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14 欽定續文獻通考-清-嵇璜 (master)


[04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四十七
 學校考
  臣/等謹按馬端臨作學校考叙歴代學校之制及
  祠祭褒贈先聖先師之首末幸學養老之儀而附
  之以郡國鄉黨之學竊惟司馬遷曰教化之行也
  建首善自京師始由内以及外故國學綦重而黨
  庠術序亦世主所當加意作興焉宋自立三舍法
[047-1b]
  而學制日隳寧宗而後在上者教迪不以其道三
  學恣横把持國柄士習敗壊國踵以亡遼史闕略
  養士之典未詳金世宗大定初建置太學規條井
  井而試補州府學生主以學校提舉官遂為後世
  定制元世祖至元七年命中書左丞許衡為國子
  祭酒以教公卿大夫之子弟文教漸興庠黌寖廣
  其積分貢舉之法視宋制而變通之及於末造則
  不能無名存實亡之弊有明開國之初即振起學
[047-2a]
  校府州縣學而外衛社皆詔立學其入國學者通
  謂之監生慎簡師儒贍給廩餼優游以琢磨之并
  令習射習吏事以寓政教相通之意成材之士輩
  出其中洪武十六年命天下歲貢士於京師而成
  均愈盛中葉以還教本日衰士風亦漸趨於茍且
  其勢然也若金元女真䝉古各學因其國俗不忘
  本也孔顔曽孟四氏學肇開於元増益於明崇先
  聖也至於各書院之設馬考不載王圻謂此乃道
[047-2b]
  學淵源所繋自宋四大書院後元明增置特盛故
  倣王圻例附輯之至於尊師崇道之上儀臨雍養
  老之懿典厯代皆有可述今並詳著於篇
  太學
宋寧宗開禧二年正月増太學内舍生為百二十人
 舊法自外舍升内舍雖有校試必公試合格乃許升
 補蓋私試皆學官自考而公試則降勅差官至是增
 其數嘉定間又命歲終許取外舍生校最優者一人
[047-3a]
 升内舍
嘉定十四年詔太學自今待補百人取三人
 初孝宗淳熈中命諸路州軍解試終場人外其薦貢
 不盡者百取六人赴太學謂之待補生至是僅取三
 人至理宗仍復百取六人之制
詔宗學解試依太學例取放每舉附國子監發解所異
題别考
復置諸王宫學教授
[047-3b]
 先是高宗紹興十四年建宗學及諸王宫大小學置
 教授至帝嘉定九年以宫學併歸宗庠改教授為博
 士宗諭至是復置大小宫學教授各一員前𨽻宫學
 近屬今附宗學公私試中選者與正補宗學生年十
 五以下者許試小學生至理宗端平二年又詔置榮
 王府皇后宅教授各一員嘉熈元年六月詔建内小
 學擇宗子十歲以下資質美者置師教之淳祐二年
 置内小學教授二員七年正月建資善堂於内小學
[047-4a]
 置直講贊讀二員
理宗紹定二年嚴待補生簾引注籍法
 時以待補生外方來參齋者間有鬻帖偽冒之弊遂
 命中選之人召升朝保官二員批書印紙仍命州郡
 守倅結罪保明比照字跡無偽方許簾引注籍犯者
 治罪罰及保官
命内外學校申嚴訓士之制
 臣僚請令國子監内外學校官於士子課程之外迪
[047-4b]
 以義理之學勵以行誼之實又奏近年士習萎薾乞
 申飭胄監師儒官專意訓導使之通經習傳考訂義
 理課試選論須合體格去浮華之習轉移士風從之
五年定兩學補試臨時選差考官
 以省試下第及待補生之羣試於有司者有請託賄
 求之弊學官考文有親故交通之私命今後兩學補
 試並從廟堂臨時選差即令入院凡用度則用國子
 監供給學官事例未幾監察御史何處乆又言宜遵
[047-5a]
 舊制以武學宗學補試併就兩學於大院排日引試
 有親嫌人依避房法且士子試考頗多考官頗少期
 日既迫費用不敷乃增給用度仍添差考官吾貝
淳祐六年賜諸學扁題及諸生束帛
 詔曰朕臨朝願治毎念乏材有意作成既親書扁題
 分賜諸學并賜諸生束帛以示激勵其令二三學官
 於前廊長輸及齋生中公舉經明行修氣節之士别
 議旌賞京學如之
[047-5b]
寳祐元年復命待補生分路取放補試員數以免逺方
士子道路徃來之費及都城壅併之患
 至三年復試於京師
度宗咸淳七年正月以壽和聖福皇太后兩上尊號推
恩三學在齋生員並特與免解赴省一次
 自二年正月幸學禮成推恩三學生升甲免省試有
 差至是復有是恩
八年詔加太學餐錢寛科場恩例
[047-6a]
 從丞相賈似道請也
  周宻癸辛雜識曰三學之横盛於淳祐景定之際
  凡其所欲出者雖宰相臺諌亦直攻之使必去權
  乃與人主抗衡或少見施行則必借秦為諭動以
  坑儒惡聲加之時君時相略不過而問焉其所以
  招權受賂豪奪庇姦動搖國法作為無名之謗扣
  閽上書經臺投卷人畏之如狼虎若市井商賈無
  不被害而無所赴愬非京尹不敢過問雖一時權
[047-6b]
  相如史嵩之丁大全亦末如之何也大全時極力
  與之為敵重修丙辰監令榜之三學時則方大猷
  實有力焉其後諸生竭力合黨以攻大全大全終
  於得罪而去至於大猷實有題名之石磨去以為
  敗羣之罰自此之後恣横益甚至賈似道作相度
  其不可以力勝遂以術籠絡每重其恩數豐其餽
  給増撥學田種種加厚於是諸生啖其利而畏其
  威雖目擊似道之罪而噤不敢發一語及賈要君
[047-7a]
  去國則上書贊美極意挽留今日曰師相明日曰
  元老今日曰周分明日曰魏公無一人敢少指其
  非直至魯港潰師之後始聲其罪無乃晩乎蓋大
  全之治三學乃懲嵩之之不敢為似道之不敢輕
  治乃監大全之無能為至彭成大之為前廊竟摭
  為平日之贜決配南恩州學舍寂不敢發一語此
  其術亦有過人者
九年命申嚴積分法
[047-7b]
 慶元嘉定中増外舍生至千四百員内舍校定不繋
 上舍試年分以八分為優等至是外舍生晏泰亨以
 七分三釐乞理為三優朝命不許遂申嚴學法今後
 及八分者方許歲校三名如八分者止有一人而援
 次優三優之例者亦須止少二三釐方可陳乞特放
 庶不盡廢學法亦不過一人而止
  癸辛雜識曰成均舊規後來不可復見矣漫言所
  知者數則於此亦可想見當時學校文物之盛太
[047-8a]
  學私試以孟仲季分為三場或司成無暇則併在
  歲晚有公試則無私試私試司成命題就差學官
  充考校封録之職不復經由朝廷至第三日即揭
  曉毎十人取一孤經則二三人亦取二名第一等
