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f0013 新法算書-明-徐光啟 (WYG)


[04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新法算書卷四十四   明 徐光啟等 撰
  五緯厯指卷九五緯後論/
五緯之理最奥且賾故各有本指以分解之又復有總論
 以合明之然猶有所未備也因著為後論以補其遺而
 于奥賾終難窮盡凡十二章
 五緯天各距地第一章/
月離厯指第二十六章求月距地之髙其法有五又求太
[044-1b]
 陽距地其法有三皆以地半徑為度又各法因髙差亦/名
 視差地半/徑差等或日月交食為本
恒星厯指三卷中亦測恒星之逺借用五星之測略定土
 星之髙并亦得恒星在上之髙今因五緯無視差土木/二星
 甚逺其視差不過數秒如無差難測水星常在蒙氣中/亦不能測火星或有視差然不足為測其髙之本説見
 下/欲測其髙法有二算或用古圖或新圖各有本論如
 左
左右圖以地為日月五星恒星諸天之心設諸曜各居一
 層天其厚内函有小輪亦名/歳輪各層相切而無空又各層
[044-1b]
 上下有兩面下内為凹上外為凸
[044-2a]
 
 
 
 
 
 
 
 
[044-2b]
各天之厚因函小輪其小輪于地有近有逺如兩心差之
 理則各天之厚為小輪全徑及兩心差之倍分數謂分/數者
 葢各有均圏于最髙減/距髙去兩心差之㡬分圖上各天小輪比本天許小以
 指外有兩心差數
本厯測各星小輪及兩心差定本天半徑皆為十萬分若
 加小輪半徑及兩心差數必得其最髙距地若干若減
 之則得最卑距地若干如圖
系凡設一層天上面距地若干度以地半徑/為一度必得次層下
 面距地之若干度葢兩面中無空隙又設内面所距若
[044-3a]
 干度及次層上下兩面距本心比例以三率法求之并
 可得其厚距地之度法曰依内面距本心多寡分數得
 度多寡則上距分之某數必亦可知其度
月離設三家之數以測定其距地之度今所為第谷法曰
 太隂大距地為六十地半徑有六十分之三十六或百
 分之六十
水星天兩心差為六八二二十萬分為全本/天半徑下同小輪半徑為
 三八五○○兩數并之水星均圏法凡在最髙/不減其距地見本厯指又加半
[044-3b]
 徑全/數得一四五三二二乃水星最大距之數又前兩數
 相并於全數内減之得五四六七八乃極近之數也置
 極近數為六十度有六十分之三十六乃月天極髙數
 也以此度數或約為五分之三乗極髙之數以小距數
 除之得一六一乃水星天上面距地之度也
金星在水星上則其下面距地為一六一竒零/不算設金星兩
 心差為三二○八用其半因有均圈用其半他星倣此
 為一六○四小輪半徑為七二二四八兩數并加于全
 數得大距數為一七三八五二又兩數相并減于全數
[044-3b]
 得二六一四八為近距之數法以内面距度之數乗大
[044-4a]
 距數以近距數除之得一○七一乃金星外面距地之
 度數也
太陽有本法求其中距地得一一四十二地半徑諸家小
 異以求大距或用均圏見日躔/厯有表或不用均圏兩法略差
 今不用只因太陽兩心差求之得近距為一一○一逺
 距為一一八二
 問太陽天内面切金星外面是也今因太陽本算其内
 面盈金星外面三十度兩算不合何也曰此測難求其
[044-4b]
 密其較雖盈三十度以全數計之不及百分之三數則
 小矣又曰所測定各天之數皆以日月星諸體之心為
 測其體之厚未嘗入數必月及水星金星各數略大而
 後算始無差又曰所用之數乃新圖之數不謂各曜各
 麗一天而相切故其數于此論不合或曰星體到本天
 最髙在此其天或仍厚㡬許要未可知所定之數亦其
 大略而已
火星兩心差為一九六○取五分之三均圏心距地心為/三分不同心圏心
 距地心/五分為一一七六○小輪極大半徑有盈有縮/故用大數為六
[044-4b]
 五八○○兩數并之加于全數得逺大距為一七七五
[044-5a]
 六○兩數并之減于全數得近小距為二二四四○用
 法以太陽大距數一一八二乗火星逺大距數以近距
 除之得九三五二乃火星外面距地之度數或木星天
 内面距地之數也
木星兩心差為九一六○用其半得四五八○小輪半徑
 為一九二九四兩數并加全數得一二三八七四乃木
 星逺大距數兩數并減于全數得小距數為七六一二
 六依前法以内面乗大距以小距數除之得一五二一
[044-5b]
 七乃木星上面距地之數或土星下面距地之度數也
土星兩心差為一一六二八用其半得五八一四小輪心
 半徑為一○四二六兩數并加于全數得一一六二四
 ○乃土星大距數也若以前兩數并減于全數得小距
 數為八三七六○依前法乗除得二一一一七乃土星
 上面距地之數或恒星天距地之數也
右算皆用古圖以明今測之數然亞耳罷德于唐僖宗廣
 明右算得水星本天中距地為一百一十五度金星中
 距為六百一十八度火星中距為四千五百八十四度
[044-5b]
 木星中距一萬○千四百二十三度土星中距為一萬
[044-6a]
 五千八百度恒星中距為一萬九千度
因各星距地及其體之視徑亦并可推其大小下有本篇
