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8 宋名臣奏議-宋-趙汝愚 (master)


[08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宋名臣奏議巻八十六
            宋 趙汝愚 編
  禮樂門
   明堂
    上仁宗議上帝五帝同異 宋 祁
臣竊見鄭康成以上天之神凡六昊天者天皇大帝五
帝者太微五帝王肅曰昊天唯一神以五帝為次神而
[086-1b]
諸儒附鄭者多故據而為説云凡合祭五帝一嵗有二
祀龍見之月祭於南郊謂之大雩一也九月大饗於明
堂宗祀文王以配二也祭明堂者諸儒之言不同或説
周家祭五天帝皆明堂中以五人帝及文王配五官神
坐廷中以武王配號曰祖宗禮所謂祖文王而宗武王
者也施設神位準五行相向以為法威仰在卯西面熛
怒在午北靣樞紐在未北面招矩在酉東面叶光紀在
子南面太皥炎帝黄帝少皥髙辛各在其位少退勾芒
[086-2a]
祝融后土蓐收元㝠皆在人帝下少後文王坐太皥之
南位如主人武王少退或曰合祭之日五精之帝皆西
面其牲則天帝各一犢合用十牲文王之牲用太牢以
詩我將篇曰我將我享維牛維羊文王武王而用太牢
者以五人帝各專配一天為之主主足為外神依止則
文王汎配五帝矣不專配則所用牲得從盡物之享云
漢武帝祠太一五帝於明堂上坐特以太牢禮畢燎堂
下晉武帝初議明堂羣臣曰五帝即天也五氣時異故
[086-2b]
殊其號雖名有五其實一帝明堂南郊宜除五帝坐五
郊改五精之號皆同稱昊天上帝合設一位而已詔可
時韓陽建言古建明堂咸秩五帝無祭一天者帝下詔
曰徃者衆議除明堂五帝位考之禮文不正其復之摯
虞議以為漢魏故事明堂祀五帝之神新禮五帝即上
帝上帝即天也明堂除五帝之位惟祭上帝按仲尼稱
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周禮祀
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四望非地則上帝非天斷可識
[086-3a]
矣郊丘之祀掃地而祭牲用繭栗器用陶匏事反其始
故配以逺祖明堂之祭備物以薦三牲並陳籩豆成列
禮同人理故配以近考郊堂兆位居然異體牲牢品物
質文殊趣且祖考同配非謂尊嚴之美三日再祀非謂
不黷之義其非一神亦足明矣昔在上古生為明王没
配五行故太昊配木神農配火少昊配金髙辛配水黄
帝配土此五帝者配天之神同兆之於四郊報之於明
堂祀天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或以為五精之帝佐
[086-3b]
天育物者也前代相因莫之或廢前韓陽上書宜如舊
祀五帝詔已施用請改定新禮從之唐禮部尚書許敬
宗議祠令新禮並用鄭氏六天之説圎丘祀昊天上帝
南郊祀太微案鄭氏唯據䜟緯以説六天皆謂星象而
昊天上帝不属穹蒼其注月令周官以昊天上帝為北
辰曜魄寳注孝經明堂為太微五帝案易日月麗於天
百穀草木麗於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足明辰象非天
草木非地毛萇傳曰元氣浩大則稱昊天逺視蒼蒼則
[086-4a]
稱蒼天此則蒼昊為體不入星例且天地各一是曰兩
儀天尚無二帝焉有六是以王肅羣儒咸非其義起居
舍人王仲丘又以正觀禮季秋祀五帝於明堂顯慶禮
祀昊天上帝於明堂准孝經説先儒以為昊天是感精
之帝上帝即太微五帝且上帝之號本属昊天周禮王
將旅上帝張氈案設皇邸祀五帝張大次小次由此言
之上帝之與五帝自有差等不可混而為一鄭注孝經
