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k0078 行水金鑑-清-傅澤洪 (master)


[16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行水金鑑巻一百六十
         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
  兩河總説
 余闕曰南方之地本髙於北河之南徙難而北徙易
 自宋南渡至今殆二百年而河旋北議者慮河之北
 則㑹通之漕廢當築隄起曹南訖嘉祥東西三百里
 以障遏之不使之北予則以爲河北而㑹通之漕不
[160-1b]
 廢何也漕以汶而不以河也渭按此言正與挽河之
 議相左蓋河在梁衛之郊北流爲順其曰南徙難而
 北徙易是也謂河北而㑹通之漕不廢則大非明中
 葉河屢貫㑹通挾其水以入海而運道淤河不可北
 也嚮使河北而無害於漕則聽其直衝張秋東北入
 海數百年可以無患奚必歳歳勞費防其北決邪
 邵國賢治河論以為禹治水至於地平天成六府三
 事允治其功盛矣以今觀之其所空之地甚廣所處
[160-2a]
 之勢甚易所求之效甚小今治水者其去禹也逺而
 所空之地乃狹於禹所處之勢乃難於禹所求之功
 乃大於禹禹𨗳河自大伾以下分播合同隨其所之
 而疏之不與争利故水得其性而無衝決之患今夫
 一杯之水舉而注之地必得方尺乃能容之其勢然
 也河自大伾以上水之在杯者也大伾以下水之在
 地者也以在地之水而欲拘束周旋如在杯之水大
 禹不能而况他人乎今河南山東郡縣棊布星列官
[160-2b]
 亭民舍相比而居凡禹之所空以與水者今皆為吾
 有蓋吾無容水之地而非水據吾之地也固宜其有
 衝決之患也故曰所空之地狹于禹禹之治水隨地
 施功無所拘礙今北有臨清中有濟寧南有徐州皆
 轉漕要路而大梁在西南又宗藩所在左顧右盼動
 則掣肘使水有知尚不能使之必隨吾意况水無情
 物也其能委蛇曲折以濟吾事哉故曰所處之勢難
 于禹况禹之治水去其墊溺之害而已此外無求焉
[160-3a]
 今則賴之以漕不及汴矣又恐壊臨清也不及臨清
 矣又恐壊濟寧也不及濟寧矣又恐壊徐州也使皆
 無壊也又恐漕渠不足於運也了是數者而後謂之
 治故曰所求之功大於禹由其言觀之則河水南趨
 之勢已極而一代之臣不過補苴罅漏以塞目前之
 責安望其爲斯民計百世長利哉 袁黄曰昔陳平
 江瑄宋司空禮之治㑹通河也驅汶水逆流至南旺
 北至安民山地降九十尺因析六分之水北達臨清
[160-3b]
 爲閘十/有七南至沽頭地降百十有六尺因析四分之水
 南接徐沛爲閘二/十有一貯六分之水者其閘長貯四分之
 水者其閘短後人以意増損而水之分數紊矣紊而
 常淤固其宜也顧不此之察乃更閘而東焉當時故
 閘由茶山而南地甚峻勢如建瓴故入河無礙後更
 夏鎮以南地平而水緩黄强清弱每㑹必淤此河渠
 之一壊也徐州呂梁二洪其流甚駛其石如牙永樂
 間運道初開人惡其傷舟欲稍平之宋司空不可蓋
[160-4a]
 欲藉山之險激水之流使泥沙先下而河流不壅後
 人相繼磨其崖石而呂梁無洪矣無洪則水平而河
 身漸髙此河渠之再壊也至淮河入海之處平曠無
 山而海沙逆上尤易壅塞陳平江就山陽之滿浦坊
