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k0078 行水金鑑-清-傅澤洪 (master)


[17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行水金鑑卷一百七十五
         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撰
  閘壩涵洞彚考
 防水之功莫大於隄然水之消長不時過障之虞其
 溢也閘壩以減之然閘壩之為費也鉅非最要弗建
 也次之以涵洞其減之用㣲矣然其為減一也保隄
 之道三者略備他或平疇繡錯河潤是需或下土沮
[175-1b]
 洳停淤成沃功亦大矣哉以下俱靳文襄公治河書/
 黃河南岸 碭山縣毛城鋪減水壩一座毛城鋪減
 水閘一座 二閘壩水俱減入小神湖歴靈芝孟山
 等湖從歸仁隄五堡減壩便民閘滙洪澤湖助淮
 徐州王家山天然減水閘一座十八里屯天然減水
 閘二座 三閘水俱減入馬厰湖經永堌湖歸靈芝
 孟山等湖由歸仁隄減壩入洪澤湖助淮
 睢寧縣峰山龍虎山天然減水閘四座 四閘水俱
[175-2a]
 減入馬淺湖由靈芝孟山等湖越歸仁隄減壩入洪
 澤湖助淮
 宿遷縣歸仁隄便民閘一座五堡閘一座 二閘水
 俱減入洪澤湖助淮
 桃源縣龍窩涵洞三座建以淤窪
 山陽縣柳園頭閘一座 所減水由運料小河沿縷
 隄出雲梯關掌家港注黃入海專為各險工運料而
 建
[175-2b]
 黃河北岸 徐州大谷山減水壩一座蘇家山天然
 減水壩一座鎮口閘一座 三壩閘水俱減由荆山
 口出彭家河口㑹入北運河
 邳州羊山寺涵洞十二座青墩營涵洞十座直河涵
 洞二座張家莊涵洞十座奶奶廟涵洞十二座俱建/以淤
 窪/
 宿遷縣攔馬河減水壩六座朱家堂減水壩一座此/壩
 係淤窪而設若蕭家渡楊家莊七里溝新/莊口諸卑窪處悉淤髙此壩可以不用 各壩水
[175-3a]
 俱減入中河
 清河縣仲家莊閘一座王家營大壩一座 二閘壩
 水俱減入中河由平旺河入海
 山陽縣武家墩減水壩一座武家涵洞
 髙家堰髙良澗減水壩一座小王莊涵洞周橋涵洞
 古溝減水壩一座茒家圍減水壩一座夏家橋減水
 壩一座唐埂北減水壩一座唐埂中減水壩一座唐
 埂南減水壩一座 以上髙堰各閘壩涵洞所減之
[175-3b]
 水俱從髙寶等湖出髙寶各減壩入下河
 南運河 清河縣太平閘一座金門寛二丈一尺所
 以約全淮之水止令爛泥淺一水分十之二由此閘
 以進運河今宜移置新閘運道從草壩出入 太平
 閘涵洞 七里閘一座與新莊閘南北并行以備挑
 淺而平水勢
 山陽縣鳳陽厰減水石壩一座壩門寛八尺四寸壩
 長十八丈較龍汪閘頂並各隄頂約低五尺專為分
[175-4a]
 龍汪閘上流水勢以保清江浦淮安城而建所減之
 水由運料新河歴楊家廟入山陽運河 狀元墩涵
 洞 楊家廟單家口涵洞五十座
 寶應縣北𢎞濟閘一座南𢎞濟閘一座子嬰溝減水
 壩一座長十二丈洩水之地六丈所減之水由子嬰
 溝入下河 永平閘壩一座所減之水俱入下河
 髙郵州東岸減水壩一座洩水之地長四十丈壩底
 髙於髙郵城南磚壩底二尺有奇止以洩異漲所洩
[175-4b]
 之水入下河每年六月初一日開放 東岸南關減
 水磚壩一座洩水之地計長四十八丈二尺其所洩