上帝者天之別名神無二主故異其處以避后稷孔安
[086-4b]
國曰帝亦天也然則禋享上帝有合經義而五方皆祀
行之已久請二禮並行以成月令大享帝之義詔可自
是不改國朝因之臣案諸儒之説上帝及五帝紛然不
一王肅以為上帝即昊天鄭康成謂昊天為皇大帝五
帝為太微五帝王鄭二説既顯學者争為執辨雖天子
亦不能果定其文然臣以為就經言之仲尼之意儻可
見也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又曰郊
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周頌我將
[086-5a]
篇曰祀文王也我將我享維牛維羊惟天其右之伊嘏
文王既右饗之孝經言配天而後言上帝詩當言帝右
而云天右是天為上帝上帝為天互文以見義也天之
所以為天帝者先儒之議多矣近大儒孫奭建言天雖
一神以其至尊故有多名亦猶人君稱王皇后辟天王
天子皇帝縣官臣民曰陛下曰太官曰上服用曰乗輿
出入曰車駕各隨德義而稱亦以至尊故也以天帝之
神迭主五時故聖人制禮謂之五帝非五帝各一神也
[086-5b]
以謂儒不怪詩傳天有五名而獨怪帝有五號奭又以
嵗九祭皆主於天至日圜丘正月祈穀五時迎氣孟夏
雩季秋享凡九惟至日其禮最大故稱曰昊天上帝昊
天者以體稱上帝者以德兼舉禮大故其餘則否至於
大雩祈百穀之雨大享報百穀之成以五帝者有生成
之功祈報之禮闕一不可雖止一神並陳五位不知神
之於彼乎於此乎奭言如是是其得也然而欲去昊天
上帝一位止設五帝臣以為禮有未然號昊天者以其
[086-6a]
元氣魁然乗五行王氣普臨萬物因時顯功人強以名
故春曰青帝夏曰赤帝猶春為蒼天冬為上天耳唐以
來二家二説兼行故今享禮有六帝位雖然奭許於彼
於此而求之矣何獨是五而非六乎故兼存則示聖人
尊天奉神不敢有所裁抑皇祐二年三月/上時判太常寺
    上神宗乞惟設昊天上帝一坐趙君錫
臣謹按周禮掌次職曰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祀五帝
則設大次小次又司服職曰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
[086-6b]
冕祀五帝亦如之明上帝與五帝異矣則孝經所謂宗
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者非可兼五帝也考之易詩
書所稱上帝非一易曰先王作樂崇徳殷薦之上帝以配
祖考詩曰昭事上帝聿懐多福又曰上帝是祗書曰以
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又曰惟皇上帝降𠂻于下民
如此𩔖者豈可皆以五帝而言之自鄭氏之學興乃有
六天之説而事非經見至晉泰始初論者始以為非遂
於明堂設昊天上帝一坐而已唐顯慶禮亦止祀昊天
[086-7a]
上帝於明堂今大饗在近議者猶以謂上帝可以及五
帝臣等請如聖詔祀英宗皇帝於明堂惟以配上帝至
誠精禋以稱皇帝嚴父之意元豐三年八月上/時知太常禮院
    上哲宗請復用皇祐典禮  蘇 轍
臣聞三代常祀一嵗九祭天再祭地皆天子親之故其
於祭也或祭昊天或祭五天或獨祭一天或祭皇地祗
或祭神州地祗要於一嵗而親祀必遍降及近世嵗之
常祀皆有司攝事三嵗而後一親祀祀之疎數古今之
[086-7b]
變相逺如此然則其禮之不同蓋亦其勢然也謹按國
朝舊典冬至圜丘必兼饗天地從祀百神若其有故不
祀圜丘則行它禮或大雩於南郊或大饗於明堂或恭
謝於大慶皆用圜丘禮樂神位其意以為皇帝不可以
三年而不親祀天地百神故也臣竊見皇祐明堂遵用
此法最為得禮之變自皇祐以後凡祀明堂或用鄭氏
