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15 皇朝文獻通考-清-高宗弘曆 (master)


[21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十六
 經籍考六/
  經論語/ 孟子/ 孝經/ 經解/
  讀論語劄記二卷
  李光地撰光地見易類
  論語稽求篇四卷
  毛竒齡撰竒齡見易類
[216-1b]
  論語傳注二卷
  李塨撰塨見易類
  論語温知録二卷
  崔紀撰紀見易類
  論語説二卷
  桑調元撰調元字&KR0802甫錢塘人雍正癸丑進士官
  工部主事
  臣/等謹按是書大㫖在闡集註未盡之義卷分上
[216-2a]
  下凡五百條
  鄉黨圗考十卷
  江永撰永見禮類
  例畧曰是編分類凡九曰圗譜曰聖蹟曰朝聘曰
  宫室曰衣服曰飲食曰器用曰容貌曰雜典凡經
  傳中制度名物有闗鄉黨者畢録焉
  右論語
  孟子師説二卷
[216-2b]
  黄宗羲撰宗羲見易類
  宗羲自序曰天下之最難知者一人索之而弗獲
  千萬人索之而無弗獲矣天下之最難致者一時
  窮之而未盡千百年窮之而無不盡矣四子之義
  平易近人非難知難盡也學其學者詎止千萬人
  千百年而明月之珠尚沈於大澤旣不能當身理
  㑹求其著落又不能屏去傳註獨取遺經精思其
  故成説在前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宜其學者
[216-3a]
  之愈多而愈晦也先師子劉子於大學有統義於
  中庸有慎獨義於論語有學案皆其微言所寄獨
  孟子無成書羲讀劉子遺書潛心有年麤識先師
  宗㫖所在竊取其意因成孟子師説一卷以補其
  所未備或不能無所出入以俟知先生之學者糾
  其謬云
  讀孟子劄記二卷
  李光地撰光地見易類
[216-3b]
  讀孟子劄記無卷/數
  崔紀撰紀見易類
  紀自序曰按史記或曰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或
  曰親受業於子思今反覆七篇之㫖無一不出於
  曽子所傳之大學如仁義禮智之言性惻隱羞惡
  辭讓是非之言情性者心之體情者心之用即大
  學之明徳也知言者格致之驗養氣者誠正修之
  功新民之道以恕與絜矩為本而孟子明義利辨
[216-4a]
   王覇大㫖歸於同民惟後二篇闡發精微極似中
   庸然其為根柢大學無疑也
   右孟子
御注孝經一卷
   順治十三年
世祖章皇帝御撰
世祖章皇帝御製序曰朕惟孝者首百行而為五倫之本
 天地所以成化聖人所以立教通之乎萬世而無斁放
[216-4b]
 之於四海而皆凖至矣哉誠無以加矣然其廣大雖包
 乎無外而其淵源實本於因心溯厥初生咸知孺慕雖
 在顓䝉即備天良故位無尊卑人無賢愚皆可以與知
 而與能是知孝者乃生人之庸徳無甚𤣥竒抑固有之
 秉彝非由外鑠誠貴乎篤行而非語言之間所得而盡
 也雖然降衷之理固根於萬民之心而覺世之功必賴
 夫聖人之訓苟非著書立説以迪天性自然之善抒人
 子難已之情使天下之人曉然於日用之恒行即為大
[216-5a]
經大法之所存而敦行不怠以全其本始夫亦孰由知
孝之要盡孝之詳以無忝所生也哉此孔子孝經之書
所由作也朕萬幾之暇時加三復自開宗明義迄於終
篇見其言近而㫖逺理約而該博本之立身以行道推
之移風而易俗愛敬所著公卿士庶皆得循分以承歡
感應所通東西南北罔不漸被而思服誠萬世不刋之
懿矩百聖不易之格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不可一日
闕者夫子所謂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良有以也自漢
[216-5b]
以來去聖日逺詮釋滋多厥㫖寖晦孔安國尚古文鄭
𤣥主今文互有異同各矜識解魏晉而降諸儒羣興析
疑闡奥代不乏人源流攸分不無繁蕪迨及開元更立
