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k0078 行水金鑑-清-傅澤洪 (master)


[00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行水金鑑巻八
          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
  河水
河水自遮害/亭南又東右逕滑臺城水/經
 有三重中小城謂之滑臺城舊傳滑臺人自修築此
 城因以名焉城即故鄭廩延邑也下有延津今時人
 謂此津為延夀津酈注二林氏㨿尚書以為禹當日/無釃 渠之事胡朏明獨信之
[008-1b]
 謂禹釃二渠自黎陽宿胥口始一北流為大河一東/流為漯川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右
 逕滑臺城城故白馬縣治今在滑縣西南/即唐滑州治也北直黎陽相距三十里
又東北過黎陽縣南水/經
 黎侯國也晉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逕其東其山上
 碑曰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也今黎山之東
 北故城蓋黎陽縣之故城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
 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諸邑及鄭馳
 地我取枳道與鄭鹿鄭鹿即是城也今城内有故臺
[008-2a]
 尚謂之鹿鳴臺又謂之鹿鳴城濟取名焉故亦曰鹿
 鳴津又曰白馬濟東南有白馬城衛文公東徙渡河
 都之故濟取名焉河水舊於白馬縣南決通濮濟黄
 溝故蘇代説燕曰決白馬之口魏無黄濟陽金隄既
 建故渠水斷尚謂之白馬瀆故瀆東逕鹿鳴城南又
 東北逕白馬縣之涼城北又東南逕濮陽縣散入濮
 水所在決㑹更相通注以成往復也酈注今黎陽故/城在 濬縣東
 北漢溝洫志賈讓奏言河從/河内北至黎陽為石隄是也
[008-2b]
自津東北逕涼城縣水經置涼城在滑縣西南/劉宋 北齊併入白馬
又東北逕伍子胥廟南為長夀津水/經
 述征記曰涼城到長夀津六十里河之故瀆出焉漢
 書溝洫志注二渠一則漯川則今所流也一則北瀆
 王莽時空一作/塞故世俗名是瀆為王莽河也酈注/河至
 與漯别行而東北入海/水經謂之大河故瀆
 水經東漢人所撰凡稱故瀆者皆時已無水戚城以
 下東光以上河水不至又無他水行其中孟康所云
[008-3a]
 王莽時遂空者唯此耳故謂之大河故瀆其自長夀
 津以西至宿胥口為東漢見行之河則叙入河水東
 光以北至章武時為清河漳水之所行則叙入清河
 漳水並不列大河故瀆禹貢/錐指
故瀆東北逕戚城西水/經
 春秋哀公二年晉趙鞅率師納衛太子蒯瞶於戚宵
 迷陽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今頓丘魏國縣西戚亭
 是也為衛之河上邑酈注界杜預云是時河北流過/元城 戚在河外晉軍已渡河
[008-3b]
 故欲出河右而南今/開州西南有戚城
又逕繁陽縣故城東水經陽故城在今内黄縣東南繁/水之 繁水即春秋之澶淵杜預
 云在頓丘縣南/亦謂之浮水
北逕隂安縣故城西水經縣故城在今清豐縣北通典/頓丘 北有隂安城寰宇記云王
 莽河在頓丘/縣北十里
又東北逕昌樂縣故城東水經和故城在今南樂縣西/北元 志王莽河西去昌樂
 縣十/六里
又東北逕平邑郭西水/經
[008-4a]
 竹書紀年晉烈公四年趙城平邑酈注平今南樂縣/北有 邑故城
又東北逕元城縣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水/經
 史記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故縣氏焉縣北有
 沙丘堰者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潰堰障水也酈/注
 水經此下文曰至於大陸北播為九河酈注云播為
 九河自此始及齊桓霸世塞廣田居同為一河故自
