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a0036 元史-明-宋濂 (master)


[17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元史卷一百七十八
  明翰林學士亞中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宋濂等修
 列傳第六十五
  梁曽
梁曽字貢父燕人祖守正父徳皆以曽貴贈安定郡公
曽少好學日記書數千言中統四年以翰林學士承㫖
王鶚薦辟中書左三部令史三轉為中書省掾至元十
[178-1b]
年用累考及格授雲南諸路行省都事佩銀符久之陞
員外郎十五年轉同知廣南西道左右兩江宣撫司事
明年除知南陽府唐鄧二屬州為襄陽府所奪曽按圖
經稽國制以聞事得復舊南陽在宋末為邊鄙桑柘未
成而歲賦絲民甚苦之曾請折輸布民便之十七年朝
廷以安南世子陳日烜不就徵選曽使其國召見賜三
珠金虎符貂裘一襲進兵部尚書與禮部尚書柴椿偕
行至安南語祕不傳明年日烜遣其叔遺愛奉表從曽
[178-2a]
入獻方物帝封遺愛為安南國王賜幣帛遣歸二十一
年除曽湖南宣慰司副使居三年以疾去二十九年改
淮西宣慰司副使復以親老辭召至京師入見内殿有
㫖令曽再使安南授吏部尚書賜三珠金虎符襲衣乘
焉弓矢器幣以禮部郎中陳孚為副十二月改授淮安
路總管而行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國有三門中曰陽
明左曰日新右曰雲㑹陪臣郊迎將由日新門入曽大
怒曰奉詔不由中門是我辱君命也即回舘既而請開
[178-2b]
雲㑹門入曽復執不可始自陽明門迎詔入又責日燇
親出迎詔且講新朝尚右之禮以書往復者三次具宣
布天子威徳而風其君入朝世子陳日燇大感服三月
令其國相陶子奇等從曽詣闕請罪並上萬夀頌金冊
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幣奇物遺曽為贐曽不受以還
諸陶子奇八月還京師入見進所與陳日燇往復議事
書帝大悅解衣賜之且令坐地上右丞阿里意不然帝
怒曰梁曽兩使外國以口舌息兵戈爾何敢爾是日有
[178-3a]
親王至自和琳帝命酌酒先賜曽謂親王曰汝所辦者
汝事梁曽所辦吾與汝之事汝勿以為後也復於便殿
賜酒饌留宿禁中語安南事至二皷方出明日陶子奇
等見詔陳其方物象鸚鵡于庭而命曽引所獻象曽以
袖引之象隨曽轉如素馴者復命引他象亦然帝以曽
為福人且問曰汝亦懼否對曰雖懼君命不敢違帝稱
善或讒曽受安南賂者帝以問曽曽對曰安南以黄金
器幣奇物遺臣臣不受以屬陶子奇矣帝曰茍受之何
[178-3b]
不可也尋賜白金一錠金幣二勑中書以使安南三珠
金虎符與之仍乘傳之任淮安到官興學校勵風俗河
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曽議之大徳元年除杭州路總
管户口復者五萬二千四百户請禁莫夜鞫囚游街酷
刑朝廷是之著為令四年丁内艱先是丁憂之制未行
曽上言請如禮七年除潭州路總管以未終制不赴明
年遷兩浙都轉運鹽使又明年拜雲南行省參知政事
賜三珠金虎符尋召還京辭以母喪未葬扶柩北歸至
[178-4a]
長蘆有㫖賜鈔一百錠使營葬十年召為中書參議嘗
預燕賜濟遜一襲十一年轉正奉大夫出為河南行省
參知政事尋遷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四年以疾辭歸勑
賜樂物存問備至皇慶元年仁宗以曽前朝舊臣特授
昭文舘大學士資徳大夫累章乞致仕不允復起為集
