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01 通典-唐-杜佑 (master)


[153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通典卷一百四十八
  唐 京  兆 杜 佑 君  卿 纂
 兵
三皇無為天下以治五帝行教兵由是興所謂大刑用
甲兵而陳諸原野於是有補遂之戰阪泉之師若制得
其宜則治安失其宜則亂危商周以前封建五等兵徧
海内强弱相并秦氏削平罷侯置守歴代因襲委政郡
[153-1b]
縣緬尋制度可采唯有漢氏足徴重兵悉在京師四邊
但設亭障又移天下豪族輳居三輔陵邑以為强榦弱
枝之勢也或有四夷侵軼則從中命將發五營騎士六
郡良家貳師樓船伏波下瀬咸因事立稱畢事則省雖
衛霍之勲高績重身奉朝請兵皆散歸斯誠得其宜也
其後若王綱解紐主權外分藩翰既崇衆力自盛問鼎
輕重無代無之如東漢之董卓袁紹晉之王敦桓𤣥宋
謝晦劉義宣齊陳顯逹王敬則梁侯景陳華皎後魏爾
[153-2a]
朱榮高歡之類是矣斯誠失其宜也國朝李靖平突厥
李勣滅高麗侯君集覆高昌蘇定方夷百濟李敬𤣥王
孝傑婁師徳劉審禮皆是卿相率兵禦戎戎平師還並
無乆鎮其在邊境唯明𤇺燧審斥候立障塞備不虞而
已實安邊之良算為國家之永圖元宗御極承平嵗乆
天下乂安財殷力盛開元二十年以後邀功之將務恢
封略以甘上心將欲蕩滅奚契丹翦除蠻吐蕃䘮師者
失萬而言一勝敵者獲一而言萬寵錫云極驕矜遂增
[153-2b]
哥舒翰統西方二師安祿山統東北三師踐更之卒俱
授官名郡縣之積罄為祿秩開元初每嵗邊費約用錢/二百萬貫開元末已至一
千萬貫天寳末更加四五百萬矣按兵部格破敵戰功/各有差等其授官十纔一二天寳以後邊帥怙寵便請
署官易州遂城府坊州安臺府别將果毅之類毎一制/則同㧞千餘人其餘可知雖在行間無白身者闗輔及
朔方河隴四十餘郡河北三十餘郡每郡官倉粟多者/百萬石少不減五十萬石給充行官祿暨天寳末無不
罄矣糜耗天/下若斯之甚於是驍將銳士善馬精金空於京師萃於
二統邊陲勢强既如此朝廷勢弱又如彼姦人乗便樂
禍覬欲脅之以害誘之以利祿山稱兵内侮未必素蓄
[153-3a]
兇謀是故地逼則勢疑力侔則亂起事理不得不然也
昔漢祖分裂土地封建王侯呉芮獨卑弱而忠韓彭皆
强大而悖賈誼覩七國之盛獻書云治天下者令海内
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若憚而不能改
作末大本小終為禍亂文景因循莫革遂致誅錯之名
向使制置得其適宜諸侯孰不信順姦謀邪計銷於胷
懐豈復有干紀作亂之事乎語曰朝為伊周夕成桀跖
形勢驅之而至此矣又兵法曰將者人之司命國家安
[153-3b]
危之主用當先之以中和後之以材器或未馴其性茍
求其用授以銛刃委之專宰利權一去物情隨之噬臍
之喻不其然矣夫戎事有國之大者自昔智能之士皆
立言作訓其勝也或驗之風鳥七曜或參以隂陽日辰
其教陣也或目以天地五行或變為龍蛇鳥獸人之聰
穎方列軒冕知吉凶冠婚之禮習慶弔俯仰之容稍或
非精則乖常度故仲尼入廟每事皆問是必不免有所
失也矧其萬千介夫出自閭井若使心存進退之令耳
[153-4a]
聽金鼓之聲手候擊刺之宜足趨鵝鸛之勢隨地形而
變陣颷馳電發之疾因我便而乗敵勝負頃刻之間事
繁目多應機循古得不令衆心繫名數而無暇安能奮
勇銳而爭利哉以愚管窺徒有其說只恐雖教亦難必
成然其訓士也但使聞鼓而進聞金而止坐作舉措左
旋右抽識旗幟指麾習器械利便斯可矣其撫衆也有
吮癰之恩投醪之均挾纊之感行令之必賞罰/之命斯可矣
此乃用無弱卒戰無堅敵而况以直伐曲以順討逆者
[153-4b]
乎若以風鳥可徴則謝艾梟鳴牙旗而克麻秋宋武麾
折沈水而破盧循若以日辰可憑則鄧禹因癸亥克㨗
後魏乗甲子勝敵略舉一二不其證歟似昔賢難其道
神其事令衆心之莫測俾指顧之皆從語有之曰天時
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誠謂得兵術之要也以為孫
武所著十三篇㫖極斯道故知徃昔行師制勝誠當皆
精其理今輙捃摭與孫武書之義相協并頗相類者纂
之庶披卷足見成敗在斯矣凡兵以竒勝皆因機而發/但取事頗相類不必一二
[153-5a]
皆同覽之者幸察焉其與孫子義正相叶者即朱書其/目頗相類者即與墨書其法制可適於今之用者亦附
之於本/目之末
  第一叙兵 收衆 選擇附 立軍 今制附
    論將 搜才附
  第二法制附 雜教令附
  第三料敵制勝 敵十五形帥十過附 察而後
    動 驗虛聲知無實 敵降審察
  第四間諜 行師先在量力不可窮兵 臨敵易
[153-5b]
    將 軍政不一必敗 軍無政令敗 推誠
     示信 示義
  第五撫士 明賞罰 賞宴不均致敗 行賞安
    衆 分賞取敵 行賞招降 示惠招降
    軍師志堅必勝 軍將驕敗 敵屢勝驕不
    備可敗 軍行自表異致敗 師行衆悲恐
