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50 圖書編-明-章潢 (master)


[09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圖書編卷九十四
              明 章潢 撰
  皇明郊社宗廟聖廟三禮總敘
 太祖勤民育物敬共明神博考經誼釐正祀典二丘始分
 而中合四廟先異而後同明堂肇於周經我則郊焉而侑
 仁祖太公遺於漢寢我則廟焉而祔宗人有其舉之至存
 佛老之宫無可考矣寧缺禘嘗之義蓋其酌今古通幽明
[094-1b]
 絶地天和上下時因而因或沿於七代時革而革可考
 于三王殷殷乎秩秩乎撫世宜民神道設教不可以有加
 矣當是時議禮之臣李善長宋濓詹同陶安崔亮牛諒陶
 凱朱升樂韶鳯諸君子皆能尋則夷彤取法萃渙條章品
 式以授祠官雖損之益之未必盡復古先聖王之舊而仰
 贊聖猷一洗汚俗凡其矯誣妖誕䙝鄙侵黷奇衺巫覡諸
 不在祀典者莫不峻制而曲防之豈非猾夏之禍烈於九黎
 非常之功難於二正時與勢然乎必欲咨三禮於四岳俟兩
[094-2a]
 生於百年迂遠而闊於事情矣列聖相承式遵成憲建文撤
 仁祖而郊髙皇仁宗因髙皇而進成祖迨至憲宗升祔有祧
 寢之議孝穆登饗有奉慈之議情文恩義不得不然也其他稍
 有注措不過微文細故之間而已世宗皇帝天徳髙明聖學
 純邃孜孜三重休洽百神郊禘廟祧社稷禖雩帝王聖師雲
 雨風雷岳鎮海瀆農蠶醫牧老君仙子山公水伯司舟
 宗匠靡神不舉商宗肜日徒云豐昵周王雲漢僅爾弭
 災孰若世宗皇帝發九世積徳而垂常經也嗚呼盛矣
[094-3a]
 
 
 
 
 
 
 
 
[094-3b]
 郊社名義
  郊
 郊特牲兆于南郊就陽位也又曰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
 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 大司樂冬至日于地上之圜
 丘奏之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冬至一陽生而郊此祭天之/正祭也以其在郊外南方之
 園丘故名之為郊四面各設天神葢日東月西風師東雨師/西星則或南或北也自冬至祭天後每日以次而祭天神或
 使諸臣命秩同者攝之同丘同樂故曰天神皆降非謂百神/從祀也古者大祭祀必七日戒三日齊茍祭日月四望等神
 而皆如此日亦不足矣惟于祭天後行之或于時日而攝祭/既得精意于大祀又得精意于次祭而亦不失其為致齊也
[094-4a]
  祀五帝
 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大宰祀五帝則
 掌百官之誓戒前期十日帥執事而卜日大司徒祀五
 帝奉牛牲大小司冦禋祀五帝或疑天一而已不應有/五疑後世纂入之文是
 不然周禮全經文誤者寡雖纂入不應數處皆然蓋天/體雖一而氣之流行截然不同易曰帝出乎震齊乎巽
 月令曰盛徳在木之類是矣故王者因其氣之至而祀/之也夫天無心也一陽之生天心于是而見故冬至以
 祭天帝無形也五氣之易帝之主帝于是見故于四孟/季夏以祭五帝然祭雖有五但因其方氣之不同而其
 禮物亦異非天實有五也至其所配則以五人帝而其/從祀又以五神人者蓋上古聖人繼天而王其性雖無
[094-4b]
 不全其厯數受命必各得其氣之盛若太皡以木徳王周人/以火之類又古者神明之臣皆能燮調元和司天司地各有
 攸職世執其功如重為勾芒黎為祝融該為蓐收脩及熙為/𤣥㝠其功不可掩故必配以五人帝而從以五神人也或又
 云祭不欲數上帝一嵗五祭無乃煩而不敬乎蓋元后者/天之元子故事天之禮一視其禮考而時祭不為數也
  迎氣
 月令先立春三日天子乃齋立春之日迎春于東郊
 迎夏于南郊迎秋于西郊迎冬于北郊皆如迎春禮
  致日
 堯典寅賓出日寅餞納日敬致 春分朝日秋分夕月
[094-5a]
  大祁大雩大享
 月令孟春天子以元日祈榖于上帝元辰天子親載耒耜
 周頌臣工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月令仲夏大雩帝用盛
 樂大雅雲漢篇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月令季秋大享帝
 小雅來方禋祀以其騂黒 月令孟冬乃祈來年于天宗
  類
 虞書肆類于上帝 湯誥敢用𤣥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
 大雅是類是禡 武成底商之罪吿于皇天庚戌柴望 召
[094-5b]
 誥用牲于郊 周禮大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小宗伯大
 烖及執事禱祠于上下神祗太祝太師類于上帝類于郊/故曰類
  柴
 虞書嵗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柴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
 十有一月朔巡狩如岱禮孝經曰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
  大社
 祭法王為羣姓立社曰大社 大司樂夏日至于澤中
 之方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降可得而禮矣又曰以
[094-6a]
 夏日至致地示物鬽
  四時社祭
 春祈榖于方社田祖夏禜水旱冬大蜡 大司馬春
 火弊獻禽以祭社秋羅弊致禽以祀祊 詩以社以
 方以御田祖以祈甘雨
  王社
 祭法王自立社曰王社 小宗伯凡天地之大烖類社
 稷則為位 大祝國有大故天烖彌祀社稷禱祠大師
[094-6b]
 宜于社及軍歸獻于社大㑹同宜于社反行舍奠 小
 祝有㓂戎之事祀于社后土為大社/冡土為王社 大封先告后土
  軍社
 大司馬小宗伯師帥有司立軍社 大祝大師設軍
 社甘誓不用命戮于社 亳社商之/舊社
  周禮郊社總論
 楊氏曰愚按古者祭天地有正祭有告祭禮雖不同義各
 有當冬至一陽生此天道之始也陽一嘘而萬物生此天
[094-7a]
 道生物之始也故周禮大司樂以圜鍾為宫冬至日於地
 上之圜丘奏之六變以祀天神所以順天道之始而報天
 也祭天必於南郊順陽位也夏至一隂生此地道之始也
 隂一吸而萬物成又地道成物之始也故大司樂以函鍾
 為宫夏至日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八變以祀地祗所以順
 地道之始而報地也祭地必於北郊順隂位也此所謂正
 祭也舜之嗣堯位也類於上帝望於山川嵗二月東巡狩
 則柴於岱宗秩望於山川武王之伐商也底商之罪吿于
[094-7b]
 皇天后土又柴望並舉大告武成成王之營洛也丁巳用
 牲于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凡因事並吿天地有同日
 而舉有繼日而舉者此所謂告祭也然祀上帝則曰類者
 謂倣郊祀之禮而為之則非正祭天也告地而舉望祭之
 禮或社祭之禮則非正祭地矣蓋特祭天地乃報本之正祭
 也故其禮一位専並祭天地因事而告祭也不必拘其時不
 必擇其位雖舉望祀社可以該地祗故其禮要而簡所謂禮
 雖不同義各有當者此也自漢以來分冬至夏至二祀為南
[094-8a]
 北郊北郊則周人之方澤也然後之人主欲行郊社
 之禮者未聞以南郊為難而常以北郊為難夫五月
 雖盛暑之月他事之當舉他禮之當行者未嘗廢也
 而獨難於北郊何也諸儒謬誤之說惑之也按司服
 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惟祀
 地之服經無明文鄭注亦未嘗及之賈公彦始為之
 疏曰崑崙神州亦服大裘可知夫賈公彦一時率爾
 之言未嘗深考其故豈有夏至陽極之月而服大裘
[094-8b]
 哉崔靈恩孔頴逹與杜通典亦謂是郊天地之服不
 問寒暑必服大裘而北郊遂為不可行之禮至宋朝
 元祐中議北郊禮論者猶以大裘不可服為言於冬
 至南郊合祭天地者矣若顧臨等所言是也有援虞
 周告祭之禮以證祀地之正祭者矣如蘇軾之言是
 也因諸儒一時謬誤之言欲廢祀地之大典可不惜
 哉或曰正祭告祭之禮不同而人主父事天母事地
 其心一也告祭不拘其事不擇其位而可以對越天
[094-9a]
 地則正祭不拘其時不擇其位奚為不可以對越天
 地乎曰因天道之始而祀地以類求類此報本之祭
 也當天道之始而祀地於義何居周公制禮冬至祀
 天夏至祀地其義不可易矣周分豈欺我哉
  祀天總叙
 天子之禮莫大于祀天故有虞夏商皆郊天配祖所
 從來尚矣周官大司樂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
 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孝經曰周公郊祀后稷
[094-9b]
 以配天所以重報本反始之義而其禮則貴誠而尚
 質見於遺經者可考也秦人燔書滅學西戎之俗立
 畤以祠白青黄赤四帝漢高祖因之又增北畤兼祠
 黑帝至於武帝有雍四畤之祠又有渭陽五帝之祠
 又有甘泉太乙之祠而昊天上帝之祭則未嘗舉行
 至元帝時王莽諂事元后傅㑹昊天有成命之詩合祭
 天地同牢而食其䙝尤甚光武祀太一遵元始之制
 而先王之禮隳廢盡矣魏晉以來郊丘之說互有不
[094-10a]
 同宗鄭𤣥者以為天有六名嵗凡九祭六天者北辰
 曜魄寳蒼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樞紐白帝
 白招拒黑帝叶光紀是也九祭者冬至祭昊天上帝
 於圜丘立夏季夏立秋立冬祭五帝于四郊王者各稟
 五帝之精而王天下謂之感生帝于夏正之月祭于
 南四月龍見而雩總祭五帝于南郊季秋大享于明
 堂是也宗王肅者則以天地為一安得有六一嵗二
 祭安得有九大抵多㕘二家之說行之而至唐為尤
[094-10b]
 詳武德貞觀間用六天之義永徽中從長孫無忌等
 議廢鄭𤣥義從王肅說乾封中復從鄭𤣥議焉宋太
 祖乾德元年冬至合祭天地于圜丘神宗元豐中罷
 合祭哲宗紹聖徽宗政和間或分或合高宗南渡之
 後用合祭之禮元初用其國俗拜天于日月山成宗
 大德六年建壇合祭天地五方帝九年始立南郊專
 祀昊天上帝泰定中又合祭然皆不郊文宗至順以
 後親郊者凡四惟祀昊天上帝國朝初分祭天地于
[094-11a]
 南北郊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仁祖淳皇配其
 從配則惟以大明夜明星辰太嵗皇帝每嵗親祠㕘
 酌成周唐宋之典以適其中蓋不牽惑于鄭𤣥䜟緯
 之說可謂眀矣
[094-12a]


