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k0078 行水金鑑-清-傅澤洪 (master)


[15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行水金鑑巻一百五十二
         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
  運河水
 江都縣河道自髙郵州交界起至金灣滚壩止計程
 六十五里設閘二曰露筋閘三溝閘東隄閘壩五曰
 昭闗滚水壩金灣三閘金灣滚水壩長十四丈以下/
 俱河防志/
[152-1b]
 西隄露筋閘起至三溝閘止殘缺石工二百四十四
 段計長一千二百二十七丈五尺康熙四十一年修
 補完工 東隄舊有嵇家閘即鰍魚壩因水衝卸康
 熙四十年 題準改於昭闗廟建滚水壩一座長十
 丈將嵇家閘缺口堵塞
 四淺二閘三閘康熙三十八年修築
 邵伯更樓康熙三十八年六月衝決長五十六丈五
 尺水深四丈波濤洶湧難以堵塞糧艘阻滯於邵伯
[152-2a]
 之下銜尾相連四千餘隻雖於西岸另挑越河一道
 而決口湍激不能前進康熙三十九年臣鵬翮恭奉
聖謨下埽堵築刻日成功於是糧艘利涉如限抵通康
 熈四十年置鐵犀一座以鎮之邵伯晉步丘也謝安/鎮廣陵見步丘地勢
 西髙東下毎春夏湖水漲輒東浸民田而西又苦旱/安為築埭以界之髙下兩利民以比邵伯甘棠名邵
 伯/埭
 金灣三閘康熙四十年 題準補修
 東西灣東隄康熙四十年 題準修築長五百七十
[152-2b]
 二丈
 金灣三閘之水由人字河芒稻河宣洩嚮年二河淤
 塞水無去路康熙三十九年臣鵬翮恭奉
聖謨挑濬人字河長二千二百九十三丈芒稻河長八
 十五丈一律寛深洩水入江隄岸保固民田不致淹
 沒
 鳳皇橋引河因土質堅硬屢挑未成康熙三十九年
  題準加挑寛深計長一千四百九十二丈四尺六
[152-3a]
 寸水勢暢流入江
 灣頭閘一座為運鹽河路兼洩運河之水
 芒稻河舊有東西二閘現議補修以上俱河防志/
 揚之上流在河淮下流在江海昔日河渠距江淮之
 上憂常在旱今日河渠伏河淮之下憂常在水故明
 初以前講求瀦蓄而巳明末至今則有二法焉曰防
 曰𨗳防之使不來而運道所資不能不來也來之使
 可受受之使可去無氾濫於平地而已矣於是有謹
[152-3b]
 固髙堰之説於是有毋開周橋之説於是有必塞翟
 壩之説於是有啓閘以時深濬河身嚴飭淺鋪増置
 滚壩之説而逺溯其源則在淮黄交而入海利也則
 又有堅築歸仁分黄建壩諸説焉𨗳之使速去其去
 有兩途江與海是巳然入江易而較紆入海難而較
 捷盖入海即沿隄東下入江必循隄而南又海為百
 川壑而江亦朝宗於海也今𤓰洲儀真河為入江正
 道而其最徑且捷者莫若自金灣河以達芒稻河治
[152-4a]
 此則漕河可入於江矣而水猶不速去者則海口之
 未通也海口去漕隄二三百里隄東諸河不疏無由
 達於海濵也瀕海有隄隄下有閘沿隄閘座不開無
 由出於海口也隄外海灘近百里諸港口年久盡淤
 港口不濬無由入於海洋也此漕河入海之大槩正
 今日所講求也 御史李宗孔水患日深疏曰漕河
 自淮安山陽縣至江都邵伯鎮二百六十餘里河東
 有隄與河俱長即現在修工修補之漕隄是也隄之
[152-4b]
 東係髙郵江都興化寶應泰州鹽城山陽各州縣民
