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13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-清-高宗弘曆 (master)


[14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大清㑹典則例卷一百三十六
   工部
    都水清吏司
   噐用
    表匣順治元年定
 皇帝恭進
皇太后表文用明黄髤堆金瀝粉龍匣髙三寸長一尺
[140-1b]
   六寸濶六寸王公百官恭進
皇太后表文
 皇帝表文
 皇后箋文用黄綾匣髙六寸長一尺八寸濶五寸五
   分均杉木質準内閣典籍㕔来文辦造
   一奏書匣順治八年定
 皇帝恭進奏書於
皇太后用杉木匣以明黄雲龍叚糊飾髙二寸一分長
[140-2a]
   一尺一寸五分濶五寸八分準内閣典籍㕔来
   文辦造
   一
實録匱康熙十一年奏準每匱長四尺一寸五分濶二
   尺二寸髙四尺五分枬木質外用銅鍍金鈒雲
   龍文葉包瓖内用黄綾糊飾香杉木格每匱連
   底蓋五層長三尺四寸濶一尺六寸七分髙三
   尺一寸匱格均無定數準該館来文辦造
[140-2b]
   一
玉牒匱順治十八年奏準用大匱四每匱濶四尺縱三
   尺九寸髙三尺七寸插盖箱十每箱濶三尺一
   寸縱一尺九寸髙六寸均杉木質二匱漆用黄
   色二匱紅色四箱黄色六箱紅色均戧金雲龍
   文準宗人府来文辦造○康熙十年奏準每次
   纂修
玉牒匱箱各增髙六寸○乾隆十年纂修
[140-3a]
玉牒告成累年加增匱髙至八尺五寸箱髙至五尺四
   寸
   一
  記注匱順治元年定歲造
  記注匱一松木質長二尺五寸濶一尺六寸髙二
   尺銀硃漆飾用鐵葉包裹歲準該衙門来文辦
   造
   一頒
[140-3b]
 詔金鳳乾隆十四年奏準鳳髙二尺一寸五分長四
   尺七寸䕶雲長五尺一寸前濶一尺八寸五分
   後濶七寸承
 詔朶雲濶三尺四寸均用鈒銅飾金鳳口銜明黄絲
   組懸以朶雲轉軸而下準内閣典籍㕔来文供
   用用畢仍由部收貯
   一
 詔
[140-4a]
 勅及文武
  殿試金榜順治元年定
 詔書及金榜均用硬黄紙表裏二層
 勅書分三等一金龍香箋表裏四層用檀香屑夾造
   面繪泥金雲龍背灑金一畫龍箋表裏三層香
   墨繪畫一印邊龍箋表裏二層香墨刷印均黄
   色準内閣典籍㕔来文辦造
   一世襲佐領印軸乾隆三年覆準八旗世襲佐
[140-4b]
   領應設立黄紙印軸將原立佐領原委及承襲
   支派備書於軸給發佐領各族長等收執以慿
   稽考其長短尺寸難以豫定應移咨工部先造
   千軸計長三丈四丈五丈者各三百軸十丈者
   百軸其周圍螭邊款式及縱廣尺寸均照功牌
   式樣嗣後成造均依兵部所需數目及来文内
   長短尺寸辦給○十四年覆準游牧察哈爾及
  盛京等處佐領應給印軸七十有九計長五十丈
[140-5a]
   者一四十五丈者五十有三丈者一十有二丈
   者五十有一丈者三八丈者三七丈者九六丈
   者十有八五丈者三十一四丈者一三丈者二
   一功牌康熙十一年定功牌分五等一等功牌
   長三尺六寸五分二等長三尺三寸五分三等
   長三尺五分四等長二尺八寸五分五等長二
   尺六寸五分均廣一尺一寸五分用白礬紙棉
   紙表裏二層周圍香墨印邊作螭文紫綾為面
[140-5b]
   軸用紫榆木準兵部来文辦造
   一糊飾順治初年定
  太和殿
  保和殿
  中和殿
  文華殿牕格用朝鮮貢紙每年糊飾黄綾博縫二
   年一次糊飾各

[140-6a]
廟牕格路鐙由太常寺移咨外藩朝貢各館舍由禮部
   理藩院移咨到部委官糊飾
   一設案順治元年定朝會慶賀諸典禮設表案
 經筵設
 御書案講案
 頒賜表裏諸物設賞案
 賜燕設食案
  殿試及新進士
[140-6b]
  朝考庶吉士散館等試各閲卷官設公座書案均
   準各衙門咨文由部供用
   一進士赴燕簮花順治元年定新進士
 賜恩榮燕應用綵花五百枝狀元金飾銀花一枝準
   禮部来文辦給
   一各衙門需用器物内閣送本需用皮箱包袱
   油單照咨取數目每二月辦給一次○修書各
   館需用厨匱案椅筆墨硯由部辦給○禮兵二
