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8 宋名臣奏議-宋-趙汝愚 (master)


[03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宋名臣奏議巻三十四
           宋 趙汝愚 編
  帝系門
   外戚上
    上仁宗論楊景宗恣横不恭 韓 琦
臣厯觀方牘槩見后黨率從憑藉罕務檢修是故抑其
勢則獲安縱其欲則招禍矧屬聖神御宇慈愛及親既
[034-1b]
務全恩誠宜杜漸臣竊以新授成州防禦使楊景宗起
於寒悴本無勲績特緣戚里遂冒貴階薦警盜於列城
復總戎於要地肆情犯法所在奏論矜貸實多豪暴無
改近者莊惠皇太后上僊乗驛歸闕所宜哀號夙夜以
極追懷而乃未及解裝遽思廣第丁謂故宅昔已賜給
制度宏壯宇室延袤都畿之下鮮克倫比況乎左右民
舍已從安處一旦驟令移徙不容尋卜所居遂至毁擊
閭閻驚驅老幼悉令暴露咸使怨嗟復聞近於殿廷恣
[034-2a]
其忿誚輒成喧厲必達聖聰恭惟密禁至嚴清光甚邇臣
下所履跼踳為常在于宫掖之間猶無畏忌使之州郡之
内孰遏侵陵茍不舉劾其非誡勉於後是使無知之性且
謂惡終可為若奉䕶莊惠梓宫祔于陵寢諒彼往來之際
曷俊驕横之心必將動致張皇過求供億以至還奉朝請
列居職任寖為小過謂親寵而不問稔成巨慝豈憲律之當
捨是則有漸而故滋其蔓推恩而不保其終徒惻上仁足
傷醲化臣欲乞詔下有司明按其罪或屈法以俾之嚮善
[034-2b]
或申罰以懲其不恭盡繫宸𠂻少塞輿議臣猥參諫職
但罄所聞固不敢乗隙以傾人相時而言蓋欲陛下全
外族而隆孝治存國體也景祐三年十一月上/時為右司諫供諫職
    上仁宗論張堯佐不當與府界提㸃
                 余 靖
臣竊聞巳降敇命差職方員外郎張堯佐提㸃府界諸
縣鎮公事外議皆言堯佐識見淺近依託後宫嬪嬙之
勢已得内降指揮改賜章服又從内批與省府差遣大
[034-3a]
臣依違不能堅執遂與府界提㸃伏惟陛下損節浮費
放減後宮絶斜封之官無私謁之寵此皆日來親行至
美之事安得更使人言籍籍如此臣深為陛下惜之大
凡嬪御親姻但多與財帛足表恩意至如堯佐進士出
身自當隨其才望與之差遣何必躐等待之以騰物議
府界提㸃比省府判官固是降等其如呂公弼亦是辭
三司判官就此差遣未及半年早已遷陟議者不論其
才但言是故相之子所以進用太速將來堯佐若循此
[034-3b]
例昇進外議亦只謂是斜封私謁之𩔖竊恐上累聖德
若陛下必欲愛之不若與有職田一近郡正以表陛下
屈已從人之德於堯佐資序亦無所損也慶厯四年三/月上時為右
正言供/諫職
    上仁宗論后族戚里非次改官 何 郯
臣伏覩近日后族戚里非次改官稍多朝廷爵賞本以
寵待勞臣非素有勲績即須循年考今横恩過寵輕授
無度竊恐近戚之家迭相攀援人懷異望若各從所求
[034-4a]
即是名器髙下皆以恩授陛下至公在御凡一爵賞皆
循典制推此恩澤必是近歲戚姻入内有所干求聖心
念親親之故不欲拒絶所以致冒賞貪進之人衆而煩
黷宸聽況舊有條約皇親命婦不許因入内投進文字
求内批指揮差遣及非次改轉恩澤如有内批指揮即
