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8 宋名臣奏議-宋-趙汝愚 (master)


[11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十二
            宋 趙汝愚 編
  財賦門
   新法四
    上神宗乞罷提舉常平倉官吏
                吕公著
臣近兩具劄子言乞罷提舉常平廣惠倉官吏未䝉施
[112-1b]
行臣竊惟朝廷自頒行此法以來中外議者皆以為本
非惠民實欲掊利人情憂懼物論沸騰朝廷以法令既
行憚於改作直至取大臣所奏逐條疏駮巧為辨説敷
告天下其餘中外官守或因有所論列或以不即奉行
皆欲劾問專以朝廷之威杜塞衆口是以比日以來人
情愈更不寧臣伏思陛下自即位之始慨然有大有為
之志其規模固欲高視近古然今日所行纔一二末事
頗已輕失人心縱使法意雖善其施設固亦未工况人
[112-2a]
無智愚皆以為不便伏望愽米公議盡罷諸路所遣提
舉官委提刑或轉運司且於三兩路相度支散候見得
於民無害則不獨此法可以推行其它處置皆足以取
信於人若百姓終以為病朝廷亟為改之猶不至害及
天下所有臣前奏伏乞檢㑹付外施行熙寧三年三月/上時為御史中
丞王安石讀公著奏于上前曰常平法何以致人情憂/懼陛下即位以來詢采人言甚衆亦甞有言和買紬絹
舊陜西青苖錢法害民否惟江西用鹽折和買絹錢即/言者非一以此明青苖及和買不為百姓所苦今常平
俵錢法取息皆薄於舊青苖和買其間防禦搔擾取人/便利甚多何故乃至人情憂懼也又讀至取大臣奏疏
[112-2b]
逐條疏駁巧為辨説敷告天下上曰如此則韓琦安得/不動心乎安石曰朝廷作有理之法令藩鎮逐條疏駁
而執法乃不以為非方鎮作無理章奏朝廷諄諄曉諭/而執法乃謂之巧為辨説即非理之政言事官當逐條
辨論其非以開悟陛下之聰明可也今但言巧/為辨説而不見辨説之不當則其情可見矣
    上神宗論新法      蘇 軾
臣聞之益戒于禹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仲虺言湯之
徳曰用人惟已改過不吝秦穆䘮師于殽悔痛自誓孔
子録之自古聰明豪傑之主如漢高帝唐太宗皆以受
諌如流改過不憚號為秦漢以來百王之冠也孔子曰
[112-3a]
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
之聖賢舉動明白正直不當如是耶所用之人有邪有
正所作之事有是有非邪正兩言而足正則用之邪則
去之是則行之非則止之此理甚明猶飢之必食渇之
必飲豈有别生義理曲加粉飾而能欺天下哉書曰與
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陛下自去歳以來所
行新法皆不與治同道立條例司遣青苖使歛助役錢
行均輸法四海騷動行路怨嗟自宰相以下皆知其非
[112-3b]
而不敢争臣愚惷不識忌諱廼者上疏論之詳矣而學
術淺陋不足以感動聖明近者故相舊臣藩鎮侍從雜
然争言不便以至臺諫二三人本其所與締交唱和表
裏之人也然猶不免一言其非者豈非物議沸騰事勢
迫切而不可止歟自非見利忘義居之不疑者孰肯終
始膠固不自湔洗如蒲師孟乞免提舉胡宗愈不願檢
詳如逃垢穢唯恐不脱人情畏惡一至於此近者中外
讙言陛下已有悔悟意道路相慶如䝉大賚實望陛下
[112-4a]
於旬日之間渙發徳音洗蕩乖僻追還使者而罷條例
司今者側聴所為蓋不過使監司體量抑配而已比之
未悟所較㡬何此孟子所謂知兄臂之不可紾而姑勸
以徐知鄰鷄之不可攘而月取其一帝王改過豈如是
哉臣又聞陛下以為此法且可試之三路臣以為此法