[094-13a]
  郊祀義
 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窮本極始而天地之性可
 得也主日日天之主也天無眀日為之萬物所視以
 作息天之有日猶心有知故主之也冬日至祀天於
 圜丘圜丘郊南之高丘也因高事高埽地而祭於其
 質也天地之性以成而眀幽三為一者若可覿也前
 期十日大宰帥執事而卜日遂戒卜之日王立於澤
 以親聴誓戒澤下流也天有至教庸庸祗祗式欽式
[094-13b]
 承靣稽天之道也郊非迎長之祭乎有期日而作龜
 卜之何也容孟春祈榖孟冬祈年也至之日尊微陽
 而郊有期日惟天祈年榖必卜吉無期日亦惟天也
 戒百官百官天工也戒百姓于廟門内百姓王族姓
 親之也先十日容散齊致齊齊不齊致虛極而王心
 唯天也太史與羣執事讀禮書而恊事嚴事也事恊
 禮而後嚴乃習射於澤宫選與於祭者嚴百執事也
 王致齊玉府共食玉玉陽精天之性也鬯人共秬鬯
[094-14a]
 給淬浴祀之前日大宰及執事眂滌濯致潔清也潔
 清天德也大宗伯涖玉鬯省牲鑊詔大號與大禮禮
 號鬯玉禮之宗秩宗之所守也大司樂既宿縣遂以
 其聲展之殷薦主樂樂主以聲音詔號也祀之日鷄
 人夜嘑旦以嘂百官巾車鳴鈴以應之戒夙作也典
 路出玉路贊駕設玉路以祀也王皮弁以聴祭報待
 事也小宗伯告時于王告傋于贊贊事也王服大裘
 而祀大裘反始也戴冕藻十有二旒繁纓十有二就
[094-14b]
 建大常十有二斿則天數也龍章而設日月則天象
 也樂春王夏乃出王馭路犯軷遂驅之肅趨事也先
 夕掌次張氊案設皇邸為王次王即以立焉大司樂
 乃奏圜鍾為宫黄鐘為角大簇為徵姑洗為羽以迎
 神奏黄鐘歌大吕舞雲門以禮神祀至尊用盛樂也
 禮神之玉以蒼璧牲及幣皆如玉之色尚其色也牲
 用一犢犢在滌三月貴誠也誠天德也大祝逆牲入
 司徒奉之大宰贊王牲事王親牽而麗之碑而射之
[094-15a]
 柴而燔之謂之禋祀禋之言禋也報氣也小宗伯逆
 齍大宗伯奉之小臣沃王盥而共之器用陶匏席用
 蒲槀秸貴其質也貴天地之性暢用黄目清眀中通
 象天也司烜氏以火燧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
 月而祝執以號眀水火天地之性也秩芻合百縣鄉
 為田燭鄉汛埽反道土新之不命而民聴上則合萬
 物於天也夫天德至矣舉天下之物無足以稱其德
 者諧萬民致萬物禮反本樂復古誠竭慎盡而後天
[094-15b]
 神可得而降也濳學稿/
 長樂陳氏曰先王祀天有文以示外心之勤有質以
 示内心之敬故因丘掃地陶匏藁秸䟽布樿杓素車
 之乘此因其自然以示内心之敬也執鎮圭繅藉五
 采五就旗龍章而設日月四圭有邸六變之音黄鐘
 大吕之鈞此致其文飾以示外心之勤也然則内服
 大裘以因其自然外被龍衮戴冕藻以致其文飾不
 以内心廢外心不以自然廢文飾然後事天之禮盡
[094-16a]
 矣
  祀天祀帝之辨
 郊特牲䟽曰先儒說郊其義有二按王肅聖證論以
 天體無二而鄭氏謂天有六者指其尊極清虛之體
 其實是一論其五時生物之功其别有五以五配一
 故為六天又春秋緯紫微宫為大帝又云大微宫有
 五帝座星青帝曰靈威仰云云是五帝與大帝六也
 又五帝亦穪上帝故孝經曰嚴父莫大配天下即云
[094-16b]
 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帝莫非天何得云嚴父
 配天也而賈逵馬融王肅等以五帝非天惟用家語
 之文謂大皥炎帝黄帝少皥顓頊五人帝其義非也
 故周禮司服云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
 帝亦如之五帝若非天何為同服大裘又小宗伯云
 兆五帝于四郊禮器云饗帝于郊而風雨節寒暑時
 帝若非天焉能令風雨節寒暑時
 陳氏禮書曰周禮有言祀天有言祀昊天上帝有言
[094-17a]
 上帝有言五帝者言天則百神皆與言昊天上帝則
 統乎天者言五帝則無與乎昊天上帝言上帝則五
 帝兼存焉周官司裘掌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典瑞
 四圭有邸以祀天大司樂若樂六變天神皆降凡以
 神祀者以冬日至致天神此總天之百神言之也大
 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司服大裘而冕以祀昊天
 上帝此指統乎天者言之也司服言祀昊天上帝祀
 五帝亦如之則五帝異乎昊天上帝也大宰祀五帝
[094-17b]
 掌百官之誓戒祀大神示亦如之五帝異乎大神也
 肆師類造上帝封于大神則上帝又異乎大神也掌
 次大旅上帝裘氊案設皇邸祀五帝張大次小次則
 上帝異乎五帝也典瑞四圭有邸以矢旅上帝則上
 帝異乎天也上帝之文既不主於天與昊天上帝又
 不主於五帝而典瑞旅上帝對旅四望言之旅者㑹
 而祭之之名則上帝非一帝也上帝非一帝而周禮
 所稱帝者昊天上帝與五帝而已則上帝為昊天上
[094-18a]
 帝及五帝眀矣孝經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
 于眀堂以配上帝則眀堂之祀上帝其為昊天上帝
 及五帝可知也易曰先王以作樂崇徳殷薦之上帝
 以配祖考以配祖者天也以配考者兼五帝也合天
 與五帝而謂之上帝則易孝經之于周禮其義一矣
 周禮眀其祀之大小輕重故天帝之辨如此詩書之
 文未嘗有稱五帝而書未嘗有稱昊天上帝者其稱
 天及上帝類皆泛言之而已此固不可援之以議周
[094-18b]
 禮也且周人明堂之制有金木水火土五室有漢以
 來皆于五室以祭五帝惟晋泰始及唐顯慶中嘗議
 除之後亦遂復則眀堂之祀五帝其來逺矣鄭康成
 以上帝為五帝而皆及天王肅以上帝為昊天上帝
 而不及五帝二者之說曰上天曰太乙元始間曰皇
 天上帝魏初元間曰皇皇天帝梁曰天皇大帝惟西
 晋後齊後周隋唐乃曰昊天上帝而鄭氏以星經推
 之謂昊天上帝即天皇大帝名雖不同其實一也今
[094-19a]
 之南郊既以昊天上帝位乎其上而壇第一等又有
 天皇大帝是離而兩之也宜講求以正之
 又曰五帝與昊天同稱帝不與昊天同稱天猶諸侯
 與天子同稱君不與天子同稱王周禮祀五帝之禮
 有與天同以極其隆有與天異以致其辨故皆禋祀
 以服大裘此其所同也祀帝于圜丘兆五帝于四郊
 此其所異也鄭氏之徒謂四圭之玉黄鐘大吕之樂
 夏正以祀感帝於南郊蒼帝之玉六變之樂冬日至
[094-19b]
 禮天皇大帝在北極於圜丘天皇大帝耀魄寳也五
 帝太微之帝也晋書天文志中宫鈎陳口中一星曰/天皇大帝其神耀魄寳史記天官書
 大微三光之庭其/内五星五帝座分郊與丘以異其祀别四帝與感
 帝以異其禮王肅甞攷之矣然肅合郊丘而一之則是
 以五帝為人帝則非夫有天地則有五方有五方則有五
 帝月令之五人帝伏羲神農少昊顓頊而已春大昊/夏炎帝
 中央黄帝秋少昊冬顓頊魏相曰大昊乗震執規司/春炎帝乗離執衡司夏少昊乗兌執矩司秋顓頊乗
 坎執權司冬黄帝乗坤艮執繩司下土素問謂春陽/氣柔而中矩秋隂升陽氣降有高下而中衡冬陽氣
[094-20a]
 居下而中權然則魏相言五帝之所司則是言/五帝之所執以夏為衡以秋為矩則為誤矣果以
 是為五帝則前其無司四時者乎古者祀五帝必配以
 五人帝從以五人臣月令之五人臣春勾芒夏祝融中
 央后土秋蓐収冬𤣥㝠春秋傳曰少昊氏有四叔曰/該曰修曰熙重為蓐収修及
 熙為𤣥㝠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勾/龍為后土然即太昊少昊春秋之氣言之也炎帝以火
 土之性色言之也萬物之象勾芒于春而其氣祝融于/夏其榮也以秋而蓐其發也以秋而収色以冬而𤣥體
 以冬而㝠后土居中央以君之此/五人帝五人臣命名之不同也春夏秋中央之臣皆
 一人耳而冬有修與熙者蓋冬於方為朔於卦為艮
[094-20b]
 於腎為左右於器有權衡於物有龜蛇於色有青黑
 則官有脩熙宜矣司馬遷不紀少皥以黄帝顓頊高
 辛唐虞為五帝孔安國以少皥顓頊高辛唐虞為五
 帝其說與四時五行之理不合當以月令為正
  郊祭考
 虞書肆類于上帝胡宏曰聖人名必當物祀上帝而/謂之類者本乎天者咸在其中也
 按祀典之載于禮者莫先于舜典也然上帝之祭不
 言后者言天則地在其中猶中庸所謂郊社之禮所
[094-21a]
 以事上帝而不及后土者註謂其省文耳分配天地
 之說始見于周禮雖曰必順隂陽因高下而各從其
 類以從之庶得其從之來享然天與地對皇天與后
 土對六經言天必與地俱孔子言郊多與社並則天
 與地並祭猶父與母同牢也豈得為瀆乎况一年之
 間夏在冬前並祭天地則以為瀆亂龎雜地先天祭
 豈非越次先食乎虞夏祀帝之說與其時俱不經見
 惟周禮祭天則用冬之日至蓋成周以建子之月為
[094-21b]
 嵗正也嵗正首舉上天之祭至于建午之月乃祀地
 耳是蓋一代之制後世因之可也别以義起亦可也
 夫類于上帝經有眀言舍周而從虞又何不可哉烏
 可以合祀之禮起於王莽而以為非夫事茍合義固
 不當以人廢矧在周之前明有虞書之文所謂類者
 安知非當時所稱之祭名哉我聖祖初築壇為南北
 郊冬至祭天于圜丘夏至祀地于方丘一如周制行
 之數年風雨不時天多變異乃斷自宸衷復為合祭
[094-22a]
 之禮而以正月行禮凡所謂六宗山川羣神皆各為
 壇以從祀蓋復有虞之制于四千餘載之後矣萬世
 所當遵守
 周禮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王者祭天以柴燎/牲使氣上逹語其
 精神謂之煙語其感格謂之類指其/方兆謂之郊指事異名其實一也大司樂圜鍾為
 宫黄鍾為角大簇為徵姑洗為羽靁皷靁鼗孤竹之
 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于澤中之圜丘奏
 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凡樂函鍾為
[094-22b]
 宫大簇為角姑洗為徵南吕為羽靈皷靈鼗孫竹之
 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奏
 之若樂八變則地祗皆出可得而禮矣胡宏曰樂六/變而天神降
 樂八變而地祗出此豈君子知禮之言類如巫祝造/怪之辭也曾不知樂所以導和禮所以為節作禮乃
 所謂以禮禮神也豈待/神降祗出然後行禮哉按天地分祭之說始見于周
 大司樂他經典所不載也先儒固謂周禮非盡出于
 周公况其所論樂律自相背戾呉澄謂其不經不足
 信非無徵之言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
[094-23a]
 也大報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陽位也掃地而祭
 于其質也于郊故謂之郊牲用騂尚赤也用犢貴誠
 也 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榖于上帝
 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黄琮禮地牲弊如其器之色此/言
 郊祀/玉幣王制祭天地之牛角繭栗 郊特牲帝牛不吉
 以為稷牛帝牛必在滌三月稷牛惟具此言祀天之/牲周禮司服
