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k0078 行水金鑑-清-傅澤洪 (master)


[12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行水金鑑巻一百二十六
         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
  運河水
明神宗萬厯十七年三月甲子工部言運河水源淺澀
全賴南旺蜀山馬塲等湖蓄水接濟嘉靖間兵部侍郎
王以旂築大堤封為水櫃年乆圮廢往年科臣常居敬
踏勘議於南旺湖築長堤蜀山馬塲湖各築子堤今總
[126-1b]
理河臣潘季馴言水勢瀰漫長堤子堤俱在湖心難以
施工宜將嘉靖年間舊堤培築髙厚其納水處所不便
築堤仍密栽栁樹以為封界報可 五月己未詔修守
清江浦運道 七月丙辰南京禮科給事中朱維藩言
南京内城三山門直溯江流舟船如織而今巳湮塞各
府倉糧悉由水道用進今盡失其舊舍舟而徒費不可
言臣以為在倉糧則宜㑹計其數凡支㡬年少則分投
督催又不敷則於豐足處収糴在河渠則由城外以達
[126-2a]
城隅責成所司作速挑浚章下戸工二部議覆各府未
完米糧除現災緩徴外餘嚴督徴解工覆河渠淤塞責
成都水司及應天府水利官查勘設處俱允 八月已
邜漕運總督舒應龍等條議漕務五事一渡江限期下
江浙江原有挑河銀一萬兩今則什不及一以致松蘇
一帶裏河淺涸宜每嵗秋盡築壩之時盡行䟽導使漕
艘得以及期渡江一逺船起剥糧船赴北向以張家灣
為住泊起剥之地至隆慶四年議由通惠河至石土二
[126-2b]
壩請自今到灣悉聽雇船起剥部議覆從之 十一月
辛酉廵撫應天右副都御史周繼言上海縣李家浜老
鸛觜築塘包石以捍海水不可已武進縣横林等處&KR0782
淺巳甚運河泥厎盡露築濬之功不可緩據所用工費
在築海塘計該銀八萬兩在開運河該銀六萬兩乞於
南京帑銀内給發責令趁時興工工部覆内外匱乏大
工並舉恐非所宜南京帑題發巳四十萬兩亦難再請
合候水利工完漸次舉行漕河果係淤塞應行挑濬即
[126-3a]
於河道漕運衙門修河正項銀両動支報可明神宗實/
錄/
 是年總河都御史潘季馴修建邵伯湖石堤一道長
 一千二百八十丈補舊石堤六百十三丈南河全考/
 是年築西土堤寳應縣之西十餘里有白馬湖於湖
 之東築八淺石堤長八十五丈六尺又兼漕水旁潰
 入寳應湖以致流緩沙停自黄浦至三官廟之西築
 西土堤長三千六百三十五丈束水由漕以省挑浚
[126-3b]
 之費淮安府志/
明神宗萬厯十八年七月庚申以南京河渠工完叙有
功員役侍郎張檟等陞賞有差仍詔以其餘銀嵗修河
明神宗實錄/
明神宗萬厯十九年三月乙已總理河道潘季馴議以
鎮口閘去河甚近雖淤易為䟽通宜照舊道挑濬科臣
復稱引衆議欲開月河以分水勢通蘇洵湖以導積水
部覆上命河漕等衙門勘議妥當具奏 閏三月巳丑
[126-4a]
兵部題右都御史潘季馴議稱漕河自溜溝至姜家橋
