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01 通典-唐-杜佑 (master)


[15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通典卷一百四十七
  唐 京 兆 杜 佑  君 卿  纂
 樂七
  郊廟宮懸備舞議魏/ 宋/ 梁/ 大唐/
魏散騎常侍王肅議曰王者各以其禮制事天地今説
者據周官屬文為經國大體懼其局而不𢎞也漢武帝
東廵狩封禪還祠太一於甘泉祭后土於汾隂皆盡用
[152-1b]
其樂言盡用者謂盡用宮懸之樂也天地之性貴質者
蓋謂其器之不文不謂庶物當減也禮天子宮懸舞八
佾今祀圓丘方澤宜以天子制設宮懸之樂八佾之舞
奏可肅又議曰説者謂周家祀天唯舞雲門祀地唯舞
咸池宗廟唯舞八佾似失其義矣周禮賔客皆作備樂
左傳王子頽享五大夫樂及徧舞六代之樂也然則一
會之日具作六代之樂天地宗廟事之大者賔客讌會
比之為細王制曰庶羞不踰牲燕衣不踰祭服可以燕
[152-2a]
樂而踰天地宗廟之樂乎周官以六律六呂同五聲八
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賔
客以悦逺人夫六律六呂五聲八音皆一時而作之至
於六舞獨分擘而用之所以厭人心也又周官韎師掌
教韎樂韎音莫/拜切祭祀則帥其屬而舞之大享亦如之韎
東夷之樂也又鞮鞻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祭祀則吹
而歌之燕亦如之四夷之樂乃入宗廟先代之典獨不
得用大享及燕曰如之者明古今夷夏之樂皆主之於
[152-2b]
宗廟而後播及其餘也夫作先王樂者貴能苞而用之
也納四夷之樂者美徳廣之所及也髙皇帝太皇帝太
祖髙祖文昭廟皆宜兼用先代及武始大鈞之舞尚書
盧毓奏叶律中郎將左延年議按周禮以雲門祀天咸
池祀地又今宗廟用宮懸則祀天地宜用宮懸博士趙
怡以為古無四懸自周始耳未有作古樂而用近懸也
按今天地之樂懸謂之上下管與虞舜笙鏞同不言二
懸宜如故事但設上下管而已侍中繆襲議周存六代
[152-3a]
之樂故各有所用今樂制既亡唯承漢氏韶武魏承舜
又周為二王之統故文始大武武徳武始大鈞可以備
四代之樂奏黄鍾舞文始以禮天地奏太蔟舞大武以
祀五郊明堂奏姑洗舞武徳廵狩以祭四望山川奏蕤
賔舞武始大鈞以祀宗廟及二至祀丘澤於祭可兼舞
四代又漢有雲翹育命之舞不知所出舊以祀天今可
以兼雲翹祀圓丘以育命祀方澤祀天地宜宮懸如延
年議司空衞臻議圓丘宜用大韶樂宜宮懸宗廟之樂
[152-3b]
宜用武始咸熙○宋武帝永初始調金石文帝元嘉十
八年有司奏二郊宜奏登歌後詔顏延之造歌詩廟舞
猶闕孝武孝建二年前殿中曹郎荀萬秋議按禮祭天
地有樂者為降神也故易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
崇徳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周官曰作樂於圓丘之上
天神皆降作樂於方澤之中地祗皆出又曰乃奏黄鍾
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乃奏大呂歌應鍾舞咸池以
祀地祗由斯而言以樂祭地其來尚矣今郊享闕樂竊
[152-4a]
以為疑祭統曰夫祭有三重焉獻之屬莫重於祼聲莫
重於升歌舞莫重於武宿夜此周道也至於漢奏五行
魏舞咸熙皆以用享爰逮晉氏太始之初傅𤣥作晉郊
廟歌詩三十二篇太康中荀蕃受詔成父朂業定金石
四懸用之郊廟是則相承郊廟有樂之證也今廟祠登
歌雖奏而舞象未陳懼闕備禮方兹禮儀遺逸罔不具
舉而况出祗降神輟樂於郊祭昭徳報功有闕於廟享
謂郊廟宜設備樂於是竟陵王誕等五十一人並同萬
[152-4b]
秋議○梁武帝制曰先儒皆以宗廟宜設宮懸按周官
奏黄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奏太蔟歌應鍾舞咸
池以祭地祗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饗先妣奏無射
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虞書云戞撃鳴球搏拊琴瑟
