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-清-張英 (master)


[112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御定淵鑑𩔖函卷一百七
  設官部四十七監軍督折衝府/ 都 總管 司隸校尉兵元帥/都統 總
   監軍一軍師祭酒/ 理曹掾屬附/
 原杜氏通典曰周代齊景公使穰苴將兵捍燕晉之師
 穰苴願得君之寵臣以監軍公使莊賈往賈不時至苴
 斬之是其始也漢武帝置監軍使者光武以來歙監諸
 將後漢末劉焉以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劉璋亦為/監軍使者魏晉
[112-1b]
 皆有之魏時司馬文王征壽春石苞為監軍石晉鍾會/伐蜀衞瓘為監軍 又孟康持節監 苞諸軍
 事/初隗嚻軍中嘗置軍師隗嚻聘平陵人方望以為軍/師 又袁紹請盧損為軍師
 至魏武帝又置師官四人魏荀攸為東軍師梁義為左/軍師 吳朱然為右軍師蜀
 以諸葛亮為/軍師將軍晉避景帝諱改為軍司凡諸軍使置之以
 為常員所以節量諸宜亦監軍之職也而太尉軍司尤
 重故山公&KR2227事曰太尉軍司缺當𨕖上宰監宜得宿有
 資重者也宋齊以來此官頗廢至梁大通四年元法僧
 北討復以羊偘為大軍司後代多不置至隋末或以御
[112-2a]
史監軍事唐亦然時有其職非常官也開元二十年後
並以中官為之謂之監軍使 軍師祭酒後漢建安三/年曹公還許
初置/此官 理曹掾屬後漢建安十九年魏武令曰軍中典/獄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軍死生吾
甚懼之遂置此𨕖/明逹法理者為之 增續文獻通考曰遼樞宻院都統
下有監軍行軍時又有監戰又有行軍都監其北靣分
制諸路者諸部署司諸指揮使司諸統軍司皆有都監
南面指揮使亦有都監西北路招討司亦有監軍一員
聖宗統和十二年復置南京統軍都監十四年東邊諸
[112-2b]
軍各置都監興宗重熙十二年置回跋部詳穩都監十
九年置倒塌嶺都監蓋皆古監軍職也 金天會三年
以伐宋更都督府為元帥府自元帥副元帥而下置左
右監左右都監天德二年九月置統軍司於山西河南
陜西三路以元帥府都監監軍為使 元無考 明無
定員惟用兵則設或以御史或以按察司官領勅行事
  監軍二
増鋭卒遊軍 褰帳撫帝事文𩔖聚曰司馬文王征夀/春使監軍石苞簡鋭卒為遊
[112-3a]
軍汴又曰後唐張承業為太原監軍常從征討王師旣/退 營大將周德威慮其奔衝堅請退舍帝怒垂帳正
寢諸將咸詣監軍請承業遽至牙門褰帳而入撫帝曰/此非安寢時周德威老將洞識兵勢姑務萬全不可忽
帝蹶然而興曰予方/思之其夕遂收軍 止可委宫事 不得干軍要又/曰
蕭復為相常言艱難以來始用宦者監軍權望太重是/曹止可委宫掖事兵要政機難使參領帝不聽 又曰
李德裕為相先是韓全義敗於蔡杜叔良敗於深皆宦/人監軍制其權將不得專進退詔書一日三四下宰相
不與又諸道鋭兵驃士皆監軍取以自隨毎督戰乗髙/建旂自表小不勝輙卷旗去大兵隨以北由是王師所
向多敗至討回鶻澤潞德裕奏請詔書付宰司乃/下監軍不得干軍要自是號令分明將乃有功
  監軍三
[112-3b]
增不與積錢五代史曰後唐莊宗時或有中傷監軍張/承業於莊宗者言專弄威柄廣納賂遺莊
宗歳時還晉陽宫省太后常置酒命繼岌為承業起舞/旣罷承業出寶帶幣馬奉之莊宗指錢積謂承業曰和
哥無錢使七哥與此一積寶馬非殊惠也承業謝曰郎/君歌舞承業自出已俸錢此錢是大王庫物不敢以公
物為私/禮也 不敢踰法又曰張承業為太原監軍武皇屬/以後事曰吾兒孤弱羣庻縱横後
事公善籌之承業奉遺詔䇿畧居多莊宗以兄事之時/諸王之貴介弟在晉陽宫或不以其道承業悉不聽踰
法禁者必懲由/是貴戚皆斂手 原公達軍國皆掌荀氏家傳曰荀攸/字公達魏太祖以
攸為軍師凡軍國𨕖舉/及刑獄法制皆攸掌焉 彦先朝野皆服晉中興書吳/郡顧録云榮
字彦先拜為軍師於是朝野皆服中興基焉時南土士/多未盡才用榮又上書言陸士光季甘思等凡此諸人
[112-4a]
皆南金也書/奏皆納之 莊賈留飲不至史記曰齊景公使莊賈/往監穰苴兵穰苴先馳
賈素驕貴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不至穰苴召軍/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者云何對曰當斬於是斬莊賈以
徇三軍三/軍皆振慄 殷浩稱疾不起晉中興書曰陳郡殷浩字/深源弱冠與京兆杜乂並
有美譽善言元理除侍/中安西軍司稱疾不起 綏納新舊包合同異王隱晉/書曰衞
瓘字伯玉行鎮西將軍監司鄧艾鍾會/諸軍事綏納新舊包合同異華陽即叙 勒兵圍賊矯
詔降之謝承後漢書曰宋均為監軍與馬援征武陵蠻/臨沅水而兵士多病均懼衆軍多疫勒兵圍賊
矯詔降之遣還本郡軍未至/先自劾矯詔之罪帝甚善之 輕衣出營偽作表章晉/書
衞瓘傳曰鄧艾鍾會之伐蜀也瓘以廷尉卿持節監艾/軍事行征西將軍司給兵千人及蜀旣平艾輙承制封
[112-4b]
拜會陰懐異志因艾專擅乃宻與瓘俱奏其狀詔使檻/車徵之會遣瓘先收艾乃夜至成都檄艾所通諸將稱
詔收艾其餘一無所問艾父子俱被執諸將圖欲刼艾/整仗趨瓘營瓘輕衣出迎之偽作表章將申明艾事諸
將信之/而止
  折衝府一果毅别將等附/
原杜氏通典曰隋初左右衞左右武衞左右武候各領
軍鄉坊團以統戎卒開皇中置驃騎將軍府毎府置驃
騎車騎二將軍大業三年改驃騎府為鷹揚府改驃騎
將軍為鷹揚郎將改車騎將軍為鷹揚副郎將五年又
[112-5a]
以鷹揚副郎將為鷹擊郎將九年别置折衝果毅及武
勇雄武等郎將官以統領驍果唐武德初猶有驃騎府
及驃騎車騎將軍之制武德七年乃改驃騎為統軍車
騎為别將貞觀十年復採隋折衝果毅郎將之名改統
軍為折衝都尉别將為果毅都尉魏有折衝將軍後周/有成議别將官其名
因/此其府多因其地各自為名無鷹揚之號凡五百七十
四府分置於諸州而名隸諸衞及東宫率府各領兵滿
一千二百人為上府兩京城内雖不滿/此數亦同上府千人為中府兩/畿
[112-5b]
及岐同華懷陜等五州所管/府雖不滿此數亦同中府八百人為下府毎府置折
衝都尉一人掌領校尉以下宿衞及/衞士以上總判府事左右果毅都尉各
一人掌通判春秋傳曰戎昭果毅又曰殺敵為/果致果謂之毅煬帝始置後改將為之别將一
不判府事若無兵曹以上即知府事初别將旣改為/果毅而府中有長史員聖歷三年廢長史置别將一
員後又兼/置長史長史一人通判載初/元年置兵曹一人判府事付事/勾稽監印給
紙/筆校尉六人以下小吏各有差若校/尉以下惟人數置之凡府在赤縣為赤
府在畿縣為畿府衞士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五十
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有備六䭾馬驢初置八䭾/後改為六
[112-6a]
米糧介胄戎器鍋幕貯之府庫以備武事毎歳十一月
以衞士帳上於兵部以候徵發天下衞士向六十萬人
初置以成丁而入六十出役其家不免/徭役遂漸逃散年月漸久逃死者不補天寶八年五月
停折衝府以無兵可/校停之十一年八月改諸衞士為武士
増唐兵志曰自髙祖初起開大將軍府發太原有兵三
萬人及諸起義以相屬與降羣盜得兵二十萬武德初
始置軍府元年五月改隋鷹揚郎將為軍頭六月改軍/頭為驃騎將軍副為車騎將軍九月始置軍
府/以驃騎車騎兩將軍府領之析關中為十二道曰萬
[112-6b]
年道長安道富平道醴泉道同州道華州道寧州道岐
州道豳州道西麟州道涇州道宜州道皆置府分闗内/諸府統
之以車騎將軍/府隸驃騎府三年更以萬年道為參旂軍長安道為
鼓旗軍富平道為元戈軍醴泉道為井鉞軍同州道為
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寧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
