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-清-納喇性德 (master)


[01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九
          頭等侍衞納喇性徳編
乾下/坎上
 伊川先生曰需序卦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
 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夫物之幼穉
 必待養而成養物之所需者飲食也故曰需者飲食
 之道也雲上於天有蒸潤之象飲食所以潤益於物
[011-1b]
 故需為飲食之道所以次蒙也卦之大意須待之義
 序卦取所須之大者爾乾健之性必進者也乃處坎
 險之下險為之阻故須待而後進也易/傳
  兼山郭氏曰序卦云需者飲食之道也文武以天
  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於憂勤終於逸樂
  如此而已至於蓼蕭廢則恩澤乖湛露廢則萬國
  離故需之為需豈曰小補之哉易/傳
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
[011-2a]
 伊川先生曰需者須待也以二體言之乾之剛健上
 進而遇險未能進也故為需待之義以卦才言之五
 居君位為需之主有剛健中正之徳而誠信充實於
 中中實有孚也有孚則光明而能亨通得貞正而吉
 也以此而需何所不濟雖險无難矣故利涉大川也
 凡貞吉有既正且吉者有得正則吉者當辯也易/傳
 横渠先生曰剛健而不陷而能俟時故有孚於光亨
 也訟需坎皆言有孚必然之理也又如未濟飲酒濡
[011-2b]
 首亦言有孚義同此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需有所待而進也乾健欲進而險在
  前姑有所待終必濟也有所待者久則孚孚則光
  亨乾之用也利涉大川剛健乃濟也
  白雲郭氏曰天地之大尚不能无所需以生萬物
  況人道乎有孚者充實之美也光亨者輝光之大
  也有是徳衆之所需也需之亦以成是徳也貞則
  吉需之道也利涉大川乾之健也易/說
[011-3a]
  漢上朱氏曰蘇氏解需光亨曰光者物之神也此
  闗子明之說也或問神曰日月在上其明在地夫
  日月之形其大如盤盂光之所燭被乎萬物非神
  乎蓋神難言也故以光形容之君子動而有光廣
  大无所不及故易言未光未光大者皆狹且陋也
  叢/說
  新安朱氏曰需待也以乾遇坎乾健坎險以剛遇
  險而不遽進以陷於險待之義也孚信之在中者
[011-3b]
  也其卦九五以坎體中實陽剛中正而居尊位為
  有孚得正之象坎水在前乾健臨之將涉水而不
  輕進之象故占者為有所待而能有信則光亨矣
  若又得正則吉而利涉大川正固無所不利而涉
  川尤貴於能待則不欲速而犯難也本/義○問需卦
  大指先生曰需者寜耐之意以剛遇險時節如此
  只當寜耐以待之且如涉川者多以不能寜耐致
  覆溺之禍故需卦首言利涉大川語/録
[011-4a]
  東萊吕氏曰需乾下坎上以乾之健阻於坎險之
  下故需待而後進也然惟乾然後有所需非乾則
  素无所有將何所需乎○需利涉大川惟能需待
  所以審細瞻顧涉大川而無虞紀/聞又曰易傳有孚
  則能光明而亨通己丑/課程
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
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

[011-4b]
 伊川先生曰需之義須也以險在於前未可遽進故
 需待而行也以乾之剛健而能需待不輕動故不陷
 於險其義不至於困窮也剛健之人其動必躁乃能
 需待而動處之至善者也故夫子賛之云其義不困
 窮矣○五以剛實居中為孚之象而得其所需亦為
 有孚之義以乾剛而至誠故其徳光明而能亨通得
 貞而吉也所以能然者以居天位而得正中也居天
 位指五以正中兼二言故云正中○既有孚而貞正
[011-5a]
 雖涉險阻往則有功也需道之至善也以乾剛而能
 需何所不利並易/傳
  龜山楊氏曰五以剛正中履尊位而不疚故有孚
