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a0036 元史-明-宋濂 (master)


[08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元史卷八十七
  明翰林學士亞中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宋濓等修
 百官志第三十七
  百官三
大宗正府秩從一品國初未有官制首置斷事官曰扎
爾古齊㑹決庶務凡諸王駙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應
犯一切公事及漢人姦盗詐偽蠱毒厭魅誘掠逃驅輕
[087-1b]
重罪囚及邉逺出征官吏每嵗從駕分司上都存留住
冬諸事悉掌之至元二年置十員三年置八員九年降
從一品銀印止理䝉古公事以諸王為府長餘悉御位
下及諸王之有國封者又有集賽人員奉㫖署事别無
頒受宣命十四年置十四員十五年置十三員二十一
年置二十一員二十二年增至三十四員二十八年增
至四十六員大徳四年省五員十一年四十一員皇慶
元年省二員以漢人刑名歸刑部㤗定元年復命兼理
[087-2a]
置扎爾古齊四十二員令史改為掾史致和元年以上
都大都所屬䝉古人并集賽軍站色目與漢人相犯者
歸宗正府處斷其餘路府州縣漢人䝉古色目詞訟悉
歸有司刑部掌管正官扎爾古齊四十二員從一品郎
中一員從五品員外郎二員從六品都司二員從七品
承發架閣庫管勾一員從八品掾史十人䝉古筆且齊
十三人通事知印各三人宣使十人䝉古書冩一人典
吏三人庫子一人醫人一人司獄二員
[087-2b]
大司農司秩正二品凡農桑水利學校饑荒之事悉掌
之至元七年始立置官五員十四年罷以按察司兼領
勸農事十八年改立農政院置官六員二十年又改立
務農司秩從三品置逹魯噶齊一員務農使一員同知
二員是年又改司農寺逹嚕噶齊一員司農卿二員司
丞一員二十三年仍為大司農司秩仍正二品大徳元
年增領大司農事一員皇慶二年陞從一品増大司農
一員定置大司農四員從一品大司農卿二員正二品
[087-3a]
少卿二員從二品大司農丞二員從三品經歴一員從
五品都事二員從七品架閣庫管勾一員照磨一員並
正八品掾史十二人䝉古筆具齊二人回回掾史一人
知印二人通事一人宣使一人典吏五人
 籍田署秩從六品掌耕種籍田以奉宗廟祭祀至元
 七年始立隸大司農十四年罷司農隸太常寺二十
 三年復立大司農司仍隸焉署令一員從六品署丞
 一員從七品司吏一人
[087-3b]
 供膳司秩從五品掌供給應需貨買百色生料并僧
 格籍入貲産至元二十二年始置隸司農置逹嚕噶
 齊一員提㸃一員並從五品司令一員正六品丞一
 員正七品吏一人
  輔用庫秩正九品掌規運息錢以給供需大使一
  員副使一員
  興中州等處油户提領所秩從九品提領一員大
  使一員副使一員嵗辦油十萬斤以供内庖至元
[087-4a]
  二十九年始置
  蔚州麵户提領所提領一員副使一員以辦白麵
  䓤菜以給應辦嵗計十餘萬斤右屬供膳
 永平屯田總管府秩從三品逹嚕噶齊一員總管一
 員同知一員知事一員司吏四人至元二十四年始
 立於永平路南馬城縣以北京採木三千人隸之所
 轄昌國濟民豐贍三署各置署令一員署丞一員直
 長一人吏目二人吏二人
[087-4b]
翰林兼國史院秩正二品中統初以王鶚為翰林學士
未立官署至元元年始置秩正三品六年置承㫖三員
學士二員侍讀學士二員侍講學士二員直學士二員
八年陞從二品十四年增承㫖一員十六年増侍讀學
士一員十七年増承㫖二員二十年省併集賢院為翰
林國史集賢院二十一年增學士二員二十二年復分
立集賢院二十三年增侍講學士一員二十六年置官
吏五員掌管敎習伊斯提喇卜文字二十七年增承㫖
[087-5a]
一員大徳四年陞正二品改典部為司直置都事一員
至大元年置承㫖九員皇慶元年陞從一品改司直為
經歴延祐元年别置回回國子監學士以伊斯提喇卜
官屬歸之五年置承㫖八員後定置承㫖六員從一品
學士二員正二品侍讀學士二員從二品侍講學士二
員從二品直學士二員從三品屬官待制五員從五品
修撰三員從六品應奉翰林文字五員從七品編修官
