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8 宋名臣奏議-宋-趙汝愚 (master)


[11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十一
           宋 趙汝愚 編
  財賦門
   新法三
    上神宗論王廣淵和買抑配取息
               李 常
臣近聞京東轉運使王廣淵以陳汝義所進羨餘錢五
[111-1b]
十萬貫隨和買絹錢俵散今却令每貫納見錢一貫五
百於常税折科放買之外又取此二十五萬貫大凡挾
轉運使之勢臨郡縣以鞭笞强百姓出息錢雖倍稱猶
可雖然此而不懲臣恐姦利小人交以掊克為事不思
窮閻敗室日益困窮陛下徳政不復下浹而禍亂起矣
今中下之户有田不過二頃二頃之收不過百斛數口
之家一歲之食過半而輸租糞田吉凶疾病之費悉資
於榖粟今又强之使出錢錢非農夫所常有者不以粟
[111-2a]
易則賣田土而得之或奪其食或廢其生生之業如此
而望民俗安堵冦賊不作難矣竊聞御史程顥已嘗言
乞付有司施行熈寧三年正月上時為右正言先是二/年六月京東轉運司言方春農事興而
民困匱兼并乘具急而貸與之以要利昨冇旨以本路/錢帛一百萬賜河北宜留半以貸貧民歳終可得息二
十五萬中書以謂先時歳貸民錢一千收絹一匹今宜/不收絹止收其直得利當半直下轉運司施行上批不
須歲定所得息錢數或遇絲蚕不熟必致强民認數管/納可詔轉運司民願輸納絹者亦聼隨稅輸納不得抑
配至是監察御史裏行程顥言聞京東轉運使王廣淵/去歳因和買紬絹多抛數日於人戸上配散每錢一千
買紬一匹後來却令買絹并稅絹每匹令輸錢一千五/百文乂配上等戸俵粟豆錢廣淵妄迎合朝廷意故致
[111-2b]
此語轉運司分析以聞廣淵言散粟豆錢本以濟民乏/皆取民願和買依舊比無抑配者王安石為上言廣淵
在京東功狀且曰廣淵為人誠不可知然見陛下欲責/功實乃能趨赴以向聖意所在古者設官諭主意所好
惡使民辟行之恐不當罪其迎合也遂置廣淵不問降/詔日巳行常平新法其粟豆錢自今勿給紬絹本錢撥
𨽻北京封樁息/錢納内藏庫
    上神宗論變更舊制   張方平
臣䝉恩朝對今已奉辭竊惟孤陋之才適偶聖神之㑹
上膺眷遇有異等倫今承特召而來安敢緘黙而去輒
獻愚忠仰禆天聽臣聞人心惟危患生所忽動之甚易
[111-3a]
安之實難禁衛六軍邉防三路撫御之法善制具存民
心戎事國之大本動靜之機安危所繫若民心危揺戎
事興動䇿慮一失綏輯非易祖宗謨烈國家大計甚所
謹重惟此二者不同小事隨宜改易縱有利害容得更
張民猶水也可以載舟亦以覆舟兵猶火也可以焚物
亦以自焚焚溺之害當在吉之先見造形而反已是後
時害成乃悔則何及矣夫人臣之分出處是常國家大
業天下重器譬之輜重豈可輕離願陛下思所以置器
[111-3b]
於安審所以藏身之固廣聰聽於符同之外採公議以
得失之前深察軍民之情厚為社稷之慮使人安其業
上下無怨溥天之下欣戴盛德高拱巖廊之上保此泰
山之安朝廷尊而國體平順氣應而嘉生遂退就誅殛
實所甘之熈寧三年正月方平自留守西京入覲除/判都省固辭不受遂知陳州入辭上此奏
    上神宗論王廣㢘青苗取息 李常等
臣等伏見河北提舉常平廣惠倉王廣亷近至京師倡
言青苗新法已曉諭河北取三分之利又聞制置條例
