監丞為堂上官永
樂初復舊仍為屬官 原主簿杜氏通典曰北齊置隋
一人唐因之 增續文獻通考曰宋置主簿一人以京
官或選人充掌文簿以勾考其出納元置典簿一人掌
[100-19b]
提調諸生飲膳與凡文牘簿書之事眀因之典簿典出
納文移受支金錢季報課業
  監丞二主簿/ 典簿附/
增南丞改北眀獻徵録曰張顯字緝熙洪武中被薦自/王府敎授為國子學正秩滿陞監丞莅事
公勤六館皆敬重之乃條陳百務成法益備時北監初/建惟司業貝泰署印敎尼不行朝議以顯素諳典章乃
奏改北詔報可遂兼程以往經理學舎勸懲淑慝百廢/畢興輔泰所不逮泰舊嘗為南監助敎顯降意下之協
恭和衷嚴申學規激勵後進於是諸生/數千人肅然敬服莫不以顯為能盡職 翰檢為丞又/曰
林大猷字子道舉鄉薦遷國子學録勤於啓廸執經從/游者無慮數百輪番聽講又約日通集太學諸生聽講
[100-20a]
謂之普講祭酒耿裕待以賔禮進監丞滿九/載陞翰林院檢討仍管監丞事 以上監丞 擢恬退
宋史曰韓維字持國仁宗患縉紳奔競諭近臣曰恬退/者旌擢則躁求者知耻於是宰相文彦博宋庠等言維
好學嗜古安於靜退乞加甄/録以厚風俗除國子監主簿 兼書庫宋國子監有書/庫官以京朝官
充掌印經史羣書以備朝廷宣索/賜予之用隆興間詔主簿兼書庫 力學多通唐書曰/樊宗師
字紹述始為國子主簿力學多通韓/愈稱宗師議論有經據嘗薦其材云 論事不合宋史/曰王
庭珪字民瞻除國子主簿論事與/時宰不合乞去主管台州崇道觀 成儒名盡子職眀/獻
徵録曰蕭邦現廬陵人舉眀經為邑學訓導每得俸給/必製衣服備甘旨以奉父母扁其堂曰養志眀初陞國
子典簿見諸生有三年省祭及為養親而行者必委曲/成就之有不顧父母之養者輙呵責之祭酒張顯宗司
[100-20b]
業張智禮重之亟稱其孝/友學者稱為養志先生 仕不近利學不近名又曰/趙魯
字尚確山陰人宣徳初領鄉薦歴任敎諭正統十二年/始陞國子監典籍日端坐觀書詠詩校對訛缺或忘寢
食暇則鳴琴自娛祭酒陳敬宗謂人曰趙尚確仕不近/利學不近名對之坐談簡淡有味令人興起今之黄叔
度也久之遷典簿益勤敏盡職不以為卑及秩又滿引/年致仕行李無一長物惟囊書數百卷而去 以上主
簿典/簿
  助敎一學正/ 學録附/
原杜氏通典曰晉咸寧四年初立國子學置助敎十五
人以敎生徒江左及宋並十人宋置易尚書毛詩禮記/周禮儀禮左𫝊公羊榖
[100-21a]
梁各為一經論語孝經為/一經合十經助敎分掌宋齊並同梁國子助敎舊視
南臺御史品服與博士同陳因之後魏亦有之北齊置
十人隋置四人唐國子助敎三人諸府州縣各有助敎
職員府州二人縣一/人學生各有差 增續文獻通考曰遼國子學太
學並置助敎金國子學助敎二人太學助敎四人元國
子學助敎四人分掌各齋生員眀置助敎十五人與學
正學録坐正義崇志廣業脩道誠心率性堂專職敎誨
嚴程課講解經義文字約之規矩 學正學録續文獻
[100-21b]
通考曰宋國子正録大觀初置掌行學規糾不如規者
罰之太學正録仁宗朝胡瑗掌太學其正録第補諸生
熙寧末興三舎始遷官為正録如學官之制正録各五
人元置學正學録各二人督習課業眀因之置學正十
人學録七人其職掌與助敎同
  助敎二學正/ 學録附/
增二盖齊名唐書曰盖文達博涉經史刺史竇抗嘗廣/集儒生令相問難大儒劉焯劉軌思孔穎
達咸在坐文達亦參焉既論難皆出諸儒意表抗大竒/之問盖生所受學劉焯曰此生岐嶷出自天然以多問
[100-22a]
寡焯為師抏曰可謂氷生於水而寒於水矣武徳中為/國子助敎其宗人文懿亦以文業知名當時稱二盖焉
文懿武徳初歴國子助敎嘗開講毛詩發題公卿咸萃/更相問難文懿發揚風雅甚得詩人之致貞觀中終國
子博/士 三國釋憾又曰朱子奢授國子助敎貞觀初髙/麗百濟同伐新羅連年不解兵帝假
子奢員外散騎侍郎持節諭㫖釋三國之憾子奢/有儀觀夷人尊畏之二國上書謝罪贈遺甚厚 恬
静安職眀獻徵録曰金礪字汝用以乙榜為敎職九年/秩滿需次者久之永樂庚辰宜陞國子典籍大
學士楊士竒雅重之九年秩又滿乃書最以去既歸省/先墓及復任又久之乃得陞助敎恬静安職絶無外慕
人以為/賢云 模範端重又曰羅用俊為國子助敎為人孝/友嚴正重義輕利所至以身為敎
士敬信之去則立主祀於名宦祠在南/監日久模範端重公卿大夫咸加尊禮 挾策趨門下
