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8 宋名臣奏議-宋-趙汝愚 (master)


[14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四十四
            宋 趙汝愚 編
  邊防門
   盜賊
    上仁宗乞選任轉運守令以除盜賊
                富 弼
臣伏見西鄙用兵以來搔動天下物力窮困人心怨嗟
[144-1b]
朝廷不能撫存遂使聚而為盜今張海郭貌山等放火
驚擾州縣殺傷吏民恣凶殘之威洩憤怒之氣巡檢縣
尉不敢向前遂従京師遣兵仍令中使監督尚猶遷延
日月倔强山林以至白晝公行平入州縣開發府庫刼
取貨財散募凶徒嘯聚漸衆陜西南京唐汝均房金商
㐮鄧相去凡千餘里殺人放火所在瘡痍賊一經過六
親不能相保人民恐懼道路艱難每郡無兵各不自保
若大段結集攻䧟諸州緩急亦未有所以備之之策賊
[144-2a]
既轉盛不可不防秦末隋末唐末諸寇或起於畎畝或
起於商客或起於士卒或起於負擔其初起莫不甚㣲
尚不得如張海郭貌山輩如此甚盛然以小合大漸成
巨盜縦横難制遂亂天下今兹賊黨未見剪除所宜多
設隄防以備滋蔓臣前日曽具劄子奏乞於京西路擇
要害數州屯聚兵馬以為諸處聲援此最急務宜速施
行臣又思京西諸州長吏皆非其人如㐮鄧唐汝均房
金商安郢等十餘州盡是盜賊見今往來之處長吏尤
[144-2b]
須得人伏乞先選轉運兩人徑令往彼體量諸州長吏
不才及贓濫老病者急罷之便令於轄下通判或知縣
中保舉權充知州如不足則朝廷下審官院選差人填
補知州得人則就令選郡内知縣縣令昔前漢宣帝時
渤海郡盜起帝選能治之人丞相舉龔遂遂至郡盜賊
悉平後漢安帝時朝歌縣盜賊屯聚連年未獲乃以虞
詡為朝歌長賊遂駭散此是兩漢時一郡一縣有賊只
得龔遂虞詡兩人為守宰自然破滅之驗也今且以上
[144-3a]
項㐮鄧等十餘州論之其知州知縣縣令皆庸謬懦怯
尋常之人盜賊所到如入無人之境巡檢縣尉又一一
不堪驅使賊不猖狂自恣復何為哉臣竊謂非盜賊果
能强盛自是朝廷只守弊法不肯更張唯恐不才不賢
者怨恨不早罷去故以州縣委賊任賊殘害臣謂盜賊
之起已是遲矣若以朝廷自來處置次第早合賊滿天
下但為宗社有靈陛下仁徳所感故未至如此然今盜
賊已起乃是徧滿天下之漸若朝廷依舊避人怨恨不
[144-3b]
早更張臣恐賊盜愈多竊據州縣或稱將軍或稱太尉
或稱王或稱帝兵戈四起所在僣偽事到如此生靈如
何社稷如何朝廷守此一城還得安稳否況今來不同
漢唐都闗中洛陽各有險固可恃緩急有變用兵守險
亦未能便至危窘尚自眀皇徳宗俱曽播越唐室危若
贅旒者數矣今來都城並無險固所謂八面受敵乃自
古一戰場爾若四方各有大盜朝廷力不能制漸逼都
城不知何以為計臣毎念及此不寒而戰臣又伏思古
[144-4a]
者亂離無世不有然而傾亡至速者亦各不下三五十
年唯唐室之後凡更五代十二帝共只得五十四年國
祚短促自古未之有也其故何哉葢是都城在四戰之
地並無險固四方有變直到城下略無障礙之所致也
唯是王者能鎮撫天下常使安寜灾患不生賊盜不作
則是都城也且保無虞故大宋之興實賴太祖英武之
才平定禍亂盡削方鎮兵權只用文吏守土及將天下
營兵縦横交牙移换屯駐不使常在一處所以壊其凶
[144-4b]
謀也又賴太宗相繼尅復諸國一統天下更賴真宗為
民屈已與北㓂西戎議通和好故能八十餘年都城無