 在淮安府城累/西北五里石爲山蜿蜒千尺即古鋸牙遺制鋸/牙
 見宋/史水得翻騰踴躍以入海俗謂之磯嘴取相激而
 名今皆没於土中此河渠之三壊也磯觜之制下布/七星樁樁上甃
 以石石有筍筍相入縫有錠錠三層灌以糯汁砌以/油灰長千尺袁氏以爲陳平江所創或云天順間遣
[160-4b]
 都水郎中督工於滿浦坊作石鋸牙未知孰是磯觜/爲治河要䇿萬歴初漫入水中微露形跡今清江浦
 尚有之其濁流不入運河河/不勞挑濬者磯觜之力也河渠考云隆慶四年淮
 決於髙堰河亦決於崔鎭漕臣王宗沭修塞之宗沭/決河
 記云是年淮決髙堰河躡淮後徑趨大澗口破寳/應黄浦口入射陽湖清口遂淤海口幾爲平陸
 歴三年髙堰復決於是山鹽髙寳興泰諸處悉爲巨
 浸黄水躡淮之後濁流西溢浸及鳯泗清口填淤海
 口亦復阻塞而漕黄交病矣河臣潘季馴以爲髙堰
 者淮揚之門户而黄淮之關鍵也欲𨗳河以入海勢
[160-5a]
 必藉淮以刷沙淮水南決則濁流停滯清口亦堙河
 必決溢上流水行平地而邳徐鳯泗不免皆爲巨浸
 是淮病而黄病黄病而漕亦病相因之勢也於是築
 髙堰長八十里起自武家墩任髙堰北/十餘里經大小澗大/澗
 在髙堰南十三里又南五里即小澗也大澗/口爲衝決要處築石隄以䕶之長數百丈歴阜陵
 湖在堰西南/二十餘里周家橋北去堰四/十餘里翟壩在周家橋南二/十餘里爲山陽
 盱眙接界處或曰周橋翟壩長二十五里與髙郵南/北金門兩閘及西隄四十里石工相對周橋翟壩決
 則髙郵南北/衝溢無時矣以捍淮之東侵又以淮水北岸有王簡
[160-5b]
 張福二口淮水每從此洩入黄河致淮水力分而清
 口淤淺且黄水泛漲亦往往由此倒灌入淮於是并
 築隄捍之隄在清口西三里後議者又以束淮太廹/於張福隄窪處黄韶王簡二口置減水二
 閘淮溢則縱之外出黄溢則遏/其内侵王簡口亦曰王家口使淮無所出黄無所
 入全淮畢趨清口㑹黄以入海而河與漕俱治蓋髙
 堰之築始於漢末之陳登修治於明初之陳瑄而復
 於季馴云隆慶四年王宗沐修築髙堰卑薄無/所加隨即圮壊至是經理始盡制焉二十
 一年淮復決於髙良澗在淮安府西南七/十里志云九十里凡二十二
[160-6a]
 口旋築塞之明年黄水大漲清口沙墊阻遏淮水不
 能東下於是挾上源阜陵諸湖與山溪之水暴侵泗
 州陵州城渰没科臣張企程請導淮分注江海以救
 祖陵二十三年淮復決髙堰髙良澗諸處㝷築塞之
 明年河臣楊一魁以黄淮衝溢乃議分黄𨗳淮闢清
 口沙七里達淮之經流建武家墩涇河閘涇河在寳/應縣北三
 十/里以洩淮之旁溢又建髙良澗減水石閘子嬰溝在/寳
 應南六/十里周家橋減水石閘一自岔河下涇河一自草
[160-6b]
 子湖在寳應縣西/南五十里寳應湖下子嬰溝俱通廣洋湖在/寳
 應縣東南/四十里及射陽湖入海猶慮淮水宣洩不及南注
 各湖為患又開髙郵西南之茆塘港在州西南/六十里通邵
 伯湖開金家灣下芒稻河在揚州府/東三十里入江以殺淮漲
 一魁所舉行大/抵本企程之説自是淮患漸平雖時有決溢而培固
 髙堰増置壩閘之外無所爲治淮長䇿矣季馴兩河
 議曰髙堰去寳應髙丈八尺有竒去髙郵髙二丈二
 尺有竒髙寳隄去興化泰州田髙丈許或八九尺其
[160-7a]
 去堰不啻卑三丈有竒矣昔人築堰使淮不南下而
 北趨者亦因勢而𨗳之不然淮一南下因三丈餘之
 地勢灌千里之平原安得有淮南數郡儼然一都㑹