 田地形低窪如在釡中全恃此隄護七邑之居民障
 二百餘里之湖水水漲隄潰則糧艘有傾阻之虞居
 民有淹沒之患説者委之天災無可如何不知使有
 去路以宣洩之何致水聚為害乎謹按河水去路原
 有舊制東可入海南可入江查淮南涇河閘乃水入
 海之去路若將此閘深濬兩岸増隄一逢水漲即行
 開放則浩漫之勢自減乃閘河以下皆係漕田河臣
[152-5a]
 勢難專主地方官惟閉閘以圖保䕶迨水勢愈大愈
 不敢啓直至隄潰而七邑淹沒閘下田地同為陸沉
 矣此河水不得入海之由也又查𤓰儀雖有各閘惟
 芒稻河閘出水甚速乃由泰州運鹽河入江之去路
 若將裏河間深數尺則水勢直注於江雖西湖諸水
 泛濫此閘如建瓴直下則隄自不致潰決矣乃運鹽
 河自明季至今久未開濬今淤淺至極若一啓放鹽
 艘即為阻閣故隄東隄西哀號望救之日正諸商閉
[152-5b]
 閘蓄水之時鹽課所闗誰敢輕啓此河水不得入江
 之由也水不得入江海如養癕而不使外潰必致毒
 攻肢體矣我 朝定鼎二十餘年隄凡六潰此康熙/五年以
 前/漕臣疏稱重運五十餘隻由湖冒險回空五百餘
 隻盡阻髙郵閘河臣竊憂之必將涇河等閘河底深
 濬築隄衞田疏通海口使水注海將泰州運鹽河刻
 期開濬使水注江若年復一年不行開濬徒事修隄
 而望其不決是猶閉賊城垣中而欲以竹籬茅壁拒
[152-6a]
 之也若洪水一發又不知傷民命幾何淹田地蠲錢
 糧幾何矣 御史徐越大挑運河疏曰淮揚一帶内
 河原係人力開鑿以黄河挾沙之水既奪淮水南下
 之位灌入天妃閘而内河淺隘水緩沙停數十年來
 運河之底墊髙益甚而東西兩岸毎年逐漸加増隄
 薄土浮何恃不潰且也運河淺阻淮湖相連不能宣
 洩使速歸江以致髙郵沿河地方屯蓄為災在順治
 七八年間奉
[152-6b]
㫖大挑究因河帑不繼未經實濬又時值大兵往來啓
 閉不一難遲時日故未得復當年舊制耳如欲運道
 永通民無水患必實實大加挑濬將何泥盡幇兩岸
 隄外惟令平厚不許増髙其迂迴三百里内土性之
 剛柔沙油地形之髙下闊狹山陽與寶應不同者以
 近湖逺湖也寶應與髙郵不同者以髙郵有通湖水
 口連設兩閘而寶應無之也髙郵與江都不同者以
 江都有芒稻河𤓰洲鎮儀真縣入江之口而髙郵正
[152-7a]
 屬諸水之所鍾也何處當束之使狹何處當濬之使
 深何處當先施畚鍤何處當相度水平應直穵者當
 計土以分方應水刷者當逼岸以瀹底訪取習知熟
 諳之人詳審預定不致措施孟浪有始鮮終則開消
 一分金錢即得一分實濟不必别議宣洩而運河既
 已深通入江自爾湍速不僅上而天庾通濟亦下而
 地方民生得免昏墊之虞矣 康熙十六年總河都
 御史靳輔疏稱運河自黄流内灌之後日墊日髙十
[152-7b]
 六年八月内河底竟致乾涸隨閉隄挑浚因回空不
 能久待止量挑一二尺不等擬於十七年立春後十
 日土凍方解時即行閉壩大挑總限百日完工其十
 七年春運過淮之期必俟略為展限臣擬四月初旬
 内完工開壩放船五月終可以盡數過淮嚴加催赶
 務於七月初旬盡催過臨不悞十七年回空以濟十
 八年春運也 刑科張惟赤河工計須萬全疏曰切
 惟河工保民通運以裏河之漕隄為主今年州縣盡
[152-8a]
 成澤國運道盡作洪流皆此隄衝決所致向聞漕䂓
 舊制沿河額設淺夫唯令浚河使深幇隄闊厚不許
 隄上加髙所以使漕河日深漕隄日厚河湖水發勢
 足承當至明季止知増隄並不浚河致今隄雖日髙