令樞宻院進呈具此條貫執奏不得輙便施行朝廷著
令如此明白臣下尚不遵此若從而遂之即是啓僥倖
之門塞公平之路此風寖行為害不細伏望聖慈以義
[034-4b]
斷恩特賜指揮其近戚干求非次改轉恩澤一切止絶
所貴重惜爵秩以允公議慶厯八年上時/為殿中侍御史
    上仁宗論連姻臣僚更不得除授典掌侍衞
     及樞要之任      何 郯
臣伏聞祖宗典故宗室姻戚未嘗委之典禁兵及任要
官近年因李昭亮授管幹殿前馬歩軍都指揮使公事
郭承祐相繼被用遂成此例緣自先朝至今宗室諸院
尚未有預領民事者今以兵權付之近戚竊恐競相扳
[034-5a]
援漸干國政至公任使雖無親疎然於防微杜漸之道
固為逺慮伏望詔中書門下樞宻院稽求列聖故事自
今與宗室連姻臣僚更不得除授典掌侍衞及樞要之
任仍立為永制以絶後來非兾之人皇祐元年上時為/侍御史知雜事
    上仁宗論不可令李璋管軍 錢彦逺
臣風聞閤門使李璋欲除京中職名竊以李璋本由戚
屬恩澤入官三五年間坐躋顯仕未補邊防經歴事任
加以人才懦弱别無勲勞委之師旅未協公議安危之
[034-5b]
本所繫非輕且諸將有久戍沙漠早立勲績者及外戚
貴屬在李璋上者引李璋為比乞軍中職名則朝廷何
以却之與之則恩賞失宜不與之則中心觖望可否之
際措置頗難且李璋既主兵馬即須出屯疆場素無韜
略之藴訓練之嚴萬一胡騎小出斯人何以捍禦本謂
愛之實害之也或朝廷以李璋戚屬宜加恩禮不若俟
其少有勲勞擢進官資則事體兩全名實相副欲乞出
自聖意特賜寢罷李璋管軍指揮庶合中外公議皇祐/元年
[034-6a]
上時知/諫院
    上仁宗論張堯佐不可進處二府
               何 郯
臣伏見三司使禮部侍郎張堯佐慶厯三年冬從開州
來是時猶作南宮散郎自頃至今不五六年間遂歴盡
要近廼尹京邑乃司計籍緣堯佐雖由進士登第歴官
無他過然驟被寵用人情皆以止緣後宮之親非復以
才能許之況三司使位望任使為二府之亞跂歩便至
[034-6b]
今堯佐充三司使已踰年若大饗訖事衆議謂陛下以
醻勞為名必當進用堯佐在兩府果如衆議命行之日
言事之臣必以死爭當是之時陛下欲決用堯佐則當
黜言者聽用言者即須罷堯佐酌之兩塗必難並立然
用堯佐而黜言者則累德聽言者而罷堯佐則傷恩累
德則損歸聖躬傷恩則怨起近戚欲聖躬無所損外戚
無所怨莫如富貴堯佐而不假之以權如李用和處之
正得宜也前古近戚成敗之間其鑒不逺崇寵過當則
[034-7a]
不免禍咎抑損得所則必能安全禍咎安全不唯其家
繫之抑亦國隨而興衰也此書傳所載不可悉數陛下
聰明固宜監觀往事以為社稷之計前歲陛下備禮冊
命貴妃外廷紛紜已有物議然臣當時未嘗論列者蓋
以天子列嬪妃之位明有典章若不干預政事置亦無
害今用堯佐至三司使已是預政事況於進處二府則
天下之議當以為如何堯佐進用與否固亦未測陛下
之意然而已進用而後言縱能追罷在人臣頗獲直名
[034-7b]
於陛下已損盛德固莫若先事而言冀陛下審處其事
使無過差則君臣上下之道兩得之矣臣以言責在陛
下左右周旋四五年但事干朝廷大體及大姦大蠧無
不論列䝉陛下多賜採納今以親老方將外補唯於堯
佐一事心知不可而遂不建一言則異時臣負懷情不
