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01 通典-唐-杜佑 (master)


[01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通典卷十
 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
 食貨十
  漕運秦/ 漢/ 魏/ 晉/ 後魏/ 隋/ 大唐/
管子曰粟行三百里則國無一年之積粟行四百里則
國無二年之積粟行五百里則衆有饑色孫武曰千里
餽糧士有饑色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是言粟不可推
[015-1b]
移則糴之者無利糶之處受害按禹貢百里賦納總二/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
服四百里納粟五百里米則物重而粗者為近賦/物䡖而精者為逺賦若數千百里漕運其費百倍○秦
欲攻匈奴運糧使天下飛芻輓粟運載芻藳令疾至故/曰飛芻也輓粟謂引
車兩也/音晚起於黄腄直瑞反/又音誰琅琊負海之郡轉輸北河黄/腄
二縣並在東萊言自東萊及琅琊縁海諸郡皆令轉輸/至北河也黄即今黄縣腄即今文登縣並今東牟郡縣
琅琊今髙宻琅琊郡地/北河今朔方之北河也率三十鍾而致一石六斛四斗/為鍾計其
道路所費凡用百九/十二斛乃得一石○漢興髙皇帝時漕轉山東之粟
以給中都官嵗不過數十萬石謂京師/之官府孝文時賈誼上
[015-2a]
疏曰天子都長安而以淮南東道為奉地弥道數千不
輕致輸郡或乃越諸侯而逺調均𤼵徴至無狀也古者
天子之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輸將繇使其逺者不出
五百里而至公侯地百里中之而為都輸將繇使逺者
不出五十里而至輸者不苦其繇繇者不傷其費故逺
方人安及秦不能分人寸地欲自有之輸將起海上而
来一錢之賦數十錢之費不輕而致也上之所得甚少
而人之苦甚多也帝不能用孝武建元中通西南夷作
[015-2b]
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至十餘鍾致一石其後東滅
朝鮮置滄海郡人徒之費擬西南夷又衛青撃匈奴取
河南地今朔方/之地復興十餘萬人築衛朔方轉漕甚逺自
山東咸被其勞元光中大司農鄭當時言於帝曰異時
闗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罷而渭水道九百餘里時
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傍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
易漕度可三月罷此損漕省卒天子以為然𤼵卒穿漕
渠以漕運大便利其後番係言漕從山東西嵗百餘萬
[015-3a]
石更底柱之險敗亡甚多而煩費穿渠引汾溉皮氏汾
隂下引河溉汾隂蒲坂下皮氏今絳郡龍門縣汾隂蒲/坂今河東郡寳鼎河東二縣
度可得五千頃故盡河壖棄地壖而緣反謂/縁河邉地度可得榖
二百萬石以上榖從渭上與闗中無異而底柱之東可
無復漕天子又以為然發卒作渠田數嵗河移徙渠不
利田者不能償種乆之河東渠田廢語在田/制上篇其後人有
上書欲通襃斜道襃斜二水名襃水東流入於沔今漢/中郡襃城縣斜水北流入渭今武功
縣及扶/風郡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其事因言抵蜀
[015-3b]
從故道多坂迴逺今穿襃斜道少坂近四百里而襃水
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襃襃
之絶水至斜間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渭如此漢中之
榖可致山東從沔無限便於底柱之漕且襃斜材木竹
箭之饒擬於巴蜀天子然之拜湯子卬為漢中守𤼵數