    敗 聲感人附 守則有餘 守拒法附
  第六示弱 示怯 示緩 聲言擊東其實擊西
[153-6a]
     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示無備設伏取之
     示强 敵軍攻城久不下師老擊之
  第七佯敗引退取之 偽稱敗怠敵取之 引退
    設伏取之 聲言退誘敵破之 引退設伏
    潛兵襲其營 設伏引敵鬭襲其營 示退
    乗懈掩襲 敵退追奔 縱敵退於歸路設
    伏取之 兵機務速 掩襲 甘言厚幣乗
    懈襲之
[153-6b]
  第八避銳 堅壁持久候隙破之 堅壁挫銳
    不戰挫銳 敵饑以持久弊之 因敵饑乗
    其弊而取之 因敵三鼓氣衰敗之 致敵
    力疲夾攻敗之 陣久疲致敗 出其不意
     擊其不備 攻其不整 先設備而勝
  第九以逸待勞 師不襲逺 餌敵取勝 軍勝
    虜掠被追襲敗 抽軍 卑辭怠敵 稱降
    及和因懈敗之 兩軍相對取背破之 兩
[153-7a]
    軍相對繼遣軍助即勝 兵多力有餘宜分
    軍相繼 我寡敵衆自逺至乗疲敗之 挑
    戰 敵處高勿攻 敵黨急之則合緩之則
    離 假託安衆
  第十行軍下營審擇其地 鄉導 下營斥候并
    防捍及分布陣附 先據要地及水草 識
    水泉隔山取水越山度險附 據倉廩
  第十一攻其必救 先取根本附 軍師伐國若
[153-7b]
    中路城大兵多須下方過 必攻其易 輕
    易致敗 乗敵亂而取之 分敵勢破之
    審敵勢破之附 布陣大勢分易敗 惜軍
    勢 力少分軍必敗
  第十二按地形知勝負 自戰其地則敗 據險
    隘 塞險則勝否則敗 死地勿攻 總論
    其地形附 勵士決戰 衆寡勢百相懸勵
    士攻其師 乗卒初銳用之 激怒其衆
[153-8a]
  第十三圍敵勿周 圍師量無外救緩攻取之
    攻城戰具附 絶糧道及輜重 火攻 火
    兵附 火獸附 火禽附 火盗火弩附
    乗風取勝 水攻 水平及水戰具附 敵
    半渉水擊必勝 軍行渡水附 禦敵水軍
    絶下流敗之
  第十四因機設權 多方誤之 先攻其心 奪
    敵心計
[153-8b]
  第十五敵無固志可取之 歸師勿遏 大陣動
    則亂因乗而敗之 先設伏乗勢逐敵敗之
     乗勝 乗勢先聲後實 因敵懼遂取之
     推人事破災異 散衆 風雲氣候雜占
    附
 兵一
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
故經之以五校之計而索其情謂下五事/彼我之情一曰道德/化
[153-9a]
曰天惠/覆三曰地慈/愛四曰將經/畧五曰法制/作道者令人與上
下同意也謂道之以政令/齊之以禮教也故可與之死與之生而人不
佹者疑也上有仁施下能致命也故與處存亡之難/不畏傾危之敗若晉陽之圍沈竈生蛙人無叛疑心
矣/天者隂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逺近險易廣狹死生也
言以地形勢不/同因時制度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
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敗而况無算乎吾
以此觀之勝負易見也凡用兵之法日費千金然後十
萬之衆舉矣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頓兵挫銳力屈貨
[153-9b]
殫則諸侯乗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也雖當/時有
用兵之術不/能防其後患兵聞拙速雖拙有/以速勝未覩巧之久者也言其/無也
故善用兵者役不再藉糧不三載藉猶賦也言初賦人/便取勝不復歸國發
兵也始載糧遂因食於敵還方入國因釁/而動兼惜人力舟車之運不至於三也取用於國因
糧於敵故軍食可足兵甲戰具取用國中糧食因敵也/取資用於我國因糧食於敵家也
晉師館榖/於楚是也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言兵者凶器久則/生變若智伯圍趙
逾年不歸卒為襄子所擒身死國分故/新序傳曰好戰窮武未有不亡者也不盡知用兵之
害者不能得用兵之利也言謀國動軍行師不先慮危/亡之禍則不足使利也若秦
[153-10a]
伯見襲鄭之利不顧崤函之敗呉/王矜伐齊之功而忘姑蘇之禍凡用兵之法全國為
上破國次之敵國來服為上/以兵擊破為次全軍為上破軍次之萬二/千五
百人/為軍全卒為上破卒次之自一校下/至百人全伍為上破伍次
百人以下/至五人也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
