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-清-納喇性德 (master)


[05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五十四
          頭等侍衛納喇性徳編
巽下/離上
 伊川先生曰鼎序卦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鼎
 之為用所以革物也變腥而為熟易堅而為柔水火
 不可同處也能使相合為用而不相害是能革物也
 鼎所以次革也為卦上離下巽所以為鼎則取其象
[056-1b]
 焉取其義焉取其象者有二以全體言之則下植為
 足中實為腹中實受物在中之象對峙於上者耳也
 横亘乎上者鉉也鼎之象也以上下二體言之則中
 虚在上下有足以承之亦一无/亦字鼎之象也取其義則
 木從火也巽入也順從之義以木從火為然之象火
 之用唯燔與烹燔不假器故取烹象而為鼎以木巽
 火烹飪之象也制器取其一作/諸象也乃象器以為卦
 乎曰制器取於象也象存乎卦而卦不必先器聖人
[056-2a]
 制器不待見卦而後知象以衆人之不能知象也故
 設卦一无/卦字以示之卦器之先後不害於義也或疑鼎
 非自然之象乃人為也曰固人為也然烹飪可以成
 物形制如是則可用此非人為自然也在井亦然器
 雖在卦先而所取者乃卦之象卦復用器以為義也
 易/傳
  龜山楊氏曰易六十四卦其在鼎也取象為備語/録
鼎元吉亨
[056-2b]
 伊川先生曰以卦才言也如卦之才可以致元亨也
 止當云元亨文羡吉字卦才可以致元亨未便有元
 吉也彖復止云元亨其羡明矣易/傳
  白雲郭氏曰易以器物各卦者井鼎二卦而已聖
  人名卦必以道獨二卦以器者以明道器皆一也
  由道可見器由器可推道也井以不改為徳以動
  出為功井之道也鼎用以享上帝養聖賢鼎之道
  也伊川謂吉為羡字卦才可以致元亨未便有元
[056-3a]
  吉也易/說
  新安朱氏曰鼎亨飪之器為卦下隂為足二三四
  陽為腹五隂為耳上陽為鉉有鼎之象又以巽木
  入離火而致亨飪鼎之用也故其卦為鼎下巽巽
  也上離為目而五為耳有内巽順而外聰明之象
  卦自巽來隂進居五而下應九二之陽故其占曰
  元亨吉衍文也本/義
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
[056-3b]
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
剛是以元亨
 伊川先生曰卦之為鼎取鼎之象也鼎之為器法卦
 之象也一作法象/之器也有象而後有器卦復用器而為義
 也鼎大器也重寳也故其制作形模法象尤嚴鼎之
 名正也古人訓方方實正也以形言則耳對植於上
 足分峙於下周圓内外髙卑厚薄莫不有法而至正
 至正然後成安重之象故鼎者法象之器卦之為鼎
[056-4a]
 以其象也 以二體言鼎之用也以木巽火以木從
 火所以亨飪也鼎之為器生人所賴至切者也極其
 用之大則聖人亨以享上帝大亨以養聖賢聖人古
 之聖王大言其廣 上既言鼎之用矣復以卦才言
 人能如卦之才可以致元亨也下體巽為巽順於理
 離明而中虚於上為耳目聰明之象凡離在上者皆
 云柔進而上行柔在下之物乃居尊位進而上行也
 以明居尊而得中道應乎剛能用剛陽之道也五居
[056-4b]
 中而又以柔而應剛為得中道其才如是所以能元
 亨也並易/傳
  藍田吕氏曰鼎新民以法度也木入於火亨飪之
  象鼎所以名卦也鼎器也制器必有法象故曰鼎
  象也鼎之用至乎亨飪故聖人以享上帝養聖賢
  也享上帝奉天道以取法象也養聖賢尊有道敬
  有徳以取法象也柔上行而得中所以能奉天道
  應乎剛所以能尊有道敬有徳凡鼎之義皆主於
[056-5a]
  柔巽順於天人而不自用此所以能元吉亨也
  白雲郭氏曰井鼎皆物也彖於鼎言鼎象而於井
  不言象者葢井之象水在下今取於巽乎水而上
  水之義非象也鼎取以木巽火亨飪之象故曰鼎
  象也聖人之亨豈口腹之奉而已哉享上帝養聖
  賢而已享上帝交天也養聖賢交人也交通天人
  則亨飪之用大矣巽而耳目聰明者人君之視聽
  以天而其明四目達四聰也以人能享上帝養聖
[056-5b]
  賢則其耳目聰明之用廣大矣故可以垂旒充耳
  而聽天下也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五之徳