 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/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楊復曰天帝一也以一字言
 則祀天享帝之類以二字言則格于皇天殷薦上帝
[094-23b]
 之類以四字言則惟皇上帝昊天上帝皇天上帝之
 類以氣之所主而言則隨言隨方而立名而青帝赤
 帝黄帝白帝黑帝之類其實則一天也在鄭𤣥始分
 為六天之說皆以星象名之又附以緯書謬妄不經
 之甚王肅引經傳以排𤣥失併圜丘于郊似矣然又
 謂五帝非天而用家語之文則非也鄭則失矣王亦
 未為得也夫祀天祀五帝皆聖人制禮之條目非如
 鄭氏分天六也天猶性也帝猶心也五帝猶仁義禮
[094-24a]
 智性之心隨感而應者也鄭𤣥分六天以星象名之/謂昊天上帝北辰也謂五
 帝太微宫五帝座星也又附以緯書如北辰曰曜魄/寳之類王肅用家語謂太皥炎帝黄帝五人帝之屬
 為五帝按漢儒附㑹為六天之說既有昊天上帝又/有太乙大帝又有太乙感生帝皆非正禮也葢天無
 二日民無二王固無本/二帝之說况六五哉朝惟於大祀殿祀昊天上帝
 凡所謂天王太乙五天帝之類一切革去三代以下
 祀典之正所僅見也惟道家者流承襲前代之舊因
 仍未革其所奉祀者乃列昊天上帝於其所謂三清
 之下又塑上帝像與天皇紫微並列至其所謂上帝
[094-24b]
 稱號又于昊天之下加以金闕于上帝之上加以玉
 皇夫金玉為物滯于形乃世俗之所貴者而非大道
 之所寓也顧以世俗所尚者為上帝之尊稱其䙝瀆
 甚矣且老𣆀生于周末死有孫及子乃人鬼也而躋
 之天神之上且不可况上帝乎唐𤣥宋徽宗本欲尊
 天而不知其䙝天也其后流離困阨禍及生民安知
 非天之所譴也眀聖之主尚其正之不諉為異教之
 徒自相崇奉非祀典之所繫也
[094-25a]
  厯代郊祀
 有虞氏禘黄帝爾雅釋天云禘大祭也虞氏冬/至大祭天于圜丘以黄帝配坐而郊
 嚳夏正之月祭感生帝/于南郊以嚳配焉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鯀商人
 禘嚳而郊㝠周制大司樂云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
 丘又大宗伯職曰以禋祀昊天上帝禮神之玉以蒼
 璧其性及幣各隨玉色牲用一犢幣用繒長一丈八
 尺鄭康成注曾子問云制幣長丈八鄭約/逸巡狩禮文也餘用幣長短皆准也王服大裘
 其冕無旒尸服亦然乗玉輅錫繁纓十有再就建大
[094-25b]
 常十有二旒以祀罇及菹醢之器以瓦爵以匏藉神
 之席以藁秸及蒲剪而不納&KR2208秸藉天神/蒲越藉配帝配以帝嚳
 其樂大司徒云凡樂圜鍾為宫黄鍾為角大簇為徵
 姑洗為羽靁皷靁鼗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
 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其感生帝大傳曰禮
 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因以
 祈榖其壇名大壇在國五十里禮神之玉用四珪有
 邸尺有二寸牲用騂犢青幣配以稷其配帝牲亦用
[094-26a]
 騂犢其樂大司樂云乃奏黄鍾歌大吕舞雲門以祀
 天神日用辛又王者必五時迎氣者奉承天道從時
 訓人之義故月令于四立日及季夏土德王日各迎
 其王氣之神于其郊其配祭以五人帝春以太皥夏
 以炎帝季夏以黄帝秋以少昊冬以顓帝其壇各於
 當方之郊去國五十里内曰近郊為兆位於中築方
 壇亦曰大壇而祭之禮神之玉按大宗伯云青珪禮
 東方赤璋禮南方黄琮禮中方白琥禮西方𤣥璜禮
[094-26b]
 北方牲用犢及幣各隨玉色樂與感帝同秦始皇既
 即位以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用十月
 為嵗首色尚黑音尚大吕東游海上禮祀八神二年
 尊雍四畤上帝名其祭處/曰畤也春為嵗祠因泮涷秋涸涷
 冬賽禱五月嘗駒及四仲之月每畤用駒四疋木禺
 龍一駟木禺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黄犢與羔各四
 珪幣各有數皆生瘞埋無爼豆之具三年一郊常以
 十月上宿郊見通爟火拜于咸陽之旁而衣尚白其
[094-27a]
 用如常漢高帝立二年冬敗項籍還入闗問秦時上
 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青白黄赤高帝曰乃待我
 而具五也遂立黑帝祠名北畤有司進祠帝不親徃
 悉召故秦祠官復置太祝大牢皆如其故儀後四年
 詔御史令九天巫祠九天皆以嵗時祠宫中文帝即
 位詔有司增雍五畤路車各一乗駕被具魯人公孫
 臣上書曰始秦以水德則漢當土德其應黄龍見宜
 改正朔易服色尚黄眀年黄龍見成紀拜公孫臣為
[094-27b]
 愽士申眀土德改厯服色事有司曰古者天子夏親
 祠上帝于郊故曰郊夏四月詔郊祀上帝始幸雍郊
 見五畤祠衣皆尚赤趙人新垣平上言長安東北有
 神氣成五采若人冠絻焉宜祠上帝於是作渭陽五
 帝廟眀年四月帝親郊見五帝廟爟火舉若光屬天
 於是貴平至上大夫文帝出長門亭/名若見五人於道
 北因其直立五帝壇人有告平詐偽遂誅平後渭陽
 長門五帝使祠官領以時致禮不親徃焉武帝即位
[094-28a]
 初至雍郊見五畤後尚三嵗一郊亳人謬忌曰天神
 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乙
 於東南郊日一大牢凡七祭為壇開八通鬼道於是
 令太祝立太一之祠於長安城東南郊常奉祠如忌
 言未幾又祠天一自此方士之言興而迂怪之祠紛
 然起矣宣帝神爵元年正月始行甘泉郊見泰畤修
 武帝故事二年幸雍祠五畤眀年春幸河東祠后土
 然未有定制元帝即位始定舊儀間嵗正月一幸甘
[094-28b]
 泉郊泰畤又東至河東祠后土西至雍祠五畤凡五
 奉泰畤后土之祠亦施恩澤時所過毋出田租四百
 户賜牛酒或賜爵赦罪人成帝初即位丞相匡衡等
 奏言先王祭天於南郊就陽之義也瘞地於北郊即
 隂之象也徃者孝武居甘泉宫即于雲陽立泰畤祭
 於宫南今常幸長安郊見皇天反北之大隂祠后土
 反東之少陽未合承天之意於是徙甘泉㤗畤置於
 長安又言今雍鄜密上下畤本秦氏各以其意所立
[094-29a]
 非禮所載不宜復修遂廢雍鄜密上下畤九天太一
 天一八神之屬并餘淫祠陳寳等祠所不應禮者四
 百七十五所皆罷初罷甘泉泰畤作南郊月大風壊
 甘泉行宫折㧞畤中木十圍以上者百餘天子問劉
 向向曰家人尚不欲絶種祠况於國乎且甘泉汾隂
 及雍五畤如故天子親郊禮如前又復長安雍祠眀
 著者半後成帝崩皇太后詔復南北郊長安如故以
 順帝意哀帝立寢疾博召方士復甘泉泰畤祀如故
[094-29b]
 遣有司行事而禮祠焉平帝立王莽奏宜如建始所
 行丞相匡衡等議復長安南北郊祀如故莽又頗改
 其祭禮後漢光武元年光武即位為壇營于鄗之陽
 祭告天地采用前漢元始中郊祭故事六宗羣神從
 祀未以祖配天地共犢餘牲尚約二年正月制郊兆
 於雒陽城南七里依鄗故事為圓壇八陛又為重壇
 天地位其上皆南靣西上其外壇上為五帝位青帝
 位甲寅赤帝位丙巳黄帝位丁未白帝位庚申黑帝
[094-30a]
 位壬亥其外為壝重營皆紫以象紫宫有四通道以
 為門日月在中營内南道日東月西北斗在北道之
 西皆别位不在羣神列中八陛陛五十八醊五帝陛
 郭帝七十二醊中營四門五十四神外營四門門百
 神神皆背營内嚮中營四門門封神四外營四門門
 封神四凡千五百一十四神至七年五月詔三公曰
 漢當郊堯其與羣臣議時御史杜林等上疏以為漢
 起不緣堯與商周異宜從舊制以高帝配從之隴蜀
[094-30b]
 平後乃增廣郊祀高皇帝配食位在中壇上西靣北
 上天地高皇帝黄帝犢各一四方帝共用犢二日月
 北斗共牛一四營羣神共牛四樂奏青陽朱眀西皓
 𤣥㝠及雲翹育命舞中營四門門用席十八外營四
 門門用席三十六皆筦簟率一席三神曰月北斗無
 陛郭醊既送神燎爼實于壇南已地眀帝即位永平
 二年以月令有五郊迎氣因采元始故事兆五郊于
 雒陽四方中兆在未壇皆三尺堦無等立春日迎春
[094-31a]
 東郊祭青帝勾芒立夏日迎夏南郊祭赤帝祝融先
 立秋十八日迎黄靈於中兆祭黄帝后土立秋日迎
 秋西郊祭白帝蓐収立冬日迎冬北郊祭黑帝𤣥㝠
 車旗服飾各從方色魏文帝南廵在潁隂有司為壇
 於䌓陽故城庚午登壇受&KR0807降壇視燎成禮未有祖
 配眀帝即位太和元年正月丁未郊祀武帝以配天
 宗祀文帝于眀堂以配上帝至景初元年十月乙夘
 始營洛陽南委粟山為圓丘詔曰曹氏世系出自有
[094-31b]
 虞今祀圓丘以始祖帝舜配號圓丘曰皇皇帝天郊
 所祭曰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十一月壬子冬
 至始祀皇皇帝天於圓丘以始祖帝舜配自正始以
 後終魏代不復郊祀呉南郊尊父堅以配天/蜀營南北郊于成都晋武南
 郊燎告未有祖配泰始二年詔定郊祀南郊宜除五
 帝之座五郊同稱昊天上帝各設一座而已二月丁
 丑郊以宣皇帝配十一月有司奏古者丘郊不異宜
 并于圓方二丘更修壇兆二至合祀是後圓丘方澤
[094-32a]
 不别立東晋元帝即位于建康議立南郊于已地大
 常賀循定制度多依漢及晋初之儀成帝咸和八年
 正月郊天則五帝之佐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文昌北
 斗三台司命軒轅后土太乙天一太微勾陳北極雨
 師雷電司空風伯老人凡六十二神從祀康帝南郊
 帝親奉焉祝文稱嗣/天子臣某安帝元興四年應郊帝䝉塵于
 江陵朝議宜依周禮宗伯攝事尚書右丞王納之曰
 郊天極尊非天子不祀無使皇輿不得親奉時從納
[094-32b]
 之議郊廟牲幣璧玉之色雖有成文秦世多以駢駒
 漢則但云犢江左南北郊用𤣥牡眀堂廟社用赤牲
 宋永初二年正月上辛親郊祀三年九月司空羡之
 等奏高祖武皇宜配天郊詔可孝武大眀二年正月
 有司奏今月六日南郊輿駕親奉至時或雨遂遷日
 有司行事大眀三年移郊兆于秣陵牛頭山西南郊
 之午地孝武崩廢帝以郊舊地為吉祥移置本處齊
 高祖受禪眀年正月上辛有事南郊而無配武帝繼
[094-33a]
 立眀年正月祀南郊自兹以後間嵗而祀梁武帝即
 位南郊為圓壇在國之南常與北郊間嵗正月皇帝
 嵗齋於萬嵗殿上辛行事呉操之云啟蟄而郊郊在/立春後何冬之云今之郊
 祀是報昔致之功而祈今年之福故取嵗首上辛不/拘立春前後周之冬至圓丘大報天也夏正又郊以
 祈農事故有啟蟄之說帝曰圓丘自是祭天先/農自是祈榖祭昊天宜在冬至祈榖必須啟蟄用特
 牛一祀天皇大帝於壇上以皇考太祖文帝配五帝
 天神從祀禮以蒼璧制幣除鬯祼五年迎五帝以始
 祖配十七年帝以威仰魄寳俱是天神於壇則尊於
[094-33b]
 下則卑且南郊所祭天皇其五帝别有眀堂之祀不
 煩重設又郊祀二十八宿而無十二辰于義闕然南
 郊可除五帝祀加十二辰與二十八宿各于其方為
 壇陳武帝永定元年受禪修圓丘柴燎告天明年因
 以正月上辛南郊以皇考德皇帝配除十二辰風師
 雨師及五帝位間嵗而祀文帝天嘉中改以高祖配
 復三獻之禮後魏道武帝即位二年正月親祀上帝
 于南郊以始祖神元皇帝配北齊每三嵗一祭後周
[094-34a]
