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k0078 行水金鑑-清-傅澤洪 (master)


[09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行水金鑑巻九十八
         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
  運河水
宋徽宗重和元年二月前發運副使柳庭俊言真揚楚
泗髙郵運河堤岸舊有斗門水牐等七十九座限則水
勢常得其平比多損壞詔檢計修復 六月復命藍從
熈孟揆等増堤岸置橋槽壩牐濬澄水道水入内内庭
[098-1b]
池籞既多患水不給又於西南水磨引索河一派架以
石渠絶汴南北築堤導入天源河以助之白溝無山源
每歲水潦甚則通流纔勝百斛船踰月不雨即竭宋史/
河渠志/
唐恪拜戸部侍郎京師暴水至汴且溢付恪治之或請
決南隄以紓宫城之患恪曰水漲隄壞此亡可若何今
決而浸之是魚鼈吾民也亟乘小舟相水源委求所以
利𨗳之乃決金堤注之河浹旬水平入對帝勞之曰宗
[098-2a]
廟社稷獲安卿之力也恪再拜因上疏言水隂類也至
犯宫闕天其或者以隂盛之沴儆告陛下乎願垂意時
事益謹天戒宣和初遷尚書宋史唐恪傳/
宋徽宗宣和元年五月都城無故大水浸城外官寺民
居遂破汴堤汴渠將溢諸門皆城守起居郎李綱奏國
家都汴百有六十餘載未嘗少有變故今事起倉猝遐
邇驚駭誠大異也臣嘗躬詣郊外竊見積水之來自都
城以西漫為巨浸東拒汴堤停蓄深廣湍悍浚激東南
[098-2b]
而流其勢未艾若或淹浸旬時因以風雨不可不慮夫
變不虗發必有感召之因願詔廷臣各具所見擇其可
采者施行之詔都城外積水縁有司失職隄防不修非
災異也罷綱送吏部而募人決水下流由城北注五丈
河下通梁山濼乃巳七月壬子都提舉言近因野水衝
蕩没汴堤岸及河道淤淺若止役河清功力不勝望俟
農隙顧夫開修從之宋史河/渠志五月大雨水都城自西北
牟駝岡連萬勝門外馬監居民盡没詔都水使者決西
[098-3a]
城索河堤殺其勢城南居民冢墓俱被浸水至溢猛直
冒安上南薰門城守凡半月已而入汴汴渠將溢於是
募人決下流由城北入五丈河下通梁山濼乃平宋史/
五行志/
向子諲字伯恭臨江人欽聖皇后從姪也補承奉郎宣
和初除江淮發運主管文字有欲浚河與江淮平者子
諲言河髙江淮數丈而欲浚之使平决不可曩有司三
日一啟閘復作堰儲水故水不乏比年直達之法啟閉
[098-3b]
無節堰閘率不存今復故制嚴禁約則無患使者用其
言漕復通進秩一等宋史向子諲傳/
陳遘徙淮南轉運使朝廷方督綱餉運渠壅澀遘使決
呂城陳公兩塘達於渠漕路甫通而花石綱塞道遘捕
繫其人上章自劾宋史陳遘傳/
宋徽宗宣和二年九月以真揚等州運河淺澀委陳亨
伯措置三年春詔發運副使趙億以車畎水運河限三
月中三十綱到京宦者李琮言真州乃外江綱運㑹集
[098-4a]
要口以運河淺澀故不能速發按南岸有泄水斗門八
去江不滿一里欲開斗門河身去江十丈築軟壩引江