以詠祖考來格下管鞉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周禮則
分樂享祀虞書則止鳴四懸求之於古無宮懸之文按
所以不宮懸者事人禮縟音辱/數也事神禮簡禮器云天子
之堂九尺而至敬不壇天子龍衮而至敬不文觀天下
[152-5a]
物無可以稱其徳者則以少為貴郊特牲云宗廟之器
可用也而不可便其利所以交於神也不可以同於所
安樂之義也王肅初不分析此前數㫖直言用天子之
制若郊廟既均其制二神禮文復何以同今宜祀天地
宗廟逐所應湏便即設之則非宮非軒非判非特直以
致敬所應施用耳○大唐麟徳二年十月詔國家平定
天下革命創制紀功旌徳久被樂章今郊祀四懸猶用
干戚之舞先朝作樂韞而未伸其郊廟享宴等所奏宮
[152-5b]
懸文舞宜用功成慶善之樂皆著履執拂依舊服袴褶
童子冠其武舞宜用神功破陣之樂皆衣甲持㦸其執
纛之人亦著金甲人數並依八佾仍量加簫笛歌鼓等
於懸南列坐若舞即與宮懸合奏其宴樂内二色舞者
仍依舊别設儀鳯二年十一月太常少卿韋萬石奏曰
據貞觀禮郊享曰文舞奏元和順和永和等樂其舞人
著委貌冠服手執籥翟其武舞奏凱安其舞人著平冕
手執干戚奉麟徳二年十月勑文舞改用功成慶善樂
[152-6a]
武舞改用神功破陣樂并改器服俱以慶善樂不可降
顧破陣樂又未入雅樂雖改用器服其舞曲依舊迄今
不改事既不安恐湏别有處分詔曰舊文舞武舞既不
可廢并器服總宜依舊若懸作上元舞日依奏神功破
陣樂及功成慶善樂并殿庭用舞並湏引出懸外而作
其安置舞曲宜更商量作安稳法并録凱安六變法象
奏聞萬石又與刋正樂官等奏曰謹按凱安舞是貞觀
年中所造武舞凖貞觀禮及今禮但郊廟祭享奏武舞
[152-6b]
之樂即用之凡有六變一變象龍興參墟二變象克靖/闗中三變象東夏賔服四變象
江淮寧謐五變象獫狁/讋伏六變象兵還振旅謹按貞觀禮祭享曰武舞唯作
六變亦如周之大武六成樂止今禮奏武舞六成而數
終未止既非師古不可依行其武舞凱安請依古禮及
貞觀禮六成樂坐立部伎内破陣樂五十二徧修入雅
樂只有兩徧名七徳立部伎内慶善樂五十徧修入雅
樂只有一徧名九功上元舞二十徧今入雅樂一無所
減每見祭享日三獻已終上元舞猶舞未畢今更加破
[152-7a]
陣樂慶善樂恐獻配以後歌舞更長其雅樂内破陣樂
慶善樂上元舞三曲並請修改通融令長短與禮相稱
冀於事為便破陣樂有象武事慶善樂有象文事按古
六代舞有雲門大咸大韶大夏等是古之文舞殷之大
濩周之大武是古之武舞先儒相𫝊國家以揖讓得天
下則先奏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則先奏武舞請應用
二舞日先奏神功破陣樂次奏功成慶善樂先奉勑於
圓丘方澤太廟祠享日則用上元之舞臣據見行禮欲
[152-7b]
於天皇酌獻降復位髙皇在位/尊號天皇以後即作凱安六變樂
止其神功破陣樂功成慶善樂上元舞三曲待改修訖
以次通融作之即得新舊並行前後有序詔從之開元
八年九月瀛州司法參軍趙慎言論郊廟用樂表曰祭
天地宗廟樂合用商音又周禮三處大祭俱無商調鄭
𤣥云此無商調者祭尚柔商堅剛也以臣愚知斯義不
當但商音金也周徳木也金能尅木作者去之今皇唐
土王即殊周室五音損益湏逐便宜豈可將木徳之儀
[152-8a]
施土徳之用又説者以商聲配金即作剛柔理解殊不
知聲無定性音無常主剛柔之體寔由其人人和則音
和人怒則聲怒故禮稱怒心感者其聲麤以厲愛心感
者其聲和以柔秪如宮聲為君商聲為臣豈以臣位配
金為臣道使為剛乎其三祭並請加商調去角調又郊
廟二舞人不依古制未協人神按周禮以樂舞教國子
舞雲門大咸大濩大武是知古之舞者即諸侯子孫容
服鮮麗故得神祗降福靈光燭壇今之舞人並容貌最
[152-8b]
陋屠沽之流用以接神欲求降福固亦難矣有隋之際
猶以品子為之號為二舞郎逮乎聖朝遂變斯制誠願
革兹近誤考復古道其二舞人望取品子年二十以下
容顔修正者充令太常博士主之准國子學給料行事
之外習六樂之道學五禮之儀十周年量文武授散官
號曰雲門生又按周禮奏太蔟歌應鍾以享地祗注云
地祗謂神州社稷也太蔟陽也位在寅應鍾隂也位在
亥故斗建亥則日月會於寅斗建寅則日月會於亥是
[152-9a]
知聖人之制取合於隂陽歌奏之儀用符於交會今之
祭社即乖古法乃下奏太蔟上歌黄鍾但太蔟黄鍾俱
是陽律上下歌奏不異乃是陽合於陽非特違其禮經