事海内富庶不用干戈雖是人謀亦有天幸今則西戎
已叛屢䘮邉兵北㓂愈强且増嵗幣國用殫竭民力空
虚徭役日繁率歛日重官吏猥濫不思澄汰人民疾苦
未嘗省察百姓無告朝廷不與為主不使叛而為寇復
何為哉朝政不舉都城無依五代事迹已復萌露艱虞
之運正在今日須是君臣上下同心協力廢寢忘食夙
[144-5a]
夜整救則數年之内或致小康若猶因循茍且尚務偷
安不練人謀只求天幸臣恐五代之禍不旋踵而至矣
臣因論京西盜賊遂至理亂憂懼所迫不覺切至陛下
便賜萬死亦所甘心臣所乞選京西轉運使知州知縣
不可稽緩葢擾攘之際全藉有才謀轉運使往來按察
經營又藉逐處知州知縣守䕶城池安集百姓及設方
略驅除寇盜其餘有朝廷意所不到指揮不及者其良
守宰必自能就便處置不至失所州縣既各得一人又
[144-5b]
得要郡所屯之兵掎角救應則盜賊不難擒捕矣至於
巡檢縣尉亦可並委轉運知州揀選不煩朝廷費力此
䇿最為簡要無可疑難京西既行次及諸路變故或起
倉卒設備皆不可遲朝廷但能不務因循不避怨謗天
下之事未有不可為者所有諸路㨂退不才及贓濫老
病轉運知州知縣縣令等仰只在元守官處聴候朝㫖
朝廷只就外指揮更不令赴闕仍乞檢㑹臣前奏相度
施行慶厯八年八月陜西賊張海郭貌山羣行剽刼州/縣不能制詔左班殿直曹元結張宏三班借職黎
[144-6a]
遂領兵往捕九月海自陜西轉入京西其勢愈熾詔監/察御史蔡禀為京西安撫使往督捕弼上此奏時樞宻
副/使
    上仁宗論諸處盜賊事宜  歐陽脩
臣近因軍賊王倫等事累有論奏為天下空虚全無武
備指陳隋唐亡國之監皆因兵革先興而盜賊繼起不
能撲滅遂至横流又見國家綱紀隳頽法令寛弛賞罰
不立善惡不分體弱勢危可憂可懼欲乞朝廷講求禦
賊之術峻行責下之法兼聞搢紳之内憂國者多皆論
[144-6b]
盜賊事臣但謂朝廷見已形之患聞衆多之言必動於
心略知恐懼及聞樞宻院戒勵進奏官不使外人知事
方認兩府厭苦獻言之人又見自和州奏破王倫之後
更不講求禦賊之䇿又認上下已有偷安之意殊不知
前賊雖滅後賊更多今建昌軍一火四百人桂陽監一
火七十人草賊一火百人其餘池州解州鄧州南京等
處各有强賊不少皆建旗鳴皷白日入城官吏逢迎飲
食宴樂其敢如此者葢為朝廷無賞罰都不足畏盜賊
[144-7a]
有生殺時下須従臣恐上下因循日過一日國家政令
轉弱盗賊威勢轉强使畏賊者多向國者少天下之勢
従兹去矣竊聞京西提㸃刑獄張師錫為部内使臣與
賊同坐喫酒及巡檢縣尉不肯用心曽有論奏其言甚
切臣舊識師錫其人恬静長者遲緩優柔不肯生事今
尚有此奏則臣謂天下無賢愚皆為國家憂之獨不憂
者朝廷爾嗟夫古之智士能慮未形之機今之謀臣不
識已形之禍以患為樂以危為安見盗賊雖多而時有敗
[144-7b]
者遂生翫寇之意見言事者衆而聴之已熟遂有忽人
之心臣近曾求對便殿伏蒙陛下語及賊事憂形于色
及退見宰輔従容閒暇天下之事深可憂矣今桂陽建
昌軍賊數不少想其害為尤甚王倫在於逺處更合留
意今自京發兵則道逺不及外處就撥則處處無兵欲
乞嚴勑大臣鑒已成難救之患速講定禦盜之法頒行
天下使四方漸為備禦攻守擘畫剪撲諸處見在賊數
自有賊已來羣臣上言者皆為自來寛法致不肯用心
[144-8a]
捉賊皆乞峻行法令近見池州官吏各只罰銅五斤
乃知言者皆不䝉納臣謂大臣為國計者寜厭忠言之
多不厭盜賊之多乃如此行事臣前後上言賊事文字
不少仍乞𩔖聚擇其長者講定法制陛下欲知大臣不
肯峻國法以繩官吏葢由陛下不以威刑責大臣此乃
