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0 圖書編-明-章潢 (master)


[10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圖書編卷一百八
             明 章潢 撰
  四禮總叙
 冠婚䘮祭有家日用乃古意無復有存尤有不可不
 亟講者夫人生一冠一婚耳三加之儀古非難行也
 而何以必違古論財之道元魏自始也而何以必從
 魏人生一父一祖耳䘮易寧戚而宴賓䜟佛暴親擇
[108-1b]
 兆易亦難言祭享惟誠而木棲無地豆薦不供享寧
 克舉其溢也繡牆冶服其愚也尚鬼信巫其忍也水
 火親骸兒女之溺俗流至此可為寒心故謂宜倣朱
 子家禮及丘文莊公儀節損益行之以為齊民表行
 於家興於鄉漸於邑逹於天下章軌貞俗四逹而不
 悖不亦大有頼哉
[108-2a]


[108-3a]
 
 
 
 
 
 
 
 
[108-3b]
  祠堂
 君子將營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寢之東為四龕以奉
 先世神主髙祖考妣居左曾祖考妣居右祖考妣居
 次左考妣居次右祖考妣皆南向考左妣右置田祭
 具祭器主人辰謁于大門之内出入必告正旦冬至
 朔望則㕘俗節則獻以時食有事則告若無力之家
 只擇明潔空室一間以奉四世神主再無别室可於
 别寢堂正間祝之
[108-4a]
 伊川云古者庶人祭于寢士大夫祭于廟庶人無廟
 可立影堂今文公先生乃曰祠堂者葢以伊川先生
 謂祭時不可用影故改影堂曰祠堂云 本註云凡
 屋之制不問何向背但以前為南後為北左為東右
 為西如小小祭時亦可只就其處大祭祀則請出神
 主或堂或㕔祭之小祭如節祀之類大祭/如四時及正旦之類
  聖祖定制
 洪武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欽准庶人祭三代曾祖
[108-4b]
 考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十九日欽奉㫖意頒降祝
 文祭髙曾祖考
  祭四代
 按不祭髙祖如何程子曰髙祖自有服不祭甚非某
 家却祭髙祖又曰服既如此祭祀亦須如此
  四代不可僭祭
 按繼曾祖之小宗則不敢祭髙祖而虚其西龕一繼
 祖之小宗則不敢祭曾祖而虚其西龕二繼禰之小
[108-5a]
 宗則不敢祭祖而虚其西龕三非嫡長則不敢祭其
 父必大宗及繼髙祖之小宗然後得祭四代其餘祭
 之為僭
  祔位謂旁親無後及卑幼先亡/者主櫝祭饌並同正位
 按伯叔祖父母祔于髙祖伯叔父母祔于曾祖妻若
 兄弟若兄弟之妻祔于祖子姪祔于父皆西向列于
 東龕乃孫祔祖龕也姪之父自立祠堂則遷而從之
 或問何謂旁親曰中庸或問云自吾父祖曾髙謂之
[108-5b]
 正統其伯叔曾髙伯叔父祖衆子昆弟皆為旁親又
 問旁親有後者如何曰按本註云其子孫自祀之則
 此不祔伊川云曾祖兄弟無主者不祭
  殤謂卑幼先亡者男/婚女嫁皆不為殤
 程子曰無服之殤不祭下殤之祭終父母之身中殤
 之祭終兄弟之身長殤之祭終兄弟之子之身成人
 而無後者其祭終兄弟之身之孫此皆以義起者也
 按八嵗至十一為下殤其祭終父母之身十二至十
[108-6a]
 五為中殤其祭終兄弟之身十六至十九為長殤其
 祭終兄弟之子之身成人而無後者其祭終兄弟之
 孫之身不滿八嵗為無服殤不祭
 或問祔位四時祭于正寢則祔東序或兩序相向南
 男向東女向西坐以就裏為大祠堂内則孫祔祖龕
 若孫死而祖在則祔何處曰按禮記祔于曾祖龕妻
 死夫之祖母在亦然
  庶母春秋傳曰於/子祭於孫止
[108-6b]
 按程子曰庶母主不可入祠堂其子當祀于私室主
 櫝之制則一
 或問嫡母無子庶母有子為後主得入祠堂否曰䘮
