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k0078 行水金鑑-清-傅澤洪 (master)


[09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行水金鑑巻九十七
         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
  運河水
宋神宗元豐五年三月癸亥罷廣濟輦運司移上供物
自淮揚軍界入汴以清河輦運司為名命張士澄都大
提舉七月御史王植言廣濟安流而上與清河泝流入
汴逺近險易較然廢之非是詔監司詳議 提舉河北
[097-1b]
黄河隄防司言御河狹隘隄防不固不足容大河分水
乞令綱運轉入大河而閉截徐曲既從之矣明年戸部
侍郎蹇周輔復請開撥以通漕運及令商旅舟船至邊
是時每有一議朝廷輒下水官相度或作或輟迄莫能
定大抵自小呉埽決大河北流御河數為漲水所冒亦
或湮没 金水河透水槽阻礙上下汴舟遣宋用臣按
視請自板橋别為一河引水北入于汴後卒不行乃由
副隄河入于蔡以源流深逺與永安青龍河相合故賜
[097-2a]
名曰天源先是舟至啟槽頗滯舟行既𨗳洛通汴遂自
城西超字坊引洛水由咸豐門立堤凡三千三十歩水
遂入禁中而槽廢 三月宋用臣言金水河透水槽阻
礙上下汴舟宜廢撒從之 十月狹河工畢宋史河渠/
志/
神宗𨗳洛通汴而主者遏絶洛水不使入城中洛人頗
患苦之彦博因中使劉惟簡至洛語其故惟簡以聞詔
令通行如初遂為洛城無窮之利宋史文彦博傳/
[097-2b]
王存元豐五年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京師並河
居人盗鑿汴隄以自廣或請令培築復故又按民廬侵
官道者使撤之二謀出自中人既有詔矣存曰此吾職
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驩呼相慶進樞宻直學士
宋史王存傳/
宋神宗元豐六年正月戊辰開龜山運河二月乙未告
成長五十七里闊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初發運使許元
自淮隂開新河屬之洪澤避長淮之險凡四十九里久
[097-3a]
而淺澀熈寧四年皮公弼請復濬治起十一月壬寅盡
明年正月丁酉而畢人便之至是發運使羅拯復欲自
洪澤而上鑿龜山裏河以達於淮帝深然之㑹發運使
蔣之竒入對建言上有清汴下有洪澤而風浪之險止
百里淮邇歲溺公私之載不可計凡諸道轉輸涉湖行
江巳數千里而覆敗於此百里間良為可惜宜自龜山
蛇浦下屬洪澤鑿左肋為複河取淮為源不置堰牐可
免風濤覆溺之患帝遣都水監丞陳祐甫經度祐甫言
[097-3b]
往年田棐任淮南提刑嘗言開河之利其後淮隂至洪
澤竟開新河獨洪澤以上未克興役今既不用牐蓄水
惟隨淮面髙下開深河底引淮通流形勢為便但工費
浩大帝曰費雖大利亦博矣祐甫曰異時淮中歲失百
七十艘若捐數年所損之費足濟此役帝曰損費尚小
如人命何乃調夫十萬開治既成命之竒撰記刻石龜
山後至建中靖國初之竒同知樞宻院奏淮水浸淫衝
刷隄岸漸成墊缺請下發運司及時修築自是歲以為
[097-4a]