説獨祀五天帝或用王氏説獨祀昊天上帝雖於古學
各有援據而考之國朝之舊則為失當蓋儒者泥古而
[086-8a]
不知今以天子每嵗親祀之儀而議皇帝三年親祀之
禮是以若此其疎也今者皇帝陛下對越天命逾年即
位將以九月有事於明堂義當並見天地遍禮百神躬
薦誠心以格靈貺臣恐有司不達禮意以古非今執取
王鄭偏説以亂本朝大典夫禮沿人情人情所安天意
必順今皇帝陛下始親祠事而天地百神無不咸秩豈
不俯合人情仰符天意臣愚欲乞明詔禮官今秋明堂
用皇祐明堂典禮庶幾精誠陟降溥及上下元祐元年/六月上時
[086-8b]
為右/司諫
    上哲宗論配帝及從祀之神 朱光庭
臣謹按周頌我將祀文王於明堂也我將我享維羊維
牛惟天其右之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
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
王於明堂以配上帝臣詳二經之文皆為明堂而言也
在我將之頌言天而不言上帝孝經稱嚴父莫大於配
天又曰配上帝又按郊特牲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
[086-9a]
禮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由是言之
則天之與上帝一也推本始而祭之則冬至萬物之始
也故以是日祀天尊祖以配之推成功而祭之則季秋
萬物之成也故以是月祀上帝嚴父以配之祖配本始
之祭而父配成功之祭其理然也自漢以來論明堂者
衆矣臣切究周頌孝經郊特牲之文天之與上帝既一
則從祀之神不當有異縁郊與明堂皆三年一大祭也
但内外配祖考為異爾又大司樂曰樂六變則天神皆
[086-9b]
降則從祀之神固無疑矣臣伏請將來九月宗祀神宗
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天神宜悉從祀不惟正大饗之
禮蓋以隆配父之道也伏望朝廷因此大祀特下有司
考正以為萬世法元祐元年正月/上時為右正言
    上哲宗論親祀明堂宜極誠敬 范祖禹
臣伏見明堂大禮已在散齋恭惟仁宗皇帝若稽古典
斷以聖意自皇祐二年始制明堂之禮先詔有司乗輿
服御務從簡儉無枉勞費御撰樂曲舞名服靴袍御崇
[086-10a]
政殿閲試雅祭如行禮之次又於禁中靴袍親書明堂
及明堂之門二榜將近祀日霖雨不止仁宗禁中齋禱
極於恭䖍應禱開霽天日清潤風和氣恊祀前之夕即
罷警嚴仁宗每詣神座行禮畢鞠躬却行須盡褥位方
改步移嚮以示肅恭之至又令侍臣徧諭獻官及進幣
徹俎豆悉安徐謹嚴無怠遽失恭質明禮畢比之他時
禮加數刻之緩御樓宣赦畢降詔中書門下止絶請託
應内降恩澤及原減罪犯者不得施行仁宗欽崇禋祀
[086-10b]
布昭明德傳之萬世大略如此英宗神宗聖孝遵承皆
極嚴敬今陛下嗣位五載再舉宗祀上帝顧饗神考配
侑國之大事莫重於此惟陛下内盡誠敬法則祖宗則
神天降祉羣生䝉福夫齋者所以致其精明之徳孔子
之所謹者齋齋必有專一精㓗之誠乃可以交於神明
禮之言齋曰心不茍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茍動必依於
禮古之君子其齋如此齋三日必見其所祭者誠之至
也夫惟致齋肅恭然後動容周旋無不中禮書曰皇天
[086-11a]
無親克敬惟親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夫皇天唯親至
敬鬼神唯享至誠天人之交相去不逺唯誠與敬可以
感通陛下躬行於上則百官有司莫敢不祗肅於下經