一帶堤岸係運舟牽挽必經之地因在湖中屢遭風浪
衝塌宜用石包砌每三里留水門一道計用銀九千四
百四十兩於嵗修并輕賫米銀内動支着如議行 七
月丁邜鎮口一閘遇挑濬時糧艘民船停留數日廵漕
御史賈名儒請將本閘之東有新開支河處再開一口
建閘三座名為東鎮閘與西閘逓相啓閉使挑濬行舟
各不相礙其工費取辦嵗修銀内乞作速勘議十一
[126-4b]
月癸亥工部題河道都御史潘季馴條議前四條分入/黄淮二河
一浚河湖以利漕渠謂自夏鎮閘迤南起經李家口等
處挑開裏河一道計七十餘里從滿家閘西築攔河一
壩使汶泗上源之水盡歸新挑河不得洩入諸河以致
勢分力弱又于李家口設减水閘以洩沛縣積水將仍
前議新砌湖邉石堤移建東岸以當風浪則新河既可
隔絶湖水砌石又可捍禦河堤於運道民生所利非淺
但功費浩大合依所議備行淮揚撫按官查勘另行題
[126-5a]
請着依擬行明神宗實錄/
明神宗萬厯二十年九月乙酉工部覆總河舒應龍漕
撫陳于陛勘河張貞觀按臣曹楷王明㑹題先年議開
鹽河海口洩湖水固運堤分為東西北三工今東工告
竣北工有緒惟南工錢糧缺乏未舉而東工尚當濬港
開支北工改挑取直南工開新河浚舊河通計工費一
萬五千八百議動運司挑河等銀及先復江都三塘以
驗灌溉乞行總河督撫科院諸臣照限興工報完詔可
[126-5b]
 十月丁亥兵部覆議給事中張貞觀言淮揚運地咽
喉徐邳則繇海入江之徑道宜再募土兵一千合𤓰儀
等兵増一叅將専駐揚州再於徐邳募土兵一千五百
量與各衛軍丁訓練以備調發報可明神宗實錄/
 或有問於馴曰清江浦一線之堤廣者不過三四十
 丈窄者僅二十餘丈兩河掃汕能無慮乎馴應之曰
 陳平江開鑿清江浦一帶通河濟運所留堤址原只
 如此問者曰何以徴之馴曰不觀車盤五壩乎五壩
[126-6a]
 去河僅二十餘丈進船水溝每為濁流所淤常事撈
 濬如更廣也何以能車盤也今河由草灣清江浦淤
 沙稍逺船遂不能進矣此正陳平江之妙用也又不
 觀之惠濟祠前之石堤乎乃宣德年間之所築也其
 廣亦不滿二十丈此古跡也豈亦剥削而然㢤且各
 處遥縷堤面廣不過二丈餘尚欲恃以為固矧於二
 十丈者乃云不能守乎若每嵗埽䕶之工及磯觜壩
 之築則不可少耳 或有問於馴曰泇河膠河與海
[126-6b]
 運之議何如馴應之曰二河之不可成備載勘議諸
 臣之䟽一覽自悉然馴之意則謂不當辨其可成與
 否也假令膠泇告成海運無阻將置黄淮於不治乎
 亦將併治之也夫治河之䇿莫難於我朝而亦莫善
 於我朝蓋自宋元以前惟欲避河之害而巳故賈讓
 不與河争之説為上䇿自永樂以後由淮及徐藉河
 資運欲不與之争得乎此之謂難然以治河之工而
 收治漕之利漕不可以一嵗不通則河不可以一嵗
[126-7a]
 不治一舉兩得乃所以為善也故宋元以前黄河或
 北或南曾無寧嵗我朝河不北徙者二百餘年此兼
 漕之利也今欲别尋一道遂置兩河於不治則堯舜
 之時泛濫於中國者此河也縱使漕艘無阻民可得
 而食乎况膠河去河尚逺若泇河必從直河沂河等
 處出口復與黄合而中叚相隔之地近者僅三四里