平道軍邠州道為招摇軍西麟州道為苑游軍涇州道
為天紀軍宜州道為天節軍軍置將副各一人以督耕
戰以車騎府統之六年以天下旣定廢十二軍改驃騎
[112-7a]
曰統軍車騎曰别將會要曰/副軍居歳餘十二軍復以突厥/為患八
年復/置軍置將軍一人軍有坊置主一人以檢察户口勸
課農桑太宗貞觀十年更號統軍為折衝都尉别將為
果毅都尉諸府總曰折衝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
十四皆有名號而闗内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衞凡
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
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别將
各一人校尉六人永徽中廢長史置司馬一人總司兵/司騎二局聖歷元年廢司馬置長史
[112-7b]
兵/曹 鄴侯家傳曰隋鷹揚府皇朝改為折衝府改郎將
為都尉又置果毅都尉二人為之副及别將一人全府
召發則折衝都尉已下偕行不盡則果毅行少則别將
行毎發兵皆下符契於本州及府刺史與折衝勘契而
發之而給其食劵至幕所期處驗其藝非精士不教習
則罪其折衝甚則加罪州牧有功而回入塞便道策勲
加賞而罷之
  折衝府二
[112-8a]
增冊府元龜曰甘寧為西陵太守從大帝攻皖為升城
督寧為吏士先卒破獲朱光拜折衝將軍 周浚為折
衝將軍揚州刺史封射陽侯隨王渾伐吳與渾共行吳
城壘綏撫新附以功進封成武侯 馬文舉為果毅都
尉太宗征遼新城國内二城歩騎四萬來援遼東江夏
王道宗率行軍總管張君仁騎四千逆擊之及與賊遇
衆寡勢懸士皆色動文舉自指其身言於道宗曰此壯
士也不逢勍寇安能識健兒哉道宗目而壯之文舉遂
[112-8b]
䇿馬突進所當皆斃衆心始安 薛仁貴自太宗遼東
之役以勇敢聞擢授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仍令北門
長上并賜生口十人髙宗顯慶二年詔仁貴副程名振
於遼東經略破髙麗以功封河東縣男 蘇定方貞觀
初為匡道府折衝隨李靖襲突厥頡利於磧石為前鋒
悉降之軍還授左武候中郎將 伊慎為果毅代宗大
歷八年江西節度使路嗣恭討嶺南哥舒晃之亂以慎
為先鋒直逼賊壘疾戰破之斬晃於泔溪嗣恭表慎功
[112-9a]
授連州長史知團練副使德宗時為蘄州刺史充節度
都知兵馬使建中末車駕在梁州慎進兵迎擊李希烈
之甥劉戒虛擒之拜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曲環自
𤣥宗天寶中為果毅别將安祿山反守鄧州拒賊功居
多超授左清道率
  司隸校尉一
原杜氏通典曰司隸周官也掌五隸之法辨其物而掌
其號令五隸謂罪隸四翟之隸/也物謂衣服兵器之屬帥其民而捕盜賊 漢
[112-9b]
武帝征和四年初置司隸校尉持節從中都官徒千二
百人中都官京/師諸官府捕巫蠱督大姦猾督謂察/視之後罷其兵察
三輔三河𢎞農晉志曰漢武帝初置十三州刺史各一/人又置司隸校尉察三輔三河𢎞農七
郡/元帝初元四年去節後諸葛豐為司隸又加節尋復
去之司隸去節自豐始也諸葛豐為司隸無所廻避京/師語曰間何闊逢諸葛言間
者何久闊不相見以逢諸葛故也侍中許章以外屬貴/幸賔客犯法與章相連豐欲劾奏適逢章出豐駐車舉
節招章曰下欲収之章馳去豐奔車逐/之章突入殿得免因此成帝遂收豐節成帝元延四年
省綏和二年哀帝復置但為司隸除校尉字冠進賢冠
[112-10a]
屬大司空比司直司隸掌察皇太子以下行馬内事皆
主之專道而行專席而坐初除皆謁兩府兩府謂丞相/御史也 又
王駿為司隸校尉奏免丞相匡衡/ 又蓋寛饒為司隸亦無所廻避 後漢復為司隸校
尉所部河南尹河内右扶風左馮翊京兆尹河東𢎞農
凡七郡治河南洛陽北齊書曰後漢皇族不得典三/河盖忌其親而惜形迹之地
所不糺惟不察三公後漢江馮上言宜令司隸校尉督/察三公陳元議以為不宜使有司
省察公/輔乃止廷議處九卿上朝賀處九卿下鮑永為司隸子/昱復為司隸初
拜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問昱曰有所怪否對曰臣聞故/事通官文書不著姓又當司徒露布怪使司隸下書而
[112-10b]
著姓也上曰吾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後為司隸髀又/中常侍王甫曹節等用事尚書令陽球嘗唾手拊 曰
倘令陽球作司隸此輩敢爾及後拜為司隸球列車騎/導從當入司隸府雒陽賊捕掾皆故墨綬公府掾孝廉
&KR0829見道側球怒曰雒陽郡邑掾當得熊虎敢搏噬者/乃用鼷䑕當校尉車耶不足汚鞭杖且舉撲之於是威
風振/烈凡司隸屬官有從事史十二人其都官從事史最
為雄劇主察百官之犯法者胡騰字子升辟荆州部南/陽從事遇桓帝南廵至南
陽千騎萬乗呼召求索不可堪騰奏曰天子無外乗輿/所在即為京師請荆州刺史比司隸臣比都官從事南
陽守比河南尹宛令比雒陽令許之於是大將軍士馬/西曹掾召騰騰乃作都官從事叩頭召掾掾乃覺膝行
辭謝由是不/敢輙有呼召 魏晉司隸與二漢同劉聰僣號置/左右司隸司隸
[112-11a]
於端門外坐在諸卿上絶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諸卿
下不絶席初以司隸官屬制置如周儀而俗稱之司州
見太/康記及魏晉乃以京輔所部定名置司州以司隸校尉
統之及東晉渡江罷司隸校官變其職為揚州刺史
後魏北齊為司州牧 後周有司隸下大夫掌五隸及
徒者捕盜賊囚執之事屬大司宼 隋初有雍州牧後
煬帝置司隸臺有大夫一人掌諸巡察薛道衡為司隸
大夫别駕二人分察畿内一人按東都一人按京師後
[112-11b]
又罷司隸臺裴蘊為御史大夫欲重己權令虞/世基奏罷司隸刺史以下官屬而留司
隸從事之名不為常員臨時𨕖京官清明者權攝以行
 唐無司隸而有京畿採訪使亦其職也 增續文獻
通考曰遼無司隸校尉之名五京各置警廵院官曰警
廵使東京别置軍廵院官曰東京軍廵使中京别置廵
邏司官曰中京廵邏使所掌皆司隸校尉事也興宗重
熙十三年又置契丹警廵院 金諸京置警廵院使一
員掌平理獄訟警察别部總判院事副一員掌警廵之
[112-12a]
事 元上都留守司屬有警廵院達嚕噶齊警廵使各
一員副使二員大都兵馬都指揮使司屬有左右警廵
院達嚕噶齊及使各一員副使判官各三員 明巡警
改置中東西南北城兵馬指揮司初設兵馬指揮司都
指揮副都指揮知事尋改兵馬指揮司指揮使副指揮
知事城門設兵馬洪武十年改為指揮副指揮革知事
二十三年定為兵馬指揮司建文中改為五城兵馬司
指揮副指揮為兵馬副兵馬靖難後復故本司各指揮
[112-12b]
一人副指揮五人指揮掌廵捕盜賊街道溝渠囚犯火
禁之事副指揮為之貳
  司隸校尉二
原主徒隸 察公卿環濟要畧曰司隸主徒隸以又曰/司隸董領京師察案公卿 下
 從緹騎 乗驄馬又曰司隸出從緹騎司列異記曰/鮑宣子永孫昱俱為 隸乗驄馬
京師歌之曰鮑氏驄三入司/隸再入公馬雖痩行歩工 增察七郡 掌六條上/見
通典註察隋書百官志曰司隸臺大夫正四品掌諸廵/察其所 六條一察品官以上政理二察官人貪殘三
察豪彊侵害下人等四察水旱不以實言及無災妄蠲/者五察部内盜賊六察茂才異行隱而不貢者毎年二
[112-13a]
月乗軺廵郡/縣十月入奏 原督二千石 號三獨坐漢舊儀曰司/隸校尉武帝
初置後諸侯王貴戚不服乃以中都中官徒奴千二百/人屬為一校尉部刺史督二千石也 東觀漢記曰司
隸校尉與尚書令御史中丞朝會/皆專席而坐故京師號曰三獨坐 時惟鷹鸇 舊號
卧虎上見下崔瑗司隸校尉箴目傅咸集曰司隸校尉/舊號卧虎誠以舉綱而萬 理提領而衆毛從者
也/ 奏收尹模 重據阮籍王隱晉書曰何曾字穎孝/為司隸校尉撫軍都尉尹
模因校事作威姦利盈積曾劾奏之罪甚狼籍方又曰/阮籍負才放誕居喪無禮何曽因言於帝曰公 以孝
