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f0038 宋名臣奏議-宋-趙汝愚 (master)


[09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宋名臣奏議巻九十一
            宋 趙汝愚 編
  禮樂門
   褒崇先聖
    上仁宗論孔宗愿襲文宣公 祖無擇
臣伏見至聖文宣王四十七代孫孔宗愿襲封文宣公
乃是其人未死已賜諡矣臣切觀前史孔子之後襲封
[091-1b]
者衆在漢魏則曰褒成褒聖宗聖在晉宋曰奉聖後魏
曰崇聖北齊曰恭聖後周及隋封以鄒國唐初曰褒聖
或為君或為侯為公為大夫使奉祭祀唯漢平帝追諡
孔子為褒成宣尼公遂以均為褒成君至唐開元二十
七年追諡為文宣王又以其後為文宣公是皆以祖之
美諡而加後嗣生而諡之不經甚矣欲乞明詔有司詳
求古訓或封以小國或取尊儒褒聖之義别定美號加
以封爵著于令式使千古之下無以加於我朝之盛典
[091-2a]
至和二年四月上時為太/常博士有㫖送兩制詳議
    上仁宗論孔宗愿襲文宣公 劉敞等
臣等謹按漢元帝初元元年以師孔霸為闗内侯食邑
八百户號褒成君而霸上書求奉孔子祭祀元帝下詔
曰其令師褒成君闗内侯霸以所食八百户祀孔子及
霸卒子福嗣福卒子房嗣房卒子莽嗣皆稱褒成君至
平帝元光二年始更以二千户封莽為褒成侯而追諡
孔子曰褒成宣尼公以此觀之則褒成者國也宣尼者
[091-2b]
諡也公侯者爵也褒成宣尼公者猶曰河間獻王云爾
蓋推宣尼以為褒成祖非用褒成以為宣尼諡也唐世
不深察此義以褒成為夫子之諡因疑霸等號封褒成
者皆襲其祖之舊耳故遂封夫子文宣王而爵其後文
宣公考校本末甚失事理因循承襲至今不改先帝既
封泰山親祠闕里又加文宣以至聖之號則人倫之極
致盛德之顯名盡在此矣尤非其子孫臣庶所宜襲處
而稱之者也臣等以謂無擇議是可用其文宣王四十
[091-3a]
七代孫孔宗愿伏乞改賜爵名若褒成奉聖之比上足
以尊顯先聖有不可階之勢下不失優異孔氏使得守
繼世之業改唐之失法漢之舊傳曰必也正名又曰正
稽古立事可以永年此𩔖之謂也至和二年四月上時/為知制誥勑文宣公
可特改/衍聖公
    上神宗乞罷追帝孔子  李清臣等
臣伏准批送下判國子監常秩李定黄履吕升卿等劄
子奏為乞追諡孔子帝號及乞於孔子廟庭建立孟軻
[091-3b]
揚雄像貌加以爵號嵗時從祀等事送臣等詳議者臣
聞堯舜用道以治天下孔子明道以傳後世堯舜君也
孔子臣也同為聖人道德同也堯舜聖人也孔子亦聖
人也而或為君師位號不必同也故道德存于人而所
歸常同位號受于天而所遭常異此事理之固然而名
分之所不能齊也然則孔子雖無位豈害孔子之聖哉
故歴代尊之廟貌薦奠服被衮冕弟子侍配自天子以
下皆北面師事之或封其子孫世世不絶今陛下以不
[091-4a]
世出之聰明有堯舜之位而用孔子之道德以制作法
度養育天下其於二三聖人之業可謂兼之矣而左右
之臣推原道之所自建畫大義謂宜追諡孔子而帝之
意義甚美然臣愚惓惓竊有未同者昔子路欲使門人
為臣孔子之所不與今無位而帝之慮非先聖之本意
且孔氏雖聖異姓也究考古今自非推五嶽之天神及
追諡祖宗之同體而以異姓為帝號於故事亡有若以
之顯號發䇿動觀聽於天下臣誠以為未安也陛下若
[091-4b]
深採儒老從官尊廣道德之意折衷其論發自聖斷特
