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o0015 歷代名賢確論-宋-闕名 (master)


[05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賢確論卷五十二
  武帝上
   袁紹少游/ 東坡/ 子西/
   赤壁之戰子西/
   攻吳蜀論赤壁漢中之役東坡/ 子由/
   攻袁紹吳蜀何去非/
   操征栁城劉備勸劉表襲許表不用子西/
[052-1b]
   操不追闗侯子西/
   征烏桓辟田疇子西/
袁紹
 少游曰天下之禍莫大於殺士古之人欲有為於世
 者雖負其豪俊傑特之才據强大不可拔之勢疑若
 殺一士不足以為損益然而未始不亡者何邪士國
 之重器社稷安危之所係四海治亂之所属故師士
 者王友士者霸臣士者强失士者辱慢士者危殺士
[052-2a]
 者亡世之論者皆以袁紹之亡係於官渡竊以為不
 然紹之所以亡者殺田豐耳使紹不殺田豐雖有官
 渡之敗未至亡也何則昔楚漢相距於京索之間髙
 祖奔北狼狽甚於袁紹者數矣而卒有天下項籍以
 百戰百勝之威非特曹公比也而竟死東城其所以
 然者無他士之得失而已故髙祖以為張子房韓信
 蕭何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項羽有一
 范増而不能用所以為我擒以楚漢之事言之則知
[052-2b]
 紹之亡果在於田豐不在於官渡也且紹之械繫田
 豐也何異髙祖械繫婁敬於廣武乎髙祖圍於平城
 而還以二千石封敬號建信侯紹敗而還慙豐而殺
 之嗚呼人之量度相逺一至於此哉傳曰善敗者不
 亡故楚昭王軫越王勾踐皆濵於絶滅而復續紹雖
 敗於官渡而冀州之地南據大河北阻燕代形勢之
 勝尚可用也向使出豐於獄東向而事之問以計䇿
 卑身折節以撫傷殘之餘親執金鼓以厲奔走之氣
[052-3a]
 内修農械外結英雄縱不能幷吞天下豈遽至於亡
 哉方紹與董卓異議横刀不應長揖而出及起兵渤
 海遂有四州之地連百萬之衆威震河朔名重天下
 不可謂非一時之傑也然殺一田豐遂至於此則天
 下之禍其有大於殺士者乎文若曰袁紹布衣之雄
 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予竊以為知言也
 東坡論曹袁興亡曰魏武帝既勝烏桓曰吾所以勝
 者幸也前諌我者萬全之計也乃賞諌者曰後勿難
[052-3b]
 言袁紹既敗于官渡曰諸人聞吾敗必相哀惟田别
 駕不然當幸其言之中也乃殺豐為眀主謀而忠不
 惟無罪乃有賞為庸主謀而忠賞固不可得而禍隨
 之吾乃今知孟徳本初之所以興亡者 又曰竊觀
 善用兵者莫如曹操其破滅袁氏最為巧思請試論
 之袁紹以十倍之衆大敗於官渡僅以身免而操頓
 兵不追者何也所以緩紹而亂其國也紹歸國益驕
 忠賢就戮嫡庶争奪不及八年而袁氏無遺種矣向
[052-4a]
 使操急之紹既未可以一舉蕩滅若懼而修政用田
 豐而立袁譚成敗未可知也其後北征烏桓討袁尚
 袁熈尚熈走遼東或勸操呼之操曰彼素畏尚等吾
 今急則合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遂引兵還曰吾
 方使公孫度斬送其首已而果然若操者可謂巧於
 滅國夫滅國大事也不可以速譬如小兒毁齒以漸
 揺撼之則齒脫而兒不知若不以漸一㧞而齒斯毁
 矣可以殺兒云云/
[052-4b]
 唐子西非孫盛評曹公哭袁紹墓曰禹見刑人於市
 下車而哭之況劉項受命懷王約為兄弟而紹與操
 少相友善同起事而紹又盟主乎雖道乖好絶至於
 相傾然吾以公義討之以私恩哭之不以恩掩義亦
 不以義廢恩是古之道也何名為失哉孫氏之論非
 但僻學也盖亦可謂小人矣
赤壁之戰
 唐子西曰世之為將者雖多其兵而不知兵至三十
[052-5a]
 萬難用矣前代以六十萬勝楚以四十萬勝秦惟王
 翦項籍二人而多多益辦者獨韓信能之自餘兵至
 三十萬未有得志者趙括以四十五萬敗於長平漢
 初合五諸侯兵五十六萬敗於彭城以三十萬困於
 白登王恢引三十二萬伏馬邑無功王尋王邑以百