[140-7a]
   部㑹試筵燕需用盤碗錫器之屬由部委官辦
   給事竣徹回禮部燕外國貢使供應同○䝉古
   王台吉等需用案椅鐙檠馬槽諸物照理藩院
   咨文由部辦給○凡
 頒詔
 頒勅書需用畫筩油單
 命將出師及
 欽差官需用
[140-7b]
 勅筩印匣印池皮箱鎖鑰袱褥等物均照各衙門来
   文如數辦給○上駟院需用馬槽及馴象所需
   用蓋象棉被氊條均由部辦給○修造樂器需
   用桐梓木材及修造器物應用毛竹斑竹熏竹
   黄花竹筀竹實心竹㯶竹檀木均行文江浙等
   省辦解成造玉器需用寳砂行文直隸靈夀平
   山二縣辦解
[140-8a]
   織造
   一制帛順治八年定江寧織造局設
 神帛機三十張歲織帛四百端又準部移文額造二
   千端其文兼清漢曰郊祀制帛曰告祀制帛其
   色青黄曰奉先制帛色白曰禮神制帛青赤黄
   白黑五色曰展親制帛曰報功制帛均色白曰
   素帛色白不織文
   一
[140-8b]
 勅誥康熙元年定江寧織造局設官誥機三十五張
   遇應用之時由部豫期行文該織造如式置辦
 誥命用五色及三色紵絲文曰
 奉天誥命
 勅命用純白綾文曰
 奉天勅命均織升降龍文兼清漢字○又定一品玉
   軸鶴錦面二品犀軸螭錦面三四品貼金軸五
   品角軸均牡丹花錦面六七品以下槩用角軸
[140-9a]
   小團花錦面
   一校尉服色
  國初定校尉衣用大紅色織團葵花文每件五幅
   長四尺三寸濶一尺七寸袖八寸○康熙元年
   覆準校尉衣停織花紅叚用木紅色照内織染
   局三絲式樣織造○十六年奏準舁輦輿校尉
   織紬地擎執校尉織絹地
   一采繒
[140-9b]
  國初定每采紬一疋用經絲十一兩緯絲十一兩
   織成長三丈六尺濶一尺六寸染以各色以供
  國家慶典陳設結采及
 采棚
 采亭並各公廨一應慶賀典禮結采之用○康熙三
   年覆準采紬色尚鮮明多貯無益嗣後遇應用
   之時令江寧蘇州杭州三局照部行數目織染
   解部無庸每年造辦
[140-10a]
   一潞紬每疋重六十四兩長八十尺濶二尺四
   寸小潞納每疋重十有六兩長三十尺濶一尺
   七寸歲由山西長治髙平二縣織造解部轉送
   内務府撿收○康熙十四年覆準長治縣歳織
   潞紬六十二疋小潞紬一百八十六疋髙平縣
   歲織潞紬三十八疋小潞紬一百十有四疋如
   額解部○十七年題準潞紬每疋準銷銀十二
   兩五錢小潞紬每疋準銷銀二兩七錢五分
[140-11a]
   關税
   一直省工關税額以乾隆十八年奏銷册計之
   共二十七萬一千五百四十六兩有奇
   一
  盛京胡納胡河大凌河小凌河六周河太子河清
   河鶯納河大莊河碧赫河歸河遼河艾河曹河
   各項木植十五取一以備
三陵陸續取用其不堪應用者隨時變價大凌河折銀
[140-11b]
   交部大木每根徵山分銀六分小木計價一兩
   二錢徵山分銀六分歲徵木植多寡不齊無定
   額
   一寧古塔輝發穆欽等處木税十分取一免徵
   山分銀其木植變價額銀三百七十兩
   一直隸潘桃口税七千六百四十五兩有奇木
   植十分取一均按長徑尺寸覈價折徵歲解本
   部節慎庫松木長三丈五尺至一丈一尺徑二
[140-12a]
   尺二寸每根銀自九十六兩至十有七兩三錢
   六分五釐徑二尺一寸每根銀自八十九兩七
   錢六分七釐至十有六兩一錢三分二釐徑二
   尺每根銀自七十七兩六錢六分三釐至十有
   四兩九錢六分四釐長三丈五尺至一丈徑一
   尺九寸每根銀自五十六兩八錢七分四釐至
   十有二兩七錢七分一釐長三丈五尺至丈一
   尺徑一尺八寸每根銀自五十六兩至十有二
[140-12b]
   兩七錢一釐徑一尺七寸每根銀自四十八兩
   六錢二分一釐至十兩四錢八分徑一尺六寸
   每根銀自三十八兩八錢四分二釐至八兩三
   錢六分七釐徑一尺五寸每根銀自二十九兩
   六分四釐至六兩四錢六分長三丈五尺至一
   丈徑一尺四寸每根銀自十有九兩二錢八分
   五釐至三兩八錢八分八釐長三丈五尺至一
   丈一尺徑一尺三寸每根銀自九兩五錢七釐
[140-13a]
   至二兩九分六釐長三丈五尺至一丈徑一尺
   二寸每根銀自八兩一錢四分八釐至一兩七
   錢五分三釐徑一尺一寸每根銀自六兩六錢
   四分七釐至一兩四錢二釐長三丈五尺至七