善之善者未戰而敵/自屈服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
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
是謂之縻軍縻御也又繫也君不知軍之形勢而欲從/中御也故太公曰國不可以從外治兵不
可以從/中御不知軍中之事而欲同軍中之政則軍士惑矣
[153-10b]
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禮不可以治兵也夫治國尚/禮讓兵貴於權詐形勢各異教化不同而君不知其變
軍國一政以用治民則軍士疑惑不知/所措故兵經曰在國以信在軍以詐也不知三軍之權
而欲同三軍之任則軍覆疑矣不得其人之意志知之/君既闇於用臣不知權
變而謬以為勢位授非其人則舉措失所/軍覆敗也若趙不用廣武而任成安君三軍既惑且
疑則諸侯之難至矣三軍之衆疑其所任惑其所為則/鄰國諸候因其乖錯作難而至也
  敘兵
甲兵之用其來尚矣周因井田以定兵賦夏官司馬掌
軍戎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井/田
[153-11a]
之制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十為終終/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有稅
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故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十/六井也有戎馬一疋牛三頭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也
有戎馬四疋兵車一乗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歩卒七十/二人干戈備具是謂乗馬之法一同百里提封萬井除
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園囿術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賦六/千四百井戎馬四百疋兵車百乗此卿大夫采地之大
者也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/千井戎馬四千疋兵車千乗此諸候之大者天子㡬方
千里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馬四萬疋/兵車萬乗於是戎馬車徒干戈素具矣術音遂春蒐
夏苗秋獮冬狩講武習藝無闕於時具軍禮篇/歴代皆同以九伐
之法正邦國憑弱犯寡則𤯝之𤯝猶痩四/面削其地賊賢害民則
[153-11b]
伐之暴内凌外則壇之壇讀為墠謂置之空墠之/地出其君更立其次賢也野荒
民散則削之負固不服則侵之賊殺其親則正之執治/其罪
放弑其君則殘之殘滅/之犯令凌政則杜之杜塞使不得/與鄰國交通
外内亂鳥獸行則滅之謂有禽/獸之行此禁暴靖民之大畧也
洎周衰齊晉呉楚迭為霸國更相吞滅以至七雄班孟
堅有言曰當是時也呉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呉起秦
有商鞅皆擒敵立勝垂著篇籍故齊愍以技擊強兵家/之技
巧習手足便器械積/機闗以立攻守之勝魏惠以武卒奮奮盛/起也秦昭以銳士
[153-12a]
銳勇/利也若齊之技擊得一首則受賜金事小敵脆則偷
可用也偷謂/茍且事鉅敵堅則渙然離矣鉅大也渙/然散貌是亡國
之兵也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上身一髀褌一踁繳/一凡三屬也屬聨也
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
之糧胄兜鍪也冠胄帶劍者冠兜/鍪而又帶劍也贏謂擔負也日中而趨百里一日/之中
也/中試則復其戸利其田宅試之而中科條也復謂免/其賦稅也利田宅者給其
便利之處也中竹/仲反復方目反如此其地雖廣其稅必寡其氣力數
年而衰是衰國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陿阨其使人也
[153-12b]
酷烈陿地小也阨固也酷/重厚也烈猛威也狃之以賞慶導之以刑罰狃/串
習/也使其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戰無由也功賞相長五
甲首而隸五家能得著甲者五人首使得/隸役五家是為相君長也是最為有數