註疏亦旣萃一代之菁英垂表章於奕世矣而詳畧或
殊詎云至當宋之邢昺元之吳澄輩標新領異間有發
揮然揆之美善或未盡焉至於明季著述紛紜或拾前
賢之緒餘文其譾陋或摘古人之紕繆肆彼譏彈不知
天懷旣薄學問復疎因心之理未明空文之多奚補其
[216-6a]
於作經之意均未當耳夫親恩罔極高厚難酬徳至聖
人猶虞未盡同為人子孰不佩至教而興永錫之感乎
然則訓詁未確漸摩弗力欲其相觀而善厥路無由朕
為此慮爰集古今之注更互考訂其得中而窽綮者採
輯之其妄逞而臆説者刪除之譬諸沙礫旣披美鏐始
出稂莠盡剪嘉禾乃登至若流覽之餘時獲一是或足
以補未發之藴者輒為増入聊備參觀總以孝之為道
甚大而平故不必旁求隠怪用益高深誇示繁縟徒滋
[216-6b]
複贅惟以布帛菽粟之言昭廣大中正之理雖未知於
作者之㫖能盡脗合可無枘鑿與否然而前代諸儒之
書瑕瑜難掩與夫近代羣言之失淆亂不稽者於兹正
之庶幾發蒙啟錮四方億兆咸知傚法而乆迪共底於
大順之休焉夫如是將見至徳要道由此而廣和睦無
怨由此而成矣
  臣/等謹按孝經向分今古文諸儒議論紛如迄無
  定本
[216-7a]
御註孝經因石臺舊本
親加刪定闡發㣲言考明聖藴庶孔曽遺訓可以家喻户
   曉已
御纂孝經集註一卷
   雍正五年
世宗憲皇帝御定
世宗憲皇帝御製序曰孝經者聖人所以彰明彝訓覺悟
 生民溯天地之性則知人為萬物之靈叙家國之倫則
[216-7b]
 知孝為百行之始人能孝於其親處稱惇實之士出成
 忠順之臣下以此為立身之要上以此為立教之原故
 謂之至徳要道自昔聖帝哲王宰世經物未有不以孝
 治為先務者也恭惟
聖祖仁皇帝纉述
世祖章皇帝遺緒
詔命儒臣編輯孝經衍義一百卷刋行海内垂示永久顧
 以篇帙繁多慮讀者未能周徧朕乃命専繹經文以便
[216-8a]
誦習夫孝經一書詞簡義暢可不煩注解而自明誠使
内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師以教其徒口諷其文心知其
理身踐其事為士大夫者能資孝作忠揚名顯親為庶
人者能謹身節用竭力致養家庭務惇於本行閭里胥
嚮於淳風如此則親遜成化和氣薫蒸躋比户可封之
俗是朕之所厚望也夫
  孝經注義一卷
  魏裔介撰裔介字石生號貞菴栢鄉人順治丙戌
[216-8b]
  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乾隆元年追謚文毅
  孝經集解一卷
  蔣永修撰永修字慎齋宜興人順治丁亥進士官
  至平越府知府
  臣/等謹按永修督學湖廣時輯是編與小學合刋
  名之曰孝經小學集解大全然兩書合為一編是
  取聖經與宋儒雜纂之本相比倫矣於義殊有未
  協故仍析為二焉
[216-9a]
  讀孝經四卷
  應是撰是字敬非號敬齋宜黄人康熙己酉舉人
  孝經類解十八卷
  呉之騄撰之騄字耳公歙縣人康熙壬子舉人官
  績溪縣教諭遷鎮江府教授
  孝經正文一卷内傳一卷外傳一卷
  李之素撰之素字定菴麻城人
  孝經問一卷
[216-9b]
  毛竒齡撰竒齡見易類
  李塨曰此先生說經之餘録也先生自言曰學聖
  之功宜行不宜説惟經義是非極須論辨每思建
  講堂集諸生議羣經得失而厯求其人不可得遂
  爾中止此祗就問及偶然入記者登之於録
  臣/等謹按竒齡駁詰朱子孝經刋誤呉澄孝經定
  本輯成是書設為與門人張燧問答之詞凡十條
  一曰孝經非偽書二曰今文古文無二本三曰劉
[216-10a]
  炫無偽造孝經事四曰分章所始五曰朱氏分經
  傳無據六曰經不宜刪七曰孝經言孝不言效八
  曰朱氏呉氏刪經無優劣九曰閒居侍坐十曰朱
  子極論改文之弊反復辨論頗失詁經之體然其
  持論甚正恪守舊文則與變亂古經之習甚異矣
  孝經本義一卷
  姜兆錫撰兆錫見易類
  兆錫自序畧曰間嘗取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
[216-10b]
  之義因作本義一卷附在春秋參義後
  孝經詳說二卷
