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-清-納喇性德 (master)


[00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二
          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
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
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
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
 濓溪先生曰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
 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
[004-1b]
 也通/書
 伊川先生曰大哉乾元贊乾元始萬物之道大也四
 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萬
 物資始乃統天言元也乾元統言天之道也天道始
 萬物一更有/萬字物資始於天也雲行雨施品物流形言
 亨也天道運行生育萬物也大明天道之終始則見
 卦之六位各以時成卦之初終乃天道終始乘此六
 爻之時乃天運也以御天謂以當天運乾道變化生
[004-2a]
 育萬物洪纎高下各以其類各正性命也天所賦為
 命物所受為性保合太和乃利貞保謂常存合謂常
 和保合太和是以利且貞也天地之道常乆而不已
 者保合太和也天為萬物之祖王為萬邦之宗乾道
 首出庶物而萬彚亨君道尊臨天位而四海從王者
 體天道則萬國咸寧也易/傳○雲行雨施是乾道之亨
 處○大明終始人能大明乾之終始便知六位時成
 却時乘六龍以當大事並楊遵/道録○維天之命於穆不
[004-2b]
 已忠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胡氏/拾遺
 横渠先生曰雲行雨施散而无不之也言乾發揮徧
 被於六十四卦各使成象變言其著化言其漸萬物
 皆始故性命之各正唯君子為能與時消息順性命
 躬天德而誠行之也精義時措故能保合太和健利
 且貞孟子所謂終始條理集大成於聖智者歟易曰
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
 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其此之謂乎○乾道變化
[004-3a]
 各正性命此謂六爻言天道變化趨時者六爻各隨
 時自正其性命謂六位隨時正性命各有一道理葢
 為時各不同○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謂不一則乖競
 並易/説○彖明萬物資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
 也故不得不以元配坤○六爻擬議各正性命故乾
 德旁通不失太和而利且貞也並正/蒙
  廣平游氏曰乾曰大哉坤曰至哉大則无所不包
  至則无所不盡乾之大无方而坤則未離乎方也
[004-3b]
  易/説
  兼山郭氏曰乾健也健而不息之謂乾葢天體於
  上而日月星辰繫焉自古自今一息之不畱常行
  而不改周旋而不殆此萬化之所從出也猶人之
  精神之運照知事物之不窮體夫天道之不息者
  也是故昔之言易者必三復其道而備言之元亨
  利貞者何謂也大无不包細无不舉是以謂之元
  也及其用也如天地之絪緼男女之構精故有所
[004-4a]
  謂雲行雨施者矣彼在天者成象在地者成形是
  所謂品物流形者也既有元有亨斯有體有用則
  不能无推移有推移不能无終始而此實大明之
  所以成六位也乾於斯也乘六氣以御之所以成
  變化正性命保合太和攝利貞而復於元亨故四
  德混而為一乃所以用其光而復歸其明者也首
  出庶物萬國咸寧又以言人之有君道也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乾之四德元為大元為始彖論一卦
[004-4b]
  之才故首言乾元元之在乾猶人之有首也萬物
  之所以資始者在此且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天之
  長育萬物健而亨之道也而乾元則統之聖人知
  此故大明乾元終始一卦之道得所謂潛見飛躍
  各以其時而成六位矣此周公繫爻之義也六位
  既以時成則聖人可以乘此而用天道或潛或見
  或惕或躍或飛或亢亦各因其時而乘焉此聖人
  法乾用九之道也故孔子曰乾元用九乃見天則
[004-5a]
  且乾道之變化也葢非物物而生之大闢資始之
  户使萬物各得其性命之正而已各得其性命之
  正則萬物无一物之不和是之謂保合太和乾始
  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者以此是乃乾之所
  謂利貞也聖人知乾之利貞在此而不在彼故法
  各正性命之道以出庶物法保合太和之道以寧
  萬國則首出庶物而萬國咸寧矣此又聖人法乾
  用九之道也故孔子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易之
[004-5b]
  彖非獨統論一卦之體葢以人事兼明之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夫子作上彖下彖上象下象文言上
  繫下繫説卦序卦雜卦十篇以贊易道其篇不相
  附近不居聖也至陳元鄭衆傳費氏易馬融作傳
  鄭康成傳之康成之後注連經文王輔嗣始分象
  辭附於爻下乾存古文也一者數之始乾之元也
  陽生於子萬物資之而有氣一變而七七變而九