 用新圖算各星距地第二章/
新圖以地為太陽太隂恒星所行之心别五緯以太陽為
 本行之心又土木火三星以太陽所行之圏為古法所
 謂年歳圏即上所用法今非其真因用本法
又新圖不言各星各有一天而強星在本重之内但各所
 行之輪或相切或相割耳
[044-6b]
土木火三星以太陽為本行之心又因其心從太陽即以
                 太陽所行之
                 輪為人目所
                 見每年各星
                 之行見本/厯指
                 知小輪于本
                 天及兩心差
                 各數比例則
                 設太陽距地
[044-6b]
                 若干可得各
[044-7a]
 星距地若干如圖設甲乙日距地或/小輪半徑乙丙星本天半/徑為全數
 丙丁兩心/之差又設甲乙為若干度依法可得乙丙丙丁各
 線之度并之得甲丁乃星距地之度也上三星之法無
 二今置土星各圏之數如上用三率法甲乙小輪/半徑為一
 ○四二六得距地為一千一百四十二度太陽中/距度今乙
 丙全數本天/半徑得若干算得一○九五三有竒又丙丁五
 八一四兩心/半差得六三六以甲乙乙丙丙丁三線之數并
 之得一二九三二度或地半徑乃土星大距地之數也
[044-7b]
 若于乙丙全數或乙戊半徑數内減去甲乙及戊己與/丙
 丁/等一七七八得九一七五乃土星近距數若求其中距
 地引數為三/宫九宫得一○五五○
木星用法如上求得大距度數為六一九○中距為三九
 九○近距為五九一九
火星用法求得大距為二九九八中距為一七四五近距
 為二二二
下金水二星因不圍地球其算法與上三星略不等如圖
 甲乙為日距之線或小輪心距地之線乙丙為小輪之
[044-7b]
 半徑以乙甲加減得大小兩距之數
[044-8a]
          金星兩心差半之得一六○四
          并加小輪半徑得一七三八五
          二用法乙甲全數本天/半徑得距地
 二四二度今算乙丙分數得度為八四三以加于甲丙
 得一九八五乃金星距地之度數也若減之得三百度
 乃近距之度也
水星以法求之得大距度為一六五九小距為六二五度
以上因其度數可推各距地之里數葢以地半徑為度有
[044-8b]
 一度之里數因可得各距之里數置地半徑為二萬八
 千六百六十二里以各星距地之度乗之先用古圖數
月距地小數為六十萬七千六百四十六里有竒大距數
 為八十六萬七千里有竒此古今小異
水星小距數與太隂大距數等其大距數為四百六十一
 萬二千三百二十八里
金星大距數為三千○六十七萬二千○○八里
太陽中距為三千二百七十一萬六千○一十六里大距
 為三千三百八十六萬一千九百三十六里
[044-8b]
火星大距數為二萬六千七百九十一萬六千○九十六
[044-9a]
 里
木星大距數為四萬三千五百八十五萬六千六百一十
 六里
土星大距數為六萬○四百九十五萬九千八百一十六
 里
恒星依法切土星上面則得其距地之數
若用新圖推算亦可得各星之里數
 五星視差地半徑差第三章/
[044-9b]
各星既有距地之度數則可知視差之分數借日躔視差
        圖以明之甲地心乙人目丙為某星
        甲乙為一度若知甲丙邊之度則可
        得乙丙甲角乃視差角也甲丙當全/數甲乙為
        切/線
依古圖得各星視差如左設星在地平求其視差地平/以上若星更髙其差更小在
 頂/無
月近地視差
水星距逺視差為二十一分
[044-9b]
金星距逺視差與太陽距近差數等為三分七秒
[044-10a]
太陽中距為三分大距為二分五十四秒
火木土三星其視差皆不滿一分故不算
若用新圖日月各視差無二
金水二星中距與太陽為近金星距逺視差為二分弱極
 近距為十一分水星大距亦為二分小距為六分
上三星之差亦㣲但火星在極近之距即太陽之衝其差
 為十五分葢其道切割太陽之道而于地更近
以上視差之數日月以外難測難定是以各家不合且不
[044-10b]
 常用故不設表
 五星體視實兩徑第四章/
測日月視徑實徑見月離及交食諸書皆有本論但日月
 體大可用儀器測定五緯體小測之為難惟以人目所
 見或于日月相比以定其視徑後以近逺之數求其實
 徑大小相比等數
亞耳巴得其學本多禄某有曰水星中距地之時本算/得一
 百一十/五度其視徑比太陽視徑如十五分之一即天度周/天
 三百六十/度之度也之二分金星中距時本算為六百/一十八度其視徑為
[044-10b]
 太陽視徑十分之一即天度之三分火星中距本算為/四千五
[044-11a]
 百八十/四度其視徑為太陽視徑二十分之一即天度之分
 半木星中距本算為一萬○/四百二十三度其視徑為太陽視徑十二
 分之一即天度之二分半土星中距本算為一萬五/千八百○○度
 視徑為太陽視徑十八分之一即天度之一分四十三
 秒
又星髙有視徑以法求實徑如圖甲人目地心/無異乙庚太陽
 
