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8 宋名臣奏議-宋-趙汝愚 (master)


[01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宋名臣奏議巻十六
            宋 趙汝愚 編
  君道門
   用人四
    上宣仁皇后論察賢佞之說 王巖叟
臣聞治天下者不患乎無賢而患乎有而不能用用而
不能盡而使小人間之以亂其治爾盖小人之傑者皆
[016-1b]
有材可稱有能可喜修威儀正顔色飾辭令與賢並進
於前誰非賢哉此人主所宜察之而勿誤也臣以謂旁
求素履而深考之博採公議而審觀之則賢佞可得而
分矣臣請詳道所以察賢佞之說陛下垂聦明以聽焉
幸甚賢人之所為其進也難其退也易利之所在不競
也勢之所居不趨也言行則惴惴以留而色不驕言不
行則遲遲以去而色不怨以百姓之安為樂而不以巳
之安為樂以國家之危為憂而不以身之危為憂矯世
[016-2a]
厲俗有所不為以觸忌也而不變犯顔逆鱗無所不盡
以嬰禍也而不悔不蔽天下之善不隠天下之惡專以
不欺事其君執德秉義終始如一不觀當時之所好惡
而順之此所謂賢者也陛下試持此以取之而天下之
賢有不為陛下所得者臣不信也佞人之所為無定志
也無定言也上所欲為則為之不惜其君之過舉也
不䘏其民之後害也進人不以為國家而以為巳謀事
不以先社稷而以先身天下有疾苦而不以告也天下
[016-2b]
有善良而不以聞也懷禄耽寵人情之所共厭而不自
知也前日以為是後日以為非而不愧也然而自古中
材之主未嘗不為所惑者其巧言可聽其令色可恱仁
人君子之朴訥非所敵爾此所謂佞人也陛下試持此
以照之天下之佞人有不為陛下所見者臣不信也孔
子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伏惟太皇太后陛下知
足以知之仁足以守之勇足以行之惟知之益深守之
益固行之益篤以終之而巳延登忠賢以輔成主上之
[016-3a]
聖德放遠佞柔使不為清明之瑕天下幸甚社稷幸甚
元豐八年九月上/時為監察御史
    上哲宗論求賢當去六蔽  王巖叟
臣伏觀自古治世天下之人安樂無事日躋於仁夀之
域而不自知者人主清心以照理至誠以用賢之效也
事莫不有理也心清則理自見天下未甞無賢也誠至
則賢自來恭惟陛下臨政逾年是非不能惑於聽邪正
不能亂於前不勞聦明而萬事皆理者心清以照之也
[016-3b]
惟是人材得之未多朝廷之間除授之際常覺艱難不
稱盛時之事可為陛下惜耳陛下勿謂天下之賢盡於
此也而得賢之心足勿謂雖有賢者不易致也而求賢
之心倦陛下内篤此誠以自厲外勑同德協心之臣以
求之臣以謂無不得賢之理然古有六蔽焉不去之則
衆賢終不可盡得臣請為陛下道其理略有私意則為
蔽執偏見則為蔽局於褊心則為蔽喜於附已則為蔽
有自賢之心則為蔽簡貴自居而不與物親則為蔽此
[016-4a]
求賢之所難陛下不可不知也願陛下深詔執政大臣
使上同陛下清心至誠之美而儆戒六蔽之患則天下
之賢無逺近無隱顯皆將得之為朝廷用以賢繼賢宗
社之福生靈之幸與天壤相等矣臣不勝愚忠元祐元/年十月
上時為/左司諌
    上哲宗乞審於進賢果於去姦
                王巖叟
臣伏覩陛下即位之初首副天下之望用司馬光執政
[016-4b]
信行其言以革天下之弊惟光憂國愛民之誠心信於
上下信於内外故陛下一用之而天下之心安四夷之
心安而陛下之心亦安今不幸光薨臣知陛下之心漠
然矣臣竊聞百姓相與憂曰吾君能不忘光之言乎求
其𩔖而用之使持循其法乎又憂曰姦人無乃復將為
朋動搖正論以欺吾君乎無乃競為身謀不䘏國家之
急以病吾民乎誰復以吾君之心為心以吾民之意為
意夙夜盡瘁以遺其身如光者乎吾君方倚光以圗治
[016-5a]
而天遽奪之其何意耶臣願陛下益厲乃心益謹乃事
益重所付不可泰然以忘憂也今宜先有以釋民之憂
而安其心者惟當果於去姦審於進賢二端而巳爾夫