社稷安危所係陛下之事也伏望留意而行之慶厯三/年八月
上時知/諫院
    上仁宗乞諸道置兵以備冦盗 富 弼
[144-8b]
臣竊聞知金州比部員外郎王茂先奏九月十三日卯
時有羣賊入州城打開軍資庫甲仗庫般運出衣甲物
帛散與賊衆及貧民等知州以下只領當直兵士二十
四人鬭敵不住州官走出城外任賊刼掠直至未時以
來方始出城臣謂賊勢轉盛深可憂虞臣前嵗曽陳備
賊之䇿正為今日之事今來累有羣賊白日入城開軍
資等庫刼取衣甲物帛散與賊黨州中兵士不滿三十
人州官散走賊徒恣行刼殺殊無畏憚官司勢不能制
[144-9a]
禦臣前嵗所陳只是過為隄防萬一或有此事不意今
來便至如此小寇聚集尚陵侮朝廷臣決知自此後更
有大盜殺官吏據州城盡取官私財物召募徒衆必千
萬人且賊頭稱王稱朕與朝廷相抗大刼財物散施無
涯則貧民樂隨矣恣行刼殺務要震恐則小大脅従矣
朝廷賞必有限罰必有條不得如賊之使人樂隨而脅
従也若諸處觀望奸雄相應而起賊滿天下則大事去
矣秦末隋末唐末皆由此而亂臣夙夜思念實為寒心
[144-9b]
臣伏思西賊未叛以前諸處雖有盜賊未嘗有敢殺戮
官吏者自四五年來賊殺都巡檢縣尉官者約五六十
員又西賊未叛以前諸處雖有盗賊未嘗敢入州城行
刼自四五年來賊入州縣打刼者約三四十州向來入
城尚皆暮夜竊發濳形往來今則白日公行擅開府庫
其勢日盛一日自此以往只有轉熾若不早為隄備事
未可知臣前嵗所上備賊之䇿當時不曽施行近日因
兩府奏事論及淮南賊盜陛下問臣前䇿臣次日再録
[144-10a]
一本進呈訖然臣䇿只是備兵聚東南九路及京東一
路今據金州奏在城只有兵士二十四人顯是無備致
盜生心今并京西一路亦於要害聚兵為州郡聲援今
諸處賊盜已盛方思設備已失隄防若又遷延則無所
及伏乞速賜施行慶厯三年十月上時為樞宻/副使弼前奏見州郡兵門
    上仁宗論禦盜之䇿莫先安民
                余 靖
臣竊見陜西京西京東淮南荆湖等路各有羣賊大者
[144-10b]
數百人小者三五十人剽刼州縣恣行殺伐官吏罷軟
望風畏懼如張海等輩日肆猖狂逐處州軍為備者唯
能乞師以自防援此葢軍政久弛又少良吏故小有寇
盜則上煩朝廷伏見近日遴擇才臣為諸路轉運使提
㸃刑獄等將令上下相維謹於伺察去貪殘之吏撫疲
瘵之民此誠求治之本也然臣愚慮思之自數年以來
寇賊為害幸而起於軍伍烏合成羣百姓尚懐其生不
相應和兹乃國家自祖宗以來輕徭薄賦以結人心至
[144-11a]
於此也臣聞孟子曰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
妻子此古今之通論也國家西陲用兵而來經費漸廣
故言利之臣日進其術不以安民為意者多矣惟陛下
察之大抵民有蓄積能自充足則隣里親戚共相守衞
不忍棄其安逸以就死若朝廷略加存撫則不失其所
凡今之所以害於農者謬官狡吏兼并之家游手之人
乗國家賦歛猝暴而射其利以耗其蓄聚也今又加以
賊盜驚擾廢其耕桑若皆失業困窮而共為盜則黄巾
[144-11b]
赤眉之患可憂矣故朝廷尤宜急撫之也夫州郡之兵
多則食不充少則不足自衞裁當今之所宜唯兼濟而
後可若使朝廷遴擇長吏長吏擇捕盜之官巡檢得自
募勇力之士嚴捕賊之令重捕賊之賞賊無不破矣安
民之術則但不奪其時不傷其財能禁其為非而去其
為害者則皆安堵矣故盜賊之勢不可使其滋蔓唯先
求安民之術而已矣欲民之安者在乎謹改作勿争其