 
[044-11b]
 半視徑乙己某星半視徑其比例如乙己于乙庚若星
 在太陽如丙丁則其比例為丙丁與丙戊丙戊當太/陽視徑
 用法得丙丁天上度之㡬分有丙丁分數則有本天周
 之分數因周與徑之比例見測量全/儀五卷中甲丙半徑得地半
 徑若干則其周得若干以周之某分若干得各星比例
 半徑大小又以各星同類之分數求其容見月離三/大比例
依法算得水星體比地球小為一萬一千分之一分
 金星體小于地球為三十六分之一分
 火星體大為一地球又三分之一
[044-12a]
 木星體比地球大為八十一倍又曰九十五倍
 土星體大于地球為七十九倍又曰九十一倍
 恒星六等之大小見本厯指
用新圖求各星大小
 新圖以太陽為五星之心金水二星或在日上或在日
 下與古法大異
 第谷曰水星視徑中距時一一五/○度為二分○十秒其實
 徑與地徑為三與八則其體小于地球為十九分之一
[044-12b]
 于古法甚逺金星視徑中距時一一五/○度為三十三分十
 五秒其實徑為地球徑十一分之六則其容為地球
 六分之一火星中距一七四/五度視徑為二分弱則其實
 徑為地徑六十分之二十五強其體小於地球為十
 三分之一弱木星中距三九九/○度視徑為二分四十五
 秒其實徑于地為十二與五則其體大于地球為十
 四倍土星中距一○五/五○度視徑為一分五十秒其實徑
 為二地球徑又十分之一則其體大于地球為二十
 二倍
[044-12b]
 若欲以里數求各星之大則先求地球之容得里數
[044-13a]
 次依各比例數求之見月離三/大比例
問古今兩數相懸何者為確曰各有本論然以金星證之
 見其繞太陽亦有弦望之異覺新法為凖見五緯/總論
 五星光色第五章/
月以光以魄知其光非本體之光乃所借于太陽之光金
 星亦然葢以逺鏡窺之見其體亦如月有光有魄故也
 他星覺無所倚然以相似之理論之亦可謂其光非自
 光乃如月與金星竝借光于太陽者也
[044-13b]
問五緯之光既皆為日光之分乃其色各不同者何也曰
 如鏡如水如金諸能發光之物咸受太陽之光而所發
 之光皆非一色葢亦繇本體之色所染故也然則五星
 之色亦各為本體之色從日光而發見耳
五星本體之色從其各類本質及其面之平與不平或其
 體之虚實堅脆等勢所發
加利婁曰凡大光照某體能發光之類其所發之次光
 非全受本體之色而變為他色如大光照黒體若鍊/鐵
 其所發之光為紅色如火星以此西名火星/亦謂之鐵星若照淡
[044-13b]
 紅體其所發光色如木星紅銅色為淡紅故/木星亦名為銅星若白體
[044-14a]
 其發光色如土星若黄體其發光色如金星若青體其
 發光色如水星試以黑鐵等類煉之細閲其光色必如
 上
又曰星色非純從目審視可見乃知各星亦非純質也見/格
 物諸/書
五星時有顫動其理與恒星無異或空中浮氣之游移或
 自體閃爍如燭光之揺又或人目之缺
 五星中厯考第六章/
[044-14b]
按中厯舊法自古迄今修訂諸家皆以測定太陽太隂之
 行為本而五緯次之今新法亦然但求真切不差之理
 須闢從來舛謬之根故著為日躔考及古今交食考以
 備叅證而五緯行度之差舊法之因循更甚尤宜講求
 今訂其謬于左
一日測晨夕二留日時折半得合伏之日時非也
 解曰所測之留乃視行之行也星有視行有平行及均
 數先于視行以均數或加或減得平行乃恒定之行也
 星在留際有損分益分其中積大小原自不等此根有
[044-14b]
 二
[044-15a]
 其一從本天行所謂盈縮法此盈縮之數或繇小漸大
 或繇大漸小逓有加減其行非順如盈初十度與盈末
 十度損益差分非一從留初到合伏又從合伏到次留
 若度數等其均數必不等
 其二為二留中積時太陽之行亦非一如置首合伏在
 冬至太陽行疾次合伏在春分太陽行平第三合伏在
 夏至太陽行遲則星各合伏太陽其行亦各有多寡之
 異又如留初在盈厯次留在縮厯以視行得平行或先
[044-15b]
 留宜減均數或次留宜加均數或二留均數皆宜加皆
         宜減難膠于一如圖
         置太陽在中其左右為二留際凡
         二留損益分為同類者太陽非在
         其中界若異類乃在其中界
