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-清-納喇性德 (master)


[02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合訂删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二十七
          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
坤下/艮上
 伊川先生曰剥序卦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
 故受之以剥夫物至于文飾亨之極也極則必反故
 賁終則剥也卦五隂而一陽隂始自下生漸長至于
 盛極羣隂消剥于陽故為剥也以二體言之山附于
[029-1b]
 地山髙起地上而反附著于地頽剥之象也易/傳
  東萊吕氏曰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以致
  飾為亨則其亨盡矣譬如花開方其未開之時固
  有无窮之意及其一開之後則殘謝而已豈復有
  餘藴哉易/説
剥不利有攸往
 伊川先生曰剥者羣隂長盛消剥于一作/一陽之時衆
 小人剥喪於一无/於字君子故君子不利有所往唯當巽
[029-2a]
 言晦迹隨時消息以免小人之害也易/傳
  白雲郭氏曰剥有二道有民剥君小人剥君子民
  之剥君不過厚百姓以自薄為安宅順止之道小
  人剥君子則毋與爭利藏器待時而已潛龍勿用
  内文明而外柔順艱正晦其明儉德辟難遯之時
  義皆君子遇剥之義也剥之卦辭獨言不利有攸
  往者遇剥无它説焉懼君子以道自任與小人校
  也易/説
[029-2b]
  新安朱氏曰剥落也五隂在下而方生一陽在上
  而將盡隂盛而陽消落九月之卦也隂盛陽衰小
  人壯而君子病又内坤而外艮有順時而止之象
  故占得之者不可以有所往也本/義
彖曰剥剥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
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
 伊川先生曰剥剥也謂剥落也柔變剛也柔長而剛
 剥也夏至一隂生而漸長一隂長則一陽消至于一/无
[029-3a]
 于/字建戍則極而成剥是隂柔變剛陽也隂小人之道
 方長盛而剥消于一作/剛陽故君子不利有所往也
 君子當剥之時知不可有所往順時而止乃能觀剥
 之象也卦有順止之象乃處剥之道君子當觀而體
 之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君子存心消息盈虚之
 理而能順之乃合乎天行也理有消衰有息長有盈
 滿有虚損順之則吉逆之則凶君子隨時敦尚所以
 事天也並易/傳
[029-3b]
 横渠先生曰處剥之時順止以觀天理之消息盈虚
 易/説
  龜山楊氏曰剥剥也隂剥陽也五隂上行小人之
  長極矣有爵賞以導其前刑威以驅其後中才而
  下孰不變而從之乎雖有剛明之資葢將遜言屈
  身以避害亦理勢然也夫剛柔之往來相為屈伸
  天行也柔能變剛惟剥之時為然非特相為屈伸
  而已君子於是時順而止之可也往斯害矣夫坤
[029-4a]
  順而艮止剥之成象也觀剥之象則知所以治剥
  矣東漢之君子不知出此引姦凶而授之柄卒至
  俱傷兩敗而國隨以亡葢有以取之也夫寒暑之
  變天且不能暴為之況於人乎然君子之尚消息
  盈虚无時而不然獨於剥言者葢當是時存亡之
  機間不容息與它卦異故也易/説 或問臺諫官如
  何作曰剥之彖曰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