 河身日淺易於衝潰今工築方興所宜申明濬深幇
 闊之䂓務期久逺 髙郵志論淺鋪曰按舊制沿河
 設立淺鋪額造淺船編住淺夫以時撈浚是以河身
 深下閘洞疏通旱年不妨糧運且有餘水救濟下河
[152-8b]
 水年去水甚速不致泛濫所以無壅塞衝決之弊為
 制之最善也邇年以來雖置淺夫實無一人在淺淺
 鋪亦廢惟聴隄決築隄之用額設錢糧外令里民貼
 幇工食而官河凡一二十年不加撈濬一遇水發但
 令居民用土包加培塘岸日益加髙河底日益壅塞
 且客土杵築不堅易至攤塌雨淋水洗其勢復低是
 非帶土加岸實則帶土填河也河身既髙則蓄水必
 淺治水者惟恐運船之不能行也不得已而復加河
[152-9a]
 塘以為囤水之計焉昔日之河在低田之下今日之
 河乃在髙田之上矣且河塘既髙易致崩潰如累棋
 子愈髙愈危隄防少有不固千里一壑矣矧田禾耶
  總河都御史靳輔疏請設立守隄兵將疏濬修葺
 事宜一切責成又請設官弁看守而立勸懲之法又
 請將歴設官兵即為預設協同築隄康熙十八年添
 設揚河營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三員分管髙寶
 江運河將舊設淺夫改為淺兵 淺夫與濬河相為
[152-9b]
 用者也使淺夫之制常舉河可不興工大濬矣經制
 雖設頑民易偷名存實亡貴時飭之 王乾清紀金
 灣閘曰金灣閘在邵伯鎮南五里西接湖口東南十
 六里至芒稻河又十八里下江乃漕河洩水第一捷
 徑萬厯二十二年撫按題請建閘開河原擬建八閘
 十六門新河闊三十丈以洩湖水後止建三閘六門
 河闊不足十丈又兩岸泥沙最易淤墊故不能大洩
 湖水以致漲決漕隄 紀芒稻河曰揚城東北十里
[152-10a]
 曰灣頭入運鹽河東十里南岸通江河曰芒稻河西
 北接金家灣通邵伯湖口自湖口至江共三十四里
 萬歴二十二年原擬建四閘十二門後止建二閘六
 門然閘底深下應運鹽河底故水發啓閘則邵伯湖
 水驟消漕隄賴以無潰後因商人不循三年一浚鹽
 河之制只顧蓄水行船於天啓六年將閘底改造増
 髙六尺以故湖水難消漕隄易決康熙元年總河朱
 之錫於對閘北岸開挑月河一道行鹽以免閘口溜
[152-10b]
 吸令將閘底改深如舊後止改下一尺五寸比舊底
 尚髙四尺五寸 國朝大學士王永吉新河水勢三
 阻説曰芒稻河閘新河之下口也兩閘六門共計十
 一丈則上口金灣閘當較闊兩倍雖二十餘丈不為
 過也今金灣上口三閘六門止八九丈耳是所入少
 而所出多此水勢一阻也今若於金灣閘南或石工
 中間再開數口以洩湖水則此一阻可無慮矣自閘
 而下河路甚寛有闊至二十丈者有闊十餘丈者惟
[152-11a]
 孔家渡南約一二里許闊止五六丈水大止深四五
 尺稍小則涸矣水勢至此中梗此亦一阻也今若將
 凡淺狹之處挑深改闊如萬厯年間舊制俱闊十五
 丈使水通行則此一阻又無可慮矣至於新開月河
 水橋之南有兩舊河直對芒稻河東西兩閘之口所
 謂人字河是也毎年水發運河水至漫隄而此河有
 數箭之地深不過二三尺以至水勢東西分流不能
 直射閘口此又一阻也今若將此河挑深則水勢直
[152-11b]
 注閘口下江此一阻又無可慮矣不然三阻不治則
 是有洩水之名而無洩水之實欲漕隄之不崩決人
 民之不飄溺豈可得也 康熙十二年總河王光裕
 將芒稻河原設三門閘西改為六門閘一座二十三
 年總河靳輔復挑江都境内邵伯南金灣閘入裏人