賢侍講學士國有大政必命曽與諸老議之延祐元年
奉詔代祀中岳等神還至汴梁以病不復職寓居淮南
杜門不通賓客惟日以書史自娛至治二年卒年八十
[178-4b]
一卒之前十日有大星隕于所居流光燭地人皆異之
  劉敏中
劉敏中字端甫濟南章邱人幼卓異不凡年十三語其
父景石曰昔賢足於學而不求知豐於功而不自衒此
後人所弗逮也父奇之鄉先生杜仁傑愛其文亟稱之
敏中嘗與同儕各言其志曰自幼至老相見而無愧色
乃吾志也至元十一年由中書掾擢兵部主事拜監察
御史權臣僧格秉政敏中劾其奸邪不報遂辭職歸其
[178-5a]
鄉既而起為御史臺都事時同官王約以言去敏中杜
門稱疾臺臣請視事敏中曰使約無罪而被劾吾固不
當出誠有罪耶則我既為同僚又為交友不能諌止亦
不無過也出為燕南肅政廉訪副使入為國子司業遷
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大徳七年詔遣宣撫使巡行
諸道敏中出使遼東山北諸郡守令恃貴倖暴横者一
繩以法錦州雨水為灾輒發廩賑之除東平路總管擢
陜西行臺治書侍御史九年召為集賢學士商議中書
[178-5b]
省事上疏陳十事曰整朝綱省庻政進善良剔姦蠧顯
公道杜私門廣恩澤實鈔法嚴武備舉封贈成宗崩姦
臣希中㫖贊其邪謀敏中援禮力爭之武宗即位召敏
中至上京庻政多所更定授集賢學士皇太子贊善仍
商議中書省事賜金幣有加頃之拜河南行省參知政
事俄改治書侍御史出為淮西肅政廉訪使轉山東宣
慰使遂召為翰林學士承㫖召公卿集議弭災之道敏
中疏列七事帝嘉納焉以疾還鄉里敏中平生身不懷
[178-6a]
幣口不論錢義不茍進進必有所匡救援據今古雍容
不廹每以時事為憂或鬰而弗伸則戚形于色中夜歎
息至淚濕枕席為文辭理備辭明有中菴集二十五卷
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六贈光祿大夫柱國追封齊國公
諡文簡
  王約
王約字彦博其先汴人祖通北徙真定約性頴悟風格
不凡從中丞魏初游博覧經史工文辭務達國體時好
[178-6b]
不以動其心至元十三年翰林學士王磐薦為從事承
㫖和爾和遜以司徒開府奏授從仕郎翰林國史院編
修官兼司徒府掾既而辟掾中書除禮部主事二十四
年拜監察御史授承務郎首請建儲及修史事時丞相
僧格銜參政郭佑為中丞時奏誅右丞盧世榮等故誣
以他罪約上章直佑冤按治成都鹽運使王鼎不法罷
官除名轉御史臺都事南臺侍御史程文海入言事多
斥僧格罪僧格怒又以約與之表裏六奏殺之上不從
[178-7a]
約以隴西地逺請立行臺陜西詔從之出賑河間饑民
均覈有方全活甚衆三十一年遷中書右司員外郎四
月成宗即位言二十二事曰實京師放差稅開獵禁蠲
逋負賑窮獨停冗役禁鷹房振風憲除宿蠧慰逺方却
貢獻詢利病利農民勵學校立義倉覈稅户重名爵明
賞罰擇守令汰官屬定律令革兩司又請中書去繁文
一取信於行省一責成於六部調兵部郎中改禮部郎
中請行贈諡之典以旌忠勲付時政記於史舘以備纂
[178-7b]
錄立供需府以專供億皆從而行之拜翰林直學士知
制誥同修國史奉詔賑京畿東道饑民發米五十萬石
所活五十餘萬人因條疏京東利病十事請發米續賑
之中書用其言民獲以甦高麗王昛年老傳國子謜有
不安其政者飛讒離間及謜朝京師潜使人賂用事者
留謜不遣昛復位乃委用小人厚歛淫刑國人羣愬于
朝中書令執其首惡繫刑部其黨復不悛奏屬約驗問
約至宣布明詔而諭之曰天地間至親者父子至重者
[178-8a]
君臣彼小人知自利寧肯為汝家國地耶昛感泣謝曰
臣年耄聴信憸邪是以致此今聞命矣願奉表自雪且
請子謜還國其小人黨與悉聴使者治翼日約逮捕覆
按其罪流二十二人杖三人黜有官者二人命故臣洪
子藩為相俾更弊政罷非道水驛十三免耽羅貢非土