  光亨貞吉有孚剛中也光亨大亨也充實而有光
  輝之謂大則光斯大矣不曰大亨者以其有險而
  剛不揜焉故曰光亨也夫剛健而上行乾道也險
  在前而不進有需之義焉故曰需須也時行則行
  時止則止而動與時偕天行也故險難在前而不
[011-5b]
  能陷其義不困窮矣以剛健之中需而後動則往
  无不濟矣故利涉大川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以卦言之乾猶需於五以爻言之五
  猶需於物故曰需須也以乾之剛健其遇險也止
  於不險不困窮而已則險之為義大矣能无需乎
  有其徳以待天下之需者九五也故言位乎天位
  以正中為需之主宜矣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需須也剛健上行遇險未動待時者
[011-6a]
  也故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坎險也陽陷於隂中陷
  也困者水在澤下也需自二而上有困反之象三
  陽剛而健能需以進動而不屈不陷于險善用剛
  健者也故曰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因窮矣此以兩
  體言乎需也須以進者需有孚而後進也孚者已
  也孚之者人也豈能遽孚之哉需自大壯變大壯
  四陽同徳四與五孚未進之時雖未得天位其徳
  固己剛健有孚特道未彰爾及其自四而進則位
[011-6b]
  乎天位乃光亨也光坎離之象光亨者以貞吉也
  九五正中待物之須而不匱者唯正中乎故曰貞
  吉需道至於光亨位乎天位為須之主萬物需之
  貞吉也二者夫子之待價也五者天下之望成湯
  也此以二五言需之才也坎為大川自四之五往
  也乾剛須時而往何難不濟故曰利涉大川往有
  功也於卦氣為二月故太𤣥凖之以耎傒易/傳
  五峯胡氏曰文王雖有亹亹剛健之徳既受命為
[011-7a]
  人之主矣若遂欲進定天下則紂之才猶足以有
  為惡未貫盈人心未盡散時未可以定也文王逡
  巡不進退處於西伯而紂在上險在前也文王以
  服事殷其忠信于上下其誠動于殘賊故得行其
  號令于諸侯天下化之而紂不以為嫌剛健而不
  陷豈有困窮哉有孚光亨貞吉此之謂也若文王
  中非有孚則不足以動商紂而至於以兵相加文
  王雖得天下是簒也非位乎天位中正之義矣惟
[011-7b]
  文王位乎天位中正而不過故孔子曰三分天下
  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徳其可謂至徳也已矣夫
  以天道處之何事不濟故曰利涉大川易外/傳
  新安朱氏曰需須也此以卦徳釋卦名義需有孚
  以卦體及兩象釋卦辭本/義○需主事孚主心需其
  事而心能信實則光亨以位乎尊位而中正故所
  為如此利涉大川而能需則往必有功利涉大川
  亦承上文有孚光亨貞吉○福州韓某云險而能
[011-8a]
  忍則為需險而不能忍則為訟能通其變則為隨
  不能通其變則為蠱此是說卦對然只是此數卦
  對得好其它底又不然後世䇿士之言只說出竒
  應變聖人不恁地合當需時便需並語/録
  東萊吕氏曰剛健者多陷溺蓋躁進而不待時故
  也惟剛健而有所需則无陷溺之患矣○又曰天
  下有一等自好之士不肯輕出但併與已分工夫
  皆廢又非所謂吾斯之未能信君子雖不輕出不
[011-8b]
  妨做立事業工夫故謂乾剛而能需何所不利並/易
  說/
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
 伊川先生曰雲氣蒸而上升於天必待隂陽和洽然
 後成雨雲方上於天未成雨也故為須待之義隂陽
 之氣交感而未成雨澤猶君子蓄其才徳而未施於
 用也君子觀雲上於天需而為雨之象懷其道徳安
 以待時飲食以養其氣體宴樂以和一作/養其心志所
[011-9a]
 謂居易以俟命也易/傳
 横渠先生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燕樂九五需于
 酒食貞吉未濟亦有孚于飲酒以隂在前无所施為
 唯于飲食而已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雲上於天下必得澤飲食燕樂以歡