  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夫君子之於
[029-4b]
  小人方其進也不可以驟去觀剥之象斯可見矣
  剥坤下而艮上坤順也艮止也此天理之不可易
  者也順而止之其漸而非暴之謂乎隂陽之氣消
  息盈虚必以其漸君子所尚葢在於此荆州/語録
  白雲郭氏曰伊川曰山附于地圯剥之象雍曰剥
  落也剛過久而柔落之卦之所以為剥也自初至
  五剥五剛而為柔剥之極也一陽順于下而止于
  上僅足以避害而已故不利有攸往然衆柔剥剛
[029-5a]
  其害為難避君子觀順止之象而行順止之道故
  能處剥之時也消息盈虚天道之運君子所尚之
  道也當陽消隂息進盛而剥是為天道自然之運
  君子何尤焉不過於觀象順止俟時而已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剥本乾隂侵陽進而剥之柔剥乎剛
  下剥其上回邪剥正道小人剥君子剛為柔變故
  曰剥剥也柔變剛也此以五隂剥陽言剥也剥而
  不已一陽僅存小人既長君子道消往亦无與何
[029-5b]
  所之哉當巽言屈身避害而已故曰不利有攸往
  小人長也此以上九言剥也聖人患君子不往人
  道將絶故又發其義曰順而止之坤順艮止也止
  小人之道當順其理而止之乃可以止葢以象觀
  之剥極當止之時五變隂陽有可反之理剥反晉
  晉反大有而乾體復矣天道之行消於巽息於兊
  盈於乾虚於坤消極則息盈久則虚君子尚之與
  時偕行能柔能剛任理而已矣漢唐之季小人道
[029-6a]
  長諸賢不能順而止之悉力以抗小人是以无成
  功王弼謂强亢激拂觸忤以隕身身既傾焉功又
  不就非君子之所尚也故曰順而止之觀象也君
  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此以艮坤二體剥復升降
  明處剥之道也在卦氣為九月故太𤣥準之以割
  鄭康成以萬物零落謂之剥者論卦氣也彖言象
  者三剥也鼎也小過也剥小過卦變之象也卦變
  自辟卦言之坤變復六變而成乾乾變姤六變而
[029-6b]
  成坤自反對言之復姤變十二卦遯否臨泰變四
  十八卦自下而變也觀剥之象則知之矣自相生
  言之復姤五變成十卦臨遯五復五變成二十四
  卦泰否三復三變成十八卦上下相變也觀小過
  之象則知之矣鼎互體之象也卦以隂陽虚實剛
  柔竒耦交錯互變於六爻之中而象其物宜觀鼎
  之象則知之矣觀是三者易之象舉積此矣易/傳
  又剥之彖曰柔變剛也純乾之卦而柔變之一變
[029-7a]
  為姤二變為遯三變為否四變為觀五變為剥此
  變卦見于易者也隂陽升降變而為六十四叢/説
  新安朱氏曰剥剥也以卦體釋卦名義言柔進于
  陽變剛為柔也不利有攸往以卦體卦德釋卦辭
  本/義 問龜山云消息盈虚天且不能暴為之去小
  人亦不可驟如何曰只看時如何不可執天亦有
  迅雷風烈之時語/録
象曰山附於地剥上以厚下安宅
[029-7b]
 伊川先生曰艮重於坤山附於地也山髙起於地而
 反附著於地圯剥之象也上謂人君與居人上者觀
 剥之象而厚固其下以安其居也下者上之本未有
 基本固而能剥者也故上一作/山之剥必自下下剥則
 上危矣為人上者知理之如是則安養人民以厚其
 本乃所以安其居也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易/傳
  藍田吕氏曰剥浸以衰而將落也山崩則附于地
  髙者雖下而其基固矣君子有取焉厚下安宅皆
[029-8a]
  所以固基也
  廣平游氏曰山附於地則山頽之象山至於頽則
  以下不厚而上危故也易/説
  龜山楊氏曰小人之剥必自下始浸而至乎上君
  子知所以厚下則无所措其剥矣乃可以安宅也