産物東民大喜還報稱㫖除太常少卿尋詔約同宗正
御史讞獄京師約辭職在清廟帝不允乃閱諸獄决二
百六十六人當死者七十二人釋無罪者八十六人平
[178-8b]
反吳得誠冤嫁良家入倡女十人杖流元旦帶刀䦨入
殿庭者八十人因議闘毆殺人者宜减死一等著為令
又以浙民於行省南臺互訟不决命約訊之約至杭二
十日而理省臺無異辭特拜刑部尚書以錄前功大徳
十一年仁宗至自懷州肅清宫禁以平章賽音諤徳齊
安西王阿南達與左丞相阿固台潜謀為變命刑曹按
狀約曰在法謀逆不必搒掠竟當伏誅由是結知仁宗
富寧庫失金約疑番直宿衛者盗之未幾果得實庫官
[178-9a]
吏獲免監察御史言通州倉米三萬石因雨而濕約謂
必積氣所蒸驗且堪用釋守者罪宗王兄弟二人守邊
兄隂有異志弟諌不從即上馬馳去兄遣奴挾弓矢追
之弟發矢斃其奴兄訴囚其弟獄當死約慮囚曰兄之
奴即弟之奴况殺之有故立釋之遷禮部尚書請定丁
憂之制申旌表之恩免都城煤炭之徵皆從之京民王
氏仕江南而殁有遺腹子其女育之年十六乃訴其姊
匿貲若干有司責之急約視其牘曰無父之子育之成
[178-9b]
人且不絶王氏祀姊之恩居多誠利其貲寧育之至今
日耶改前議而斥之柴氏初無子命張氏子後既得已
子張出為僧柴之子又殁僧乃訟家産命約詰之約問
曰汝出家既分承汝師衣鉢又何為得柴氏業乎僧不
能荅遂歸柴氏應後者至大二年正月上武宗尊號及
冊皇后凡典禮儀注約悉總之如制仁宗在東宫雅知
約名思用以自輔擢太子詹事丞從幸五臺山約諌不
可乆留即日還上京初安西王封於秦既以謀逆誅國
[178-10a]
除版賦入詹事院至是大臣奏請封其子復國仁宗以
問約曰安西以何罪誅今復之何以懲將來議遂寢明
年進太子副詹事約抗章諌節飲辭意懇切仁宗嘉納
焉承制立左衞率府統侍衞軍萬人同列欲署軍官約
持不可衆難之曰東宫非樞宻使耶約曰詹事東宫官
也預樞宻事可乎仁宗復召問約對曰皇太子事不敢
不為天子事不敢為仁宗悟竟罷議同列復傳命増立
右衞率府取河南䝉古軍萬人統之約屏人語曰左衞
[178-10b]
率府舊制有之今置右府何為諸公冝深思之不可累
儲宫也又命取安西兵器給宿衞士約謂詹事諤勒哲
曰詹事移文數千里取兵器人必驚疑上聞之奈何諤
勒哲色慙曰實慮不及此又命福建取繡工童男女六
人約曰福建去京師六七千里使人父子兄弟相離有
司承風動擾豈美事耶仁宗止之稱善再三家令薛居
敬上言陜西分地五事因被命往理之約不為署行語
之曰太子潜龍也當勿用之時為飛龍之事可乎遂止
[178-11a]
薦翰林學士李謙為太子少傅請立故丞相淮安忠武
王巴延祠于杭皆從之仁宗以詹事院諸事循軌大喜
面賜犀帶力辭又賜江南所取書籍亦辭仁宗常字而
不名諭羣臣曰事未經王彦博議者勿啟又謂中丞托
廸曰在詹事而不求賜予者惟彦博與汝二人耳一日
仁宗西園觀角觝戲有㫖取繒帛賜之約入遥見問曰
汝何為來仁宗遽止之又欲觀俳戲事已集而約至即
命罷去其見敬禮如此四年三月仁宗正位宸極欲用
[178-11b]
隂陽家言即位光天殿即東宮也約言於太保齊蘇曰
正名定分當御大内太保入奏遂即位於大明殿中書
奏約陜西行省參知政事帝大怒特拜河南行省右丞
約陛辭帝賜巵酒及弓矢先是至大間尚書省用建言
者冒獻河汴官民地為無主奏立田糧府歲輸數萬石
是嵗詔罷之竄建言人於海外命河南行省復其舊業
行省方並緣為奸田猶未給約至立期檄郡縣釐正如
詔㑹詔更銅錢銀鈔法且令天下稅盡收至大鈔約度
[178-12a]
河南歲用鈔七萬錠必致上供不給乃下諸州凡至大
至元鈔相半衆以方詔命為言約曰吾豈不知第歲終
諸事不集責亦匪輕丞相布琳濟達贊之曰善遣使白
中書省臣大悅遂徧行天下南陽富珠哩翀以書謁約
大奇之即署為郡學正既又薦之中書擢翰林國史院
編修官皇慶改元元日詔中書省曰汴省王右丞可即
