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8 宋名臣奏議-宋-趙汝愚 (master)


[04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宋名臣奏議巻四十
           宋 趙汝愚 編
  天道門
   災異四
    上仁宗荅詔論旱災   錢彦遠
     慶厯七年三月詔曰朕臨御以來於今二/紀夙夜祗懼不敢康寜庶合治平以至嘉
     靖自去嵗冬時雪已愆今春大旱赤地千/里百姓失業無所告勞朕思災變之來不
[040-1b]
     由他致盖朕不敏於徳不明於政號令弗/信聴納失中俾兹眚灾下逮黎庻天威震
     動以戒朕躬大懼不能承宗廟之靈負社/稷之重苦心焦思惶悸失圖是用屈已以
     謝愆省躬而上叩不御正殿不舉常珍外/求直言以答天譴冀髙穹之降鑒閔下民
     之無辜與其降疾於人不若移災於朕庻/用感格以底休成自今月十九日後只坐
     崇政殿仍减常膳應中外文武臣寮並許/實封言當世切務三事大夫其協心交儆
     輔予/不逮
臣伏覩兩浙轉運司飜録三月十九日詔敕節文以今
春大旱應中外文武臣寮並許實封言當世切務者竊
[040-2a]
念臣近以直言極諫登科㤙擢不次敢自緘黙茍養資
格謹條方今急政要事水旱原本少盡千慮之得臣聞
天地有常數隂陽有常度當進退盈虗之際兩適均等
則氣和氣和則風雨時風雨時則萬物育矣然隂盛則
水陽盛則旱二者自然之理故陽主徳隂主刑德不可
以獨任徳過則弛刑不可以專任刑過則慘天之愛物
甚矣春夏生之必秋冬以節之所以相為表裏而成嵗
功求其端正其本繫人之事故在易之泰曰后以裁成
[040-2b]
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言泰極則安而無節無節則
過其害猶不及也惟元后輔相而裁成之在春秋魯僖
公之三年春王三月夏四月兩書不雨者以僖公能克
已求過放佞臣理寃獄精神感天不雩而雨故顯書不
雨以旌之此聖人精㣲極致謂天人相與應如影響俾
人君戒之謹之之㫖也伏自陛下即位二十餘載内無
聲色之娯外無畋漁之逸外戚近侍循循守法未有專
權之失前嵗地震起雄霸滄登旁及荆湖幅員數千里
[040-3a]
雖往時定襄之異未有大於此者今復大旱以臣愚料
之非他也盖天警陛下爾誠以國家備冦之術未盡要
牧民之吏未盡良天下之民未盡安上天垂意陛下欲
因而大治故先出災異告焉陛下知天戒所在因而修
之則宗廟社稷之鉅福茍簡忽大事規規求亡用之言
唯減常膳避正殿臣愚謂非應天以實不以文之意臣
願為陛下别白明之臣前所謂禦冦之術未盡要者夫
西北二虜者我之堅敵天性驁悍以戰鬬為生業非可
[040-3b]
與以首争首校一旦之命且古之所謂夷狄言語衣服
殊於華夏其來不過驅略老弱畜産故詩曰薄伐獫狁
至於太原逐去則止今北戎据幽燕山後諸鎮元昊盗
靈武銀夏皆我之州郡其衣冠車服子女玉帛與漢同
欲加以日夜伺我間隙収我亡叛迹其深心非止敺略
畜産而已往時元昊負固不服朝廷責戰甚速出入五
載邉臣未有效首虜者而天下已騷然困矣下及牛馬
諸畜皆殘衂罷極他物可知暨納欵錫命亦朝廷不得
[040-4a]
已而為之紓一時之患可也我當按甲蓄威節財嗇用
講過救失論長短利害以困虜而臣見自元昊之降上
下安然器械城壁治葺稍緩主兵之官備邉長吏皆以