 每嵗水漲勢必漫入可不治乎如欲併治則張官置
 吏設夫備料嵗費不貲一之不支其可再乎至於海
[126-7b]
 運之説尤為支漫往嵗巳有明鑑不必瀆陳巻查萬
 厯五年十二月内節奉聖㫖近來河淮為患民不安
 居朕何嘗一日不以為念先年以運道梗塞不惜重
 費欲别求一道以利轉漕乃議者謂治河即所以通
 漕遂降㫖專責當事諸臣著一意治河欽此大㢤王
 言可為萬世蓍鑑馴又河容復贅問者曰夏鎮新河
 非别尋一道乎馴曰此河僅於閘河中直截一叚至
 留城仍歸原河出茶城即今/鎮口仍與黄㑹此與三沽舊
[126-8a]
 河無異特欲避卑就髙非棄黄河於不治也治河者
 審之 或有問於馴曰濬睢河以為通運㫄行一道
 且可殺河流也其説何如馴應之曰考之括地志云
 睢水首受浚儀縣浪蕩渠水東經取慮縣入泗過沛
 浚儀取慮二縣皆隸河南漕河圖志云宿遷縣小河
 在本縣東南十里源自開封府黄河來流經歸德州
 虹縣宿州至睢寧縣東南流六十餘里至小河口以
 入漕河蓋括地志所載乃黄河入北海之時故止云
[126-8b]
 睢水而不及黄河漕河圖志所載乃黄河南徙之後
 故直指黄河來流也淮安志云小河在宿遷東南十
 里以其淺狹故名查得𢎞治六年侍郎白昂曾導水
 自歸德小壩地方經睢寧至宿遷小河口入漕河比
 因河決河南之金龍口衝張秋勢甚危急故濬此河
 以殺水勢耳然不乆遂淤蓋河不兩行徐邳之河與
 小河必無並行者今自徐溪口迤北直至永城縣一
 帶俱成平陸復之亦頗不難但恐此河一開則徐邳
[126-9a]
 必塞若徐邳不塞則此河必復為平陸且均一濁流
 也在徐邳大河則淤在新復之小河則不淤恐無是
 理也况小河口而南至清河縣尚有二百三十餘里
 假如近嵗河決崔鎮桃清為塞不知南來運艘將從
 何路逹睢河也問者曰止濬雙溝永涸湖一帶使艘
 從九里溝出小浮橋倘徐邳正河淤塞此不通而彼
 通可無阻也馴曰此河原甚淺狹且湖水常盈濬工
 難施若正河淤塞黄水盡從此河則泛濫無歸非特
[126-9b]
 牽挽無路而經行於樹樁基磉之間必致觸敗與由
 決何異也若正河不塞而此河僅分支流則徑由正
 河可也何必去平就險為哉或有問於馴曰改沁
 入衛以殺黄河之勢何如馴應之曰黄可殺也衛不
 可益也移此與彼不可也衛漳暴漲元魏二縣田地
 每被渰浸民巳不堪況可益以沁乎且衛水固濁而
 沁水尤甚以濁益濁臨德一帶必至湮塞不可也又
 問水集有引沁至長垣界經張秋出永通閘入運濟
[126-10a]
 旱語亦未知沁之濁也一溝之渠寧能當此濁流乎
 沁可引黄亦可引矣 或有問於馴曰五塘蓄水濟
 運先年設有隄閘今皆圮矣可不復舉乎馴應之曰
 馴初至之時亦嘗鋭意求復反覆行勘查得小新塘
 與雷公上下二塘相接西去揚州郡城十餘里水由
 淮子河入漕河句城塘西去揚郡㡬三十里水徑奔
 儀真由響水閘出江四塘皆隸江都縣唐長史李襲
 譽所築也陳公塘隷儀真縣其水亦奔響水閘出江
[126-10b]
 漢廣陵太守陳登所築也句城陳公二塘地形髙阜
 水俱無源惟藉雨積小新上下雷三塘受觀音閣後