系二留之中積非一又太陽不在二留平行之中間則折
 半之說必不能得合伏太陽之真時刻故曰非也
又按五星損益表前後度同而盈縮差非一如設星合伏
 前後五十度前五十度得某差後五十度又得某差差
[044-15b]
 數非一則時刻亦非一
[044-16a]
又留際之日時刻最難測其真葢星繇漸而遲如先一日
 行㡬度次行㡬分以至㡬秒此時星在進退二行之中
 誰能别之
若留際不測其日時刻而測天上别宿度分與之相比折
 半則得合伏之度分此因盈縮差段目非均非順則合
 伏前後視行果不如一前行疾後行遲欲得其真難矣
二曰用表晷或簡儀以測五星非正當之法
 其一表晷非公法如水星晨夕距太陽極多為二十三
[044-16b]
 度見時太陽下地平十五度或多或少/兹取其中水星在地平上
 不過十度設表一尺圭應長五尺五寸若用表八尺圭
 應設四丈四尺如不便設是法非公也
 其二若用簡儀及赤道儀測五星亦不足葢五星所行
 非赤道亦非黄道其所測得五星在某宿度是赤道宿
 度非真黄道及本道度又星在南在北某宿與某宿相
 距之度非星之經度測時欲得其真有數度之差
 測五星正法第七章/
新法測定五星為本法厯元皆以恒星為本設五星與某
[044-16b]
 恒星相距若干依法得其經緯度
[044-17a]
測星之儀為黄道渾儀及弧矢六合等儀見恒星/厯指
 法曰先定恒星二星與某緯星相近用儀測其相距若
 干度分以法求緯星之黄道經緯度見測量全儀九/卷及恒星厯指
首宜密測者乃緯星衝太陽之時刻法曰如本日測得
 其星經度隨推太陽經度相距為天半周即為相衝之
 時若有多寡則測之又測務得其衝歳歳如此求之以
 兩測中積日所行之度相比則可得其盈縮差也見各/星厯
 指/
[044-17b]
次測晨夕二留留時推算太陽經度必得前後二留距太
 陽之日度多寡非一若太陽在某宫宿次星在某宫宿
 次相比得距太陽度數多寡取其大距數而以本法推
 之可成加減表詳見五/緯厯指
測星緯行古來無法新法用黄道渾儀比測恒星又求某
 星而變其緯或從南往北或從北往南得各星黄道上
 有二相衝之處定六宫為南六宫為北又測各星衝對
 合伏太陽及二留時之經度多測亦可得其緯有本/論
 五星盈縮厯考第八章/
[044-17b]
太陽有盈縮之限或疾遲兩行之界古法定在冬夏二至
[044-18a]
 新法曰不然葢以今世最髙卑在兩至後六度為盈縮
 之限太陽于限近逺得均數大小而視行有差太隂最
 髙乃月孛也太陽太隂二最髙俱有本行而非恒星之
 行
五星亦有盈縮之行有盈縮限及遲疾損益之界古法未
 認其本行而恒定于恒星某宿某度則非也此不合天
 之一根也
又曰所定于某宿之度分亦非真盈縮初末等界如古法
[044-18b]
 定木星在虚約四度或𤣥枵宫二十二度新法定木星
 二行之界在降婁宫十度他星各有前後見本/厯指
 五星盈縮立成考第九章/
大綂厯分天周為二十二段以十一段為盈十一段為縮
 各段十五度有竒以三差法置各星盈縮大積度求得
 各段之均數今有可疑葢各星大均數多寡各有真數
 如云木星有六度半實不過五度弱土星有八度又四
 分度之一實不過六度半弱他星類此若中段所立之
 均數因三差法尤不足以得真數見日/躔考此又不合天之
[044-18b]
 一根也
[044-19a]
厯局新推土火金木四星會合凌犯行度第十章/
 一九月初四日丁巳昏初
  新法推得火星與土星同度南北相距差一度五十四分
  大綂推在初七日同度 二法約差三日
 一九月初七日庚申夘正二刻
  新法推得金星與土星同度南北相距差三度三十分
  大綂推在初六日同度 二法約差一日
 一九月十一日甲子昏初
[044-19b]
  新法推得金火二星同度南北相距差一度三十分
  大綂推在初三日同度 二法約差八日
 一閏八月二十四日丁未
  新法推得木星犯鬼宿内積尸氣
 一九月初一日甲寅
  新法推得木星在鬼宿二度有竒先於閏八月十五日
   巳入鬼宿初度
  大綂推在鬼宿初度先於閏八月二十四日始交鬼宿
   初度 二法約差九日
[044-19b]
  新法四星經緯圖式列後
[044-20a]