常 八月范子淵又請于武濟山麓至河岸并嫩灘上
修隄及壓埽隄又新河南岸築新隄計役兵六千人二
百日成開一直河長六十三里廣一百尺深一丈役兵
四萬二千人期五月成從之十月都提舉司言汴水増
漲京西四斗門不能分減致開決隄岸今近京惟孔固
斗門可以泄水下入黄河若孫賈斗門雖可泄入廣濟
然下尾窄狹不能盡吞宜於萬勝鎭舊減水河汴河北
岸修立斗門開淘舊河創開生河一道下合入刁馬河
[097-4b]
役夫一萬三千六百四十三人一月畢工詔從其請仍
作二年開修宋史河/渠志閏月丙戌汴水溢宋史神/宗本紀蔣之竒
字頴叔宜興人擢江淮荆浙發運副使元豐六年漕粟
至京比常歲溢六百二十萬石錫服三品請鑿龜山左
肘至洪澤為新河以避淮險自是無覆溺之患詔置二
秩加直龍圖閣升發運使宋史蔣之竒傳/
宋神宗元豐七年四月武濟河潰八月詔罷營閉縱其
分流止護廣武三埽 都大提舉汴河隄岸司言京東
[097-5a]
地富榖粟可漕獨患河澀若因修京城令役兵近汴穴
土使之成渠就引河水注之廣濟則漕舟可通是一舉
而兩利也從之宋史河/渠志是年七月甲辰伊洛溢 十月
浚真楚運河宋史神宗本紀/
 元豐間彧先公為右史神考遣使治楚州新河戒之
 曰東南不慣興大役卿且為朕優恤兵民朱彧蘋州/可談 先
 公謂朱/服也
宋哲宗元祐元年閏二月辛亥右司諫蘇轍言近歲京
[097-5b]
城外創置水磨因此汴水淺澀阻隔官私舟船其東門
外水磨下流汗漫無歸浸損民田一二百里幾敗漢髙
祖墳頼陛下仁聖惻怛親發德音令執政共議營救尋
詔畿縣於黄河春夫外更調夫四萬開自盟河以疏洩
水患計一月畢工然以水磨供給京城内外食茶等其
水止得五月閉斷以此工役重大民間每夫日顧二百
錢一月之費計二百四十萬貫而汴水渾濁易至填淤
明年又須開淘民間歲歲不免此費聞水磨歲入不過
[097-6a]
四十萬貫前戸部侍郎李定以此課利惑誤朝聽依舊
存留且水磨興置未久自前未有此錢國計何闕而小
人淺陋妄有靳惜傷民辱國不以為愧况今水患近在
國門而恬不為怪甚非陛下勤䘏民物之意而又減耗
汴水行船不便乞廢罷官磨任民磨茶三月轍又乞令
汴口以東州縣各具水匱所占頃畆每歲有無除放二
稅仍具水匱可與不可廢罷如決不可廢當如何給還
民田以免怨望八月辛亥轍又言昨朝㫖令都水監差
[097-6b]
官具括中牟管城等縣水匱元浸壓者幾何見今積水
所占幾何退出頃畆幾何凡退出之地皆還本主水占
者以官地還之無田可還即給元直聖恩深厚棄利與
民所存甚逺然臣聞水所占地至今無可對還而退出
之田亦以廹近水匱為雨水浸淫未得耕鑿知鄭州岑
象求近奏稱自宋用臣興置水匱以來元未曽取以灌
注清汴水流自足不廢漕運乞仍廢水匱以便失業之
民十月遂罷水匱 詔斥祥符霧澤陂募民承佃増置
[097-7a]
水匱又即宣澤門外仍舊引京索源河置槽架水流入
咸豐門皆以為廣濟淺澀之備三月三省言廣濟河輦
運近因言者廢罷改置清河輦運迂逺不便詔知棣州
王諤措置興復都水監亦言廣濟河以京索河為源轉
漕京東歲計今欲依舊即令於宣澤門外置槽架水流
入咸豐門裏由舊河道復廣濟河源以通漕運從之宋/史
河渠/志三月已卯復廣濟河輦運 冬始閉汴口宋史哲/
宗本紀/
[097-7b]
宋哲宗元祐四年十二月京東轉運司言清河與江浙
淮南諸路相通因徐州呂梁百歩兩洪湍淺險惡多壞
舟楫由是水手牛驢撁戸盤剥人等邀阻百端商賈不