次補用不復銓擇士大夫髙冠侈服恥言軍旅臣懼一
旦北虜負恩乗利送死西結元昊兩道並來則國家之
力未易支也臣嘗中夜以思寒心疾首臣懼如景祐康
定中待元昊之謀則殆矣北虜土地廣甲兵壯凶黨多
非元昊比也臣願陛下無輕待焉事不預備不可應猝
[040-4b]
此陛下宜深留意而又湖廣一道蠻獠繹騷聞其戕害
劫掠生民流離調發督歛軍須百出而置之不問但責
一二儒生非有竒藴秘略但能治文書辦期㑹深可歎
也亦用兵三年未聞尺寸之效嵗月持久其憂不細惟
陛下以此三方之急因天戒之明命大臣講長久之計
以安元元性命天下幸甚臣前所謂牧長之吏未盡良
者大凡生民之命舒慘休戚繫之刺史縣令雖遠近閑
要有郡縣大小然耕田鑿井出租税皆陛下赤子茍守
[040-5a]
吏之失則一方受弊旦夕利害切於身飢寒偪於内彼
不起為盗賊則當危苦愁厄而死危苦愁厄之氣所以
致水旱臣伏見江淮諸郡地近京輔皆國家之外府而
守吏年七十者十率三四往往耳目昏惑神明耗竭罷
癃俯傴唯以圭田稍食為意縱有心力克壯者則倚其
年齒陵轢吏民夫長吏執千里之柄而昏惑耗竭則必
輸其柄於下吏下吏操刺史之威而毆良民無所不至
甚於長吏之自貪也江淮一方計之尚或如此况天下
[040-5b]
僻左之地乎况縣令之猥衆乎臣願陛下悉按其門閱
功狀命之納禄致仕優賜子弟官秩俾之自養精擇天
下長吏此根本之論也議者將云國家惠養老臣不當
如此謂之曰古之養老盖賜珍膳財帛豈任之以政事
且陛下胡忍此老眊百十輩而不忍天下千萬人受其
弊願陛下思之臣前所謂天下之民未盡安者臣聞隋
唐之制有賦租庸調四者之入自楊炎變兩税法天下
稱便自五代迄今歛名雜出兩税之法漸弊民已竭力
[040-6a]
供矣加以非時配率和市舉放利盡歸官而主計之司
不復設輕重均輸之法乗用兵之急唯督取諸路緡錢
之用速濟經費至專遣内使四出趣廹郡國承望風㫖
竭取乃已殊不知錢者以通流移用則利入公上民得
資販今四方之錢月取嵗輸一去不復故天下之民嗸
嗸商賈失業酒𣙜商筭課入益虧此盖專取緡錢之過
平日已囂囂苦不足况能禦水旱在先朝時常患其若
此有三説之法俾商人入粟邉郡而受鹽茗雜物於内
[040-6b]
郡邉食不復給緡錢則天下之貨通矣其三説之法副
在有司朝廷逮事先帝諸臣皆能言之陛下舉而行之
然後詔主計者講利害輕重之術不許專取緡錢於諸
路俾百姓息肩易曰何以聚人曰財所以感人心而天
下和平矣再念臣身逺慮淺實縁陛下詔㫖而言之故
安危之語無所隠避伏願陛下不以人廢言不以治忘
亂降意才傑謹明賞罰庶幾災異消釋導迎善氣天下
幸甚慶厯七年四月/上時知潤州
[040-7a]
    上仁宗論旱災得雨   包 拯
臣竊見冬春以來天下旱乾為虐而陛下避殿徹膳累
下詔書勤求直言踈理刑獄寛省民力雖古之聖帝明
王責躬罪已無此之甚焉故詔音所至甘澤隨降和氣
應於上民心悦於下天意聖徳合若符契當上穹眷佑
之如是則陛下尤宜勵精求治以荅殊貺臣聞法令者
人主之大柄而國家治亂安危之所繫焉不可不謹縁
近嵗以來賞罰之典或尚因循且人知法令之不足信
[040-7b]
則賞罰何以沮勸乎昔唐文宗問宰臣李石天下何以
易治李石對以朝廷法令行則易治誠哉治道之要無
大於此伏望陛下臨决大政信任正人賞者必當其功
不可以私進罰者必當其罪不可以幸免邪佞者雖近
必黜忠直者雖遠必收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
之國無不化之民在陛下力行而已慶厯七年上時/為戸部判官