[100-22b]
元史曰虞集除國子助敎即以師道自任諸生時其/退每挾䇿趨門下卒業他館生多相率詣集請益
考最不自陳眀獻徵録曰歐陽賢永樂間為南京國子/助敎九年考最凡考最復職者皆援例自
陳得陞衆謂賢曷自陳曰吾常戒學者宜安/命乃今自蹈之耶卒不自陳 以上助敎 繫籍聖
宋史曰度宗時國子正余安裕乃謝枋得之甥少從/枋得學客有盛談安裕於枋得者枋得笑曰昔吕東
萊中宏詞科而歸學者羣登其門請升講坐陳同父勸/東萊勿許曰伯恭未是繫籍聖賢豈可升坐東萊問其
故同父曰官為宰相可以生殺廢置人官為臺諫可以/彈駮榮辱人官為國子監可以考校舎法去取人開口
髙談道徳性命縱有錯謬人無敢争辯者畏其勢也此/三等謂之繫籍聖賢東萊大笑而止今安裕為國子正
乃繫籍聖賢宜乎子之敬畏而稱頌之也客大慙按熙/寧中興三舎始選學正凡五人掌行學規諸生之戾規
[100-23a]
矩者待以/五等之罰 一命為正又曰周邦彦字羙成元豐間初/遊京師獻汴都賦萬餘言神宗
異之命侍臣讀於邇英閣召赴/政事堂自太學諸生一命為正 大儒為正宋眞徳秀/魏了翁皆
為國/子正 纂輯本末宋史袁樞字機仲一日上謂龔茂良/曰史書編年事多間斷莫詳始末茂
良對曰近有太學録袁樞嘗取資治通鑑各分條目輯/為一書謂之通鑑記事本末頗便觀覧上曰可速進之
遂呈/御覽 越格進用樓攻媿集陳止齋𫝊良授泰州敎授/未赴㑹太學録闕叅政龔茂良行宰
相事奏曰太學録一闕睥睨者衆臣欲擇取名儒為士/林所推者越拘攣而用則人自服矣上問為誰以傅良
對上曰是朕所素知者/除命一下果無異辭 上舎特除宋紹興四年詔太/學生黄倫升補上
等上舎特與補左承/務郎除太學録焉 伯衡恬静寡欲眀獻徵録蘓伯/衡字平仲浙江
[100-23b]
金華人文定公轍九世孫也元末舉鄉貢進士入明選/為國子學録遷學正屹然以師道自任敎胄子者五年
近臣有薦其才於上者即日召見親擢為翰林國史院/編修伯衡以瞶疾辭不受尋乞省覲歸洪武十年宋濓
以學士承旨請老既入謝上問曰今在外文學復有如/卿者乎其舉以自代濓曰伯衡臣鄉人也博學飭行為
文詞蔚贍有法要不可以微疾廢上許而亟徵之甫就/館舎自宰執以下咸躬徃候詢及輙以疾對明日入見
固辭乃賜表裏寳鈔遣歸二十一年㑹試復徵聘伯衡/為考試官事竣復辭歸伯衡為人恬靜寡欲容貎不踰
中人而學問可以兼天下/有集六卷宋濓劉基序之 蕭執陪祀應制又蕭執字/子所鄉薦
上第為國子學録蓄學日富尤長於詩洪武五年夏至/上將有事於北郊前期駕詣齋宫召宋濓等率文學能
賦之士從焉於是執偕禮部尚書陶凱等十二人趨入/齋殿以見上顧問曰今茲祀事是將天宇澄霽克厭朕
[100-24a]
心爾等以文職陪祀宜即時物所有賦詠以來因命賦/殿下栁檜并荷露退而詩成以次呈獻上親覽之品第
有差既而復命賦詩者徃殿後觀梔子花人給紙一俾/各賦詩詩成叙進如初執最在後上閲其詩喜動顔色
命起居注劉季道出諸詩令在侍者徧觀之執班列最/逺則又召使前焉為上所寵睠如此 以上學正學録
  博士一太學博士/律學博士 廣文館博士算四門博士/書學博士 學博士附
原杜氏通典曰國子博士班固云按六國時徃徃有博
士掌通古今又曰博士秦/官漢因之漢博士多至數十人冠兩梁
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帝成帝之代五經家
法稍增置博士一人博士選有三科髙第為尚書次為
[100-24b]
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補諸侯太傅元鼎中徐偃為/博士使行風俗
偃矯制使膠東魯國鼔鑄鹽鐵還奏事張湯劾偃以矯/制法至死偃以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
萬人専之可/也湯不能詘後漢博士凡十四人易施孟梁丘京氏尚/書歐陽大小夏侯詩
齊魯韓毛禮大小戴/春秋嚴顔各一博士掌以五經敎子弟國有疑事掌承
問對舊時從議郎為博士其通叡異藝入平尚書出部
刺史諸侯守相久次轉諫議大夫中興髙第為侍中小
郡若都尉博士限年五十其督郵板狀曰生事愛敬喪/沒如禮理易尚書孝經論語
兼崇載籍窮微闡奥師事某官經眀受謝見授門徒尚/五十人以上正席謝坐三郡三人隠居樂道不求聞達