[044-21a]


[044-22a]


[044-23a]


[044-24a]
已上五測本年八月十八日疏奏奉㫖臨期登臺公同測
 騐與本局所推悉合覆奏因命再測又皆相符今所繪
 木星犯積尸氣圖算悉照曩日進呈者其先後相犯時
 日及已經測騐過各星行度與大綂相去懸逺者約録
 于後以徵二法之孰疎孰密云
崇禎七年十一月初三日木星以赤道于積尸氣為同度
 同分依黄道則于初五日為同度同分此日木星細行
 為百分度之十一迨十月二十日木星自鬼宿東南東
[044-24b]
 北兩星中而入于本宿座至十一月二十日乃繇西南
 西北兩星中線而出鬼宿其木星體距積尸氣體為百
 分度之五十四而為犯
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木星以赤道于積尸氣為同度同分
 依黄道則于二十四日為同度同分此日木星細行為
 百分度之十九自二十三日午時繇鬼宿西南西北二
 星之中而入本宿座至本月三十日酉時繇東南東北
 二星之中而出鬼座其木星體距積尸氣體為百分度
 之三十八而為犯云五十四三十八者即古書所/謂五寸四分及三寸八分也
[044-25a]


[044-26a]
本年新法推水星三四五六等月俱晨不見而大綂載三
 月十八日晨見至四月二十一日晨伏迨本月會同監
 局屢測委無水星出見
又新法推水星于七月二十五日晨見至八月二十三日
 晨不見大綂載八月初七日晨伏不見至九月二十一
 日夕見及公同測騐果于八月二十三日以前皆晨
 見
本年八月十二日巳丑夜新法推木星會合軒轅大星依
[044-26b]
 黄道算本月十二日夜即十三日子正初刻木星在鶉
 火宫二十四度三十九分緯北五十分軒轅大星本年
 在鶉火宫二十四度四十七分緯北二十七分本時木
 星在出極一直線上未及軒轅八分而南北相距約二
 十三分依赤道算本時木星在張宿四度○分是日與
 軒轅大星俱在出極大綂載在張一度與新法約差三
 度因于本日公同登臺測騐果測得水星與軒轅大星
 同度同分
本年八月二十七日測木火二星同度以黄道算本日未
[044-26b]
 時二星會同于鶉火宫二十七度二十六分火在北三
[044-27a]
 十分依赤道算二星在張宿六度三十三分至子正時
 二星皆在出極一直線下距夏至為五十九度五十分
 大綂推此日木星在張宿四度火星在張宿三度相會
 合在二十九日則木星差二度半火星差三度半會合
 差二日○又是日夘正初刻月與木同度月在南三十
 六分然因視差算得寅正二刻月木火約同度用直線/過月之
 中/心至本日子丑時隂雲監官未到迨至寅時天巳開霽
 本局官生親測得月木火皆為一直線
[044-27b]
本年新法推金星八九等月俱晨見至十月初三日始晨
 不見大綂載九月初九日晨伏則此後皆不見時矣及
 九月十七等日會同公測委見金星曉出
又新法推水星八月二十六日晨不見至十月初六日始
 夕見大綂推九月二十一日夕見至十月二十四日夕
 伏不見則前此皆見時矣及九月二十八等日會同公
 測委無水星出見
九年二月十二十三十四等日大綂推木星在張宿二度
 舊法謂軒轅大星在張宿三度又五分度之一則此時
[044-27b]
 木星該見于軒轅大星之西一度弱新法推此日木星
[044-28a]
 逆行將留在張六度又六分度之一新法謂軒轅大星
 在張四度則木星在東軒轅大星在西相距二度強至
 測時木星果在軒轅大星之東
本年新法推水星自二月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嘗見大綂
 推本日夕伏後此皆不見共差十四日迨部監同測委
 見水星未伏
本年大綂推火星從三月二十七日起至五月初八日止
 夕退夕留夕遲共三十九日嘗在軫宿十六十七度内
[044-28b]
 新法推此時火星嘗在角宿一二三度内逆行不入軫
 宿是舊法差四十日而宿度亦差三度矣且據舊法推
 在軫宿則火星當在角宿大星之西新法推在角宿則
 火星當居角宿大星之東及疏請親覽每至戌時火星
 果在角宿大星之東相距不過一度
本年新法推木星七月十四日夕不見大綂推七月二十
 三日始夕不見據舊法推則前九日皆為見期也迨會
 同公測委無木星出見