十員正八品檢閱四員正八品典籍二員正七品經厯
[087-5b]
一員從五品都事一員從七品掾史四人譯史通事知
印各二人䝉古書冩五人書冩十人接手書冩十人典
吏三人典書二人
䝉古翰林院秩從二品掌譯冩一切文字及頒降壐書
並用䝉古新字仍各以其國字副之至元八年始立新
字學士於國史院十二年别立翰林院置承㫖一員直
學士一員待制二員修撰一員應奉四員冩聖㫖筆且
齊十有一人令史一人知印一人十八年增承㫖一員
[087-6a]
學士三員省漢兒令史置䝉古筆且齊四人二十九年
增承㫖一員侍講學士一員知印一人三十年增管勾
一員大徳五年陞正三品九年置司直一員都事一員
皇慶元年改陞從一品設官二十有八吏屬二十有四
延祐二年改司直為經歴後定置承㫖七員學士二員
侍講學士二員侍讀學士二員直學士二員待制四員
修撰二員應奉五員經歴一員都事一員品秩並同翰
林國史院承發架閣庫管勾一員正九品筆且齊一十
[087-6b]
四人掾史三人通事一人譯史一人知印二人書冩一
人典吏三人
 䝉古國子監秩從三品至元十四年始立置司業一
 員二十九年准漢人國學例置祭酒司業監丞延祐
 四年陞正三品七年復降為從三品後定置祭酒一
 員從三品司業二員正五品監丞一員正六品令史
 一人筆且齊一人知印一人
 䝉古國子監秩正七品博士二員助敎二員敎授二
[087-7a]
 員學正學録各二員掌敎習諸生於隨朝百官集賽
 台䝉古漢兒官員家選子弟俊秀者入學至元八年
 置官五員後以每嵗從駕上都敎習事繁設官員少
 增學正二員學録二員三十一年増助敎一員典給
 一人後定置博士二員正七品助敎二員授敎二員
 並正八品學正學録各二員典書一人典給一人
内八府宰相掌諸王朝覲儐介之事遇有詔令則與䝉
 古翰林院官同譯寫而潤色之謂之宰相云者其貴
[087-7b]
 似侍中其近似門下故特寵之以是名雖有是名而
 無授受宣命品秩則視二品焉大徳九年以穆齊特
 等八人為之天厯元年為内八府宰相之職故附見
 於此云
集賢院秩從二品掌提調學校徴求隱逸召集賢良凡
國子監𤣥門道敎陰陽祭祀占卜祭遁之事悉隸焉國
初集賢與翰林國史院同一官署至元二十二年分置
兩院置大學士三員學士一員直學士二員典籍一員
[087-8a]
吏屬七人二十四年増置學士一員侍讀學士一員待
制一員尋陞正二品置院使一員正二品大學士二員
從二品學士三員從二品侍讀學士一員從三品侍講
學士一員從三品直學士二員從四品司直一員從五
品待制一員正五品二十五年增都司一員從七品修
撰一員從六品元貞元年増院使一員大徳十一年陞
從一品置院使六員經歴二員至大四年省院使六員
皇慶二年省漢人經歴一員後定置大學士五員從一
[087-8b]
品學士二員正二品侍讀學士二員侍講學士二員並
從二品直學士二員從三品經歴一員從五品都司二
員從七品待制一員正五品修撰一員從六品兼管勾
承發架閣庫一員正八品掾史六人譯史知印各二人
通事一人宣使七人典吏三人
 國子監至元初以許衡為集賢館大學士國子祭酒
 敎國子與䝉古大姓四集賽人員選七品以上朝官
 子孫為國子生隨朝三品以上官得舉凡民之俊秀
[087-9a]
 者入學為陪堂生伴讀至元二十四年始置監祭酒
 一員從三品司業二員正五品掌學之教令皆徳尊
 望重者為之監察一員正六品專領監務典簿一員
 令史二人譯史知印典吏各一人
 國子學秩正七品置博士二員掌敎授生徒考較儒
 人著述敎官所業文字助敎四員分敎各齋生員大
 徳八年為分職上都增置助敎二員學正二員學録
 二員督習課業典籍十一員掌生員膳食至元二十
[087-9b]
 年定置生員額二百人伴讀十人大徳四年生員三
 百人延祐二年增置生員一百人伴讀二十人
 興文署秩從六品署令一員以翰林修撰兼之署丞
 一員以翰林應奉兼之至治二年罷置典簿一員從
 七品掌提調諸生飲膳與凡文牘簿書之事仍置典
 吏一人
宣政院秩從一品掌釋敎生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
遇吐蕃有事則為分院徃鎮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則㑹
[087-10a]
樞府議其用人則自為選其為選則軍民通攝僧俗並
