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k0078 行水金鑑-清-傅澤洪 (master)


[15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行水金鑑巻一百五十一
         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
  運河水
 揚河上自山陽縣交界黄浦起下至江都縣三坌河
 止歴寶應髙郵江都薈蕞云寶應縣在江南髙郵州/北一百二十里南至髙郵州界
 六十里北至山陽縣界二十里縣臨運河廟髙郵州/在揚州府北一百二十里南至江都露筋 三十里
 北至寶應縣界六十里州臨運河髙江都縣即揚州/府治南至𤓰州鎮四十五里北至 郵州九十里臨
[151-1b]
 運河應河防雜説云運河西隄外在寶應則有白馬/湖寶 湖汜水湖在髙郵則有界首湖髙郵湖在江
 則有邵伯湖皆𦂳貼運河惟恃西岸石隄障禦各湖/風浪然後運艘得以通行於運河之中若夫東岸長
 隄則不特為江南浙閩三省驛路通衢而運河之水/更賴此東隄攔束否則立刻東瀉河成陸地不可行
 舟矣但運河地勢甚窪較之髙家堰外洪澤湖底更/低丈餘方髙堰隄外之水深至一丈二三尺之時其
 水面比髙寶諸湖之底約髙二丈四五尺而髙寶諸/湖西岸石隄其髙不過丈餘是以上流堰隄一有疎
 失其水不過一二日間即從髙寶諸湖西岸隄頂平/漫而過西隄過水則東隄亦不能支東隄一開則西
 隄石工雖堅而尾土先被洗去未有不隨之而傾者/兩隄俱決則大溜横冲河身跌深堵塞最難矣今髙
 堰一帶雖有減水壩六座共寛一百七十丈二尺以/減淮漲然必淮流髙過壩底方始減下其間宣洩有
[151-2a]
 節不俟決口之水徹底奔騰無窮無盡者比也第上/流既有此减下之水歸入髙寶諸湖若不導之出路
 則逐漸擁髙亦必漫過西隄終成決口況髙寶諸湖/除受堰隄各壩減洩之水更有天長盱眙等縣各山
 澗之水亦復不小乎今於寶髙江三州縣東隄之上/除向來原有減水閘壩涵洞之外又増建改建減水
 壩共八座計其洩水之地共長一百八十九丈二尺/是三州縣減壩比堰隄減壩加長十九丈凡向來原
 有之閘壩涵洞以之抵洩運河下注并天盱等處山/澗歸湖之水其新建減壩一百八十九丈二尺以之
 抵洩堰隄一百七十丈二尺減下之水如此則因入/為出宣洩有序是以康熈二十二年夏秋之間雖湖
 河之水漲極而不致壅積傷隄今值冬月各水大消/而河仍盈滿漕亦不致淺涸至從前未建減壩之時
 湖水一漲先淹湖西田畆迨積長不休漫隄成決復/淹下河今則止淹下河窪地而湖西之田並不淹及
[151-2b]
 連歳豐收俱此減水各壩之益也惟是運河𦂳貼減/壩當水大溜急之際過往船隻稍不謹慎即便撞斷
 橋脚撤入壩内雖隨即修好然亦不免有耽遲之慮/須於髙郵南門外私鹽港地方起於運河西岸另挑
 越河一道俾一切船隻俱由於越河超過各壩而行/以避撤船傷橋之患其人夫應調附近歳修人夫量
 給食米則所費無幾而有/益於漕運民生不小也三州縣計程二百六十里
 設有揚河通判一真管理修防其汛五曰寶應汛氾
 水汛屬寶/應縣永安汛髙郵汛屬髙/郵州江都汛屬揚州府防/以下俱河
 志/
 寶應縣河道自山陽縣交界起至髙郵州交界止計
[151-3a]
 程七十五里設閘三曰北𢎞濟大閘南𢎞濟大閘即/瓦