行朝廷巳委齊州通判滕希靖知常州晉陵縣趙竦度
地勢穿鑿今若開修月河石隄上下置牐以時開閉通
放舟船實為長利乞遣使監督興修從之 知潤州林
希奏復呂城堰置上下牐以時啟閉其後京口𤓰洲犇
牛皆置牐 是年冬御史中丞梁燾言嘗求世務之急
[097-8a]
得𨗳洛通汴之實始聞其說則善及考其事則可懼竊
以廣武山之北即大河故道河常往來其間夏秋漲溢
每抵山下舊來洛水至此流入於河後欲𨗳以趨汴渠
乃乘河未漲就嫩灘之上峻起東西隄闢大河於隄北
攘其地以引洛水中間缺為斗門名通舟楫其實盜河
以助洛之淺涸也洛水本清而今汴常黄流是洛不足
以行汴而所以能行者附大河之餘波也増廣武三埽
之備竭京西所有不足以為支費其失無慮數百萬計
[097-8b]
從來上下習為欺罔朝廷惑於安流之說稅屋之利恬
不為慮而不知新沙疎弱力不能制悍河水勢一薄則
濫漫潰散將使怒流循洛而下直冒京師是甘以數百
萬日増之費養異時萬一之患亦巳誤矣夫歲傾重費
以坐待其患何若折其奔衝以終除其害哉為今之計
宜復為汴口仍因大河一支啟閉以時還祖宗百年以
來潤國養民之賜誠為得䇿汴口復成則免廣武傾注
以長為京師之安省數百萬之費以紓京西生靈之困
[097-9a]
牽大河水勢以解河北決溢之災便東南漕運以蠲重
載留滯之弊時節啟閉以除蹙凌打凌之苦通江淮八
路商賈大舶以供京師之饒為甚大之利者六此不可
忽也惟拆去兩岸舎屋盡廢僦錢為害者一而甚小所
謂損小費而成大利也臣之所言特其大略爾至於考
究本末措置纎悉在朝廷擇通習之臣付之無牽浮議
責其成功又言臣聞開汴之時大河曠歲不決蓋汴口
析其三分之水河流常行七分也自𨗳洛而後頻年屢
[097-9b]
決雖洛口竊取其水率不過一分上下是河流常九分
也猶幸流勢卧北故潰溢北出自去歲以來稍稍卧南
此其可憂而洛口之作理須早計竊以開洛之役其功
甚小不比大河之上但闢百餘歩即可以通水三分既
永為京師之福又減河北屢決之害兼水勢既巳牽動
在於回河尤為順便非獨孫村之功可成澶州故道亦
有自然可復之理望出臣前章面詔大臣與本監及知
水事者按地形水勢具圖以聞不報至五年十月癸已
[097-10a]
乃詔𨗳河水入汴宋史河渠志/
 汴河舊厎有石板石人以記其地里每歲興夫開𨗳
 至石板石人以為則歲有常役民未嘗病之而水行
 地中京師内外有八水口泄水入汴故京師雖大雨
 無復水患昔人之畫善矣偶張君平論京畿南京宿
 亳陳潁蔡等州積水以南京言之自南門二隄直抵
 東西二橋左右皆瀦澤也漁舠鳴榔如江湖君平請
 權借汴夫三年通泄積水於是諸郡守令等始帶溝
[097-10b]
 洫河道三年而奏功凡瀦積之地為良田自是汴河
 夫借充他役而不復開𨗳至元祐五年實七十年又
 舊河並以木岸後人止用土筏棧子謂之外添裏補
 河身奔兊即外補之故河日加淺而水行地上矣宋/
 王鞏聞見近録/
臨安運河在城中者日納潮水沙泥渾濁一汛一淤比
屋之民委棄草壤因循填塞元祐中守臣蘇軾奏謂熙
寧中通判杭州時父老皆云苦運河淤塞率三五年常
[097-11a]
一開濬不特勞役兵民而運河自州前至北郭穿闤闠
中蓋十四五里每將興工市肆洶動公私騷然自胥吏
壕砦兵級等皆能恐喝人戸或云當於某處置土某處
過泥水則居者皆有失業之憂既得重賂又轉而之他
及工役既畢則房廊邸舎作踐狼籍園圃隙地例成丘