故能四代勝於天下然皆干賞蹈利之兵耳未有安制
矜節之理也矜持/也雖地廣兵疆鰓鰓常恐天下之一合
而共軋已也鰓懼貌也軋踐轢也鰓/音先祀反軋音於㸃反然則齊桓晉文之
兵可謂入其域而有節制矣入王兵之/域而未盡猶未本仁義之
大統也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
[153-13a]
可以直秦之銳士直亦/當也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
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老氏曰善師者
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若夫舜脩
百僚咎繇作士命以蠻夷猾夏冦賊姦宄刑無所用所
謂善師不陳者也湯武征伐陳師誓衆而放擒桀紂所
謂善陳不戰者也齊桓南服彊楚使貢周室北伐山戎
為燕開路存亡繼絶功為伯首所謂善戰不敗者也楚
昭王遭闔廬之禍國滅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
[153-13b]
何患無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賢也相與從之或奔走
赴秦號哭請救秦人為之出兵昭王返國所謂善敗不
亡者也若秦因四代之勝據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
豺狼之徒奮其牙爪禽獵六國以并天下窮武極詐士
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為仇敵猋起雲合果共軋之斯為
下矣猋音/標管子曰夫為兵之數存乎聚財論工告軍/費
兵/器選士政教軍中/號令服習謂使習/武藝徧知天下謂徧知其/地形隘易
主将工拙士/卒勇怯也明於機數此八者皆須無敵故兵未出境
[153-14a]
而無敵者八悉備然後能正天下又曰凡人之所以守
戰至死而不徳其上者或守或戰雖復至死不敢恃之/以徳於上則有數存焉於其間
故至於/此也曰大者親戚墳墓之所在也一/變田宅富厚足居
二/變不然則州黨與宗族足懐樂也三/變不然則上之教
訓習俗慈愛之於民也厚無所往得之也君之恩厚皆/在於民無所
他往故得民/致死四變也不然則山林澤谷之利足生也五/變不然地
形險阻易守而難攻也六/變不然則罰嚴而可畏也賞明
而足勸也七/變不然則有深怨於敵人也八/變不然則有厚
[153-14b]
功於上也功厚則祿多故亦自/為戰而徳於君九變今恃不信之人而求以
利用不守之民而欲以固將不戰之卒而幸以勝此兵
之三闇漢文帝時匈奴屢入冦晁錯上書論備邊之要
其略曰丈五之溝漸車之水漸音子/亷反陵阜﨑嶇積石相
接此歩兵之地車騎五不當一平原廣澤漫衍相屬此
車騎之地歩兵十不當一候視相及川谷分限此弓弩
之地刀楯三不當一草木蒙蘢枝葉蔚茂此矛鋋之地
長㦸二不當一穹崇險隘阻阨相視此刀楯之地弓弩
[153-15a]
二不當一衛公李靖曰危阪高陵谿谷阻難則用歩卒/平原廣衍草淺地堅則用車追奔逐北乗虚
獵散反復百里則用騎故歩為腹心車為羽翼/騎為耳目三者相待參合廼行具邊防匈奴篇宋文帝
元嘉中每嵗為後魏侵境令朝臣博議何承天陳備邊
之要其大略一曰移逺就近以實内地二曰浚復城隍
以增岨防三曰纂偶車牛以飭戎械四曰計丁課役勿
使有闕具邊防拓/䟦氏篇
  收衆
後漢建安中劉表為荆州牧今江/陵郡劉備時在荆州衆力
[153-15b]
尚少諸葛亮曰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
則人心不悅可語劉荆州令凡有游戸皆使自實因錄
以益衆可也備言其計故表衆遂强
  選擇附
大唐衛公李靖兵法曰諸兵士將戰身貌尫弱不勝衣
甲又戎具所施理須堅勁須簡取强兵并令試練器仗
兵須勝舉衣甲器仗須徹札陷堅須取甲試令斫射然
後取中
[153-16a]
  立軍
周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將皆命卿二千五百人為師
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
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
伍皆有長軍師旅卒兩伍皆衆名伍一比兩一閭卒一/族旅一黨師一州軍一鄉家所出人也按司
馬法二十五人為兩四兩為卒百人也五卒為旅五百/人也五旅為師二千五百人也五師為軍萬二千五百
人也萬二千象十/二月五百象閏也○管子言於齊桓公曰欲正卒伍脩
甲兵則大國亦將為之君有征戰之事則小國有守圉
[153-16b]
之備矣公欲速得意於天下諸侯則事有所隐而政有