  待下上之澤也
  廣平游氏曰雲上於天則澤將下流天下之所徯
  望也故有需之象飲食人之大欲存焉而人非飲
[011-9b]
  食不生則天下之所需莫急於飲食故需飲食之
  象而位乎天位以應天下之求亦曰需于飲食而
  已然幅員之衆烏得人人而飲食之哉亦曰養賢
  以及萬民而已故君子飲食燕樂者大亨以養聖
  賢使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焉爾忠臣嘉賓盡其心
  則小民不失職而人人厭所欲矣九五之所需孰
  大於此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
[011-10a]
  以下治外而始於燕羣臣嘉賓者需之道也雍曰
  序卦曰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朝夕之需也人无
  饑渴之害則飲食无需也屯蒙之後天下之所需
  者在君而君之所需者在賢雲上於天欲雨之象
  萬物之所需也飲食宴樂所以養賢膏澤將以及
  民亦天下之需也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雲上於天蓄膏澤而未降須也君子
  蓄其才徳末施於用亦須也飲食以養其氣體燕
[011-10b]
  樂以養其心志居易俟命待時而動蓋需有飲食
  之道膏澤所以養萬物也坎為水兌為口為和說
  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雲上於天无所復為待其隂陽之和
  而自雨爾事之當需者亦不容更有所為但飲食
  燕樂俟其自至而已一有所為則非需也本/義○需
  待也以飲食燕樂謂更无所為待之而已待之須
  有至時學道者亦猶是也語/録
[011-11a]
  東萊吕氏曰君子以飲食燕樂易傳曰飲食以養
  其氣體燕樂以和其心志此二句極有意味蓋君
  子於未遇之時涵養成就一旦有用則无施不可
  以非口體之養而已也易/說○需大象雲上於天需
  君子以飲食燕樂雲上於天而未成雨猶君子未
  施於用而需待之時也飲食燕樂涵養此理而已
  與後世不得志而麴糵之託昏冥之逃者大異紀/聞
  又曰易傳云雲上於天有蒸潤之象飲食所以潤
[011-11b]
  益於物故需為飲食之道己丑/課程
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
用恒无咎未失常也
 伊川先生曰需者以遇險故需而後進初最逺于險
 故為需于郊郊曠逺之地也處于曠逺利在安守其
 常則无咎也不能安常則躁動犯難豈能需于逺而
 无過也○處曠逺者不犯冒險難而行也陽之為物
 剛健上進者也初能需待于曠逺之地不犯險難而
[011-12a]
 進復宜安處不失其常則可以无咎矣雖不進而志
 動者不能安其常也君子之需時也安静自守志雖
 有須而恬然若能終身焉乃能用常也並易/傳
  龜山楊氏曰乾道以上行為常方需之時險在前
  宜需而後進雖久於其所未為失常也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以乾之剛猶有畏難之義則險其可
  犯哉初九逺於難者也故言于郊于郊不犯難矣
  勿以逺而妄動乃盡畏難之義是以利用恒无咎
[011-12b]
  可需則需不可需則勿需也可應則應不可應則
  不應也此需時用常之道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三乾天際也四在内外之交曰郊五
  坎為險難初九正應六四而險難在前當守正不
  動以需其應不先時而動不犯難而上行故曰需
  于郊不犯難行也風雷相與不失其正天地可乆
  之道曰恒謂五變四動而交乎下也九五虛中以
  需六四屈已以下之如是應時之需則上下相與
[011-13a]
  可久而无咎隂之從陽地道之常也初九陽在下
  需六四之應而以巽行以上下言之未失常也九
  五剛健中正而曰犯難者非其應而往无因而至
  前志未通也或問利用恒也順以巽也乾道乃革
  也何取於卦也曰卦變也所謂之某卦也需利用
  恒者需之恒也蒙六五順以巽者蒙之觀也乾九
  四乾道乃革者乾之小畜也小畜之中又有離兊
  故曰革是謂天下之至變易/傳