   尺徑一尺每根銀自五兩七錢八分五釐至八
   錢三分四釐長三丈至八尺徑九寸每根銀自
   四兩二錢二分至七錢五釐徑八寸每根銀自
   三兩四錢八分二釐至五錢八釐徑七寸每根
[140-13b]
   銀自二兩七錢四分四釐至三錢一分一釐徑
   六寸每根銀自二兩三錢五分二釐至二錢六
   分七釐椵木長一丈徑一尺二寸每根銀三兩
   二錢一分楊木長一丈徑九寸每根銀九錢油
   松椽長五尺濶厚二寸五分每根銀八分栢木
   地釘長九尺徑五寸每根銀三錢松版濶一尺
   厚七寸長七尺每塊銀五錢八尺每塊六錢二
   分九尺每塊六錢七分五釐一丈每塊七錢五
[140-14a]
   分柴木每斤銀二釐五毫以上木植如長徑丈
   尺逾於定數者均照例科算遞增○古北口税
   一千十有二兩有奇木植十分取一折銀解部
   椵木長一丈三尺徑六寸每根價銀二兩八分
   六釐七毫楊木長一丈徑七寸每根銀七錢松
   椽長一丈徑四寸每根銀二錢六分長一丈徑
   五寸每根銀三錢三分五釐松木松版定價及
   折算遞增均與潘桃口同
[140-14b]
   一山西殺虎口税七千二百兩歸化城落地木
   税四百四十六兩木植十分取一照部價折銀
   解交莭慎庫松版每折見方一尺長一丈以外
   價銀二錢五分長一丈以内價銀一錢六分五
   釐七毫不徵雜木松木松橔照潘桃口古北口
   徵收○武元城木税千二百三十一兩有奇均
   照部價折銀每兩三分徵收
   一山東臨清關甎版牐税四千五百七十二兩
[140-15a]
   有奇貨船過關止收船料不徵貨税自北往南
   者名為鹽貨每船納紙價銀六錢自南往北者
   名為短載按船頭丈尺每尺徵銀一錢七分船
   抵臨清先赴大關納税然後抵牐竢糧船經過
   隨行不得越漕啟版
   一江蘇龍江關税四萬六千八百三十八兩銅
   斤水脚銀一萬七百六十九兩有奇商船桶簍
   箱籃包捆等項並竹木長徑丈尺寸分㸃明實
[140-15b]
   數照部頒條例徵收○丈量竹木簰筏簰底設
   扒竿鉤丈有大扒平扒之分大扒竿長二丈五
   尺下置横木八尺五寸形如直鉤簰深一丈以
   外濶六七八丈不等者為大簰扒下虚二尺八
   寸合算深一丈以内六尺以外者為中簰大扒
   鉤丈減半虚一尺四寸計税深六尺以内者為
   小簰用平扒鉤丈扒竿長八尺下安横木三尺
   五寸形如曲尺見尺加寸計算簰面用平竿横
[140-16a]
   閣簰邊衡準取平以定尺寸是名水平髙低折
   實如髙一尺除半只五寸科税枏木簰深一尺
   二寸作一層濶一丈作九根雜木簰深一尺二
   寸作一層濶一丈作七根青柳木簰深一尺二
   寸作一層濶一丈作八根杉木簰深一尺五寸
   作一層濶一丈作二十根青柳版簰深四寸作
   一層濶一丈作七塊長六尺作一節江西簰筏
   均以杉木科税湖廣簰筏税十有五六兩以下
[140-16b]
   者不判青柳百兩内判青柳三分百兩以上至
   數百兩判青柳四分簰内牮木㸃計實數分別
   上次科納招槁零木三項均照實數計根徵收
   苖竹簰深一尺作三根濶一丈作三十根長三
   丈作一節青龍山龍潭石灰每窰一百五十石
   徵銀一兩四錢三分瓦屑壩地租歲納銀五兩
   五錢龍江厰地租歲納銀二兩竹木厰地租歲
   納銀九錢二分各行經紀歲納鈔銀有差税銀
[140-17a]
   準市平徵收○大勝關龍江/分口徵收茶簍包捆税
   ○河定橋龍江/分口徵收茶簍税與大勝關同○東
   壩苪觜和州含山龍江/分口徵收桶簍税
   一宿遷關税四萬八千八百八十四兩商船捆
   包桶簍擔束并竹木大小根叚照部頒條例徵
   收○船契一百六十石至千餘石每尺徵契銀
   二錢五分船鈔二百石至千餘石每尺徵鈔銀
   三錢三分大契半鈔一百六十石至一百九十
[140-17b]
   九石徵鈔銀一兩小契百石至一百五十九石
   徵契銀六錢小契鈔百石至一百有九石徵鈔
   銀六錢小契半鈔百有十石至一百五十九石
   徵鈔銀八錢渡船二十石至二十九石徵鈔銀
   二錢三十石至三十九石徵鈔銀三錢四十石
   至四十九石徵鈔銀四錢五十石至五十九石
   徵鈔銀五錢六十石至九十九石徵鈔銀六錢
   人載沙飛準納半鈔鴨觜馬溜划船每倉徵鈔
[140-18a]
   銀二錢散装船貨頭稍倉跨悉照成包成捆一