 服小記云妾祔于祖之妾祖無妾則間曾祖而祔髙
 祖之妾若髙祖又無妾當易牲而祔之女君謂嫡/室
 也易牲如祖為大夫孫為士孫死祔祖則用大夫牲/士牲卑不可祭於尊者也 謂妾牲卑不可祭於
 嫡室乃/易牲
  俗節獻以時食
[108-7a]
 按俗節則獻以時食如端午角黍凡鄉俗所尚者薦
 以大盤間以蔬果只就祠堂每位用脯醢二味用止
 一止斟一盃朱子曰但七月十五日用浮屠設素饌
 祭其不用
  從俗祭儀
 或問家禮告事止用酒菓近世冠婚等事皆尚宴樂
 若據之廢祭而生者則隨俗飲宴自如於心安否曰
 按節祠條朱子答張南軒曰今人重俗是日必宴樂
[108-7b]
 不能不思祖考以物享之雖非禮之正然人情之不
 能已者以此推之今既於冠禮等事不能廢宴樂其
 能恝然於祖宗止以酒果告而無祭禮哉當如時祭
 之儀可也
 或問文公家禮髙曾祖禰之位皆西向以次而東於
 心切有未安陽明子曰古者廟門皆南向主皆東向
 合祭之時昭之遷主列于北牖穆之遷主列于南牖
 皆統于太廟東向之尊是故西向以次而東今祠堂
[108-8a]
 之制既異於古而又無太祖東向之統則西向之說
 誠有所未安曰然今當如何曰禮以時為大若事死
 如事生則宜以髙祖南向而㑹祖禰東西分列席皆
 稍降而弗正對似于人心為安曾見浦江鄭氏之祭
 四代考妣皆異席髙考妣南向曾禰皆西向妣皆東
 向各依世次稍退半席其于男女之别尊卑之等兩
 得其宜今吾家亦如此行但恐民間㕔事多淺隘而
 器物亦有所不備則不能以通行耳又問無後者之
[108-8b]
 祔于己之子姪固可下列矣若在祖宗之行宜何如
 祔陽明子曰古者大夫三廟不及其高矣適士二廟
 不及其曾矣今民間得祀髙曾葢亦體順人情之至
 例以古制則既為之置後無後者鮮矣後世人情偷
 薄始有棄貧賤而不嗣者古所謂無後皆殤子之類
 耳祭法王下祭殤五適子適孫適曾孫適𤣥孫適來
 來孫諸侯下祭三大夫二適士及庶人祭子而止則
 無後之祔皆子孫屬也今民間既得假四代之祀以
[108-9a]
 義起之雖及弟姪可矣往年湖湘一士人家有伯曾
 祖與堂叔祖皆賢而無後者欲為立嗣則族衆不可
 欲弗祀則思其賢有所不忍也以問于某某曰不祀
 二三十年矣而追為之嗣勢有所不行矣若在士大
 夫家自可依古族屬之義於春秋二社之次特設一
 祭凡族之無後而親者各以昭穆之次配祔之于義
 亦可也
 朱子曰考諸程子之言則以為髙祖有服不可不祭
[108-9b]
 雖七廟五廟亦止於髙祖雖三廟一廟以至祭寢亦
 必及於髙祖但有疏數之不同耳疑此最為得祭祀
 之本意禮家言大夫有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髙祖
 此則可為立三廟而祭及髙祖之驗但干祫之制它
 有可考耳
 按自天子以至于士五服之制則同而祭祀止及其
 立廟之親則大夫不祭其髙曾士不祭其祖非人情
 也程子以為有服者皆不可不祭其說當矣愚又嘗
[108-10a]
 攷之禮經參以諸儒注疏之説然後知古今異義禮
 縁人情固當隨時為之損益不可膠於一說也人徒
 見適士二廟官師一廟以為所及者狹不足以伸孝
 子慈孫追逺之心也然古人之制則雖諸侯大夫固
 有拘於禮而不得祀其祖考者矣何也鄭氏注諸侯
 五廟云太祖始封之君王者之後不為始封之君立廟
 疏曰凡始封之君謂王之子弟封為諸侯為後世之太
 祖當此君之身不得立出王之廟則全無廟也注太
[108-10b]
 夫三廟云大夫太祖别子始爵者然則諸侯始封之
 太祖如鄭桓公友是也鄭桓公以周厲王少子而始
 封於鄭既為諸侯可以立五廟矣然其考則厲王祖
 則夷王曾祖則懿王髙祖則共王五世祖則穆王自
 穆至厲皆天子也諸侯不敢祖天子則此五王之廟
 不當立於鄭此所謂此君之身全無廟也必俟桓公
 之子然後可立一廟以祀桓公為太祖桓公之孫然
 後可立二廟以祀其祖若禰必俟五世之後而鄭國
[108-11a]
 之五廟始備也大夫始爵之太祖則魯季友是也季