  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以剛柔言之則天道盈虚消息所以
  有剥自卦才言之則順而止之為處剥之道由象
[029-8b]
  言之則山附於地者剥也厚下安宅者處剥之道
  也彖象之義不一而足象言上者非獨君后也凡
  居上者皆當然也語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是亦
  厚下之道厚下所以安宅也夫知幾君子未必至
  於剥之時也不幸而至是不過厚下俟時而已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山剥而附於地則其下厚矣為人上
  者觀此故裕民崇本務厚其下是乃安宅不傾之
  道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易/傳
[029-9a]
  新安朱氏曰僴問上以厚下安宅者安於禮義而
  不遷否曰非也厚下者乃所以安宅如山附於地
  地厚所以山安其居而不摇人君厚下以得民則
  其位亦安而不搖猶所謂本固邦寧也語/録
初六剥牀以足蔑貞凶象曰剥牀以足以滅下也
 伊川先生曰隂之剥陽自下而上以牀為象者取身
 之所處也自下而剥漸至于身也剥牀以足剥牀之
 足也剥始自下故為剥足隂自下進漸消蔑於一无/於字
[029-9b]
 貞正凶之道也蔑无也謂消亡於正道也一作消亡/正道也一
 作消亡/於正也隂剥陽柔變剛是邪侵正小人消君子其凶
 可知 取牀足為象者以隂侵没陽於下也滅没也
 侵滅正道自下而上也並易/傳
  龜山楊氏曰剥自下而上惟厚下為可以安宅安
  民所以厚下也牀人所安也足牀所恃以為安者
  也剥牀以足則蔑厚下之道也故凶小人剥民以
  自厚得志則害加乎人天下之凶也及夫進而位
[029-10a]
  乎上則下已不厚矣亦非所以自安也故其卒至
  於剥廬而无所容其凶豈不已甚乎小人如此亦
  足以戒矣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剥自下興也故初言剥牀以足剥以
  厚下而安牀雖僅可安身亦非厚下之道況剥其
  足者乎既失厚下之道則下已滅矣然剥之初而
  未甚也所以蔑貞則凶言貞固不滅則无凶矣詩
  曰載寢之牀故處牀為求安之道剥言牀亦見道
[029-10b]
  之无乎不在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劉牧讀剥牀以足蔑案六四曰剥牀
  以膚則剥牀以足當為句絶坤變乾也坤西南方
  也初動成巽巽為木設木于西南之奥乾人藉之
  牀之象也剥以其足寢其上者危矣初有伏震震
  為足隂之剥陽必自下始蔑无之也无君子之正
  則凶矣象曰滅者滅盡也无君子之正者以滅盡
  之也小人之害正如此易/傳
[029-11a]
  新安朱氏曰剥自下起滅正則凶故其占如此蔑
  滅也本/義
六二剥牀以辨蔑貞凶象曰剥牀以辨未有與也
 伊川先生曰辨分隔上下者牀之幹也隂漸進而上
 剥至於辨愈蔑於正也凶益甚矣 隂之侵剥於一/作
 剛/陽得以益盛至於剥辨者以陽未有應與故也小
 人侵剥君子若君子有與則可以勝小人不能為害
 矣惟其无與所以被蔑而凶當消剥之時而无徒與
[029-11b]
 豈能自存也言未有與剥之未盛有與猶可勝也示
 人之意深矣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三雖隂類然志應在上二不能進剥陽
 爻徒用口舌間説力未能勝故象曰未有與也然志
 在滅陽故亦云蔑貞凶易/説
  龜山楊氏曰辨牀之幹葢上下之辨也剥止乎辨
  則剥未及上矣以其无應而未有與也然處羣隂
  之中其能終无與乎故曰未而已則蔑正之凶理
[029-12a]