治天下而聽阮籍以重哀飲酒食肉於公座宜擯四裔/無令汚染華夏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為吾忍耶
曾重引據辭理甚切帝/雖不從時人敬憚之 權貴改服 彊族斂手謝承/後漢
[112-13b]
書曰劉祐字伯巨為司隸校尉時權貴子弟罷州郡還/京師者毎至界首輙改易輿服隱匿財寶 又曰孫華
字春光為司隸校尉下車減損隨車坐席不遷豪傑貴/戚賔客絶其書疏案法捕治無所廻避京師晏然彊族
斂/手 令長去官 守令投印又曰許永為司隸校尉中/官子弟為令長官者並棄
官去威烈風行於是深見怨於幸臣也尚王隱晉書曰/劉毅字仲雄為司隸校尉奏太尉何曽 書劉寔父子
及羊琇張佗所犯狼籍司部守令事相連及望風投印/綬者甚衆貴戚斂手衆以為毅能繼諸葛豐蓋寛饒
 摧辱宰相 賤易上卿漢書曰鮑宣字子都為司隸/校尉時丞相孔光四時行園
陵官屬以令行馳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鉤丞相掾史沒/入其車馬摧辱丞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隸官
欲捕從事閉門不肯内宣坐距閉使者亡人臣禮大不/敬不道下廷尉獄博士弟子濟南王咸舉幡太學下曰
[112-14a]
欲救鮑司隸者會此下諸生會者千餘人朝日遮丞相/孔光自言丞相車不得行又守闕上書上遂抵宣罪減
死一等不又曰翟方進字子威為丞相司直時涓勲初/拜司隸 肯謁丞相御史大夫後朝會相見禮節又倨
方進舉奏勲輕慢宰相賤易上/卿不宜處位臣請下丞相免勲 增臺閣生風 官舍
奉祭晉書曰傅休奕轉司隸校尉天性峻急不能有所/容毎有劾奏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簮帶竦踊不寐
坐而待旦於是貴游懾伏臺閣生風固臧榮緒晉書曰/傅咸以議郎長兼司隸校尉咸前後 辭甚懇切上不
聽切勅使者逼就拜授咸悲咽以身無兄弟到官之日/喪祭無主重自陳乞遂不見聽聽於官舍設靈坐朔望
奉祭咸卧/病治職 成敗無憂 明智有餘十六國春秋曰王/猛望燕師之衆謂
鄧𦍑曰今日之事非將軍莫可以偼也成敗之機在斯/一舉將軍其勉之𦍑曰若以司隸見與者公無以為憂
[112-14b]
者英雄記董卓謂王允曰欲得一快司隸校尉誰可作/ 王允曰惟有盖勲元固京兆耳卓曰此明智有餘不
可假以/雄職 諱忌不䘏 聲名遂顯漢書曰司隸校尉下/邳趙興亦不䘏諱忌
毎入官舍輒更繕脩館宇移穿改築故犯妖禁而家人/爵祿益用豐熾官至潁川太守子峻太傅以才器顯孫
安代魯相三葉皆為司隸時稱其盛中列異傳曰故司/隸校尉上黨鮑子都少上計掾於道 遇一書生獨行
無伴卒得心痛子都下車為按摩奄忽而已不知姓名/有素書一卷銀瓶二即賣一瓶以殯其餘及素書著履
上呪之曰若子靈有知當令子家知子在此今使命不/獲久留遂辭而去至京師有驄馬隨之人莫能得近惟
子都近得子都歸行失道遇一闗内侯家日暮往宿見/主人呼奴通刺出見馬入白侯曰外客盜騎昔所失驄
馬侯曰鮑子都上黨高士必應有説侯曰此乃我馬昔/年無故失之子都曰昔年上計遇一書生卒死道中具
[112-15a]
述其事侯乃驚愕曰此吾兒也侯迎䘮開槨視銀書如/言侯乃舉家詣闕上薦子都聲名遂顯至子永孫昱並
為司/隸 持節察百僚 凌波從帝船續漢書百官志曰/司隸校尉一人比
千石孝武時持節常察舉百僚以下及京師近都犯法/者 魏志曰徐宣遷司隸校尉從至廣陵大軍乗舟風
浪暴起帝舩廻到宣船在後凌/波而前羣僚無至者帝壯之 原走馬奏趙王權威
挫折 奔車收王甫權門惶怖續漢書曰鮑永字君長/為司隸校尉上叔父趙
王良送來歙䘮還入夏城門右中郎將相逢道廹良怒/召門候詰責使走馬前永奏良大不敬由是權威挫折
百僚肅然數舉奏非法朝廷善之永辟右扶風平陵鮑/恢以為都官從事恢亦抗直不避强禦詔勅曰貴戚且
歛手以避二鮑其見重/如此 収王甫事詳三 虞詡言常侍論輸左校 許
[112-15b]
永言奄侍當下廷尉北堂書鈔曰後漢虞詡字升卿為/司隸校尉時中常侍張防特用權
勢毎請託受取詡輙案之而屢寢不報詡不勝其忿乃/自繫廷尉奏言曰今者張防復弄威柄國家之祸將重
至矣臣不忍與防同朝謹自繫以聞無令臣襲楊震之/跡書奏防流涕訴帝詡坐論輸左校防必欲害之二日
之中傅考四獄獄吏勸詡自引詡曰寧伏歐刀以示逺/近宦者孫程張賢等知詡以忠獲罪乃相率奏得免
謝承後漢書曰許永為司隸校尉言奄侍在内並貴幸/用勢於外見怨於宰臣遂見誣譛當下廷尉永謂友人
曰永年七十庶㡬以忠義致身未得殲姦人之首而/先賊受害何能復入奏對刀筆吏乎遂仰藥而死
  司隸校尉三
原察舉百僚後漢書百官志曰司隸校尉一人比二千/石孝武帝初置持節掌察舉百官以下及
[112-16a]
京師近郡/犯法者 内正百僚王隱晉書曰李𦙍領司隸校尉/𦙍屢自表讓忝傅儲宫不宜兼
監司之官武帝以二職並須忠賢故毎不許咸寧初皇/太子出居東宫帝以司隸内正百僚外督邦畿事任峻
重而少傅有旦夕輔導之務𦙍素羸/不宜久勞之乃轉拜侍中加特進 無所不統漢舊/儀曰
司隸校尉統皇太子三公/以下旁州郡無所不統也 無不綜典魏志曰鍾會字/士季遷司隸校
尉雖在外司時政損益/當世與奪無不綜典 督察姦邪續漢書曰康宣字/巨公遷司隸校尉
奉法遵典督察姦邪務舉宏綱正大體闊畧/細㣲其政嚴而不苛百官肅然京師清静 典司京
又曰牟融字子優拜司隸校尉典司京/師執直持平多所舉正百僚莫不敬憚 捕治奄侍
謝承後漢書曰許永為司隸校/尉是時奄侍用勢永舉法治之 奏免送官干寶晉總/記曰傅咸
[112-16b]
兼司隸校尉時朝廷寛弛豪右放恣郡縣從容宼賊充/斥交私請託朝野溷濁咸於是數日之間三奏免送官
奏案蹇諤終無/曲撓有司肅然 無所廻避謝承後漢書曰許永字永/先為司隸校尉是時奄寺
在内貴幸用勢永舉法無所/廻避京師號曰許游光也 民無侵寃益部耆舊傳/曰趙祈字伯
鸞為司隸校尉枹/鼓不鳴民無侵寃 宦侍屏氣後漢書曰李膺拜司隸/校尉時張讓弟朔為野
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/師因匿兄讓第舍藏於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卒破
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讓訴寃於帝詔膺入/殿御親臨軒詰以不先請便加誅辟之意膺對曰昔仲
尼為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積一旬私/懼已稽留為諐不意獲速疾之罪誠自知釁責死不旋
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惡退就鼎鑊如生之願也帝無/復言顧謂讓曰此汝弟之罪司隸何諐乃遣出之自此
[112-17a]
諸黄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宫/省帝怪問其故並叩頭泣曰畏李校尉也 姦慝自
楚國先賢𫝊曰黄尚字伯/竒為司隸校尉姦慝自弭 權門雀目䑕歩東觀漢/記曰陽
球字方正為司隸校尉詣闕謝恩表言常侍王甫罪過/奔車収送詔獄自臨考之父子皆死於杖下乃磔甫屍
署曰賊臣王甫於是權門震怖莫不雀目䑕歩京師肅/然曹節見甫屍乃收淚入言球罪帝徙為衞尉球叩頭
曰願假臣一月必令/豺狼鴟梟悉服其辜 京兆晚開早閉謝承後漢書曰/公孫曄為司隸
校尉時京兆/晚開早閉 石鑒再為司隸臧榮緒晉書曰石鑒以/才幹習於從政敢斷無
疑乃再為/司𨽻校尉 劉暾五為司隸又曰劉暾字長叔五為/司隸以允協物情故也
閉閤不通私書謝承後漢書曰華松為司隸校尉是時/貴戚專勢松下車閉閤不通私書不與
[112-17b]
豪右相見姦慝犯者輙奏/豪羣斂手由是深見非恨 閉閤不通豪右又曰任防/字文始為
司隸校尉嘗食乾飯十日一炊閉閤不通豪/右施設禁令貴戚斂手致相約勅不敢干越 司隸周
