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13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-清-高宗弘曆 (master)


[179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一百七十五
   八旗都統
    訓練
   一
 大閲天聰七年定大兵合操分八旗䕶軍為左右翼
   漢軍馬歩軍為一營滿洲歩軍為一營四面環
   列前設紅衣礮三十及各種大小礮既成列營
[179-1b]
   中三發礮䕶軍聲喊而進鬭角而退次漢軍馬
   歩軍次滿洲歩軍次礮手發礮進退之節均與
   䕶軍同○順治十三年議準
 大閲之禮酌古準今三年一舉永為定制○十六年
諭大閲典禮三年一行已永著為例連年尚未修舉今
 不得再緩著即傳諭各旗官兵整肅軍容候七月朕
 親行閲視該部即詳考應行事宜擇吉具奏欽此○
   康熈二十四年
[179-2a]
諭國家武備不可一日懈弛舊例每嵗必操練將士習
 試火礮傳諭八旗都統等豫為整備朕將親閲焉欽
   此○三十年奏準本年春季開操每佐領前鋒
   各一名䕶軍各六名鳥槍䕶軍各一名驍騎各
   四名漢軍驍騎各二名每旗礮十位每礮兵十
   名火器營兵千五百名前隊前鋒四百名前鋒
   叅領六人侍衛四人每佐領䕶軍各三名每旗
   䕶軍叅領三人每佐領鳥槍䕶軍各一名鳥槍
[179-2b]
   䕶軍叅領各二人每佐領驍騎各二名每叅領
   散秩官二人驍騎校二人漢軍每旗礮十位每
   礮官一員兵十名鳥槍兵千五百名官校每旗
   各五人二隊每佐領䕶軍二名每旗䕶軍叅領
   三人每佐領驍騎一名漢軍驍騎二名每叅領
   散秩官二人驍騎校二人協隊前鋒二百名前
   鋒叅領各二人侍衛三人每佐領䕶軍一名每
   旗䕶軍叅領二人每佐領驍騎一名每叅領散
[179-3a]
   秩官一人驍騎校一人䕶軍纛每旗三杆驍騎
   纛每叅領二杆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副都
   統叅領等均令帶海螺既成列令鳥槍䕶軍火
   器營兵各放鳥槍一次再鳴螺進兵至所指處
   鳴螺收兵囬兵時每翼䕶軍統領一人副都統
   一人每旗驍騎叅領一人每旗䕶軍五十名䕶
   軍叅領一人䕶軍校每叅領二人驍騎四十名
   驍騎營官每叅領一人驍騎校一人領催二名
[179-3b]
   令殿後囬兵○雍正六年兵部援三年舉行之
   例具奏奉
㫖著準備大閲○又議準
 大閲之禮最為𦂳要八旗叅佐領閒散世爵䕶軍校
   驍騎校及領催䕶軍驍騎應令都統副都統選
   賢能簡精銳整飭槍礮旗纛金鼓畫角海螺鹿
   角之屬開列王公大臣銜名請
㫖簡命數人管領行陣豫期操演列營布陣進止歩武
[179-4a]
   應繪圖式㳟呈
欽定以垂定制○乾隆三年議奏
 大閲之禮照順治十三年定例三年一次具奏請
 㫖辦理事宜照雍正六年規制舉行奉
 㫖朕於眀年大閲嗣後遇朕親閲之年該部豫期具
  奏先命王大臣操演仍三年一次請㫖
   一合操順治七年
諭我朝原以武功開國頻年征討不臣所至克㨗皆恃
[179-4b]
 騎射今荷
天庥天下一統勿以太平而忘武備尚其益習弓馬務
 造精良欽此○八年題準八旗演武教塲各隨旗分
   建設○十三年奏準冬季農隙之時令官兵披
   執操演以習武事○十八年題準改設鑲黄旗
   教塲於安定門外正黄旗於徳勝門外正白旗
   於東直門外鑲白旗於朝陽門外正紅鑲紅兩
   旗均於阜成門外正藍旗於崇文門外鑲藍旗
[179-5a]
   於宣武門外各設演武㕔該都統等以時督率
   訓練○康熈三十年奉
㫖八旗兵丁令每月操演如不每月操演則不能熟練
 各該管大臣將各該旗官兵操演如遇大雨令其停
 止○又議奏向例春秋二季操演八旗官兵今請於
   二季令八旗合操四次此次在草橋操演
 大閲令在南苑操演具奏奉
㫖此次操演在兵丁既有照常甲胄射箭之役其春秋
[179-5b]
 二季四次操演止令春秋一次擐甲每月操演著在
 各旗教塲如尋常止操演排列進退不必屬櫜鞬止
 令帶弓骲箭於會操處簡選佳者令其騎射奬勵平
 常者申飭即如爾等去年合操收兵時止顧向左而
 右翼遂曠豈非兵丁不熟練之故乎再草橋操演不
 免踐踏簡親王牧塲草橋與南苑逺近相似又不妨
 踐踏即馬匹逸失亦易尋覓嗣後著在新衙門西北
 隅曠地操演八旗合操時上三旗著在内尚茶備茶
[179-6a]
 頒賜各旗令該王公備茶頒給○雍正十年
諭自古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是以帝王之治
 天下未有不以武備為先務者而兵丁之演習武藝
 亦未有不勤加訓練而能有成者從來士農工商各
 習一業茍不專心竭力則其業必不精况兵丁所司
 者皆戰鬭之事彎弓挟矢冒鏑衝鋒非膂力剛強不
 能披堅執銳非技藝嫻熟不能克敵宣威奈何怠惰
 茍安虚度嵗月不思國家設兵之本意不念己身專
[179-6b]
 司之職業乎國家承平日乆人人耽於安逸武備漸
 覺廢弛今當邉陲用兵之際是以降㫖令勤操演又
 念操演之兵若仍令其直班則其力難兼顧而功夫
 亦有間斷是以不令直班俾得專心訓練又復給以
 飯銀資其日用無非體䘏爾等之勤勞也爾等各宜
 勉力學習如騎射長槍之類必令純熟精強以成國
 家之勁旅以柔弱怯懦為耻以安逸華麗為戒人之
 力量用則日增不用日减如出城操練之際正可演
[179-7a]
 習歩行又何必騎馬乘車徒多靡費若此等者一經
 察出必從重治罪欽此○又
諭八旗兵丁訓練甚為𦂳要若仍令直班則操演未有
 專功技藝難以純熟是以特加簡選令其每日操演
 分作兩班輪流當差然人果有上進之志何時不可
 黽勉何地不可學習即如爾等換班之時原可練習
 技藝雖直班之地不便演放槍礮而開弓角抵舞棍
 趨走等技藝在領班之大臣官員未甞不可訓練爾
[179-7b]
 等勿以未經入選操演自甘懦弱不勤加練習也欽
   此○又
諭八旗訓練之兵朕從前特降諭㫖鼓勵訓誨大臣官
 員等理宜將此諭㫖不時宣讀令兵丁記憶乃兵丁
 至今尚有未聞朕之諭㫖者著交與訓練兵丁之大
 臣及八旗都統等將朕所降諭㫖多行謄録於各旗
 操演及會操之處宣讀令兵丁聼聞其守衛及直班
 之處亦著張掛兵丁無事閒坐時著該管官教其熟
[179-8a]
 讀記誦兵丁熟習之後自互相砥礪各加奮勉而每
 日熟讀亦可學習國語如兵丁於半年後尚有不能
 記憶朕之諭㫖者將該管大小官員定行治罪欽此
   ○乾隆四年奏準八旗各營官兵合操按向例
   共用八千七百餘人若於四分之内减去三分
   在兩黄旗教塲可以操演嗣後於每年春季將
   本旗各營官兵合於一處各於本旗教塲操演
   二次八旗各營官兵於鑲黄正黄二旗教塲合
[179-8b]
   操一次至秋季仰善窪操演之時奏眀日期將
   八旗各營官兵會於一處合操二次其隊伍號
   令官兵數目均如
 大閲之制詳見/兵部○七年
 諭聞八旗合操時該都統等皆在帳幕對坐閲㸔若
  不親入隊伍其進退之節何能熟練嗣後合操時
  令該都統等輪流親入隊伍操演欽此○十七年
   奏準八旗漢軍管領籐牌叅領四人散秩官驍
[179-9a]
   騎校各十有六人領催四十人籐牌兵八百名
   每年春秋二季四旗合操二次八旗合操一次
   若遇八旗會操
 大閲之年仍令守䕶礮位入隊操演○又
 諭朕㳟閲
太宗文皇帝實録内載崇徳元年十一月癸丑日
上御翔鳯樓集諸親王郡王貝勒固山額貞都察院官
命𢎞文院大臣讀大金世宗本紀
[179-9b]
上諭衆曰爾等審聼之世宗者䝉古漢人諸國聲名顯
 著之賢君也故當時後世咸稱為小堯舜朕批覽此
 書悉其梗槩殊覺心往神馳耳目倍加眀快不勝嘆
 賞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眀可垂乆逺至熈宗合
 喇及完顔亮之世盡廢之躭於酒色盤遊無度效漢
 人之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孫
 仍效漢俗豫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
 悉遵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雖垂訓如此後
[179-10a]
 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至於哀宗社稷傾危國
 遂滅亡乃知凡為君者躭於酒色未有不亡者也先
 時儒臣巴克什逹海庫爾纒屢勸朕改滿洲衣冠效
 漢人服飾制度朕不從輒以為朕不納諫朕試設為
 比喻如我等於此聚集寛衣大袖左佩矢右挾弓忽
 遇碩翁科羅巴圖魯勞薩挺身突入我等能禦之乎