 及上方寺後并本地髙田所下之水而局面窄小蓄
 水無多故漢唐二臣築塘積水以為溉田之計非以
 資運也今若慮漕渠淺涸借此水以濟之則應任其
 直下不宜築塘以障其流且冬春運河水淺彼先涸
 矣若慮湖水漲漫借此塘以障之則諸水皆從揚儀
 徑奔出江與諸湖了不干渉也如欲復前人之故業
[126-11a]
 蓄水以溉髙亢之田於民未必無益但民間承佃為
 田輸價不貲嵗納之課亦不貲必須盡行償貸築堤
 建閘費尤不貲必須大為處分矧田髙之民欲積田
 窪之民欲洩築堤建閘之後盜決者多必須添設官
 夫防守當此勞費之後災傷之餘種種難於措辦故
 馴謂其是尚可緩也以上河/議辨惑 諸湖堤岸見議加幇
 髙厚且多減水閘尋常之水似可無虞矣但或霪潦
 彌月山水併發則又不可不預為之計也查得沙壩
[126-11b]
 并芒稲白塔二河俱可洩水當事者應慮私販鹽徒
 潛通間道每每築壩斷流殊不知欲禁舟航何須築
 塞何必密布樁栅仍委白塔廵檢嚴防越渡船隻𤓰
 儀諸閘一體開放閘口攔以朩栅則湖水可洩而鹽
 政稅課亦無妨矣 寳應縣之西十餘里有白馬湖
 其當湖心而東即所謂八淺堤也往嵗堤決湖水奔
 逸建瓴而下舟楫過者少遇西風輒沉溺不可救其
 決處闊八十餘丈深且二丈五六尺而水勢湍急莫
[126-12a]
 可名狀雖不惜費寧能與水角力哉屢築無功覆轍
 可鍳也乃議從湖心淺處先築西堤一道以捍其外
 仍於河之南北截壩二道暫令運艘越湖而行堤壩
 成則八淺正決瀦水不流捧土而塞之矣是築西堤
 者乃所以塞東決也但東決雖塞西堤終不可棄必
 須嵗加修築仍密種橛栁茭葦之𩔖使其能當濤浪
 則東堤不守而自固矣此當於冬初預行寳應縣掌
 印管河官料理可也 寳應縣月河自黄浦至三官
[126-12b]
 廟前長二十里水多旁潰入湖是以流緩沙停新閘
 一帶淺阻為梗今加築西土堤一道長三千六百三
 十五丈以束漕水可省挑濬之費須責夫㸔守栽植
 茭桞加意培䕶嵗修之工可勿緩也 河口諸閘之
 設先臣平江伯陳瑄殊有深意蓋節宣有度則外河
 之水不得突入運河之水不得盈漕非惟清江板閘
 一帶隄岸易守而寳應諸湖亦緩此一派急流矣但
 啓閉之法非嚴不可如啓通濟閘則福清二閘必不
[126-13a]
 可啓啓清江閘則福通二閘必不可啓啓福興閘則
 清通二閘必不可啓河水常平船行自易單日放進
 雙日放出滿漕方放放後即閉時將入伏即於通濟
 閘外填築軟壩秋杪方啓悉照先年舊規與近日題
 准事例行之其於河道關係不小也 舊通濟閘逼
 近外河河形淺直水勢洶湧不便啓閉而朱家口一
 帶堤岸尤為難守今移閘於甘羅城旁改河於西南
 隅而於舊閘内半里許築攔水大壩一道置朱家口
[126-13b]
 於度外似為得䇿矣但大壩最為喫𦂳萬一傾圮則
 新河與舊河之水併㵼入閘勢必不支每嵗四月初
 須専委一的當義民官撥夫十餘名量備樁草守之
 毋忽毋忽議者又謂從大壩迤東兩頭直接泰山築
 堤一道僅三里許則壩東與髙堰七里墩迤北兩岸
 一帶堤岸俱不須守而堤内之田皆可耕矣冬涸之
