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-清-納喇性德 (master)


[08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七十八
          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
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隂物也隂陽合德
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徳其稱名也
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
 伊川先生曰或曰乾坤易之門其義難知餘卦則易
 知也曰乾坤天地也萬物烏有出天地之外者乎知
[080-1b]
 道者統之有宗則然也而在卦觀之乾坤之道簡易
 故其辭平直餘卦隨時應變取舍无常尤為難知也
 知乾坤之道者以為易則可也經/説
 横渠先生曰推而行之存乎通所謂合徳隤然確然
 所謂有體乾於天為陽於地為剛於人為仁坤於天
 則隂於地則柔於人則義先立乾坤以為易之門户
 既定剛柔之體極其變動以盡其時至於六十四此
 易之所以教人也 其文辭錯綜而條理不雜 世
[080-2a]
 衰則天人交勝其道不一易之情也並易/説
  龜山楊氏曰或問易曰乾坤其易之門所謂門莫
  是學易自此入否曰不然今人多如此説故有喻
  易為屋室謂其入必有其門則乾坤是也為此言
  者只為元不曉易夫易與乾坤豈有二物孰為内
  外謂之乾坤者因其健順而命之名耳乾坤即易
  易即乾坤故孔子曰乾坤毁則无以見易蓋无乾
  坤則不見易非易則无乾坤謂乾坤為易之門者
[080-2b]
  隂陽之氣有動静屈伸爾一動一静或屈或伸闔
  闢之象也故孔子又曰闔户謂之坤闢户謂之乾
  所謂門者如此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槖籥乎夫
  氣之闔闢徃來豈有窮哉有闔有闢變由是生其
  變无常非易而何大抵看易須先識他根本然後
  有得夫易求之吾身斯可見矣豈應外求横渠於
  正䝉中曽略説破云乾坤之闔闢出作入息之象
  也非見得徹言不能及此某舊曾作明道哀詞云
[080-3a]
  通闔闢于一息兮尸者其誰蓋言易之在我也人
  人有易不知自求只於文字上用功要作何用
  問乾坤即隂陽之氣否曰分明説乾陽物坤隂物
  既是隂陽又曰乾坤何也曰乾坤止言其健順爾
  欲識本根須是知體同名異自然意義曉然並南/都語
  録/
  廣漢張氏曰易寓於乾坤乾坤可以見易故乾坤
  乃易之門言易之道出入於乾坤之兩間者乎以
[080-3b]
  卦言之乾之三竒乃陽物也坤之三耦乃隂物也
  三竒三耦索而為六子互體卦變積而為六十四
  此隂陽合徳而剛柔有體也夫四時之迭運五行
  之攸序皆天地之撰也聖人作易所以體天地之
  撰者如損益之盈虚剥復之進退乃體天地之撰
  者乎隂陽之造化剛柔之消長皆神明之徳也聖
  人作易所以通神明之徳者如知死生之説知幽
  明之故乃通神明之徳者乎是以三易之稱或曰
[080-4a]
  歸蔵而始於坤或曰連山而始於艮或曰周易而
  始於乾坤此三者之名雖曰雜也然其畫皆六其
  卦皆八初未嘗越於道也然考其類之所在則夏
  曰連山商曰歸蔵周曰周易皆世衰道微者乎易/説
  屏山劉氏曰學易者必有門户復卦易之門户也
  入室者當自户始學易者當自復始屏山/集
  白雲郭氏曰此章論易之為書也乾坤二卦在易
  之書猶易之門學者首當明乾坤之義也自道言
[080-4b]
  之三才之内无非物乾坤雖非天地萬物以類言
  之亦陽物隂物也況在易之乾坤見於卦象者乎
  乾坤合隂陽之徳而後有剛柔之體蓋言先得乾
  坤隂陽之道而後見於象者剛柔之體具焉剛柔
  之體具則六十四卦由之而生故觀其象則可以
  體天地之撰明其義則可以通神明之徳矣六十
  四卦稱名雖雜而不越乎乾坤剛柔之一道也稽
  其言之類不過於幾微禍福吉凶悔吝豈皆衰世
[080-5a]
  之意邪是亦聖人之情見乎辭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坤毁則易无自
  而入矣乾剛者陽之物老陽之䇿也其徳則健坤
  柔者隂之物老隂之策也其徳則順隂陽氣也剛
  柔形也氣變而有形形具而有體是故揔策成爻
  健順合徳而剛柔之體見矣聖人以此體天地之
  撰體形容之也撰定也形容天地之所定者體造
  物也即剛柔有體是已天神也地明也通神明之
[080-5b]
  徳者示幽顯一源也即隂陽合徳是已隂陽相盪
  剛柔相推自乾坤而變八卦自八卦而變六十四
  卦三百八十四爻其稱名也雜然不齊枝葉至扶
  踈矣而亦不越乎隂陽二端而已乾坤其易之門
  邪伏羲始畫八卦文王監於二代而作周易周公
  因於文王而作爻辭卦有象爻有變動繫辭焉而
  命之日益詳矣蓋時有汙隆道有升降世既下衰
  不如是不足以盡天下之情偽何以知其然哉於
[080-6a]
  此稽考其類則知之矣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諸卦剛柔之體皆以乾坤合徳而成
  故曰乾坤易之門撰猶事也 萬物雖多无不出
  於隂陽之變故卦爻之義雖雜出而不差繆然非
  上古淳質之時思慮所及也故以為衰世之意蓋
  指文王與紂之時也並本/義 乾坤易之門不是乾
  坤外别有易只易便是乾坤乾坤便是易似那兩
  扇門相似一扇開便一扇閉只是一箇隂陽做底
[080-6b]
  如闔户謂之坤闢户謂之乾 問門者是六十四
  卦皆由是出如兩儀生四象只管生出邪為是取
  闔闢之義邪曰只是取闔闢之義六十四卦只是
  這一箇隂陽闔闢而成但看他下文云乾陽物也
  坤隂物也隂陽合徳而剛柔有體便見得只是這
  兩箇 乾陽物坤隂物隂陽形而下者乾坤形而
  上者 天地之撰撰即是説他做處 問其稱名
  也雜而不越是指繫辭而言是指卦名而言曰他
[080-7a]
  後面兩三畨説名後又舉九卦説看來只是謂卦
  名又曰繫辭自此以後皆難曉 於稽其類一本
  作於稽音/啓其顙又一本於作烏不知如何曰但不
  過是説稽考其事類 其衰世之意邪伏羲畫卦
  時這般事都已有了只是未曾經歴到文王時世
  變不好古來未曾有底事都有了他一一經歴這
  崎嶇萬變過來所以説出那卦辭如箕子之明夷
  如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此若不是經
[080-7b]
  歴如何説得並語/録
夫易彰徃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
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㫖逺其辭文其
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隠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
 横渠先生曰夫易彰徃察來而微顯闡幽如坤初六
 驗履霜於己然察堅冰於將至之類數徃知來其義
 一也 顯者則微之使求其原幽者則闡之使見其
 用故曰其事肆而隠 天下之理既己思盡思易之
[080-8a]
 三百八十四爻變動以寓之人事告人以當如何時
 如何事若其應也如何則吉如何則凶宜動宜静丁
 寧以為告戒此因貳以濟民行也並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論易之神彰徃察來論易之道微顯
  闡幽徃來以時言或徃或來以其无常人不能知
  也惟易之神徃者彰之來者察之微幽以理言或
  微或幽人不能察也惟易之道微者顯之幽者闡
  之易之神易之道儻非乾坤開而當名辨物正言
[080-8b]
  斷辭則易之道安能備而無窮乎是以乾陽物其
  數為竒坤隂物其數為耦陽竒隂耦以示之然後
  即其健而名之以乾即其順而名之以坤以至六
  子六十四卦當其名也夫名既當則剛柔之物雖
  曰相雜蓋有自然而辨者矣言天下之至賾而為
  象言天下之至動而為爻以至吉凶者言乎其失
  得悔吝者言乎其小疵皆正其言也夫言既正則
  辭之指其所者蓋有自然而斷者矣 夫名卦曰
[080-9a]
  暌而已而天下之事同男女之事類在焉名卦以
  恒而已而日月之久照四時之久成在焉此稱名
  小而取類大也利用安身窮神知化咸九四之意
  深矣其辭乃曰憧憧徃來朋從爾思而已氤氲化
  醇男女構精損六三之意逺矣其辭乃曰三人行
  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而已此其㫖逺其辭
  文也在同人未嘗言同所言者類族辨物之事其
  言雖曲也乃中其尚同大過之弊也在鼎所載者
[080-9b]
  以木巽火烹飪之事其事甚肆而易見也然所寓
  者皆飬賢享帝與夫取新之道隠於其間也是以
  民之雖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甚者有知
  者疑而不能肆其謀有力者疑而不能肆其勇此
  聖人之作易所以因民之疑以濟其民行所以明
  其失得之報並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易之為書也所以彰徃聖之道察方
  來之變而垂教於无窮其微顯闡幽所謂顯道神
[080-10a]
  徳行也開明大道至於六十四其當名辨物正言
  斷辭无或不備雖其稱名小者其取類大也㫖逺