曰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惟陛下䖍恭祀事以教天下
之孝使羣臣萬國瞻望盛徳休光臣不勝拳拳之愚元/祐
四年九月上時/為左諫議大夫
    上哲宗議明堂祀上帝及五帝 曽 肇
臣謹按周禮稱昊天上帝稱上帝五帝文各不同昊天
[086-11b]
上帝則一帝而已五帝則五方之帝理自明白不待辨
而知唯上帝之稱世或專以為昊天上帝或專以為五
帝然以周禮考之肆師之職𩔖造上帝封于大神按周
禮凡稱大神皆謂天也以上帝為天則不應復云封于
大神矣又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兩圭有邸以
祀地旅四望先儒以謂四望非地則上帝非天斷可識
矣而孝經亦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
配上帝正與祀天旅上帝之文相合蓋郊明堂異祭后
[086-12a]
稷文王異配則天與上帝亦宜有異以此推之謂上帝
專為昊天上帝者非也又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
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上帝五帝所張不同則謂上帝
專為五帝者亦非也然則上帝果何謂歟按書稱𩔖于
上帝孔安國傳以謂昊天及五帝孔穎達從而釋之曰
昊天五帝上帝可以兼之由是推之所謂上帝者蓋兼
昊天五帝言之西漢已有是説矣故安國用此以解經
文至鄭康成始引䜟緯之書傅㑹以為六天乃謂昊天
[086-12b]
上帝為北辰之星五帝為太微宫中五帝坐星此則康
成解經之罪非先儒之説本然也然則不曰昊天五帝
而曰上帝何哉蓋言昊天上帝則不及五帝言五帝則
昊天不與舉上帝則昊天五帝皆在其中以昊天及五
帝皆有帝之稱故也按周禮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
而冕祀五帝亦如之蓋先王尊事五帝與昊天同服冢
宰掌祀五帝與祀大神祗之禮同則明堂并祀昊天五
帝不為過也秦祀白青黄赤四帝揚雄以為僣祭天之
[086-13a]
禮漢武帝祀泰一五帝於明堂合髙皇祠坐對之蓋天
神貴者曰泰一其佐曰五帝雖出於方士之言然所指
泰一即昊天也故武帝皆祠於明堂以髙帝配食則明
堂并祀昊天五帝於此可見歴代明堂或并祀昊天五
帝或止祀五帝其去五帝坐專祀昊天上帝者唯晉太
始唐顯慶中爾本朝皇祐中大享明堂參用南郊蜡祭
之禮嘉祐七年禮官始議改正設昊天上帝位以真宗
配次設五方帝位次又設五人帝位以五官從祀自是
[086-13b]
遵行遂為故事至元豐中始詔祀英宗於明堂唯以配
上帝而五帝不與論者以為未安詔臣等集議臣等稽
之經典既如彼迹之故事又如此伏請自今宗祀神考
於明堂以配昊天上帝并祀五方帝五人帝五官神以
稱嚴父之孝以成大享之義元祐七年上時/為禮部侍郎
   祖宗侑祀
    上仁宗論宣祖配侑    謝 絳
臣伏覩本院與崇文院檢討官詳定以宣祖配感生帝
[086-14a]
切尋宣祖非受命開統因循配祀義或未安臣以謂三
代兩漢之際經禮雖著而事逺難法請以唐典明之髙
祖武德初定令每嵗圜丘雩祀並以景帝配祈穀大享
並以元帝配太宗初以髙祖配圜丘明堂北郊之祀元
帝專配感生帝髙宗永徽二年祀髙祖於圜丘太宗於
明堂兼配感生帝又以景帝元帝稱祖萬代不遷遂停
配祀以符古義臣以謂景帝厥初受封為唐始祖推於
事實蓋與宣祖不侔宣祖於唐是為元帝之比唐有天
[086-14b]
下裁越三世而景元二祖已停配祀之典且有宋受命
于兹四聖而宣祖配侑因而未停與唐非合請依永徽