 字河又金灣閘迤南建造滚水壩一座 滚水壩在
 南寶之人曰建滚水壩即古人之議建平水閘也但
 必廣為之制與翟壩二十五里相應然後可在興泰
[152-12a]
 之人又曰興泰七邑之民皆版圖也多開閘座盡宣
 洩於下流而竟不為下流畫一䇿焉不幾以七邑為
 壑乎滚壩既設若更疏開下河引水歸海使隄東民
 田不憂泛濫則上下皆利而滚壩可收全功矣今總
 河靳輔將寶應子嬰溝新建滚水石壩一十九/年建髙郵
 州北界首南七里新建滚水石壩二十/年建州南南閘新
 建滚水石壩一二十/年建五里壩新建滚水石壩一二十/年建
 八里鋪新建滚水石壩一十九/年建柏家墩新建滚水石
[152-12b]
 壩一二十/年建車邏鎮新建滚水石壩一二十/年建江都邵伯
 北新建滚水石壩一十九/年建三州縣共壩八座各湖暴
 漲之水源源得以宣洩矣 揚州管河通判聶文魁
 勘河詳議曰按髙郵洩水入運鹽河此下河/運鹽河者現今
 止有南門弔橋之琵琶閘閘口僅寛七尺豈能通利
 攷舊制南首尚有華嚴寺一閘已拆廢其最易修復
 者莫如通湖橋閘向由北水闗引水入城直出南闗
 之馬飲塘與琵琶閘水㑹合東注此外尚有蛤蜊壩
[152-13a]
 舊有石閘係萬歴年間填塞閘具在不難清理繳闗
 壩無閘朱家壩有閘已壞東闗閘尚存此皆曩時興
 化糧艘運道由泰山廟出口愚民惑於風水之説以
 褊見塞之反致大壞秦郵地脈今輿情亦既曉暢矣
 但通湖閘口不過一丈二尺六寸三里閘尤為窄小
 無用擬將琵琶閘改作雙門大閘以資啓閉西有私
 鹽港為月河可免掣船之患再將北闗閘壩盡復古
 制徹底疏通其利賴有不可勝言者矣職竊以揚屬
[152-13b]
 全河之大勢揆之黄浦子嬰溝所以洩寶應上流之
 溢也芒稻白塔河等閘所以殺江都之下流之勢也
 各場入海故道實所以救髙郵中滿之患也況今沿
 隄滚水諸壩無不東趨誠使之隨長隨消則無所往
 而不利矣 滚壩之設今已不可謂無利矣試舉五
 年以來湖西田雖非豐稔亦頗有秋此非前此巨浸
 乎可不謂有利焉況滚壩實與海口相表裏開滚壩
 即開海口之先資也功以次舉下邑號呼孔迫何其
[152-14a]
 不能稍緩須㬰乎揚州府志/
聖祖仁皇帝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日淮揚道傅澤洪
 詳請開芒稻河竊照揚屬一帶湖河地形窪下衆水
 滙歸北接淮流西受天長盱泗之水兼之上游水漲
 天然各壩開放洪澤湖水建瓴下注西風一作波浪
 掀天嚙岸吞隄在在危險全藉宣洩之故道無阻得
 以預期開通分殺水勢庶幾隄工可保民生無害案
 查康熙四十年間陞任前河憲張任内欽遵
[152-14b]
聖訓挑浚金灣三閘迤下人字河芒稻河及鳳皇橋引
 河修砌芒稻河東西二閘董家溝壩因時啓閉水勢
 隨長隨洩隄無潰決之虞田無淹沒之患而糧艘鹽
 船亦俱運行無悞是芒稻河閘及董家溝壩等處乃
 洩水下江最捷最便之要道載在 閲河方略誠不
 容一日阻閉者也祗縁從前修建閘座錢糧例係商
 捐不動正帑是以冊估雖由㕔汎而承修則竟委之
 商人既不熟諳工程又其中不無侵漁等弊以致修
[152-15a]
 砌不堅未久而閘底衝壞閘牆崩裂不能下板啓閉
 屢據揚河㕔詳請照例飭商辦料重修本道俱經轉
 詳奉批飭催在案奈各商置若罔聞惟於二閘上口
 築壩堵塞并將董家溝壩堵塞不開毎遇水長必待
 盈隄溢岸方始開壩其勢已晚何能分洩且各商更