  者道具於㫖也辭文者道顯於辭也其言屈曲而
  發无不中其事肆直而理无不精開明失得之報
  以濟民之所行故曰因貳貳者失得也斯道得則
  吉報之斯道失則凶報之故吉凶所以為失得之
  報也前言當名謂卦也辨物謂象也正言爻彖之
  辭也斷辭繫之以吉凶者也易/説
[080-10b]
  漢上朱氏曰夫易之為書以八卦言之自震至乾
  彰徃也自巽至坤察來也一徃一來周旋无窮是
  謂環中以重卦言之前卦為徃後卦為來自内之
  外為徃自外之内為來彰徃故微顯察來故闡幽
  顯莫如既徃而有微而難知之理幽莫如方來而
  有顯而易見之象開釋爻卦各當其名无隱也辨
  隂陽之物正吉凶之辭无遺也斷之以卦辭爻辭
  則備矣觀乎此宜若坦然明白使人易曉矣然而
[080-11a]
  其稱名也小則百物不廢其取類也大則達之於
  天下意有餘故其㫖逺物相雜故其辭文其言致
  曲而復中於道其事閎肆而實本於隱非天下至
  神至精至變有不能與也而又因其疑貳不決恐
  懼易入之時以濟民行告之以吉凶悔吝之辭以
  明失得之必報蓋有逺害防患之心非衰世之意
  乎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而微顯恐當作微顯而開而之而亦
[080-11b]
  疑有誤肆陳也貳疑也本/義 彰徃察來徃者如隂
  陽消長來者事之未來吉凶 問彰徃察來如神
  以知來知以蔵徃相似徃是已定底如天地隂陽
  之變皆已見在這卦上了來謂方來之變亦皆在
  這上曰是 幽者不可見便就這顯處説出來顯
  者便就上面尋其不可見底教人知得 微顯闡
  幽便是顯道神徳行徳行顯然可見者道不可見
  者微顯闡幽是將道來事上看言那箇雖是麤底
[080-12a]
  然皆出於道義之藴微顯所以闡幽闡幽所以微
  顯只是一箇物事 將那道理來事物上與人看
  就那事物上推出那裏面有這道理並語/録
   右第六章新安朱氏本義曰此章多闕/文疑字不可盡通後皆放此
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
 伊川先生曰如言仁者不憂又却言作易者其有憂
 患須要知用處各别也天下只有一箇憂字一箇怨
 字既有此二字聖人安得无之劉元承/手編
[080-12b]
 横渠先生曰諳識情偽吉凶之變故能體盡性命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伏羲神農黄帝堯舜之時上下數千
  百年民淳事簡三畫足以周天地之情八卦足以
  盡事物之變當是時也易不以不興而亡也及夫
  周之文王在商受之時有君人之大徳内文明而
  外柔順望道而未見於是重伏羲之一卦而八八
  卦而六十四一爻而六六爻而三百八十四此易
  所以興於中古也然六十四卦皆濟民行而出民
[080-13a]
  於憂患也而特取九卦以言之者蓋渉世路始於
  履終於巽則庻幾免人道之患也下文所以三言
  之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易始於包犧而興於文王故曰中古
  作易者其有憂患乎盖謂文王也説者謂既有憂
  患則須脩徳以避患故明九卦為徳之所用誤矣
  夫聖人脩徳又豈係於憂患乎而孔子言此者蓋
  以聖人居崇髙之位道行於天下為帝為王參天
[080-13b]
  地賛化育則易行乎其中矣固不必有作也及其
  道不行於天下而憂患天下後世之深欲力以斯
  文昭示來世則不得不作矣此文王所以䝉大難
  而作易也然則孔子道不行而繫易其亦所謂憂
  患者乎故憂患者蓋憂患後世之不復與聞斯道
  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作易者上古也興易者中古也何以
  知易興於中古邪觀九卦之象聖人有憂患後世
[080-14a]
  之心得失滋彰矣然則上古作易何以知有憂患
  乎曰聖人隨時者也佃漁不厭則耒耜之利不興
  結繩未弊則書契之文不作而所以憂患後世者
  固已具於八卦之中至於文王而易道興矣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夏商之末易道中微文王拘於羑里
  而繫彖辭易道復興本/義
是故履徳之基也謙徳之柄也復徳之本也恒徳之固
也損徳之脩也益徳之裕也困徳之辨也井徳之地也
[080-14b]
巽徳之制也
 横渠先生曰巽徳之制者量宜接物故曰制也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是以君子非禮勿履欲崇其徳必始
  於禮履為徳之基謙者處後而人先之君子有終
  不可須㬰去也故曰謙徳之柄人復而反本則不
  逐於末故曰復徳之本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
  故恒則徳之固而不可動搖乎損去其害徳者徳
  自此而脩矣益者日益以增而進故綽然有餘也
[080-15a]
  在困窮之時不待言而徳自辨矣風雨然後知雞
  鳴不已嵗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積徳如井内
  不失己外不失人而又不改焉所以為徳之地巽
  以行權巽為木言其曲直不執一節巽為風言其
  去來不知所自徳至於巽則達權通變制於事而
  不執於一方如工之制器者乎易/説 俞秀才問九
  卦乃學者用工之實歟先生曰九卦有次序履徳
  之基為先歩歩踏實地也南軒/集
[080-15b]
  白雲郭氏曰聖人用易上篇言之詳矣而脩徳之
  事或未盡也故舉九卦以明之夫擇可履而履之
  故為徳之基謙以持之為徳之柄復以反之為徳
  之本恒以可久為徳之固損其害己之欲故為徳
  之脩遷其益己之善故為徳之裕困而不失其所
  亨故為徳之辨改邑不改井井猶性也故為徳之
  地巽以申命行事故為徳之制此聖人以九卦成
  徳於内也易/説
[080-16a]
  漢上朱氏曰履説而應乎乾履乎和者也故為徳
  之基謙執之而有終者也故為徳之柄復剛反動
  而復其初徳自此始者也故為徳之本恒乆而不
  已終則有始者也故為徳之固損損其可損而致
  一者也故為徳之脩益益其可益而日進者也故
  為徳之裕困剛見揜而不失其所亨者也故為徳
  之辨井剛中而不變者也故為徳之地巽以剛下
  柔不失乎中者也故為徳之制易/傳
[080-16b]
  新安朱氏曰履禮也上天下澤定分不易必謹乎
  此然後其徳有以為基而立也謙者自卑而尊人
  又為禮者之所當執持而不可失者也九卦皆反
  身脩徳以處憂患之事也而有序焉基所以立柄
  所以持復者心不外而善端存恒者守不變而常
  且久懲忿窒慾以脩身遷善改過以長善困以自
  驗其力井以不變其所然後能巽順於理以制事
  變也本/義 鄭仲履問易繫云作易者其有憂患乎
[080-17a]
  如何止取九卦曰聖人論處憂患偶然説此九卦
  爾天下道理只在聖人口頭開口便是道理偶説
  此九卦意思自足若更添一卦也不妨更不説一
  卦也不妨只就此九卦中亦自儘有道理且易中
  儘有處憂患底卦非謂九卦之外皆非所以處憂
  患也若以困為處憂患底卦則屯蹇非處憂患而
  何觀聖人之經正不當如此後世拘於象數之學
  者乃以為九陽數聖人之舉九卦合此數也尤泥
[080-17b]
  而不通矣今之談經者徃徃有四者之病本卑也
  而抗之使髙本淺也而鑿之使深本近也而推之
  使逺本明也而必使至於晦此今日談經之大患
  也 三説九卦是聖人因上面説憂患發明此一
  項道理不必深泥如困徳之辯若説蹇屯亦可蓋
  偶然如此説大抵易之書如雲行水流本無定相
  確定説不得揚子雲太𤣥一爻吉一爻凶相間排
  將去七百三十賛乃三百六十五日之晝夜晝爻
[080-18a]
  吉夜爻凶又以五行參之故吉凶有深淺毫髪不
  可移此可為典要之書也聖人之易則有變通如
  此卦以陽居陽則吉他卦以陽居陽或不為吉此
  卦以隂居隂則凶他卦以隂居隂或不為凶此不
  可為典要之書也 履徳之基只是要以踐履為
  本謙徳之柄只是要謙退若處患難而矯亢自髙
  取禍必矣復徳之本如孟子所謂自反困徳之辨
  困而通則可辨其是困而不通則可辨其非損是
[080-18b]
  懲忿窒慾益是脩徳益令廣大巽徳之制巽以行
  權巽只是低心下意要制事須是將心入那事裏
  面去順他道理方能制事方能行權若心麤只從
  事皮膚上綽過如此行權便就錯了巽伏也入也
   問井徳之地曰井有本故澤及於物而井未嘗
  動故曰居其所而遷如人有徳而後能施以及人
  然其徳性未嘗動也井以辯義如人有徳而其施
  見於物自有斟酌裁度 問巽徳之制曰巽為資
[080-19a]
  斧巽多作斷制之象蓋巽字之義非順所能盡乃
  順而能入之義謂巽一隂入在二陽之下是入細
  直徹到底不只是到皮子上如此方能斷得殺若
  不見得盡如何可以行權並語/録
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辯於物恒雜而不厭損先
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因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
稱而隱
 伊川先生曰益長裕而不設謂固有此理而就上充
[080-19b]
 長之設是撰造也撰造則為偽也周行/已録
 横渠先生曰履和而至和必以禮節之注意極佳
 益必實為有益如天之生物長必裕之非虚設也
 益長裕而不設益以實也妄加以不誠之益非益也
  巽稱而隱順以達志故事舉而意隱並易/説 益物
 必誠如天之生物日進日息自益必誠如川之方至
 日增日得施之妄學之不勤欲自益且益人難矣哉