故事停宣祖配享仍用唐太宗故事宗祀真宗於明堂
兼配感生帝若據鄭康成説則曰五帝迭王王者之興
因其所感別祭於南郊以祖配之今若不用永徽故事
則請以太祖兼配正符鄭説而論者以宣祖比周之后
稷切又惑焉詳鄭之意非受命始封之祖則不配故引
后稷配靈威仰之義為證唯太祖始基帝業配感生帝
[086-15a]
據理甚明若以配祈穀與感生帝祠日相妨則當以太
宗配祈穀太祖配雩祀亦不失尊嚴之㫖臣以謂宣廟
非為不遷而迭用配帝於古為疑禮祖有功宗有徳但
非受命之祖親盡必毁而况配享乎乾興元年十一月/上時同判禮院
    上仁宗論三聖並侑    吕公著
臣謹按孝經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
上帝春秋傳曰自外至者無主不止然則天地之祭必
有所配者皆侑神作主之意也且祖一而已始受命也
[086-15b]
宗無豫數待有德也由宗而下功徳顯者自可崇廟祐
之制百世不遷垂之無窮至於對越天地則神無二主
所以奉上帝之尊示不敢瀆至唐垂拱中始以三祖同
配開元十一年明皇親享遂罷同配之禮伏見皇祐五
年詔書今來南郊三聖並侑後次却依舊禮布告中外
未幾復有毎遇南郊三聖並侑之詔雖出孝思頗違經
禮臣等謂自今宜以太祖定配為得禮之正嘉祐七年/正月上時
為天章閣待制同判太常寺詔下兩制議翰林學士王/珪議曰推尊以享帝義之至也尊不可以瀆故郊無二
[086-16a]
主今三聖並配欲以致孝也而適所以瀆乎饗/帝請如禮官所議詔自今南郊以太祖定配
    上英宗論明堂配侑   錢公輔等
臣謹按三代之法郊以祭天而明堂以祭五帝郊之祭
以始之祖有聖人之功者配焉明堂之祭以創業繼體
之君有聖人之徳者配焉故孝經曰昔者周公郊祀后
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又曰孝莫大於
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以周公言之則
嚴父也以成王言之則嚴祖也方是之時政則周公祭
[086-16b]
則成王亦安在乎必嚴父哉我將之詩是也後世失禮
不足考據請一以周事言之臣切謂聖宋崛起非有始
封之祖也則創業之君是為太祖矣太祖則周之后稷
配祭于郊者也太宗則周之文王配祭于明堂者也此
二配至重萬世不遷之法也真宗則周之武王宗乎廟
而不祧者也雖有配天之功而無配天之祭未聞成王
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祭而移於武王也仁宗則
周之成王也雖有配天之功而無配天之祭亦未聞康
[086-17a]
王以嚴父之故廢武王配天之祭而移於成王也以孔
子之心推周公之志則嚴父也以周公之心攝成王之
祭則嚴祖也嚴祖嚴父其義一也下至于兩漢去聖甚
逺而明堂配祭東漢為得在西漢時則孝武始營明堂
而以髙帝配之其後又以景帝配之孝武之後無聞焉
在東漢時則孝明始建明堂而以光武配其後孝章孝
安又以光武配孝安之後無聞焉當始配之代適符嚴
父之説及時異事遷而章安二帝亦弗之變此最為近
[086-17b]
古而合乎禮者也有唐始在孝和時則以髙宗配之在
明皇時則以睿宗配之在永泰時則以肅宗配之禮官
杜鴻漸王涇輩皆不能推明經訓務合古初反雷同其
論以惑時主延及于今牢不可破當仁宗嗣位之初儻
有建是論者配天之祭當在乎太宗矣當時無一人言
者故使宗周之典禮不明於聖代而有唐之曲學流敝
乎後人願陛下深詔有司愽謀羣賢使配天之祭不膠
於嚴父而嚴父之道不專乎配天循宗周之典禮替有
[086-18a]
唐之曲學治平元年正月上時為知制誥初禮院奏乞/與兩制同議仁宗皇帝當配何祭珪等及公