   例籖驗按石徵收○徐關宿關/分口按貨物箱簍包
   件斤數照則徵税
   一𤓰儀由牐河餉七千六百六十六兩有奇歲
   解江南河庫○𤓰洲三汊河過壩河餉梁頭自
   五尺至丈六尺每尺徵銀五分竹木均一甲徵
   銀二錢由儀徵下水重船每船徵隨船䌫銀六
   分○儀徵由牐河餉上下水貨船依戸關徵操
[140-18b]
   撫餉例折盡擔數合梁頭五尺至丈六滿料每
   尺徵銀五分不及五分者作為奇零報納過壩
   凡報卸載操撫餉梁頭一丈至丈六尺者均作
   梁頭五尺每尺徵河餉銀五分不足卸載操撫
   餉梁頭一丈者免竹木均一甲徵銀二錢空船
   梁頭五尺徵銀七分五釐六尺一錢一分三釐
   七尺一錢七分五釐八尺二錢二分五釐九尺
   二錢八分八釐一丈徵銀六錢四分八釐由牐
[140-19a]
   上下水空重船均徵隨船䌫銀三分凡河餉正
   税一兩加耗八錢過壩河餉空船免徵
   一安徽蕪湖關税五萬五千五百三十兩銅斤
   水脚銀一萬四千六百十有六兩有奇每年解
   漕造銀一萬八千七百七兩竹木簰筏及商貨
   籃簍箱桶包捆散倉滿載照部頒條例徵收江
   楚往江寧木簰税至百兩者收銅斤銀九兩税
   三百兩者收水脚銀一百五十兩七錢二分不
[140-19b]
   足三百兩者遞減過三百兩者不增不足五十
   兩者不收水脚銀徽紹木簰往江寧者税三百
   兩收水脚銀一百三十一兩七錢二分餘同江
   楚江楚竹木簰筏在蕪湖售賣者税百兩收銅
   斤銀十兩水脚銀十有一兩四錢不足五十兩
   者不徵水脚銀江西苖竹簰往江寧者正税百
   兩收銅斤銀九兩水脚銀十有一兩四錢不足
   五十兩者無水脚銀船料正税一兩收銅斤銀
[140-20a]
   一錢船長不及三丈三尺收水脚銀四分長四
   丈五尺内者收水脚銀七分長四丈五尺至六
   丈九尺九寸者收水脚銀一錢一分長七丈外
   收水脚銀一錢四分米麥船長四丈外者每丈
   徵銀三錢五丈外每丈三錢五分六丈外每丈
   四錢二分七丈外每丈六錢六分八丈九丈者
   每丈七錢六分十丈十一丈者每丈九錢五分
   十二丈十三丈者每丈一兩四分十四丈十五
[140-20b]
   丈者每丈一兩一錢四分炭船料照米麥八折
   徵收柴船料照米麥對折徵收均不徵銅斤水
   脚銀散倉水漁戸税一兩徵工税銀一錢二分
   五釐墊油簍松雜版自五十箇徵松寸版五塊
   松分版五塊百簍各徵十塊二百簍至八百簍
   每百簍遞加寸分版各五塊九百簍及九百簍
   以外為滿載照船長丈尺計算煤炭石膏均有
   腰版照船長丈尺遞算每丈徵松寸分版各五
[140-21a]
   塊散倉貨物一百五十斤作一包簍徵税簍籃
   箱桶等項正税一兩徵銅斤銀一錢水脚銀一
   錢六分杉版烏木花梨等項從減徵收奇零竹
   木數不及五根食油魚蝦鮮果香粉藥之類不
   足二十斤及民間小器用農具等物皆免徵○
   清弋口蕪湖關/分口正税一兩徵銅斤水脚銀四錢
   ○新莊口正税一兩徵銅斤水脚銀四錢○裕
   溪口正税一兩徵銅斤銀一錢○泥汊口正税
[140-21b]
   一兩徵銅斤水脚銀四錢小商竹木簰筏進口
   發賣者税過五兩至十兩徵銅斤銀一兩水脚
   銀八錢
   一浙江南新關税三萬二百四十七兩有奇每
   年額解杉木料銀四千七百八十二兩有奇額
   解漕造銀一萬四千四百四十兩凡商販竹木
   版枋十分取一照部頒條例折色徵收松花枬
   雜諸木按徑圍版按長濶厚竹按首驗量杉梢
[140-22a]
   榲溪平頭按五尺竿下圍約尺寸以篾大小長
   短得中分別等次估定價值○漁臨美政安溪
   富新北新觀音版橋良畎籹粫古蕩等十小關
   均南新/分口照正關例分榷零星竹木
   一湖北荆關税一萬三千三百六十三兩有奇
   又銅斤水脚銀三千七十六兩溢額銀五百八
   十兩有奇歲解湖北藩庫凡商販竹木版枋按
   徑圍地産料材船計色目梁頭尺寸照部頒條
[140-22b]
   例徵收○船料正税一兩加耗銀一兩五錢南
   竹木正税一兩加耗銀四分川竹木正税一兩
   加耗銀三錢過江木料正税一兩加耗銀一錢
   九分六釐川花版□正税一兩加耗銀四分○
   田關荆關/分口照則收税
   一湖南辰關税一萬二千五百兩閠月加/九百兩松杉
   木杉版杉枋及雜木雜木枋等項均按木計價
   每銀一兩徵税三分鹽每包徵税銀一釐六毫