  也自聖人亨以享上帝以至得中而應乎剛皆致
  元亨之道也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以全卦言之初六足也二三四腹也
  腹而中實受物也六五耳也上九鉉也有鼎之象
  以二體言之虚者在上其足在下而承之亦鼎之
  象也有是象而又以木巽火木入而火出亨飪之
[056-6a]
  象在他卦雖有木火而无鼎象不為亨飪矣於此
  言象則他卦以爻畫為象者可以類推故曰鼎象
  也以木巽火亨飪也此以六爻兩體言乎鼎也聖
  人在上尊之則亨以享上帝大之則亨以養聖賢
  天帝一也以其宰制萬物而為之主則謂之帝聖
  人者賢人之極得天之道而能盡天之聰明者也
  乾為天在上為帝指上九也在下為聖賢指二三
  四爻也以享上帝之心推之以養聖賢人有不樂
[056-6b]
  盡其心者乎鼎器也極其用則道也故曰聖人亨
  以享上帝大亨以養聖賢此復以六爻言鼎之用
  也觀乾之象則知天帝聖賢一也聖賢之任即天
  地之任其任豈不重乎鼎自遯三變而成一變訟
  坎為耳在下聽卑聰也再變巽離為目在四三變
  鼎離目在五其視愈逺明也所以聰明者聖人卑
  巽下人兼天下之耳以為聽故其耳聰兼天下之
  目以為視故其目明六二之柔進而上行至於五
[056-7a]
  居尊位而得中下應九二之剛柔履尊位則无亢
  滿之累得中則无過與不及之咎應乎剛則君臣
  道合萬物皆得其養具此四者是以元亨坤柔之
  亨始於六二之正元吉亨也故不曰大亨曰巽而
  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
  言元亨則吉在其中矣此以卦爻三變言鼎之才
  也在卦氣為六月故太𤣥準之以竈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以木巽火以卦體二象釋卦名義因
[056-7b]
  極其大而言之享帝貴誠用犢而已養聖賢則饔
  飱牢禮當極其盛故曰大亨柔巽進而上得中應
  剛以卦象卦變卦體釋卦辭本/義
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
 伊川先生曰木上有火以木巽火也亨飪之象故為
 鼎君子觀鼎之象以正位凝命鼎者法象之器其形
 端正其體安重取其端正之象則以正其位謂正其
 所居之位君子所處必正其小至於席不正不坐毋
[056-8a]
 跛毋倚取其安重之象則以凝其命令安重其命令
 也凝聚止之義謂安重也今世俗有凝然之語以命
 令而言耳凡動為皆當安重也易/傳
 横渠先生曰正始而取新莫先於正位而定命也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正位凝命言所以新民以法度也皆
  不自用恭已正南面而已
  白雲郭氏曰鼎能革物而已君子法之何取於正
  位凝命哉究鼎之用上足以享上帝下足以養聖
[056-8b]
  賢雖人君垂旒充耳而聰明无不及焉故君子正
  其位以凝命以成垂拱无為之治者如此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鄭三月鑄鼎士文伯曰火見鄭其火
  乎火未出而作火以鑄刑器周三月夏之正月也
  火以三月昏見於辰上故司爟以季春出火月令
  季春之月命工師令百工而金鐵在焉則古者鑄
  鼎以火出而作火矣辰東方木也火在木上其鑄
  鼎之時乎兊乾為金而又火在木上亦鑄鼎之象
[056-9a]
  也鼎有趾腹耳鉉其位不可易故正位尊卑上下
  用之各有數故凝命離南面正位也巽為命九三
  獨正凝命也定命之謂凝木火鑄金巽風入之有
  凝之象正位凝命所以趨鼎之時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鼎重器也故有正位凝命之意凝猶
  至道不凝之凝傳所謂協於上下以承天休者也
  本/義 凝命恐伊川說得未然此言人君臨朝也須
  端莊安重一似那鼎相似安在這裏不動然後可
[056-9b]
  以凝住那天之命如所謂協于上下以承天休語/録
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顛趾未
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
 伊川先生曰六在鼎下趾之象也上應於四趾而向
 上顛之象也鼎覆則趾顛趾顛則覆其實矣非順道