盡之責故於將行不敢黙黙而復布腹心焉伏望陛下
幸採臣章俯從公議不徇一時之愛以全千古之名則
雖盡南山之祝不足載德美之盛與夫寵一人而失天
[034-8a]
下之心者不同日而語也皇祐三年八月郯自侍御史/知雜事出知漢州將行上此
疏/
    上仁宗論張堯佐除四使不當包 拯
臣伏覩陛下即位僅三十年奉承祖宗謨訓未有反道
敗德之事陛下固知之乃五六年超擢張堯佐羣臣皆
竊議于下然而迹其過不在陛下在女謁近習及執政
大臣也何以言之蓋女謁近習動伺陛下之所為知陛
下繼嗣未立而有所私莫不潜有趨向而附結之執政
[034-8b]
大臣不思䂓陛下以大義乃從諛順指髙官要職惟恐
堯佐不滿其意使陛下有私昵後宮之過此豈愛君之
心哉且以本朝故事言之昭憲皇太后誕生祖宗有基
命之烈其諸弟杜審肇軰窮老纔有得一節度使者雷
有終以工部侍郎討平西川得宣徽使李至於先朝有
東宮之舊自工部尚書參知政事才用為武勝軍節度
使錢若水任樞宻副使李士衡以尚書左丞為三司使
以及陛下之朝李維為翰林學士承旨刑部尚書陳堯
[034-9a]
咨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並止換觀察使夏竦歴兩府
自三司使户部尚書止得散節度使後二年方加宣徽
使鄭戬亦曽任樞宻副使以資政殿大學士知并州後
方加宣徽使又一年乃除節度使今堯佐謂之親則孰
若杜審肇兄弟乎謂之賢而功孰若雷有終李至錢若
水乎而宣徽節度使并以與之若非内外協應䝉惑攘
竊寧至此哉堯佐叨據如此慙羞不知真清朝之穢汚
白晝之魑魅也況下制之日陽精闇塞氛霧繼起天道
[034-9b]
固於人事不逺伏望陛下斷以大義稍割愛情追寢堯
佐過越之恩必不得已宣徽節度使擇與其一仍罷羣
牧制置使之命畀之外郡以安全之如此則仰合天意
俯順人情而重新盛德矣皇祐二年閏十一月巳未以/三司使戸部侍郎張堯佐為
宣徽南院使淮康軍節度使景靈宮使庚申又加/同羣牧制置使癸亥拯率同列上此疏時知諫院
    上仁宗論張堯佐除四使不當 王舉正
臣伏覩張堯佐優異之恩無有其比竊以堯佐素乏材
能徒以夤緣後宮僥倖驟進國家計府須材以辦經費
[034-10a]
堯佐猥尸其職中外咸謂非據近者臺諫繼有論列陛
下雖罷其任使而復加崇寵轉踰于前併授四使又賜
二子科名賢愚一詞無不嗟駭夫爵賞名數天下之公
器不當以後宮踈戚庸常之材過授寵渥使忠臣義士
無所激勸且堯佐居職物論紛紜固當引分辭避而晏
然恃賴曾無一言自陳叨竊居位日覬大用及異恩既
出復託以假告未祗受其意尚若不足繼有邀求不䖍
君命莫甚於此者昔漢元帝時馮野王以昭儀之兄在
[034-10b]
位多舉其行能帝曰吾用野王後世必謂我私後宮親
戚本朝太宗皇帝孫妃之父止授南班散秩蓋保全後
宮戚屬不令事勢僣盛以取顛覆伏望陛下逺鍳前古
美事近守太宗皇帝聖範追取堯佐新命除與一郡以
熄中外之議伏以陛下自臨馭以來孜孜勤政無有失
德今忽行此事有損聖明若濫賞必行則朝綱威柄由
此隳紊四方駭任人之失二鄙萌輕國之心臣方叨司
憲適覩除命事干國體不敢緘默望聖慈開納速降指
[034-11a]
揮或臣言之不行即乞罷臣憲司出補逺郡皇祐二年/閏十一月