大忠在朝姦人雖未去猶有所忌而不能為也光薨姦
人今不可少留矣此臣之所以言陛下當果於去姦也
朝廷輕重天下安危生靈休戚在用人而巳今天下將
觀陛下用人以卜否泰此臣之所以言陛下當審於進
賢也去姦進賢皆能有以協天下之望則百姓復何疑
[016-5b]
而憂哉惟陛下圗之天下幸甚
  貼黄自古人臣因妬賢嫉能之心而遂害國事者
  無世無之臣觀光之賢上則見信於陛下下則見
  信於百姓人人自恥以不及也臣恐此後必有妬
  光者隂以妄言毁短光之所為以踈陛下之心俟
  間隙一開則將入其邪說行其姦謀以壞善政此
  陛下不可不察也臣平生未甞與光交接又未甞
  受光恩非私於光也惟恐小人或誤陛下耳今天
[016-6a]
  下事大定矣民心安且樂矣此治道之成而聖功
  之著也惟在陛下持之益堅信之益篤勿有所移
  則天下幸甚中外之人皆望大禮後罷張璪輩二
  三邪佞無狀之人何意璪輩未去而先失一忠臣
  此中外之心以為歎恨之深者也今因璪輩自有
  請願陛下早賜從之别命忠賢以重朝廷以為國
  家倚賴以慰服天下之心尤不可更容遲乆玷辱
  廟堂使蒼生失望四夷不安也元祐元年九月上/時為起居舎人
[016-6b]
    上哲宗乞親賢踈佞堅其始終
                梁 燾
臣聞天下治亂在賢佞而人君之道以用人為先得之
賢則君德清明政由忠厚百姓和樂四夷賔敬而朝廷
尊安矣故治之所由興者在此甚可愛也失之佞則君
德蔽蒙政由煩苛百姓怨鬱四夷驕侮而朝廷危辱矣
故亂之所由起者在此甚可畏也自古帝王莫不知之
然得之賢人常少而失之佞人常多其故何哉盖始終
[016-7a]
之勢異而謹忽之心殊也夫治亂之作當其㣲時間不
容髪至其著也判如霄壤之異人君者所宜深戒早辨
謹持而不失毫釐也賢人之事君也主於盡忠盡忠則
不欺不欺則至公至公則言有所拂事有所違人君者
初則親之終則踈之方其急於求治之時責其盡忠勵
其不欺行其至公雖有所拂違而必喜之及其乆也習
於既安而或怠於為治以既怠之心處拂違之間故終
有所厭而又踈之也賢人踈則佞人乗隙以入矣佞人
[016-7b]
之事君也主於不忠不忠則忍於欺罔欺罔則為私為
私則言皆諛恱事皆柔從人君者初則遠之終則比之
方其急於求治之時唯知佞人之善眩惑聦明也必嚴
思慮以待之及其乆也習於既安而或怠於為治以既
怠之心處諛從之間故終有所愛之而又比之也與賢
人俱時有以忤其意然而卒至於治與佞人俱莫不得
其所欲然而卒至於亂此治亂之相去甚近而甚著則
堯桀之分霄壤不足以侔其遠矣惟大聖人為能廣其
[016-8a]
聦明謹其好惡峻其去取堅其始終收天下之忠立天
下之公成天下之治舉以此也恭惟太皇太后陛下以
大公至正制臣下皇帝陛下以至仁純孝承祖宗親用
忠賢風節頗厲踈斥姦佞朋黨漸消清明之德日以尊
忠厚之政日以修和樂興於百姓賔敬見於四夷太平
之功指日可待矣誠願陛下自强剛德如天不息必使
怠惰之意不少動於清𠂻察兩端之傾危排根而去之
明一忠之静正舉𩔖而進之將令風俗純厚朝廷尊安
[016-8b]
近者獻其忠遠者扶其公仰跂仁祖之治不難及矣惟
聖心少加思焉臣愚不勝惓惓盡節幸陛下裁納元祐/元年
九月上時為/右諌議大夫
    上哲宗乞以善利二者别邪正之臣
                朱光庭
臣聞自古治天下之先務唯别邪正之臣爾正臣進則
天下入於泰邪臣進則天下入於否然則何道而别之
在善與利之間也正臣一意在善務引君以當道故盡
[016-9a]
忠盡公未甞不敬邪臣一意在利茍患失之故為佞為
欺無所不至恭惟陛下天縱至聖明目達聦灼見正臣
之在善日寘諸朝審知邪臣之在利遠之於外臣願陛
下堅持此志毎用人之際以善與利二者之間常加明
察使正臣日進而邪臣永退則天下何患乎不奉也元/祐
元年上時/為左司諫
    上哲宗論大臣以兼容小人為寛漸致邪正
     不分         范祖禹
[016-9b]
臣聞邪必害正正必去邪自古以來未有邪正並立而
可以為國者也雖堯舜在上未甞無小人唯能使小人
不勝君子所以治也雖桀紂在上未甞無君子唯使君
