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a0036 元史-明-宋濂 (master)


[15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元史卷一百五十七
  明翰林學士亞中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宋濓等修
 列傳第四十四
  劉秉忠
劉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從釋氏又名子聰拜官後始
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為官族曾大父仕金為
邢州節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澤而下遂為邢人庚
[157-1b]
辰嵗穆呼哩取邢州立都元帥府以其父潤為都統事
定改署州録事歴鉅鹿内丘兩縣提領所至皆有惠愛
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八嵗入學日誦數
百言年十三為質子於帥府十七為邢臺節度使府令
史以養其親居常鬱鬱不樂一日投筆嘆曰吾家累世
衣冠乃汨沒為刀筆吏乎丈夫不遇於世當隠居以求
志耳即棄去隠武安山中久之天寧虚照禪師遣徒招
致為僧以其能文詞使掌書記後遊雲中留居南堂寺
[157-2a]
世祖在潛邸海雲禪師被召過雲中聞其博學多材藝
邀與俱行既入見應對稱㫖屢承顧問秉忠於書無所
不讀尤邃於易及邵氏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厯三
式六壬遁甲之屬無不精通論天下事如指諸掌世祖
大愛之海雲南還秉忠遂留藩邸後數嵗奔父喪賜金
百兩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服除復被召奉㫖還和
琳上書數千百言其略曰典章禮樂法度三綱五常之
教備於堯舜三王因之五霸敗之漢興以來至于五代
[157-2b]
一千三百餘年由此道者漢文景光武唐太宗𤣥宗五
君而𤣥宗不無疵也然治亂之道係乎天而由乎人天
生青吉斯皇帝起一旅降諸國不數年而取天下勤勞
憂苦遺大寳於子孫庶傳萬祀永保無疆之福愚聞之
曰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昔武王兄也周公弟
也周公思天下善事夜以繼日每得一事坐以待旦以
匡周室以保周天下八百餘年周公之力也君上兄也
大王弟也思周公之故事而行之在乎今日千載一時
[157-3a]
不可失也君之所任在内莫大乎相相以領百官化萬
民在外莫大乎將將以統三軍安四域内外相濟國之
急務必先之也然天下之大非一人之可及萬事之細
非一心之可察當擇開國功臣之子孫分為京府州郡
監守督責舊官以遵王法仍差按察官守治者升否者
黜天下不勞力而定也天下户過百萬自呼圖克諾延
斷事後差徭甚大加以軍馬調發使臣煩擾官吏乞取
民不能當是以逃竄宜比舊減半或三分去一就見在
[157-3b]
之民以定差税招逃者復業再行定奪官無定次清潔
者無以遷汙濫者無以降可比附古例定百官爵禄儀
仗使家足身貴有犯於民設條定罪威福者君之權奉
命者臣之職今百官自行威福進退生殺惟意之從宜
從禁治天下之民未聞教化見在囚人宜從赦免明施
教令使之知畏則犯者自少也教令既設則不宜繁因
大朝舊例增益民間所宜設者十數條足矣教令既施
罪不至死者皆提察然後决犯死刑者覆奏然後聴斷
[157-4a]
不致刑及無辜天子以天下為家兆民為子國不足取