[011-13b]
  五峯胡氏曰夫人幼而學之壯而行之古之君子
  如伊尹之耕于有莘傅說之築于傅嵒吕望之釣
  于渭濱皆待時于郊野曠逺之地不冒犯世患而
  求進者也其耕也其築也其釣也用常而已非有
  驚時異衆之行也故无咎易外/傳
  新安朱氏曰郊曠逺之地未近於險之象也而初
  九陽剛又有能常於其所之象故戒占者能如是
  則无咎也本/義
[011-14a]
  東萊吕氏曰初九九剛健之物不能无動需于郊
  則去險尚逺也利用恒无咎非謂去險雖逺而常
  行之事亦可為但能用其常以應天下之變則无
  咎矣不謂之守常而謂之用常此言亦可以意㑹
  易/說○又曰易傳云雖不進而志動者不能安其常
  也志動則身郊而心市己丑/課程
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
有言以吉終也
[011-14b]
 伊川先生曰坎為水水近則有沙二去險漸近故為
 需于沙漸近于險難雖未至于患害己小有言矣
 凡患難之辭大小有殊小者至于有言言語之傷至
 小者也二以剛陽之才而居柔守中寛裕自處需之
 善也雖去險漸近而未至于險故小有言語之傷而
 无大害終得其吉也○衍寛綽也二雖近險而以寛
 裕居中故雖小有言語及之終得其吉善處者也並/易
 傳/
[011-15a]
  龜山楊氏曰沙近水而不溺於水以其衍在其中
  而不迫於險也其犯難淺矣故小有言終吉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沙近水近難也近之必不能无難故
  小有言剛明之才居柔守中小言之傷不為大損
  是以終吉欲无小言之愆則逺於郊而用常可也
  二雖不能逺于郊而以寛裕居中是雖有言而吉
  終也叔孫武叔毁仲尼子貢曰其何傷於日月乎
  終吉之謂也易/說
[011-15b]
  漢上朱氏曰五坎為水二三兊為澤水往矣而其
  剛留于澤者剛鹵也二在澤中剛而柔沙之象沙
  近于險者也五不應二故二需之九二得中剛而
  能柔待時而動其動必以正積誠既久二五相合
  坎化為坤險難易而為平衍矣需于沙而不妄動
  則平衍固在其中矣故曰需于沙衍在中也六四
  與五近而相得四見二不應而需之與已異趨小
  有言宜矣兌口為言也君子自守亦何傷哉夫子
[011-16a]
  不進猶不免于有言矧餘人乎二非終不進也動
  則正正則吉而兌毁雖小有言終无凶也故終吉
  象言以吉終者二之五以吉行故有終勉之也易/傳
  五峯胡氏曰孔子孟軻執其規矩凖繩周行于諸
  侯見可而進需于沙者也近于世難矣然孟軻志
  在天下後世非私己也故不以煦煦為仁孑孑為
  義或以微罪行或三宿而後出晝道廣徳𢎞其心
  甚大雖小有患害厄于陳蔡圍于匡人景子謂之
[011-16b]
  不敬尹士謂之干澤於孔孟乎何傷故當時諸侯
  敬之重之萬世之下尊之仰之以吉終者此之謂
  也易外/傳
  新安朱氏曰沙則近于險矣言語之傷亦災害之
  小者漸進近坎故有此象剛中能需故得終吉戒
  占者當如是也衍寛意以寛居中不急進也本/義
  東萊吕氏曰九二去險漸近雖无大害亦有小虞
  幸而以九剛陽而居二之柔雖有言語之傷亦能
[011-17a]
  含垢忍辱而不較蓋寛裕居中善處患難者也其
  終吉也固宜易/説○又戴衍字序曰需之既濟曰需
  于沙孔子象之曰衍在中也天下之至險莫如水
  水與泥際而泥復與沙際繇沙望水其險寖已逺
  矣履深淖而並驚瀾雖從臾使疾驅且不敢至於
  磧平如砥萬轡一馳獨能柅方奔之足於險未迫
  之時夫豈徒然哉是中非躁迫者所能駐舒徐容
  與久在此而不前殆必博大廣衍綽有餘地者也
[011-17b]
  易象既言衍而繼以在中者將眎所居以占所養
  歟在南曰橘在北曰枳失其所在則名去之心不
  在廣莫之鄉而强以衍自許疇諾之哉貌似
  閒暇嗜利逞欲以蹈大險如晉之衍盖辱其名
  矣東萊/文集
九三需于泥致冦至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冦
敬慎不敗也
 伊川先生曰泥逼于水也既進逼于險當致冦難之
[011-18a]
 至也三剛而不中又居健體之上有進動之象故致
 寇也苟非敬慎則致喪敗矣○三切逼上體之險難
 故云災在外也災患難之通稱對眚而言則分也三
 之致寇由已進而迫之故云自我寇自已致若能敬