 邪萬歴二十一年淮漫髙堰隄上且數尺周家橋口
 原自通行又加決焉決髙良澗至七十餘丈南奔之
 勢若倒海髙寳邵伯諸湖隄一日崩者百十餘處于
 時泗城亦復灌溢而所減之水不過尺許則以淮南
 之地自髙寳而東則下由邵伯而南則又昻自興鹽
[160-7b]
 以東濵海諸鹽場比内地亦復昻也泗州之地比髙
 堰爲下與髙寳諸州縣皆若釡底然安能免淮之浸
 哉今髙堰一帶修守不嚴奸商鹽販之徒無日不爲
 盜決計泗州之人未究利害之源但見髙堰増築勢
 必遏淮以入泗惟恐堰之不速潰也且淮之旁流日
 多則正流日弱於是刷沙無力而黄水益横清口就
 淤勢不得不倒灌淮南決隄堰而敗城郭委運道於
 茫無畔岸中矣善乎先哲之言曰禦黄如禦敵淮日
[160-8a]
 退則黄日進論者以𨗳淮為秘計而不察其為弱淮
 之先徴也淮之患曷有窮已耶 元末河復北徙自
 東明曹濮下及濟寧而運道壊明洪武初命徐達自
 曹州東引河至魚臺入泗以通運永樂九年又命宋
 禮自曹疏河經濮州東北入㑹通河是北流猶未絶
 也迨遷都之後仰給於㑹通者重始畏河之北北即
 塞之𢎞治中兩決金龍口直衝張秋議者為漕計遂
 築斷黄陵岡支渠而北流於是永絶始以清口一綫
[160-8b]
 受萬里長河之水焦弱侯云明興河之自汴出者猶/有六其二入淮其四合漕以入於
 淮出滎澤者至壽入淮出祥符者至懐逺入淮出長/垣者至陽榖入漕出曹州者至魚臺入漕出儀封者
 至徐之小浮橋入漕出沛之南者從飛雲橋入漕出/徐沛之中境山之北者從溜溝入漕是猶有禹分之
 遺意也其後或塞或徙而/以一徐受全河之灌矣陽武以下河之所經繕完
 故隄増卑培薄但期不害於漕而漢之下䇿轉為明
 之上䇿矣至於黄淮既合則惟以堰閘為務堰髙家/堰閘淮
 南諸湖/閘口因時修固則淮不南分助河刷黄使海口無
 壅故潘尚書論治河之要曰河性宜合不宜分宜急
[160-9a]
 不宜緩合則流急急則蕩滌而河深分則流緩緩則
 停滯而沙淤此以隄束水借水攻沙為以水治水之
 良法也又曰通漕於河則治河即以治漕㑹河於淮
 則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於海則治河淮即
 以治海自漢以來治河者莫不以分水爲長/䇿唯張戎之論不然潘公深得其意觀其所
 言若無赫赫之功然百餘年來治河之善卒未有如
 潘公者蓋㑹通必不可廢則河唯宜注淮以入海雖
 有賈魯之才智亦無所施故邵文莊有治之以不治
[160-9b]
 乃所以深治之之說語曰守病不治常得中醫此之
 謂也禹貢錐指/
 自周定王時河徙歴漢唐至宋熈寧十年而始與淮
 合河曷為徙也中髙者外溢流緩者沙停水性下也
 地勢北髙而南下也上流急下流淤不決不得也決
 不南不得也合于淮奈何曰昔之淮敵河今之淮從
 河敵河而淮强從河而淮弱淮强而流迅淮弱而沙
 壅必致之勢也武陟之決口塞矣乎河底之髙皆是
[160-10a]
 也淤不滌流不暢将别有潰決之處可憂也於是有
 斷黄右臂之法有助淮刷黄之法沁水之入黄也黄
 益熾非古也沁水古入衛者也隋大業七年始引入
 黄征髙麗恐河不能濟運引沁水以大其勢故也河
 之南徙也沁仍入衞矣天順間沁再入河無制之者
 也今莫若仍引沁水入衞以殺黄勢或疑衞不能容
 今日而不能容大業天順獨能容耶夫誠能分沁水
 使不入黄則黄之右臂斷矣睢水受商邱寧陵永城
[160-10b]