 私設壩頭看守毎乘㕔汛相隔窵逺旋開而旋塞宣
 洩之路不通汎濫之勢益甚去年伏秋水漲髙寶江
 三處工程衝激殘缺而下河七邑民生俱遭昏墊實
[152-15b]
 由此兩處築壩不能預期分洩之所致也夫以遵
㫖開挑洩水下江之要道乃公然築壩堵塞即云鹽運
 上闗 國課然以運道民生相較亦有緩急輕重之
 分況水大而後開閘壩一歳之中宣洩亦無多日於
 鹽運究無妨碍其執意梗阻誠不知是何意見查今
 年底水較之去年髙二尺有餘現在各憲㑹勘案内
 殘缺石工浸在水中者有四五六層不等必須預為
 宣洩方可無悞修砌且桃汛伊邇汎水將至若不將
[152-16a]
 底水宣洩勢必不能容受本道前據㕔詳一面詳院
 一面移催鹽運道在案今髙江紳衿士民呉世燾謝
 逢吉等以事闗切膚連名公籲本道遵奉憲批移明
 鹽運道並轉行揚州府揚河㕔公同查議去後兹催
 據該㕔議詳前來詳稱此閘一日不修土壩一日不
 去則宣洩無門勢必壅積為害亦蒿目時艱之切論
 也事闗𦂳急難任商議延緩應請憲臺為運道民生
 作主將芒稻河董家溝兩壩速行開放其倒壞閘座
[152-16b]
 飭㕔確佔先發河帑遴委幹員儹修一面移咨鹽憲
 將借用帑銀著商公捐解庫還項庶要工不致稽遲
 而閘座得以依時啓閉水發則開閘暢洩保工水落
 則閉閘蓄水濟運隄工永固民患永除鹽船漕艘運
 行永便矣至所呈鹽艘仍由故道過壩是否可行俟
 鹽法道議覆至日另行詳覆嚼梅軒偶存/
 一東隄自黄浦起歴髙郵至江都壁虎橋止計程二
 百三十三里舊隄坍卸單薄卑矮毎遇湖河水漲漫
[152-17a]
 隄過水康熈三十八年四月内總河于成龍等於欽
 奉
上諭事案内發帑委員加幇底寛四丈髙三尺頂寛二
 丈臨河簽釘排樁迄今隄工髙厚河水長發賴以捍
 禦以下揚河㕔冊/
 一西隄稱鈎灣臨湖石工長二百二十八丈又宋家
 尖西隄臨湖石工長九十丈久已倒廢康熙三十八
 年八月内總河于成龍等於欽奉
[152-17b]
上諭事案内估修仍建石工迄今湖水長發賴以捍禦
 一寶應觀音寺起至髙郵罕盱澗止引河一道在淮
 屬蔣家壩之下於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内總河張鵬
 翮於欽奉
上諭事案内 題估隨奉
㫖著部堂徐 帶領各員分工挑穵蔣家壩下引河一
 道自山盱交界觀音寺起至罕盱澗止長九千五百
 二十丈三尺迄今壩下之水直達寶應髙郵湖内由
[152-18a]
 東隄各閘壩分洩
 一清水潭東西二隄康熙十五年大水衝決深至四
 五丈不等一片汪洋報聞
聖心惻然
特簡總河靳輔修治以清水潭決口深不可築於湖中
 繞迴開河一道改築東西二隄與舊隄相屬河成名
 曰永安河至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内總河董安國於
 謹陳兩河等事案内 題估將永安西隄九百七十
[152-18b]
 丈創建石工
特命督撫漕河四院㑹勘 題覆奉
㫖允行
 一界首鎮西隄舊石工一千七十五丈七尺年久倒
 廢磚石浪掣無存毎遇湖河水漲闔鎮民生攸闗康
 熙三十八年八月内内總河于成龍等於欽奉
上諭事案内 題估創建石工奉
㫖允行
[152-19a]
 一髙郵城南舊建南闗大壩一座長六十六丈柏家
 墩大壩一座長五十四丈康熙三十八年九月内總
 河于成龍等為特疏 題明等事案内請開減水石