[111-4a]
司欲取其法行之天下臣竊以為過矣臣畧聞其歛散
之法云下戸恐其負之不敢輒給其上戸則十有七八
願者若爾則與立法之意相違戾矣新法以摧兼并惠
貧弱為意而下戸不及又以贍上等之有餘則是助大
賈蓄家以乘民之不給也何以為輕重盈虛之術乎况
朝廷詔令云凡皆以為民而公家無所利其入是亦先
王散惠興利以為耕歛補助裒益多寡而抑民豪奪之
意也今纔數月而取利三分則與詔㫖甚相乖戾異時
[111-4b]
姦吏旁縁與聚歛之臣刻剥日滋則雖倍稱之息未可
知也劉歆為新莽開賖貸設五均其弊至于亡國但云
計贏所得受息毋過歲什一周禮凡民之貸者以國服
為之息康成之注亦引莽制以為解今使人什三則又
過亡新二矣既許其一歲再貸則其息遂至于什六下
何以堪之哉詩曰曽是掊克歛怨以為德以陛下之睿
聖有意於三代之隆若生財有道用財有節臣恐天下
之財充牣委積而不可勝校而廣㢘小人造端以籠天
[111-5a]
下之利一旦生民重賦至于無聊而怨及於上為害豈
淺哉臣愚伏望陛下寘廣廉于理可懲擅命之吏明詔
有司推法之本意諭所遣提舉官勿以强民一切隨其
所願倘䝉聖慈昭然辨其難以遽行止且試之河北陜
西數路不勝幸甚天下至大生靈至衆不可以倉卒治
熈寧三年正月同右正言孫覺上初敕㫖散青苗錢/並聽民從便毋得抑勒而提舉官務以多散為功又
民富者不願取而貧者乃欲得之即令隨戸等高下品/配又令貧富相兼十人為保首王廣㢘在河北第一等
給十五貫第二等十貫第三等五貫第四等一貫五百/第五等一貫民間喧然不以為便而廣亷入奏稱民間
[111-5b]
歡呼鼓舞歌頌聖/徳言者遂交攻之
    上神宗論青苗      陳 襄
臣近有奏狀為諸路俵散青苗錢官員内有生事擾民
擅違朝㫖乞特與减黜及青苗已行俵散者只令送納
本錢如未俵散處並令罷支等事未䝉朝旨施行竊詳
條例司元降指揮以常平廣惠變為青苗之法申嚴賞
罰督責州縣以謹其給納雖以優民救乏為名其實不
異民間舉放之事以漁民取利而已豈陛下聖明之主
[111-6a]
所宜為之就使國家帑藏空虛財用不足亦未至如經
紀小民放本取利事體削弱如此之甚也今來訪聞諸
路所差官吏為見朝廷屬意財利莫不望風希㫖務為
誅剥以覬幸酬賞茍免黜責或以三分取息或將陳舊
之物紐作貴價兊換支散或不以民之貧富一例抑配
事初如此其後可知臣恐此法一行騷動天下希錐刀
之利失億兆之心貽禍之端未必不由兹始况興事改
法繫國家安危大計上有公卿謀議下有臺諫糾察豈
[111-6b]
可只由條例一司獨專其事置陛下於有過使黎元之
不安茍利一時歛怨天下非細事也臣欲乞將中外臣
寮前後上言常平青苗等不便事件章疏并臣前狀降
付中書令與宻院一處看詳定奪可否及下兩制臣寮
供析利害聞奏庶陛下得以盡天下之公議知事體之
難行特賜寢罷以安人心熈寧三年正月上時/為侍御史知雜事
    上神宗論新法      范 鎮
臣竊以常平倉始於漢之盛時賤則貴而歛之恐傷農
[111-7a]
也貴則賤而散之恐傷民也最為近古雖唐虞之政無
以易也而青苗者唐衰亂之世所為也所為青苗苗青
在田賤估其直收歛未畢而必其償是盜跖之法也今
以盜跖之法而變唐虞不易之政此人情所以不安而
中外驚疑也陛下以上聖之資厲精求治宜先道德以
安民心而服四夷有司乃皇皇於財利使中外人心驚
疑不安臣恐四夷有以窺我也廼者天雨土地生毛天
鳴地震皆民勞之象也伏惟陛下觀天地之變罷青苗