用至元初立總制院而領以國師二十五年因唐制吐
蕃來朝見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員同
知二員副使二員參議二員經歴二員都事四員管勾
一員照磨一員二十六年置斷事官四員二十八年増
僉院同僉各一員元貞元年増院判一員大徳四年罷
斷事官至大初省院使一員至治三年置院使六員天
厯二年罷功徳使司歸宣政定置院使十員從一品同
[087-10b]
知二員正二品副使二員從二品僉院二員正三品同
僉二員正四品院判三員正五品㕘議二員正五品經
歴二員從五品都事三員從七品照磨一員管勾一員
並正八品掾史十五人䝉古筆且齊二人囘囘掾史二
人克埒穆爾齊四人知印二人宣使十五人典吏有差
 斷事官四員從三品經歴知事各一員令史五人知
 印奏差譯史通事各一人至元二十五年始置
 客省使秩從五品大使二員副使一員至元二十五
[087-11a]
 年置
 大都規運提㸃所秩正四品達噶嚕齊一員提㸃一
 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二十八年置
 上都規運提㸃所秩正四品達噶嚕齊一員提㸃一
 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知事一員至元二十八年置
 大都提舉資善庫秩從五品達嚕噶齊一員提㸃一
 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掌錢帛之事至元二十
 六年置
[087-11b]
 上都利貞庫秩從七品提領一員副使一員掌飲膳
 好事金銀諸物元貞元年置
 大濟倉監支納一員大使一員
 興敎寺管房提領一員
 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秩從二品宣慰使五
 員經歴二員都事二員照磨二員捕盗官二員儒學
 敎授二員鎮撫二員其屬二
  國沙瑪路軍民萬户府秩正三品達嚕噶齊一員
[087-12a]
  萬户一員副達嚕噶齊一員副萬户一員經歴一
  員知事一員鎮撫一員
  西夏中興河州等處軍民總管府秩正三品達嚕
  噶齊一員總管一員同知一員治中一員府判一
  員經歴一員知事一員屬官税務提領寜河縣官
  寜河北克托和斯五員寜河弓甲匠達嚕噶齊
 洮州元帥府秩從三品達嚕噶齊一員元帥一員知
 事一員
[087-12b]
 十八族元帥府秩從三品達嚕噶齊一員元帥一員
 同知一員知事一員
 積石州元帥府達嚕噶齊一員元帥一員同知一員
 知事一員托克托和斯一員
 禮店文州蒙古漢軍西番軍民元帥府秩正三品達
 嚕噶齊一員元帥一員同知一員經歴知事各一員
 鎮撫一員䝉古鄂囉官一員䝉古卾囉相副官一員
  禮店文州䝉古漢軍鄂囉軍民千戶所秩從五品
[087-13a]
  達嚕噶齊一員千戸一員副千戸一員把總五員
  百戸八員
  禮店文州䝉古漢軍西畨軍民上千戸所秩正四
  品達嚕噶齊一員千戸一員百戸一員新附千户
  二員
  禮店階州西水䝉古漢軍西番軍民總把二員
 吐蕃等處招討使司秩正三品招討使二員知事一
 員鎮撫一員其屬附
[087-13b]
  圖沙瑪探馬軍四萬戸府秩正三品萬户五員千
  戸八員經歴一員鎮撫一員
  圖沙瑪路新附軍千戸所秩從五品逹嚕噶齊一
  員千户一員副千戸一員
  文扶州西路南路達伊克等處萬户府秩從三品
  達嚕噶齊一員萬户二員
  鳯翔等處千户所秩從五品達嚕噶齊一員千户
  一員百户二員
[087-14a]
  慶陽寜環等處管軍總把一員
  文州課程倉糧官一員
  岷州十八族週迴捕盗官二員
  常陽帖城阿布隆等處萬户府秩從三品達嚕噶
  齊一員千户一員
  階文扶州等處畨漢軍上千户所秩正五品逹嚕
  噶齊一員千戸二員
  貴徳州達嚕噶齊知州各一員同知州判各一員
[087-14b]
  托克托和斯一員捕盗官一員
  具成萬户府逹嚕噶齊二員萬户四員
 松潘宕叠威茂州等處軍民安撫使司秩正三品達
 嚕噶齊一員安撫司一員同知一員僉事一員經歴
 知事照磨各一員鎮撫一員威州保寜縣茂州文山
 縣文川縣皆隸焉
