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-清-張英 (master)


[017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御定淵鑑𩔖函卷十二
  歲時部一四時總載/五行 歲 律/閠 厯/ 隂陽/
   四時總載一
 増釋名曰春之為言蠢也萬物蠢然而生也夏假也寛
 假萬物使生長也秋緧也緧廹萬物使時成也冬終也
 物終成也 又曰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不失期也
 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止也 書曰乃命羲和敬授人
[017-1b]
 時 論語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漢厯志
 曰四時寒暑無形而運于下 徐幹中論曰名之繫於
 實也猶物之繫於時也生物者春吐華者夏布葉者秋
 收成者冬斯無為而成者也
   四時總載二
 原漢書曰宣帝時魏相奏請明經通隂陽者四人各主
 一時之至明言所職以和隂陽如髙帝時令謁者趙堯
 舉春李舜舉夏倪湯舉秋貢禹舉冬之𩔖宣帝從之
[017-2a]
晉禮志曰漢儀太史每歲上其年厯讀五時令服各隨
五時色魏明帝讀四時令至於服黄之時獨闕不讀及
晉受命亦有其制成帝咸和五年六月有司奏讀秋令
兼侍中散騎常侍荀奕兼黄門侍郎散騎侍郎曹宇駁
曰武皇帝以秋夏盛暑嘗闕不讀令在春冬不廢也今
章服多闕加此熱隆赫臣等謂可依故事闕不讀詔可
 増六帖曰中宗景龍二年始於修文館置學士十二
員象四時
[017-2b]
  四時總載三
原變通 敘順易曰變通莫大乎四時順司馬遷論/隂陽家云敘四時之大 不可失也
五紀 四選尚書云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/曰星辰五曰厯數 春秋繁露云四時者
天之四𨕖春者少陽之𨕖秋者少隂之𨕖夏者太/陽之𨕖冬者太隂之𨕖故四時成歲者天之道也 増
四方 六合管子曰東方曰歲星其時曰春其氣曰風/風生木南方曰日其時曰夏其氣曰陽陽
生火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其氣曰隂隂生金北方曰月/其時曰冬其氣曰寒寒生水 淮南子曰孟春與孟秋
合仲春與仲秋合季春與季秋合孟夏與/孟冬合仲夏與仲冬合季夏與季冬合 土圭 玉
周禮云典瑞掌玉器之藏土圭以致/四時日月 爾雅云四時和為玉燭 原伏羲列八
[017-3a]
節 神農立四時尸子云伏羲始畫八卦列八節而化/天下 又云神農氏治天下立四時
之/序
  四時總載四
増通正王氏彚苑云四/時和謂之通正 代序文𨕖云春往秋來以次/相代也四時代為節序
 轉續王氏彚苑云人禀五行動止/有則四時轉續變於所極 原授人時書/
夏時論/語 四時成歲周書云凡四時成歲者春夏秋/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二月也
月成時禮記云三月則成時是以禮有三讓建國必立/三卿三賔者政教之本禮之大參也注曰禮者
隂也大數取/象法于月也 天地變通周/易節運代序陸機思/歸賦 四時
[017-3b]
變化周/易四時代謝何元/幹詩 増君有四禁管子曰春政不/禁則五榖不成
夏政不禁則草木不榮秋政不禁則奸邪不勝冬政/不禁則地氣不藏四者俱犯則隂陽不和風雨不時
有四秋管子曰歲有四秋而分四時故曰農事即成農/夫賦其耜鐵此之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
所作此之謂夏之秋秋成五榖之所㑹此之謂秋之/秋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也此之謂冬之秋
四時為馬淮南子曰以天為蓋以/地為輿以四時為馬 原四時為天吏淮/南
子曰四時者/天之吏也四時為萬物又云隂陽之専精為四/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 辨
四時之序周官云馮相氏冬夏致日/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序序四時之位詳/厯
動二氣之和 増隂陽之大經管子曰隂陽者天地之/大理四時者隂陽之大
[017-4a]
經/也萬物之根本素問云四時隂陽者萬物之根本所以/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隂以從其根
 原天地節四時成周/易 大儀斡運天廻地游張華詩/云大儀
斡運天廻地游四/時鱗次寒暑環周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尚書云日月/之行則有冬
有夏孔疏云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/度喻人君為政小大各有常法也 隂陽少太是生
四時蔡邕月令章句云天之道隂陽各有少太是生/四時少陽為春太陽為夏少隂為秋太隂為冬
隂陽為端故情可覩禮記云以隂陽為端故情可覩也/孔疏云人情與隂陽相通今法隂
陽為教故人情無𨼆所/以可覩見也端始也 天地之正四時之行周書云/萬物春
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之/正四時之行不易之道也
[017-4b]
  四時總載五
増詩晉顧愷之詩曰春水滿四澤夏雲多竒峰秋月揚
明輝冬嶺秀孤松 元張養浩擬四季歸田樂詩曰日
月底天廟陽癉土脉生習習恊風來融融衆蟄驚農人
服厥畝薄言事春耕缺堤流㶁㶁灌木鳴嚶嚶白扉颭
青帘緑野明朱英蠶婦喜形色牧䜿歌傳聲天隨野色
遙山與吟懷清向來慳一際今者幸四并徜徉子真谷
萬事秋毫輕 北陸展修晷薰風薦㣲凉麥波浩無津
[017-5a]
細路如橋梁溪光林樾潤雨氣桑麻香舂聲破幽寂人
影來微茫林缺誰所居紅碧相低昻翁媪老瓦盆児女
前捧觴我行適見之亦覺心樂康昔聞太古俗今歴華
胥鄉向令早知此詎使田園荒迷途諒非逺淑景良未
央於焉遂平昔孤陋庸何傷 黄雲亘郊野農力今有
功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我雖未及粒已覺饑腸充