 此上所録皆係會同部監公同測騐過者其未經測者
[044-28b]
 每年相差甚多兹不備録
[044-29a]
 古測五星相掩或掩他星摘推目十一章/
新厯列有日月五星永表者或用以稽上古五星之凌厯
 犯掩或用以推未來千百年各星之行故逆推而能上
 騐往古因知其亦必下合將來矣
按史傳所紀某星之行每有僅録年月日而未有時刻夫
 星有一日行度分者今既無時刻何能正合于表乎故
 于不紀時者竝不援以為證
又紀各星聚于某宿不言相距度分及不言本宿某度者
[044-29b]
 亦不借證又如凌犯古紀甚多迨考其時刻距度仍皆
 掛漏亦莫能用即若言相掩者則惟土木可得其凖縁
 其行遲耳至于火金水則每日或行一度或行半度葢
 行疾則苐可僅得之而已然其緯度數日但移數分又
 可以得其凖也
古史恒謂或金或水失行當見而不見不當見而見此則
 新厯備闡伏見正法故亦援一二以徵之
表首横行為甲子數自帝堯八十一年為第一甲子至
 天啟四年則綂紀甲子者六十六下為本甲子内之
[044-29b]
 年
[044-30a]
 古測五星記
甲/子
數數/
二一/二四周將伐殷時 五星聚房
三二/八九 河平二年十月下旬土在井近軒轅大星尺餘木
   在西北尺所火在西北二尺所皆從西來後皆貫
   鬼十一月上旬木火西去土亦西北逆行
四二/○九漢和帝永元五年四月癸巳 金火水俱在東井
[044-30b]
       七年八月甲寅 火土金俱在軫
       十二月丙辰 火金水俱在斗
四一/一九漢安二年六月乙丑 火犯土光芒相及
四四/一三 永康元年火留太㣲中百日
四五/一六 靈帝元和三年十月 木火金三合于虚相去各
   五六寸
四二/二九 孝獻建安十八年秋 土木火俱入太微逆行留
   守帝座百餘日
四三/三四晉武帝咸寧四年九月 太白當見不見
[044-30b]
四四/三九 惠帝元康三年 土木金三星聚于畢昴
[044-31a]
四○/四二 光熙元年四月 金失行自翼入尾箕 然翼至/尾相越
   七十度豈/失行至此
四○/四四 懐帝永嘉二年正月庚午 太白伏不見二月庚
   子始晨見東方三十日
四/四八 懷帝永嘉六年七月 火木土金聚于牛女之間
   孝武十七年九月丁丑 木土火同在亢氐
     十九年十月 金土火合于氐
四三/四四 咸康四年四月己巳月掩金七月乙巳月又掩金
[044-31b]
四四/四一 穆帝一年正月癸酉土掩鉞星
 四/一 永和元年閏九月辛未 火在左執法光芒相接
 四/三   三年七月甲寅  木入鬼
     四年正月丙戌  木留鬼中五十日
 五/○ 穆帝永和十年正月癸酉 土星掩鉞星
四/五四 海西公太和三年六月甲寅 金星掩火星在太
   㣲端門中
 一 哀帝興寧三年七月    木犯鬼
 四 天賜二年十一月丙戌即晉安帝元/興甲辰三年 金掩鈎鈐
[044-31b]
 一/○ 孝武寧康二年十一月癸酉 金星掩火星在營
[044-32a]
   室
四一/五二 太元元年四月丙子 火掩南斗第四星
四一/五一 孝武寧康三年九月戊申 火星掩左執法
四二/五二唐明宗丙戌元年十二月乙巳 月掩庶子
 四/一晉安帝義熙元年十月 火星掩土星在營室
       三年丁未二月癸亥 火土金水聚于
       奎婁
       三年閏八月已夘 金星掩火星
[044-32b]
 四/九     九年三月壬辰 木火土金聚于東井
 五/一     十一年八月 金星掩左執法
四二/六二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二月 金火水合于東井
 三/二南齊更元孝建三年二月一日 土火水合于南斗
 四/七   泰始七年六月十七日 金木土合于東井
四五/六二 承明元年五月己亥即宋蒼梧王元/徽四年丙辰金火皆入軒
   轅庚子相逼同光
 五/八 建元四年九月戊申 火犯木己酉火犯木芒角
   相接
[044-32b]
 五/九   五年九月乙未 火逆行在哭泣星東相距
[044-33a]
   半寸
   隆昌元年三月乙丑 火入鬼西北東一寸癸酉
   在積尸東北七寸
四/七五 節閔普泰三年五月己亥中大通六/年甲寅火逆行掩南
   斗魁第二星