上初執政希上旨一日除堯佐四使又以舉正重厚寡/言同日授御史中丞朝議意舉正儒懦或迤邐退避動
經旬浹則堯佐之命必行論諫弗及矣及舉正告謝上/殿即上此疏不報後數日舉正留百官班廷諍復帥殿
中侍御史張擇行唐介及諫官包拯吴奎陳升之於上/前極言且於殿廡切責宰相上聞之遣中使諭旨百官
乃退堯佐尋亦奏辭宣徽使景/靈宮使乃詔學士院貼麻行下
    上仁宗論張堯佐除四使不當 司馬光
臣聞明主勞心力以求諫和顔色而受之士猶畏懦而
不敢進又況震之以威壓之以重而望忠臣之至直言
[034-11b]
之入難矣臣之不忠言之不直而天下安萬事治者未
之有也臣竊見臺諫官屢以張堯佐事上言而陛下執
之益堅拒之益固前日臺諫官等守閣請對陛下却而
不内中外之人莫不駭愕以為異事昔漢元帝欲用馮
昭儀兄野王為御史大夫既而疑曰吾恐後世謂吾私
於後宮遂不用今堯佐有野王之嫌而無其才陛下不
次用之數年間自散郎至宣徽使彼雖實有可稱天下
之人安可家至户曉使謂陛下不私後宮哉抑又聞之
[034-12a]
人有種𤓰而甚愛之者盛夏日方中而灌之𤓰不旋踵
而萎種而愛之非不勤也然灌之不以其時適所以敗
之也今陛下貴用堯佐逺過其分天下已側目扼腕而
疾之又復摧折忠諫以重其罪是正日中而灌𤓰也臣
竊為堯佐寒心而陛下獨不為之深思逺慮哉非獨如
是而已前者臺諫官不得對之日隂霧冥冥跬歩相失
寒冰著木終日不解臣謹按洪範五行傳聽之不聰是
謂不謀厥咎急厥罰常寒又按京房書謂之䝉氣此皆
[034-12b]
隂氣太盛壅蔽陽明上下否塞疑惑不決之象天意昭
然有如教語行道之人皆知其異陛下性資純孝嚴恭
天命容納直言深明得失此非臣之諛乃天下所共知
也獨奈何以堯佐之故忽天戒而不顧棄人言而不從
輕祖宗之爵祿違古今之明鑒書之簡䇿使天下之人
有以議聖德之萬一或累於光融髙大之美此臣所以
日夜痛心疾首寢不能安食不能飽深為陛下重惜者
也臣聞臣之事君猶子事父也豈有父獲大謗於外而
[034-13a]
子不以告且不諫哉惟陛下亟召諫臣使竭其所聞采
納其言而慰安其意以厭上天之心解外廷之惑闢忠
讜之路塞寵倖之門則天下歡然歌頌盛德豈有窮哉
昔漢明帝作德陽殿鍾離意諫即時罷之後乃復作殿
成謂羣臣曰鍾離尚書在此殿不成矣然明帝非不欲
為殿也所以屈意罷之者欲全諫臣之節而開直言之
端也今臺諫官前後言堯佐者數矣陛下曾不留神省
察少為裁減以慰其心夫人主所欲為人臣豈能強變
[034-13b]
之哉顧自今以往事復有大於堯佐者在列之臣噤嘿
拱手視之而巳矣此非朝廷之福也不然羣臣猶朽木
陛下猶雷霆安可以力校哉惟陛下察之而已矣皇祐/二年
十二月具草未奏聞堯佐罷宣徽/使遂不上時為殿中丞同知禮院
    上仁宗論張堯佐再除宣徽使王舉正
臣近以張堯佐再除宣徽使三嘗論奏且人君御天下
惟爵賞為大公受授非當則天下竊議堯佐本常才但
以夤緣後宮叨據非分自去年冬罷三司使除宣徽使
[034-14a]
制命方出中外莫不駭聽其時臣與諫官御史至留班
欲廷議而爭之尋罷宣徽使尚忝節度名品今四方多
虞災異數見若非奨擢有功任用賢直則何以上荅天
戒下慰民望哉堯佐自罷宣徽使方逾半年端坐京師
以尸厚祿今復授之益増鄙誚此乃執政不念祖宗基