 時夫力稍暇即宜圖之 江南丹徒丹陽一帶河道
 原無水源藉江為源潮長則開京口閘以放舟潮落
[126-14a]
 則下板以蓄水倘若水涸舟膠則丹徒閘亦係通江
 支河放水可濟潮水既落車戽亦可須臨時斟酌申
 嚴啓閉守閘者勿弛禁也 徐北鎮口黄運交㑹之
 處伏秋黄水大發時多灌入本口動至淤阻原任中
 河郎中陳瑛剏建古洪内華二閘近該工科都給事
 中常題建鎮口一閘如遇水發下板謹閉俟黄水消
 落即啓閘縦水外衝而漕河無淤墊之患啓一閉二
 悉如清江裏河事規與近日題奉明例行之其鎮口
[126-14b]
 閘外東西兩堤原係挑河所積客土未堅内水湧出
 未免剥損伏秋之前密䕶樁笆堤固則閘無虞矣司
 閘者宜加愼焉 鎮口古洪二閘以東多傍山麓以
 西一望平曠濁河經流更無隄防黄水出岸横截閘
 河腹心受病故于塔山支河接築縷堤九百四十二
 丈而牛角灣係茶城運河舊渠又築壩一道東接塔
 山西接長堤㡬二里許以遏黄流傍入但壩地原係
 河身下多積沙創築卑薄連嵗失守肘腋為患已於
[126-15a]
 本壩之南自舊縷堤支將軍廟起東接塔山増築長
 堤七百餘丈頗得重門禦暴之意冬春之際多加幇
 䕶伏秋之時晝夜防守預辦樁草以備不虞夏鎮第
 一要害宜殫心力勿忽 邳州東南六十里原有直
 河以宣泄䝉沂諸山之水近年因濁流倒灌直河遂
 塞諸山水俱迤邐由駱馬湖經董陳二溝以出大河
 水勢紆廻則近邳田地常被淹浸湖波淼渺則候風
 舟楫遲滯艱危不特直河居民失市[門@里]之利巳也昔
[126-15b]
 已開復通行而迤裏閻家集等口乃原通落馬湖故
 道復築長堤遏水此堤之堅瑕乃直河所視以通塞
 者每嵗仍須加髙加厚水發之時嚴行防守不令復
 出落馬湖庶直河可保不淤也奈何繼者失守長堤
 復決直河因之復塞矣務須查倣先年規制為之此
 與耿車時灘之隄同一闗棙在司河者加之意耳
 曹縣武家壩王家壩迎溜掃灣逼近老堤最為險要
 而武壩險又甚焉萬一此壩潰決則城武金鄉數邑
[126-16a]
 悉成沮洳且逼近閘河甚為可虞須於正月間多捲
 釘頭磯觜埽壩以遏直射及將老長堤幇厚増髙伏
 秋防守官夫時刻勿懈萬厯十七年武家壩外忽成
 淤灘此亦一時之幸未可恃以勿修防也 汶水從
 陶泰而來就鹽河由博興車凟入海自宋司空築壩
 戴村蜒蜿九里屹如天成廻狂瀾而逆之西㑹通河
 始得濟運此壩係全河屏障先年設夫増土植柳培
 䕶周密嵗乆防弛以漸單薄萬一乗瑕復歸故道不
[126-16b]
 無可慮宜令東平汶上管河官督夫培土栽栁悉如
 舊制此運河第一喫𦂳關鍵故首及之 坎河口與
 戴村壩無異蓋因戴村既築之後水無傍洩嵗乆復
 衝此口泉水決入鹽河運河每至淺涸萬厯十六年
 都給事中常㑹同撫按題請築壩馴於十七年剏築
 石壩一道長六十丈水漲則任其外洩而湖河無泛
 濫之患水平則仍復内蓄而漕渠無淺涸之虞利賴
 甚重防守當嚴必每嵗六月初旬即令東平州管河
[126-17a]
 官駐劄壩上備料集夫相機捍禦九月初旬始得撤
 守著為定例永保萬全 馮家壩係蜀山湖之門戸