 也然有當顛之時謂傾出敗惡以致潔取新則可也
 故顛趾利在於出否否惡也四近君大臣之位初下
 之人而相應乃上求於下下從其上也上能用下之
[056-10a]
 善下能輔上之為可以成事功乃善道如鼎之顛趾
 有當顛之時未為悖理也得妾以其子无咎六隂而
 卑故為妾得妾謂得其人也若得良妾則能輔助其
 主使无過咎也子主也以其子致其主於无咎也六
 隂居下而卑巽從陽妾之象也以六上應四為顛趾
 而𤼵此義初六本无才徳可取故云得妾言得其人
 則如是也 鼎覆而趾顛悖道也然非必為悖者葢
 有傾出否惡之時也 去故而納新瀉惡而受美從
[056-10b]
 貴之義也應於四上從於貴者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柔牽於上必有義乃可鼎顛趾必出否
 妾從子貴必以有子乃不悖於義也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初六以一隂承二陽上强下弱者也
  上强下弱其勢必顛故鼎顛趾也妾賤者也子貴
  者也君子以賤者進御不以為非正者以其子也
  取妾以子不以為非正者所謂舍其賤而從其貴
  猶鼎顛覆實未以為悖者所以出其否
[056-11a]
  白雲郭氏曰趾下道也凡物之顛趾皆悖也惟鼎
  之用初必顛趾利於出敗惡以致潔取新故在鼎
  獨為未悖也妾下人也使妾有子悖也子足以奉
  祭祀承先祖亦未悖之道也是以无咎以從貴者
  否為賤而潔新為貴也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初六在下體之下動而應足趾也乾
  為首四來下初首在下顛也初往四成震為足顛
  趾也否者不善初不正否之象初四得正未悖也
[056-11b]
  古者鼎足空潔鼎者顛趾出否則能致新雖曰顛
  倒於鼎之用未為悖亂也乾為君兊為妾震為子
  妾不以正合以其有子故无咎无咎者正也妾奔
  女在女體之不善者穢也利出否者出穢納新舍
  賤從貴而後得子也公羊謂妾以子貴非也貴賤
  之分豈可亂哉以君臣言之以貴而下人卑有時
  而踰尊矣得賤臣者茍利於宗廟社稷則或出於
  屠販奴隷夷裔俘虜不問其素賤可也易/傳 又曰
[056-12a]
  爻有一爻而取兩象者丁寜重複而非繁也鼎之
  初六取顛趾出否又取得妾以其子皆喻得人叢/說
  新安朱氏曰居鼎之下鼎趾之象也上應九四則
  顛矣然當卦初鼎未有實而舊有否惡之積焉因
  其顛而出之則為利矣得妾而因得其子亦由是
  也此爻之象如此而其占无咎葢因敗以為功因
  賤以致貴也 鼎而顛趾悖道也而因可出否以
  從貴則未為悖也從貴謂應四亦為取新之意本/義
[056-12b]
   鼎顛趾利出否无咎或曰據此爻是凡事須用
  與他飜轉了却能致福曰不然只是偶然如此此
  本是不好底爻却因禍致福所謂不幸中幸葢鼎
  顛趾本是不好却因顛覆而傾出鼎中惡穢之物
  所以反得利而无咎非是故意欲飜轉鼎趾而求
  利也 得妾以其子得妾是无𦂳要其重却在以
  其子處顛趾利出否伊川說是得妾以其子无咎
  彼謂子為王公在䘮之稱者恐不然並語/録
[056-13a]
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實慎所
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
 伊川先生曰二以剛實居中鼎中有實之象鼎之有
 實上出則為用二陽剛有濟用之才與五相應上從
 六五之君則得正而其道可亨然與初宻比隂從陽
 者也九二居中而應中不至失正已雖自守彼必相
 求故戒能逺之使不來即我則吉也仇對也隂陽相
 對之物謂初也相從則非正而害義是有疾也二當
[056-13b]
 以正自守使之不能來就已人能自守以正則不正
 不能一有/以字就之矣所以吉也 鼎之有實乃人之有
 才業也當慎所趨向不慎所往則亦陷於非義二能
 不䁥於初而上從六五之正應乃是慎所之也 我
 仇有疾舉上文也我仇對己者謂初也初比己而非
 正是有疾也既自守以正則彼不能即我所以終无
 過尤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以陽居中故有實實而與物競則所䘮
[056-14a]
 多矣故所之不可不慎也我仇謂三也三為革為塞
 固已路而為患者也使其有疾而不能加我則美實
 可保而吉可致也然四亦惡三三常懼焉是有疾而