  四之為三十六六之為二百一十有六而乾之䇿
[004-6a]
  備矣乾天也萬物資始於天天之道始於一故曰
  乃統天此贊元也六爻天地相函坎離錯居坎離
  者天地之用也雲行雨施坎之升降也大明終始
  離之往來也所謂亨也萬物殊品流動分形隂陽
  異位以時而成乾自子至戌坤自未至酉男卦從
  乾而順女卦從坤而逆所謂時也六位循環萬物
  生生而不窮者乎此贊亨也聖人時乘六龍潛見
  躍飛御天而行體元亨也乾坤相交是生變化萬
[004-6b]
  物散殊各正性命性源同而分異命稟異而歸同
  太和者相感絪緼之氣天地之所以亨也各正性
  命保之而存合之而聚不貞則不利故曰乃利貞
  不曰乾坤而曰乾道者乾行坤從天之道也此贊
  利貞也乾為首震生萬物坤為衆變震為蕃庶積
  震成乾首出乎庶物之上五辟四諸侯三公二大
  夫初元士各正其位萬國咸寧體利貞也乾君道
  體元亨利貞而後盡大君之道易/傳
[004-7a]
  五峰胡氏曰此彖文孔子之所作也孔子推言天
  地之道謂乾道變化則萬物各正性命坤順承天
  而萬物生焉是故雖一物之微無非天地合而後
  成其施者天也産者地也文/集
  新安朱氏曰彖即文王所繫之辭傳者孔子所以
  釋經之辭也此專以天道明乾義又析元亨利貞
  為四德以發明之而此一節首釋元義也大哉歎
  辭元大也始也乾元天德之大始故萬物之生皆
[004-7b]
  資之以為始也又為四德之首而貫乎天德之始
  終故曰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釋乾之亨也大
  明終始六位時成始即元也終謂貞也不終則无
  始不貞則无以為元也此言聖人大明乾道之終
  始則見卦之六位各以時成而乘此六陽以行天
  道是乃聖人之元亨也乾道變化至乃利貞變者
  化之漸化者變之成物所受為性天所賦為命太
  和隂陽㑹合沖和之氣也各正者得於有生之初
[004-8a]
  保合者全於己生之後此言乾道變化无所不利
  而萬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以釋利貞之義也首
  出庶物萬國咸寧聖人在上高出於物猶乾道之
  變化也萬國各得其所而咸寧猶萬物之各正性
  命而保合大和也此言聖人之利貞也葢嘗統而
  論之元者物之始生亨者物之暢茂利則向於實
  也貞則實之成也實之既成則其根蔕脱落可復
  種而生矣此四德之所以循環而无端也然而四
[004-8b]
  者之間生氣流行初无間斷此元之所以包四德
  而統天也其以聖人而言則孔子之意葢以此卦
  為聖人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占也雖其文
  義有非文王之舊者然讀者各以其意求之則並
  行而不悖也本/義○彖辭極精分明是聖人所作魯
  可幾曰彖是總一卦之義曰也有别説底如乾彖
  却是專説天○凡彖辭象辭皆押韻○問卦下之
  辭為彖辭左傳以為繇辭何也先生曰此只是彖
[004-9a]
  辭故孔子曰智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如元亨
  利貞乃文王所繫卦下之辭以斷一卦之吉凶此
  名彖辭彖斷也陸氏音中語所謂彖之經也大哉
  乾元以下孔子釋經之辭亦謂之彖所謂彖之傳
  也爻下之辭如潛龍勿用乃周公所繫之辭以斷
  一爻之吉凶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謂大
  象之傳皆孔子所作也天尊地卑以下孔子所述
  繫辭通論一經之大體凡例无經可附而自分上
[004-9b]
  繫下繫也左氏所謂繇辭繇字從系疑亦是言繫
  辭繫辭者於卦下繫之以辭也○問大哉乾元萬
  物資始乃統天是説乾之元雲行雨施品物流形
  是説乾之亨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
  天是説聖人之元亨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
  和乃利貞是説乾之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是
  説聖人之利貞此本義之言但程易云首出庶物
  是乾道首出庶物而萬彚亨萬國咸寧是君道尊
[004-10a]
  臨天位而四海從言王者體天之道則萬國咸寧
  如何先生曰恁地説也得只恐牽強○自大哉乾
  元至品物流形是言元亨之義大明終始至以御
  天是説聖人體元亨之用耳○問何謂各正性命
  曰各得其性命之正○前輩解經有只明大義務
  欲大指明而有不貼文義強説者如程易發明道
  理大義極精只於易文義多有強説不通處○問
  程易説大明天道之終始則見卦之六位各以時
[004-10b]
  成不知是説聖人明之邪抑説乾道明之邪先生
  曰此處説得果是鶻突但遺書中有一段明説云
  人能明天道之終始則見卦爻六位皆以時成此
  語證之可見大明者指人能明之也因問乾道終
  始如何先生曰乾道終始即四德也始則元終則
  貞葢不終則无以為始不貞則无以為元六爻之
  立由此而立耳以時成者言各以其時而成如潛
  見飛躍皆以時耳然皆四德之流行也初九九二/之半即所
[004-11a]
  謂元九二之半與九三即所謂亨九四與九五/之半即所謂利九五之半與上九即所謂貞
  聖人大明乾道之終始故見六位各以時成乘此
  六爻之時以當天運而四德之所以終而復始應
  變而不窮也○大明終始這一段説聖人之元亨
  六位六龍只與譬喻相似聖人之六位如隱顯進
  退行藏潛龍時便當隱去見龍時便是他出來如
  孔子為魯司冦時便是他大故顯了到那獲麟絶
  筆便是他亢龍時這是在下之聖人然這卦大槩
[004-11b]
  是説那聖人得位底若使聖人在下亦自有箇元
  亨利貞如首出庶物不必在上方如此如孔子出
  類拔萃便是首出庶物著書立言澤及後世便是
  萬國咸寧○乘字大槩只是譬喻御字龜山説做
  御車之御却恐傷於太巧這段是古人長連地説
  下去却不分曉伊川傳説得也不分曉語録中有