 易曰益長裕而不設信夫正蒙/
[080-20a]
  廣漢張氏曰孔子論乾之九三曰知至至之可與
  幾也蓋言九三不中能知中之可至此知幾也故
  中者可至之地不及於中非至也過於中非至也
  禮而行其大同於人而又得不失於中也故曰履
  和而至謙之彖曰謙尊而光此又復云者言尊者
  知謙則合并天下衆善善為君子之光者矣人之
  復貴乎早方其發於心萌於慮如顔子之不逺復
  此小而辨於物也若夫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白而
[080-20b]
  易汙者不若湼而不緇剛而易折者不若磨而不
  磷故有恒徳者雜之而不厭然後見其道之久也
  去其害己懲忿窒慾所以為難也及夫毁已逺害
  則復易焉天下之益有心為之此出於作為所以
  為設也人君之益天下天地之益萬物長之裕之
  皆貴於不設因其自然可也在困而能通者所以
  為君子也是以經曰困而不失其所亨者其唯君
  子乎故阨窮禍患人不我知君不我用此困宜乎
[080-21a]
  窮也然君子致命遂志而其道常通者乃困而不
  失其所亨也能諸已然後可以推而及人井居其
  所乃存諸已徃來井井遷而及人者也凡為人者
  必失己為己者必失人惟井居其所而遷此物我
  兩存也有智名者智有時而窮有勇名者勇有時
  而竭曽不知巽之為道時之或文或質事之或寛
  或猛皆稱其宜殆求其迹而不可見者此巽稱而
  隱者乎易/説
[080-21b]
  白雲郭氏曰説而應乎乾和也辯上下定民志至
  也尊而謙益光之道也復之早辨不逺復也剛柔
  皆應恒是以雜而不厭也懲忿窒慾先難後易也
 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長裕不設也不設者不居於
  一方也困窮而通人窮而道亨也井居其所而能
  遷其不窮之飬也巽之申命其稱也順而入之其
  隱也此九卦之性情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履和而至於禮不至則流而徇於物
[080-22a]
  矣謙卑而人尊之其道光也復小而辨於物者以
  初九也人之所以異於萬物者以其存心也復之
  剛陽反動於初則善心生於冥昧難知之時不俟
  乎大而後與物辨也斯非徳之本歟恒泰之變也
  初九正也動而之三雷風並作萬物繁興之時三
  守正不動酬酢而不厭天地所不能旋日月所不
  能眩可以言徳之固矣損先難而後易何也情慾
  者强陽之氣也初損之必有吝心剛健決斷乃能
[080-22b]
  行之故先難也及其既損考諸理而順反諸心而
  悦其孰禦我哉故後易也夫一介不以取諸人然
  後繫千駟之馬而弗視禄之以天下而弗顧故曰
  仁亦在熟之而已益長裕而不設何也益否之變
  也九四下益於初初九正也益物以誠也益物以
  誠即是自益以誠故四與初以益而正誠自成也
  受益者不贅益之者不虧與時偕行如天地之裕
  萬物非張設之也困窮而通何也否之上九陷而
[080-23a]
  之二上下柔揜之窮也處險而説在窮而心亨通
  也通者不窮之謂豈必富貴利達而後為通哉故
  曰學不能行謂之病病則窮矣井居其所而遷何
  也泰初之五為井初九正也九五亦正也初遷之
  五徃者正也五遷之初來者正也五居其所而徃
  來皆正能遷也巽稱而隱何也遯二之四為巽稱
  者輕重均之謂也二隂方進六二從四九四君子
  屈己以下之則君子小人勢均矣人見其屈己以
[080-23b]
  為巽而不知六二亦巽乎剛故曰稱而隱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此如書之九徳禮非强世然事皆至
  極謙以自卑而尊且光復陽微而不亂於羣隂恒
  處雜而常徳不厭損欲先難習熟則易益但充長
  而不造作困身困而道亨井不動而及物巽稱物
  之宜而潛隱不露本/義 損先難而後易如子産為
  政鄭人歌之曰孰殺子産吾其與之及三年人復
  歌而誦之蓋事之初在我亦有所勉强在人亦有
[080-24a]
  所難堪久之當事理順人心這裏方易便如利者
  義之和一般義是一箇斷制物事恰似不和久之
  事得其宜乃所以為和如萬物到秋許多嚴凝肅
  殺之氣似可畏然萬物到這裏若不得此氣收歛
  凝結許多生意又無所成就其難者乃所以為易
  也益長裕而不設長裕只是一事但充長自家物
  教寛裕而已困窮而通此因困卦説澤无水困
  君子以致命遂志蓋此是致命遂志之時所以困
[080-24b]
  彖曰險以説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蓋處
  困而能説也困而寡怨是得其處困之道故无所
  怨於天无所尤於人若不得其道則有所怨尤矣
  井居其所而遷井是不動之物然其水却流行出
  去利物井以辯義辯義謂安而能慮蓋守得自家
  先定方能辨事之是非若自家心不定事到面前
  安能辯其義也巽稱而隱巽是箇卑巽底物事如
  兊見而巽伏也自是箇隱伏底物事蓋巽一隂在
[080-25a]
  下二陽在上隂初生時已自稱量得箇道理了不
  待顯而後見如事到面前自家便有一箇道理處
  置他不待發露出來如云尊者於己踰等不敢問
  其年蓋才見箇尊長底人便自不用問其年不待
  更計其年然後方稱量合問與不合問也稱而隱
  是巽順恰好底道理有隱而不能稱量者有能稱
  量而不能隱伏不露形迹者皆非巽之道也巽徳
  之制也巽以行權都是此意 問巽稱而隱曰以
[080-25b]
  巽以行權觀之則稱字宜音去聲為稱物之義又
  問巽有優游巽入之義權是義精仁熟於事能優
  游以入之意曰是又曰巽是入細底意説在九卦
  之後是八卦事了方可以行權某前時以稱揚為
  説錯了並語/録
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恒以一徳損以逺害益
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辯義巽以行權
 明道先生曰巽以行權義理所順處所以行權朱公/掞問
[080-26a]
 學拾/遺
 横渠先生曰稱物平施隨所求小大與之此辯義也
  巽以行權者不巽則失其宜也並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人之行或太過或不及或為人或為
  己不得其節者多矣惟履有以和其行則仁不失
  於姑息義不失於刻剥信不至於失己智不至於
  穿鑿此履所以和行也謙之象曰稱物平施而傳
  謙以輕為戒故君子之謙非樂於下人者也徳言
[080-26b]
  盛禮言恭謙以制禮而未嘗過也有不善未嘗不
  知知之未嘗復行此豈非自知乎此非因人而知
  乃悟之於心覺之於性也故曰復以自知徳惟一
  動罔不吉徳二三動罔不凶恒之君子素富貴行
  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其徳如天地之貞觀日
  月之貞明終始如一故曰恒以一徳九卦所論皆
  脩身行己之事損以逺害益以興利非謂去天下
  之害興天下之利也害於己者逺之如懲忿窒慾
[080-27a]
  是也利於己者興之如遷善改過是也逺害之逺
  如逺佞人之逺興利之興如興於詩之興在困而
  怨者不能樂天者也然人皆有情能寡其怨者亦
  可貴也欲知義觀諸井則義明矣此井所以辯義
  九卦惟井為象之顯然者所以明其義人之出處
  進退取舍辭受即井以明之故内能存己外不絶
  物乃為義也孔子謂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
  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此權不易至也
[080-27b]
  至於巽以行權則人道之患莫能及矣所以終之
  以此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聖人因履之和以和行因謙之遜以
  制禮因復以自反於道因恒以不變其徳因損以
  去其害己者因益以遷善因困而亨道則无怨尤
  於天人因井以辯勞民徃來之有義因巽以行申
  命之權是皆聖人用九卦以見於有行也權者反
  於古而宜於今道之權也非小人之狙詐也堯舜
[080-28a]
  傳賢而禹傳子權也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亦權
  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履以和行何也和者禮之用節者禮
  之體節而不和禮不行矣謙以制禮何也禮自卑
  而尊人自後而先人不能乎謙安能行禮復以自
  知何也有善必自知之不善必自知之脩其善則
  復矣恒以一徳何也雜而不厭非徇物也乆而不
  變也乆則其徳无二三矣損以逺害何也自損以
[080-28b]
  脩徳則物无害之者故曰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
  也以此失之者鮮矣益以興利何也因其所利而
  利之也困以寡怨何也雖困而通在窮而恱樂天
  者也我不尤人人復何怨井以辯義何也井自守
  以正與人必以正處己處人各得其宜者也巽以
  行權何也權者稱之所以輕重也與時推移冺然
  无際如行權稱物人見其適平而已其序則履和
  執謙復本恒久損己益人然後可以處困不窮能
[080-29a]
  遷然後可以行權九卦履出於乾謙復出於坤恒
  出於震損出於艮益出於巽困井出於坎獨不取
  離何也離萬物皆相見之卦包犧氏取之文王内
  文明外柔順以蒙大難明在地中時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寡怨謂少所怨尤辨義謂安而能慮
