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15 皇朝文獻通考-清-高宗弘曆 (master)


[03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皇朝文獻通考卷三十六
 市糴考五/
 糴
 乾隆元年以山西米價昻貴令發社倉積榖二十
 餘萬石照例出借外餘皆酌減價值及時發糶以
  裕民食
 又令江西買榖分貯江西早榖豐收議動存公銀
[036-1b]
  買榖十萬餘石令各府州縣分貯以備緩急
  又准甘肅平慶二府買糧積貯甘肅平凉慶陽二
  府所貯食糧不足敷用大學士管川陜總督查郎
  阿請於陜省撥糧八萬石以六萬石接濟平凉二
  萬石接濟慶陽因言甘省民人素無葢藏每遇豐
  收之年民間盡出所有以市賣則糧價頓減若稍
  有歉收百姓素無積蓄糧食稀少則價值頓昻甘
  屬通省皆然而平慶二府尤甚葢因地瘠民貧一
[036-2a]
  切費用皆仰給於所收之糧有不得不糶之勢迨
  至争欲糶賣價值平賤所得無幾是以豐收之年
  轉受糧賤之累名為熟荒今嵗五榖豐收請於平
  慶二府秋收之後隨時隨地按市價採買使民間
  不受熟荒之累而倉儲常有充盈之慶嗣後甘省
  凡遇豐收之年皆請照此辦理從之
  又奉
諭㫖積貯平糶之法原以便民乃聞各省州縣於倉榖
[036-2b]
 出入竟有派累百姓者當出糶之時則派单令其納
 銀領榖若干及買補之時則派单令其納榖領銀若
 干納銀則收書重取其贏餘納榖則倉胥大肆其抑
 勒甚至以霉爛之榖為乾潔小民畏勢不敢不領惟
 有隠忍賠累而已更有山多田少之地産榖無多而
 該地方官不能向他處採買但按田畝冊籍核算發
 價派令百姓将田畝嵗收之榖交倉絶不為民間計
 及蓋藏至有十餘畝之田而亦責其承買榖石者在
[036-3a]
 附郭居民去倉厫不逺尚可就近轉輸至於逺鄉僻
 壤離城或百里或七八十里之遥亦一概令其領銀
 納榖小民肩挑背負越嶺登山窮日之力始至交納
 之所而姦胥蠧吏又復任意留難及平糶之日而窵
 逺鄉村更不能均霑實惠是徒有轉運之苦而不獲
 蒙積貯之益夫良法美意行之不善流弊種種其作
 何變通之法使閭閻實受糴糶之益而無有擾累各
 該督撫大吏當悉心籌畫令有司實力奉行以副朕
[036-3b]
 愛養斯民之意
  又議定湖南等省常平倉榖存糶之例以湖南各
  屬地有髙下燥濕之不同常平倉榖存糶之數應
  因地制宜因議定湖南省列減糶為三等長沙等
  四十五府州縣地勢乾燥者仍存七糶三永州等
  三十一府㕔縣衛地勢稍濕者存半糶半龍陽等
  四縣地勢尤濕者糶七存三倘民間有不須糴買
  或不能糶半糶七者聴該管官隨時斟酌又四川
[036-4a]
  龍安寧逺二府並茂州所屬及雷波衛黄螂所等
  處地居邊荒風土較異兼之積貯雜糧性不耐久
  令每年糶半存半餘循例存七糶三偶遇歉收不
  拘成例酌量借糶廣東平糶倉榖令将沿海卑濕
  之廣州等七府南海等三十九州縣新安等二縣
  丞所管准其存半糶半其無可減糶之嘉應清逺
  等十四州縣亦如之南雄等三府羅定三水等三
  十六州縣既非沿海卑濕之區照例存七糶三明
[036-4b]
  年又以安徽地髙土燥之滁州等七州縣及鳳陽
  潁州二府石埭等十二州縣常平積榖照例存七
  糶三其臨近江湖地形卑下濕氣最重之安慶等
  十府州懐寧等三十八州縣減價糶半存半
  又増設廣東左翼鎮標營倉先是議准總督孔毓
  珣奏請於廣東邊海營分擇其最𦂳要者設立營
  倉買榖存貯嗣又從總督郝玉麟請増置營倉五
  處至是總兵黄錫申言廣東左翼鎮逼近邊海亦
[036-5a]
  屬人稠榖少之區若榖價稍昻兵丁艱於買食應
  照各營設立營倉以濟不給請動鎮標現存公糧
  銀一千一百餘兩買榖三千石設倉存貯於青黄
  不接時匀借兵丁秋收買補其應設倉厫即查營
  中空閑房屋改造從之
  二年以京師雨澤愆期米價稍長
特㫖發通倉米每城各二千石共設十厰減價平糶並
  嚴禁富户假託貧民賤買貴賣及興販窩屯之弊
[036-5b]
  尋准户部議於京師四鄉添設八厰廣行糶賣
  吏科給事中馬宏琦言京師五城奉
㫖發米平糶倘有不敷再行撥給所以矜恤窮黎令無
  乏食也司其事者理宜實力奉行源源發糶俾官
  米流布市價不期而自減庶無負我
皇上加惠元元之至意今查五城各厰每日所賣粳米
  僅一二石不等夫以京師數百萬户口食所需不
  知凡幾而各厰糶出粳米之數若此其少此非小
[036-6a]
  民之不樂於赴糴也如現在京通各倉氣頭厫底
  之米運貯五城發糶者每日尚糶百餘石此項減
  色之米若按成計算舂碓折耗其價實與十成粳
  米無異乃十成者所賣甚少而減色所賣較多總
  緣減色米石向無囤販之禁司坊官無所畏避是
  以儘數多糶而赴買者亦可隨意多糴至於十成
  粳米現因奸民囤販燒鍋經步軍統領衙門拿獲
  㕘奏司糶各官因而聞風震恐畏噎廢食以規避
[036-6b]
  失察之處分遂生出不行多糶之一法凡遇赴厰