萬人作襃斜道五百餘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
漕孝宣即位百姓安土嵗數豐穰榖石五錢農人少利
時耿夀昌以善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商度/也五鳳中
[015-4a]
奏言故事嵗漕闗東榖四百萬斛以給京師用卒六萬
人宜糴三輔𢎞農河東上黨太原等郡榖三輔今京兆/扶風馮翊郡
地𢎞農今陕郡地河東今河東綘郡平陽郡地上黨/今髙平上黨樂平陽平燕城太原今太原西河郡地
供京師可以省闗東漕卒過半天子從其計御史大夫
蕭望之奏言夀昌欲近糴漕闗内之榖築倉理船費直
二萬萬餘萬萬/億也有動衆之功恐生旱氣人被其災夀昌
習於商功分銖之事其深計逺慮誠未足任宜且如故
帝不聽漕事果便○魏齊王正始四年司馬宣王使鄧
[015-4b]
艾行陳項以東至夀春自今淮陽郡以/至於今夀春郡艾以為田良水
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大積軍糧又通運漕
之道宣王從之乃開廣漕渠東南有事興衆泛舟而下
逹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語在屯田篇/蜀相諸葛孔
明出軍至祁山今扶風縣始以木牛運其後又出斜谷/以流馬運桉亮集督軍龎力杜叡滿元胡忠推意作一
脚木牛其法方腹曲頭一脚四足頭入領中舌着於腹/載多而行少宜住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羣
行者二十里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脚横者為牛領轉/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
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/鞦勒牛御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歩載一嵗糧日行二
[015-5a]
十里而人不大勞牛不飲食流馬法曰尺寸之數肋長/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
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脚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/脚孔分墨去前軸孔四寸五分長一寸五分廣一寸前
扛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/孔去前扛孔分墨一尺五寸大小與前同後扛孔去脚
孔分墨二寸二分後扛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扛長一尺/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扛與等板方囊二杖板厚
八分長二尺七寸髙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收板/受米二斛三斗從上扛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扛孔
去下扛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/同前後四脚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軒長四寸
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脚扛長二尺/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扛同前○晉武帝太始
十年鑿陜南山決河東注洛以通運漕雖有此議/竟未成功懐帝