[111-7b]
之舉歸農田水利於州縣追還使者以安民心而解中
外之疑熈寧三年正月上/時為翰林學士
    上神宗論新法      范 鎮
     熙寧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詔諸路常平廣/惠倉給散青苗錢本為恵䘏貧乏並取民
     情願今慮官吏不體此意追呼均配抑勒/翻成騷擾其令諸路提㸃刑獄官體量察
     違者禁止立以名聞敢沮/抑願請者按罰亦如之
臣伏覩近降中書劄子四十道散下諸路約束分俵青
苗錢不得抑配人戸並召情願者特申前詔耳非臣前
[111-8a]
所奏之謂也陛下嫉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少取與多
取猶五十步之與百步耳何擇焉今有二人坐市市物
其一人從其傍下其直以相傾奪則人皆知惡之况朝
廷乎朝廷者非王道不可為乃欲為市道之所惡者乎
異時下戸之舉息者大率千家纔數十百家今又盡敺
而予之錢是天下之下戸皆舉息矣天下之下戸既皆
舉息則其心乃常恐乎公上之責其償而莫寧其志也
且始之予之也則人莫不願其得及責其償則豈能如
[111-8b]
予之之願乎臣恐官廩一散若貸糧之不時得收文移
愈宻而天下多事矣貧富之不均久矣貧者十蓋七八
何也力役科買之數也非富民之多取也富者纔二三
既𣙜其利又責其保任下戸下戸逃則於富者取償是
促富者使貧也貧者既已貧矣又促富者使貧萬一契
丹渝盟秉常盜邉敺貧民與之守禦豈不殆哉且富民
有道在於節費節費有道在於减兵减兵有道在於以
漸為之十年則歲積緡錢五百萬矣積而不已以之為
[111-9a]
國則國用足以之治民則民力寛何用遣使汲汲於聚
歛而取怨於天下之民乎宋興百一十年雖三代太平
未有如今日之長也何則祖宗之規模在於州縣州委
之生殺縣委之賦役慮其或失於中也為之轉運使提
㸃刑獄以按察而糾舉之其委任謹重之道至矣一旦
遣使數十人分撓其權欲天下之心不驚疑可乎而言
者乃謂富人動揺又建議欲設賞以捕繫之是監謗也
監謗而可為於此世乎亦猶興利者之為也臣無言責
[111-9b]
然陛下比者詔書丁寧今兹事體又大不敢緘黙伏乞
檢臣前奏罷青苗錢歸農田水利差役於州縣而召還
使者則天下幸甚熈寧三年/正月上
    上神宗乞罷青苗及諸路提舉官
               韓 琦
 准轉運及常平廣惠司牒支俵青苗錢每十戸以上
 結成一保須第三等以上有物力人充甲頭第五等
 并客戸不得過一貫五百文第四等每戸不得過三
[111-10a]
 貫文第三等每戸不得過六貫文第二等每戸不得
 過十貫文第一等每戸不得過十五貫文如所支錢
 外更有剰數其第三等以上人戸委本縣量度物力
 於今來所定錢數外更添數支給若更剰錢如坊郭
 人戸實有自已物業可充抵當願借請官錢者仍五
 家以上結為一保依鄉村青苗例支錢借不得過物
 業抵當所直價錢之半其逐縣即不得避出納之煩
 令諸色人扇揺人戸却稱不願請領仰逐縣官吏用
[111-10b]
 心曉告如不願請領即具結罪文狀入馬逓申赴當
 司以憑選差清强官徃彼曉諭人戸如却願請領其
 本縣干繫人必别作行遣如事理稍重必具事由申
 奏應夏秋收成合納所請過價錢斛㪷如物價稍貴
 願納見錢者當議於市價上减樸錢數仍比附元請