  糴米者往往過加盤詰竟有候至終日不得升斗
  者夫窮民需食原有刻不容緩之勢官局留難必
  致轉購私局是欲嚴囤積而奸民愈得以居竒射
  利欲除混冐而仰食窮民轉無由均霑減糶之惠
  也臣愚以為查拿窩囤法不可不嚴而小販流通
  情有可恕葢平糶官米本為拯窮而設如窮民以
  糴之所餘轉行售賣雖云違禁而獲利無多皆為
[036-7a]
  仰霑
大澤且地方有此等零星販賣之人則街衢巷陌俱可
  以食官米之利而市米不能坐索髙價矣市米之
  價平而嗸嗸八口可以無憂艱食矣然非定以限
  制則糴糶未有定數而官與民亦無所遵守請嗣
  後五城各厰所糶粳米有聴奸民串買圗販數滿
  十餘石以及百餘石者仍嚴行查拿治罪至於赴
  糴窮民肩挑背負轉行售賣總以一石為率免其
[036-7b]
  查拿以濟民食倘有故意留難濫差生事使官米
  壅積澤不下逮者即行叅處如此則官米流通市
  價亦平疏下大學士九卿議尋議查京城附近居
  民貿易者多耕種者少糶賣官米原以接濟民食
  使人人得霑減價之實惠内外城碓房不下千餘
  所率每日賣米舂碓肩挑出門沿街貨賣少藉餘
  利以資餬口而民間買米之人有離厰遥逺老弱
  婦女每藉小販到門就便買食此等小舖正須有
[036-8a]
  米舂碓然後米食流通價不昻貴且皆係本少力
  㣲原無多囤居竒之事若五城各官辦理未協官
  米不許轉賣則碓房之米來路既少沿門糶賣價
  值轉昻有損無益請嗣後五城發糶官米如有奸
  民串買囤積至四五十石及買作燒鍋之用者俱
  嚴行查拿治罪外其餘肩挑背負不過數石者概
  免查究則赴厰之窮民可無盤問守候之苦即碓
  房之販糴亦收買賣流通之益而米價可免騰貴
[036-8b]
  矣從之
  又以直屬雨水過多撥天津北倉截留漕米於被
  水州縣減價平糶
  又令湖南採貯米石以濟兵食湖南辰州府屬永
  綏協營兵糧不敷眷屬之資議於司庫公項内動
  銀二千兩令同城駐防永綏同知赴産米州縣採
  買運貯髙巖倉交營員收貯遇有闕食兵丁酌量
  接濟
[036-9a]
  又
命撥兩淮義倉米榖減價平糶先是兩江總督慶復言
  兩淮鹽義倉米榖揚州倉存十二萬石泰州倉存
  六萬石其餘三十六萬石分派上下江通融撥補
  此項榖石因今冬挑濬運河民食維艱仍運赴揚
  州平糶將糶出價銀分撥上下兩江得
㫖允行至是兩淮巡鹽御史三保言淮商連名具呈懇
  請減價併將額存揚州之十二萬石一併發糶倘
[036-9b]
  此十二萬石内將來買補不敷該商等情願公捐
  補足奉
諭㫖義倉積貯原以惠濟貧民今大工興舉河道不通
 時值隆冬小民生計艱難傭工夫役霑體塗足俱堪
 憫惜現今平糶之米每升制錢七文較之市價已為
 平減今再格外施恩每升減錢二文以五文一升計
 算每石僅糶銀六錢有零於小民實有禆益俟糶完
 之後將糶出價銀分解上下兩江如此項榖石不敷
[036-10a]
 糶賣即將揚倉之十二萬石一併平糶此十二萬石
 之内將來買補缺額衆商既稱情願捐補伊等從桑
 梓起見補實倉庾以濟民食著照所請行但不必過
 於急遽至平糶之事在揚城者著三保㑹同知府辦
 理其山陽髙寶江甘等州縣著該地方官辦理仍著
 總督那蘇圗巡撫楊永斌不時查察務使小民均霑
 實惠
  三年移城内平糶六厰於城外大學士鄂爾泰等
[036-10b]
  言五城所設米厰六居城内四居城外請將城内
  六厰移於城外闗廂俾城鄉居民就近糴買并將
  八旗兵丁應領之稄米折銀給發即以此項米石
  運厰平糶每城另派御史一員稽察從之
  又奉
諭㫖乾隆元年六月朕曽降㫖各省出借倉榖與民者
 舊有加息還倉之例此在春月青黄不接之時民間
 循例借領則應如是辦理若值歉收之年豈平時貸
[036-11a]
 榖可比至秋收後祗應照數還倉不應令其加息此
 乃兼常平社倉而言也今聞外省奉行不一凡借社
 倉榖石者照此辦理而借常平倉榖者遇歉收之年
 仍循加息之成例似此則非朕降㫖之本意矣嗣後
 毋論常平社倉榖石若值歉收之嵗貧民借領者秋
 後還倉一概免其加息俾蔀屋均霑恩澤
  又復設崇文宣武門外米厰并永定徳勝二門適
  中地方添設米厰平糶從户部尚書海望請也
[036-11b]
  四月於城内添設米厰三所各撥稄米三千石平
  糶
  又以山東河南二省麥秋大熟
命該撫動支庫帑糴買餘糧存貯
  又令四川建社倉初四川糶賣常平倉榖價銀除
  買補正項外令將餘銀均買作社糧以為民倡尋
  該省士民相率樂捐自乾隆二年秋後買貯榖二
  千九百七十餘石捐貯榖二萬五千六百餘石又
[036-12a]
  達州内江等三十餘處舊存貯榖二萬一千石以
  上合計川省新舊社榖凡四萬九千五百七十石
  有竒均令加謹收貯照常平倉例每榖四百石建
  厫一間其工料銀於存公銀内動支
  又申明直省買補倉榖之例先是元年議准秋收
  買補倉榖照各地方時價足數給發不得稍有短
  少至二年又議准被災州縣倉糧散給無存者務
  於秋收豐稔之時即題明撥銀完補以實倉儲如
[036-12b]
  逢水旱價值昻貴令將存價縁由咨部以俟次年