[015-5b]
永嘉元年脩千金堨於許昌以通運堨烏割/反擁也成帝咸和
六年以海賊冦抄運漕不繼𤼵王公以下千餘丁各運
米六斛穆帝時頻有大軍糧運不繼制王公以下十三
戸共借一人助度支運○後魏自徐揚内附之後徐州/今彭
城揚州/今夀春仍代經略江淮於是轉運中州以實邉鎮百姓
疲於道路有司請於水運之次随便置倉乃於小平石
門白馬津漳涯黑水濟州陳郡大梁凡八所各立邸閣
毎軍國有須應機漕引自此費役微省時三門都將薛
[015-6a]
欽上言計京西水次汾華二州恒農河北河東平陽等
郡年常綿絹及貲麻皆折公物僱車牛送京道險人弊
費公損私略計華州一車官酬絹八疋三丈九尺别有
私人僱價布八十疋河東一車官酬絹五疋二丈别有
私人僱價布五十疋自餘州郡雖未練多少推之逺近
應不減此今求車取僱絹三疋市材造船不勞採砍計
船一艘舉十三車車取三疋合有三十九疋僱作手并
匠及船上雜具食直足以成船計一船賸絹七十八疋
[015-6b]
布七百八十疋又租車一乗官格二十斛成載私人僱
價逺者五斗布一疋近者一石布一疋准其私費一車
有布逺者八十疋近者四十疋造船一艘計舉七百石
准其僱價應有千四百疋今取布三百疋造船一艘并
船上覆理雜事計一船有賸布千一百疋又其造船之
處皆須鋸材人功并削船茹依功多少即給當州郡門
兵不假更召汾州有租庸調之處去汾不過百里華州
去河不滿六十並令計程依舊酬價車送船所船之所
[015-7a]
運唯逹㵢陂其陸路從㵢陂至倉門調一車僱絹一疋
租一車布五疋則於公私為便尚書度支郎中朱元旭
計稱今校薛欽之説雖蹟驗未彰而指况甚善所云以
船代車是策之長者若以門兵造船便為闕彼防禦無
容全依宜令取僱車之物市材就作及倉庫所須悉以
營辦七月之始十月初旬令州郡綱典各受租調於所
在然後付之十車之中留車士四人佐其守䕶粟帛上
船之日随運至京將共監慎如有耗損同其陪徴河中
[015-7b]
缺失專歸運司輸京之時聽其即納不得雜合違失常
體必使量上數下謹其受入自餘一如其例計底柱之
難號為天險迅驚千里未易其功然既陳便利無容輙
抑若効充其説則附例酬庸如其不驗徴填所損今始
開剏不可縣生減折且依請營立一年之後須知贏費
嵗遣御史校其虚實脱有乖越别更量裁尚書崔林按
欽所列實允事宜郎中之計備盡公理但舟檝所通逺
近必至茍利公私不宜止在前件昔人乃逺通襃斜利
[015-8a]
闗中之漕南逹交廣以增京洛之饒况乃漳洹夷路洹/音
桓/河濟平流而不均彼省煩同兹巨益請諸通水之處
皆宜率同此式縱復五百三百里車運水次校計利饒
猶為不少其欽所列州郡如請興造東路諸州皆先通
水運今年租調悉用舟檝若船數有缺且賃假充事比
之僦車交代息耗其先未通流宜遣檢行閑月修葺使
理有可通必無壅滯如此則發召匪多為益實廣一爾
蹔勞乆安永逸詔從之而未能盡行也孝文太和七年
[015-8b]
薄骨律鎮將刁雍上表曰奉詔髙平安定統萬薄骨律/鎮今靈
武郡髙平今平凉郡安定/即今郡統萬今朔方郡也及臣所守四鎮出車五千乗
運屯榖五十萬斛付沃野鎮以供軍糧臣鎮去沃野八
百里道多深沙䡖車往来猶以為難設令載榖二十石
每至深沙必致滯陷又榖在河西轉至沃野越渡大河
計車五千乗運十萬斛百餘日乃得一返大廢生人耕
墾之業車牛艱阻難可全至一嵗不過三運五十萬斛
乃經三年臣聞鄭白之渠逺引淮海之粟泝流數千周
[015-9a]
年乃得一至猶稱國有儲糧人用安樂求於□□山在/今
平凉郡髙平縣今筓頭山語/訛亦曰汧屯山即□□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二
船為一舫一船勝二千斛一舫十人計須千人臣鎮内
之兵率皆習水一運二十萬斛方舟順流五日而至自
沃野牽上十日還到合六十日得一返從三月至九月
三返運送六十萬斛計用人工䡖於車運十倍有餘不
費牛力又不廢田詔曰知欲造船運榖一冬即大省人
力既不費牛又不廢田甚善非但一運自可永以為式
[015-9b]
○隋文帝開皇三年以京師倉廩尚虚議為水旱之備
詔於蒲陕虢熊伊洛鄭懐汾衛汴許汝等水次十三州
熊州今福昌縣伊州今陸渾縣/汾州今絳郡垣縣餘並今郡置募運米丁又於衛州
置黎陽倉陕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衛陕華/並今郡轉相
灌注漕闗東及汾晉之粟以給京師又遣倉部侍郎韋