 若廢騎射寛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後食與尚左手
 之人何以異耶朕發此言實為子孫萬世之計也在
[179-10b]
 朕身豈有更變之理恐日後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
 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我國士卒初有幾何因嫻於
 騎射所以野戰則克攻城則取天下人稱我兵曰立
 則不動揺進則不囘顧威名震懾莫與争鋒此番往
 征燕兵出邉我之兵威竟為八大臣所累矣故諭爾
 等其謹識朕言欽此朕每敬讀
聖謨不勝欽凛感慕惟深國家開創之時我
祖宗躬親勞瘁勤求治理矩矱相傳罔敢渝越以立萬
[179-11a]
  世之丕基至於今咸受無疆之福者皆仰遵
眀訓所致也我朝滿洲先正遺風自當永逺遵循守而
  勿替是以朕常躬率八旗臣僕行圍較獵時時以
  學習國語熟練騎射操演技勇諄切訓誨無非率
  由舊章期以傳之奕&KR1124永綿福祚惟是我
皇祖太宗聖訓所垂載在
實録若非刋刻宣示則累朝相傳之家法外廷臣僕何
  由共悉且自古顯謨令典多泐之金石曉諭臣工
[179-11b]
  我
皇祖太宗之睿聖時申誥誡昭示來兹益當敬勒貞珉
  永垂法守著於紫禁箭亭御園引見樓及侍衛教
  場八旗教場各立碑刋刻以昭朕紹述推廣至意
  俾我後世子孫臣庶咸知滿洲舊制敬謹遵循學
  習騎射嫻熟國語敦崇淳樸屏去浮華毋得稍有
  怠惰式克欽承
彝訓兾億萬世子孫共享無疆之庥焉欽此○十八年
[179-12a]
 諭騎射國語乃滿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務朕今嵗校
  閲京城世爵其射箭尚可觀及人材英俊者已施
  恩選取侍衛並分在各處令其學習行走其射箭
  甚劣不堪教化者察眀革職别行承襲至各省駐
  防亦皆有世爵若不教訓騎射國語伊等近於素
  餐安逸之習必致學為不善著各省將軍都統等
  將伊等不時教導務使騎射優嫻國語純熟如有
  教訓不化騎射甚劣者該將軍都統等即指名叅
[179-12b]
  奏革職别行承襲欽此
   一官兵較射順治年間定每月初二初六十二
   十六二十二二十六等六日較射春秋各甲胄
   歩射二次騎射二次○又定每年較射於七月
   十六日起至次年四月十六日止若逢閏七月
   即於閏七月十六日起恭遇
 萬夀聖節及封印日期皆暫停較射○雍正五年覆
   準每月初四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等
[179-13a]
   六日定為八旗驍騎營較射之期是日停止會
   議令該都統等親往較閲○八年奏準操演之
   日若遇有應奏之事每旗於副都統内輪班存
   留一人親詣教場較閲除出差直班實有事故
   外官員一二次不到申飭記過三次交部議處
   兵丁一二次不到鞭責示懲三次責革該都統
   等若不親詣教場或有徇庇官兵者察出一並
   議處○乾隆六年議準每年春秋二季官兵擐
[179-13b]
   甲胄歩射二次該旗議定日期咨報兵部聼部
   稽察其春秋二季演習馬射由兵部定期通行
   官兵内有年逾六旬者免馬射○十一年奏準
   官兵較射之日該都統等遇奏事及㑹議者均
   留副都統前往較閲不得委叅領代往並令該
   旗將較射大臣職名先期送稽察該旗御史聼
   御史親往察㸔如不遵定例即行叅奏○十八
   年議準八旗官兵習射既有該都統等及御史
[179-14a]
   公同監視兵部復委官不時稽察其嵗終造册
   送部之例停止
   一操演火器康熈二十八年奏準每年秋季由
   兵部具奏八旗漢軍於蘆溝橋演放槍礮操演
   隊伍於九月初一日八旗各運大礮十位至蘆
   溝橋於橋西每旗立槍營礮營各一每旗都統
   或副都統一人率叅佐散秩官驍騎校兵丁礮
   手前往行文工部修飾礮車並闗支火藥火繩
[179-14b]
   木牌每日早八旗各放礮百出記打牌中的數
   目計一月飯後列陣演放進歩連環槍礮餘暇
   演槍打牌計半月先囘凡赴橋兵丁礮手均豫
   支九月兵餉為整装及盤費開操第一日由太
   常寺奏除都統一人承祭餘八旗或都統副都
   統率叅佐官校隨班行禮祭畢乃發礮開操越
   十日兵部奏請遣兵部堂官一人驗操是日豫
   設采棚於八旗之中在橋都統叅領均先赴礮
[179-15a]
   場場官校導引兵部堂官過橋聲礮三至礮場
   衆迎入采棚兵部堂官正坐都統副都統兩旁
   列坐叅佐皆兩旁侍立傳令乃放礮各十出兵
   部司官筆帖式分驗各旗均記載中的數目放
   礮畢乃各乘馬官校仍前導都統隨行至將臺
   叅佐豫列陣於臺前兵部堂官登將臺都統副
   都統叅佐官校各入本旗隊伍傳宣官於臺下
   執令旗傳開操乃鳴海螺嚴鼓而進鳴金而止
[179-15b]
   槍礮均演九進十連環畢乃收陣鳴螺而還仍
   立原處以候再操演畢兵部堂官以閲操具題
   復
 命○雍正四年奏準每三年一次赴蘆溝橋槍礮均
   操演一月其赴橋之驍騎校兵丁等每日應用
   火藥火繩鉛鐵子木牌支杆帳房該旗先期移
   咨工部領取竢囘
  京之日帳房仍繳還工部○十二年覆準八旗漢
[179-16a]
   軍驍騎操演鳥槍每年春季於二月十六日起
   秋季於八月十六日起各操演四十五日本翼
   四旗仍合操二次每日每兵演鳥槍三出每出
   用火藥二錢烘藥二釐每季每兵用火藥一斤
   十二兩烘藥二錢七分火繩二條每季演標準
   三次每次用鉛子三枚每季每兵用鉛子九枚
   每旗木牌五面均移文工部支領操演之日該
   旗㪚秩官員均詣教場閲㸔其居住新營房兵
[179-16b]
   丁亦照驍騎營每季操演鳥槍所需火藥等項
   由管理新營房叅領呈該旗都統轉咨工部支
   領○乾隆元年奏準重修徳勝門外既濟廟以
   祀礮神八旗漢軍輪流直年嵗於春秋仲月上
   丙日設羊一豕一果品酒醴致祭豫移文火器
   營總統並八旗漢軍都統是日蟒袍補服詣廟
   行二跪六叩禮祭品由直年旗備辦○五年
 諭八旗漢軍赴盧溝橋操演槍礮定例三年一次於
[179-17a]
  九月内舉行兵丁人等雖豫領本月分錢糧但家
  中養贍與在橋日費不能兼顧未免拮据今届操
  演之期朕心㴱為軫念著照訓練營舊制賞給一
  月飯銀應用帳房亦照例赴工部闗領事竣繳部
  俾營伍整齊以肅觀瞻嗣後三年一次赴蘆溝橋
  操演皆照此例行欽此○又定每三年蘆溝橋操
  演槍礮每翼
 欽㸃都統副都統各一人率領官軍赴橋操演○八
[179-17b]
   年議準八旗漢軍三年一次演放槍礮由兵部
   具奏令八旗漢軍運礮至蘆溝橋於九月初一
   日起操演一月由鑲黄旗漢軍都統會同各旗
   列銜奏請
 簡命都統副都統各二人前往監視管理槍營每旗
   叅領一人散秩官驍騎校各五人隨纛聼差散
   秩官各一人管鹿角驍騎校二人每佐領下領
   催二名鳥槍兵十有五名棉甲兵三名鳥槍兵
[179-18a]
   每名領火藥三斤十兩烘藥五錢八分火繩四
   條鉛子四十五枚管理礮營每旗叅領散秩官
   驍騎校與槍營同每佐領下領催一名兵五名
   每旗礮手除直班外皆令前往每旗礮十位藥
   信五十根火繩五十條木牌三十面支杆六十
   根火藥烘藥鉛彈鐵子數目視礮大小合計出
   數備往每旗委管火藥官二人先期運礮前往
   於九月初一日黎眀祭礮畢儀詳/禮部樹的於百弓
[179-18b]
   之地每礮日放十出兵部閲操之日每旗演放
   百出演礮畢槍礮合操其金鼓號令一如
 大閲之制○十八年定開操祭礮日八旗漢軍都統
   皆令前往承祭祭畢留㸃出之都統等操演餘
   還
  京
   一演習歩獵康熈二十一年題準每季畋獵三
   次春季定於三月秋季定於九月冬季定於十
[179-19a]
   二月每次八旗滿洲䝉古每旗簡叅領或賢能
   官一人委署營總每叅領簡散秩官三人驍騎
   校一人散秩官内簡一人委署叅領每佐領撥
   驍騎四名兩佐領合撥領催一名其撥出領催
   之佐領準扣除驍騎一名八旗漢軍共簡總領
   都統一人每翼副都統一人每旗簡叅領或賢
   能官一人委署營總每叅領簡散秩官驍騎校
   各二人散秩官内簡一人委署叅領每叅領撥
[179-19b]
   領催二名每佐領撥驍騎二名其簡委時部院
   司官一例簡委○雍正八年奉
㫖歩行較獵甚為善事人人既得學習而於行圍之道
 亦得嫻熟每年較獵一次不若多演數次為佳嗣後
 於初冬歩圍時每旗令行圍二三次其行圍之時著
 各該都統等親身率往於前一日奏聞每圍令侍衛
 尚虞處鷹房執事人或二十名或三十名同往○乾
   隆六年議準八旗歩圍每年初冬時演習二次
[179-20a]