田頭父老過擊壤今歲豐自愧無寸積坐享雍熙風秋
成既如彼况對菊與楓氣澄天宇髙心寂塵累空木落
[017-5b]
山獻體波縮沙留踪遐興何悠悠迅景何悤悤俯仰田
舍底或能保初終 歲晏日南至場圃靡所勞告成三
務功盈耳康衢謡鴉飛嶺外陂虹斷林邉橋將期養疎
拙詎厭居寂寥負暄坐晴簷煦煦春滿袍對山閱吾書
懷古酌彼醪此樂天所靳何幸及草茅雖非鹿門龎或
庶彭澤陶為詩冩幽尚刋落華與豪集以貽知音悵望
心摇摇 明宣宗皇帝四景詩曰水影虛涵一鏡中晴
光摇蕩暖雲紅小桃花重初經雨弱栁絲柔屢舞風
[017-6a]
 暑雨初過爽氣清玉波蕩漾畫橋平穿簾小燕雙雙
好泛水閒鷗箇箇輕 新秋凉露濕荷叢不斷清香逐
曉風滿目穠華春意在晚霞澄景照芙蓉 池頭六出
花飛徧池水無波凍欲平一望玻瓈三百頃好山西北
玉為屏 胡儼四時詞曰春風吹簾斜簾開飛栁花羙
人髙堂上見此惜年華年華容易隨春草一雙蛾眉鏡
中老 碧水泛廻塘新荷豔曉妆看花臨綺檻愛此雙
鴛鴦鴛鴦宛轉廻塘路相對朝朝還暮暮 秋露白如
[017-6b]
玉梧桐墜寒綠文犀鎭錦帷紅淚銷銀燭銀燭輕搖翡
翠煙孤影熒熒夜不眠 葉落深閨静露零宵鶴警玉
井凍無聲夢廻寒夜永夜永銅龍漏幽咽小忩斜轉梅
花月
増賦唐陳昌言先王正時令賦曰伊昔陶唐五帝之世
申明推策之術表錫落蓂之異羲和之職既分厯象之
文始備於以寅亮帝圖式昭天事其則伊邇其猷孔嘉
日月運行故有遲速之異晦朔循軌因為小大之差立
[017-7a]
分至則寒暑不忒積餘日而盈虧匪賖且正者王之丕
訓時者天之大信正得其序則靣離而御乾時失其經
則夏雹而冬震昔周禮在魯厯法可推官或尸位閠則
迷時良史為之追正議士為之興詞俾夫司厯法者㒺
或二事建皇極者於焉愼思則序不愆而事不悖沴可
伏而祥可期
  律一
原尚書曰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
[017-7b]
汝聽 又曰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
以和 増又曰肆覲東后恊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
原周官曰太師掌六律六吕文以五聲播以八音敎六
詩以六徳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 禮記曰正月律中
太簇二月律中夾鐘三月律中姑洗四月律中仲呂五
月律中𬎼賓六月律中林鐘七月律中夷則八月律中
南呂九月律中無射十月律中應鐘十一月律中黄鐘
十二月律中大呂 周禮注曰律呂相生者三分益一
[017-8a]
下生者三分减一黄鐘律長九寸下生林鐘六月律也
 左氏傳曰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
短長疾徐哀樂遲速髙下出入周流以相濟也君子聽
之以平其心 爾雅曰律謂之分 孟子曰師曠之聰
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増易是𩔖謀曰聖人興起不
知姓名當吹律聽聲以别其姓律者六律也 孝經援
神契曰聖王吹律有姓 原漢書曰至治之世天地之
氣合以生風天地之風氣正十二律定注曰律風氣成
[017-8b]
聲風和乃律呂調也 増蔡邕月令章句曰律率也聲
之管也上古聖人本隂陽别風聲審清濁而不可以文
載口傳也於是始鑄金作鐘以主十二月之聲然後以
放升降之氣鐘難分别乃截竹為管謂之律律者清濁
之率法也聲之清濁以律長短為制 又曰鐘以斤兩
尺寸中所受升合之數為法律亦以寸分大小長短為
法 揚子雲曰聲生於日律生於辰聲以情質律以和
聲聲律相協而八音生宫商角徴羽謂之五聲金石絲
[017-9a]
竹匏土革木謂之八音聲和音諧是謂五樂 太𤣥經
曰調律者度竹為管蘆莩為灰别之九則之中莫然無
動寂然無聲㣲風不起纖塵不形冬至半夜黄鐘以應
 劉歆鐘律書曰春宫秋律百卉必彫秋宫春律萬物
必榮夏宫冬律雨雹必降冬宫夏律雷必發聲 夏侯
𤣥辨樂論曰阮生云律吕恊則隂陽和音聲適則萬物
𩔖天下無樂而欲隂陽和調災害不生亦以難矣此言
律吕音聲非徒化治人物乃可調和隂陽蕩除災害也
[017-9b]
夫天地定位剛柔相摩盈虛有時堯邅九年之水憂民
阻飢湯遭七年之旱欲遷其社豈律吕不和音聲不通
哉此乃天然之數非人道所恊也 劉貺壁記曰今正
聲之庫有銅律三百五十六 原楊泉物理論曰聽清
濁五聲之和然後制為鐘律取𢎞農宜陽縣金門山竹
為管河内葭莩為灰或云以律著十二辰埋之上與地
平以灰實律中以羅縠覆律氣至則灰動 増司馬光
曰中和樂之本鐘律樂之末 朱氏曰審音之難不在
[017-10a]
于聲而在于律不在于宫而在于黄鐘
  律二
原呂氏春秋曰昔黄帝命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夏之
西乃之崑崙之隂取竹於嶰谷以生空竅厚均者斷兩
節間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十二筩聽鳯鳴以别十
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故曰黄鐘之宫是為律之
本也注云大夏西戎國也嶰谷谷名也竅孔/也取竹與肉薄厚均者截以為管也 淮南子
曰䕫合六律調五音通八風 増六韜曰武王問太公
[017-10b]
曰律之音聲何以知三軍之息勝負之决乎公曰夫律
管十二其要以五音宫商角徴羽此其正聲也萬物不
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敵金木水火各以其勝攻
之其法以天清淨無露風雨雲夜遣輕騎往至敵人之
壘九百歩偏持律管横管當耳大呼驚之有聲應管其
來甚㣲角管聲應當以白虎徴管聲應當以𤣥武商管
聲應當以朱雀羽管聲應當以勾陳五管盡不應無有
隂聲當以青龍此五行之符佐勝之徴成敗之動也
[017-11a]
原論衡曰孔子吹律自知殷苖裔 増春秋孔演圗曰
丘援律吹命隂得羽之宫 原漢書曰漢家言律厯者
本張蒼蒼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究律厯 又
曰京房本姓李推律自定為京氏 増東方朔十洲記
曰武帝時西域月氐國遣使曰臣國去此三十萬里國
有常占東風入律百旬不休青雲干呂連月不散者閻
浮國将有好道之君 原劉向别録曰鄒子在燕燕有
谷地羙而寒不生五榖鄒子居之吹律而温氣至今名
