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-清-納喇性德 (master)


[06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六十五
          頭等侍衞納喇性徳編
兊下/巽上
 伊川先生曰中孚序卦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節
 者為之制節使不過越也信而後能行上能信守之
 下則信從之節而信之也中孚所以次節也為卦澤
 上有風風行澤上而感於水中為中孚之象感謂感
[067-1b]
 而動也内外皆實而中虚為中孚之象又二五皆陽
 一有/而字中實亦為孚義在二體則中實在全體則中虚
 中虚信之本中實信之質易/傳
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
 伊川先生曰豚躁魚冥物之難感者也孚信能感於
 豚魚則无不至矣所以吉也忠信可以蹈水火況涉
 川乎守信之道在乎堅正故利於貞也易/傳
  白雲郭氏曰雜卦曰中孚信也夫信者孚之一也
[067-2a]
  孚者其道之大全也以信不足以盡孚故必曰中
  孚然有信之而信者有作也有未嘗信之而信者
  无作也无作中孚是也故自人之為徳論之則曰
  信又其小者則信於言而已自道論之則曰孚或
  未見於有為而其道可孚或无其人焉而是道為
  可孚皆曰有孚也故孚之道有无心於信天下而
  天下信之之意无不感也无不通也亦无不受而
  容之也无作也无止也亦无損益盛衰之理有孚
[067-2b]
  於一身於一家於一國於天下逺近大小衆寡之
  不同其孚一也然易之卦皆道也而爻則人也在
  卦辭言之則主道也在爻辭言之則言乎其人也
  而中孚又以名卦者以信不足以名卦也且道有
  誠有孚有信人或未之别盖信者孚之一也孚者
  誠之一也道之所至誠亦至焉故道大誠亦大而
  孚為道之信信為人之徳是其别也自二帝以來
  言信者葢寡至成湯而後言彰信兆民文王演易
[067-3a]
  復稱孚詩人亦言上天之載无聲无臭儀刑文王
  萬邦作孚故道之盛者後世莫若文王也至武王
  而後復言惇信明義及乎世衰道微人不知孚之
  為道獨知信而已孔子作易所以曉天下萬世欲
  其明而无惑故為言曰中孚信也是使後世由信
  而可得中孚之道也學者於此即以信為孚以孚
  為信不知孚之有别斯失聖人釋經之旨矣夫中
  孚之象中虚也虚已而對物則无物在物先來則
[067-3b]
  應之不來則无應此中孚之為信所以進乎誠也
  苟實其中則先物有物矣先物有物則不誠在物
  先安得謂之孚乎故子絶四曰毋我毋我則虚己
  矣是无先物之物也上天之載无聲无臭亦不過
  如是而已使有聲臭實其中非天道也有物以實
  其中非聖人之道也豚魚吉者信及豚魚也惟天
  地之道可信及豚魚葢天地以生為徳而无私於
  豚魚以生為徳故豚魚以是道而生信及也使有
[067-4a]
  心於豚魚則信及者微而其不及者大非天地也
  聖人法之亦如是而已信及豚魚則孚於天下可
  知也利涉大川中虚之有濟也利貞者中虚之徳
  也中虚之徳天徳也易/説
  新安朱氏曰孚信也為卦二隂在内四陽在外而
  二五之陽皆得其中以一卦言之為中虚以二體
  言之為中實皆孚信之象也又下説以應上上巽
  以順下亦為孚義豚魚无知之物又木在澤上外
[067-4b]
  實内虚皆舟楫之象至信可感豚魚涉險難而不
  可以失其貞故占者能致豚魚之應則吉而利涉
  大川又必利於貞也本/義
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
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貞乃
應乎天也
 伊川先生曰二柔在内中虚為誠之象二剛得上下
 體之中中實為孚之象卦所以為中孚也 以二體
[067-5a]
 言卦之用也上巽下說為上至誠以順巽於下下有
 孚以說從其上如是其孚乃能化於邦國也若人不
 說從或違拂事理豈能化天下乎 信能及於豚魚
 信道至矣所以吉也 以中孚一作/虚涉險難其利如
 乘木濟川而以虚舟也舟虚一有/中字則无沈覆之患一/无
 之患/二字卦虚中為虚舟之象 中孚而貞則應乎天矣