 堰以北館陶癭陶貝丘鬲般廣川信都東光河間樂
 成以東城地並存川瀆多亡今按水經以王莽河為
[008-4b]
 禹河故以沙丘堰為禹迹推其意似謂古河本東行
 禹作此堰以障之使北而九河自此播焉不遵其道
 是為降水唐人云河自貴鄉縣界分為九道宗此説
 也然禹河不經元城此堰必非禹所作黄文叔云今
 澶州臨河有鯀隄自黎陽入北至恩州清河歴亭皆
 有之然則降水者自元城以北隄堨之水是也蓋以
 堰為鯀所作或曰元城為戰國魏地北與趙接壤賈
 讓云隄防之作近起戰國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齊與
[008-5a]
 趙魏以河為境趙魏瀕山齊地卑下作隄遏水使西
 泛趙魏趙魏亦為隄以防之沙丘堰者疑趙所作以
 障水使不得北而注於齊魏所謂以鄰國為壑者也
 禹貢錐指之史記趙世家肅侯十八年齊魏伐我我/決河水灌 恵文王十八年王再之衛東陽決河水
 伐魏氏以趙地髙而齊魏卑也水經清水注引馬季/長曰晉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為東陽朝歌以南至
 軹為南陽東陽春秋晉/地戰國屬衛後屬趙
河之故瀆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水/經
 大河故瀆北出為屯氏河逕館陶縣東溝洫志曰自
[008-5b]
 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縣分為屯氏河其故瀆
 又東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瀆又東北逕信
 成縣張甲河出焉地理志曰張甲河首受屯氏别河
 於信成縣者也張甲故潰北絶清河於廣宗縣又東
 北至脩縣㑹清河屯氏别河自信成城南東北至繹
 幕縣南分為二瀆其北瀆東北至陽信縣故城北而
 東注於海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
 謂之篤馬河東北至陽信縣故城南東北入海屯氏
[008-6a]
 河故瀆東逕靈縣北又東北逕鄃縣與鳴犢河故瀆
 合地理志曰河水自靈縣别出為鳴犢河者也按屯
 氏河自館陶東北至章武入海過郡四行千五百里
 屯音豚通典魏州治貴鄉元城二縣貴鄉有大河故
 瀆俗曰王莽河元和志王莽河西去貴鄉縣三里古
 堰今名愜山在縣西九里成帝時河決王延世募人
 益運土塞河之處以其愜當人情故謂之愜山葢即
 沙丘堰也元和志王莽河在館陶縣東四里禹貢錐/指 愜
[008-6b]
 山在今大名府北今館陶縣西有館陶故城信成縣/即今清河縣廣宗縣即今廣宗縣脩縣即今景州繹
 幕縣在今平原縣界陽信縣故城在今慶雲縣界靈名/縣在今博平縣界鄃縣即今夏津縣貴鄉縣即今大
 縣元城縣即今大名府治今冠縣西有冠氏縣故城/隋析館陶縣地為冠氏縣元和志王莽河北去縣十
 八/里
河水故瀆東北逕發干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北水經邑/今堂
 縣西南五十里有發干故城寰/宇記王莽河在堂邑縣北十里
又南逕貝丘縣故城南水經記故城在今清平縣西南/寰宇 王莽河在清平縣南十
八/里
[008-7a]
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南水/經
 又東逕艾亭城南又東北逕平晉城南又東北逕靈
 縣故城南别出為鳴犢河故瀆又東逕鄃縣故城東
 酈注直甘陵故城在今清河縣東南風俗記曰甘陵/故城 東二十里有艾亭城葢近今博平縣界平晉
 城未詳疑當在博平縣北寰宇記王莽河在博平縣/北十八里靈縣故城在博平縣東北四十里髙唐州
 西南二十里漢志鳴犢河東北至蓚入屯/氏河鄃縣故城在今平原縣西南五十里
又東逕平原縣故城西而北絶屯氏三瀆北逕繹幕縣
故城東北西流逕平原鬲縣故城西水/經
[008-7b]
 地理志曰鬲津也酈注南括地志平原故城在平原/縣東 十里元和志王莽枯河在
 縣南五里蓋本在其北縣徙而北故水出其南屯氏/三瀆謂屯氏河及屯氏别河之南北二瀆也寰宇記
 繹幕故城在平原縣西北二十里鬲縣故城在今陵/縣北左傳靡奔有鬲氏即其國也陵縣本安徳唐徳