 甸大/閘七里閘東隄閘壩涵洞共二十曰黄浦雙閘二
 久壞/今閉喬家涵洞儒學涵洞孫家小閘躍龍闗杜楊涵
 洞朱馬灣閘邱家涵洞范家涵洞從家涵洞狼兒閘
 張成涵洞胡成涵洞永安小閘喬家涵洞軍王涵洞
 子嬰滚壩子嬰雙閘二西隄閘壩三曰竹絡壩通湖
 小閘減水壩
 寶應縣河自山陽縣交界起至界首止長一萬二千
[151-3b]
 一百八十一丈康熈三十九年題准挑浚深通
 東岸自寶應縣黄浦起至江都縣壁虎橋止計程二
 百三十三里康熈三十八年加髙三尺底寛四丈頂
 寛二丈臨河簽釘排椿至康熈四十年排椿損壞改
 修坦坡自寶應縣寶林菴起至江都壁虎橋止又加
 修埽灣迎溜處排椿及加鑲石工柴土共長一萬八
 千七百三十五丈七尺
 五淺西隄稱鈎灣創建石工一段長二百二十八丈
[151-4a]
 四淺西隄宋家尖創建石工一段長九十六丈康熈
 三十八年興砌 六淺五淺四淺一淺西隄舊石工
 殘缺四十二段三淺東隄舊石工殘缺一段共長六
 百六十九丈又加髙石二層長一千八百九十八丈
 五尺康熈三十五年興修
 南𢎞濟攔河大閘一座康熙四十一年 題准重建
 子嬰壩下胭脂溝洩運河暴漲之水入射陽湖嚮年
 淤墊康熙四十一年 題准挑穵自胭脂溝起至老
[151-4b]
 河口止長三百丈自老河口起至姚子港止長三百
 丈俱已深通以丄俱河防志/
 運河即古之䢴溝也宋山陽志雲南接廣陵北流入
 海左傳哀公九年呉築䢴溝通江淮杜預注云呉於
 䢴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山陽西北至末口入淮呉越
 春秋云呉將伐齊自廣陵䢴江通淮運糧之水路也
 隋大業元年煬帝幸江都發淮南諸州丁夫十餘萬
 開䢴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渠廣四十步旁築御道
[151-5a]
 植以楊柳盖前此揚州西北自末口達六合入江東
 北自射陽湖入海是時始自揚子達六合自山陽瀆
 入淮矣 𢎞濟河初稱越河始於宋陳損之之疏繼
 以明白侍郎昂築髙郵越河寶應令聞人公詮上其
 事屢議屢停迨萬厯十年狂飈大作覆舟無算死者
 甚衆於是都御史李世達王廷瞻相繼題請而圈田
 靠隄兩論不決吏科給事中陳大科上疏陳利害工
 部尚書楊兆主靠隄之議帝從之發南京户部帑銀
[151-5b]
 十萬兩撫按贓罰五萬兩萬厯十二年九月興工東
 築新隄一道西仍舊隄南北建石閘二以資出入明
 年五月告成賜名𢎞濟河 運河隄自黄浦至界首
 長八十里即唐李吉甫所築平津堰也宋天禧中發
 運使張綸増築重和元年發運使楊廷俊言真揚楚
 泗髙郵運隄舊有斗門閘十七座宜修復詔從之明
 洪武九年詔修髙郵寶應湖隄六十餘里以捍風濤
 復以老人栢叢桂奏發淮揚丁夫五萬六千人令知
[151-6a]
 州趙原督甃磚隄永樂七年平江伯陳瑄築髙郵寶
 應汜光白馬諸湖長隄以度牽道𢎞治間揚州同知
 葉元又多積土以廣之萬厯七年詔修石隄自南門
 至槐樓二十里僉事史邦直董其役寶應縣志/
 明初太祖都金陵江以北不事漕洪武九年用寶應
 老人栢叢桂言發淮揚丁夫五萬令有司督甃髙寶
 湖隄六十餘里以捍風浪此河隄之始也叢桂又言
 寶應自槐樓抵界首鋪沿湖隄屢修屢圯民苦役無
[151-6b]
 已時開直渠便從之由是就湖外直南北穿渠四十
