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o0015 歷代名賢確論-宋-闕名 (master)


[02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歴代名賢確論卷二十一
  成王
   令尹子文老泉/
   子玉用兵東坡/
  康王
   屈建不薦芰東坡/
  昭王
[021-1b]
   子西潁濱/
  惠王
   葉公潁濱/
  泰伯
   讓國東坡/ 潁濱/
   季札讓國蕭定/ 獨孤及/ 潁濱/ 東坡/
令尹子文
 老泉曰楚人高令尹子文之行曰三以為令尹而不
[021-2a]
 喜三奪其令尹而不怒其為令尹也楚人為之喜而
 其去令尹也楚人為之怒已不期令尹而令尹自至
 夫令尹子文豈獨惡夫富貴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
 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為之囂囂嗟夫
 豈亦不足以見已大而物小耶脫然為棄於人而不
 知棄之為悲紛然為取於人而不知取之為樂人自
 以為棄我取我而吾之所以為我者如一則亦不足
 以高視天下而竊笑矣哉
[021-2b]
子玉用兵
 東坡曰蒍賈論子玉過三百乘必敗而郤克自謂不
 如先大夫請八百乘將以用寡為勝抑以將多為賢
 也如淮隂侯言多多益辦是用衆亦不易古人以兵
 多敗者不可勝數如王尋苻堅哥舒翰者多矣子玉
 剛而無禮少與之兵或能戒懼而不敗耶
屈建不薦芰
 東坡曰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屬之曰祭我必
[021-3a]
 以芰及祥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不違而
 道唐栁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禮之末忍絶其父將死之
 言且禮有齊三日思其所樂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
 得為道甚矣栁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賢者也夫豈
 不知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況於將死丁寜之言
 棄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於此者而
 奪其情也夫死生之際聖人之所嚴薨於路寢不死
 於婦人之手至於結冠纓啟手足之末不敢不勉其
[021-3b]
 於死生之變亦重矣父子平日之言可以恩掩義至
 於死生至嚴之際豈容以私害公乎曾子有疾稱君
 子之所貴平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學禮於仲尼
 管仲病勸桓公去三豎夫數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
 勤於道德或訓其子孫雖所趨不同然皆篤於大義
 不私其躬也如此今赫赫楚國若敖氏之賢聞於諸
 侯身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憂其為陋亦甚矣
 使子木行之國人誦之太史書之天下後世不知夫
[021-4a]
 子之賢而惟陋是聞子木其忍為此乎故曰是必有
 大不忍者而奪其情也然禮之所謂思其所樂思其
 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晢嗜羊棗而曾子不
 忍食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母沒而不能執母之器
 皆人子之情自然也豈待父母之命耶今薦芰之事
 若出於子則可自其父命則為陋爾豈可以飲食之
 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曾子寢疾曾元難於易簀曾
 子曰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若
[021-4b]
 以栁子之言為然是曾元為孝而童子順禮之末易
 簀於病革之中為不仁之甚也中行偃死視不可含
 范宣子盥而撫之曰事吳敢不如事主猶視欒懷子
 曰主或終所不嗣事於齊者有如河乃瞑嗚呼范宣
 子知事吳為忠於主而不知報齊以成夫子憂國之
 美其為忠則大矣古人以愛惡比之美疢藥石曰石
 猶生我疢之美者其毒滋多由是觀之栁子之愛屈
 到是疢之美子木之違父命為藥石也哉
[021-5a]
子西
 潁濱曰或問子西孔子曰彼哉彼哉鄭公孫夏無足
 言者蓋非所問也楚令尹子西相昭王楚以復國而
 孔子非之何也昭王欲用孔子子西知孔子之賢而
 疑其不利楚國使聖人之功不見於世所以深疾之
 也世之不知孔子者衆矣孔子未嘗疾之疾其知我
 而疑我耳
葉公
[021-5b]
 潁濱曰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
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
 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春秋之末諸
 侯之士知者多矣而未見其仁也葉公子高於白公
 之未亂也知其不可近及其既亂也舉兵而入罪人
 斯得而楚國以定可以言知矣使葉公因惠王之復