 萬敗於昆陽黄巾以百萬敗於夀張苻堅以八十萬
 敗於合淝隋以九十萬敗於遼東其衆愈多其敗愈
 毒然猶有可諉者曰將不善若曹公可謂善將矣復
[052-5b]
 以水軍六十萬號稱八十萬而敗於烏林是時戰艦
 相接故為敵人所燒大衆屯聚故疫死者㡬半此兵
 多為累之眀驗也以髙祖之才不過能將十萬衆則
 水軍六十萬當得如髙祖者六人乃能將之髙祖豈
 易得哉其敗者固宜
攻吳蜀論赤壁漢中之役
 東坡曰世之所謂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審乎計之
 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為智猶有所窮唯見天下之
[052-6a]
 利而為之唯其害而不為則是有時而窮焉必不能
 盡天下之利古之所謂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
 計而權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
 大功者此以其人權之輕敵者敗重敵者無成功何
 者天下未甞有百全之利也舉事而待其百全則必
 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勝人而人不知其所以勝
 我者天下莫能敵之昔晉荀息知虢公必不能用宫
 之竒齊鮑叔知魯君必不能用施伯薛公知黥布必
[052-6b]
 不出於上䇿此三者皆危道也而直犯之彼不知用
 其所長又不知出吾之所忌是故可以冒害而就利
 自三代之亡天下以詐力相幷其道術政教無以相
 過而能者得之當漢氏之衰豪傑並起而圖天下二
 袁董呂爭為强暴而孫權劉備又以區區於一隅其
 用兵制勝固不足以敵曹氏然天下終於分裂訖魏
 之世而不能一盖嘗試論之魏武長於料事而不長
 於料人是故有所重𤼵而喪其功有所輕為而至於
[052-7a]
 敗劉備有盖世之才而無應卒之機方其新破劉璋
 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驚斬之不能禁釋此時不敢
 取而其後遂至於不敢加兵者終其身孫權勇而有
 謀此不可以聲勢恐喝取也帝不用中原之長而與
 之爭於舟楫之間一日一夜行五百里以爭利犯此
 二敗以攻孫權是以喪師於赤壁以成吳之强且夫
 劉備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緩圖方其危疑之間卷甲
 而趨之雖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孫權者可以計取
[052-7b]
 而不可以勢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乗勝而取
 之彼非不知其難特欲僥倖於權之不敢抗也此用
 之於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發於劉備而
 喪其功輕為於孫權而至於敗此不亦長於料事而
 不長於料人之過歟嗟夫事之利害計之得失天下
 之能者舉知之而不能權之以人則亦紛紛焉或勝
 或負爭為雄强而未見其能一也
 子由論賈詡劉曄曰曹公入荆州降劉琮欲順江東
[052-8a]
 下以取孫氏賈詡言於公曰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
 威名逺聞兵勢盛矣若因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
 百姓江東可以不勞衆而定也公不用其計以兵入
 吳境遂敗於赤壁夫詡之所以說曹公則李左車之
 所以說淮隂侯使乗破趙之勢傳檄以下燕者也方
 是時孫氏之據江東已三世矣國險而民附賢才為
 用諸葛孔眀以為可與為援而不可圖而曹公以劉
 琮待之欲一舉而下之難哉使公誠用詡言端坐荆
[052-8b]
 州使辯士持尺書結好於吳吳知公無幷吞之心雖