 天之道孚貞而已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中孚上巽施之下悦承之其中必有感
[067-5b]
 化而出焉者葢孚者覆乳之象有必生之理信且正
 天之道也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中孚信由中而達外也乘木舟虚者
  巽體而柔在内也
  白雲郭氏曰中孚之象二隂居内而二五剛中下
  說而上巽故孚聖人法此所以化邦也儀刑文王
  萬邦作孚豈非化邦之謂歟豚魚物之至微而无
  知者信之難及者也信及豚魚況於有知者乎又
[067-6a]
  況於人乎觀此則化邦可知矣巽木也木而中虚
  所以難可濟也利貞乾徳也虚中而利貞其孚所
  以應天而大也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中孚自遯來訟之變也二五不應六
  三孚於上六四孚於下二爻在中而孚中孚也易
  傳曰中虚者信之本中實者信之質夫信之未彰
  无形矣其中已有信也非中虚乎静而正發而當
  反諸已而不怍斷然如金石之不可易非中實乎
[067-6b]
  故曰柔在内而剛得中此以三四二五言中孚也
  上巽施之下説從之巽說相與不期於孚而孚焉
  猶鳥之孚卵也巽伏於上說從於下不動而柔者
  化剛者應拚然而飛矣化邦之道不幾於是乎坤
  在上為邦國外巽内說感之以誠信久而自化不
  為而成也其象巽離化坤巽離者萬物化成之時
  故曰說而巽孚乃化邦也此總六爻而言中孚也
  豚魚六四也中孚六四即訟坎之初坎為豕其初
[067-7a]
  為豚三兊為澤四巽乎澤為魚六四一爻具豚魚
  之象而在中孚之中信及豚魚也先王之交萬物
  无非信也取之必有時用之必有節風有騶虞信
  及豚也頌有潛魚信及魚也動物之蕃息者莫如
  豚魚信及豚魚上下草木鳥獸无所不及而至誠
  之道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如是乃吉六四正也正
  則吉信至於賞罰而示之者未矣非心服也其終
  必凶故曰豚魚吉彖曰信及豚魚也此以四六言
[067-7b]
  中孚也坎為險難初越二三涉坎成巽巽為股涉
  大川也兊澤而為大川決而成川也巽為木兊金
  刳其中舟虚也舟虚者中虚之象九五巽體其中
  虚不以好惡之私累其心其下說而不違利以濟
  難也夫乘木之利乘桴不如乘舟重載而乘險者
  不如虚舟之為安仗誠信而蹈大難猶乘木而其
  中枵然豈復有風波之虞哉古之人虚己遊世五
  兵兕虎不能害用此道也故曰利涉大川乘木舟
[067-8a]
  虚也此以四五言中孚之功也天之道不言而善
  信四時自成萬物自生正而已矣正誠也六四之
  正乃應乎天者以其心正其心正則其意誠乃
  應於天之道非人為也故曰中孚以利貞乃應乎
  天也此以六四初九相應言中孚也初九本九四
  乾在上為天之象在卦氣為冬至故太𤣥準之以
  中易/傳 又曰中孚王洙曰柔在内而巽說合和之
  性也剛得中而上下信化育之道也中孚天理之
[067-8b]
  端叶於教化之義若鳥之孚卵柔渾於内而剛鷇
  於外嫗伏化羽不違其期自然之信也此與小過
  旁通自中孚而變故小過有飛鳥之象焉叢/說
  廣漢張氏曰詹體仁闢齋於便坐屬予名以其虚
  且長也則題之曰虚舟他日體仁謂予曰漆園之
  說遁而離吾无取焉耳在易之中孚利涉大川乘
  木舟虚将於是焉體之予嘆其善思也則又為之
  銘心本虚理則實應事物无轍迹來不迎去不留
[067-9a]
  彼萬變我日休行斯通險可濟孚豚魚貫天地曷
  臻兹在克己去其窒斯虚矣南軒/集
  新安朱氏曰說而巽孚乃化邦以卦體卦徳釋卦
  名義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以卦象言 中孚以
  利貞乃應乎天信而正則應乎天矣並本/義
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
 伊川先生曰澤上有風感於澤中水體虚故風能入
 之人心虚故動能感之風之動乎澤猶物之感於中
[067-9b]
 故為中孚之象君子觀其象以議獄與緩死君子之
 於議獄盡其忠而已於決死極於惻而已故誠意常
 求於緩緩寛也於天下之事无所不盡其忠而議獄
 緩死最其大者也易/𫝊
  藍田吕氏曰澤中氣散而為風澤上有風澤氣達
  其外者也中心&KR0579怛則愛人之仁達之於外則聽