  静州茶上必里溪安鄉等二十六族軍民千户所
  達嚕噶齊一員千戸一員
[087-15a]
  龍木頭都留等處十二族軍民千戸所逹嚕噶齊
  一員千戸一員
  岳希蓬蘿蔔村等處二十二族軍民千戸所逹嚕
  噶齊一員千户一員
  折藏萬户府達嚕噶齊一員萬户一員
 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宣慰使四員同知二
 員副使一員經歴都事各二員捕盗官三員鎮撫二
 員
[087-15b]
 朶甘思田地裏管軍民都元帥府都元帥一員經歴
 一員鎮撫一員
 喇嘛綱等處詔討使司逹嚕噶齊一員招討使一員
 經歴一員
 本布田地裏招討使司招討使一員經歴一員鎮撫
 一員
 本布喇實綱百姓逹嚕噶齊一員
 碉門魚通黎雅長河西寧逺等處軍民安撫使司秩
[087-16a]
 正三品逹嚕噶齊一員安撫使一員同知一員副使
 一員僉事一員經歴知事照磨各一員鎮撫二員
 六番招討使司逹嚕噶齊一員招討使一員經歴一
 員知事一員雅州嚴道縣名山縣𨽻之
 天全招討使司逹嚕噶齊一員招討使二員經歴知
 事各一員
  魚通路萬户府達嚕噶齊一員萬户一員經歴知
  事各一員黎州𨽻之
[087-16b]
  碉門魚通等處管軍守鎮萬户府達嚕噶齊一員
  萬戸二員經歴知事各一員鎮撫二員千户八員
  百户二十員弹壓四員
  長河西管軍萬户府達嚕噶齊一員萬户二員
 長河西裏管軍招討使司招討使二員歴經一員
 朶甘斯招討使一員
  朶甘斯哈達李唐魚通等處錢糧總管府達嚕噶
  齊一員總管一員副總管一員哈喇台托克托和
[087-17a]
  斯一員哈喇托克托和斯一員朶甘斯昻吉爾茂
  穆蘇千戸一員
  伊實瑪爾綱萬戸府達嚕噶齊一員萬戸二員
 烏斯蔵納喇□古嚕蘓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
 宣慰使五員同知二員副使一員經歴一員鎮撫一
 員捕盗司官一員其屬附見
  納喇蘓古嚕蘇元帥二員
  烏斯蔵管䝉古軍府元帥二員
[087-17b]
  達理管軍招討使一員
  烏斯蔵等處轉運一員
  實嚕蘇地管民萬户一員
  恰爾巴田地裏管民萬戸一員
  烏斯蔵田地裏管民萬戸一員
  蘇爾瑪節幹田地裏管民官一員
  蕯喇田地裏管民官一員
  楚密克萬戸一員
[087-18a]
  卾蘭塔拉萬戸一員
  斯達克隆拉萬戸一員
  布木古爾萬戸一員
  當布特色千戸四員
  嘉木巴萬戸一員
  扎雅幹萬戸一員
  雅爾布蔵實巴萬戸府達嚕噶齊一員萬戸一員
  千户一員達哩托克托和斯一員
[087-18b]
  穆爾軍萬户府達嚕噶齊一員萬戸一員吹古戩
  巴千户一員巴理巴官一員
宣徽院秩正三品掌供玉食凡稻梁牲牢酒醴蔬菓庶
品之物燕享宗戚賓客之事及諸王宿衛齊哩克琨糧
食䝉古萬户千户合納差發係官抽分牧養孳畜嵗支
芻草粟菽羊馬價直收受拉馬伊克等事尚食尚藥尚
醖三局皆隸焉所轄内外司屬自為選用至元十五
置院使一員同知同僉各二員主事二員照磨一員二
[087-19a]
十年陞從二品増院使一員置經歴二員典簿三員二
十三年陞正三品置院判二員省典簿置都事三員三
十年増院使四員大徳二年増同知二員三年陞從一
品四年置副使二員皇慶元年増院使三員始定集賽
台一萬人本院掌其給授後定置院使六員從七品同
知二員正二品副使二員從二品僉院二員正三品同
僉二員正四品院判二員正五品經歴二員從五品都
事三員從七品照磨承發架閣庫各一員並正八品掾
[087-19b]
史二十人䝉古筆且齊六人回回掾史二人克埒穆爾
齊二人知印二人典吏六人䝉古書冩二人其屬附見
 光䘵寺秩正三品掌起運米麴諸事領尚飲尚醖
 沿路酒坊各路布種事至元十五年罷都提㸃置
 設卿一員少卿三員主事一員照磨一員管勾一員
 二十年改尚醖監正四品二十三年復為光䘵寺卿
 二員少卿丞各一員二十四年増少卿一員二十五
 年撥𨽻省部三十一年復𨽻宣徽延祐七年降從
[087-20a]
 品後復正三品定置卿四員正三品少卿二員從四
 品丞二員從五品主事二員從七品令史八人譯史
 知印各二人通事一人奏差二十四人典吏三人䝉
 古書寫一人
 大都尚飲局秩從六品中統四年始置設大使副使