 未即降而不以干戈相向者可必也方是時劉𤣥徳
 方以窮客借兵於吳吳既修好於公其勢必不助劉
 而𤣥徳固可蹙矣惜乎謀之不善荆州既不能守而
 孫劉皆奮孰謂曹公之智而不如淮隂侯哉其後公
 既降張魯下漢中劉曄勸公乗勝取蜀曰劉備人傑
 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附也今舉漢中蜀人
 震駭因其震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少緩之諸葛亮善
[052-9a]
 治國而為相闗張勇冠三軍而為將蜀人既定憑險
 守要不可犯也公不從而反天下皆惜曄計之不用
 夫𤣥徳之賢過於仲謀賈詡欲以文告懐仲謀而曄
 欲以虛聲下𤣥徳其愚智盖已逺矣彼曹公不用曄
 計豈非以詡言為戒也哉春秋之際楚子重伐鄭晉
 欒武子救之遇於繞角楚師還晉師遂侵蔡楚子以
 申息之師救蔡晉羣帥皆欲戰知莊子范文子韓獻
 子謂武子曰吾来救鄭楚師不戰吾遂至此既遷戮
[052-9b]
 矣戮而不已又怒楚師戰必不克雖克不令若不克
 為辱已甚不如還也遂全師而歸夫兵久於外狃於
 一勝而輕與敵遇我怠彼奮敗常十九古之習於兵
 者盖知之矣
攻袁紹吳蜀
 何去非曰昔者東漢之㣲豪傑並起而爭天下人各
 操其所爭之資盖二袁以勢呂布以勇而曹公以智
 劉備孫權各挟乎智勇之㣲而不全者也夫兵以勢
[052-10a]
 舉者勢傾則潰戰以勇合者勇竭則擒唯能應之以
 智則常以全强而制其二者之弊是以袁吕皆失而
 曹公收之劉備孫權僅獲自全於區區之一隅也方
 二袁之起藉其世資以撼天下紹舉四州之衆南向
 而逼官渡術據南陽以擾江淮遂竊大號吕布驍勇
 轉鬭無前而爭兖州方是之時天下之視曹公疑不
 復振而人之所以爭附而樂赴者袁呂而已而曹公
 逡廵獨以其智起而應之奮盈萬之旅北摧袁紹而
[052-10b]
 定燕冀合三縣之衆東擒吕布而收濟兖䠞袁術於
 淮左徬徨無歸遂以奔死而曹公智畫之出常若有
 餘而不少困彼之所謂勢與勇者一旦潰敗皆不勝
 支然後天下始服曹公之為無敵而以袁呂為不足
 恃也至於彼之任勢與力及夫各挟智勇之不全者
 亦皆知曹公之獨以智强而未易敵也故常内憚而
 共䠞之唯曹公亦自恃其智之足以鞭笞天下而服
 役之也故常視敵甚輕為無以虞於其東征劉備也
[052-11a]
 袁紹欲躡之於其官渡之相持也孫權欲襲之於其
 北伐烏桓也劉備欲乗之三役者皆所以致兵招寇
 而窺伺間隙者所起之時也然而曹公晏然不為之
 深憂而易計者失於負智輕敵之已甚是以數乗危
 而徼倖也雖然於勢不得不起者盖劉備在所必征
 袁紹在所必拒又其近在於徐州之與官渡使其人
 之謀我而我亦將有以應之未有乎顛沛也至於烏
 桓之役則其輕敵速寇而茍免禍敗者固無殆於此
[052-11b]
 時也夫袁紹雖非曹公之敵亦所謂一時之豪横大
 河之北奄四州之土南向而爭天下一旦摧敗卒以
 憂死而其二子孱駑不肖曹公折箠而驅之北走烏
 桓以茍嵗月之命雖未就梟戮亦可知其無能為矣
 方是之時中土未安幽冀新附而孫權劉備覘伺其
 後獨未得其機以𤼵之耳而操方窮其兵力逺即塞
 北以從事於三郡烏桓為不急之役徼倖於一决嗚
 呼可謂至危矣使劉表少辨事機而備之謀得逞舉
[052-12a]
 荆州之衆卷甲而乗許下之虚則魏之本根撥矣曹
 公雖還而大河之南非復魏有矣然則操之數為此
 舉而蔑復顧者恃其智之足以逆制於人而易之也
 夫官渡徐州之役在勢有不得不應雖易之可也今
 提軍萬里後皆寇讎而前向勁敵且甚易之而不顧
 者亦已大失計矣劉備之不得舉者天所以相魏耳
 嗟乎人唯智之難能茍唯獲乎難能之智加審處而
 慎用之則無所不濟今乃恃之以易人則其與不智
[052-12b]
 者何異曹公所以數蹈禍機而幸免者天實全之耳
 後之人無求祖乎曹公而謂天下之可易也矣 又
 曰言兵無若孫武用兵無若韓信曹公武雖以兵為
 書而不甚見於其所自用韓信不自為書曹公雖為
 而不見於後世然而傳稱二人者之學皆出於武是
 以能神於用而不窮竊嘗究之武之十三篇天下之
 學兵者所通誦也使其皆知所以用之則天下孰不
 為韓曹也以韓曹未有繼於後世則凡得武之書伏
