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0 圖書編-明-章潢 (master)


[11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圖書編卷一百十四
             明 章潢 撰
  律吕旋宫納音體用一原圗叙
 天地之道隂陽五行盡之天干地支即隂陽五行參
 差錯綜以盡其變化之道者也聲音者陽氣之發宣
 五聲即五行之氣而律吕非即五聲之節奏乎其聲
 五而律吕各六非即天地之五行而子午隂陽各六
[114-1b]
 之義乎世之論樂者皆曰黄鍾起於子㽔賔起於午
 以十二律應十二月其聲音之清濁髙下一以隂陽
 之消息盈虛凖之然於天地之太隂太陽少隂少陽
 支干五行之變化未之明焉欲其聲音與天地相應
 無是理也况聲音即天地自然之樂非人為可得而
 參者若於天籟谷響未能心契神解惟擬議於竹管
 之短長斟酌乎古人之論説要皆執一己之意見以
 測度乎天地之節宣又何怪乎古樂之不復作乎噫
[114-2a]
 執泥器數固無當於作樂崇徳聞樂知徳之訓然於
 隂陽五行支干之義而心誠求之則律吕旋宫納音
 體用一原之道或者其有通乎
[114-3a]


[114-4a]


[114-5a]


[114-6a]


[114-7a]
 大哉律乎其天地隂陽之中乎民之所受以生以為
 心者乎方其隂陽未形渾淪一中天地萬物敦化統
 同樂之本也及其隂陽既行天地化生髙下散殊禮
 制肇興禮備而樂生矣是故聖人察天地之中法隂
 陽之變以為之律文之五聲播之八音奏之郊廟用
 之朝廷以宣八方之風以平天下之情於是天命人
 心流行不息合化同風萬殊統一聖人有樂之用其
 律之所為乎吾聞律有十二六為律六為吕律法也
[114-7b]
 律以統氣類物吕侣也吕以助陽宣氣為道不同其
 中一也是故冬至子中太陽陽生日光在地聚以為
 聲是曰黄鍾大吕者太陽陽吕以太隂之隂納丑上
 侣於太陽之陽者也雨水寅中少隂陽生萬物凑地
 而出是曰太簇夾鍾者少隂陽鍾以少陽之隂納卯
 兼輔少隂之陽也榖雨辰中少隂之隂陽生為太隂
 先是曰姑洗仲吕者中陽之吕以太隂之隂納已上
 侣於少隂之隂之陽也夏至午中太隂陽生草木之
[114-8a]
 實𬎼𬎼陽在外也故曰𬎼賔林鍾者太陽鍾也以太
 陽之陽之隂納未藂助太隂之陽也處暑申中少陽
 陽生太陽在地上夷天則是曰夷則南吕者少陽陽
 吕以少隂之隂納酉侣於少陽之陽也霜降中少陽
 之陽陽生日晷在戍陽無餘氣是曰無射應鍾者
 少陽之陽陽鍾以太陽之隂納亥上應少陽之陽
 也然律呂有六彚之惟三律陽也陽之陽三太陽
 之陽黄鍾之宫子少陽之陽夷則之宫申少隂之隂
[114-8b]
 之陽姑洗之宫辰陽之隂三少隂之陽太簇之宫寅
 太隂之陽𬎼賔之宫午少陽之隂之陽無射之宫戍
 隂之陽三太陽之隂應鍾之宫己少陽之隂夾鍾之
 宫酉太陽之陽之隂林鍾之宫丑隂之隂三太隂之
 隂仲吕之宫亥少隂之隂南吕之宫卯太隂之陽之
 隂大吕之宫未傳曰五聲之本生於黄鍾之律九寸
 為宫損益以定商角徴羽九六相生隂陽相應有三
 統之義焉是故聖人為之旋宫之制冬至太陽之陽
[114-9a]
 律起黄鍾之宫其積五百三十一萬萬四千四百一
 十萬下生太陽陽之陽吕林鍾之宫徴太陽之隂隂
 吕上生少隂陽律太簇之宫商少隂陽律下生少隂
 隂吕南吕之宫羽少隂陽隂吕上生少隂陽之陽律
 姑洗之宫角而黄鍾太陽之均備矣於是少隂隂之
 陽律起姑洗之宫其積四百一十九萬萬九千○四
 十萬下生太陽隂吕應鍾之宫徴太陽陽吕上生太
 隂陽律𬎼賔之宫商太隂陽律下生太隂陽之隂吕
[114-9b]
 太吕之宫羽太隂之陽隂吕上生少陽之陽律夷則
 之宫角而姑洗中陽之均備矣於是少陽陽律起夷
 則之宫其積三百三十一萬萬七千七百四十萬下
 生少陽隂吕夾鍾之宫徴少陽隂吕上生少陽隂之
 陽律無射之宫商少陽之陽律下生太隂隂吕仲吕
 之宫羽太隂太吕上生夷則音角歸太陽陽律黄鍾
 之宫而三分損益之法不行焉此旋宫所以止於仲
 吕而不返而夷則少陽之均終焉然律紀三均音通
[114-10a]
 五氣是故黄鍾太簇姑洗𬎼賔夷則無射之宫為六
 戊六壬為太陽之陽六丙為太陽之隂六申為少隂
 之陽六庚為少隂之隂太陽之陽為羽太陽之隂為
 徴少隂之隂為商少隂之陽為角太吕夾鍾仲吕林
 鍾南吕應鍾之宫為六己六癸為太隂之隂六丁為