  訟而求生
  白雲郭氏曰治獄聽訟虚中為先實其中則有閡
[067-10a]
  此中孚之卦君子所以議獄緩死也議獄亦舉一
  端言之也凡天下之務當虚中者皆如治獄用中
  孚之道也且聖人之為治也有道以為之本刑罰
  助治而已非聖人之所専任以治天下也知此則
  知虚中之道矣不知此則刑罰先實其中道无自
  而入焉是其為治无適而非刑也安得議獄緩死
  之事哉如書言宥過无大又言罪疑惟輕皆議獄
  之謂也觀舜與臯陶之言然後知聖人之刑舜之
[067-10b]
  戒臯陶曰眀于五刑以弼五教則五刑者正所以
  弼五教故命臯陶於契之後非五刑可獨任以致
  治也曰刑期于无刑民協于中則聖人之心以无
  刑在刑之先此葢虚中之道也其命臯陶則先曰
  蠻夷猾夏寇賊姦宄故知舜之刑由蠻夷猾夏寇
  賊姦宄而有之非此則无用於刑也臯陶稱帝之
  徳曰宥過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
  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則知聖人之刑皆不得已而
[067-11a]
  用也不得已而用則由天下有罪而後有刑葢聖
  人不先刑以制天下也故至於好生之徳洽於民
  心則盡孚天下之道矣中孚之獄如是而已後世
  舎道徳仁義獨任刑以為治者不患天下之不孚
  而患網之不密不患徳之不洽而患文之不峻於
  是有刲屠夷族之禍而人之有生殆犬彘之不如
  矣又安足與語中孚之道哉秦漢是已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澤上有風澤中應之中孚也中孚信
[067-11b]
  也中孚自訟變坎為獄九四之初坎成兊兊口為
  議獄也議獄者議其獄情之正否也艮六變成中
  孚艮體盡矣為游魂㳺魂死之象震為反生緩死
  也緩死者未必死也君子議獄緩死則好生之徳
  孚於上下矣傳曰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出輕刑
  解稽留法此象乎易/𫝊
  新安朱氏曰風感水受中孚之象議獄緩死中孚
  之意本/義議獄緩死只是以誠意求之澤上有風感
[067-12a]
  得水動議獄緩死則能感人心語/録
初九虞吉有它不燕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
 伊川先生曰九當中孚之初故戒在審其所信虞度
 也度其可信而後從也雖有至信若不得其所則有
 悔吝故虞度而後信則吉也既得所信則當誠一若
 有他則不得其燕安矣燕安裕也有它志不定也人
 志不定則惑而不安初與四為正應四巽體而居正
 无不善也爻以謀始之義大故不取相應之義若用
[067-12b]
 應則非虞也 當信之始志一无/志字未有所從而虞度
 所信則得其正是以吉也葢其志未有變動志有所
 從則是變動虞之不得其正矣在初言求所信之道
 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為信之始其信未孚而志應在四進有
 二三剛柔之間非以禮自防使為衆所信取悔之道
 也故必防其萌使志不亂孚交如則威如乃吉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初九中孚之初剛而有應慮未孚於
[067-13a]
  所應自防而不安於它志一不變者也故曰虞吉
  有它不燕虞如虞行防守也燕安也
  白雲郭氏曰中孚之虚无物閡其中故其孚最為
  近誠虞吉者審度吉道而有行也度吉而行固善
  道也然已為有物非中孚之虚矣故言有它有它
  則中實非安於中孚之道象言志未變者言虞吉
  有它之志未能忘也忘此則中孚矣初九中孚之
  始未能盡其道故尚有虞吉之志盡中孚之道者
[067-13b]
  无適而非吉又何虞乎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中孚之初戒在審慎其所信初九六
  四正應也初宜信四而初四相易以失位為憂以
  其有憂也故虞度之虞乃不失其正應故吉虞度
  而得其所從宜誠一不貳有它則擇利而動心无
  所主惑矣燕謂三也雷在澤中有燕息之象三非
  初之正應初與三同體説乎隂而徃應之為有它
  初之三歸妹象毁而不燕以其貳也初九所以虞
[067-14a]