利而已矣國家不謹改作而與民争尋常之利者臣别
[144-12a]
具條奏慶厯三年十月上時/為右正言諫院供職
    上仁宗乞採訪京東狂謀之事
               富 弼
臣近於七月日曽親書劄子聞奏見察訪民間恐有暗
行結扇不徒驚刼别蓄姦謀如劉卺之𩔖者候見的實
别具申奏次臣後來察訪京東一路甚有兇險之徒始
初讀書即欲應舉洎至長立所學不成雖然稍能文詞
又多不近舉業仕進無路心常怏怏頗讀史傳粗知興
[144-12b]
亡以至討尋兵書習學武藝因兹張大胷膽遂生權謀
毎遇災祥便有竊議自以所圖甚大蔑視州縣既不應
舉又不别營進身所臨之官無由肯見往往晦名詭姓
潛迹遁形唯是兇徒宻相結扇或遇饑嵗必有竊發臣
恐此輩一作卒難剪除縦無成謀亦能始禍似此輩𩔖
的實甚多散在民間但未發耳又縁不希仕進難以牢
籠不可捕而加刑加刑則黨𩔖驚而速為也不可縦而
稔惡稔惡則根株成而難去也要在得而縻之使兇謀
[144-13a]
不能成此最上也欲乞批下於此一路中擇三兩處臣
寮可委者宻令多方採訪如知姓名居處作草澤遺逸
以禮呼召薦于朝廷隨其所能量加恩命則姦謀不成
矣或得其稍優者量加異待則徒黨聞之未必不冀望
而出因而收拾或可略盡若使此輩不作其他盜賊雖
遇饑年蜂起不足為慮也伏望陛下深切留意於此不
可忽也
  貼黄自曹尚劉卺相繼敗露兇徒懲此其謀愈宻
[144-13b]
  所以卒難得見須是所委臣寮多方用心尋訪庶
  幾可得仍須至宻若稍漏泄即恐兇徒避禍離去
  鄉里則愈不可見也臣向來宣撫河北亦曽察訪
  彼亦有此輩況與京東接境則朝廷亦宜留意慶/厯
  五年上時知夀州/兼京東路安撫使
    上英宗論京東盜賊    趙 瞻
臣伏見羣盜殺害輔郡之官吏繫囚叛起京畿之獄此
皆前古禍亂之萌朝廷腹心之慮為最急務而政府唯
[144-14a]
不過發闗移為督責之狀州郡亦不過備游徼為期㑹之
迹而已文書一報恬為是事但用習常茍求按問未有
為國家窮淵藪積姦之原塞萬一不測之計也謹按兩
漢故事膠東盜賊起宣帝即用張敞為膠東相渤海左
右郡盜起丞相御史即舉龔遂為太守潁川盜賊起光
武即以寇恂為太守南山羣盜起大將軍王鳳即薦王
尊行京兆尹事據兩漢時盜賊奏至天子與大將軍丞
相御史擢舉守臣復尚蠲去繁文假以一切而後激勸
[144-14b]
吏民鎮安風俗莫不即著成效也平時國家列官校任
即一路有安撫總管鈐轄兵馬一郡有知州丞尉提舉
巡檢一縣有令尉此皆盜賊之司也今一旦不逞之人
數十相聚遂至賊殺官吏顧諸備位誰有受斯責者環
視俟變無一援救其間甚者則必有罪其死戰之忠以
為貪功辱命然則是無有公家竭力之人矣且昔用一
郡守則盜賊屏息今聫官數十員而尤不能禁者何哉
葢昔之責人以實效而今之官司用空文也今盜一發
[144-15a]
符牒四走則曰吾有文書下一路矣帥府則曰吾有文
書下郡矣按具則吾無責也郡則曰吾有文書下巡邏
令尉矣闗白即吾無責也令尉則曰吾有文書下坊里
保伍矣期㑹即吾無責也此其由來得非自朝廷之守
空文邪使因循巽愞之吏傳執曹按而與趣公疾惡之
人挈度計校是終無以成實效也今知曹州王得賢不
能禁盜賊致成徒黨知濮州戚舜元年力衰老素無才
術唯此二州為賊所聚臣今欲乞先於曹濮専責知州
[144-15b]
通判且令條陳方略更明賞罰許其規畫悉就討捕督
以近限約以重劾如其逗遛無所建明即下有司責以
無狀别委輔臣舉用才吏京東應諸旁郡悉可依此更
張且須成績乃議酬擢處置之宜俾先圖上朝廷更為