  秋收採買如次年仍延緩不買以玩視倉儲例叅
  處至是復議定買補倉榖嚴禁派累小民及發短
  價低銀抑勒交糧或斗秤以大易小以重易輕有
  蹈此者即詳掲叅究督撫徇隠者并罪之再買補
  時若秋成榖價仍昻則就鄰近價平之處於春月
  購買補足如鄰近價亦未平暫停買補或俟次年
  麥收豐稔買麥收貯秋成易榖還倉或竟俟次年
[036-13a]
  秋成買榖隨時酌量辦理至倉榖無多地方不便
  虛懸令確訪鄰省價平之處委官採買其原糶價
  值不敷即於通省糶價内通融撥補倘再不足准
  其將糧價運費脚費在於藩庫存公銀内酌量撥
  給至應買若干之數預行知受買地方隔省則知
  㑹督撫轉行知照買足運回之日取具地方官印
  結將數目價值一併送府騐報察核
  又准兩江總督那蘇圗條奏分别平糶事宜兩江
[036-13b]
  總督那蘇圗遵
㫖議言常平倉榖每年存七糶三秋成買補本屬法良
  意美祗以有司奉行不善遂至滋弊多端自宜詳
  定章程庶使永逺遵守但平糶一事原有不同有
  於歉收之後不拘三分之數發糶以濟民食者有
  於青黄不接之際市米昻貴發糶以平市價者有
  市價雖不昻貴祗因米榖難以久貯循例發糶以
  易新者三項之情事既異則隨時之辦理宜分查
[036-14a]
  江南省各府州縣附城人民習於經營率皆不務
  農業終年糴米而炊居鄉之民人以力田為事秋
  成之後尚有儲蓄糴米者少此各屬情形之大較
  也今詳細斟酌如該地方當歉收之後則城鄉之
  民均無葢藏咸資糴米時價必至倍昻應於城鄉
  八方多設厰所預定開糶日期令村庄居民各赴
  附近厰所糴買州縣印官及佐雜教職分頭巡視
  監糶并將平糶價值大加酌減兼應不拘糶三之
[036-14b]
  數以濟窮民如年嵗原屬豐稔則鄉間頗有葢藏
  惟城市居民當青黄不接之際市價昻貴必藉平
  糶應止於四城闗廂及大鎮集處所酌量設厰其
  糶價止須視倉中米榖成色比市價酌減一二分
  因地制宜臨時報明督撫核定發糶不必大為減
  少葢此不過藉平市價非歉嵗缺米可比兼之買
  補之時亦免不敷數多動請撥補徒耗公項而奸
  民囤户利不甚裕自不干蹈法紀肆行囤積窮民
[036-15a]
  得霑實惠至於年既豐登市價亦不昻貴不過循
  例易新者則聴各州縣自行酌量公平出糶或稍
  為減價以便秋後買補此平糶一事似宜分别三
  等辦理庶有實濟若衿户役户牙户囤户以及倉
  書丁役乗機串通揑買暗竊事在必有查江南各
  州縣現行保甲逐户懸掛門牌紳衿衙役商賈庶
  民俱經登註一目了然平糶之時應令貧民各齎
  門牌赴厰騐糴兼令保甲稽察自無揑買其糶給
[036-15b]
  之數每戸以二斗為率不許過多則囤戸亦難施
  其伎倆至丁役竊賣則惟令本官於出倉之時親
  身監視發糶之後稽核清楚或未糶而缺米或已
  糶而無價即嚴行追究自可水落石出倘該州縣
  仍不實力奉行致有前項等弊該管上司察實叅
  處從之時雲南總督慶復議以分設各厰則人少/易於查察出糶時令各鄉保在旁識認如
  有衿户等揑名/報買即行舉究
  又准兩廣總督鄂彌達條奏平糶減價之法兩廣
[036-16a]
  總督鄂彌達言平糶之價不宜頓減葢小民較量
  每在錙銖平糶時市價必貴若官價與市價相去
  懸殊市僧惟有藏積以待價豈能抑價以就官而
  小民之藉以舉火者必皆仰資於官榖倉儲有限
  其勢易罄而商販轉得居竒於其後是欲平糶而
  糶仍未平也從來貨集價落民間既有官榖可糴
  不全賴舖户之米以供朝夕舖户見有官榖發糶
  而所減有限亦必少低其值以兾流通請照市價
[036-16b]
  止減十分之一以次遞減期平而止則舖户無所
  &KR0894其權官榖不虞其匱榖價可以漸平而小民實
  霑其惠矣從之
  又派員往張家口古北口二處採買米豆雜糧運
  京平糶奉
諭㫖京城米價現在不能平減來春青黄不接之時恐
 益加騰貴著派出户部司官二員内務府官二員於
 張家口古北口二處每處各二員携帶内庫帑銀前
[036-17a]
 往㑹同地方官將米豆雜糧照時價採買運送來京
 交八旗米局平糶使都門兵民得資外來之米而口
 外有餘之糧亦不致耗費於燒鍋等無用之地實屬
 兩有禆益嗣戸部議古北等口運到米豆雜糧已交
  八旗米局存貯者各該局在内城發糶嗣後運到
  俱交五城於城外關廂存貯俟來春開放平糶從
  之
  又直𨽻總督孫嘉淦奏明春漕運粟米請截留十
[036-17b]
  萬石存貯天津北倉以便分給續賑平糶從之
  四年截留江蘇漕米二十萬石以備平糶之用
  又議准西安巡撫張楷奏定社倉事例一社長定
  三年更換以杜欺弊一春借之時酌留一半以防
  秋歉一限令每年清還兼收麥石以省拖欠一將
  借户榖數姓名粘貼曉示以除揑冐一令地方官
  稽查交代分賠以専責成
  又令江南收買民間有餘麥石户部議覆兩江總
[036-18a]
  督那蘇圗奏言江南各屬麥收豐稔小民有餘之
  麥必將急於糶賣既恐價賤傷農兼恐奸商富戸
  囤積射利或販賣出境均與民食有闗應令各屬