  必至也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伊川曰辨牀之幹所以分上下也輔
  嗣謂足之上孔氏謂牀身之下足之上分辨之處
  義皆一也剥牀以辨則其剥進矣未有與者逺陽
  而无應无以止之也或近陽而有應有以止之安
  有蔑貞之凶哉天下之患未有不自小至大自微
  至著苟不能辨之于早未有不至于凶者剥之初
  二有凶之漸而非凶也三以應而无咎四則凶矣
[029-12b]
  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鄭康成曰足上稱辨近膝之下屈則
  相近伸則相逺故謂之辨辨分也崔璟曰辨當在
  笫足之間牀䏶也巽為木為股艮為指在初為趾
  二在股趾之間近膝之下股之象䏶即股也隂浸
  長次及於二猶剥牀至於股也九二无應未有與
  之者是以小人无所忌憚二當内不失正以自守
  斯可矣若迫窮禍患蔑所守之正則凶蔑无之也
[029-13a]
  曰蔑貞凶戒六二也剥之方長君子而有與猶可
  勝也剥而自守其正小人雖勝猶未凶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辨牀幹也進而上矣未有與言未大
  盛本/義 問剥之初與二蔑貞凶是以隂滅陽以小
  人滅君子之正道凶之象也不知只是陽與君子
  當之則凶為復隂與小人亦自有凶先生曰自古
  小人滅害君子終必自凶但此爻象只是説陽與
  君子之凶也語/録
[029-13b]
六三剥之无咎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
 伊川先生曰衆隂剥陽之時而三獨居剛應剛與上
 下之隂異矣志從於正在剥之時為无咎者也三之
 為可謂善矣不言吉何也曰方羣隂剥陽衆小人害
 君子三雖從正其勢孤弱所應在无位之地於斯時
 也難乎免矣安得吉也其義為无咎耳言其无咎所
 以勸也 三居剥而无咎者其所處與上下諸隂不
 同是與其同類相失於處剥之道為无咎如東漢之
[029-14a]
 吕强是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獨應於陽故反為衆隂所剥然无所咎
 易/説
  龜山楊氏曰以隂居陽不當位也而其志剛矣居
  不當位而間乎衆隂之中勢不足以有為也隂方
  剥陽而已獨應之失上下矣於義无咎則吉凶不
  足言也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剥之時小人道長之極羣衆剥君子
[029-14b]
  獨六三捨其羣類於上下而應乎陽是捨小人而
  從君子也所以在道為无咎然則六三之失其類
  乃所以為有得歟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上九以剛居一卦之外六三在小人
  中以柔應剛獨有輔上救亂之志易傳謂漢之吕
  强是也然上九不當位其勢微弱不能相應而有
  為失上也衆隂並進三獨為君子初二既剥安能
  免於衆隂之所剥乎失下也上下皆失三雖不免
[029-15a]
  於剥而義則无咎非特立不懼者能如是乎易/傳
  五峯胡氏曰剥者隂剥陽也三居剛應剛以隂從
  陽者也昔東漢吕强處閹官之中獨有愛君子憂
  宗社之心雖身被殺猶有令名故无咎也易外/傳
  新安朱氏曰衆隂方剥陽而已獨應之去其黨而
  從正无咎之道也占者如是則得无咎上下謂四
  隂本/義
  東萊吕氏曰六三居羣隂剥陽之時乃獨與上相
[029-15b]
  應則必與上下之羣隂相失也然謂之无咎者處
  小人之羣必與小人相失然後於君子之道无咎
  得小人之心必失君子之心得君子之心必失小
  人之心无兩立之理易/説
六四剥牀以膚凶象曰剥牀以膚切近災也
 伊川先生曰始剥于牀足漸至于膚膚身之外也將