  吉者得其所從其志未變於三變於三矣何燕之
  有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當中孚之初上應六四能度其可信
  而信之則吉復有他焉則失其所以度之之正而
  不得其所安矣戒占者之辭也本/義
  東萊吕氏曰或問上蔡語録云心之窮物有盡而
  天者無盡如之何包之竊意窮物葢窮理也萬物
  各有其理将欲處之各盡其道非研窮工夫則無
[067-14b]
  由得然人固自有天然之本體純粹清明不待思
  慮不勞計度遇事觸物而吾胸中一際接焉固有
  至當之理油然而生若夫心之容物固所以求其
  天奈何人之私意易萌思慮所不及計度所不逮
  則背理傷義未能保其不无也徃時侍坐誨以易
  傳中孚之初九曰志有所從則是變動虞之不得
  其正矣夫既變則已違夫天矣虞之則涉於人固
  有正不正矣恐亦是此意乞賜詳誨荅曰心之窮
[067-15a]
  物有盡而天者无盡横渠所謂有外之心不足以
  合天心也來說為近别/集
九二鶴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象曰
其子和之中心願也
 伊川先生曰二剛實於中孚之至者也孚至則能感
 通鶴鳴於幽隠之處不聞也而其子相應和中心之
 願相通也好爵我有而彼亦係慕說好爵之意同也
 有孚於中物无不應誠同故也至誠无逺近幽深之
[067-15b]
 間故繫辭云善則千里之外應之不善則千里之外
 違之言誠通也至誠感通之理知道者為能識之
 中心願謂誠意所願也故通而相應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居中體巽无所私係徳必有鄰物願所
 歸位以徳致為五所任故曰與爾靡之靡偃也順從
 之也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九二中孚之時以剛居中而无私應
  至誠虚心樂善者也以陽居隂又處二隂之下慎
[067-16a]
  獨為善不愧屋漏也至誠慎獨則凡同氣類者雖
  逺必應故鶴鳴在隂其子和之至誠好善則樂與
  賢者共之故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
  白雲郭氏曰中孚之道與物无閡況於交感之際
  為感通之易者乎是猶鶴鳴於幽隂之中而其子
  和之必至之理也有好爵以與爾靡之又其子之
  願也是其所以和也好爵猶美道也吾與爾靡其
  道虚己以容人也葢言中孚之美道其能感人也
[067-16b]
  虚己而已然中孚本應物之道二得之而三失之
  易/說
  漢上朱氏曰訟離為飛鳥變震為鶴說卦震為鵠
  鵠古鶴字也穆天子傳列子皆以鵠為鶴鶴震聲
  感兊鳴於正秋九二之象也九二剛實而中中孚
  之至者九居二鳴鶴在隂也坤為母巽四為子四
  與二同震體而九二陽為大六四隂為小故四有
  子之象二四志同二鳴而四和二中也四亦中虚
[067-17a]
  心之象其應豈強為哉出於中心願而已矣荀子
  所謂同焉者合類焉者應故曰其子和之中心願
  也巽為命五出命者也陽為美好好爵者爵命之
  美吾四自謂也我四謂五猶曰我君也爾親乎二
  也二誠於中四自和之若曰我君有好爵吾與汝
  共靡之非二有求於四也四於五其疏附之臣乎
  靡子夏傳陸績作縻巽為繩縻係之象當作縻孟
  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荘子曰吾無食我無糧
[067-17b]
  古人文章相錯而成此爻所謂我吾亦然易傳曰
  至誠无逺近幽深之間惟知道者識之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九二中孚之實而九五亦以中孚之
  實應之故有鶴鳴子和我爵爾靡之象鶴在隂謂
  九居二好爵謂得中靡與縻同言懿徳人之所好
  故好爵雖我之所獨有而彼亦繫戀之也本/義 鶴
  鳴子和亦不可曉好爵爾靡亦不知是説甚底繫
  辭中又説從别處去 中孚九二爻自不可曉看
[067-18a]
  來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是兩箇都要這物事所
  以鶴鳴子和是兩箇中心都愛所以相應如此並/語
  録/
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