潮入河然後倍用人工車畎以助運水從之四月詔曰
江淮漕運尚矣春秋時呉穿䢴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
至末口漢呉王濞開邗溝通運海陵隋開邗溝自山陽
至揚子入江雍熈中轉運使劉蟠以山陽灣迅急始開
沙河以避險阻天禧中發運使賈宗始開揚州古河繚
城南接運渠毁三堰以均水勢今運河嵗淺澀當詢訪
[098-4b]
故道及今河形勢與陂塘瀦水之地講究措置悠久之
利以濟不通可令發運使陳亨伯内侍譚稹條具措置
以聞六月臣僚言比縁淮南運河水澀逾半歲禁綱舟
篙工附載私物今河水増漲其令如舊初淮南連歲旱
漕運不通揚州尤甚詔中使按視欲濬運河與江淮平
㑹兩浙有方臘之亂内侍童貫為宣撫使譚稹為制置
使貫欲海運陸輦稹欲開一河自盱眙出宣化朝廷下
發運使相度陳亨伯遣其屬向子諲視之子諲曰運河
[098-5a]
髙江淮數丈自江至淮凡數百里人力難濬昔唐李吉
甫廢牐置堰治陂塘泄有餘防不足漕運通流發運使
曽孝藴嚴三日一啟之制復作歸水澳惜水如金比年
行直達之法走茶鹽之利且應奉權倖朝夕經由或啟
或閉不暇歸水又頃毁朝宗牐自洪澤至召伯數百里
不為之節故山陽上下不通欲救其弊宜於真州太子
港作一壩以復懷子河故道於𤓰洲河口作一壩以復
龍舟堰於海陵河口作一壩以復茱茰待賢堰使諸塘
[098-5b]
水不為𤓰洲真泰三河所分於北神相近作一壩權閉
滿浦牐復朝宗牐則上下無壅矣亨伯用其言是後滯
舟皆通利云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宣和五年三月詔吕城至鎮江運河淺澀狹隘
監司坐視無所施設兩浙專委王復淮南專委向子諲
同發運使李淙措置車水通濟舟運四月又命王仲閎
同廉訪劉仲元漕臣孟庾專往來措置常潤運河又詔
東南六路諸牐啟閉有時比聞綱舟及命官妄稱專承
[098-6a]
指揮抑令非時啟版走泄河水妨滯綱運誤中都嵗計
其禁止之五月詔以運河淺涸官吏互執所見州縣莫
知所從其令發運使提舉等官同廉訪使者參訂經久
利便列奏 是月臣僚言鎮江府練湖與新豐塘地理
相接八百餘頃灌溉四縣民田又湖水一寸益漕河一
尺其來久矣今堤岸損缺不能貯水乞候農隙次第補
葺詔本路漕臣并本州縣官詳度利害檢計工料以聞
 十二月庚寅詔沿汴州縣創添攔河鎖柵嵗額公私
[098-6b]
不以為便其遵元豐舊制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宣和六年九月盧宗原復言池州大江乃上流
綱運所經其東岸皆暗石多至二十餘處西岸則沙洲
廣二百餘里諺云折船灣言舟至此必毁折也今東岸
有車軸河口沙地四百餘里若開通入社湖使舟經平
水徑池口可避二百里風濤折船之險請措置開修從
宋史河渠志/
宋徽宗宣和七年九月丙子又詔宗原措置開濬江東
[098-7a]
古河自蕪湖由宣溪溧水至鎮江渡揚子趨淮汴免六
百里江行之險並從之宋史河渠志/
 周因累遷京西轉運副使宣和中春旱朝廷欲決漯