  常缺第二等謂之放等魁當三分第二名二分半
  第三等魁二分率從第二三取起第二第三一分
  半第四第五一分三釐餘並一分太學公試遇省
  試年則在省試後二月下旬引試凡二日經賦一/日論策
[047-8b]
  一/日非省試年分則隨銓試後引試係朝廷差官士
  子襴幞入試大約七人取一第一等缺第二等約
  二十人取一餘約七人取一第四第五並一分公
  試魁縱不該升補他日登第亦是部注教官若三
  名前例是教官有外校而次年公試中第二等謂
  之入等升又謂之正升或外舍成校人前一年已
  中第三等本年再中第三等謂之本等升或外舍
  成校定人前一年中第四等本年中第三等謂之
[047-9a]
  進等升若先在三而今在四謂之退舍不能成事
  此外又有追補法前一年或不成校本年忽中公
  試第二等名為入等却用本年私試如二塲並得
  中魁亦當一場謂之追升可以陳乞追升内舍或
  止中兩塲則無用又前一年外校八分以上或優
  本年公試不問得失得以升榜若就試者非内舍
  校定以升補作内舍校定者一年止有兩試一試
  中則又試兩試若一年兩試俱失謂之折脚不復
[047-9b]
  試第三試以三試不中則當退舍也毎年二十一
  人或於内有未升上舍而過省者或有事故者許
  二十一人之後分數少者依資次來豁較如正升
  内外舍人亦用狀射某人已成事缺新升内舍一
  年無兩升縱當年上舍試入優止理為内舍校定
  不可升上舍内舍一年無三色試已試公試者不
  許赴私試已試私試者不許赴公試上舍試毎三
  人取一人優等十人賦三書二/餘經各一通榜魁十分亞鼎
[047-10a]
  各九分餘七名並八分平六分内舍未有校定本
  年中舍平等者理為内校升補上舍有三等内舍
  平校試上舍平等或内舍優校不中上舍試或有
  季無校入上舍試優等亦與隨榜升補下等上舍
  謂之赤脚升其升補名字依上舍試榜資次蓋舍
  試壓公試内舍新升及無季人雖中舍試只作内
  校分數然舍試一中優等八分平等六分五名以
  前又有加分盡可趕優或前一年已有平校本年
[047-10b]
  兩中舍試平等已上謂之俱平或一優一否皆為
  下等上舍如内舍平校人試入上舍優等當舉免
  省到殿元有求免人理作升甲用已升甲者升名
  謂之一優一平為中等上舍如内舍優校人又中
  上舍試優等以優中優皆是釋褐不拘名數先賜
  進士出身謂之上等上舍法注教官續有附黄甲
  第三人恩例注推官者自方熈孫始當年間有内
  舍優校内優三人當年積八分已上者可/成舍試次年八分已上者不可成偶舍試
[047-11a]
  當年分人多亦止以三人為限等四名縱積十分
  亦不理若以優中優則謂之兩優狀元其試兩年
  一次率在季秋聖旨差官命極難之題重於省試
  優校赴舍試如不中守三年後徑到殿中平即免
  省到平校人赴舍試中優即赴殿自甲子年後上
  舍人多陳乞解褐出身不到殿應當舉免解次舉
  免省赴殿謂之待年若本自免解謂之兩免相充
  此學法也或本未免解當年實請免謂之請免相
[047-11b]
  衡並免省赴殿國子生寄理法國子生補入者升
  補内舍謂之寄理内舍升補上舍謂之寄理上舍
  未許行正食止借一日食而已升中等下等上舍
  合後到殿者未許到殿直待元牒主補外方理為
  正行食及許到殿以此牒官有請一月或半月暇
  者蓋欲其早成事故耳解褐舍法下等上舍先免
  解後免省待三年後到殿中等上舍徑到殿或特
  旨徑行解褐太學解試與舍試無相干太學十人
[047-12a]
  取三人若參未滿年七人取一人係不滿年太學
  生升補一請求免已經特恩正免又一請者亦免
  曾於方州請舉不改名者謂之帶胎入學異時於
  學中請者亦免在學三十年公私試曾一中者永
  免在學曾一請後二十年永免太學解試都魁雖
  不升舍將來在第亦許升甲注部教官
  又曰學規五等輕者闗暇幾月不許出入此前廊
  所判也重則前廊闗暇監中所行也又重則遷齋
[047-12b]
  或其人果不肖則所遷之齋亦不受又遷别齋必
  須委曲人情方可直須本齋同舍力告公堂方許
  放還本齋此則比之徒罪又重則下自訟齋比之
  黥罪自宿自處同舍亦不敢過而問焉又重則夏
  楚屛斥比之死罪自此不與士齒矣
  臣/等謹按宋時又有律學筭學書學畫學醫學等
  類馬端臨概列之學校宋後諸學多不盡設兹别
  詳選舉考方伎門
[047-13a]
遼太祖時上京置國子監設祭酒司業監丞主簿等官
太宗時置南京太學
聖宗統和九年八月以南京太學生員寖廣特賜水磑
莊一區
道宗清寧六年六月中京置國子監
金海陵天德三年始置國子監
 後定制詞賦經義生百人小學生百人以宗室及外
 戚皇后大功以上親諸公臣及三品以上官兄弟子
[047-13b]
 孫年十五以上者入學不及十五者入小學
世宗大定六年置太學
 初養士百六十人後定五品以上官兄弟子孫百五
 十人曾得府薦及終場人二百五十人通四百人凡
 試補太學生禮部主之曾得府薦及終場舉人俱免
 試凡經易用王弼韓康伯註書用孔安國註詩用毛
 萇註鄭康成箋春秋左氏傳用杜預註禮記用孔頴
 逹疏周禮用鄭康成註賈公彦疏論語用何晏註邢
[047-14a]
 昺疏孟子用趙岐註孫奭疏孝經用唐明皇註史記
 用裴駰註前漢書用顔師古註後漢書用李賢註三
 國志用裴松之註及唐太宗晉書沈約宋書蕭子顯
 齊書姚思㢘梁書陳書魏收後魏書李百藥北齊書
 令狐德棻周書魏徴隋書新舊唐書新舊五代史太/和
 七年十一月新定學令削去薛/居正五代史止用歐陽修所撰老子用唐明皇註疏
 荀子用楊倞註楊子用李軌宋咸柳宗元吳秘註皆
 自國子監印之授諸學校凡學生㑹課三日作䇿論
[047-14b]
 一道又三日作賦及詩各一篇三月一私試以季月
 初先試賦間一日試䇿論中選者以上五名申部遇
 旬休節辰皆有假病則給假省親逺行則給程犯學
 規者罰不率者黜遭䘮百日後求入學者不得與釋
 奠禮凡國子學生三年不能充貢欲就諸局承應者
 學官試能粗通大小各一經者聽
十三年置女真國子學
 自大定四年以女真大小字譯尚書頒行諸路擇明
[047-15a]
 安穆昆内良家子弟為學生至三千人九年取其尤
 俊秀者百人至京師以編修官温特赫吉逹教之至