    上仁宗荅詔論星變   文彦博等
     詔曰朕據宸極之尊託億兆之上懋謹盈/成之戒豈忘勵翼之懷然而監於猷為未
[040-8a]
     臻古治動於精祲靡致善祥比來星文屢/有謫見夙夜畏肖匪敢寜居盖慮徳政闕
     修刑賞差濫人有寛滯而無控雪之路民/已匱困而無寛恤之實官局具設而職務
     或弛典章備存而綱紀不振科役煩重肆/成暴刻軍政簡墮莫為經制教令輕出有
     所未安賢智在下遺而弗舉姦倖妄求而/不抑惠澤旋壅而不流有一於兹足戾和
     氣朕深惟廟社之重祗荷祖宗之休欽畏/天民詢敕人事嘉與近輔交修儆闕庻答
     靈戒以底休平宜令中書門下樞宻院将/此十二條於軍國庻務中推求實事有合
     更張振舉者宻具條上朕當悉心詳/究即議施行咨爾股肱咸體予意
臣等各以非才忝居大任不能裨補聖政燮和隂陽以
[040-8b]
致星文屢有變異下飭人事上貽聖憂陛下曲示包容
未賜罷免責以來效使之極言詔㫖丁寧睿思寛大跪
受伏讀兢慙失圖恭以陛下堯舜用心禹湯罪已欽若
天戒増脩聖政弭災召和宜集休應聖詔曰徳政闕修
刑賞差濫臣以謂刑不為貴近而屈賞不可僥倖而求
則無差濫矣刑賞不濫則徳政自修又曰人有寃滯而
無控雪之路民已匱困而無寛恤之實臣以謂人有寃
滯必由郡縣及按察之司節級陳訴若猶未伸又許檢
[040-9a]
鼓撾訴固無壅遏之理然更須州郡官吏常得其人為
之伸理則民無寃滯矣今冗費無藝國用窘乏故嵗一
不登下民艱食雖欲恤之而力不足也若減不急之務
罷無功之賞及兵籍官吏之浮冗者稍澄汰之則庻幾
國用不乏可以有恤民之實矣又曰官局具設而職務
或弛典章備存而綱紀不振臣謂為官擇人不使僥倖
者求而得之久於其任考其殿最而升黜之無使屢遷
速易不為茍簡之政則職務焉敢廢弛祖宗之法備在
[040-9b]
典冊舉而行之似若甚易但不為權倖所撓則為至難
茍上下一意守兹典章堅如金石行此號令信如四時
則綱紀振矣又曰科役煩重而肆成暴刻軍政簡惰而
莫為經制臣以謂前之所謂減不急之務罷無功之賞
澄汰兵吏之冗則國用不乏國用不乏則可以省科役
之煩重州郡官吏常得其人雖有科役亦不至於暴刻
矣謹擇將帥稍假威權撫安士卒不務姑息勿使貴臣
驕將撓於其間則軍政自肅而有經制矣又曰教令輕
[040-10a]
出有所未安賢智在下遺而弗舉臣以謂令出惟行謹
乎始出出而不謹故行之未安近嵗以來兹弊頗甚由
議臣輕建言而須必行行之無效而終無責或雖有嘉
謀而事無近效人之多言横為沮議朝廷不能持之故
多中變條其事狀比𩔖尤繁舉賢任官宰相之職宰相
不能悉知其人但當謹擇臺省長官及州縣大吏使如
近制各舉所知庻幾無遺才矣又曰姦倖妄求而不抑
此至今之所患臣等嘗議之矣又曰惠澤旋壅而不流
[040-10b]
臣以謂朝廷推㤙靡不下究然恐郡縣之吏不稱朝廷
之意或逋負之物合除而未除流竄之人可釋而不釋
如此𩔖者更宜申明聖詔曰將此十二條於軍國庻務
中推求實事有合更張振舉者宻具條上朕當悉心詳
究即議施行有以見陛下求治之心勤切之至所恨臣
等空踈不能上副好問雖然敢不罄竭愚短粗有所裨
然今所陳乃其大略蓋慮繁詞終成虗語徒煩睿鑒無
補大猷臣等欲將十二條事日舉一兩條細述合更張
[040-11a]
振舉事件逐時面奏委曲敷陳所冀言之必行行之必
當斯亦舜禹臯陶吁謨都俞之義也臣等不勝區區
    舉行十二條事件
  聖詔曰徳政闕修刑賞差濫臣等近奏以謂刑不