 之水亦入下河每年六月初一日開放 東岸五里
 鋪減水石壩一座洩水之地寛十一丈底低於磚壩
 者二尺有奇每年四月初一日開放 東岸八里鋪
 減水石壩一座洩水之地計長十丈六尺底低於磚
 壩者二尺有奇每年四月初一日開放 東岸柏家
 墩減水磚壩一座洩水之地計長五十一丈四尺每
[175-5a]
 年六月初一日開放 東岸車邏減水石壩一座洩
 水之地計長十一丈每年四月初一日開放
 江都縣東岸鰍魚減水壩一座洩水之地計長十一
 丈所洩之水亦入下河 東岸金灣三閘壩一座其
 水減入人字河歸芒稻河入江
 髙寶諸湖下於洪澤湖而運河又下於髙寶諸湖諸
 湖西南受滁泗天長之水由下河入海故東隄舊有
 閘座涵洞以洩之而西北周橋六壩洩下之水亦由
[175-5b]
 諸湖以入下河故臣復於舊閘壩涵洞之外增建改
 建減水壩八座以向來原有之閘壩涵洞抵洩運河
 下注及天泗等處山溪之水而以新建八壩抵洩周
 橋六壩之水而後因入為出節宣有度旱不致於涸
 運澇不致於傷隄也
 北運河 邳州猫兒窩減水壩一座減入駱馬湖㑹
 歸中河馬莊集減水壩一座萬家莊減水壩一座
 二壩水俱減入駱馬湖㑹歸中河
[175-6a]
 宿遷縣免車頭涵洞張八莊涵洞晁家溝涵洞皁河
 石磡一座
 閘之底深於岸其寛不過二丈四尺至三丈而止壩
 之寛為丈者可以百而其底則與岸平若洞之徑僅
 三尺而已其減水之用大小不同而其為減則一也
 夫束水莫如隄然隄有常而水之消長無常故隄以
 束之又為之閘壩涵洞以減之而後隄可保也今使
 上流河身其廣數里而下流河身或為山岡郡邑所
[175-6b]
 逼限其廣也僅得其半更或僅得其十之一二勢必
 滂薄奔駛怒極而思逞加以伏秋暴漲非時霪雨其
 不致於敗壊城郭漂淌室廬溺人民而淹田畆者㡬
 希矣今於黃河兩岸及運河上下髙堰一帶凡遇河
 道險隘及水勢激蕩之處相度地形建置閘壩涵洞
 共若干座其詳分載各考下務令隨地分洩上旣有
 以殺之於未溢之先下復有以消之於將溢之後故
 自建閘壩以來各隄得以保固而無衝決也乃不知
[175-7a]
 河道者與懷怨而尋釁者嘖有煩言夫閘壩髙卑各
 有規畫原以洩異漲非以洩平漕水且以隄禦河以
 閘壩保隄誠以河不他潰則河底日深河底日深則
 河水亦日低行且置閘壩於不用矣即黃河土鬆而
 水悍不無損傷修葺之費然較之隄工漲潰普面漫
 溢敗壞城郭漂蕩廬室溺人民而淹田畆塞決挑淤
 經年累月為費不貲其利害之大小何如乎不唯是
 也耕種之區資減水而得以灌溉窪下之地藉減黃
[175-7b]
 而得以淤髙久之而磽瘠沮洳且悉變而為沃壤一
 事而數利興故既有隄堰必不可無閘壩涵洞也涵
 洞之用有三一減水二淤窪三溉田固矣然神而明
 之更以之擋水以之衛閘其用微妙非久於河者不
 知也夫閘壩所過之水大抵伏秋異漲澎湃之勢旣
 足以撼閘之基傾跌之力又足以䧟閘之底而我以
 涵洞之水透入閘後使之旋瀾湧波以䕶其基而承
 其底則閘反若有所慿以固而澎湃之勢平傾跌之
[175-8a]
 力衰矣閘之於壩也亦然顧置洞必與隄内地面相
 等前所建涵洞正值河身墊髙之時故所置皆髙今
 河底日深前建涵洞非夏秋水發之時希復過水必
 須因河底之髙下而髙下之方得涵洞之用焉以上/
 俱靳文襄公治河書/
聖祖仁皇帝康熈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准工部咨