 是始設國子學定䇿論生百人小學生百人凡取國
 子學生之制皆與詞賦經義生同又定制毎穆昆取
 二人若宗室每二十户内無願學者則取有物力家
 子弟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者充凡㑹課三日作䇿
 論一道季月私試如漢生制
  臣/等謹按金史完顔宗憲傳言太宗時頒行女直
[047-15b]
  字書宗憲年十六選入學則金之有女直學其來
  已乆至世宗乃復廣之諸路耳
二十九年時章宗/已即位言者乞興學校推行三舍法詔下尚
書省集議
 户部尚書鄧儼等謂三舍之法起於宋熈寧間王安
 石罷詩賦專尚經術太學生初補外舍無定員由外
 升内舍限二百人由内升上舍限百人各治一經每
 月考試或特免解或保舉補官其法雖行而多席勢
[047-16a]
 力尚趨走之弊故蘇軾有三舍既興貨賂公行之語
 是以元祐間罷之後雖復而宣和三年竟廢臣等謂
 立法貴乎可久彼三舍之法委之學官選試啓僥倖
 之門不可為法議遂寢
章宗明昌二年四月增太學博士助教員
承安四年二月詔建太學於京城之南
 總為屋七十五區西序置古今文籍秘省新所賜書
 東序置三代鼎&KR0595俎豆敦盤尊罍及春秋釋奠合用
[047-16b]
 祭器
泰和元年九月更定贍學養士法
 生員給民佃官田人六十畆歲支粟三十石國子生
 人百八畆歲給以所入官為掌其數後或歲祲不時
 給宣宗興定二年三月廷試進士帝怪學者益少謂
 左丞高汝礪曰養士學糧歲稍豐熟即以本色給之
 不然此科且廢矣
元太宗六年設國子學總教及提舉官命侍臣子弟入
[047-17a]
學受業
世祖至元六年七月立國子學
 次年命侍臣子弟十有一人入學以長者四人從許
 衡童子七人從王恂又命生員八十人入學為定式
 八年三月增國子學司業博士助教各一員選隨朝
 百官近侍䝉古人子孫及俊秀者充生徒九月選胄
 子托克托穆爾等十人肄業國學十年九月太保劉
 秉忠等請增置生員從之
[047-17b]
  國子生博果宻等疏曰國家近已奄有江嶺之地
  而學校之政尚未全舉臣竊惜之為今之計如欲
  人才衆多通習漢法必如古昔徧立學校然後可
  若曰未暇宜且於大都𢎞闡國學擇䝉古人年十
  五以下十歲以上質美者百人百官子弟與凡民
  俊秀者百人俾廩給各有定制選德業允傋足為
  師者充司業博士助教而教育之使其教必本於
  人倫明於物理為之講解經傳授以修身齊家治
[047-18a]
  國平天下之道其下復立數科如小學律書算之
  類毎科設置教授各令以本業訓導小學科則令
  誦讀經書教以應對進退事長之節律科則專令
  通曉吏書書科則專令曉習字畫筭科則專令熟
  嫻筭數或一藝通然後改授或一日之間更次為
  之俾國子學官總領其事常加㸃勘務要俱通仍
  以義理為主有餘力者聽令學作文字日月歲時
  隨其利鈍各責所就功課程其勤惰而賞罰之勤
[047-18b]
  則升之上舍惰則降之下舍待其改過復升之假
  日則聽令學射自非假日無故不令出學數年以
  後上舍生學業有成就者仍聽學官保舉䝉古人
  若何品級諸色人若何仕進其未成就者且令依
  舊習學俟其可以從政然後歲聽學官舉其賢者
  能者使之依例入仕其中不可教者三年聽令出
  學凡學政因革生員增減並得不時奏聞則學無
  弊政而天下之材亦皆觀感而興起矣然後續立
[047-19a]
  縣郡之學求以化民成俗無不可者
  翰林集賢學士程鉅夫奏曰臣聞國家天下必需
  才以為用而人材之盛全在國家教育之勤其衰
  也反是參之歴代可考也國家自中統建元以來
  中外臣僚亦時聞表表偉傑者皆自徃時故老宿
  儒薫陶浸灌而然歴時既乆以次淪謝臣不知更
  十餘年後人物當何如其瑣瑣也而主國論者恬
  不知怪視學校為不急謂詩書為無用不知人才
[047-19b]
  盛衰張本於此臣愚欲望陛下明詔有司重學校
  之事慎師儒之選京師首善之地尤當興建國學
  選一時名流為國人矜式優以餼廩隆以禮貌四
  方觀感有所興起外而名都大邑教官有缺不但
  循常例取庸人而已必使廷臣推擇可以為人表
  儀者條具奏聞令有禄可養而不匱職比親民而
  加優視教化之興廢為考第之殿最其諸生有經
  明行修者特與蠲免賦役依此降詔旨施行庶國
[047-20a]
  家教育有方多士鼓舞不倦他日隨取隨足無臨
  事乏才之嘆天下幸甚
八年正月立京師䝉古國子學
 命於隨朝䝉古漢人百官及集賽台官員選子弟俊
 秀者入學并令好學者兼習筭學以通鑑節要用䝉
 古語言譯冩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
 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十四年又立䝉古國子監至
 成宗大德十年二月增生員廩膳為六十員武宗至
[047-20b]
 大二年定伴讀員四十人以在籍上名生員學問優
 長者補之仁宗延祐二年以所設生員百人䝉古五
 十人色目二十人漢人三十人而百官子弟之就學
 者常不下二三百人宜増其廩餼乃減去庶民子弟
 一百一十四員聽陪堂學業於見供生員一百名外
 量増五十名䝉古二十人漢人三十人其生員紙劄
 筆墨止給三十人歲凡二次給之順帝至正十五年
 六月中書參知政事實勒們言舊立䝉古國子監耑
[047-21a]
 教四集賽并愛滿官員子弟今宜諭之依先例入學
 俾嚴為訓誨從之
二十四年閏二月設國子監立國學
 尚書左丞葉李奏言善政不可以徒行人材不可以
 驟進必訓以德義摩以詩書使知古聖賢行事方略
 然後賢良輩出唐虞三代咸有胄學漢唐明主數幸
 辟雍非為觀美也乃薦周砥等十人為祭酒等官凡
 廟學規制條具以聞帝皆從之於是置監官祭酒一
[047-21b]
 員司業二員監丞一員學官博士二員助教四員生
 員百二十人䝉古漢人各半官給紙劄飲食仍𨽻集
 賢院時遷都北城更立國子學於國城東而定其制
 博士通掌學事分教三齋生員講授經㫖究正音訓
 上嚴教導之術下考肄習之業助教掌學事而專守
 一齋正録申明規矩督習課業凡讀書必先孝經小
 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次及詩書禮記周禮春秋易