 憲章多依周制隋文帝受命再嵗冬至日祀昊天上
 帝於圓丘以太祖武元皇帝配唐武德初定令每嵗
 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圓丘以景帝配五方上帝天神
 皆從祀上帝及配帝用蒼犢各一五方帝及日月用
 𤣥色犢各一内官以下加羊豕各九孟春辛日祈榖
 祀感帝於南郊以元帝配牲用蒼犢二武德貞觀之
 制大享之外每嵗立春立夏季夏立秋立冬郊祀並
 依周禮其配食及星辰從祀亦然貞觀中奉高祖配
[094-34b]
 圓丘元皇帝配感帝餘依武德制
 宋興一祖六宗皆合祭天地自元豐分南北郊至政
 和乃克行之建炎二年上祀圜丘獨祭上帝而配以
 大祖用元豐禮也紹興十三年郊祀始設大神大祗
 及大祖大宗配位自天地至從祀百神凡七百七十
 有一蓋元祐禮云大率三嵗一親郊並祭天地宗廟
 因行赦宥頒賞軍士自南北分郊夏至方澤之祭乃
 止遣上公皇地祗遂不在親祀之典
[094-35a]
  厯代郊社總論
 禮記正義曰夫天有六嵗有九祭昊天上帝冬至祭
 之一也蒼帝靈威仰立春之日祭於東郊二也赤帝
 赤熛怒立夏之日祭於南郊三也黄帝含樞紐季夏
 六月土旺之日亦祭於南郊四也白帝白招拒立秋
 之日祭於西郊五也黑帝叶光紀立冬之日祭於西
 郊六也王者各禀五帝之精氣而王天下於夏正之
 月祭於南郊七也四月龍星見而雩總祭五帝於南
[094-35b]
 郊八也季秋大享五帝於眀堂九也以經考之有虞
 氏禘黄帝而郊嚳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鯀商人禘嚳
 而郊㝠周人禘嚳而郊稷鄭注云禘者冬至祭天於
 圜丘郊者夏至祭感生帝於南郊以禘嚳在郊稷之
 上稷卑於嚳禘大於郊爾雅云禘大祭也大祭莫過
 於圜丘為禘也夫圜丘之禮何如也大司樂云冬至
 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大宗伯曰以禋祀祀昊天上
 帝王服大裘禮神之玉以蒼璧配以帝嚳牲用犢其
[094-36a]
 禮七獻其樂圜鍾為宫黄鍾為角大簇為徵姑洗為
 羽靁皷靁鼗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至
 日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
 而禮矣此圜丘之禮也其祭感生之禮何如哉大傳
 曰禮不王不禘王之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鄭
 注云禘王者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者也故
 變郊稱禘因以祈榖其壇則名曰大壇祭法曰燔柴
 於大壇以稷配靈威仰牲用騂其樂大司樂云乃奏
[094-36b]
 黄鍾歌大吕舞雲門以祀天神其禮亦以七獻禮神
 之玉四圭有邸此祭感生之禮也五時迎氣之禮何
 如哉月令於四立日及季夏土德王日各迎其旺氣
 之神於其郊其配祭以五人帝春以太皥夏以炎帝
 秋以少皥冬以顓帝各於其方為兆於近郊名曰大
 壇神之玉則大宗伯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琥
 禮西方元璜禮北方其禮亦以七獻其樂同於黄鍾
 此五時迎氣之禮也月令建巳之月大雩五方上帝
[094-37a]
 其壇名曰雲業於南郊之旁配以五人帝命樂正習
 盛樂舞皇舞月令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百辟
 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榖實春秋曰龍見而雩此雩
 之禮也故孝經有曰宗祀文王於眀堂以配上帝周
 制季秋大享於眀堂考工記周人眀堂此眀堂之禮
 也地祗有三嵗有二祭夏至之日祭崑崙之神於方
 澤一也夏正之月祭神州地祗於北郊二也大司樂
 云夏日至禮地祗於澤中之方丘注云主崑崙者其
[094-37b]
 丘在國之北禮神之玉以黄琮配以后稷其樂則大
 司樂云凡樂函鍾為宫太簇為角姑洗為徵南吕為
 羽靈皷靈鼗孫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
 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祗皆出可得
 而禮矣其神州地祗則王者所居五千里之内地也
 故不言丘而言郊其壇於地祗名曰泰折祭法曰瘞
 埋於泰折祭地也配亦以后稷其樂奏太簇歌應鍾
 舞咸池以祭地祗至唐開元亦夏日至祀皇地祗於
[094-38a]
 方丘孟冬祭神州于北郊此皇地祗神州地祗之禮
 也蓋五帝與昊天同稱帝而不與昊天同稱天猶諸
 候與天子同稱君而不與天子同稱王周官祀五帝
 之禮有與天同極其隆有與天異致其辨故皆禋祀
 皆服大裘此其所同也祈祀帝於圜丘兆五帝於四
 時郊此其所異也鄭氏之徒謂四圭之玉黄鍾大吕
 之樂夏正以祀感生帝於南郊蒼璧之玉六變之樂
 冬日至禮天皇上帝在北極者於圜丘天皇大帝耀
[094-38b]
 魄寳也五帝大微之天也分郊與丘以異其祀别四
 時帝與感帝以異其禮王肅嘗攷之矣然肅合郊丘
 而一之則是以五帝為人帝則非天有天帝地則有
 五方有五方則有五帝月令之五人帝伏羲神農黄
 帝少昊顓帝而已果以是為五帝則前此其無司四
 時者乎古者祀五帝必配以五人帝從以五人臣月
 令之五人臣者春勾芒夏祝融中央后土秋蓐収冬
 元㝠春夏秋冬之臣各一人爾而冬有脩與熙者脩
[094-39a]
 及熙為元㝠蓋冬於方為朔於卦為艮於器有權衡
 於色有青黑則有脩熙宜矣更秦則興鄜密上下之
 四畤以祀五帝至漢則增之以北畤以祀五帝漢之
 祀天不於南郊而於甘泉其祠地不於北郊而於汾
 隂河東以至壇有八觚席有六采樂有王女車有變
 輅騂駒龍馬一切侈靡而匡衡劉向之徒邪正異同
 之論蠭起一時元始之間謬戾尤甚春秋則天地同
 牢於南鄜冬夏則天地分祭於南郊光武兆南郊於
[094-39b]
 洛陽之陽兆北郊於洛陽之隂其禮儀度數一遵元
 始之制而先王之禮隳廢殆盡唐禮樂志曰自周衰
 禮樂壊於戰國而廢絶於秦至漢䜟緯之書出以亂
 經自鄭元之徒號稱大儒皆主其說由是郊丘明堂
 之論至於紛然而莫知所止禮曰以禋祀祀昊天上
 帝此天也元以為天皇大帝者北辰耀魄寳也又曰
 兆五帝於四時此五行精氣之神也元以青帝靈威
 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樞紐白帝白招拒黑帝叶光
[094-40a]
 紀者五天也由是有六天之說後世莫能廢焉唐初
 貞觀禮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正月辛日祀感生
 帝於南郊以祈榖而孟夏雩于南郊季秋大享于明
 堂皆祀五天帝高宗顯慶中許敬宗等議以六天出
 於緯晝而南郊圜丘一也由是盡黜鄭說而南郊祈
 榖孟夏雩眀堂大享皆祭昊天上帝開元中王仲丘
 議以為宜於祈榖祭昊天而兼祭五帝既而蕭嵩撰
 開元禮雖未能合古而天神之位别矣嗚呼禮之失
[094-40b]
 也豈獨緯書之罪哉在於學者好為曲說而人君一
 切臨時申其私意以增多為盡禮而不知煩數之為
 黷也古者祭天於圜丘在國之南祭地於方丘在國
 之北所以順隂陽因高下而事天地以其類也其方
 位既别而其燎壇瘞坎樂舞變數亦皆不同而後世
 有合祭之文則始合祭天地𤣥宗定開元禮天寳元
 年遂合祭天地於南郊是時神仙道家之說興乃建
 元皇帝廟凡有事於上帝則廟獻於太清朝享於太
[094-41a]
 廟然後有事於南郊遂為故事杜甫獻三禮賦是也
 終唐之世莫能改為禮者可不謹哉宋太祖在位十
 有七年行四大禮乾德中歴六年而方再講開寳中
 更五嵗而祭於洛太宗自雍熙而至淳化凡十年而
 一郊真宗東封西祀徃徃率三年而一行大禮自仁
 宗以來三嵗一郊始為定制其後分祭合祭之說議
 於元豐再議於元祐又再議於紹聖考之宋朝㑹要
 在元豐時陳㐮謂漢元始附㑹周官大合樂之說謂
[094-41b]
 當合祭由漢厯唐千有餘年而以五月親祀北郊者
 惟魏文之太和周武之建德隋高祖之開皇唐睿宗
 之先天耳請先以夏日至祭地祗於方丘然後以冬
 日至祀昊天於圜丘王存則議欲以孟冬純隂用事
 之月有事於北郊張璪則欲以夏日至祭方丘陸佃
 則欲以冬日至親祀上帝於圜丘之北别祠於地祗
 此元豐之所議者然也在元祐時曾肇言南郊非欵
 地祗之處冬至非見地祗之時樂以圜鍾為宫其變
[094-42a]
 以六非致地祗之音燎柴升禋非祭地祗之禮崔公
 慶則以漢武郊祀歌曰惟泰元尊媪神蕃釐涓選休
 成天地並况皆合祭之辭蘇轍則以為欲當郊之嵗
 先以夏至祀北郊有欲移夏至之祀行於十月者有
 欲三年祀天三年祀地皆不可行蘇轍則以為郊而
 肆赦非周禮也優賞諸軍非周禮也此皆不改而獨
 於地祗則曰周禮不當祭於圜丘此何議也此元祐
 之所議者然也在紹聖時黄履林希等議請罷合祭
[094-42b]
 天地張商英言神宗謂合祭非古據經而正之元祐
 之臣乃率其私意此紹聖之所議者然也然宋朝之
 制又有恭謝天地之禮始於大中祥符之間再行於
 天禧一如南郊之祭仁宗於眀道嘉祐均復即大慶
 殿行之如眀堂故事因輟郊祀自是而後遂不復講
 真宗恭謝大中祥符五年十月三日奉天書於朝元
 殿恭謝上皇大帝聖祖配位在東太祖太宗在西天
 禧元年既上玉皇聖號寳冊皆舉是禮然别立壇壝
[094-43a]
 於國南而儀物禮制悉如郊祀視五年之制為加盛
 矣祥符六年八月詔入來春親詣亳州太清宫行朝
 謁之禮先於東宫置壇回日恭謝天地一如南郊之
 制
  郊祀羣神從祀是非
 按祭義郊之祭也大報天而主日說者謂懸象著明
 莫大乎日月日月之眀即天之明故郊以報天而日
 以主神然有其祀必有其配故又配以月也然則周
[094-43b]
 之郊以后稷配天之外從祀惟日月而已祭義又言
 祭日于壇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祭上下祭日于東
 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是于郊祭主配之外
 又自有尃祭也㕘之周禮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
 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古風/字
 師雨師其節文之先後輕重已自可見豈有郊之日
 一時並祭諸神者乎後之言禮者失於講明東漢建
 武初采用元始故事合祭天地羣神從祀泰壇之上
[094-44a]
 至一千五百一十四神唐圓壇從祀之位尚七餘座
 猥且䙝矣承五代弊政一畨郊祀賞賚繁重國力不
 給于是親祠之禮不容數舉遂以后土祭于圜丘而
 海嶽鎮瀆山川丘陵墳隰原衍皆在從祀之列于是
 祭天從祀始及地祗矣至皇祐中仁/宗大饗明堂又因
 鄭氏之注及厯代所行乃以大昊炎帝黄帝少昊顓
 頊五人帝勾芒祝融后土蓐収𤣥㝠五人官侑祀五
 帝于是祭天從祀又及人鬼矣夫莫尊于天莫重于
[094-44b]
 郊祀精一以享猶恐誠意之不至也而猥䙝若此豈
 古人掃地而祭之意乎即厯代郊祀之非觀世廟釐
 正之典雖謂之與周禮並隆可也
[094-45a]