官銀章青綬晉百官表注曰司隸校尉周官/銀章青綬五時朝服佩水蒼玉 糾上檢
下貴戚憚之應劭漢官儀曰司隸校尉初置惟王章蓋/寛饒鮑宣糾上檢下嚴刑必斷貴戚憚之
京師/政清 矜嚴公正百僚忌難續漢書曰鮑永為司隸校/尉永性矜嚴公正百僚忌
難毎朝各/加戒慎也
  司隸校尉四
原詩魏應璩詩曰司隸鷹揚吏爪牙旋耀空折翅挫毛
[112-18a]
距宛頸還入籠世人指為戒誰復厲嚴冬
原箴漢崔瑗司隸校尉箴曰煌煌古制分劃五服翼翼
封畿四方之極牧監匡設是謂王國大漢通變崇𢎞簡
易吞舟之網以濟艱阨自時厥後或慢或遲繡衣四出
禍起宫闈江充作亂辱於戾園率隸掘蠱以詰其姦旣
定旣寧爰遂其官俾督京甸時惟鷹鸇必正必式國之
司直乃回乃邪實為讒慝毁於貞賢悔其何及昔唐虞
晏晏庶績以熙嬴氏惨惨怨毒用滋是故履上位者無
[112-18b]
云我貴茍任激訐平陽元黙以式百辟畫一之歌豈猶
遐逖使臣司隸敢告執役
  元帥一
增事文類聚曰元帥舊無其名左傳晉作三軍謀元帥
雖有元帥之稱而非官名後周大象元年詔以上柱國
為行軍元帥隋以親王為之唐凡親王總戎曰元帥文
武官總統則曰總管髙祖定京師置左右元帥太原道
行軍元帥西討元帥天寶末置天下兵馬元帥皆以親
[112-19a]
王領之又以大臣爲副元帥大歷八年罷天下兵馬元
帥建中四年以李希烈反置諸軍行營兵馬都元帥會
昌中置靈夏六道元帥天復六年置諸道兵馬元帥尋
復改曰天下兵馬元帥五代長興間加爲天下兵馬大
元帥錢俶在漢朝爲東南面兵馬都元帥宋建隆元年
加爲天下兵馬大元帥 續文獻通考曰遼北面有天
下兵馬大元帥府以太子親王總軍政官曰天下兵馬
大元帥曰副元帥有大元帥府以大臣總軍馬之政官
[112-19b]
曰大元帥曰副元帥有都元帥府以大將總兵馬之政
官曰兵馬都元帥曰副元帥曰同知元帥府事 金元
帥府天會三年伐宋更西南西北兩路都統府為元帥
府官曰元帥曰左副元帥曰右副元帥曰左監軍曰右
監軍曰左都監曰右都監其都元帥必以安班貝勒
爲之恒居守不出 元初於北庭楚實勒達林蒙古軍征
東等四處立都元帥府置都元帥副元帥元帥府置達
嚕噶齊元帥同知副元帥又有吐蕃宣慰司元帥府宣
[112-20a]
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布於
下郡縣有請則爲達於省有邊郵軍旅之事則兼都元
帥府品秩員數各有等差按世祖至元十三年平宋置/五道宣慰使浙東西江東西
湖南也十八年置南宣慰司二十九年以汪/惟和爲鞏昌二十四處都總帥亦元帥職也 明初設
元帥府有翼元帥都元帥副元帥等官後改五軍都督
府以統戎事遂革元帥之職
  元帥二
増詩書元帥 節度元勲左傳曰晉作三軍謀元帥趙/衰曰郤縠可臣亟聞其言矣
[112-20b]
說禮樂而敦詩書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安事/文𩔖聚曰唐詔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之師討 慶
緒帝以子儀光弼俱是元/勲難相統屬故不立元帥 臨軒授鉞 上樓行禮又/曰
唐德宗幸山南以渾瑊充朔方邠寧振武等道兼永平/軍奉天行營兵馬副元帥上臨軒授鉞用漢拜韓信故
事之又曰郭子儀自涇陽入朝帝御安福門/待 命子儀樓上行朝見之禮宴賜隆厚也 清河江
神 兩浙尚父又曰隋楊素爲行軍元帥伐陳率水軍/東下素坐平乗大舩容貌雄偉陳人望
之曰清河公即江神也牒又後唐詔曰朝廷每有將相/恩命准往例列銜於勅 後側書使字今兩浙節度使
錢鏐是元帥尚父與使相名殊不合列署敕尾/今後每署將相勅牒宜落下官位仍永爲式 詔置
僚屬 遣誓將帥又曰梁貞明三年詔授錢鏐諸道兵/馬元帥四年置元帥府僚屬 又曰
[112-21a]
錢𢎞佐授東南兵馬都元帥李孺贇求救𢎞佐召諸將/集議言山水險惡不可興兵𢎞佐曰唇亡齒寒古之明
戒吾爲天下元帥豈不能卹鄰若有/異議者斬乃遣將誓師果有成功
  元帥三
增征討元帥事文𩔖聚曰唐榮士琬爲征討元帥髙/仙芝爲副琬風格秀整士庶咸服焉
撫軍元帥又曰唐建寧王倓有才畧善騎射時元宗幸/蜀肅宗即位靈武欲以廣平王爲元子以倓
爲兵馬元帥李泌曰艱難時人屬望元帥况太子從曰/撫軍守曰監國今之元帥撫軍也廣平爲宜遂以廣平
爲元/帥 玉冊金印又曰同光中以錢鏐爲天下兵馬都/元帥尚父尚書令封吳越國王賜玉
冊金/印 手詔勅書又曰唐代宗即位内官程元振忌郭/子儀請罷副元帥子儀上表進肅宗
[112-21b]
所賜詔勅因自陳訴曰陛下念及勤勞貽臣詔書一千/餘首誠子孫萬代之寶自靈武河北河南等處賜手詔
勅書凡二十卷昧死上進詔答曰朕/不德不明俾大臣憂疑朕之過也 有功遥統又曰/開元
時奚契丹犯塞肅宗爲忠王乃授河北道元帥信王褘/爲副帥討之及諸將大破奚契丹肅宗以遥統之功加
司/徒 竟不臨戎又曰隋開皇時以漢王諒爲行軍元帥/伐髙麗諒至遼水師遇疾疫不利而還
突厥犯塞又以諒爲/行軍元帥竟不臨戎 圖凌煙閣又曰唐德宗初爲天/下兵馬元帥時史朝
義據東都代宗遣德宗會諸軍破賊於洛陽朝義走河/北分命諸將追之俄而賊將斬朝義首以獻河北平以
元帥功拜郭子儀等/八人圗形凌煙閣 公祏授首又曰唐輔公祏據江/東反命河間王孝㳟
爲行軍元帥擊之將發宴諸將取水忽化爲血在坐/失色孝㳟飲之曰此公祏授首之徵也後果擒公祏
[112-22a]
  元帥四
增詩元朱德潤送達兼善元帥赴浙東詩曰伏波將士
出鄞東夜斬鯨鯢碧海中虎帳䕶寒雲蔽日龍旂催曉
浪翻風帆開鷁羽桅星白箭拂髦頭血㸃紅洗手便聽
歌凱㨗大藩文帥作元功 鄭元祐寄雲南蕭元帥詩
曰南望元戎玉帳寒炎炎桂海息狂瀾牽獅入貢金連
索騎象來朝罽織鞍丞相渡瀘先鬢白將軍標柱獨心
丹春波涸盡思霖雨箕畢星躔夜夜看 張憲投贈周
[112-22b]
元帥十韻詩曰玉帳臨江近金城鎮海遥鼓聲秋動地
劒氣夜衝霄露下星河白風髙草木彫山寒旗獵獵沙
静馬蕭蕭左廣初傳駕西舩已畏燒五離纔散䑕六博
又成梟豪傑乗時奮賢才早見招紫樞虛上座黄闥待
清朝會見擒奸操歸來醉小喬恩波門外栁長拂富春
潮 耶律楚材贈富察元帥詩曰閑騎白馬思無窮來
訪西城緑髮翁元老規模妙天下錦城風景壓河中花
開杷欖芙蕖淡酒泛葡萄琥珀濃痛飲且圗容易醉欲
[112-23a]
凴春夢到盧龍
增制唐賈至郭子儀兵馬副元帥制曰昔伊尹與湯合
傅說與髙宗合尚父與周合故哲后良臣莫不至合非
賢不乂有開必先久大之業也公上略宏才惇信明誼
受我旄鉞輯寧區夏典器銘勲髙視前古實邦家之傑
豈獨爲予社稷之衞可獨弼予節制咨謀安危斯屬懼
朕之不稱也往欽哉 常衮李抱玉河西等道副元帥
制曰周以元老監方伯漢以丞相撫四彛則軍國之務
[112-23b]
中外一體自華陽而西至於隴坂渉河之右兼控五原
總三將之師專萬里之寄詰禁經武宜有統制憂邊謀
思深仗輔臣具官李抱玉文以經邦徳以鎮俗孝友忠
信人之模表禮樂刑政朝之訓式以道匡朕允升大猷
叅聽斷之可否載清浄以寧一兼委戎旅屛於方夏知
謀變化潛合神明將校恱從親如父子事出韜鈐之外
功成戰伐之前勤勞王家以衞社禝有致君庇人之績
冠旂常彞鼎之銘顧以國之憑倚久任憂患兵車之半
[112-24a]
悉以咨之當不憚煩以時鎮定 陸贄授馬燧渾瑊副
元帥招討河中制曰具官馬燧操業端亮器宇閎逹秉
難奪之節負不覊之才恒持至誠深識大體感激而三
軍有勇彌綸而庶績允諧威聲所臨郡邑皆復殿於北
土隱若長城具官渾瑊淳粹積𠂻仁厚成性本寛大以
容衆著誠信以撫人事必沉詳臨危益辦節惟貞固在
險逾彰𢎞濟艱難茂昭勲閥出納朕命光膺具瞻並文
武全才安危注意副我憂矚時惟二臣比德叶謀往濟
[112-24b]
多難 又授李晟鳳翔隴右節度使兼涇原副元帥制
曰周之元老以分陜爲重漢之丞相以憂邊見稱故方
嶽克寧疆場不聳安人保大致理之端今所以重煩上
台作鎭西土具官李晟勵精剛之操體博厚之德識時
通變而大節不奪虛受廣納而獨斷自明奉法以律身
推功以及下衆無犯命人用樂推誓羣帥於危疑之際
駐孤軍於版蕩之中氣凌風雲誠動天地一鼓而兇徒
折北再駕而京邑廓清師皆如歸人不知戰載安社稷
[112-25a]
功格皇天朕以汧隴近郊扶風右地川阜連亘抵於回
中限界諸彞藩屛王室所屬誠重付之元臣兼二將之