抑亦乖於會合其社壇歌黄鍾請改為應鍾又五郊工
人舞人衣服合依方色按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黄琮禮
地以青珪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𤣥
璜禮北方是知五天帝徳色玉不同四時文物各隨方
變冀以同色相感同事相宜隂陽交泰莫不由此今祭
[152-9b]
器茵褥總隨於五方五郊衣服獨乖於方色舞者常持
皁飾工人恒服絳衣以臣愚知深為不便其工人衣服
請各依方色其宗廟黄色仍各以所主色褾䄂又以樂
治身心禮移風俗請立樂教以化兆民周禮曰以樂教
國子中和祗庸孝友其國子諸生請教而樂經同於禮
𫝊則人人知禮家家知樂自然風移俗易災害不生其
樂經章目雖詳稍乖㫖要請委通明博識修撰訖然後
頒下二十五年太常卿韋縚令博士韋逈直太樂李尚/冲樂正沈元福郊社令陳䖍申懐操等詮叙前後
[152-10a]
所行用樂章為五卷以付太常鼔吹兩署令工人習之/隋太常舊相𫝊有燕樂五調歌詞各一卷或云貞觀中
侍中楊恭仁妾趙方等所詮集詞多鄭衞皆近代詞人/雜詩至是縚又令太樂令孫元成更加整比為七卷
開元二十九年六月太常奏東封太山日所定雅樂其
樂曰元和六變以降天神順和八變以降地祗皇帝行
用太和之樂其封太山登歌奠玉帛用肅和之樂迎俎
用雍和之樂酌福飲福酒用福和之樂送文迎武用舒
和之樂亞獻終獻用凱安之樂送神用夾鍾元和之樂
禪社首送神用林鍾宮順和之樂享太廟迎神用永和
[152-10b]
之樂獻祖宣皇帝酌獻用光大之舞懿祖光皇帝酌獻
用長發之舞太祖景皇帝酌獻用大政之舞代祖元皇
帝酌獻用大成之舞髙祖神堯皇帝酌獻用大明之舞
太宗文武皇帝酌獻用崇徳之舞髙宗天皇大帝酌獻
用鈞天之舞中宗孝和皇帝酌獻用太和之舞睿宗大
聖真皇帝酌獻用景雲之舞徹俎用雍和之舞送神用
黄鍾宮永和之樂臣以樂章殘缺積有嵗時自有事東
廵親謁九廟聖情慎禮精祈咸通皆祠前累月考定音
[152-11a]
律請編入史册萬代施行乃下制曰王公卿士爰及有
司頻詣闕上言請以唐樂為名者斯至公之事朕安得
而辭焉然則大咸大韶大濩大夏皆以大字表其樂章
今依所請宜曰大唐樂
  郊廟不奏樂廟諸室别舞議宋/ 大唐/
宋顔竣七旬/反議曰郊之有樂蓋生周易周官歴代著議
莫不援准夫掃地而祭器用陶匏唯質與誠以章天徳
文物之備理固不然孝經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
[152-11b]
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則豫之作樂非郊天也大司樂職
奏黄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鄭注天神五帝及日
月星辰也王者以夏正月祀其所受命之帝於南郊則
二至之祀又非天地考之衆經郊祀有樂未見明證宗
廟之禮事炳載籍爰自漢元迄於有晉雖時或更制大
抵相因其惟不襲名號而已今樂典淪滅知音代寡改
作之事臣聞其語正徳大豫禮容具存宜殊其徽號飾
而用之以正徳為宣化之舞大豫為興和之舞庶足以
[152-12a]
光表世烈悦彼後昆前漢祖宗廟處所各異王名既革
舞號亦殊今七廟合食殿庭共所舞蹈之容不得廟有
别制後漢東平王蒼已議之矣又王肅韓祗以王者徳
廣無外六代四夷之舞金石絲竹之樂宜備奏宗廟愚
謂蒼肅之議合於典禮適於當今左僕射建平王宏又
議竣據周禮孝經天與上帝連文重出故謂上帝非天
則易之作樂非為祭天也按易稱先王以作樂崇徳殷
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尚書云肆類于上帝春秋傳曰告
[152-12b]
昊天上帝凡上帝之言無非天也天尊不可以一稱故
或謂之昊天或謂之上帝或謂之昊天上帝不得以天
有數便謂上帝非天徐邈推周禮國有故則旅上帝以
知禮天旅上帝同是祭天言禮天者謂常祀也旅上帝
者有故而祭也孝經稱嚴父莫大於配天故云郊祀后
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既以配天為義
則上帝猶天益明也不欲使二天文同故變言上帝耳
周禮祀天之言再見故鄭注以前天神為五帝後冬至
[152-13a]