譬之醫者之用毒以人之死生試其未效之方三路之
民豈非陛下赤子而可試以毒乎今日之政小用則小
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而不已則亂亡隨之臣非敢過
[112-4b]
為危論以聳動陛下也自古存亡之所寄者四人而已
一曰民二曰軍三曰吏四曰士此四人者一失其心足
以生變今陛下一舉而兼犯之青苖助役之法成則農
不安均輸之令出則商賈不行而民始憂矣併省諸軍
迫逐老病至使戍兵之妻與士卒雜處其間貶殺軍人
有同降配遷徙淮甸近若流放年近五十人人懷憂而
軍始怨矣内則不敢謀於元臣侍從而專用新進小生
外則不責成於守令監司而專用青苖使者多置閑局
[112-5a]
以擯老成而吏始解體矣陛下臨軒選士天下謂之龍
飛榜而進士一人首削舊恩示不復用所削者一人而
已然士莫不悵恨者以陛下有厭薄其徒之意也今議
者又欲漸消進士純取明經雖未有成法而小人招權
自以為功更相扇揺以謂必行而士始失望矣今進士
半天下自二十以上便不能誦記注義為明經之學若
法令一行則士皆懷廢棄之憂而人才長短終不在此
昔秦禁挾書而諸生皆抱其業以歸勝廣相與出力而
[112-5b]
亡秦者豈有他哉亦以失業而亡所歸也故臣願陛下
勿復言此民憂而軍怨吏解體而士失望禍亂之源有
大於此者乎今未見也一旦有急則致命之士必寡矣
方是之時不知希合茍容之徒能為陛下收板蕩止土
崩乎去歳諸軍之始併也左右之人皆以士心樂併告
陛下近者放停軍人李興告虎翼吏率錢行賂以求不
併則士卒不樂可知矣夫謟諛之人茍務合意不憚欺
罔者𩔖皆如此故凡言百姓樂請青苖錢出助役錢者
[112-6a]
皆不可信陛下以為青苖抑配果可禁乎不唯不可禁
廼不當禁也何以言之若此錢放而不收則州縣官吏
不免責罰若此錢果不抑配則願請之户後必難收索
前有抑配之禁後有失陷之責為陛下官吏不亦難乎
故臣以為既行青苖則不當禁抑配其勢然也人皆謂
陛下聖明神武必能徙義修慝以致太平而近日之事
乃有文過遂非之風此臣所以憤懣太息而不能巳也
昔賈充用事天下憂恐而庾純任愷戮力排之及充出
[112-6b]
鎮秦凉忠臣義士莫不相慶屈指數日以望惟新之化
而馮紞之徒更相告語曰賈公逺放吾等失勢矣於是
相與獻謀而充復留則晉氏之亂成於此矣自古唯小
人為難去何則去一人而其黨破壞是以為之計謀游
説者衆也今天下賢者亦將以此觀陛下為進退之决
或再失望則知㡬之士相率而逝矣豈皆如臣等輩偷
安懷禄而不忍去哉猖狂不遜忤陛下多矣不敢復望
寛恩俯伏引領以待誅殛熙寧三年三月上時為/直史館開封府推官
[112-7a]
    上神宗論新法      范 鎮
臣伏以陛下以一人之尊而居天下士民之上所恃者
綱紀也綱紀者上下之分而已今内則中書之政歸於
條例司外則轉運提㸃刑獄及州縣之權奪於提舉常
平廣惠倉司上下之分侵撓如此陛下之綱紀何恃乎
且法者所以示信天下也陛下初詔云公家無所利其
入今河北提舉司乃自第一等給錢有差皆令出三分
利豈為公家無所利其入乎又云不願者不得抑配今
[112-7b]
上等人戸既令出息又令保任貧户豈不為抑配乎近
詔諸路提㸃刑獄嚴加覺察又令開封府鞫問吕景諸
路提㸃刑獄肯為陛下覺察乎法令如此而欲天下取
信不可得也外議紛紛皆云自古以來未有天子而開
課場者民雖至愚不可不畏伏乞檢臣前二奏罷青苗
錢追還使者而歸農田水利差役於州縣以正綱紀以
息民言而幸天下臣不勝區區之愚熙寧三年三月上/時為翰林學士先
是侯叔獻屢督提㸃開封府界縣鎮事吕景散青苗錢/景以畿内諸縣各有屯兵毎歳課利錢僅能供諸軍請
[112-8a]
給無有贏餘條例司又別以買陜西鹽鈔錢十五萬貫/為青苗錢景言府界人戸見倚閣貸糧五十餘萬石今