 價錢上十分中不得過三分假令一戸請過錢一貫
 文如送納見錢不得過一貫三百文
臣竊以國之頒號令立法制必信其言而使民受實惠
[111-11a]
則四方觀聽孰不欣服伏詳熈寧二年詔書務在優民
不使兼并乘其急以邀倍息凡此皆以為民而公家無
所利其入謂合先王散惠興利抑民兼并之意也今乃
鄉村自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錢貫三等以上更許增添
坊郭戸有物業抵當者依青苗例支借且鄉村上三等
并坊郭有物業戸乃從來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錢
每借一千令納一千三百則是官放息錢與初詔抑兼
并濟困乏之意絶相違戾欲民信服不可得也又鄉村
[111-11b]
保須有物力人為甲頭雖云不得抑勒而上戸既有物
力必不願請官吏防保内下戸不能送納豈免差充甲
頭以備代陪復峻責諸縣人不願請即令結罪申報若
選官曉諭却有願請者則干繫人别作行遣或具申奏
官吏懼提舉司勢可升黜又防選官曉諭之時豈無貧
下浮浪願請之人茍免捃拾須行散配且下戸見官中
散錢誰不願請然本戸夏秋各有稅賦又有預買及轉
運司和買兩色紬絹積年倚閣借貸麥種錢之類名目
[111-12a]
甚多今更増納此一重出利青苗錢愚民一時借請則
甚易至納時則甚難故自制下以來一路官吏上下惶
惑皆謂若不抑散則上戸必不願請近下等第與無業
客戸雖或願請必難催納將來必有行督索及勒干繫
書手典押耆長戸同保人等均陪之患大凡兼并者所
放錢雖取利稍厚縁有逋欠官中不許受理徃徃舊債
未償其半早已續得貸錢兼并者既有資本故能使相
因歲月漸而取之今官貸青苗錢則不然須夏秋隨稅
[111-12b]
送納災傷及五分已上方許次料催還若連兩料災傷
則必官無本錢接續支給官本因而寖有失陷其害明
白如此更有縁此煩費虛擾之事不敢具述去歲河朔
豐熟常平倉糴米斗錢不過七十五至八十五以來若
乘時收歛遇貴出糶不唯合於古制而無失陷之弊兼
民被實惠亦足收其羨贏今諸倉方有糴入而提舉亟
令住止蓋盡要散充青苗錢指望三分之利收為巳功
縣邑小官敢不奉行豈暇更䘏貽民乆逺之患哉諸路
[111-13a]
所行必料大率如此朝廷若謂陜西嘗放青苗錢官有
所得而民以為便此乃轉運司因軍儲有闕遇自冬涉
春雨雪及時麥苗滋盛决見成熟行於一時則可也今
乃差官置司為每歲春夏常行之法而取利三分豈陜
西權宜之比哉兼初詔且於京東淮南河北三路先行
此法候成次第即令諸路施行今此三路方憂不能奉
行而遽於諸路徧差提舉官以至西川廣南亦皆置使
伏惟陛下自臨御以來夙夜憂勞勵精求治况承祖宗
[111-13b]
百年仁政之後民浸德澤唯知寛䘏未嘗過擾但躬行
節儉以先天下常節浮費漸汰冗食自然國用不乏何
必使興利之臣紛紛四出以致逺邇之疑哉欲望聖明
更賜博訪若臣言不妄乞盡罷諸路提舉官只委提㸃
刑獄官依常平舊法施行熈寧三年二月上時判大名/府上親袖琦奏出示執政曰
琦真忠臣雖在外不㤀王室朕始謂可以利民不意乃/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審且坊郭安得青苖而使者亦
强取之乎王安石進曰茍從其所欲雖坊郭何害因難/琦奏曰陛下修常平法所以助民至於收息亦周公遺