 一/七 世宗景明二年正月己未即齊和帝中/興元年辛巳金火俱在
   奎光芒相掩
 一/八   景明三年正月即梁髙祖天/監元年壬午火犯房北星光
[044-33b]
     芒相接
 二/三 永平二年十二月乙酉即梁武帝天/監八年己丑木逆行入太
   微掩左執法
 二/四  三年閏 月壬申 木又順行犯之相去一寸
 二/八 延昌元年三月丙午即天監十/一年壬辰 木掩房上相
 五/三梁武帝大同三年三月 木星掩建星
   武帝天和四年二月 木星逆行掩太㣲上將
   建德二年二月癸亥 火星掩鬼西北星
       四月己亥 金星掩鬼西北星壬寅又
[044-33b]
       掩東北星
[044-34a]
   天和六年齊宜陽四月 先時火入太微二百日
   犯東蕃上相西蕃上將句已往還至此月甲子出
   端門
   宣帝大象元年七月壬辰 火星掩房北頭第一星
   靜帝大定元年正月乙酉 火星掩房北第一星
四三/八五 宣帝大建十一年四月己丑 木金水合于東井
 三/六     十二年十二月癸酉 水在金上甲戌
       水金交相掩
[044-34b]
   後主天綂五年二月戊辰 木逆行掩太㣲上將
四/九 唐大業十九年七月壬午 金犯左執法光芒相及
 四/八 永徽三年正月丁亥  木掩太㣲上將
      又五月戊子  火掩右執法
五四/○一唐中宗神龍元年乙巳七月辛/巳 火星掩氐西南星
 四/二     二年閏正月丁夘  月掩軒轅後星
五三/一○ 代宗寶應八年四月癸丑 木星掩房
 三/三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四月壬寅 木火金水聚于
   鶉首
[044-34b]
 三/五     本年八月 金星掩木星于鶉火
[044-35a]
五三/一五 肅宗乾元二年癸丑 木蝕月星
 三/六 肅宗上元元年十二月癸未 木星掩房
 四/九   大厯八年四月癸丑 木星掩房八年内不
   能再掩或為大厯七年
 五/六 建中元年十一月 木食鬼天尸此木星食鬼尸/有疑葢木星緯
   在北不過一度鬼尸有一度十/四又四分度之一何得食之
五/二四 德宗真元四年五月乙亥 木土火聚于營室
 二/九唐憲宗元和八年癸巳十二月 火星掩左執法
[044-35b]
 三/一     十年六月辛未 木火金水合于東井
 三/二     十一年十二月 土金水聚于危
 三/五     十四年八月丁丑 木金水聚于軫
 四/一 敬宗寶厯元年己巳四月壬寅 火星入鬼宿掩
   積尸
 四/四 文宗太和二年戊申七月甲辰 火星掩鬼質星
 四/五     三年己酉二月壬申 火星掩右執法
 四/八     六年十月     金火土聚于軫
 五/二 開成元年正月甲辰     金星掩建星
[044-35b]
 五/五   四年正月丁巳    水金火聚于南斗
[044-36a]
五/一○ 武宗會昌四年二月    木星守房掩上相
 一     五年二月壬午 金星掩昴
 二/○唐懿宗咸通五年 月   火土金水聚于畢昴
 四/四 僖宗文德元年八月   木土金聚于張
五/三    會昌四年十月癸未 金火合于南斗火土
     金水聚于畢昴
五/四七梁太祖乾元元年四月   火土金聚于營室
 四/八後周太祖廣順二年壬子九月庚/辰 金星掩右執法
[044-36b]
 五/六宋太祖建隆五年三月   五星如連珠聚于奎
五二/五三 太宗雍熙四年十二月丁巳 金土木合于南斗
 四/二 真宗景德三年七月己酉  水木金合栁
五/六○   天聖七年八月 木犯鬼
       八年四月 木犯鬼
         九月 木犯軒轅
五一/七三 哲宗紹聖四年七月丁巳 火星掩犯積尸氣
 四/七 章宗明昌三年四月己未即宋光宗紹/興壬子三年火掩右執
   法色怒而稍赤
[044-36b]
     大元元年四月甲申 火掩南斗第四星
[044-37a]
 五/三 熙宗天會十五年正月戊辰即宋髙/宗丁巳七年木犯積尸氣
五/八八宋仁宗明道元年八月 金星掩軒轅左角
 二/四 孝宗乾道四年八月己亥 水金火木土又俱見