 里築隄長與渠等此内外河隄始此外舟内行得免
 湛溺之患且紓民力焉揚州府志/
 髙郵州河道自寶應縣交界起至江都縣交界止計
 程九十里設閘二曰陸漫閘裹頭金門閘裹頭東隄
 閘壩涵洞共十六曰界首小閘永平大壩長十四/丈今閉
 花涵洞二閘頭閘三里橋閘今/閉通湖橋涵洞久壞/今閉
 琶閘久壞/今閉城南滚水大壩長六十/六丈五里滚水壩長十/丈今
[151-7a]
 閉/五里小閘久壞/今閉八里滚水壩長十丈/今閉八里涵洞久/壞
 今/閉柏家墩滚水大壩長五十/四丈車邏滚水壩長六十/四丈
 燒閘久壞/今閉西隄閘口三曰枕家觜通湖閘窰港口以/
 下俱河防志/
 自泥甸橋起至永安南裹頭止河道計長四千九百
 七十五丈康熙四十一年 題明開濬深通
 界首西隄石工長一千七十五丈七尺康熙三十八
 年興砌
[151-7b]
 陸漫閘西隄石工長一千六百二十五丈五尺康熙
 四十年奉
㫖修建
 永安西隄石工九百七十丈康熙四十一年完工
 永安東隄草大王廟裏口埽工長一百五十丈又龍
 門南北灣裏口埽工長二百二十六丈俱於康熙四
 十年 題准修築以上俱河防志也永/安河即清水潭
 清水潭之決歴楊茂勲羅多王光裕三河臣經營堵
[151-8a]
 塞十有餘年前後費帑金五十餘萬隨築隨圯終難
 底績其故何也盖髙寶諸湖西南受泗盱天六諸山
 溪澗之水西北又值髙堰大潰黄淮東注南北交滙
 洶湧滔天方以下河為壑而清水潭尤屬卑窪其勢
 莫禦一難也屢塞屢決其勢愈盛寛至三百餘丈深
 至七八丈旋瀾飛沫如雷如霆一遇風飈乍起輒怒
 濤山湧漕艘商船至此者皆徘徊而不敢進雖有樁
 杙人力無所施二難也捲埽築隄全藉真正老土然
[151-8b]
 後工程堅固可以永久而決口地方前後左右數百
 里内非一望汪洋即蘆洲沮洳之區無從取土三難
 也康熙十五年尚書冀如鍚等勘閲所司估帑五十
 七萬而夫柳仍𣲖之民間猶未敢必其成功臣受事
 後同行閲視曰是未可治也清水潭以髙寶諸湖為
 上源諸湖西南所受泗盱天六之水本等之水也西
 北所受髙堰東潰黄淮之水無妄之水也本等者不
 可去但去其無妄者而上流建瓴之水其力必大殺
[151-9a]
 而後決可塞也於是先堵髙堰凡三十四決口築隄
 建壩令全淮盡出清口然後專力以治清水潭但決
 口既深闊異常若徒下埽填土則隨下隨溜以有限
 之金錢委無窮之巨壑是復蹈前人之轍也竊計決
 口不患其闊也而患其深然決口雖深而決口之上
 下五六十丈之外未嘗加深其法當避深就淺於決
 口上下退離五六十丈為偃月形抱決口兩端而築
 之計所築之隄其長必數倍於決口然較其淺深必
[151-9b]
 減七八九倍不止況湖底平坦則樁埽易施湖面寛
 緩則衝淌無患因命於決口之上測之果深不過六
 七尺也然工程既大老土難得乃移咨漕督令大江
 以南空漕艘隨便帶老土若干方赴工交納選亷能
 官司之計方給價大抵梁王城之土居半盖土性膠
 而凝絶勝他處之土然去工所六百餘里非回空莫
 能運也於是立標授工就湖中越築之中下埽個内
 釘排樁外填坦坡身宿工處調度董率築成西隄一
[151-10a]
 道長九百二十一丈五尺東隄一道長六百零五丈
 更挑繞西越河一道長八百四十丈凡一百八十有
 五日而工竣改清水潭曰永安新河連夫柳為費九
 萬兩有奇省帑金四十八萬餘兩至今十餘年屹然