 而身為令尹以行楚國之政楚豈有間言者哉然葉
 公追念子西子期之功以其子為令尹司馬而身老
[021-6a]
 於葉有存國之勞而不享存國之利於是可以言仁
 矣昔孔子去衛盤桓陳蔡之間六年陳蔡之君無足
 取意在楚葉耳當是之時葉公未有白公之功也而
 孔子知其仁可謂明矣然葉公終不能用孔子使聖
 人之効不見於當世豈仁雖能守而未暇由禮歟傳
 曰葉公好龍室屋雕文無非龍者天龍下之懼而還
 走喪其魂魄此言蓋謂孔子非謂龍也昔楚昭王將
 用孔子矣令尹子西知孔子聖人畏其害楚而沮之
[021-6b]
 或問子西於孔子孔子曰彼哉彼哉夫諸侯大夫不
 知孔子者衆矣孔子未嘗疾之子西知孔子矣而獨
 以為害楚疑之此其罪甚於不知故孔子深疾之歟
讓國
 東坡曰遜國盛德之事也然非其人鮮不為亂宋宣
 公捨與夷而立穆公亂者三世隠桓之相賊子噲之
 失國皆存其實而取其名名實存亂之所由起也泰
 伯斷髮文身示不可用使民無得而稱之名實俱亡
[021-7a]
 亂何自生哉非孔子孰能知其為至德乎
 潁濱曰泰伯以國授王季逃之荆蠻天下知文武之
 賢而不知泰伯之德所以成之者遠矣故曰泰伯其
 可謂至德也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子瞻曰太
 伯斷髮文身示不可用使民無得而稱有讓國之實
 而無其名故亂不作彼宋宣魯隠皆存其實而取其
 名者也是以宋魯皆被禍予以為不然人患不誠誠
 無争心茍非豺狼孰不順之魯之禍始於攝宋之禍
[021-7b]
 成於好戰此非讓之過也漢東海王禮以天下授顯
 宗唐宋王成器以天下授𤣥宗兄弟終身無間言焉
 豈亦斷髮文身乎子貢曰泰伯端委以治吳仲雍繼
 之斷法文身孰謂泰伯斷髮文身示不可用歟太史
 公以意言之耳
季札讓國
 蕭定曰昔者有吳之興也泰伯讓以得之有吳之衰
 也季子讓以失之為讓之情同而興衰之體異者何
[021-8a]
 哉夫泰伯之讓讓以賢也故周有天下而吳建國焉
 季子之讓賢以讓也當周德之衰而吳喪邦焉或曰
 非所讓而讓之使宗祀泯絶而不血食豈曰能賢斯
 可謂知存而不知亡者矣夫治亂時也興亡運也故
 至至而不可卻終終而不可留黄河既濁阿膠無以
 正其色鹽池斯鹹弊箄不能匡其味與夫當濁亂之
 世召力勝之戎讓與争孰賢乎易曰知幾其神則季
 子之見可謂知幾矣季子之明可謂知進退存亡而
[021-8b]
 不失其正矣至於聽樂辨列國之興亡審賢知世數
 之存沒挂劒示不言之信避國保無欲之貞故有吳
 之祀寂寥而延陵之饗如在𤣥風可想至德興歎美
 之辭哲人其萎表墓著嗚呼之篆向㣲德仁兩至則
 夫子不復歎焉詳其精義被物鈎深致逺之㫖烏可
 究其津涯而窺其牆仞哉是知讓之為德在於生靈
 不獨其子孫明矣
 獨孤及曰季子三以吳國讓而春秋褒之余徴其前
[021-9a]
 聞於舊史氏竊謂廢先君之命非孝附子臧之義非
 公執禮全節使國簒君弑非仁出能觀變入不討亂
 非智左丘明太史公書而無譏余有惑焉夫國之大
 經實在擇嗣王者慎德之不建故以賢則廢年以義
 則廢卜以君命則廢禮是以泰伯之奔勾吳也蓋避
 季歴季歴以先王所屬故纂服嗣位而不私泰伯知
 公器有歸亦斷髮文身而無怨及武王繼統受命作
 周不以配天之業讓伯邑考官天下也彼諸樊無季
[021-9b]
 歴之賢王僚無武王之聖而季子為泰伯之讓是徇
 名也豈曰至德且使争端興於上替禍機作於内室
 遂錯命於子光覆師於夫差陵夷不返二代而吳滅
 以季子之閎達博物慕義無窮向使當夀夢之眷命
 接餘昩之絶統必能光啟周道以霸荆蠻則大業用
 康多難不作闔閭安得謀於窟室專諸何所施其匕
 首嗚呼全身不顧其業專讓不奪其志所去者忠所
 存者節善自牧矣謂先君何與其觀變周樂慮危戚
[021-10a]
 鐘曷若以蕭牆為心社稷是恤復命哭墓哀死事生
 孰與先釁而動治其未亂棄室以表義挂劒以明信
 孰與奉君父之命慰神祗之心則獨守純白不義于
 嗣是潔已而遺國也國之覆亡君實階禍且曰非我
 生亂其孰生之哉其孰生之哉
 潁濱曰春秋之際世不知義而以權利為貴至齊桓
 晉文皆知争國成名者也如子臧之於曹季子之於
 吳皆有可取之義又棄而不顧而况於争乎予高二
[021-10b]
 子之義又欲考其行事而子臧反國而致事事不復
 見季子事吳九十餘年觀其挂劒於墓不以死背其
 心葬子嬴博不以恩累其志引兵避楚不以名害其
 德蓋其所以養心者至矣雖禄之以天下將有所不
 受而況於吳乎彼其所養者誠重也
 東坡贊論曰魯襄公十二年吳子夀夢卒延州來季
 子其少子也以讓國聞于諸侯則非童子矣至哀公
 十年冬楚子期伐陳季子救陳謂子期曰二君不務
[021-11a]
 德而力争諸侯民何罪焉我請退以為子名務德而
 安民乃還時去夀夢卒蓋七十七年矣而能千里將
 兵季子何夀而康也然其卒不書于春秋哀公之元
 年呉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勾踐使大夫種因太宰嚭
 以行成于吳呉王許之子胥諫不聽則吳之亡形成
 矣季子觀樂於魯知列國廢興于百年之前方其救
 陳也去吳之亡十三年已而謂之季子不知可乎闔
 閭之自立也曰季子雖至不吾廢也是季子之德信
[021-11b]
 于吳人而言行于其國也且帥師救陳不戰而去之
 以為敵國名則季子之於吳蓋亦少專矣救陳之明
 年而子胥死季子知國之必亡而終無一言于夫差
 知言之無益也夫子胥以闔閭霸而夫差殺之如皁
 𨽻豈獨難於季子乎嗚呼悲夫吾以是知夫差之不
 道致使季子不敢言也蘇子曰延州來季子張子房
 皆不死者也江左諸子好談子房季子之賢有以也
 夫此可與知者論難與俗人言也作延州來季子贊
[021-12a]
 曰泰伯之德鍾于先生棄國如遺委蛻而行坐閱春
 秋幾三之二古之真人齊一作/有化無死
 
 
 
 
 
 
[021-12b]
 
 
 
 
 
 
 
 歴代名賢確論卷二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