 州治州西五十里有長河故城州北五十里有將陵/故城元和志王莽枯河在長河縣東五里又在將陵
 縣西十里長河即今徳州治將陵在州東北州志/云古黄河在州東南二十餘里今謂之黄河崖
又北逕修縣故城東又北逕安陵縣西水/經
 本修之安陵鄉也地理志風俗記曰修縣東四十里
 有安陵縣故縣又東北至東光縣故城西而北與漳
[008-8a]
 水合一水分酈注括修縣故城在今景州南修音條一/作蓚 地志云俗名南條城在今蓚縣南
 十二里安陵故城/在今吳橋縣西北 大河自宿胥口徙流至成平合
 漳水復歸禹河故道又東北歴浮陽參戸平舒至章
 武入海也以今輿地言之濬縣滑縣開州内黄清豐
 南樂大名元城並屬直隸/大名府冠縣館陶堂邑清平並屬/山東
 東昌/府清河屬直隸/廣平府博平髙唐並屬東/昌府平原徳州並屬/山東
 濟南/府景州吳橋東光交河滄州青縣靜海天津並屬/直隸
 河間府北接大城/寳坻並屬順天府諸州縣界中皆周定王五年至西
[008-8b]
 漢末大河之所行也定王五年嵗已未下逮王莽始
 建國三年辛未而北瀆遂空凡六百七十二嵗禹貢/錐指
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夏四月遣將作謁者王吳修汴渠
自滎陽至於千乗海口汴渠即蒗蕩渠也汴自滎陽首/受河故謂石門在滎陽山北一
 里過汴以東積石為隄亦號金隄成帝陽嘉中所築/也 漢書明帝本紀 千乘即今濟南府濵州曹玉
 珂曰千乘北去碣石将千里河之/入海漢之不同於禹貢者如此
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辛已行幸滎陽巡
行河渠乙酉詔曰自汴渠決敗六十餘嵗加頃年以來
[008-9a]
雨水不時汴流東侵日月益甚水門故處皆在河中漭
瀁廣溢莫測圻岸蕩蕩極望不知綱紀今兖豫之人多
被水患乃云縣官不先人急好興它役又或以為河流
入汴幽冀䝉利故曰左隄彊則右隄傷左右俱彊則下
方傷宜任水埶所之使人隨髙而處公家息壅塞之費
百姓無陷溺之患議者不同南北異論朕不知所從乆
而不決今既築隄理渠絶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迹
陶丘之北漸就壤墳故薦嘉玉絜牲以禮河神東過
[008-9b]
洛汭歎禹之績今五土之宜反其正色濵渠下田賦與
貧人無令豪右得固其利庶繼世宗瓠子之作因遂度
河登太行進幸上黨壬寅車駕還宫後漢書/明帝紀
 河汴分流復其舊迹胡寅曰世言隋煬帝開汴渠以
 幸揚州據此則自漢時已有汴渠矣臣按河即黄河
 汴乃汴渠也蓋昔河汴隄壊則汴水東與河合日月
 彌廣而為兖豫民害今隄既成則河東北入海而汴
 東南入泗是分流復其故迹也丘濬大學/衍義補
[008-10a]
初平帝時河汴決壊未及得修建武十年楊武令張汜
上言河決積乆日月侵毁濟渠所漂數十許縣修理之
費其功不難宜改修隄防以安百姓書奏光武即為發
卒方營河功而浚儀令樂後復上言昔元光之間人庶
熾盛縁隄墾殖而瓠子河決尚二十餘年不即壅塞今
居家稀少田地饒廣雖未修理其患猶可且新被兵革
方興力役勞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須平靜更議其事光
武得此遂止後汴渠東侵日月彌廣而水門故處皆在
[008-10b]
河中兖豫百姓怨歎以為縣官恒興他役不先民急永
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景問以理水形便景陳其
利害應對敏急帝善之又以甞修浚儀功業有成乃賜
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錢帛衣物夏遂發卒數十
萬遣景與王吳水經注/作昊修渠築隄自滎陽東至千乗海
口千餘里景乃商度地埶鑿山阜破坻蹟直&KR0914説文截/本字
溝澗防遏衝要疎決壅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
無復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明年夏
[008-11a]
渠成帝親自巡行詔濵河郡國置河隄員吏如西京舊
制景由是知名王吳及諸從事掾史皆増秩一等景三
遷為侍御史十五年從駕東巡狩至無鹽帝美其功績
拜河隄謁者賜車馬縑錢建初七年遷徐州刺史明年