所祭為昊天竣又云二至之祀又非天地未知天地竟
應以何時致享記云掃地而祭器用陶匏㫖明所用質
素無害以樂降神荀萬秋謂郊宜有樂事有典據東平
王蒼以謂前漢諸祖别廟是以祖宗之廟可得各有舞
樂至於祫祭始祖之廟則專用始祖之舞故謂後漢諸
祖共廟同庭雖有祖宗不宜人人别舞此誠一家之意
而未統適時之變也後漢從儉故諸祖共廟猶以異室
存别廟之禮晉氏以來登歌頌美諸室繼作至於祖宗
[152-13b]
樂舞何獨不可迭奏茍所詠者殊雖共庭亦非嫌也魏
三祖各有舞樂豈復是異廟邪衆議並同○大唐貞觀
十四年六月詔曰殷薦祖考以崇功徳比雖加誠潔而
廟樂未稱宜令所司詳諸故實制定奏聞祕書監顔師
古議曰伏惟皇祖𢎞農府君宣簡公懿王並積徳累仁
重光襲軌化覃行葦慶崇𤓰瓞詩云濬哲維商長發其
祥言殷之先祖久有深智虞夏二代發貞祥也三廟之
樂請同奏長發之舞其登歌則各為辭太祖景皇帝迹
[152-14a]
肇沮漆教漸豳岐胥宇之志既勤靈臺之萌始附詩云
君子萬年永錫祚𦙍言遐逺之期惟天所命長與福祚
流於子孫也廟樂請奏永錫之舞代祖元皇帝丕承鴻
緒克紹宏猷實啟蕃昌用集寳命易大有彖曰其徳剛
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言徳應天道行不失時剛健
靡滯文明不犯也廟樂請奏大有之舞髙祖大武皇帝
膺期馭歴揖讓受終奄有四方仰齊七政介以景福申
兹多祜式崇勿替誕保無疆易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
[152-14b]
謂終始之道皆能大明故不失時成六位也詩有大明
之篇稱文王有明徳廟樂請奏大明之舞文徳皇后厚
徳載物凝暉麗天易曰含𢎞光大品物咸亨言坤道至
静柔順利貞資生庶類皆暢逹也廟樂請奏光大之舞
給事中許敬宗議曰臣聞七廟觀徳義冠於宗祀三祖
在天式彰於嚴配前聖所履莫大於兹鍾律革音播鏗
鏘於享薦羽籥成列申蹈厲於蒸嘗爰制典司加崇稱
號循聲覈實敬闡尊名謹備樂章式昭彞範皇祖𢎞農
[152-15a]
府君宣簡公懿王廟樂請同奏長發之舞太祖景皇帝
廟樂請奏永錫之舞代祖元皇帝廟樂請奏大有之舞
髙祖大武皇帝廟樂請奏大明之舞文徳皇后廟樂請
奏光大之舞七廟登歌請每室别奏詔曰可
  祭日不宜徧舞六代樂議梁/ 陳/
梁武帝時太常任昉奏據魏王肅議周禮賔客皆作備
樂况天地宗廟事之大者周官以六律六呂五聲八音
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以和邦國請依王肅祀祭郊廟
[152-15b]
備六代樂帝曰按言大合樂者是使六律與五聲克諧
八音與舞蹈合節耳豈謂致鬼神祗用六代樂也其後
即言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此則曉然已明肅
則失其㫖矣推檢記載初無宗廟郊禋徧舞之文唯明
堂位云以禘禮祀周公於太廟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
皮弁素積裼而舞大夏納夷蠻之樂於太廟言廣魯於
天下也按所以舞大武大夏者止欲備其文武二舞耳
非兼用六代也夏以文受周以武功所以兼之而不用
[152-16a]
濩者濩武舞也周監於二代質文乃備納蠻夷樂者此
明功徳所湏蓋止施禘祭不及四時也今四時之祭而
不徧舞者何夫祭尚於敬不欲使樂繁禮縟故季氏逮
闇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雖有强力之容肅敬之心皆
倦怠矣有司跛彼義/反乙利/反以臨祭其為不敬大矣他
日祭子路與焉質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聞之曰
誰謂由也而不知禮乎儒者知子頽宴享猶舞六代不
知有司跛倚不敬已大若依肅議用六代樂者郊既有
[152-16b]
迎神之樂又有登歌各頌功徳徧以六代繼之出入方
待樂終然後罷祭者此則乖仲尼韙晏朝之㫖若三獻
禮畢即便卒事則無勞於徧舞也○陳武帝欲設備樂
有司議以梁武帝議為非時碩學名儒朝端在位者咸
希上㫖並即注同祠部侍郎姚察乃轉引經籍獨違羣
議據梁樂為是當時驚駭莫不慙服
  舞佾議宋/
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司徒彭城王義康於東府正會依