法也且如桑𢎞羊籠天下貨賄以奉人主私欲此乃所/謂興利之臣也今陛下置官為天下理財非以佐私欲
[111-14a]
則安可謂之興利之臣乎上曰坊郭俵錢如何曽公亮/陳升之皆以為不當俵安石曰坊郭所以俵錢者以常
平本多農田所須已足而有餘則因以賑市人乏絶又/以廣常平儲也廣常平儲所以備百姓之凶荒不知於
義有何所害公亮曰坊郭上等户則無所用之下等户/則難於輸納安石曰既取情願則無所用者自不俵既
有保甲則難於納者自不能誚矣升之曰但恐州縣避/難索之故抑配上戸耳安石曰抑配誠恐有之然俟其
冇嚴行黜責一二人則其弊自絶如河北路則恐不可/抑配聞韓琦自諷諭諸縣言百姓皆不願投狀唯一縣
初以為不便而為司録陳紘者說譬曰若朝廷更選人/體問而百姓反稱情願則奈何於是乃不敢投狀儻河
北一路有一人不願則韓琦必受其狀以聞今琦自入/奏乃無此則百姓不以為不便提舉官不敢抑勒可知
矣然上終以韓琦所説為疑安石曰臣以為此事至小/利害亦易明且使州縣抑配上戸俵十五貫錢又必令
[111-14b]
出三分息錢一戸所倍止三貫錢因廣常平儲蓄以待/百姓㓙荒則比之前代科百姓出米為義倉米未為不
善况又不令抑配有何所害而上煩聖心過慮臣論此/一事已及十數萬言然陛下尚不能無疑如此事尚為
異論所惑則天下何事可為上曰要須盡人言料文彦/博呂公著亦以為不可但腹非而已韓琦獨肯來說真
忠臣也安石曰事誠當盡人之情偽事之是非若於情偽/是非不能深察唯務多納人言則恐非但常平事不可
為事事皆無可為者翌日安石遂稱病/不出詔以琦奏付三司制置條例司
    上神宗乞罷提舉官吏及住散青苗錢
                吕公著
臣竊聞近日中外臣寮累有章疏乞罷昨差提舉常平
[111-15a]
廣惠倉官吏及住散人戸青苗錢至今未有施行臣伏
思朝廷所以特遣使人頒行新法本欲惠恤百姓非為
剥下奉上朝廷之意固已甚善然而朝野沸騰皆以為
不便者蓋由朝廷處置前後自相違戾如昨來元本敕
㫖止於河北京東淮南三路後來忽然續差官吏徧行
天下所差官吏往往多不得人如蘇涓王廣亷皮公弼
之徒張皇事勢必欲生事邀功朱經李元瑜之輩庸猥
下才所在為人輕笑其間取利之條日増惠民之意漸
[111-15b]
失所以人心揺動日益不寧臣欲乞應前來所遣官吏
可一切罷歸其青苗錢且只於近京一兩路專委提刑
司或轉運司相度俵散務要惠民不必取利候散及一
二年如見得於公私無損實有惠濟推之諸路亦未為
晚兼人心亦自信服若一二年間民猶以為不便則朝
廷亦宜改作不可必遂前失如此則人心自安無不得
熈寧二年二月上/時為御史中丞
    上神宗再論青苗錢   吕公著
[111-16a]
臣近具劄子言制置三司條例司本出權宜合從廢罷
諸路散青苗錢違戾元降敕㫖及遣提舉官等不當並
宜追還昨日亦曾面奏未䝉施行臣伏思近日朝廷頗
有更張其意雖欲便民然其間事理豈能盡當茍博采
羣言事有未便者不憚改作則善莫大焉若舉措既失
人心已揺專以朝廷之威欲勝衆多之口則恐執之愈
久物情益更不安至於迷而後復所失多矣伏乞特賜
檢㑹臣前奏降出施行熈寧三年/二月上
[111-16b]
    上神宗乞罷條例司常平使者
               司馬光
臣蒙聖恩除樞宻副使仍屢遣陳承禮等趣臣就職德
意汪洋天隆地厚非臣隕身糜骨所能報稱然臣切惟
陛下所以用臣之意蓋察臣狂直庶㡬有補於國家臣
所以事陛下之心亦不過竭其愚𠂻以禆聖德之萬一