業之重順顔固寵不能執奏制命既行有損聖德若陛
下不納臣盡忠愛君之請必行堯佐濫賞竊位之典即
乞黜臣以誡不識忌諱愚直之人皇祐三年八月上/時為御史中丞
[034-14b]
    上仁宗論張堯佐再除宣徽使 包 拯
臣等伏見張堯佐除授宣徽南院使制命復下物議騰
沸況臣等以言為職豈敢私自顧慮各為身謀哉直以
誕告再行若固守前議復乞追奪於朝廷事體亦似未
安所以進退皇惑不即論列雖然事體有必須裁制者
不可不深察臣等不得不極陳也張堯佐怙恩寵之厚僥
求覬望不知紀極始欲得宣徽使今訖行前命付與
之矣雖出領外鎮將來必求入覲即圖本院供職以至
[034-15a]
使相重任名器之大者盡可階緣恩私無求而不獲必
快已欲以熏灼天下此不可不深察也伏望思已然之
失為杜漸之制特降詔旨申敕中書門下諭以堯佐比
緣恩私不次超擢享此名位已為過越將來更不令處
使相之任及不許本院供職仍趣赴河陽任所庶幾壓
塞人情防杜間隙臣等不勝為國納忠激切之至皇祐/三年
八月上時/知諫院
   上仁宗論張堯佐再除宣徽使 包 拯
[034-15b]
臣等伏以陛下凡事克已鮮有過舉止於堯佐厚甚不
無衆口交非若厭物情理須裁抑然自去冬力爭此事
幸賜開納天下皆仰聖度能虛懷而徇諫也今來重申
前命所以不即論列乞行追奪者蓋為朝廷曲全事體
爾其如大恩不可頻假羣心不可固違假之頻則損威
違之固則兆亂伏望以國家至計為念檢㑹臣等前後
劄子必賜施行不勝懇激之極皇祐三年正月上時知/諫院自今張堯佐别有
遷改恩命檢㑹此劄進呈執奏/仍今後宣徽使不得過二員
[034-16a]
    上仁宗論駙馬李瑋指使門客 范 鎮
臣伏見駙馬都尉李瑋家指使小底已及四五十人至
今不住傳宣差送又門下出入舉人皆豪室子弟僥倖
無賴者又修建主第功役過甚伏以陛下只有公主一
人其駙馬所宜愛之納之於善不可陷之於不善今李
瑋年少正當向學而多使僥倖無賴之人在其左右修
建居室復大僣侈非所謂納之於善也欲乞指揮約定
指使小底人數量留外其餘人放令逐便所有出入舉
[034-16b]
人亦宜揀選免致將來倖求恩澤别招人言仍定居室
之制以防僣侈之萌此皆愛惜李瑋之事伏惟必賜施
嘉祐元年上/時知諫院
    上仁宗乞因祫享大慶恩恤先后之家
               江休復
臣伏見陛下躬親大祫之禮祗見祖宗之靈所以崇祖
妣之恩識昭穆之叙凡在宗屬莫不助祭至於配祔之
坐母后之家年祀浸深子孫替墜薦奠之際其何以慰
[034-17a]
神靈之想哉臣竊見漢章帝詔曰四時陵廟無人助祭
先后者朕甚傷之此肅宗所以發德音也今駿奔在廟
者不過一二近戚至於杜賀之家宋符之族興微紹絶
未有聞焉唐開元初除昭成皇后四從叔太子洗馬仍
令檢校本宗子弟此亦前代之令典也昭憲皇太后誕
育二聖為一代姜任今子孫失序宅宇蕩析唐旌直言
尚猶贖第還付其家矧先后之近屬乎臣謂宜因祫享
大慶應先后之家子孫替墜者糾合資贍隨材擢叙量
[034-17b]
其厚薄遞加恩恤臣茍有所見不敢緘黙嘉祐四年十/月上時官職
未/詳
    上仁宗論李珣劉永年無功除授
               楊 畋
臣竊觀祖宗故事郭進戍西山董遵晦姚内斌守環慶
與彊寇對壘十餘年未嘗有轉官之寵蓋謹重名器必