[152-17a]
舊給伎總章工馮大列相承給諸王伎十四種其舞伎
三十六人太常博士傅崇議以為未詳此人數所由唯
杜氏注左傳佾舞云諸侯六六六三十六人以為非也
夫舞者所以節八音也八音克諧然後成樂故樂必以
八人為列自天子至士降殺以兩兩者減其二列耳杜
以為一例又減二人至士止餘四人豈復成樂按服䖍
注左傳云天子八八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八其議
甚允今諸王不復舞佾其總章舞伎即古之女樂也殿
[152-17b]
庭八八諸王則應六八春秋鄭伯納晉悼公女樂二八
晉以一八賜魏絳此樂以八人為列之證也若如議者
唯天子有八則鄭應納晉二六晉應賜絳一六也自天
子至士其文物典章尊卑差級莫不以兩未有諸侯既
降二列又一例輒減二人通降太半非唯八音不具於
兩義亦乖
  宗廟迎送神樂議宋/ 梁/
沈約宋書曰東晉及宋太祝唯送神而不迎神近議者
[152-18a]
或云廟以居神恒如在也不應有迎送之事意以為並
乖其義立廟居靈四時致享以申孝思之情夫神升降
無常何必恒安故處故祭義云樂以迎來哀以送徃鄭
注云迎來而樂樂親之來送徃而哀哀其享否不可知
也尚書曰祖考來格漢書安世房中歌曰神來宴娭詩
云三后在天又云神保適歸歸於天也此蓋言神有去
來則宜有迎神明矣即周肆夏之名備迎送之樂古以
尸象神故儀禮有迎尸送尸今近代雖無尸豈可無迎
[152-18b]
送之禮又傅𤣥有迎神送神歌辭明江左不迎非舊典
也○梁有司議曰漢禮樂志云太祝迎神於廟門奏嘉
至猶古降神之樂也宋孝建則奏肆夏元徽則奏昭夏
魏晉無文齊則因宋按周禮尸出入奏昭夏二者尸牲
所奏本無迎送之義郊特牲曰殷以樂降神周以鬯降
神殷尚質據天而起先聲樂乃灌地周尚文據地而生
先灌地乃聲樂以殷而言止施郊壇清廟嚴閟此唯靈
宅主安於龕神若是依既無出入何事迎送歌陽而迎
[152-19a]
彌非降神之敬儒者云周祀尸出入奏肆夏今無復尸
卽以迎神尸非神神非尸㢠廻此迎神失之以逺宗廟則
應省迎送樂武帝制曰禮云祭之日樂與哀半樂以迎
來哀以送徃尚書有髙宗肜日之文詩著絲衣繹賔尸
之作故儒者説言今日之祭明日又祭殷曰肜周以為
繹肜繹之祭在乎門傍名以為祊此豈不以神靈不測
於此庶或遇之殷人求陽周人求隂今已絶灌地之禮
宜在求陽之義尸非神神非尸今可得言主非神神非
[152-19b]
主似不若爾主雖安於龕室神則無所不之送迎之樂
彌會隂陽不測之理前儒之議如似可安今隨人所用
  散齋不廢樂議後漢/
後漢仲長統論散齋可宴樂御史大夫郗慮奏改國家
齋日從古制諸祭祀皆十日致齋七日散齋三日致齋
散齋之日内有嘉慶之事或言可賀會宴樂或言不可
尚書令荀彧與臺郎董遇議曰禮志云三日齋一日用
之猶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音/姬又云君致齋於外夫人
[152-20a]
致齋於内散齋則是事之漸然則散齋未絶外内與宴
樂之事也今一嵗之内大小祭祀齋將三百日如此無
復用樂之時古今之制當各從所宜若外張多日而内
實犯禮乃所以廢齋也散齋宜從得會宴樂
  臨軒拜三公奏樂議晉/
晉博士張放議臨軒遣使應作樂放引太始間皇太子
冠太子進而樂作位定而樂止王者諸侯尊卑雖殊至
於禮秩或有同者冠之與拜俱為嘉禮是以准昔儀注
[152-20b]
謂宜作樂今符云至尊受太子拜時無鐘磬之樂也又
按泰始三年有司奏皇太子明膺休命光啟嘉祚宜依
漢魏故事大會武帝詔曰情懐哀慘每嵗正會以四方
集故不從心耳此日可不會循如前典無不應會但時
有險夷故謂異耳非謂斯時不應會也太常蔡謨等言
拜三公應有樂宿設懸於殿庭今門下云非祭亨則無
樂按冠禮有樂𫝊曰國卿君之貳也是以命使之日御
親臨軒百僚陪位此即敬事之意也古者天王饗下國
[152-21a]
之使命將帥遣使臣皆有樂故詩叙曰皇皇者華君遣
使臣也歌采薇以遣之出車以勞還杕杜以勤歸皆作
樂而歌之今命大師拜輔相比於下國之臣輕重殊矣
輕誠有之重亦宜然博士考古以事義相准故謂臨軒
遣使宜有金石之樂至於隨時之宜或樂制未備非守
禮之官所裁詔曰三公鼎司皇帝有典拜之禮何以不
設樂又正位南面何以不服冕尚書顧和又言臨軒三
公不應有樂禮無其文按衛宏所撰漢儀拜丞相亦無
[152-21b]
樂古之燕饗有樂者以揚賔之歡耳今拜三公事畢於