召之約以三月一日至召見慰勞特拜集賢大學士推
恩三世贈諡樹碑約首奏河南行省丞相布琳濟達勲
[178-12b]
閥舊臣不宜乆外召至封河南王約又建議行封贈禁
服色興科舉皆著為令甲上疏薦國子博士姚登孫應
奉翰林文字揭傒斯成都儒士楊静請起復中山知府
致仕輔惟良前尚書參議李源左司員外郎曹元用皆
除擢有差辯奏故左丞竇履有遺腹子棄外宜收養歸
宗為竇氏後延祐二年丞相特們徳爾專政奏遣大臣
分道奉使宣撫命約巡行燕南山東道約至衞輝有毆
母寘獄者其母泣訴言老妾惟此一息死則一門絶矣
[178-13a]
約原其情杖一百而遣之冠州民有兄訐其弟厭詛者
讞之則曰我求嗣也索授時厯驗其日良信乃立縱之
使還拜樞宻副使視事明日召見賜酒帝謂左右曰人
言彦博老病朕今見之精力尚强可堪大任也是夕知
院駙馬達實特穆爾宿衞帝戒之曰彦博非汝友宜師
事之至治元年英宗即位特們徳爾復相約辭職不出
二年以年七十致仕三年丞相拜珠一新政務尊禮老
臣𫝊詔起約復拜集賢大學士商議中書省事以其祿
[178-13b]
居家每日一至中書省議事至治之政多所參酌又嘗
奉詔與中書省官及他舊臣條定國初以來律令名曰
大元通制頒行天下朝廷議罷征東省立三韓省制式
如他省詔下中書雜議約對曰高麗去京師四千里地
瘠民貧夷俗雜尚非中原比萬一梗化疲力治之非幸
事也不如守祖宗舊制丞相稱善奏罷議不行高麗人
聞之圗公像歸祠而事之曰不絶國祀者王公也泰定
元年奉詔廷策天下士徳巴拉張益等八十五人始増
[178-14a]
乙科員額至一十五人天厯元年文宗踐阼約入賀賜
宴大明殿帝勞問甚歡時年七十有七平居襟度和粹
謙抑自持後進謁見必加禮貎俸祿所入布散姻族外
及貧士從父居貧月奉錢米餽肴膳事之如父嵗時朔
望携子姓至先塋展拜懷戀謹時祭及五祀動稽古禮
邦人以為矜式至順四年二月己酉卒年八十二皇太
后聞之嗟悼以尚醖二尊遣徽政院臣臨弔致奠勑中
書省以下賻贈有差是月庚申葬城西岡子原約平生
[178-14b]
著作有史論三十卷高麗志四卷潜丘槀三十卷行於
世子思誠奉議大夫秘書監著作郎
  王結
王結字儀伯易州定興人祖逖勤以質子軍從太祖西
征娶鄂勒歡氏自西域徙戍秦隴又徙中山家焉結生
而聰頴讀書數行俱下終身不㤀嘗從太史董朴受經
深於性命道徳之藴故其措之事業見之文章皆悉有
所本憲使王仁見之曰公輔器也年二十餘游京師上
[178-15a]
執政書陳時政八事曰立經筵以養君徳行仁政以結
民心育英材以備貢舉擇守令以正銓衡敬賢士以厲
名節革冗官以正職制辨章程以定民志務農桑以厚
民生其言剴切純正皆治國之大經大法宰相不能盡
用之時仁宗在潜邸或薦結充宿衞乃集歴代君臣行
事善惡可為鍳戒者日陳于前仁宗嘉納焉武宗即位
以仁宗為皇太子大徳十一年命置東宫官屬以結為
典牧太監階太中大夫近侍以俳優進結言昔唐莊宗
[178-15b]
好此卒致禍敗殿下方育徳春宫視聴冝謹仁宗優納
之仁宗即位遷集賢直學士出為順徳路總管敎民務
農興學孝親弟長戢奸禁暴悉登于書俾朝夕閱習之
屬邑鉅鹿沙河有唐魏徵宋璟基乃祠二公于學表其
言論風㫖以勵多士遷揚州又遷寧國以從弟紳僉江
東廉訪司事辭不赴改東昌路境有黄河故道而㑹通
堤遏其下流夏月潦水壊民麥禾結疏為斗門以泄之
民獲耕治之利至治二年參議中書省事時拜珠為丞
[178-16a]
相結言為相之道當正已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惡
不可猶豫猶豫恐生它變服用不可奢僣奢僣則害及
于身丞相是其言未幾除吏部尚書薦名士宋本韓鏞
等十餘人泰定元年春廷試進士以結充讀卷官遷集
賢侍讀學士中奉大夫㑹有月食地震烈風之異結昌
言于朝曰今朝廷君子小人混淆刑政不明官賞太濫