 太隂之陽六乙為少陽之隂六辛為少陽之隂太隂
 之隂為羽太隂之陽為徴少陽之隂為角少陽之陽
 為商傳曰天有五行地有六氣五六者天地之中合
[114-10b]
 也是故聖人為之納音之制嵗天正冬至日甲起子
 坤與震交有太隂庚金之化故黄鍾甲子納音首商
 其吕曰乙丑乙丑金隔八生夷則壬申金其吕曰癸
 酉癸酉金隔八生姑洗庚申金其吕曰辛巳為商三
 辛巳隔八為戊子氣行少隂丙火故黄鍾戊子納音
 次徴其吕曰己丑己丑火隔八生夷則丙申火其吕
 曰丁酉丁酉火隔八生姑洗甲辰火其吕曰乙巳為
 徴三乙巳隔八為壬子氣行少陽甲木故黄鍾納音
[114-11a]
 次角其吕曰癸丑癸丑木隔八生夷則庚申木其吕
 曰辛酉辛酉木隔八生姑洗戊辰木其吕曰己巳為
 角三己巳隔八為丙丁氣行太陽壬水故黄鍾納音
 次羽其吕曰丁丑丁丑水隔八生夷則甲申木其吕
 曰乙酉乙酉水隔八生姑洗壬辰水其吕曰癸巳為
 羽三癸巳隔八為庚子氣行中央戊土故黄鍾納音
 次宫其吕曰辛丑辛丑土隔八生夷則戊申土其吕
 曰己酉己酉土隔八生姑洗丙辰土其吕曰丁巳為
[114-11b]
 宫三而三陽甲子之音備矣夏至日甲起午乾與㢲
 交有太陽辛金之化故𬎼賔甲午納音首商其鍾曰
 乙未乙未金隔八生太簇壬寅金其鍾曰癸卯癸卯
 金隔八生無射庚戍金其鍾曰辛亥為商三辛亥隔
 八為戊午氣行少陽丁火故𬎼賔納音次徴其鍾曰
 己未己未火隔八生太簇丙寅火其鍾曰丁卯丁卯
 火隔八生無射甲戌火其鍾曰乙亥為徴三乙亥隔
 八為壬午氣行少隂乙木故𬎼賔納音次角其鍾曰
[114-12a]
 癸未癸未木隔八生太簇庚寅木其鍾曰辛卯辛卯
 木隔八生無射戊戍木其鍾曰己亥為角三己亥隔
 八為丙午氣行太隂癸水故𬎼賔納音次羽其鍾曰
 丁未丁未水隔八生太簇甲寅水其鍾曰乙卯乙卯
 水隔八生無射壬戍水其鍾曰癸亥為羽三癸亥隔
 八為庚午氣行中央己土故𬎼賔納音次宫其鍾曰
 辛未辛未土隔八生太簇戊寅土其鍾曰己卯己卯
 土隔八生無射丙戍土其鍾曰丁亥為宫而三鍾甲
[114-12b]
 午之音備矣傳曰樂均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
 二天之道也窮本知變則天道在我萬理一理萬心
 一心生生不窮合化統同此之謂聖神化之功極此
 之謂盡性至命之終律紀元氣亥子之間實無聲無
 臭之始一陽既生黄鍾宫動子生丑丑生寅寅生卯
 卯生辰辰生巳巳生午午生未未生申申生酉酉生
 戍戍生亥而太極一元之道備矣
 太陽始於子而極於巳其交在丑太隂始於午而極
[114-13a]
 於亥其交在未少隂始於卯而極於酉其交在辰少
 陽始於申而極於寅其交在戍
 子丑寅卯辰巳六辰屬天太陽所以始於子而終於
 巳也午未申酉戍亥六辰屬地太隂所以始於午而
 終於亥也少隂始於卯終於酉少陽始於申終於寅
 皆天地之交也
 太陽之陽子下生太陽陽之隂丑太陽之隂隂丑上
 生少隂之陽寅少隂之陽寅下生少隂之隂卯少隂
[114-13b]
 之隂卯上生少隂之陽辰少隂之陽辰下生太陽之
 隂巳太陽之隂巳上生太隂之陽午太隂之陽午下
 生太隂之隂未太隂之隂未上生少陽之陽申少陽
 之陽申下生少陽之隂酉少陽之隂酉上生少陽之
 陽戍少陽之陽戍下生太隂之隂亥始於太陽之陽
 終於太隂之隂而三分損益之法不行焉此律吕之
 道所以徃而不返也又曰三分損益隂陽生物之則
 也
[114-14a]
 劉光漢問納音首金何謂曰天正冬至日甲起子坤
 與震交一陽初生有太隂庚金之化故黄鍾納音始
 於甲子商也天正夏至日甲起午乾與巽交一隂初
 生有太陽辛金之化故𬎼賔納音始於甲午商也
 又問黄鍾商納音以為太陽陽金又言太隂庚金之
 化何如曰黄鍾位子本是太陽之陽然坤與震交震
 固太隂庚金耳𬎼賔位午本是太隂之陽然乾與巽
 交㢲固太陽辛金耳
[114-14b]
 或問三統之義曰非臆說也𤣥圗云自子至辰自辰
 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㑹統元與月食俱沒
 𤣥之道也鬱林呉績釋曰太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
 冬至無餘分後千五百三十九嵗甲辰朔旦冬至無
 餘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嵗甲申朔旦冬至無餘分十