 博士助教親授句讀音訓正録伴讀以其次傳習之
[047-22a]
 講説則依所讀之序正録伴讀亦以此而傳習之次
 日抽籖令諸生復説其功課對屬詩章經解史評則
 博士出題生員具藁先呈助教俟博士既定始録附
 課簿以慿考校二十七年正月敕從臣子弟入國子
 學至成宗大德七年十月增䝉古國子生百員八年
 二月增置國子生二百員選宿衛大臣子孫充之四
 月分教國子生於上都武宗至大二年十一月擇衛
 士子弟充國子學生四年二月仁宗即位命中書平
[047-22b]
 章李孟領國子監學諭以課試諸生勉其德業閏七
 月定國子生額為三百人仍增陪堂生二十人通一
 經者以次補伴讀著為式皇慶二年六月命監察御
 史檢察監學官考其殿最英宗至治元年五月命世
 家子弟成童者入國學文宗至順二年六月監察御
 史韓元善言歴代國學皆盛獨本朝國學生僅四百
 員又復分䝉古色目漢人之額請凡䝉古色目漢人
 不限員數皆得入學不報
[047-23a]
二十六年八月置回回國子學
 尚書省臣言亦思替非文字宜施於用今翰林院伊
 普迪哈魯鼎能通其字學乞授以學士之職凡公卿
 大夫與夫富民之子皆依漢人入學之制日肄習之
 帝可其奏遂置回回學至仁宗延祐元年四月復置
 囘囘國子監設監官以其文字便於闗防取㑹數目
 令依舊制篤意訓教英宗初罷囘囘國子監泰定帝
 泰定二年閏正月以入學者衆其學官及生員五十
[047-23b]
 餘人已給飲膳者二十七人外助教一人生員二十
 四人廪膳並令給之學之建置在於國都凡百司庶
 府所設譯史皆從本學取以充焉
成宗大德十年正月營國子學於文宣王廟西偏
 自至元二十五年十一月修國子監以居胄子至是
 始營於文宣王廟西至武宗至大元年五月御史臺
 臣言成宗朝建國子監學迄今未成請畢其功制可
 仁宗皇慶元年二月徙大都路學所寘周宣王石鼓
[047-24a]
 於國子監二年六月建崇文閣
  程鉅夫國學先聖廟碑記曰中統二年以儒臣許
  衡為國子祭酒選朝臣子弟充弟子員至元四年
  作都城畫地宫城之東為廟學基二十四年備置
  監學宫元貞元年詔立先聖廟久未集大德三年
  春丞相臣哈喇哈斯逹爾罕大懼無以祗德意乃
  身任之飭五材鳩衆工責成工部郎中臣賈馴晨
  夕匪懈十年秋廟成謀樹國子學御史臺復以為
[047-24b]
  請制可至大元年冬學成
  吳澄賈侯修廟學頌序曰世祖皇帝至元二十四
  年設國子學命立孔子廟暨順德忠獻王哈喇哈
  孫相成宗始克繼先志成其事而工部郎中賈侯
  董其役廟在東北緯塗之南北東經塗之東殿四
  阿崇十有七仞南北五尋東西十筵者三左右翼
  之廣亦如之衡逹於兩廡兩廡自北而南七十歩
  中門崇九仞有四尺修半之廣十有一歩門東門
[047-25a]
  西之廡各廣五十有二歩外門左右為齋宿之室
  以間計各十有五神厨神庫南直殿之左右翼以
  間計各七殿而廡廡而門外至於外門内至於厨
  庫凡四百七十有八楹肇謨於大德三年之春訖
  功於大德十年之秋於是設官教國子已二十年
  矣寄寓官舍不正其名丞相以為未稱興崇文教
  之實也乃營國學於廟之西中之堂為監前以公
  聚後以燕處旁有東西夾夾之東西各一堂以居
[047-25b]
  博士東堂之東西堂之西有室東室之東西室之
  西有庫庫之前為六館東西嚮以居弟子員一館
  七室助教居中以莅之館南而東而西為兩塾以
  屬於門屋四周通百間踰年而成
  臣/等謹按世祖設監立學其時有官署而無學舍
  大德至大間乃於先聖廟西置國子學中為監旁
  為六館而官師弟子始各有居息之處攷諸記序
  則大德十年之所營殆即至元二十五年所修之
[047-26a]
  地而改葺之也崇文閣澄亦有記乃建於監學之
  北以櫝藏經書者
仁宗延祐二年八月定國子生貢試積分法
 始成宗大德八年十二月定國子生䝉古色目三歲
 各貢一人十年閏十月又定三年各貢二人武宗至
 大四年十二月立國子學試貢法䝉古授官六品色
 目正七品漢人從七品試䝉古生之法宜從寛色目
 生稍加宻漢人生則全用科塲之制至是復增生員
[047-26b]
 百人陪堂生二十人用集賢學士趙孟頫禮部尚書
 元明善等所議國子學試貢之法更定之一曰升齋
 等第六齋東西相向下兩齋左曰游藝右曰依仁凡
 誦書講説小學屬對者𨽻焉中兩齋左曰據德右曰
 志道講説四書課肄詩律者𨽻焉上兩齋左曰時習
 右曰日新講説易經春秋科習明經義等程文者𨽻
 焉毎齋員數不等每季考其所習經書課業及不違
 規矩者以次逓升二曰私試規矩漢人驗日新時習
[047-27a]
 兩齋䝉古色目驗志道據德兩齋本學舉實歴坐齋
 二週歲以上未嘗過犯者許令充試限實歴坐齋三
 歲以上許充貢舉漢人私試孟月試經疑一道仲月
 試經義一道季月試䇿問表章詔誥内科一道䝉古
 色目人各試明經一道季月試䇿問一道辭理俱優
 為上等凖一分理優調平為中等凖半分每歲中通
 計其年積分至八分以上者升充高等生員以四十
 名為額内䝉古色目各十名漢人二十名歲終試貢
[047-27b]
 員不必備惟取實材有分同闕少者以坐齋月日先
 後多少為定其未及等及及等而無闕未補者其年
 積分下年積筭三曰黜法科條應私試積分生員其
 有不事課業及一切違戾規矩者初犯罰一分再犯
 罰二分三犯除名應已補高等生員其有違戾規矩
 者初犯殿試一年再犯除名並從學正録糾舉正録
 知見而不糾舉者從本監議罰之應在學生員歲終
 歴實坐齋不滿半歲者並行除名除月假外其餘告
[047-28a]
 假並不凖筭學正録歲終通行考校應在學生員除
 䝉古色目别議外其餘漢人生員三年不能通一經
 及不肯勤學者勒令出學其餘責罰並依舊規
  翰林國史院檢閱官袁桷國學議曰成周國學之
  制略見於大司樂其遺禮可法者見於文王世子
  三代而上詳莫得而聞焉漢武表章六經興太學
  至後漢為尤盛唐制微附益之而其制愈加詳宻
  今可考也宋朝承唐之舊而國學之制日隳至於
[047-28b]
  紹興國學愈廢雖名三學而國學非真國子矣夫
  所謂三舍法者崇寧宣和之弊也至秦檜而復增
  之月書季考又甚於唐明經帖括之弊唐楊綰嘗
  曰進士誦當代之文而不通經史明經但記帖括
  或投牒自舉非虗席待賢之意宋之末造類不出