 各一員俱帯金符掌醖造上用細酒至元十二年増
 副使二員十五年陞從五品置提㸃一員後定置提
 㸃一員從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二員正七品
[087-20b]
 上都尚飲局秩正五品皇慶中始置提㸃一員大使
 副使各一員品秩同上
 大都尚醖局秩從六品掌醖造諸王百官酒醴中統
 四年立御酒庫設金符宣差至元十一年始設提㸃
 十六年改尚醖局從五品置提㸃一員從五品大使
 一員正六品副使二員正七品直長一員正八品
 上都尚醖局秩從五品至元二十九年始置設提㸃
 一員大使一員副使直長各一員品秩同上
[087-21a]
 大都醴源倉秩從六品掌受香莎蘇門等酒材糯米
 鄉貢麯藥以供上醖及嵗賜諸王百官者至元二十
 五年始置設提舉一員從六品大使一員從七品副
 史一員正八品
 上都醴源倉秩從九品掌受大都轉輸米麵并醖造
 車駕臨幸次舍供給之酒至元二十五年始置設大
 使一員直長一員
 尚珍署秩從五品掌収濟寧等處田土子粒以供酒
[087-21b]
 材至元十三年始立十五年罷入有司二十三年復
 置設達嚕噶齊一員令一員並從五品丞二員正七
 品吏目一員
 安豐懐逺等處稻田提領所秩從九品掌稻田布種
 嵗收子粒轉輸醴源倉定置提領二員
 尚舍寺秩正四品掌行在帷幙帳房陳設之事收養
 駱駝供進愛喇克乳酪至元三十一年始置監至大
 元年改為寺陞正三品四年仍為監尋復為寺延祐
[087-22a]
 三年複降為正四品定置大監二員少監二員監丞
 二員知事一員
 諸物庫秩從七品掌出納大徳四年置設提領一員
 大使一員副使一員
 拉木依克監秩正四品掌布埒齊人口頭疋諸物至
 元二十年初立拉木伊克所秩九品二十九年改為
 監正四品二十八年陞正三品至大四年復正四品
 尋復正三品延祐七年復為正四品定置大監一員
[087-22b]
 正四品少監二員正五品監丞二員正六品知事一
 員從八品提控案牘一員從九品令史五人譯史一
 人知印兼領事一人奏差五人
 尚食局秩正五品掌供御膳及出納油麯酥蜜諸物
 至元二年置提㸃領進納百色生料二十年省併尚
 藥局為尚食局别置生料庫本局定置提㸃一員從
 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一員正七品直長一員
 正八品
[087-23a]
 大都生料庫秩從五品至元十一年置生料野物庫
 隸尚食局二十年别置庫擬内蔵庫例置提㸃二員
 從五品大使二員正六品副使三員正七品
 上都生料庫秩從三品掌受𢎞州大同虎賁司農等嵗辦
 油麯大都起運諸物供奉内府放支宫人宦者飲膳提㸃
 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二員品秩同上直長一員正八品
 大都大倉上都大倉秩正六品掌内府支持米豆及
 酒材米麯藥物至元五年初立設官三員俱受制國
[087-23b]
 用使司劄付十二年改立提舉大倉設官三員隸宣
 徽二十五年陞正六品定置二倉各設提舉一員正
 六品大使一員從六品副使一員從七品
 大都上都柴炭局各一至元二十年置秩從六品十
 六年改提舉司陞五品大徳八年仍為局降正七品
 置逹嚕噶齊各一員正七品大都大使一員上都大
 使二員各正七品副使各二員正八品直長各一人
 掌葦塲典吏各一人
[087-24a]
 尚牧所秩從五品至大四年始置設提舉二員從五
 品同提舉一員從六品副提舉一員從七品吏目一
 員
 沙糖局秩從五品掌沙糖蜂蜜煎造及方貢菓木至
 元十三年始置秩從六品十七年置提㸃一員十九
 年陞從五品置達嚕噶齊一員從五品提㸃一員從
 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一員正七品
 永備倉秩從五品至元十四年始置給從九品印掌
[087-24b]
 受兩都倉庫起運省部計置油麫諸物及雲需府所
 辦羊物以備車駕行幸膳羞二十四年陞從五品置
 提㸃一員從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各一員
 正七品