[100-25a]
身無金痍痼疾三十六屬不與妖惡交通王侯賞賜行/應四科經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舉順帝諱保故稱
守/安帝以博士多非其人詔命三公將軍中二千石舉
博士各一人務得經眀行髙卓爾茂異是時羣僚承風
凡所旌貢綽有餘裕後旋復故遂用陵遲初平帝元始
四年改博士為博士師後漢兼而存之並擇儒者桓榮/魯㳟
戴憑等並/為博士魏及西晉朝博士置十九人武帝咸寧四年
初立國子學置國子博士一人皆取履行精淳通眀典
義若散騎常侍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試
[100-25b]
諸生有法度者及白衣試在髙第拜郎中元帝時荀崧/上疏曰昔咸
寧太康永嘉之中侍中常侍黄門通/洽古今行為世表者領國子博士宋齊諸博士皆皁
朝服進賢兩梁冠佩水蒼玉梁國學有博士二人天監
四年置五經博士各一人魏晉宋齊並不置五/經博士至此始置焉舊國子
學生限以貴賤武帝欲招來後進五館生皆引寒門雋
才不限人數陳因之後魏北齊並有之魏崔逸為國子/博士每公事逸
常被詔獨進博士/特命自逸始也隋仁夀元年省國子博士大業三年
復置一人唐增置二人龍朔二年改為司成宣業咸亨
[100-26a]
初復舊諸州府亦有經學博士一人 漢舊儀曰孝文
皇帝時博士七十餘人朝服𤣥端章甫冠 又曰武帝
初置博士取學通行脩博識多藝曉古文爾雅能屬文
章為髙第朝賀位次中都官吏稱先生不得言君其弟
子稱門人 應劭漢官儀曰博士秦官也博者通於古
今士者辨於然否孝武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太常
差次有聰眀威重者一人為祭酒總領綱紀 增文獻
通考曰宋國子監無博士有直講八人熙寧改為太學
[100-26b]
博士元豐定制亦無國子博士大觀元年乃置國子博
士四員國子正録二員與太學官分掌敎道中興後置
國子博士二員 續文獻通考曰金國子博士二員分
掌敎授生員考藝業 又曰元國子博士二員掌敎授
生徒考校儒人著述敎官所業文字 又曰眀國子監
博士五人坐博士㕔分經訓敎 原太學博士杜氏通
典曰晉江左增置國子博士十六人謂之太學博士品
服同國子博士梁置太學博士八人陳因之後魏亦然
[100-27a]
北齊國子寺有太學博士十人後周置太學博士下大
夫六人隋初置太學博士五人仁夀元年罷國子惟立
太學置博士五人大業三年減置二人唐因之助敎後
魏置北齊亦有之置二十人後周曰太學助敎上士隋
又曰太學助敎五人大業三年減三人唐因之 增文
獻通考曰宋太學博士元豐改直講為之紹聖元年令
太學博士正録令國子監長貳薦舉召試而後除紹興
十二年置太學博士三員 原杜氏通典曰廣文館博
[100-27b]
士一人助敎一人並以文士為之唐天寳九載置 四
門博士後魏書劉芳表云太和二十年立四門博士於
四門置學按禮記曰天子設四學鄭𤣥注云四郊之虞
庠也今以其遼逺故置於四門請移與太學同處從之
北齊二十人隋五人唐三人助敎北齊國子寺有二十
人隋初則五人唐因之直講四人唐初置無員數長安
四年始定為四員大成二十人唐置取貢舉及第人簡
聰眀者試書日誦得一千言并日試策所習業等十條
[100-28a]
通七然後補充仍散官禄俸賜會同直官例給武后長
安中省而置直講定為四員 又曰律學博士晉置屬
廷尉衛凱奏請律學博士轉相敎授東晉以下因之梁
曰胄子律博士屬廷尉陳亦有律博士後魏北齊並有
之隋大理寺官屬有律博士八人唐因之而置一人移
屬國學置助教一人從九品上 又曰書學博士唐
置三人又置典學二人貞觀六年正月命整治御府古/今工書鍾王等真蹟得千五百
一十卷太宗嘗謂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後無人可以/論書徵曰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即日
[100-28b]