  為貴近所屈賞不為僥倖所求則無濫矣臣等請
  舉一端如往年蘇舜欽劉巽以進奏院賽神輙用
  官錢即皆坐除名去年曽奭宋永宗賽神亦用官
  錢其罰當與舜欽輩均而曽奭等止停見任近日
[040-11b]
  史昭文等以不覺手下人吏取受梢場錢物衝替
  未得與差遣尋有監梢場官閻繼隆等却為昭文
  所發亦是不覺察專典取受一例衝替而昭文即
  時却令與差遣其同事馮經亦連茹牽復而繼隆
  等衝替如故盖昭文曽奭輩以親近而從輕罰舜
  欽繼隆等以踈逺而受重責又去年親事官作過
  皇城司官吏當坐重責然皆是近臣貴戚止於降
  秩補外纔逾年即皆復職或更遷官往年張沔以
[040-12a]
  保州及李敡事降黜數經大赦至今未復舊職言
  體則皇城司事為重議罪則張沔等輩為輕升擢
  棄廢理似未均不惟刑罰失平實恐貴倖壊法臣
  等以謂今後用法理當振舉更務均平賞典之濫
  則如近日司天監周琮李用晦止以選課日辰便
  乞轉官任子醫官别無勞績妄乞額外轉遷如馮
  𤦺潘象蘇惟和沈遇明之輩頼陛下聖㫁皆與裁
  抑然未悉如先朝之制及前後條貫更欲申明遵
[040-12b]
  守
  聖詔曰人有寃滯而無控雪之路臣等以謂人有
  寃滯必由郡縣按察之官節級陳訴若未伸雪又
  許檢鼓院撾訴計無壅遏之理今欲更敕約轉運
  提刑司凡有理訴並令仔細究詳如事理稍涉寃
  枉即選官就近覆勘勿令煩擾延及貧窮無辜
  聖詔曰官局具設而職務或弛典章備存而綱紀
  不振臣等以謂官得其人職務自舉選才任官止
[040-13a]
  是臣等之責若官須擇人不甚拘以資地事須責
  實當時校其殿最三載考績必行黜陟百官脩方
  孰敢懈弛臣等請略舉其弊只如省府之官及外
  計之任近嵗以來遷改頗速有如假道豈暇舉職
  所以務為一切茍簡之政而職業不脩臣等欲乞
  更頒詔敕約束中外之官必須二年之外方許遷
  替考其殿最而升降之若特敕擢才則不在兹限
  所謂典章者朝廷之大法祖宗之舊制舉而行之
[040-13b]
  執而用之豈有綱紀不振哉盖近嵗以來縁貴倖
  之臣墮大法壊舊制者多矣臣等略舉其尤者祖
  宗之制官有定員今員外而置官者多矣如幹當
  皇城軍頭司及醫官使副之比是矣又俸禄之法
  各有定制等級賦與固不可差今則有任觀察使
  而請留後俸者如此之𩔖其徒實繁臣等欲乞今
  後更不溢舊額而置官逾本官而受俸一守祖宗
  舊制不為貴倖所侵則綱紀振矣乞特頒一詔處
[040-14a]
  分
  聖詔曰賢智在下遺而弗舉臣等常謂舉賢擇才
  輔臣之職輔臣不能悉知衆才惟當謹擇臺省長
  官州郡大吏使如近制各舉所知庻幾無遺才矣
  然臣等敢不益勵憃愚博求才智將期得士之美
  上副任賢之心
  聖詔曰姦倖妄求而不抑臣等以謂近日貴戚醫
  工卜祝及諸司人吏因縁請託妄述㣲勞希求内
[040-14b]
  降如此之𩔖盡守條制一切裁抑則官邪之蹊可
  以漸塞
  聖詔曰惠澤旋壅而不流臣等嘗謂凡有推㤙靡
  不下究猶恐州郡之吏不稱朝廷之意或逋負之
  物當除而未除流竄之人可釋而未釋臣等欲乞
  應經前年大赦合放負欠物色如省司以未見保
  明文字州郡以未受朝省指揮至今尚行催理者
  令速勘依赦蠲除編配之人除屬揀選路分外有
[040-15a]
  已經量移情理輕者令具元犯奏聞看詳依赦釋
  放
  聖詔曰民已困匱而無寛恤之實又曰科役煩重
  肆成暴刻臣等以謂國用窘則科役煩科役煩則