 伊川先生曰敵對敵也謂所交孚者正應上九是也
 三四皆以虚中為成孚之主然所處則異四得位居
 正故亡匹以從上三不中失正故得敵以累志一作/心
[067-18b]
 以柔說之質既有所係惟所信是從或鼓張或罷廢
 或悲泣或歌樂動息憂樂皆從乎所信也惟係所信
 故未知吉凶然非眀達君子之所為也 居不當位
 故无所主惟所信是從一本有是/以二字所處得正則所信
 有方矣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處非所安物之所惡剛而乘之柔不相
 比進退之際惟敵是求不恒其徳莫非已致一作惟/敵是得
 故求之云/云 易說
[067-19a]
  藍田吕氏曰六三以隂居陽雖與上九應而比於
  六四近不相得所以得敵以柔處下既不能勝故
  或鼓或罷位既不當又不安常故或泣或歌
  白雲郭氏曰自一卦論之則三四為虚中自爻言
  之則六三之不當位又不若六四之能虚己也且
  中孚之道不立己何得敵之有得敵則有已甚於
  虞吉故物或怒之則鼓或困之則罷或悲之則泣
  或樂之則歌四者有感於外而動於中者也感於
[067-19b]
  外而動於中不能忘敵也不能忘敵有我之過也
  惟中孚虚己无與為敵外物之來如投虚然或怒
  之則无鼓也或困之則无罷也或悲之則无泣也
  或樂之則无歌也舉无得敵之理則其道全矣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敵者勢均而不相下也艮之彖曰上
  下敵應不相與也言六爻勢均當應而否故子夏
  𫝊曰三與四為敵葢三四同體而異意近而不相
  得六三不正小人也六四正君子也三小人不見
[067-20a]
  信於君子而志在得四四終不可得震為鼓三動
  鼓而進将以張之也而四不應既罷而息将以誘
  之也而四不來三動離為目兊澤流目或泣以感
  之而四不憂巽為長震為聲兊口為言長聲以永
  其言或歌以樂之而四不恱或鼓或罷或泣或歌
  小人之情状盡矣四守正終莫得之處位不當无
  以取信於君子也豈能强得之哉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敵謂上九信之窮者六三隂柔不中
[067-20b]
  正以居説極而與之為應故不能自主而其象如
  此本/義 問中孚六三大義是如何曰某所以説中
  孚小過皆不可曉便是如此依文解字看來只是
  不中不正所以歌泣喜樂都无常也語/録
六四月㡬望馬匹亡无咎象曰馬匹亡絶類上也
 伊川先生曰四為成孚之主居近君之位處得其正
 而上信之至一作/位當孚之任者也如月之㡬望盛之
 至也已望則敵矣臣而敵君禍敗必至故以㡬望為
[067-21a]
 至盛馬匹亡四與初為正應匹也古者駕車用四馬
 不能備純色則兩服兩驂各一色又小大必相稱故
 兩馬為匹謂對也馬者行物也初上應四而四亦進
 從五皆上行故以馬為象孚道在一四既從五若復
 下係于初則不一而害於孚為有咎矣故馬匹亡則
 无咎也上從五而不係於初是亡其匹也係初則不
 進不能成孚之功也 絶其類而上從五也類謂一/作
 相/應也並易/傳
[067-21b]
 横渠先生曰誠以接物體巽居柔隂徳之盛美者也
 隂徳盛美物所願交故必一其所應絶類於上使隂
 不疑陽如月近望而不過於盈可以无一作/免易/說
  藍田吕氏曰六四以隂居隂隂之盛者居巽之下
  不敢盈也故曰月㡬望與三皆隂匹也棄其類匹
  上乘九五故曰馬匹亡能體柔巽舍不肖而尚賢
  故无咎
  白雲郭氏曰六四處得其正葢有中孚之道者月
[067-22a]
  㡬望居盛位而不盈也馬匹亡舍衆志而獨上也
  六四近君有自盈之失今月㡬望則虚已而不盈
  矣馬匹不亡則有鼓罷泣歌之累今馬匹亡則安
  行上道終无得敵之理是以无咎也匹亦敵之類
  也得敵匹亡其道相反也彖言柔在内而爻則其
  道相反葢卦爻取義有不得而同者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四處當位近君其道上行成孚者也
  訟離為日坎為月坎變震月在東也離變兊日在
[067-22b]
  西也月東日西望也五在中四為㡬望隂道之盛
  盛則敵君禍敗必至不可不戒古者駕車四馬兩
  服為匹兩驂為匹不能四馬則駕兩馬曰駢駢亦
  匹也四震為作足馬四應初成坎坎為美脊之馬
  兩馬匹也震坎陽卦類也四之上絶其類而不應
  則馬匹亡矣孚道在一四上從五亡其匹則絶係