召令侍讀常以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蹟天下爭賫古書/詣闕以獻當時莫能辨其真偽遂良備論所出一無所
誤武后神功元年謂鳳閣侍郎王方慶曰卿家多書合/有右軍遺蹟對曰臣十代再從伯祖羲之書先有四十
餘紙徃貞觀十二年太宗購求先並已進訖臣十一代/祖導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曇首七代祖僧綽六
代祖仲寳五代祖騫髙祖規曾祖褒并九代三從伯祖/晉中書令獻之以下二十八人書共十卷今進上后御
武成殿示羙羣臣仍令中書舎人崔融為/寳章集以叙其事復賜方慶當時以為榮 又曰算學
博士二人典學二人
  博士二
原典儀曰公儀休者魯博士也為魯相無所變更百官
[100-29a]
自正使食䘵者不得與下爭利 漢書曰賈誼洛陽人
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稱於郡中文帝召以為博士是
時年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未能言誼
盡能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出 魯國先賢傳曰漢
文帝時聞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申公為詩傳號曰
魯詩 漢書曰公孫𢎞對䇿時百餘人太常奏𢎞第居
下天子擢𢎞對為第一召入見容貎甚麗拜為博士待
詔金馬門 殷氏世傳曰殷亮字子華建武中徵拜博
[100-29b]
士遷講學大夫諸儒講論勝者賜席亮重席至八九帝
嘉之曰學不當如是耶 李郃别𫝊曰郃上書太后數
陳忠言其辭不能盡施用輒有䇿詔褒賛焉博士著兩
梁冠朝㑹隨將大夫例時賤經學博士乃在市長下公
奏以為非所以敬儒徳眀國體也上善公言正月大朝
引博士公府長史前 東觀漢記曰桓榮授皇太子經
每朝令榮於公卿前説經上曰得卿㡬晚因除博士
又曰薛漢字子公才髙名逺兼通書傳無不招覽道術
[100-30a]
尤精敎授常數百子弟自逺方至者著為録 范曄後
漢書曰董鈞字文伯永平初為博士時草創五郊祭祀
及宗廟禮樂威儀章服輒令鈞參議多見從用為當世
通儒 增後周書曰熊安生字植之初仕北齊為國子
博士周武帝入鄴安生遂令埽門家人怪而問之安生
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將見我矣俄而帝幸其第詔不聽
拜親執其手引與同坐謂曰朕未能去兵以此為愧安
生曰黄帝尚有阪泉之戰况陛下恭行天罰乎帝又曰
[100-30b]
齊氏賦役繁興竭人財力朕救焚拯溺思革其弊欲以
府庫及三臺雜物散之百姓何如安生曰昔武王克商
散財發粟陛下此詔異代同羙帝又曰朕何如武王安
生曰武王伐紂懸首白旗陛下平齊兵不血刃愚謂聖
略為優帝大悦賞賜優厚令隨駕入朝并敕所在供給
至京 隋書曰馬光隋開皇初髙祖徵山東文學之士
光與張仲讓孔龍竇士榮張買奴劉祖仁等俱至並授
太學博士時人號為六儒 唐書曰徐曠字文逺博通
[100-31a]
五經時耆儒沈重講太學授業常千人文逺從之質問
不數日辭去或問其故答曰先生所説紙上語耳若奥
境彼有所未見者尚何觀重知其語召與反覆研辨嗟
歎其能竇威楊𤣥感李密王世充皆從受學隋開皇中
累遷太學博士後歸髙祖仍為國子博士髙祖幸國學
親釋奠文逺發春秋題講難風生隨方占對莫能屈帝
異之 又曰陸元朗字徳眀補太學博士髙祖已釋奠
召博士徐文逺浮屠慧乗道士劉進喜各講經徳眀隨
[100-31b]
方立義徧析其要帝大喜曰三人者誠辨然徳眀一舉
輒蔽可謂賢矣賜帛五十匹遷國子博士 又曰鄭䖍
以私撰國史坐謫眀皇愛其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
為置廣文館以䖍為博士䖍聞命不知廣文曹司何在
訴宰相宰相曰上增國學置廣文館以居賢者令後世
言廣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羙乎䖍乃就職久之雨壊廡