  冉覲祖撰覲祖見易類
  孝經三本管窺一本
  吳隆元撰隆元見易類
  孝經一卷
  朱軾注軾見易類
  軾自序曰元儒呉文正刋誤參校古今文於朱子
[216-11a]
  本時有更定軾裒益舊註附以臆見編於易齋三
  本管窺之後易齋三本者歸安吳隆元所編今文
  本古文本朱子刋誤本也
  梁份序畧曰是書不標目第自稱曰朱某學公大
  臣也大儒也而撝謙若是
  孝經集解一卷
  張星徽撰星徽號北山永城人
  孝星章句一卷
[216-11b]
  任啟運撰啟運見易類
  啟運自述曰傳之十章君子無不敬也以下一百
  一十二字得之山西佛寺中疑為熊安生所傳之
  本又曰王肅於家語言本文有見戴記者後人輒
  於家語除其文此章之闕亦必因本文見戴記而
  後人於此除其文也
  臣/等謹按熊安生北齊人其本恐未能傳至於今
  啟運之説未必有据至所増一百一十二字與禮
[216-12a]
  記文亦小異今本孝經皆無之
  孝經通義一卷
  華玉淳撰玉淳見書類
  孝經通釋十卷
  曹庭棟撰庭棟見易類
  臣/等謹按是書採録自唐以來凡數十家徴引極
  博又旁證諸説頗為詳備其大㫖則力主古文而
  今文亦附載其次/
[216-12b]
  右孝經
欽定繙譯五經五十八卷四書二十九卷
  乾隆二十年
欽定繙譯四書及易詩書春秋禮記至乾隆四十七年
  以次告成
  臣/等謹按北魏孝文帝命侯伏侯可悉陵譯國語
  孝經教於國人載於隋經籍志中特侯伏侯可悉
  陵學識拘陋未能徧及諸經我
[216-13a]
 國家肇興東土所作十二字母於一切語音無不貫
  攝是編復以
 國語詳譯諸經演明大㫖㣲言大義紬譯成章於以
嘉恵寰瀛垂示無極
同文盛軌宜乎駕軼萬古也
  墨菴經學無卷/數
  沈起撰起字仲方秀水人
  五經翼二十卷
[216-13b]
  孫存澤撰存澤見書類
 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二百六卷
  原本題西條掌書記山井鼎撰東都講官物觀校
  勘山井鼎物觀俱日本人
  臣/等謹按是書為日本國所刋専取汲古閣本為
  主而以其國足利學所有諸本參考異同凡有五
  目曰考異補闕補脱謹按存舊其别孟子於七經
  之外者蓋猶仿唐制也
[216-14a]
  九經誤字一卷
  顧炎武撰炎武見春秋類
  炎武自序曰今天下九經之本以國子監所刻者
  為據而其中譌脱實多又周禮儀禮公羊穀梁二
  傳旣不列於學官其學殆廢而儀禮則更無他本
  可讐其譌脱尤甚炎武至關中見唐石壁九經復
  得舊時摹本讀之雖不無蹖駁而有足以正今監
  本之誤者列之為離經之一助云
[216-14b]
  稽古訂訛無卷/數
  龔廷厯撰廷厯字玉成别號震西武進人順治壬
  辰進士官湖南推官
  五經辨訛五卷
  吕治平撰治平號愚菴海寧人順治中嵗貢生官
  徳清縣教諭
  勉菴説經十卷
  齊祖望撰祖望字望子號勉菴廣平人康熙庚戌
[216-15a]
  進士官至南安府知府
  七經同異考三十四卷
  周象明撰象明字懸著太倉人康熙壬子舉人
  臣/等謹按七經者易詩書春秋三禮也大抵仿黄
  震日抄章如愚山堂考索之例而裒集舊説附以
  己意蓋詳於採録而畧於訂證者也
  經問十八卷 經問補三卷
  毛竒齡説經語其門人録以成編竒齡見易類
[216-15b]
  李塨曰仁和汪祭酒嘗答人書謂西河論經終不
  見有絀理似乎鄭康成杜預孔頴達賈公彦輩皆
  有贏有絀而西河随問隨答無是焉
  經説一卷
  冉覲祖撰覲祖見易類
  此木軒經説彚編六卷
  焦袁熹撰袁熹見春秋類
  六經圖十六卷
[216-16a]
  江為龍等編為龍桐城人康熙庚辰進士官吏部
  主事
  重編五經圖十二卷
  盧雲英編雲英字黙存盧江人
  冬餘經説十二卷
  邵向榮撰向榮字東葵餘姚人康熙壬辰進士官
  鎮海縣教諭
  王仕源跋曰此書辨制度於漢唐探義理於濓洛
[216-16b]
  非尚意氣争同異者可也
  十三經義疑十二卷 三傳三禮字疑六卷附春