阜積雨蕩濯復入河中居民患厭未易悉數若三五年
失開則公私壅滯以尺寸水行數百斛舟人牛力盡跬
歩千里雖監司使命有數日不能出郭者詢其所以頻
[097-11b]
開屢塞之由皆云龍山浙江兩間泥沙渾濁積日稍久
便及四五尺其勢當然不足怪也尋剗刷捍江兵士及
諸色廂軍得一千人七月之間開濬茅山鹽橋二河各
十餘里皆有水八尺自是公私舟船通利三十年以來
開河未有若此深快者然潮水日至淤塞猶昔則三五
年間前功復棄今於鈐轄司前置一牐每遇潮上則暫
閉此牐候潮平水清復開則河過闤闠中者永無潮水
淤塞開淘騷擾之患詔從其請民甚便之宋史河渠志/
[097-12a]
軾徙揚州舊發運司主東南漕法聽操舟者私載貨物
征商不得留難故操舟者輒富厚以官舟為家補其弊
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載率皆速達無虞近歲一切禁
而不許故舟弊人困多盜所載以濟饑寒公私皆病軾
請復舊從之宋史蘇軾傳/時元祐七年
宋哲宗紹聖元年帝親政復召宋用臣赴闕七月辛丑
廣武埽危急壬寅帝語輔臣埽去洛河不逺須防漲溢
下灌京師明日乃詔都水監丞馮忱之相度築攔水簽
[097-12b]
堤丁已帝諭執政曰河埽久不修昨日報洛水又大溢
注於河若廣武埽壞河洛為一則清汴不通矣京都漕
運殊可憂宜亟命呉安持王宗望同力督作茍得不壞
過此須圖久計丙寅呉安持言廣武第一埽危急決口
與清汴絶近縁洛河之南去廣武山千餘歩地形稍髙
自鞏縣東七里店至今洛口不滿十里可以别開新河
𨗳洛水近南行流地里至少用功甚微詔安持等再按
視之十一月李偉言清汴𨗳温洛貫京都下通淮泗為
[097-13a]
萬世利自元祐以來屢危急而今嵗特甚臣相視武濟
山以下二十里名神尾山乃廣武埽首所起約置刺堰
三里餘就武濟河下尾廢堤枯河基址増修疏𨗳回截
河勢東北行留舊埽作遥堤可以紓清汴下注京城之
患詔宋用臣陳祐甫覆按以聞十二月甲午戸部尚書
蔡京言本部歲計皆藉東南漕運今年上供物至者十
無二三而汴口巳閉臣責問提舉汴河堤岸司楊琰乃
稱自元豐二年至元祐初八年之間未嘗塞也詔依元
[097-13b]
豐條例明年正月庚戌用臣言元豐間四月𨗳洛通汴
六月放水四時行流不絶遇冬有凍即督沿河官吏伐
冰通流自元祐二年冬深輙閉塞致河流涸竭殊失開
𨗳清汴本意今欲卜日伐冰放水歸河永不閉塞及凍
解止將京西五斗門減放以節水勢如惠民河行流自
無壅遏之患從之宋史河/渠志是年洛水溢宋史哲宗本紀/
宋哲宗紹聖二年詔武進丹陽丹徒縣界沿河堤岸及
石䃮石木溝並委令佐檢察修䕶勸誘食利人戸修葺
[097-14a]
任滿稽其勤惰而賞罸之從工部之請也宋史河渠志/
宋哲宗紹聖三年正月戊申詔提舉河北西路常平李
仲罷歸吏部仲在元祐中提舉氾水輦運建言西京鞏
縣河縣氾水河隂縣界乃沿黄河地分北有太行南有
廣武二山自古河流兩山之間乃緣禹跡昨自宋用臣
創置𨗳洛清汴於黄河沙灘上節次創置廣雄武等堤
埽到今十餘年間屢經危急况諸埽在京城之上若不
别為之計患起不測思之寒心今如棄去諸埽開展河
[097-14b]
道講究興復元豐二年以前防河事不惟省歲費寛民
力河流且無壅遏決溢之患望遣諳河事官相視施行
又乞復置汴口依舊以黄河水為節約之限罷去清汴
牐口 四月河北都轉運使呉安持奏大河東流御河
復出詔委前都水丞李仲提舉開導宋史河渠志/