 滅其身矣其凶可知隂長已盛陽剥已甚貞道已消
 故更不言蔑貞直言凶也 五為君位剥已及四在
[029-16a]
 人則剥其膚矣剥及其膚身垂於亡矣切近於災禍
 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迫近君位猶自下剥牀至牀之膚將及
 於人也不言蔑正剥道成矣一云五於隂陽之際義
 必上比故以喻膚易/説
  龜山楊氏曰剥牀以足以辨則剥其所安而已未
  及膚也六四履近尊位則剥及膚矣其災也豈不
  切近乎易/説
[029-16b]
  白雲郭氏曰牀剥而後及其身及其身自膚始六
  四上體居牀之上則膚矣初二先剥其所安而後
  有及身之漸不能止之則災及其身矣故直云凶
  也繫辭言剥窮上反下於此可見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艮為膚柔而近革六四之象巽為牀
  剥牀及膚切近災也五君位剥陽至四而乾毁其
  凶可知象言災者隂長剥陽天也剥道至此三不
  能止君子其如天何易/傳
[029-17a]
  新安朱氏曰隂禍切身故不復言蔑貞而直言凶
  也本/義
六五貫魚以宫人寵无不利象曰以宫人寵終无尤也
 伊川先生曰剥及君位剥之極也其凶可知故更不
 言剥而别設義以開小人遷善之門五羣隂之主也
 魚隂物故以為象五能使羣隂順序如貫魚然反獲
 寵愛於在上之陽如宫人則无所不利也宫人宫中
 之人妻妾侍使也以隂言且取獲寵一作/親愛之義以
[029-17b]
 一陽在上衆隂有順從之道故發此義 羣隂消一/无
 消/字剥於一无/於字陽以至於極六五若能長率羣隂駢首
 順序反獲寵愛於陽則終无過尤也於剥之將終復
 發此義聖人勸遷善之意深切之至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六五為上九之膚能下寵衆隂則陽獲
 安而无不利矣異於六三者以其居尊制裁為卦之
 主故不云剥之也終无尤怨者以小人之心不過圖
 寵利而已不以宫人見蓄為恥也隂陽之際近必相
[029-18a]
 比六五能上附於陽反制羣隂不使進逼方得處剥
 之善下无剥之之憂上得陽功之庇故曰无不利易/説
  藍田吕氏曰剥之時小人長而君子消六五以柔
  中居尊位其御小人以柔而不以威者也道以御
  之小人不失其寵雖曰道長亦莫能害君子者御
  得其道也
  龜山楊氏曰五君位也剥至於切近災則極矣不
  可以有加矣故言人君處剥之道夫魚隂物也貫
[029-18b]
  之則其敘不可亂羣隂順承之象也先王之時六
  宫各帥其屬以時御敘于王所九嬪掌之御敘于
  王之燕寢女御掌之而嬪御之職皆列于天官太
  宰莅之則燕好嬖暱之私不得干其上矣貫魚之
  象也以是寵之何尤之有夫女子與小人之難養
  一也先王所以處之无二道焉使羣隂順承如魚
  然以宫人寵之則无不利矣是亦順而止之之道
  也若夫付之以心膂之寄借之以威福之重而遽
[029-19a]
  絶之則肘腋之變不可測可不戒之哉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六五柔得尊位大中為剥之主能御
  衆隂以承陽者也魚隂類也六五未見其類是以
  能聫而貫之制於我也雖制於我而在剥无剛決
  之義故以宫人寵之孔子曰惟女子與小人為難
  養也然則女子小人為同類御小人以宫人之道
  斯其宜矣方剥之時小人進長六五知不可決而
  寵之所謂順剥之時而為止剥之道者也雖然貫
[029-19b]
  衆隂而寵之疑非聖人之道而曰无不利終无尤
  者葢消息盈虚天之所行君子之所尚雖聖人不
  能違時特於其間既順以從時而又有止之道以
  救時耳非若一於順而寵之不知濟時者也安定
  先生曰以宫人寵但厚之田宅不使竊天下之權