遷廬江太守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
驅率吏民修起廢蕪教用犂耕由是墾闢倍多境内豐
後漢書王景本傳王景字仲通樂浪&KR2071邯人顯宗朝/用薦與将作謁者 吳共修作浚儀渠吳用景墕流
 法水乃不復為害後/景以侍御史卒官
[008-11b]
 成帝建始四年河決館陶入平原濟南千乗河平二
 年又決平原入濟南千乗雖兩經修塞而水道猶存
 王莽時河決魏郡泛清河以東數郡即平原濟南千
 乗也蓋自元城循此道東出館陶東武陽絶漯水而
 東北至髙唐又絶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也水經所
 叙長夀至委粟之道皆在東郡界中殊不合常深以
 為疑今按永平十三年詔云自汴渠決敗六十餘嵗
 蓋河自平帝世行汴渠東南入淮亦行濟瀆東北入
[008-12a]
 海與後世南北清河之分派幾相𩔖矣嵗月逾甚滎
 陽以下正流漸微迄於永平莽時館陶決口亦必淤
 淺故王景治河棄而不用河汴既分遂從漯川導河
 至東武陽始合莽時故道此武陽之西所以異也然
 史稱景鑿山開澗防遏衝要則其間多所變更即武
 陽以東豈盡與莽時同哉東漢之河起自始建國三
 年亦言其大略而巳 王景修渠築隄自滎陽東至
 千乗海口千餘里則其所治者即東漢以後大河之
[008-12b]
 經流也而史稱修汴渠又曰汴渠成始終皆不言河
 蓋建都洛陽東方之漕全資汴渠故惟此為急河汴
 分流則運道無患治河所以治汴也自平帝後汴流
 東侵日月益甚建武十年陽武令張汜上言時濟亦
 決敗水經河水注載王景事在滎陽蒗蕩渠下太子/賢曰
 汴渠即蒗/蕩渠也則河水當從此決入然滎陽以下南岸山
 脈已盡地平土疏隨處可以決入不獨石門渠口也
 濟隧亦通河至于岑造八激隄而其流始絶莽時河
[008-13a]
 入濟南千乗則侵濟處更多故築隄自滎陽至千乗
 海口千餘里永平十三年詔曰河汴分流復其舊迹
 陶丘之北漸就壤墳十五年景從駕東巡至無鹽帝
 美其功陶丘今定陶無鹽今東平皆濟水所經之地
 二渠既修則東南之漕由汴入河東北之漕由濟入
 河舳艫千里輓輸不絶京師無匱乏之憂矣 武帝
 雄才大略足以有為若移其征伐四夷神僊土木之
 費以復禹河故道當亦無難而竟不及此則以疎於
[008-13b]
 討論執北瀆為禹河故也及哀平之世人始有知禹
 河之所經者賈讓請決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
 王横請徙河縁西山足乗髙地東北入海意皆欲復
 禹河故道而國祚阽危事不可為矣永平上距平帝
 時僅六十餘嵗故道豈遽堙滅而王景治河唯從事
 汴濟蓋當時所急在運道就其利便者為之不暇逺
 圖耳史稱景鑿山阜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滯十
 里立一水門費以百億計財力之充裕若是向使講
[008-14a]
 求禹河故道而復之則河流歸北汴濟不勞而治功
 施到今五代以降潰溢横流之禍可以免矣惜乎其
 不及此也 河雖徙自周定王時而東光以下至章
 武入海猶是徒駭之故道至王莽時始改從千乗入
 海而景遂因之禹迹蕩然無存君子於此有遺憾焉
 或曰景即以復禹河為難王莽河新絶未乆豈不可
 復乎曰不可漳水之東王莽河之西既有清河又有
 屯氏河屯氏别河張甲河鳴犢河等瀆津渠交絡冰
[008-14b]
 碎瓦裂若導河行此不乆即敗景商度地勢然後興
 工不復禹河則必用新河固已籌之熟矣禹貢/錐指
漢和帝永元十年春三月壬戌詔曰隄防溝渠所以順
助地理通利壅塞今廢慢懈弛不以為負刺史二千石
其隨宜疏導勿因縁妄發以為煩擾將顯行其罰後漢/書和
帝本/紀
漢安帝元初二年春正月詔修理西門豹所分漳水為
支渠以溉民田史記西門豹為鄴令發人鑿十二渠引/水灌田所鑿之渠在今相州鄴縣西
[008-15a]
二月辛酉詔三輔河内河東上黨趙國太原各修理舊
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疇後漢書安帝本紀東順帝/陽嘉中自汴口以 縁河
 積石為堰通古淮/口見前水經注
漢桓帝永興元年秋七月河水溢後漢書桓/帝本紀
漢靈帝光和六年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餘里後漢書/五行志