詔有司升先聖釋奠為大祀使列於郊廟日月天神之
次禮樂祠事皆増而大之及封爵孟軻揚雄賜諡立像
侑坐配食卓然異於武成之祀亦足以示陛下興儒隆
師修德明道之大㫖臣愚職為禮官獲奉明詔使得預
兹議不敢回隠所見以茍免違異之罪惟聖神裁幸熈/寧
七年十二月國子監常秩等言切惟孔子之道萬世帝/王所宜師法歴代之主雖知慕其名而不能行其道雖
嘗崇其號而不能盡其實今陛下發明經術陶成天下/之士至於作新百度又未嘗不推原其意可謂能行孔
[091-5a]
子之道矣然其爵號猶襲唐制臣等聞皇以道帝以徳/若孔子可謂道德之至者也宜因盛時追諡帝號以盡
聖人之實以稱尊崇之意其冕服祠事乞下有司詳定/制度又言孔子之後能明聖人之道者莫如孟軻揚雄
而歴世以來未嘗加以爵號又不載之祀典欲乞於孔/子廟庭建立像貌加以爵號嵗時從祀以稱陛下崇尚
儒術之意詔兩制與國子監禮院官詳定以聞於是翰/林學士元絳等言參詳自生民以來莫盛孔子雖當時
無位不得以有行然其載之後世者上自天子下逮黔/首莫不師用其道則其德業盛大不待論之而後著也
中間有唐雖甞加以王號在於後世尚為臣爵誠不足/以仰稱先聖道德之實欲乞依國子監所請尊加帝號
委得允當所有冕服祠祭等乞下有司别詳定制度孟/軻揚雄出於孔子之後能明其道以闢邪說其於後世
誠為有功各乞封以公爵餘欲並依國子監所請孔子/舊號有所未盡乞别賜改諡清臣時判太常寺上此奏
[091-5b]
    上神宗論孟子配饗    林 希
臣伏見古者配饗及從祀但取著德立功其道有以相
成者不必皆用同時之人如蜡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
嗇先農之祠則以后稷配神農勾芒為少昊氏之子祝
融為髙辛氏之子今春秋之祭則勾芒配伏羲祝融配
大庭迎氣之日又為之從祀是異代之人得為配享明
矣唐貞觀二十一年詔以伏勝髙堂生杜預范寗之徒
二十一賢與顏子俱配享孔子廟堂至今猶為從祀孟
[091-6a]
子於孔聖之門當在顏子之列至於荀况揚雄韓愈皆
發明先聖之道有益學者乆未配饗誠為闕典伏請自
今春秋釋奠以鄒國公孟子配饗文宣王設位於兖國
公之次所有荀况揚雄韓愈並以世次先後從祀於左
丘明等二十一賢之間所貴上稱聖朝褒崇儒賢備修
祀典之意
  貼黄檢㑹左丘明至范寗二十一人並封伯爵如
  允所請即乞荀况揚雄韓愈並加封爵自國子監
[091-6b]
  及天下至聖文宣王廟皆塑鄒國公像其冠服同
  兖國公仍畫荀况等像於從祀之列荀况在丘明
  之下揚雄在劉向之下韓愈在范寗之下冠服各
  從封爵元豐七年四月先是晉州奏據雄州防禦/推官知秀州崇德縣事充州學教授陸長
  愈狀切聞朝廷近降勅命追封孟軻為鄒國公長/愈幸蒙推擇備數外學以督州徒遭遇聖世崇嚮
  儒術推原道德發明之由以孟氏為有功於聖人/特加爵號不惟錫土封賁廟祠而已將使天下學
  者知所尊尚而不失其指歸此當今甚盛之舉往/者之所未嘗及也天下幸甚然長愈猶有管見伏
  覩毎嵗春秋釋奠于先聖至聖文宣王以先師兖/國公顔子配享近制十哲皆得分獻長愈竊以謂
[091-7a]
  朝廷既封孟軻為鄒國公則亦宜從祀蓋爵位既/加禮數必異躋之於先師則為已隆班之於十哲
  則為已殺惟與顔子並配為得其宜至於序坐則/非長愈所敢議也孔子之得顔回則回也見而知
  之孟軻之學孔子則軻也聞而知之見而知之而/為聖人之亞聞而知之而為聖人之徒其時雖殊