須平寇難静邊隅然後俾之遷授今李珣等無尺寸裨
補之功特以外戚故除之臣恐天下謂陛下忽祖宗謹
[034-18a]
重名器之訓開親戚僥倖之門曲緣私恩輕用王爵後
有扞寇立功者復以何官而賞之是以不敢命詞嘉祐/五年
十一月知桂州均州防禦使李珣為相州觀察使單州團/練使劉永年為齊州防禦使畋知制誥上此奏封還詞
頭尋詔它舍人草制而范鎮言朝廷如以楊畋之言為/是當罷所遷官儻以為非即乞却令元當制官命詞内
批不許既而鎮復/有論列遂罷之
    上仁宗論劉永年再除防禦使 傅堯俞
臣聞爵祿天下之砥石其所以礪世者非謂人人飽髙
爵而厭重祿也蓋必當其勞則天下知勸茍異於是雖
[034-18b]
窮極班品不能滿貪冒之心而但啓僥倖之路不能為
勤瘁之激而徒植營私之恩伏惟陛下留神而察之臣
伏覩單州團練使劉永年除齊州防禦使臣竊思永年
進因恩澤未著績用於榮寵固巳優渥況有舊條武臣
正授巳上不許無勞叙進若此官用久次能得則建節
緣日月可取至於餘人不得援例此語尤為未允惟以
庸制祿不當有引例之嫌既廢令假人安可杜拔茅之
勢事體明著不為難曉豈有它日約束不能限永年而
[034-19a]
今日指揮可以塞來者乎是不足昭信天下益取輕耳
臣恐緣此煩聖聰者衆陛下無以拒之近錢晦知代州
亦未嘗改官不識永年何以異於晦也伏望陛下追寢
新命加謹名器使圖顯效然後遷擢則能者益奮而不
能者知勉且俾條詔不為空文臣不勝懇激之至嘉祐/七年
五月上時為殿/中侍御史裏行
    上仁宗論劉永年再除防禦使傅堯俞
臣近嘗論列劉永年無勞轉官乞行追寢至今未䝉施
[034-19b]
行臣聞爵祿天下之公器法令王者之大柄既不能
以大柄自持而以公器私於人方復區區誡之以不
得援例此臣所以大惑也借使私於永年衆人可隔
於陛下平均之德固巳虧損況衆人之不可隔乎茍
不復計校率以例遷則天下之公器如何方今事不
責實貪競尚多陛下不作法以抑僥倖廼廢成法保
僥倖而為之地臣所以尤為陛下惜之且法自永年
始而廢於永年又怪之甚者夫置言事之官使拾朝
[034-20a]
廷之闕者惟恐其不言今乃不然平居議論率常十格
七八若壞法濫官章明較著如是之不疑者以列於陛
下又置而不聽則安用言事者乎惟陛下必垂省察嘉/祐
十年五/月上
   上仁宗論劉永年再除防禦使 王 疇
臣聞為國之要號令必信賞罰必當而後治若號令雖
具而不行爵賞雖行而不中欲求貴倖斂縮紀綱振舉
不可得已近制武臣刺史以上非有功不得遷此實陛
[034-20b]
下謹守祖宗故事欲使爵賞之柄不濫而不私也今劉
永年特以章獻太后故過推恩澤使餘人不得援例抑
以條例為不足守而朝廷可以自作而自廢邪法令因
公於一人而作之又私於一人而廢之何以取信於天
下茍謂永年久次而當遷則刺史以上豈更無一人歲
月稍深如永年者今日指揮但使孤寒之人隔在恩外
不得與永年為比豈至公之意乎嘉祐七年五月上時/為御史中丞詔永年
復為單州/防禦使
[034-21a]
    上仁宗論妃不可同皇后皆贈三代
               司馬光
臣伏聞學士院新定後宮封贈父祖制度皇后與妃皆
贈三代臣竊以為不可夫禮之所謹在於尊卑之分别
嫌明微故國君沐梁大夫沐稷士沐梁蓋以大夫貴近