 友為魯桓公之别子季為大夫可以立三廟矣然其
 考則桓公其祖則惠公其曽祖則孝公自孝至桓
 皆諸侯也大夫不敢祖諸侯則此三公之廟不當立
 於季氏之家所謂别子亦全無廟也必俟季友之子
 然後可立一廟以祀季友為太祖季友之孫然後可
 立二廟以祀其祖若禰必俟三世之後而季氏之三
 廟始備也葢諸侯大夫雖有五廟三廟之制然方其
[108-11b]
 始為諸侯大夫也茍非其襲數世則亦不能備此五
 廟三廟之禮至於士庶人則古者因生賜姓受姓之
 後甫其一傳即有嫡有庶嫡宗子也庶支子也禮云
 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云庶子不祭明其宗也
 葢謂非大宗則不得祭祭必告于宗子又云庶子不
 不得祭其四小宗所生之祖禰也先王因族以立宗
 敬宗以尊祖尊卑有分而不亂親疎有别而不貳其
 法甚備而猶嚴於廟祀之際故諸侯雖曰五廟而五
[108-12a]
 世之内有為天子者則不可立大夫雖曰三廟而三
 世之内有為諸侯則不可立適士二廟官師一廟庶
 人祭於寢然茍非宗子則亦不可祭於其家必獻牲
 於宗子之家然後舉私祭凡為是者葢懼上僭而不
 敢祭非薄其親而不祭也然諸侯不敢祖天子而天
 子之為祖者自有天子祭之大夫不敢祖諸侯而諸
 侯為之祖者自有諸侯祭之支子不敢祭大宗而大
 宗之為祖禰者自有宗子祭之葢已雖拘於禮而不
[108-12b]
 得祭而祖考之祭則元未甞廢適士官師雖止於二
 廟一廟而祖禰以上則自有司其祭者此古人之制
 也後世大宗小宗之法既亡别子繼别之序已紊未
 甞専有宗子以主祀事其入仕者又多崛起單寒非
 時王之支庶不得以不敢祖天子諸侯之說為諉也
 乃執大夫三廟適士二廟之制而所祭不及祖禰之
 上是不以學士大夫自處而孝敬之心薄矣焉得為
 禮乎故曰古今異宜禮縁人情當隨時為之損益不
[108-13a]
 可膠於一說也
 或曰此為國中公族之世禄者言也若庶姓之來自
 他國而為諸侯大夫者則如之何愚曰古未有無宗
 者庶姓有庶姓之宗他宗有他國之宗而宗子之制
 則一也曾子問曰宗子為士庶子為大夫其祭之也
 如之何孔子曰以上牲祭於宗子之家又問曰宗子
 去在他國庶子無爵而居可以祭乎孔子曰祭哉望
 墓而為壇以祭此二條正為起自匹庶與來自他國
[108-13b]
 者言若大公東海人而仕周為諸侯孔子宋公而仕
 魯為大夫之類是也注疏謂異姓始封為諸侯者及
 非别子而始爵為大夫者如他國之臣/初來為大夫本身即得立
 五廟三廟葢以其非天子諸侯之子孫上無所拘礙
 故當代即可依禮制立廟然以曾子問宗子為士一
 條及參以内則中所謂不敢以富貴加於宗子之說
 則知崛起為諸侯大夫者若身是支庶亦合尊其宗
 子不敢盡如禮制也
[108-14a]
  宗廟昭穆考
 昭穆之昭謂其向明也此不可以空言曉也今且假
 諸侯之廟以明之葢周禮建國之神位左宗廟則五
 廟皆當在公宫之東南矣其制則孫毓以宫外為都
 太祖在北二昭二穆以次而南是也葢太祖之廟始封
 之君居之昭之北廟二世之君居之穆之北廟三世
 之君居之昭之南廟四世之君居之穆之南廟五世
 之君居之廟之南向各有門堂寢室而牆宇四周焉
[108-14b]
 太祖之廟百世不遷自餘四廟則六世之後每一易
 世而一遷其遷之也新主祔于其班之南廟南廟之
 主遷于北廟北廟親盡則其其主于太廟之西夾室
 而謂之祧凡廟主在本廟之室中皆東向及其祫于
 太廟之室中則惟太祖東自如而為最尊之位羣昭
 之入于于此者列于北牖下而南向羣穆之入于此
 者皆列于南牖下而北向南向取其向明故謂之昭
 北向者取其深逺故謂之穆葢羣廟之列則左為昭
[108-15a]
 而右為穆祫祭之位則北為昭而南為穆也曰六世
 之後二世之主既祧則三世為昭而四世為穆五世
 為昭而六世為穆乎曰不然也昭常為昭穆常為穆
 家禮之說有明文矣葢二世祧則四世遷昭之北廟
 六世祔昭之南廟矣三世祧則五世遷穆之北廟七