甲兵崇十連之統帥宣威耀德罷警息人俾予仰成時
乃丕烈
  都督一
原杜氏通典曰後漢光武建武初征伐四方始權置督
軍御史事竟罷建安中魏武爲相始遣大將軍督之而
袁紹分沮授所統諸軍爲三都督紹以沮授郭圗淳/于瓊各典一軍
[112-25b]
武征孫權還又使夏侯惇督二十六軍魏文帝黄初三
年始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刺史又上軍大將軍曹眞
都督中外諸軍假黄鉞則總統内外諸軍矣明帝太和
四年司馬宣王征蜀加號大都督髙貴鄉公正元二年
司馬文王都督中外諸軍尋加大都督及晉受禪則都
督諸軍爲上監諸軍次之督諸軍爲下使持節爲上持
節次之假節爲下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
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惟軍事得殺犯軍
[112-26a]
令者及伐吳之役以賈充爲使持節假黄鉞大都督總
統六師兼給羽葆鼓吹緹幢兵萬人騎二千置左右長
史司馬從事中即増參軍騎司馬各十人帳下司馬各
二十人大車官騎各三十人太康中都督知軍事刺史
理人各用人焉惠帝末乃并任非要州則單爲刺史庾/翼
都督征討諸軍事鎮襄陽綏/懐招納立客館置典賔參軍江左以來都督中外尤重
惟王導等權重者乃居之宋氏人臣則無居者惟江夏
王義恭得假黄鉞假黄鉞則專戮節制非人臣常器又
[112-26b]
有都督諸州軍事者則爲常職舊曰監某州諸軍事文
帝即位改監爲都督 後魏有都督中外諸軍事永安
以後近逺多事置京畿大都督總攝軍人立府置佐
後周改都督諸軍事爲總管則總管爲都督之任矣又
有大都督帥都督都督至隋三都督並以爲散官煬帝
改大都督爲校尉帥都督爲旅帥都督爲隊正唐武德/七年改
上大都督爲驍騎尉大都督爲飛騎/尉帥都督爲雲騎尉都督爲武騎尉按此則都督之名
微矣 隋文帝以并益荆揚四州置大總管并益揚三/州以親王
[112-27a]
臨統惟荆州以韋世/康爲之時論以爲美其餘總管府置於諸州列爲上中
下三等加使持節煬帝悉罷之 唐諸州復有總管亦
加號使持節刺史加/號持節武德元年諸州總管亦加號使持
節五年以洛荆并幽交五州爲大總管府七年改大總
管府爲大都督府總管府爲都督府舊洛州已置都督/府武徳四年廢府
置大/行臺復有行軍大總管者蓋有征伐則置於所征之道
以督軍事自武德以來亦有元帥之號太宗爲秦王加
西討元帥中宗爲周王爲洮河道元帥睿宗爲相王爲
[112-27b]
并州道行軍元帥代宗爲廣平王時充天下兵馬元帥
親總師旅克定禍亂以大臣宿將郭子儀李光弼等隨
其方面以爲副謂之副元帥以督諸道事及皇帝踐祚
以雍王爲之王升儲宫而元帥闕安禄山反後天寶十/五年哥舒翰爲諸道
兵馬元帥李峘李若幽李勉/又爲兵馬都統蓋從其宜也太極初以并益荆揚爲四
大都督府開元十七年加潞州爲五焉其餘都督爲上
中下等上都督府五中都督府/十三下都督府十六前後制置改易不恒難
可備叙凡大都督府置大都督一人掌所管都督諸州/城隍兵馬甲仗食
[112-28a]
糧鎮/戍等親王爲之多遥領其任亦多爲贈官長史居府以
總其事各有長史司馬録事功曹以下官屬但員數/多少與諸州府有差其職事不異詳郡佐
左四中郎將近代行軍總管之任凡將帥出行兵滿萬/人以上則置長史司
馬倉兵等曹參軍若/萬人以下員數逓減 增合璧事𩔖曰唐大府皆置都
督景雲二年置二十四人察刺史以下善惡揚益并荆
四州爲大都督汴兖魏冀蒲綿秦洪潤越十州爲中都
督皆正三品齊鄜涇襄安潭遂通果夔十州爲下都督
從三品當時以爲權重難制奏罷之惟四大都督府如
[112-28b]
故自唐以後不置 宋紹興初吕元直復相謀進取秦
會之欲奪其權乃共議令元直以左僕射都督江淮荆
浙諸軍事置司鎮江元直覺之遽歸而命孟富文以參
政權同都督已而落權字四年趙元鎮自知樞密院爲
川陜宣撫處置使元鎮以與吳玠共事爲嫌仍改都督
川陜荆襄諸軍事五年春元鎮與張德並相遂帶兼都
督諸路軍馬之銜秋紇石烈志寧入寇詔湯進之以左
僕射爲之進之逗遛不行乃命王瞻叔以參知政事爲
[112-29a]
同都督瞻叔亦丐免於是遂命楊存中代爲都督非宰
相而爲都督自存中始督視軍馬者紹興三十一年冬
葉審言始以樞宻院爲之朝議以審言非相臣故其名
下都督一等蓋不考趙豐公故事失之也隆興初張魏
公爲江淮都督乃命汪明逺以參知政事督視湖北荆
西軍馬方城失守汪謫台州遂并令魏公督之張魏公
之初爲都督也以行府爲名凡事干朝廷則關三省樞
宻院孟庾富文時在政府大不平曰三省樞宻院乃奉
[112-29b]
行行府文書耶因稱疾求去隆興初再爲都督宰相主
和議所行多與督府異魏公乃言進退調發當從督府
取㫖施行日令主兵官及帥守監司輒以軍期事務徑
申朝廷已劄下依本府指揮仍取軍令狀上曰豈有不
申朝廷之理乃詔江淮軍馬調發應援從督府取旨施
行其餘事並令申奏如舊開禧用兵除邱宗卿僉樞督
視軍馬閱月而免數月吳曦反乃復命李季張以參知
政事督視四川軍馬既而有裂土之議又罷行自是不
[112-30a]
復除都督矣 續文獻通考曰遼南面有遼陽大都督
府 金海陵南伐時立左右領軍大都督將三十二總
管 元初有山東河北蒙古軍大都督府至元二十一
年罷統軍司統元帥府立蒙古軍都萬戸府大德七年
改山東河北蒙古軍都萬戸府延祐五年罷天歷二年
改立爲大都督府定置大都督同知副都督僉都督事
經歷都事管勾照磨 明置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
毎府左右都督各一人都督同知二人都督僉事二人
[112-30b]
恩功寄䘵無常員其屬經歴司經歴一人都事一人
吾學編曰明初置統軍大元帥府樞宻院甲辰革樞宻
總管萬戸定爲指揮千百戸總小旗又革都䕶統軍元
帥萬戸府辛丑立大都督府又設左右都督都督同知
都督僉事及斷事官洪武十三年分中左右前後五軍
都督府又設左右斷事官十五年置五軍十衞叅軍府
二十三年置五軍斷事司曰稽仁稽義稽禮稽智稽信
建文中革斷事官及五司官靖難後復舊官而斷事五
[112-31a]
司遂不復設永樂元年置行後軍都督府於北京已而
分五府稱行在某軍都督府罷行後軍都督府十八年
除行在在應天者加南京字洪熙元年復稱行在仍設
行後軍都督府宣徳三年又革行後軍都督府正統六
年復除行在
  都督二
增晉書曰羊祜字叔子都督荆州諸軍事祜出鎮南夏
開設庠序與吳人開布大信降者欲去皆聽之於是翕
[112-31b]
然恱服稱爲羊公 又曰杜預字元凱拜鎮南大將軍
都督荆州諸軍事江漢懐德化被萬里南土歌之曰後
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 又曰陶侃字士行
遷都督荆雍益梁州諸軍事勤於吏職閫外多事千緒
萬端㒺有遺漏逺近書疏莫不手答引接疎逺門無停
客 又曰劉𢎞字和季爲荆州都督威行南服凡有興
廢手書守相丁寧款宻人皆恱服爭赴之咸曰得劉公
一紙書賢於十部從事 又曰郗鑒字道徽金鄉人時
[112-32a]
天下饑荒鑒分贍宗族及鄉曲孤老賴而全濟者甚衆
遂共推鑒為主衆至數萬帝就加都督兖州諸軍事
又曰庾亮字元規都督江荆等州軍事在武昌諸佐吏
殷浩之徒乗秋夜共登南樓俄而亮至諸人將起避之
亮曰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又曰溫嶠字
太真都督東安北部諸軍事時王敦搆逆錢鳯等奄至
都下嶠燒朱雀桁以挫其鋒自率衆與賊夾水戰擊敗
之 又曰符堅入宼次於項城衆號百萬詔以謝元為
[112-32b]
前鋒都督諸軍事率兵距之列陣臨肥水元以精銳八
千渡肥水決戰堅中流矢衆奔潰投水死者不可勝計
肥水為之不流 又曰晉永和中以桓溫為征討大都
督討姚襄師次伊水姚襄距戰温結陣而前親被甲督
弟冲及諸將奮擊大敗之 通鑑曰唐武德中以張鎮
周為舒州都督鎮周舒州人到州召親故酣飲贈以金
帛與别曰今日張鎮周猶得與故人歡飲明日則舒州
都督治百姓耳自是親故犯法一無所縱境内肅然
[112-33a]