   或三次當月旗今歸直/年都統㑹同八旗擬定日期先
   期具奏每佐領下委領催一名驍騎三名官員
   臨期酌委並令該都統等親身率往
   一演吹海螺每年兵部行文八旗春季於二月
   十五日起三月初一日止秋季於七月十五日
   起八月初一日止各於本旗城門上吹演兵部
   委官稽察
[179-21a]
   八旗都統
    授官
   一授官通例順治初年定八旗都統副都統統
   領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均由兵部開列具題
   補授詳見/兵部守衛
陵寢總管翼領白塔監守信礮總管犧牲所所牧黒龍
   江吉林管水手官皆繋八旗公中升補之闕均
   由兵部引
[179-21b]
 見補授在
  京驍騎叅領以下官駐防協領以下官由各旗引
 見補授前鋒䕶軍叅領以下官由各該統領引
 見補授詳見前鋒/䕶軍統領五品以上咨兵部月終彚題六品
   以下官咨兵部注册其駐防領催升補驍騎校
   附入月終彚題○又定裁汰告假及縁事應降
   應革各官㳟遇
 恩赦免議又本案審虚開復或奉
[179-22a]
 㫖以該員叅處之案本屬寃抑復還原職者均準接
   算前俸所有即升加級紀録均準隨帶如並非
   本案開復及業經縁事降革奉
 㫖起用人員槩不準接算前俸所有即升加級紀録
   均不準隨帶䕶軍驍騎等升補其食餉年分亦
   準接算○又議準八旗勲舊佐領世管佐領員
   闕限三十日辦結若有争告應行察覈限内不
   能完結者先行選人奏請署理叅領副叅領公
[179-22b]
   中佐領員闕限二十日辦結駐防各員闕及襲
   爵來京者以人文到日為始限二十日辦結以
   上正限二十日者給餘限十日正限三十日者
   給餘限十五日如有行察調取及患病服制事
   故不能依限完結將情由行知稽察衙門察覈
   仍速辦注銷○乾隆四年議準每旗滿洲䝉古
   漢軍各武職該都統於直班奏事之日遇有引
 見人員以叅領副叅領印房理事官佐領共十人一
[179-23a]
   同引
 見謂之侍班如無引
 見人員竢至下班新補官亦照此例惟佐領内兼文
   武職任大員與
 御前侍衛
  乾清門侍衛及叅佐領兼部院司官者不在侍班
   之例○五年議準八旗四品以下官引
 見記名兼有軍政卓異或年乆軍前効力者遇應升
[179-23b]
   員闕按其品級列名奏補如記名未卓異在任
   未乆未在軍前効力者遇應升擬正以軍政卓
   異未記名之人擬陪次將在任年乆軍前効力
   未記名之人一并列名如無軍政卓異之人將
   年乆軍前効力之人擬陪引
 見補授其記名人員已經升轉即將從前記名之處
   報部注銷升任後復於新任記名者仍照記名
   之例升用○六年議準官兵内從前有出征隨
[179-24a]
   圍未經升用縁事降革復行録用者遇升選時
   出征隨圍準其通論若已經升用縁事降革復
   行録用者不準通論○七年議準出征官兵得
   列等次者一經升用將等第報部注銷列二等
   注册者遇選用時將記名之處繕入名籖具奏
   升用後亦即注銷○八年奏準凡論食俸餉年
   分繫自㓜承襲世爵佐領者以食俸之年為始
   繫自㓜補教養兵者以十六嵗為始○又奏準
[179-24b]
   由
  京城補授吉林等處官年滿保送注册應升者該
   旗行取來京與應升之人一同引
 見補用如未經補用囬任後復遇應升則停其行取
   繕名籖奏補如囬任已過一年仍行咨取○十
   三年奏準
  盛京邊門要任必須才力幹練之人如遇該員才
   具平庸不能勝任者即不論本旗本翼選取能
[179-25a]
   員具奏調補毋庸送京引
 見迨後員闕仍歸本旗選補至城守尉協領繫專城
   大員如遇調補均令送京引
 見○十六年奏準記名旗員内如有人品平庸者該
   管大員具奏將記名册注銷其侍班人員於該
   旗奏事之日别項引
 見人少將侍班十人引
 見如人多即行停止該都統等酌量務於一年内引
[179-25b]
 見一次至前鋒叅領等侍班一二年輪一次仍照舊
   例行○二十年奉
 㫖各省城守尉協領及各地方總管等官應各該旗
  簡選補授者由本旗引見如應八旗公補向由兵
  部引見辦理殊未畫一見今有直年都統辦理八
  旗事務則此等公中簡選之旗員理應直年都統
  引見嗣後應各該旗簡選補授者仍著本旗引見
  其公中簡選者著直年都統引見兵部引見著停
[179-26a]
  止
   一補授叅領順治初年定滿洲䝉古叅領員闕
   以佐領郎中員外郎歩軍協尉前鋒侍衛一二
   三等侍衛䕶衛子以下雲騎尉以上世爵官擬
   正陪具題補授漢軍叅領員闕以佐領郎中員
   外郎歩軍協尉子以下雲騎尉以上世爵官擬
   正陪具題補授○雍正三年奏準叅領員闕以
   副叅領五人不分正陪按其年分通行列名引
[179-26b]
 見簡補其佐領以下各官毋庸開列○乾隆元年奏
   準八旗滿洲叅領員闕照宗室侍衛等補授䕶
   軍叅領例行文領侍衛内大臣及宗人府將近
   支宗室侍衛鎮國將軍以下奉恩將軍以上簡
   選咨送與副叅領一同引
 見簡補
   一補授副叅領康熙四十年増設八旗委署叅
   領毎叅領各一人以八旗世爵親軍前鋒䕶軍
[179-27a]
   驍騎諸校及歩軍尉簡選引
 見委署○雍正元年
諭每叅領下向止叅領一人因不敷用是以各委署一
 人昨議政大臣奏稱䕶軍校驍騎校繫微末之員不
 稱管束之任停其委署等語其説亦是今將委署叅
 領即作為五品副叅領嗣後副叅領員闕仍將䕶軍
 校驍騎校一并簡選引見若叅領副叅領奉有差遣
 别行奏請委署如此則責任專而管轄得力旗人升
[179-27b]
 轉之途亦不至壅滯至見有之委署叅領應分别優
 劣優者即授為副叅領其餘令各囬原任欽此○十
   二年奉
㫖副叅領作為四品○乾隆元年奉
 㫖從前䕶軍校驍騎校均升副叅領委署叅領今副
  叅領作為四品委署叅領業經裁汰而䕶軍校驍
  騎校之升闕甚少嗣後副叅領員闕將䕶軍校驍
  騎校與應升各官一同奏請引見○六年奏準滿
[179-28a]
   洲䝉古漢軍副叅領員闕由該旗以印房理事
   之佐領及世爵内遴選正陪二人並於驍騎校
   内遴選一人一同引
 見簡補○七年奉
 㫖副叅領員闕將驍騎校一同引見少屬越等嗣後
  補授副叅領之驍騎校著在外備用將擬正陪之
  人引見如應升人員内不得其人再令驍騎校引
  見○十七年議準嗣後印房六品官驍騎校於副
[179-28b]
   叅領等員闕仍照例簡選升補外其七八品官
   均不得越次保舉○十八年奏準補授副叅領
   八旗辦理殊不畫一嗣後副叅領員闕將印房
   理事之佐領世爵並應升各官遴選引
 見補授其簡選驍騎校之處停止
   一世襲佐領順治初年定八旗滿洲䝉古漢軍
   世襲佐領員闕其子孫不論有官無官及年嵗
   未滿均得與擬正陪具題補授○雍正元年奉
[179-29a]
㫖補授世襲佐領若有應行列名而不列名者於家譜
 本名之下注眀情由○三年奉
㫖嗣後八旗世襲佐領家譜内著將原立佐領人之子
 孫按其名數盡行開入如一譜不能盡書即繕兩譜
 具奏○又奉
㫖八旗世襲佐領凡應列名之人如遇患病縁事一切
 情由均於本人名下注眀○四年議準原管佐領世
   管佐領内如有年老衰庸不能辦事者引
[179-29b]
 見休致於本人子弟及近族人内遴選奏補如本族
   無人其佐領繫祖父宣力所得不便革除者於
   該旗内簡選才能之人引
 見兼管此等兼管之人叙功治罪與佐領同○七年
諭凡原管佐領雖經異姓管理數次遇員闕仍應於原
 立佐領人之子孫内遴選補授如本族一時不得其
 人再於該旗應升人内選補竢原管佐領人之子孫
 長成仍行歸還如此方為允協永著為例欽此○十
[179-30a]
   一年奉
㫖嗣後家譜所載正陪人員内有見在軍前者均於各
 名下注眀○十二年覆準八旗擬補世襲佐領將出
   闕人之子孫簡選擬正若無子孫於親兄弟内
   簡選擬正近族内簡選一人擬陪仍於有分宗
   支内每支簡選一人通行引
 見簡補○乾隆元年
 諭八旗專管佐領及佐領下人等彼此争訟不息是
[179-30b]
  以
皇考特降
諭㫖交内閣㳟察
實録定為原管佐領世管佐領業經傳行八旗再此内
  或别有情由其心不服者令將縁由聲眀於雍正
  九年已降
㫖通行曉示迄今數載鑲黄旗都統始行察奏則别旗
  仍有似此者亦未可定今若不覈定則爭訟將無
[179-31a]
  底止著總理事務王大臣察辦如何永著為例定
  議具奏欽此遵
 㫖議準八旗原管佐領世管佐領其原得佐領縁由
   並佐領下人原繫何處人編入此佐領均覈眀
   造册自佐領以下至兵丁閒散均開列姓氏於
   本名下畫押該旗彚總具奏將畫押册籍鈔録
   三本一本存本旗公署一本存兵部一本兵部
   鈐印交該佐領收貯以備稽考如日後再有爭
[179-31b]
   告之人即覈對原册將爭告之人送部治罪佐
   領襲替時將新襲人姓名增注於册本旗族長