又散青苖錢十五萬貫恐民力不能堪王安石怒令開/封府鞫問吕景故鎮上此奏王安石曰鎮所言天子開
課場若非陛下畧見周禮有此則豈得不以為愧恥前/代人主幾人能以周禮决事此所以流俗之言常勝也
然以周禮决事者學周公之次者也真學周公者仰觀/天俯察地中考人事若於理可為則雖周公未嘗有此
亦必為之此乃真學周公者/也安石强辨飾姦大扺𩔖此
    上神宗論條例司畫一申明青苖事
                韓 琦
     熈寧三年三月四日制置三司條例司言/羣臣數言常平新法不便今畫一申明乞
[112-8b]
     敕諸路安撫轉運提㸃刑獄提舉官曉諭/所屬官吏使知法意一言者謂元敕云公
     家無所利其入今河北提舉官乃令取息/三分失信於百姓本司今案周禮泉府之
     官乃云貸者取息有至二十而五凡國家/之財用取具焉今常平新法豫給青苗錢
     但約熟時酌中物價熟時物貴即許量减/市價納錢即是未定合納實數故河北約
     束州縣納錢不得過三分京西陜西等路/大扺不過二分諸路所約惟河北最多然
     云不過三分即非定取三分之息若物價/低平即有當納本色不取其息或止收一
     二分息時多少相補比周禮貸民取息立/定分數巳不為多近又令預給價錢若遇
     物價極貴亦不得過三分既比周禮所取/尤少於元條欲廣儲蓄量减時價指揮不
[112-9a]
     相違戾固無失信之理又周禮國事財用/取具於泉府之官賖貸之息今常平不領
     於三司専以振民乏絶比周公之法乃不/以取具國事之財用故云公家無所利其
     入一言者謂上三等戸及城郭有物力戸/即從來兼并之家今乃立定貫石許之貸
     借非抑兼并之意又河北毎保須上三等/戸一人上等戸必不願請官吏既防貧戸
     不能送納豈免差充甲頭以備代陪又提/舉官峻責州縣如民不願請即結罪申報
     若選官曉諭却願請即當別作行遣州縣/官吏懼提舉官曉諭或須散配本司今案
     鄉村上三等城郭有物力戸亦有闕乏之/時從人舉債豈皆是兼并之家今貸貧民
     有餘則以給此等戸免令就私家取一倍/之息乃是元敇抑兼并之意河北毎保須
[112-9b]
     上三等戸一人者蓋以檢防浮浪之人若/有上戸肯保即非浮浪之人若無上戸肯
     保即不許支給何須更行散配若謂上三/等戸必不願請須差作甲頭以抑勒違法
     今年開封諸縣甚有三等戸願請即非抑勒/以近驗逺事理可知至於提舉司約束止関
     防因循避事壊法之人非廹脅須令抑配若/提舉官或急於求利諷州縣抑配即諸路有
     安撫轉運提㸃刑獄其為朝廷委任皆在提/舉官之上若有州縣官員故欲隳壊新法或
     曲徇提舉官意㫖抑勒百姓當糾舉依法施/行及具事狀聞奏豈宜以官吏違法之故遂
     欲廢法一言者謂百姓各有本戸稅賦及豫/買綢絹又加此一重豫給青苗錢則人戸不
     易本司今案百姓稅賦之外逐路承例科斂/名目誠多然當闕乏時不免私家舉債出息
[112-10a]
     常至一倍此所以貧者愈困也今貸與常平/本錢廼齊其艱急又令約熟時斛斗物價貴
     賤然後令納見錢比元本不得過二分是免/於兼并之家舉一倍息民戸有何不易一言
     者謂但躬行莭儉常莭浮費自然國用不乏/何必使興利之臣四出以致逺近之疑本司
     今案先王之政未嘗不以食貨為始張官置/吏大抵多為農事也近世以來農人尤為困
     苦朝廷但有徭役加之初無嵗時備助至有/非泛用度或不免就上等戸强借錢物百姓
     典賣田産以供暴令今置提舉常平廣惠倉/官兼管當農田水利差役事者凡以此而已
     固非使之朘削百姓以佐人主私費豈得謂/之興利之臣而致逺近之疑一言者謂今常