  民困匱民力既困國用自乏雖欲恤民不可得已
  臣等請言其國用窘乏之由恭惟祖宗以來置兵
  與吏及賞賚賜予皆有定制量入以出故財不屈
  乏自康定用兵之後添募新兵幾四十萬數年以
[040-15b]
  來雖逃亡減廢之外猶不減三十萬餘每嵗所費
  衣糧錢物等共約三千萬貫匹兩石束賜賚之數
  不在焉兼自慶厯二年後來添給二㓂金帛每嵗
  共四十餘萬匹兩加以頻遭水旱復除租賦則國
  用不得不窘故國用窘則科役煩科役煩則民力
  困今將恤民之困窮寛民之科役正在省冗費而
  已省冗費之大者在減冗兵臣等已嘗奏述欲於
  今冬别立揀兵之格宻降付逐路轉運使俟至春
[040-16a]
  首依常年例計會帥臣同共依新格擇選必甚減
  得冗費其次則罷不急之土木停無功之賜予抑
  僥倖之求請省員外之冗官衣服用度務崇質素
  多方節約諸事簡儉年嵗之間漸期足用國用既
  足則科役不煩科役之不煩則是恤民之實矣
  聖詔曰軍政簡墮莫為經制臣等嘗謂謹擇將帥
  不務姑息勿使貴臣驕將害之軍政自肅矣
  聖詔曰教令輕出有所未安臣等嘗謂謹乃出令
[040-16b]
  令出惟行若輕出之必有未允則數易屢改此為
  政之大弊若近日錢令鹽法為弊不細而建言者
  謀之不臧未嘗有責此所以致輕改作而易受弊
  也往年建言諸州招刺義軍去嵗却揀配諸軍人
  心騷然其始不能詳謹致不數年便有改易臣略
  舉此數條盖事之稍大者也皇祐元年上時為昭/文館大學士中書門
  下平/章事
    上仁宗論水災     呉 奎
[040-17a]
臣竊見近嵗以來水不潤下盗賊横起皆隂盛所致陛
下寅畏天命宜格善祥而反應以災沴其故何哉夫帝
王之美莫大乎進賢退不肖賢者進則君子各以𩔖升
而陽勝陽勝而善祥可致也不肖者退則小人各以𩔖
伏而隂虧隂虧而災沴可銷也今天下之人皆謂之賢
陛下亦知其賢然不能進天下之人皆謂之不肖陛下
亦知其不肖然不能退重以内寵驕恣近習回撓夷狄
桀驁奸邪交傷隂盛如此寧不致大異哉且朝廷之過
[040-17b]
常在乎無事之時因循而不為有事之後顛沛而失錯
中外臣寮平時建一䇿舉一官雖有可取皆沮抑而不
行又從而媒孽謂之生事如河北河東盗賊行路之人
皆已傳布大臣不以為事至執通判傷廵檢然後倉皇
於數路之間移易官守立重賞以募之不亦晚乎事將
有大於此者將如之何幸陛下留意皇祐三年八月/上時知諌院
    上仁宗論天久不雨    劉 敞
臣伏以古今之通義主逸而臣勞陛下親聽萬幾日昃
[040-18a]
不倦與羣臣等勤矣今又聞以天久不雨之故降服徹
膳躬自暴露夜輒升壇禱祠達旦不寐此則聖躬之勞
過於羣臣羣臣實未有及陛下者也臣竊聞之不勝其
憂且水旱之數未可前測設復彌月連旬不如聖意陛
下何能專以萬乗之體為羣臣代勞哉如令萬一冒風
寒霜霧之苦有所不怡陛下當使誰受其責而宗廟社
稷之憂獨在陛下陛下不可不自愛也詩書百家聖賢
精論皆曰人者天地之心人和則天地之和至矣近者
[040-18b]
大赦恩及四海解宿逋裁減常税宥過除罪與之自新
徳厚如此和氣宜應而愆亢尤甚者臣之愚竊意今日
政事所褒進所刑罰所施舍所廢置猶有未合人心不
當天意者故令隂陽否隔也陛下誠少加聖㤙延問正
直日新其徳則和氣可致時雨可望何必降服徹膳躬
自暴露涉風寒霜霧之險増宗廟社稷之憂非計之安
者也陛下視羣臣百姓如子羣臣百姓望陛下如父父
以子將失所之故深自克責不避災疾而子方晏然自