  則无不利然此謂根蔕之難去者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巽為魚為繩艮為手持繩下連衆隂
  貫魚也艮坤為宫止于中也乾為人巽為進退以
[029-20a]
  宫人寵也宫人嬪婦女御之屬古之進御於君者
  望前先卑望後先尊尊卑迭為進退五得尊位其
  動也正與上同德下制衆隂若貫魚然咸順于上
  以宫人寵之使尊卑有序厚恩錫予不及以政寵
  均則勢分不及以政則无權小大相持乃可為也
  故无不利六居五宜有尤而以正制小人者盡道
  終无尤也五有伏兊為口尤之也不然魚脫于淵
  其能制乎或曰先儒以巽為魚何也曰以重卦離
[029-20b]
  知之包犧氏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葢取諸離
  離中冇巽巽復有離巽為魚以漁也離為雉以佃
  也魚龍同氣東方鱗蟲龍為之長震為龍木之王
  氣巽為魚木之廢氣故太𤣥以三八為木為鱗兼
  震巽言之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魚隂物宫人隂之美而受制於陽者
  也五為衆隂之長當率其類受制於陽故有此象
  而占者如是則无不利也本/義
[029-21a]
  東萊吕氏曰六五居羣隂剥陽之首義本當凶然
  為有一陽在上隂必從陽故五率羣隂順序從陽
  如貫魚獲寵愛於陽如宫人葢五隂雖小人上御
  得其道則天下狙詐咸作使易/説
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剥廬象曰君子得輿民
所載也小人剥廬終不可用也
 明道先生曰息訓為生者葢息則生矣一事息則一
 事生中无間斷碩果不食則便為復也寒往則暑來
[029-21b]
 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嵗成焉劉絢/師訓
 伊川先生曰諸陽消剥已盡獨有上九一爻尚存如
 碩大之果不見食將見復生之理上九亦一作一/一作已
 則純隂矣然陽无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无間
 可容息也聖人發明此理以見陽與君子之道不可
 亡也或曰剥盡則為純坤豈復有陽乎曰以卦配月
 則坤當十月以氣消息言則陽剥一有/盡字為坤陽一有/復字
 來為復一有/然字陽未嘗盡也剥盡於上則復生於下矣
[029-22a]
 故十月謂之陽月恐疑其无陽也隂亦然聖人不言
 耳隂道盛極之時其亂可知亂極則自當思治故衆
 心願載於君子君子得輿也詩匪風下泉所以居變
 風之終也理既如是在卦亦衆隂宗陽為共載之象
 小人剥廬若小人則當剥之極剥其廬矣无所容其
 身也更不論爻之隂陽但言小人處剥極則及其廬
 矣廬取在上之象或曰隂陽之消一作/交必待盡而後
 復生於下此在上便有復生之義何也夬之上六何
[029-22b]
 以言終有凶曰上九居剥之極止有一陽陽无可盡
 之理故明其有復生之義見君子之道不可亡也夬
 者陽消隂隂小人之道也故但言其消亡耳何用更
 言却有復生之理乎 正道消剥既極則人復思治
 故陽剛君子為民所承載也若小人處剥之極則小
 人之窮耳終不可用也非謂九為小人但言剥極之
 時小人如是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處剥之世有美實而不見採然其德備
[029-23a]
 猶為民所載小人處下則剥牀處上則反傷于下是
 終不可用之也易/説
  龜山楊氏曰羣隂剥陽而一剛止乎上碩果不食
  也剥乾五變也故有碩果之象焉乾為/木果然君道也
  父道也天下不可一日而无也故隂雖上行剛則
  不食與夬之上六不可長異矣夫坤順而艮止剥
  之成象也碩果不食者順而有以止之故也坤則
  順而已矣故履霜堅冰至而卒有疑陽之戰順而
[029-23b]