  此今科舉既廢而國學定制深有典學教胄子之
  意倘得如唐制五經各立博士俾之專治一經互
  為問難以盡其義至於當世之要務則略如宋胡
[047-29a]
  瑗立湖學之法如禮樂刑政兵農漕運河渠等事
  亦朝夕講習庶足以見經濟之實徃者朱熹議貢
  舉制亦欲以經説㑹粹如詩則鄭氏歐陽氏王氏
  吕氏書則孔氏蘇氏吳氏葉氏之類先儒用心實
  欲見之行事自宋末年尊朱熹之學唇腐舌敝止
  於四書之註故凡刑獄簿書金糓户口靡宻出入
  皆以為俗吏而争鄙棄清談危坐卒至亡國而莫
  可救近者江南學校教法止於四書髫齓諸生相
[047-29b]
  師成風字義精熟靡有遺忘一有詰難則茫然不
  能以對又近於宋世之末尚甚者知其學之不能
  通也於是大言以蓋之議禮止於誠敬言樂止於
  中和其不渉史者謂自漢而下皆霸道其不能詞
  章也謂之玩物䘮志又以昔之大臣見於行事者
  皆本於節用而愛人之一語功業之成何所不可
  殊不知通逹之深者必悉天下之利害灌膏養根
  非終於六經之格言不可也又古者教法春夏學
[047-30a]
  干戈秋冬學羽籥若射御書數皆得謂之學非若
  今所謂四書而止儒者博而寡要故世常以儒詬
  誚由國學而化成於天下將見儒者之用不可勝
  盡儒何能以病於世哉
泰定帝泰定三年六月更積分為貢舉並依世祖舊制
 其貢試之法從監學所擬大概與前法略同而防閑
 稍加嚴宻其本學正録各二員司樂一員典籍二員
 管勾一員及侍儀舍人舊例舉積分生員充之後以
[047-30b]
 積分既革於上齋舉年三十以上學行堪範後學者
 為正録通曉音律學業優贍者為司樂幹局通敏者
 為典籍管勾其侍儀舍人於上中齋舉禮儀習熟音
 吐洪暢曾掌春秋釋奠毎月告朔明贊衆與其能者
 充之
四年九月勅國子監仍舊制歲貢生員業成者六人
 歲貢生員初定二十人歲貢二人大德七年定四十
 人歲貢六人至大四年定四十人歲貢四人延祐四
[047-31a]
 年歲貢八人至是仍貢六人至文宗天厯二年定額
 設四十名充部令史四人路教授四人
文宗至順元年十二月以國子生積分及等者省臺集
賢院奎章閣官同考試中式者以等第試官不中者復
入學肄業
順帝元統二年三月詔科舉取士國子學積分膳學錢
糧儒人免役悉依累朝舊制學校官選有德行學問之
人以充
[047-31b]
  蘓天爵乞增廣國學生員狀曰成均實風化之原
  而人材乃邦家之本宜增廣員額樂育賢能昔者
  世祖皇帝既定中原肇新百度知為治必資於賢
  者而養賢必本於學宫至元七年初命中書左丞
  許衡為國子祭酒以教公卿大夫之子弟是時學
  徒未有定額其後政教既修學者寖廣迨至仁宗
  皇帝增多至四百員然而近歲以來員額已滿至
  使胄子無從進學殊非祖宗開設學校廣育羣材
[047-32a]
  之美意也蓋自昔國家未有不由作興英賢而能
  為治者也故漢室中興圜橋門者億萬計李唐受
  命游成均者三千員人材之多近古未有洪惟國
  家海宇之廣庠序之盛又豈漢唐所可比擬獨於
  學徒員額猶少方今朝廷治化更新嘉惠儒術至
  於學校長育人材尤為先務宜從都省聞奏量擬
  增添生員一百名内䝉古色目五十名應入學者
  並如舊制錢穀所費歲支幾何人材所闗實為至
[047-32b]
  重如此則賢能益盛俗化益隆其於治道實為有
  補
至元六年十二月命國子監積分生員三年一次依科
舉例入㑹試
 先是文宗時命所貢生員每大比選士與天下士同
 試於禮部䇿於殿廷又增置備榜而加選擇焉至是
 定額取一十八名䝉古六名從六品出身色目六名
 正七品出身漢人南人共六名從七品出身至正八
[047-33a]
 年四月中書省奏准監學生員毎歲取及分生員四
 十人三年應貢㑹試者凡一百二十人除例取十八
 人外今後再取副榜二十人於内䝉古色目各四名
 前二名充司鑰下二名充侍儀舍人漢人取一十二
 人前三名充學正司樂次四名充學録典籍管勾下
 五名充舍人不願者聽其還齋後又詔國子生㑹試
 不中者同終場下第舉人例授山長學正
至正八年四月定弟子員出身及奔䘮省親等法
[047-33b]
明太祖初定金陵以元集慶路儒學為國子學
 至洪武十四年改建於鷄鳴山下明年改學為國子
 監設祭酒司業及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録典籍掌
 饌典簿等官分六堂以館諸生曰率性修道誠心正
 義崇志廣業學旁以宿諸生謂之號房厚給廩餼歲
 時賜布帛文綺襲衣巾鞾正旦元宵諸令節俱賞節
 錢孝慈皇后積糧監中置紅倉二十餘舍養諸生之
 妻子歴事生未娶者賜錢婚聘及女衣二襲月米二
[047-34a]
 石諸生在京師歲久父母存或父母亡而大父母伯
 叔父母存皆遣歸省人賜衣一襲鈔五錠為道里費
 其教之之法每旦祭酒司業坐堂上屬官自監丞以
 下首領則典簿以次序立諸生揖畢質問經史拱立
 聽命惟朔望給假餘日升堂㑹饌乃㑹講復講背書
 翰課以為常所習自四子本經外兼及劉向説苑及
 律令書數御製大誥毎月試經書義各一道詔誥表
 䇿論判内科二道毎日習書二百餘字以二王智永
[047-34b]
 歐虞顏柳諸帖為法毎班選一人充齋長督諸生工
 課衣冠歩履飲食必嚴飭中節夜必宿監有故而出
 必告本班教官令齋長帥之以白祭酒監丞置集愆
 簿有不遵者書之再三犯者決責四犯者至發遣安
 置其堂宇宿舍飲饌澡浴俱有禁例省親畢姻回籍
 限期以道里逺近為差違限者謫選逺方典史有罰
 充吏者六堂諸生有積分之法司業二員分為左右
 各提調三堂凡通四書未通經者居正義崇志廣業
[047-35a]
 一年半以上文理條暢者升修道誠心又一年半經
 史兼通文理俱優者乃升率性升至率性乃積分其
 法孟月試本經義一道仲月試論一道詔誥表内科
 一道季月試本經史䇿一道判語二條毎試文理俱
 優者與一分理優文劣者與半分紕繆者無分歲内
 積八分者為及格與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業如有
 才學超異者奏請上裁
  孫承澤春明夢餘録曰明制祭酒掌國學舉人貢
[047-35b]
  生官生恩生功生例生夷生㓜勲臣教訓之事司
  業為之貳修古樂正成均之政令造以明體適用