[040-19a]
若不可謂孝臣雖賤切不勝犬馬之心又以謂救旱之
術在彼不在此故敢冒昧陳聞惟陛下裁擇皇祐四年上/時知制誥
  上仁宗論水旱乞裁節國用  范 鎮
臣竊聞陛下每遇水旱或時災變必露立向天痛自克
責盡精竭慮無所不至堯舜用心亦不過是然願陛下
稍推廣之推廣之術在於使官吏稱職民力優裕而已
今民力困甚而朝廷取之不已是官吏不稱使陛下憂
勤於上而人民愁苦於下也伏見國家用調責之三司
[040-19b]
三司責之轉運使轉運使責之州州責之縣縣責之民
至民而止民竭其力以佐公上而用猶不足則怨嗟之
氣干戾天地此水旱災變所以作也願陛下推前憂勤
之心明詔中書樞宻大臣使考求祖宗朝及天聖中兵
數與官吏之數與天下賦入之數斟酌損益立為條章
上下遵守則國用有常而民力有餘陛下雖髙拱深居
無所事而天地之和至矣又何憂水旱災變之患而自
克責如此其勞乎臣居常念此至熟今䝉陛下選任不
[040-20a]
敢不自竭盡然亦不敢逺引前古難行之事所陳惟祖
宗時及天聖中陛下躬親之政伏惟留神采擇至和元/年八月
上時知諫院鎮後/有三疏具兵制門
    上仁宗論黒氣蔽日及風雨寒暑變異
               范 鎮
臣伏以去冬多南風今春多西北風乍寒乍暑欲雨不
雨又有黒氣蔽日此皆人事之所感動也黒氣隂也小
人也日陽也君象也黒氣蔽日者隂侵陽小人惑君也
[040-20b]
欲雨不雨者政事不决也陳執中為相不病而家居者
百日矣陛下以御史之言決一婢死而欲退宰相為是
即乞速退執中以解天意以御史之言為非乞敕執中
起視事無使天意久不決也寒暑者賞罰也乍寒乍暑
不當賞而賞不當罰而罰也鄧保吉有過於法不當為
内侍都知鄧宣言不歴邉任於法不當為内侍都知押
班未幾又改官石全彬不當為觀察使為觀察使未幾
為内侍副都知其餘攀縁改遷皆不應法律是不當賞
[040-21a]
而賞也陛下有㫖不應法律賞罰聽中書樞宻大臣執
奏而中書樞密大臣不執奏是當罰而不罰也冬而多
南風春而多西北風皆逆氣也風主號令主思慮陛下
思慮若為小人所惑而號令數變易也天變之發或發
於未然之前或發於已然之後皆所以覺悟人君也君
脩人事以應天變則災異可為福祥也陛下如欲應乍
寒乍暑之變莫若追還鄧保吉等過恩而明正中書樞
宻大臣之罪也陛下如欲應欲雨不雨之變莫若速定
[040-21b]
陳執中進退之勢以決中外之惑也陛下如欲應冬多
南風春多西風之變莫若精其思慮而不數變號令也
凡此皆古聖賢通天人之術著乎經史使後世為人君
者視之以奉天為人臣者法之以事君者也非臣之臆
説也陛下無以臣非才廢臣所陳先聖賢之言則臣之
幸也非特臣之幸也天下之幸也社稷之福也惟妖星
之變及今一年臣消息所未知也今春諸路無麥苖禾
種不入而山東尤甚山東盗所起處萬一盗起陛下將
[040-22a]
何以待之妖星之變殆恐為此此臣所以居言責之地
而不得黙黙也臣四嵗而亡父七嵗而亡母今食陛下
之禄父母之養為不及已其所可為者合忠孝一意以
事陛下耳若於此時畏避而不盡言則臣負不忠不孝
之罪於陛下也至和二年三月/上時知諫院
    上仁宗論水旱之本    劉 敞
臣伏見城中近日流民衆多皆扶老擕幼無復生意問
其所從來或云久旱耕種失業或云河溢田廬蕩盡竊
[040-22b]
聞聖慈憫其如此多方救濟此誠陛下為民父母之意
足以感動羣心臣猶謂但可寛目前之急而已非救本
之術也譬如良醫療病必先審其病源病源不除彊食
無益今百姓之病已可見矣父子兄弟不能相保鰥寡