 二/六 世宗大定十年八月戊申朔即孝宗庚/寅六年木掩火在
   參畢間
       十二年八月辛亥即孝宗壬/辰八年火掩井東
       扇北第二星
          十月己酉 火掩鬼西北星
[044-37b]
 三/○     十四年八月庚辰即孝宗甲/午十年火犯積尸氣
 三/四     十八年十二月甲戌即淳熙戊/戌五年土掩井
       西扇北第一星
 三/五     十九年八月辛亥即淳熈己/亥六年火掩南斗
       杓第二星
         十一月辛未 火掩木
 三/七     二十一年四月即孝宗淳熙/辛丑八年火掩斗魁
       第二星
 四/二 淳熙十三年閏七月戊午夜五星皆夕伏至戊辰
[044-37b]
   五星伏聚在軫
[044-38a]
         又至八月乙亥日月五星俱聚軫
 五/三 寧宗慶元三年八月甲戌 金火木合于翼
 五/一 寧宗慶元丙辰二年即七年/九月夘初木在輿鬼中
五/九二   開禧二年二月壬申 金木土合于昴
 一/五   嘉定己夘十二年即定興三年/八月丁夘木犯鬼東南
     星四年三月木犯鬼積尸
 一/九    癸未十六年即元光二年/八月乙亥火入鬼掩積尸
 二/七 理宗紹定壬辰五年即天興元年/七月乙巳金木火太陽俱
[044-38b]
   會于軫翼
六一/○四   大德九年十一月庚戌 木金土聚于亢
 一/二元世祖中綂十三年丙子十二月辛酉 火掩鈎鈐
 四/一   大德九年五月癸亥 木掩左執法
 一/九     二十年三月癸酉 木掩房第三
 四/四 武宗至大元年十二月戊寅 金掩建星
   泰定二十五年十二月庚午 木掩房北第一星
 四/八元仁宗皇慶元年十二月甲申 火土水聚于井
 五/七 英宗至治 年正月甲辰  水金火土聚于奎
[044-38b]
六/一一   泰定二年二月庚寅  火木土聚于畢
[044-39a]
 二     三年三月庚午  土金木聚于井
     二十五年閏十月戊辰 金水火聚于斗
 測五星經緯度十二章/
一用黄赤全儀此儀制有黄赤二道上繋移線二一用測
 經一用測緯最為盡善之器善用之者則各星所行宫
 度分秒靡不可得其作法見渾儀説中
一凡見某緯星掩某恒星之一即稽恒星表之經緯度分
 亦為某緯星所際之經緯度分也
[044-39b]
一凡某星近犯恒星則經度可得其真而緯度則僅可得
 之葢經度乃從黄極過二星之心必定于黄道一度分
 上若緯度者不能用儀惟以目測其相距若干故莫能
 得其真也
一凡某星介于四恒星之或中或外在一直線之交即取
 恒星圖界二直線聨而算之亦能得其經緯或不用圖
 但用算亦可其法見測量全儀九卷中
一凡某星在午線上或有恒星亦在午則苐測恒星髙弧
 即可得某赤道經緯
[044-39b]
一凡某星在地平而得其出没㸃之地平經度即可得其
[044-40a]
 緯葢地經度乃正夘酉距南北之若干也或此時有一
 恒星在午亦略可得某星經緯用星球渾/儀可算
一用弧矢儀測某星距二恒星若干用法推算可得其經
 其緯法見測量全儀九卷
以上槩言其測法也大抵測星得其赤道經緯度分似易
 而最要者則在于以法變黄道之經緯云
 駁古測之舛
一以赤道儀測其行而莫能變黄道經緯是其度分非從
[044-40b]
 本樞所出也安得無舛
一測月掩某星者甚謬葢月有氣時二差恒失其經緯之
 真度也
一紀掩犯等會不詳時刻乃星恒有其行時刻既略胡可
 細算其經度乎
一用移線人目迫近于線則目瞳子較線為大焉得視而
 不失
 測五星儀目
黄赤全儀即渾儀之類也其制不用他圈惟具黄赤/二道及子午規而已測星繋移線以用之
[044-40b]
簡儀以一盤當赤道其移/線則代活赤道云
[044-41a]
天環亦渾儀/之類也
弧矢儀以全規六分之一/為弧用半徑為矢
樞儀以細綯繋極用代夫樞然當定准北極出地及對正/子午庶㡬不差若二星以赤道在同度者此可測之
直線或界尺用量二星/成一直線
經緯象限測地平髙/及經度
過極圏用之可得/赤道緯度
 
 
[044-41b]
 
 
 
 
 
 
 
 新法算書卷四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