瓚向蒲陕以東募人能於洛陽運米四十石經底柱之
險逹於常平者免其征戍其後以渭水多沙流有深淺
漕者苦之四年詔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
[015-10a]
即今西/京城也東至潼闗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轉運通利
闗内賴之煬帝大業元年𤼵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
通濟渠自西苑引榖洛水逹於河又引河通於淮海自
是天下利於轉輸四年又發河北諸郡百餘萬衆開永
濟渠引沁水南逹於河北通涿郡今范陽郡/涿竹角反自是丁男
不供始以婦人從役五年於西域之地置西海鄯善且
末等郡逐吐谷渾得其地並在今酒泉張掖晉昌郡/之北今悉為北狄之地鄯音善且子餘反
天下罪人配為戍卒大開屯田發四方諸郡運糧以給
[015-10b]
之七年冬大㑹涿郡分江淮南兵配驍衛大将軍来䕶
兒别以舟師濟滄海舳艫數百里並載軍糧期與大兵
㑹於平壤髙䴡/所都○大唐咸亨三年於岐州陳倉縣東南
開渠引渭水入昇原渠通船栰至京故城栰音伐京故/城即長安城
漢惠帝所築在今大/興城之西北苑中開元十八年𤣥宗問朝集使利害
之事宣州刺史裴耀卿上便宜曰江南户口稍廣倉庫
所資唯出租庸更無征防縁水陸遥逺轉運艱辛功力
雖勞倉儲不益竊見每州所送租及庸調等本州正月
[015-11a]
二月上道至揚州入斗門即逢水淺已有阻礙須停留
一月以上三月四月後始渡淮入汴多屬汴河乾淺又
船運停留至六月七月後始至河口即逢黄河水漲不
得入河又須停一兩月待河水小始得上河入洛即漕
路乾淺船艘隘閙般載停滯備極艱辛計從江南至東
都停滯日多得行日少糧食既皆不足折欠因此而生
又江南百姓不習河水皆轉僱河師水手更為損費伏
見國家舊法往代成規擇制便宜以垂長乆河口元置
[015-11b]
武牢倉江南船不入黄河即於倉内便貯鞏縣置洛口
倉船從黄河不入洛水即於倉内安置爰及河陽倉栢
崖倉太原倉永豐倉渭南倉節級取便例皆如此水通
則随近運轉不通則且納在倉不滯逺船不憂欠耗比
於曠年長運利便一倍有餘今若且置武牢洛口等倉
江南船至河口即却還本州更得其船充運并取所減
脚錢更運江淮變造義倉每年剰得一二百萬石即數
年之外倉廩轉加其江淮義倉多為下濕不堪乆貯若
[015-12a]
無般運三兩年色變即給貸費散公私無益疏奏不省
至二十一年耀卿為京兆尹京師雨水害稼榖價踴貴
耀卿奏曰伏以陛下仁聖至深憂勤庶務小有饑乏降
詔哀矜躬親支計救其危急今既大駕東廵百司扈從
諸州及三輔先有所貯且随見在𤼵重臣分道賑給計
可支一二年從東都廣漕運以實闗輔待稍充實車駕
西還即事無不濟臣以國家帝業本在京師萬國朝宗
百代不易之所但為秦中地狭收粟不多儻遇水旱便
[015-12b]
即匱乏往者貞觀永徽之際禄廩數少每年轉運不過
一二十萬石所用便足以此車駕乆得安居今昇平日
久國用漸廣每年陕洛漕運數倍於前支猶不給陛下
數幸東都以就貯積為國大計不憚劬勞皆為憂人而
行豈是故欲来往若能更廣陕運支入京倉廩常有二
三年糧即無憂水旱今日天下輸丁約有四百萬人每
丁支出錢百文充陕洛運脚五十文充營窖等用貯納
司農及河南府陕州以充其費租米則各随逺近任自
[015-13a]
出脚送納東都至陕河路艱險既用陸脚無由廣致若
能開通河漕變陸為水則所支有餘動盈萬計且江南
租船所在候水始敢進𤼵吴人不便河漕由是所在停
留日月既淹遂生隠盗臣請於河口置一倉納江南租
米便令江南船迴其從河口即分入河洛官自僱船載
運河運者至三門之東置一倉既屬水險即於河岸傍
山車運十數里至三門之西又置一倉每運置倉即般
下貯納水通即運水細便止漸至太原倉泝河入渭更
[015-13b]
無停留所省巨萬臣常任濟定冀等三州刺史詢訪故
事前漢都闗内年月稍乆及隋亦在京師緣河皆有舊
倉所以國用常贍若依此行用利便實深上大恱尋以耀卿
為黄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勅鄭州刺史崔希逸及
河南少尹蕭炅自江淮至京以来檢古倉節級貯納仍
以耀卿為都轉運使於是始置河隂縣及河隂倉河清