於民民不足取於國相須如魚水有國家者置府庫設
倉廩亦為助民民有身者營産業闢田野亦為資國用
也今宜打筭官民所欠債負若實為應當差發所借宜
依汗皇帝聖㫖一本一利官司歸還凡有陪償無名虚
契所負及還過元本者並行赦免納糧就逺倉有一廢
十者宜從近倉以輸為便當驛路州城飲食祗待偏重
宜計所費以凖差發闗市津梁正税十五分取一宜從
[157-4b]
舊制禁横取減税法以利百姓倉庫加耗甚重宜令權
量度均為一法使錙銖圭撮尺寸皆平以存信去詐珍
貝金銀之所出淘砂錬石實不易為一旦以纒絲縷銀
皮革塗木石粧器仗取一時之華麗廢為塵而無濟甚
可惜也宜從禁治除帝胄功臣大官以下章服有制外
無職之人不得僭越今地廣民㣲賦歛繁重民不聊生
何力耕耨以厚産業宜差勸農官二員率天下百姓務
農桑營産業實國之大益古者庠序學校未嘗廢今郡
[157-5a]
縣雖有學並非官置宜從舊制脩建三學設教授開選
擇才以經義為上詞賦論䇿次之兼科舉之設已奉汗
皇帝聖㫖矣因而言之易行也開設學校宜擇開國功
臣子孫受教選達才任用之天下莫大於朝省親民莫
近於縣宰雖朝省有法縣宰宜擇縣宰正民自安矣闗
西河南地廣土沃以軍馬之所出入治而未豐宜設官
招撫不數年民歸土闢以資軍馬之用實國之大事伊
喇中丞拘𣙜鹽鐵諸産商賈酒醋貨殖諸事以定宣課
[157-5b]
雖使從實恢辦不足亦取於民拖兑不辦已不為輕鄂
囉哈瑪爾奏請於舊額加倍𣙜之往往科取民間科𣙜
並行民無所措手足宜從舊例辦𣙜更或減輕罷繁碎止
科徵無縱獻利之徒削民害國鰥寡孤獨廢疾者宜設
孤老院給衣糧以為養使臣到州郡宜設館不得於官
衙民家安下孔子為百王師立萬世法今廟堂雖廢存
者尚多宜令州郡祭祀釋奠如舊儀近代禮樂器具靡
散宜令刷㑹徴太常舊人教引後學使器備人存漸以
[157-6a]
脩之實太平之基王道之本今天下廣逺雖青吉斯皇
帝威福之致亦天地神明隂所祐也宜訪名儒循舊禮
奠祭上下神祇和天地之氣順時序之行使神享民依
徳極於幽明天下賴一人之慶見行遼厯日月交食頗
差聞司天臺改成新厯未見施行宜因新君即位頒厯
改元令京府州郡置更漏使民知時國滅史存古之常
道宜撰脩金史令一代君臣事業不墜於後世甚有勵
也國家廣大如天萬中取一以養天下名士宿儒之無
[157-6b]
營運産業者使不致困窮或有營運産業者㑹前聖㫖
種養應輸差税其餘大小雜泛並行蠲免使自給養實
國家養才勵人之大也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隨其巨
細長短以施䂓矩繩墨孔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
受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盖君子所存者大不能盡
小人之事或有一短小人所拘者狹不能同君子之量
或有一長盡其才而用之成功之道也君子不以言廢
人不以人廢言大開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天地
[157-7a]
之大日月之明而或有所蔽且蔽天之明者雲霧也蔽
人之明者私欲侫説也常人有之蔽一心也人君有之
蔽天下也當選左右諌臣使諷諭於未形忖畫於至密
也君子之心一於理義懷於忠良小人之心一於利欲
懷於讒佞君子得位有容於小人小人得勢必排於君
子明君在上不可不辨也孔子曰逺佞人又曰惡利口
之覆邦家者此之謂也今言利者衆非圖以利國害民
實欲殘民而自利也宜將國中人民必用場冶付各路
[157-7b]
課税所以定𣙜辦其餘言利者並行罷去古者明王不
寳逺物所寳惟賢如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此皆一人