 无尤也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九二剛中不虚有加必盈五雖正應
  居二剛之閒為其所閒有疾者也九二不以有應
  為盈乃以彼不能應我為吉懼其盈以為尤也
  白雲郭氏曰凡陽為實而隂為虚九二剛中故為
[056-14b]
  有實明鼎之方用非虚鼎也仇為我之害者也虚
  則方有容故害我者不來實則盈滿之時故害我
  者必至必使我仇不我能即然後吉此聖人持滿
  之戒也古之人爵髙禄厚不免凶禍者多矣皆仇
  能即之故也仇非一也既滿而仇人則人為仇既
  滿而驕則驕為仇既滿而貪則貪為仇凡能害我
  者无彼无此皆仇也是以古之君子慎之欹器之
  戒以虚則欹中則正滿則覆九二之仇不我能即
[056-15a]
  者用中故也象言慎所之者方是時尤當慎其所
  之也之怨耦之驕之貪皆所之也有所之則有所
  致鼎既有實何致之有是求益也盈而求益損之
  道也故害且至焉是以君子慎之也我仇有疾終
  无尤者仇雖有害我之理然我能用中則仇自病
  之而不我能即故終吉而无尤矣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陽為實九二剛實得中其可為鼎用
  二之五鼎有實也怨耦曰仇子夏曰仇謂四也九
[056-15b]
  二九四匹敵也九二據初九四比五二四失其應
  故相與為仇四近君與我為仇二之五其可不慎
  所之乎二動成艮艮止也欲動而止慎之象九居
  四陽失位仇有疾也我仇有疾不能之初則不能
  即我二之五鼎得實而吉不䘮其實終无尤也四
  兊為口尤之者也二往兊毁故終无尤也易/傳 又
  曰我仇有疾王弼以六五為九二仇伊川以初六
  為九二仇鄭虞以九四為九二仇案先儒說我據
[056-16a]
  四之應四承我之應故曰我仇四為毁折之象故
  曰有疾而子夏傳亦曰四以近權惡我専任四之
  覆餗正无幾矣豈輒謀我哉怨耦曰仇當以四為
  仇叢/說
  新安朱氏曰以剛居中鼎有實之象也我仇謂初
  隂陽相求而非正則相陷於惡而為仇矣二能以
  剛中自守則初雖近不能以就之是以其象如此
  而其占為如是則吉也有實而不謹其所往則為
[056-16b]
  仇所即而陷於惡矣本/義
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象曰鼎
耳革失其義也
 伊川先生曰鼎耳六五也為鼎之主三以陽居巽之
 上剛而能巽其才足以濟務然與五非應而不同五
 中而非正三正而非中不同也未得於君者也不得
 於君則其道何由而行革變革為一作/謂異也三與五
 異而不合也其行塞不能亨也不合於君則不得其
[056-17a]
 任无以施其用膏甘美之物象禄位雉指五也有文
 明之徳故謂之雉三有才用而不得六五之禄位是
 不得雉膏食之也君子藴其徳乆而必彰守其道其
 終必亨五有聰明之象而三終上進之物隂陽交暢
 則雨方雨且將雨也言五與三方將和合虧悔終吉
 一无此/二字謂不足之悔一再有不/足之悔字終當獲吉也三懐才
 而不偶故有不足之悔然其有陽剛之徳上聰明而
 下巽正終必相得故吉也三雖不中以巽體故无過
[056-17b]
 剛之失若過剛則豈能吉 始與鼎耳革異者失其
 相求之義也與五非應失求合之道也不中非同志
 之象也是以其行塞而不通然上明而下才終必和
 合故方雨而吉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耳革行塞處二陽之閒上下俱實也上
 下革塞則雖有美實而不見取若二使應五四使應
 初則其悔可虧故曰方雨虧悔能終不固塞其路則
 吉可召也革塞之則失其義矣以陽居陽承乘皆剛
[056-18a]
 悔也有九四之革其行不得上通皆鼎耳之失義也
 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鼎以虚中故能受耳以虚中所以納
  鉉九三居下體之上有鼎耳之象以陽居陽其實
  甚矣不能虚中以待是所以鼎道革而其行塞也
  凡物之行以足獨鼎待鉉故以耳耳實則其行塞
  其行塞則不為用雖有雉膏烏得而食之雉文明
  之物也離之象也膏禄食也上有文明之君至美
[056-18b]
  之禄其行既塞不可得而食也必待隂陽之和然
  後虧悔而終吉矣豈髙明柔克之戒乎失其義者
  失鼎耳虚中之義也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三動成離坎坎為耳鼎耳也三應上