[094-46a]


[094-47a]


[094-48a]


[094-49a]
 
 
 
 
 
 
 
 
[094-49b]
  大祀殿南/京
 呉元年建圜丘壇於鍾山之陽以祀天墠崇尺許方
 縱横五尺壇不崇尺方縱横各二丈立配位壇於墠
 内西南相距數尺壇亦不崇尺方縱横一丈云即高
 皇帝即位南郊所也洪武十年春合祀天地即舊址
 改築壇去墠約二丈墠皆繞以女墻崇約六尺壇覆
 以屋曰大祀殿九間中三間金飾左右六間繪采前
 後左右丹陛三級琢石為欄斜廊兩廡外大祀門南
[094-50a]
 天門中天路左御路右王路東並四瀆壇南址與壇
 齊立具服殿墠北通天庫東通天厨西降堦通西御
 路甬道右直西稍南立齋宫前立太和鍾樓甬道左
 直東稍南鑿池方里許曰海子嵗十二月取水藏之
 以供薦獻嵗首春合祀天地凡齋戒先二日太常官
 宿於本寺次日奏齋戒次日進銅人傳制諭文武百
 官齋戒祭先二日用酒果奉先殿告配上帝皇祗祝
 文年月朔日凡祝/同孝孫皇帝御名敢昭告於某皇帝
[094-50b]
 兹以正月日恭祀上帝皇祗於大祀殿謹請配神伏
 惟鑒知謹告先一日本寺官奏聞眀日與光禄寺省
 牲次日省牲畢同復命祭品上帝蒼璧一郊祀帛一蒼/色
 蒼玉爵三燔牛一騂犢一豋一實太羮簠二實黍稷
 簋二實稲梁籩十二實以形鹽藁魚棗栗榛菱芡鹿
 脯白餅黑餅糗餌粉糍豆十二實以韭葅菁葅芹葅
 笋葅醯醢鹿醢兎醢魚醢脾析豚胉&KR1246食糝食皇祗
 黄琮一郊祀帛一黄/色玉爵三黝犢一豋一簠簋各二
[094-51a]
 籩豆各十二大祖配位奉先帛一餘同惟無玉大眀
 從位禮神帛一紅/色青磁爵三酒盞二十犢一豋一簠
 簋各二籩十無糗餌粉糍豆十&KR1246食/糝食夜眀同惟帛
 白/色星辰禮神帛五色青磁爵三酒盞三十犢一羊一
 豕一豋一鉶二實和羹簠簋各二籩豆各十西/同北嶽
 禮神帛一黄磁爵三酒箋三十羊一豕一鉶三簠簋
 各二籩豆十餘十九壇同惟帛各從其色祝文嗣天
 子臣御/名敢昭告于昊天上帝皇地祗曰時維孟春三
[094-51b]
 陽開㤗敬率臣僚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恭祀於大
 祀殿備兹燎瘞太祖聖神文武欽眀啟運俊德成功
 統天孝高皇帝太宗體天宏道高眀廣運聖武神功
 統仁至孝文皇帝配神尚享
  高皇帝御製合祭天地樂章
 迎神中/和 荷䝉天地兮君主華夷欽承踴躍兮備筵
 而祭誠惶無已兮寸衷微仰瞻俯首兮惟願來期想
 龍翔鳯舞兮慶雲飛必昭昭穆穆兮降壇壝
[094-52a]
 奠玉帛肅/和 天垂風露兮雨澤沾黄壤氤氲兮氣化
 全民勤畎畆兮東帛鮮臣當設醼兮奉來前
 進爼凝/和 庖人兮列鼎殽饈兮已成方爼兮載獻願享
 兮以歆
 初獻夀/和 聖靈兮皇皇穆嚴兮金牀臣令樂舞兮景
 張酒行初獻兮捧觴
 亞獻豫/和載斟兮載将百辟陪祀兮具張感聖情兮無
 已拜手稽首兮願享
[094-52b]
 終獻寧/和 三獻兮樂舞揚殽俱納兮氣藹而芳祥光
 朗朗兮上下方况日吉兮時良
 徹饌雍/和 粗陳菲薦兮神喜將感聖心兮何以忘民
 福畱兮佳氣昻臣拜首兮謝恩光
 送神安/和 旌幢煜煜兮雲衢長龍車鳯輦兮駕飛揚
 瞻冉冉兮上下方必烝民兮永康
 瘞燎時/和 進羅列兮詣燎方炬熖發兮煌煌神變化
 兮物全於上感至恩兮無量
[094-53a]
  方丘樂章
 迎神 仰皇祗兮駕來川嶽從兮威靈備開香煙繚
 繞兮神臨御街漸升壇兮穆穆靄瑞氣兮應結樓臺
 以微𠂻兮率職幸望聖恱兮心諧但允臣兮固請願
 嘉烝民兮永懐
 奠帛 臣捧兮以筐玉帛是進兮嵗奠以常百辟陪
 祀兮珮聲琅琅惟南薰兮解愠映燎炎兮煌煌
 進爼 庖人兮浄湯大烹兮氣靄而芳以微衷兮獻
[094-53b]
 上曰享兮曰康
 初獻 初獻行兮捧觴聖靈穆穆兮洋洋為烝民兮
 永康鑒豐年兮耿光
 亞獻 雜殽羞兮已張法前王兮典章臣固晨兮情悃
 用斟禮兮載觴
 終獻 爵三獻兮禮將終臣心眷戀兮無窮恐殽羞
 兮未具將何報乎神功
 徹饌 爼豆徹兮神熙鑾輿駕兮旋歸百神翼翼兮
[094-54a]
 雲衣敬奉行兮弗敢遲
 送神 祥風興兮悠悠雲衢開兮民福留嵗樂烝民
 兮大有想洋洋兮舉觴載酒
 望瘞 殽饈玉帛兮瘞坎中遥瞻隠隠兮龍旗從祀事
 成兮盡㣲衷感厚德兮民福雍雍
 𢎞治十五年本寺題准今後打掃天地壇照例差撥
 軍餘先期開具委官職名及各衙千百户等官將撥
 過軍餘名數開報内外守備并該部及本寺知㑹守
[094-54b]
 備官處選差公正指揮一員管束與本寺定約日期
 合行打掃如各衛委官仍前怠忽或有賣放等情許
 将該把總官㕘呈守備官處查究施行成化九年本
 寺奏准南京天地壇自外西門以裏直抵東墻至秦
 淮俱係壇塲地方合行南京禮部榜出仍行南京守
 備内外守備相看眀白即與砌築墻垣阻塞行路仍
 著該城兵馬司嚴督火夫人等常川巡視如違拏送
 法司究治呉元年建圜丘於鍾山之陽以冬至祀昊
[094-55a]
 天上帝建方丘於鍾山之隂以夏至祀皇地祇於洪
 武元年二月壬寅朔太祖敕禮官翰林太常寺昔聖
 帝眀王嚴於祭祀内致誠敬外致儀文朕膺天命首
 崇祀事顧草創之初典禮未備何以交神眀致靈貺
 其博考郊禮來聞丞相善長學士安太常卿惟庸等
 議上請祀天圜丘以大眀夜眀星辰太嵗諸神從祀
 地方丘以嶽鎮海瀆諸神從祀上從之撰二丘樂章
 二年奉仁祖配天地位西向時中都亦有南北丘五
[094-55b]
 年著令皇帝郊祭太子留宫居守親王戎服七年上以
 大祀獻終分獻未安諭學士詹同宋濓議請初獻奠
 玉帛已分獻官即初獻亞獻終獻亦如之上曰善祀
 於奉天殿親製祝文八年奏上所撰樂章大祀登壇
 脫舄禮九年定郊社之禮雖有三年䘮不廢十年秋
 上感齊居隂雨覽京房災異之說始定合祀禮上更
 撰樂章八年作大祀殿於南郊未成拾一月丁亥合
 祀於奉天殿十二年正月合祀於大祀殿昊天上帝
[094-56a]
 后土皇地祗南向仁祖配位如故從祀丹墀四壇曰
 大眀曰夜眀曰星辰又曰星辰四壝外二十四壇曰
 五嶽壇五曰五鎮壇五曰四海壇四曰四瀆壇四曰
 風雲雷雨曰山川曰太嵗曰天下神祗曰厯代帝王
 各壇一凡二十四壇大臣分獻禮成上大喜作大祀
 文并歌九章其辭曰朕聞太極之化也天生於子地
 闢於丑位極既定虛其中而為寰宇是時人生於寅