 鞏固運艘民船永絶漂溺之告焉靳文襄公治河書/
 清水潭隸揚之髙郵州連接運河而東西夾隄所以
 障湖流護田畆且束運河之水以濟漕艘孔道之郵
 傳車馬以通往來者也自髙堰潰決之後潭隄亦潰
[151-10b]
 數百丈陸道永絶於是水連髙郵湖而黄復躡之下
 淹田畆勢浩瀚如海以綆測之淵深不可究且激湍
 瀠澓毎颶風作輒摧楫覆溺莫敢方舟前此司事者
 費帑至五十餘萬率隨築隨圯方冀尚書驗勘時所
 司估興築費五十七萬迨靳公之治之也相度既定
 飭夫肩土就湖中越築之僚屬疑無垠之湖難以填
 土成也莫不相視股慄長跪泣阻公笑曰以見定故
 不移耳豈漫嘗耶脫不效余承咎不爾累也於是歡
[151-11a]
 躍雷動尅晷而竣且費僅九萬餘節帑者十之八人
 驚問故公又曰向之議築者率循潭畔故隄之址相
 因塞築耳詎知故址瀕深土草不可恃今就湖坦淺
 之處而越築之淺則需帑也約坦則無跛欹之虞且
 測淺深以衡土計土方以程工又何患期之難尅而
 費之難節耶聞者莫不歎服於是水用利涉陸用康
 莊而淹畆之涸出者先慶粒食矣盖潭雖不隸於淮
 而於淮之唇齒為至鉅故備誌之以表安淮之一助
[151-11b]
 云淮安府志/
 九里漫缺工長二十四丈康熈三十八年堵築以下/
 俱河防志/
 護城隄自攩軍樓北石工頭起至華嚴寺磚工頭止
 長一千六百五十丈康熙三十九年 題准修築於
 舊石工上鑲柴壓土髙五尺
 南闗減水壩一座嚮年衝壞康熙三十九年 題准
 改建滚水石壩長六十六丈水大從壩上滚出平漕
[151-12a]
 蓄以濟運
 車邏減水壩一座嚮年衝壞康熙三十九年 題准
 改建滚水石壩長六十四丈水大從壩上滚出平漕
 蓄以濟運
 南闗壩下康熙四十年 題准開穵引河一道長三
 百九十一丈至朱三家橋與二溝河㑹合經興化縣
 海溝河入海滚出之水不致淹没民田
 車邏壩下康熙四十年 題准開穵引河一道長三
[151-12b]
 百三十丈至齊家莊與二溝河㑹合經興化縣海溝
 河入海滚出之水不致淹沒民田
 朱家田頭埽二長四十八丈康熙四十年 題準修
 築
 西隄自城北陸漫閘裹頭起至城西窰港口南土地
 廟止加髙舊石工磚工共長五千三百九十九丈康
 熙三十八年興砌以上俱河防志/
 運河即䢴溝也亦名官河西受七十二澗之水由甓
[151-13a]
 社等湖經金門姚港口二閘而入是名髙郵漕河南
 至露筋三十里江都界由𤓰儀二處入江又由邵伯
 芒稻河白塔河二處東南入江北至界首鎮六十里
 寶應界接天妃閘淮水入渠與湖水合流為漕河濵
 湖曰西隄明平江伯陳瑄所造以捍湖水傍城曰中
 隄自城東古漕河廢東隄圯壞今亦槩稱東隄運河
 在西隄中隄之間本州境内中隄長一百二十里閘
 凡若干座水大則開閘以洩水水小則閉閘以濟運
[151-13b]
 宋真宗時淮南轉運副使呉遵路於髙郵等處置斗
 門九十以蓄泄水利重和元年柳庭俊請修復髙郵
 運河隄岸斗門水閘迨元大徳十年浚髙郵等處漕
 河明洪武九年令揚州修髙郵寶應湖隄六十餘里
 以捍風濤永樂七年平江伯陳瑄築髙郵諸湖長隄
 以度縴道𢎞治二年户部侍郎白昂奏開複河於髙
 郵隄東賜名康濟隆萬間淮水東注漕隄壞總河潘
 季馴大修之河道乃復高郵之地西南接連揚州滁
[151-14a]
 泗天長諸山其間危岡斷隴纍纍相屬地勢為髙東
 北與淮安寶應鹽城相連地形俱為最下濵於海故