縣置栢崖倉三門東置集津倉三門西置三門倉開三
門北山十八里陸行以避湍險自江淮西北泝鴻溝悉
[015-14a]
納河隂倉自河隂候水漲涸漕送&KR0877嘉倉又取曉習河
水者遞送納於太原倉所謂北運也自太原倉浮渭以
實闗中凡三年運七百萬石省脚三十萬貫耀卿罷相
後緣邉運險澀頗有欺隠議者又言其不便事又停廢
二十七年河南採訪使汴州刺史齊澣以江淮漕運經
淮水波濤有沈損遂開廣濟渠下流自泗州虹縣至楚
州淮隂縣北十八里合於淮不踰時畢功既而以水流
浚急行旅艱險旋即停廢却由舊河二十九年陕州刺
[015-14b]
史李齊物避三門河路急峻於其北鑿石渠通運船為
漫流河泥旋填淤塞不可漕而止天寳三年左常侍兼
陕州刺史韋堅開漕河自苑西引渭水因古渠至華隂
入渭引永豐倉及三門倉米以給京師名曰廣運潭以
堅為天下轉運使㶚滻二水㑹於漕渠每憂大雨/輙皆填淤大厯之後漸不通舟天寳
中每嵗水陸運米二百五十萬石入闗舊於河南路運/至陕郡太原倉
又運至永豐倉及京太倉開元初河南尹李傑始為陸/運使從含嘉倉至太原倉置八遞場相去每長四十里
每嵗冬初起運八十萬石後至一百萬石每遞用車八/百乗分為前後交兩月而畢其後漸加至天寳七年運
[015-15a]
二百五十萬石毎遞用車千八百乗自九月至正月畢/天寳九年九月河南尹裴逈以遞重恐傷牛於是以遞
場為交場兩遞簡擇近水處為宿場分官押之兼/防其盗竊大歴後水陸運每嵗四十萬石入闗
  鹽鐵周唐漢/大 後漢/ 陳/ 後魏/ 後周/ 隋/
管子曰海王之國海王者言以負海之利/而王其業王音于况反謹正鹽筴正/稅
也音/征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終月大
男食鹽五升少半少半猶/劣薄也大女食鹽三升少半吾子食
鹽二升少半吾子謂小/男小女也此其大厯也厯/數鹽百升而釡鹽/十
二兩七銖一黍十分之一為升當米六合四勺也百升/之鹽七十六斤十二兩十九銖二纍為釡當米六斗四
[015-15b]
升/今鹽之重升加分强釡五十也分强半强也今使鹽/官稅其鹽之重每一
斗加半合為强而取之則一/釡之鹽得五十合而謂之强升加一强釜百也升加二
强釜二百也鍾二千十釜之鹽七百六十八斤/為鍾當米六斛四斗是十鍾二
萬百鍾二十萬千鍾二百萬萬乗之國人數開口千萬
舉其大數而言之也開口/謂大男大女之所食鹽也禺筴之商日二百萬禺讀/為偶
偶對也商計也對其大男大女食鹽者之口數而/立筴以計所稅之鹽一日計二百萬合為二百鍾十日
二千萬一月六千萬萬乗之國正九百萬也萬乗之國大/男大女食鹽
者千萬人而稅之鹽一日二百鍾十日二千鍾一月六/千鍾也今又施其稅數以千萬人如九百萬人之數則
[015-16a]
所稅之鹽一日百八十鍾十日/千八百鍾一月五千四百鍾月人三十錢之籍為錢
三千萬又變其五千四百鍾之鹽而籍其錢計一月每/人籍錢三十凡千萬人為錢三萬萬矣以此
籍之數而比其常籍當/一國而有三千萬人矣今吾非籍之諸君吾子而有二
國之籍者六千萬諸君謂老男老女也六十以上為老/男五十以上為老女也既不籍於老
男老女又不籍於少男少女乃能以千萬人而當三千/萬人者盖鹽官之利耳鹽官之利既然則鐵官之利可
知也鹽官之利當一國而三千萬人鐵官之利當一國/而三千萬人焉故能有二國之籍者六千萬人耳其常
籍入之數/猶在此外使君施令曰吾將籍於諸君吾子則必囂號
令天給之鹽筴則百倍歸於上人無以避此者數也今
[015-16b]
鐵官之數曰一女必有一鍼一刀若其事立若猶/然後耕者
必有一耒一耜一銚若其事立大鋤謂之/銚羊昭反行服連輦名/所以
載作器/人挽者羊昭/反居玉/反大車/駕馬必有一斤一鋸一錐一
鑿若其事立不爾而成事者天下無有今鍼之重加一
也三十鍼一人之籍鍼之重每十分加一分為强而取/之則一女之籍得三十鍼也矣
刀之重加六五六三十五刀一人之籍也刀之重每十/分加六分以
為强而取之五六為三十/也則一女之籍得五刀耜鐵之重加七三耜鐵一人
之籍也耜鐵之重每十分加七分以為强/而取之則一農之籍得三耜鐵也其餘䡖重皆
[015-17a]
准此而行其器彌重/其加彌多然則舉臂勝音/升事無不服籍者桓
公曰然則國無山海不王乎管子曰因人之山海假之
名有海之國雖無海而假名有海則/亦雖無山而假名有山售鹽於吾國彼國/有鹽