  其道則一此長愈所以謂並配為得其宜也論其/知覺之先後居世之近逺則門人為親而顔必處
  孟上以其聞先聖之道距楊墨之言後世為有功/而孟不在顔下此長愈所以謂序坐則非所敢議
  者也欲乞今後春秋釋奠並以兖鄒二公配享如/允所請即乞下禮部定奪次序立式伏乞備錄聞
  奏本州據陸長愈狀奏聞得㫖下太常寺定奪本/寺看詳以謂先聖文宣王先師顏子配享以次從
  祀皆其門弟子也孟子之道固當尊禮然於孔子/異代難與顏子並行配享本官所請難議施行者
[091-7b]
  希時為禮部/郎官上此奏
    上哲宗論孔子後凡五事  顔 復
臣聞二帝三王之道至孔子而大明百家之辨不能誣
萬世之逺不能晦有天下國家者既有其教思隆其報
故與社稷並祀自古皆有土邦無化不立有生皆欲食
俗無禮不成由是論之其功輕重又可喻矣歴代致治
之君又爵其後使襲美號以昭聖人之澤賜田給廪以
豐其享然制度未立聖人之祀容有時而不振度今之
[091-8a]
可行者其要有五一曰專其祠享二曰優其田祿三曰
復其廟幹四曰司其法則五曰訓其子孫專其祠享者
漢魏以來皆以嗣侯專奉祠事國朝乾德以來嘗詔其
後宜延世助任曲阜官使嚴時享又詔襲封人令常任
近便官不得逺去家廟近世孔氏雖紹孔聖公爵多任
外官違離陵廟名實乖異無主祭之責爼豆之事勢難
精䖍欲乞今後襲封之人並理所入資序留奉祭祀如
有卓異才行為朝廷採擢及通判以上並擇以次當承
[091-8b]
襲人權主廟事子孫未立通擇近屬漢孔霸元帝即位
為帝師錫爵闗内侯食邑八百户號褒成君上書求奉
孔子祭祀詔以所食八百户祀孔子故霸還長子福于
魯奉夫子祀乃其故事優其田祿者前代褒成褒聖崇
聖奉聖侯食至千户唐曽給百户為采邑國朝太平興
國二年免其家租賦至真宗朝又増賜田至二百頃後
因京東監司奏官為制撲嵗課甚薄欲乞賜増良田俾
其家自墾庶仰祀俯養僅得封公之祿復其廟幹者自
[091-9a]
漢以來孔子之廟或以吏卒百户守衛或又増户以備
洒掃國朝祥符中給近便户以奉塋廟又給守兵後定
差鄉兵五十人謂之廟户以備庶役熈寧役法之更此
制漸削今差使仍舊欲乞復差廟户五十人以守衛洒
掃師廟及充王祀者白直其約束並用役人之法則人
不知勞悅乎輸力不悖聖師使民之義司其法則者孔
氏祭享恭怠財賦均滯使人厪逸皆繫一時主家之人
使刻薄之吏得以摭闕而為言致縁其小故以廢其大
[091-9b]
者由無立法防弊之素也欲乞置官一員或就擇本邑
佐掌其祭祀之式財用之例役使之科郡縣以時鈎考
而懲勸焉則弊消于未然而師門益尊矣訓其子孫者
祥符初賜曲阜宣聖廟九經書疏釋文史集令本州選
儒生講授祖宗錫聖人之裔又如是之深厚後人不能
茂明以及廢失是可惜矣欲乞朝廷命有經行官或選
儒生而秩以祿俾講授闕里誨勵孔氏及其鄉黨則能
者成才罷者逺罪鄒魯之風教易復行不止能保其祭
[091-10a]
祀而已五者並用則聖朝崇儒報本之實淳粹悠乆度
越前代逺矣元祐二年上時/為禮部員外郎
    上哲宗乞定子思封爵   朱光庭
 臣朱某准朝㫖抽索看詳禮曹文字取到禮部公案
 一件元祐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承受都省送下宣義
 郎孔若䝉狀乞追封孔伋爵號本部八次符太常寺
 勘㑹經隔年月未能結絶今檢㑹朝㫖一項事干大
 體仍令申取朝廷指揮已牒禮部促令結絶去訖須
[091-10b]