 也髙者水之所出其源有七十二澗下者水之所歸
 凡七十二澗之水皆滙於三十六湖而後入海也境
 有三十六湖以受西山之暴流而為諸水之滙汪洋
 浩蕩方二三百里循湖而東有河焉曰運河其隄曰
 平津堰凡田地在堰之西者曰西上河在堰之東者
 曰南下河曰北下河以西髙於東故也南下河北下
[151-14b]
 河之間有河焉曰運鹽河其隄曰東河塘凡田地在
 塘之南者曰南上河在塘之北者曰北下河南髙於
 北也故又曰上河也堰之在郵境者南北長九十里
 有閘數座塘之在郵境者東西長八十里各有斗門
 石䃮涵洞數十處水則西河藉南河北河以為之洩
 旱則南河北河藉西河以為之溉此古髙郵之水利
 也 舊志曰國初之制平津堰設立二十三淺東河
 塘分為十塘淺有淺夫使之不時撈濬塘有塘夫塘/夫
[151-15a]
 即田鄰/夫也使之相宜培補既又設管河判官一人主之
 是以二河深下運河運/鹽河隄岸堅固蓄洩有則水旱無
 虞民未告病也自後黄河之道頻為淤塞而淮水不
 得入海千流萬派畢㑹於郵而髙郵遂成巨浸矣況
 境内治水之成䂓又廢棄而不講哉淺夫塘老徒具
 虚名平時不復撈濬一遇水發惟取客土培隄以障
 之隄日益髙水日益長田日益下而西上河巳坐受
 其害矣及時雨大作然後役人傳箭搖鈴晝夜集隄
[151-15b]
 下以防其或決而其勢又不能使之不決也然其決
 也不出於南則出於北堰決於北則北下河受其害
 堰決於南則南上河受其害而其勢又必及於北下
 河是堰之未決害在於西堰之既決害在南北此盖
 歴歳之故轍也故治西河之水以撈淺建平水閘為
 主生員王儆之議悉之議曰竊見髙郵寶應一帶漕
 河南至𤓰儀北抵淮安誠南北往來之要津也國家
 之利害生民之休戚皆係於此最為要害𢎞治間平
[151-16a]
 江伯督理漕運置平水閘蓄水三尺五寸乃為定制
 俟其水長聴其自洩縱有大水亦無大患仍置淺船
 編設淺夫以時撈淺再無壅塞但遇旱年運船過盡
 仍放洞水救濟下河是以上下田禾不知旱澇歳獲
 豐收家給人足國用以充民生以遂良法美意萬古
 不磨夫河近年以來法久寖敝閘猶見在制不如前
 雖有淺夫之名而無淺夫之實所置淺船並無影響
 只知修理塘岸不知撈濬河泥且帶客土專事修培
[151-16b]
 塘岸日益加髙河底日益壅塞以至平水之閘廢而
 為減水之閘矣顧將以為漕河之利而更不知其實
 為漕河之害也盖河底積髙而塘岸轉或弗固水蓄
 太多而舒洩時或不及必待時水泛漲然後纔開閘
 洞毎值久隂恒悲苦雨況連三十六湖又通七十二
 澗水勢騰湧難免淹沒郡城内外陸路舟行公堂之
 下悉為池沼沿門比屋沉竈産蛙人人跣足在在褰
 裳晨昏厲涉多生疾病傾屋頽垣致傷非命今歳𤓰
[151-17a]
 儀城牆浸倒殃及居民是其驗矣況乎上流被患之
 地閭閻疾苦莫能罄述動則七八十丈或至百十餘
 丈至於稽遲漕運損壞漕隄直將運河洩乾而後修
 理始固多則經年少亦屢月工料糜費至數千數萬
 金勞民傷財莫此為甚上河先沒下河繼淹遂使膏
 腴之地盡為魚蟹之區哭聲動地水患滔天直至興
 化鹽城等處地方並各場分靡不受害屋宇車朩咸
 至漂流牛畜雞豚盡罹災厄億萬生靈無一卒歳一
[151-17b]
 應糧差致勞催迫拆蕩賣鬻何所不至父母凍餒妻
 子離散四野一望十室九空甚至民窮盜起或生意
 外之變況我淮揚之民多以力田為業若不亟為之
 所則將何以為生也哉為今之計尚有可圖抑亦所