  詳察本境情形如果二麥有餘價值平減該印官
  或將平糶米榖價銀或於司庫撥項在麥糧聚集
  處所凡遇民間糶剰之麥即照市價收買存倉不
  必拘定數目若麥少價昻即行停止所收麥石俟
  秋禾一有定局或易榖存倉或動撥濟用總期因
[036-18b]
  地制宜隨時辦理應如所請從之
  又發帑糴口外雜糧直𨽻提督永常言今嵗口外
  收成較往嵗倍為豐稔八溝等處民間雜糧甚多
  艱於出糶似應乘此糧多價賤之時令地方官按
  市價給發官銀採買奉
諭㫖著户部酌量給發帑銀數萬兩交與永常㑹同地
 方官採買口外雜糧分貯附近各倉以為地方儲蓄
 並使民間得價以資嵗底用度
[036-19a]
  又令浙江買補倉榖時浙江各屬買補倉榖議令
  除今嵗偶有偏災收成歉薄者暫停買補外豐收
  之地将乾隆三年四年糶榖照數買足其餘各屬
  飭令將三年所糶之榖全行買補四年所糶之榖
  在四千石以下者亦全行買補四千石以上或緩
  買十之三或緩買一半隨宜辦理
  又令四川買榖分貯川省秋收豐稔米價平減議
  令動藩庫雜稅銀三萬兩地賦銀十二萬兩委官
[036-19b]
  於成都等六府州縣附近水次出産米榖最多處
  分行採買交該地方官於沿江州縣空出倉厫内
  加謹收貯其採買不拘額數限期但遇價增即行
  停止
  又設立浙江福建四川各屬營倉浙江温州鎮所
  轄樂清等九營於公糧銀内動支買榖分貯以濟
  兵食每兵一名備榖二石共買榖萬三千三十八
  石令都司各官盤收監管遇青黄不接每兵按月
[036-20a]
  借榖六斗分作六月扣存共建倉二十三間每間
  貯榖六百石又温州鎮標三營及城守營建倉十
  間共貯榖五千九百二十八石福建海壇金門澎
  湖閩安烽火銅山六鎮協營共買榖二萬石分貯
  遇青黄不接酌借兵丁免其加息秋收散餉扣除
  買補共建倉四十三間四川成都駐防兵米向例
  俱係折色每遇價昻艱於採買亦令將司庫現存
  生息餘剰銀飭發附近州縣及時採買遇青黄不
[036-20b]
  接支給各兵在餉銀内扣還有浮冐尅扣者劾之
  議定陜甘社榖分别經理陜西甘肅所屬社榖有
  二一係百姓公捐自行議定倉正倉副經理出入
  報官存案不入官之交代仍聴民料理一係加二
  耗糧内留五分為社糧責成地方官經理
  五年准河營設立倉厫先是元年准於河標四營
  建設營倉以資兵丁接濟至是河東河道總督白
  鍾山言黄河南北兩岸河兵堡夫終年力作晝夜
[036-21a]
  在工較之標營兵丁尤為勞苦而向來未經設有
  倉儲當糧少價昻之時不免稱貸貴糴上年地方
  偶被歉收兵夫更覺拮据臣再四熟籌必得如標
  營一例設倉積貯庶可通融接濟於兵夫有益而
  春借秋還年年出易亦可垂之久逺請動河營生息
  銀六千餘兩乗此麥多易買之時在附近沿河地
  方照依時價公平糴買麥石收貯為數無多採買
  自易設或市價稍昻亦即行停買將餘剰銀兩俟
[036-21b]
  秋收後再行買榖此項倉儲交蘭陽縣知縣經管
  出入管河河北兩道公同按季盤查稽察該道等
  於每年春間糧價昻貴之時具詳借給兵夫秋收
  催令照數歸還免其加息從之
  又准山東省買豆補貯巡撫朱定元言上年東省
  被水䝉
恩賑恤及厯年春糶並碾運直𨽻動用過各項倉榖共
  一百餘萬石均未買補現嚴飭各屬及早照額買
[036-22a]
  補但東省今年雖號豐收閭閻尚少葢藏是以榖
  價均未平減唯黄黒二豆因秋後雨水調匀較他
  種多穫其價較上年豆價減半止青州一郡因有
  滿兵駐防其價稍昻然豆之為利甚溥不惟馬可
  壯臕人亦充腹且質性堅實又可耐久是以漕米
  尚許改徴若得通融買補貯倉不惟倉儲易於充
  實帑項得以節省而豆榖分買榖價不致頓昻於
  災後民生甚屬有益請令地方官將原存榖價不
[036-22b]
  拘榖豆兼買一併實貯歸倉俟來年平價再行糶
  豆易榖酌盈濟虗庶緩急有資而公私咸頼矣再
  豆榖兼買則出借之榖亦仰請
聖恩許民間即以豆還榖則小民既免糶豆易榖之消
  耗而此時有豆之家亦可及時清完欠項不致糜
  費難追更為便民從之
  六年奉
諭㫖地方積榖不厭其多賑恤加恩亦所時有正未易
[036-23a]
 言倉儲充盈州縣有司往往慮及霉變賠補以多積
 榖石為憂其如何酌量定例俾其從容不致賠補之
 處該部議奏尋議除地髙燥不致霉變及倉榖減少
  每年可按數出易者外其有地本潮濕積榖最多
  不便經年久貯者令各該督撫查照厫座新舊年
  分逺近照京倉氣頭厫底數目酌減開報估成糶
  賣題明辦理從之
  十二月奉
[036-23b]
諭㫖國家設立平糶乃惠濟貧民第一要務但恐發賣
 官榖之處與鄉村相隔遥逺則小民搬運為難是以
 乾隆二年因直𨽻山東平糶濟民曽降諭㫖如離府
 縣城郭路逺鄉村有司當設法運至倘脚價無出或
 動存公銀兩或開銷正項錢糧皆所不惜今年江浙
 地方有被災之州縣明年麥秋以前非平糶不能接
 濟民食該撫務飭有司查明道路之逺近將食米四
 路分糶以就民便著該督撫妥協辦理至於胥役有
[036-24a]