 至奏請者
右臣竊詳孔若䝉陳乞孔子之子鯉孫伋封爵事伏緣
古者封爵之及或以德或以功或以言如鯉雖孔子之
子然始聞詩聞禮德未著見而早世伋字子思嘗學於
曽子得聖道之傳著為中庸一書垂之萬世君臣父子
兄弟夫婦朋友盡斯道者可以造聖賢之域至于窮性
命之理究中和之致講天德之微㫖論至誠之妙用孟
子師之然後得其傳固非荀揚韓之可企荀揚韓尚䝉
[091-11a]
聖朝茅土之封而獨未及子思誠闕典也伏乞朝廷特
下禮官定子思之封爵以顯朝廷尊隆聖道之意乃盛
德之舉也伏乞聖慈特賜施行
  貼黄昔孔子仕魯從大夫之後鯉無襲封之理後
  世尊孔子以王禮今日特正襲封以屬若䝉乃其
  禮也又縁鯉之見於經祇有學禮之訓德未著於
  世而早亡子思則傳聖人之道見於世者也孟子
  師之然後得其傳荀韓揚固未及其堂奥今聖朝
[091-11b]
  封孟荀韓揚獨不及子思於義誠以為未足伏望
  聖慈特正子思封爵以永萬世尊儒之道元祐五/年四月
  上時為右/諫議大夫
   羣祀
    上仁宗論修火祀     胡 宿
臣伏以火正閼伯之祠在南京國朝受命之地自祖宗
以來未領祠官切為朝廷惜之按春秋傳髙辛氏之二
子長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
[091-12a]
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以主辰故辰為商
星遷實沈於大夏以主參故參為晉星又襄公九年傳
陶唐氏之火正曰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且
五行之官祀為貴神每嵗五時祀之謂之五祀火正又
配食於火星者以其於人有功祭火星又祭之漢書曰
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季春昏心星出
東方而咮七星鳥首正南方則用火季秋星入則止火
以順天時以救民疾云爾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謂之大
[091-12b]
辰周官保章氏之職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之域皆
有分星鄭氏引十二次之分則云大火宋也左氏傳亦
曰宋大辰之墟漢書地理志宋房心之分野周分微子
於宋今睢陽是也按圖經云商丘在宋城縣西南二里
髙八十丈周迴二百步今閼伯之祠直當其上盖房心
天帝之明堂太祖皇帝於此受命奄宅天下以宋建號
以火紀德都梁宋之郊當房心之次則大火之精閼伯
之靈擁祐福蔭國家潛受其施者深矣而傳序四聖享
[091-13a]
祀弗及祥符中交修大禮拱揖諸神雖偏方逺國山林
之祀不出經據偶在祀典者尚秩王公之爵增牲牢之
品而大火閼伯國家蒙福之地又陶唐氏之火正宋興
八十年祠官不以聞此有司之闕也又按左氏國語董
因逆晉文公於河公問曰吾其濟乎對曰君之出也嵗
在大火閼伯之星也是為大辰辰以成善又曰嗣續其
祖如榖之滋韋昭以為辰為農祥周先后稷之所經緯
以成善道子孫繼續其祖如穀之蕃滋推此而言則東
[091-13b]
方七宿房心通有農祥之稱若因舊立古祠除潔壇地
臨遣近臣對祭閼伯不惟講修火正亦足以祈求年豐
以陶唐之舊祀祖宗之闕典一旦陛下恢而復之為萬