   亦别造一册存貯其族長更換時仍行交代該
   旗於嵗終將各佐領族長等存貯之册㸃驗若
   有遺失損壊私行改竄者本人交部治罪仍將
   將原册較對更正○三年
 諭向來八旗補授佐領並無家譜由該旗大臣分别
  簡選具奏補授續因旗下大臣辦理不免偏執是
[179-32a]
  以定有家譜迨既有家譜之後仍將不應補之人
  列入其應補之人轉致刪除且其佐領根由終未
  眀悉夫八旗佐領根由若不詳察定議日後終不
  免於爭訟是以降㫖令王大臣辦理今八旗議奏
  家譜其原管佐領或繋功臣帶來所屬人丁編為
  佐領或因功績茂著賞給人丁編為佐領此等佐
  領員闕原立佐領人之子孫不論曾否管過佐領
  均應有分原立佐領人之親兄弟雖曾管過佐領
[179-32b]
  其子孫不準得分世管佐領或繫將帶來之人編
  為佐領令其承管者或初編佐領時即經管理後
  積有數軰作為世管佐領者又有分編佐領時即
  令承管者此等佐領原立佐領人之子孫準擬正
  其餘管過佐領人之子孫酌其譜系逺近並管理
  次數有應得擬正之分應得擬陪及擬備之分者
  又原立佐領人之子孫念分不應得之族人繫一
  祖所出請一并得分或其本支内已有佐領將别
[179-33a]
  佐領讓給無佐領之支或每支各管一佐領再補
  授佐領内有將出闕人之子孫擬正原立佐領人
  長房之子孫擬陪若出闕之人並無子孫將原立
  佐領人長房之子孫擬正或次房之子孫擬正長
  房之子孫擬陪至於家譜或將有分之人開入或
  不論有分無分一並開入將情由旁注之處均未
  議及又原立佐領内有滋生之佐領補授時有於
  原立佐領黏寫黄籖亦有於滋生佐領黏寫黄籖
[179-33b]
  辦理亦未畫一今清理佐領根源原期永為定例
  若不詳悉日後終不免於紛爭旗下大臣遵行亦
  難著原辦理之王大臣逐一詳覈具奏此外别簡
  王大臣將所奏之佐領詳細較閲分别正陪備用
  之分應否載入家譜及如何黏籖之處分晰詳議
  畫一辦理並將八旗承襲世爵鈔録家譜一同定
  議具奏欽此遵
 㫖議準承襲原管佐領繫原立佐領人之長房子孫
[179-34a]
   管理佐領員闕以出闕人之子孫擬正别房管
   過佐領人之子孫擬陪出闕之人或無嗣或獲
   罪其子孫例不應補仍於長房之别支遴選擬
   正别房之子孫管理佐領員闕以出闕人之子
   孫擬正長房之子孫擬陪出闕之人或無嗣或
   獲罪其子孫例不應補即於長房之子孫内擇
   無佐領之支遴選擬正其出闕之支與其餘族
   人通行遴選擬陪並列名擬備又原立佐領人
[179-34b]
   之子孫有奉
 㫖將佐領按支分給者各自按支承襲又原立佐領
   人之子孫衆多奉準每支各選一人者員闕按
   支遴選不分正陪一同引
 見候
 㫖簡補又原立佐領人之長房子孫願讓與次房擬
   正陪承襲者察繫管過此佐領之子孫始準讓
   給又原立佐領人之子孫無嗣繼族人為嗣者
[179-35a]
   其族人之子孫得與正陪之選若繼異姓為嗣
   者不準又原立佐領人無嗣未曽繼立者員闕
   以親兄弟之子孫次及親伯叔之子孫不論曽
   否得過佐領一例得與正陪之選伯叔祖之子
   孫雖經管過佐領不準與選其兩三佐領同在
   一支者員闕以無佐領之支擬正出闕之支擬
   陪兩姓互管一佐領者同兩支各管一佐領者
   以出闕人之子孫擬正彼一支擬陪兩支之族
[179-35b]
   人列名兩姓各管一佐領者同三姓四姓互管
   一佐領者出闕人之子孫擬陪各姓通行遴選
   擬正及列名承襲專管佐領繋原立佐領人之
   子孫管理佐領員闕以出闕人之子孫擬正管
   過此佐領人之子孫擬陪族人列名備選若繫
   原立佐領人伯叔兄弟之子孫管理佐領員闕
   仍以原立佐領人之子孫擬正出闕人之子孫
   擬陪族人列名備選餘與原管佐領同承襲世
[179-36a]
   管佐領原立佐領人無嗣未曽繼立者員闕以
   親兄弟之子孫承襲無親兄弟子孫次及親伯
   叔之子孫無親伯叔子孫次及近族不論曽否
   管過佐領者均得擬正擬陪若原立佐領人無
   嗣有親兄弟之子孫未獲承襲經親伯叔之子
   孫承襲者其員闕以親兄弟之子孫擬正其親
   伯叔之子孫亦得與選至伯叔祖之子孫曾伯
   叔祖之子孫管過此佐領者準其擬陪髙祖以
[179-36b]
   上以及逺族管過此佐領者準其列名均不得
   擬正又原立佐領人之子孫願讓與伯叔兄弟
   以及逺族之人擬正陪承襲者不論曾否管過
   佐領皆準讓給又原立佐領人之子孫因本支
   内已有佐領可襲於别支佐領分雖應得願不
   與選者亦聼又一族人編成之佐領出闕人之
   子孫擬正其餘族人通行擬陪列名餘與原管
   佐領同八旗察哈爾奉天等處原管專管世管
[179-37a]
   佐領員闕均照此例辦理○又議準佐領獲罪
   除犯十惡及軍機得罪者雖遇
 恩赦其子孫亦不得承襲外其餘情罪尚輕者子孫
   仍準承襲其不準承襲之人奉
 㫖復加録用或從發遣處放還及於辛者庫即内管/領下食
   月米/人放出者其子孫照常開列又獲罪人子孫
   既不準承襲别支又無應襲之人察繫陣亡之
   子孫該旗具奏請
[179-37b]
 㫖○六年奏準世管佐領出差有逾半年者於該佐
   領之本族官員内簡選一人引
 見署理如本族内無應署之人於該旗内簡選一人
   引
 見署理○十七年奉
 㫖世管佐領員闕其應襲之子孫有在拉林阿爾楚
  哈地方種地者若分應擬正照例咨取來京引見
  止繫擬陪列名可於在京分所應得之人内選取
[179-38a]
  如再不得人將種地人列名進呈不必行取來京
   一補授公中佐領順治初年定八旗滿洲䝉古
   漢軍公中佐領員闕以公侯伯大學士尚書都
   統以下䕶軍驍騎校以上官擬定正陪具題補
   授○雍正元年議準八旗察哈爾世管佐領下
   滋生人丁編為公中佐領者遇員闕以該佐領
   應升之官並滋生此佐領之原佐領下應升各
   官通行選補又巴爾虎公中佐領員闕於該佐
[179-38b]
   領應升官内選補出闕之人有軍功者其子孫
   得與選○四年奉
㫖公中佐領員闕與原管世管佐領不同䕶軍校驍騎
 校乃六品微員選補佐領未免逾越嗣後以該旗大
 員引見補授○又奏準奉天府屬公中佐領員闕以
   應升之人擬正其原管佐領人在任實能稱職
   其子又曽効力者準以一人擬陪如無合例之
   人止將應升之人保送在
[179-39a]
  京該旗選一人擬陪○又覆準佐領不得兼散騎
   郎○八年覆準諸王屬下公中佐領員闕先盡
   該王屬下品級相當之官擬補如不得其人即
   於該旗應升官内選補○十一年奉
㫖公中佐領員闕如將大臣補授則職任事繁無暇盡
 心辦理佐領事務仍在應升官内選補庶幾有㿽如
 不得人再將大臣引見○又奏準佐領不得兼任歩
   軍尉○十二年奉
[179-39b]
㫖佐領職任甚屬𦂳要向因大臣兼管或致本旗大臣
 瞻徇掣肘是以降㫖令於世爵或對品或應升官内
 選補並無永不令大臣兼管之㫖今該旗既不得應
 補之人即應奏眀仍著大臣兼管何得將驍騎校等
 越次擬補不但品級相懸且無超羣軼衆之材又無
 出兵効力之處何所見而如此辦理甚屬錯誤著再
 行辦理具奏并將此㫖傳諭八旗知之○乾隆元年
   奉
[179-40a]
 㫖公中佐領員闕有經一姓管理數軰者遇員闕將
  其子孫簡選與應升各官一同引見○六年奏準
   公中佐領員闕以本旗不兼佐領之三品以下
   五品以上文武官及世爵遴選四五人引
 見補授○又奏準公中佐領出差有逾半年者於該
   旗應授佐領之人及各處咨送人員内簡選如
   不得其人於見任佐領内簡選引
 見署理○十五年奉
[179-40b]
 㫖從前公中佐領員闕將大臣一同引見雍正年間
  因
皇考曽降諭㫖大臣職務繁多無暇辦理佐領之事仍
  令簡選官員補授庶於事務有益如不得人再將
  大臣引見從此即不將大臣引見此皆未眀所降
諭㫖之意大臣無暇辦理佐領之事者特指職務繁多
  之大臣而言非凡為大臣皆不得補授佐領也且
  佐領之職管束教訓一佐領之人與其令職官兼
[179-41a]
  管不如令大臣兼管更屬有益雖職務繁多之大
  臣無暇兼管其事簡之大臣兼管佐領何不可之
  有若以身為大臣不便兼管佐領何以原管世管
  佐領又有兼管者嗣後八旗公中佐領員闕各該
  旗將事簡未兼部務之大臣簡選引見如不得其
  人再將應升官引見
   一補授驍騎校順治初年定滿洲䝉古驍騎校
   員闕以六品七品八品官前鋒䕶軍領催驍騎
[179-41b]
   選補漢軍驍騎校以六品七品八品官領催驍
   騎選補○康熙二十五年奉
㫖承襲雲騎尉之驍騎校仍留驍騎校任遇應升時照
 雲騎尉品級升用○雍正三年奉
㫖凡驍騎校員闕定例於本佐領下選補嗣後如遇本
 佐領下無可補之人著請㫖於該旗簡選引見補授
   ○五年奉
㫖補授䕶軍校驍騎校列名人員倘於引見時有患疾
[179-42a]