 請循河工定例以便遵守以固河防事内開搶修工
 程隄岸閘壩偶被傷損稍遅則工程漸損是以該員
[175-8b]
 一靣詳明臣衙門一面運料修防或費帑數兩或數
 十兩或二三百餘兩臣衙門確核造入歲報冊内彚
 題開銷者謂之搶修每嵗不下一二百件若亦照歲
 修之例一估一銷則每歲應添本章三四百件等語
 查從前搶修工程該督冊内止有總數並未分晰細
 數無憑查核屢次駁查在案嗣後如有搶修工程五
 百兩以内者令該督詳開各工細數造冊彚銷等因奉
㫖依議淮揚道治河檔案/
[175-9a]
  漕規
 宿桃木價 尺一木一錢/四分 尺二木一錢/八分 尺三木
 二錢/三分 尺四木三錢一/分五釐 尺五木四錢零/五釐 尺六木
 四錢五/分五釐 尺七木五錢/三分 尺八木六錢/七分 尺九木八/錢
 三/分 二尺木九錢/八分
 邳睢木價 尺三木二錢/七分 餘與宿同以下俱靳文/
 襄公治河書/
 徐屬木價 尺三木二錢/七分 尺五木四錢二/分五釐 尺六
[175-9b]
 木四錢/七分 餘與宿桃同
 寶應木價 一尺木九分/二釐 尺一木一錢零/九釐 尺二
 木一錢二/分六釐 尺三木一錢四/分三釐 尺四木一錢/六分 尺五
 木一錢七/分七釐 尺六木二錢五/分五釐 尺七木三錢三/分二釐 尺
 八木三錢九/分一釐 尺九木四錢六/分八釐 二尺木五錢四/分四釐
 二尺一木六錢二/分二釐 二尺二木七錢二/分四釐 二尺三木
 七錢八/分四釐 二尺四木八錢六/分八釐 二尺五木九錢五/分四釐
 江都木價 一尺木九/分 尺一木一錢零/七釐 尺二木
[175-10a]
 一錢二/分四釐 尺三木一錢四/分一釐 尺四木一錢五/分八釐 尺五
 木一錢七/分五釐 尺六木二錢五/分三釐 尺七木三錢/三分 尺八
 木三錢八/分九釐 尺九木四錢六/分六釐 二尺木五錢四/分二釐 二
 尺一木六錢三/分一釐 二尺二木七錢一/分一釐 二尺三木六/錢
 八分/四釐 二尺四木八錢六/分八釐 二尺五木九錢五/分四釐
 山清木價 一尺木一錢/一分 尺一木一錢/四分 尺二木
 一錢/八分 尺三木二錢/三分 尺四木二錢/七分 尺五木三錢/四分
  尺六木四錢/三分 尺七木五錢/三分 尺八木六錢/七分 尺
[175-10b]
 九木八錢/三分 二尺木九錢/八分 三尺一木一兩二/錢一分 二
 尺二木一兩四/錢七分 二尺三木一兩七/錢三分 二尺四木二/兩
 零二/分 二尺五木二兩三/錢二分 二尺六木二兩/七錢 二尺
 七木三兩一/錢二分 二尺八木三兩五/錢七分 二尺九木四兩/五錢
  三尺木四兩五/錢六分 三尺一木五兩/一錢 三尺二木五/兩
 六錢/七分 三尺三木六兩二/錢七分 三尺四木六兩/九錢 三尺
 五木七兩五/錢六分 三尺六木八兩二/錢五分 三尺七木八兩/九錢
 七/分 三尺八木九兩七/錢二分 三尺九木十兩/五錢 四尺木
[175-11a]
 十一兩三/錢一分 四尺一木十二兩一/錢五分 四尺二木十三/兩零
 二/分 四尺三木十三兩九/錢二分 四尺四木十四兩八/錢五分
 四尺五木十五兩八/錢二分 四尺六木十六兩/八錢 四尺七
 木十七兩八/錢二分 四尺八木十八兩八/錢七分 四尺九木十/九
 兩九錢/五分 五尺木二十一/兩六錢