  一段却分曉乃是楊遵道所録云人能大明天道
  之終始這處下箇人字是𦂳切底字讀書須是看
[004-12a]
  這般處○大明終始傳意自明其曰明曰見曰當
  非人而何更看楊遵道録中一段則尤分明矣天
  人一理人之動乃天之運也然以私意而動則人
  而不天矣惟其潛見飛躍各得其時則是以人當
  天也然不言當天而曰御天以見進退遲速之在
  我矣○問時乘六龍以御天先生曰六龍只是六
  爻龍只是譬喻明此六爻之義潛見飛躍以時而
  動則便是乘六龍便是御天又曰聖人便是天天
[004-12b]
  便是聖人○大哉乾元是説天道流行各正性命
  是説人得這道理做那性命處却不是正説性命
  如天命之謂性孟子道性善便是就人身上説性
  易之所言却是説天人相接處○循環不已者乾
  道變化也合而成質者各正性命也譬之樹木其
  根本猶大義散而生花結實一向發生去是人物
  之萬殊○乾道變化似是再説元亨變化字且只
  大槩恁地説不比繫辭所説底子細各正性命它
[004-13a]
  那元亨時雖正了然未成形質到這裏方成如那
  百穀堅實了方喚做正性命乾道是統説底四德
  是説他做出來底大率天地是那有形了重濁底
  乾坤是他性情其實乾道天德互換一般乾道又
  言得深些子天地是形而下者只是這箇道理天
  地是箇皮殻○問利貞誠之復如先生注下言復
  如伏藏先生曰復只是囘來這箇是周先生添這
  一句孔子只説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又曰這箇物
[004-13b]
  事又記物事二/字是氣字流行到這裏來這裏住著却又復
  從這裏做起又曰如母子相似未生之時母无氣
  不能成其子既生之後子自是子母自是母又曰
  如樹上開一花結一子未到利貞處尚是運下面
  氣去䕃又記是/養字他及他到利貞處自不用養又記/養字
  是恁/地字又問自一念之萌以至於事之得其所是一
  事之元亨利貞先生應曰他自這裏做起所謂生
  生之謂易也是恁地又記曰氣行到這裏住著便
[004-14a]
  立在這裏既立在這裏則又從這裏做起○道便
  只是天德不消分别乾道變化是就乾道上説天
  德是就他四德上説○各正性命言其稟賦之初
  保合大和言其既得之後○保合大和天地萬物
  皆然天地是大底萬物萬物是小底天地○問首
  出庶物萬國咸寧恐盡是聖人事伊川分作乾道
  君道如何先生曰乾道變化至乃利貞是乾首出
  庶物萬國咸寧是聖人又曰首出庶物便是聰明
[004-14b]
  睿知高出庶物之上以君天下方得萬國咸寧禮
  記云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須是聰明睿知皆過
  於天下之人方可臨得它○各正性命保合大和
  聖人於乾卦發此兩句最好人之所以為人物之
  所以為物都是正箇性命保合得箇和氣性命便
  是當初合下分付底保合便是有箇皮殻包裹如
  人以刀破其腹此箇物事便散却便死並語/録○又
  通書義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此上二句
[004-15a]
  引易以明之乾者純陽之卦其義為健乃天德之
  别名也元始也資取也言乾道之元萬物所取以
  為始者乃實理流出以賦於人之本如水之有源
  即圖之陽動也○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
  此上二句亦易文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言乾
  道變化而萬物各得受其所賦之正則實理於是
  而各為一物之主矣即圖之隂靜也○又太極圖
  義成之者性萬物各正其性命也並周子/全書○又西
[004-15b]
  銘解義天氣也以至健而位乎上父道也地形也
  以至順而位乎下母道也人稟氣於天受形於地
  以藐然之身混合无間而位乎中子道也然不曰
  天地而曰乾坤者天地其形體也乾坤其性情也
  乾者健而无息之謂萬物之所資以始者也坤者
  順而有常之謂萬物之所資以生者也是乃天地
  之所以為天地而父母乎萬物者故指而言之張/子
  全/書
[004-16a]
  廣漢張氏曰或問明道先生曰維天之命於穆不
  已不其忠乎天地變化草木蕃不其恕乎伊川先
  生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侯子曰伊川説得
  尤有功天授萬物之謂命春生之冬藏之歲歲如
  是天未嘗一歲誤萬物也可謂忠矣萬物洪纎高
  下短長各得其欲可謂恕矣九思謂維天之命於
  穆不已葢一元之氣運行无息所謂天行健者也
  以其行健无息故能生生萬物而各稟此善意故
[004-16b]
  曰恕其在人體之則曰乾乾誠意无毫髪間斷則
  發見於外斯能以已推之以心之所本既善則應
  人接物皆如其心可謂恕矣觀明道謂草木蕃與
  伊川言各正性命不見有差殊其在萬物得其所
  以蕃生便是正性命不知侯子何以分輕重兼謂
  維天之命為天授萬物者恐此天命只是天理伊
  川所謂在天為命不必須是授之萬物始謂之命
  故又謂春生冬藏歲歲如是未嘗誤萬物為忠恐
[004-17a]
  此亦只是恕葢已發者也九思所言忠恕與天命
  大意是否及所疑侯先生之言併乞詳教答曰明
  道之言意固完具但伊川所舉各正性命之語為
  更有功忠體也恕用也體立而用未嘗不存乎其
  中用之所形體亦无乎不具也以此意玩味則見
  伊川之言尤有功處侯師聖所説忠字恐未為得
  二先生之意天命且於理上推原未可只去一元
  之氣上看南軒集答/游誠之
[004-17b]
  東萊吕氏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非謂既生之後
  无太極也卦卦皆有太極非特卦卦事事物物皆
  有太極乾元者乾之太極也坤元者坤之太極也
  一言一動莫不有之學者須玩乾元二字方見得