 者不妨少待若為日既乆即将姓名繕名籖入於引
 見人内聲明情由具奏如此則可不致於壅滯矣○
   六年奉
㫖八旗補授䕶軍校驍騎校時於本佐領下簡選前鋒
 䕶軍執事人等十人照常擬定一正一陪引見其餘
 八人在外備用若所擬正陪内無可用者即引見擬
 備之八人如本佐領下不得可用之人於該旗簡選
 補授者仍照常擬二人引見○乾隆四年覆準漢軍
[179-42b]
   驍騎校員闕由該旗於本佐領下領催内簡選
   正陪二人引
 見補授如領催内不得其人將該佐領下出征効力
   年乆之驍騎與領催等一同簡選三四人引
 見如本佐領下不得其人即於該旗簡選領催驍騎
   擬正陪二人引
 見補授○十八年議準八旗驍騎校員闕擬定正陪
   二人引
[179-43a]
 見其在外擬補之八人皆行停止
   一補授城門吏順治初年定城門吏員闕以前
   鋒䕶軍領催驍騎補授○乾隆元年覆準城門
   吏職任緊要遇員闕應令該旗於前鋒䕶軍驍
   騎内遴選正陪引
 見補授
   一補授信礮官順治初年定信礮總管員闕由
   八旗滿洲都統於輕車都尉輕車都尉品級官
[179-43b]
   騎都尉騎都尉品級官監守信礮官内簡選十
   人送兵部引
 見補授監守信礮官員闕由該旗都統等於騎都尉
   雲騎尉䕶軍校驍騎校六七八品官内簡選正
   陪引
 見補授○乾隆十八年議準信礮總管員闕由兵部
   於送到應升各官内簡選二三人引
 見○二十年奉
[179-44a]
 㫖補授信礮總管令八旗直年都統等引見
   一補授犧牲所所牧康熙二十四年議準犧牲
   所所牧員闕向由漢軍廕監生内簡選考試籖
   補今應改用滿洲人員由兵部行文八旗滿洲
   都統於騎都尉雲騎尉内選年力富强者毎旗
   咨送一人引
 見補授○乾隆十八年議準所牧員闕由兵部於各
   旗送到人員内簡選二三人引
[179-44b]
 見○二十年奉
 㫖補授犧牲所所牧令八旗直年都統等引見
   一補授守䕶
陵寢官順治年間定總管員闕以
陵寢翼領驍騎叅領并男以下世爵開列十人題補翼
   領員闕按翼於二等侍衛䕶軍驍騎副叅領佐
   領内遴選数人由兵部引
 見補授防禦員闕由該總管等將防禦之子弟及在
[179-45a]
陵之禮部贊禮郎内擇其勝任者保送引
 見補授如不得其人即令在京該旗於前鋒校親軍
   校䕶軍校驍騎校及七八品官内遴選題補○
   雍正五年覆準防禦員闕其子弟内如無咨送
   者於在
陵寢之贊禮郎内選人去得堪膺武職能管束者保送
   如無應送之人仍行文兵部交該旗以應升人
   員引
[179-45b]
 見補授○乾隆二年覆準
陵寢每處按翼増設驍騎校一人於該翼兵丁内選正
   陪送部交旗引
 見補授如本旗防禦員闕遇不應保送防禦子弟者
   即於驍騎校内簡選保送該旗將本旗應升人
   員擬陪引
 見補授○五年奏準
陵寢防禦員闕如原官果繫累世守䕶已逾五十年者
[179-46a]
   準其選子弟一人保送如無合例之人不準保
   送○七年議準
陵寢總管員闕於一等侍衛前鋒䕶軍驍騎叅領内選
   数人引
 見其本處翼領列名請
 㫖䕶軍驍騎副叅領與前鋒侍衛品級相同亦準遴
   選引
 見補授翼領○九年議準翼領員闕以記名應升翼
[179-46b]
   領人員按翼開列十人引
 見所開十人内以卓異及辦事前鋒侍衛䕶軍副叅
   領印房副叅領二等侍衛佐領兼印房行走各
   官列於前前鋒侍衛各官列於後○十年奏準
   翼領員闕將本處防禦一人送部引
 見○十四年奉
 㫖
孝陵總管員闕翼領等皆繫應升之人且路不甚逺著
[179-47a]
  調取來京與應引見之人一同引見著為令遵
 㫖議準
東陵
西陵均離
  京不逺總管員闕將本處翼領調取來京一同引
 見至
  盛京
三陵距
[179-47b]
  京遥逺不便調取仍照舊例行○十八年議準
陵寢總管翼領員闕將本處送部之人引
 見補授如本處無合例之人準其於在京侍衛及八
   旗應升人員内簡選二三人引
 見補授餘仍照前例行○二十年奉
 㫖
陵寢總管翼領因繫八旗公中升補向由兵部引見嗣
  後改歸八旗直年都統等引見
[179-48a]
   一補授駐防協領順治初年定協領員闕以歩
   軍協尉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内選擬正陪
   題補○康熙二十七年奉
㫖嗣後駐防協領員闕停止該將軍坐名擬補著兵部
 選取外省應升之人交旗同在京應補人員引見補
 授○三十七年議準黒龍江等處協領以下驍騎校
   以上各員闕均於在京八旗人員内遴選才能
   之人補授○雍正元年議準協領員闕由該將
[179-48b]
   軍都統副都統等於叅領佐領内遴選一人擬
   正送部交與該旗都統將本旗應升之人一同
   引
 見補授○十年覆準協領員闕令該將軍都統等於
   本翼内遴選應升之人咨送○乾隆六年奏準
   滿洲䝉古協領員闕由該將軍等於本翼佐領
   内選一人擬正送部交旗該旗都統等於本旗
   前鋒侍衛䕶軍驍騎副叅領二等侍衛輕車都
[179-49a]
   尉佐領歩軍協尉信礮總管内選一人擬陪引
 見補授漢軍協領員闕由該將軍等於本翼叅佐領
   内選一人擬正送部交旗該旗都統等於本旗
   副叅領輕車都尉佐領歩軍協尉内選一人擬
   陪引
 見補授○七年奏準山海關協領員闕以本處佐領
   及永平府順義三河玉田三縣喜峯口冷口防
   守尉内簡選該副都統按旗按翼分别滿洲䝉
[179-49b]
   古將合例人擬正送
  京該旗照例選一人擬陪引
 見補授如該處無可保送之人即於在京人員内選
   擬正陪引
 見○二十一年奏準各省協領員闕止將該省保題
   之人引
 見在京都統不必簡選擬陪
   一補授駐防叅領順治年間定駐防叅領員闕
[179-50a]
   於歩軍協尉輕車都尉佐領騎都尉内選擬正
   陪題補○雍正元年議準駐防叅領員闕由該
   將軍等於本翼内選防禦一人擬正送部交旗
   該旗都統等於本旗輕車都尉佐領歩軍協尉
   騎都尉内選一人擬陪引
 見補授
   一補授城守尉順治年間定城守尉員闕以歩
   軍協尉輕車都尉佐領騎都尉雲騎尉選擬正
[179-50b]
   陪題補○乾隆六年奏準各省駐防將軍等所
   屬城守尉員闕由該將軍於本處佐領及世爵
   内選一人擬正送部交旗該旗都統等於本旗
   前鋒䕶軍驍騎各叅領一等侍衛各官内選一
   人擬陪引
 見補授○又奏準鄭家莊河南開封府城守尉員闕
   八旗公得選補由部行文八旗都統會同統領
   簡選前鋒䕶軍驍騎各叅領並行文領侍衛内
[179-51a]
   大臣簡選一等侍衛送部引
 見補授○又奏準德州城守尉屬鑲黄正黄两旗滄
   州城守尉屬正白鑲白两旗保定府城守尉屬
   正紅鑲紅两旗太原城守尉屬正藍鑲藍两旗
   如遇員闕两旗都統會同領侍衛内大臣統領
   於两旗前鋒䕶軍驍騎各叅領一等侍衛内簡
   選擬正陪引
 見其軍政卓異保舉記名之玉田順義縣等處防守
[179-51b]
   尉一同列名該都統等覈明繋两黄旗公補初
   次以鑲黄旗官擬正二次以正黄旗官擬正彼
   此輪擬正陪母相攙越各旗均照此例○七年
   奏準奉天城守尉員闕該旗不得勝任之人即
   照按翼簡選之例於該翼應升官内選才能之
   人送京引
 見○二十年奉
 㫖鄭家荘河南開封府城守尉因繫八旗公中升補
[179-52a]
  向由兵部引見今改歸八旗直年都統等引見
   一補授防守尉順治年間定防守尉員闕於輕
   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内選擬正陪題補其應
   两旗公補者輪流擬補○乾隆六年奏準順義
   縣防守尉屬鑲黄旗昌平州防守尉屬正黄旗
   三河縣防守尉屬正白旗良鄉縣防守尉屬正
   紅旗寳坻縣防守尉屬鑲白旗固安縣防守尉
   屬鑲紅旗采育里防守尉屬正藍旗東安縣防
[179-52b]
   守尉屬鑲藍旗玉田縣防守尉屬鑲黄正白两
   旗霸州防守尉屬正黄正紅两旗永平府防守
   尉屬鑲白正藍两旗雄縣防守尉屬鑲紅鑲藍
   两旗以上各處防守尉員闕由該旗都統會同
   領侍衛内大臣前鋒䕶軍統領於該旗前鋒侍
   衛䕶軍驍騎副叅領佐領二三等侍衛及軍政
   卓異保舉記名之德州各城防禦内遴選正陪
   引
[179-53a]
 見補授如應一旗專補於本旗内遴選正陪應两旗
   公補於两旗内輪選正陪○七年奏準牛莊蓋
   州二處防守尉於該屬佐領防禦及散秩官内
   簡選送
  京交旗引
 見補授
   一補授駐防佐領順治年間定駐防佐領員闕
   於歩軍尉騎都尉雲騎尉内擬正陪題補○雍
[179-53b]
   正元年議準駐防佐領員闕該將軍等於本翼
   内選防禦一人擬正送部交旗該旗都統等覈