  秋大全字疑一卷禮記大全字疑一卷
  呉浩撰浩字養齋華亭人
  臣/等謹按浩於註疏之學雖未能融貫而考訂頗
  核義疑十二卷較箋傳之得失辨註釋之異同其
  用力頗勤字疑之作則因汀州板不槪見而北監
  板毛晉汲古閣板又多謬誤乃取監本毛本校其
[216-17a]
  字畫之舛訛然亦未能詳稽確證以定其是非也
  經史辨疑一卷
  朱董祥撰董祥見易類
  九經古義十六卷
  惠棟撰棟見易類
  臣/等謹按是編所解易書詩三禮三傳論語凡十
  經而左傳六卷刋板别行更名補註故僅存其九
  曰古義者漢儒専門訓詁之學得以考見於今者
[216-17b]
  也棟掇拾殘剰頗見精核與王應麟詩考鄭氏易
  註諸書均為有功於經學焉
  經稗六卷
  鄭方坤撰方坤字則厚建安人雍正癸夘進士官
  至兖州府知府
  經玩二十卷
  沈淑編淑見禮類
  臣/等謹按是編一名經玩七書七書者經典異文
[216-18a]
  輯經典異文補左傳分國土地名左傳職官左傳
  器物左傳宫室及注疏瑣語也採輯頗為勤篤而
  於考證發明處則畧焉
  三經附義六卷
  李重華撰重華字君實號玉洲呉江人雍正庚戍
  進士官翰林院編修
  松源經説四卷
  孫之騄撰之騄見書類
[216-18b]
  經學淵源録三十卷
  黄琳撰琳字仲珩號藴山武進人雍正中諸生
  十三經注疏正字八十一卷
  沈廷芳撰廷芳字椒園仁和人乾隆丙辰
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山東按察使
  臣/等謹按是書以監本重修監本陸氏閩本毛氏
  汲古閣本校正十三經注疏畧倣韓文考異之例
  以本句標題而所訂異同得失條繫於下於形聲
[216-19a]
  六體考据尤詳洵有禆於注疏之學不少
  朱子五經語類八十卷
  程川編川字鄜渠號春曇錢塘人乾隆元年薦舉
  博學鴻詞
  心園説二卷
  郭兆奎撰兆奎見書類
  六經圖六卷
  王皜撰皜字又皜號雪䲨六安人
[216-19b]
  臣/等謹按周伯琦六書正譌以説文鴻字為俗體
  造為䲨字取工字諧聲不知江字古亦音工無煩
  别造皜不知其誤取此字為號則於考古之學多
  見疎淺宜其補校諸圖毫無訂證也
  羣經補義五卷
  江永撰永見禮類
  經咫一卷
  陳祖范撰祖范字亦韓亦字見復常熟人雍正癸
[216-20a]
  夘舉人本年中式㑹試乾隆辛未薦舉經學
特賜國子監司業銜
  臣/等謹按祖范膺薦後嘗㳟録是書進呈
御覽門人歸宣光等為之校刋凡涉經義者各以類附
  為條七十為篇七其曰經咫者取晉語咫聞之義
  也
  九經辨字瀆䝉十二卷
  沈炳震撰炳震歸安人
[216-20b]
  古經解鉤沈三十卷
  余蕭客撰蕭客字仲林長洲人
  蕭客自序曰是書創始於己夘成稿於壬午晝夜
  手録幾於左目青盲而後成帙先儒所著義訓其
  書尚存者不載或名存而其説不傳者亦不載餘
  則自諸家經解所引旁及史傳類書凡唐以前之
  舊説有片語單詞可考者悉著其目雖有人名而
  無書名有書名而無人名者亦登載又以傳從經
[216-21a]
  鈎稽排比一一各著其所出之書並仿資暇集龍
  龕手鏡之例兼其書之卷第以示有徴云
  十三經字辨無卷/數
  陳鶴齡撰鶴齡字瑶賔江南通州人
  臣/等謹按是書所謂十三經者乃大學中庸論語
  孟子易詩書春秋禮記周禮儀禮爾雅也所列經
  目次第古無此例於數亦不相協即其所謂校畫
  校音者參訂亦多訛漏也
[216-21b]
  古學偶編一卷
  張炯撰舊本題潛山人仕籍未詳
  九經圖無卷/數
  楊魁植編其子文源増訂魁植字輝斗文源字澤
  汪長泰人
  説書偶筆四卷
  丁愷曽撰愷曽字蕚亭日照人
  經解五卷經義雜著一卷
[216-22a]
  黄文㴻撰文㴻字雨田一曰穀田又曰穀亭豐城
  人
  右經解
 
 
 
 
 
[216-22b]
 
 
 
 
 
 
 
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