 慎量宜而進則无喪敗也需之時須而後進也其義
 在相時而動非戒其不得進也直使敬慎毋失其宜
 耳並易/傳
  龜山楊氏曰需而迫于險則致寇自我矣然乾健
[011-18b]
  之極非險之所能陷故敬慎則不敗需而後動能
  慎者也若夫行險以徼倖雖有剛健之才能不敗
  者鮮矣易/說
  兼山郭氏曰坎為險九三迫之災在外也于郊于
  沙于泥逺邇之象也剛健上行故曰自我致寇也
  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于泥則有難矣不能于郊而于沙不
  能于沙而于泥則于泥之寇自我致之也災自外
[011-19a]
  來也敬慎而不敗者君子責已反身之道也躬自
  厚而薄責於人則逺怨矣何敗之有是以君子居
  易以俟命敬慎也小人行險以徼倖鮮不敗矣然
  君子雖因接物而有敬而敬當在物先故坤之直
  内言存於物先也需之九三上六見於用以接物
  而已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坎水坤土水澤之際為泥九三剛健
  之極進逼于險已將陷矣需于泥也上六坎在外
[011-19b]
  為災故曰需於泥災在外也九三守正可也動則
  上六乘之坎為盜盜有戎兵寇也寇雖險我動不
  正而迫之已甚則至故曰致寇至上乘三成坤為
  輿坎為車多眚則敗也九三正而明能抑其剛健
  持之以敬慎而不動誰能敗哉敬者持其正也三
  四下有伏艮艮止也慎之象故曰自我致寇敬慎
  不敗也易/傳
  五峯胡氏曰范滂李膺名冠天下激濁揚清進必
[011-20a]
  以其道需于泥者也然時方多僻災在外也其氣
  剛其志銳其行勁无所顧慮露其鋒刃欲以力除
  姦邪姦邪畏忌則思所以中傷之矣黨人禁錮豈
  无自而然哉皆自致之也若敬慎如陳寔雖中常
  侍張讓父葬亦往弔焉敬慎之至也及黨人被誅
  而名士因寔得免者甚衆使范滂李膺敬慎如此
  豈有誅死之敗乎易外/傳
  新安朱氏曰泥將陷于險矣寇則害之大者九三
[011-20b]
  去險愈近而過剛不中故其象如此外謂外卦敬
  慎不敗發明占外之意聖人示人之意切矣本/義
  問敬慎不敗本義以為發明占外之意何也先生
  曰言象中本无此意所謂占外意也○孔子曰聖
  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若不是占筮如何
  說明吉凶且如需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以其逼近
  坎險有致寇之象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
  寇敬慎不敗也孔子雖說推明義理這般所在又
[011-21a]
  變例推明占筮之意需于泥災在外占得此象雖
  若不吉然能敬慎則不敗又能堅忍以需待處之
  得其道所以不凶或失其剛健之徳又无堅忍之
  志則不能不敗矣○需于泥致寇至此爻本自不
  好而象却曰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蓋卦爻雖不
  好而占之者能敬謹畏防則亦不至于敗蓋需者
  待也需有可待之時故得以思患預防而不至于
  敗也此則聖人就占處發明誨人之理並語/録
[011-21b]
  東萊吕氏曰九三近坎之隂故有災謂之在外者
  九三是内卦之終逼近于坎之外卦也故曰災在
  外也易/說○又曰災在外而我即之致寇非自彼也
  苟敬慎則何敗之有己丑/課程
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順以聴也
 伊川先生曰四以隂柔之質處于險而下當三陽之
 進傷于險難者也故云需于血既傷于險難則不能
 安處必失其居故云出自穴穴物之所安也順以從
[011-22a]
 時不競于險難所以不至于凶也以柔居隂非能競
 者也若陽居之則必凶矣蓋无中正之徳徒以剛競
 于險適足以致凶耳○四以隂柔居于險難之中不
 能固處故退出自穴蓋隂柔一作/柔弱不能與時競不能
 處則退是順從以聴于時所以不至于凶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以柔居隂不能禦強來則聴順而辟其
 路易/說