 豐儲倉秩九品大使一員掌出納車駕行幸以支持
 膳羞
 淮東淮西屯田打捕總管府秩正三品掌獻田嵗入
 以供内府及湖泊山塲漁獵以供内膳至元十四年
[087-25a]
 始立總管府并管漣海髙郵河泊提舉司沂州等處
 提舉司事十六年置揚州鷹房打捕達嚕噶齊總管
 府二十二年省并為准東淮西屯田打捕總管府二
 十五年以兩淮新附手號軍千户所隸本府及分置
 提舉司十一處定置達嚕噶齊一員正三品總管一
 員正三品同知一員正五品府判一員正六品經歴
 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從八品提控案牘一員從九
 品司吏六人
[087-25b]
  淮安州屯田打捕提舉司髙郵屯田打捕提舉司
  招泗屯田打捕提舉司安東海州屯田打捕提舉
  司揚州通泰屯田打捕提舉司安豐廬州等處打
  捕提舉司鎮巢等處打捕提舉司㟷山徐邳沂州
  等處山塲屯田提舉司凡九處秩俱從五品毎司
  各設逹嚕噶齊一員提舉一員並從五品同提舉
  一員從六品副提舉一員從七品吏目二人
  抽分塲提領所凡十處曰柴墟東西口曰海州新
[087-26a]
  埧曰北砂太倉曰安河桃源曰大湖東西口曰時
  堡興化曰高郵寳應曰汶湖等處曰雲山白水曰
  安東州每所各設提領一員同提領一員副提領
  一員俱受宣徽院劄付
  蒲浦倉秩正八品掌收受各處子粒米麫等物以
  待轉輸京師至元二十五年始置設大使一員正
  八品副使一員正九品
  圓米棋子局軟皮局各置提領一員同提領一員
[087-26b]
  副提領一員俱受宣徽院劄付
  手號軍人打捕千戸所秩從四品管軍人打捕野
  物皮貨至元二十五年始置設達嚕噶齊一員上
  千户一員上副千戸一員弹壓一員
   上百户七所各置百戸二員
    鍾離縣 定逺縣 真揚州 安慶
    安豐  招泗  和州
   下百戸二所各置百戸二員
[087-27a]
    漣海 懐逺軍
 龍慶裁種提舉司秩從五品管領縉山嵗輸梁米并
 易州龍門净邉官園𤓰菓桃梨等物以奉上供至元
 十七年始置提舉司延祐七年縉山改為龍慶州因
 以名之定置逹嚕噶齊一員提舉一員並從五品同
 提舉一員從六品副提舉一員從七品
 宏州種田提舉司秩正六品掌輸納麥麫之事以供
 内府定置達嚕噶齊一員提舉一員並正六品同提
[087-27b]
 舉一員正七品副提舉一員正八品直長一員
 豐潤署秩正五品掌嵗入芻粟以給飼養駞馬之事
 定置達嚕噶齊一員令一員並從五品丞一員從六
 品直長一員正八品
 常湖等處茶園都提舉司秩正四品掌常湖二路茶
 園戸二萬三千有竒採摘茶芽以供内府至元十三
 年置司統提領所凡十有三處十六年陞都提舉
 又别置平江等處𣙜茶提舉司掌嵗貢御茶二十四
[087-28a]
 年罷平江提舉司併掌其職定置達嚕噶齊一員提
 舉一員俱從五品同提舉一員從六品副提舉一員
 從七品提控案牘一員都目一員
  提領所七處每所各設正同副提領各一員俱受
  宣徽院劄付掌九品印
   烏程 武康徳清 長興 安吉 歸安
   湖汶 宜興
  建寜北苑武夷茶塲提領所提領一員受宣徽院
[087-28b]
  劄掌嵗貢茶芽直𨽻宣徽
大禧宗禋院秩從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嵗時諱忌日辰
禋享禮典天厯元年罷㑹福殊祥二院改置大禧院以
總制之初院官秩正三品陞從一品置参議二員改令
史為掾史二年改大禧宗禋院置院使六員増副使二
員立諸總管府為之屬凡錢糧之出納營繕之作輟悉
統之定置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員同知兼佐儀神
御殿事二員副使兼奉賛神御殿事二員僉院兼祗承
[087-29a]
神御殿事二員同僉兼肅治神御殿事二員院判兼供
應神御殿事二員㕘議二員經歴二員都事二員管勾
照磨各一員掾史二十人譯史四人知印二人克埒穆
爾齊二人宣使一十五人斷事官四員客省使大使
副使各一員
 隆禧總管府秩正三品至大元年建立南鎮國寺初
 立規運提㸃所二年改為規運都總管府三年陞為
 隆禧院天厯元年罷㑹福殊祥二院以隆禧殊祥併
[087-29b]