 剋減升斗之弊家丁有得錢私糶之弊奸民有冐濫
 販賣之弊均當嚴行查察有一於此法在必懲毋得
 姑縱
  又免臺灣買運還粤榖石本年夏間臺灣米價昻
  貴曽令借撥潮州倉榖六萬石接濟平糶俟秋成
  買榖還粤至是以臺地榖價尚昻奉
諭㫖著將借撥潮州倉榖六萬石免其買運還粤其平
 糶榖價即留閩買榖以備倉儲至潮屬因借撥所缺
[036-24b]
 榖數著將該處收捐之項照數補足
  七年奉
諭㫖從前廷臣議准張渠買補倉榖一事以本邑之贏
 餘為本邑之撥補其他州縣不得通融如嵗歉榖價
 昻貴不敷採買准其展限朕思地方積榖原以備民
 間緩急之需必及時買足方於儲蓄有益若一概不
 許通融而無贏餘之州縣或又值嵗歉價昻咨部展
 限則倉儲必至久懸非濟民利用之道也嗣後如州
[036-25a]
 縣當秋成之時榖價髙昻不能買補而該處存倉榖
 石尚可接濟者照例展限於次年買補倘榖價既屬
 不敷而貯倉榖石又係不足准其詳明上司以别州
 縣榖價之贏餘添補採買為酌盈劑虗挹彼注兹之
 計該管督撫一面辦理一面奏聞又從前張渠奏請
 減價糶榖於成熟之年每一石照市價核減五分米
 貴之年每一石照市價核減一錢此葢欲杜奸民賤
 糴貴糶之弊也但思尋常出陳易新之際自應遵此
[036-25b]
 例行假若荒歉之嵗榖價甚昻止照例減價一錢則
 窮民得米仍屬艱難不能大霑恩澤嗣後著該督撫
 臨時酌量情形將應減若干之處預行奏聞請㫖如
 有奸民賤糴貴糶之弊嚴拿究治
  又
命各省遇歉嵗平糶毋拘成例奉
諭㫖各省常平倉榖每年存七糶三原為出陳易新亦
 使青黄不接之時民間得以接濟當尋常無事之際
[036-26a]
 自然循例辦理若遭值荒歉榖價昻貴小民難於謀
 食而仍存七糶三則閭閻得榖幾何大非國家發榖
 平糶之本意也嗣後凡遇嵗歉米貴之年著該督撫
 即飭地方官交出倉儲減價平糶務期有濟民食毋
 得拘泥成例
  又令直𨽻磁州永年等州縣將存倉榖石減價平
  糶先是四月令直𨽻總督髙斌遣官赴河南採買
  麥石至是奉
[036-26b]
諭㫖據髙斌奏磁州永年曲周邯鄲成安肥鄉廣平鷄
 澤等八州縣麥收甚為歉薄著將現存倉榖減價平
 糶倘有不敷即於隣近倉儲贏餘州縣撥運濟用仍
 俟赴豫採麥到日多撥平糶著該部速行文該督實
 力奉行
  又奉
諭㫖各省地方每遇歉收米價昻貴國家動撥倉儲減
 價平糶乃養民之切務然有司經理不善即滋弊端
[036-27a]
 是以本年二月間特降諭㫖令該督撫等於平糶時
 酌量情形應減若干之處預行奏聞請㫖今朕再四
 思維地方當饑饉之時黎民乏食朝廷百計區畫方
 且開倉發粟急圗救濟一賑再賑以安全之豈有於
 平糶一節預防奸民之賤糴貴糶不為多減價值而
 使嗷嗷待哺之窮民仍復艱於餬口乎况赴官糴買
 官米與赴店糴買市米其難易判然又可厯數銀色
 有髙低之不等等頭有輕重之不同道里有逺近之
[036-27b]
 各殊守候有久暫之莫定此在平時且然何况年荒
 乏米之日若官價較市價畧為減少所差幾何是國
 家徒有平糶之恩而閭閻未受平糶之益也朕痌瘝
 在抱言念及此再行明白宣諭凡各省大小官員皆
 朕設立以牧養斯民者倘於此等要事視為具文茍
 且塞責則罪不可逭嗣後務將該地方實在情形必
 須減價若干方於百姓有益之處確切奏聞請㫖至
 於姦民當歉收之年圗利囤積將官榖賤糴貴糶則
[036-28a]
 惟在州縣官嚴行查拿倘或疎漏隠匿該督撫即嚴
 叅從重治罪是亦並行而不悖也
  是月復申
諭湖南有司奉
諭㫖各省常平倉榖遇地方米少價貴之時當多糶以
 濟民食毋得拘泥成例從前已屢經降㫖今許容奏
 稱青黄不接糧價增長各州縣詳報市米稀少平糶
 倉榖已符額數等語此言甚屬不經是湖南有司並
[036-28b]
 未領㑹朕旨也國家儲蓄倉糧専為接濟百姓而設
 若民間米榖充裕即三七之數亦可不需如粟少價
 昻則安得以存七糶三目為額數今許容所轄一省
 如此錯誤或他省有似此者亦未可定可即通行傳
 諭知之
  又申
諭古北口採買米石之法先是古北口地方收成豐稔
  令將河南山東所有應供
[036-29a]
陵寢官兵米石運往江南接濟令古北口於本地購買以
   補原額至是復奉
 㫖此外再廣為收買以備將來撥用其採買之道視收
  成豐稔之處照依時價不可勒派亦不可急於多糴
  使民間反致價昻此不過恐榖賤傷農之意耳
   又准山東行銷票鹽商人輸榖建倉分貯山東行
   銷票鹽地方共十有三萬七千五百有七票分上
   中下三等照票輸榖章邱濟陽萊蕪淄川新泰徳
[036-29b]
   平鄒平商河臨邑惠民十縣列為上等每票輸榖
   二石共榖八萬九千八百五十八石陵齊東陽信
   長山博山樂陵青城臨淄樂隂臨朐益都髙苑沂
   水費十四縣列為中等每票輸榖一石五斗共榖
   七萬六百二十六石莒新城博興濱蘭山海豐樂
   安蒲臺日照霑化利津夀光昌樂濰郯城十五州
   縣列為下等每票輸榖一石共榖四萬五千四百
   九十四石通計輸榖二十萬五千九百七十八石
[036-30a]
   分限二年交倉倘遇本處歉收仍准展限於下年