 地卑而水易洩故築壩以障之蓄可益運泛不病民
 何家口係南旺湖之尾閭此口稍卑汶水就西而下
 每決房家口而傷運河之堤南旺之水則涸矣今築
 石壩平時任其南逝水漲洩而之西良得䇿也每嵗
 伏秋専責管河官不時廵視少有圮壞即便修砌二
 壩皆係都給事中常㑹題剏築馴督築頗固眞永賴
[126-17b]
 也 坎河口石壩固為完䇿但可以洩水而不可以
 通沙日乆淤停沙填河内則能致水漲漫或沙觜横
 射河灣則能逼水衝決宜督管河官乗暇集夫挑濬
 使水不東逼徑直南趨誠為保全石壩要務 運艘
 全賴于漕渠而漕渠每資于水櫃五湖者水之櫃也
 止因舊堤浸廢界址不明民乗乾旱越界私種盡為
 禾黍之塲先臣兵部侍郎王原建土堤南旺湖周圍
 隄長一萬九千七百八十八丈三尺蜀山湖隄自馮
[126-18a]
 家壩起至蘇魯橋止長三千五百八十丈自蘇魯橋
 西至田家樓止原係收水門戸栽植封界髙栁馬塲
 湖隄東面長一千六百二十丈北面原留入水渠道
 栽植封界髙栁馬踏湖隄自𢎞仁橋起至禹王廟止
 長三千三百一十三丈安山湖隄長四千三百二十
 丈而斗門閘壩悉巳完備可收濟漕永利萬厯十六
 年又該都給事中常㑹題増修馴因舊為新督築完
 固但近湖射利之徒覬覦水退希圖耕種盜決之弊
[126-18b]
 禁令當嚴每年冬春管河官周廻廵閱責令守湖人
 役投逓甘結庶河防飭而水利無滲洩之患疆界明
 而奸民杜侵越之萌矣 南旺分水地形最髙所謂
 水脊也決諸南則南流決諸北則北流惟吾所用何
 如耳當春夏糧運盛行之時正汶水微弱之際分流
 則不足合流則有餘宜效輪畨法如運艘淺于濟寧
 之間則閉南旺北閘令汶盡南流以灌茶城如運艘
 淺于東昌之間則閉南旺南閘令汶盡北流以灌臨
[126-19a]
 清當其南也更發濵南諸湖水佐之當其北也更發
 濵北諸湖水佐之泉湖兼注南北合流即遇旱暵克
 有濟矣此以智役水以人勝天力不勞而功倍計無
 逾此臨時酌之 南旺舊例兩年一大挑築壩斷流
 不通舟楫始開月河官民稱便欲挑正河必先挑月
 河一時兩役並興夫多苦累時廹則工必畧工畧則
 沙必淤自今萬厯十八年挑正河為大挑十九年挑
 月河為小挑以後著為定規庶舟楫往返既不阻於
[126-19b]
 稽緩夫役用工亦不病於煩難矣 閘河地亢衛河
 地窪臨清板閘口正閘衛兩水交㑹處所每嵗三四
 月間雨少泉澀閘河既淺衛水又消髙下陡峻勢若
 建瓴每一起板放船無㡬水即盡耗漕舟多阻宜于
 閘口百丈之外用樁草設築土壩一座中留金門安
 置活板如閘制然將啓板閘先閉活閘則外有所障
 水勢稍緩而于運艘出口易于打放衛水大發即從
 拆卸嵗一行之費無㡬何此亦權宜之要術也 衛
[126-20a]
 水發源於河南輝縣蘇門山名曰搠刀泉經新鄉等
 處合淇漳二水逾館陶至臨清合汶河之水經德州
 出天津直沽入海板閘以下全賴此水濟運夏秋之
 交糧運盛行每患淺澀蓋因輝縣源頭建有仁義禮
 智信五閘壅泉灌溉民田以致水不下流殊妨國計
 宜行分廵東昌道毎歳糧運北行衛水消涸呈報總
 河衙門移文河南管河道速將五閘封閉俾水盡歸