     平千餘萬緡散作青苗錢民所欠負財力既/竭加以水旱之災不得不為之倚閣因郊赦
[112-10b]
     除之十年之後千餘萬緡散而不收矣常平/舊法白合古制而無失䧟之弊不當變改本
     司今案常平新法豫給價錢並令公人識認/又須十戸以上為一保如河北又須保内有
     三等戸一人自來関防未能備具如此乃不/聞有拖欠除放則常平新法自非官吏故欲
     沮壞不容獨致失陷官物今新法之中兼存/舊法但以舊法廣儲蓄抑兼并振貧弱之方
     尚為未備又無專領官司所以諸路例多糴/貴價斛斗至有經數年出糴不行無補振救
     又糶糴之時官吏奸弊百端故須約周禮賖/貸増修新法専置一司提舉覺察非廢舊法
     違古制也一言者謂新法不當示之條約明/言利息本司今案周官貸民明言以國服為
     息蓋聖人立法惟示信於天下取之以道非/以為私於理何嫌而不可明示條約一言者
[112-11a]
     謂坊郭戸既無苗不可貸借本司今案常平/舊法亦糶與坊郭之人今若給散農民冇餘
     仍不許坊郭之人貸借是令常平有餘積餘/藏而坊郭之人獨不被朝廷振救之惠也周
     禮貸民之法無都邑鄙野之限今新法乃約/周禮太平巳試之法非専用陜西豫散青苗
     條貫也今新法方行官吏不能體朝廷立法/之意公共推行或以錢斛抑配與人或利在
     易為催納専貸與物力高强之戸或不及時/給納故縱公吏乞取致百姓枉有縻費或不
     量民物力給與錢斛太多致難催納或不能/関防辨察令浮浪之人為一保冐請官物致
     難催納或拖延不為及時催納自是州縣官/吏弛慢因縁為奸不可歸咎於法乞令逐路
     安撫轉運提㸃刑獄提舉官常切覺察依條/施行命官具案取㫖重行黜罰安撫轉運提
[112-11b]
     㸃刑獄提舉官失於舉覺致朝廷察/訪得實亦當量罸第行朝典從之
臣近以河北路差官置司春夏放青苖錢明取三分之
利有傷國體上下皆知不便而以制置條例司是大臣
主領但人人腹誹不敢公言臣被顧三朝又職當安撫
實不忍雷同黙黙遂詳陳利害本末乞加博訪所冀陛
下洒然開悟亟更改使天下歌舞聖明不為盛徳之累
老臣獻忠之心豈有他也今䝉制置司以臣所言皆為
不當條件疏駮乞申敇諸路及直指揮進奏院以中書
[112-12a]
曉諭劄子頒行天下臣詳制置司疏駮事件多刪去臣
元奏要切之語唯舉大概專用偏詞曲為沮難及引周
禮國服為息之説文其繆妄上以欺罔聖聴下以愚弄
天下之人將使無敢復言其非者臣不勝痛憤須至再
有辨列欲望親覽然後降付中書樞密院看詳送御史
臺集百官定議如臣言不當甘從竄殛若制置司處置
乖方天下必受其弊即乞依臣前奏盡罷諸路提舉官
只委提㸃刑獄司依常平舊法施行以慰衆心
[112-12b]
 一制置司云周禮泉府之官民之貸者取息有至二
  十而五國之財用取具焉今常平新法比周禮貸
  民取息立定分數已不為多遇物價極貴亦不得
  過三分即比周禮所取尤少臣切以周公立太平之
  法必無剥民取利之理但漢儒以去聖之逺解釋
  或有異同按周禮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歛市之不
  售貨之滯於民用者以其價買之物掲而書之以
  待不時買者各從其抵臣謂周制民有貨財在市
[112-13a]
  而無人買或有積滯而妨民用者則官以時價買
  之書其物價以示民若有急求者則以官元買價
  與之此所謂王道也經又云凡賖者祭祀無過旬
  日喪紀無過三月鄭衆釋云賖貰也以祭祀喪紀
  故從官貰買物賈公彦疏云賖與民不取利也經
  又云凡民之貸與其有司辨之以國服為之息鄭
  衆釋云貸者謂從官借本賈也故有息使民弗利
  以其所賈之國所出為息也假令其國出絲絮則