庭階禮成於拜立歡宴未交無庸於樂
  三朝行禮樂失制議晉/
晉司律中郎將陳頎云昔者杜䕫𫝊舊雅樂四曲一曰
鹿鳴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聲辭太和中
左延年改䕫騶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聲節其名雖
存而聲實異唯因虁鹿鳴全不改易也魏代正朝大會
太尉奉璧羣后行禮東廂雅樂常作者是也後又改三
[152-22a]
篇第一曰於赫篇詠武帝聲節與古鹿鳴同第二曰巍
巍篇詠文帝用左延年所改騶虞聲第三曰洋洋篇詠
明帝亦用延年所改文王聲第四復用鹿鳴之聲重用
而除古伐檀及晉初食舉亦用鹿鳴按左傳穆叔如晉
晉侯享之工歌鹿鳴之三三拜鹿鳴所以嘉寡君也敢
不拜嘉毛詩云鹿鳴燕羣臣嘉賔也既飲食之又實幣
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後忠臣嘉賔得盡其心也詩𫝊
並無行禮又叔孫通所製漢儀後無别行禮事荀氏云
[152-22b]
魏氏行禮食舉再取周詩鹿鳴以宴嘉賔無取於朝考
之舊聞未知所應荀朂乃除鹿鳴舊歌更作行禮詩四
篇先陳三朝朝宗之義食舉樂歌詩十二篇三元肇發
羣后奉璧趨歩拜起莫非行禮豈容别設一樂謂之行
禮邪荀譏鹿鳴之失似悟昔謬還製四篇復襲前軌
  三朝上夀有樂議
禮記但有獻酬無上夀文唯詩雅云虎拜稽首天子萬
夀豳風云為此春酒以介眉夀雖非灼然明文要是髣
[152-23a]
髴其事古者詩工皆歌之故可得而言也漢興叔孫通
禮儀七年長樂宮成諸侯朝禮畢復置法酒侍坐殿上
皆伏以尊卑次起上夀漢故事上夀四會曲注言但有
鐘鼓而無歌詩魏初作四會有琴筑但無詩雅樂郎郭
瓊云明帝青龍二年以長笛食舉第十二古置酒曲代
四會又易古詩名曰羽觴行用為上夀曲施用最在前
鹿鳴以下十二曲名食舉樂而四會之曲遂廢漢故事
鄧呉及瓊等食舉之曲與時增損張華上雅樂詩表云
[152-23b]
魏上夀食舉詩及漢氏所施用其文句長短不齊皆未
合於古雅漢故事則云上夀四曲華亦言有歌辭會其
注當是闕文晉代歌詩傅𤣥述具存
  三朝不宜奏登歌議
禮記燕居入門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徳也下管
象武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樂
以相示郊特牲云奠酬而工升歌發徳也歌者在上匏
竹在下貴人聲也明堂位云升歌清廟下管象武太師
[152-24a]
職云大祭祀帥瞽登歌金奏擊拊小師職云大祭祀登
歌擊拊尚書大𫝊云古者帝王升歌清廟之樂大琴練
絃逹越大瑟朱絃逹越以韋為鼓竽瑟之聲亂人聲清
廟升歌先人功烈徳深也周公升歌文王之功烈徳深
茍在廟中嘗見文王者愀然如復見文王故書曰搏拊
琴瑟以詠祖考來格此之謂也按登歌各頌祖宗之功
烈去鐘徹竽以明至徳所以𫝊云其歌呼也曰於穆清
廟於者歎之也穆者敬之也清者欲其在位者徧聞之
[152-24b]
也檢以經記悉施郊廟耳非元日所宜奏也若三朝大
慶百辟具陳升工席殿以歌祖宗君臣相對便應涕淚
豈可獻酬舉爵以申歡宴邪若改辭易㫖茍會一時則
非古人登歌之義
  徹食宜有樂議
周官云王大食三侑皆奏鐘鼔漢蔡邕云王者食舉以
樂今但有食舉樂食畢則無樂按膳夫職以樂侑食禮
記云客出以雍徹以振羽論語云三家者以雍徹子曰
[152-25a]
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如此則徹食應
有樂不容同用食舉也
  巴渝舞雜武舞議魏/ 宋/
魏文帝黄初二年改巴渝舞曰昭武至明帝景初元年
尚書奏考按三代禮樂遺典據功象徳奏作武始咸熙
章斌三舞皆執羽籥晉又改魏昭武曰宣武舞羽籥舞
曰宣文舞武帝咸寧元年詔定祖宗之號而廟樂乃停
宣武宣文二舞而同用荀朂所次郭瓊宋識等所造正
[152-25b]
徳大豫二舞○宋武帝永初元年改正徳舞為前舞大
豫舞為後舞建武二年有司奏宋承晉氏郊廟之樂未
有名稱直號前舞後舞有乖古制於是改前舞為凱容
謂之文舞後舞為宣烈謂之武舞何承天三代樂序云
正徳大豫二舞蓋出於二容樂然則其聲節有古之遺
音焉晉使郭瓊宋識等造正徳大豫舞初不言因革昭
業等兩舞承天空誤二容竟自無據按正徳大豫二舞
即出宣武宣文魏大武三舞也何以知之宣武魏昭武