[140-23a]
   一四川渝關税五千兩商販木植以徑圍尺寸
   覈估本價每兩税銀三分按則徵收頭號杉木
   圍圓五尺估本十兩二號四尺估本七兩三號
   三尺估本四兩四號二尺估本一兩二尺至五
   尺以外餘出寸數每寸估本三錢頭號栢木圍
   圓五尺估本二兩六錢二號四尺估本一兩三
   錢三號三尺估本八錢四號二尺估本三錢四
   五尺以外餘出寸數每寸估本一錢三分三尺
[140-23b]
   以外每寸估本五分二尺以外每寸估本四分
   雜木橔版折四號栢木徵收估本四錢均照例
   折算收税至杉栢木植長三丈一尺以上仍作
   整木收税三丈以下減為節木以二根折算一
   根八九尺長以四根折算一根按照圍圓尺寸
   徵收
   一關差順治初年龍江蕪湖宿遷南新等關差
   工部漢司官一人○四年歸并戸部○八年仍
[140-24a]
   歸工部○十二年增差滿司官筆帖式各一人
   ○十四年裁滿司官及筆帖式○又議準各口
   採木差滿漢官各一人筆帖式二人鑄給關防
   會同該地方官招募民夫給價採伐以供營造
   ○十五年題準荆州關差部司收税○十六年
   議準古北潘家桃林等口差滿漢官各一人筆
   帖式二人駐劄該地方徵收木植停止採木差
   官○又題準各口採木旗人居多每處止留滿
[140-24b]
   官一人筆帖式二人其原設漢官徹囘○又題
   準潘桃口收税改駐永平府古北口收税改駐
   密雲縣並建設關口○十七年議準潘家桃林
   二口收税裁歸古北口監督管理○十八年議
   準暫停臨清甎差其版牐税務交與北河分司
   管理○康熙元年各關復差滿司官筆帖式○
   三年題準古北口差仍増設漢官一人○四年
   各關歸并地方官管理○又題準廣寧錦州寧
[140-25a]
   逺前衛等處居民邊外採伐木植責令吏目典
   史等官帶領出入該府尹仍將人畜數目並採
   伐處所報部轉行該管官稽察○又題準裁古
   北口差税務歸密雲縣管理○七年題準古北
   口仍差工部滿司官一人筆帖式一人○八年
   各關復差滿漢司官筆帖式各一人六部兼差
   ○九年覆準淮安關兼轄淮安倉及工部清江
   厰○十年題準戸部西新關税務歸并工部龍
[140-25b]
   江關兼理工部蕪湖關税務歸并戸部蕪湖關
   兼理荆關税務仍交地方官管理○十一年題
   準龍江杭關二差不拘滿漢止差司官一人筆
   帖式一人○十七年奏準裁北河分司臨清牐
   税務歸并濟寧道兼管○十八年議準潘家桃
   林二口仍差工部滿司官一人筆帖式一人駐
   劄永平府徵收各商所採木植由天津海運至
   京貿易不許他處貿賣○二十四年議準西新
[140-26a]
   關仍歸戸部専差古北潘桃二差令各部院官
   公同掣籖差遣○二十六年題準通州木厰停
   差筆帖式將潘桃口古北口徵收木植歸通恵
   河分司管理各官收税之時將木植長徑丈尺
   覈實造册移送通恵河分司收貯並造清册報
   部○二十八年覆準西新龍江二關相隔二十
   里兩闗稽察商民難免守候嗣後將西新關歸
   并龍江關専差監督一人○三十八年題準開
[140-26b]
   採大青山後入口木植漸多安設河寳營差滿
   官收税○四十年題準裁通恵河分司通州木
   厰歸通永道管理○四十一年題準大青山木
   植税銀歸并殺虎口監督徵收照潘桃等口例
   什一徵收折銀送部○四十六年題準四川重
   慶府設立渝關各項木植令川東道照杉版例
   估本徵收○四十七年覆準荆關收税仍差部
   員○五十三年覆準胡納胡河等處收税監督
[140-27a]
   簡選
  盛京各部才能司官開列職名奏請一年更代○
   五十四年
諭胡納胡河徵收木植將京城部院衙門司官内選能
 員差往欽此○五十五年奉
㫖杭關税銀交與浙江廵撫兼收荆關税銀交與湖廣
 廵撫兼收○雍正元年覆準胡納胡河等處木税交
   與奉天將軍府尹轉飭沿河官徵收○又議準
[140-27b]
   龍江關蕪湖關交與廵撫令地方官管理○五
   年奉
㫖宿遷關税務歸并淮關監督徵收由牐税務令蘇州
 廵撫遴選地方官管理○又覆準河寳營木税由殺
   虎口監督解部覈收○六年奉
㫖龍江關税務著江寧織造管理○七年題準浙省南
   北兩關税務令杭州織造兼理○又奏準古北
   口徵收木植歸密雲縣就近徵解原設古北口