又曰唐貞觀中李大亮為凉州都督帝遣使至凉州大
亮有佳鷹使者諷使獻之大亮宻表曰陛下久絶畋游
而使者求鷹若陛下之意深乖昔㫖如其自擅則使非
其人帝恱手詔襃美賜以荀恱漢紀 翰苑新書曰宋
張浚都督諸路兵馬往江上視師至鎭江召韓世忠諭
上㫖使前屯楚州至建康撫張俊至太平州撫劉光世
軍將士無不踴躍思奮
  都督三
[112-33b]
增脩廢堰 飲貪泉白孔六帖曰張守珪為𤓰州都督/州地沙瘠不可藝時渠堰為鹵毁
材木無所出一夕水暴至大木千章塞流而下因取之/修復堰坊州人神之刻石紀事 又曰馮立拜廣州都
督前後作牧者多以黷貨致蠻怨叛立至不營産業嘗/至貪泉嘆曰此豈隐之所酌耶吾雖日汲此水庸易吾
性哉遂極/飲而去 務清淨 尚嚴肅又曰漢陽王瓌為荆州/都督政務清淨嶺外酋
豪數相攻伐瓌使諭威徳皆如約不敢亂所又曰張/嘉貞歷秦州都督為政尚嚴肅甚為人吏 畏憚
 指授當任 規模出人玉海曰謝安都督揚豫等州/諸軍事假節苻堅次淮肥加
安征討大都督指授將帥各當其任每太平御覽曰庾/翼都督江荆益三州刺史制度規模 出於人數年之
中軍國充實人情翕然稱其/才明由是河南皆懐歸附 得江漢心 開洱河地
[112-34a]
晉書曰晉帝將有滅吴之志以羊祜為都督荆州綏懐/逺近甚得江漢之心 玉海曰韋仁夀加檢校南寕州
都督將兵五百循西洱河開地數千/里酋豪賔見授以牧宰威令簡嚴 吹笳觧圍 陶
瓦免患山堂肆考曰劉琨為并州都督在晉陽敵騎圍/之數重琨乘月登樓清嘯敵聞之悽然長嘆中
夜奏邉笳敵欷歔有懐土之思向曉復吹便棄圍走患/白孔六帖曰宋璟徙廣州都督廣人以茅結屋多火
璟教人陶瓦又築堵列/邸肆越俗始知棟梁利 士女相慶 兒童亦知山堂/肆考
曰陶侃都督荆湘等州軍事復鎮荆州士女相慶至翰/苑新書曰張浚視師江上四方之士莫不傾心下 兒
童亦知有張都督每使者/至金其國必問浚仐何在 賜錦表政 刻石頌徳白/孔
六帖曰王方慶遷廣州都督南海舶市珠琲前都督冒/取其貨方慶至秋毫無索議者謂其治廣第一詔賜瑞
[112-34b]
錦雜綵以表善政息又曰王晙授桂州都督/開屯田數千頃以 轉漕百姓刻石頌徳 道不拾
遺 衆皆趨本又曰郭元振遷凉州都督治凉五嵗道/不拾遺 又曰竇軌為洛州都督周洛
間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/者按之由是威信甚行衆皆趨本 示賊禍福 諭國
威靈又曰馮元常拜廣州都督安南酋領李嗣仙殺都/護劉延祐詔元常討之元常航海馳檄先示禍福
賊黨多降乃斬其首惡而還党又曰膠東王道/彦拜岷州府都督間遣人入 項諭國威靈 先擇
最吏 再破巨賊又曰陽嶠等議建都督府先擇最吏/遂以嶠為涇州都督 又曰宗室孝
㳟為揚州行䑓大都督再破巨賊/北自淮東抱江度嶺而南盡統之 吳主執鞭 司馬
與鎧玉海曰吳陸遜假黄鉞為大都督吳主親執鞭以/送之 太平御覽曰陳勰為陶侃廣州長史侃夢
[112-35a]
有司馬以鎧與侃勰以為司馬國姓鎧者/捍國之噐節下當進位果除都督交州 専治軍旅
 賜勞璽書翰苑新書曰宋呂頥浩與秦檜同秉政檜/令其黨建言今二相宜分任内外之事遂
除頥浩都督江淮等路諸軍上諭之曰頥浩専治軍旅/檜専理庻務如種蠡之分職乃詔頥浩總師北向置都
督府於鎮江以白孔六帖曰宗室晦/為營州都督 治狀聞璽書賜勞 營府舊城 置
牙行在玉海曰營州都督寄治於漁陽城開元時奚契/丹款附上欲復營府於舊城詔宋慶禮與姜師
度更栁城築營州城拜慶禮營州都督開屯田八十餘/所 翰苑新書曰趙忠簡公鼎與張浚俱帶都督諸路
軍馬置牙行在浚出視師江上以行/府為名而鼎居中總政事表裏相應 不受贈金 竊
慕箴闕白孔六帖曰李尚隐遷廣州都督及還人或裒/金以贈不納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
[112-35b]
庻太平御覽曰張寔都督凉州下令曰比年饑旱殆由/ 事有闕竊慕箴誦之言以補不速自今有靣刺孤罪
者酬以束帛翰墨陳孤過者荅/以筐篚謗言於市者報以羊米 假以黄鉞 倚如長
玉海曰王導假節都督諸軍石勒侵阜陵成帝詔加/導大司馬假黄鉞出討之帝親餞於郊後轉中外大
都督俊翰苑新書曰張浚為樞宻使督師江淮上召督/參陳 卿問浚飲食言貌曰朕倚魏公如長城不當為
浮言/摇奪 張儉建平糴 方翼造人耕白孔六帖曰張儉/徙代州檢校都督
勸墾田力耕嵗數稔私蓄富實儉建平糴法入之官由/是儲斛流贏 太平御覽曰王方翼為夏州都督屬牛
疫無以營農方翼造人耕之法/施關鍵使人推之百姓利焉 視師 督戎 倚重
宗臣 肇開督府 萬里揚聲 百蠻褫魄 運籌決
[112-36a]
帷幄之勝遂定廟謨 假鉞督中外之軍仍専閫寄
東征若周公將是皇於四國 北伐如吉甫本為憲於
萬邦 養天下之大老當居論道之尊 運堂上之竒
兵正頼折衝之重 東晉獨王導首専其權 南京在
義㳟常假其節
  都督四
增詩唐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詩曰天官動將星漢上
栁條青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忘身辭鳳闕報國取
[112-36b]
龍庭豈學書生軰窗間老一經 韓翃留别孟都督詩
曰平蕪霽色寒城下羙酒百壺争勸把連呼寳劍銳頭
兒少駐金覊大頭馬一飲留歡分有餘寸心懐思復何
如他時相憶如相問青𤨏門前開素書 明張時徹徐
氏東園訪馬都督詩曰錦衣驄馬霍嫖姚春日鳴弦獨
射鵰芳草池塘涵日月青山臺榭亂雲霄虬龍倒掛東
林樹烏鵲晴飛白石橋隂洞花深人不到江城何處夜
吹簫
[112-37a]
  總管一副總管以下附/
増文獻通考曰魏黄初始置都督諸州軍事後周改都
督諸軍事為總管武帝時以王謙為益州總管總管之
名始此隋文帝以并益荆揚四州置大總管其餘總管
府置於諸州列為上中下三等加使持節煬帝改帥都
督為旅帥唐諸州復有總管亦加使持節武徳初邉要
之地亦置宋朝馬歩軍都總管以節度使充副總管以
觀察以下充有止一州者有數州為一路者有帶兩路
[112-37b]
三路者或文臣知州則管勾軍馬事舊相重臣亦為都
總管咸平發三路都總管景徳詔鎭定兩路併為一路
諸路並去行營之名止為駐泊總管慶厯三年詔近分
陜西縁邉為四路各置經略安撫招討等使自今路分
總管鈐轄以上許與都總管司同議軍事路分都監以
下並聼都總管等節制違者以軍法論七年析河北四
路各置都總管一員如無事止以安撫使總制諸路八
年諸州部署並改總管副總管建炎元年李綱言守備
[112-38a]
當於沿河沿淮沿江置帥府要郡以控扼其帥府文臣
一員帶安撫使馬歩軍都總管武臣一員充副總管改
路分為副總管遇朝廷起兵則副總管為帥副鈐轄都
監各以兵從出聼其節制正官願行者聼紹興二年詔
郡守臣罷帶兵職諸路副總管可依舊改充路分鈐轄
五年詔兩淅江南荆湖福建廣東可依三路置總管於
帥府七年淮東置總管十二年諸路並置州總管一員
 宋初以朝官及諸司使以上充或一州或一路或兩
[112-38b]
路三路亦有無都字者嘉祐詔内臣為鈐轄都監者逐
路止置一員祖宗時不常置成都大府帥臣第帶兵馬
鈐轄而兩武臣之為鈐轄者與鈞禮建炎三年詔要郡
守臣兼兵鈐轄以武臣為之副改諸路都監為副鈐轄
紹興三年守臣罷兼兵職副鈐轄改為路分都監而帥
府如故其後益瀘夔廣桂五州牧皆以都鈐轄為稱而
江西贛州以多盜其守臣亦帶江西兵馬鈐轄二十八
年鎭江府守楊揆請添鎭江州鈐轄從之淳熈間詔諸
[112-39a]
路訓練路鈐並要年六十以下曾經從軍有才武人充
紹熈初詔雜流出身不得注路分州鈐都監専注才武
及曾任主兵官之人 宋兵馬都監有路分掌本路禁
旅屯戍邉防訓練之政令以肅清所部建炎三年以要
郡守臣帶本路兵馬都監武臣一員充副都監紹興三
年罷守臣兼兵職而副都監如故州都監則以大小使
臣充掌夲城屯駐兵甲訓練差使之事兼在城廵檢資
淺為監押 宋有沿邉溪洞都廵檢或蕃漢都廵檢或
[112-39b]
數州數縣管界或一州一縣廵檢掌訓練甲兵廵邏州
邑擒捕盜賊事又有刀漁船戰棹廵檢江河淮海置捉
賊廵檢及廵馬遞舖廵河廵捉私茶鹽等中興後凡沿
江沿海皆置廵檢一員又置都廵檢以總之聼州縣守