之睿知賢王之輔成也古者治世均民産業自廢井田
為阡陌後世因之不能復今窮乏者益損富盛者增加
宜禁行利之人勿恃官勢居官在位者勿侵民利商賈
與民和好交易不生擅奪欺罔之害真國家之利也笞
箠之制宜㑹古酌今均為一法使無敢過越禁私置牢
獄淫民無辜鞭背之刑宜禁治以彰愛生之徳立朝省
[157-8a]
以統百官分有司以御衆事以至京府州縣親民之職
無不備紀綱正於上法度行於下是故天下不勞而治
也今新君即位之後可立朝省以為政本其餘百官不
在員多惟在得人焉耳世祖嘉納焉又言邢州舊萬餘
户兵興以來不滿數百凋壞日甚得良牧守如真定張
耕洺水劉肅者治之猶可完復朝廷即以耕為邢州安
撫使肅為副使由是流民復業升邢為順徳府癸丑從
世祖征大理明年征雲南每贊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
[157-8b]
神武不殺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從伐宋復以
雲南所言力贊於上所至全活不可勝計中統元年世
祖即位問以治天下之大經養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
舊典參以古制之宜於今者條列以聞於是下詔建元
紀嵗立中書省宣撫司朝廷舊臣山林遺逸之士咸見
録用文物粲然一新秉忠雖居左右而猶不改舊服時
人稱之為聰書記至元元年翰林學士承㫖王鶚奏言
秉忠久侍藩邸積有嵗年參帷幄之密謀定社稷之大
[157-9a]
計忠勤勞績宜被襃崇聖明御極萬物惟新而秉忠猶
仍其野服散號深所未安宜正其衣冠崇以顯秩帝覽
奏即日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參預中書省事詔以翰林
侍讀學士竇黙之女妻之賜第奉先坊且以少府宫籍
監户給之秉忠既受命以天下為己任事無巨細凡有
闗於國家大體者知無不言言無不聴帝寵任愈隆燕
閒顧問輒推薦人物可備器使者凡所甄㧞後悉為名
臣初帝命秉忠相地於桓州東灤水北建城郭于龍岡
[157-9b]
三年而畢名曰開平繼升為上都而以燕為中都四年
又命秉忠築中都城始建宗廟宫室八年奏建國號曰
大元而以中都為大都他如頒章服舉朝儀給俸禄定
官制皆自秉忠發之為一代成憲十一年扈從至上都
其地有南屏山嘗築精舍居之秋八月秉忠無疾端坐
而卒年五十九帝聞驚悼謂羣臣曰秉忠事朕三十餘
年小心慎密不避艱險言無隠情其隂陽術數之精占
事知來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聞也出内府錢
[157-10a]
具棺歛遣禮部侍郎趙秉温護其喪還葬大都十二年
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仁宗
時又進封常山王秉忠自幼好學至老不衰雖位極人
臣而齋居蔬食終日澹然不異平昔自號藏春散人每
以吟咏自適其詩蕭散閒淡類其為人有文集十卷無
子以弟秉恕子蘭璋後
秉恕字長卿好讀書年弱冠受易於劉肅遂明理學兄
秉忠事世祖以薦士自任嫌於私親獨不及秉恕左右
[157-10b]
以聞召見遂同侍潛邸世祖嘗賜秉忠白金千兩辭曰
臣山野鄙人僥倖遭際服器悉出尚方金無所用世祖
曰卿獨無親故遺之邪辭不允乃受而散之以二百兩
與秉恕秉恕曰兄勤勞有年宜䝉兹賞秉恕無功可冐
恩乎終不受中統元年擢禮部侍郎邢州安撫副使二
年賜金符遷吏部侍郎三年升邢為順徳府賜金虎符
為順徳安撫使至元元年轉官法行改嘉議大夫歴彰
徳懷孟淄萊順天太原五路總管淄萊府有死囚六人
[157-11a]
獄已具秉恕疑之詳讞得其實六人賴以不死他所至
皆有惠政召除禮部尚書出為淮西宣慰使㑹省宣慰