孤獨不能自存彊者流轉弱者死亡所以致此者其源
在水旱也所以致水旱者其本在隂陽不和也所以致
隂陽不和者其端在人事不修也然則三公之職主和
隂陽而議臣之任主明天人陛下何不責三公以其職
[040-23a]
使之陳隂陽不和之理詢議臣以其學使之述天人相
與之際參之聖心以觀今日政事若陛下所委任皆已
得人所施為皆已應天則水旱者盖無妄之災不足憂
矣若天人之際少有不合豈得安然坐視其病心知其
源不思救之哉臣言似迂其理實切今羣臣為陛下謀
者不過煑粥糶米名為救濟其實亦欲欺聪明自解免
而已非謀國之體也又今天氣當暑反寒率多常風雨
澤愆候秋成不可必願陛下速思所以救其本者召致
[040-23b]
和氣無令聖心重増焦勞則天下幸甚至和二年上/時知制誥
    上仁宗論水旱之本    范 鎮
臣伏見今嵗無麥苖朝廷為放税免役及以常平倉軍
食倉拯貸存䘏之恩不為不至矣然而人民流離父母
妻子不能相保者平居無事時不少寛其力役輕其租
賦嵗雖大熟使民不得終嵗之飽及一小歉故雖加重
施固已不及事矣此無他重歛之政在前也今特一穀
不熟耳而流民如此就使九穀皆不熟朝廷將如之何
[040-24a]
臣竊以水旱之作由民之不足而怨民之不足而怨由
有司之重歛有司之重歛由官冗兵多與土木之費而
經制不立也又聞許汝鄭等處蝗蝻復生蝗蝻之生亦
由貪政之所感也天意以謂貪政之取民猶蝗蝻之食
苖故頻年生蝗蝻以覺悟陛下也春秋魯宣公十五年
秋初履畆冬蝝生説者以謂縁履畆而生此所謂貪政
之感也國家自陜西用兵増兵以來賦役煩重近年不
惜髙爵重禄假借匪人轉運司復於常賦外進羡錢以
[040-24b]
助南郊其餘無名歛率不可勝計此皆貪政之發發於
掊刻暴虐此民所以怨也所以干天地之和也水旱之
所作也臣前所言官冗兵多民困者屢矣未䝉報下伏
乞陛下敕大臣檢臣前所上章考今官數兵數與賦入
之數立為經制又罷土木之費使民得足食而少休則
天地之和至矣古人言太平者止於民之足食也今誠
能立經制省官與兵節土木之費使民足食陛下髙拱
深居而太平坐致顧陛下責任大臣如何耳至和二年/四月上時
[040-25a]
知諫/院
    上仁宗論水災     歐陽修
臣伏覩近降詔書以雨水為災許中外臣寮上封言事
有以見陛下畏天愛人恐懼修省之意也竊以雨水為
患自古有之然未有水入國門大臣奔走淹浸社稷破
壞都城者此蓋天地之大變也至於王城京邑浩如陂
湖衝溺奔逃號呼晝夜人畜死者不知其數其幸免者
屋宇摧塌無以容身縛棧露居上雨下水纍纍老幼狼
[040-25b]
藉於天街之中又聞城外墳塜亦被浸注棺槨浮出骸
骨漂流此皆聞之可傷見之可憫生者不安其室死者
又不得藏此亦近世水災未有若斯之甚者此外四方
奏報無日不來或云閉塞城門或云衝破市邑或云河
内決千百歩濶或云水頭髙三四丈餘道路隔絶田苖
蕩盡是則大川小水皆出為災遠方近畿無不被害此
陛下所以警懼隠惻至仁之心廣為諮詢冀以消復竊
以天人之際影響不差未有不召而自至之災亦未有
[040-26a]
已出而無應之變其變既大則其憂亦深臣愚謂非小
小有為可以塞此大異也必當思宗廟社稷之重察安
危禍福之機追已往之闕失防未萌之患害如此等事
不過一二而已自古人君必有儲嗣所以承宗社之重
而不可闕者也陛下臨御三十餘年而儲嗣未立此久
闕之典也近聞臣寮多以此事為言大臣亦嘗進議陛
下聖意久而未決而庸臣愚士知小忠而不知大體者
因以為異事遂生嫌疑之論此不思之甚也且自古帝