 徐屬㕔各色料價 雜草每束六斤價銀三釐 葦
 每束二十斤價銀一分 &KR1064麻一斤價銀一分六釐
 草繩每套九斤價銀一分
[175-11b]
 邳睢㕔各色料價 草每束六斤價銀二釐六毫
 餘與徐屬同
 揚河㕔各色料價 紅草每束二十五斤價銀一分
 五釐 稻草每束二十五斤價銀一分二釐五毫
 江柴每束百斤價銀八分 黃麻每斤價銀一分二
 釐 白麻每斤價銀一分八釐 石灰每石價銀二
 錢 糯米每石價銀一兩 纜柴每石價銀一錢
 稻草䌁每条重五斤價銀二釐五毫 每砌舊石一
[175-12a]
 丈工價銀三分 每砌磚百塊工價銀三分 每灰
 一石用糯米五升 每磚一塊用石灰二升 每砌
 石一丈用石灰口口 釘每斤價銀三分 煤炭一
 石價銀三錢 每磚一塊價銀一分三釐 灰篩一
 面價銀二分 灰籮一隻價銀五分 木匠每名每
 日食米一升五合石匠/同
 山盱山清山安三㕔各色料價 埽柴每束三十斤
 價銀二分二釐 紅草每束十斤價銀六釐 纜柴
[175-12b]
 每束三十斤價銀二分七釐 &KR1064麻每斤價銀一分
 四釐 劉淳蕩柴山陽産柴每束三十斤價銀一分
 七釐 劉淳採運各工紅草每束十斤價銀三釐
 樢樟葉每百斤價銀五錢三分九釐二毫六絲 石
 灰每石價銀一錢四分四釐 芬草每斤價銀三釐
  釘每斤價銀三分 蘆蓆每片價銀一分 灰篩
 每面價銀四分 木掀每把價銀六分 埽箒每把
 價銀六釐
[175-13a]
 宿桃二㕔各色料價 草每束六斤價銀二釐六毫
  餘與徐屬同
 修造大栁船 三年小修銀二十兩 五年大修銀
 三十兩 八年拆造銀五十兩
 大浚船 三年小修銀八兩 五年大修銀十二兩
 八年拆造銀十八兩
 中浚船減十之一五
 小浚船減十分之三 未到年限損壞著船頭賠修
[175-13b]
  如遇真正暴風漂没本船頭賠十分之三通幇賠
 十分之七
 山盱㕔各減壩 大河磚每塊銀一分六釐 單料
 面石每丈銀九錢五分 料半青面石每丈銀一兩
 四錢二分五釐 石灰每石銀一錢四分四釐 石
 匠鑿錠眼每個給銀五釐 鋦眼每個銀三釐 石
 匠鑿光石連砌每面石一丈給銀一錢五分 每石
 一丈不論雙單料半牽用石灰一石 每磚一塊用
[175-14a]
 灰五升 釘每斤三分 生鐵錠每斤銀一分四釐
  熟鐵鋦每斤五分 竹篾每斤銀一分二釐 黃
 麻每斤銀二分 醬每斤銀一分五釐 硪肘每副
 銀八分 煤炭每石銀三錢五分 油灰每斤銀一
 分 桐油每斤銀五分五釐 真火灰每石銀二錢
 八分八釐
 山清外河㕔減壩 楊桃藤每斤銀六釐 做三和
 土每方用火灰三十石黃土一百筐楊桃藤六十斤
[175-14b]
  餘料與山盱㕔同
 宿桃大工料價 雙料青面石每丈銀一兩八錢
 大磚每塊銀一分二釐 石灰每石銀一錢六分
 熬汁荒柴每石銀二分 生鐵錠每斤銀一分二釐
  鐵鋦每斤銀五分 釘每斤銀三分 抬石鐵繩
 每條重十五斤價銀七錢五分 檀木撬槓每根銀
 七分 鐵掀每把銀一錢 木掀每把銀六分 埽
 箒每把銀一分五釐 煤炭每石銀三錢 牽鑚皮
[175-15a]
 條銀一分 雲硪每架銀三錢五分 鍋鐵每斤銀
 一分五釐 黃麻每斤銀二分 黒煤每斤銀四分
  礬紅每斤銀五分 水膠每斤銀八分 樁手每
 工銀五分 竹笆每片用匠一工 蘆笆每四片用
 匠一工 簽樁八根用匠一工
 髙寶大工料價 石灰每石銀二錢 僱船運磚每