[112-13b]
  以絲絮償其國出絺葛則以絺葛償臣所謂周制
  有從官借本賈者亦不以求民之利但令變所貸
  錢使輸國服即以為息也此所謂王道也而鄭康
  成釋云以其於國服事之税為息也於國事受園
  㕓之田而貸萬泉者則期出息五百臣謂周禮園
  㕓二十而税一近郊十一逺郊二十而三甸稍縣
  都皆無過十二惟漆林之征二十而五漆林自然
  所生非人力所作故税重康成乃約此法謂從官
[112-14a]
  貸錢若受園㕓之地貸萬錢者出息五百公彦因
  而疏解謂近郊十一者萬錢期出息一千逺郊二
  十而三者萬錢期出息一千五百甸稍縣都之民
  萬錢期出息二千臣謂如此則須漆林之所取貸
  萬錢息二千五百也然當時未必如此今放青苖
  錢凡春貸十千半年之内便令納利二千秋再放
  十千至歳終又令納利二千則是貸萬錢者不間
  逺近之地歳令出息四千也周禮至逺之地出息
[112-14b]
  二千今青苖取息尚過周禮一倍則制置司言比
  周禮取息也已不為多亦是欺㒺聖聴且謂天下
  之人皆不能辨也且古今異制貴於便時周禮所
  載有不可施於今者其事非一若謂泉府一職今
  可施行則上所言以官錢買在市不售及民間積
  滯之貨俟民急求則依元買價與之民有祭祀喪
  紀就官中借物限旬日三月還官而不取其利制置
  司何不將此周公太平已試之法盡申明而行之豈
[112-15a]
  可獨舉注疏貸錢取息之一事以詆天下之公言
  哉鄭康成又注云王莽時貸以治産業者但計贏
  所受息無過歳什一公彦疏解云莽時雖計本多
  少為定及其催科惟所贏多少假令萬金歳贏萬
  泉催一千贏五千催五百餘皆據利催什一臣謂
  王莽時官貸本萬錢歳終贏得萬錢止令納一千
  若贏錢更少則納息更薄比今於青苖錢取利尤
  為寛少而王莽之後上自兩漢下及有唐更不聞
[112-15b]
  有貸錢取利之法今制置司遇堯舜之主不以二
  帝三王之道上禆聖政而貸錢取利更過王莽之
  時此天下不得不指以為非而老臣不可不辨也
  况今天下田税已重固非周禮什一之政則又隨
  畆更有農具牛皮鹽錢趜鞋錢之𩔖凡十餘名件
  謂之雜錢每遇夏秋起納官中更以綢絹斛斗抵
  估價值令民以此雜錢折納又毎歳散官鹽與民
  謂之蠶鹽折納絹帛吏有預買和買綢絹如此之
[112-16a]
  類不可悉舉皆周禮田税什一之外加斂之物取
  利已厚傷農已深柰何更引周禮國服為息之説
  謂放青苖錢取利乃周公太平已試之法此則誣
  汙聖典蔽惑睿明老臣不得不太息而慟哭也
 一制置司云提舉官約束州縣納錢不得過三分二
  分蓋恐納時斛㪷倍貴州縣量減錢數不多若物
  價低平即有合納本色不收其息臣亦謂此論之
  不實也縁小麥最為不禁停蓄之物自來常平倉
[112-16b]
  不糴蓋恐積留損壞今歳雨雪及時麥價必賤提
  舉官必不肯令民納本色蓋納下本色則無由變
  轉若於轉運司兑換價錢則諸處軍糧支小麥絶
  少必難兑換既難兑換則占壓本錢下次無錢散
  與民户臣以此知制置司提舉官本無令民納斛
  斗之意故開此許納見錢一門將來止令言民願
  納錢息不容納本色則民須至糶麥納錢豈不殃
  害百姓惟陛下早悟臣言
[112-17a]
 一制置司云鄉村上三等及城郭有物業戸亦有闕
  乏之時從人舉債豈是兼并之家臣切以鄉村上
  三等及城郭有物業之戸非臣獨知是從來兼并
  之家此天下之人共知也今制置司以為非兼并
  之家者止欲多散青苖錢與之而得利亦多也其
  如敕意本務拯濟困乏却以錢放與此等戸則天
  下明知朝廷專以取利為意實傷國體制置司若
  謂周官有貸民之法取之以道於理无嫌在今兼
[112-17b]
  并之家例開質庫置課場若恐取民倍息以傷貧