裁擇官吏自無茍簡足以肅清内郡震帖外夷臣愚不
勝懇激之至治平二年四月/上時為侍御史
    上神宗論河北京東盜賊  蘇 軾
臣以庸才備員册府出守兩郡皆東方要地私竊以為
[144-16a]
守法令治文書赴期㑹不足以報塞萬一輙思東方之
要務陛下之所宜知者得其一二草具以聞而陛下擇
焉臣前任宻州建言自古河北與中原離合常係社稷
存亡而京東之地所以漕輸河北缾竭則罍恥唇亡則
齒寒而其民喜為盜賊為患最甚因為陛下畫所以待
盜賊之䇿及移守徐州覽山川之形勢察其風俗之所
尚而考之於載籍然後又知徐州為南北之襟要而京
東諸郡安危所寄也昔項羽入闗既滅咸陽而東歸則
[144-16b]
都彭城夫以羽之雄略捨咸陽而取彭城則彭城之險
固形便足以得志於諸侯者可知矣臣觀其地三面被
山獨其西平川數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開闗而延敵
材官騶發突騎雲従真若屋上建瓴水也地宜粟麥一
熟而飽數嵗其城三面阻水樓堞之下以汴泗為池獨
其南可通車而戲馬臺在焉其髙十仞廣袤百步若用
武之世屯千人其上聚櫑木砲石戰守之具以與城相
表裏而積三年糧於城中雖用十萬人不易取也其民
[144-17a]
皆長大膽力絶人喜為剽掠小不適意則有飛揚跋扈
之心非止為盜而已漢髙祖沛人也項羽宿遷人也劉
裕彭城人也朱全忠碭山人也皆在今徐州數百里間
其人以自負凶傑之氣積以成俗魏太武以三十萬人
攻彭城不能下而王智興以卒伍庸才恣睢於徐朝廷
亦不能討豈非以其地形便利人卒勇悍故耶州之東
北七十餘里即利國監自古為鐵官商賈所聚其民富
樂凡三十六冶冶尸皆大家藏鏹巨萬常為盗賊所窺
[144-17b]
而兵衞寡弱同於兒戲臣中夜以思即為寒心使劇賊
致死者十餘人白晝入市則守者皆棄而走耳地既産
精鐵而民皆善鍛散冶户之財以嘯召無賴則烏合之
衆數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順流南下辰發巳至而
徐有不守之憂矣使不幸而賊有過人之才如吕布劉
備之徒得徐而逞其志則京東之安危未可知也近者
河北轉運使奏乞禁止利國監鐵不許入河北朝廷従
之昔楚人亡弓不能忘楚孔子尤小之況天下一家東
[144-18a]
北二冶皆為國興利而奪彼與此不已隘乎自鐵不北
行冶户皆有失業之憂詣臣訴者數矣臣欲因此以復
冶戸為利國監之扞屏今三十六冶冶各百餘人採鑛
伐炭多飢寒亡命强力鷙忍之民也臣欲使冶户每冶
各擇其才力而忠謹者保任十人籍其名於官授以刀
槊敎之擊刺每月兩衙集於知監之庭而閲試之藏其
刃於官以待大盜不得役使犯者以違制論此冶户為
盜所擬也久矣民皆知之使冶户出十人以自衞民所
[144-18b]
樂也而官又為除近日之禁使鐵得北行則冶户皆悦
而聴命姦猾破膽而不敢謀矣徐城雖險固而樓櫓弊
惡又城大而兵少緩急不可守今戰兵千人耳臣欲乞
移南京新招騎射兩指揮於徐此故徐人也嘗屯於徐
營壘材石既具矣而遷於南京異時轉運使分東西路
畏饋餉之勞而移之西耳令兩路為一其去來無所損
益而足以為徐之重城下數里頗産精石無窮而奉化
廂軍見闕數百人臣願募石工以足之聴不差出使此
[144-19a]
數百人常采石以甃城數年之後舉為金湯之固要使
利國監不可窺則徐無事徐無事則京東無虞矣沂州
山谷重阻為逋逃淵藪盜賊每入徐州界中陛下若採
臣言不以臣為不肖願復三年守徐且得兼領沂州兵