   買足分發章邱等三十九州縣每年照社倉例於
   春夏之交察明實在乏食窮民借給照例加一收
   息應建倉厫在於城内及鉅鄉大鎮搆造每處立
   社長社副并按米石多寡設立斗級社長社副每
   年各撥給息榖二十四石斗級每年各十二石以
   資養贍每年出借收領責成地方官稽察
   又奉
[036-30b]
 諭㫖天時有雨暘地土有髙下而年嵗之豐歉因之以
  天下之大疆域之殊歉於此者或豐於彼全頼有無
  相通緩急共濟在朝廷之採買撥協固自有變通之
  權宜斷無有以米榖短少之處而强人之糶賣者若
  有收之地商賈輻輳聚集既多價值自減則窮黎易
  於得食此隣省之相周與國家賑恤之典相濟為用
  者也我
皇考與朕俱曽屢頒遏糴之禁惟是地方官民識見未廣
[036-31a]
 偏私未化未免以米糧出境稍多價值漸貴雖不敢
 顯行遏糴靡不隠圗自便羣相禁約有司又從而偏
 袒之遂視隣省為秦越矣用是再頒諭㫖著各省督
 撫各行勸導所屬官民毋執畛域之見務敦拯恤之
 情俾商販流通裒多益寡以救一時之困厄將來本
 地或值歉收又何嘗不於鄰省是頼並將此曉諭官
 民共知之
  臣/等謹按平糴之道有二榖賤増價而糴使不傷
[036-31b]
  農榖貴減價而糶使不傷民此官糴於民也豐熟
  之鄉商賈交糴以起太賤之價災歉之區舟車輻
  輳以壓太貴之直此民糴於民也官糴於民則馬
  端臨考所已載如常平倉是也民糴於民則馬端
  臨考所未載如禁遏糴開米禁戒囤積興販各條
  是也葢
聖天子因民所利而斟酌調劑慮無弗周法無弗備是
  以利澤溥遍烝民率育惠民之政與導民之方交
[036-32a]
  資並濟而糴之義始盡矣
  八年以米價増長發京倉官米平糶黑豆亦如之
  嗣復奉
諭㫖今年直𨽻所屬河間等處偶被偏災彼地貧民赴
 京覓食者俱已加恩賑濟但其間尚有不在賑濟之
 數者或手藝營生或傭工度日適值米價暫昻當此
 嵗暮天寒情殊可憫著户部將京倉米石酌量給發
 各旗局及五城米厰照依時價核減平糶賣與零星
[036-32b]
 肩販之人俾得沿途糴買皆霑實惠
  九年以停止採買
諭各省督撫斟酌辦理奉
諭㫖積貯乃民食所闗從前各省倉儲務令足額原為
 地方偶有水旱得資接濟是以常平之外復許捐貯
 多為儲蓄無非為百姓計後因糴買太多市價日昻
 誠恐有妨民食因降㫖暫停採買俾民間米榖自在
 流通價值平減亦無非為百姓計也乃近聞各省大
[036-33a]
 吏竟以停止採買為省事不思常平之設不特以備
 荒歉即豐稔之年當青黄不接亦得藉以平糶於民
 食甚有闗係其間因時制宜原不可執一定之見今
 因停止採買之令遂任倉厫闕少置而不理將來必
 至糶借無資固非設立常平本㫖又豈朕停止採買
 本意乎各省督撫務須斟酌地方情形應買則買應
 停則停總在相機籌畫不可膠執定見希圗省事
  又以直𨽻米價昻貴於四路同知駐劄之處分設
[036-33b]
  四厰平糶從順天府尹蔣炳請也東路之通州西
  路之蘆溝橋北路之沙河三厰各發米二千石南
  路之黄村發米六千石即令各該管同知就近管
  理平糶通州一厰交通永道稽查沙河一厰交霸
  昌道稽查蘆溝橋黄村二處各派御史一員稽查
  又仍於通州設立兩局糶賣官米通州糶賣官米
  向年設有兩局每局領本銀八千兩於八旗大臣
  内
[036-34a]
欽派二員經管每季收買俸米以備平價之需嗣於雍
  正十三年將京城每旗三局歸併一局時亦將通
  州兩局歸併一局止留本銀六千兩收買俸米交
  與倉場侍郎等經管至是都統永興言每季通倉
  約放俸米十九萬餘石關米人員所賣之米不下
  十萬石官局儘所有本銀六千兩収買外其餘俱
  係民間分買闗倉之後民間所收之米盡行増長
  價值官局雖欲平市價而所收米石無多實有寡
[036-34b]
  不敵衆之勢是徒有官局之名究無平價之益請
  通州地方除新城現設官局外仍於舊城内揀取
  官房一所添設一局每局發給本銀一萬兩於放
  米時令地方官稽查先儘兩處官局收買足數方
  准民間收買闗倉之後官局將所收之米照時價
  稍減出糶以平市價其應領俸米兵米人員有情
  願借支者准於放米前一月將局内米石支借至
  關米時扣清若遇歉收之年即将兩局之米減價
[036-35a]
  平糶再倉場侍郎事務繁多兩局實難兼顧并請
  於八旗大臣内
欽差二員管理每月將出納銀錢米石數目咨報戸部
  都察院及該御史等查核從之
  又撥湖北米十萬石運赴浙省以備賑糶所糶之
  銀歸還楚省買補倉儲從湖廣總督鄂彌達等請
  也
  又議定陜甘積貯榖數議准陜西西安所屬常平
[036-35b]
  榖二百七十三萬三千有十石按州縣大小分貯
  咸寧長樂二縣各貯榖七萬五千石葭州神木等
  七州縣各貯榖五萬石綏徳膚施等十二州縣各
  貯榖四萬石富平臨潼等七州縣各貯榖五萬石
  乾州三原等八州縣各貯榖四萬五千石華州藍
  田等十一州縣各貯榖四萬石邠耀等七州縣各
  貯榖三萬石商鄜等十七州縣各貯榖萬七千二
  百餘石同官麟遊等七州縣各貯榖八千石興安