  龜山楊氏曰乾健上行非險之所能陷而四以隂
[011-22b]
  柔在前故需于血出自穴血隂傷也出自穴不安
  其所也隂雖不安其所而能順以聴則雖傷而不
  至于凶矣六四以柔居隂能順以聴者矣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以隂柔之質處衆剛之上不能違而
  避之反出自穴是自求禍也故需于血然應於初
  九自上應下能順以退聴故雖傷而无凶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乾變坎為血九五大壯乾變故曰血
  坎為隠伏兌為口穴也六四處險者也據坎兌之
[011-23a]
  際三陽自下而進故曰出自穴六四安其位以一
  隂礙之有險在前進退不可則隂陽必至于相傷
  小人安險不傷不已故曰需于血為六四者不競
  而順以聴之則善故曰需于血順以聴也惟順以
  聴是以三陽出自穴而无違焉六四坤順也坎耳
  聴也易/傳
  五峯胡氏曰漢桓既誅梁冀㧞黄瓊首居大位天
  下想望異政瓊奏誅州郡貪汚者十餘人海内翕
[011-23b]
  然稱之是時宦豎充朝正人處乎其間佞倖之所
  必中傷也需于血者也夫瓊之心豈止于誅州郡
  貪汚而已哉肅清廷列乃其志也少須暇之耳及
  嬖寵益横瓊自度力不能制遂上䟽極言稱疾不
  起不敢安其位出自穴者也瓊雖言之然一言不
  聴則不據其位而不去力言之而不止以與嬖寵
  争也順聴時命委而去之雖其志壅遏不行傷于
  小人而无凶禍之及矣易外/傳
[011-24a]
  新安朱氏曰血者殺傷之地穴者險陷之所四交
  坎體入乎險矣故為需于血之象然柔得其正需
  而不進故又為出自穴之象占者如是則雖在傷
  地而終得出也本/義○穴是陷處喚做所安處不得
  分明有箇坎陷也一句柔得正了需而不進故能
  出于坎陷四又是坎體之初有出底道理到那上
  六則索性陷了語/録
  東萊吕氏曰六四以内卦觀之固厄于險而不得
[011-24b]
  進以外卦觀之又懼為三陽所逼六四居險之下
  而見逼于三陽其傷可知幸而六四以隂柔之質
  出穴以避故需于血而已耳不然則大有傷也易/說
九五需于酒食貞吉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
 伊川先生曰五以陽剛居中得正位乎天位克盡其
 道矣以此而需何需不獲故宴安酒食以俟之所須
 必得也旣得貞正所需必遂可謂吉矣○需于酒食
 而貞且吉者以五得中正而盡其道也並易/傳
[011-25a]
  藍田吕氏曰九五陽居至尊中正之位三陽上進
  志同情悅需于酒食以交歡也交歡之事以道相
  待非苟悅也
  龜山楊氏曰需而至于位天位則險難既平无所
  事矣故需于酒食而已若既醉之詩是也然需于
  酒食而不以正則是自溺于荒腆耳能无凶乎故
  正乃吉易/說
  兼山郭氏曰九五既醉以酒既飽以徳人有士君
[011-25b]
  子之行詩之所謂太平需之所謂貞吉者也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既醉以酒既飽以徳人有士
  君子之行詩之所謂太平需之所謂貞吉也雍曰
  飲食非自養也養賢而已養賢以及萬民所以應
  天下之需也鹿鳴之君蓋得需于酒食之道天保
  之福所謂貞吉也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需至于五隂已退聴難已獲濟位乎
  天位應天下之須坎震為酒兌口在下飲食之象
[011-26a]
  酒食所以養人者也故曰需于酒食九五為需之
  主應之以中正而已天下之需于五者无須不獲
  各足其量而止如飲酒者止于醉食者止于飽需
  者無窮應者不動故貞吉貞吉者以中而正也中
  則養之者不過過則應之有時而窮故曰酒食貞
  吉以中正也坎震為酒何也曰震為禾稼麥為麴
  糵東方榖也故東風至而酒湧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酒食宴樂之具言安以待之九五陽
[011-26b]
  剛中正需于尊位故有此象占者如是而貞固則
  得吉也本/義
  東萊吕氏曰九五需于酒食貞吉九五一爻在坎
  隂之中也常人之情處至險之中必惶懼逼迫无
  所聊賴五處至險而從容舒緩飲食宴樂是知險