  本/義 問井以辨義之義曰井居其所而遷又云井
  徳之地也蓋井有定體不動然水却流行出去不
  窮猶人心有持守不動而應變則不窮也徳之地
[080-29b]
  也地是那不動底地頭一本云是指/那不動之處又曰佛家有
  函蓋乾坤句有隨波逐流句有截斷衆流句聖人
  言語亦然如以言其逺則不禦以言其邇則静而
  正此函蓋乾坤句也如井以辯義等句只是隨道
  理説將去此隨波逐流句也如復其見天地之心
  神者妙萬物而為言此截斷衆流句也 問巽以
  行權曰權之用便是如此見得道理精熟後於物
  之精微委曲處無處不入所以説巽以行權 問
[080-30a]
  權是逶迤曲折以順理否曰然巽有入之義巽為
  風如風之入物只為巽便能入義理之中無細不
  入又問巽稱而隠隠亦是入物否曰隠便是不見
  處 隱不見也如風之動物无物不入但見其動
  而不見其形權之用亦猶是也 問巽以行權恐
  是神道曰不須如此説巽只是巽順低心下意底
  氣象人至行權處不少巽順如何行得此外八卦
  各有所主皆是處憂患之道 巽以行權兊見而
[080-30b]
  巽伏權是隱然做底物事若顯然底做却不成行
  權並語/録
   右第七章新安朱氏本義曰此章三/陳九卦以明處憂患之道
易之為書也不可逺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虚
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
 康節先生曰易无體也曰既有典常則是有體也恐
 遂以為有體故曰不可為典要既有典常常也不可
 為典要變也觀物/外篇
[080-31a]
 横渠先生曰心不存之是逺也不觀其書亦是逺也
 蓋其為道屢遷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易之書所以載道以其載道故不可
  逺如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
  占譬之日月之於人水火之飬生人雖欲逺之有
  不可得者故曰不可逺故其為道也屢遷觀其變
  動不居周流六虛此言六爻无定位也上下无常
  剛柔相易此言六爻无定體也惟變動不居周流
[080-31b]
  於六位之間故六位為虚器惟上下无常而莫適
  乎剛柔之用故剛柔无定體非若冊之有典而太
  常可考也非若體之有要而衆形可㑹也唯變所
  適而已凡此者皆言其為道也屢遷者歟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人之於道不可須㬰離也故於易不
  可逺可離者非道可逺者亦非易也易之為道數
  遷而變動未嘗止周流六爻或以下而升上或由
  上而降下以剛易柔以柔易剛不可以常道拘也
[080-32a]
  唯變所適而已此之謂易之道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龔原曰易之為書也三章當為一此
  章言易有變動出入易之為書明天地之用其用
  不過乎六爻不可逺也逺此而求之則違道逺矣
  其道也屢遷有變有動不居其所升降徃來循環
  流轉於六位之中位謂之虚者虚其位以待變動
  也故太𤣥九位亦曰九虚或自上而降或自下而
  升上下无常也剛來則柔徃柔來則剛徃剛柔相
[080-32b]
  易也无常則不可為典相易則不可為要流行散
  徙唯變所適然亦不過乎六爻不過者以不可逺
  也易/傳 周易論變故古人言易雖不筮必以變言
  其義史墨論乾之初九曰在乾之姤九二曰其同
  人九五曰其大有上九曰其夬用九曰其坤坤之
  上六曰其剥以史墨之言推之則乾九三當曰其
  履九四曰其小畜伯廖舉豐上六曰其在周易豐
  之離知莊子舉師初六曰在師之臨至今占亦然
[080-33a]
  崔武子遇困之大過六三變也莊叔遇明夷之謙
  初九變也孔成子遇屯之比初九變也南蒯遇坤
  之比六五變也陽虎遇泰之需六五變也敬仲得
  觀之否賈逵曰觀爻在六四變而之否三國時闗
  侯敗孫權使虞翻筮之得兊下坎上節五爻變之
  臨凡所謂之某卦者皆變而之他卦也繫辭曰變
  動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
  要唯變所適信斯言也則易之為書无非變也商
[080-33b]
  瞿而下傳易者多矣而論卦變者可指數也考之
  於經其説皆有所合説卦震曰其究為健案消息
  卦坤一變震二變兊三變乾乾健也乾一變巽二
  變艮三變坤剥易曰柔變剛也序卦曰物不可以
  終盡剥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剥之上九窮而反
  初乃成復卦此京房入卦相生變而成六十四卦
  之説也巽曰其究為躁卦乾鑿度曰物有始有壯
  有究故三畫而成乾究言巽之九三上九也虞翻
[080-34a]
  曰動上成震巽三變成震三變成巽舉巽一卦則
  知乾三變成坤坤三變成乾離三變成坎艮三變
  成兊説卦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
  不相射六子皆以乾坤相易而成艮兊以終相易
  坎離以中相易震巽以初相易終則有始徃來不
  窮不窮所謂通也此虞翻蔡景君伏曼容旁通之
  説也説卦曰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
 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
[080-34b]
  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
  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兊三
  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此陸績所謂陽在初稱初
  九去初之二稱九二則初復七隂在初稱初六去
  初之二稱六二則初復八矣卦畫七八經書九六
  七八為象九六為爻四者互明此左氏所記卜筮
  之言曰之某卦之説也雜卦曰既濟定也既濟六
  爻隂陽得位是以定也乾文言曰雲行雨施又曰
[080-35a]
  大明終始雲雨坎也大明離也乾卦而舉坎離者
  言其變也隂陽失位則變得位則否九二九四上
  九陽居隂位故動而有坎離之象此虞氏所論動
  爻之説也訟彖曰剛來而得中隨彖曰剛來而下
  柔蠱彖曰剛上而柔下噬嗑彖曰剛柔分動而明
  賁彖曰柔來而文剛分剛上而文柔无妄彖曰剛
  自外來而為主於内大畜彖曰剛上而尚賢咸彖
  曰柔上而剛下損彖曰損下益上又曰損剛益柔
[080-35b]
  益彖曰損上益下又曰自上下下渙彖曰剛來而
  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節彖曰剛柔分而剛得
  中剛者陽爻也柔者隂爻也剛柔之爻或謂之來
  或謂之分或謂之上下所謂惟變所適也此虞氏
  蔡景君伏曼容蜀才李之才所謂自某卦來之説
  也夫質之於經而合考之於義而通則王弼折之
  亦可謂誤矣叢/説
  新安朱氏曰逺猶忘也周流六虚謂隂陽流行於
[080-36a]
  卦之六位本/義 問易之所言无非天地自然之理
  人生日用之所不能須㬰離者故曰不可逺曰是
   易不可為典要易不是確定硬本子揚雄太𤣥
  却是可為典要他排定三百五十四賛當晝三百
  五十四賛當夜晝底吉夜底凶吉之中又自分輕
  重凶之中又自分輕重易却不然有陽居陽爻而
  吉底又有凶底有隂居隂爻而吉底又有凶底有
  有應而吉底有有應而凶底是不可為典要之書
[080-36b]
  也是有那許多變所以如此並語/録
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
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茍非其人道
不虚行
  廣漢張氏曰其出以度外則无外患也其入以度
  内則无内患也易之辭各指其所之此其所以内
  外使知懼也出門者固有功矣逖出者固无咎矣
  然不出户者在節乃為知時入于林中者固吝矣
[080-37a]
  入于坎窞者固勿用矣然視履而旋者在履乃為
  有慶是其可懼也如此辭之所告非特使之知懼
  又明憂患與夫憂患之所因此書之不可逺也无
  有師保如臨父母焉夫師者教之道而有所欽也
  保者輔其功而有所愛也夫有師保而後欽愛者
  此學而後知教而後能非天性之自然也人之於
  易不待師保而欽愛之心如臨父母此附麗不以
  膠漆約束不以纒索不可逺之道出於天性之自
[080-37b]
  然者乎大抵易之辭其告人也各指其所之有上
  有下有内有外循其辭而揆其所指之方則不迷
  其所向其道雖不可為典要歟其書則有典可循
  有常可道也凡此者皆以其書之不可逺者歟嗚
  呼人能𢎞道非道𢎞人雖載道而不可逺道雖屢
  遷而未始有常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者也茍非其
  人則道安能虚行乎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人之學道能不逺易則出入行蔵必
[080-38a]
  謹其度外焉知懼則懼其失於有行内焉知懼則
  懼其失於脩身憂患者一己之憂患也故者天下
  之務也明於憂患與故則自一身以及天下无或
  不明也人能明此以不逺易故也雖无師保教訓