子不勝小人所以亂也在易内君子而外小人其卦為
泰泰者通而治也内小人而外君子其卦為否否者閉
而亂也天下治亂未有不由君子小人君子在位必無
惡政小人在位必無善政聖人為天下唯能使小人外
而不内在野不在位而巳非能使天下皆無小人也陛
[016-10a]
下自初臨政以辨别君子小人為先登進忠良斥退邪
惡以致今日之治所進所退天下之人皆以為然雖舉
十六相去四凶不過如此也而比年以來大臣以兼容
小人為寛好惡不明邪正不分所引進者不盡得人夫
今日之省寺他日之侍從也今日之侍從他日之輔弼
也宰相豈能使之終身不進乎周公作立政以戒成王
自準人綴衣虎賁趣馬小尹左右擕僕藝人表臣百司
皆勿以憸人其惟吉士夫憸人在上位則害政事在下
[016-10b]
位則害風俗大則傾覆邦國小則戕敗善𩔖朝廷之内
何官可不擇人也邪人得志則正人不安正人不安則
國無善政宰相以進賢退不肖為職而邪正不分豈不
負國書曰惟說式克欽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此相之
事也臣伏望陛下戒飭大臣各以公心求賢多引鯁正
之人以重朝廷無使小人在位為他日之患以副陛下
至誠求治之意元祐四年四月上/時為起居舍人
    上哲宗分别邪正條目   范百禄
[016-11a]
臣愚竊以為分别邪正自古所難惟察言觀行考其事
實所謂正直之人或天資亮直或家世忠義或有志報
國或自立名節所謂姦邪之人或逢迎上意或希合權
貴或性識頗僻或兾望寵利凡此二端其情非一不可
遍舉今輒䟽其條目如後
  導人主以質直使之虛中聽納則為公正
  導人主以諂諛使之諱過拒諌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德義則為公正
[016-11b]
  導人主以功利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尊宗廟敬祭祀則為公正
  導人主以簡宗廟略神祇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親睦九族惠養耆老則為公正
  導人主以踈薄骨肉棄老遺年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恭儉清浄奉循典法則為公正
  導人主以驕侈放肆不顧舊章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稼穡艱難惠及鰥寡則為公正
[016-12a]
  導人主以輕鄙農事不䘏惸獨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柔遠息兵則為公正
  導人主以用兵攻戰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原情謹罰則為公正
  導人主以峻法立威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安民利衆則為公正
  導人主以勞民動衆則為姦邪
  導人主以進君子用善良則為公正
[016-12b]
  導人主以近小人用惡德則為姦邪
右謹具進呈伏望特留聖意推此事𩔖以觀人情則邪
正可分而聦明無惑矣臣不勝惓惓犬馬之忠元祐五/年三月
上時為吏部/侍郎兼侍讀
    上哲宗乞謹用左右近臣無雜邪正
                蘇 轍
臣竊觀元祐以來朝廷改更弊事屏逐羣枉上有忠厚
之政下無聚歛之怨天下雖未大治而經今五年中外
[016-13a]
帖然莫以為非者惟姦邪失職居外日夜窺伺便利規
求復進不免百端游說動搖貴近臣愚竊深憂之若陛
下不察其實大臣惑其邪說遂使忠臣雜進於朝以示
廣大無所不容之意則冰炭同處必至交争薰蕕共器
乆當遺臭朝廷之患自此始矣昔聖人作易内陽外隂
内君子外小人則謂之泰内隂外陽内小人外君子則