[017-11b]
黍谷 晉諸公贊曰世祖時以荀朂所造律得周時玉
律以校正同荀朂奏曰中所出御府銅管律二十五具
其三具與杜䕫左延年法同 増通典曰開元十七年
将考宗廟樂敕以銅律付太常而亡其九管 函史曰
宋咸平中詔學士李宗諤等科條律呂樂器諸名數為
編曰樂纂 程子曰律為自然之數樂必律以考聲管
以候氣是以天地之氣為凖非秬黍之比 又曰張載
以為聲音之道通於物感蠶吐絲而商絃絶金氣盛而
[017-12a]
木氣衰此自然之符也今人求古樂以為不可知不知
有可知之理惟徳器深厚者能之 淳熈中蔡元定著
律呂新書其上卷以漢志斛銘文定長九寸空圍九分
積八百一十分為黄鐘第一以淮南子漢前志本黄鐘
之律以三律十二辰積之得一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
七為黄鐘之實第二以黄鐘三分為損益定生十一律
第三次十二律之實四次變律五次律生五聲圖六次
變聲七次八十四聲圗八次六十調圖九於是候氣審
[017-12b]
度嘉量權衡次焉其下卷述前史書志經傳疏注呂氏
春秋淮南子下至厯代龠尺欵識用以明造律和聲均
調候氣制器之事
  律三
増綜和 恊律文粹云七聲無主律呂綜其和辨唐六/典云恊律郎掌和六律六呂以 四時
之氣八風/五音之節 積黍 飛灰唐禮樂志云始求聲者以律/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廣
積而為分寸一黍之多積而為龠合一黍之重積而為/銖兩此造律之本也 後厯志云候氣之法為室三重
户閉塗釁必周宻布緹縵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内/卑外髙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厯
[017-13a]
而候之一氣至者灰去凡殿中候用玉/律十二惟二至乃候靈臺用竹律二十 含少 昭華
黄帝命伶倫斷竹長三寸九分而吹以為黄鐘之宫曰/含少 黄帝作律以玉為管長尺六孔為十二月音至
舜時西王母獻昭/華之琯以玉為之 原伶倫造 京房知晉律厯志炎/帝使羲和占
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伶倫造律呂大撓造甲子𨽻首/造算數容成造厯 晉書京房知六律五音之數六十
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/陽下生隂隂上生陽終於仲吕而十二律畢矣仲呂上
生執始執始下生去滅上下相生終於南吕而六十律/畢矣夫十二律之變於六十猶八卦之變而為六十四
也/ 合隂陽 知風雨太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陽之/聲六律合陽聲也六同合隂聲
也此十二者以銅為管轉而相生黄鐘為首/長九寸 文子曰風雨之變可以隂律知之 増十二
[017-13b]
和 六十聲樂志云祖孝孫已定樂乃曰大樂與天地/同和者也製十二和以法天之成數號大
唐雅樂四武徳九年詔太常少卿祖孝孫等定樂孝孫/以八十 調始黄鐘終南呂迭為綱紀黄鐘之律管長
九寸王于中宫土半之四寸五分與清宫合五音之首/也故一宮二商三角四徵五羽以十二月旋相為六十
聲/ 王母琯 漢官尺上詳昭華注泠漢章帝時零陵/文學奚景於 道舜祠下得白
玉琯以為大尺相/傳謂之漢官尺
  律四
原上古建律太史公曰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即天地二/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鐘律調自上古建律
運厯造曰度/可據而度也張蒼首律漢書曰漢興北平侯張蒼首/律厯事師古曰首謂始定也
[017-14a]
律呂成樂漢書律厯志六律五聲八音七始言以律吕/和五聲施之八音合之成樂七者天地四時
人之/始也律呂倡和漢書云律呂倡和以/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三統相通漢書/曰三
統相通故黄鐘林鐘太簇/律長皆全寸而亡餘分也六爻所出又云夫律隂陽九/六爻象所從出也
 律通五行 律成萬物史記曰律厯天所以通五行/八正之氣天所以成熟萬物
也/ 立均出度國語律所以立均出度/言鐘度皆以律而均也吹律聽聲史記/王者
制事立法物度軌則一禀於六律律為萬事根本於兵/械尤重望敵知吉凶聞聲校勝負蓋吹律而聽聲也
 產氣造計漢書數起於一産氣黄鐘造計秒忽注/秒禾芒也忽起于蜘蛛絲言其微也
天兩地藝文志大演之數五十推厯偶律制器/規員矩方莫不參天兩地兩生數也 聲生
[017-14b]
於日揚子雲曰甲己為角丁壬為羽/乙庚為商丙辛為徴戊癸為宫律生為辰謂子為/黄鐘丑
為大吕/之屬也 上損下益黄鐘長九寸三分損一下生林鐘/三分林鐘益一上生太簇三分太
簇損一下生南吕三分南吕益一上生姑洗三分姑洗/損一下生應鐘三分應鐘益一上生𬎼賓三分𬎼賓損
一下生大吕三分大吕益一上生夷則三分夷則損一/下生夾鐘三分夾鐘益一上生無射三分無射損一下
生仲吕隂陽相生自黄鐘始而左旋入八/為伍其法皆用銅職在太樂太常掌之重上生下晉/書
周於十二辰在六律為陽當位自得而下生隂在六呂/則得其所行而上生陽於推算之術無重上生下之法
所謂律娶妻吕生子/隂陽生降律之本經 從律不姦禮八風從律而/不姦注姦忒也吹律
不競師曠曰吾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/死聲楚必無功注歌吹律也以詠八風 還相
[017-15a]
為宫禮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宫也/汢十二律逓相生也還謂循環也無有忽微漢書/黄鐘
為宫則太簇姑洗林鐘南吕皆以正聲應/無有忽㣲忽微細於髪者謂正聲無殘分 増五聲之
生於黄/鐘之律九寸之宫或損或益以定啇角徵羽/九六相生隂陽之應也 洛下
厯法前漢律厯志曰漢洛下閎運算轉厯其法以律起/厯曰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與長
相終律長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終復三復而得甲子夫/律隂陽九六爻象所從出也故黄鐘紀元氣謂之律律