 世祔穆之南廟矣昭者祔則穆者不遷穆者祔則昭
 者不動此所以祔必以班尸必以孫而子孫之列亦
 以為序若武王謂文王為穆考成王稱武王為昭考
[108-15b]
 則自其始祔而已然而春秋傳以管蔡郕霍為文之
 昭刋晉應韓為武之穆則雖其既逺而猶不易也豈
 其交錯彼此若是之紛紛哉曰廟之始立也二世昭
 而三世穆四世昭而五世穆則固當以左為尊而右
 為卑矣今乃三世穆而四世昭五世穆而六世昭是
 則右反為尊而左反為卑矣而可乎曰不然也宗廟
 之制但以左右為昭穆而不以昭穆為尊卑故五廟
 同為都宫則昭常在左穆常在右而外有以不失其
[108-16a]
 序一世自為一廟則昭不見穆穆不見昭而内有以
 各全其尊必大祫而會一室然後序其尊卑之次則
 凡已毁未毁之主又畢陳而無所易唯四時之祫不
 陳毁廢之主則髙祖有時而在穆其禮未有考焉意
 或如此則髙之上無昭而特設位於祖之西禰之下
 無穆而特設位於曾之東也與曰然則毁廟云者何
 也曰春秋傳曰壞廟之道易擔可也改塗可也說者
 以為將納新主示有所加耳非盡撒而悉去之也然
[108-16b]
 則天子之廟其制若何曰唐之文祖虞之神宗商之
 七世三宗其詳今不可考獨周制猶可有言然而漢
 儒之記又已有不同者矣謂后稷始封文武受命而
 王故三廟不毁與親廟四而七者諸儒之說也謂三
 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文武為宗不在數中者劉
 歆之說也雖其數之不同然其位置遷次宜亦與諸
 侯之廟無甚異者但如諸儒之說則武王初有天下
 之時后稷為太祖而組紺居昭之北廟太王居穆之北
[108-17a]
 廟王季居昭之南廟文王居穆之南廟猶為五廟而
 已至成王時則組紺祧王季遷而武王祔至康王時
 則太王祧文王遷而武王祔至昭王時則王季祧武
 王遷而康王祔自此以上亦皆且為五廟而祧者藏
 於太祖之廟至穆王時則文王親盡當祧而以有功
 當宗故别立一廟於西北而謂之文世室於是成王
 遷昭王祔而為六廟矣至共王時則武王親盡當祧
 而亦以有功當宗故别立一廟於東北謂之武世室
[108-17b]
 於是康王遷穆王祔而為七廟矣自是以後則穆之
 祧者藏於文世室昭之祧者藏於武世室而不復藏
 於太廟矣如劉歆之說則周自武王克商則增立二
 廟於二昭二穆之上以祀髙圉亞圉如前逓遷至於
 懿王而始立文世室於三穆之上至孝王時始立武
 世室於三昭之上此為少不同耳曰然則諸儒與劉
 歆之說孰為是曰前代說者多是劉歆愚亦意其或
 然也曰祖功宗徳之說尚矣而程子獨以為如此則
[108-18a]
 是為子孫者得擇其先祖而祭之也子亦嘗考之乎
 曰商之三宗周之世室見於經典皆有文明而功徳
 有無之實天下後世自有公論若必以此為嫌則秦
 政之惡夫子議父臣議君而除諡者者不為過矣且
 程子晚年嘗論本朝廟制亦謂太祖太宗皆當為百
 世不遷之廟以此而推則知前說若非記者之誤則
 或出於一時之言而未必其終身之定論也曰然則
 大夫士之制奈何曰大夫三廟則視諸侯而殺其二
[108-18b]
 然其太祖昭穆之位猶諸侯也適士二廟則視大夫
 而殺其一官師一廟則視大夫而殺其二然其門堂
 寢室之備猶大夫也曰廟之為數降殺以兩而其制
 不降何也曰降也天子之山節藻梲復廟重檐諸侯
 固有所不得為者矣諸侯之黝堊斵礱大夫有不得
 為矣大夫之倉楹斵桶士又不得為矣曷為而不降
 哉獨門堂寢室之合然後可名於宫則其制有不得
 而殺耳葢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宫生也異宫而死
[108-19a]
 不得異廟則有不得盡事生事存之心者是以不得
 而降也曰然則後世公私之廟皆為同堂異室而以
 西為上者何也蓋由漢明帝始也夫漢之為禮略矣
 然其始也諸帝之廟皆自營之各為一處雖其都宫
 之制昭穆之位不復如古然猶不失其獨専一廟之
 尊也至於明帝不知禮義之正而務為損益之私遺