  難之中自有安閒之地也此卦下體阻于逺而需
  待是見險而止猶在險之外人之所可能也九五
  一爻入于險中而不害其為安閒人之所不可能
[011-27a]
  也易/說
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象曰不速
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
 伊川先生曰需以險在前需時而後進上六居險之
 終終則變矣在需之極乆而得矣隂止于六乃安其
 處故為入于穴穴所安也安而既止後者必至不速
 之客三人謂下之三陽乾之三陽非在下之物需時
 而進者也需既極矣故皆上進不速不促之而自來
[011-27b]
 也上六旣需得其安處羣剛之來苟不起忌疾忿競
 之心至誠盡敬以待之雖甚剛暴豈有侵凌之理故
 終吉也或疑以隂居三陽之上得為安乎曰三陽乾
 體志在上進六隂位非所止之正故无争奪之意敬
 之則吉也○不當位謂以隂而在上也爻以六居隂
 為所安象復盡其義明隂宜在下而居上為不當位
 也然能敬順以自處則陽不能陵終得其吉雖不當
 位而未至於大失也並易/傳
[011-28a]
 横渠先生曰上无所出故降入自穴恭以納之雖處
 極上不至於失易/說
  龜山楊氏曰隂宜下而在上不當位也以柔順居
  之而不為險難雖不當位未大失也當須之終處
  一卦之外逺于陽也與四異矣故入于穴穴隂所
  安也三陽需而進不速之客也陽方上行知敬而
  不為險難其吉宜矣若夫需道之終猶欲懐險以
  為難亦君子之所不容也能无凶乎易/說
[011-28b]
  兼山郭氏曰上六不當有事之地猶有需焉至於
  三陽彚征不能退聴以違之是以入于穴也敬之
  終吉未大失而已乃若鴻飛冥冥弋人何慕焉上
  六坎也故其道如此易/說
 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上六不當有事之地至于三
  陽彚征不能退聴以違之雖敬之終吉未大失而
  已乃若鴻飛㝠㝠弋人何慕焉上六坎也故不足
  以進此雍曰上六據非其位不能退聴徒知入于
[011-29a]
  穴以避焉僅免夫需血自傷而已故曰未大失也
  天道上行理之常來而敬之終无凶也夫需之時
  天下如饑之需食渴之需飲也故于郊于沙于泥
  出入于穴獨五安然是為需之主然水行需舟陸
  行需車莫非需也卦特言其大者耳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需者訟之反三陽自外而入坎兌為
  穴故曰入于穴客在外主人以辭速之曰吾子入
  矣主人須矣九五需之主也三陽乾兌居西北之
[011-29b]
  位客也自外而入主人未應不速之客也三人者
  三爻也故曰不速之客三人來敬者持其正也上
  六九三當位而應九二初九不當位而不應君子
  固有至於是邦無上下之交者豈可以不速之客
  而不敬乎三陽同類也敬其一不敬其二則需之
  者所失大矣爻辭言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
  而象辭去其三人止曰不速之客來者為上六也
  上六於二於初為不當位也當位而應則得一人
[011-30a]
  不當位而兼應之則得三人自不當位言之則失
  也自得三人言之則雖不當位未大失也終吉者
  不失其正故吉卦體需也有所失人則失需之義
  矣卦四陽君子二隂小人於六四戒之以順聴於
  上六戒之以敬客君子得位則小人必得其所故
  為小人謀者如此易/說
  新安朱氏曰隂居險極无復有需有陷而入穴之
  象下應九三九三與下二陽需極並進為不速客
[011-30b]
  三人之象柔不能禦而能順之有敬之之象占者
  當陷險中然於非意之來敬以待之則得終吉也
  ○以隂居上是為當位言不當位未詳本/義
  東萊吕氏曰上六六與三相應更不須避故入于
  穴然應于一陽則三陽皆進不速之客謂此三陽
  不速之而自來也上六以隂柔之才處險之極又
  當三陽之進惟至誠盡敬以待之而不與之較庶
  幾可以免悔吝曰終吉者即象之所謂未大失也
[011-31a]
  易/說
 
 
 
 
 
 
 
[011-31b]
 
 
 
 
 
 
 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