司厯湖州平陽兩路總管平陽嵗荒民艱食輒開倉以
賑之全活者衆年六十卒于官
  張文謙
張文謙字仲謙邢州沙河人幼聰敏善記誦與太保劉
秉忠同學世祖居潛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薦文謙可用
嵗丁未召見應對稱㫖命掌王府書記日見信任邢州
[157-11b]
當要衝初分二千户為勲臣食邑嵗遣人監領皆不知
撫治徵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訴於王府文謙與秉忠言
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為甚盍擇人往治之責其
成效使四方取法則天下均受賜矣於是乃選近侍托
克托尚書劉肅侍郎李簡往三人至邢恊心為治洗滌
蠧敝革去貪暴流亡復歸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
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謙發之嵗辛亥憲宗即位
文謙與秉忠數以時務所當先者言於世祖悉施行之
[157-12a]
世祖征大理其臣髙祥拒命殺信使遁去世祖怒將屠
其城文謙與秉忠姚樞諌曰殺使拒命者髙祥爾非民
之罪請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賴以全活己未世祖帥師
伐宋文謙與秉忠言王者之師有征無戰當一視同仁
不可嗜殺世祖曰期與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諸
將毋妄殺毋焚人室廬所獲生口悉縱之中統元年世
祖即位立中書省首命王文統為平章政事文謙為左
丞建立綱紀講明利病以安國便民為務詔令一出天
[157-12b]
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統素忌刻謨謀之際屢相可否積
不能平文謙遽求出詔以本官行大名等路宣撫司事
臨發語文統曰民困日久况當大旱不量減税賦何以
慰來蘇之望文統曰上新即位國家經費止仰税賦苟
復減損何以供給文謙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俟時和
嵗豐取之未晩也於是蠲常賦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一
二年春來朝復留居政府始立左右部講行庶務鉅細
畢舉文謙力為多三年阿哈瑪特領左右部總司財用
[157-13a]
欲専奏請不闗白中書詔廷臣議之文謙曰分制財用
古有是理中書不預無是理也若中書弗問天子將親
蒞之乎帝曰仲謙言是也至元元年詔文謙以中書左
丞行省西夏中興等路羌俗素鄙野事無統紀文謙得
蜀士䧟於俘虜者五六人理而出之使習吏事旬月間
簿書有品式子弟亦知讀書俗為一變浚唐來漢延二
渠溉田十數萬頃人䝉其利三年還朝諸勢家言有户
數千當役屬為私奴者議久不決文謙謂以乙未嵗户
[157-13b]
帳為斷奴之未占籍者歸之勢家可也其餘良民無為
奴之理議遂定守以為法五年淄州妖人胡玉惑衆事
覺逮捕百餘人丞相安圖以文謙言奏曰愚民無知為
所誑誘誅其首惡足矣詔即令文謙往決其獄惟三人
坐棄市餘皆釋之七年拜大司農卿奏立諸道勸農司
巡行勸課請開籍田行祭先農先蠶等禮復與竇黙請
立國子學詔以許衡為國子祭酒選貴胄子弟教育之
時哈瑪特議拘民間鐵官鑄農器髙價以配民創立行
[157-14a]
户部於東平大名以造鈔及諸路轉運司干政害民文
謙悉於帝前極論罷之十三年遷御史中丞哈瑪特慮
憲臺發其姦奏罷諸道按察司以撼之文謙奏復其舊