宋哲宗紹聖四年閏二月楊琰乞依元豐例減放洛水
入京西界大白龍坑及三十六陂充水匱以助汴河行
運詔賈種民同琰相度合占頃畆及所用功力以聞
[097-15a]
四月水部員外郎趙竦請濬十八里河令賈種民相度
吕梁百歩洪添移水磨詔發運并轉運司同視利害以
聞 五月乙亥都提舉汴河堤岸賈種民言元豐改汴
口為洛口名汴河為清汴者凡以取水於洛也復匱清
水以備淺澀而助行流元祐間却於黄河撥口分引渾
水令自澾上流入洛口比之清洛難以調節乞依元豐
已修狹河身丈尺深淺檢計物力以復清汴立限修濬
通放洛水及依舊置洛斗門通放西河官私舟船從之
[097-15b]
帝嘗謂知樞宻院事曽布曰先帝作清汴又為天源河
蓋有深意元祐中幾廢近賈種民奏若盡復清汴不用
濁流乃當世靈長之慶布對曰先帝以天源河為國姓
福地此衆人所知何可廢也 十二月詔京城内汴河
兩岸各留堤面丈有五尺禁公私侵牟宋史河渠志/
曽孝藴紹聖中管幹發運司糶糴事建言揚之𤓰洲潤
之京口常之犇牛易堰為牐以便漕運商賈既成公私
便之提舉兩浙常平徙江淮荆湖發運泗州議開直河
[097-16a]
以避漲溢沙石之害孝藴以淮汴不相接不可成既而
工役大集竟成之䇿勲第賞辭不受未幾河果塞召為
戸部侍郎宋史曽孝藴傳/
 蘇京紹聖中令丹陽募民重浚練湖易置斗門十數
 江南通志/
宋哲宗元符元年正月知潤州王愈建言吕城牐當宜
單水入澳灌注牐身以濟舟若舟沓至而力不給許量
差牽駕兵卒併力為之監官任滿水無走泄者賞水未
[097-16b]
應而輙開牐者罸守貳令佐常覺察之詔可 二月詔
蘇湖秀州凡開治運河港浦溝瀆修疊堤岸開置斗門
水堰等許役開江兵卒 三月甲寅工部言淮南開河
所開修楚州支家河𨗳漣水與淮通賜名通漣河宋史/河渠
志/丙子築熈河通㑹閘宋史哲宗本紀/
王宗望為江淮發運使楚州沿淮至漣州風濤險舟多
溺議者謂開支氏渠引水入運河歲久不決宗望始成
之為公私利代呉安持為都水使者宋史王宗望傳/
[097-17a]
宋哲宗元符二年閏九月潤州京口常州犇牛澳牐畢
工先是兩浙轉運判官曽孝藴獻澳牐利害因命孝藴
提舉興修仍相度立啟閉日限之法宋史河渠志/
呉居厚為江淮發運使疏支家河道通漕楚海之間賴
其利召拜戸部尚書宋史呉居厚傳/
鄭驤知溧陽縣時議自建康鑿漕渠𨗳太湖以通大江
將破數州民田調江浙二十五州丁夫所費百萬計朝
廷遣官視可否驤條析利病力止之宋史鄭驤傳/
[097-17b]
宋徽宗崇寧元年二月都水監言惠民河修簽河次下
硬堰畢工詔立捕獲盜泄賞 是年冬詔侯臨同北外
都水丞司開臨清縣壩子口増修御河西堤髙三尺并
計度西堤開置斗門決北京恩冀滄州永靜軍積水入
御河枯源明年秋黄河漲入御河行流浸大名府館陶
縣敗廬舎復用夫七千役二十一萬餘工修西堤三月
始畢漲水復壞之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崇寧二年十二月詔淮南開修遇明河自真州
[097-18a]
宣化鎮江口至泗州淮河口五年畢工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大觀元年夏京畿大水詔工部都水監疏𨗳至
於八角鎮宋史五/行志秋七月乙酉朔伊洛溢宋史徽/宗本紀十二
月詔開潩河入蔡河從京畿都轉運使呉擇仁之請也