 塊銀三釐 僱船運石每單料一丈銀一錢二分
 鐵撬每斤銀四分 煤炭每石銀四錢 石匠鑿砌
[175-15b]
 石塊不論雙單料半每丈給銀八分 竹槓每條銀
 二分 山竹每根銀三分 灰篩每面銀二分 灰
 籮每隻銀五分
 閘牆髙三丈用一尺二寸寛一尺二寸厚雙料石二
 十五層 五層用裏石七路 四層六路 四層五
 路 四層四路 四層三路 四層二路
[175-16a]


[175-17a]
 兩牆共長闕/   用牆石九百丈 裏石一千
 九百八十丈俱用一尺二寸/寛一尺二寸厚 河磚七萬九千二百
 塊一尺二寸長五/寸闊二寸厚 頂牆石石馬牙樁一千八百改
 用尺五六木六百株一木三截每丈用樁三路每路/二十段後又添一路共四路
  頂裏石梅花樁三千九百六十段尺四五木九百
 九十株一木四截每丈用梅花/樁十一路每路十二段 底石六百十四丈
 六尺八寸九寸厚一尺二寸寛料半/每丈用梅花樁十八段 頂底石梅花
 樁一萬一千零六十四段一尺三四木二千七百六
[175-17b]
 十六株一木/四截 火灰三千四百九十四石六斗八升
 每石一丈/用灰一石 糯米二百零九石六斗八升每灰一石/用糯米六
 升/ 熬汁柴六千二百九十束每束三/十斤 前後鎻口
 共用三和土二十二方三尺深/三尺寛 鐵鋦一千八百個
 每個重/一斤 鐵錠一千八百四十四個每個重/四斤 熟鐵
 條九根共六千三百斤每斤/四分 天然閘砂磧一方四
 錢 碎石一方九錢五分 單料一丈五錢 雙料
 一丈一兩 鑿光五面見線石毎丈一錢五分以上/
[175-18a]
 俱靳文襄公治河書/
  漕運
凡漕運先年俱民運淮徐臨德四倉軍船接運入京通
二倉名為支運永樂末始令民運赴淮安𤓰洲補給脚
價兊與軍船領運名為兊運其四倉仍十之三四後兊
運漸增又令軍船各回附近水次領兊民加與過江脚
價視逺近為差成化十一等年改四倉米七十萬石令
各軍徑赴水次領兊名為改兊其兊運中又分支運米
[175-18b]
與天津薊州密雲昌平其正額外又有預備米貯於臨
德二倉歲運米四百萬石北糧七十五萬五千六百石
南糧三百二十四萬四千四百石内兊運三百三十萬
石改兊七十萬石除例折外每年實通運正耗糧五百
一十八萬九千七百石以下俱明會典/
兊運米 浙江六十萬石 江西四十萬石 湖廣二
十五萬石内折色三萬七千七/百三十四石七斗 應天府一十萬石
蘇州府六十五萬五千石 松江府二十萬三千石
[175-19a]
常州府一十七萬五千石 鎮江府八萬石 寧國府
三萬石 池州府二萬五千石 廬州府一萬石 淮
安府二萬五千石 太平府一萬七千石 安慶府六
萬石 鳳陽府三萬石 揚州府六萬石 徐州三萬
石 山東二十八萬石内折色/七萬石 河南二十七萬石内/折
色七/萬石
改兊米 江西一十七萬石 應天府二萬八千石
蘇州府四萬二千石 松江府二萬九千九百五十石
[175-19b]
 廣德州八千石 鎮江府一萬石 淮安府一萬一
百五十石以上舊俱運淮/安府常盈倉 浙江三萬石 揚州府三
萬七千石 鳳陽府三萬三百石 徐州一萬八千石
 鎮江府一萬二千石 淮安府六萬九千石以上舊/運徐州
廣運/倉 山東二萬六百石 河南五萬石以上舊運臨/清廣積倉
 山東七萬五千石 河南六萬石以上舊運德/州德州倉
支運米六十四萬四千八十三石三斗 天津倉米六
萬石 薊州倉本色米十萬石折色米一十四萬石