於君故推而逺之以防僣偪之端士賤逺於君雖與之
同物無所嫌也況后妃之際實治亂之本聖人於此尤
兢兢焉皇后敵體至尊母儀四海六宮之内無與等夷
[034-21b]
妃品秩雖貴而皇后猶為女君今封贈之典等而為一
臣實懼焉雖陛下聖明宮閫之政貴賤有倫必無僣偪
之憂然非所以别嫌疑防萌兆垂法度示子孫也昔漢
文帝幸郎省慎夫人與皇后同坐中郎將袁盎引却慎
夫人席曰陛下既巳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同
坐哉文帝善其言彼少頃同席盎猶以為不可而犯顔
力爭況著之典䇿以為百世之法乎臣謹按天聖中遇
南郊大禮皇太后追贈三代太妃止贈二代然則妃贈
[034-22a]
三代乃近歲之失不可以不正也議者或謂外廷之臣
凡入兩府者皆贈三代妃正一品禮不可以後之臣竊
以為不然聖王制禮内外異宜不可均一自宰相樞宻
副使名秩雖殊而比肩為臣共同職業但贈三代不足
為嫌皇后與妃位次相亞而有妾主之分以此尤宜分
别名器使之著明以防後世之有僣差不可鹵莽滅裂
茍然而已也臣愚欲望陛下特降聖旨改定新制自今
後惟皇后得贈三代自妃以下皆不過二代若以外廷
[034-22b]
之臣封贈太優則乞自今後唯宰相樞宻使得贈三代
自參知政事以下止於二代庶幾得禮之宜嘉祐七年/十二月上
時知/諫院
    上英宗論未可推恩后族  司馬光
臣竊聞陛下欲加曹佾使相皇太后再三不許又聞有
聖旨令皇后本家分析親的骨肉聞奏亦與推恩臣愚
以為皇太后既深執謙遜抑損外親則后族亦恐未宜
褒進伏望陛下宣諭兩府后族恩澤並未可施行且俟
[034-23a]
他時徐議其事一則示人子恭孝之心不敢使后族先
於母黨二則示人君即政之初不可以爵禄待賢之具
獨私椒房之親其於聖德益有光榮治平元年五月/上時知諫院
    上仁宗論向傳範除知鄆州 楊 繪
臣竊以人主之於恩命不可不謹其源其源一開攀援
其例者數十年猶汎濫而不可止矣向氏之宗於陛下
為后族也髙氏之宗於陛下為母族也曹氏之宗於陛
下為祖母族也伏覩差防禦使向傳範知澶州未行間
[034-23b]
外皆傳向傳範營亷車之命干東平之守臣獨不信之
未幾果有改差雖不轉觀察使果知鄆州兼一路安撫
使之任臣誠不諳國朝典故然耳目所接近制未省有
防禦使知鄆州者亦罕記有防禦使兼一路安撫使者如
果無之則是為不次之恩矣陛下始即位一年而后族
中已有不次為雄職者若更五七年不惟向氏之宗而
已矣設髙氏之宗有至防禦使者攀今日之例而乞之
陛下其得不從乎或不從之是厚於后族而不厚於母
[034-24a]
族矣曹氏之宗有至防禦使者攀今日之例而乞之則
陛下又不可以不從也如此則天下如鄆州者凡幾郡
兼安撫使凡幾州而可以為外戚之地乎外戚之任皆
據要藩於理得為便乎若曰傳範之用自以才者則他
人何肯自謂不才乎臣忝諫職其敢畏避而不言也伏
乞陛下謹其源塞其例勿徇一時之易而難於五七載
之後幸甚治平四年十一/月上時知諫院
 
[034-24b]
 
 
 
 
 
 
 
 宋名臣奏議巻三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