  常如父母之臨豈无因而然哉知易之道須㬰不
  可逺離而己如臨父母則敬易之心存焉易之言
  敬有二道有接物之敬需所謂敬之終吉是也有
  先物之敬坤所謂敬以直内是也接物之敬有作
[080-38b]
  有輟直内之敬雖造次顛沛无時而非敬故常如
  父母之臨之也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者
  聖人言學易之道也學者初循其辭以探其道而
  後可以得其典常典常大要也茍非其人能盡學
  易用易之道則易道安能有行於世哉然君子之
  於學也有二道有率其辭者自外入也故易之為
  書不可逺有率其性者由中出也故中庸之道不
  可須㬰離書不可逺則道不可逺矣道不可離則
[080-39a]
  書不可離矣明乎此然後善學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其出入云者以一卦内外言之兩體
  也出者自内之外徃也入者自外之内來也以是
  度内外之際而觀消息盈虚之變出處進退之理
  使知戒懼當出而入與當入而出其患一也故大
  觀在上窺觀者醜三陽方壯牽羊悔亡出入内外
  本於相形此四從二亦曰外離五用九亦曰出唯
  精於義者能知之知義則知懼矣又此書明於己
[080-39b]
  之所當憂患與所以致憂患之故安不忘危存不
  忘亡治不忘亂无有師保教訓而嚴憚之明失得
  之報也如有父母親臨而愛敬之見聖人之情也
  初率其吉凶之辭揆其八卦之方則既有典常可
  守矣蓋不可逺者易之體也而有用焉為道也屢
  遷者易之用也而有體焉能知卦象合一體用同
  源者乎斯可以言易之書矣書載道者也待人而
  後行茍非其人道不徒行易/傳
[080-40a]
  新安朱氏曰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懼此句未詳
  疑有脫誤 雖无師保而常若父母臨之戒懼之
  至 方道也始由辭以度其理則見其有典常矣
  然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也並本/義 問據文勢則
  外内使知懼合作使内外知懼始得曰是如此不
  知這兩句是如何硬解時也解得去但不曉其意
  是説甚底上下文意都不相屬又曰上文説不可
  為典要下文又説既有典常這都不可曉常猶言
[080-40b]
  常理 使知懼便是使人有戒懼之意易中説如
  此則吉如此則凶是也既知懼則雖無師保一似
  臨父母相似常恁地戒懼 既有典常是一定了
  占得這爻了吉凶自定便是有典常並語/録
   右第八章
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
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
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
[080-41a]
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
 横渠先生曰於一卦之義原始要終究兩端以求其
 中六爻則各指所之非卦之質也故吉凶各類其情
 指其所之 初上終始三四非貴要之用非内外之
 主中爻以要存亡吉凶如困卦正大人吉无咎蓋以
 剛中也小過小事吉大事凶以柔得中之類並易/説
 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故撰德於卦雖爻有小大
 及繫辭其爻必諭之以君子之義正/䝉
[080-41b]
  廣漢張氏曰如乾之卦所以原陽之始要陽之終
  如坤之卦所以原隂之始要隂之終此為質也此
  卦之徳方以知也至於觀其㑹通以行其典禮者
  時也分隂分陽迭用柔剛者物也六爻相雜唯其
  時物此六爻之義所以易以貢也其初難知謂凡
  爻之初辭隱而難知者謂初辭擬之故也凡爻之
  上辭顯而易知者謂卒成之終故也此本末所以
  不同者如此若夫或以陽居隂或以隂居陽其物
[080-42a]
  之交錯者此雜物也或中或不中或正或不正其
  徳之迭作者此撰徳也辯其當於理者為是辯其
  悖於理者為非其唯中爻乎二三四五是也易之
  中爻其辯是與非者可謂備矣茍明乎此而求其
  要則存亡吉凶可坐而知矣 彖者言乎象者也
  蓋言卦之不言之意具於彖者乎彖者材也蓋言
  卦之兼該之體備於此者乎故智者觀其彖辭則
  所得者已七八矣又何必中爻雜物撰徳而辯其
[080-42b]
  是非乎並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前曰易之為書蓋明易之道此言易
  之為書蓋論卦爻之要皆終以學者之事且自一
  卦論之原始要終上下不遺為一卦之質也卦名
  之義名其質而已如乾之為乾也原始要終知乾
  之質為健故名其卦曰乾至於潛見飛躍則非質
  也六爻之義剛柔動静吉凶悔吝之不同各從其
  時與物之異而已是則潛見飛躍之謂也此卦爻
[080-43a]
  之義不能一也爻之初為難知及其上則易知者
  本末之不同也初者事之始事之微其辭則擬之
  而已故為難知上者事之終事之成其辭無隱故
  易知也若夫雜辯天下之物論撰衆人之徳明二
  者之是非則非其中爻不能備矣蓋言初上本末
  不能具也説者以二五為中爻此章論六爻相雜
  之道既言初上本末於其上則下言中爻言二五
  三四皆是也蓋二五三四皆為人道雜物撰徳辯
[080-43b]
  是非人事也故中孚以三四為中而王輔嗣亦疑
  初上之无位此言雜物撰徳則兼天下之物與徳
  為言非止二五君臣而已故知舍初上之餘皆中
  爻也而其辭言不備者謂非此四者不能備天下
  之象也學者要中爻之存亡吉凶以考其所居得
  失皆可以自知此所以不可逺也彖辭明一卦之
  義物徳是非存亡吉凶未能論辯者觀乎彖辭則
  思已過半矣此又言學易之要在夫彖也先儒或
[080-44a]
  謂彖辭為文王卦下之辭非也直今之彖耳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此章言重卦六爻之義易之為書也
  原始於初爻要終於上爻成六位以為體質者也
  八卦八物也六爻六時也六爻相雜時異而物異
  八卦本象也時物别象也其本甚微故難知其末
  已著故易知初辭擬而後言不亦難知乎卒成之
  其事終矣不亦易知乎上下之位以時言之初終
  也以道言之本末也以事言之始卒也其實一也
[080-44b]
  時變則事變事變則道與之俱未有違時造事而
  能成者三畫非无本末也聖人何為重卦曰理具
  乎中其事則未也若夫糅雜八卦之物撰定六爻
  之徳辯得失是非則非中爻不備中爻崔憬所謂
  二三四五京房所謂互體是也蓋物无常是亦无
  常非施於彼者或不可施於此用於古者或不可
  行於今蒙以九二納婦而六三取女則不利節以
  初九不出而无咎九二不出則失時得失是非不
[080-45a]
  可不辯也噫重卦六爻之意亦要諸吉凶存亡之
  辭而已有同位而異物同物而異象同象而異辭
  要諸辭則四者不同居然易見可指掌而知矣六
  爻者變動相錯而有吉凶存亡者也彖辭者合内
  外二體以一爻相變而有者也知者明於理則觀
  諸彖辭而爻義已知其過半矣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質謂卦體卦必舉其始終而後成體
  爻則唯其時物而已 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此言
[080-45b]
  初上二爻 非其中爻不備此謂卦中四爻 彖
  統論一卦六爻之體並本/義 其初難知至非其中
  爻不備若解也硬解了但都曉他意不得這下面
  却説一箇噫字都不成文章不知是如何後面説
  二與四同功三與五同功却説得好但不利逺者
  也曉不得 問雜物撰徳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
  不備曰這様處曉不得某常疑有闕文先儒解此
  多以為互體如屯卦震下坎上就中閒四爻觀之
[080-46a]
  自二至四則為坤自三至五則為艮故曰非其中
  爻不備互體説漢儒多用之左傳中一處説占得
  觀卦處亦舉得分明看來此説亦不可廢並語/録
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
之為道不利逺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
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
 横渠先生曰柔之為道不利逺者柔之用近也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二與四皆隂而二居内四居外三與
[080-46b]
  五皆陽而三為臣五為君是謂同功而異位也二
  與四雖俱隂也然二多譽者以逺於君而令聞令
  譽歸之也四多懼者以其近於君而抑權損勢也
  然柔之為道固當有所麗而不利於逺若夫其要
  无咎則所貴者在其中爾此二所以逺而多譽以
  其得於柔中故其要无咎也三與五雖俱陽也然
  三多凶者以其居下卦之上而近於賤五多功者
  以其居上卦之中而處其貴故也然三也以柔處
[080-47a]
  之則危而不安以剛處之則重剛而勝也論二與
  四詳於二而略於四論三與五詳於三而略於五
  此互相備即此以見彼也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二四隂也三五陽也隂陽之功同而