  九鉉也耳虚受鉉則舉鼎而行九三當剛柔相應
  之時剛正自守以動為不正且有悔故上來之三
  而不受是鼎耳距鉉所以行鼎者塞絶而不亨矣
  離兊革之象鼎耳革失其為鼎耳之義也其能成
[056-19a]
  亨飪之功乎離為雉兊澤為膏雉膏食之美者兊
  口在上不食也九三自守雖有美而不食五安知
  其㫖哉夫君子不為已甚與其獨善其身曷若兼
  善天下然剛正自守人必有知者上感而動坎水
  上兊澤流方雨而其悔虧矣坎變兊兊為毁虧悔
  也始不正而正終吉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以陽居鼎腹之中本有美實者也然
  以過剛失中越五應上又居下之極為變革之時
[056-19b]
  故為鼎耳方革而不可舉移雖承上卦文明之腴
  有雉膏之美而不得以為人之食然以陽居陽為
  得其正茍能自守則隂陽將和而失其悔矣占者
  如是則初雖不利而終得吉也本/義 問九三鼎耳
  革是如何先生曰他與五不相應五是鼎耳鼎无
  耳則移動不得革是變換之義他在上下之閒與
  五不相當是鼎耳變革了不可舉移雖有雉膏而
  不食此是陽爻隂陽終必和故有方雨之吉語/録
[056-20a]
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
 伊川先生曰四大臣之位任天下之事者也天下之
 事豈一人所能獨任必當求天下之賢智與之協力
 得其人則天下之治可不勞而致也用非其人則敗
 國家之事貽天下之患四下應於初初隂柔小人不
 可用者也而四用之其不勝任而敗事猶鼎之折足
 也鼎折足則傾覆公上之餗餗鼎實也居大臣之位
 當天下之任而所用非人至於覆敗乃不勝其任可
[056-20b]
 羞愧之甚也其形渥謂赧汗也其凶可知繫辭曰徳
 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言不
 勝其任也蔽於所私徳薄知小也 大臣當天下之
 任必能成天下之治安則不誤君上之所倚下民之
 所望與己致身任道之志不失所期乃所謂信也不
 然則失其職誤上之委任得為信乎故曰信如何也
 並易/傳
  藍田吕氏曰九四居上體之下以陽居隂下應初
[056-21a]
  六位則近尊陽剛不足鼎折足之象也四以陽居
  上體其實宜美故曰公餗折足覆餗位髙力柔不
  勝其任者也形體沾濡污辱已甚出於不度取凶
  宜也
  白雲郭氏曰二與四同功之爻也二方有持滿之
  戒慎其所之故四以近君而任天下之重曽不自
  量其力至於喪身敗事沾汗狼藉其凶甚矣信如
  何者言力小任重之理信當如何言必至於敗覆
[056-21b]
  也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四近君九處不當位既不堪其任矣
  下信初六之小人又无助徳與智力皆不足安能
  謀大事任重寄哉故動則傾覆其所有矣四動之
  初成震兊震為足兊折之鼎折足也餗鼎實也李
  鼎祚曰雉之屬虞仲翔曰八珍之具鼎祚指五離
  言雉雉八珍之一也三公位初之四乾首在下三
  見離毁覆公餗也其形渥凶鄭康成虞仲翔本作
[056-22a]
  其刑剭凶王㳂曰古之大刑有剭誅之法周官掌
  戮凡爵者殺之于甸師氏子夏傳作握葢傳之久
  字誤而音存也王輔嗣作其形渥易傳從輔嗣既
  曰其刑剭則凶可知矣如離之九四焚如死如棄
  如不言凶也離為目震動也乾首在下俯也目動
  首俯羞赧之象兊為澤兊乾為面巽為股澤流被
  面沾濡其體其形渥也如是者必害于家凶于國
  豈惟戮辱之凶哉四不智信任小人禍至於覆公
[056-22b]
  餗信任如何也如何兊口𤼵聲與大畜何天之衢
  亨同象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晁氏曰形渥諸本作刑剭謂重刑也
  今從之九四居上任重者也而下應初六之隂則
  不勝其任矣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凶也信如何言
  失信也本/義 刑剭班固使來若作形渥却只是澆
  濕渾身語/録
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
[056-23a]
 伊川先生曰五在鼎上耳之象也鼎之舉措在耳為
 鼎之主也五有中徳故云黄耳鉉加耳者也二應於
 五來從於耳一作/五者鉉也二有剛中之徳陽體剛中