[140-28a]
   監督印信斧號即交該縣收管○又議準湖北
   荆州徐關移駐田家洲更名田關○十年覆準
   交城縣水泉灘設立木厰武元城設立税口凡
   有木植照部定木價折銀每兩收税三分責成
   交城縣徵收入正項報銷○十一年覆準渝闗
   木商運木到關均赴川東道衙門報驗完納給
   與完單聽其發賣其有江楚商人販賣已税之
   木者均將完單投繳換給照䅇於䕫州府西坪
[140-28b]
   地方設廵關船役驗放但道路遥逺稽察難周
   書廵人役難以慿信著於䕫府通判奉節縣知
   縣内詳委一人就近驗放如無照票及夾帶漏
   税者照例究治重慶以下所過木植無多令該
   管州縣察驗具文給商齎投納税給與照票一
   并交該員察驗○乾隆元年覆準甎版牐税務
   歸并臨清大關管理○四年題準歸化城落地
   木税以四百四十六兩為定額令殺虎口監督
[140-29a]
   徵收○五年奉
 㫖湖北荆關著部員監督○十七年覆準重慶江濶
   水急夏秋泛漲商人得以乘夜偷放且長夀等
   州縣均有販楚木植在重慶之下游不能溯流
   赴渝納税止據各該州縣轉報給票砍運所開
   之數未必盡實惟䕫關為出川必由之門戸稽
   察嚴密將渝關木税歸并䕫關徵收以専責成
   一工關考覈順治九年題準各工需用木料招
[140-29b]
   募商人自備資本出古北潘家桃林等口採伐
   木植運至通州張灣地方照數驗收給價其各
   商出口先期具呈到部取身家住址鄰右並各
   商連名甘結移咨兵部給批付商照驗出口部
   給採木植批文並移守關官確察出口人數及
   進口木植數目報部竢木植到日部委官至通
   州張灣確估時價部徵三分商給七分○十三
   年題準部徵四分商給六分○十六年議準滿
[140-30a]
   漢官民人等願出古北潘家桃林等口採木者
   將人數報部轉送兵部給出關票部給長徑尺
   寸照式採伐進口時該差官照依尺寸記其木
   數放進運至通州張灣該管官於十分中徵取
   二分造册報部○十八年定各口採伐木植什
   一徵收○康熙元年題準古北口徵收木植歲
   額盈絀不必豫定數目嗣後因時確覈報部○
   十八年議準潮河川牆子路南冶口二道關等
[140-30b]
   處有願採伐木植者照例將人畜數目報部轉
   咨兵部給票出關○又題準木植進口該差官
   察驗長徑尺寸照例十分取一記印紅號覈收
   所收木植按季備造循環號簿繳送部科覈對
   ○十九年題準喜峯口外莊頭人等所砍木植
   願交税者由水路運送給票照例徵收○又題
   準龍井口産有大木願採伐者給發關票出口
   令潘家口差官照例收税○二十年議準喀爾
[140-31a]
   沁䝉古有願伐木進關照民商納税者許由潘
   桃等口放入貿易照例收税令該旗將伐木頭
   領開送理藩院行文到部給與執照○三十一
   年題準古北潘桃等口監督嗣後徵收木植長
   徑尺丈均照部定價直折銀徵收差滿交部竢
   木植價賤之時即行收買存貯通恵河木厰以
   備應用○三十八年題準大青山等處木植甚
   多有殷實商人願往採取者該部給票令守口
[140-31b]
   官驗明放行照例輸税入口販賣○四十六年
   題準渝關設於城外北岸兩河合流之處全川
   江水縂匯洶涌迅急木植抵關難於停泊更易
   乘流私越直下江楚偷漏税課應於渝關上流
   牛角沱及䕫郡西坪地方分設廵關船役凡抵
   關木植均灣泊牛角沱㸃明數目圍圓尺寸赴
   關照例徵收給發完單始準運放完税時即令
   商人於循環簿内親自填注奏銷時申齎覈轉
[140-32a]
   其販賣下楚之木簰均於䕫州西坪地方驗票
   放行如有偷漏夾帶察究補完○五十年覆準
   四川渝關木税照四十七年四千七百五兩九
   錢三釐之數作為定額徵收○五十八年覆準
   浙江南北二關將任滿一年税銀照例按季解
   部○五十九年議準口内馬前寨等處木植甚
   多部給木商頭領十人執照準其在口内砍木
   納税禁止本處人砍伐木植惟
[140-32b]
三陵應用木植仍著千丁人内置辦不許出口於口内
   砍伐○六十年奏準渝關木税盡收盡解據實
   報銷○雍正元年議準
  盛京本處人民有自偹資本採伐木植者亦準於
  盛京工部領取執照該監督確察照例徵收折銀
   交納○五年覆準河寳營木税由殺虎口監督