甲巡檢公事必有以自效京東惡盜多出逃軍逃軍為
盜民則望風畏之何也技精而法重也技精則難敵法
重則致死其勢然也自陛下置將官修軍政事皆精鋭
而不免於逃者臣嘗考其所由葢自近嵗以來部送罪
[144-19b]
人配軍等皆不使役人而使禁軍軍士當部送者受牒
即行往反常不下十日道路之費非取息錢不能辦百
姓畏法不敢貸貸亦不可復得唯所部將校乃敢出息
錢與之歸而刻其糧賜以故上下相持軍政不修博奕
飲酒無所不至窮苦無聊則逃去為盜臣自至徐即取
不係省錢百餘千别儲之當部送者量逺近裁取以三
月刻納不取其息將吏有敢貸息者痛以法治之然後
嚴軍政禁酒博今此朞年士皆飽暖練熟技藝等第為
[144-20a]
諸郡之冠陛下遣敕使按閱所具見也臣願下其法諸
郡推此行之則軍政修而逃者寡亦去盜之一端也臣聞
之漢相王嘉曰孝文時二千石長吏安官樂職上下相
望莫有茍且之意其後稍稍變易公卿以上轉相促急
司𨽻部刺史發揚隂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二千石益
輕賤吏民慢易之知其易危小失意則有離畔之心前
山陽亡徒蘇令縦横吏士臨難莫肯伏節死義者以守
相威權素奪故也國家有急取辦於二千石二千石尊
[144-20b]
重難危乃能使下以王嘉之言而考之於今郡守之威
權可謂素奪矣上有監司伺其過下有吏民持其長短
未及按問而差替之命已下矣欲督捕盜賊法外求一
錢以使人且不可得盜賊凶人情重而法輕者守臣輙
配流之則使所在法司覆按其狀劾以失入惴惴如此
何以得吏士死力而破姦人之黨乎由此觀之盜賊所
以滋熾者以陛下守臣權太輕故也臣願陛下稍重其
權重責以大綱濶畧其小過凡京東多賊之郡自青鄆
[144-21a]
以降如徐沂齊曹之𩔖皆遴擇守臣聴法外處置强盜
頗賜緡錢使得以布設耳目蓄養爪牙然緡錢多賜則
難常少又不足於用臣以為毎郡可嵗别給一二百千
使以醸酒凡使人緝捕盜賊得以酒予之敢以為他用
者坐贓論賞格之外嵗得酒數百斛亦足以使人矣此
又治盜之一術也然此皆其小者大者非臣之所當言
欲黙而不言則又私自念遭值陛下英聖特達如此若
有所不盡非忠臣之義故昧死復言之昔者以詩賦取
[144-21b]
士今陛下以經術用人名雖不同然皆以文詞進耳考
其所得多吴楚閩蜀之人至於京東西河北河東陜
西五路葢自古豪傑之場其人沈鷙勇悍可任以事然
欲使治聲律讀經義以與吴楚閩蜀之人争得失於毫
釐之間則彼有不仕而已故其得人常少夫惟忠孝禮
義之士雖不得志不失為君子若徳不足而才有餘者困於無
門則無所不至矣故臣願陛下特為五路之士别開仕
進之門漢法郡縣秀民推擇為吏考行察亷以次遷補
[144-22a]
或至二千石入為公卿古者不専以文詞取人故得士為
多黄霸起於卒史薛宣奮於書佐朱邑選於嗇夫邴吉
出於獄吏其餘名臣循吏由此而進者不可勝數唐自
中業以後方鎮皆列選校以掌牙兵時四方豪傑不能
以科舉自達者皆争為之往往積功以取旄鉞雖老姦
巨盜或出其中而名卿賢將如髙仙芝封常清李光弼
來瑱李抱玉段秀實之流所得亦已多王者之用人如
江河江河所趨百川赴之蛟龍生焉及其去而之他則
[144-22b]
魚鱉無所還其體而鯢鰍為之制今世胥史牙校皆奴
僕庸人者無他以陛下不用也今欲用胥史牙校而胥
史行文書治刑獄錢穀其勢不可廢鞭撻鞭撻一行則
豪傑不出於其間故凡士之刑者不可用而用者不可
刑故臣願陛下採唐之舊使五路監司郡守共選士人
以補牙職皆取人才心力有足過人而不能従事於科