  之學以孝弟禮義忠信㢘恥為之本以六經諸史
  為業以升堂積分及格叙用之法勵翼之不率者
  扑之不悛徙謫之以廩饌膳師生以力役給厨膳
  以賜予示恩賚以寧假悉人情以撥歴練吏事以
  考選汰冗濫歲中春秋上丁日祀先師則總其禮
  儀上謁先師幸太學祭酒司業執經進講有講章
[047-36a]
  其屬有監丞坐繩愆㕔參領監事諸師生怠教不
  率教及膳廩不潔並糾懲書識之而堅明其約束
  博士坐博士㕔分經訓授助教學正學録坐正義
  崇志廣業修道誠心率性六堂專教誨嚴程課講
  説經義納之規矩典簿典出納文移受支金錢為
  師生饌季報諸生課業倣書以聽於翰林歲杪奏
  上典籍掌經史子集及制書掌饌掌飲食於是禮
  部翰林詹事春坊司經局若國子監官遞相流通
[047-36b]
  而遷補因之
洪武元年命品官子弟及民俊秀通文義者並充國子
學生
 時選周琦王璞等十餘人侍太子讀書禁中入對謹
 身殿姿狀明秀應對詳雅帝喜因厚賜之又擇年少
 舉人趙惟一等及貢生董㫤等入學讀書取其中尤
 英敏者李擴等入文華殿武英殿説書謂之小秀才
 其才學優贍聰明秀偉者使之博極羣書講明道德
[047-37a]
 經濟之學以期大用謂之老秀才三年命國子生就
 京闈鄉試其後入國學者通謂之監生舉人曰舉監
 生員曰貢監品官子弟曰廕監詳選舉考/任子門捐貲曰例
 監詳選舉考/貲選門貢監内又分歲貢選貢恩貢納貢廕監
 内又分官生恩生
三年高麗遣其國金濤等四人來學
 次年濤成進士歸自是日本琉球暹羅諸國皆有官
 生入監讀書朝廷輒加厚賜并給其從人雲南四川
[047-37b]
 等土官時遣子弟民生入監者甚衆給賜與日本諸
 國同監前别造房百間居之永宣間諸國來學者先
 後絡繹迄正德嘉靖時琉球生猶有至者
  蔣一葵長安客話曰國初高麗遣金濤等入太學
  其後各國及土官亦皆遣子入監監前别造房居
  之名王子書房今太學前有交阯號舍蓋成祖設
  北監以來所以處交阯官生者
五月詔國子生及郡縣學生員皆習射
[047-38a]
 帝以先王射禮乆廢弧矢之事專習於武夫而文士
 多所未解乃命禮部考定射儀頒於官府學校遇朔
 望則於公廨或閒地習焉二十五年八月命國子監
 闢射圃賜諸生弓矢
五年命功臣子弟入國子學
 洪武初命功臣子弟從東宫親王講讀又命公侯伯
 承襲年㓜者讀書大本堂至是令皆入國子學肄業
 旋命韓國公李善長等考定教官生員高下分列班
[047-38b]
 次十四年正月又申命公侯子弟入國學十六年命
 曺國公李文忠領監事以莅之景泰天順中公主及
 郡主子孫時有奏請入監者憲宗成化十年令公侯
 伯駙馬初襲授者送監讀書習禮祭酒一依學規教
 之不率者奏聞世宗嘉靖元年從禮部請令公侯伯
 未經任事年三十以下者送監讀書尋又令已任者
 亦送監而少年勲戚争以入學為榮矣
  王琦寓圃雜記曰正統十一年太師英國公張輔
[047-39a]
  暨侯伯二十餘人早朝畢奏曰臣等皆武夫不諳
  經典願賜一日假詣國子監聽講帝命以三月三
  日徃祭酒李時勉命諸生立講五經各一章講罷
  設酒饌飲甚懽時勉命諸生歌鹿鳴之詩賓主雍
  雍抵暮而散亦太平盛事也
命國子生於諸司習吏事
 是為歴事生吏部四十一名户部五十三名禮部十
 三名大理寺二十八名通政司五名行人司四名五
[047-39b]
 軍都督府五十名謂之正歴三月上選滿日增減不
 定又有諸司冩本户部十名禮部十八名兵部二十
 名刑部十四名工部八名都察院十四名大理寺通
 政司俱四名隨御史出巡四十二名謂之雜歴一年
 滿日上選又有諸色辦事清黄一百名寫誥四十名
 續黄五十名清軍四十名天財庫十名初以三年謂
 之長差後改一年上選承運庫十五名司禮監十六
 名尚寳司六名六科四十名初作短差後亦定一年
[047-40a]
 上選又有隨御史刷卷一百七十八名工部清匠六
 十名俱事完日上選又有禮部寫民情條例七十二
 名光禄司刷卷四名修齋八名參表二十名報訃二
 十名齎俸十二名錦衣衛四名兵部查馬冊三十名
 工部大木厰二十名後府磨筭十名御馬監四名天
 財庫四名正陽門四名崇文宣武朝陽東直俱三名
 阜城安定德勝西直俱二名以半年滿回監惠帝建
 文時定考覈法上中下三等上等選用中下等任歴
[047-40b]
 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級隨才
 任用下等者回監讀書
八年置中都國子學
 至二十六年罷以其師生併入京師國子監
十五年五月頒學規於國子監
十六年二月命天下學校歲貢士於京師
 先是毎歲天下按察司選生員年二十以上厚重端
 秀者送監肄業至是因諌官闗賢奏設為定例府州
[047-41a]
 縣學歲貢生員各一人翰林考試經書義各一道判
 語一條中式者一等入國子監二等送中都不中者
 遣還提調教官罰停廩禄二十一年定府州縣學以
 一二三年為差二十五年定府學歲二人州學二歲
 三人縣學歲一人成祖永樂八年定州縣户不及五
 里者州歲一人縣間歲一人十九年令歲貢照洪武
 二十一年例宣宗宣德七年復照洪武二十五年例
 英宗正統六年更定府學歲一人州學三歲二人縣
[047-41b]
 學間歲一人𢎞治嘉靖間仍定府學歲二人州學二
 歲三人縣學歲一人遂為永制其孔顔孟三氏及京
 學衛學都司土官川雲貴諸逺省按年充貢之法亦
 間有增減至恩貢者國家有慶典或登極詔書以當
 貢者充之而其次即為歲貢納貢視例監稍優其實
 亦相仿也
二十六年十月擢監生六十四人為布政使等官
 先是天下初定以北方䘮亂之餘人鮮知學嘗遣國
[047-42a]
 子生林伯雲等三百六十六人分教各郡既而推及
 他省擇其壯歲能文者為教諭等官至是乃盡擢劉
 政龍鐔等六十四人為行省布政按察兩使及參政
 參議副使僉事等官李擴等自文華武英擢御史擴
 尋改給事中兼齊相府録事蓋臺諫之選亦出於太
 學其常調者乃為府州縣六品以下官時雖復行科
 舉而監生與薦舉人才參用者居多故其時布列中
 外者太學生最盛成祖永樂五年選監生三十八人
[047-42b]
 𨽻翰林院習四夷譯書九年鍾英等五人成進士俱
 改庶吉士自後譯書中㑹試甚多皆改庶吉士以為
 常餘徃徃擢為給事中御史仁宗初中軍都督府奏