 樂居兩間人生既多非聖莫馭天生君主為民立命
[094-56b]
 然鴻荒之時莫知誰始今載於書始自伏羲相繼而
 至唐虞以及夏商周斯數君者開天立極首興彛倫
 者乃前伏羲神農黄帝是也法三皇而守行者少昊
 顓頊高辛唐虞其益損禮樂文飾其事者三皇五帝
 皆然不獨夏商周也下及秦漢以來宋元亦然嗚呼
 天惟自然而常者三綱五常昔聖人度人情而措彛
 倫特不逆其性務從其善未嘗有異此道而為人君
 者也每聞昔君欽若昊天莫敢有怠朕即位以來命
[094-57a]
 儒臣徧考羣書自周以至宋元皆著祀典守而行之
 然當行祀之時惟宗廟頗合人情南北二郊以及社
 稷甚有不合人情者以社稷言之古人以社為五土
 之神稷為五榖之神土主發生五榖用之以生而乃
 一圍之中各壇而祭是土榖不合於生生之意也行
 禮之時先社固宜而又先奠社配方行稷神之禮此
 果合人情乎况朕自即位以來祀天享地奉宗廟社
 稷每當齊期必有風雨臨祭方斂每以為憂京房有
[094-57b]
 云郊祭鬼神必天道雍和神乃答矣若有飄風驟雨
 是為未善於是自洪武十年更祀社稷於闕右去繁
 就簡一壇合祀以奉二神神乃我答人情懽恱後洪
 武十一年命三公率土工部役梓人於京城之南創
 大祀殿合祀皇天后土是年冬十月三公奏告工成
 朕命禮部去前代之祭期嵗止一祀朕度古人之祀
 南北郊彼以義起故曰南郊祭天以其陽生之月北
 郊祭地以其隂生之月殊不知至陽祭之於至隂之
[094-58a]
 月至隂祭之於至陽之月於禮可疑且掃地而祭其
 來甚逺言祀天地尚質不尚華固執古不變至令天
 地之享與人大異朕以斯禮執古不變則人之享亦
 執古而不變乎若人執古則汙尊抔飲茹毛飲皿巢
 居穴處今可行乎斯必不然因命太常卿每嵗祭天
 地於首春三陽交泰之時遂於洪武十二年正月十
 有一日合祀天地前期致齊五日内二日以告仁祖
 三日正齊風和日煖及夜陞壇山川草木不揺江海
[094-58b]
 息波輕雲縹緲于天穹獨見太隂于中天纎塵不動
 銀燭舒光香煙裊繞斯必神之臨降合祀宜也朕雖
 失學無聞特述其事而歌咏之歌曰
  第一歌 陳樂而奏
 金石絲竹之㑹陳兮必五音以諧同命舉枹拊皷而
 撫琴兮加寳瑟及以笙鍾罄聲嘹喨而韻窮兮吹塤
 箎以管從度干羽而周旋兮文武之樂隆百弼奔走
 而供獻兮期上下以來通
[094-59a]
  第二歌 駕出天門
 遥瞻閶闔之開闢兮飛龍前導而翺翔蹁躚鶴舞鳯
 揚兮鑾輿冉冉而上方侍從景從周匝兮天香馛郁
 而旌幢張帝衣𤣥雲之衣兮綵霞赤霓而為裳稽首
 仰瞻遥迓兮聴金玉之鏗鏘帝臨世而閱民兮䝉臻
 百福而海内康
  第三歌 駕升地户
 洪龎之户闢兮擁地祗之旌幢麒麟丹鳯之挾車兮
[094-59b]
 角端前驅以騰驤衛䕶森嚴而凛凛兮於昭穆穆而
 聖皇稽首鞠躬而駕來兮惟恪勤以趨蹌為母之慈
 而為民兮合造化于乾陽予率百職以俟臨兮惟菲
 禮而願享
  第四歌 七曜從駕
 天星不息而周章兮擁旌旄而運銀潢旙&KR1242繚繞於
 太虛兮䕶從鑾輿而至下方惟五星日月照臨兮邇
 帝左右而龍斾傍引領以欣覩兮威威而衛帝行
[094-60a]
  第五歌 嶽鎮從駕
 覩旗旙之四維兮列神威而倍張嶽鎮海瀆之㑹兮
 歛欣地祗之來降陪神迓聖而相從兮擁山鬼于幽
 篁飛蒼龍而倐然兮清塵導道而妖魅藏矯首以候
 來兮聖皇為民而錫康
  第六歌 瞻天望聖
 民望天地之臨祭兮老㓜相將而迎昊蒼日吉而時
 貞兮慶雲縹緲于天堂柴燎煙㷔而福洽兮盡寰宇
[094-60b]
 以芬芳民歌且舞而跳躍弓俯仰乾坤以荷聖皇
  第七歌 兆民之福
 皇天后土之既臨兮享殽羞而美椒漿思隂陽之㑹
 合兮如臨已而穆穆洋洋躬竭𠂻以趨蹌兮周旋三
 獻而奉觴皇皇二聖之優游兮眷予牧民而為王惟
 天地之恩無極兮獨父母之育相當雖欲報之何以
 兮但法常經而頤臧
  第八歌 鸞駕回旋
[094-61a]
 氣氤氲而馛郁兮樂聖駕之旋幢喜雲衢而耿冉兮
 天廊落而地洪龎因遥送而俯仰兮鑾輿降而逹𤣥
 黄慕神降上之盤桓兮於心燁燁而耿光願民之多
 福兮每以嵗首而奠筐
  第九歌 升降殽羞
 升沉燎瘞而幻化兮殽羞備納而供勤昌以之而祈
 榖兮民謳歌而福愈良想天門地户之茫茫兮欲假
 之來享而難望樂之既成兮必時若而兩暘
[094-61b]
  迎神歌二/首
 薰風蕩蕩兮解炎備朝兮惟恐弗専夜沉沉兮星
 辰團圞皎日輝輝兮馳天頓首稽首兮遥瞻孰知
 后土兮何然昊天昊天鑒蒼生兮來筵
 諸侯趨蹌兮肅齊列郊壇兮次第金石絲竹兮方
 擕皇兮彷彿兮鳯凰來儀俄冉冉兮慶雲飛恭遥瞻兮
 俯首低靖沉沉兮后土降臨時地祗兮欣喜吾民今歳兮樂
 雍熙臣率百職兮羅拜壇壝感恩兮無已惟父天兮母地
[094-62a]
 二十一年増脩壇壝大祀殿丹墀中叠石為臺東
 西相向為壇四内壝外二十四壇亦東西相向文
 武大臣及近侍官二十四人分獻罷朝日夕月
 禜星之祭并罷太嵗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月將
 城隍歴代帝王春秋祭惟嵗八月中旬擇日于山川
 壇及帝王廟祭之建文元年撤仁祖配配太祖高皇
 帝文皇即位亦如之永樂八年後太子攝祭遣禮部尚書
 至北京復命十八年北京壇成上歳親詣南京郊壇有
[094-62b]
 事則遣官祭告洪熙元年奉文皇配位太祖下西向
 嘉靖九年上從言官夏言欲分祀天地下廷議主分
 祭者左都御史王鋐中允廖道南編脩程文德等八
 十二人主分祭而以成憲及時未可為言者大學士
 張璁等八十四人主分祭而以山川壇為方丘者尚
 書李瓚等二十六人主合祭而不以分祭為非者尚
 書方獻夫李勛詹事霍韜魏校編脩徐階郎中李黙
 王道等二百六人無可否者英國公張崙等一百九
[094-63a]
 十八人上曰分祀禮也建圜丘于天地壇南稍北為
 皇穹宇先名泰和殿作方丘于北郊稍南為皇祇室
 從祀圜丘日月星辰雲雨風雷方丘嶽鎮海瀆丘陵
 山川是年三月上從言議南北二郊奉太祖配孟春祈
 榖祀上帝于大祀殿奉文皇配下廷議羣臣以為不
 可䟽畱中言又疏請上怒羣臣違君叛禮令祈榖二
 祖並配二郊専奉太祖配已而罷祈榖之配毁祀殿
 改建大享殿殿後為皇乾殿十七年薦大號于天改
[094-63b]
 昊天上帝稱皇天上帝
[094-64a]