  无以止之故也故坤之文言曰履霜堅冰至葢言
  順也然剥終則復亂極則思治當是時君子者民
  所載也故得輿坤下承之得輿之象也坤為/大輿君子
  而得輿道盛行也小人无所庇其身則剥廬矣夫
  隂陽之往來屈伸理之必至也小人之為亂至於
  剥廬而後已葢亦不思而已矣易/説
  白雲郭氏曰果者易食之物也在剥之時君子易
  傷之象也果之碩大易食而不食君子居剥易傷
[029-24a]
  而不傷者以君子觀剥之象中有順而止之之道
  足以厚下故終不食也且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
  人莫養君子君子小人葢相須也輿所以載君子
  小人之象廬所以庇小人君子之象君子得輿為
  民所載則有厚下之道故也小人之性自下窮上
  必剥其廬而後已剥其廬則无以自庇終失所安
  之象以見小人不可用於天下國家也唯其終不
  可用而遭時未復故以宫人寵之宜矣能貫之則
[029-24b]
  可窮而寵之亦可貫所以柔服其心毋使為患而
  已此孔子所以嘆其難養也然君子之剥非自取
  也小人剥之也故其剥也有漸小人之性不能有
  物處剥之極必自剥矣是以其亡也忽焉葢自取
  之速也易於小人女子有順止貫寵之道非達時
  變者不足以知此易/説
  漢上朱氏曰坤隂剥乾四成巽為木至五成艮為
  果陽為大衆隂不能剥之碩果也兊為口艮見兊
[029-25a]
  伏不食也君子在外不為小人剥喪之象碩果不
  食下而復生剥反為復必然之理天地間未嘗一
  日无陽亦未嘗一日无君子剥終復始間不容髪
  坤為輿為衆極亂之後五隂奉一陽君子於是得
  衆而民載之故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易傳曰詩
  匪風下泉所以居變風之終也艮為舎乾為天天
  際在外野也舎在野廬之象陽為君子小人託庇
  於君子上九剥而為六小人用事自徹其庇至於
[029-25b]
  无所容其軀而在外之君子亦失其所故曰小人
  剥廬終不可用也易/傳
  新安朱氏曰一陽在上剥未盡而能復生君子在
  上則為衆隂所載小人居之則剥極於上自失所
  覆而无復碩果得輿之象矣取象既明而君子小
  人其占不同聖人之情益可見矣本/義 小人剥廬
  是説隂到這裏時把它這些陽都剥了此是自剥
  其廬舎无安身已處小人托君子為庇覆若更剥
[029-26a]
  了是自剥其廬舎便不成剥了 先生論易謂聖
  人作易本為欲定天下之志斷天下之疑而已不
  是要因此説道理也如人占得這爻便要人知得
  這爻之象是吉是凶吉便為之凶便不為然如此
  理却自在其中矣如剥之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
  輿小人剥廬其象如此謂一陽在上如碩大之果
  人不及食而獨留於其上如君子在上而小人皆
  載於下則是君子之得輿也然小人雖載君子而
[029-26b]
  乃欲自下而剥之則是自剥其廬耳葢惟君子乃
  能覆葢小人必賴君子以保其身今小人欲剥君
  子則君子亡而小人亦无所容其身如自剥其廬
  也且看自古小人欲害君子到害得盡後國破家
  亡其小人曽有存活得者否故聖人象曰君子得
  輿民所載也小人剥廬終不可用也若人占得此
  爻則為君子之所為者必吉而為小人之所為者
  必凶矣其象如此而理在其中却不是因欲説道
[029-27a]
  理而後説象也 問伊川所説剥卦曰公説闗要
  處未甚分明上纔消下便生且如復卦是一陽有
  三十分他便從三十日頭逐分累起到得交十一
  月冬至他一爻已成消時也如此只伊川説欠得
  幾句説漸消漸長之意 問冬至子之半如何是
  一陽方生或云冬至子之半是已生成一陽不是
  一陽方生先生曰冬至方是結算那一陽冬至以
  後又漸生成二陽過一月却成臨卦坤卦之下初