舉者禄之以今庸錢而課之鎮税場務督捕盜賊之類
自公罪杖以下聴贖依將校法使長吏得薦其才者第
[144-23a]
其功伐書其嵗月使得出仕比任子而不以流外限其
所至朝廷察其尤異者擢用數人則豪傑英偉之士漸
出於此塗而姦猾之黨可得而籠取也其條目委曲臣
未敢盡言惟陛下留神省察昔晉武平吴之後詔天下
罷軍役州郡悉去武備唯山濤論其不可帝見之曰天
下名言也而不能用及永寜之後盜賊蠭起郡國皆以
無備不能制其言乃驗今臣於無事之時屢以盜賊為
言其私憂過計亦已甚矣陛下縦容之必為議者所笑
[144-23b]
使天下無事而臣獲笑可也不然事至而圖之則已晚
矣干冒天威罪在不赦元豐元年十月/上時知徐州
    上神宗論京東盜賊   李 琮
臣伏見自來河北京東常苦盜賊而京東尤甚不獨穿
窬袪篋椎埋發塚之姦至有飛揚跋扈割據僣擬之志
近者李逢徒黨青徐妖賊皆在京東凶愚之民殆以成
俗自昔大盜之發必有釁端今朝廷清明四方無虞而
此等常有不軌之意者殆土地風氣習俗使然不可不
[144-24a]
察也漢髙祖沛人項羽宿遷人劉裕彭城人黄巢宛朐
人朱全忠碭山人其餘歴代豪傑出於京東者何可勝
數故凶愚之人常以此藉口而其才力心膽實亦過人
加以近年改更貢舉條制掃除腐爛専取學術其良民
善士既已改業而其朴魯强悍難化之流抱其無用之
書各懐不逞之意朝廷雖敕有司别立字號以收三路
舉人而此等自以世傳朴學無由復踐塲屋老死田里
私出怨言幸災伺隙臣每慮及此即為寒心揚雄有言
[144-24b]
御失其道則天下狙詐咸作敵而班固亦論劇孟郭解
之流皆有絶異之姿而惜其不入於道徳茍放縦於末
流是知人言善惡本無常性若御得其道則向之姦猾
盡是忠良故許子將謂曹操曰子治朝之能臣亂世之
姦雄使韓彭不遇漢髙與盜賊何異臣竊嘗為朝廷計
以謂窮其黨而去之不如因其才而用之何者其黨不
可勝去而其才自有可用昔漢武嘗遣綉衣直指督捕
盜賊所至以軍興従事斬二千石以下可謂急矣而盜
[144-25a]
賊不為少衰者其黨固不可盡也朝廷因其才而用之
則盜賊自消而豪傑之士可得而使請以唐事眀之自
天寳以後河北諸鎮相繼為亂雖憲宗英武亦不能平
觀其主帥皆卒伍庸才而能於六七十年間與朝廷相
抗者徒以好亂樂禍之人背公死黨之士相與出力而
輔之也至穆宗之初劉總入朝而河北始平總知河北
之亂權於此軰於是盡藉軍中宿將名豪如朱克融之
流薦之於朝冀厚與爵位使北方之人羨慕向進革其
[144-25b]
亂心而宰相崔植杜元穎皆庸人無逺慮以為河北既
平天下無事克融輩久留京師終不録用饑寒無告怨
忿思亂㑹張𢎞靖赴鎮遂遣還幽州而克融等作亂復
失河朔今陛下鑒唐室既往之咎當收京東河北豪傑
之心臣伏見近日沂州百姓程棐告獲妖賊郭進等竊
聞棐之弟岳乃是李逢之黨配在桂州豪俠武健又過
於棐京東州郡如岳者不可勝數此等棄而不用之即
為賊用而不棄即捉賊其理甚明臣願陛下精選青鄆
[144-26a]
兩帥京東西職司及徐沂兖單濰宻淄齊曹濮知州諭
以此意使隂求部内豪猾之士或家富而多權謀或通
知術數而曉兵或家富而好施如此之𩔖皆召而勸奬
使以告捕自效籍其姓名以聞於朝所獲盜賊量輕重
酬賞若獲真盜大姦隨即録用若只是尋常刼賊即累
其人數酬以一官使此軰歆艷其利以為進身之資但
能拔擢數人則一路自然競勸貢舉之外别設此科則
向之遺才皆為我用縦有姦雄嘯聚亦自無徒但每州
[144-26b]
搜羅得一二十人即耳目徧地盜賊無容足之處矣歴