而糴於吾/國為售耳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以百受取也假令彼/鹽平價釡當十
錢者吾又加五錢而取之所以来之也既得彼/鹽則令吾國鹽官又出而糶之釜以百錢也我未與
其本事也與用也本/事本鹽也受人之事以重相推以重相推謂/加五錢之類
也推猶/度也此人用之數也彼人所有而/皆為我用也又曰齊有渠展之
渠展齊地泲水所流入海之處/可煑鹽之所也故曰渠展之鹽請君伐菹薪草枯曰/菹采居
[015-17b]
反/煑水為鹽煑海/水音/征而積之十月始正至於正月成
三萬鍾下令曰孟春既至農事且起大夫無得繕冢墓
理宫室立臺榭築墻垣北海之衆無得聚庸庸功/也而煑
北海之衆謂北海煑鹽之人本意禁人煑鹽下令託/以農事慮有妨奪先自大夫起欲人不知其機斯為
權/術此則坐長十倍以令糶之梁趙宋衛濮陽彼盡餽食
之國本國自無鹽/逺餽而食無鹽則腫守圉之國圉與禦同/古通用用鹽
獨甚桓公乃使糶之得成金萬斤○漢孝武中年大興
征伐財用匱竭於是大農上鹽鐵丞孔僅東郭咸陽言
[015-18a]
山海天地之藏皆宜屬少府陛下弗私以屬大農佐賦
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煑鹽官與牢盆牢價直也今/世人言僱手
牢牢盆煑/鹽盆也浮食竒民欲擅管山海之貨若人執倉/庫之管籥以致
富羨羨饒/也役利細民其沮事之議沮才/據反不可勝聽敢私
鑄鐵器煑鹽者釱左趾釱音徒計/反足鉗也沒其器物郡不出鐵
者置小鐵官鑄故/鐵使屬在所縣使僅咸陽乗傳舉行天
下鹽鐵舉皆也普天/之下皆行之作官府主煑鑄/及出納除故鹽鐵家富者
為吏吏益多賈人矣卜式為御史大夫元鼎/六年見郡國多
[015-18b]
不便縣官作鐵器苦惡謂作鐵器民/患苦其不好價貴或强令民買
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貴乃因孔僅言船算事上不說
又董仲舒說上曰今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人必病之
孝昭元始六年令郡國舉賢良文學之士問以民所疾
苦教化之要皆對曰願罷鹽鐵酒𣙜均輸官無與天下
爭利示以儉節然後教化可興御史大夫桑𢎞羊難詰/難
議者/之言以為此國家大業所以制四夷安邉足用之本往
者豪强之家得管山海之利采石鼓鑄煮鹽一家聚或
[015-19a]
至千餘人大抵盡流放之人逺去鄉里棄墳墓依倚夫
家相聚深山窮澤之中成姦偽之業家人有寳器尚猶
柙而藏之况天地之山海乎夫權利之處必在山澤非
豪人不能通其利異時鹽鐵未籠布衣有朐邴人君有
吴王專山澤之饒薄賦其人贍窮乏以成私威積而逆
節之心作今縱人於權利罷鹽鐵以資强暴遂其貪心
衆邪羣聚私門成黨則强禦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姦
形成矣鹽鐵之利佐百姓之急奉軍旅之費不可廢也
[015-19b]
文學曰人庶藏於家諸侯藏於國天子藏於海内是以
王者不蓄下藏於人逺浮利務民之義義禮立則人化
上若是雖湯武生存於代無所容其慮工商之事歐冶
之任何姦之能成三桓專魯六卿分晉不以鹽冶故權
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姓在蕭牆不在胊
邴大夫曰山海有禁而人不傾貴賤有平而人不疑縣
官設衡立凖而人得其所雖使五尺童子適市莫之能
欺今罷之則豪人擅其用而專其利也文學曰山海者
[015-20a]
財用之寳路鐵器者農夫之死士死士用則仇讎滅田
野闢而五榖熟寳路開則百姓贍而人用給人用給則
富國而教之以禮教之以禮則行道有讓而人懐敦朴
以相接而莫相利也夫秦楚燕齊士力不同剛柔異氣
巨小之用倨勾之宜黨殊俗異各有所便縣官籠而一
之則鐵器失其宜而農人失其便器用不便則農夫罷
於野而草莱不闢草萊不闢則人困乏也大夫曰昔商
君理秦也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人彊蓄積有
[015-20b]
餘是以征伐敵國攘地斥境不賦百姓軍師以贍故利
用不竭而人不知地盡西河而人不苦今鹽鐵之利所