 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氣象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
  統天此彖元之義也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此彖亨
  之義也西銘亦有此句氣象大明終始者非謂止
  言一卦終始如初九上九之終始當大明乾道之
[004-18a]
  終始既知乾道則六位已成於吾胷中矣故曰六
  位時成六位非特卦中六位凡事中皆有六位時
  乘六龍以御天者言體乾道以作用也各正性命
  保合大和葢保合天地之大和易/説○大明終始六
  位時成乾之六位自古自今隨在隨足何嘗不成
  但人不能明乾之終始故自見其不成其實六位
  元不曾損壞也苟大明乾之終始則事事物物中
  六位歷然森列應時俱成更无漸次紀/聞
[004-18b]
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
 濓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欲遷
 善改過而後至乾之用其善是損益之大莫是過聖
 人之㫖深哉通/書
 伊川先生曰乾道覆育之象至大非聖人莫能體欲
 人皆可取法也故取其行健而已至健固足以見天
 道也君子以自彊不息法天行之健也易/傳○乾體便
 是健及分在諸處不可皆名健然在其中矣周行/已録
[004-19a]
 横渠先生曰道行也所行即是道易言天行健天道
 也易/説
  廣平游氏曰至誠无息天行健也若文王之德之
  純是也未能无息而不息者君子之自彊也若顔
  子三月不違仁是也中庸/解
  白雲郭氏曰天有乾之象也君子象天與乾者也
  天有乾之象者以乾健而天行亦健故也君子能
  象天與乾者以天行健而君子自彊不息可象之
[004-19b]
  也易/説○天地之功山川積而得之天之所以為天
  文王積而得之天不已文王亦不已豈非天行健
  君子自彊不息之謂乎中庸/解
  漢上朱氏曰易者象也有卦象有爻象彖也者言
  乎象者也言卦象也爻象動乎内言爻象也夫子
  之大象别以八卦取義錯綜而成之有取兩體者
  有取互體者有取卦變者大槩彖有未盡者於大
  象申之天所以為天者健也萬里一息其行不已
[004-20a]
  君子以是自彊不息不敢横私其身也夫不息則
  久久則徴徴則悠逺悠逺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
  厚配地高明配天乾言不息配天也坤言厚德配
  地也兩者誠而已矣獨於乾言誠者誠天之道也
  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象者卦之上下兩象及兩象之六爻
  周公所繫之辭也天乾卦之象也凡重卦皆取重
  義此獨不然者天一而已但言天行則見其一日
[004-20b]
  一周而明日又一周若重復之象非至健不能也
  君子法之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剛則自彊而不
  息矣本/義○天行以下先儒謂之大象潛龍以下先
  儒謂之小象後放此○問天行健如何先生曰惟
  胡安定説得好因舉其説曰天者乾之形乾者天
  之用天形蒼然南樞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樞出地
  上三十六度狀如倚杵其用則一晝一夜行九十
  餘萬里人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天行已八
[004-21a]
  十餘里人一晝一夜有萬三千六百餘息故天行
  九十餘萬里天之行健可知故君子法之以自彊
  不息云因為董銖言天之氣運轉不息故閣得地/在中間銖未達先生曰如弄椀珠底只恁
  運轉不住故在空中/不墜少有息則墜矣○乾卦有兩乾是兩天也昨
  日行一天今日又行其實是一天而行健不已此
  所以為天行健○衛德明問天以氣言之則一晝
  一夜周行乎三百六十度以理言之則於穆不已
  无間容息豈不是至健先生云他却不如此説只
[004-21b]
  管去自彊不息上討○問以性情言之謂之乾先
  生云是天一箇性情如此火之性情則是箇熱水
  之性情則是箇寒天之性情則是一箇健健故不
  息惟健乃能不息其理是自然如此使天有一時
  息則地須落下去人都墜死緣他轉運周流无一
  時息故局得這地在中間今只於地信得他是斷
  然不息○問天者天之形體乾者天之性情健而
  无息之謂乾乾何以合性情言之曰性情二者常
[004-22a]
  相參在此情便是性之發非性何以有情健而无
  息非性何以能如此並語/録○通書乾損益動釋義
  曰此以乾卦爻詞損益大象發明思誠之方葢乾
  乾不息者體也去惡進善者用也無體則用無以
  行無用則體無以措故以三卦合而言之周子/全書
  又晦庵感興詩曰吾聞包犧氏爰初闢乾坤乾行
  配天德坤布協地文仰觀𤣥渾周一息萬里犇俯
  察方儀靜隤然千古存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門
[004-22b]
  勤行當不息敬守思彌敦文/集
  東萊吕氏曰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他卦
  象中皆言卦名如地勢坤雲雷屯之類獨此卦不
  言乾而言健葢非健不足以盡乾道之大君子體
  乾正在自彊不息當看自之一字易/説○又至誠无
  息解曰誠自成也非有假於物也而其動以天故
  无息前此葢疑而其動以天一句下文云无息者
  誠之體也不息所以體誠也既曰无息者誠之體
[004-23a]
  則其動即天也若下以字則已是不息所以體誠
  矣中庸/質疑
潛龍勿用陽在下也
 伊川先生曰陽氣在下君子處微未可用也易/傳
  白雲郭氏曰在下非獨處微亦陽未動而時未至
  故也易/説
見龍在田德施普也
 伊川先生曰見於地上德化及物其施已普也易/傳
[004-23b]
  白雲郭氏曰時至而出兼善天下膏澤下於民之