舍有司不復脩完寓治國子館自是遂廢 又曰韓愈
再為四門博士才髙數詘官又下遷乃作進學解以自
[100-32a]
喻 又曰歸崇敬擢眀經調國子直講舉博通墳典科
對第一遷四門博士 宋史曰宋處士王昭素博通九
經著易論三十三卷太祖徵為國子博士令講乾卦九
五飛龍在天斂容曰此正當陛下今日之事因示諷諫
太祖大悦又問治世養身之術昭素曰治世莫若愛民
養身莫若寡欲太祖愛其言書於屏几 又曰孔維太
平興國中就拜國子周易博士代還遷禮記博士十七
年使髙麗王治問禮於維維對以君父臣子之道升降
[100-32b]
等威之序治悦稱之曰今日復見中國之夫子也 又
曰李覺字咸熙太平興國中舉九經起家遷禮記博士
賜緋魚雍熙三年與右補闕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謂
曰此土山川之險中朝人乍歴之豈不懼乎覺曰國家
萬里列郡四百地里平易亦有險固此一方何足云哉
桓黙然色沮使還遷國子博士 又曰孫奭字宗古為
國子監直講太宗召奭講書至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
説攸聞帝曰此至言也商宗乃得賢相如此邪因咨嗟
[100-33a]
久之賜五品服 又曰太宗時判國子監李至上言本
監先校定諸經音疏其間文字訛謬尚多盖前所遣官
多專經之士通春秋者未習禮記習周易者不通尚書
故未得周詳伏見國子博士杜鎬直講崔頤正孫奭皆
苦心强學博貫九經問義質疑有所依據望令重加刋
正從之 又曰胡瑗字翌之授光祿寺丞國子監直講
先是瑗敎授湖州敎人有法科條纖悉備具慶厯中興
太學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既居太學其徒益衆太學
[100-33b]
至不能容取旁舍處之禮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常居四
五隨材髙下喜自修飾衣服容止徃徃相𩔖雖不識者
知其為瑗弟子也 又曰孫復字眀復范仲淹富弼薦
其經術宜在朝廷除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直講後貶
通判未行翰林學士趙槩等十餘人言復經為人師不
宜使佐州縣仍留直講 元史曰尚野字文蔚大徳間
為國子博士誨人先經學而後文藝每謂諸生曰學未
有得徒事華藻若持錢買水所取有限能自鑿井及泉
[100-34a]
而汲之不可勝用矣 眀獻徵録曰趙俶字本初洪武
六年除國子博士既敎胄子隨扣輒應莫不樂得經師
上一日御奉天殿俶偕諸儒侍側召至前諭之曰經學
必宗孔子毋以儀秦縱横語示諸生也俶頓首謝歸告
誡士子屏去戰國䇿諸書勿讀眀年詔擇諸生之聰悟
能文者二十五人命俶領而顓敎之且令修詞以漢司
馬遷班固唐韓愈宋歐陽修蘇軾為法尋於諸生中擢
李擴黄義等入文華武英二堂説書多至大用俶自專
[100-34b]
師席旦夕誨迪不倦士多成業
  博士三
增給札 被酒宋史曰徽宗時陳暘為太學博士禮部/侍郎趙挺之言暘所著樂書二十卷貫
穿眀備乞援其兄祥道進禮書故事給札改又曰郭忠/恕周廣順中為宗正丞兼國子書學博士 周易博士
建隆初被酒與監察御史符昭文競於朝堂/御史彈奏忠恕叱臺吏奪其奏毁之坐貶 原稽同
異 辨然否漢官解詁云博士稽合同異/講語五始 下詳漢官儀 延問得失
 用質疑滯漢書云翼奉字少君治齊詩與蕭望之匡/衡同師元帝初即位諸儒薦之徵待詔宦
者署數言事晏見天子敬焉後遷博士上延問得失於/晉中興書陳郡謝録云謝沉字行思時朝議七廟毁
[100-35a]
是徵太學博/士用質疑滯 儒者髙之 學人逺至續漢書云桓榮/為博士榮之官
車駕親幸儒者髙之方謝承後漢書云路仲翁好/學家居受業者自逺 而至上聞其名徵為博士 長
孺通尚書 仲舒治春秋漢書云韋賢字長孺為人質/樸少欲篤志於學兼通禮尚
書以詩敎授號稱鄒魯大儒徵為博士子又云董仲舒/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 以久次相授
或不見/其面 災異問子思 大議訪范叔又云平當字子/思以眀經為博