  細則所在皆可官自開置以抑兼并然自前世以
  來惡其大近衰削不忍為之今青苖錢一事無乃
  近於此乎又云毎保須上三等户一人者蓋以檢
  防浮浪之人此則抑勒之勢不假臣言而自明矣
  又云若謂上三等户必不肯請領至差作甲頭即
  自是抑勒違法此又殊不察事勢人情有不得已
  而為之者且青苖之法内有大臣力主事在必行
[112-18a]
  外有專差之官唯以散錢數多為職辦州縣官吏
  徃徃變抑勒而為情願者蓋事勢不得不懼而人
  情不得不從也監司之官其於事勢人情亦何異
  此九重高逺豈得盡知惟陛下早賜辨察
 一制置司云先王之政未甞不以食貨為始張官置
  吏大抵多農事也近世以來農人猶為困苦朝廷
  非泛用度或不免就上等户强借錢物百姓典賣
  田産物業以供暴令今置提舉常平廣惠倉官兼
[112-18b]
  農田水利差役使者凡以為此固非使之朘削百
  姓以佐人主私費亦豈得謂之興利之臣而致逺
  近之疑臣詳制置司明舉貸錢取利之法謂取之
  以道於理無嫌則非興利而何至於東南所差均
  輸之官亦皆興利之臣也且西川四路鄉村民多
  大姓一姓所有客户動是三五百家自來衣食貸
  借仰以為生今若差官置司更以青苖錢與之則
  客於主户處從來借貸既不可免又須出此一重
[112-19a]
  官中利息其他百姓固不願請青苖錢又廣南路
  土曠人稀水鄉之俗粗足生計今亦置官司貸錢
  取利故於逺民尤為不便豈得不謂之致逺近之
  疑國家幅員至廣一方水旱時所不免然未甞不
  假貸糧種盡救荒之政以濟䘏之故能饑饉者復
  蘇流庸者復安自祖宗以來可謂仁政充洽矣
  而未甞就上等户强借錢物唯是英宗及陛下即
  位之初天下各有優賞朝廷自京師應副未及間
[112-19b]
  故有三兩路州軍甞措借於坊郭富民然亦即時
  輦還今制置司指為暴令以頒布天下是唯知主
  張青苖之法而不顧毁讟之甚誠可駭也
 一制置司云常平舊法亦糶與坊郭之人周禮貸民
  無都邑鄙野之限今新法乃約周禮太平巳試之
  法即非專用陜西青苖條貫也臣詳制置司此説
  尤為不實蓋自來常平倉遇歳不稔物價稍高合
  减元價出糴之時郷村則下諸縣取逐鄉近下等
[112-20a]
  户姓名印給闗子令執赴倉每户糴與三石或兩
  石坊郭則每日糴與浮居户毎口五㪷或一㪷故
  民受實惠甚濟饑乏即未甞見坊郭有物力戶乃
  來零糴常平倉斛斗者此蓋制置司以青苖為名
  欲多借錢與坊郭有物業之人以望得利之多假
  稱周禮太平已試之法以謂無都邑鄙野之限以文
  其曲説惟陛下深詳其妄
 一臣近以内藏庫絹二十萬匹為河北常平本錢轉
[112-20b]
  運常平倉司遂申制置司募請人依青苖錢法制
  置司劄子依所申施行坊郭户願者亦聴真定府
  請絹三萬匹未及般取常平倉司差殿侍康承丙
  詣属縣催促真定以為張皇騷擾戒承丙毌下縣
  牒常平倉司追還牒臣照㑹臣遂録奏庶朝廷見
  其為害之深却准中書劄子康承丙本皮公弼等
  乞充差使幹當兼累令提㸃刑獄司覺察所散青
  苖錢不得勒令或有抑配便令止絶具當職官姓
[112-21a]
  名奏劄與臣知臣勘㑹轉運司昨配賣絹與坊郭
  户毎匹估價錢一千五百三十理一千六百限半
  年納錢下等户猶有破賣家財方能貼納者今提
  舉官以絹二十萬匹毎匹上等作一千三百五十
  每千取利二分毎匹已是一千六百一十下等作
  一千三百并利亦是一十五百六十並隨税納是
  百餘日納足與轉運司賣價全不相逺即於農民
  豈不為害更差使臣督迫給散縣邑小官茍免過
[112-21b]
  咎以抑配為情願何可辨明且制置司雖大臣主
  領然終是定奪之所今直指揮許散絹與鄉村戶
  依青苖法納錢及令坊郭戶願請者亦聴則自來