 九嵗為一章閏分盡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嵗為一
 㑹月食盡三㑹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嵗為一統
 朔分盡歴子辰申五統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嵗為一
[114-15a]
 元六甲盡由是言之三統之説其來有自諸說葢未
 嘗深考云
 又問律吕以戊己起土又以納音始金或曰納音始
 角木何如曰冬至天太隂四與地太隂六交而天五
 戊土生其中矣律吕起戊己天地之始也天太隂曰
 震地太隂曰坤冬至坤與震交日甲在子天太陽曰
 乾地太陽曰㢲夏至乾與巽交日甲在午震為庚金
 巽為辛金納音首商氣化之始也甲為少陽角木乙
[114-15b]
 為少隂角木納音首甲日行之始也萬徑千蹊同歸
 一轍求其自然之故而律吕之理得矣
 吕巾石公古義其論吕律分寸雖發明蔡氏之説然
 於十二律一原諸天地之太陽太隂少陽少隂二十
 四氣中節以為之凖且以納音起甲子三統為子辰
 申義頗精宻亦律音之所當䆒心者故併録之
  律尺考
 古人制尺以調律累黍以定尺然隨代變易訖無定
[114-16a]
 凖漢志云律本起於漢黄鍾之長以羊頭山秬黍中
 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黍為黄鍾之長盡一黍約一
 分九十黍九寸律也此必上古以來有所傳授故歴
 代因之以定律尺之度周禮考工記於案言十有二
 寸於鎮圭言十有二寸又言桓圭九寸是周人以十
 寸為尺故歴代以周尺為古尺漢有劉歆銅斛尺蔡
 邕銅籥尺建武銅尺漢官尺魏杜䕫尺田父玉尺梁
 表景尺晉始平古銅尺汲冢玉律尺錢樂之渾儀尺
[114-16b]
 隋開皇水尺官尺後魏元延眀尺梁劉曜土圭尺五
 代王朴律凖尺宋和峴尺大府布帛尺李照尺胡瑗
 阮逸尺由是觀之尺隨代更律隨尺異雖有慕古之
 君出而正之終亦不能歸一豈非神理難全器數形
 拘耶按晉荀朂依周禮制尺謂之晉前尺與劉歆銅
 斛尺建武銅尺祖冲之銅尺汲冢玉律尺其度皆合
 隋意以其與周尺同因以較諸代之尺田父玉尺梁
 表尺加朂尺七釐漢官尺加朂三分三釐始平銅尺
[114-17a]
 杜䕫尺加朂四分渾儀尺加朂六分四釐蔡邕銅籥
 尺加朂一寸五分八釐元延眀尺加朂五分八毫開
 皇水尺加朂一寸八分六釐劉曜土圭尺加朂一寸
 五分夫史臣稱朂推考百代之法術極精宻及阮咸
 聴其所造之樂則又以鍾律聲髙樂音哀思及得始
 正銅尺果長朂所造四分是豈可以朂所造獨是而
 諸代盡非乎宋仁宗朝詔丁度詳定鄧保信等所定
 律尺則以和峴之景表尺為長王朴律凖尺比漢錢
[114-17b]
 尺長二分比景表尺短四分有竒胡阮保信及李照
 所用大府等布帛尺其制彌長去古彌逺不可依用
 乃再造景表尺上之而髙若諾卒用漢錢尺依隋書
 定十五尺藏於太常寺夫宋祁以胡瑗所造鍾律與
 古法相合隋唐以來諸儒皆不及瑗而髙若訥則以
 為不可依用然則鍾律尺度之中將何所據而為定
 依乎夫器有形而易拘者也聲無形而難調者也以
 為校黍則黍有大小之異累有長廣之殊黍不可盡
[114-18a]
 信矣以為定於人之聲則喉有修短之不齊音有清
 濁之各異聲不可以盡依矣故歴代以來尺之長短
 杳無定凖樂之髙下茫無定聲擬議紛紛率莫能决
 如此嗟乎形質難均物情自然是以聖人制度立法
 存其大概要在聰明察之耳今之制律者必曰累黍
 定尺固無恰好符契之妙若曰棄黍為尺亦無特契
 之理乎謂先守累黍之法以為律尺大分資藉之地
 後參古人耳聴心㑹之術以為考聲命尺之本庶幾
[114-18b]
 所謂元聲者必於此而得之不然止據區區累黍之
 法以為定尺之要恐未免毫釐之差遂致千里之謬
 矣又何望夫䕫曠之閫域也哉
  律尺論
 馬端臨曰古人言律為萬事本度量衡皆由焉律以
 和聲度以審度量以嘉量衡以權衡度有長短量有
 大小衡有輕重雖庸愚之人皆能知之至律之於聲
 其或雅或淫或和或乖則雖賢哲之士不能遽曉葢
[114-19a]
 四者之中議律為難度或長或短量或大或小衡或
 輕或重三物皆生民日用不可缺者然以四海九州
 觀之未有千年而同一度量衡者也以古徃今來觀
 之未有千里而同一度量衡者也葢隨世立法隨地