[052-13a]
 而讀之者未必皆能辨於戰也武之書韓曹之術皆
 在焉使武之書不傳則二人者之為兵固不戾乎武
 之所欲言者至其所以因事設竒用而不竆者雖武
 之言有所未既也驅市人白徒而置之死地惟若韓
 信者然後能斬陳餘遏其歸師而與之死地戰惟若
 曹公者然後能克張繡此武之所以寓其妙固有待
 乎韓曹之儔也譎衆圖勝而人莫之能知既勝而復
 譎以語人人亦從而信之不疑此韓信曹公無窮之
[052-13b]
 變詐不獨用於敵而亦自用於其軍也盖軍之所恃
 者將將之所恃者氣以屢勝之將持必勝之氣以臨
 三軍則三軍之士氣定而情安雖有大敵故常吞而
 勝之韓信以數萬之衆當趙之二十萬非脆敵也乃
 令禆將傳食曰破趙而後㑹食信䇿趙為必敗可也
 而曰必破而後㑹食者可豫期哉使誠有以破趙雖
 食而戰未為失趙之敗也然而韓信為此者以至寡
 而當至衆危道也故示之以必勝之氣與夫至暇之
[052-14a]
 情所以寧士心而作之戰也曹公之征闗中馬超韓
 遂之所糾合以拒公者皆劇賊也毎賊一部至公輙
 有喜色賊既破諸將問其故答曰闗中長逺若賊各
 據險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其皆集可一舉而
 滅之是以喜耳袁紹造公於延津公使登壘而望之
 曰可五六百騎有頃復白騎稍多歩兵不可勝計公
 曰勿復白乃令解鞍縱馬待焉有頃縱兵擊之遂大
 破紹斬其二將夫敵多而懼者人之情也以曹公之
[052-14b]
 勇而形之以懼則其下震矣故以偽喜偽安視之衆
 恃公之所喜與安也則畏心不生而勇亦自倍此所
 以勝之也故用兵之妙而獨以詐敵而又以愚吾士
 卒之耳目也昔者創業造邦之君盖莫盛於漢之髙
 皇考其平日之智勇寔無以逮其良平信越之佐然
 其崛起曽不累年誅秦覆楚遂奄天下而王之曹公
 天資機警挟漢以令天下其行兵用師決機合變當
 日無與其儷也然卒老於軍不能平一吳蜀此其故
[052-15a]
 何也議者以其持法嚴忍諸將計畫有出於已者皆
 以法夷之故人舊怨無一免者此所以不濟嗟夫曹
 公殘刻少恩必報眦睚之怨真有之矣至若謀夫䇿
 士收攬聽任固亦不遺未嘗深負之也盖常自詭以
 帝王之志業期有以欺眩後世然稽其才畧盖亦韓
 信之等夷而其遇天下之變無以異於劉項之際劉
 備孫權皆以人豪因時乗變保據一隅而公之諸將
 皆非其敵至於鞭笞中原以基大業皆自公為之而
[052-15b]
 老期迫矣此其為烈與漢異也
操征栁城劉備勸劉表襲許表不用
 唐子西曰挾天子令諸侯其事始於齊桓晉文而齊
 桓晉文未嘗遷惠王襄王於齊晉也除難定亂興滅
 繼絶功效既著諸侯自服耳董卓以獻帝居長安李
 茂貞以昭宗幸鳳翔發號施令動以制詔為名然而
 天下諸侯羣起而攻之何也無尺寸之功以取信於
 天下而有刼主之名以負謗於諸侯則天下諸侯羣
[052-16a]
 起而攻之亦固其理也使表能勤王如桓文耶雖不
 襲許何害其為令諸侯哉如其不然雖能襲許適足
 以致諸侯之師而已董卓李茂貞是也
操不追闗侯
 唐子西曰侯為曹公所厚而終不忘其君可謂賢矣
 然戰國之士亦能之曹公得侯不殺厚待而用其力
 可謂賢矣然戰國之君亦能之至侯必欲立効以報
 公然後封還所賜拜書告辭而去進退去就雍容可
[052-16b]
 觀殆非戰國之士矣曹公知侯必去重賞以贐其歸
 戒左右勿追曰彼各為其主也内能平其氣不以彼
 我為心外能成侯之忠不私其力於已是猶有先王
 之遺風焉吾嘗論曹公曰是人能為善而不能不為
 惡能為善是以能享國不能不為惡是以不能取天
 下
征烏桓辟田疇
 唐子西曰或曰田疇辭聘於袁氏從辟於曹公門人
[052-17a]
 怪之疇笑而不答何也曰難言也昔漢眀帝問於吳
 良曰先帝召卿不至反從驃騎遊邪良曰先帝以禮
 待下故臣得以禮進退驃騎以法檢下故臣為法屈
 爾疇之用意盖亦如此是時袁氏政寛故疇可得不
 至曹氏刻急故疇不敢不来来非慕義故終身不受
 封爵疇雖不言言在其中矣
 
 
[052-17b]
 
 
 
 
 
 
 
 歷代名賢確論卷五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