法也莫不/取法焉信都輪扇後齊信都芳深有巧思能以管候/氣為鐵輪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測
二十四氣每一氣感則一扇自/動與管灰相應若合符契焉 荀勉造笛晉荀勉作/新律造笛
二枚以調律/吕出正雅樂吕才制尺唐吕才制尺十二枚/長短不同與律黙契 原律居
[017-15b]
隂治陽 厯居陽治隂史記曰六律/為萬物根本 同律以齊逺近
漢書云虞書乃同律度量/衡所以齊逺近立民信也用銅以齊風俗又云凡律度/量衡用銅者
名自名也所以同/天下齊風俗也 應鐘陽氣之應史記云應鐘者陽/氣之應不用事也
黄鐘陽氣而出又云黄鐘者陽氣/踵黄泉而出也 大吕萬物條治又/云
大吕者於十二子為丑條風/居東北主條治萬物而出之太簇萬物簇生又云太簇/者言萬物
簇生/也 夾鐘隂陽夾厠又云夾鐘者言/隂陽相夾厠也姑洗萬物洗生
又云姑洗者言/萬物洗生也 仲呂萬物盡旅又云仲吕者言萬/物盡旅而西行也𬎼
賓隂氣幼少又云𬎼賔者/言隂氣幼少 林鐘萬物就死又云林鐘/者萬物就
[017-16a]
死氣林/林然夷則隂氣之賊又云夷則者言隂/氣之賊萬物也 南吕陽氣
之旅又云南吕者言陽/氣之旅入藏也無射陽氣無餘又云無射隂氣/盛用事陽氣無
餘/也 天地人事之紀漢志云三統者天地人事之紀也/十一月乾之初九陽氣伏地故黄
鐘為天統律長九寸六月坤之初六隂氣受任於太陽/萬物生長故林鐘為地統律長六寸正月乾之九三萬
物隸通仁以養之義以行之故太簇為人/統律長八寸此三律之謂矣是謂三統夫婦子母之
黄鐘初九律之首陽之變也因而六之以九為法得/林鐘注以六乗黄鐘之九得五十四也初六呂之首
隂之變也皆參天兩地之法也注三三而九二三而六/參兩之義也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損之皆以九為
法九六隂陽夫婦子母之道也注異𩔖為子母謂黄鐘/生林鐘也同𩔖為夫婦謂黄鐘以大吕為妻也律娶妻
[017-16b]
注謂黄鐘生林鐘也而呂生子注/謂林鐘生太簇也天地之情也 推十二辰以生律
漢書云夫推律生厯張晏注/曰推厯十二辰以生律呂也 玉律 銅管 候四
氣 應八風 辨六氣 和八音 八風不姦 六氣
斯辨 妙察五均 工言三統 東風入律 青雲干
呂 啓廸歲功 敬授人時 藝精吹管 業擅專門
 増六始為律 六間為呂 律生於前 鐘生於後
 陽生於子 隂生於午 金門桴竹 玉尺調鐘
原制茍乖於長短 應必失於忽微 順隂陽而必變
[017-17a]
 雖風雨而不迷 増叶時日於晷度 效地氣於灰
管 圓其表而合規 虛其中而通理 原黍累定而
百物信 毫釐失而千里差 審大小必均厚薄 考
長短無失毫釐 吹其斷竹既叶鳴鳯之音 驗以飛
灰已契蟻行之次 履端於始以啓三百六旬 舉正
於中用定二十四氣 増伶倫含少乃擅比竹之工
虞舜昭華方傳刻玉之羙 觀四時之變刻玉紀其盈
虛 察五行之聲鑄金均其清濁
[017-17b]
  律五
原表周王褒上新定鐘律表曰萬物生象始於算數天
道運行基乎歩術量有輕重平以權衡音有清濁恊乎
律呂是以周發聽聲候春冬之生殺師曠吹律知晉楚
之衰亡數始黄鐘琯終仲呂還宫變徵參天兩地三分
損益累黍相乘四時發歛忽微斯測皇帝治厯明時推
元受命八音七始之奏五聲六律之和斟酌繁簡分析
節度推之以升斛正之以權衡稽之以古今覈之以經
[017-18a]
傳 周庾信為晉陽公上玉律表曰臣聞三才既立君
臣之道已陳六位時成禮樂之功斯立故以叶和日月
測度隂陽恱豫兆民儀型萬國者也伏見勅㫖刋正音
律平章厯象奏黄鐘而歌大呂變孤竹而舞雲門莫不
器取踈通聲從安樂四分既明三微是定是以聞鐘於
洛浦即辨聲乖聽鐸於邯鄲先知響隕二分二至行於
司厯之官九變九成被於和樂之職足以動天地感鬼
神化被風俗平分寒暑豈直吟嘯谿谷廻翔鸞鳯而已
[017-18b]
哉是以零陵廟前徒尋舜管始平城下空論周尺臣聞
上制其禮下習其儀君定其法臣行其事謹造玉律一
具并玉稱尺斗升合等始得成功至於分粟累黍量絲
數籥實以仰禀聖規參詳神思所冀節移隂管毋勞河
内之灰氣動陽鐘不待金門之竹而琬琰事輕般倕慮
淺不足展采成均増耀度量
増賦唐裴度律中黄鐘賦曰推厯生律懸法示人在寒
暑之未兆已斟酌於至神故能推一陽之生為三正之
[017-19a]
始察黄鐘之氣煦然以升辨青帝之功微而可紀外去
涸沍之節内見發生之理具無形而有聲徒明目而聰
耳得於心而不昧藏諸身而有以人事尚昧於先春天
統已彰於建子若夫衆象髙懸可伺察於穹天羣形多
𩔖可區别於厚地雖紛綸而靡極終視聽之攸記未若
竹管之用前知歲時葭灰之動罔失毫釐物之先見應
必在兹取竅厚而均者當微𣺌而候之是隂陽之運變
化之期易以形𨼆難以氣欺懿其十一月之節十二辰
[017-19b]
之首因積小以成大得出無而入有遂能以吹灰於中
動縠於口亦猶道之生一宛在陽之初九觀乎窮天地
之性興邦國之政洎純隂之始凝導太陽之将盛何制
器之精微可驗物于遼夐故曰述之者明作之者聖所
以觀一管之動靜效五音之邪正
  厯一
原尚書曰恊用五紀其五曰厯數 漢書曰厯譜者序
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㑹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
[017-20a]
生之實故聖王必以厯數定三統服色之制又探知五
星日月之㑹凶阨之患吉隆之喜此聖人知命之術小
人强欲知天道壞大以為小削逺以為近是以破碎而
難知 續漢書曰昔者聖人之作厯也觀璇璣之運三
光之作道之發歛景之長短斗綱所建青龍所躔參伍
以變錯綜其數而制術焉 増晉志曰昔者聖人擬宸
極以運璇璣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厯敬農時
興物利皆以繫順兩儀紀綱萬物者也然則觀象設卦
[017-20b]
扐閠成爻厯數之原存乎此也 宋王涯説元曰自黄
帝迄三代之末凡二千四百十四年厯凡七變漢四百
年凡四變一云/五變自魏晉迄隋又十六變而後魏後周六
厯不與焉唐三百年歴凡九變自五代之調元欽天而
厯法始弊本朝自建隆迄慶元二百五十年間厯十四
變上距黄帝之厯凡五十八變矣夫二代之厯多至八
百年少至四百年而一變者非厯之差也正朔既改厯
不容不變也漢厯率百年一變唐厯率百年三變本朝
[017-21a]
厯率百年而六變以其用之久近觀之則法之疎宻可
知矣
  厯二
原世本曰容成作厯注容成黄/帝臣也 尚書曰廼命羲和欽