世法詒厥子孫永錫純嘏臣不勝區區康定元年上時/為集賢校理同
判吏部南曹詔下太常禮部言伏以閼伯為堯火正寔/居商丘主祀大火能宿其官後世因之祀為貴神配火
侑食亦如周棄配稷后土配社之比下歴千載遂為種/祠祖宗已來郊祀上帝而大辰已在從祀閼伯之廟每
因赦文及春秋委京司長吏恭致沃奠咸秩之典未始/云闕然國家有天下之號實本於宋五運之次又感火
德宜因興王之地商丘之舊作為壇祧秩祀大火以閼/伯配之每建辰建戌出納之月内降祝版詔留司長吏
[091-14a]
奉祭行事籩豆牲幣得視中祠雖非舊章特示新禮其/閼伯舊廟并壇祧之制請如宿所奏官為修崇之其言
比年國家數有火災宜遣使告謝然/消復變異專在君德恐未可施行
    上神宗論鬻祠廟    張方平
臣伏見司農寺奏請降下新制應祠廟並依坊場河渡
之例召人承買收取凈利本府勘㑹在府及管下所管
祠廟五十餘處尋已依應施行訖内有閼伯廟宋公微
子廟已係百姓承買閼伯廟納錢四十六萬五百文微
子廟十二貫文並係三年為一界臣竊以閼伯逺自唐
[091-14b]
堯遷此商丘之土主祀大火而火為國家盛德所乘而
王本朝歴世尊為大祀微子宋之始封君開國于此亦
為本朝受命建號所因載于典禮垂之著令所當䖍潔
以奉時事又有雙廟乃是唐張巡許逺以孤城死賊所
謂能捍大患者今既許承買之後小人以利為事必於
其間營為招聚紛雜冗䙝何所不至慢神瀆禮莫甚於
此蓋聞有天下者祭百神故咸秩無文毖于羣祀先聖
哲王所以致恭于鬼神者所以為國家萬民六經訓典
[091-15a]
備矣故曰克典神天俾作神主此人君之職也今既嵗
收微細而損國體至大臣愚欲乞朝廷詳酌留此三廟
更不出賣以稱國家嚴恭典祀追尚前烈之意熈寧九/年八月
上時知應天府上批司農寺鬻天下祠廟辱國黷神此/為甚者可速令更不施行其司農寺官吏令開封府劾
之又批擅鬻祠廟為首之人已劾罪其赦後不覺舉改/正官可倂劾之又詔司農寺市易司剏改條制可並進
呈取㫖不得一/面擬進行下
    上哲宗乞考正歴朝之祀  顔 復
臣聞禮或失中寧過于厚過厚之積不可致逺國之大
[091-15b]
事無若于禮禮者謂有其舉之莫敢廢也有其廢之莫
敢舉也言固厚矣然皆本先王立法而後言三代之時
不無不正可疑之祀由聖人裁之以義是者存之否者
去之為天下不刋之通法雖有髙才强辯莫能舉廢也
近世拘儒不考本義操寧厚之疑論謂歴代之祀有出
于秦滅學之餘時君迫取俚儒無根之說者有原于緯
候妖妄之書者有由諸儒解經一時臆見穿鑿傅㑹者
有取傳記非聖雜書者有本方士術家禬禳陰陽拘忌
[091-16a]
之術者既謂莫敢廢之與常祀共行則民疑致力祝多
愧辭有司犇走不勝媟煩學者觀之莫原其禮雖齊明
盛服思度如在嘉玉吉幣豐牲潔粢至神不榮矣國家
襲唐之舊有加無損皇帝陛下寅畏三靈勤毖羣祀太
皇太后陛下明德格神萬方伊嘏唯歴朝之弊未深講
明此達禮者夙夜惓惓于盛時也伏乞降詔禮官攷經
為正凡于䜟緯及諸儒曲學前古汚朝茍制諸子疑禮
道士醮祈術家厭勝一切刪去然後大小羣祀皆合聖
[091-16b]
人之制行之無瀆慢之嫌奉者免繼倦之色潢汙可薦
黍稷惟馨上帝居歆百神享止三時不害景福來同矧
禮成樂備之世是以臣愚冒昧喁喁有望于陛下也惟
陛下留神則臣與達禮之士不勝大願元祐元年上時/為太常博士
 
 
 
 宋名臣奏議巻九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