   徵收解部每年以七千二百兩為定額○六年
   覆準龍江關歲編工税銀四萬六千八百三十
[140-33a]
   八兩應給各役工食銀一百八十六兩向於額
   數内動支報銷裁鐙夫二名廵役十名歲減工
   食銀彚入正税年終觧部充餉○七年覆準潘
   桃口收税各口繋大河小河二處設為正關監
   督親驗收税但大河過關木植由潘家口而進
   小河由桃林冷口而来二口岐路甚多遶關最
   易嗣後將大河小河二處正關移於潘家桃林
   二口各設税局分鑄斧號該監督親驗烙號放
[140-33b]
   關其有姦商豪戸運木進口揑稱完税驗放之
   後私藏在家乘監督新舊交代串通守口人役
   減半交税暗行烙號逾限不報者限一月内自
   行首報輸税免究若經察出或被首告即將漏
   税之木盡數入官交地方官變價觧部仍將該
   商戸解部治罪再各處關口商貨照依納税然
   後放關獨潘桃口木植該商報驗烙號即便放
   關於通關後始將應完税銀開具欠呈小版木
[140-34a]
   税限二月於永平完交大版木税限四月於天
   津完交每多遲延濛溷之弊嗣後以過關之日
   為始定限五月木商親身赴關完納如逾限不
   完及完不足數者即將該商木植確估抵交應
   完銀數交地方官變價解部餘木聽商自賣○
   又覆準古北口税課每年額徵銀四萬三百四
   十一兩五錢交密雲縣請領部科循環印簿將
   商人過關木植十分取一折銀按季報部一年
[140-34b]
   屆滿將循環印簿呈送部科察覈所收税銀照
   數解部○又覆準南新關徵收竹木正關之外
   分設漁臨美政安溪富新北新觀音版橋良畎
   籹粫古蕩十小關分徵零散竹木向例差役在
   口就近收税每年額發商人親填簿册一本存
   於正關同各小關收數一總彚填簿内年滿送
   部考覈各小關分設地方距正關遥遠於正關
   號簿之外增設小關印簿十套分給就近登填
[140-35a]
   以免商民逺赴正關○八年覆準古北口一路
   近年木植進關甚少額徵銀一千十有二兩五
   錢一分○九年覆準辰關木税以一萬二千五
   百兩為定額如遇閠月加九百兩每年請領循
   環印簿將商人姓名木植數目年月日期飭商
   親填一年期滿送部考覈○十年議準徵收𤓰
   儀由牐河餉銀嗣後令該管道員照依各關之
   例赴部請領親填簿令船戸據實登填期滿題
[140-35b]
   報考覈○十一年覆準川省渝關木税設關之
   始並未請有部頒詳細則例杉木栢木估本税
   銀大小尺寸均無一定未免輕重之偏今若將
   各號木植竟照所直之價估本收税恐商人不
   能多獲利益應請留其有餘照各號圍圓尺寸
   較原估本量加三四成按則科算各銀一兩取
   税三分○又覆準𤓰儀由牐徵收河餉嗣後於
   原額之外如有溢收準其報解戸部倘有闕少
[140-36a]
   在於徵解戸部項下之撫增等餉銀内照數補
   足○又覆準鳳陽蕪湖兩關平法等子均不畫
   一交工部成造頒給該管官如有私造故為輕
   重情弊令該督撫覈實題叅其所收商税銅斤
   水脚銀照正關一例填入單内給商收執竢早
   晚放關即驗單截角放行至年滿考覈時將所
   收正税若干銅斤水脚若干分造清册報部○
   十二年覆準南新關徵收税課分解藩司杉木
[140-36b]
   料銀四千七百八十二兩五錢竢該關徵收期
   滿之日照例解交司庫委官附解戸部○十三
   年覆準交城縣徵收武元城木税每年以一千
   二百三十一兩有奇為定額○又奏準松阿里
   江上游輝發穆欽等處木植十取其一免徵山
   分銀交與地方官徵收○乾隆元年議準裁宿
   遷關額徵石價銀八百二十兩○又覆準臨牐
   税務歸并臨清大關每年以四千五百七十二
[140-37a]
   兩七錢四分為定額○三年覆準密雲縣徵收
   古北口木税縁牆子等四路封閉遞年闕額請
   照雍正十二年六百四兩有奇之數徵收與雍
   正八年題覆定額懸殊恐滋侵隐今仍以一千
   十有二兩五錢一分為歲額○四年覆準殺虎
   口監督徵收歸化城木税每年以四百四十六
   兩為定額○五年覆準各關徵收税銀皆改用
   題本嗣後各關於一年任滿時繕本具題畫一
[140-37b]
   辦理○六年議準宿遷關徵收豐沛蕭碭四縣
   陸税仍舊改隸縣徵解歸藩庫奏銷扣除四縣
   陸税銀二百九十六兩以存銀四萬八千八百