  時也易/説
終日乾乾反復道也
 伊川先生曰進退動息必以道也易/傳○反復道也言
 終日乾乾往來皆由於道也三位在二體之中可進
 而上可退而下故言反復張繹/所録
  廣平游氏曰終日乾乾反復於道也反復宜與復
  卦之反復同釋終日乾乾行事之時而曰反復道
[004-24a]
  何也葢君子之行事雖汲汲皇皇而易簡之理未
  嘗離也亦行其所无事而已九三在下體之上將
  離人而天矣故有反復道之象若夫聖人作而萬
  物覩則天德之所為確乎能其事而已矣雖有為
  而未嘗為反復不容言矣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乾乾自彊不息也自彊不息則反復
  皆天道造次顚沛必於是也易/説
或躍在淵進无咎也
[004-24b]
 伊川先生曰量可而進適其時則无咎易/傳
 横渠先生曰或躍進退皆可在淵者性退也故指其
 時而言也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四為有位之臣與五同功雖有進退
  之義而義在有為故進亦无咎聖人懼其近而必
  進故或之亦慮其退而失時故曰進无咎也易/説
飛龍在天大人造也
 伊川先生曰大人之為聖人一无/人字之事也易/傳
[004-25a]
 横渠先生曰乾之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乃大
 人造位天德成性躋聖者耳若夫受命首出則所性
 不存焉故不曰位乎君位而曰位乎天德不曰大人
 君矣而曰大人造也○九五大人造也造成就也或
 謂造為至義亦可大人成性則聖也化化則純是天
 德也聖猶天也故不可階而升聖人之教未嘗以性
 化責人若大人則學可至也位天德則神神則天也
 故不可以神屬人而言莊子言神人不識義理也又
[004-25b]
 謂至人眞人其辭險窄皆无可取孟子六等至於神
 則不可言人也並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大人體乾行健不為小道也故飛龍
  見大人之為易/説
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
 伊川先生曰盈則變有悔也易/傳
  白雲郭氏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亢不知變
  其能久乎易/説
[004-26a]
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
 明道先生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此乃天
 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劉絢/所録
 伊川先生曰用九天德也天德陽剛復用剛而好先
 則過矣易/傳
  白雲郭氏曰善用天德者用其大不善用天德者
  用其強強无不及也處衆則欲長有功則欲伐故
  聖人於是戒之益贊于禹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
[004-26b]
  天道其知用天德者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夫子小象辭也晉太史蔡墨曰在乾
  之姤曰潛龍勿用在乾之同人曰見龍在田此繫
  辭所謂乾一索再索三索陸績所謂初九九二也
  初九變坤下有伏震潛龍也陽氣潛藏在下之時
  𤣥曰昆侖旁薄幽也二居地表田也坤變為離離
  為文文章炳明見龍也龍德而見如日下照施及
  於物者普矣𤣥曰龍出乎中龍德始著也三變離
[004-27a]
  兊日在下終日也初九九二乾乾也初九始正也
  九三終正也終則有始反復乾乾動息不離於道
  者也三則極極則反反則復非終日乾乾能之乎
  𤣥曰首尾可以為庸程顥曰終日乾乾對越在天
  葢上天之載無聲臭也初二三有伏震震為龍為
  足五為坎九四變離兊兊為澤澤淵也足進乎五
  或躍也伏震為龍退而在淵也九居四履非其位
  宜有咎進則无咎堯老而舜攝舜老而禹徂征之
[004-27b]
  時乎𤣥曰東動青龍光離于淵程頤易傳曰量可
  而進適其時則无咎九五坎變離離為飛乾為天
  離淵而飛飛龍在天也離為目見也九五動九二
  大人應而往造之利見大人也𤣥曰龍幹于天長
  類无彊上九變兊兊為毁折亢滿之累也盈極則
  虚不可乆也𤣥曰南征不利九陽剛之極乾天德
  在萬物之先復用陽剛之極則剛過矣人所不能
  堪也九六隂陽之變也九變則六六變則九九六
[004-28a]
  相用剛柔相濟然後適乎中闗子明曰以六用九
  易傳曰以剛為天下先凶之道也伏爻何也曰京
  房所傳飛伏也乾坤坎離震巽艮兊相伏者也見
  者為飛不見者為伏飛方來也伏既往也説卦巽
  其究為躁卦例飛伏也太史公律書曰冬至一隂
  下藏一陽上舒此論復卦初爻之伏巽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陽謂九下謂潛○反復重複踐行之
  意○進无咎可以進而不必進也○造猶作也○
[004-28b]
  不可為首言陽剛不可為物先故六陽皆變而吉
  本/義
  東萊吕氏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乾乾不息也乾
  道反復如環之无端故无息也葢謂進退皆在道
  也易/説
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㑹也利者義之和也
貞者事之幹也
 明道先生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縕萬物化醇
[004-29a]
 生之謂性告子此言是而謂犬之性猶牛/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則非也萬物之生