 夏邑豐碭虹靈璧無源之水從宿遷白洋河小河口
 入黄前人防其入淮築歸仁隄以捍之順治時河決
 入小河口而白洋河入黄之道遂淤靳文襄開便民
 閘𨗳之入淮淮不能容而旁洩六壩遂為髙寳興泰
 七邑之災張文端建安仁利仁諸閘束水入黄去白
 洋河小河口僅數里地勢髙仰不能入河今莫若相
 形勢開引河使永逺入黄水小則助淮出清口以刷
 黄水大則清口以上淮不能刷沙睢為之刷是謂助
[160-11a]
 淮刷黄之法右臂斷安豫也黄沙刷又淮也曷爲必
 於斯二者復故道不能行築隄坊不可恃鮑斐英治/
 河説/
 河源出土番有泉百餘泓望之如列星是為星宿海
 我
聖祖仁皇帝上諭有云朕於地理從幼留心凡古今山
川名號必詳考圖籍詢問方言務得其正如河源之星
宿海元史謂之鄂端諾爾今番名鄂端塔拉䝉古名呼喇
[160-11b]
穆爾譯語皆星宿海之字耳至哉
王言廣見博聞信而有徴矣東流三百里羣川流合浸
 大遂名黄河又東六七百里至崑崙山山綿亘五萬
 里河隨山足而東又東北流千餘里有細黄河自西
 南來注之又東北四五百里至西寧衞之西南又四
 百餘里至積石山即禹貢𨗳河之處矣由積石山入
 塞經陜西臨洮府河州北西寧衛南又東經蘭州北
 又東經寧夏衞南又東北出塞外經三受降城之南
[160-12a]
 河套之北又經榆林衞北至山西廢東勝州復折而
 南入塞内南經延安府府谷縣東神朩縣南而入葭
 州界又經州城東河之東岸為山西河曲縣及保徳
 州興縣之境又東經呉堡縣東及綏徳州東河之東
 岸爲山西臨縣及永寧州寕鄉縣之境又南經清澗
 縣東及延川延長二縣之東河之東岸為山西石樓
 及永和大寧三縣之西境又經宜川縣東河之東岸
 為山西吉州及鄉寧縣之西境又南經陜西西安府
[160-12b]
 韓城縣東龍門在焉自龍門南流與汾水合又南經
 陜西郃陽縣東河之東岸為山西滎河縣臨晉縣又
 南經陜西朝邑縣東又南至華隂縣東北與渭水合
 河之東岸為山西蒲州又南經雷首山西至潼關衞
 北折而東是為河曲經河南陜州之閿鄉縣北又東
 經靈寳縣北河之北岸為山西芮城縣又東經陜州
 北河之北岸為山西平陸縣又東過底柱又東經河
 南澠池縣北河之北岸為山西絳州之垣曲縣又東
[160-13a]
 經河南新安縣北又東經洛陽縣北又東經孟津縣
 北河之北岸為濟源縣孟縣即孟津也又東經鞏縣
 北洛水入焉河之北岸為温縣濟水入焉又東經汜
 水縣北又東經滎陽縣北河之北岸為武陟縣沁水
 入焉又東經河隂縣北又東經滎澤縣北河之北岸
 為獲嘉縣又東經原武縣南又東經陽武縣南又東
 經延津縣南又東經祥符縣北河之北岸為封邱縣
 又東經陳留縣北又東經蘭陽縣北又東經儀封縣
[160-13b]
 北又東南經睢州北又東南經考城縣北又東南經
 商丘縣北河之北岸為山東曹縣又東經河南虞城
 縣北又東經夏邑縣北河之北岸為山東單縣又東
 經江南徐州之碭山縣北又東經豐縣南沛縣南河
 之南岸則為蕭縣又東經徐州北與泗水合又東南
 經鳯陽府靈璧縣北又東南經淮安府睢寧縣北河
 之北岸則為淮安府之邳州又東經宿遷縣南又東
 經桃源縣北又東經清河縣南與淮水合是為淮黄
[160-14a]
 交匯處清口在其上又東經山陽縣北清江浦總河
 行署在焉又東經安東縣南而東北入於海自清口
 至此皆古淮水為黄河所奪海自鹽城東北經山陽
 縣東折而西北為黄淮入海之口 浙江杭嘉湖三