 口伊洛二水以益汴因奏洛民恃二水為生決之不
 能益汴請於河隂決黄流入汴民亦不失二水之利
 福建通志/
陳求道靖康間判都水監陳留河決四十餘日漕輸不
通京城大恐開封尹宗澤命求道治之七日河盡復故
[098-7b]
道建炎四年命為襄鄧隨郢鎮撫宋史陳求道傳/
靖康後汴河上流為盜所決者數處決口有至百歩者
塞久不合乾涸月餘綱運不通南京及京師皆乏糧責
都水使者措置凡二十餘日而水復舊綱運沓來兩京
糧始足又擇使臣八員為沿汴廵檢每兩員各將兵五
百人自洛口至西水門分地防察決溢云宋史河渠志/
宋髙宗建炎元年詔諸路綱米以三分之一輸送行在
餘輸京師二年詔二廣湖南北江東西綱運輸送平江
[098-8a]
府京畿淮南京東西河北陜西及三綱輸送行在又詔
二廣湖南北綱運如過兩浙許輸送平江府福建綱運
過江東西亦許輸送江寧府三年又詔諸路綱運見錢
并糧輸送建康府戸部其金銀絹帛並輸送行在紹興
初因地之宜以兩浙之粟供行在以江東之粟餉淮東
以江西之粟餉淮西荆湖之粟餉鄂岳荆南量所用之
數責漕臣將輸而歸其餘於行在錢帛亦然宋史食貨/
志/
[098-8b]
 宋建炎間呉中甫江淮發運使自洪澤鑿渠六十里
 以避長淮漕運之險江南通志/
紹興初髙宗次越以上虞縣梁河堰東運河淺澀今廢
六千五百餘工委本縣令佐監督濬治既而都省言餘
姚縣境内運河淺澀壩牐隳壞阻滯綱運遂命漕臣發
一萬七千餘卒自都泗堰至曹娥塔橋開撩河身夾塘
詔漕司給錢米蕭山縣西興鎮通江兩牐近為江沙壅
塞舟楫不通宋史河渠志/
[098-9a]
 紹興初漕粟嘉陵濟軍興率七十五斛而至一斛胡
 承公為帥議轉般法費減十七故蜀人謂承公為湖
 州鏡此法我朝用之極便鏡之所及逺矣朱國禎湧/
 幢小品/
宋髙宗紹興三年十月宰臣奏開修臨安/府運河淺澀帝
曰可發旁郡廂軍壯城捍江之兵至於廩給之費則不
當吝宰臣朱勝非等曰開河非今急務而餽餉艱難為
害甚大時方盛寒役者良苦臨流居人侵塞河道者悉
[098-9b]
當遷避至於畚牐所經沙泥所積當預空其處則居人
及富家以僦屋取貲者皆非便恐議者以為言帝曰禹
卑宫室而盡力於溝洫浮言何恤焉宋史河渠志/
宋髙宗紹興四年詔燒毁揚州灣頭港口牐泰州姜堰
通州白莆堰其餘諸堰並令守臣開決焚毁務要不通
敵船又詔宣撫司毁拆真陽堰牐及真州陳公塘無令
走入運河以資敵用宋史河渠志/
宋髙宗紹興五年正月詔淮南宣撫司募民開濬𤓰洲
[098-10a]
至淮口運河淺澀之處宋史河渠志/
宋髙宗紹興七年兩浙轉運使向子諲言鎮江府吕城
夾岡形勢髙仰因春夏不雨官漕艱勤尋遣官屬李澗
詢究練湖本末始知此湖在唐永泰間巳廢而復興今
堤岸弛禁致有侵佃冒決故湖水不能瀦蓄舟楫不通
公私告病若夏秋霖潦則丹陽金壇延陵一帶良田亦
被淹没臣已令丹陽知縣朱穆等増置二斗門一石䃮
及修補隄防盡復舊蹟庶為永久之利宋史河渠志/
[098-10b]
宋髙宗紹興八年命臨/安守臣張澄發廂軍壯城兵千人
開濬運河堙塞以通往來舟楫宋史河渠志/
宋髙宗紹興十六年五月壬申浚運河宋史髙宗本紀/