以佐百姓之急奉軍旅之費務於積蓄以備乏絶所給
甚衆有益於用無害於人文學曰昔文帝之時無鹽鐵
之利而人富當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見利之所利而
見其所害且利非從天来不由地出一取於人間而謂
之百倍此計之失者也夫李梅實多者来年為之衰新
榖熟舊榖為之虧自天地不能滿盈而况於人乎故利
[015-21a]
於彼者必耗於此猶隂陽之不並晝夜之代長短也商
鞅峭七呌/反法長利秦人不聊生相與哭孝公其後秦日
以危利蓄而怨積地廣而禍搆惡在利用不竭乎於是
丞相奏曰賢良文學不明縣官事猥以鹽鐵為不便宜
罷郡國𣙜酤闗内鐵官詔曰可於是利復流下庶人休
息孝元時嘗罷鹽鐵官三年而復之○後漢明帝時尚
書張林上言鹽鐵食之急者雖貴人不得不須官可自
鬻獻帝建安初闗中百姓流入荆州者十餘萬家荆州/今襄
[015-21b]
陽/南及聞本土安寧皆企願思歸而無以自業於是衛覬
議以為鹽者國之大寳自䘮亂以来放散今宜依舊置
使者監賣以其直益市犂牛百姓歸者以供給之勸耕
積粟以豐殖闗中逺者聞之必多還境魏武於是遣謁
者僕射監鹽官移司𨽻校尉居𢎞農流人果還闗中豐
實○陳文帝天嘉二年太子中庶子虞荔御史中丞孔
奐以國用不足奏立煮海鹽稅從之○後魏宣武時河
東郡有鹽池舊立官司以收税利先是罷之而人有富
[015-22a]
彊者專擅其用貧弱者不得資益延興末復立監司量
其貴賤節其賦入公私兼利孝眀即位復罷其禁與百
姓共之自後豪貴之家復乗勢占奪近池之人又輙障
悋神龜初太師髙陽王雍太傅清和王懌等奏請依先
朝禁之為便於是復置監官以監檢焉其後更罷更立
至於永熙自遷鄴後於滄瀛幽青四州之境傍海煮鹽
滄州置竈一千四百八十四瀛州置竈四百五十二幽
州置竈百八十青州置竈五百四十六又於邯鄲置竈
[015-22b]
四計終嵗合收鹽二十萬九千七百八斛四斗軍國所
資得以周贍矣○後周文帝霸政之初置掌鹽之政令
一曰散鹽煮海以成之二曰監鹽引池以化之三曰形
鹽掘地以出之四曰飴鹽於戎以取之凡監鹽每池為
之禁百姓取之皆税焉○隋開皇三年通鹽池鹽井並
與百姓共之○大唐開元元年十二月左拾遺劉彤論
上鹽鐵表曰臣聞漢孝武之時外討戎夷内興宫室殫
費之甚十倍當今然而古費多而貨有餘今用少而財
[015-23a]
不足者何也豈非古取山澤而今取貧人哉取山澤則
公利厚而人歸於農取貧人則公利薄而人去其業故
先王作法也山海有官虞衡有職䡖重有術禁發有時
一則專農二則饒國夫煮海為鹽採山鑄金伐木為室
豐餘之軰也寒而無衣饑而無食傭賃自資者窮苦之
流也若能收山海厚利奪豐餘之人寛調斂重徭免窮
苦之子所謂損有餘而益不足帝王之道可不謂然乎
臣願陛下詔鹽鐵伐木等官各收其利貿遷於人則不
[015-23b]
及數年府有餘儲矣然後下寛大之令蠲窮獨之徭可
以惠羣生可以柔荒服雖戎狄未服堯湯水旱無足虞
也𤣥宗令宰臣議其可否咸以鹽鐵之利甚益國用遂
令將作大匠姜師度戸部侍郎强循俱攝御史中丞與
諸道按察使檢責海内鹽鐵之課二十五年倉部格蒲
州鹽池令州司監當租分與有力之家營種之課收鹽
每年上中下畦通融收一萬石仍差官人檢校若陂渠
穿穴所須功力先以營種之家人丁充若破壊過多量
[015-24a]
力不齊者聴役随近人夫又屯田格幽州鹽屯每屯配
丁五十人一年收率滿二千八百石以上准營田第二
等二千四百石以上准第三等二千石以上准第囚等
大同横野軍鹽屯配兵五十人每屯一年收率千五百
石以上准第二等千二百石以上准第三等九百石准
第四等又成州長道縣鹽井一所並節級有賞罰蜀道
陵綿等十州鹽井總九十所每年課鹽都當錢八千五
十八貫陵州鹽井一所課都當二千六十一貫綿州井/四所都當錢二百九十二貫資州井二十八所
[015-24b]
都當錢一千八十三貫瀘州井五所都當錢一千八百/五十貫榮州井十三所都當錢四百貫梓州都當錢七
百一十十貫遂州四百一十五貫閬州一/千七百貫普州二百七貫果州二十六貫若閏月共計
加一月課隨月徴納任以錢糧兼納其銀兩别常以二
百價為估其課依都數納官欠即均徴竈戸自兵興上/元以後天
下出鹽各置鹽司節級權利/每嵗所入九百餘萬貫文
 
 
 通典卷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