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48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八
經籍考
經詩/
宋史藝文志詩類八十二部一千一百二十卷不著録/者十四
部二百四/十五卷
遼金元三史不立藝文志散見各紀𫝊中
明史藝文志詩類八十七部九百八卷
[148-1b]
宋
張耒詩説一卷
耒字文濳楚州淮隂人元祐中官至起居舍人紹聖
中謫監黄州酒稅徽宗召為太常寺卿坐元祐黨復
貶房州别駕黄州安置得自便居于陳州主管崇福
宫卒事迹具宋史文苑𫝊
程大昌詩論一卷
大昌字㤗之休寜人紹興進士累官龍圖閣直學士
[148-2a]
謚文簡
文昌自序略曰儒者孰不談經而獨尊信漢説者
意其近古或有所本也若夫古語之所以證經者
遠在六經未作之前而經文之在古簡者親預聖
人援證之數則其端的可據豈不愈於或有師承
者哉而世人茍且循習之舊無能以其所當據而
格其所不當據是敢於違背古聖人而不敢於考
正漢儒也此詩義之所為作也
[148-2b]
陸元輔曰程氏詩義十七篇一論古有二南而無
國風之名二論南雅頌為樂詩諸國為徒詩三論
南雅頌之為樂無疑四論四始品目五論國風之
有豳雅豳頌而無豳風以證風不得抗雅八論豳
詩非七月九辨詩序不出子夏十辨小序綴詩出
於衛宏十一辨序不可廢十二辨據季札序詩篇
次知無風名十三論毛詩有古序所以勝於三家
十四論采詩序詩因乎其地十五論南為樂名十
[148-3a]
六論關雎為文王詩十七論詩樂及商魯二頌
范處義詩補𫝊三十卷
處義號逸齋金華人紹興進士
處義自序略曰經以經世為義𫝊以傳業為名毛
氏詩謂之訓詁傳故於訓詁則詳於文義則略韓
氏有外𫝊乃倣左氏國語非詩𫝊也惟詩序先儒
比之易繫辭謂之詩大傳近世諸儒或為小𫝊集
傳疏義註記論說類觧其名不一既於詁訓文義
[148-3b]
互有得失其不通者輒欲廢之以就己說學者病
之補傳之作以詩序為據兼取諸家之長揆之情
性叅之物理以平易求古詩人之意文義有闕補
以六經史傳詁訓有闕補以說文篇類異同者一
之□奥者明之窒礙者通之乖離者合之謬誤者
正之曼衍者削之而意之所自得者亦錯出其間
補傳大略如此或曰詩序可盡信乎曰聖人刪定
詩書詩序猶書序也獨可廢乎况詩序如都人士
[148-4a]
之序記禮者以為夫子之言賚之序與論語合孔
叢子所記夫子讀二南及栢舟諸篇其說皆與今
序義相應以是知詩序嘗經聖人筆削之手不然
則取諸聖人之遺言也故不敢廢詩序者信六經
也尊聖人也若夫聞見單淺古書之存於世者力
不能盡得未敢以今日之言為然博雅君子嗣而
脩之使詩之一經無所闕疑不亦善乎
臣/等謹案詩補傳三十卷以詩序為主而兼採諸
[148-4b]
家之說國風雅頌二十八卷附說一卷釋十五國/及雅頌名
廣詁一卷風雅頌字有異音及字同音訓俱異者/音同訓異者音異訓同者通用者重言
通用者重言字同音訓異者重言字異音訓同者/重言音同字訓異者重名者各舉詩字詩名以證
卷首但題逸齋而不著姓名宋藝文志有范處義
補傳三十卷卷數與逸齋本相符朱睦㮮聚樂堂
書目則直書處義名當有證據考通志堂經解刋
此書於南宋之末注云宋人失名葢未考聚樂堂
書目之故又焦竑經籍志有范處義詩地理考宋
[148-5a]
志不載
毛詩集解四十二卷
不著編輯者名氏集李樗黄櫄兩家詩解為一編而
附以李泳所訂吕祖謙釋音樗書己見馬考櫄字實
夫龍溪人淳熈進士官南劍教授終宣教郎泳字深
卿始未無攷
楊簡慈湖詩𫝊二十卷
簡見易類
[148-5b]
袁燮絜齋毛詩經筵講義四卷
燮見書類
林岊毛詩講義十二卷
岊字仲山古田人紹熙元年特奏名嘉定間嘗守全
州有惠政郡人祀之柳宗元廟
輔廣詩童子問十卷
廣字漢卿號潜齋其父本河朔人南渡後居秀州之
崇徳縣從朱子呂祖謙學講學家所稱慶源輔氏者
[148-6a]
也
王禕曰輔氏書多補朱傳所未備
王應麟詩地理考六卷
應麟字伯厚慶元人淳祐進士寳祐中博學鴻辭累
官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事蹟具宋史儒林傳
應麟自序略曰人之心與天地山川相通發於聲
見於辭莫不因水土之風而屬三光五嶽之氣因
詩以求其地之所在稽風俗之厚薄見政化之盛
[148-6b]
衰感發善心而得性情之正匪徒辨疆域云爾因
據傳箋義疏叅之禹貢職方春秋爾雅説文地志
水經罔羅遺文古事𫝊以諸儒之説列鄭氏譜十
首為詩地理考
朱鑑編詩傳遺説六卷
鑑見易類
鑑後序曰先文公詩集傳豫章長沙后山皆有本
而後山讐校最精第初脱稿時音訓問有未備今
[148-7a]