 昭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别室而其臣子不敢有加
 焉魏晉循之遂不能革而先王宗廟之禮始盡廢矣
[108-19b]
 降及近世諸侯無國大夫無邑則雖同堂異室之制
 猶不能備獨天子之尊可以無所不致顧乃梏於漢
 明非禮之禮而不得以致其備物之孝葢其别為一
 室則深廣之度或不足以陳鼎俎而其合為一廟則
 所以尊其太祖者既䙝而不嚴所以事其親廟者又
 厭而不尊是皆無以盡其事生事存之心而當世宗
 廟之禮亦為虚文矣宗廟之禮既為虚文而事生事
 存之心有終不能以自巳於是原廟之儀不得不盛
[108-20a]
 然亦至於我朝而後都宫别殿前門後寢始略如古
 者宗廟之制是其沿襲之變不惟窮鄉賤士有不得
 聞而自南渡之後故都淪沒權宜草創無復舊章則
 雖朝廷之上禮官博士老師宿儒亦莫有能知其原
 者幸而或有一二知經學古之人乃能私議而竊歎
 之然於前世之譏孝恵之飾非責叔孫通之舞禮而
 於孝明之亂命與其臣子之茍從則未有正其罪者
 於今之世則又徒知論其惑異端狥流俗之心陋而
[108-20b]
 不知本其事生事存之心有不得伸於宗廟者是以
 不能不自致於此也抑嘗觀於陸佃而知神祖嘗有
 意於此矣然而史籍未記豈天未欲使斯人者復見
 三代帝王之盛耶
  宗法總叙
 人君欲教民和親其道必始於宗族故欲復古之小
 宗以収天下不相親屬之心古有大宗有小宗禮曰
 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
[108-21a]
 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别子之後也宗其
 繼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髙祖者
 五世則遷者也古者諸侯之子弟異姓之卿大夫始
 有家者不敢禰其父而使其嫡子後之則為大宗族
 人宗之雖百世而宗子死則為之服齊衰九月故曰
 宗其繼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别子之庶
 子又不得禰别子而自使其嫡子為後别為小宗五
 世之外則無服其繼禰者親兄弟為之服其繼髙祖
[108-21b]
 者三從兄弟為之服其大功九月而髙祖以外親盡
 則易宗故曰宗其繼髙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小宗四
 有繼髙祖者有繼曽祖者有繼祖者有繼禰者與大
 宗為五此所謂五宗也古者立宗之道嫡子既為宗
 則其庶子之嫡子又各為其庶子之宗其法止于四
 而其實無窮自秦漢以來無世卿大宗之法不可以
 復立而其可以収合天下之心者有小宗之法存而
 莫之行此甚可惜也
[108-22a]
 宗法考證大宗則一小宗則四承大宗者身繼五宗/禰之次子身繼四宗有大宗則事五宗禰
 謂父/也大宗别子為祖别子者謂諸侯嫡子之弟别于/正嫡也為祖者别與後世為始
 祖/也繼别為宗謂别子之適長子繼别子與/族人為百世不遷之宗也繼禰者為
 小宗謂别子之次子以其長子繼已/為小宗而其同父兄弟宗之也有五世則遷之
 宗繼禰之小宗則同父兄弟宗之繼祖之小宗則堂/兄弟宗之繼曾祖之小宗則再從兄弟宗之繼髙
 祖之小宗則三從兄弟宗之至于四從則親/屬盡絶所謂五世則遷者也是之謂小宗始祖始
 有封爵及始遷者為始祖長子繼之子孫世世為大
 宗統族人主始祖廟祭百世不遷
[108-22b]
 髙祖傳至𤣥孫為繼髙祖小宗統三從兄弟主髙祖
 廟祭至其子五世則遷
 曾祖傳至曾孫為繼曾祖小宗統再從兄弟主曾祖
 廟祭至其孫五世則遷
 祖傳至孫為繼祖小宗統從兄弟主祖廟祭至曾孫
 五世則遷
 禰所生子為繼禰小宗統親兄弟主禰廟祭至𤣥孫
 五世則遷
[108-23a]
 