 從宜取其適於用而初無害於事固不必盡同也至
 於律則差之絲忽不能以諧聲聲不諧不足以為樂
 樂不和不足以致治葢四者之中制律為尤難是以
 古人之於律或求之於絲竹伶倫之管京房之凖是
[114-19b]
 也或求之於金石編鍾編磬鎛鍾簴磬之屬是也雖
 曰假器物以求之然心之精㣲口不能授性所解悟
 筆不能書假如有人與后䕫伶倫並世而生亦豈能
 盡得其依律和聲之法乎後之儒者病樂之不和議
 欲更律而更律之法或取之累黍或求之古度量然
 累黍之法漢制特以較度量衡所謂黄鍾之長黄鍾
 之籥黄鍾之重云者特以明三物之與律相表裏耳
 未嘗専言累黍以為律也至於古之度與量則周鬴
[114-20a]
 漢斛與魏晉以來尺十有五種相去且千年其流傳
 至於今者是乎非乎不可得而詳也倘其果為古制
 則不知造此器之時其與虞朝之同律度量衡周王
 之考制度果無纎毫之差乎亦不可得而詳也而方
 倀倀然於千百載之後搜求古雅之器於荒丘古墓
 之中而自以為得之葢亦疎矣葢律度量衡雖曰相
 為表裏然而至易曉者度量衡也至難知者律也隨
 時而變易雖易而無害於事者度量衡也假如古者
[114-20b]
 度短量小衡輕後世度長量大衡重則當其或短或
 小或輕之時多取之或長或大或重之時少取之而
 斂散同此一器何害於事乎周取民之制什一漢取
 其五秦取其大半葢病在重不必大其器也一定而
 不易易則害於樂者律也今失其難者而反取則於
 其易者失其不可易者而反取則其於屢易者何哉
 竊以為必欲制律必如杜䕫荀朂阮咸張文收之徒
 自有宿悟神解如聴牛鐸而知其可諧音聴玉磬而
[114-21a]
 知其為閏月所造之類而後可以語此不然専求之
 於累黍或專求之於周鬴漢斛魏尺之屬無異刻舟
 而尋劒也李照胡瑗房庶之説皆以黍求律者也范
 蜀公力主房庶之説以為照以縱黍累尺管空徑三
 分容黍千七百三十則太長瑗以横黍累尺容黍一
 千二百而空徑三分四釐六毫則太短皆以尺生律
 不合古法今庶所言實千二百黍於管以為黄鍾之
 長就三分則為空徑則無容受不合之差較前二説
[114-21b]
 為是累千百言大要不過如此愚請得而詰之夫古
 人之制律管皆有分寸如十二律管皆徑三分圍九
 分黄鍾之管長九寸自大吕以下以次降殺是也然
 則欲制律必先定分寸而古今之分寸不可考矣是
 以隋書因漢制之說以一黍為一分則是十黍為一
 寸分寸既定然後管之徑圍可定管之徑圍既定然
 後律之長短可定瑗與照雖有縱横之異然以黍定
 分以黍之分定管之圍徑則一也今庶既盡闢縱橫
[114-22a]
 之說而欲以是千二百黍亂寔之管中隨其長短㫁
 之以為黄鍾九寸之管取三分以度空徑則不知庶
 之所謂空徑三分之管既非縱黍之分復非横黍則
 必别有一物為度以起分倘别有一物為度以起分
 則只須以其三分為徑以九十分其長為黄鍾之管
 為律本不因於黍矣何煩實黍於管又何煩於漢書
 中增益八字以求合千二百黍之數乎此愚所以未
 敢以為通論也
[114-22b]
  律原此下八叚皆大明集禮/所載今存之以備考
 班固漢前志曰黄帝使伶倫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
 取竹嶰谷生其竅厚均者㫁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黄
 鍾之宫制十二筩以聴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
 六此黄鍾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至治之世
 天地之氣合以生風天地之風氣正而十二律定劉
 昭漢後志曰伏羲作易紀陽氣之初以為律法建日
 冬至之聲以黄鍾為宫太簇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
[114-23a]
 徴南吕為羽應鍾為變宫𬎼賔為變徴此聲氣之元
 五音之正也又曰截竹為律吹以考聲列以候氣道
 之本也
  律數
 後漢鄭康成月令註曰凡律空圍九分蔡邕銅籥銘
 曰籥黄鍾之宫長九寸空圍九分容秬黍一千二百
 粒稱重十二銖兩之為一合三分損益轉生十一律
 韋昭周語註曰黄鍾之變也管長九寸徑三分圍九
[114-23b]