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尸子曰造厯數者
羲和子也 楊泉物理論曰疇昔神農始治農功正節
氣審寒溫以為早晚之期故立厯日 漢書曰厯數之
起尚矣傳述顓頊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其後三
[017-21b]
苖亂徳二官咸廢而閠餘乖次孟陬殄滅攝提失方
風土記曰自黄帝顓頊下逹三王治厯十有一家考課
損益各有變衰非天運之錯考察意異故也 益都耆
舊傳曰巴郡洛下閎漢武帝時改顓頊厯更作太初厯
曰後八百歲此厯差一日當有聖人定之 漢書曰昭
帝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厯罷廢尤踈者十七家使校
厯淳于陵渠復覆太初厯晦朔弦望最宻日月如合璧
五星若連珠渠奏状遂用鄧平厯 王𨼆晉書曰張載
[017-22a]
弟前烏程令名亢依蔡邕注明堂月令中台要觧又綴
諸家厯數而為厯贊荀崧見贊而異之云信該羅厯表
義矣 増隋律厯志曰宋氏元嘉何承天造厯迄於齊
末相仍用之梁武初興用循齊舊天監中方改行宋祖
冲之甲子元厯大明/中造陳武受禪亦無創造後齊文宣用
宋景業厯西魏入闗行李業興厯至周武甄鸞造甲寅
明克遜與太/史正定新厯遂參用推歩焉馬顯上景/寅元厯百濟行宋元
嘉厯以建寅月為歲首 南史曰何承天東海剡人也
[017-22b]
改定元嘉厯改刻漏二十五箭皆從之 北史曰李業
興撰新厯自以為長於趙&KR1835何承天祖冲之信都芳難
業興五闕芳私撰靈憲厯以等月大小證據甚明書未
成 唐書曰王勃聰警絶衆於推歩厯算尤精嘗作大
唐千歲厯言唐徳靈長千年合承周漢運厯不合承周
隋短祚其論大㫖云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金王
者四十九代而九百年水王者二十代而六百年木王
者三十代而八百年火王者二十代而七百年此天地
[017-23a]
之長期符厯之大數也 經濟類編曰唐開元間太史
言麟徳厯浸踈日食屢不效上命僧一行更造新厯梁
令瓚造黄道遊儀以候七政遣太史監南宫說等於河
南北平地測日晷及極星 又曰蒙古耶律楚材以金
大明厯不應製庚午元厯上之䝉古主毎征伐必令楚
材預卜吉凶亦自灼羊髀以符之然後行 又曰元行
授時厯郭守敬等以為金雖改厯止因宋紀元厯微加
増益未嘗測驗於天况冬至者厯之本而求厯本者在
[017-23b]
驗氣汴宋舊儀今多不恊乃與南北日官陳鼎臣等創
造儀象圭表為器凡十有三復遣監候官十四人分道
測驗凡二十七所編參厯法酌取中數成新厯上之言
自漢以後厯法經十七改創法者三十家今所考正者
凡七事所創法者五事其法視古皆宻而又悉去諸厯
積年月日法之傅㑹者一本天地自然之數可以施之
永久而無弊厯上賜名曰授時頒之天下 函史曰明
呉元年劉基造戊申大統厯上之厯注上御厯三十事
[017-24a]
民厯三十二事壬遁歴六十七事靈臺郎辨日月星辰
之躔次分野以占候保章正專志天文之變辨吉凶之
占挈壺正知漏孔壺為漏浮箭為刻以考中星昏明之
度上與羣臣論天日月五星之行傅藻等以書傳左旋
之說對上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轉二十八宿附天不
動朕起兵來與善推歩者仰觀二十有三年矣夜指一
宿為主度太隂所距初㡬何盡一夜漸過而東非右旋
而何
[017-24b]
  厯三
増六徳 五官後漢書曰厯有聖人之徳六焉以本氣/者尚其體以綜數者尚其文以考𩔖者
尚其象以作事者尚其時以占往者尚其源以知來者/尚其流大業載之吉凶生焉是以君子将有興焉咨焉
而以從事受命而莫之違也於太史公曰黄帝考定星/厯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閠餘 是天地神祗物𩔖之官
是謂五官/各司其序 輿棺 佩印隋志曰張賓厯既行劉孝孫/與冀州秀才劉焯并稱其失
賓有寵於髙祖二人竟以他事斥逐賓死孝孫仍直太/史累年不調寓宿觀臺乃抱其書弟子輿棺來詣闕下
伏而慟哭執法拘以奏之髙祖異焉以問國子祭酒何/妥妥言其善即日擢授大都督遣與賓厯比較短長
又曰隋文帝時張胄元直太史參議律厯時軰多出其/下太史令劉暉等甚忌之然言多不中及太子新立劉
[017-25a]
焯上皇極厯駁正胄元之短太子頗嘉之焯為太學博/士負其精博志觧胄元之印官不稱意稱疾而歸舊唐
書曰張胄元佩印而沸/騰劉孝孫輿棺而慟哭 千歲 萬年上詳厯二安慶/元五年臨 進
士侯堂校冩萬/年厯十七卷 和六氣 恊三光張曲江集云洛下/閎極其數而知來
耆舊傳尚其占而示後下恊黄鐘/上稽元象以和六氣以恊三光
  厯四
原黄帝造後漢律厯志云黄帝造厯元起辛邜而顓頊/用乙邜虞用戊子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
丁巳秦用乙邜漢作/太初厯元以丁丑容成作詳厯/二 正歲年周禮太史/正歳年次
以序事頒于/官府都鄙覈晷度宋元嘉起居注云尚書郎樂/詢以為治厯之官當覈晷度 明
[017-25b]
時度太史公曰堯厯羲/和之官明時正度揆天行洪範五行傳曰厯者聖/人所以揆天行而紀萬
國/也 正節氣 審寒溫並詳/厯二 陽厯 隂厯漢書云先/藉半日名
曰陽厯不藉名曰隂厯所謂陽厯者/先朔月生隂厯者朔而後月廼生 天地之紀漢書/云厯
者天地/之大紀帝王之司後漢書曰若夫用天因地揆時施教/頒諸明堂以為明極者莫大乎月令
帝王之大司備矣/天下之能事畢矣 治厯明時易云君子以/治厯明時治厯改元
杜預奏事云自黄帝已/來治厯改元永以為制 底日日官以底/日底致也考歩 厯正
少皥官鳯鳴/氏厯正也司厯哀公十二月螽仲尼曰火伏而後蟄/者畢今火猶西流司厯過也火伏十
月/ 五家厯五行傳云五家之厯多/疏濶顓頊厯為微近六家厯蔡邕議云/黄帝顓頊
[017-26a]
夏殷周魯/凡六家厯 三統厯漢書劉歆/作三統厯四分厯續漢書云章帝/徴能厯術者為
四分/之厯 太和厯魏略云推歩弦望/朔晦為太和厯 景初厯魏志景初/元年黄龍
見有司奏改太/和厯為景初厯 乾象厯吴志云孫權黄武二年/改四分厯用乾象厯 四
時成歲尚書咨汝羲暨和以/閏月定四時成嵗厯數在躬又曰天之厯/數在爾躬
黄帝不死黄帝合厯而不死始/終無窮故曰不死重黎惇曜堯/命 日御不
諸侯有日御不失/日以授百官於朝宿離不忒無失/經紀 秦推五勝五行/相勝
漢習秦正 唐都分天部漢書云治厯者凡二十餘人/方士唐都分天部注曰謂分