若陛下徒以禄位榮臣而不取其言則是以天官私非
其人臣徒以禄位自榮而不能救生民之患則是盜竊
[111-17a]
朝廷名器以私其一身誠恐上累陛下之至公下䘮微
臣之素守此臣所以屢違詔命不敢祗受者也臣伏見
陛下天縱英明勵精求治思得嘉謀以新天下而建畫
之臣不能仰副聖意思慮未熟講議未精徒見目前之
小利不顧永久之大害憂政事之不治不能輔陛下修
祖宗之令典乃更變亂先王之政刑患財利之不足不
能勸陛下以恭儉節用乃更遣聚歛之臣誅剥齊民設
官則以冗增冗立法則以苛益苛使四海危駭百姓騷
[111-17b]
然猶且堅執而行之不肯自以為非也臣先曾上疏言
不當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又言天下之事當委之轉運
使知州知縣不當别遣使者擾亂其間又嘗因經筵侍
坐言散青苗錢不便自後朝廷更遣使者四十餘人分
行天下以提舉管當常平廣惠倉相度差役農田水利
為名其實專使之散青苗錢臣竊自疑智識淺短不足
以知天下變通之務又疑因臣之言激怒建畫之臣使
行之更力由是閉口不敢復言今行之纔數月中外鼎
[111-18a]
沸皆以散青苗錢為不便然後臣乃敢發口復言彼言
青苗錢不便者大率但知所遣使者或年少位卑倚勢
作威陵轢州縣騷擾百姓止論今日之害耳臣所憂者
乃在十年之後非今日也夫民之所以有貧富者由其
材性愚智不同富者智識差長憂深思逺寧勞筋苦骨
惡衣菲食終不肯取債於人故其家常有贏餘而不至
狼狽也貧者啙窳偷生不為逺慮一醉之外無復贏餘
急則取債於人積不能償至於鬻妻賣子凍餒填溝壑
[111-18b]
而不知自悔也是以富者常借貸貧民以自饒而貧者
常假貸富民以自存雖苦樂不均然猶彼此相資以保
其生今縣官乃自出息錢以春秋貸民民之冨者皆不
願請貧者乃欲得之而提舉官欲以多散為功故不問
民之貧富各隨戸等抑配與之富者與債仍多貧者與
債差少多者至十五緡少者不减千錢州縣官吏恐逋
欠為負必令貧富相兼共為保甲仍以富者為之魁首
貧者得錢隨手皆盡將來粟麥小有不登二稅且不能
[111-19a]
輸况於息錢固不能償吏督之急則散而之四方富者
不去則獨償數家所負力竭不逮則官必為之倚閣春
債未畢秋債復來歴年寖深債負益重或值㐫年則流
轉死亡幸而豐稔則州縣之吏併催積年所負之債是
使百姓無有豐㐫長無蘇息之期也貧者既盡富者亦
貧臣恐十年之外富者無㡬何矣富者既盡若不幸國
家有邉隅之警興師動衆凡粟帛軍須之費將從誰取
之臣不知今者天下所散青苗錢凡㡬千萬緡若民力
[111-19b]
既竭加以水旱之災州縣之吏果有仁心愛民者安得
不為之請於朝廷乞因郊赦而除之朝廷自祖宗以來
以仁政養民豈有視其流亡轉死而必責其所負其勢
不得不從請者之言也然則官錢㡬千萬緡已放散而
不返矣官錢既放散而百姓又困竭但使閭胥里長於
收督之際有乞取之資此可以謂之善計乎且常平倉
者乃三代聖王之遺法非獨李悝耿壽昌能為之也榖
賤不傷農榖貴不傷民民賴其食而官收其利法之善
[111-20a]
者無過於此比來所以隳廢者由官吏不得人非法之
失也今聞條例司盡以常平倉錢為青苗錢又以其榖
換轉運司錢是欲盡壞常平專行青苗也國家每遇㐫
年供軍食自不能足用固無羨餘以濟饑民所賴者止
有常平倉錢榖耳今一旦盡作青苗錢散之向去若有
豐年將以何錢平糴若有㐫年將以何榖賙贍乎臣竊