士每有災異輙傅經術言得失也見東觀/漢記云范叔遷博士每有大議輒 訪問 髙堂議饗
㑹 叔孫起朝儀魏志云髙堂隆字叔平為博士文帝/初踐阼羣臣或以為宜饗㑹隆曰唐
虞有遏宻之哀髙宗有不言之思是以至徳雍熙光於/四海以為不宜為㑹帝敬納之 史記叔孫通為博士
[100-35b]
號稷嗣君徵魯/諸生共起朝儀 子叔善蒼雅 孝友通字指魏略云/邯鄲淳
字子叔博學有文章又善蒼雅蟲篆許氏字指初平時/從三輔客荆州荆州内附太祖素聞其名召與相見甚
敬異之以淳為博士間又云蘓林字孝友博學多通古/今字指凡諸書篆文 危疑林皆釋之黄初中徵拜為
博/士 孔光奉使稱旨 江統學義著名漢書孔光傳云/成帝即位舉光
為博士數使録寃獄行風俗賑贍流民奉使稱旨由是/知名以髙第為尚書 王隠晉書云江統字應元以學
義著名為/國子博士 朱雲登堂論難 子華重席講學漢書朱/雲傳云
雲字游是時少府五鹿充宗貴幸為梁丘易自宣帝時/善梁丘氏説元帝好之令充宗與諸易家論充宗乗貴
辯口諸儒莫能與抗有薦雲者召入攝齊登堂抗首而/請音動左右既論難連拄五鹿君故諸儒為之語曰五
[100-36a]
鹿嶽嶽朱雲折其角由是/為博士 下詳殷氏世𫝊
  博士四
原射策甲科漢書云匡衡射/䇿甲科為博士 四海淵源漢成帝紀陽/朔二年詔曰
古之立太學將以成先王之業流化於天下也儒林之/官四海淵源宣眀古今温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
士/ 瘦羊博士東觀漢記云甄宇拜博士每臘詔賜博/士人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時議欲殺羊
分肉宇因取瘦者自是不復爭後召㑹/詔問痩羊博士所在京師因以為號 上言制樂續/漢
書云魯充為博士受詔議/立七部三雍大射養老 道之淵藪魏志云髙柔字/文惠眀帝時博
士執經柔上疏曰博士者道之淵藪六/藝所宗宜隨學行優劣待以不次之位 端委佩玉晉/中
[100-36b]
興書曰博士之職非徒博習舊説訓敎學/徒而已端委佩玉朝之大典必詢度之 闡𢎞胄子
晉起居注咸寧二年詔曰甄城公曹志/為篤行道履先覺宜在儒林闡𢎞胄子 叅訓國子晉/中
興書荀崧上疏云國子博士一則應/對殿堂奉酬顧問二則以叅訓國子 禮義所寄晉中/興書
郭璞云秦博士典/敎職禮儀所寄也 增長於樂府唐書曰張籍第進士/韓愈薦為博士為詩
長於/樂府 稱九經庫又曰谷那律貞觀中遷國子博士淹/識羣書禇遂良嘗稱之為九經庫
 被詔獨進後魏崔景雋好古博涉以經眀行脩為髙/祖所知賜名為逸遷國子博士每有公事
逸嘗被詔獨進博/士特命自逸始 顧見講坐宋史曰端拱元年初令/學官講説太宗幸國子
監謁文宣王畢升輦將出西門顧見講坐左右言博士/李覺方聚徒講書上即召覺令對御講覺曰陛下六飛
[100-37a]
在御臣何敢輙升髙坐上因降輦令有司張帝幕設别/座詔覺講周易奉卦從臣皆列坐覺因述天地感通君
臣相應之㫖上甚/恱特賜帛百匹 說經苑中又曰真宗嘗訪達經義/者李至以直講崔頤正
對帝曰朕無事樂聞講誦翌日召頤正於苑中說尚書/大禹謨賜以牙緋自是日令赴御書院待對説尚書至
十卷頤正年老步/趨艱難表求致仕 書畫博士又曰米芾召為書畫學/博士詔賜應對便殿
 砥礪詞章眀獻徵録曰徐禎卿字昌國始舉進士為/大理評事不能其職已而降為五經博士
與李夢陽何景眀數子友相與砥/礪詞章既殫力精思而傑然有立 當代稱博物隋書/曰王
頍字景文二十尚不知書為其兄顒所責怒乃感激讀/書歎曰書無不可讀者勤學累載遂徧通五經周武帝
引為露門博士每有議決多頍所為而性識甄眀精力/不倦好讀諸子徧記異書當代稱為博物開皇中授國
[100-37b]
子博/士 弟子如朋友元史曰黄溍為國子博士視弟子/如朋友未嘗以師道自尊輕納人
拜而來學/者滋益恭 孔氏世為博士闕里志曰孔子之後孔慎/生鮒為陳渉博士鮒弟子
襄為孝惠博士襄生忠忠生武及安國安國生延年皆/以治尚書為武帝博士延年生霸亦治尚書昭帝末年
為博士霸生光經學尤眀/成帝初即位舉光為博士 原張禹經學精習漢書張/禹傳云
太子太傅蕭望之奏禹/經學精習舉為博士 魯平兼通五經東觀漢記云/魯平字叔陵