 
 
 
 
 
 
 
[108-23b]
  大宗子
 按諸侯適長為世子繼諸侯正統其次適為别子别
 子所生之長子乃大宗子今法長子死主父䘮用次
 子不用姪宗子法立則用長子之子
  小宗子
 按别子之庶子所生之長子乃小宗子也
 或問如何謂之别子曰别子諸侯之弟别於正適也
 不得禰其父又不可宗嗣君又不可無統屬故死後
[108-24a]
 别子孫立此别子為始祖所謂别子為祖即太宗之
 祖讀為分别之别
 或問小宗欲立祠堂止立當祭之龕却是四龕俱立
 曰按本註四龕俱立若世數未滿且虚其不當祭之
 龕待他日世數滿然後遍祭四代
  宗法考
 程子曰管攝天下人心収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本
 須是明譜係收世族立宗子法宗子法壞則人不知
[108-24b]
 來處以至流傳四方往往親未絶不相食又曰今無
 宗子故朝廷無世臣若立宗子法則人知尊祖重本
 既重本則朝廷之勢自尊古者子弟從父兄今父兄
 從子弟由不知本也
 宗子法廢後世譜牒尚有遺風譜牒又廢人家不知
 來處無百年之家骨肉無統雖至親恩亦薄
 張子曰宗法若立則人各知來處朝廷大有所益或
 曰朝廷何所益公卿各保其家忠義豈有不立忠義
[108-25a]
 既立朝廷豈有不立
 朱子曰大傳云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禰者為小宗
 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何也君適長為
 世子繼先君正統自母弟以下皆不得宗其次適為
 别子不得禰其父又不可宗嗣君又不可無統屬故
 死後立為大宗之祖所謂别子為祖也其適子繼之
 則為大宗之直下相傳百世不遷别子若有庶子又
 不敢稱别子死後立為小宗之祖其長子繼之則為
[108-25b]
 小宗五世則遷别子者謂諸侯之弟别於正適故稱
 别子也為祖者自與後世為始祖謂此别子子孫為
 卿大夫立此别子為始祖也繼别為宗謂别子之世
 世長子當繼别子與族人為不遷之宗也繼禰者為
 小宗禰為别子之世子以庶子所生長子繼此庶子
 與兄弟為小宗也五世則遷者上從髙祖下至𤣥孫
 之子髙祖廟毁不復相宗又别立宗也然别子之後
 族人衆多或繼髙祖者與三從兄弟為宗至子五世
[108-26a]
 或繼曾祖者與再從兄弟為宗至曾孫五世或繼祖
 者與同堂兄弟為宗至曾孫五世或繼禰者與親兄
 弟為宗至𤣥孫五世皆自小宗之祖以降而言也魯
 季友乃桓公别子所自出故為一族之大宗滕文之
 昭武王為天子以序則周公為長故滕文謂魯為宗
 國又有大宗而無小宗者皆適則不立小宗也又有
 有小宗而無大宗者無適則不立小宗也今法長子
 死則主父䘮用次子不用姪若宗子法立則用長子
[108-26b]
 之子
 
 
 
 
 
 
 圖書編卷一百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