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大觀二年八月詔常潤歲旱河淺留滯運船監
司督責濬治 徽宗即位以來無大改作汴渠稍湮則
浚之大觀中言者論胡師文昨為發運使創開泗州直
[097-18b]
河及築簽堤阻遏汴水尋復淤澱遂行廢拆然後併役
數郡兵夫其間疾苦竄殁無慮數千費錢穀累百萬計
狂妄生事誣奏罔功官員冒賞至四十五人師文由是
自知州降充宫觀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政和元年十月巳酉詔差水官同京畿監司視
蔡河隄防及淤淺者來春併工治之 是年知陳州霍
端友言陳地汙下久雨則積潦害稼比疏新河八百里
而去淮尚逺水不時洩請益開二百里起西華循宛丘
[097-19a]
入項城以達於淮從之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政和二年七月兵部尚書張閣言錢塘江東距
仁和監止及三里北趨赤岸&KR1877口二十里運河正出臨
平下塘西入蘇秀若失障禦恐他日數十里膏腴平陸
皆潰於江下塘田廬莫能自保運河中絶有害漕運詔
亟修築之 十月都水監丞孟昌齡言開濬含暉門外
白溝河開堰放水仍舊通流 容佐請於七里河開月
河一道分減此水灌溉内中花竹命宋昇措置𨗳引四
[097-19b]
年十一月畢工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政和四年二月工部言前太平州判官盧宗原
請開修自江州至真州古來河道湮塞者凡七處以成
運河入浙西一百五十里可避一千六百里大江風濤
之患又可就土興築自古江水浸没膏腴田自三百頃
至萬頃者凡九所計四萬二千餘頃其三百頃以下者
又過之乞依宗原任太平州判官日巳興政和圩田例
召人戸自備財力興修詔沈鏻等相度措置宋史河渠/
[097-20a]
志/
宋徽宗政和五年閏正月詔於恩州北増修御河東堤
為治水隄防令京西路差借來年分溝河夫千人赴役
於是都水使者孟揆移撥十八埽官兵分地歩修築又
取棗强上埽水口以下舊堤所管榆栁為樁木宋史河/
渠志/
宋徽宗政和六年八月詔鎮江府傍臨大江無港澳以
容舟楫三年間覆溺五百餘艘聞西有舊河可避風濤
[097-20b]
歲久湮廢宜令發運使濬治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政和十年四月已未尚書省言盧宗原濬江慮
成騷擾詔權罷其役趙霖别與差遣宋史河渠志/
任諒為江淮發運使蔡京破東南轉般漕運法為直達
綱應募者率游手亡賴盜用乾没漫不可核人莫敢言
諒入對首論之京怒㑹汴泗大水泗州城不没者兩版
諒親部卒築堤徙民就髙賑以米粟水退人獲全京誣
以為漂溺千計坐削籍歸田里執政或言水災守臣職
[097-21a]
發運使何罪帝亦知其枉復右文殿修撰陜西都轉運
使宋史任諒傳淮向子諲言河髙江淮數丈而京行直/達綱以致江 運河身髙迄今猶受其害甚矣京之
貽禍不/淺也
 
 
 
 
 
[097-21b]
 
 
 
 
 
 
 
 行水金鑑巻九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