 門先是建寜中増修汴隄石/ 以遏渠口見前水經注
河水自涼城縣/長夀津東逕鐵丘南水/經
 春秋左傳哀公二年衛太子登鐵丘望見鄭師杜預
[008-15b]
 曰在戚南河南有龍淵宫武帝元光中河決濮陽發
 卒塞決河起龍淵宫蓋武帝起宫於決河之傍龍淵
 之側故曰龍淵宫也酈注本元和志鐵丘在衛南縣/東南 漢濮陽縣地在今開州
 西/南
 司馬彪不志河渠東漢以後無可考據賴有水經注
 存其所叙當時見行之河有可徴者為備録之禹貢/錐指
東北流逕濮陽縣北為濮陽津水/經
 故城在南與衛縣分水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隄
[008-16a]
 宣房塸酈注注濮陽故城在今開州西南二十里瓠/子水 云王景治渠築隄防遏衝要瓠子之
 水絶而不通/唯溝瀆存焉
又東北逕衛國縣南又東逕鄄城縣北水經觀漢東郡/有畔 縣世祖
 更名衞國今觀城縣地及清豐之南境開州之北境/皆是鄄城縣故城在河南十八里今在濮州東二十
 里/
又東北逕范縣之秦亭西水/經
 春秋經書築臺於秦者也酈注范今范縣東/南有 縣故城
又東北逕委粟津水/經
[008-16b]
 大河之北即東武陽縣也酈注十寰字記觀城縣東/南六 七里有委粟城蓋
 與泮相近東武/陽即今朝城縣
左㑹浮水故瀆水/經
 故瀆上承大河於頓丘縣而北出東逕繁陽縣故城
 南故應劭曰縣在繁水之陽張晏曰縣有繁淵春秋
 襄公二十年經書公與晉侯齊侯盟於澶淵杜預曰
 在頓丘縣南今名繁淵澶淵即繁淵也亦謂之浮水
 焉酈注在頓丘縣在今豐縣西南二十五里繁陽縣/故城 今内黄縣東六十里今開州城南五里有
[008-17a]
 澶淵/城
東絶大河故瀆又東北至東武陽縣東入河又有漯水
出焉水/經
 漯水上承河水於武陽縣東南西北逕武陽新城東
 曹操為東郡所治也酈/注
又東北逕東阿縣北河水於范縣東北流為倉亭津水/經
 東阿縣城北門内西側臯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
 七丈歳甞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故世俗
[008-17b]
 有阿井之名述征記曰倉亭津在范縣界去東阿六
 十里魏土地記曰津在武陽縣東北七十里津河濟
 名也酈注縣漢東阿故城在今陽穀縣東/北范 即今范縣倉亭津在縣西北
又東北過茌平縣西北逕碻磝城西水/經
 述征記曰嚚磝李云當/作碻磝津名也自黄河泛舟而渡者
 皆為津也魏立濟州治此即故茌平縣也應劭曰茌
 山名縣在山之平陸故曰茌平也酈注濟今茌平縣/南有 州故城即
 古碻磝城縣西二十/里有漢茌平故城
[008-18a]
又東北逕四瀆津水/經
 津西側岸臨河有四瀆祠東對四瀆口河水東分濟
 亦曰泲水受河也然自河入濟自泲入淮自淮達江
 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酈注故通典盧縣東有漢/臨邑 城盧縣今為長清
 縣四瀆津當在縣/界臨邑故城東北
又東北逕楊墟縣東商河出焉水經經此上下相接處不/與水 相符從錐指也
 地理志曰楊墟平原之隸縣也城在髙唐城之西南
 經次於此是不北也商河首受河亦漯水及澤水所
[008-18b]
 潭水也淵而不流世謂之清水自此雖沙漲填塞厥
 迹尚存歴澤而北俗謂之落里坈逕張公城西又北
 重源潛發世謂之落里坈亦曰小漳河商漳聲相近
 故字與讀移耳酈注隄元和志漢鴻嘉四年河水泛/溢河 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
 商為名商河行大/河之南漯水之北
河水又東逕髙唐縣界水/經
 河水於縣漯水注之水自城東北逕東武陽縣故城
 南應劭曰縣在武水之陽然則漯水亦或武水也漯
[008-19a]
 水又北逕聊城縣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
 門有馳道絶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東門側有層
 臺秀出魯仲連所謂還髙唐之兵郤聊城之衆者也
 酈注鄉水經漯水又東北逕清河縣故城北又東北/逕文 城東南又東北逕博平縣右與黄溝同注川