二十八宿為/長短之度也洛下算轉厯又云巴郡洛下/閎運算轉厯 正分至之
[017-26b]
節 考寒暑之實並詳/厯一 小學太史之職漢書云夫推/厯生律制器
規圓矩方權重衡平凖繩嘉量探賾鈎深莫不用焉紀/行于一衍于萬其術在算為天下小學職在太史羲和
掌/之少皥鳯鳥之官詳/上 増日者 厯生六典云置厯/生三十六人
髙麗請頒厯武徳/七年吐渾請頒厯正觀/十年 察紀律之行
觀運機之動 原星辰之迭中 寤晷景之長短徐幹/中論
 天㫖裁其紀綱 日官考其精要張說/賀表 包萬象以
為法 齊七政以立元 測土箭以候氣 審朓朒以
定朔 明九道以步月 校遲速以推星 攷黄道之
[017-27a]
邪正 辨天勢之升降晉顯徳二年/學士王朴奏 中星正則天運
可求 分至定則日行可凖
  厯五
原表梁簡文帝謝賜新厯表曰五司告肇萬壽載光琯
叶璧輪慶休寳厯班和布政懸闕狥道式𢎞敬授之典
載闡浹辰之敎 又謝賜新厯表曰璇籥環璣鳯司肇
律觀斗辨氣玉琯移春萬福維新尅固天保 梁沈約
謝賜新厯表曰竊惟觀斗辨日馭生為本審時分地稼
[017-27b]
政莫先何則勝殺無舛拘忌之理難忽珠璧有徴禮節
之原攸序 王僧孺謝厯表曰竊以龍馭不爽靡見侵
薄鳯職是司曽無昃朓璧聯珠燦輪映階平義實明時
事惟均政固以先天候其餘始執杓驗其平分九瀛仰
化萬㝢依朔 増宋王安石謝賜厯日表曰清臺課厯
肇明一歲之宜列郡仰成欽布四時之事闚文切忭拜
賜為榮躬包厯數政順璣衡齊日月之照臨體乾坤之
闔闢考觀星度逺存堯象之明推步大端猶存夏時之
[017-28a]
正盡俯仰察觀之理槩裁成輔相之宜歲事備存詔文
偕下先天誕告間無杪忽之差率土逢占驗若節符之
合敢不恭承睿㫖順考時行贊聖神化育之功極天人
和同之效奉而行政期不戾於隂陽推以治人庶克躋
於富壽 蘇軾謝賜厯日表曰迎日推策雖曰百王之
常後天奉時惟我二后之徳伏讀詔㫖灼知聖心伏以
嗣歲将興舊章畢舉三朝受海内之圖籍七月陳王業
之艱難冬有祁寒知民言之可畏陽居大夏識天道之
[017-28b]
至仁故于頒朔之初更下布新之詔恭惟視民如子以
國為家振廪勸分人自忘於艱歲消兵去殺天必報之
豐年敢不省事清心貴農時之不奪思患預備期歲計
之有餘
原啓梁庾肩吾謝厯日啟曰凌渠所奏弦望既符鄧平
之言錙銖皆合登臺視朔覩雲物之必書拂管移灰識
權衡之有度初開卷始暫為春畱未覧篇終便傷冬及
徘徊厚渥比日為年
[017-29a]
増序唐穆宗長慶宣明厯序曰累聖纘緒必更記厯推
體元居正之道彰敬授維新之法感易象之隨時懷禮
經之聽朔爰命太史洎乎疇人候望於清臺論思於别
殿究微妙考休祥觀渾儀以見天心視圭景而知日至
則八卦之氣不雜百工之職允釐 張說序曰開元十
有三祀詔沙門一行上考黄顓夏商周魯五王一侯之
遺式下集太初至於麟徳二十三家之衆議比其同異
課其疎宻振古未探之象必發揮於神算大鈞不測之
[017-29b]
氣盡覼縷於天聰更審晷度之長短度星間之廣狹繩
九道之朓朒糾五精之進退參大衍天地之數綜八卦
六爻之序一轍於文王也覆春秋交蝕之辰研九疇五
紀之奥同符於孔子也杼軸萬象優柔四載臣說奉詔
金門成書册府緯合編次勒成一部名曰開元大衍厯
經七章十卷長厯五卷厯議十卷立成法天竺九執厯
二卷古今厯書二十四卷略例奏草一卷凡五十二卷
所以貫三才周萬物窮術數先鬼神稱制曰者即聖人
[017-30a]
顧訪之㫖摽謹按者是厯家進對之詞蓋中黄之寳符
大紫之神器也謹以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
皇雄成紀之辰當一元之出符獻萬歲之新厯唐明皇/以八月
五日/生
  隂陽一
原負抱 徳刑老子曰物負隂而抱陽養董仲舒曰陽/為徳常居大夏生育長 隂為刑常居
大冬積於虛空不用之地/以此見天之任徳不任刑 不爭 相得冬夏不爭隂/陽之和 禮
云隂陽/相得 増隂閉 陽開甘泉賦云帥爾隂閉霅然陽/開晉灼曰帥聚也霅散也
[017-30b]
 乖行 愆候夏商之衰隂陽乖行愆唐書曰張廷珪/開元初上疏頃隂陽 候五榖失稔闗
輔尤/劇
  隂陽二
原愆陽冬/暖伏隂夏/寒 増博施 不專順帝梁后云夫陽/以博施為徳隂以
不專/為義 原五月交月令五月隂/陽交死生分三合生榖梁傳云獨隂/不生獨陽不生
獨天不生三/合然後乃生 羲和之官隂陽家流出於羲和之官敬/授人時拘者為之則牽于禁
忌泥于/小數立天之道曰隂/與陽 冲氣為和老/子隂陽為炭萬物/為銅
文/𨕖 増方圓動靜律歴志曰陽以圓為形其性動隂以/方為形其性靜動者數三静者數一
[017-31a]
推移利用春夏秋冬隂陽之推移也時之長短隂/陽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隂陽之化也 得
竒得耦陽為竒隂為耦晝屬陽夜屬隂晝得竒夜得耦/竒單故日得一耦拆故夜得二蓋上半夜為今
日下半夜為明/日故夜得二也 乍熱乍寒夏秋之交冬春之交多乍/熱乍寒者隂陽之所爭也
隂戰陽陽不能勝則成寒陽蕩隂隂廻避則/成暑及隂陽既盛則寒暑自有常而不易矣 為日為
淮南子曰積隂之熱氣生火火/為日積陽之寒氣生水水為月 陽主隂佐董仲舒/䇿天使
陽出布于上而主嵗功使隂伏于下而時出佐陽陽不/得隂之助亦不能獨成嵗功隂以成嵗為名此天道也
日主月宗淮南子曰日者陽/之主月者隂之宗 陽而阜生 隂而肅殺
劉禹錫天論云陽而阜生隂而肅殺天/之能也陽而萟𣗳隂而揫歛人之能也 原一隂一陽
[017-31b]
之謂道易/相生相化以為功
  五行一
増尚書洪範曰天錫禹洪範九疇初一曰五行一曰水
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
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
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尚書大義曰水火者百姓
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
資生也是為人用 尚書正義曰五行即五材也言五
[017-32a]
者各有材幹也謂之行者若在天則五氣流行在地則
世所行用也 左傳曰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
誰能去兵 前漢律厯志曰恊之五行則角為木商為
金徴為火羽為水宮為土 唐志曰五行之為物其見
象於天為五星分任於地為五方行於四時為五徳禀
於人也為五常播於音律為五聲發於文章為五色而
總其精氣之用為五行 淮南子曰水生木木生火火