然自知為姦臣所忌力求去㑹世祖以大明厯嵗久寖
差命許衡等造新厯乃授文謙昭文館大學士領太史
院以總其事十九年拜樞密副使嵗餘以疾薨于位年
六十八文謙蚤從劉秉忠洞究術數晩交許衡尤粹於
義理之學為人剛明簡重凡所陳於上前莫非堯舜仁
[157-14b]
義之道數忤權倖而是非得喪一不以經意家惟藏書
數萬卷尤以引薦人材為己任時論益以是多之累贈
推誠同徳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
魏國公諡忠宣長子晏仕至御史中丞贈陜西行省平
章政事封魏國公諡文靖
  郝經
郝經字伯常其先潞州人徙澤州之陵川家世業儒祖
天挺元好問嘗從之學金末父思温辟地河南魯山河
[157-15a]
南亂居民匿窖中亂兵以火熏灼之民多死經母許亦
死經以蜜和寒葅汁決母齒飲之即蘇時經九嵗人皆
異之金亡徙順天家貧晝則負薪米為養暮則讀書居
五年為守帥張柔賈輔所知延為上客二家藏書皆萬
卷經博覽無不通往來燕趙間元好問語之曰子貎類
汝祖才器非常勉之憲宗元年世祖以皇弟開邸金蓮
川召經諮以經國安民之道條上數十事大悦遂留王
府是時連兵於宋憲宗入蜀命世祖總統東師經從至
[157-15b]
濮㑹有得宋國奏議以獻其言謹邊防守衝要凡七道
遂下諸將議經曰古之一天下者以徳不以力彼今未
有敗亡之釁我乃空國而出諸侯窺伺於内小民凋弊
於外經見其危未見其利也王不如脩徳布惠敦族簡
賢綏懷逺人控制諸道結盟飭備以待西師上應天心
下繫人望順時而動宋不足圖也世祖以經儒生愕然
曰汝與張巴圖議邪經對曰經少館張柔家嘗聞其論
議此則經臆説耳柔不知也進七道議七千餘言乃以
[157-16a]
楊惟中為江淮荆湖南北等路宣撫使經為副將歸徳
軍先至江上宣布恩信納降附惟中欲私還汴經曰我
與公同受命南征不聞受命還汴也惟中怒弗聴經率
麾下揚旌而南惟中懼謝乃與經俱行經聞憲宗在蜀
師久無功進東師議其略曰經聞圖天下之事於未然
則易救天下之事於已然則難已然之中復有未然者
使往者不失而來者得遂是尤難也國家以一旅之衆
奮起朔漠斡斗極以圖天下馬首所向無不摧破滅金
[157-16b]
源并西夏蹂荆襄克成都平大理躪躒諸夷奄征四海
有天下十八盡元魏金源故地而加多廓然莫與侔大
也惟宋不下未能混一連兵構禍踰二十年何曩時掇
取之易而今日圖惟之難也夫取天下有可以力并有
可以術圖并之以力則不可久久則頓弊而不振圖之
以術則不可急急則僥倖而難成故自漢唐以來樹立
攻取或五六年未有踰十年者是以其力不弊而卒能
保大定功晉之取呉隋之取陳皆經營比佽十有餘年
[157-17a]
是以其術得成而卒能混一或久或近要之成功各當
其可不妄為而已國家建極開統垂五十年而一之以
兵遺黎殘姓游氣驚魂䖍劉劘盪殆欲殲盡自古用兵
未有如是之久且多也其力安得不弊乎且括兵索賦
朝下令而夕出師躬擐甲胄䟦履山川闔國大舉以之
代宋而圖混一以志則鋭以力則强以土則大而其術
則未盡也苟於諸國既平之後息師撫民致治成化創
法立制敷布條綱上下井井不撓不紊任老成為輔相
[157-17b]
起英特為將帥選賢能為任使鳩智計為機衡平賦以
足用屯農以足食内治既舉外禦亦備如其不服姑以
文誥拒而不從而後伺隙觀釁以正天伐自東海至于
襄鄧重兵數道聯幟接武以為正兵自漢中至于大理
輕兵㨗出批吭抵脅以為奇兵帥臣得人師出以律髙
拱九重之内而海外有截矣是而不為乃於間嵗遽為
大舉上下震動兵連禍結底安于危是已然而莫可止
者也東師未出大王仁明則猶有未然者可不議乎國
[157-18a]
家用兵一以國俗為制而不師古不計師之衆寡地之
險易敵之强弱必合圍把矟獵取之若禽獸然聚如丘
山散如風雨迅如雷電㨗如鷹鶻鞭弭所屬指期約日
萬里不忒得兵家之詭道而長於用奇自澮河之戰乘
勝下燕雲遂遺兵而去似無意於取者既破回鶻滅西