令節制 續文獻通考曰明在外府州縣於闗津要害
處設廵檢一員從九品 又曰遼都總管之職北面有
東路兵馬都總管府其官曰東路兵馬都總管曰同知
東路兵馬司南面五京各有都總管府官曰某京都總
[112-40a]
管知某府事曰同知某府事有諸軍兵馬都總管府有
歸聖軍兵馬都總管府官曰某兵馬都總管曰某兵馬
副總管曰同知某兵馬事曰某兵馬判官又有南京兵
馬都總管府與五州都總管府山後五州都總管府興
宗重熈四年改南京總管府為元帥 金天㑹六年伐
宋畢詔還西南西北二帥以鎭方面諸路各設兵馬都
總管府海陵天徳二年八月詔改諸京兵馬都部署司
為本路總管府又以婆速路統軍司為總管府正隆六
[112-40b]
年海陵南伐置三十二總管諸總管府節鎮兵馬司都
指揮使一員副指揮使二員指揮使一員軍使一員總
管而下諸府鎭有都軍司設都指揮使一員 元立都
總管府與總管府各因其所司之事為名皆無典兵之
責設官秩髙者三品或四品卑者五品六品 明制兵
民錢糧俱統於布按都司及府州縣以上總管等官俱
不設
  總管二
[112-41a]
增遼東獻俘 定襄制敵事文𩔖聚曰李勣為遼東道/行軍大總管率兵二萬執高
藏男建等詔勣獻俘昭陵曰又曰唐裴行儉為定襄道/行軍大總管討突厥行儉 以謀制敵可也因詐為糧
車伏壯士又伏兵踵其後敵果掠/車壯士突出伏兵至殺獲㡬盡 箭定天山 俘滅
三國又曰唐薛仁貴副鄭仁㳟為鐵勒道行軍總管九/姓衆十餘萬來挑戰仁貴發三矢殺三人敵氣懾
皆降軍中歌曰将軍三箭定天山将士長歌入漢闗所/又曰蘇烈為神丘道大總管討百濟俘其王義慈等
滅三國皆/生執其王 戰俘名王 戰獲乗馬又曰李大亮為河/東道大總管出北
道與敵遇蜀渾山大戰破之俘其名王與又曰襄邑王/神符遷并州總管頡利可汗盜邉神符 戰汾東斬級
五百獲馬二千及戰沙河獲頡/利逹官得可汗所乘馬及鎧 霹靂域内 蹀血邉
[112-41b]
又曰唐長孫晟為秦川道行軍總管出討突厥晟斬/千餘級有逹官來降言突厥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
聲謂為霹靂見其走馬稱為閃電晉王笑曰将軍震怒/威行域内 又李靖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勁騎三
千由馬邑趣惡陽嶺頡利可汗大驚太宗曰靖以騎三/千蹀血邉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軰定澡吾渭水之恥矣
 詔召入朝 先登報國又曰泉男生授平壤道行軍/大總管兼持節安撫大使舉
哥勿南蘇倉巖等城以降帝命舍人李䖍繹就軍慰勞/賜袍帶金釦七事明年詔召之入朝所過州縣𫝊舍作
歌吹右羽林將軍李同以飛騎迎寵其又曰唐張士貴/貞觀中為龔州道行軍總管太宗以 冒矢石先登勞
之曰嘗聞以忠報國/者不顧身于公見之 銳士冞入 全軍獨歸又曰侯/君集李
靖討吐谷渾以君集為磧石道行軍總管君集曰王帥/已至賊不據險天贊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備必有大利
[112-42a]
靖然其計簡銳士約齎冞入大戰破之将又曰李靖為/行軍總管以江淮兵萬人屯大谷時諸 多敗獨靖全
軍歸俄權檢校/安州大都督 燕逹戰功 狄青材勇又曰熈寧五/年以燕逹權
發遣環慶路駐泊總管掌州之役逹有戰功故自鈐轄/躐遷總管 又曰狄青為涇原路兵馬副總管上嘉其
材勇欲一見之詔令入朝㑹㓂逼平原乃令亟往涇原/俾圖像以進上曰朕之闗張也於是有狄萬人之稱
 上言耶律患 請持夏國臂又曰天聖七年劉平授/忻州團練使屬上封事
言趙元昊連姻耶律必為邉患授邠寕環慶副總管遣/中人就賜黄金噐 又曰种子諤李憲措置熈河邉事
子諤鄜延路副總管秉常為母所囚子諤入對大言曰/夏國無人秉常孺子臣請持夏國臂而來神宗壮之
  總管三
[112-42b]
增擊下十城事文𩔖聚曰李大亮擢金州總管府司馬/王洪烈據襄陽詔大亮安撫樊鄧因圖之
進擊下/十餘城 進拔八城又曰蓋蘇文死男生為弟所逐使/子詣闕降乃拜契苾何力為遼東
道行軍大總管安撫大使經略之副李勣同趨髙麗勣/已拔新城乘勝進拔八城引兵還與勣㑹何力率兵五
十萬先趨平壤/擄其王以獻 璽書襃勞又曰馬耆王叛郭孝恪請/擊之即拜西川道行軍總
管率歩騎出銀山道夜襲/破之帝悦降璽書褒勞 金瓶賜勞又曰秦叔寳事/秦王府拜馬軍
總管戰羙良川破尉遲㳟有功帝賜以黄金瓶勞之曰/卿不恤妻子而來歸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當割以
啖爾况子/女玉帛乎 札授方略又曰淳化時以參政趙昌言為/川陜兩路兵馬都總管太宗以
蜀㓂尚有殘孽會昌言安撫招討仍賜/御札數幅丁寕授以方略委任雄盛 御賜秘略又/曰
[112-43a]
景祐四年以御製神武秘畧賜㳂/邉總管鈐轄每得代更相授之 當今名將又唐太/宗曰當
今名將惟李勣薛萬徹江夏王道宗而已貞觀/二十二年以青丘道行軍總管伐髙麗㧞其城 任以
藩丘又曰唐髙祖詔黎州總管曹國公徐世勣/本自黎陽擁徒歸順任以藩岳成效克彰 李衍
賜錦帛册府元龜曰李衍為義州刺史從韋孝寛鎮玉/壁城數與賊戰齊平以軍功進授大將軍賜雜
綵三百匹王謙作亂髙祖以衍為行軍總管討平之進/位上大將軍賜縑二千匹開皇元年又以行軍總管征
叛蠻平之進位柱國賜錦帛二千/匹大舉伐陳又授以行軍總管 義臣賜御甲又曰/楊義
臣髙祖仁夀初拜為/朔州總管賜以御甲 王軌入淮口又曰王軌髙祖時/為上大將軍陳將
吴明徹入㓂呂梁徐州總管梁士彦與戰不利乃退保/州城明徹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艦於城下以圖攻取
[112-43b]
詔以軌為行軍總管赴救軌潛於清水入淮口多𥪡大/木以鐵鎻貫車輪横截水流以斷其舩路方欲宻決其
堰以斃之明徹知之乃破堰而退冀乘決水之勢以得/入淮比至清口川流已闊水勢亦衰舩艦並礙於車輪
不復得過軌因圍而蹙之明徹及將/士三萬餘人并噐械輜重並被俘獲 仲文出漢口又/曰
于仲文開皇中為柱國將軍伐陳之役拜行軍總管以/舟師自章山出漢口陳郢州刺史荀法尚等請降秦王
俊皆令仲文/以兵納之 李金才破突厥又曰李金才為楊素行/軍總管破突厥於納逺
川進位/大將軍 韓僧夀破突厥又曰韓僧夀仕周為中旅下/大夫髙祖得政從韋孝寛平
尉遲逈毎戰有功授大將軍至髙祖開皇/中檢校靈州總管事從楊素擊突厥破之
  總管四
[112-44a]
增詩唐李乂奉和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詩
曰邉郊草地腓河塞有兵機上宰調梅寄元戎細栁威
虎貔東道出鷹隼北庭飛玉匣謀中野金輿下太微投
醪銜餞酌緝衮事征衣勿謂公孫老行聞奏凱歸 劉
憲奉和聖製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詩曰命
將擇耆年圖功勝必全光輝萬乘餞威武二庭宣中衢
横鼓角曠野蔽旌旃推食天厨至投醪御酒𫝊凉風過
鳳苑殺氣下鷄田分閫恩何極臨岐動睿篇 蘇頲奉
[112-44b]
和聖製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詩曰北風吹
早雁日夕渡河飛氣冷葭應折霜明草正腓老臣帷幄
算元宰廟堂機餞飲迴仙蹕臨戎觧御衣軍装乘曉發
師律候春歸方佇勲庸盛天辭降紫微 鄭愔奉和幸
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詩曰御蹕下都門軍麾
出塞垣長楊跨武騎細栁接戎軒睿曲風雲動邉威鼓
吹喧坐帷將閫外俱是報明恩 元趙孟頫送吳思可
總管汀州詩曰七閩南去路﨑嶇五馬承恩出帝都地
[112-45a]
氣喜聞今有雪民生寧似昔無襦山城酒羙傾鸚鵡雨
館春深聼鷓鴣他日相思應悵恨離筵不忍賦驪駒
又贈托克托穆爾總管詩曰將軍鐵馬擁琱弓壯歲分符
鎮越中山水多情留賀監兒童拍手愛山公紫髯似㦸