 監生七人史事勤慎請注選授官帝不許仍令入學
 由科舉以進他歴事者多不願還監於是通政司引
 奏六科辦事監生二十人滿日例應還監仍願就科
 辦事帝復召二十人者諭令進學蓋是時六科給事
 中多缺諸生覬得之帝察知其意故不授官也宣宗
[047-43a]
 以教官多缺選用監生三百八十人而程富等以都
 御史顧佐之薦使於各道歴政三月選擇任之所謂
 試御史也後進士日益重薦舉寖廢舉貢日益輕迨
 開納粟之例流品漸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員之例以
 入監謂之民生亦謂之俊秀而監生益輕於是同處
 太學而舉貢得為府佐貳及州縣正官官恩生得選
 部院府衛司寺小京職尚為正途而援例監生僅得
 選州縣佐貳及府首領官其授京職者乃光禄寺上
[047-43b]
 林苑之屬其願就逺方者則以雲貴廣西各邊省軍
 衛有司首領及衛學王府教授之缺用終身為異途
 矣
  王圻續通考曰國初太學生皆貢自郡邑選鄉學
  之秀彦者充之其後乃有各省鄉試舉人時進士
  之科未盛内而臺諫外而藩臬率以授諸太學生
  之成材者自制科既重太學生成材者與天下賢
  士盡入蒐羅於是内外要重之司皆歸進士而舉
[047-44a]
  貢所稱監生者則有遺賢銓人高等不過授以省
  府幕僚郡佐州正而臺諫藩臬則必待其歴官有
  譽而後得之然亦千百而什一耳張居正當國嘗
  力主三途並用之議僅一行焉而輒不能繼豈太
  學之英能盡録於甲科耶
  臣/等謹按王圻載洪武二年擇國子生巡行列郡
  舉職者竣事即擢行省左右參政各道按察司僉
  事及知府等官五年四月以國子生王鐸攝監察
[047-44b]
  御史六年罷科舉舉賢才令國子生與所舉者參
  用授主事給事中御史等官八年以文華武英二
  堂説書李擴郎敏等為監察御史九年以黄義為
  參政二十年以李慶為右僉都御史二十四年以
  方文等六百三十九人行御史事稽覆天下百司
  案牘大政記作二十五年九月分監/生徃各布政司考較諸司案牘二十五年以
  師逵墨麟夏原吉等為御史主事皆國子生也其
  事皆在洪武二十六年之前惟徑擢布按兩使則
[047-45a]
  自劉政等始
成祖永樂元年二月設北京國子監
 在城東北隅即元國學遺址明初為北平府學至是
 改焉十八年遷都乃以京師國子監為南京國子監
 而太學生有南北之分矣
二年六月命選㑹試下第舉人入監肄業以俟後科仍
給以教諭俸
 時㑹試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監者亦食其禄
[047-45b]
 至宣宗宣德八年命禮部尚書胡濙與大學士楊士
 竒楊榮選副榜舉人龍文等二十四人送監進學翰
 林院三月一考其文與庶吉士同頗示優異後不復
 另試取副榜年二十五以上者授教職年未及者或
 依親或入監讀書既而不拘年齒依親入監者皆聽
 又有丁憂成婚送㓜子皆仿依親例限年復班英宗
 正統中天下教官多缺而舉人厭其卑冷多不願就
 十三年御史萬節請敇禮部多取副榜以就教職部
[047-46a]
 臣以舉人願依親入監者十之七願就教職者十之
 三但宜各隨所欲却其請不行至憲宗成化十三年
 御史胡璘言天下教官率多歲貢言行文章不足為
 人師範請多取舉人選用而罷貢生勿選部議歲貢
 如其舊而舉人教官仍許㑹試自後就教者漸多世
 宗嘉靖中南北國學皆空虗議盡發下第舉人入監
 且立限期以趣之然卒不能如期南京祭酒潘晟至
 請設重罰以趣其必赴而不願入監卒不可力强也
[047-46b]
英宗正統六年五月設兩京武學
 洪武間置大寧等衛儒學以教武官子弟二十年七
 月禮部請如前代故事立武學用武舉帝曰是析文
 武為二途輕天下無全材矣三代之上士之學者文
 武兼備故措之於用無所不宜豈謂文武異科各求
 專習乎即以太公之鷹揚而授丹書仲山甫之賦政
 而式古訓召虎之經營而陳文德豈比於後世武學
 專講韜畧不事經訓拘拘於一藝之偏陋哉今又欲
[047-47a]
 循舊用武舉立武學甚無謂也惠帝建文元年二月
 始置京衛武學教授一人啓忠等齋各訓導二人成
 祖即位罷至是成國公李勇奏選驍勇都指揮等官
 五十一員熟嫻騎射㓜官一百員乃令兩京並建武
 學以訓誨之其堂曰明倫六齋曰居仁由義崇禮宏
 智惇信勸忠設教授訓導各一員其教讀之書小學
 論語孟子大學内一本五經七書百將傳内一本就
 於所讀書内取一節講説大義使之通曉都指揮等
[047-47b]
 官年長者五日一㑹聽講尋命都司衛所應襲子弟
 年十歲以上者提學官選送武學讀書無武學者送
 衛學或附進儒學憲宗成化中勅所司歲終考試入
 學武生十年以上學無可取者追廩還官送營操練
 𢎞治中從兵部尚書馬文升言刋五經七書分散兩
 京武學及應襲舍人世宗嘉靖中移京城東武學於
 皇城西隅廢寺俾大小武官子弟及勲爵新襲者肄
 業其中用文武重臣教習神宗萬厯中兵部言武庫
[047-48a]
 司專設主事一員管理武學近者裁去請復專設教
 官升堂都指揮執弟子禮請遵㑹典例立為程式詔
 皆如議
憲宗成化五年復定國子生撥厯法
 凡監生撥厯初以入監年月為先後丁憂省祭有在
 家延留七八年者比至入監即得取撥祭酒陳敬宗
 李時勉先後題請一以坐監年月為淺深其後又以
 存省京儲依親就學在家年月亦作坐堂之數其患
[047-48b]
 病及他事故始以虗曠論至是諸生互争年月資次
 各援科條祭酒陳鑑以兩詞具聞乞勅禮部酌中定
 制為禮科所駁鑑復奏互争之乃下部覆議請一一
 精覈仍計地里逺近水程日月以為凖然文移徃來
 紛錯繁揉上下伸縮弊端甚多卒不能畫一也
  邱濬大學衍義補曰按太學之教所以聚天下賢
  才使之講明經史切磋琢磨以成就其器業為天下
  國家之用非顓顓計歲月較高下以為仕進之途
[047-49a]
  也三代之制比年入學中年考校必至於七年而
  小成九年而大成然後用之月書季考程頥尚以
  為教之使爭夫何士子尚在學校之中遽已立為
  升進之法比之私試等第其文其為爭也尤大焉
  是豈三代明倫之教古人大學之法哉太祖洪武
  初定積分法其後改制監生計年月先後撥出六
  部諸司歴事三閱月所司考其勤謹奏送吏部附
  選挨次取用方其在學校時毎月之中㑹講背書