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子生母曰義母生子曰保子母相
[017-32b]
得曰專母勝子曰制子勝母曰困
  五行二
原左傳曰陳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今火出而
火陳逐楚而建陳也注陳顓頊之後故為水屬火畏水
故為之妃 漢書曰左傳云有星孛入於大辰西及漢
梓慎曰星孛於漢水祥也衛顓頊之墟其星為大水水
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 又
曰左傳昭公八年楚師滅陳史趙曰五年陳将復封顓
[017-33a]
頊以水王陳其族也今兹歲在星紀後五年在大梁大
梁昴也金為水宗得其宗而昌 増唐文粹曰岑羲為
敬暉等論武氏表帝王之厯數必應乎五行水盛則火
衰木衰則金盛天地之運必合乎四時春往則夏來暑
退則寒集則知五行之數帝王不可違違之則宗社不
安生人不理四時之序天地不能變變之則霜露不均
水旱交錯
  五行三
[017-33b]
増更王 為本家語曰古之王者易代改號取法五行/五行更王終始相生亦䝉其宜是以太
皥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皥配金顓頊配/水 禮運云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 三辰
 五化淮南子曰木生於亥壮於邜死於未三辰皆木/也火生於寅壮於午死於戌三辰皆火也土生
於午壮於戌死於寅三辰皆土也金生於巳壮於酉死/於丑三辰皆金也水生於申壮於子死於辰三辰皆水
也化素問云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/備 金曰審平水曰静順謂之五化 虛實 始終
水性純冷而有温谷之陽泉火體宜熾而有蕭江之寒/熖石入水則沉而南海有浮石之山木入水則浮而南
海有沉水之木此虛實之相反也次七略鄒子有終始/五徳言土徳不勝木徳繼之金徳 之火徳次之水徳
次/之
[017-34a]
  五行四
原水火妃詳五/行二水火壮詳五/行三 金為水宗詳五/行二火為金
漢書云火為金病金畏于/火陽氣脅水金水之氣 汨陳五行尚書箕子乃/言曰汨陳五
行注曰/汨亂也羞用五事漢書五行志云經曰羞用五事一曰/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尚
書羞/作敬 震東為木漢書曰震在東/方為春為木兊西為金又云兊在/西方為秋
為/金 離南為火又云離在南/方為夏為火坎北為水又云坎在北/方為冬為水
金木之氣易變又云春與秋日夜分寒暑平/是以金木之氣易以相變水火之氣
不得又云上失威儀則有强臣/為害水火之氣不得也 逆天時水不潤下漢/書
[017-34b]
簡宗廟不禱祠廢癸祀/逆天時則水不潤下棄法律火不炎上又云棄法律/逐功臣殺太
子以妾為妻/則火不炎上 有奸謀木不曲直又云田獵不宿飲食/不享出入不節及有
奸謀則木/不曲直輕百姓金不從革又云好戰攻輕百姓飾城/郭侵邊境則金不從革
 廢正作淫火不明 誅罸絶理厥災水並京房/易傳 肅
時雨若 又時𤾉若 哲時燠若 謀時寒若 聖時
風若 狂恒雨若 僭恒暘若 豫恒燠若 急恒寒
若 䝉恒風若並尚/書
  歲一
[017-35a]
増釋名曰歲越也越故限也年進也進而前也 原易
曰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荘子曰四時殊氣故歲成
増袁子正語曰歲在申酉乞漿得酒嵗在辰巳嫁妻買
子夫盛衰更代豐荒相半天之常道也
  歲二
増受會 質成周禮曰天官太宰之職歲終則令百官府/各正其治受其會 禮王制曰司㑹以
歲之成質于天子/冢宰齋戒受質 燭轉 斗移杜甫詩云三歲如轉/燭 又云一别星橋
夜三移/斗柄春
[017-35b]
  歲三
原夏曰歲 殷曰祀 周曰年 虞曰載並爾/雅 嗣歲
詩云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/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祈歲淮南子云以冬至數/至來歲正月朔日五
十者民食足不滿五十日日減/一升有餘益一升為祈歲也 増日周漢志曰日日/行一度積三
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/一而周天一匝名曰歲星行爾雅曰夏曰歳注/取歳星行一次也 歲朝
鄭康成曰自正月/盡四月為歲之朝歲夕九月至十二/月為歳夕 間歲隔一/歳也旬歲
言歲滿也若十/日之為一旬也 原歲數舉春秋元命苞云冬至百八/十日春夏成夏至百八十
日秋冬成合為三百六十/日歲數舉注曰舉猶備也 備歲事易乾鑿度云歲三/百六十日而天氣
[017-36a]
周八卦用事各四/十五日而備歲事 增觀治象周禮天官云小宰贊冡/宰受歲會歲終則令羣
吏致事正歲帥治官之屬而觀治象之/法狥以木鐸曰不用法者國有常刑 制國用禮王/制云
冢宰制國用必於歲秒五榖皆入然後制國用用地大/小視年之豐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
 原天子迎歲淮南子云冬至日天/子率三公九卿迎歳后益占歲世本云/后益作
占歲/之法 鳩為歲候淮南子注云/鳩布榖也葉落知歲又云見一葉/之落知歲之
将/暮 獻歲發春椘辭云獻歳發春兮顧/我南征注云獻進也開春發歲又云/開春
發歳兮白日/出之悠悠 數将㡬終歲且更始禮記云日窮于次/月窮于紀星回于
天數将㡬終/嵗且更始 載成萬物終始之道白虎/通 天行不信
[017-36b]
莫能成歲呂氏/春秋 三歲而改節 六歲而一衰淮南子/云太隂
治春則欲行仁恵温良治夏則欲布施鮮明治秋則欲/修備繕兵治冬則欲猛毅堅强三歳而改節六歲而一
衰十二歲/而一荒 歲在甲曰閼逢爾雅曰太歳在甲曰閼逢/在乙曰旃䝉在丙曰柔兆
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/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元黓在癸曰昭陽 在寅