 分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鍾之數立焉按周徑
 之説開端於漢律厯志而蔡氏遂創為徑三分之説
 晉孟康韋昭又續為徑三分圍九分之説以九章少
 廣内祖氏審率乘除之止得空圍内面羃七分七釐
 竒乃少一分九十二釐竒空圍内積實止得六百三
 十六分乃少一百七十三分竒如此則黄鍾之管無
 乃太狹乎黄鍾空積忽㣲若徑内差一忽即靣羃及
 積所差忽數至多矣毫釐之差千里之失豈不悮乎
[114-24a]
 胡氏律吕議曰按歴代律吕之制黄鍾之管長九十
 黍之廣積九寸度之所由起也容千二百黍積八百
 一十分量之所由起也重十有二銖權衡之所由起
 也既度量權衡皆出於黄鍾之籥則黄鍾之龠容受
 可取四者之法交相酬驗庶不失其實也後世儒者
 不能實知權衡之法但制尺求律便為堅證因謂圍
 九分者取空圍圎長九分耳以是圍九分之悮遂有
 圍三分之説若從徑三圍九之法則黄鍾之管止容
[114-24b]
 九百黍積止六百七分半如此則黄鍾之聲無從而
 正權量之法無從而生周之嘉量漢之銅斛皆不合
 其數矣
  鍾均
 通典曰古之神瞽考律均聲必先立黄鍾之均黄鍾
 之管以九寸為法故用九自乘為管絲之數其增减
 之法又以三為度以上生者皆三分益一下生者皆
 三分去一宫生徴徴生商商生羽羽生角此五聲小
[114-25a]
 大之次也是黄鍾為均用五聲之法以下十一辰辰
 各有五聲其為宫商之法亦如之辰各有五聲各為
 十六聲是十二律之正聲也按宫聲之數八十一商
 聲之數七十二角聲之數六十四徴聲之數五十四
 羽聲之數四十八是黄鍾一均之數而十一律於此
 取法焉通典所謂以下十一辰辰各五聲其為宫為
 商之法亦如之者是也夫以十二律之宫長短不同而
 其臣民事物尊卑莫不有序而不相凌犯良以是耳
[114-25b]
  中聲
 昔伊耆氏實始作樂以謂土位中央而於隂陽為冲
 氣籥生黄鍾而於律吕為中聲始乎土鼓中聲出焉
 中乎蕢桴中聲發焉卒乎葦籥中聲通焉樂之所本
 如此所以為天地之和人道之正論三才之道者參
 和為冲氣論五六之數者一貫為中合故參兩合而
 五聲形焉參五合而八音生焉二六合而十二律成
 焉其取數雖多要之㑹歸於中而已是樂以太虚為
[114-26a]
 本而聲音律吕又以中聲為本中聲正則鄭衛哇淫
 之聲自然可黜雅部之樂自然可復故談樂者不可
 不知中聲之為要也
  子聲
 鳬氏為鍾以律計自倍半半者准半正聲之半以為
 十二子律制為十二子聲比正聲為倍則以正聲於
 子聲為倍以正聲比子聲則子聲為半但先儒什用
 倍聲自有二義一義云半以十二正律為十子聲之
[114-26b]
 鍾二義云從於中宫之管寸數以三分益一上生黄
 鍾以所得管之寸數然半之以為子聲之律其為半
 正聲之法者以黄鍾之管正聲九寸為均子聲則四
 寸半黄鍾下生林鍾之子聲林鍾上生太簇之子聲
 太簇下生南吕之子聲南吕上生姑洗之子聲姑洗
 下生應鍾之子聲應鍾上生𬎼賔之子聲𬎼賔下生
 大吕之子聲大吕下生夷則之子聲夷則上生夾鍾
 之子聲夾鍾下生無射之子聲無射上生仲吕之子
[114-27a]
 聲此半正聲法其半相生之法者以正仲吕之管長
 六寸仲吕上生黄鍾黄鍾下生林鍾三分去一還以
 下生所得林鍾之管寸數半之以為夾鍾子聲之管
 以次而為上下相生終於仲吕皆以相生所得之律
 寸數半之各以為子聲之律故有正聲十之子聲十
 二分大小有二十以為二十四鍾通於二神迭為五
 聲合有六十聲即為六十律其正管長者為均之時
 則通用正聲為五音正管短者為均之時則通用子
[114-27b]
 聲為五音皆三分益一减一次還以宫商角徴羽之
 聲得調也
  和聲
 漢前志曰黄鍾為宫則太簇姑洗林鍾南吕皆以正
 聲應無有忽㣲不復與他律為役者同心一統之義
 也非黄鍾而他律雖當其月自宫者則其和應之律
 有空積忽㣲不得其正此黄鍾至尊無與並也按黄
 鍾為十二律之首他律無大於黄律故其正聲不為
[114-28a]
 他律役其半聲當為四寸五分而前乃云無者以十
 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之數不可分又三分損益上
 下相生之所不及故亦無所用也至於大吕之變宫
 夾鍾之羽仲吕之徴𬎼賔之變徴夷則之角無射之
 商自用變律半聲非復黄鍾矣此其所以最尊而為
 君之象然亦非人之所能為乃數之自然他律雖欲
 役之而不可得也此一節最為律吕旋宫用聲之綱