[152-26a]
舞也宣文魏文始舞也魏改巴渝為昭武五行曰大武
今凱容舞則執籥翟此即魏文始舞也宣烈舞有牟弩
有干戚牟弩漢巴渝舞也干戚周武舞也宋代止革其
辭與名不變其舞舞相𫝊習至今不改瓊識所造正是
雜用二舞以為大豫耳夷蠻之樂雖陳宗廟不應雜以
周舞也遂皆稱雅正以為盛徳歴代景行所差實逺
  皇后樂議魏/ 隋/
魏文帝黄初二年侍中繆襲奏曰文昭皇后四懸之樂
[152-26b]
當銘顯其均族次第依太祖之名號曰昭廟之具樂尚
書奏曰禮婦人繼夫之爵同牢配食者樂不異文昭皇
后今雖别廟至於宮懸樂器音均宜如議奏可○隋牛
𢎞修皇后房内之樂據毛萇侯苞孫毓故事皆有鐘磬
而王肅之意乃言不可又陳統云婦人無外事而隂尚
柔以静為體不宜用金石𢎞等采肅統言以取正焉煬
帝大業元年祕書監栁顧言增房中樂益其鐘磬奏曰
房内樂者主為王后絃歌諷誦以事君子文王之風由
[152-27a]
近及逺樂以感人湏存雅正既不設鐘鼔義無四懸何
以取正於婦道也磬師職云燕樂之鐘磬鄭𤣥曰燕房
中樂也以此而論房中之樂非獨絃歌必有鐘磬也請
以歌鐘各設二簴土革絲竹並副之女伎𨽻習朝燕則
用之詔曰可
  東宮宴會奏金石軒懸及女樂等議梁/ 大唐/
梁武帝天監六年東宮新成皇太子出宮後於崇正殿
宴會兼殿中郎司馬褧議謂既於崇正殿宴會太子臨
[152-27b]
座其事重宜依禮會奏金石軒懸之樂舊東宮元會儀
注宮臣先入入時無樂至上宮客入方奏樂天監中掌
賔禮賀瑒議按禮賔入而懸興示易以敬也和易以敬
宮人皆然謂不應有異愚以宮人始入便應奏樂制曰
宜瑒又議上宮元會奏大壯武舞大觀文舞舊東宮儀
注既不奏問樂府有綴是舊儀注闕制曰學者今止充
應猶未見其儀更可議曰按禮記云天子為樂也以賞
諸侯之有功其治人勞者舞行綴逺其治人逸者舞行
[152-28a]
綴短觀其舞知其徳以此而求諸侯舞時王之樂可知
也况皇儲養徳春宮式瞻攸屬謂宜備二舞以宣文武
之徳焉制曰依議瑒又議上宮元會始作樂先奏相和
五引今未審東宮元會同不制曰宜同○大唐先天元
年正月皇太子令宮臣就率更寺閲女樂太子舍人賈
曾諫曰臣聞作樂崇徳以感神人韶夏有容咸英有節
婦人媟黷無厠其間昔魯用孔子㡬致於霸齊人懼之
饋以女樂魯君既受孔子遂行戎有由余兵强國富秦
[152-28b]
人反間遺之女妓戎王耽悦由余乃奔斯則大聖名賢
嫉之已久矣良以婦人為樂必務冶容哇咬動心蠱惑
喪志上行下效淫俗將成敗國亂人實由兹起殿下監
撫餘閑宴私多適後庭妓樂古或有之至於所司教習
章示羣僚慢妓淫聲實虧睿化伏願並令禁㫁
  皇帝幸東宮鼓吹作議晉/
晉武帝時儀曹關皇太子某月某日納妃依禮舊不作
樂未審至尊明幸東宮應作鼓吹與不與曹郎虞龢議
[152-29a]
謂輿駕度宮雖為婚行迹實遊情求治作鼔吹非嫌
  國哀廢樂議 遏密不設懸議晉/ 大唐/
晉有后喪下太常曰朝廷遏密則素會時云應懸而不
樂博士孔恢議曰素會宜都去懸設樂為作不作則不
宜懸也孟獻子懸自是應作而不作耳故夫子曰加於
人一等非為不應作而應懸也國諱尚近謂金石不可
陳於廷也於時不從恢議正朝自懸而不作○大唐貞
觀二十三年髙宗即位詔宜以來年正月二日受朝其
[152-29b]
樂懸及享羣臣並停永徽元年正月有司言依禮享祀
郊廟並奏宮懸比停教習恐致廢忘伏尋故實漢魏祗
祔之後庶事如舊國之大禮祠典為先今既逾年理宜
從吉若不肄習實慮不調誠敬有虧致招罪責並從之
大歴十四年十二月禮儀使吏部尚書顔真卿奏謹按
周禮大司樂職云諸侯薨令去樂大臣死令弛樂鄭注
云去謂釋下也是知哀重者藏又晉元后秋崩武帝咸
寧元年饗萬國不設樂晉博士孔恢議朝廷遏密懸而
[152-30a]
不樂恢以為宜都去懸設樂為作不作則不宜懸國哀
尚近謂金石不可陳於庭伏請三年未畢朝會都不設
懸如有大臣薨歿則量事輕重懸而不作勅付所司
  大喪而弟嗣位未三年廢樂議晉/
晉懐帝永嘉元年冬恵帝三年制未終司徒左長史江
統議二年正會不宜作樂以為自古帝王相承雖世及
有異而受重同禮禮王侯尊殊得臣諸父兄弟故以僖
嗣閔左氏謂之逆祀雖代變時殊質文不同至於受重
[152-30b]
尊祖敬宗其義一也書稱遏密諒闇之事或以縗麻卒
禮或以心喪終制故周景王有后嫡子之喪既葬除服
而宴樂叔向曰王宴樂已早二年正會不宜作樂
  大喪在冦梓宮未返廢樂議晉/
晉愍帝建興元年十二月元帝時為丞相在建業主簿
熊逺議以懐帝梓宮未返正會不宜作樂謹按尚書堯