曰攝提格又云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夘曰單閼在辰/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
恊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荗/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 月陽月/在
甲曰畢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厲在/己曰則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終在癸曰極
  閏一
[017-37a]
增左傳曰積分而成月者也 漢律厯志孟康注云天
終數九地終數十窮終也言閏月亦日之窮餘故取二
終之數以為義 汪氏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
之一繞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過一度日行一日亦一
周在天為不及一度積至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
而與天㑹為一歲月一日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
七積三百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而
與日會者十二為一年大率三百六十日為常數一歲
[017-37b]
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分為二十四氣
是為氣盈而晝夜長短節氣寒暑於是定焉一年少五
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分為十二月是為朔
虛而晦朔弦望於是定焉積氣之有餘就年之不足而
後有閠三年一閠尚餘三日有竒五年再閠則少五日
有竒積十九年閠在十二月則氣朔分齊是為一章大
率三十二月則有閠閠前之月中氣在晦閠後之月中
氣在朔若厯不置閠則晦朔弦望皆非其正晝夜平分
[017-38a]
不在春秋之中而寒暑反易矣
  閠二
增漢志曰春秋用魯厯周道衰天子不能班朔魯厯不
正以閠餘一之歲為蔀首 唐志曰元始厯以為十九
年七閠皆有餘分是以中氣漸差據渾天二分為東西
之中而晷景不等二至為南北之極而進退不齊更因
劉洪紀法増十一年以為章歲而减閠餘十九分之一
後代厯家皆因循元始而損益或差
[017-38b]
  閠三
原正時 移氣閠以正時/氣逐閠移 增積分 成化上詳閠一/漢朱浮傳
云五年再閠天道乃備天地之/靈猶五載以成化况人道乎 非常月 無中氣公/羊
傳曰閏月者何以謂之天無是月非常月也北文士傳/曰陸續字公紀作渾天說曰閠月無中氣而 斗斜指
兩辰之間所以/異於他月也
  閏四
原非禮 不悖文公元年閏三月非禮也歸餘/於終事則不悖合在僖公末年 增大
備 小備後漢張純傳云三年一閏天/氣小備五年再閠天氣大備 原不告朔閠/月
[017-39a]
不告朔非禮也不告閏朔棄/時政也其将何以為國哉匪乖期於積/閠 増迂龍轡
李賀樂詞云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廻環推天官/玉琯灰剰飛今歲何長來歲遲羲氏和氏迂龍轡
年光方平云幕幕復蒼蒼微和傍早陽忌寒春已盡待/閠月猶長栁變原非雨花遲豈為霜自兹延聖厯
不必駐/年光 原歲餘為閠漢書音義云/歳之餘為閠易窮為閠漢書云/天數二
十有五地數三十易窮則變故/為閠法天終數九地終數十 閠以起紀春秋元命/苞曰三年
閠以起紀案宋均云紀法也/三年加以一閠以成歲也閠以正時又曰二年一朔/不告朔非禮也
夫閏正時以作事厚/民生之道樞機是在 四歲一定尚書曰曰月不可離/故得閠餘為定注曰
閏共也四歳合/一月為定也五歲再閠易云歸竒于扐以象閠五歳/再閠故再扐而後掛孔疏云
[017-39b]
以法象天道歸殘聚餘分而成閏也五嵗再閠者凡前/閠後閏相去大略三十二月在五嵗之中故五嵗再閠
 歸餘於終左傳云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/中歸餘於終履端於始序則不愆舉正於
中民則不惑歸餘/於終事則不悖歸竒於扐詳/上 閠月非常鄭元注禮/記云閠月
非常/月也閠月不告公羊傳云閏月不告朔曷/為不告朔天無是月也 詔王居門
周禮云閠月太史詔王居/門中終月門謂路寝門也闔門左扉禮記云閠月天子/居明堂無室位則
闔門左扉/立於其中 增中朔大小賈氏曰中數曰歳朔數曰年/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氣正月
立春節雨水中至十二月小寒節大寒中皆節氣在前/中氣在後節氣有入前月法中氣無入前月法中氣匝
則為歳朔氣匝則為年中朔大小不齊/不置閏則中氣入後月故必正之以閠行度疎宻晉律/厯志
[017-40a]
 云武帝元封更造太初厯校中朔所/差以正閠分課中星行度以考疎宻 原附日之餘閠/月
 者附日之餘日積/分而成于月也餘分之月說文曰餘分之/月五嵗再閠 閠者日
 之餘尚書考靈曜注云日嵗周天為十二月月一歲/不盡周天十九分次之七故閏者日之餘也
 者陽之餘白虎通云月有閠餘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/四分度之一歲十二月日過十二度故三年
 一閏五年再閠明隂不足陽/有餘也故讖曰閏者陽之餘 黄帝起消息正閠餘史/記
 羲和以閠月定四時尚書云咨汝羲暨和朞三百有六/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
   閠五
 增賦唐張季友閠賦曰於是太史授事羲和敬理以日
[017-40b]
 繫月積三年而成原始要終豈周月而已天時由之而
 式叙國令於焉而合軌春生夏長不失其常東作西成
 孰知所以雪應冬而絮落雲識夏而峰起秋之夕湛露
 為霜春之朝堅氷為水豈不以律之克中閠之匪虛以
 風以雨兮各得其序曰寒曰燠兮無悖於初哉
 
 
御定淵鑑𩔖函卷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