 府江南蘓松常鎭四府皆有運河本一水相通渡大
 江入𤓰洲江西湖廣及江寧諸府則自大江入儀眞
 是為𤓰儀運河𤓰洲至揚州府江都縣三汊河以南
 計程二十七里儀眞縣至三汊河以西計程七十二
[160-14b]
 里屬江防同知管轄𤓰洲有二閘曰廣惠曰通惠儀
 眞有四閘曰響水曰通濟曰羅泗曰攔潮蓋因江潮
 吞吐消長靡常故置閘以啟閉行漕者也自三岔河
 起至淮安府山陽縣交界黄浦止歴江都髙郵寳應
 三州縣計程二百六十里其汛五曰江都汛曰髙郵
 汛曰永安汛曰汜水汛曰寳應汛屬揚河通判管轄
 其三州縣沿堤所設閘壩涵洞多不勝書皆所以宣
 洩運河之水者也自山陽縣黄浦起北至甘羅城迤
[160-15a]
 西山清外河交界清口止計程九十六里有竒自黄
 浦至季家淺長八十一里有竒係山陽縣境自季家
 淺至甘羅城迤西長十五里有竒係清河縣境其汛
 三曰裏河下汛曰裏河上汛曰運口汛有張福口引
 河一道長一千二百三十五丈張荘引河一道長一
 千六百七十丈又裴家場爛泥淺三岔等引河俱挑
 浚深通合衆引河之水㑹出清口併力敵黄水之沙
 屬淮安裏河同知管轄向者漕舟自清口出黄河溯
[160-15b]
 流而上至支河口入運河康熈二十六年總河靳文
 襄公以黄河風濤之險請自駱馬湖鑿渠歴宿遷桃
 源二縣至清河仲家荘出口名曰中河三十八年總
 河于振甲公因桃清中河南岸逼近黄河地勢卑下
 瀦水瀰漫難以築堤乃自桃源盛家道口至清河棄
 中河下叚改鑿六十里名曰新中河次年總河張文
 端公又以新中河淺狹未足行運且盛家道口河頭
 灣曲漕舟輓運不順乃於三義壩以下用新中河之
[160-16a]
 半三義壩以上用舊中河之半合為一河重加挑浚
 設兩中河通判管理自清河縣西三里許黄河口門
 起至桃源縣交界三岔止計程一十七里安清中河
 通判所轄自桃清交界三岔起至宿遷境内張荘運
 口止計程一百四十里有竒宿桃中河通判所轄宿
 遷運河自張荘運口中河頭起至邳州交界窑灣口
 止計程四十七里屬宿虹同知管轄邳州運河自宿
 遷縣交界窑灣口起至山東嶧縣交界黄林荘止計
[160-16b]
 程一百二十里屬邳睢同知管轄有猫兒窩迤上滚
 水大壩萬家荘石壩馬荘集石壩又上下竹絡壩三
 窑灣竹絡壩一俱洩運河出岸之水由隅頭河入駱
 馬湖者也泇河歴嶧滕沛三縣計程一百九十六里
 跨山東江南二省間嶧縣河道南自邳州黄林荘起
 北至滕縣界朱姫荘止計長九十八里有八閘曰臺
 荘曰候遷曰頓荘曰丁廟曰萬年曰張荘曰徳勝曰
 韓荘滕縣河道南自嶧縣界朱姬荘起北至江南沛
[160-17a]
 縣界劉昌荘止計長五十里沛縣河道南自滕縣劉
 昌荘起北至魚臺縣界王家口止計長四十八里有
 三閘曰夏鎭曰楊荘曰珠梅屬兖州府泇河通判管
 理南旺湖南自沛縣界辛荘橋王家口起歴魚臺縣
 濟寧州濟寧衞鉅野縣嘉祥縣至汶上縣袁家口閘
 迤北東平州交界止計程二百七十五里其魚臺縣
 河道南自沛縣界王家口起北至濟寧州四里灣交
 界止計長八十五里有三閘曰邢荘曰利建曰南陽
[160-17b]
 濟寧州河道南自魚臺縣四里灣交界起北至五里
 營之東濟寧衛交界止計長七十五里有十閘曰棗
 林曰魯橋曰師家荘曰仲家淺曰新閘曰新店曰石
 佛曰趙村曰在城曰天井又有月河閘三曰下新曰
 中新曰上新濟寧衞河道南自五里營迤東濟寧州