 運河其餘月分或水勢充盈仍聽民便庶公私兩不
[126-20b]
 相妨而運艘不滯矣 按山東泉源屬濟兖二府一
 十六州縣共一百八十泉分為五派以濟運道新泰萊
 蕪泰安肥城東平平隂汶上䝉隂之西寧陽之北九
 州縣之泉俱入南旺分流其功最多闗係最重是為
 分水派也泗水曲阜滋陽寧陽迤南四縣之泉俱入
 濟寧闗係亦大是為天井派也鄒縣濟寧魚臺嶧縣
 之西曲阜之北五州縣之泉俱入魯橋是為魯橋派
 也滕縣諸泉近入獨山吕孟等湖以達新河是為新
[126-21a]
 河派也又沂水䝉隂諸泉與嶧縣許池泉俱入邳州
 徐吕而下黄河經行無藉於此是為邳州派也酌其
 緩急則分水天井魯橋之派均屬漕河命脉每嵗春
 夏聽司道嚴督管泉官夫疏濬通達俾源源而來庶
 㡬有濟但數月不雨其流必竭萬厯十六年漕渠乾
 涸百計疏濬卒無涓滴之流至閏六月初旬大雨連
 朝諸泉俱湧河渠遂盈則地利未嘗不係于天時也
 至于山泉沙磧頗多汶河每為淤墊須于大挑之期
[126-21b]
 一併挑濬使泉流無阻亦一策也 通惠河發源于
 昌平州神山泉㑹馬眼諸泉經都城入内府南出玉
 河橋由大通橋至通州而與白河合白河發源于霧
 靈山由密雲縣㑹榆渾諸河至張家灣總名曰潞河
 至通州而與通恵河合勢並南流楊村以北通惠之
 勢峻若建瓴白河之流淤沙易阻夏秋水漲則懼其
 潦冬春水微則病其澀浮沙之地既難建閘以備節
 宣惟有濬築之工殊為喫𦂳萬厯十五年剏設管河
[126-22a]
 通判専駐楊村其為修防計得矣但查沿河兩堤如
 搬罾口火燒屯通濟厰東耍兒渡口王家務華家口
 閻家口綿花市猪市口觀音堂蔡家口桃花口以上
 堤岸坍塌卑薄最為險要水發即決濵河州縣渰漫
 為患漕艘漂淌人甚危之應行司道督行管河官每
 嵗冬間辦積樁草春初率夫將前隄加髙幇厚眞土
 實杵不得雜沙塞責糧運將至設法疏濬或築束水
 小壩衝刷深廣俾漕舟無膠滯之虞民業免沮洳之
[126-22b]
 害以上河/防險要 一築順水壩俗名鷄觜又名馬頭専為
 喫𦂳迎溜處所如本堤水刷洶湧雖有邊埽難以乆
 恃必須將本隄首築順水壩一道長十數丈或五六
 丈一丈之壩可逼水逺去數丈隄根自成淤灘而下
 首之隄即涸矣安埽之法上水箱邊埽宜出將裹頭
 埽藏入在内下水埽宜退藏入裹頭埽内庶水不得
 掲動埽也如築長六丈闊四丈髙一丈用埽兩面廂
 邊每邊用埽二行褁頭二行中間填土每行用埽三
[126-23a]
 層共計用中埽十八箇每箇長五丈髙三尺用草四
 百束栁稍八十束草䋲四十條排樁簽樁共用樁朩
 四根人夫二十五工共用捲埽隄夫四百五十工運
 土隄夫二百工俱不議工食共用草七千二百束該
 銀一十四兩四錢栁梢或葦一千四百四十束該銀
 一十四兩四錢草繩七百二十套該銀二十一兩六
 錢樁朩七十二根該銀七兩二錢行繩十二條每條
 重四十斤共用&KR1064四百八十斤該銀二兩四錢約共
[126-23b]
 該銀六十兩如無栁梢以葦代之 一造滚水石壩
 即減水壩也為伏秋水發盈漕恐勢大漫隄設此分