[175-20a]
密雲鎮米一十五萬四千八百一十石八斗 昌平鎮
米一十八萬九千二百七十二石五斗以上即上/兊運内數
預備米一十九萬四千四百石 臨清廣積倉山東五
萬四百石河南六萬石 德州德州倉山東六萬石河
南二萬石
凡水次交兊宣德七年令官軍運糧各於附近府州縣
水次江南民運糧於𤓰洲淮安二處交兊河南所屬民
運糧至大名府小灘兊與遮洋船官軍領運山東糧於
[175-20b]
濟寧交兊 正統九年令江南漕糧於九江水次交兊
 成化七年令𤓰淮水次兊運官軍下年俱過江就各
處水次兊運 正德元年議准湖廣水次於長沙漢口
交兊 三年令移河南山東兊糧於臨清水次 嘉靖
十一年議准遮洋山東二總歲運河南糧仍舊在小灘
鎮水次交兊 十二年議准湖廣糧俱赴蘄州漢口城
陵磯三處水次交兊 十六年題准江西呉城水次原
兊糧改進賢水次交兊 萬厯元年題准湖廣衡水荆
[175-21a]
岳長沙漕糧原在城陵磯交兊者改併漢口水次 十一
年改漢口交兊於千金沙洲陳公套水次以上俱明會典/
 丘文莊曰漢唐建都於關中漢漕仰於山東唐漕仰
 於江淮其運道所經止於河漕一路宋都汴梁四衝
 八逹之地故其運道所至凡四路 昔人謂宋人以
 東南六路之粟載於真泗楚三州今儀真淮/安泗州有轉船
 三倉江船之人至此而止無留滯也江南之船輸米/至三倉卸納即
 載官鹽以歸舟還其郡卒還其/家汴船詣轉船倉漕米輸京師汴船之出至此而發
[175-21b]
 無覆溺也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江豈非良法歟且
 前代所運之夫皆是民丁唯今則以軍運前代所運
 之粟皆是轉遞唯今則是長運唐宋之船江不入汴
 汴不入河河不入渭今日江湖之船各逺自嶺北湖
 南直逹於京師唐宋之漕卒猶有番休今則歲歲不
 易矣宋人漕法其勞船有載鹽之利今之漕卒比之
 宋人其勞百倍一歲之間大半在途無室家之樂有
 風波之險洪閘之停留舳艫之衝激陰雨則慮浥漏
[175-22a]
 淺澀則費推移沿途為將領之科率上倉為官攅之
 阻滯及其回家之日席未及暖而文移又催以兊糧
 矣運糧士卒其艱苦萬狀有如此者通漕𩔖編不薈/蕞云他處 知
 其詳即如吾浙運丁水次受兊於官給漕截之外强/悍綱司每多需索無饜且擕帶土宜獲利不少而室
 家團聚於舟中運道安行而無/阻文莊所言殆與今日異矣
國朝定鼎燕京歲輸東南漕以充軍國之用有正兊米
改兊米正兊入京倉改兊入通倉每歲運四百萬石為
額如遇陞科荒折隨時增減以下俱/ 大清㑹典/
[175-22b]
歲額正兊米三百三十萬石
江南一百五十萬石江寧府一十萬石江蘇州府六十/五萬五千石 松 府二十萬三
千石府常州府一十七萬五千石萬鎮江府八萬石石/淮安 二萬五千石 揚州府六 石 徐州三萬
千安慶府六萬石萬寧國府三萬石府池州府二萬五/ 石 太平府一 七千石 廬州 一萬石 鳳陽
府三萬石二以上正兊米内永折灰石米共/一十五萬 千三百八石六斗三升五合
浙江六十萬石杭州府十萬石一嘉興府二十九萬石/ 湖州府二十 萬石 以上正兊米
内灰石折米一萬二千/六百八十九石二斗
江西四十萬石南昌府八萬三千四百二十七石七斗/四升 饒州府五萬三百五十石二斗
[175-23a]
二升六廣信府二萬三千一百二十石二斗九南康府/一萬 千一百九十石 建昌府一萬六千 石一斗