取家本親加訂正抑鑑昔侍旁毎見學者相與講
論是書凡一字之疑一義之隠反覆問答切磋研
究必令心通意觧而後已今文集書問語録所紀
載無慮數千百條彚次成編題曰遺說讀詩者能
兼考乎此而盡心焉則無異於親承訓誘矣
嚴粲詩輯三十六卷
粲字明卿又字坦叔邵武人官清湘令
林希逸序略曰嚴君早有詩名余求全書而讀之
[148-7b]
乃知其鈎貫根葉疏析條緒辭錯而理意曲而通
至於意訓疑似名物異同時代之後前制度之纎
悉訂證精宻開卷暸然詩於是乎盡之矣
袁甫曰坦叔於黍離中國有蓷葛藟不用舊說獨
能探得詩人優柔之意
黄佐曰嚴氏詩輯以吕氏讀詩記為主而集諸家
之說以發明之
段昌武毛詩集解二十五卷
[148-8a]
昌武字子武盧陵人登進士第官朝奉郎
陸元輔曰昌武詩總説有二首載學詩總説分作
詩之理寓詩之樂讀詩之法次載論詩總説分詩
之次詩之序詩之體詩之派餘分十五國風小雅
大雅周頌魯頌商頌引先儒之説間附以己意大
抵如東萊讀詩記例前後無序䟦但有其從子惟
清状畧云本之東萊詩説恭以晦翁詩傳近世諸
儒一話一言足發明者必録焉焦竑經籍志載是
[148-8b]
書而誤段昌武為段文昌朱睦㮮授經圖載是書
而誤段昌武為段武昌皆不見其書故也
王栢詩疑二卷
栢見易類
納喇性徳曰栢師何基基師黄幹幹師朱子古之
説詩者率本大小序自朱子詩去序言詩栢自信
之堅過於朱子以為三百五篇豈盡夫子之舊容
或刪去之詩存於閭巷之口漢儒各出所記以補
[148-9a]
其缺又以二南各十有一篇兩兩相配退何彼穠
矣甘棠歸之王風削去野有死麕一篇此則漢唐
羣儒莫之敢為者也何文定基嘗語曰諸經既經
朱子訂定且當謹守不必多起疑論有欲為後學
言者謹之又謹可也昔人之善誨人如此
詩義斷法五卷
不著撰人名氏
臣/等謹案是書卷首有建安日新書堂刋行字又
[148-9b]
有至正丙戍字盖元時所刻朱彞尊經義考載宋
謝叔孫詩義斷法不列卷數注引江西通志曰叔
孫南城人又載詩義㫁法一卷不著名氏註曰見
菉竹堂書目並云已佚此本五卷與後一部一卷
之數不符疑即叔孫之書謹附録于此
毛詩正變指南圖六卷
臣/等謹案是書明末陳重光所刻前有李雯序謂
其書為宋人未竟之本疑即重光自輯重光字瑞
[148-10a]
羲華亭人
元
許謙詩集傳名物鈔八卷
謙見書類
呉師道序畧曰自北山何氏基得黄氏勉齋之𫝊
而魯齋王氏仁山金氏授受相承逮公四傳而益
大公念朱𫝊猶有未備者旁搜博采而多引王氏
金氏附以己見要皆前人所未發又以鄭氏歐陽
[148-10b]
氏譜世多舛一從朱子補定正音釋考名物度數
粲然秩然
黄溍曰先生是書正其音釋考其名物度數以補
先儒之未備仍存其逸議旁采逺援而以己意終
之
錢曾曰朱子之學一傳為何基王栢再傳為金履
祥許謙授受相傳白雲一代大儒其於詩專宗朱
子汛掃毛鄭之説未知今之三百篇果非夫子之
[148-11a]
舊與抑桑中溱洧諸篇夫子刪詩意不辨為滛佚
之什而采之歟退何彼禯矣甘棠於王風削去野
有死麕其卓識逺過於夫子歟子曰多聞闕疑聖
人且云然而後學反立己見以疑聖人非予所敢
言也
臣/等謹案鈔中二南相配圖各十有一篇退何彼
禯矣甘棠於王風而削去野有死麕猶守魯齋之
説也
[148-11b]
梁益詩傳旁通十五卷
益字友直號庸齋江隂人教授鄉里以終
翟思忠序畧曰旁通者引用羣經兼輯詩説不泥
不僻如易六爻發揮旁通周流該貫也
劉瑾詩傳通釋二十卷
瑾字公瑾安福人隠居不仕
楊士竒曰宗朱子而録各經傳及諸儒所發要義
又考求世次源流盖會通之書也
[148-12a]
朱公遷詩經疏義二十卷
公遷字克升樂平人至正初徴至南京授翰林直學
士院忤當國者出為金革學正
公遷自序略曰輔氏羽翼傳説條理通暢予因其
説而擴充之剖析傳文以達經義而於未發者必
究其藴已發者不羨其辭庻乎顯㣲闡幽而因傳
求經不難也
朱倬詩疑問七卷附詩辨説一卷
[148-12b]
倬字孟章江西新城人至正進士知遂安縣事
納喇性徳曰詩疑問七卷元進士朱倬孟章著朱
氏授經圖焦氏經籍志皆作六卷今本七卷末附
南昌趙徳詩辨説一卷余始得是書稱旴黎進士
朱倬考之新安文獻志載明初歙人汪叡仲魯所
為七哀辭録元季守節服義者七人而倬與焉元
史至正十二年七月饒徵賊犯昱嶺闗䧟杭州路
當是其時又稱其下車興學誦詩民熈化洽盖倬
[148-13a]
固當時良吏不僅以一死自了者而元史既不為
之立傳郡人亦不載其行事於志可哀也已
梁寅詩演義十五卷
寅見易類
寅自述曰因朱子之傳演其義而申之
劉玉汝詩纉緒十八卷
玉汝字成之廬陵人嘗舉鄉貢進士
[148-13b]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