宋孝宗隆興二年臨/安守臣呉芾言城裏運河先巳措置
北梅家橋仁和倉斜橋三所作壩取西湖六處水口通
流灌入府河積水至望仙橋以南至都亭驛一帶河道
地勢自昔髙峻今欲先於望仙橋城外保安牐兩頭作
壩却於竹車門河南開掘水道車戽運水引入保安門
[098-11a]
通流入城遂自望仙橋以南開至都亭驛橋可以通徹
積水以備緩急計用工四萬從之宋史河渠志/
宋孝宗乾道三年六月知荆南府王炎言臨安居民繁
夥河港堙塞雖屢開𨗳縁裁減工費不能迄功臣嘗措
置開河錢十萬緡乞候農暇待詔有司用此專充開河
支費庶幾河渠復通公私為利上俞其請 守臣言募
人自西興至大江疏沙河二十里并濬牐裏運河十三
里通便綱運民旅皆利復恐湖水不定復有填淤且通
[098-11b]
江六堰綱運至多宜差注指揮一人專以開撩西興沙
河繫銜及發捍江兵士五十名專充開撩沙浦不得雜
役仍從本府起立營屋居之宋史河渠志/
宋孝宗乾道四年臨/安守臣周淙出公帑錢招集遊民開
濬城内外河疏通淤塞人以治辦稱之宋史河渠志/
宋孝宗乾道六年淮東提舉徐子寅言淮東鹽課全仰
河流通快近運河淺澀自揚州灣頭港口至鎮西山光
寺前橋垜頭計四百八十五丈乞發五千餘卒開濬從
[098-12a]
宋史河渠志/
宋孝宗乾道七年二月詔令淮南漕臣自洪澤至龜山
淺澀之處如法開撩 是年以臣僚言丹陽練湖幅員
四十里納長山諸水漕渠資之故古語云湖水寸渠水
尺在唐之禁甚嚴盜決者罪比殺人本朝寖緩其禁以
惠民然修築嚴甚春夏多雨之際瀦蓄盈滿雖秋無雨
漕渠或淺但泄湖水一寸則為河一尺矣兵變以後多
廢不治堤岸圯闕不能貯水彊家因而專利耕以為田
[098-12b]
遂致淤澱嵗月既久其害滋廣望責長吏濬治堙塞立
為盜決侵耕之法著於令庶幾練湖漸復其舊民田獲
灌溉之利漕渠無淺涸之患詔兩浙漕臣沈度專一措
置修築宋史河渠志/
宋孝宗淳熈二年兩浙漕臣趙磻老言臨安府長安牐
至許邨廵檢司一帶漕河淺澀請出錢米發兩岸人戸
出力開濬又言欲於通江橋置板牐遇城中河水淺涸
啟板納潮繼即下板固䕶水勢不得通舟若河水不乏
[098-13a]
即收牐板聽舟楫往還為便宋史河渠志/
宋孝宗淳熈五年以漕臣陳峴言於十月募工開濬無
錫縣以西横林小井及犇牛吕城一帶地髙水淺之處
以通漕舟浙西運河自臨安府北郭務至鎮江江口牐
六百四十一里淳熈七年帝因輔臣奏金使往來事曰
運河有淺狹處可令守臣以漸開濬庶不擾民宋史河/
渠志/
宋孝宗淳熈九年知常州章沖奏常州東北曰深港利
[098-13b]
港黄田港夏港五斗港其西曰竈子港孟瀆泰伯瀆烈
塘江隂之東曰趙港白沙港石頭港陳港蔡港私港令
節港皆古人開𨗳以為溉田無窮之利者也今所在堙
塞不能灌溉臣嘗講求其說抑欲不勞民不費財而漕
渠旱不乾水不溢用力省而見功速可以為悠久之利
者在州之西南曰白鶴溪自金壇縣洮湖而下今淺狹
特七十餘里若用工濬治則漕渠一帶無乾涸之患其
南曰西蠡湖自宜興太湖而下止開浚二十餘里若更
[098-14a]
令深逺則太湖水來漕渠一百七十餘里可免浚治之
擾至若望亭堰牐置於隋之至德而徹於本朝之嘉祐
至元祐七年復置未幾又毁之臣謂設此堰牐有三利