崩四海遏密八音禮凶年天子徹樂減膳孝懐皇帝崩
於虜廷梓宮未返人神同忿兆庶怨嗟公與國同體憂
[152-31a]
容未歇如矜黎庶塗炭之困以廢歡悦伎樂之事謂宜
設饌以賜羣下而已大將軍王敦時南閣祭酒范堅白
事云伏見每宴會衆樂備奏倡伎兼作愚淺多蔽竊有
未安今國恥未雪梓宮幽遐不應備樂敦使州府博議
參軍周武議云禮古今不同謂取則於朝廷敦從之
  皇后崩服未終廢樂議晉/
晉符問章皇后雖哀限未終后主已入廟當作樂不博
士徐䖍議引周景王有后嫡子之喪既葬除服而宴樂
[152-31b]
叔向猶譏之今宜不懸䖍又引周禮有憂則弛懸今天
子䝉塵攝王不宜作樂但先人血祀不可廢耳魯莊公
主已入廟閔公二年吉禘猶曰未可以吉是不係於入
廟也謂不宜設樂
  太后父喪廢樂議晉/
晉征北將軍禇裒薨皇太后/之父未葬太后居喪符問皇帝
元會當作樂不尚書王彪之議今若鐘懸鼓吹皆可以
作者其餘羽毛絲竹奚為廢之竊所未喻元皇后秋崩
[152-32a]
武帝咸寧元年饗萬國設樂恭皇后夏崩成帝咸康八
年饗萬國不盡徹樂未詳二帝故事孰得孰失且恭皇
后崩垂向周月朝行權制六宮煥然故以即吉經時雖
尊於萬國然於帝為卑不盡徹樂之詔或指在於斯也
縱令咸康末不盡徹樂以為合禮亦非所以證今明喻
也禮云母有喪聲聞焉則不舉樂夫人之事親尊自王
者逹於庶人不以貴賤異禮也皇太后始居至哀縗服
在躬號哭無時鼓鐘歌簫之音實聞於内殿非禮所謂
[152-32b]
不舉樂之説今所欲存者輕所為廢者重畧輕崇重附
禮合情敦於體訓於是乎在意如前議謂應設鼓懸鐘
而不作
  皇后母䘮廢樂議晉/
晉時廣昌鄉君䘮御史中丞熊逺表宜廢小會逺言彼
符冬至後小會廣昌鄉君䘮殯日淺禮大夫死廢一時
之祭祭猶可廢况餘事乎冬至唯宜羣下奉賀而已未
宜便小會有詔以逺表議示太常賀循曰咸寧二年武
[152-33a]
帝故事三朝發哀三日不舉樂今舊事明文卿詳疑處
循言臣按禮雜記君於卿大夫比卒哭不舉樂今雖降
而無服三月之内猶錫縗以居不接吉事如逺所啟咸
寧詔書雖不合古義然隨時立宜已為定制誠非羣下
所得誚論
  公主䘮廢樂議晉/
晉穆帝升平元年冬至節小會廬陵公主未葬符問應
作樂不博士荀訥曹耽等言君於大夫比卒哭不舉樂
[152-33b]
公主加有骨肉之親宜闕樂太常王彪之引晉武帝詔
應作樂按武皇詔三朝舉哀者三旬乃舉樂其一朝舉
哀者三日則舉樂太始十年春長樂長公主薨太康七
年秋扶風武王薨武皇並舉哀三日而已中興以來更
參論不改此制今小會宜作樂
  太子所生䘮廢樂議晉/
晉恵帝永寧元年冬愍懐太子母䘮三年制未終大司
馬府參軍江統議二年正會不宜舉樂引春秋傳曰母
[152-34a]
以子貴而儒者謂𫝊重非嫡服同衆子經無明據於義
為短今愍懐太子正位東宮繼體承業監國嘗膳既處
其重無縁復議其輕制也二年正會不宜舉樂
  大臣䘮廢樂議周/ 晉/
禮記檀弓曰智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
鐘杜蕢自外來入歴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
斯降趨而出平公呼而進之曰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
樂智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紂以甲子死桀以/乙卯亡王者謂之
[152-34b]
疾日不舉樂大/臣䘮重於疾日○晉賀循議曰上車騎大將軍未葬表
不應作鼓吹鼓吹之興雖本為軍之凱樂有金革之音
於宮庭發明大節以此為盛與樂實同按禮於貴臣比
卒哭不舉樂今車騎未葬不宜作也
  忌月不廢樂議晉/
晉穆帝納后用九月九月是康帝忌月於時疑不定下
太常禮官荀訥議稱禮只有忌日無忌月語若有忌月
即有忌時忌嵗益無理據當時從訥所議○大唐武太
[152-35a]
后天册萬嵗二年清邊道大總管建安王攸宜平契丹
凱旋欲以十二月詣闕獻俘内史王及善以為軍將入
城例有軍樂今既屬先帝忌月請備而不奏鸞臺侍郎
王方慶奏曰臣按禮經但有忌日而無忌月軍樂是軍
容與常樂不等臣謂振作於事無嫌從之
 
 
 
[152-35b]
 
 
 
 
 
 
 
 通典卷一百四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