 色黃故為金鉉五文明得中而應剛二剛中巽體而
 上應才无不足也相應至善矣所利在貞固而已六
 五居中應中不至於失正而質本隂柔故戒以貞固
 於中也 六五以得中為善是以中為實徳也五之
 所以聰明應剛為鼎之主得鼎之道皆由得中也並/易
[056-23b]
 傳/
 横渠先生曰居中故其耳黄體柔故其鉉金柔故利
 於貞一作利於勁/正 易說
  白雲郭氏曰六五文明之主柔順居中故有黄耳
  金鉉之象黄中也中虚故能納鉉金堅剛也故足
  與有行能如是焉鼎道備矣固守是道終无革耳
  折足之憂也中以為實者六五隂虚以黄中之徳
  為實也亦猶坤之六五美在其中之道也易/說
[056-24a]
  漢上朱氏曰離坤為黄黄者坤之中言有中徳也
  伏坎為耳耳虚而納者也二自遯九五變乾為金
  金剛徳也二應五舉鼎耳而行為金鉉故曰鼎黄
  耳金鉉六五之二巽變艮艮手為也六五有中徳
  虚中而納九二九二剛中而實舉五而行以中為
  鼎之實也鼎之行在耳剛中為耳之實則剛柔得
  中而鼎道行矣故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中以為
  實釋金鉉也五雖虚納二應之不以正失耳之實
[056-24b]
  君臣相合不正其可乎故利貞九二之五正也言
  中以為實則正在其中矣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五於象為耳而有中徳故云黄耳金
  堅剛之物鉉貫耳以舉鼎者也五虚中以應九二
  之堅剛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則利在貞固而已或
  曰金鉉以上九而言更詳之本/義 六五金鉉只為
  上已當玉鉉了却下取九二之應來當金鉉葢推
  排到這裏无去處了語/録
[056-25a]
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
 伊川先生曰井與鼎以上出為用處終鼎功之成也
 在上鉉之象剛而温者玉也九雖剛陽而居隂履柔
 不極剛而能温者也居成功之道唯善處而已剛柔
 適宜動静不過則為大吉无所不利矣在上為鉉雖
 居无位之地實當用也與他卦異矣井亦然 剛而
 温乃有節也上居成功致用之地而剛柔中節所以
 大吉无不利也井鼎皆以終為成功而鼎不云元吉
[056-25b]
 何也曰井之功用皆在上出又有博施有常之徳是
 以元吉鼎以亨飪為功居上為成徳與井異以剛柔
 節故得大吉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以剛居上能貞潔如玉以成鼎道不牽
 隂柔以固其節則吉无不利鼎象也足隂腹陽耳虚
 鉉剛故曰剛柔節也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上九鼎道大成剛柔適宜故得玉鉉
  之象玉剛而温非一於剛者也是以大吉无不利
[056-26a]
  與井之上六元吉在上之義同剛柔節者以剛節
  柔以柔節剛相與以相濟猶所謂欲剛必以柔守
  之之意也九三剛過於中无節也九四用剛自任
  之過无節也故獨上九得剛柔之節而盡玉鉉之
  美以成鼎道之吉斯為至矣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上九遯乾之不變者也故為玉三動
  坎為耳上來應三舉鼎耳而上行玉鉉也葢上九
  不變則九三之剛正應之其道上行矣故曰鼎玉
[056-26b]
  鉉上九之三坎變成兊水澤節也九居三而正大
  者吉也言上九為三而屈則大者吉小者无往不
  利上下之道行矣故曰大吉无不利鼎道既成九
  三復位玉鉉在上而處成功夫上九動而下三知
  柔也靜而在上知剛也動靜適宜剛柔有節是以
  動則吉无不利斯所以能保其成功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上於象為鉉而以陽居隂剛而能温
  故有玉鉉之象而其占為大吉无不利葢有是徳
[056-27a]
  則如其占也本/義
 
 
 
 
 
 
 
[056-27b]
 
 
 
 
 
 
 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五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