 澤又東逕文鄉城又東南逕王城北黄溝又東北逕/左與漯水隠覆勢鎮河陸東出於髙唐縣大河右迤
 東注漯水矣漯水又東北逕援縣故城西又逕髙唐/縣故城東又東北逕漯隂縣故城北又東北逕著縣
 故城南又東北逕崔氏城北東南逕東朝陽縣故城/南又東逕漢徴君伏生墓南又東逕鄒平縣故城北
 又東北逕界東鄒城北又東北逕建信縣故城北又/東北逕千乗縣二城間又東北為馬常坈又東北逕
[008-19b]
 楊墟縣東商河出焉商河又北逕平原縣東又逕安/徳縣故城南又東北逕昌平縣故城南又東逕般縣
 故城南又東逕樂陵縣故城南又東逕朸鄉縣故城/南沙溝水注之商河又東北流逕馬嶺城西北而流
 屈而東注南轉逕城東又東北逕富平縣故城北又/分為二水南水謂之長聚溝北水世謂之白薄瀆注
 云東北流/注於海矣
又東北逕髙唐縣故城西水/經
 京相璠曰本平原縣齊之西鄙也大河逕其西而不
 出其東經言出東誤耳酈注本城在今禹城縣西四/十里 齊髙唐邑齊趙以河
 為竟威王曰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髙/唐則趙人不敢漁於河即此河也
[008-20a]
又北逕張公城臨側河湄水/經
 有津焉名之曰張公渡酈注縣張公城今在/平原 南六十里
又北逕平原縣故城東水/經
 地理風俗記曰原博平也故曰平原矣縣故平原郡
 治矣晉灼曰齊西有平原河河水北過髙唐縣即平
 原也故經言河水逕髙唐縣東非也按地理志曰髙
 唐平原也髙堂漯水所出平原則篤馬河導焉明平
 原非髙唐大河不得出其東審矣酈注縣故城/在今 南
[008-20b]
又左逕安徳城東而北為鹿角津東北逕般縣樂陵朸
鄉厭次縣南為厭次河水經南今陵縣治即安徳故城/縣東 有故鹿角闗以津為名
 與臨邑縣接界般縣故城在今徳平縣東北樂陵故/城在今樂陵縣界朸鄉故城在今商河縣西北厭次
 故城在今武定州東本/富平後漢改曰厭次
又逕漯隂縣故城北水經漯此北漯隂縣也漯水下注/云北 隂城伏琛謂之漯陽城當
 在今青城縣/界漯水之北
又東北漯沃津水經按孫云漯沃誤漢志千乘郡有溼/沃縣 説文本作溼或省作漯後又轉
 為漯/字也
[008-21a]
 漯沃縣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千乗縣西北五十里
 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縣也酈注漯今蒲臺縣/東有 沃故城
又東逕千乗城北水/經
 伏琛所謂千乗北城也酈注城今髙苑縣北有千/乗故 未知是北城否也
又東北逕利縣城北水經改本作黎城縣北今據濟水/經文 正彼注云地理志齊郡有
 利縣晏謨曰縣在齊城北五十/里今博興縣東有利縣故城
又東分為二水枝津東逕甲下城南東南歴馬常坈注
水經城濟水注云濟水東北至甲下邑南東歴琅槐/縣故 北又東北河水枝津注之漯水注云漯水逕
[008-21b]
 千乘縣二城間又東北為馬常坈亂河枝流/而入於海即此水也甲下蓋亦千乗縣地
又東北過甲下邑又東北入於海水/經
 禹貢夾右碣石入於河山海經碣石之山繩水出焉
 東流注於河河之入海舊在碣石今川流可導非禹
 瀆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瀆故班固曰商碣周移也
 漢武帝元光二年河又徙東郡更注勃海是以漢司
 空掾王横言曰往昔天甞連北風海水溢西南出侵
 數百里故張君云碣石在海中蓋淪於海水也昔燕
[008-22a]
 齊遼曠分置營州今城届海濵海水北侵城垂淪半
 王横之言信而有徴碣石入海非無證矣酈注海河/水入 處
 當在甲下邑之東北馬常坈之北按元和志海在勃/海縣東一百六十里今分屬利津縣即古千乘海口
 利津金析唐蒲臺勃海三縣置本漢漯/沃縣地蓋南與千乘縣共此海口也
 以今輿地言之滑縣開州並屬直隷/大名府觀城濮州范縣
 朝城並屬山東/東昌府陽穀屬山東/兖州府茌平屬東/昌府禹城平原陵
 縣徳平樂陵商河武定青城蒲臺並屬山東/濟南府髙苑博
 興並屬山東/青州府利津屬濟/南府諸州縣界中皆東漢以後大
[008-22b]
 河之所行也禹貢/錐指
 
 
 
 
 
 
 行水金鑑巻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