 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人與天地
 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邪劉質/夫録
 伊川先生曰元亨利貞乾之四德在人則元者衆善
 之首也亨者嘉美之㑹也利者和合於義也貞者幹
 事之用也易/傳○易雖言元者善之長然亦須通四德
 以言之至如八卦易之大義在乎此亦无人曾解來
 乾健坤順之類亦不曾果然體認得入闗/語録○隂為小
[004-29b]
 人利為不善不可一槩論夫隂助陽以成物者君子
 也其害陽者小人也夫利和義者善也其害義者不
 善也張繹/所録○子罕言利非使人去利而就害也葢人
 不當以利為心易曰利者義之和以義而致利斯可
 矣○可欲之謂善便與元者善之長同理吕與叔/東見録
  兼山郭氏曰彖既釋此四德矣而文言又三復之
  何也曰乾有天道有人道析而言之則明乎天人
  合而言之是或一道也今夫受命賦形於天地之
[004-30a]
  中亦各從其類也本乎天者全乎天本乎地者全
  乎地是以謂之人也且人之有德慧術知得之於
  天進退用舍受之於命然則所謂天爵者吾所固
  有也得元者謂之仁善之長是也得亨者謂之禮
  嘉之㑹是也得利者謂之義義之和是也得貞者
  為正為信事之幹是也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
  亨利貞凡言人道也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元亨利貞固不止於在人者則善之
[004-30b]
  長嘉之㑹義之和事之幹非獨人事而已易/説
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㑹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
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
 伊川先生曰君子體仁足以長人體法於乾之仁乃
 為君長之道足以長人也體仁體元也比而效之謂
 之體嘉㑹足以合禮得㑹通之嘉乃合於禮也不合
 禮則非理豈得為嘉非理安有亨乎利物足以和義
 和於義乃能利物豈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貞
[004-31a]
 固足以幹事貞固所以能幹事也君子行此四德乃
 合於乾也易/傳
 横渠先生曰仁統天下之善禮嘉天下之㑹義公天
 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動易/説
  廣平游氏曰道者天也道為萬物之奥故足以統
  天仁者人也仁為衆善之首故足以長人猶之萬
  物發育乎春而震為長子也大為之制經為三百
  曲為之防詳為三千要皆歸於大中而已故曰嘉
[004-31b]
  㑹足以合禮猶之萬物相見於夏而離為文明也
  義主於刻制而利不生於其間則不和先王之義
  勞之乃所以逸之故民至於忘其勞殺之乃所以
  生之故民至於忘其死葢利之實行乎其中矣故
  曰利物足以和義猶之萬物彫悴於秋而説言乎
  兊也事以智謀物以智創智而不貞則事不立貞
  者正而固也謀之不正則異議得以屈之守之不
  固則衆力得以傾之豈事之幹邪故曰貞固足以
[004-32a]
  幹事猶之萬物終藏於冬而成言乎艮也君子行
  此四德則乾道在我矣故曰乾元亨利貞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君子體乾之仁故足以長人體乾之
  嘉㑹故足以合禮體乾之利物故足以和義體乾
  之貞固故足以幹事此君子行此四德之道也君
  子行此四德亦同乾之元亨利貞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文言者錯雜四德六爻反復成文設
  為問答往來相錯亦文也故太𤣥凖之以𤣥文天
[004-32b]
  地之大德曰生元者生物之始善之長也其在人
  則仁也亨者天地之極通衆美之期㑹也利由屈
  信相感而生或屈或信各得其宜義者宜也語義
  則利在其中矣貞正也在物則成也𤣥所謂水包
  貞也有德乃有事德不正則事不立立事之謂幹
  唯仁者宜在高位故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凡長於
  人皆長也物不可以苟合必致飾焉故嘉㑹足以
  合禮嘉㑹如嘉魂魄是也利順物理而行之各得
[004-33a]
  其所欲者也故利物足以和義守正堅固不為萬
  物之所撓奪乃能建立庶事故貞固足以幹事君
  子剛健不息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貞張載曰
  天下之理得元也亨㑹而通也説諸心利也一天
  下之動貞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此篇申彖傳象傳之意以盡乾坤二
  卦之蘊而餘卦之説因可以例推云元者善之長
  也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於此故於時為
[004-33b]
  春於人則為仁而衆善之長也亨者生物之通物
  至於此莫不嘉美故於時為夏於人則為禮而衆
  美之㑹也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
  於時為秋於人則為義而得其分之和貞者生物
  之成實理具備隨在各足故於時為冬於人則為
  智而為衆事之幹幹木之身枝葉所依以立者也
  君子體仁以仁為體則無一物不在所愛之中故
  足以長人嘉其所㑹則無不合禮使物各得其所
[004-34a]
  利則義无不和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所
  謂知而勿去者也故足以為事之幹君子行此四