聞先帝嘗出内藏庫錢一百萬緡助天下常平倉作糴
本前日天下常平倉錢榖共約一千餘萬貫石今無故
[111-20b]
盡散之他日若思常平之法復欲收聚何時得及此數
乎臣所謂散青苗錢之害猶小而壞常平倉之害尤大
也今國家每有大費三司所不能供者陛下輒取内藏
庫物以給之彼内藏庫者乃祖宗累世之所蓄聚以備
軍旅非常之用也使其物常如泉源流出於庫無有窮
竭之時則可矣若本皆歛之於民以實之則有時而空
矣昔漢文帝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
人十家之産也吾何以臺為太宗時兖王嘗作假山召
[111-21a]
寮屬置酒觀之翊善姚坦獨俛首不視王强使視之坦
曰坦唯見血山耳不見假山王驚問其故坦曰坦在田
舎時見州縣督稅里胥臨門捕人父子兄弟送縣笞撻
血流滿身愁苦之聲不可忍聞此假山皆民租賦所為
非血山而何是時上亦自為假山聞之遽命毁之今陛
下令薛向於江淮為貿易以一二百萬緡畀之又散青
苗錢數千萬緡其餘五十萬三十萬者固不足數爾其
為露臺假山之費不亦多乎陛下聰明仁儉固不減漢
[111-21b]
文帝及太宗然而視弃財物如糞土者蓋未知其所從
來皆出於生民之膏血耳陛下若終信條例司所言推
而行之不肯變更以循舊貫十年之外富室既盡常平
已壞帑藏又空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水旱餓殍滿野
加以四夷侵犯邉境羽書狎至戎車塞路攻城不已轉
餉不休當是之時民之羸者不轉死溝壑壯者不聚為
盜賊將何之矣秦之陳勝呉廣漢之赤眉黄巾唐之黄
巢皆窮民之所為也大勢既去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
[111-22a]
矣臣竊惟太祖太宗躬擐甲胄櫛風沐雨跋履山川䝉
犯矢石以為子孫成光明盛大之業如此其美也陛下
試取臣所進歴年圖觀之自周末以來至于國初一千
三百六十有二年其間亂離板蕩則固多矣至於中外
無事不見兵革百有餘年如國朝之盛者豈易得乎此
臣所以尤為陛下痛惜者也書曰民不靜亦惟在王宫
邦君室臣切觀方今四夷親附邉鄙不聳五榖和熟盜
賊稀簡是宜為天下和樂無事之時而中外恟恟人不
[111-22b]
自安者無他故也正由朝廷有制置三司條例司諸路
有提舉管當常平廣惠倉使者爭獻謀畫各矜智巧變
更祖宗法度侵奪細民常産掊歛財利以希恩寵非獨
此青苗一事而已至於欲計畝率錢雇人充役決汴水
以種稻及溉民田及欲洩三十六陂水募人耕佃若此
之𩔖不可悉數道路之人共所非笑而條例司自以為
高奇之䇿以授常平使者必欲行之天下恐其興作之
不已皆如青苗為害於民也故小大惶惶不敢自安茍
[111-23a]
不罷廢此局則生民必無休息之期矣陛下誠能昭然
覺悟采納臣言罷制置三司條例司及追還諸路提舉
管當常平廣惠倉使者其官員並送審官院與合入差遣
青苗錢巳散者令州縣官豐熟日催收本錢更不取利
未散者毋得更散其常平倉錢榖依舊封樁令提㸃刑
獄司管當則太平之業依然復故矣兹事明如白黒易
如反掌陛下何憚而不為也如此臣雖盡納官爵但得
為太平之民以終餘年其幸多矣茍言不足采陛下雖
[111-23b]
引而寘諸二府徒使天下指臣為貪榮冒寵之人未審
陛下將何所用之不勝惓惓狂愚之誠惟聖明裁處熈/寧