夏乃下兵闗陜以敗金師然後知所以深取之是長於
用竒也既而為斡腹之舉由金房繞出潼闗之背以攻
汴為擣虚之計自西和徑入石泉威茂以取蜀為示逺
[157-18b]
之謀自臨洮吐番穿徹西南以平大理皆用竒也夫攻
其無備出其不意而後可以用竒豈有連百萬之衆首
尾萬餘里六飛雷動乘輿親出竭天下倒四海騰擲宇
宙軒豁天地大極於遐徼之土細窮於委巷之民撞其
鐘而掩其耳囓其臍而蔽其目如是用奇乎是執千金
之璧而投瓦石也其初以奇勝也闗隴江淮之北平原
曠野之多而吾長於騎故所向不能禦兵鋒新鋭民物
稠夥擁而擠之郡邑自潰而吾長於攻故所擊無不破
[157-19a]
是以用其竒而驟勝今限以大山深谷阨以重險薦阻
迂以危途繚徑我之乘險以用奇則難彼之因險以制
竒則易況於客主勢懸藴蓄情露無虜掠以為資無俘
獲以備役以有限之險雖有竒謀秘略無所用之力無
所用與無力同勇無所施與不勇同計不能行與無計
同泰山壓卵之勢河海濯爇之舉擁遏頓滯盤桓而不
得進所謂强弩之末不能射魯縞者也為今之計則宜
救已然之失防未然之變而已西師既構猝不可解如
[157-19b]
兩虎相鬬猝入于巖阻見之者辟易不暇又焉能以理
相喻使之逡巡自退彼知其危竭國以并命我必其取
無由以自悔兵連禍結何時而已殿下宜遣人禀命於
行在所大軍壓境遣使喻宋示以大信令降名進幣割
地納質彼必受命姑為之和偃兵息民以全吾力而圖
後舉天地人神之福也禀命不從殿下之義盡而後進
吾師重慎祥審不為躁輕飄忽為前定之謀而一之以
正大假西師以為竒而用吾正北師南轅先示恩信申
[157-20a]
其文移喻以禍福使知殿下仁而不殺非好攻戰闢土
地不得已而用兵之意誠意昭著恩信流行然後閲實
精勇别為一軍為帳下之卒舉老成知兵者俾為將帥
更直宿衛以備不虞其餘師衆各畀侯伯使吾府大官
元臣分師總統為戰攻之卒其新入部曲瞢不知兵雖
名為兵其實役徒者使沿邉進築與敵郡邑犬牙相制
為屯戍之卒推擇單弱究竟逃匿編葺部伍使聞望重
臣為之撫育總轄近裏故屯為鎮守之卒使掣肘之計
[157-20b]
不行妄意之徒屏息内外備禦無有缺綻則制節以進
既入其境敦陳固列緩為之行彼善於守而吾不攻彼
恃城壁以不戰老吾吾合長圍以不攻困彼吾用吾之
所長彼不能用其長選出入便利之地為久駐之基示
必取之勢毋焚廬舍毋傷人民開其生路以携其心亟
肄以疲多方以誤以弊其力兵勢既振藴蓄既見則以
輕兵掠兩淮杜其樵採而遏其糧路使血脉㫁絶各守
孤城示不足取即進大兵直抵于江沿江上下列屯萬
[157-21a]
竈號令明肅部曲嚴整首尾締構各具舟楫聲言徑渡
彼必震叠自起變故盖彼之精鋭盡在兩淮江面闊越
恃其巖阻兵皆柔脆用兵以來未嘗一戰焉能當我百
戰之鋭一處崩壊則望風皆潰肱髀不續外内限絶勇
者不能用而怯者不能敵背者不能返而面者不能禦
水陸相擠必為我乗是兵家所謂避堅攻瑕避實擊虚
者也如欲存養兵力漸次以進以圖萬全則先荆後淮
先淮後江彼之素論謂有荆襄則可以保淮甸有淮甸
[157-21b]
則可以保江南先是我嘗有荆襄有淮甸有上流皆自
失之今當從彼所保以為吾攻命一軍出襄鄧直渡漢
水造舟為梁水陸濟師以輕兵綴襄陽絶其糧路重兵
皆趨漢陽出其不意以伺江隙不然則重兵臨襄陽輕
兵㨗出穿徹均房逺叩歸峽以應西師如交廣施黔選
鋒透出夔門不守大勢順流即并兵大出摧拉荆郢横
潰湘潭以成掎角一軍出夀春乘其鋭氣并取荆山駕
淮為梁以通南北輕兵抄夀春而重兵支布於鍾離合
[157-22a]
淝之間掇拾湖濼奪取闗隘㨿濡須塞皖口南入舒和
西及於蘄黄徜徉恣肆以覘江口烏江采石廣布戍邏
偵江渡之險易測備禦之疎密徐為之謀而後進師所
謂潰兩淮之腹心抉長江之襟要也一軍出維揚連楚
蟠亘蹈跨長淮鄰我强對通泰海門揚子江面密彼京
畿必皆備禦堅厚若遽攻擊則必老師費財當以重兵
臨維揚合為長圍示以必取而以輕兵出通泰直塞海