君猶壯白髪如絲我已翁説禮敦詩殊不忝看君真有
古人風
  都統一副都統統制附/
增文獻通考曰晉孝武帝太元十九年有河西大都統
[112-45b]
唐天寶末置為天下兵馬元帥都統朔方河東北平盧
節度使都統之名始於此乾元元年户部尚書李峘除
都統淮南江東西節度使宣慰觀察處置等使都統之
官始於此唐置或總五道或總三道上元末省大中後
討徐州以康成訓討黄巢以荆王鐸為都統黄巢之難
置諸道行營都統掌征伐兵罷則省雖總諸道兵馬不
賜旌節宋朝諸軍都統制者自渡江已前亦有之然未
為官稱盖是時陜西河東三路皆以武臣職髙有智畧
[112-46a]
者為馬歩軍副都總管遇出師征討則加以都統制軍
馬之名猶今節制軍馬之𩔖非有司分也建炎元年置
御營司遂擢王淵為都統制都統制名官自此始大槩
南渡置統制一則兵興稱謂不一諸路起兵有自稱統
制者州縣管押勤王兵者亦有稱統制者諸道都總管
及諸司便宜差統制者建炎初並罷惟中都主兵朝廷
差充統制者仍舊紹興初諸大將改為行營五䕶軍四
年吳玠升宣撫副使其弟為右䕶軍都統制十一年韓
[112-46b]
世忠張浚岳飛除樞宻使副使罷宣撫司其統領將副
並改充御前隸樞宻院各帶御前字入銜其兵馬就令
所部統制官節制而都統皆以屯駐名冠軍額之上獨
川陜如故恩數畧視三衙權任在帥臣之右官卑者稱
副都統制設屬有計議機宜幹辦公事準遣十九年漢
沔兩大將改為御前諸軍璘稱利州西路駐劄御前諸
軍都統制政稱利州東路駐劄御前諸軍都統制郭浩
時已死故金州無都統制但以知州兼節制嘉定初蜀
[112-47a]
叛旣平安丙又奏分興州十軍為沔利三軍沔州除都
統制利州除副都統制矣 唐興元中置副都統宋紹
興中亦有副統制隆興二年詔應諸軍副都統制並罷
乾道三年五月上謂宰執曰朕欲江上諸軍各置副都
統制一員令兼領軍事豈惟儲他日統制亦使主將有
所顧忌於是以郭則為鎮江副都統制張榮為建康副
都統制三省樞宻院定制云已復置在外副都統制裨
賛主帥商議軍事覺察奸弊所有本司文字與都統連
[112-47b]
銜調發軍馬并聽都統指揮月旦亦許上表平江許浦
水軍乾道間置副都統以領之 統制統領官三衙及
御前軍將佐也祖宗時禁兵但以路分都監等領之渡
江後大軍又有統制同統制副統制統領同統領副統
領等其下乃有正將副將準備將之名 續文獻通考
曰遼北面行樞宻院下有都統所其官曰監軍曰行軍
諸部曰監戰曰行軍都統曰行軍副都統曰行軍都監
其分列有行軍都押司官曰都押曰副押有行軍都部
[112-48a]
署司有左翼軍都統所有右翼軍都統所有中軍都統
所有御營都統所其遠探軍曰小校曰拽剌其候騎曰
偵候曰候人曰拽刺有東征都統所亦號東面行軍都
統所有號東路行軍都統所有東征統軍司有東征先
鋒使司蓋皆為髙麗而設也有南征都統所亦號南面
行軍都統所有南征統軍司有南面行營總管府有南
面行營都部署司有河南道行軍都統所蓋皆為宋而
設也外此又有北道行軍都統所有東北面行軍都統
[112-48b]
所有西北面行軍都統所有西南面行軍都統所其設
官皆同 金收國元年置南路都統司以討張彀天輔
五年襲遼主始有内外諸軍都統之名時以奚未平又
置奚路都統司後改為六部路都統司以遥輦九營為
九明安隸焉與上京及泰州凡六處置毎司統五六萬
人又以渤海軍為八明安凡明安之上置軍帥軍帥之
上置萬户萬户之上置都統天會元年以襲遼主所立
西南都統府為西北西南兩路都統府後伐宋更為元
[112-49a]
帥府即此也十年改南京都統司為東南都統司治東
京以鎮多髙麗後又置統軍司於大名府天德二年罷
大名統軍司而置統軍司於河南山西陜西三路以元
帥府都監監軍為使分統天下之兵又改烏爾古徳哷勒
統軍司為招討司以布琳路統軍司為總管府正隆末
復陞陜西統軍司為都統府又設三道都統制府及左
右領軍大都督將三十二總管以伐宋大定五年復罷
降為綂軍司元光時招義兵以四萬户為一副統兩副
[112-49b]
統為一都統 元以其事分於元帥大都督而都統之
名不立 明不設
  都統二
增出鎮河中事文𩔖聚曰郭子儀上元初詔為諸道兵/馬都統令率諸鎮之師抵范陽詔下為魚
朝恩所沮永泰元年以子儀都/統河南節度使行營出鎮河中 蕩滌羣宼又曰乾符/中黄巢掠
江淮宰相王鐸曰臣忝宰相在朝不足分陛下憂願自/率諸軍蕩滌羣寇乃拜守司徒平章事荆南節度使諸
道行營兵/馬都統 和尚原戰又曰張忠獻公浚烏珠欲窺蜀/浚令陜西都統制吳玠於鳳翔
府之和尚原誘致其來烏珠引衆來犯玠與戰烏珠中/箭而遁俘其將英格貝勒及首領三百甲其衆損者過
[112-50a]
半/ 大人洲戰又曰李顯宗時金主亮來犯公以池州/都統移軍舒城除御營先鋒都統制堠
騎報兵渡淮公領趙康年等與戰於大人洲/首挫其鋒乘勝掩擊敵軍溺死者千餘人 立功取
節鉞又曰賊衆劉猊次於濠壽之間張俊拒之詔併以/淮西軍屬俊沂中為張浚統制官浚遣沂中至泗
州與俊合且使謂之曰上待統制厚宜及/時立大功取節鉞或有差跌浚不敢私 破賊復江
又曰和義楊郡王沂中傳李成叛江南招討使張浚/議所以破賊王時為右軍統制官遂由上流徑絶生
米渡出賊不意遇其先鋒擊退之賊將馬進銳卒數萬/來犯浚率歩兵攻其前沂中乃將騎卒與神武後軍統
制陳思㳟出山後夾擊/乃大破之遂復江州
  都綂三
[112-50b]
增詩唐韓愈次潼闗上都統相公詩曰暫辭堂印執兵
權盡管諸軍破賊年冠蓋相望催入相待將功德格皇
天 耿緯上裴行軍都統詩曰邊塵已滅天山外閉閣
陰陰日復曛櫪上驊驑嘶鼔角門前老將識風雲旌旗
四面髙秋見絲竹千家靜夜聞莫道古來多計策功成
惟有李將軍
增制唐常衮授王縉侍中兼河南都統制曰具官王縉
有髙妙之行有𢎞達之識學該古訓文正國風夢帝賚
[112-51a]
予濟川用汝百揆時叙四維克張累陳造膝之言彌契
沃心之道濵海之右自河而南王旅攸同戎車殷會監
於方伯之國利用建侯之司大將息人予有禦侮鎮漢
沔淮徐之地統齊梁魯鄭之軍總制髙牙紀綱羣帥𢎞
七伐四征之策成一匡九合之功式遏外虞厎綏多難
將授銅符之律爰咨𤨏闥之謀往哉汝諧無替朕命
陸贄授劉洽檢校司空充諸道兵馬都統制曰論道經
邦允歸碩望建牙統衆必藉雄才中外具瞻安危注意
[112-51b]
今以二柄委之元臣具官劉洽秉志端亮飭躬簡儉博
厚足以容衆和易足以長人純孝榮親盡忠事主分我
閫寄殿予大藩扼制淮彞保障楚甸控引漕輓委輸京
師予嘉乃懋勲亮乃貞節用錫丕命俾揚王休燮賛三
台紀綱羣帥式是大任爾惟欽哉 白居易授范希朝
京西都統制曰具官范希朝忠貞勤儉以為質惠和智
勇以為用一代名將三朝信臣朕以西邊列鎮三四若
有總統則易成功思得良帥有威名者并䕶諸將歲一
[112-52a]
廵邊乘秋順令揚其威武則南牧之馬引弓之人知我
有備不戰而去誰可任者無如希朝以爾功在疆場名
聞𦍑戎惟實與聲皆副是𨕖今拜爾為大將尊爾為司
徒節制進退一令諮稟倚望如右可不慎歟
  總兵一副總兵以下附/
增續文獻通考曰明初凡天下要害處所専設官統兵
鎮戍其總鎮一方者曰鎮守獨守一路者曰分守獨守
一城一堡者曰守備有與主將同處一城者曰協守又
[112-52b]
有備倭提督提調廵視等名其官稱掛印專制者曰總
兵次曰副總兵曰參將曰遊擊將軍舊制俱於公侯伯
都督都指揮等官内推舉充任其鎮戍地方或遇事增
添改革俱本部奏請定奪 治平𩔖纂曰明制凡有事
征伐則命總兵佩將印領之旣旋則上所佩將印於朝
 明會典曰凡號令總兵官告都指揮都指揮告指揮
指揮告千户千户告百户百户告總旗總旗告小旗小
旗告軍士
[112-53a]
   總兵二
 增詩明胡應麟寄戚總戎詩曰聞道嫖姚將提兵大漠
 間旌旂行漢壁鼓吹出秦關白日雙鵰下黄雲萬騎閑
 時同投筆吏仗劔過天山 朱笈贈雷總戎詩曰闗西
 年少擁髙牙長日轅門静塞笳旂獵風雲屯虎豹營連
 星斗抱龍蛇黑山近徙王庭幕青海遥通漢使槎帶礪
 夙盟原不負憑將雙劒問張華 蘇平和韻與尚總戎
 詩曰將軍韜畧擅才雄赫赫聲名振海東沙浦晴煙秋
[112-53b]
 減竈天山明月夜張弓星摇佩劒龍光冷日射征袍獸
 錦紅令肅轅門邊警息㡬回談笑坐春風
 
 
 
 
 
御定淵鑑𩔖函卷一百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