   繫滿洲䝉古佐領於本旗三等侍衛藍翎侍衛
   歩軍協尉歩軍尉監守信礮官騎都尉雲騎尉
   及隨旗行走之五品官内選一人擬陪繫漢軍
   佐領於本旗歩軍副尉歩軍尉監守信礮官騎
   都尉雲騎尉及隨旗行走之五品官内選一人
   擬陪一同引
[179-54a]
 見補授○二年奉
㫖駐防佐領員闕經該將軍等令協領兼管者聲明縁
 由具奏母庸咨送來京○七年奉
㫖鄭家莊等處駐防官員闕將該處應升之人與在京
 應升之人一同遴選不論内外以材技較優者一人
 擬正一人擬陪○又議準鄭家莊佐領員闕該處於
   應升之防禦内遴選一人保送來京在
  京該旗於應升之三等侍衛藍翎侍衛輕車都尉
[179-54b]
   騎都尉歩軍尉各官内遴選該旗都統驗㸔或
   以在京一人擬正或以保送之人擬正總以才
   品優長爲㫁○乾隆七年奏準山海關佐領員
   闕將八城防禦簡選一人擬正送
  京該旗照例擬陪引
 見補授如無可以保送之人即將在京人員選擬正
   陪引
 見○十三年奏準
[179-55a]
  盛京八旗滿洲佐領若升本城協領即令兼佐領
   事務若不同城繫世管佐領令其子承襲繫公
   中佐領别行補用䝉古漢軍佐領升補協領均
   照此例至城守尉水師總管不準兼管佐領達
   乕里佐領不準滿洲兼管○二十一年奏準各
   省佐領員闕止將該省保題之人引
 見在京都統不必簡選擬陪
   一補授防禦順治年間定防禦員闕於騎都尉
[179-55b]
   雲騎尉䕶軍校驍騎校及六七八品官内選擬
   正陪題補○雍正二年奉
㫖各省領催經該將軍等保送引見其材技優長記名
 一二等以驍騎校用之人如遇防禦員闕著即補用
 母庸送部引見○七年議準鄭家荘防禦員闕該處
   於本翼驍騎校内遴選一人保送來京在京該
   旗於雲騎尉五六品官前鋒䕶軍驍騎校内遴
   選一人該旗都統等驗㸔或以在京之人擬正
[179-56a]
   或以保送之人擬正總以材技擾長為㫁不得
   與各省防禦以在京之人擬陪為例○十年覆
   準各省防禦員闕該將軍等於本翼遴選應升
   之人擬正保送在京仍選本旗之人擬陪○十
   三年覆準防禦員闕該將軍等於驍騎校内任
   滿三年無過者擬補如不得其人即將應升之
   人擬正咨送來京該旗於雲騎尉䕶軍校驍騎
   校六七八品官内選一人擬陪一同引
[179-56b]
 見補授○乾隆三年奉
 㫖升補防禦應將任滿三年騎射不能入選之驍騎
  校與未滿三年騎射嫻熟之驍騎校一同保送引
  見○四年奉
 㫖升補防禦該處無任滿三年之驍騎校即於未滿
  三年人員内選一人擬正保送引見○六年奏準
   駐防德州防禦四員鑲黄正黄旗各二人滄州
   防禦四員正白鑲白旗各二人保定府防禦四
[179-57a]
   員正紅鑲紅旗各二人太原府防禦四員正藍
   鑲旗旗各二人順義縣防禦二員属鑲黄旗昌
   平州防禦二員屬正黄旗三河縣防禦二員屬
   正白旗良鄉縣防禦二員屬正紅旗寳坻縣防
   禦二員屬鑲白旗固安縣防禦二員属鑲紅旗
   采育里防禦二員屬正藍旗東安縣防禦二員
   屬鑲藍旗玉田縣防禦二員鑲黄正白旗各一
   人永平府防禦二員鑲白正藍旗各一人霸州
[179-57b]
   防禦二員正黄正紅旗各一人雄縣防禦二員
   鑲紅鑲藍旗各一人以上防禦員闕該處於驍
   騎校内遴選或軍政卓異保舉記名者不論滿
   洲䝉古保送一人來京擬正在京該旗於雲騎
   尉六七八品官䕶軍驍騎校内選一人擬陪引
 見補授如本處無可保送之人行文該旗於在京應
   升人員内遴選正陪引
 見補授○又奏準
[179-58a]
  南苑防禦員闕由該旗於雲騎尉六七八品官䕶
   軍校驍騎校内選正陪引
 見補授○二十一年奏準各省防禦員闕止將該省
   保題之人引
 見在京都統不必簡選擬陪
   一補授駐防驍騎校順治年間定驍騎校員闕
   以前鋒䕶軍領催驍騎選補○雍正七年議準
   鄭家荘驍騎校員闕該處於應升之領催驍騎
[179-58b]
   内遴選一人保送來
  京在京該旗於七八品官親軍前鋒䕶軍領催驍
   騎内遴選一人該都統等驗㸔或以在京之人
   擬正或以保送之人擬正總視其材技優長為
   斷○乾隆元年奏準駐防德州驍騎校四員鑲
   黄正黄旗各二人滄州驍騎校四員正白鑲白
   旗各二人保定府驍騎校四員正紅鑲紅旗各
   二人太原府驍騎校四員正藍鑲藍旗各二人
[179-59a]
   玉田縣驍騎校二員鑲黄正白旗各一人永平
   府驍騎校二員鑲白正藍旗各一人霸州驍騎
   校一員屬正紅正黄兩旗雄縣驍騎校一員屬
   鑲紅鑲藍兩旗順義縣驍騎校一員屬鑲黄旗
   昌平州驍騎校一員屬正黄旗三河縣驍騎校
   二員屬正白旗良鄉縣驍騎校一員屬正紅旗
   寳坻縣驍騎校一員属鑲白旗固安縣驍騎校
   一員屬鑲紅旗采育里驍騎校一員屬正藍旗
[179-59b]
   東安縣驍騎校一員属鑲藍旗以上驍騎校員
   闕於該處領催驍騎内不論滿洲䝉古擇其効
   力年乆材技優長者擬定正陪呈送該旗引
 見補授此内霸州雄縣驍騎校繫應兩旗公補應先
   後輪擬正陪○五年覆準各省駐防滿洲䝉古
   漢軍領催由該將軍都統副都統等簡選材技
   優長曽經効力者以本處驍騎校額数為準多
   者不過四十人少者不過三十人豫保送部引
[179-60a]
 見恭候
 欽定記名發囘一等遇驍騎校員闕即行補用二等
   不論次序選才力出衆者補用倘記名之後有
   行止改易者咨部注銷竢用完之後再行豫保
   奉天各城驍騎校均照此例○十七年議準駐
   防領催停其豫保遇驍騎校員闕由該將軍簡
   選擬定正陪送部交旗引
 見如將擬正之人補授其擬陪之人應否準其記名
[179-60b]
   發囘題補㳟候
 欽定○十九年覆準福建廣東二省駐防領催仍照
   舊例豫保送部引
 見記名發囘以驍騎校題補其餘各省照定例擬正
   陪送
  京由旗引
 見補用○二十一年奉
 㫖直省記名領催人等皆繫補授驍騎校引見時記
[179-61a]
  名之人理宜闕出即行坐補若每次皆經奏明始
  行坐補轉致紛繁嗣後似此記名之人著該將軍
  等酌量闕出即行坐補著於歲底將坐補幾人彚
  報該旗轉奏
   一升補八旗察哈爾游牧各官康熙年間定游
   牧總管員闕以副管佐領輕車都尉騎都尉雲
   騎尉各官選擬正陪題補副管員闕以騎都尉
   雲騎尉及本處䕶軍校驍騎校選擬正陪題補
[179-61b]
   ○乾隆三年覆準八旗游牧總管員闕由該旗
   都統等同理藩院堂官於本翼一等侍衛前鋒
   䕶軍驍騎各叅領理藩院郎中各部䝉古郎中
   内遴選四人各注考語交該旗引
 見補授○五年奏準游牧副管員闕由該總管於本
   處子男輕車都尉及叅領内選一人擬正送京
   在京該旗於本旗輕車都尉騎都尉前鋒侍衛
   䕶軍驍騎副叅領歩軍協尉内選一人擬陪引
[179-62a]
 見補授游牧捕盗官員闕由該旗䝉古都統等於本
   旗前鋒䕶軍領催内遴選擬定正陪引
 見補授其効力勤慎五年無過者該總管出具考語
   送旗注册遇應升之闕指名咨取來京與䕶軍
   驍騎校等一同引
 見○二十一年奏準八旗游牧察哈爾補授副管亦
   停擬陪
   一補授黒龍江吉林四五六品管水手官康熙
[179-62b]
   年間定四品管水手官由該將軍於五品管水
   手官内擬補五品管水手官於六品管水手官
   内擬補六品管水手官於領催驍騎内擬補給
   咨送兵部由部行文八旗漢軍都統選擬陪一
   人一同引
 見補授○乾隆七年奏準四品管水手官由漢軍都
   統於歩軍尉雲騎尉及五品廕生内擬陪五品
   管水手官於驍騎校及六品廕生内擬陪六品
[179-63a]
   管水手官於七品八品監生及領催驍騎内擬
   陪與本處所送擬正之人一同引
 見補授○十八年議準黒龍江等處管水手官員闕
   毋庸簡選在京旗員擬陪其本處所送引
 見之人或有不堪録用者再行文八旗咨取應升之
   人由兵部簡選二三人引
 見補授○二十年奉
 㫖黒龍江管水手官令八旗直年都統等引見補授
[179-63b]
   一補授王公所屬各官原定長史員闕以前鋒
   䕶軍驍騎各叅領佐領散騎郎一等䕶衛輕車
   都尉騎都尉題補一二三等䕶衛員闕以佐領
   世爵及五品官咨補貝勒司儀長員闕以佐領
   散騎郎二等䕶衛輕車都尉騎都尉題補典儀
   員闕以六七八品及閒散人咨補散騎郎員闕
   以民公以下五品以上官題補○康熙十八年
   奉
[179-64a]
㫖諸王長史散騎郎等官均具題補授䕶衛獨不具題
 著察議具奏遵
㫖議凖長史四五品典儀散騎郎一二三等䕶衛府属
   佐領各員闕由該王貝勒等擬定送兵部引
 見補授六品以下各官照例選補咨部注册○二十
   五年覆準一等䕶衛以下五品典儀以上員闕
   凡騎都尉雲騎尉之人材出衆者亦準選補○
   三十八年奉
[179-64b]