 交界起北至曹井橋迤北鉅野縣交界止計長一十
 七里有竒鉅野縣河道南自濟寧衞曹井橋迤北交
 界起北至嘉祥縣大長溝迤南交界止計長二十五
[160-18a]
 里有通濟閘嘉祥縣河道南自鉅野縣小長溝迤北
 交界起北至汶上縣孫村交界止計長一十六里汶
 上縣河道南自孫村嘉祥縣北界起北至靳家口東
 平州南界止計長五十六里有竒有五閘曰寺前舖
 曰南旺上曰南旺下曰開河曰袁家口屬兖州府運
 河同知管轄按南旺湖在汶上縣西南周漕渠兩涯
 共一百八十里中有二長堤漕渠貫其中畫而為三
 漕渠西者為西湖即名南旺湖一名汶河漕渠東者
[160-18b]
 為東湖在汶河堤南名蜀山湖在汶河堤北名馬踏
 湖南旺縈廻九十三里明成化間始為石堤嘉靖萬
 歴間累築湖堤復添築子堤又於五里舖建石壩一
 座蓄洩濟運原湖二千七百頃向除子堤畫界處髙
 亢地及宋尚書白老人香火地二百八十頃外其二
 千四百餘頃為水櫃隨堤内開大渠以湖身北髙南
 下復穿小渠二十餘道縱横聨絡使湖水通流備濟
 萬歴十七年張居敬奏請南旺等湖於髙下相承之
[160-19a]
 地築一束湖小堤堤内為水櫃堤外為湖田聽民耕
 種庶界限分明内外有辨小民難於侵占官司易於
 稽查詔從之是南旺諸湖有淤髙之地自昔已然其
 所以不令召種者慮其有害於運也今西湖積沙日
 久髙地雖多而低窪之處仍以蓄洩濟運宜開浚深
 通復其舊界否則漸為平陸一遇旱暵難以行漕矣
 距汶上縣十三里有何家壩為南旺湖之尾閭此口
 稍卑汶水就西而下每决房口而傷運河之堤南旺
[160-19b]
 之水遂涸萬歴二十四年築石壩平時任其南逰水
 漲洩而之西良得䇿也南旺分水地形最髙所謂水
 脊也潘宫保河防一覽曰南旺地髙決諸南則南流
 決諸北則北流惟吾所用耳當春夏糧運盛行之時
 正汶水微弱之際分流則不足合流則有餘宜效輪
 番法如運艘淺於南則閉南旺北閘令汶盡南流如
 運艘淺於北則閉南旺南閘令汶盡北流當其南也
 更發濵南諸湖水佐之當其北也更發濵北諸湖水
[160-20a]
 佐之泉湖兼注南北合流即遇旱暵無不克濟此誠
 力不勞而功倍也張秋河南自東平州靳家口上接
 汶上縣河道北界起北至陽榖縣官窑口接東昌府
 聊城縣河道南界止計程一百五十五里歴東平所
 東平州壽張縣東阿縣陽榖縣屬兖州府捕河通判
 管轄東平所河道南自東平州河道北界牌起北至
 安山閘接東平州河道南界止計長十二里在東平
 州河道之内東平州河道南自安山閘接東平所河
[160-20b]
 道起北至戴家廟閘下三空橋接壽張縣南界止計
 長三十里有二閘曰安山閘曰戴家廟閘又北自安
 山閘起南至靳家口汶上縣北界止内除東平所河
 道一十二里實管河道一十八里有一閘曰靳家口
 閘按戴村壩距東平州六十里一名周李村長五里
 汶水陶泰而來就鹽河由博興車瀆入海永樂九年
 尚書宋禮用老人白英計分水南旺築此壩横遏汶
 水南流㑹通河始濟運誠全河之屏障也壽張縣河
[160-21a]
 道南自東平州界戴家廟閘下三空橋北至河灣舖
 接東阿縣南界止計長二十里内沙灣運河西岸有
 積水閘每年伏秋鄆濮等處倒坡之水接流至此濟
 運東阿縣河道南自沙灣舖接壽張縣北界起北至
 五里舖接陽榖縣南界止計長十五里其隄岸北自
 陽榖縣河道荆門閘上紅廟起南至沙灣鋪止安平
 鎮居其中安平即張秋係陽榖壽張東阿三縣地爲