門𤓰歩金山柴墟河口游騎上下吞江吸海並著威信
[157-22b]
遲以月時以觀其變是所謂圖緩持久之勢也三道並
出東西連衡殿下或處一軍為之節制使我兵力常有
餘裕如是則未來之變或可弭已然之失一日或可救
也議者必曰三道並進則兵分勢弱不若併力一向則
莫我當也曾不知取國之術與爭地之術異併力一向
爭地之術也諸道並進取國之術也昔之混一者皆若
是矣晉取呉則六道進隋取陳則九道進宋之於南唐
則三面皆進未聞以一旅之衆而能克國者或者有之
[157-23a]
僥倖之舉也豈有堂堂大國師徒百萬而為僥幸之舉
乎況彼渡江立國百有餘年紀綱脩明風俗完厚君臣
輯睦内無禍釁東西南北輪廣萬里亦未可小自敗盟
以來無日不討軍實而申警之彷徨百折當我强對未
嘗大敗不可謂弱豈可蔑視謂秦無人直欲一軍倖而
取勝乎秦王問王翦以伐荆翦曰非六十萬不可秦王
曰將軍老矣命李信將二十萬往不克卒畀翦以兵六
十萬而後舉楚盖衆有所必用事勢有不可懸料而倖
[157-23b]
取者故王者之舉必萬全其倖舉者崛起無賴之人也
嗚呼西師之出已及𤓰戍而猶未即功國家全盛之力
在於東左若亦直前振迅鋭而圖功一舉而下金陵舉
臨安則可也如兵力耗敝役戍遷延進退不可反為敵
人所乘悔可及乎固宜重慎詳審圖之以術若前所陳
以全吾力是所謂坐勝也雖然猶有可憂者國家掇取
諸國飄忽凌厲本以力勝今乃無故而為大舉若又措
置失宜無以挫英雄之氣服天下之心則稔惡懷姦之
[157-24a]
流得以窺其隙而投其間國内空虚易為揺蕩臣愚所
以諄諄於東師反覆致論謂不在於已然而在於未然
者此也遂㑹兵渡江圍鄂州聞憲宗崩召諸將屬議經
復進議曰易言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
乎殿下聰明睿知足以有臨𤼵强剛毅足以有㫁進退
存亡之正知之久矣嚮在沙陀命經曰時未可也又曰
時之一字最當整理又曰可行之時爾自知之大哉王
言時乘六龍之道知之久矣自出師以來進而不退經
[157-24b]
有所未解者故言于真定于曹濮于唐鄧亟言不己未
賜開允乃今事急故復進狂言國家自平金以來惟務
進取不遵養時晦老師費財卒無成功三十年矣孟克
汗立政當安静以圖寧謐忽無故大舉進而不退畀王
東師則不當亦進也而遽進以為有命不敢自逸至于
汝南既聞凶訃即當遣使徧告諸帥各以次退修好于
宋歸定大事不當復進也而遽進以有師期㑹于江濵
遣使喻宋息兵安民振旅而歸不當復進也而又進既
[157-25a]
不宜渡淮又豈宜渡江既不宜妄進又豈宜攻城若以
幾不可失敵不可縱亦既渡江不能中止便當乘虚取
鄂分兵四出直造臨安疾雷不及掩耳則宋亦可圖如
其不可知難而退不失為金烏珠也師不當進而進江
不當渡而渡城不當攻而攻當速退而不退當速進而
不進役成遷延盤桓江渚情見勢屈舉天下兵力不能
取一城則我竭彼盈又何俟乎且諸軍疾疫已十四五
又延引月日冬春之交疫必大作恐欲還不能彼既上
[157-25b]
流無虞吕文徳已并兵拒守知我國疵鬬氣自倍兩淮
之兵盡集白鷺江西之兵盡集隆興嶺廣之兵盡集長
沙閩越沿海巨舶大艦以次而至伺隙而進如遏截於
江黄津渡邀遮于大城闗口塞漢東之石門限郢復之
湖濼則我將安歸無已則突入江浙擣其心腹聞臨安
海門已具龍舟則已徒往還抵金山并命求出豈無韓
世忠之儔且鄂與漢陽分據大别中挾巨浸號為活城
肉薄骨并而㧞之則彼委破壁孤城而去泝流而上則
[157-26a]
入洞庭保荆襄順流而下則精兵徤櫓突過滸黄未易
遏也則亦徒費人命我安所得哉區區一城勝之不武
不勝則大損威望復何俟乎雖然以王本心不欲渡江
既渡江不欲攻城既攻城不欲并命不焚廬舍不傷人
民不易其衣冠不毁其墳墓三百里外不使侵掠或勸
徑趨臨安曰其民人稠夥若往雖不殺戮亦被踐蹂吾
所不忍若天與我不必殺人若天弗與殺人何益而竟
不往諸將歸罪士人謂不可用以不殺人故不得城曰