謂之否盖小人不可使在朝廷自古而然矣但當置之
於外毎加安存無失其所不至憤恨無聊謀害君子則
[016-13b]
泰卦之本意也昔東晉桓温之亂諸桓親黨布滿中外
及温死謝安代之為政以三桓分涖三州彼此無怨江
左遂安故晉史稱安有經遠無競之美然臣竊謂謝安
之於桓氏亦用之於外而巳未甞引之於内與之共政
也向使安引桓氏而寘諸朝人懷異心各欲自行其志
則謝安將不能保其身而况安朝廷乎頃者一二大臣
專務含養小人為自便之計既小人内有所主故蔡確
邢恕之流敢出妄言以欺愚惑衆及確恕被罪有司懲
[016-14a]
前之失凡在外臣僚例䝉摧沮盧秉何正臣皆身為待
制而明堂薦子止得選人蒲宗孟曽布所犯明有典法
而降官褫職唯恐不甚明立㾗迹以示異同為朝廷歛
怨二者皆過矣故臣以為小人雖決不可任以腹心至
於牧守四方奔走庶事各隨所長無所偏廢寵禄恩賜
常使彼此如一無迹可指此朝廷之至計也近者朝廷
用鄧温伯為翰林承㫖而臺諫雜然進言指為邪黨以
謂小人必由此彚進臣甞論温伯之為人粗有文藝無
[016-14b]
大惡但性本柔弱委曲從人方王珪蔡確用事則頥指
如意及司馬光呂公著當國亦脂韋其間若以其左右
附麗無所損益遇流便轉緩急不可保信誠不為過也
若謂其懷姦挾詐能首為亂階則甚矣蓋臺諌之言温
伯則過至為朝廷遠慮則未為過也故臣願陛下謹守
元祐之初政乆而彌堅謹用左右之近臣無雜邪正至
於在外臣子以恩意待之使嫌隙無自而生愛戴以忘
其死則垂拱無為安意為善愈乆而愈無患矣臣不勝
[016-15a]
區區博採公議而效之左右伏乞宣諭大臣共崇斯義
勿謂不預改更之政輙懷異同之心如此而後朝廷安
元祐五年上時/為御史中丞
    上哲宗乞謹用左右近臣無雜邪正係第/二狀
               蘇 轍
臣今月二十二日延和殿進呈劄子論君子小人不可
並處朝廷因復口陳其詳以瀆天聽竊觀聖意𩔖不以
臣言為非者然天威咫尺言詞迫遽有所不盡退伏思
[016-15b]
念若使邪正並進皆得與聞國事此治亂之幾而朝廷
所以安危者也臣誤䝉聖恩典司邦憲臣而不言誰當
救其失者謹復稽之古今考之聖賢之格言莫不謂親
近君子斥遠小人則人主尊榮國家安樂䟽外君子進
任小人則人主憂辱國家危殆此理之必然而非一人
之私言也故孔子論為邦則曰放鄭聲遠佞人子夏論
舜之德則曰舉臯陶不仁者遠矣論湯之德則曰舉伊
尹不仁者遠矣諸葛亮戒其君則曰親賢臣遠小人此
[016-16a]
前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頽也
凡典册所載如此之𩔖不可勝紀至於周易所論尤為
詳宻皆以君子在内小人在外為天地之常理小人在
内君子在外為隂陽之逆節故一陽在下其卦為復二
陽在下其卦為臨陽雖未盛而居中得地聖人知其有
可進之道一陰在下其卦為姤二陰在下其卦為遯陰
未壯而聖人知其有可畏之漸若夫居天地之正得陰
陽之和者惟泰而巳泰之為象三陽在内三陰在外君
[016-16b]
子既得其位可以有為小人奠居于外安而無怨故聖
人名之泰泰之言安也言惟此可以乆安也方泰之時
若君子能保其位外安小人使無失其所天下之安未
艾也惟恐君子得位因勢陵暴小人使之在外而不安
則勢將必至反覆故泰之九三則曰無平不陂無往不
復竊惟聖人之戒深切詳盡所以誨人者至矣獨未聞
以小人在外憂其不說而引之於内以自遺患者也故
臣前所上劄子亦謂小人雖決不可任以腹心至於牧
[016-17a]
守四方奔走庶務各隨所長無所偏廢寵禄恩賜彼此
如一無迹可指如此而巳若遂引而寘之於内是猶畏
盜賊之欲得財而導之於寢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開
之坰牧天下無此理也且君子小人勢同冰炭同處必
争一争之後小人必勝君子必敗何者小人貪利忍恥
擊之難去君子潔身重義知道之不行必先引退故古
語曰一薫一蕕十年尚猶有臭盖謂此矣昔先皇帝以
聦明聖智之資疾頽靡之俗將以綱紀四方追迹三代
[016-17b]