故隂陽錯謬咎徵薦臻宜修政事以弭天變是嵗詔結
知經筵扈從上都結援引古訓證時政之失冀帝有所
[178-16b]
感悟中宫聞之亦召結等進講結以故事辭明年除浙
西亷訪使中途以疾還歲餘拜遼陽行省參知政事遼
東大水榖價翔踴結請于朝發粟數萬石以賑饑民召
拜刑部尚書天厯元年文宗即位拜陜西行省參知政
事改同知儲慶司事二年拜中書參知政事入謝光天
殿以親老辭帝曰忠孝能兩全乎是時迎立明宗于朔
方明宗命文宗居皇太子位於是遣大臣奉寶北迓近
侍有求除拜賞賚者結曰俟天子至議之初上都之變
[178-17a]
失皇太子寶更鑄新寶近侍請視舊製宜加長結曰此
寶當傳儲嗣不敢踰舊制也或致人于死而籍其妻孥
貲産者結復論之近侍益怒譛詆日甚遂罷政又命為
集賢侍讀學士丁内艱不起元統元年復除浙西廉訪
使未行召拜翰林學士資善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與
張起巖歐陽𤣥修泰定天厯兩朝實錄拜中書左丞中
宮命僧尼於慈福殿作佛事已而殿災結言僧尼䙝瀆
當坐罪左丞相疾革家人請釋重囚禳之結極陳其不
[178-17b]
可先時有罪者北人則徙廣海南人則徙遼東去家萬
里往往道死結請更其法移鄉者止千里外改過聴還
其鄉因著為令職官坐罪者多從重科結曰古者刑不
上大夫今貪墨雖多然士之廉恥不可以不養也聞者
謂其得體至元元年詔復入翰林養疾不能應詔二年
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結立言制事皆法古人
故相張珪曰王結非聖賢之書不讀非仁義之言不談
識者以為名言晩邃於易著易說一卷臨川吳澄讀而
[178-18a]
善之及卒公卿唁于朝士大夫弔于家曰正人亡矣四
年五月詔贈資政大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右丞
䕶軍追封太原郡公諡文忠有詩文十五卷行于世
  宋衜
宋衜字𢎞道潞州長子人金兵部員外郎元吉之孫衜
善記誦年十七避地襄陽已而北歸屏居河内者十有
五年趙璧經畧河南聞其名禮聘之中統三年擢翰林
修撰李璮畔璧行中書省事於濟南至元五年大兵守
[178-18b]
襄陽璧行元帥府事衜皆從焉軍事多所咨訪六年高
麗權臣林衍廢其國王而立其弟温詔遣國王特訥克
暨璧將兵討之以衜為行省員外郎持詔徙江華島居
民於平壤復命慰勞良厚仍賜衣叚授河南路總管府
判官不赴十三年入為太常少卿屬省官制行兼領籍
田署事十六年太子以耆徳召見應對詳雅大愜睿㫖
自是數蒙召問侍講經幄開諭為多十八年除秘書監
十九年江西分地當署郡邑守令皆命衜銓舉二十年
[178-19a]
初立詹事院首命衜為太子賓客每宴見優賜容接多
所錫賚二十三年卒有秬山集十卷行于世
  張伯淳
張伯淳字師道杭州崇徳人少舉童子科以父任銓受
廸功郎淮隂尉改揚州司户參軍尋舉進士監臨安府
都稅院陞觀察推官除太學錄入本朝至元二十三年
授杭州路儒學敎授遷浙東道按察司知事二十八年
擢為福建廉訪司知事歲餘有薦伯淳於帝前者遣使
[178-19b]
召問明年入見帝問冗官風憲鹽筴楮幣皆當時大議
所對悉稱㫖命至政事堂將重用之固辭遂授翰林直
學士進階奉訓大夫謁告以歸授慶元路總管府治中
行省檄按疑獄衢秀皆得其情大徳四年即家拜翰林
侍講學士明年造朝扈從上都又明年卒有文集若干
卷藏于家
 
 元史卷一百七十八
[178-20a]
元史卷一百七十八考證
梁曽𫝊陪臣郊迎 原刻作部臣據永樂大典改正
王約𫝊為東宫衛兵 原刻作此語文義未能明晰今
 據元史類編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