[040-26b]
王有子至三二十人者甚多材髙年長羅列於朝者亦衆
而為其君父者莫不皆享無窮之安豈有所嫌而斥其子
耶若陛下鄂王豫王皆在至今則儲宫之建久矣世之庸人
偶見陛下乆無皇子忽聞此議遂以云云爾且書曰一
人元良萬邦以貞盖謂定天下之根本上承宗廟之重
亦所以絶臣下之邪謀自古儲嗣所以安人主也若果
如庸人嫌疑之論是常無儲嗣則人主安有儲嗣則人
主危此臣所謂不思之甚也臣又見自古帝王建立儲
[040-27a]
嗣既以承宗廟之重又以為國家美慶之事故每立太
子則不敢專享其美必大赦天下凡為人父後者皆被
恩澤所以與天下同其慶喜然則非惡事也漢文帝初
即位之明年羣臣再三請立太子文帝再三謙遜而後
從之當時羣臣不自疑而敢請漢文帝亦不疑其臣有
二心者臣主之情通故也五代之主或出武人或出夷
狄如後唐明宗尤惡人言太子事羣臣莫敢正言有何
澤者嘗上書乞立太子明宗大怒謂其子從榮曰羣臣
[040-27b]
欲以汝為太子我將歸老於河東由是臣下更不敢言
然而漢文帝立太子之後享國長久為漢太宗是則何
害為明主也後唐明宗儲嗣不早定而秦王從榮後以
舉兵窺覬陷於大禍後唐遂亂此前世之事也况聞臣
寮所請但欲擇宗室為皇子爾未即以為儲貳也伏惟
陛下仁聖聪明洞鑒今古必謂此事國家大計當謹重
而不可輕發所以遲之耳非惡人言而不欲為也然朝
廷大議中外已聞不宜久而不決昨自春首以來陛下
[040-28a]
服藥於内大臣早夜不敢歸家飲食醫藥侍於左右如
人子之侍父自古君臣未有若此之親者也下至羣臣
士庻婦女嬰孩晝夜禱祈填咽道路發於至誠不可禁
止以此見臣民盡忠䝉陛下之德厚受陛下之㤙深故
屬陛下之慮遠也今之所請天下臣民所以為愛君計
也陛下何疑而不從乎中外之臣既喜陛下聖躬康復
又見皇子出入宫中朝夕問安侍膳於左右然後文武
羣臣奉表章為陛下賀辭人墨客稱述本支之盛為陛
[040-28b]
下歌之頌之豈不美哉伏願陛下出於聖斷擇宗室之
賢者依古禮文且以為子未用立為儲也既可以徐察
其賢否亦可以俟皇子之生臣又見樞宻使狄青出自
行伍遂掌樞宻始初議者以為不可今三四年間外未
見過失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且武臣掌國機宻而得
軍情豈是國家之利臣前有封奏其説甚詳具述青未
是竒材但於今世將率中稍可稱耳雖其心不為惡不
幸為軍士所喜深恐因此陷青以禍而為國家生事欲
[040-29a]
乞且罷青樞務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為國家消未
萌之患盖縁軍中士卒及閭巷人民以至士大夫間未
有不以此事為言者惟陛下未知之耳臣之前奏乞留
中而出自聖斷若陛下猶以臣言為疑乞出臣前奏使
執政大臣公議此二者當今之急務也凡所謂五行災
異之學臣雖不能知然其大意可推而見也五行傳曰
簡宗社則水為災陛下嚴奉祭祀可謂至矣惟未立儲
貳易曰主器莫若長子殆此之警戒乎至於水者隂也
[040-29b]
兵亦隂也武臣亦隂也此推𩔖而易見者天之譴告茍
不虚發惟陛下深思而早決庶幾可以消弭災患而轉
為福應也臣伏覩詔書曰悉心以陳無有所諱故臣敢
及之若其他時政之失必有羣臣應詔為陛下言臣言
狂計愚惟陛下裁擇至和三年七月上/時為翰林學士
 
 
 宋名臣奏議巻四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