 領古人言之已詳唯杜佑再生黄鍾之法為得之而
[114-28b]
 他人不及也
  候氣
 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斥閉塗釁必周宻布緹縵室中
 以本為按每律各一按内卑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
 上以葭灰實其端覆以緹素按歴而候之氣至則吹
 灰動素小動為氣和大動為君弱臣强専政之應不
 動為君嚴猛之應其升降之數在冬至則黄鍾九寸
 大寒則大吕八寸三分七釐六毫雨水則太簇八寸
[114-29a]
 春分則夾鍾七寸四分三釐七毫三絲榖雨則姑洗
 七寸一分小滿則仲吕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絲六
 忽夏至則𬎼賔六寸二分八釐大暑則林鍾六寸處
 暑則夷則五寸五分五釐五毫秋分則南吕五寸三
 分霜降則無射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絲小雪則應
 鍾四寸六分六釐按陽生於復隂生於姤如環無端
 今律吕之數三分損益終不復始何也曰陽之升始
 於子午雖隂生而陽之升於上者未巳至亥而後窮
[114-29b]
 上反下隂之升始於午子雖陽生而隂之升於上者
 亦未巳至已而後窮上反下律於隂則不書故終不
 復始也是以升陽之數自子至巳差强在律為尤强
 在吕為少弱自午至亥漸弱在律為尤弱在吕為差
 强分數多寡雖若不齊然其絲分毫别各有條理此
 氣之所以飛灰聲之所以中律也或曰易以道隂陽
 而律不書隂何也曰易者盡天下之變善與惡無不
 備也律者致中和之用止於至善者也以聲言之大
[114-30a]
 而至於雷霆細而至於蠛蠓無非聲也易則無不備
 也律則寫其所謂黄鍾一聲而已矣雖有十二律六
 十調然實一黄鍾也是理也在聲為中聲在氣為中
 氣在人則喜怒哀樂未發與發而中節也此聖人所
 以一天人贊化育之道也
  論品擇樂工之教
 姜䕫進大樂議於朝言紹興大樂多用大晟所造有
 編鍾鎛鍾景鍾有特磬玉磬編磬三鍾三磬未必相
[114-30b]
 應塤有大小簫箎遂有長短笙竽之簧有厚薄未必
 合度琴瑟絃有緩急燥濕軫有旋復柱有進退未必
 能合調總衆音而言之金欲應石石欲應絲絲欲應
 竹竹欲應匏匏欲應土而四金之音又欲應黄鍾不
 知其果應否樂曲知以七律為一調而未知度曲之
 義知以一律配一字而未知永言之㫖黄鍾奏而聲
 或林鍾林鍾奏而聲或太簇七音之恊四聲各有自
 然之理今以平入配重濁以上去配輕清奏之多不
[114-31a]
 諧恊八音之中琴瑟尤難琴必毎調而改弦瑟必毎
 調而退柱上下相生其理至妙知之者鮮又琴瑟聲
 㣲常見蔽於鍾磬鼓簫之聲匏竹土聲長金石常不
 能以相待徃徃考擊失宜消息未盡至於歌詩一句
 而鍾四擊一字而竽一吹未叶古人稿木貫珠之意
 况樂工茍焉占籍擊鍾磬者不知聲吹匏者不知宂
 操琴瑟者不知絃同奏則動手不均迭奏則發聲不
 屬比年人事不和天地多忒由大樂未有以格神人
[114-31b]
 召和氣也宫為君為父商為臣為子宫商和則君臣
 父子和徴為火羽為水南方火之位北方水之宅常
 使水聲衰火聲盛則可助南而抑北宫為夫徴為婦
 商雖父宫實徴之子常以父助夫子助母而後聲成
 文徴盛則宫唱而有和商和則徴有子而生生不窮
 休祥不召而自至災害不祓而自消聖主方將講禮
 郊見願召求知音之士考正太常之器取所由樂曲
 調理五音櫽括四聲而使之叶和然後品擇樂工其
[114-32a]
 上者教以金石絲竹匏土歌詩之事其次教以匏擊
 干羽四金之事其下不可教者汰之雖古樂未易遽
 復而追還祖宗盛典實在兹舉
  正樂要法
 兹欲由今之器考古之聲去其惉滯浮靡之習還其
 中和雅淡之風則其法有四焉一曰眀候氣之理葢
 律吕之制隂陽各六先王凖之以應十有二月之中
 氣如冬至氣至則黄鍾之管飛灰衝素而大寒以下
[114-32b]
 各以其陽月隨而應焉夏至氣至則𬎼賔之管飛灰
 衝素而大暑以下各以其隂月隨而應焉播之音樂
 取其中月之律用之班固所謂風氣正而十二律定
 者此也今當備其筌氣閉以重室按以方位實以葭
 灰覆以緹素以候其氣之所應使隂陽之用各順其
 應則氣和聲和八風從律而不姦矣二曰較長短之
 度葢黄鍾律吕之首也在氣為元氣在聲為元聲前