 謂猶有七年之病而求三年之艾也茍為不蓄終身
 不得自今蓄之則猶或可及耳查照先年䂓格添修
 平水閘座酌為一定之制恒存六尺之水水但過格
 自然下流無晝無夜無時無刻以漸而長以漸而去
[151-18a]
 永無淹沒之虞亦無衝決之患責令淺夫常川撈淺
 計照淺鋪一所仍置淺船四隻編定淺夫八名審立
 淺長一人毎夫二名領船一隻更置竹䈒朩掀篙棹
 等物一人艤棹一人攬泥朝䈒一船暮䈒一船俱令
 發於岸上盡數幇在裏邊只許幇闊不許加髙䈒過
 船數淺長督報管河衙門以時稽考撈得寸泥可蓄
 寸水撈得尺泥可蓄尺水幇闊一尺有一尺之益幇
 闊一丈有一丈之益日計不足月計有餘塘岸日益
[151-18b]
 堅固河底日益濬深便遇旱乾亦不壅塞必俟運船
 過盡仍放各洞之水急救下河之旱夫然則上河之
 水蓄洩有常下河之水長落以漸水年不至於淹漫
 旱年不至於乾涸田可長熟歳可常登國用以之而
 裕民命以之而全此我國家萬世之利也此我淮揚
 萬世之福也但造船隻恐乏錢糧合無請發鹽場枯
 樹地租等項餘積官銀坐委廉幹人員督造務在堅
 緻不得茍簡淺船所受只在二十石計算工料不過
[151-19a]
 五金或於民田糧上帶徴些須𩔖解協濟民亦樂從
 此狂穉千慮一得之愚也 按撈淺平水閘二䇿百
 年以前言之在今日亦為長䇿也盖河身髙則礙運
 艘一患也漕隄髙則易崩潰二患也撈淺之制久廢
 十年以前尚不時挑濬漕隄未常加髙康熙元年治
 河非人平時開放周家橋諸湖盈溢又值淮水大漲
 漫下翟壩二十五里而害愈甚乃嚴督居民毎家十
 土包加築子隄緩則處死隄上漸髙三尺之土民間
[151-19b]
 已沒三尺之田且隄髙愈危閘復不整故常致潰決
 禍延至今溺死人民糜費國帑職是咎也近議建滚
 水壩即古人之議建平水閘也但必廣為之制與翟
 壩二十五里相應然後可髙郵州志/
 今日運道自儀真直抵潞河其間最險者有二所髙
 郵湖隄及徐吕二洪是也然二洪之險地也地有定
 形人可以用其力湖隄之險則天也天無常變雖若
 非人力可為然人力勝天亦有此理惟今髙郵之湖
[151-20a]
 南起杭家觜北至張家溝共三十餘里唐李吉甫為
 淮南節度使始於湖之東面亘南北築平津堰以防
 水患即今牽路在宋時又有斗門水牐迨我朝洪武
 九年知州趙原者始甃以甎永樂十九年加以甎之
 大者景泰五年又護以朩樁實以甎土以備風浪綱
 運之上下舟楫之往來皆沿隄行人以牽百丈方其
 天色晴霽風恬浪靜如行鏡中然一遇西風驟起波
 濤洶湧頃刻之間檣楫傾沉人物淪亡不可勝計建
[151-20b]
 計者往往欲於舊隄之外湖泊之旁别為長隄一帶
 約去舊隄一二十丈許下覆鐵釡以定其基旁樹朩
 樁以固其勢就浚其中之土以實之用甎包砌一如
 舊隄其中舊有減水牐三座就用改作通水橋洞引
 湖水於内以行舟楫仍於外隄造減水牐以節水勢
 如此則人力足以勝天天雖有迅歘之變人則有持
 循之方省官物之失陷免人命之死亡其為利益實
 非小矣潘游龍康濟論隄論中所言二險二洪不必/慮矣唯髙郵湖 其險如故也司河者當未
[151-21a]
 雨而綢/繆之
 
 
 
 
 
 
 
[151-21b]
 
 
 
 
 
 
 
 行水金鑑巻一百五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