 壩二座因舊壩衝廢相度地勢於南闗迤南遷建滚
 水石壩長六十六丈車邏迤南遷建滚水石壩長六
 十四丈水大分洩保隄水小堵蓄行漕奉
㫖允行
 一二壩下口原無引河康熙四十年七月内總河張
[152-19b]
 鵬翮於欽奉
上諭事案内 題請挑穵引河南闗壩下自攔馬河起
 至朱三家橋止長三百九十一丈車邏壩下自攔馬
 河起至齊家莊止長三百三十丈奉
㫖允行
 一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内總河張鵬翮於欽奉
上諭事案内估修髙寶江運河東西二隄卑薄石埽土
 工迄今捍禦有資河防攸賴
[152-20a]
 一城南五里中壩一座長五十丈因南闗車邏二大
 壩不敷宣洩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内總河張鵬翮
  題請建減水壩一座奉
㫖允行其壩底較南闗車邏二壩之底甚深毎遇湖河
 暴漲開放暢洩以保隄工民命又 題請開引河一
 道自中壩下起至寶應三王河射陽鎮止長一萬七
 百三十六丈八尺奉
㫖差都統孫 等帶領旗漢官員分工挑穵迄今減壩
[152-20b]
 之水由引河直達鹽城入海以上俱揚河㕔冊/
 淮揚二郡運河東隄各閘毎當伏秋水漲即行開放
 由各引河宣洩入海以保隄工必須河道深通隄岸
 完固方免水勢旁溢致傷田廬查山鹽之蝦䰅二溝
 涇澗二河及戛糧河老鸛觜引河寶應之黄浦閘子
 嬰溝興化之海溝車路白塗以及丁溪草堰白駒各
 閘河髙郵之臨澤河江都之金灣三閘鳳皇橋人字
 河芒稻河董家壩白塔壩各處引河在在淤淺甚至
[152-21a]
 奸民攔河築壩阻塞下流民受其害查地方官原有
 疏通溝洫之例除飛飭道㕔并地方官作速疏浚一
 律深通以備水長開放宣洩暢流入海外相應咨明
 此張文端公於康熙六十一年為吏部尚書時咨行/河上者也公留心江南念念不忘疏浚運河其為國
 為民也/至矣
 運河西岸自淮安至揚州宜多建進水閘壩引湖水
 入運河濟運若運河水大又宜於東岸多設減水閘
 壩放運河之水由各支河入海引湖水入河濟運則
[152-21b]
 河水自不患其或小放河水由支河入海則河水又
 不患其或大矣此誠萬全之䇿也 國家數百萬糧
 漕皆資一線之運河豈可不使之深通哉兩年以來
 見運河口毎苦淺澀而界首一帶如興文閘子嬰溝
 等處放水灌田則舟苦難行蓄水行舟則民苦無水
 此豈善全之謀乎故於運河口及界首至揚州一帶
 宜大為挑濬務使深通而於全河尤宜大挑務使水
 由地中行而不專借隄以束水則水雖有盛大之時
[152-22a]
 終無泛溢之虞或以既經挑穵不便再 題請帑則
 於年終 題明閉壩自十二月十五閉壩至正月十
 五日開壩用河兵分段挑穵毎年一次歳以為常則
 運河不患其不深矣要比現今河底再深二丈則運
 河乃成雖有大水淮揚不至受害矣再將運河東減
 水閘壩底低下數尺則河既不淺而水有所歸自無
 湮没之患矣居濟一得急薈蕞云大挑運河此目前/河工第一 務頃者年幾大有禾稼將
 登㑹洪湖異漲閘壩盡開髙寶下河一帶田廬頓/時淹沒使運河開浚深通水有容瀦亦烏得至此
[152-22b]
 
 
 
 
 
 
 
 行水金鑑巻一百五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