焉陽羨諸瀆之水奔趨而下有以節之則當潦嵗平江
三邑必無下流淫溢之患一也自常州至望亭一百三
十五里運河亦有所節則沿河之田旱嵗資以灌溉二
也每嵗冬春之交重綱及使命往來多苦淺涸今啟閉
以時足通舟楫復免車畎灌注之勞三也詔令相度開
[098-14b]
宋史河渠志/
 耿秉淳熈十年知鎮江軍上疏曰如遇亢旱聽民車
 河水孝宗問大臣曰水豈可不令百姓灌田對曰恐
 人使往來水淺故不許孝宗曰稼穡事大可從秉請
 江南通志遇人使往來者謂貢使往來之運道也聞/之明季如 旱年運河水淺不令民放涓滴之水以
 灌田也南宋君臣/何其愛民之深哉
宋孝宗淳熈十一年冬臣僚言浙/西運河之浚自北闗至
秀州杉青各有牐堰自可瀦水惟沿河上塘有小堰數
[098-15a]
處積久低陷無以防遏水勢當以時加修治兼沿河下
岸涇港極多其水入長水塘海鹽塘華亭塘由六里堰
下私港散漫悉入江湖以私港深運河淺也若修固運
河下岸一帶涇港自無走泄又自秀州杉青至平江府
盤門在太湖之際與湖水相連而平江閶門至常州有
楓橋滸墅烏角溪新安溪將軍堰亦各通太湖如遇西
風湖水由港而入皆不必浚惟無錫五瀉牐損壞累年
常是開堰徹厎放舟更江隂軍河港勢低水易走泄若
[098-15b]
從舊修築不獨瀦水可以通舟而無錫晉陵間所有楊
湖亦當積水而四傍田畆皆無旱暵之患獨自常州至
丹陽縣地勢髙仰雖有犇牛吕城二牐别無湖港瀦水
自丹陽至鎮江地形尤髙雖有練湖緣湖水日淺不能
濟逺雨晴未幾便覺乾涸運河淺狹莫此為甚所當先
濬上以為然宋史河渠志/
宋孝宗淳熈十四年揚州守臣熊飛言揚州運河惟藉
𤓰州真州兩牐瀦積今河水走泄緣𤓰州上中二牐久
[098-16a]
不修治獨潮牐一座轉運提鹽及本州共行修整然迫
近江潮水勢衝激易致損壊真州二牐亦復損漏令有
司葺理上下二牐以防走泄從之宋史河渠志/
張孝祥知荆南湖北路安撫使築守金隄自是荆州無
水患置萬盈倉以儲諸漕之運宋史張孝祥傳/
蔡洸知鎮江府時久旱郡民築陂瀦水灌溉漕司檄郡
決之父老泣訴洸曰吾不忍獲罪百姓也卻之巳而大
雨漕運通嵗亦大熟民歌之曰我瀦我水以灌以溉俾
[098-16b]
我不奪蔡公是頼宋史蔡洸傳/
陳敏為都統制兼知髙郵軍自寳應至髙郵按其舊作
石䃮十二所自是運河通泄無衝突患敏言長淮二千
餘里河道通北方者五清汴渦潁蔡是也通南方以入
江者唯楚州運河耳北人舟艦自五河而下將謀渡江
非得楚州運河無縁自達昔周世宗自楚州北神堰鑿
老鸛河通戰艦以入大江南唐遂失兩淮之地由此言
之楚州實為兩朝司命願朝廷留意宋史陳敏傳/
[098-17a]
李浩知靜江府兼廣西安撫上諭大臣曰李浩營田議
甚可行大臣莫有應者浩至郡舊有靈渠通漕運及灌
溉嵗久不治命疏而通之民頼其利宋史李浩傳/
 貝欽世知江隂縣縣有運河堙塞欽世浚治之大家
 争捐金相助不踰月而成江南通志/
宋光宗紹熈五年淮東提舉陳損之言髙郵楚州之間
陂湖渺漫茭葑彌滿宜剏立隄堰以為瀦泄庶幾水不
至於泛溢旱不至於乾涸乞興築自揚州江都縣至楚
[098-17b]
州淮隂縣三百六十里又自髙郵興化至鹽城縣二百