 漢志曰隂陽相生自黄鍾始言十二律所以受法也
[114-33a]
 以古制考之均其長得九寸審其圍得九分積其實
 則肥瘠之中者可容千二百黍此黄鍾之制所以定
 黄鍾定則隔八律而相間以陽律生隂律曰下生三
 分長而損其一則林鍾以下諸律可定矣隂律生陽
 律曰上生三分長而益其一則太簇以下諸律可定
 矣其徑也各三分有竒其生也皆左旋以為法然後
 長短各中其節矣三曰詳考聲之義葢十二律有長
 短短者其聲髙輕清而剽疾長者其聲下重濁而舒
[114-33b]
 徐其清濁長短之間而宫商角徴羽之五聲因以辨
 也然宫之與商商之與角徴之與羽相去皆一律角
 之與徴徴之與宫相去獨二律一律則近而和二律
 逺而不相及故近宫收一聲比宫稍下謂之變宫近
 徴收一聲比徴稍下謂之變徴此亦出於自然也五
 聲者正聲故以起調畢曲為諸聲之綱至二變聲則
 宫不成宫徴不成徴不比於正音但可以濟五音之
 所不及而已有五音而無二變亦豈可以成樂哉此
[114-34a]
 之謂七聲也然宫為聲氣之中自宫而下屬乎隂而
 未唱自宫而上屬乎陽而始和故宫在五行屬土而
 為中聲也然十二變律之聲如黄鍾八寸一分全律
 也仲吕上生林鍾不及八寸謂之執始則謂子聲也
 十二月半律之聲如黄鍾正聲九寸則變聲四寸半
 仲吕為宫則黄鍾為子而用其半是謂半聲焉京房
 所謂一為變聲四為變始黄鍾終仲吕凡十二正聲
 始執始終南事凡四十八變聲者此也四曰逹旋宫之
[114-34b]
 數葢律以正聲而辨聲以十二律而和一律之中各
 具五聲五聲之外又有二變則君臣民物不相凌犯
 而十二律皆可為宫以統衆律黄鍾亦可以次而為
 他律役矣如黄鍾為宫則太簇為商姑洗為角林鍾
 為徴南吕為羽應鍾為變宫而林鍾為變徴此大吕
 之一均也而餘可知矣禮運所謂旋相為宫者此也
 候氣之理眀則天機以審長短之度較則器數以精
 考聲之義詳則條理以察旋宫之數逹則節奏之妙
[114-35a]
 以曲盡而無遺矣先王之所以作樂崇徳者寧有外
 於此乎三代而下如師曠識紂樂於濮水季子美韶
 舞於上國者鮮矣天時地氣之弗審人聲樂音之弗
 諧雖以一代宗儒而或眩於金石法錢之求泥於蠶
 絲馬尾之察又何以神晤於千載之下而弼成夫金
 聲玉振之盛也哉
  諸家論樂考
 國語周景王將鑄無射問律於伶州鳩對曰律所以
[114-35b]
 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律均
 鍾百官軌儀紀之以三天地/人正之以六正/律成於十二
 律/吕天之道也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曰黄鍾所以宣
 養六氣九徳也由是第之曰太簇
 淮南子曰規始於一一不生故分而為隂陽隂陽合
 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參物
 三三如九故黄鍾之九寸而宫音調因而九之九九
 八十一故黄鍾之數立
[114-36a]
 太史公曰細若氣㣲若聲聖人因神而存之雖妙必
 效言黄鍾始於聲氣之元也
 班固曰律者致中和之用止於至善者也以聲言之
 大而至於雷霆細而至於蠛蠓無非聲也律則寫其
 黄鍾一聲而已雖有十二律六十調然實一黄鍾也
 是理也在聲為中聲在氣為中氣在人則喜怒哀樂
 未發與發而中節也此聖人所以一天人贊化育之
 道也
[114-36b]
 濓溪周子曰不復古禮不變今樂而欲至治者逺矣
 伊川程子曰律取黄鍾黄鍾之聲亦不難定世自有
 知音者參上下之聲攷之自得其正既得其正將黍
 以實其管㸔管實得幾粒然後推而定法可也
 張子横渠曰聲音之道與天地通蠶吐絲而商絃絶
 木氣盛則金氣衰乃此理自然相應今人求古樂太
 深始以古樂為不可知律吕有可求之理惟徳性淳
 厚者能知之
[114-37a]
 按三儒之説周氏以復古禮為先程氏以致聲音為
 正張氏則以人之徳性為本三人者可謂窮本知變
 逹樂之要者矣宋天子銳意古樂而胡瑗范鎮司馬
 光輩方講求鍾律徧訪四方草澤以應詔而三大儒
 乃遺焉使在講求之列其所次列論叙必有可觀古
 樂或有可復之理
 朱子曰宫之一聲在五行為土在五常為信在五事
 為思葢以其正當衆聲和與未和用與未用隂陽際
[114-37b]
 㑹之中所以為盛若角雖當五聲之中而非衆聲之
 㑹又有宫當配仁之説胡五/峰說葢以仁當四徳之元而
 有包四徳之義則宫之統五聲仁之包五常葢有並