一升千撫州府三萬四千七十七石六升府臨江府四/萬一 六百三十六石六斗三升 吉安 六萬九千
九百二十五石八升府瑞州府五萬五千一百九/十八石一斗 贑州 一萬六十五石八斗六升
湖廣二十五萬石武昌府三萬二千二百三十二石八/斗 漢陽府三千八百四十三石七
斗四升四合零一安陸府一萬八千六百石四斗百德/安府六千三百 石八斗 黃州府四萬九千九 四
十二石三斗州荆州府二萬二千二十一石六斗六升/九合零 岳 府二萬三千七百七十石一斗 長沙
府六萬四千三百二十石二斗三升零/二千四百五十九石三斗五升五合零 衡州府二萬/永州府一千
五百七石六斗七以上正兊米内永/折米三萬七千 百三十四石七斗
[175-23b]
山東二十八萬石濟南府十一萬三千八百石府兖州/府六萬三千二百石 東昌 十萬
三千石折以上正兊/米内永 米七萬石
河南二十七萬石開封府八萬六千九百石萬歸德府/一萬二千石 彰德府四 一千五
百石府衞輝府二萬九千石八懷慶府四萬一千石改/河南 五萬一千石 汝州 千六百石 以上原
永折米七萬石康熈/二十二年全改折色
改兊米七十萬石
江南二十九萬四千四百石江寧府二萬八千石松蘇/州府四萬二千石 江
府二萬九十九百五十石石鎮江府二萬二千石石淮/安府七萬九千一百五十 揚州府三萬七千
[175-24a]
徐州一萬八千石米鳳陽府三萬三百石萬廣德州八/千石 以上改兊 内永折灰石米共五 一千二百
六十一石六/斗七升三合
浙江三萬石杭州府五千石/湖州府一萬石 嘉興府一萬五千石折/以上改兊米内灰石
米六百三十/四石五斗
江西一十七萬石南昌府五萬六千八百四十六石五/斗四升 饒州府一萬七千六十一
石六斗七升四廣信府七千四百二十石九斗九升千/南康府五千 百八十六石一斗九升 建昌府五
一百三十八石六斗四升萬撫州府一萬九百三十八/石二斗一升 臨江府一 七千九百三十七石六斗
六升府吉安府二萬八千二百二十二石二斗六升百/瑞州 一萬七千七百一十七石 贑州府三千二
[175-24b]
三十石八/斗四升
山東九萬五千六百石濟南府七萬五千石/東昌府二萬六百石
河南一十一萬石開封府三萬六千三百四十七石五/斗 歸德府三千三百二十八石五
斗百彰德府九千八百九十二石萬衞輝府一萬一千/一 八十七石三斗 懐慶府一 五十七石八斗
河南府三萬一千七百二十六石二斗折汝/州七千四百六十石七斗 以上俱改
凡六省漕糧原額四百萬石除永折灰石米三十九萬
四千六百二十八石七斗八合浮糧積荒米三十五萬
八千五百九十六石一斗四升一勺零淮揚積淹停徵
[175-25a]
米七萬七千八百三十六石六斗一升五合八勺改折
河南米三十一萬石丈增陞科復熟米三萬七千八百
五十七石三斗六升三合九勺實運正兊改兊米二百
八十九萬六千七百九十五石九斗零康熈二十四年/運糧數 以上
俱/ 大清㑹典/
 漕糧除山東河南二省廬鳳二府徐州一州不由南
 河外其餘湖廣江西浙江三省并江南蘇松常鎮寧
 國太平池州安慶江寧等府廣德一州并白糧運艘
[175-25b]
 俱進𤓰儀二閘由揚州淮安渉黃險入清口由中河
 入泇河過濟浮衞逹天津抵潞灣交納京庾邉倉而
 𤓰儀清口實為運道咽喉焉南河全考/
 
 
 
 
 行水金鑑巻一百七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