輔各上此奏於是又詔臺諫及/講讀官與兩制再詳定以聞
    上英宗論明堂配侑    孫抃等
臣等謹按孝經出於聖述其談聖治之極則謂人之行
莫大於嚴父而配天仲尼美周公以居攝而能行天子
之禮尊隆於父故曰周公其人不可謂之安在乎必嚴
其父也又若止於太祖比后稷太宗比文王則宣祖真
宗向者皆不當在配天之序推而上之則謂明堂之祭
[086-18b]
真宗不當以太宗配先帝不當以真宗配今日不當以
仁宗配也臣等按易豫之説曰先王作樂崇徳殷薦之上
帝以配祖考蓋若祖若考並可配天者也兹又符於孝
經之説亦不可謂安在乎必嚴其父也祖考皆可配帝
郊與明堂不可同位亦不可謂嚴祖嚴父其義一也雖
周家不聞廢文配而移於武廢武配而移於成然則易
之配考經之嚴父厯代循守固亦不為無説魏明帝宗
祀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史官謂是時二漢郊祀之制
[086-19a]
具存魏所損益可知則亦不可謂東漢章安之後配祭
無傳遂以為未嘗嚴父也自唐至本朝其間賢哲講求
誠不為少所不敢異者捨周孔之道無本統也今以為
我將之詩祀文王於明堂而歌者也亦安知非仲尼刪
詩存周人全盛之頌被於管絃者獨取之也仁宗繼體
保成置天下於大安者四十三年功徳於人可謂極矣
今祔廟之始遂抑而不得配上帝之享甚非所以宣章
陛下為後嚴父之大孝臣等參稽典禮博考公論敢以
[086-19b]
前定議為便治平元年正月上時為觀/文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
    上英宗論明堂配侑   司馬光等
臣等竊以孝子之心誰不欲尊其父也聖人制禮以為
之極不敢踰也故祖已訓髙宗曰典祀無豐于昵孔子與
孟懿子論孝亦曰祭之以禮然則事親者不以數祭為
孝者貴於得禮而已先儒謂禘郊祖宗皆祭祀以配食
也禘謂祭昊天於圜丘也祭天于南郊曰郊祭五帝五
神於明堂曰祖宗故詩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又我將
[086-20a]
祀文王於明堂此其證也下此皆不見於經矣前漢以
髙祖配天後漢以光武配明堂以是觀古之帝王自非
建邦啓土及造有區夏者皆無配天之文故雖周之成
康漢之文景明章其德業非不美也然而子孫不敢推
以配天者避祖宗也孝經曰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
其人也孔子以周公有上聖之徳成太平之業制禮作樂
而文適其父也故引之以證聖人之德莫大於孝荅曽
子之問而已非謂凡有天下者皆當以父配天然後為
[086-20b]
孝也近世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五帝此乃誤識孝經
之意而違先王之禮不可以為法也景祐二年仁宗詔
禮院官稽按禮典辨崇配之序定二祧之位乃以太祖
為帝者之祖比周之后稷太宗真宗為帝者之宗比周
之文武然則祀真宗於明堂以配五帝亦未失古禮今
仁宗雖豐功美德洽於四海而不在二祧之位議者乃
欲捨真宗而以仁宗配享明堂恐於祭法不合又以人
情言之是絀祖而進父也夏父弗忌躋僖公先兄而後
[086-21a]
弟孔子猶以為逆祀書於春秋况絀祖而進父乎必若
此行之不獨乖違典禮恐亦非仁宗意也臣等竊謂宜
遵舊禮以真宗配五帝於明堂為便治平元年正月上/時知諫院詔從孫
抃等議以仁/宗配享明堂
 
 
 
 
[086-21b]
 
 
 
 
 
 
 
 宋名臣奏議巻八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