  未有定奪之司事不闗中書樞密院不奉聖㫖直
  可施行者如是則中書之外又有一中書也中書
  行事亦須進呈或候畫可未嘗直處分惟陛下察
  其專也如是則知在外守職臣寮誰敢不從願早
  賜辨察使事歸政府庶於國體為便熙寧三年三/月上時判相
[112-22a]
  州先是琦奏康承丙令事王安石以為朝廷差承/丙令徃來幹當真定府不當擅止之知府呉中復
  當勘曽公亮等曰公弼不當遣指使預民事當勘/今勘呉中復豈不倒置安石欲劄與公弼中復知
  公亮等曰此乃韓琦奏乞罪提舉官如何反劄與/中復安石曰當劄與琦知公亮等以為不可陳次
  升曰人主當如天地豈當規規與人辨是非安石/曰始中書以為公弼等當劾及陛下明見公弼無
  罪乃言曰人主不當辨是非辨是非但可施於公/弼而不可施於韓琦亦何以為天地上卒從安石
  言劄送琦故/琦復有此奏
    上神宗論條例司畫一申明青苖事
                孫 覺
[112-22b]
臣竊見制置三司條例司畫一文字頒行天下曉諭官
吏使知法意其凡有七至於論斂散出入之弊分城郭
田野之民憂將來之陷失其利害灼然人人所能知者
臣皆請置而不論至於援引經誼以傅㑹先王之典防
微杜漸將以召怨賈禍者臣得極為陛下陳之其條有
三謹具如後
 一新法云周禮泉府以謂民之貸者有至二十而五
  而曰國事之財用取具焉今者不過三分即此貸
[112-23a]
  民取息已不為多今常平之物不領於三司比周
  公之法乃不以取具國事之財用故云公家無所
  利其入臣竊以謂周家綱紀天下其法至密小大
  詳略之設有條本末先後之施有序所治大者不
  領其詳所當後者不先於本故其法始於治地而
  其效至於天下無一人之獄此其積累乃自於文
  王武王周公三聖人者上取堯舜夏商之遺法損
  益彌縫之至是而始備嗚呼其亦難成矣哉周之
[112-23b]
  法如此其詳且備矣民之養生喪死者既已無憾
  則又慮夫祭祀喪紀與夫不可知之乏絶故為之
  立賖貸之法以隂相之所以備民之艱難而示彌
  縫之至也以其時考之冝若四民皆有作而無一
  人得為惰游之民者今天官九職其九曰閒民無
  常職轉移執事則是周法雖密而先王亦恐其疎
  而或有脱焉者故又設閒民之職以待轉移之人
  亦猶賖貸之所以待非常也賖貸者不可以徒予
[112-24a]
  必使以國服輸息蓋又寓勤生節用之意以俟其
  怠惰者耳若夫國事之財用取具者蓋謂泉府所
  領若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有買有予并賖貸
  法而舉之焉若專取於泉府則冢宰九賦之𩔖將
  安用耶至國服之息説者不明先鄭後鄭各為一
  解康成曰於國事受園㕓之田而貸萬泉者期出
  息五百則是一歳之中貸錢十千而出五百之息
  是為一十而一矣又曰王莽時民貸以治産業者
[112-24b]
  但計贏所得受息無過歳計什一則是莽時雖計
  多少為定及其科催唯據所贏多少假令所貸百
  千歳贏十千取一千五千取五百是計贏所得受
  息無過歳計什一也康成雖引載師園㕓為比然
  卒以莽時為據其意蓋為周制亦當爾也不應周
  公取息反重於王莽之時夫以王莽貪亂敗亡之
  法尚不至於以本計息柰何謂周禮太平之制而
  取息之厚乃至是耶况載師所任自園㕓二十而
[112-25a]
  一至漆林二十而五其征五等而漆林之征最重
  以其末作妨農所以抑之使歸本邑今以農民乏
  絶將以補耕助斂乃欲二十而五以比漆林之征
  則是為本末者無以異與周禮之意相違甚矣况
  周官載治法甚詳必欲舉而行之宜有先於此者
  如賖貸之法劉歆行於新室已不效矣莽之亡雖
  不專以此然亦取亡之一道也故臣謂聖世講求