 立殊祥總管府尋又改為隆禧總管府定置逹嚕噶
 齊一員總管一員副逹嚕噶齊一員同知一員治中
 一員判官一員經歴一員知事照磨各一員令史六
 人譯史知印各一員克埒穆爾齊一人奏差四人
  福元營繕司秩正五品達嚕噶齊一員司令一員
  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吏目一員司吏一人天厯元
  年以南鎮國寺所立齊哩克昆事産提舉司改為
  崇恩福元提㸃所三年又改為福元營膳司
[087-30a]
  普安智全營繕司秩五品達嚕噶齊一員司令一
  員大使副使各一員吏目一人司吏一人天厯元
  年以大玉山普安寺大智全寺兩規運提領所并
  為一置提㸃一員又改為營繕司
  祜國營繕都司秩正四品達嚕噶齊一員司令一
  員大使副使各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天
  厯元年初置萬聖祜國營繕提㸃所三年改為營繕
  都司
[087-30b]
  平松等處福元田賦提舉司秩五品置達嚕噶齊
  一員提舉一員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
  田賦提舉司秩五品置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
  提舉一員
  資用庫提領一員大使一員
  萬聖庫提領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
 㑹福總營府秩正三品至元十一年建大䕶國仁王
 寺及昭應宫始置材用規運所秩正四品十六年改
[087-31a]
 規運所為總管府至大元年改都總管府從二品尋
 陞㑹福院置院使五員延祐三年改正二品天厯元
 年改為㑹福總管府正三品定置達嚕噶齊一員總
 管一員同知一員治中一員府判一員經歴知事提
 控案牘各一員令史八人譯史通事知印各一人奏
 差四人
  仁王營繕司正五品至元八年立䕶國仁王寺鎮
  遏提舉司十九年改鎮遏所二十八年并三提領
[087-31b]
  所為諸色人匠提領所天厯元年改為鎮遏民匠
  提領所三年改為仁王營繕司置達嚕噶齊一員
  司令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
  襄陽營田提舉司秩從五品初置㐮陽等處水陸
  地土人户提領所設官四員大徳元年改提舉
  天厯二年仍為㐮陽營田提舉司定置達嚕噶齊
  一員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
  江淮等處營田提舉一員從五品至元二十七年
[087-32a]
  始置逹嚕達齊一員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
  舉一員
  大都等路民佃提領所至元二十九年以武清等
  十二處併立大都水陸地土種田人民提領所十
  五年又設隨路管民都提領所天厯元年倂為大
  都等路民佃提領所定置提領一員大使副使各
  一員
  㑹福財用所秩從七品掌大䕶國仁王寺糧草諸
[087-32b]
  物至元十七年始立財用庫二十六年立盈益倉
  天厯元年併財用盈益為所提領一員大使一員
  副使一員
 崇祥總管府正秩三品至大元年立大承華普慶寺
 都總管府二年改延禧監尋改崇祥監四年陞為崇
 祥院秩二品泰定四年復改為大承華普慶寺總管
 府天厯元年改為崇祥總管府定置達嚕噶齊一員
 總管一員副達嚕噶齊一員同知治中府判名一員
[087-33a]
 經歴知事提舉案牘兼照磨各一員令史六人譯史
 知印各一人克埒爾木齊一人奏差四人
  永福營繕司秩正五品延祐三年以起建新寺始
  置營繕提領所天厯元年改為永福營繕提㸃所
  三年改營繕司設逹嚕噶齊一員司令一員大使
  一員副使一員都目一員
  昭孝營繕司秩正五品天厯元年立夀安山規運
  提領所三年改昭孝營繕司定置逹嚕噶齊一員
[087-33b]
  司令一員大使副使各一員
  普慶營繕司秩正五品天厯元年始置普慶營繕