專心於學朝夕/孜孜兼通五經 張元兼通數家又云張元字君夏為/博士其學兼通數家
 長卿以詩敎授漢書曰薛廣徳字長卿以魯詩敎授/楚國龔勝舎師事焉蕭望之為御史
大夫除廣徳為屬數與論議器之/薦廣徳經行宜充博士論經石渠 陳元博士第一華/嶠
[100-38a]
後漢書陳元字襄孫時議欲立左氏傳博士范升奏以/為左氏淺末不宜立元聞之乃詣闕上疏力争更相辨
對凡十餘上帝卒立左氏學/太常選博士四人元為第一 曹褒陳制禮儀後漢曹/褒拜博
士會肅宗制定禮樂乃上疏曰昔者聖人受命而王莫/不制禮作樂以著功徳功成作樂化定制禮今皇天降
祉嘉瑞並臻制作之符甚於言語宜定文制著/成漢禮事下太常上不可許復上疏陳制禮儀 增戴
憑解經不窮戴憑習京氏易年十六郡舉眀經徵試博/士拜為郎憑曰博士說經皆不如臣而坐
居上是以不得就席帝召郎上殿令與諸儒難説多所/解釋帝善之拜為侍中後正旦賀百僚畢集帝令羣臣
能説經者更相詰難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/憑遂重坐五十餘席京師語曰解經不窮戴侍中
原樂詳五業並授魏略曰樂詳字文裁少好學黄初中/徵拜博士於時太學初立有博士十
[100-38b]
餘人學多褊狹又不熟悉略不親敎備員而已惟詳五/業並授或遇難解質而不解詳無愠色以杖畫地牽譬
引𩔖至/忘寢食 盧浮脩行眀經晉起居注云武帝太熙元年/詔曰盧浮脩行眀經以為國
子博/士 增賈至請廣學員唐書曰肅宗時賈至議今鄉/舉取人未盡請廣學校增國
子博士員十道大州得置太學館詔博士領之召置生/徒使在桑梓者鄉里舉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議者多
附其/議 老師宿儒恥出其下本𫝊孔穎達大業初舉眀/經髙第授河内郡博士煬
帝召天下儒官集東都詔國子祕書學士與論議穎達/為冠又年最少老師宿儒恥出其下隂遣客刺之匿楊
元感家/得免
  博士五
[100-39a]
增詩唐杜甫贈鄭䖍博士詩曰諸公衮衮登臺省廣文
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先生
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徳尊一代常坎軻名垂
萬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絲日糴
太倉五升米時赴鄭老同襟期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
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清夜沉沉動春酌燈前細
雨檐花落但覺髙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相如逸
才親滌器子雲識字終投閣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茆
[100-39b]
屋荒蒼苔儒術於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埃不須聞
此意慘愴生前相遇且銜盃 宋王安石再至學省作
詩曰平生擾擾復膠膠學省重來歲又交騎馬醉遭官
長罵讀書慚被學生嘲何為眷戀米五斗便可經營把
一茆好買江干千個竹待看煙雨長春梢 眀祭酒陳
敬宗贈典籍趙魯詩曰充棟羣書萬玉林縱觀窺見聖
人心毎隨松影移瑶席時對梅花奏緑琴但學古人敦
素履不同時俗論浮沉公餘最是怡情處青鳥時時送
[100-40a]
好音
增敕眀太祖敕國子監博士錢宰致仕敕曰朕昔勘定
四方即開學校延師儒俾勛賢之子弟凡民之俊秀莫
不從學敎之以經史六藝眀體適用布列中外以共保
太平於無窮國子學助敎錢宰學問老成訓導有方在
學數年綽有成效朕方嘉諸生有所矜式而年滿七十
懇辭還鄉特授文林郎國子博士致仕爾尚師表一鄉
訓誘後進以禆治政庶㡬不愧卿大夫之敎則朕猶有
[100-40b]
望焉