㫖嗣後王公府屬佐領員闕著䕶衛兼管○雍正四年
   奉
㫖散騎郎員闕於各該屬子以下雲騎尉以上官内遴
 選送部引見補授○又奉
㫖各王屬下散騎郎仍照舊存留貝勒貝子等所有散
 騎郎著停止○乾隆六年奏凖五旗王公等府屬叅
   領員闕由王公等於属下品級相當之䕶衛世
   爵及五六品官内簡選二人交旗驗看引
[179-65a]
 見補授如所送之人不能勝任該都統等即於本叅
   領下别選二人一同引
 見府屬佐領員闕於屬下品級相當之䕶衛内選二
   人交旗驗看引
 見補授王公屬下無應補之人該都統等於本叅領
   内之王公屬下選二人引
 見補授將來此佐領員闕仍用本屬下之人○十八
   年奏凖諸王長史貝勒司儀長繋首領官若僅
[179-65b]
   於該王貝勒所屬各官内簡選補授恐人數無
   多必有遷就之弊嗣後諸王長史貝勒司儀長
   員闕於下五旗前鋒䕶軍驍騎各叅領及世爵
   各官並於各王貝勒所屬應升長史司儀長之
   䕶衛官内令該都統每旗簡選二人咨送兵部
   由部會同領侍衛内大臣該王貝勒擬定正陪
   引
 見補授䕶衛以下由王貝勒貝子公等於子以下雲
[179-66a]
   騎尉以上應升各官内選擬正陪咨送兵部引
 見補用○二十一年奏凖嗣後下五旗王公府屬佐
   領員闕該屬不得其人由近族王公屬下簡選
   補授
   一補授隨印協理事務等官乾隆六年奏凖八
   旗印房官叅領滿洲每旗二人䝉古每旗一人
   漢軍每旗二人由該旗都統於本旗叅領内選
   擬正陪理事官滿洲每旗八人䝉古每旗四人
[179-66b]
   漢軍每旗六人由該旗都統於世爵官及佐領
   驍騎校内選擬正陪引
 見令其兼管行走勤慎者遇應升之處列名不稱職
   者叅領著囘原任世爵官佐領以下隨旗行走
   ○又奏凖八旗印房筆帖式滿洲每旗八人䝉
   古每旗四人漢軍每旗六人筆帖式員闕由該
   旗都統於本旗䕶軍領催驍騎閒散壯丁内簡
   選二人送吏部考取補用繋䕶軍等仍食本餉
[179-67a]
   閒散人給餉二兩三年期滿行走勤慎者該都
   統出具考語咨送吏部以各部院八品筆帖式
   補用不願考試者以本旗驍騎校暨守䕶

廟並城門七八品官補用印房外郎滿洲毎旗一人䝉
   古毎旗二人漢軍毎旗一人外郎闕由該旗咨
   報吏部行文國子監於年乆漢軍官學生内簡
   選咨送吏部考試繙譯補用六年期滿出具考
[179-67b]
   語咨送吏部考職録用○又奏準八旗俸餉房
   叅領毎旗一人理事官毎旗一人驍騎校毎叅
   領下一人八旗馬册房滿洲䝉古毎旗叅領一
   人理事官毎旗二人驍騎校毎叅領下一人均
   由該旗都統於本旗見任各官内簡委兼管八
   旗銀庫由該旗都統委印房叅領兼管○十一
   年奏凖以驍騎校用之印房筆帖式遇别佐領
   下驍騎校員闕凖其與應升之人一同簡選補
[179-68a]
   用
   一補授兼攝管轄營房兵丁官雍正二年覆準
   管轄城外舊營房兵丁官員闕該都統等於滿
   洲䝉古世爵内簡選擬正陪引
 見令徃管轄該都統等再於本旗居住營房之䕶軍
   校驍騎校内滿洲䝉古各委一人協同管轄○
   六年覆準守䕶城門各官崇文門正藍旗散秩
   官驍騎校各四人宣武門鑲藍旗散秩官驍騎
[179-68b]
   校各四人朝陽門鑲白旗散秩官驍騎校各四
   人阜成門鑲紅旗散秩官驍騎校各四人東直
   門正白旗散秩官驍騎校各四人西直門正紅
   旗散秩官驍騎校各四人德勝門正黄旗散秩
   官驍騎校各四人安定門鑲黄旗散秩官驍騎
   校各四人在各城外本旗新營房駐宿守䕶城
   門正陽門左右城門於守䕶各城官内委出散
   秩官四人驍騎校四人輪流直宿毎旗委叅領
[179-69a]
   一人管轄以上叅領員闕由滿洲䝉古漢軍都
   統於各叅領内選擬正陪散秩官於世爵内選
   擬正陪均引
 見簡委兼管驍騎校該都統等㑹同選委○乾隆二
   十二年遵
 㫖議奏八旗滿洲䝉古舊營房各一處毎處各増足
   房屋二千間交辦理修建官房大臣動支戸部
   庫貯公產地租銀估計修造嗣後即以此項公
[179-69b]
   產地租銀二千兩為毎年修葺之費勿致坍壊
   其舊營房居住之兵丁人數衆多稽察難周應
   於滿洲䝉古旗内各
 簡大臣一人管理又於滿洲䝉古前鋒䕶軍驍騎各
   叅領内簡選二人擬正陪引
 見補授營總專司約束再毎營見設滿洲旗分散秩
   官一人驍騎校五人請増設䝉古驍騎校二人
   驍騎五人合計毎叅領下驍騎校各一人驍騎
[179-70a]
   各五人増設散秩官一人毎營各設散秩官二
   人即令散秩官驍騎校稽察營房兵丁如有不
   安本分滋事擾累者即報該營總覈繋輕罪鞭
   責示懲重罪按律究治其散秩官以下如果於
   三年之内實心稽察並無叅罰事故者凖其各
   紀録一次六年無事故者咨送該旗於應升内
   列名若稽察不嚴以致兵丁生事為匪及隠匿
   不報者分别議處如見在兵丁内有不安本分
[179-70b]
   不宜營房居住者即行察出送囘該旗空出房
   屋别選誠實兵丁居住再新營房内皆繋看守
   城門兵丁應於毎營
 簡滿洲䝉古大臣一人管理等因具奏奉
 㫖爾等所議將不安本分之兵丁遷入城内則城内
  之人轉致染其陋習應令㸃出之大臣等嚴加訓
  飭如於一年内能悔過自新者凖其居住若仍不
  悛改即著發徃拉林專管之大臣仍於一年報滿
[179-71a]
  之日將應去應留之兵丁據實具奏分别辦理此
  後若再有為匪兵丁即繋大臣不能盡心稽察其
  咎亦奚辭餘依議
   一改補乾隆元年議凖旗員補授緑旗營弁五
   年俸滿有於營務不甚相宜者該督提咨部轉
   交該旗仍以旗員補用副將以歩軍翼尉城守
   尉協領改補叅將游撃以前鋒䕶軍驍騎各叅
   領改補都司以前鋒侍衛副叅領歩軍協尉佐
[179-71b]
   領及各省駐防防守尉改補守備以歩軍尉五
   品防禦改補其由副將改補歩軍翼尉各官均
   仍照從二品頂帯食俸遇應升之官一同開列
   ○七年議凖文職改補旗員給事中御史郎中
   道知府以副叅領佐領城門領改補同知知州
   以歩軍尉監守信礮官改補主事通判知縣以
   驍騎校改補小京官司府首領官州縣佐貳筆
   帖式以城門吏改補該都統等量才噐使或令
[179-72a]
   印房辦事或令隨旗行走試用一年果能黽勉
   遇應補之官擬定正陪引
 見補授
   一降補乾隆五年議凖領侍衛内大臣内大臣
   都統駐防將軍等一品官降一級調用者聼兵
   部具題其降二級調用者繋滿洲以
陵寢總管歩軍翼尉城守尉協領前鋒䕶軍驍騎各叅
   領擬補䝉古以游牧總管副管協領前鋒䕶軍
[179-72b]
   驍騎各叅領擬補漢軍以在
  京叅領駐防協領擬補降三級調用者繋滿洲以
陵寢翼領信礮總管前鋒侍衛䕶軍驍騎副叅領佐領
   歩軍協尉城門領防守尉擬補䝉古以前鋒侍
   衛䕶軍驍騎副叅領佐領歩軍協尉城門領擬
   補漢軍以副叅領佐領歩軍協尉城門領駐防
   叅領擬補降四級調用者滿洲漢軍皆以監守
   信礮官歩軍副尉駐防防禦擬補䝉古以歩軍
[179-73a]
   副尉駐防防禦擬補二品之前鋒䕶軍歩軍各
   統領副都統鑾儀使散秩大臣降一級二級三
   級調用者與一品官降二級三級四級調用之
   例同遇有應補之官聲明降調情由列名於應
   升各官之後一同引
 見㳟候
 欽定至一品官降五級調用二品降四級調用者不
  補前鋒䕶軍驍騎諸校除該員原有世爵者令
[179-73b]
   以世爵在旗行走外其無世爵者帯所降之級
   隨旗行走三年無過該都統等出具考語引
 見請
 㫖將降五級之一品官凖其照降四級例擬補降四
   級之二品官照降三級例擬補若降級數多至
   無官可補者停其補用○又奏凖在京八旗三
   品官降一級調用以四品官擬補降二級調用
   以五品官擬補降三級調用以六品官擬補其
[179-74a]
   四品官降一級二級調用與三品官降二級三
   級之例同五品官降一級調用與四品官降二
   級之例同遇應補之官聲明降調情由列名於
   應升各官之後一同引
 見恭候
 欽定至三品官降至四級以下四品官降至三級以
   下五品官降至二級以下調用無官可補者皆
   停其補用有世爵者隨旗行走○又奏凖各省
[179-74b]
   駐防三品以下官降級調用均以本處駐防官
   按品擬補此等降調之人遇有應補之官令該
   將軍都統副都統於咨送應升官引
 見時將該員降調情由聲明一并咨送該旗列名於
   應升各官之後引
 見㳟候
 欽定其總管城守尉防守尉及該處所屬官降級調
   用者悉令囘旗竢該旗出有各處總管城守尉
[179-75a]
   防守尉所屬員闕由該旗都統等按其所降之
   級與應補之闕相符聲明降調情由列名於應
   升各官之後一并引
 見恭候
 欽定降至無官可補者停其補用○七年奉