所寓不明習其兵事故曰事有所隐/軍政寓之田獵故曰政有所寓乃作内政而寓軍
令焉三分齊國為高子之里為國子之里為公之里以
為三軍擇其賢人使為里君毎里皆使/賢者為君鄉有行伍卒長
則其制令且以田獵因以賞罰因田獵之功/過寄行賞罰則百姓通
於軍事矣於是乃制五家以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
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以為
軍令是故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率之十軌為里
[153-17a]
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
卒連長率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率之五
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率之三軍故有中軍
之鼓中軍則公/之里卒也有高子之鼓有國子之鼓春以田曰蒐
振旅因寓軍政/而且整旅秋以田曰獮治兵順殺氣/因治兵是故卒伍政
定於里軍旅政定於郊内教既成令不得遷徙故卒伍
之人人與人相保家與家相愛少同居長同游祭祀同
福死喪同䘏禍福同憂居處同樂行作同和哭泣同哀
[153-17b]
是故夜戰其聲相聞足以無亂晝戰其目相見足以相
識歡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則固以戰則勝君有此教
士三萬人以横行於天下教士謂先/教習之士○司馬穰苴曰五
人為伍十伍為隊一軍凡二百五十隊餘竒為握竒故
一軍以三千七百五十人為竒兵隊七十有五以為中
壘守地六千尺積尺得四里以中壘四面乗之一面得
地三百歩壘内有地三頃餘百八十歩正門為握竒大
將軍居之六纛五麾金鼓府藏輜積皆中壘外餘八千
[153-18a]
七百五十人隊百七十五分為八陳六陳各有千九十
四人六陳各減一人以為一陳之部署舉一軍則千軍
可知凡兵者有四正四竒或合而為一或離而/為八是曰八陳故曰以正合以竒勝也一說凡
立軍一人曰獨二人曰比三人曰參比參曰伍五人為
列有/頭二列為火十人有長/立火子五火為隊五十人/有頭二隊為
百人/立長二官為曲二百人/立候二曲為部四百人/立司馬二部為校
八百人/立尉二校為禆千六百人/立將軍二禆為軍三千二百人有/將軍副將軍也
○大唐衛公李靖兵法曰諸大將出征且約授兵二萬
[153-18b]
人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大率十分之中/以三分為竒兵
 中軍四千人内取戰兵二千八百人五十人/為一隊計五十
 六隊
  戰兵内弩手四百人 弓手四百人 馬軍千人
   跳盪五百人 竒兵五百人
 左右虞候各一軍每軍各二千八百人内各取戰兵
 千九百人共計七十六隊
  戰兵内每軍弩手三百人 弓手三百人 馬軍
[153-19a]
  五百人 跳盪四百人 竒兵四百人
 左右廂各二軍軍各二千六百人各取戰兵千八百
 五十人
  戰兵内每軍弩手二百五十人 弓手三百人
  馬軍五百人 跳盪四百人 竒兵四百人
馬歩通計總當萬四千共二百八十隊當戰餘六十人
守輜重諸圍三徑一尺寸共知復造幕尺丈已定且以
二萬人為軍四千人為營在中心左右虞候左右廂四
[153-19b]
軍共六總管各一千人為營兵多外面逐長二十七口
幕横列十八六面援中軍六總管下各更有兩營其虞
候兩營兵多外面逐長二十七口幕横列十八口幕四
總管有營外面逐長二十二口幕横列各十八口幕四
歩下計當千一百三十六歩又有十二營街各别闊十
五歩計當百八十歩通前當千三百十六歩以圍三徑
一取中心豎徑當四百二十九歩以下下營之時先定
中心即向南北東西各歩二百十四歩並令南北東西
[153-20a]
及中心標端四面既定即斜角更安四標准南北令端
從此以後分擘配營極易計二萬兵除守輜重六千人
馬軍四千人歩兵令當二百隊别取六歩三尺六寸地
併衝塞總盡若地土寛廣不在賊庭即五歩以上下幕
准算折若地狹安置不得即須逐角長斜算計尺寸一
依下營法凡以五十人為隊其隊内兵士須結其心每
三人自相得意者結為一小隊又合三小隊得意者結
為一中隊又合五中隊為一隊餘又五人押官一人隊
[153-20b]
頭執旗一人副隊頭一人左右傔旗二人即充五十至
於行立前却當隊並須自相依附如三人隊失一人者
九人隊失小隊二人者臨陳日仰押官隊頭便斬不救
人陳散計㑹隊内少者勘不救所由斬
  今制附
每軍大將一人别奏八人/傔十六人副二人分掌軍務奏傔/減大將軍半判官
二人典四人總管四人二主左右虞候二左/右押衙傔各五人子將八人
委其分行陳辨金鼓/及部署傔各二人執鼓十二人吹角十二人司兵司
[153-21a]
倉司騎司胄城扄各一人每隊五十人押官一人隊頭