[094-65a]


[094-66a]


[094-67a]


[094-68a]
  祀天壝壇
 周禮至敬不壇掃地而祭特燔柴於泰壇而已至秦
 則有四畤之制漢元始儀上帝圓壇八觚徑五丈高
 九尺茅營去壇十歩光武始百步土營徑五百步神
 靈壇各於其方靣三丈去茅營二十歩光武始為郊
 兆於洛陽城南七里圜丘八陛中又為重壇其外為
 壝重營皆紫以像紫宫有四通道以為門中營四門
 外營四門營即壝也隋制為壇四成唐因之每成各
[094-68b]
 高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廣十五丈三成廣
 十丈四成廣五丈凡二壝宋初因唐制熙寧中始增
 壝為三每壝三十五步周垣四門元制為壇三成以
 合陽竒之數每成高八尺一寸以合乾之九九上成
 縱廣五丈中成十丈下成十五丈四陛陛十有二級
 外設二壝内壝去壇二十五步外壝去内壝五十四
 步各四門壇設於丙巳之地以就陽位外垣南櫺星
 門三東西櫺星門各一中築圜壇周圍上下俱䕶以
[094-69a]
 甓内壝外壝各高五尺壝四靣門三俱塗以赤國朝
 為壇二成下成闊七丈高八尺一寸四出陛正南陛
 闊九尺五寸九級東西北陛俱闊八尺一寸九級上
 成闊五丈高八尺一寸正南陛一丈二尺五寸九級
 東西北陛俱闊一丈一尺九寸五分九級壇上下甃
 以琉璃磗四靣作琉璃欄杆壝去壇一十五丈高八
 尺一寸甃以磗四靣有櫺星門周圍外墻去壝一十
 五丈四靣亦有櫺星門天下神祗壇在東門外天庫
[094-69b]
 五間在外垣北南向厨屋五間在外壇東北西向庫
 屋五間南向宰牲房三間天池一所又在外庫房之
 東北執事齋舍在壇外壇之東南牌樓二在外横甬
 道之東西
  燎壇燎牲/附
 周禮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禋謂煙也周人尚
 臭故升煙以祀天祭法又曰燔柴於泰壇謂實牛柴
 上以焚之也蓋陽祀自煙始故升煙以致神不可不
[094-70a]
 在先及致神矣方有事焉至於禮畢則以牲幣之屬
 焚之然後為禮之終也唐燎壇在神壇之左宋因唐制燎
 壇方一丈髙一丈二尺開上南出户方六尺在壇南二十
 步丙地庀燎壇髙一丈二尺四方各一丈周圍䕶以甓在
 外壝内丙巳之位東西南三出陛開上南出户上方六
 尺深可容柴國朝燎壇在内壝外東南丙地髙九尺闊七
 尺開上南出户其燎牲則漢用牛首後魏同左體六朝用
 䝱之九箇唐宋皆用牛首元用馬首國朝别用全犢以燎
[094-70b]
  配帝
 祭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
 氏禘黄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㝠
 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孝
 經曰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蓋祀天莫大于郊而祀
 祖莫大于配天也自秦滅學舊禮隳廢漢至光武始
 以高祖配焉魏眀帝用鄭𤣥周祀天於圜丘以嚳配
 之說逺推帝舜以配圜丘晋武帝用王肅之說始以
[094-71a]
 其祖配由宋及隋或以祖配或以考配唐髙祖武徳
 初郊以其祖景帝配太宗以髙祖配髙宗以髙祖太
 宗並配開元中以髙祖配寶應初又以景皇帝配宋
 太祖乾徳初郊以其父宣祖配太宗時配以太祖真
 宗時奉太祖太宗並配仁宗時以太祖太宗真宗並
 配神宗以後専以太祖配元至成宗朝始定郊以太
 祖配國朝洪武九年初郊議配祀上謙讓不許親為
 文以告太廟曰臣於今年十一月三日冬至祀上帝
[094-71b]
 于南郊故先告祖考鑒觀歴代有天下者未嘗不以
 祖配天兹臣獨不敢者以臣功業猶有未就政治或
 有闕失懼有責焉去年上天垂誡有聲東南又雷火
 焚舟及擊殿吻早暮兢惕恐無以承上帝好生之徳
 故不敢輒以祖配天也惟祖神與天通恐上帝有問
 以臣之所行敷奏帝前善惡無𨼆惟上帝鑒之候南
 郊竣事臣當率百司恭詣廟庭告成大禮以共享上
 帝之錫福謹告明年夏至将祀方丘羣臣復請舉配
[094-72a]
 典上堅執前志不允羣臣固請乃俟慶陽平議之八
 月慶陽平諸將凱還十一月十四日冬至羣臣復固
 請上勉從衆議奉皇考仁祖淳皇帝配天于圜
 丘
  從祀
 祭義曰郊之祭也大報天而主曰配以月大猶徧也
 盖祭天之祀日月天神共為一壇而日為衆神之主
 秦祭四畤漢祀太乙從祀之禮無見焉東漢光武初
[094-72b]
 郊祀日月於中營内南道北斗在北道之西其中八
 陛及中營四門外營四門中外營門封神共千五百
 一十四神背中營神五星中宫宿五官神及五嶽之
 屬背外營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農風伯雨師
 四海四瀆名山大川之屬隋文初郊五帝日月在圜
 丘第二等北斗五星十二星辰河漢内官在第三等
 二十八宿中官在第四等外官在内壝之内衆星在
 内壝之外凡六百四十九座唐初五方帝日月七座
[094-73a]
 在圜丘第二等内官五星以下五十五座在第三等
 二十八宿以下百四十五座在第四等外官百一十
 二座在内壝之内衆星三百六十在内壝之外宋制天
 皇五帝日月北極九位在第一龕北斗天一太一帝座
 五帝内座五星十二辰河漢内官等神位五十四座
 在第二龕二十八宿中官等神位一百五十九座在
 第三龕外官神位一百六座在内壝之内衆星三百
 六十座在内壝之外元制五方帝日月等共九位在
[094-73b]
 第一等内官五十四位在第二等中官一百五十九
 位在第三等外官一百六位在内壝内衆星三百六
 十位在内壝外國朝遵用古制惟設大眀夜眀星辰
 太歳從祀而不襲前代之謬實得貴誠尚質之義焉
  圜丘壇以下太/常寺
 在正陽門外五里許制三成壇靣并週欄俱青磂&KR3226
 東西南北階九級俱白石内櫺星門四南門外東門
 砌緑燎爐燔柴焚祝帛旁砌毛血池西南築望燈臺
[094-74a]
 祭時懸大燈于竿末外櫺星門四列南門外左設具
 服臺東門外建神庫神厨祭器庫宰牲亭北門外正
 北建皇穹宇外又建四天門東曰泰元門東建崇雩
 壇東建神庫南曰昭享門左右石坊西曰廣利門西
 建鸞駕庫西為犧牲亭北為神樂觀北曰成貞門外
 西北建齋宫歳冬至大祀天於圜丘凡國有大事則
 祭告先一月本寺擇日祭司牲令屬官每日二員滌
 牲又令恊律郎率樂舞生每日習禮樂于太和殿先
[094-74b]
 十五日題請上視牲次題欽定大臣三員看牲次題
 欽定大臣四員分獻進儀注並登壇執事官樂舞生
 名數先六日本寺官吉服詣寢殿候上告視牲是旦
 上乘輿至太廟門降輿導引官導上由殿左門外至
 拜位内贊就位導上詣太祖歴世宗香案前俱奏上
 香訖奏復位奏跪贊讀告辭訖奏四興奏四拜奏禮
 畢導上出左門還宫先五日本寺官具公服詣皇極
 殿鳴鞭訖奏省牲官員題本進司禮監官接訖奏請
[094-75a]
 省牲承㫖叩頭退上常服乘輦至犧牲所轉西南牆
 角知觀二員叩頭起提爐導至所南門迤西輦至駐
 鴻臚寺官奏神樂觀樂舞生叩頭錦衣衞官奏落輦
 上降輦禮部尚書左右侍郎太常寺卿少卿導上至
 所門内西小次憇出禮部太常導上至正牛房香案
 前北向立養牲官率軍人牽牲過上前卿奏大祀牛
 犢又奏大祀北羊又奏備祀牲導至鹿房前奏大祀
 鹿至兔房前奏大祀兔仍導至小次内少憇出導陞
[094-75b]
 輦上還至太廟參拜還宫先四日本寺官具公服
 詣皇極殿鳴鞭訖奏祭祀齋戒承㫖叩頭退於東柱
 下西向立候朝畢奏分獻官出班叩頭訖即出屬官
 一員率鋪排六人執御杖紗燈進設銅人于文華殿
 東九五齋北向乃出示長安門是日早博士捧請太
 祖祝版詣平臺候填御名捧出藏於太廟神庫巡風
 官候㑹極門宣領香燭堂上官俱詣天壇神庫視滌
 器次詣太和殿觀禮樂次詣犧牲所看牲先三日五
[094-76a]
 鼓本寺官具祭服詣太廟候上請太祖配帝是旦上
 乗輿至太廟門西降輿導引官導上至㦸門帷幄内
 具祭服出導至左陛上典儀唱執事官各司其事内
 贊内導引導上至拜位内贊奏就位典儀唱迎神内
 贊奏再拜典儀唱行獻禮執事官詣御前獻爵内贊
 奏跪贊讀祝贊俯伏興平身少卿跪御前東北向奏
 禮畢請還宫内贊奏再拜典儀唱讀祝官捧祝詣燎
 位内贊奏禮畢上出御幃幄内易皮弁服還御中極
[094-76b]
 殿本寺卿與光禄卿具朝服奏省牲上御皇極殿百
 官具朝服朝畢聴受誓戒次日早卿同光禄卿詣天
 壇宰牲具本復命午後寺官率鋪排捧玉帛匣香盒
 同香輿亭進皇極殿司禮監官捧帛出同安設于玉