 漕運之咽喉也陽榖縣河道南自五里舖接東阿縣
[160-21b]
 北界起北至官窑口鋪接東昌府聊城南界止計長
 六十里有六閘曰荆門上曰荆門下曰阿城上曰阿
 城下曰七級上曰七級下縣有阿井深七八尺蓋濟
 水之所經也上河南自兖州府陽榖縣界官窑口鋪
 起北至直𨽻廣平府清河縣界臨清州鹽店止計程
 一百七十七里歴聊城縣東昌衛收并平山衛堂邑
 縣博平縣徳州衞收并左衞清平縣臨清州屬東昌
 府上河通判管轄聊城縣河道南自陽榖縣界官窑
[160-22a]
 口舖起至堂邑縣界西岸梭堤博平縣界東岸呂家
 灣鋪止計長六十三里有四閘曰周家店曰李海務
 曰通濟橋曰永通西岸有進水閘二座如遇伏秋霖
 潦坡水積聚則開此引河入河以利漕東岸有出水
 閘四座如遇河水漲發則開此洩水東流入海堤岸
 不致衝決本縣河道内有東昌衞收并平山衞河道
 一叚僅三里地名南龍灣北自本營界碑起南至鄧
 家樓界碑止係在西岸一邊也堂邑縣河道南自聊
[160-22b]
 城縣界梭堤起北至清平縣界函谷洞止計長二十
 五里係西岸一邊與博平縣對岸其河道截分一十
 七里半内建二閘曰梁家鄉曰土橋西岸進水閘三
 座伏秋霖潦則開此引河入河以利漕運矣博平縣
 河道南自聊城縣界呂家灣鋪起北至清平縣界魏
 家灣迤南田家口止計長三十五里係東岸一邊與
 堂邑縣對岸其河道截分一十七里半東岸減水閘
 五座河水漲發則開洩東流入海矣徳州衞收井左
[160-23a]
 衞南河河道計長六里在清平縣河道之内清平縣
 河道南自博平縣界魏家灣迤南田家口起北至臨
 清州界二十里鋪止内有戴家灣閘臨清州河道南
 自清平縣界二十里鋪起北至直𨽻清河縣界鹽店
 止計長四十里有磚閘板閘各一座西南衛河水來
 與汶河合流矣下河南自臨清州界鹽店北半壁店
 起北至直𨽻河間府呉橋縣交界降民口鋪止計程
 三百二十七里歴清河縣夏津縣武城縣故城縣恩
[160-23b]
 縣徳州徳州衞徳州左衞屬東昌府下河通判管轄
 清河縣河道南自臨清州界鹽店北半壁店起北至
 夏津縣界孫家口止計長二十里夏津縣河道南自
 清河縣界孫家口起北至武城縣界横河口止計長
  一十七里武城縣河道南自夏津縣界横河口起北
 至故城縣界冷家墳止計長一百四十六里故城縣
 河道南自武城縣界冷家墳起北至恩縣界孟家灣
 止計長一十六里恩縣河道南自故城縣孟家灣起
[160-24a]
 北至徳州界曹家口鋪止計長一十二里徳州河道
 南自恩縣界曹家口鋪起北至徳州衛界下八里塘
 止計長一十五里徳州衞河道南自徳州界下八里
 起北至直𨽻呉橋縣界降民口鋪止計長八十九里
 徳州左衞河道夾在徳州衞河道内計長一里有竒
 河間府景州呉橋東光南皮交河五州縣河道南自
 山東徳州衞交界王一光墳起北至天津衞交界白
 洋橋止計程一百八十四里屬河間府管河通判管
[160-24b]
 轄景州河道南自山東徳州衞交界石碑起北至直
 𨽻呉橋縣交界清水灣石碣止計長二十四里呉橋
 縣河道西岸南自景州交界清水灣起東岸南自山
 東徳州衞交界王一光墳起至東光縣交界止計長
 二十四里東西兩岸有六淺南有四淺錯落山東徳
 州衞六十餘里河道之間東光縣河道南自呉橋縣
 交界起西岸至交河縣交界楊家圈止東岸至南皮
 縣交界十二里口止計長六十里南皮縣河道南自
[160-25a]