今觀其設意本非漢唐之君所能髣髴也而一時臣佐
不能將順聖德造作諸法率皆民所不恱及二聖臨御
因民所願取而更之上下忻慰當此之際先朝用事之
臣皆布列於朝自知上逆天意下失民心彷徨踧踖若
無所措朝廷雖不斥逐其勢亦自不能復留矣尚賴二
聖慈仁不加譴責而宥之於外盖巳厚矣今者政令已
孚事勢大定而議者惑於浮説乃欲招而納之與之共
事欲以此調停其黨臣謂此人若返豈徒然而巳哉必
[016-18a]
將戕害正人漸復舊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禍盖不足言
而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盖自熈寧以來小人親柄二
十年矣建立黨與布滿中外一旦失勢希覬者多是以
創造語言動揺貴近脅之以禍誘之以利何所不至臣
雖不聞其言而槩可料矣聞者若又不加審察遽以為
然豈不過甚矣哉臣聞管仲治齊奪伯氏駢邑三百飯
䟽食沒齒無怨言諸葛亮治蜀廢廖立李平為民徙之
邊遠乆而不召及亮死二人皆垂泣思亮夫駢立平三
[016-18b]
人者皆齊蜀之貴臣也管葛之所以能戮其貴臣而使
人無怨者非有它也賞罰必公舉措必當國人皆知其
所與之非私而所奪之非怨故雖仇讎莫不歸心耳今
臣竊觀朝廷用捨施設之間其不合人心者尚不為少
彼既中懷不恱則其不服固宜今乃直欲招而納之以
平其隙臣未見其可也詩曰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陛
下誠以異同反覆為憂惟當乆任才性忠良識慮明審
之士但得四五人常在要地雖未及臯陶伊尹而不仁
[016-19a]
之人知自遠矣故臣願陛下斷自聖心不為流言所惑
毋使小人一進後有噬臍之悔則天下幸甚天下幸甚
臣既待罪執法若見用人之失理無不言言之不從理
不徒止如此則異同之迹益復著明不如陛下早發英
斷使彼此泯然無迹可見之為善也臣受恩深重輙敢
先事獻言罪合萬死元祐五年/六月上
    上哲宗乞用君子保泰道  王巖叟
臣聞論者曰致天下之泰難守天下之泰易臣獨曰天
[016-19b]
下之泰致之易守之難盖方其未也莫不急於求賢渇
於聞諌得一善惟恐未之能行見一不善惟恐未之能
去潜心於隠㣲而用意於人之所不到兢兢業業不敢
暇豫故卒至於安樂而無事此天下之泰所以致之易
也既泰矣曰我尚何求哉心日益驕志日益怠謂賢者
足矣而忽於求謂善言盡矣而厭於聽謂患之隠者為
不足慮謂事之㣲者為不足防姦生而不知禍變而不
悟故卒至於敗亂而莫之救此天下之泰所以守之難
[016-20a]
也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又
既濟之象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此皆聖人戒懼於
治安無患之時者也伏惟陛下臨御七年于兹進賢去
佞協天下之公興利除害同百姓之欲無滛刑無横斂
不聞一夫有怨嘆之聲姦宄不作兵革不試時和嵗豐
海内寧謐以古驗今可謂泰矣陛下又所以守之者有
道無宫室之好無聲樂之玩無畋遊之樂無神仙之惑
無干戈之喜私謁不行苞苴絶跡百王之蔽乃無一焉
[016-20b]
進學勤政寒暑不渝德日以新天下之勢固巳不憂矣
而臣尚區區若此亦何心哉以謂今日之治不易至此
臣愚誠過計竊憂朝廷恬於無事稍怠初心或容小人
乘間而隳我泰道為陛下惜爾夫小人而無能不足畏
也惟小人而材然後可畏正在陛下審問之深考之明
辨之謹遏之不使小人得以雜其間必擇端良忠信不
二之君子而用之則今日之所以保泰道者至矣備矣
陛下以純一之德守于上羣臣以純一之意守于下使
[016-21a]
泰道日長而無窮天下無患臣不勝大願元祐六年上/時為簽書樞
宻院/事
 
 
 
 
 
 
[016-21b]
 
 
 
 
 
 
 
 宋名臣奏議巻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