 案南次日五鼓本寺具吉服詣太廟候上告廟是曰
 博士捧祝版于皇極殿中陛上出左順門由殿左門
 入太常寺卿捧祝版由殿中門進于御案上填御名
 卿捧安輿内司禮監進郊祀帛十二叚上&KR0724匣内卿
[094-77a]
 捧安輿内進奉先帛一叚上&KR0724匣内少卿捧安輿内
 卿捧香盒跪進于香亭右上三上香叩頭立輿東錦
 衣衞官校舁輿亭出卿隨詣天壇神庫供奉上乘輿
 詣南郊至昭亨門迤西二知觀叩頭提爐導駕錦衣
 衞奏落輦禮部尚書首班次左右侍郎次太常卿少
 卿叩頭畢上降輿禮部太常導上由昭亨左門入至
 圜丘壇内壝左門本寺卿跪迎同導至午陛尚書等
 官止卿導上陞壇上北向立卿奏上帝壇上轉東向
[094-77b]
 立奏配帝壇訖導上由東陛下尚書等官同導上至
 神庫卿導入上北向立卿奏正位壇籩豆上轉東向
 立奏配位壇籩豆上稍轉西奏從位壇籩豆訖導上
 出仍同導至神厨卿導入香案前秦燔前牛上進步
 奏正配二壇牲上稍轉北向立奏從祀壇牲導上出
 同導由姐帳房北于南門出至神路上乘輿至齋宫
 百官朝宴謝恩退是日午後本寺官率鋪排厨役樂
 舞生御設供器夜初漏禮部同本寺官詣皇穹丹墀
[094-78a]
 香案前尚書上香畢俱行叩頭禮卿少卿請捧正位
 配位少卿丞請捧從位各安亭内禮部侍郎導正位
 配位亭至午陛下從位亭至東西陛下卿等官奉安
 訖設籩豆祭品昊天上帝正位南向蒼璧一郊祀帛
 一青/色蒼玉爵三燔牛一騂犢一豋一實以太羮簠二實
 黍稷簋二實稻梁籩十二實以形鹽藁魚棗栗榛菱
 芡鹿脯白餅黑餅糗餌粉糍豆十二實韭葅菁𦵔芹
 葅笋葅醯醢鹿醢兔醢魚醢脾析豚胉&KR1246糝食大祖配
[094-78b]
 位西向奉先帛一白/色餘同惟無玉從配四壇東西相
 向東大明禮神帛一紅/色青磁爵三酒盞二十犢一豋
 一簠簋各二籩十無糗餌粉糍豆十無&KR1246食糝食西
 夜明同惟帛白/色次東二十八宿周天星辰木火土金
 水星神神帛十青一紅一白/六𤣥一黄一青磁爵三酒盞三十犢
 一羊一豕一豋一鉶二實和羮簠簋各二籩豆各十
 次西雲師雨師風師雷師同惟帛四青一白一/𤣥一黄一夜分
 上御大次禮部太常奉安神位復命上具祭服出導
[094-79a]
 引官導至内壝由左門入内贊引導上行典儀唱樂
 舞生就位執事各司其事内贊奏就位位設二成上
 典儀唱燔柴唱迎帝神奏樂内贊奏陞壇導上陞至
 正位金爐前司香官捧香盒跪進於左内贊跪奏搢
 圭奏上香奏出圭導上至配位金爐前上香儀/同奏復
 位卿少卿上御案前二爐香樂上奏四拜傳贊百/官同
 儀唱奠玉帛奏樂内贊奏詣神御前上陞至神御前
 奏搢圭捧玉帛以玉帛跪進于右上受玉帛奏獻玉
[094-79b]
 帛上奠訖奏出圭導至配位奏搢圭奏獻帛奏出圭
 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初獻禮奏樂内贊奏詣神御
 前上陞至神御前奏搢圭捧爵官以爵跪進于右上
 受爵奏獻爵奏出圭奏詣讀祝位内贊導上至祝位
 樂暫止奏跪傳贊衆/官皆跪贊讀祝訖奏俯伏興平身傳贊/百官
 同/讀祝官捧祝版奠御前案上樂復作導上至配位
 前獻爵儀/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儀同/初獻
 惟不/讀祝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奏樂儀同/亞獻樂止本寺卿
[094-80a]
 立祝桌前東向唱賜福胙内贊奏詣飲福位上陞至
 飲福位光祿卿捧福酒少卿捧胙跪進于左内贊奏
 跪奏搢圭奏飲福酒上飲訖奏受胙上受胙訖奏出
 圭俯伏興平身奏復位内贊奏四拜傳贊百/官同典儀唱
 徹饌奏樂樂止典儀唱送帝神奏樂内贊奏四拜傳/贊
 百官/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掌祭官
 捧饌各恭詣泰壇上退立拜位東典儀唱望燎奏樂
 捧祝帛饌官至三成陛下内贊官詣望燎位内贊奏
[094-80b]
 對引導上至望燎位燎位燎半奏禮畢導至櫺星門
 左門内導引官導上至大次易服禮部尚書侍郎太
 常卿少卿丞奉安神位于皇穹宇上還㕘太廟其分
 獻禮分獻官各于唱初獻時贊引引由東西陛詣各
 神位香案前贊跪贊搢笏贊上香復位亞終獻儀同
 惟不上香獻帛至望燎分詣各燎爐前燎半贊禮畢
 退如祭日遇風雪上就小次儀同前惟上香卿代獻
 玉帛獻爵執事官代卿唱賜福胙光祿官捧酒胙降
[094-81a]
 至小次跪上左上飲福酒受胙如儀各復位俱捧帛
 爵官代獻如遣官攝祭拜位在/三成下陞壇由西陛上不飲
 酒受胙餘儀同前駕出視牲告辭年月朔日凡告同
 孝𤣥孫嗣皇帝御/名明日詣南郊視大祀牷犧謹詣祖
 宗列聖皇后神位前謹用㕘拜請配祝文孝𤣥孫嗣
 皇帝御/名敢昭告于太祖髙皇帝曰兹以十一月日冬
 至祗祀上帝于圜丘謹請皇祖配帝侑神伏惟鑒知
 謹告駕出大報告辭孝𤣥孫嗣皇帝御/名出宿于郊祗
[094-81b]
 行大報禮謹詣祖宗列聖帝后神位前恭預告知大
 報祝文青版/殊書嗣天子臣御/名敢昭奏于皇天上帝曰時
 維冬至六氣資始敬資典禮謹率臣僚恭以玉帛犧
 齊粢盛庶品備此禋燎祗祀于上帝奉太祖開天行
 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峻徳成功髙皇帝
 配帝侑神尚享駕回㕘辭孝𤣥孫嗣皇帝御/名圜丘大
 報禮成恭詣祖宗列聖帝后神位前謹用㕘拜
  樂章樂九奏樂生七十二人舞八佾/文生六十四人武生六十四人
[094-82a]
 迎帝神中/和 仰惟𤣥造兮於皇昊穹時當肇陽兮大
 禮欽崇臣惟蒲柳兮螻蟻之衷伏承眷命兮職統羣工
 深懐愚昩兮恐負洪徳爰遵懿典兮勉竭微忠遥瞻天
 闕兮寳輦臨壇臣當稽首兮祗迓恩隆百辟陪列兮舞
 拜于前萬福翊衛兮而西以東臣俯伏迎兮敬瞻帝
 御願垂歆鑒兮拜德曷窮 奠玉帛肅/和 龍輿既降
 兮奉禮先爰有束帛兮暨瑶瑄臣謹上獻兮進帝前
 仰祈聽納兮荷蒼乾 進俎凝/和 餚饈珍饌兮薦上
[094-82b]
 𤣥庖人列鼎兮致精䖍臣蓋祇獻兮馨醴牷願垂歆
 享兮民福淵 初獻夀/和 禮嚴初獻兮捧觴臣將上
 進兮聖皇聖皇垂享兮穆穆臣拜首兮何以忘 亞
 獻豫/和 禮觴再舉兮薦玉漿帝顔歆悦兮民福昂
 民生有賴兮感上蒼臣惟鞠拜兮荷恩長 終獻熙/和
  三獻禮觴兮祀事孔明一念微衷兮露悃臣情景
 張樂舞兮聲鍠鋐仰瞻聖容兮俯賜恩泓 徹饌雍/和
  祀禮峻兮精意禋三獻備兮誠己申敬徹弗遲兮
[094-83a]
 肅恭寅恐多弗備兮賴洪仁 送帝神清/和 禋事訖
 終兮百辟維張帝垂歆鑒兮沐澤汪洋龍車冉冉
 兮寳駕旋雲靈風鼔舞兮瑞露清瀼洪恩浩蕩兮
 無以為酬粗陳菲薦兮已感歆嘗香氣騰芳兮上
 徹帝座仰瞻聖造兮賜福羣方臣同率土兮載歡
 載感祗迴寳輦兮鳯嘯龍翔誠惶誠恐兮仰戀彌
 切願福生民兮永錫亨昌 望燎時/和 龍車寶輦兮
 昇帝鄉御饈菲帛兮奉燎方環珮鏗鏘兮羅壇壝
[094-83b]
 炬焰特舉兮氣煇煌生民蒙福兮聖澤沾臣荷眷佑
 兮謝恩光
 銅人齋牌 年月日冬至大祀天于圜丘某日午後沐
 浴更衣某日為始致齋三日
 祭司牲祝文 太常寺卿某等致祭于司犧牲之神
 青山水草之神犧牲所土地之神曰郊祭為重犧牲
 為先畜牧豐肥惟神是賴某等兹選吉辰躬親自
 上滌欽奉上命祭用餚饈謹用祭告神其鑒之尚享
[094-84a]
  長安門示
 太常寺為祭祀事某年十一月某日冬至大祀天于
 圜丘文武百官自某月某日午後沐浴更衣于本衙
 門宿歇某日各具朝服聽受誓戒本日為始致齋三
 日其陪祭官員除年老殘疾瘡疥氣喘刑餘喪過之
 人不與外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六科都給事
 中皇親駙馬指揮千百户等官至日各具祭服伺候
 陪祭官合行知㑹
[094-84b]
 大報前期欽定大臣命下移手本各大臣請知前七日
 移手本鴻臚寺請升殿奏看牲并奏祭祀又掲帖移
 司禮監接看牲官本又手本移錦衣衛差官校舁香
 輿亭前五日移掲帖司禮監填請配神祝版並奏祭
 祀接分獻官本是日委官二員赴寺領金燈掌樂
 領金鐘前三日移掲帖司禮監填祝版令壇官發香
 輿亭于錦衣衛官校并捧蒼璧祝版匣同青紵絲
 分八十一龍袱青白匣二香盒一送寺候進是日
[094-85a]
 晩官吏厨役俱于本寺齋宿
 
 
 
 
 
 
 
[094-85b]
 
 
 
 
 
 
 
 圖書編卷九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