[157-26b]
彼守城者秖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衆不能勝殺人數
月不能㧞汝輩之罪也豈士人之罪乎益禁殺人巋然
一仁上通于天久有歸志不能遂行耳然今事急不可
不斷也宋人方懼大敵自救之師雖則畢集未暇謀我
第吾國空虛塔齊爾國王與李行省肱髀相依在於背
脅西域諸胡窺覘闗隴隔絶實喇大王病民諸姦各持
兩端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染指垂涎一有狡焉或
啓戎心先人舉事腹背受敵大事去矣且額哷布格已
[157-27a]
行赦令令托里齊為斷事官行尚書省㨿燕都按圖籍
號令諸道行皇帝事矣雖大王素有人望且握重兵獨
不見金世宗海陵之事乎若彼果決稱受遺詔便正位
號下詔中原行赦江上欲歸得乎昨奉命與張仲一觀
新月城自西南隅萬人敵上可並行大車棑槎串樓締
搆重複必不可攻秖有許和而歸耳斷然班師亟定大
計銷禍於未然先命勁兵把截江面與宋議和許割淮
南漢上梓䕫兩路定疆界嵗幣置輜重以輕騎歸渡淮
[157-27b]
乘驛直造燕都則從天而下彼之姦謀僣志氷釋瓦解
遣一軍逆孟克汗靈輿収皇帝璽遣使召實喇額哷布
格黙格及諸王駙馬㑹喪和琳差官於汴京京兆成都
西涼東平西京北京撫慰安輯召珍戩太子鎮燕都示
以形勢則大寳有歸而社稷安矣㑹宋守帥賈似道亦
遣間使請和迺班師明年世祖即位以經為翰林侍讀
學士佩金虎符充國信使使宋告即位且定和議仍勅
沿邉諸將毋抄掠經入辭賜蒲萄酒詔曰朕初即位庶
[157-28a]
事草創卿當逺行凡可輔朕者亟以聞經奏便宜十六
事皆立政大要辭多不載時經有重名平章王文統忌
之既行文統隂屬李璮潛師侵宋欲假手害經經至濟
南璮以書止經經以璮書聞于朝而行宋敗璮軍于淮
安經至宿州遣副使劉仁傑叅議髙翿請入國日期不
報遺書宰相及淮帥李庭芝庭芝復書果疑經而賈似
道方以却敵為功恐經至謀泄竟館經真州經乃上表
宋主曰願附魯連之義排難解紛豈知唐儉之徒欵兵
[157-28b]
誤國又數上書宋主及宰執極陳戰和利害且請入見
及歸國皆不報驛吏棘垣鑰戸晝夜守邏欲以動經經
不屈經待下素嚴又久羈困下多怨者經諭曰嚮受命
不進我之罪也一入宋境死生進退聴其在彼我終不
能屈身辱命汝等不幸宜忍以待之我觀宋祚將不乆
矣居七年從者怒鬬死者數人經獨與六人處别館又
九年丞相巴延奉詔南伐帝遣禮部尚書準圗哈雅及
經弟行樞密院都事郝庸入宋問執行人之罪宋懼遣
[157-29a]
總管段佑以禮送經歸賈似道之謀既泄尋亦竄死經
歸道病帝勅樞密院及尚醫近侍迎勞所過父老瞻望
流涕明年夏至闕錫燕大庭咨以政事賞賚有差秋七
月卒年五十三官為䕶喪還葬諡文忠明年宋平經為
人尚氣節為學務有用及被留思託言垂後撰續後漢
書易春秋外𫝊太極演原古録通鑑書法玉衡貞觀等
書及文集凡數百卷其文豐蔚豪宕善議論詩多奇崛
拘宋十六年從者皆通於學書佐苟宗道後官至國子
[157-29b]
祭酒經還之歳汴中民射鴈金明池得繫帛書詩云霜
落風髙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
海纍臣有帛書後題曰中統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鴈獲
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于真州忠勇軍營新館其忠
誠如此二弟彛庸皆有名彛字仲常隠居以夀終庸字
季常終頴州守子采麟亦賢起家知林州仕至山南江
北道肅政亷訪使
 元史卷一百五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