  應之私无敵君之禍易傳曰係初則不進其能成
  孚乎易/傳
[067-23a]
  新安朱氏曰六四居隂得正位近於君為月㡬望
  之象馬匹謂初與己為匹四乃絶之而上以信於
  五故為馬匹亡之象占者如是則无咎也本/義
九五有孚攣如无咎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
 伊川先生曰五居君位人君之道當以至誠感通天
 下使天下之心信之固結如拘攣然則為无咎也人
 君之孚不能使天下固結如是則億兆之心安能保
 其不離乎 五居君位之尊由中正之道能使天下
[067-23b]
 信之如拘攣之固乃稱其位人君之道當如是也並/易
 傳/
 横渠先生曰處乎盛位而信不交物未免於咎也易/説
  藍田吕氏曰九五剛中居尊信結於下故曰有孚
  攣如无咎
  白雲郭氏曰孚之道无不通亦无不感可以通天
  下之志至於固結攣如是以无咎九五君位足以
  感通天下又无私應之累故直曰有孚攣如位正
[067-24a]
  當而已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九五在上六四在下君臣之位正也
  九五剛健中正六四柔巽正而順君臣之徳當乎
  位也五四君臣相孚上下固結如攣然相易以致
  相孚故无咎攣拘攣也五四相易有巽服艮手離
  目相就拘攣之象大忠為令徳茍非其人不可君
  臣之際非位正徳當其孚如是豈能无咎乎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九五剛健中正中孚之實而居尊位
[067-24b]
  為孚之主者也下應九二與之同徳故其象占如
  此本/義
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
 伊川先生曰陽性上進風體飛颺九居中孚之時處
 於最上孚於上進而不知正者也其極至於羽翰之
 音登聞于天貞固於此而不知變凶可知矣夫子曰
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固守而不通之謂也 守孚
 至於窮極而不知變豈可長久也固守而一无/而字不通
[067-25a]
 如是則凶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處信之極好居物上信而无實窮上必
 凶一云將變而為小過也易/説
  藍田吕氏曰上九以陽居上其聲逺聞而實不稱
  以是為正勢不可長是以凶也翰者飛而鳴也飛
  而鳴者雖逺聞其聲虚也況登于天乎
  白雲郭氏曰中孚虚己也虚己者道之虚也道之
  虚故足以應天下之實而无不通焉是以聖人尚
[067-25b]
  之也翰音登于天聲之虚也聲之虚不足以有為
  也以是為貞則凶矣虚聲无實非可久之道也九
  五知虚己而用道於中故足以通天下之志上九
  獨務虚聲而事於外不知其道已喪於中矣故凶
  而不可久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巽為雞剛其翰也柔其毛也翰羽翮
  也震為聲上動反三成兊雞振其羽翮而後聲出
  於口翰音也乾五為天六三往上隂為虚翰音登
[067-26a]
  于天也鳥之類聲聞于天者鶴也雞无是實虚聲
  聞于上雖登于天須臾則反其可長乎巽為長三
  之上巽毁何可長也不信之極正乎其凶故曰貞
  凶張載曰信而无實窮上必凶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居信之極而不知變雖得其貞亦凶
  道也故其象占如此雞曰翰音乃巽之象居巽之
  極為登于天雞非登天之物而欲登天信非所信
  而不知變亦猶是也本/義 鄭東卿説易象亦有好
[067-26b]
  處如説中孚有卵之象小過有飛鳥之象孚字從
  爪從子如鳥以爪抱卵也葢以卦言之四陽居外
  二隂居内外實中虚有卵之象又言鼎象鼎之形
  革象風爐這是他説得好處他却盡欲牽合附會
  少閒便疎脱今人學問且欲於正段處理㑹却些
  小零碎底亦用得一向只是理㑹這箇便不是語/録
 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六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