 行而不悖者何奪彼與此哉
 楊亷論元聲書曰李公律吕書即其黄鍾三寸九分
 筭之由十一月之黄鍾至十二月之大吕增六分由
 大吕至正月之太簇増九分由太簇至二月之夾鍾
 增九分由夾鍾至三月之姑洗増九分由姑洗至四
[114-38a]
 月之仲吕增九分由仲吕至五月之𬎼賔増九分由
 𬎼賔至六月之林鍾減六分由林鍾至七月之夷則
 減九分由夷則至八月之南吕減九分由南吕至九
 月之無射減九分由無射至十月之應鍾減九分由
 應鍾復回十一月之黄鍾减九分其所增皆以九分
 而所減亦皆以九分惟黄鍾之於大吕𬎼賔之於林
 鍾其所增减比之他律不同然實各有至理葢大吕
 當五隂之盛一陽始生則是陽雖進而尚弱林鍾當
[114-38b]
 五陽之盛一隂始生則是陽雖退而尚強大吕林鍾
 固宜其增減僅得三分之二也律管長短一本隂陽
 升降之氣所謂律厯同道於此乃見執事書序髙文
 所謂黄鍾三寸九分升陽漸益至𬎼賔而得九寸歸
 陽漸損至黄鍾仍得三寸九分所謂三分損益者以
 對待言隔八相生者以正徴言與夫所謂喉㗁舌齒
 唇之聲證宫商角徴羽之音之書之要一一拈出以
 示人可謂透其闗鍵而得其三昧矣今以司馬遷黄
[114-39a]
 鍾九寸上下相生損益筭之黄鍾生大吕減六分竒
 大吕至太簇减三分竒太簇至夾鍾减五分竒夾鍾
 至姑洗减三分竒姑洗至仲吕减五分竒仲吕至𬎼
 賔至林鍾增二分竒林鍾至夷則增四分竒夷則至
 南吕增二分竒南吕至無射增四分竒無射至應鍾
 至黄鍾增四寸三分竒厯家二十四氣毎氣筭之不
 差毫忽若一氣短二分竒又一氣短三分竒又一氣
 短四分竒又一氣短五分竒又一氣短六分竒又一
[114-39b]
 氣短四寸三分竒則月之大者過於三十日月之小
 者不及二十九日不惟無以成嵗而律管候氣亦不
 可用矣且隂氣自冬至後以漸而升而律反减則氣
 有餘而管不足陽氣自夏至後以漸而降而律反增
 則氣不足而管有餘其亦背馳之甚哉謂司馬遷之
 差處正在於此謂李書之得處正在於此至於從前
 宫羽之舛此清濁之逆施正由黄鍾一差諸謬所必
 至者而不俟於言也亷嘗見歙人鮑㤗希止著天心
[114-40a]
 復要書以眀厯大概氣朔八十年一齊厯家毎嵗二
 十四氣於時之八刻中徃來無定鮑書所排節氣之
 交皆有定刻中氣之交亦有定刻如冬至乃十二月
 之中氣定十二時之五刻嵗嵗如此餘氣之定在某
 刻者亦然朱子謂厯有一定之法後人於法不知只
 是趕趂天之行度然則鮑書豈非有一定之法而如
 是哉知厯者得之則亦可以推算矣嘗以今厯氣朔
 校之相去特五六時却是亘古至今如此實萬年厯
[114-40b]
 也鮑書謂郭守敬之法未是守敬法即今厯法我
 朝仍勝國之舊未嘗改也厯自漢以來亦皆不得
 其傳審如李書則鍾律自漢以來亦皆不得其傳
 而此二人者之獨見如此謂非天授不可也方今聖
 人在上必有軒轅命伶倫放勲命羲和之盛舉惜
 無以二書獻之闕下者其所係豈細故哉亷於西山
 蔡氏書嘗為之律吕筭例於郭守敬法亦嘗為之綴
 筭舉例然不過為二家之註脚亦終於聚鐵鑄錯耳
[114-41a]
 亷於李書窺見一班半㸃安敢肆然輒加語於其上
 哉
 自漢以來凡論律吕而謂黄鍾長九寸者總㑹之律
 吕新書謂黄鍾長三寸九分者總㑹之律吕元聲今
 倂録之以備考
  變樂總論
 宋神宗元豐中楊傑詳定大樂傑欲銷王朴舊鐘意
 新樂成雖不善更無舊鍾可校詔不得銷毁後輔臣
[114-41b]
 按試傑乃陳朴鍾已弊者一縣樂工不平夜易之而
 傑不知明日輔臣至傑厲聲云朴鍾甚不叶美使樂
 工叩之韻更佳傑大沮按宋樂至此屢變景佑之樂
 李照主之太常歌工病其太濁私賂鑄工使减銅劑
 而聲稍清歌乃叶而照卒不知元豐之樂楊傑主之
 欲廢舊鍾樂工一夕易之而傑亦不知崇寧之樂魏
 漢津主之欲請帝中指寸為律徑圍為容盛制器不
 成劑量工人但隨律調之大率有非漢律本説而漢
[114-42a]
 律亦不知是樂名雖曰變而實未嘗變也訂正雖詳
 而鏗鏘不成韻辨析雖可聴而考擊不成聲既私為
 工師所易而懵不復覺則三人者亦豈真為審音知
 律之士其暗悟神解豈足以希荀朂阮咸萬寳信都
 芳之萬一哉愚謂宋人多言而妬前倔強而無本類
 如此其説理也解經也論文也評詩也一一皆然不
 獨樂律而已
 
[114-42b]
 
 
 
 
 
 
 
 圖書編卷一百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