  德者非君子之至健无以行此故曰乾元亨利貞
  此第一節申彖傳之意與春秋傳所載穆姜之言
  不異疑古者已有此語穆姜稱之而夫子亦有取
  焉故下文别以子曰表孔子之辭葢傳者欲以明
  此章之為古語也本/義○問文言四德一段先生曰
  元者善之長以下四句説天德之自然君子體仁
[004-34b]
  足以長人以下四句説人事之當然元只是善之
  長萬物生理皆始於此衆善百行皆統於此故於
  時為春於人為仁亨是嘉之㑹此句自來説者多
  不明嘉美也㑹猶齊也嘉㑹衆美之㑹猶言齊好
  也春天發生萬物未大故齊到夏時洪纎高下各
  各暢茂葢春方生育至此乃无一物不暢茂其在
  人則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事事物物大大小小一
  齊到恰好處所謂動容周旋皆中禮故於時為夏
[004-35a]
  於人為禮周子遂/喚作中利者為義之和萬物至此各遂
  其性事理至此无不得宜故於時為秋於人為義
  貞者乃事之幹萬物至此收斂成實事理至此无
  不的正故於時為冬於人為智此天德之自然其
  在君子所當從事於此者則必體仁乃足以長人
  嘉㑹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此
  四句倒用上面四箇字極有力體者以仁為我之
  骨我以之為體仁皆從我發出故无物不在所愛
[004-35b]
  所以能長人嘉㑹足以合禮者言須是美其所㑹
  也欲其所㑹之美當美其所㑹葢其厚薄親疎尊
  卑小大相接之體各有節文无不中節即所㑹皆
  美所以能合於禮也利物足以和義使物物各得
  其利則義无不和葢義是斷制裁割底物若似不
  和然惟義能使事物各得其宜不相妨害自无乖
  戾而各得其和所以為義之和也蘇氏説利者義
  之和却説義慘刻而不和不可徒義須著些利則
[004-36a]
  和如此則義是一物利又是一物義是苦物恐人
  嫌須著些利令甜此不知利之言也義中自有利
  使人而皆義則不遺其親不後其君自无不利非
  和而何貞固足以幹事貞正也知其正之所在固
  守而不去故足以為事之幹幹事言事之所依以
  立葢正而能固萬事依此而立在人則是智至靈
  至明是是非非確然不可移易不可欺瞞所以能
  立事也幹如板築之有楨幹今人築牆必立一木
[004-36b]
  於土中為骨俗謂之夜义木无此則不可築横曰
  楨直曰幹無是非之心非知也知得是是非非之
  正堅固確守不可移易故曰知周子則謂之正也
  故曰乾元亨利貞他把乾字當君子○元者善之
  長也亦仁而已體仁則痒痾疾痛舉切吾身故足
  以長人亨者嘉之㑹㑹通也㑹而通也通有交之
  意嘉㑹猶言慶㑹㑹通而不嘉者有矣如小人同
  謀其情非不通也然非嘉美之㑹又安有亨乎利
[004-37a]
  者義之和和合於義即利也利物足以和義葢義
  者得宜之謂也處得其宜不逆於物即所謂利則
  利之行豈不足以和義乎貞者事之幹徹頭徹尾
  不可欠缺人之遇事所以穨惰不立而失其素志
  者不貞故也此所謂貞固足以幹事○四德大槩
  就人事言之自君子體乾之德見諸行事者也是
  以繫之曰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○
  問元亨利貞乾之四德仁義禮智人之四德然亨
[004-37b]
  却是禮次序却不同何也先生曰仁義禮智猶言
  春夏秋冬○元亨利貞其發見有次序仁義禮智
  在裏面自有次序到發見時隨感而動却无次序
  ○生底意思是仁殺底意思是義發見嘉㑹是禮
  收又記是/深字藏不測是智○乾之元亨利貞本是謂
  筮得此卦則大亨而利於守正而彖辭文言皆以
  為四德某常疑如此等類皆是别立説以發明一
  意至如坤之利牝馬之貞則發得不甚相似○易
[004-38a]
  中言元者善之長説得最親切無滲漏仁義禮智
  莫非善這箇却是善之長仁是有滋味底物事説
  做知覺却是無滋味底物事仁則有所屬如孝弟
  慈和柔愛皆屬仁○伊川語録中説仁者以天地
  萬物為一體説得太深無捉摸處易傳其手筆只
  云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
  四者又曰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易傳只此兩
  處説仁説得極平實學者當精看此等處○亞夫
[004-38b]
  問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
  仁也此只是先生所謂初之意否曰萬物之生天
  命流行自始至終無非此理但初生之際精淳未
  散尤易見耳只如元亨利貞皆是善而元則為善
  之長亨利貞皆自那裏來仁義禮智亦皆善也而
  仁則為萬善之首義禮智皆從這裏出耳○問伊
  川云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
  包四者曰須先識得元與仁是箇甚物事更就自
[004-39a]
  家身上看甚麽是仁甚麽是義禮智既識得這一
  箇便見得這一箇能包得那數箇若有人問自家
  如何一箇便包得數箇只答云只為是一箇問黄
  直卿曰公於此處見得分明否曰向來看康節詩
  見得這意思如謂天根月窟間來往三十六宫都
  是春正與程子所謂靜後見萬物皆有春意同且
  如這箇棹子安頓得恰好時便是仁葢无乖戾便
  是生意窮天地亘古今只是一箇生意故曰仁者
[004-39b]
  與物无對以其无往非仁此所以仁包四德也曰
  如此體仁便不是生底意思棹子安頓得恰好只
  可言中不可謂之仁元只是初底意便是如木之
  萌如草之芽其在人如惻然有隱初來底意思便
  是所以程子謂看雞雛可以觀仁為是那嫩小底
  便有仁底意思在以一身觀之元如頭亨便是手
  足利便是胷腹貞便是那元氣所歸宿處所以人
  頭亦謂之元首穆姜亦曰元體之長也今若能知
[004-40a]
  得所謂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貞上面一箇
  元字便是包那四箇下面元字則是偏言則一事