  宜講求先王之法章明較著已試而效者推而行
[112-25b]
  之不當取疑文虚説茍以圖治焉
 一新法將以振乏絶抑兼并此誠為天下者之所慮
  然臣切以謂為此者有施設次第而其效不可以
  遽見若亂其紀綱倒其先後而徒以振乏絶抑兼
  并為意則其治必不成成必不久何以言之西漢
  之時所患者諸侯地大過制無不帝制而天子自
  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戴黄屋至逆節萌起内
  窺京師此其勢非止兼并之放恣貧弱之乏絶也
[112-26a]
  然而賈誼處之不過欲衆建諸侯而少其力鼂錯
  不知出此以謫削諸侯之地而致七國之禍漢室
  㡬亡其後主父偃卒用誼䇿推恩分子弟國邑而
  諸侯銷弱京師以尊所謂安危之㡬豈不在謀蓋
  謂此也今以青苖細故招天下之議使老臣踈外
  而不見聴輔臣遷延而不就職門下執奏而不肯
  行諫官請罪而求去若此其事雖善難以必行况
  復疑文虚説若前之云云者哉臣聞夏之貢法其
[112-26b]
  傳乃自堯舜以來可謂善矣及周之世不可行也
  則變而為助故傳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
  若夫文武周公豈固棄毁先代之法哉蓋時有不
  可行人有不可强不得不舍先聖而從近世棄古
  法而徇人情以舜之世而有苖不率又以禹出兵
  而征之其勢如覆太山以壓卵然以益之一言則
  還師而修徳以舜禹之聖猶不能無過舉其所以
  為不可及者以其能舍已從人唯是之求也今賖
[112-27a]
  貸之法用之於周不過如貢法之善論者之紛紛
  又非止益之一言然而牢閉固拒從而為之辭以
  必其所不必何也臣切憂姦邪之臣乗人情之洶
  洶争欲上章奏疏動揺朝廷外以鈎直取名内實
  結黨連伍小則希權位竊貴勢大或懷不可測之
  姦謀朝廷建法興事不與大臣正士為謀而務排
  其説黜其忠乃使姦邪小人得騁其志日夜増飾
  造作而幸其有變流傳四方駭動天下甚非國家
[112-27b]
  之福也
 一新制以謂周禮國事財用取具於泉府之官賖貸
  之息今常平之物不領於三司專以振民乏絶比
  周公之法乃不以取具國事之財用故云公家無
  所利其入也臣切以謂箕子見象筯而歎曰必為
  玉杯其後果以奢泰亡國孔子以謂為芻靈者為
  善為俑者不仁蓋俑疑於人而後世有用殉者矣
  仁聖之防微慮逺其深矣乎今以泉府不明之法
[112-28a]
  施於主上仁民愛物之時雖云取息二分將以廣
  施散利補助耕斂之乏絶然臣切亦私憂使者不皆
  得其人州縣不能深知朝廷之微意而並縁為姦
  聚斂希㫖則單弱之民或受其弊九重萬里何由
  察而知之今者朝廷清明法令備具而將漕之臣
  迫於財賦之不足州縣之吏畏憚監司之譴訶尚
  且公為掊斂百出千名朝廷明有取息之文俗吏
  不能通知經義則臣又切懷箕子之私憂與仲尼
[112-28b]
  之逺慮也以陛下之睿明天姿仁恕推仁民愛物
  之心而創行新法臣恐萬世之後失其本真有剥
  膚椎髓應上之求者矣則為玉杯以亡國與用人
  而殉死可不深防其漸歟
右臣所條三事非欲與建議之臣争勝負辭辨而已蓋
内竭區區之愚忠外采衆人之正論不敢以虚辭濫説
疑誤天聽伏望陛下㫁以不疑一朝罷去毋使天下疑
朝廷之為利小人幸君子之道消徐講治法躋世太平
[112-29a]
非獨臣之幸甚實四海幸甚熙寧三年三月/上時為右正言
 
 
 
 
 
 
 
[112-29b]
 
 
 
 
 
 
 
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