[047-49b]
  皆有定日毎季一試惟第高下以為激勸之方而
  於出身無所闗預又輪差於内外諸司俾其習為
  政事半年囘學晝則趣事於各司夕則歸宿於齋
  舍優㳺之以歲月琢磨之以義理束約之以規法
  廩食學校俾其習經史歴事各司則俾其習政法
  遇大比科許其就試其為教法可謂本末兼舉矣
  近年以來為邊事之故建議者欲存省京儲以備
  急用始為依親之例教法稍變祖宗之舊今疆場
[047-50a]
  無事儲蓄日充請勅所司申明舊法以復祖宗養
  士之制
孝宗𢎞治八年五月増歲貢實國學申定諸司歴事日

 初制監生由廣業升率性始得積分出身英宗天順
 以前在監十餘年然後撥歴諸司歴事三月仍留一
 年送吏部銓選其兵部清黄及隨御史出巡者則以
 三年為率其後以監生積滯者多頻減撥歴歲月以
[047-50b]
 疏通之毎歲揀選優者輙與撥歴有未及一年者至
 是監生在監者少而吏部聽選至萬餘人有十餘年
 不得官者祭酒林瀚以坐班人少不敷撥歴請開科
 貢禮部尚書倪岳覆奏科舉已有定額不可再増惟
 請増歲貢人數而定諸司歴事必須日月滿後方與
 更替使諸生坐監稍乆選人亦無壅滯至世宗嘉靖
 十年監生在監者不及四百人諸司歴事歲額以千
 計禮部尚書李時引岳前議言岳權宜二法一増歲
[047-51a]
 額以足坐班生徒一議差歴以乆坐班歲月於是府
 州縣學以一歲二貢二歲三貢一歲一貢為差行之
 四歲而止其諸司歴事三月考勤之後仍歴一年其
 餘冩本一年清黄冩誥清軍清匠三年以至出巡等
 項俱如舊例日月今國學缺人視𢎞治間更甚請將
 前件事例叅酌舉行並從之獨不増貢額未幾復以
 祭酒許誥提學御史胡時善之請詔増貢額如岳時
 前議
[047-51b]
十七年四月南京祭酒章懋請行選貢法從之
 初歲貢必考學行端莊文理優長者以充其後但取
 食廩年深者懋言洪永間國子生以數千計今在監
 科貢共止六百餘人歲貢挨次而升衰遲不振者十
 常八九舉人坐監又毎多時差撥不敷教養䍐效近
 年有増貢之舉而所拔亦挨次之人資格所拘英才
 多滯乞於常貢外令提學行選貢之法不分廩膳増
 廣生員通行考選務求學行兼優年富力强累試優
[047-52a]
 等者乃以充貢通計天下之廣約取五六百人以後
 三五年一行則人才可漸及徃年矣乃下部議行之
 自是選貢多英才入監課試輙居上等撥歴諸司亦
 有幹局而歲貢頽老其勢日絀惟願就教而不願入
 監世宗嘉靖二十七年祭酒程文徳請將廷試歲貢
 惟留即選者於部而其餘盡使入監報可歲貢諸生
 合疏言家貧親老不願入監禮部復請從其所願神
 宗萬厯中工科給事中郭如心言選貢非祖制其始
[047-52b]
 欲補歲貢之乏其後遂妨歲貢之途請停其選從之
 至莊烈帝時以監生漸少復命各省學臣開選貢以
 充國學謄録分房一如科塲事宜苐減七義為五義
 三塲為二塲其額州縣各一人乃奔競如鶩士風囂
 然行之一次而罷
  顧炎武日知録曰永樂二十二年十月仁宗諭大
  學士楊士竒等曰朝廷所重安百姓而百姓不得
  䝉福者繇牧守匪人牧守匪人繇學校失教故歲
[047-53a]
  貢中愚不肖十率七八古事不通道理不明豈可
  任安民之寄當日貢舉之行不過四十年而其弊
  已如此乃䕶局之臣猶託之祖制而相持不變乎
武宗正德十四年定宗學教習之制
 凡世子長子衆子將軍中尉年未弱冠者於王府長
 史紀善伴讀教授等官内擇學行優長者為之師各
 隨資質嚴立課程如法教誨不得虗應故事撫按提
 學等官訪其賢否勤惰以聞神宗萬厯十年定宗室
[047-53b]
 子年十歲以上俱入宗學若宗子衆多則分置數師
 於宗室中推舉一人為宗正領其事尋復増宗副二
 人令學生誦習皇明祖訓孝順事實為善隂隲等書
 而四書五經史鑑性理亦相兼誦讀俟年至十五許
 照例請封先給禄米三分之一仍習學五年驗有進
 益親王方與奏請出學支本等全禄其有縱放不循
 禮法者學師具啓各該親郡王小則徑自訓責大則
 叅奏降革每歲就提學官考試衣冠一如生員已復
[047-54a]
 令一體科舉其後宗學寖多頗有致身兩榜起家翰
 林者
愍帝崇禎二年以司業倪嘉善言復行積分法
 至八年祭酒倪元璐請以貢選為正流援納為閏流
 貢選不限撥期以積分歲滿為率援納則依原定撥
 歴為率而歴事不分正雜惟以考定等第為歴期多
 寡諸司教之政事勿與猥雜差遣滿日校其勤惰開
 報吏部不率者囘監教習從之十五年十二月吏部
[047-54b]
 尚書鄭三俊以國學積分咨送過濫疏言國初積分
 之典凡生員必升至率性堂方許積分歲内積至八
 分者為及格方與出身是其間經年累月磨練作養
 蓋以考其才兼以課其行也今之積分雖經國學按
 月課試要不過擇其文理咨部候考其於升至率性
 積分八分之典制實未如式臣部仰體皇上作人盛
 心故再加考試以上卷量取通判次卷取授州同在
 後治行超卓不妨一體優異在今不可謂之非出身
[047-55a]
 矣查國子監咨送積分監生除南監徐孚逺等十名
 見在候考其北監於十四年十二月咨送十二名十
 五年七月咨送十名閏十一月又咨送三十六名徃
 例毎歲咨送不過一次每次不過數名今則一歲之
 中咨送三四次一次送至數十名則濫甚矣課其文
 藝未必皆優且言積分而又槩希正選妄覬清華此
 尤未可輕徇者也帝是其言
  臣/等謹按國學之政莫備於明初其諸生則取之
[047-55b]
  公卿之子拔之郡國之秀廣為號舍以居之厚其
  衣食以養之在學十餘年始撥歴出身徃徃仕至
  顯宦而所重者尤在司成一席特簡大學士尚書
  侍郎為之及至中葉名儒輩出如李時勉陳敬宗
  章懋羅欽順蔡清崔銑吕柟分教南北晝則㑹饌
  同堂夜則燈火徹旦如家塾之教其子弟故成材
  之士多出其中筮仕之後知禮義重㢘隅尊主庇
  民事業皆有原本至萬厯以後雖屢勤振飭然求
[047-56a]
  之法而不求之人如博古正誼之倪元璐講席未
  暖斥之而去則當日之所振飭亦徒事文具耳
 
 
 
 
 
 
[047-56b]
 
 
 
 
 
 
 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四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