  者恁地説則大煞分明了又須要知得所謂元之
  元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者葢見得此則知得所
  謂只是一箇也若以一歲之體言之則春便是元
  之元然所謂首夏清和者便是亨之元孟秋之月
  便是利之元到那初冬十月便是貞之元也只是
  初底意思便是問曰如先生之言正是程子説復
[004-40b]
  其見天地之心復之初爻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也
  曰今只將公所見看所謂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
  是仁陽氣發處乃情也觀之便見久之復曰正如
  天官冢宰以分職言之特六卿之一耳而曰建邦
  之六典則又統六卿也○問元者用之端而亨利
  貞之理具焉至於為亨為利為貞則亦元之為耳
  此元之所以包四德也若分而言之則元亨誠之
  通利貞誠之復其體用固有在矣恐亦不得如龜
[004-41a]
  山之説也以用言之則元為主以體言之則貞為
  主○問仁包四德如元者善之長從四時生物意
  思觀之則隂陽都偏了曰如此則秋冬都无生物
  氣象但生生之意至此退了到得退未盡處則陽
  氣依舊在且如隂陽其初亦只是一箇進便喚做
  陽退便喚做隂○又曰仁字須兼義禮智看方看
  得仁字出仁者仁之本體禮者仁之節文義者仁
  之斷制智者仁之分别猶春夏秋冬雖不同而同
[004-41b]
  出於春春則生意之生也夏則生意之長也秋則
  生意之成也冬則生意之藏也自四而兩自兩而
  一則統之有宗㑹之有元故曰五行一隂陽隂陽
  一太極○又曰仁為四德之首而智則能成始而
  成終猶元為四德之長然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
  葢天地之化不翕聚則不發散也仁智交際之間
  乃萬化之機軸此理循環不窮脗合无間故不貞
  則无以為元也○問亨者嘉之㑹先生曰此處難
[004-42a]
  下語且以草木言之發生到夏時好處都來湊㑹
  嘉只是好處㑹是期㑹也又曰貞固是固得恰好
  如尾生之信是不貞之固須固得好方是貞○嘉
  㑹雖是有禮後底事然這意思却在禮之先嘉其
  所㑹時未説到那禮在然能如此則便能合禮利
  物時未説到和義在然能使物各得其利則便能
  和義㑹字説道是那萬物一齊發見處得他盡嘉
  㑹便是如只一事兩事嘉美時未為嘉㑹㑹字張
[004-42b]
  葆光用齊字説説得幾句也好使物各得其宜何
  利如之如此便足以和義這利字是好底如孟子
  所説戰國時利是不好底這箇利如那未有仁而
  遺其親未有義而後其君之利和字也有那老蘇
  所謂无利則義有慘殺而不和之意葢於物不利
  則義未和○伊川説利物足以和義覺他説得糊
  塗如何喚做和合於義四句都説不力○問利物
  足以和義曰義斷是非别曲直近於不和然是非
[004-43a]
  曲直辨便是利乃是和處也○或問利者義之和
  也曰義之和處便是利如君臣父子各得其宜此
  便是義之和處安得不云利如君不君臣不臣父
  不父子不子此便是不和也安得云利孔子所以
  罕言利者葢不欲專以利為言恐人只管去利上
  求也○貞者事之幹伊川説貞字只以為正恐未
  足以盡貞之義須是説正而固然亦未推得到知
  上看得來合是如此知是那黙運事變底一件物
[004-43b]
  事所以為事之幹○體仁如體物相似人在那仁
  裏做骨子故謂之體仁仁只是箇道理須著這人
  方體得他做得他骨子比而效之之説却覺得不
  是○文言上不必大故求道理看來只是協韻説
  將去繼之者善也元亨是氣之方行而未著於物/也是上一截事成之者性也利貞是氣之結
  成一物也是/下一截事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
  專言則包四者此段只於易元者善之長與論語
  言仁處看若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則貞又包四
[004-44a]
  者周易一書只説一箇利則利又大也元者善之
  長也善之首也亨者嘉之㑹也好底㑹聚也義者
  宜也利即義也萬物各得其所義之合也幹事事
  之骨也猶言體物也看此一段須與太極圖通看
  四德之元安在甚處剥之為卦在甚處乾天也一
  段在甚處方能通成一片不然則不貫通少間看
  得如此了猶未是受用處在○趙致道問元者善
  之長也先生曰元亨利貞皆善也而元乃為四者
[004-44b]
  之長是善端初發見處也○甘吉甫問性與天道
  先生云譬如一條長連底物事其流行者是天道
  人得之者為性乾之元亨利貞天道也人得之則
  為仁義禮智之性○問孟子言仁義禮智義在第
  二太極圖以義為利却成在第三曰禮是陽故云
  亨謂之仁義禮智猶東西南北所謂元亨利貞猶
  東南西北一箇是對説一箇是從一邊説並語/録
  東萊吕氏曰利者義之和也老蘇之説不合分利
[004-45a]
  義為兩塗葢義之和處即是利也苟有徒義徒利
  之辨則非矣○君子體仁足以長人仁者人也合
  而言之道也世人分為二故君子體而為一○君
  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既行此四德即
  是乾也非止體乾也易/説○又曰君子體仁足以長
  人易傳曰比而效之謂之體仁者人也合而言之
  道也只為人不能合故必比而效之執柯伐柯其
  則不逺比而效之之謂也紀/聞○體仁不是將仁來
[004-45b]
  為我之體我之體便都是仁也此朱/子語○又曰貞固
  足以幹事世人多謂疏通者能幹事貞固者不能
  幹事此葢錯認朴拙為貞固耳殊不知世所謂疏
  通者雖能趣辦目前然不貞不固終必敗事故惟
  貞固為能幹事也紀/聞○元者善之長春秋傳記穆
  姜所誦之語謂元者體之長覺得體字較好是一
  體之長也此朱/子語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