 㫖八旗降調各官遇應補時引見未授者至三次引
 見時聲明具奏○八年奏凖三品官降四級四品
   官降三級五品官降二級調用者皆以七品城
[179-75b]
   門吏補用○十一年奉
 㫖嗣後外省開復降調各官遇有應補時調取引見
  至驍騎校繋豫行保送已經引見之人毋庸調取
  引見若降調驍騎校仍照例引見○又奉
 㫖嗣後各省駐防降調各官於初次來京引見時即
  聲明具奏○又奏凖在京武職及各省駐防官因
   公罣誤至於降革者内有才品擾長任事勇徃
   者本任内並無虧空錢糧應行治罪之案該管
[179-76a]
   大員會同都察院詳加察覈如果應行引
 見交該管大員出具切實考語保奏引
 見其各省駐防官咨送該旗引
 見應否去留㳟候
 欽定○十三年奏凖各省駐防降調之官逺省二次
   近省三次引
 見未䝉補用者照應得品級凖令休致停其來京引
 見
[179-77a]
   八旗都統
    襲爵
   一列爵
  國初定班爵之等有八曰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
   曰輕車都尉曰騎都尉曰雲騎尉自公至輕車
   都尉又分三等曰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侯以
   下亦如之授爵自雲騎尉始
   一襲次順治十八年題凖一等子襲十四次二
[179-77b]
   等襲十三次三等襲十二次一等男襲十次二
   等襲九次三等襲八次一等輕車都尉襲六次
   二等襲五次三等襲四次騎都尉襲二次雲騎
   尉襲一次○康熙九年題凖初授世爵凖襲次
   數越十五次者世襲㒺替給與
 誥命
   一承襲康熙元年題凖凡世爵一人并襲至公
   侯伯者其子弟承襲時原授之爵各人分襲○
[179-78a]
   七年題準凡一人兼得之世爵不凖子孫分襲
   若繋一人并襲二三人所授之爵仍與二三人
   分襲○五十八年
諭有本身効力立官之人或因年老患病告退移與其
 弟兄子孫承襲其承襲之人病故即為襲次已完不
 凖承襲雖立官之人見在亦即為襲次已完不凖襲
 爵甚屬可憫似此効力立官之人如本身見在情願
 與子孫承襲者仍應凖承襲著議政大臣大學士等
[179-78b]
 㑹同八旗都統副都統及部院衙門滿洲堂官議奏
   欽此遵
㫖議凖効力軍功立官之人所得之官給與伊子孫承
   襲雖襲次已完若原立官之人見在聼其給與
   應襲之人承襲若無應襲之人即留與伊本身
   給食全俸似此等之人令各旗察眀照例引
 見承襲永為例○雍正三年奉
㫖嗣後八旗世爵分應列名之人如遇患病縁事情由
[179-79a]
 均於譜内本名下注眀○又奉
㫖八旗承襲世爵將原授爵人之子孫按其名数詳列
 譜牒如一譜不能盡者即繕二譜具奏○又議凖世
   爵官犯十惡及軍機獲罪其子孫雖遇
 赦亦不凖襲其因命案罪擬斬絞及因枉法婪贓侵
   盗錢糧以財行求等案革職治以枷責者其子
   孫亦不凖襲如遇
 恩詔所獲罪與應免之條相符者其子孫照常開列
[179-79b]
   此外因公私罪治以枷責者凖其子孫承襲若
   獲罪不凖子孫承襲之本人奉
 㫖復加録用者其子孫照常開列○十一年奉
㫖譜牒所載正陪人員内有見在軍前者均於本名下
 注眀○乾隆三年議凖承襲世爵以得爵人之子孫
   承襲無子孫以親兄弟之子孫承襲無親兄弟
   子孫以親伯叔之子孫承襲無親伯叔子孫按
   其譜牒擇宗支相近者承襲其見在所襲世爵
[179-80a]
   繋受爵人之長房子孫承襲其員闕即以原官
   之子孫擬正别房之子孫擬陪原官或無嗣或
   犯罪其子孫不應承襲仍於長房之别支内簡
   選擬正繋别房之子孫承襲其員闕以原官之
   子孫擬正長房之子孫擬陪原官或無嗣或犯
   罪其子孫不應承襲即於長房之子孫内簡選
   擬正其餘族人擬陪列名原授爵人有子孫未
   獲承襲經兄弟之子孫承襲者其員闕以原授
[179-80b]
   爵人之子孫承襲兄弟之子孫止於譜内注眀
   承襲次數不凖與正陪之選原受爵人無嗣有
   親兄弟之子孫未獲承襲經伯叔之子孫承襲
   者其員闕以親兄弟之子孫承襲伯叔之子孫
   止於譜内注眀承襲次數不凖與正陪之選原
   受爵人無嗣継族人為嗣者族人之子孫得與
   選正陪若繼異姓為嗣者不凖原受爵人之長
   房子孫願讓於次房承襲者聼一人有兩世爵
[179-81a]
   經長房次房之子孫分襲而原受爵人尚有三
   房子孫其員闕以原官之子孫擬正未經襲爵
   之子孫擬陪兩世爵繋一支承襲者其員闕以
   未經承襲之支選擬正陪以上分得擬正或擬
   陪或列名均於譜牒本名下詳注縁由引
 見時將譜進
  呈㳟候
 欽定○六年奏凖應襲爵人本身殘廢别無應襲之
[179-81b]
   人乃奏請給餉飬贍竢其後有子嗣再行請襲
   一推
 恩續封乾隆十五年
 諭我國家軍前立功致身効力之人給以世爵乃崇
  德報功之大典此等世爵内有世爵㒺替者有襲
  有次數者並不畫一究其原由從前初建大業之
  時人人奮勇立功迨大業既建尚有未經平定之
  處復加平定是時立爵之人甚衆其所授之爵不
[179-82a]
  便均作為世襲㒺替故順治九年
恩詔以前所授之爵凖其世襲㒺替
恩詔以後所授之爵作為襲有次數即陣亡授爵亦如
  之第按陣亡之人皆繫捐軀盡節所遇之時雖有
  先後而為國捐軀並未有異此等臣僕朕實軫念
  况旗人藉俸餉度日若
恩詔以後所授之爵不分别定議槩定為襲有次數則
  將來生齒日繁世爵日少於旗人生計甚有關繫
[179-82b]
  朕意將
恩詔以後所授之爵内有陣亡授爵襲次已完者賞給
  七品官世襲㒺替則其子孫得以永永沐恩於國
  家昭忠叙功之典相符而人亦咸知感奮矣但辦
  理此事不可不詳加察覈即如和通呼爾罕諾爾
  地方征戰有實屬陣亡者有陣亡未甚眀晰者其
  絶嗣之人雖經撫養兄弟之子孫究非親子亦不
  凖列入著軍機大臣八旗大臣將
[179-83a]
恩詔後陣亡授爵者究其根據詳其姓氏雖襲次已完
  仍應賞給七品官世襲㒺替其悉心㑹同定議具
  奏凡旗人應知朕格外特恩静聼辦理以仰承恩
  澤若有冀倖争告者即繫負恩定行從重治罪將
  此通行曉諭知之欽此遵
 㫖議凖順治九年
恩詔以後或出戰陣亡或受傷身死或遇難盡節或充
   使被害從前已經授爵該旗詳考
[179-83b]
勅書幷部册相符其襲次已完者各賞一七品官世襲
   㒺替襲次未完者注册竢襲次已完再行賞給
   若繫一人合襲兩世爵者内有一襲有次数之
   爵竢日後分襲時覈係陣亡之子孫再行賞給
   ○十六年覆凖順治八年
恩詔内開原有襲次者均凖世襲㒺替給與
誥命原無襲次今
恩詔中凖授騎都尉者給與
[179-84a]
敕書陣亡者凖襲病故者不凖其効力軍前所得雲騎
 尉凖承襲一次等語是
詔前原有襲次世爵皆凖世襲㒺替似
詔前無不世襲之爵但從前有給與
誥命注明世襲㒺替者亦有給與
敕書注明襲次者從前總以
誥敕為憑分别辦理並非
詔前之爵槩予世襲㒺替今考滿洲䝉古漢軍内偉績
[179-84b]
   殊勲授爵在
恩詔以前者雖雲騎尉亦無不世襲㒺替而
詔前授爵按次承襲不凖世襲㒺替統稽襲次已完者
   見在承襲八旗共有二百餘人此内漢軍十居
   七八漢軍内
  定鼎後歸順者又居大半其如何辦理之處雖閲
   年乆逺無籍可稽在當日必有區别自未便輕
   議更易謹按乾隆十五年
[179-85a]
 諭㫖順治八年
詔後所立世爵内因陣亡賞給之爵遇襲次已完者著
  賞給七品官令其世襲㒺替欽此今考順治八年
詔前按次承襲之世爵二百餘人内陣亡官約有二三
   十人應一並交與原議之王大臣定議具奏竢
 命下之日通行八旗遵照辦理○又覆凖順治八年
恩詔以前陣亡授爵襲次已完者各賞一七品官襲次
   未完者准於襲完後賞給又外任地方官及綠
[179-85b]
   旗營弁内有為國捐軀父子被害全家受難者
   凖賞一七品官世襲㒺替又征戰受傷後傷發
   身亡者其子孫亦給一七品官凖襲一次○又
   奏凖
 恩賜陣亡後裔世襲七品官稱為恩騎尉
   一承襲譜牒雍正十一年覆凖襲爵譜牒繕造
   二本一鈐旗印送内閣存貯一鈐叅領佐領關
   防圖記送該旗公署存貯至嵗終有應行増入
[179-86a]
   者纂輯一次積至十年仍繕一本送内閣存貯
   一察覈世次乾隆五年奏凖八旗承襲世爵除
   順治九年
恩詔並未加官與
詔後並無軍功之官並
恩詔後初立軍功之官無可注銷者或
恩詔所加之官與
詔後軍功所得之官業經送吏部覈定無可再銷者或
[179-86b]
   世襲罔替或襲有次数均毋庸送吏部察覈該
   旗照
 誥勅奏請承襲奉
 㫖後將
 誥勅送部注册如
 誥勅内有應行注銷者送吏部覈定再行請襲
 
欽定大清㑹典則例卷一百七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