 東光縣交界十二里口起東岸至天津衞交界蕭家
 樓止計長八十六里交河縣河道南自東光縣交界
 楊家圈起西岸至天津衛交界白洋橋止計長八十
 二里天津運河南自山東臨清州衞汶合流而北至
 天津㑹潞河入海故亦名衞河北自順天府武清縣
 交界三岔河起南至東岸河間府南皮縣交界西岸
 河間府交河縣交界白洋橋止歴天津衞河間府之
 滄州青縣順天府之霸州静海縣計程三百四十五
[160-25b]
 里屬天津同知管轄滄州河道有七淺青縣河道主
 簿經管河東有五淺廵檢經管河東有二淺主簿經
 管河西有三淺廵檢經管河西有三淺霸州河道計
 長三里錯落於静海縣境内静海縣河道南自趙家
 窪起北至小園止計長一百四十五里天津河道錯
 落於静海青縣滄州間天津東岸有十淺左衞東岸
 有八淺右衞東岸有五淺天津衞西岸係霸州静海
 地方天津左衞西岸有六淺右衞西岸係交河縣地
[160-26a]
 方青縣界内有滹沱河發源山西繁峙縣東流經獻
 縣城南十一里單家橋至青縣岔河口入運河有盤
 古溝在縣南十五里深三丈雖大旱不竭東流入於
 衞濟運矣直𨽻武清香河二縣通州一州運河北自
 白河富河合流四十里至張家灣而通惠桑乾諸河
 入焉南流至天津出海所謂潞河也亦稱白河南自
 天津衞交界起至通州石壩止計程三百四十二里
 屬揚村通判管轄武清縣河道南自天津衞交界望
[160-26b]
 海寺起至香河縣交界紅廟村止長一百九十六里
 香河縣河道南自武清縣交界紅廟村起北至通州
 交界扳&KR0699口止計長三十一里通州河道南自香河
 縣交界起至本州石壩止計長一十五里其三州縣
 隄岸有官修民修之不同焉通惠河源則自昌平州
 白浮村神山泉南㑹馬眼諸泉繞出甕山後匯為七
 里濼東入 都城西水門貫積水潭又少東由月橋
 通流
[160-27a]
内府環繞
宮殿南出玉河橋水門由大通橋東下五十餘里至通
 州入白河其自通州以抵 都城有十閘曰通流曰
 普濟曰平津下曰平津上曰慶豐曰澄清曰髙梁曰
 白石曰廣源曰青龍皆通惠河經行之所河防一覽
 云楊村以北通惠之勢有若建瓴白河之流淤沙易
 阻夏秋水漲則懼其潦冬春水微則病其澀浮沙之
 地既難建閘以備節宣惟有濬築之功殊為喫𦂳
[160-27b]
 此言黄運兩河之梗㮣録成人見之曰此湖州鏡也
 兩河千萬里而遥一目了然矣吾湖製鏡始於李唐
 薛氏故曰薛鏡若夫兩河相關之故則有前人之成
 説具在蓋黄河自河南武陟以至江南之淮安一有
 潰決則運河自山東張秋以至揚州在在危險以故
 前朝潘宮保印川公之言曰通漕於河則治河即以
 治漕㑹河於淮則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於
 海則治河淮即以治海近代河官多𢎞安之言曰病
[160-28a]
 淮而并以病運者莫如河而敵黄即所以利運者莫
 如淮故治淮乃治河治運之先務而治髙堰尤治淮
 之首圗又聞之前輩胡朏明先生曰河之出海旁口
 日多則正口日塞淮之㑹河支流益分則經流益弱
 皆潘宮保之所禁也旨哉三説得治河之三昩矣我
 又何敢復贅一辭小谷口兩河薛鏡/
 
 
[160-28b]
 
 
 
 
 
 
 
 行水金鑑巻一百六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