  提領所三年改為營繕司定置達嚕噶齊一員司
  令一員大使副使各一員
  崇祥財用所至大二年始置諸物庫四年置普贍
  倉天厯二年併諸物庫普贍倉改為崇祥財用所
  定置官提領一員大使副使各一員
  永福財用所掌出納顔料諸物延祐三年始置諸
[087-34a]
  物庫又置永積倉天厯二年以諸物庫永積倉併
  改置為所設提領大使各一員
  鎮江稻田提舉司達嚕噶齊提舉司提舉副提舉
  各一員
  汴梁稻田提舉司嚕噶齊提舉同提舉又副提舉
  各一員
  平江等處田賦提領司達嚕噶齊提舉同提舉副
  提舉各一員
[087-34b]
  冀寜提領所提舉一員
 隆祥使司秩正三品天厯二年中宫建大承天䕶聖
 寺立隆祥總管府設官八員至順二年陞為隆祥使
 司秩從二品置官司使四員同知副使司丞各二員
 經歴一員都事二員照磨兼架閣一員令史十人譯
 史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十人典吏六人
  普明營繕都司秩正四品天厯元年剏大龍興普
  明寺于海南置規運提㸃所設官六員二年撥隸
[087-35a]
  隆祥總管府三年改為都司品秩仍舊以掌營造
  出納錢糧之事定置達嚕噶齊司令大使副使各
  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
  集慶萬夀營繕都司秩正四品天厯二年建龍翔
  萬夀兩寺于建康立龍翔萬夀營繕提㸃所為隆
  祥總管府屬三年改為營繕都司秩仍舊以掌營
  造錢糧之事定置達嚕噶齊司令大使副使各一
  員知事提控案牘各一員
[087-35b]
  元興營繕都司秩正四品掌營造錢糧之事天厯
  元年始置大元興規運提㸃所置官五員三年改
  都司置達嚕噶齊二員司令大使副使各一員知
  事提控案牘各一員
  宣農提領司秩從五品逹嚕噶齊提舉同提舉副
  提舉各一員掌征收田賦子粒之事天厯二年以
  大都等處田賦提舉司隸隆祥總管府三年改提
  舉司
[087-36a]
  䕶聖營繕司秩正五品達嚕噶齊司令大使副使
  各一員掌營造工匠寺僧衣糧收徴房課之事天
  厯二年始立大承天䕶聖營繕提㸃所三年改為
  司
  平江善農提舉司秩從五品達嚕噶齊提舉同提
  舉副提舉各一員天厯二年立田賦提舉司設官
  四員三年改為善農提舉司
  善盈庫天厯二年隸隆祥總管府置提領一員大
[087-36b]
  使副使各一員掌金銀錢糧之事
  荆襄等處濟農香户提舉司秩正五品天厯三年
  以荆襄提舉司所領河南湖廣田土為大承天䕶
  聖寺常住改為荆襄濟農香户提舉司隸隆祥總
  管府置達嚕噶齊司令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一
  員
  龍慶州等處田賦提領所秩九品提領副提領各
  一員天厯二年置掌龍慶州所有土田嵗賦平江
[087-37a]
  集慶崇禧田賦提領所提領同提領副提領各一
  員天厯三年始置
  集慶崇禧財用所大使副使各一員天厯三年始
  置
 夀福總管府掌祭供錢糧之事秩正三品至大四年
 因建大聖夀萬安寺置萬安規運提領所秩正五品
 延祐二年陞都總管府秩正三品尋陞為夀福院正
 二品天厯元年改立總管府仍正三品定置官達嚕
[087-37b]
 噶齊總管副達嚕噶齊同知治中府判各一員經歴
 知事案牘照磨各一員令史六人知印通事譯史各
 一人奏差四人典吏一人
  萬安營繕司秩正五品天厯三年以萬安規運提
  㸃所既廢復立萬安營繕司定置達嚕噶齊司令
  大使副使都目各一人
  萬寜營繕司秩正四品大徳十年始置萬寜規運
  提㸃所天厯元年改營繕司定置達嚕噶齊司令
[087-38a]
  大使副使都目各一員
  收支庫提領一員大使一員
  延聖營繕司秩正五品初立天源營繕提㸃所天
  厯三年改營繕司定置達嚕噶齊司令大司副使
  都目各一員
  諸物庫提領一員大使一員
 
 
[087-38b]
 
 
 
 
 
 
 
 元史卷八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