三年二月上光懇/辭樞副章六七上
    上神宗封還罷司馬光副樞劄子
                范 鎮
臣准中書送司馬光劄子奉聖㫖依乞收還樞宻副使
敕告依舊供職送學士院降詔旨臣伏見司馬光稱近
曽上疏乞罷制置三司條例司及追還諸路常平廣惠
[111-24a]
倉使者未聞朝廷少賜采録但聞條例司愈用事催散
青苗錢愈急中外人情愈惶惶不安臣當此際獨以何
心敢當高位臣竊以姚元崇以十事要明皇明皇盡用
之然未有大於此者而開元之政遂致太平今光但以
一事欲除其害之徧天下者乃未拜命時所言而陛下
乃追還光樞宻副使之命者考求義理竊所未安臣前
日進讀延英閣吕惠卿言青苗錢皆是民間情願就令
臣為富家使臣保任九家下戸令官中取債則臣實不
[111-24b]
願以臣之心觀天下之心恐不相逺更乞陛下宣問二
府大臣及左右侍從之臣此言是與不是天下人心如
此不如此今臣所陳大抵與司馬光相類而光追還新
命則臣亦合加罪責所有下學士院文字未敢行下謹
具封納伏乞陛下特賜詳察熈寧三年三月上時為/翰林學士兼銀臺司
    上神宗論罷司馬光樞宻范鎮封駮司不當
                孫 覺
臣前日延和面奉聖㫖議改青苗法復常平舊制又患
[111-25a]
諸路提舉非其人有意更易臣切喜嘆以為中外之論
正欲如此而聖諭及之真臣等之所望四方之所幸也
翹足企首以俟德音昨日又聞罷司馬光樞宻副使罷
范鎮通進封駮司若以司馬光爭論青苗新法拒違詔
除鎮從而和之駮正而不肯下則是青苗之議持之尚
堅而延和宣諭或亦有不果者歟臣屢嘗奏聞青苗新
法極為細事徒以大臣講求不詳議論不審而倉卒茍
且擾動天下故人情不安論難鋒起當此時雖有善謀
[111-25b]
良法難以推行况考之於古而或差施之於今而未當
措置舛錯如此其甚者哉奈何以難行之法惡人議之
至罷一樞宻副使絀一封駮司流聞四方所損不細傳
載後世何以觀法昔成王剪桐葉以戲叔虞史佚從而
封之曰天子無戲言西府之重何止如封國司馬光之直
諒豈但方於叔虞誥敕之嚴固不並於桐葉陛下有戲
言之過則號令之所被眩人以空虛無用之文誥命之
所加示人以玩弄可移之物書曰令出惟行不惟反易
[111-26a]
曰汗其大號令行而更收汗出而復反何以使人信而
誅其或惰者乎朝廷設官分職固欲人守其官士稱其
職也范鎮封駮識者莫不是之不能聽用其言奈何罷
其職任傳曰守道不如守官鎮能守其官是封駮之得
人也遽然罷之豈將患其不順已耶不順陛下者多見
容不順執政者輒見斥臣恐人主之權或移於下矣失
職者固法之所誅守官者又朝廷之所弃不知陛下將
取固禄保位茍容其身以備員充數乎不然何宜進者
[111-26b]
反聽其罷宜任者反從而黜耶臣以陛下致今日之紛
紜而在朝羣臣徃徃求去者何耶徒以青苗新法人情
不安所遣使者多非其人大臣建議而不從言者力爭
而不聽至於罷免柄臣之新命黜責禁近之守官推劾
諫臣之風聞内外騰沸駭動四方臣切憂他變相縁而
生治亂從此分矣伏望聖慈采羣論之所長奮乾剛之
獨斷稍復常平之舊法悉罷提舉之庶官自然人情復
安中外如故熈寧三年三月/上時為右正言
[111-27a]
 
 
 
 
 
 
 
 
[111-27b]
 
 
 
 
 
 
 
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