觀自古竒偉之士周處戴淵之流皆出於羣盜改惡修
善不害為賢而況以捉賊出身有何不可若朝廷隨才
試用異日攘戎狄立功名未必不由此塗出也非陛下
神聖英武不能決行此䇿臣雖非職事而受㤙至深有
所見聞不敢瘖黙元豐三年上時為淮南轉運/使時蘇軾責黄州為琮代作
    上哲宗乞除盜賊重法  范祖禹
臣聞昔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茍子之不欲
[144-27a]
雖賞之不竊季康子又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
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
君子之徳風小人之徳草草上之風必偃臣始讀書葢
嘗疑之以為聖人之言主於教化而已行之未必有近
效也及觀太宗初即位與羣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
之太宗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役繁去奢省費
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
重法耶自是數年之後海内升平路不拾遺外户不閉
[144-27b]
商旅野宿焉臣觀太宗之政如此乃始知聖人之言不
欺後世行之必有近效也夫以區區之魯國季康子為
相孔子猶勸之以不欲所以止盜而況天子之為天下
乎季康子魯之執政尤不可以言殺當欲善而已而況
天子之於天下乎自古重法以止盜者莫如五代之漢
髙祖即位之年患四方盜賊無問贓多少皆抵死仍分
命使者逐捕宰相蘇逢吉草詔意云應盜賊其本家并
四鄰同保皆全族處斬衆以為盜尤不可族況鄰保乎
[144-28a]
逢吉固争不已但省去全族二字由是鄆州捕盜使者
張令柔殺平隂縣十七村民其法可謂重矣然盜賊不
為衰止至周太祖時竊盜贓滿三匹者猶棄市太祖皇
帝代虐以寛稍輕盜法累聖仁厚逓加减貸故竊盜遂無
所刑然編敕所定盜贓尤重於律三倍豈可更増重乎
臣伏見熈寜四年中書檢正官奏請開封東明考城長
垣等縣京西滑州淮南宿州河北澶州京東應天府濮
齊徐濟單兖鄆沂等州淮陽軍别立盜賊重法其後又
[144-28b]
有他州奏請乞比東眀等處行重法者夫溥天之下誰
非君民今獨視此州縣如夷貊之人自行法以來二十
餘年不聞盜賊衰止但聞其愈多耳古者開衣食之源
立教化之官先之以節儉示之以純朴有邪僻之民然後
齊之以刑豈有不治其本専禁其末又重法之地皆舉
知縣必擇强健之吏奉法除盜視民如讎一切以擊㫁
為稱職此豈平世所宜為乎臣愚欲乞悉除重法改重
法地分為舉知縣地分夫天下縣令不可不擇獨此諸
[144-29a]
縣巳先舉吏則不可廢民多姦猾尤須良吏以治之選
吏以養民不命吏以敵民也及今四方人情少安改峻
法為平法庶可變惡俗為善俗止用常典足以禁姦惟
陛下無以教化為不急無以峻法為足恃則民皆可使
為善矣元祐六年十二月/上時為禮部侍郎
 
 
 
[144-29b]
 
 
 
 
 
 
 
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四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