一人副二人旗頭一人副二人火長五人六分支甲八/分支頭牟四
分支㦸一分支弩一分支棒三分支弓/箭一分支槍一分支排八分支佩刀纛大將六口中
營建出引軍門旗二口色紅八幅出前列門鎗二根以
豹尾為刃榼苦盍/反出居紅旗後止居帳門前左右五方
旗五口中營建出隨六纛後在營亦於纛後隨方而建
嚴警鼓十二面營前左右行隊列各六面在六纛後角
十二具於鼓左右各列六具以代金隊旗二百五十口
[153-21b]
尚色圖禽獸與本陳同五幅認旗二百五十口尚色圖
禽獸與諸隊不同各自為誌認出居隊後恐士卒交雜
陳將門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紅恐亂大將陳將鼓百二
十五面恐設疑警敵用每隊驢六頭幕五口每火鍋一/乾糧面袋以皮為之不然馬盂
刀子錯子鉗子鑽子藥袋火石袋鹽袋用夾帛解結錐/袴奴抹額六帯冒子氊冐子攤子□□□莫怱反□竒
孔反鋸鑿各二分䥥四分切草刀二分行布槽一分大/小瓢二分馬軍□轡革帶披氊被馬氊皆二絆挿揵每
馬一疋韋皮條各/皆三絆揵音健
孫子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故知兵之將人之司命國
[153-22a]
家安危之主也將者國之輔輔周必强輔隙則國必弱
  論將
春秋時楚圍宋晉侯將救之於是乎蒐於被廬作三軍
謀元帥中軍/帥也趙衰曰郤縠可衰初/危反臣亟聞其言矣說禮
樂而敦詩書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徳之則也徳義利之
本也夏書曰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尚書虞夏/書也賦納
以言觀其志也明試以功考其事也車/服以庸報其勞也賦猶取也庸功也君其試之乃使
郤縠將中軍郤溱佐之狐毛將上軍狐偃佐之狐毛偃/之兄也
[153-22b]
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為右荀林父/中行桓
子也犫/赤周反終勝楚於城濮○戰國秦與趙兵相距長平趙
孝成王使趙奢之子為將藺相如曰王以名使人若膠
柱而鼓瑟耳此子徒能讀其父奢書使傳之不知合變
也趙王不聽奢子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
當嘗與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其母問奢奢
曰兵死地也而乃易言之趙若以為將破趙軍者必是
兒也及是其母上書具言不可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
[153-23a]
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
不問家事今此兒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者王
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買之王以為如
其父且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吾已决矣其母因曰
即有不稱妾得無隨罪乎王許諾之遂與秦軍戰死軍
敗數十萬衆降秦秦悉坑之○漢文帝時匈奴大入朝
那殺北地都尉卭帝以問馮唐安得亷頗李牧為將也
唐對曰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
[153-23b]
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軍功爵賞皆决於外
歸而奏之此非虛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之為趙將居邊
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决於外不從中御也委任
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選車千三百乗彀騎
萬三千疋百金之士十萬是以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
林西抑强秦南支韓魏當是之時趙幾霸㑹趙王遷其
母倡也王遷立乃用郭開䜛卒誅李牧令顔聚代之是
以兵破士北為秦所滅今臣竊聞魏尚為雲中守其軍
[153-24a]
市租盡以給士卒出私養錢五日一椎牛饗賔客軍吏
舍人是以匈奴逺避不近雲中之塞虜曾一入尚率車
騎擊之所殺甚衆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