  位則異也二之多譽中也四之多懼近君也此其
  善之不同也二四宜以柔居之而柔之用近不利
  逺者則六二何其多譽乎然要其終所以无咎者
  六四不若六二之用柔中故也三之多凶五之多
[080-47b]
  功其貴賤不同位有當不當也三五皆宜以剛居
  之而九三多凶者賤而失中也五柔則危而剛則
  勝者貴而得中也上言中爻而此論二四三五蓋
  其同功而異位者皆中爻也王輔嗣不辯四者為
  中爻而反以初上為无位不知以六位言之則初
  上不得為无位以中爻言之自无初上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龔氏合易之為書也為一章誤矣今
  從古本此章再明中爻之義二四耦也同為隂之
[080-48a]
  功内外異位有不同焉二多譽四多懼何也四近
  五五尊位近尊位則多懼月望日則食禮近君則
  屈然柔之為道不利逺者坤從乾也二逺於五所
  以多譽者其要在於得中雖柔而无咎以其用柔
  中也用柔而失中其能无咎乎三五竒也同為陽
  之功内外異位有不同焉三多凶五多功何也五
  貴三賤其等不同也三處下位之極其柔居之則
  危不勝任矣其剛居之將以為勝邪以剛居剛有
[080-48b]
  時乎過剛矣危則疾顚過則易敗此三所以多凶
  也若五不然以剛居之得尊位大中宜處貴者也
  以柔居之有處謙執柔以貴下賤之美二為五用
  矣此五所以多功也夫二五中也二三四五皆曰
  中爻何也曰以三數之自一至三以二為中自四
  至上以五為中以五數之自二至上以四為中以
  四數之自二至五以三四為中復之九四曰中行
  獨復中孚以二柔在内名卦卦言徳爻言善者積
[080-49a]
  善成徳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此以下論中爻同功謂皆隂位異位
  謂逺近不同四近君故多懼柔不利逺而二多譽
  者以其柔中也 三五同陽位而貴賤不同然以
  柔居之則危唯剛則能勝之並本/義 問其要无咎
  其用柔中也近君則當柔和逺去則當有强毅剛
  果之象始得此二之所以不利然而居中所以无
  咎曰是恁地説 問上下貴賤之位何也曰四二
[080-49b]
  則四貴而二賤五三則五貴而三賤上初則上貴
  而初賤上雖无位然本是貴重所謂貴而无位髙
  而无民在人君則為天子父天子師在他人則清
  髙而在物外不與事者此所以為貴也並語/録
   右第九章
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
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
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
[080-50a]
凶生焉
 伊川先生曰惟人氣最清可以輔相裁成天地設位
 聖人成能直行乎天地之中所以為三才天地本一
 物地亦天也只是人為天地心是心之動則分了天
 為上地為下兼三才而兩之故六也附呂與叔/東見録
 横渠先生曰故曰爻爻者交雜之義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易之為書所以載三才之道此其所
  以為廣大悉備也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
[080-50b]
  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此易所以六畫而
  成卦六位而成章六者非他乃三才之道也三才
  之道其所變動如天之隂陽地之柔剛人之仁義
  有所變動也如陽氣下降隂氣上升柔來而文剛
  剛上而文柔仁濟之以義義濟之以仁此天地之
  道有所變動以趨其時者乃所以為爻也觀爻之
  二四有逺邇之殊三五有貴賤之異或多譽而多
  懼或多凶而多功其等之不可移者所以為物也
[080-51a]
  至於三五之陽而以柔居之縱横錯綜經緯无常
  此物之相雜故曰文也文之不當則宜凶也而併
  與吉言者蓋不當而凶乃知其當而吉故也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易之為書廣大无不備者蓋有三才
  之道焉故六畫非他也兼三才而兩之之道也一
  卦之道各有變動因其變動而别言之故為爻此
  言六位之辯也爻有貴賤上下之等故曰物物謂
  二四三五之類是也物雜九六則以剛柔相文故
[080-51b]
  曰文文之當其位則吉九之於五六之於二是也
  文之不當其位則凶六之於三九之於四是也大
  致如此故曰吉凶生焉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此章再明六爻雜物之義易之為書
  廣大而无外語天地之間則无乎不備矣有天道
  焉隂與陽也有人道焉仁與義也有地道焉柔與
  剛也此三者一物而兩體隂陽也而謂之天仁義
  也而謂之人剛柔也而謂之地故曰三才兼三才
[080-52a]
  而兩之故六兼之者天之道兼隂與陽也人之道
  兼仁與義也地之道兼柔與剛也六者非他即三
  才之道也是故三畫而有重卦六即三也三即一
  也道有變易有流動爻則傚之故曰爻天地相函
  精氣所聚其等有六故曰物物相錯而成文故曰
  文文當其位則吉文不當其位則凶故吉凶生焉
  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三畫已具三才重之故六而以上二
[080-52b]
  爻為天中二爻為人下二爻為地 道有變動謂
  卦之一體等謂逺近貴賤之差相雜謂剛柔之位
  相間不當謂爻不當位並本/義 道有變動不是指
  那隂陽老少之變是説卦中變動如乾卦六畫初
  潛二見三惕四躍這箇便是有變動所以謂之爻
  爻中自有等差或髙或低或逺或近或貴或賤皆
  謂之等易中便可見如説逺近相取而悔吝生近
  而不相得則凶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二多譽四多
[080-53a]
  懼近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
  之等也又曰列貴賤者存乎位皆是等也物者想
  見古人占卦必有箇物事名為物而今亡矣這箇
  物是那列貴賤辯尊卑底物相雜故曰文如有君
  又有臣便為君臣之文是兩物相對待在這裏故
  有文若相離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卦中有隂爻
  又有陽爻相間錯則為文若有隂无陽有陽无隂
  如何得有文語/録
[080-53b]
   右第十章
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
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
不廢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此之謂易之道也
 横渠先生曰剛柔錯雜美惡混淆文王與紂當之矣
  百物不廢巨細无不察也並易/説 顯道者危使平
 易使傾懼以終始其要无咎之道也正/䝉
  廣漢張氏曰道汙則從而汙此商之末世也道隆
[080-54a]
  則從而隆此周之盛徳也觀諸文王與紂則危者
  使平易者使傾蓋可知矣文王囚于羑里望道未
  見以其小心翼翼而尊其易故危者使平也紂貴
  為天子以其殺戮无辜而悖於易故易者使傾也
  其道甚大世之百物所以不廢者易所以行乎天
  地之中故无廢墜也既懼其始使人防微杜漸又
  懼其終使人持盈守成其要之以无咎而補過乃
  易之道也易/説
[080-54b]
  白雲郭氏曰文王遭紂之世蒙大難而演易是故
  其辭危危懼也懼斯道之不聞於天下後世也後
  世得其言則危者可平失其言則易者可傾其道
  甚大天地之間无不備是以天下无廢物懼人以
  終始則使人慎終如始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要其
  歸終使无咎而已此所謂易之道也説者或以危
  為述憂危之事使後世危懼避患或以危為微不
  正之辭二者皆非聖人之道也易/説
[080-55a]
  漢上朱氏曰易之興也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徳邪
  何繫之辭而告其吉凶者如是乎又紂與文王之
  事邪何君子處小人之間而其辭危乎是故危懼
  者使知可平慢易者使知必傾所以長君子消小
  人也其道甚大君子小人无所不容不容則不足
  以準天地百物不廢者所以形容其道所謂悉備
  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使知善不善之積成名滅
  身非一朝夕之漸故原始要終而懼焉其大要歸
[080-55b]
  之无咎而已此之謂易之道易之道立人道以貫
  天地而為一者也易/傳 崔景陸震謂文王作爻辭
  馬融陸績謂周公所作考之爻辭馬融陸績為是
  韓宣子適魯見易象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今
  乃知周公之徳也孔穎達嘗正此義今申其説以
  證崔陸之誤然琴書有言曰文王在羑里演易作
  鬱厄之辭困于石據于蒺藜蓋爻辭亦有文王之
  辭豈周公述而成之歟叢/説
[080-56a]
  新安朱氏曰危懼故得平安慢易則必傾覆易之
  道也本/義 其辭危是有危懼之意故危懼者能使