[036-36a]
  洵陽等七州縣地氣潮濕多貯恐致紅朽仍以見
  存舊榖四萬四千五百四十石作為定額
  又設立河南營倉河南駐防營所需糧餉草豆向
  係折色遇糧價昻貴未免購買拮据議令於兩翼
  各設常平倉一座將駐防營息銀於麥熟秋收價
  平之際無論米豆二麥均行買貯遇青黄不接照
  依原價糶給兵丁俟麥熟秋收買補
  十年撥口外二溝地方存貯米石運赴熱河平糶
[036-36b]
  又於宻雲古北口等處撥糧平糶宻雲古北口一
  帶有運到漕糧一萬五千餘石又口外四旗通判
  所屬及喀拉河屯等處現貯倉糧一萬二千餘石
  即於此内酌撥平糶貧民無力糴買者令地方官
  酌量戸口情形借給麥收後補還兵丁無力者借
  支糧石亦於月餉扣還又以宣化府屬州縣有現
  存糧二十餘萬石俱可以供民間借糶之用并委
  員照例速辦以資接濟
[036-37a]
  十一年令臺灣買榖備貯以福建福興漳泉四府
  民食不能不藉臺灣運濟議令臺屬各㕔縣於本
  年二月内買足四十萬石之榖永為定額遇有内
  地需用即於此内動撥仍發藩庫銀交臺隨時買
  補
  又撥京通倉色米運至昌平州平糶
  又以鹽山慶雲寧津三縣民間市糴艱難奉
特㫖於糶三之外多撥倉榖每石大為減價設厰城鄉
[036-37b]
 糶賣俾閭閻不致乏食
  又令淮徐海三府州於所屬豐收地方買補倉儲
 奉
諭㫖據陳大受奏稱淮徐海所屬州縣倉儲多缺現存
 糶價積至十四萬兩之多未曽買補朕思三屬乃係
 常被水患之處積貯尤闗𦂳要何以存貯銀兩不預
 於豐收之地買補及至被災仍欲於本地採買徒増
 時價於民何益已降㫖訓諭令於所屬豐收地方或
[036-38a]
 麥或榖委員採買尹繼善共有地方之責將此一併
 傳諭知之旋復奉
㫖貯價未買者自不獨江南一省今嵗豐收之處尚多
 正宜趂此時留心籌畫預為倉貯民食之計俾不至
 榖賤傷農但必以本地之榖補本地之倉恐收成分
 數不齊産米多寡不一或因一時採買米價又致昻
 貴有妨民食著該督撫酌量所屬地方情形有二麥
 既豐而秋成又稔者動撥厯年所存榖價分路採買
[036-38b]
 亦不必迫期足額務須妥協辦理
  又定山西義倉事例山西義倉士民捐榖議定照
  直省社倉之例其所收雜糧按照米榖時價折算奬
  賞州縣能捐俸急公首先倡率捐五十石者記功
  一次百石者記功二次百五十石者記功三次二
  百石以上者注冊送部察覈先予記功三次三百
  石以上者於現任内紀録二次義榖照直省之例
  分鄉收貯春借秋還照社倉例每石加息一斗所
[036-39a]
  需倉費亦照直省於息榖内動用倘士民情願
  捐資建倉或捐倉屋地基木料等物准其計價合
  算榖數彚入捐榖内分别奬賞再慎選倉正倉副
  分别勸懲㳺惰民人禁其濫借均照社倉例辦理
  每遇州縣官交代時照例盤查如有私借那移分
  别叅處至貯榖之鄉附近村庄如猝遇氷雹例不
  成災農民有闕乏口糧籽種者准其將榖借給每
  年春借秋還先盡雜糧出易俟本息充裕之日再
[036-39b]
  照存七糶三辦理其每百石收息十石内一石為
  倉正倉副紙張飯食之需一石為倉榖折耗一石
  為賃房之費如遇歉收免息之年所需費用於上
  年餘剰息榖内借給俟下年收息照數撥還
  又設立山東營倉山東河標兵丁食米拮据議令
  將標營生息銀買榖四千石設倉存貯令城守營
  都司經管河標副將盤查春間借給秋成免息徴
  還
[036-40a]
  十三年發京倉官米撥給各旗并五城米局減價
  出糶以平市價
  又以江蘇米價未能平減撥江西倉榖碾米十萬
  石運至江蘇以備平糶
  又議定各省倉榖存糶額數先是奉
諭㫖米榖為民生日用所必需朕夙夜籌維所以為百
 姓謀朝夕者纎悉具備而邇年以來各省米價不見
 其減而日見其増反覆推究莫知致此之由常平積
[036-40b]
 貯所以備不虞而衆論頗以為採買過多米價益昻
 因思生榖止有此數聚之官者太多則留之民者必
 少固亦理勢之自然溯查康熙雍正年間各省常平
 已有定額朕以積貯為要故准臣工奏請以捐監榖
 石増入常平額雖益倉儲實礙民食朕既知初意之
 失不可不為改弦之圗直省常平積榖之數應悉準
 康熙雍正年間舊額其加貯者以次出糶至原額而
 止或鄰省原額不足即就近撥運補足所需運價照
[036-41a]
 例報銷其如何彼此撥運並查定原額及原額存糶
 之法著大學士㑹同該部悉心妥議具奏嗣復奉
諭㫖朕前降㫖將各省常平貯榖之數悉照舊額令大
 學士等查明妥議但各省奏報常平倉存糶米榖其
 乾隆十三年實數尚未報部若僅據從前報部冊查
 核則十三年又有動用之項統不足憑即可傳諭該
 督撫等將康熙雍正年間額數若干及該省現年實
 存若干糶借若干現存糶價若干查明確數逐一分
[036-41b]
 晰即繕清摺具奏俟奏到時交大學士等據所報實
 數㑹同該部妥酌定議嗣復奉
諭㫖據舒輅奏稱上江各屬存貯節年未買糧價及本
 年平糶價銀二十七萬餘兩一時不能採買而頻年
 存貯州縣庫中將來恐不免於侵那現在籌酌如倉
 額未足與存價少者俱令將價先行解貯該管府州