尺籍伍符終日力戰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一言不相應
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謂陛
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且雲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
差六級陛下下吏削其爵罰之由此言之陛下雖得亷
頗李牧不能用文帝悅是日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
[153-24b]
為雲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○漢武帝以李廣為未
央衛尉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不識故與廣俱嘗屯
邊而廣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止人人自便不擊
刁斗以自衛以銅作鐎器受一斗晝取飲食夜擊持行/名曰刁斗鐎音譙形如鋗鋗音火元反即
銚也俗呼/銅銚音挑幕府省約束文籍事然亦逺斥候未嘗遇害
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刁斗士吏治軍簿至明軍
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
卒犯之而無以禁其士卒亦佚樂咸為之死我軍雖煩
[153-25a]
擾然虜亦不得犯我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
將然匈奴畏廣之略士卒亦多樂從廣而苦程不識○
後漢末曹公征張魯於漢中使張遼與樂進李典等將
千餘人守合肥教與䕶軍薛悌署函邊曰賊至乃發俄
而呉主孫權率十萬衆圍合肥乃共發教云若孫權至
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䕶軍勿得與戰諸將皆疑
遼曰公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及未合逆
擊之折其盛勢以安衆心然後可守成敗之機在此一
[153-25b]
戰諸軍何疑李典亦與遼同於是遼夜募敢死之士得
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明遼被甲持㦸先登
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若衝壘入至權麾下權
大驚衆不知所為走登髙塜以長㦸自守遼叱權權不
敢動遥見所將衆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
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衆號呼曰將軍棄
我乎遼復還突圍㧞出餘衆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
自朝戰至日中呉人奪氣還修守備衆心乃安諸將咸
[153-26a]
服權攻合肥十餘日城不可㧞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
之幾復獲權孫盛曰夫兵固詭道竒正相資若羣帥不/和則棄師之道也至於合淝之守懸弱無
援專任勇者則好戰生患專任怯者則懼心難保且彼/衆我寡必懐貪惰以致命之兵擊貪惰之卒其勢必勝
勝而後守則必固是以魏武雜選武力參以同/異為之密教即宣其用事至而應若合符契矣
  捜才附凡為將統戎在知士之器局當設科/目差等優異應機而任以收其效
選士之科沈謀密略出人者詞辯縱横能移奪人之性
情堪辯說者能往來聼言語覽視四方之事軍中之情
偽日列於前者能得敵之主佐門廬請謁之情堪間諜
[153-26b]
者能知山川險易行止形勢利害逺近井泉水草逕路
迂直堪鄉導者巧思出入製造五兵及攻守器械者引
彊徹札戈鋌劒㦸便於利用挺身捕虜搴旗斬將堪䧟
陳者趫㨗若飛踰城越塹出入無形堪窺覘者趫起嬌/反覘甘
厭/反往返三百里不及暮至者破格舒鈎或負六百斤行
五十歩四百斤行百歩者推歩五行瞻風雲氣候轉式
多言天道詭說隂陽者此雖非兵家本事所/要資權譎以取勝耳罪犯者父
子兄弟破執仇者貧窮忿怒將欲快其志者故贅壻入
[153-27a]
虜欲昭迹掦名者贅音章/銳反
 
 
 
 
 
 
 
[153-27b]
 
 
 
 
 
 
 
 通典卷一百四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