四十里其隄岸傍開一新河以通舟船仍存舊隄以捍
風浪栽栁十餘萬株數年後隄岸亦牢其木亦可備修
補之用兼揚州墟鎮舊有隄牐乃泰州泄水之處其牐
壞久亦於此剏立斗門西引盱眙天長以來衆湖之水
起自揚州江都經由髙郵及楚州寳應山陽北至淮隂
西達於淮又自髙郵入興化東至鹽城而極於海又泰
州海陵南至揚州泰興而徹於江共為石䃮十三斗門
[098-18a]
七乞以紹熈堰為名鑱諸堅石淮田多沮洳因損之築
隄捍之得良田數百萬頃奏聞除直秘閣淮東轉運判
宋史河渠志/
宋寧宗慶元五年兩浙轉運浙西提舉言以鎮江府守
臣重修吕城兩牐畢再造一新牐以固隄防庶為便利
從之宋史河渠志/
宋寧宗嘉泰元年守臣李珏言州境北邊揚子大江南
並太湖東連震澤西據鬲湖而漕渠界乎其間漕渠兩
[098-18b]
傍曰白鶴溪西蠡河南戚氏北戚氏直湖州港通於二
湖曰利浦孟瀆烈塘横河五瀉諸港通於大江而中間
又各自為支溝斷汊曲繞參錯不以數計水利之源多
於他郡而常苦易旱之患何哉臣嘗詢訪其故漕渠東
起望亭西上吕城一百八十餘里形勢西髙東下加以
嵗久淺淤自河岸至厎其深不滿四五尺常年春雨連
綿江湖泛漲之時河流忽盈驟減連嵗雨澤愆闕江湖
退縮渠形尤亢間雖得雨水無所受旋即走泄南入於
[098-19a]
湖北歸大江東徑注於呉江晴未旬日又復乾涸此其
易旱一也至若兩旁諸港如白鶴溪西蠡河直湖烈塘
五泄堰日為沙土淤漲遇潮髙水泛之時尚可通行舟
楫若值小汐久晴則俱不能通應自餘支溝别港皆巳
堙塞故雖有江湖之侵不見其利此其易旱二也况漕
渠一帶綱運於是經由使客於此往返每遇水澀綱運
便阻一入冬月津送使客作壩車水科役百姓不堪其
擾豈特溉田缺事而巳望委轉運提舉常平官同本州
[098-19b]
相視漕渠并徹江湖之處如法浚治盡還昔人遺跡及
於望亭修建上下二牐固護水源從之宋史河渠志/
宋寧宗嘉泰二年六月壬午浚浙西運河宋史寧宗本/
紀/
宋寧宗嘉定間臣僚言國家駐蹕錢塘綱運糧餉仰給
諸道所繫不輕水運之程自大江而下至鎮江則入牐
經行運河如履平地川廣巨艦直抵都城蓋甚便也比
年以來鎮江牐口河道淤塞不復通舟乞令漕臣同淮
[098-20a]
東總領及本府守臣公共措置開撩宋史河渠志/
汪綱知髙郵軍興化民田濵海昔范仲淹築堰以障舄
鹵守毛澤民置石䃮函管以疏運河水勢嵗久皆壞綱
乃増修之部使者聞於朝増一秩知紹興府蕭山有古
運河西通錢塘東逹台明沙漲三十餘里舟行則膠乃
開浚八千餘丈復創牐江口使泥淤不得入河水不得
洩於涂則盡甃以達城闉十里創一廬名曰施水主以
道流於是舟車水陸不問晝夜暑寒意行利渉歡訢忘
[098-20b]
宋史汪綱傳/
陳居仁守鎮江治古海鮮界港為石䃮丹徒境上蓄洩
以時以通漕運加寳文閣待制知福州宋史陳居仁傳/
李庭芝主管兩淮制置司事至揚鑿河四十里入金沙
餘慶場以省車運兼浚他運河放亭戸負鹽二百餘萬
亭民無車運之勞宋史李庭芝傳/
 
 行水金鑑巻九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