 秋後領銀採買其存價甚多一時不能買足者分别
 酌留應買之數外餘價俱行提解司庫等語舒輅如
[036-42a]
 此辦理較為妥協朕前降㫖各省倉榖俱照康熙雍
 正年間舊額其餘皆停止採買則所存榖價銀兩與
 其存留各州縣以啟侵那之弊不如令解藩庫以備
 臨時動撥可傳諭各省督撫照舒輅所奏提解司庫
 將來各州縣即有應用再從司庫請撥亦為妥便如
 康熙雍正年間舊額之内應行買補者其榖價仍存
 州縣以備酌量買補若舊額之外所餘糧價有必應
 需用之處准其分别酌留其餘悉令解司該督撫等
[036-42b]
 就各省情形悉心查辦仍遵前㫖一面將康熙雍正
 年間額數及現年實存糶借等項數目速行具奏應
 否動撥之處聴軍機大臣等㑹議尋議直省常平倉
  所貯米榖康熙年間或未經定額或定額無多間
  有檔冊不全難以稽考應請照雍正年間舊額内
  惟雲南地處極邊不近水次西安甘肅沿邊積貯
  兼備軍糈各該省雍正年間倉貯多寡亦屬無定
  應以乾隆十三年以前現額為準雲南積榖七十
[036-43a]
  萬一千五百石西安二百七十三萬三千有十石
  甘肅三百二十八萬石又福建環山帶海商販不
  通廣東嶺海交錯産榖無幾貴州跬步皆山不通
  舟楫倉貯均宜充裕酌量三省情形即以現存之
  榖作為定額福建二百五十六萬六千四百九石
  有竒廣東二百九十五萬三千六百六十一石有
  竒貴州五十萬七千十石有竒其餘直𨽻奉天山
  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
[036-43b]
  廣西悉以雍正年間舊額為準直𨽻二百十五萬
  四千五百二十四石奉天百二十萬石山東二百
  九十五萬九千三百八十六石山西百三十一萬
  五千八百三十七石河南二百三十一萬九百九
  十九石江蘇百五十二萬八千石安徽百八十八
  萬四千石江西百三十七萬七百三十石浙江二
  百八十萬石湖北五十二萬九百三十五石湖南
  七十萬二千百三十三石四川百有二萬九千八
[036-44a]
  百石廣西百二十七萬四千三百七十八石通計
  一十九省應貯榖三千三百七十九萬二千三百
  三十石有竒較之乾隆十三年以前現額四千八
  百一十一萬六百八十石有竒計減貯榖一千四
  百三十一萬八千三百五十石應令該督撫按所
  屬大小均匀存貯其間有轉運難出産少地方𦂳
  要以及提鎮駐劄處所並各省犬牙相入之處彼
  此可以協濟者均應分别加貯至各省有餘不足
[036-44b]
  之數查直𨽻江蘇江西湖北湖南山西廣西安徽
  山東四川雲南西安福建廣東貴州一十五省皆
  係額外有餘奉天浙江河南甘肅四省皆係額内
  不足查額外有餘省分内除四川現辦軍糧山東
  西安賑務未竣動存數目尚難確計外其餘直𨽻
  等一十二省現在實存榖并米折榖共一千六百
  二十萬八千六百八十二石有竒出借榖并米折
  榖二百七十五萬七百一石有竒平糶榖并米折
[036-45a]
  榖二百六十五萬八千八十一石有竒存價銀一
  百九十九萬五千七百七十三兩有竒錢九萬五
  千七百五十千文有竒臣等將實存并借糶榖數
  劃抵定額外約計溢額榖及以米折榖三百二十
  一萬九千一百七石有奇存庫糶價銀一百四十
  二萬八千一百二十七兩有竒又錢三萬六千二
  百三千文有竒應令將現在溢額榖石及出借徴
  還餘剰榖石以次出糶其現在溢數糶價提貯司
[036-45b]
  庫酌撥或額内出借榖石一時不能催交齊全而
  該處豐收價平即於此項糶價銀内奏明酌留買
  補再額内不足省分原應就近協撥但查奉天一
  省現據該府尹奏明以徴收地米陸續補足河南
  現據該撫奏明本年收捐本色尚未截報除抵補
  外缺額亦屬無幾浙江甘肅現存米榖尚有未備
  而鄰近省分實在溢額之榖亦皆無多均應以收
  捐本色漸次補足毋庸彼此撥運至於存糶之法
[036-46a]
  定例存七糶三然風土有燥濕年嵗有豐歉價值
  有貴賤地方有衝僻各省情形不同向來辦理亦
  量為増減其每年平糶之榖照例秋收以原價買
  補價平則買價貴則停總在地方大吏因時因地
  妥酌奏辦使倉儲有充餘之益而閭閻無食貴之
  慮從之
  臣/等謹按是年核定各省常平貯榖額數具列如
  前此外另倉貯備各省有無不一大率皆因地之
[036-46b]
  宜而為之制今依㑹典所載條列如左
  河南漕榖倉貯榖七十七萬五千一百四十三石
  有竒
  江寧省倉貯榖萬二千石
  崇明縣倉貯米抵榖二萬石
  浙江永濟倉貯米八萬四千四百三石有竒
  玉環同知倉貯榖六十石
  廣東廣糧通判倉見存榖九萬二千七百八十五
[036-47a]
  石平糶榖六千三百四十五石存價銀三千三百
  八十四兩有竒
  福建新設臺灣倉貯榖四十萬石見存三十九萬
  六千七百十六石有竒
 
 
 
 
[036-47b]
 
 
 
 
 
 
 
皇朝文獻通考卷三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