   八十四兩為每年定額徵收報解○十年議準
   𤓰儀由牐徵收河餉一年期滿改歸蘇州廵撫
   題報考覈所收銀解交總河衙門以備河工之
   用○十二年
 諭關税定有正額徵收闕少例應著令賠補若一人
[140-38a]
  而兼管兩關者此關徵收有餘應準其抵補彼關
  不足之數再有短少令其賠補該部察覈各關税
  銀均著照此辦理○十六年議準輝發穆欽等處
   木税以三百七十兩作為定額
   一徵收禁令順治十六年議準喜峯口外所屬
   䝉古及八旗網戸木匠砍伐栢版進口販賣亦
   照十分取二之例徵取如有私行進口不遵徵
   税者該差官指名報部題叅治罪木植入官○
[140-38b]
   十七年議準凡邊外伐木之處不許恃强占據
   如違指名叅奏○康熈元年題準旗民採木人
   役以兵部給發關票之日為始限半月内出口
   其關票限一年繳銷如過限不囘及不銷票者
   送該部議罪○十六年題準凡各商木植進口
   該管官親身察驗照數徵取以備各工取用如
   有隐漏長大木植止徵短小者題叅重處○二
   十二年議準
[140-39a]
  盛京佟家烏喇地方所産大木有願採伐貿易者
   聽工部
  盛京工部寧古塔將軍發給執照令沿海運至天
   津貿易不許夾帶禁物竊捕貂鼠私採人參○
   二十六年題準古北口木税該差官於任滿日
   起限四月内明白交完潘桃口收税繋由海運
   以任滿日起限八月如限内不完者照各關拖
   欠銅斤例議處商人亦照交納銅斤闕少例治
[140-39b]
   罪如差官隐漏大木止收小木及通恵河分司
   差滿報部有遺漏舛錯者一併題叅議處○二
   十九年覆準嗣後領部票商人木植被水衝散
   有恃强偷盗者照常人盗官物例治罪○三十
   三年題準凡木商出口帶領人夫令監督將姓
   名年貌逐一開填票内給發驗收兵部行文管
   口官將出入人夫與票内所開逐一察對明白
   放出進口時亦照此例或有病故者商人豫報
[140-40a]
   管口官注册如管口官不稽察人數任其出入
   該部議處如商人揑報人夫病故者交刑部治
   罪○雍正八年議準潘桃口木植所經之地路
   僻水險沿河匪類或因水發木漂乘機盗竊或
   結黨截道攔阻木筏或暮夜上筏砍繩乘機撈
   搶一經商人呈告該監督即會同永平府審訊
   明確照白晝搶奪律治罪○十一年覆準荆關
   徵收竹木鈔税所給商票照船税一例換用聨
[140-40b]
   二串票飭令將應完鈔銀開載照票給商過關
   根票截存繳部○十三年覆準潘桃古北殺虎
   等口商人砍木部給印票向繋兼書清漢字樣
   但該處繋䝉古地方或有不肖商人揑書漢文
   以欺䝉古溷入砍木亦未可定嗣後令各該監
   督請領兼書清漢䝉古三體字印票竢給發到
   日即將舊票繳囘並轉咨吳喇忒公歸化成都
   統嚴飭䝉古不時稽察倘有並無清漢䝉古字
[140-41a]
   印票溷入砍木者即時拏獲送部治罪如䝉古
   徇庇不報即將䝉古一并治罪至大青山木植
   不免夤夜偷放木筏以圖漏税等弊嗣後令殺
   虎口監督並該御史不時稽察倘漫不經心以
   致差役商賈夤縁漏税一并交部議處○又覆
   準宿遷關所管豐沛蕭碭四縣應徵陸税銀照
   依見收税銀則例刋刻曉諭遴選幹辦書役前
   徃彼地據實徵收不得仍前侵隐所收税銀彚
[140-41b]
   同該關徵收税銀照例按季解部期滿具題考
   覈該監督不時嚴行稽察無致書役徵多報少
   刻意苛索苦累商民如有此等情弊一經察出
   嚴行究治仍令該地方官將税老土豪人等嚴
   行禁革不得仍前把持以杜包收侵隐之弊並
   令將各屬經徵陸地等税徹底清理飭該地方
   官照數盡收盡解如有土豪包收情弊一槩嚴
   行禁革倘經管官希圖通同侵隐照例叅究○
[140-42a]
   乾隆六年覆準龍江關徵收木税嗣後水平横
   量簰面如中髙一尺邊低一尺將髙低折實除
   還一半止以五寸科算永禁飛量之法○十年
   覆準宿遷關散裝船貨不拘頭稍倉跨悉照成
   包成捆貨物一例籤驗見數按擔徵收永禁通
   船一載之例考覈禁令戸部/同者不重載
 
 
[140-42b]
 
 
 
 
 
 
 
欽定大清㑹典則例卷一百三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