  之安平慢易者能使之傾覆易之書於萬物之理
  无所不具故曰百物不廢其要是約要之義若作
  平聲則是要其歸之意又曰要去聲是要恁地要
  平聲是這裏取那裏意思又曰其要只欲无咎語/録
   右第十一章
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徳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
[080-56b]
順也徳行恒簡以知阻能説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
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
 横渠先生曰擬議云為非乾坤簡易以立本則易不
 可得而見也簡易故能悦諸心知險阻故能研諸慮
  簡易然後知險阻簡易理得然後一以貫天下之
 道繫辭言能研諸慮止是剰侯之二字説者就而解
 諸侯有為之主若是者即是隨文耳 太虚之氣隂
 陽一物也然而有兩健順而已又不可謂天无意陽
[080-57a]
 之健不爾何以發散並易/説 至健而易至順而簡故
 其險其阻不可階而升不可勉而至仲尼猶天九五
 飛龍在天其致一也正/蒙
  廣漢張氏曰健者疑若不知險也今乾為天下之
  至健其徳行常易故知險而不為隂所䧟豈非至
  健乎順者疑若不知阻也今坤為天下之至順其
  徳行常簡故知阻而不為陽所拒豈非至順乎大
  抵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故能説諸心知險知阻故
[080-57b]
  能研諸慮心之説也不忤於理慮之研也不昧於
  事則得者為吉失者為凶吉凶既定則凡勉於事
  功者莫不𢎞之不息以成其功矣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横渠曰恒易故知險恒簡故知阻又
  曰易簡故能説諸心險阻故能研諸慮或者言亹
  亹勉也以意逆之則謂天下之事功也定吉凶成
  亹亹皆由乾坤之易簡故也諸侯之慮侯之為衍
  字故王輔嗣曰能説諸心能研諸慮易/説
[080-58a]
  漢上朱氏曰此章論六爻而歸之於簡易乾健而
  為萬物先莫或禦之故其徳行恒易坤順以從乾
  无二適也故其徳行恒簡以易也故知險之為難
  以簡也故知阻之可疑簡生於易阻生於險簡易
  也故能説諸心知險阻也故能研諸慮簡易者我
  心之所固有反而得之能无説乎以我所有慮其
  不然反復不捨能无研乎曰研諸侯之慮者衍侯
  之二字王弼略例曰能研諸慮則衍文可知天下
[080-58b]
  之吉凶蔵於无形至難定也天下之亹亹來而不
  已至難成也定之成之者簡易而已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至健則所行无難故易至順則所行
  不煩故簡然其於事皆有以知其難而不敢易以
  處之也是以其有憂患則健者如自髙臨下而知
  其險順者如自下趨上而知其阻蓋雖易而能知
  險則不陷於險矣既簡而又知阻則不困於阻矣
  所以能危能懼而无易者之傾也 侯之二字衍
[080-59a]
  説諸心者心與理㑹乾之事也研諸慮者理因慮
  審坤之事也説諸心故有以定吉凶研諸慮故有
  以成亹亹並本/義 或問乾是至健不息之物經歴
  艱險處多雖有險處皆不足為其病自然足以進
  之而无難否曰不然舊亦嘗如此説覺得終是硬
  説易之書本意不如此正要人知險而不進不説
  是我至健順了凡有險阻只恁冒進而无難如此
  大非聖人作易之意觀上文云易之興也其當殷
[080-59b]
  之末世周之盛徳邪至此之謂易之道也看他此
  語但是恐懼危險不敢輕進之意乾之道便是如
  此卦中皆然所以多説見險而能止如需卦之類
  可見易之道正是要人知進退存亡之道若是冒
  險前進必陷於險是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
  亡豈乾之道邪惟其至健而知險故止於險而不
  陷於險也 又曰此叚專是以憂患之際而言且
  如健當憂患之際則知險之不可乗順當憂患之
[080-60a]
  際便知阻之不可越這都是處憂患之道當如此
  因憂患方生那知險知阻若只就健順上看便不
  相似如云危者使平易者使傾能説諸心能研諸
  慮皆因憂患説 至順自是畏謹宜其不越夫阻
  如至健却宜其不畏險然却知險而不去蓋他當
  憂患之際故也 問簡易曰若長是易時更有甚
  麽險他便不知險矣若長是簡時更有甚麽阻他
  便不知阻矣只是當憂患之際方見得 乾天下
[080-60b]
  之至健更著思量看來聖人无冒險之事須是知
  險便不進向前去又曰他只是不直撞向前自别
  有一箇路去如舜之知子不肖則以天下授禹相
  似又曰這只是説剛健之理如此莫硬去天地上
  説 問在人固是如此以天地言之則如何曰在
  天地自是无險阻這只是大綱説箇乾坤底意思
  如此 乾坤知險阻非是説那定位底險阻乾是
  至健底物自是見那物事皆低坤是至順底物自
[080-61a]
  是見那物事皆大敬子云如云能勝物之謂剛故
  常信於萬物之上相似曰然如云膽欲大而心欲
  小至健恒易以知險如膽欲大至順恒簡以知阻
  如心欲小 乾健而以易臨下故知下之險險底
  意思在下坤順而以簡承上故知上之阻阻是自
  家低他却髙底意思自上面下來到那去不得處
  便是險自下而上上到那去不得處便是阻易只
  是這兩箇物事自東而西也是這箇自西而東也
[080-61b]
  是這箇左而右右而左皆然 知險阻便不去了
  惟其簡易所以知險阻而不去敬子云今行險徼
  倖之人雖知險阻而猶冒昧以進惟乾坤徳行本
  自簡易所以知險阻 夫乾夫坤一段也似上面
  知大始作成物意思説諸心只是見過了便説這
  箇屬陽研諸慮是研窮到底似那安而能慮直是
  子細這箇屬隂定吉凶是陽成亹亹是隂便是上
  面作成物 能説諸心乾也能研諸慮坤也説諸
[080-62a]
  心有自然底意思故屬陽研諸慮有作為底意思
  故屬隂定吉凶乾也成亹亹坤也事之未定者屬
  乎陽定吉凶所以為乾事之已為者屬乎隂成亹
  亹所以為坤大抵言語兩端處皆有隂陽如開物
  成務開物是陽成務是隂如致知力行致知是陽
  力行是隂周子之書屢發此意推之可見 能説
  諸心能研諸慮方始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
  亹亹凡事見得通透了自然歡説既説諸心是理
[080-62b]
  㑹得了於事上便審一審便是研諸慮研是更去
  研磨定天下之吉凶是剖判得這事成天下之亹
  亹是做得這事業並語/録
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天地設
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
 横渠先生曰言易於人事終始悉備行善事者易有
 祥應之理萌兆之事而易具著見之器疑慮而占則
 易示將來之騐有以見天地之間成能者聖人而已
[080-63a]
 能畏信於易者雖百姓之愚能盡人鬼幽明之助
 天能為性人謀為能大人盡性不以天能為能而以
 人謀為能故曰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天人不須强
 分易言天道則與人事一滚論之若分别則是薄乎
 云爾自然人謀合蓋一體也人謀之所經畫亦莫非
 天理耳並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聖人悟易於心而天道之變化人事
  之云為得之於心者如此則知幾之神吉事有祥
[080-63b]
  也推此以利飬生民故象事知器推此以吉凶與
  民同患故占事知來變者陽也化者隂也謂之變
  化此隂陽未辯者乎云者言也為者行也謂之云
  為此言行未著者乎聖人之心術雖融貫天人之
  道於方寸之間其見微知著觀徃知來無非吉事
  有祥也故推之以制器則利養天下之民推之以
  為占則吉凶與民同患 天能天而不能地地能
  地而不能天所賴聖人成其能夫聖人之能成天
[080-64a]
  地其能可謂大矣然又且明謀之人如詢於芻蕘
  是也幽謀之鬼神如質諸卜筮是也如是則不自
  以為能故百姓莫不歸美以與其能矣並易/説
  兼山郭氏曰易曰天地設位聖人成能與天地參
  之謂也中庸/解
  白雲郭氏曰凡人道變化云為之間吉事則先見
  其祥象事則先知其器占事則知方來皆言人事
  不能先見是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也
[080-64b]
   天地設位於上下而已不能自成其能也唯聖
  人成其能以備三才之道此所以參天地而賛化
  育也聖人亦豈自謂其能哉人謀鬼謀百姓與其
  能而已所以致是者有道存焉道者易也既曰人
  謀又言百姓者猶洪範之言卿士庶民也並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乾坤變化有云有為云者言也為者
  動也吉事有祥祥者吉之先見有祥必先知之兼
  言動也制器者尚象知器則知成器之為天下利
[080-65a]
  而可動也卜筮者尚占知來則知來物而言動審
  矣是以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非知險
  知阻者能之乎天尊地卑乾坤設位聖人配天地
  而立合乾坤之徳以成能事能説諸心能研諸慮
  者明以盡人謀也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