[029-27b]
  陽已生矣 或問碩果不食伊川謂陽无可盡之
  理剥於上則生於下无間可容息也變於上則生
  於下乃剥復相因之理畢竟須經由坤坤卦純隂
  无陽如此陽有斷滅也何以能生於復曰凡隂陽
  之生一爻當一月須是滿三十日方滿得那腔子
  做得一畫成今坤卦非是无陽陽始生甚微未滿
  那腔子做一畫未成非是坤卦純隂便无陽也然
  此亦不是甚深奥事但伊川當時解不曽分明道
[029-28a]
  與人故令人做一件大事看 陽无驟生之理如
  冬至前十月中氣是小雪陽已生三十分之一分
  到得冬至前幾日須已生到二十七八分到至日
  方始成一畫不是昨日全无今日一旦便都復了
  大抵剥盡處便生莊子云造化密移疇克然哉這
  語自説得好又如列子亦謂運轉亡已天地密移
  疇覺之哉凡一氣不頓進一形不頓虧亦不覺其
  成不覺其虧葢隂陽寖消寖盛人之一身自少至
[029-28b]
  老亦莫不然 為其嫌於无陽也自觀至剥三十
  日剥方盡自剥至坤三十日方成坤三十日陽漸
  長至冬至方是一陽第二陽方從此生去隂剥每
  日剥三十分之一一月方剥得盡陽長每日長三
  十分之一一月方長成一陽隂剥時一日十二刻
  亦每刻中漸漸剥全一日方剥得三十分之一陽
  長之漸亦如此長 直卿舉冬至子之半先生曰
  正是子之半方成一陽子之半後第二陽方生陽
[029-29a]
  无可盡之理這箇才剥盡陽當下便生不曽斷續
  伊川説這處未分曉似欠兩句在中間方説得隂
  剥陽生不相離處虞復之云恰似月弦朢便見得
  隂剥陽生逐旋如此隂不會一上剥陽不會一上
  長也 問十月何以為陽月先生因反詰諸生令
  思之云程先生於易傳中雖發其端然終説得不
  透徹諸生以所見荅皆不合復請問其㫖先生云
  剥盡為坤復則一陽生也復之一陽不是頓然便
[029-29b]
  生乃是自坤中積來且一月三十日以復之一陽
  分作三十分從小雪後便一日生一分到十一月
  半一陽始成也以此便見得天地无休息處 義
  剛問十月為陽不應一月无陽恐陽是生於此月
  但未成體耳先生曰九月隂極則下已陽下生謂
  如六陽成六段而一段又分作三十小段從十月
  積起至冬至積成一爻矣不成一陽是陡頓生亦
  須從分毫積起且如天運流行本无一息間斷豈
[029-30a]
  解一月无陽且如木之黄落時萌芽已生了不特
  如此木之冬青者必先生萌芽而後舊葉方落若
  論變時天地无時不變如楞嚴經第二卷首段所
  載非惟一嵗有變月亦有之非惟月有變日亦有
  之非惟日有變時亦有之但人不知耳此説亦是
   剥上九一畫分為三十分一日剥一分至九月
  畫方盡然剥於上則生於下无間可息至十月初
  一日便生一分積三十分成一畫但其始未著耳
[029-30b]
  至十一月則此畫已成此所謂陽未嘗盡也道夫
  問隂亦然今以夬乾姤推之亦可見矣但所謂聖
  人不言者何如曰前日劉履之説蔡季通以為不
  然某以為分明是如此但聖人所以不言者這便
  是一箇參賛裁成之道葢抑隂而進陽長善而消
  惡用君子而退小人這便可見此理自是恁地雖
  堯舜之世豈无小人但有聖人壓在上面不容他
  出而有為耳豈能使之无耶劉履之曰蔡季通嘗/言隂不可以抗陽猶
[029-31a]
  地之不足以配天此固然之理也而伊川乃/謂隂亦然聖人不言耳元定不敢以為然也 問
  上九碩果不食先生因曰小人剥廬一句舊見二
  十家叔説懷字/公立廬如周禮秦无廬之廬音盧葢㦸
  柄也謂小人自剥消其㦸柄僅留其鐵而已果何
  所用如此説方見得小象小人剥廬終不可用一
  句意亦自好並語/録
 
 
[029-31b]
 
 
 
 
 
 
 
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二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