原箴漢揚雄博士箴曰洋洋三代典禮是脩畫為辟雍
國有學校侯有泮宫各有攸敎徳用不陵昔在文王經
營其軌朂於徳音而思皇多士多士作楨惟周以寧國
人興讓虞芮質成公劉挹行潦而濁亂斯清官操其業
士執其經昔聖人之綏俗莫羙於斯化故孔子觀夫人
之學而知為王之易大舜南面無為而袵席平還師階
級之間三苖以懐秦作無道斬決天紀漫彼王迹而坑
[100-41a]
術士
原表梁丘遲為王博士讓表曰臣聞撫臆可以言心量
能則知所止是故矯親魯門簡業事亡雜吹齊雅分聲
遽逝臣才行過汙文質無亷疎達謝於谷杜浹洽乖夫
劉楊非除部養之勤豈通掌故之業
增記唐栁宗元四門助敎㕔壁記曰周人置虞庠於四
郊以養國老敎胄子祭統曰天子設四學盖其制也易
傳太初篇曰天子旦入東學晝入南學夕入西學暮入
[100-41b]
北學蔡邕引之以定眀堂之位焉大戴禮保傅篇曰帝
入東學以貴仁入南學以貴徳入西學以貴信入北學
以尊爵賈生述之以眀太子之敎焉故曰為大敎之官
而四學具焉叅眀堂之政原大敎之極其建置之道𢎞
也後魏太和中立學於四門置助敎二十人隋氏始隸
於國子而降置五人國朝始合於太學又省至三人員
位彌簡其官尤難非儒之通者不列也四門學之制掌
國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孫
[100-42a]
之為胄子者及士庶人之子為俊士者使執其業而居
其次就師儒之官而考正焉助敎之職佐博士以掌鼓
篋榎楚之政令分其人而敎育之其有通經力學者必
於歲之杪升於禮部㕔簡試焉
  學生
原順帝二百人胡伯始漢官儀云順/帝時學生二百人 丙科補文學又/云
弟子丙科/補文學 郭憲遊志太學汝南先賢𫝊云郭憲字子/横體忠烈之節遊志太學
貫通祕奥/光武嘉之 孔嵩遊集帝學謝承後漢書云孔嵩字/仲山與范式俱在太學
[100-42b]
下牀以拜仇香後漢書仇香傳云香在太學符融與郭/泰齎刺就房謁之遂請留宿泰嗟歎下
牀為/拜 仇香不與賔言又云仇香在太學符融與香比/宇有髙名賓客如雲香終日不
與賓客言融竒之乃邀與之語香髙揖/正色曰天子設太學豈但使人遊談 漢末至五千
摯虞決疑要注云漢末弟/子五千人與博士習禮儀 通二經補文學又云弟/子滿二
歲通二經者/補文學掌故 通一經稱弟子又云魏時募學者好誦/太學為門人滿三年通
一經者/稱弟子 上書以請嵇康王隠晉書云晉文王/上書請嵇康為博士 增踵
堂八千餘人唐太宗時太學四門學小學三學生至三/千二百四方秀艾挾䇿負素坌集京師文
治煟然勃興於是新羅髙昌百濟吐蕃髙麗等國並遣/子弟入學鼔笥踵堂者凡八千餘人雖三代之盛所未
[100-43a]
 聞/也 能通一經入貢唐書云自屯營飛騎皆給博士/授經能通一經者聽入貢限
 能通一經署吏又云其三學諸生/能通一經者署吏 諸生閉之空舎又/云
 何蕃和州人事父母孝學太學歲一歸父母不許間二/歲乃歸復不許凡五歲慨然以親老不自安揖諸生去
 乃共閉蕃空舎中衆共/狀蕃義白陽城請留之 伏闕請留李綱宋史曰陳東/字少陽俶儻
 負氣以貢入太學欽宗即位率其徒伏闕上書請誅蔡/京梁師成等六賊及罷李綱復率諸生伏宣徳門上書
 軍民從者數萬傳旨慰諭者旁午衆莫肯去喧呼震地/因亟命綱入復領行營遣撫諭乃稍引去髙宗即位東
 復上書為汪潛/善等譖殺之 上書攻賈似道又曰葉李字太白少/有竒質補京學生時
 賈似道復入相益驕恣自顓中外無敢指議李乃與同/舎生康棣而下八十三人伏闕上書攻似道似道大怒
[100-43b]
 知書槀出於李嗾其黨誣以/罪竄漳州似道死乃得自便 别為書薦其人元史曰/故事伴
 讀生以次出補吏莫不争先出時有一生親老且貧同/舎生有名在前者因博士以告祭酒曰我齒頗少請讓
 之祭酒劉賡曰讓徳之恭也從其讓别為書薦其人/朝廷反先用之自是六館之士皆知讓之為羙徳也
 積分可得文學之士又曰國學舊法每以積分次第貢/以出官執政用監丞張起巖議欲
 廢之而以推擇徳行為務許有壬為中書左司員外折/之曰積分雖未盡善然可得博學能文之士若擇徳行
 其名固佳恐皆厚貎深情專/意外飾或懜不能識丁矣
 
御定淵鑑類函卷九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