  者幽以盡鬼謀也人謀鬼謀幽顯合一天下樂推
  而不厭百姓之愚與之以能矣成能故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變化云為故象事可以知器吉事有
[080-65b]
  祥故占事可以知來 天地設位而聖人作易以
  成其功於是人謀鬼謀雖百姓之愚皆得以與其
  能並本/義 問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
  知來曰上兩句只説理如此下兩句是人就理上
  知得在隂陽則為變化在人事則為云為吉事自
  有祥兆惟其理如此故於變化云為則象之而知
  已有之器於吉事有祥則占之而知未然之事也
  又問器字是凡見於有形之實事者皆為器否曰
[080-66a]
  易中器字是恁地説 變化云為是明吉事有祥
  是幽象事知器是人事占事知來是筮象事知器
  是人做這事去占事知來是他方有箇禎祥這便
  占得他如中庸言必有禎祥見乎筮龜之類吉事
  有祥凶事亦有 天地設位四句説天人合處天
  地設位便聖人成其功能人謀鬼謀則雖百姓亦
  可以與其能成能與與能雖大小不同亦是小小
  底造化之功用 百姓與能與字去聲他無知因
[080-66b]
  卜筮方㑹做得事便是與能人謀鬼謀猶洪範之
  謀及卜筮卿士庶人相似並語/録
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變
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
 横渠先生曰八卦有體故象在其中錯綜為六十四
 爻彖所趨各異故曰情言 能通變則盡利累於其
 情則陷於吉凶矣並易/説 辭各指其所之聖人之情
 也指之以趨時盡利順性命之理臻三極之道也能
[080-67a]
 從之則不陷於凶悔矣所謂變動以利言者也然爻
 有攻取愛惡本情素動因生吉凶悔吝而不可變者
 乃所謂吉凶以情遷者也能深存繫辭所命則二者
 之動見矣正/䝉
  廣漢張氏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此八卦所以
  告人以象至於爻者變也彖者材也皆有辭者此
  聖人以情而言於人也剛柔雜居則交通以趨時
  而或失或得故吉凶見焉 乾之徳有利有正變
[080-67b]
  動以利言非正也人之生有性有情吉凶以情遷
  非性也正則无變動矣性則无吉凶矣六爻之變
  動將以圗利而免害也六爻之吉凶无非以情而
  感物也並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八卦有象而未有言故以象告六十
  四卦之後有爻彖之辭故曰以情言剛柔相雜而
  後有得失故吉凶可見是三者皆卦所具之情也
  變動以利言者聖人變而通之以盡利故變動主
[080-68a]
  於利也吉凶以情遷者卦之吉凶因人善惡而遷
  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伏羲氏始畫八卦不言而告之以象
  者至簡易也後世聖人演之為六十四卦有爻有
  彖以人情變動言之於辭知險阻也且八卦成列
  剛柔雜居吉凶已可見矣然道有變動變則通通
  則其用不窮所以盡利者不可不言也故變動以
  利言吉凶以情而遷巧厯之所不能計也聖人唯
[080-68b]
  恐遷之而失其正矣故爻彖以情言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象謂卦畫爻彖謂卦爻辭本/義 八卦
  以象告以後説得叢雜不知如何語/録
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逺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
感而利害生
 伊川先生曰易爻應則有時而應又逺近相取而悔
 吝生㳺定/夫録
 横渠先生曰凡卦之所利與爻之所利皆變通之宜
[080-69a]
 也如利建侯利艱貞誠則順理而利偽則不循理而
 害易言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則是專以人事言故有
 情偽利害也屈信相感而利生此則是理也惟以利
 言易/説
  廣漢張氏曰彼之所愛此或惡之此之所惡彼或
  愛之此愛惡出於情之不同而吉凶所以生也逺
  者或有求於近近者或有求於逺此逺近出於分
  之不等而悔吝所以生也以情感者或應之以偽
[080-69b]
  以偽感者或應之以情此情偽出於心之不一而
  利害所以生也此聖人作易畢羅天下之事者乎
  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六爻剛柔各因其愛惡相攻而後有
  吉凶逺或相應近或不相得則有悔吝此皆言爻
  之情也亦猶在人情偽相感而生利害與爻一也
  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變動者何情偽之所為也人之情偽
[080-70a]
  難知矣以情相感則利生以偽相感則害生近不
  必取逺不必舍則悔吝生愛惡不一起而相攻則
  吉凶生吉凶生而悔吝著情偽其能掩乎是則情
  偽相感也逺近相取也愛惡相攻也爻有變動也
  有利害斯有悔吝有悔吝斯有吉凶吉凶以情遷
  也易/傳
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
  廣漢張氏曰天下之物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所以
[080-70b]
  相近而相得也廟堂之上閨門之中郷黨之間學
  校之内皆貴乎近而相得也今也近而不相得其
  為患也異乎行道之人故大則凶小則害其微則
  為悔吝矣考諸易爻莫不皆然故云凡易之情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凡易之情與人之情何以異哉自六
  爻觀之相近而不相得則凶矣雖无不相得或少
  害之亦悔且吝也人之情蓋亦猶是此章蓋重釋
  上言吉凶悔吝利害之説以先言人之情偽相感
[080-71a]
  故此復言凡易之情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悔吝者何凡易之情隂陽相求内外
  相應近而不相得則偽不可乆物或害之害之則
  凶將至矣悔吝者利害吉凶之界乎害之而悔則
  吉且利矣吝而不悔則凶聖人不得不以利言之
  而使之逺害也故曰聖人之情見乎辭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不相得謂相惡也凶害悔吝皆由此
  生本/義 問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
[080-71b]
  吝是如何曰此疑是指占法而言想古人占法更
  多今不見得蓋逺而不相得則安能為害惟切近
  不相得則凶害便能相及如一箇凶人在五湖四
  海之外安能害自家若與之為鄰近則受害矣又
  問此如今人占火珠林課底若是凶神動與世不
  相干則不能為害惟是克世應世則能為害否曰
  恐是這様意思語/録
將叛者其辭慙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
[080-72a]
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
  廣漢張氏曰叛而親離者内負所愧故其辭慙疑
  而猶豫者蔓衍不根故其辭必枝吉人為善不足
  故言出於不得已故其辭寡躁人之急於自售故
  言必期於見信故其辭多人有善也誣而謗之則
  其辭不敢正言人之非故曰其辭游失其守則不
  能直己以見道故曰其辭屈聖人既有以知人之
  情又有以察人之辭何異踈而不漏者乎易/説
[080-72b]
  白雲郭氏曰六者之辭宜无與易焉然由六者觀
  之則易之辭蓋无是也然聖人作易所以无是六
  者之辭者以聖人之辭出於道未嘗出於胷中之
  私也六者之人所以有六者之辭者各因其心之
  私而不自知其為是言也以是知衆人之所任者
  心而聖人之所任者道也凡心善惡皆私也惟道
  為天下之大公故足以洗心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何以知情偽邪考其辭可矣將叛者
[080-73a]
  其心慙負故其辭愧中心疑者其心惑亂故其辭
  枝吉人守約故其辭寡躁人欲速故其辭多誣善
  之人妄故其辭游失其守者窮故其辭屈吉人辭
  寡以簡易知也五者反是以知險知阻而知也簡
  易則吉險阻則凶其辭雖六其别則一險易而已
  矣上繫言易簡而天下之理得下繫終之以易簡
  而知險阻故殊塗而同歸一致而百慮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卦爻之辭亦猶是也本/義 中心疑者
[080-73b]
  其辭枝中心疑故辭繁不殺其辭枝者如木之有
  枝開兩岐去 問八卦以象告至失其守者其辭
  屈一段竊疑自吉凶可見矣而上只是揔説易書
  所載如此自變動以利言而下則專就人占時上
  説曰然並語/録
   右第十二章
 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七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