 殺水勢稍消即歸正漕故建壩必擇要害卑窪去處
 堅實地基先下地釘樁朩平下龍骨朩仍用石楂□
 鐵□縫方鋪厎石壘砌鴈翅宜長宜坡跌水宜長迎
 水宜短俱用立石攔門樁數層其地釘樁須劄鷹架
 用懸硪釘下石縫需用糯汁和灰縫使水不入如石
 壩一座壩身連鴈翅共長三十丈壩身根闊一丈五
[126-24a]
 尺収頂一丈二尺髙一尺五寸迎水闊五尺跌水石
 闊二丈四尺四鴈翅各斜長二丈五尺髙九尺用粗
 細石計長一千三百九十餘丈并地釘樁龍骨朩鐡
 錠鐡銷煤炭朩炭石灰糯米&KR1064麻及各匠工食約共
 該銀一千九百餘兩其運石抬石搬料夫船并官夫
 廩糧工食臨期酌給 一建石閘建閘節水必擇堅
 地開基先挖固工塘有水即車乾方下地釘樁將樁
 頭鋸平□縫上用龍骨朩地平板鋪厎用灰麻艌過
[126-24b]
 方砌厎石仍于迎水用立石一行攔門樁二行跌水
 用立石二行攔門樁八行如地平板鋪完工過半矣
 自金門起兩面壘砌完方鋪海漫鴈翅 金門長二
 丈七尺兩邊轉角至鴈翅各長五丈共用石三千一
 百丈閘厎海漫攔水跌水共用石九百丈二項共用
 石四千丈并鐵錠鐵銷鐵鋦天橋環地釘樁龍骨朩
 地平板萬年坊閘板絞關閘耳絞軸托橋朩石灰香
 油&KR1064麻柴炭等項及各匠工食約共該銀三千兩有
[126-25a]
 竒其官夫廩糧工食臨期酌給 一建涵洞涵洞以
 洩積水基址亦擇堅實方可下釘樁砌石水多則建
 二孔少止一孔假如涵洞一座口闊一丈五尺身長
 二丈中立石墻一堵亦長二丈寛五尺分為二孔每
 孔寛五尺兩邊四鴈翅各一丈五尺共用石二百丈
 並地釘樁鐡錠石灰板朩并各匠工食約該銀一百
 八十餘兩其夫役工食臨期酌給 一建車船壩先
 築基堅實埋大木于下以草土覆之時灌水其上令
[126-25b]
 軟滑不傷船壩東西用將軍柱各四柱上横施天盤
 朩各二下施石窩各二中置轉軸朩各二根每根為
 竅二貫以絞闗朩繫篾䌫于船縛于軸執絞闗木環
 軸而推之 一挑河凡挑河面宜闊底宜深如鍋底
 様庶中流常深且岸不坍塌如不用堤須將土運于
 百餘丈外以免淋入河内 凡創開河者每方廣一
 丈每夫日開深一尺為一工挑濬泥水相半者減十
 分之五全係水中撈取者減十之七八取土登岸就
[126-26a]
 而築隄者亦以半折算焉 一閘河偶淺急䟽之法
 凡閘河淺處如水溜在中須兩岸築丁頭壩以束之
 水溜在傍將淺邊順築束水長壩以逼之水由壩中
 其勢自急中溜自深如淺處不多或排板插下泥内
 逼水湧刷或排小船用杏葉杓挖濬必不得已則用
 樁草製活閘節水亦一䇿也 凡涵洞所以洩水本
 是無妨但須明設石閘以嚴啓閉若暗開隄址草朩
 䝉叢便難覺察萬厯八年奸民私嘱管河主簿將南
[126-26b]
 岸遥隄暗開涵洞數座十七年伏水暴漲單家口水
 從涵洞洩出勢甚洶湧一鼓而開遂成大決此可謂
 明鑑矣司河者知之以上修守事宜/ 河防一覧
 
 
 
 
 行水金鑑巻一百二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