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14 欽定續文獻通考-清-嵇璜 (master)


[233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三
 輿地考
  古荆州
  荆州北據荆山南及衡山之陽其在天文軫翼為
  楚之分野兼得韓秦之交宋平荆湖及蜀分為荆
  湖南北二路及䕫路之施黔思播等州他若京西
  之郢州信陽軍淮南之黄州江南之興國軍廣南
[233-1b]
  之連州皆屬荆州境内元以其地隷河南江北湖
  廣二省間有屬四川江西者惟溪洞諸蠻别立思
  播二安撫司以統之明分黔州隷重慶府應歸古
  梁州地餘屬湖廣布政司居多而思播二州改立
  郡縣則又分屬四川貴州二布政司至河南之信
  陽州廣東之連州並依馬氏叙入此宋元明荆州
  疆域之大畧也若其南廣西之地乃荆揚二州徼
  外茲據一統志割南越之境連荆州者附載於後
[233-2a]

 荆湖北路 荆湖南路 京西南路 京西北路
 淮南西路 江南西路 廣南東路 䕫州路 廣
 南西路
荆湖北路府三州九軍三縣五十六
  臣/等謹按宋地理志序云自崇寧以來益梓䕫黔
  廣西荆湖南北所建州軍闗城砦堡紛然莫可勝
  紀故前考於元符崇寧間州軍多所别擇其所領
[233-2b]
  闗城砦堡悉置不載非徒以數不可紀亦由改廢
  不常故也其置自元豐以前者雖間有之馬氏亦
  復從畧以就體例他如廢州縣為城砦及升砦堡
  為縣則附見註中今並從之
 江陵府即荆州唐為荆州江陵郡/後升府名同郡宋因之領縣八 江陵漢/縣
  枝江漢/縣公安隋/縣松滋晉/縣監利呉/縣石首晉/縣建寧乾德/三年
  升白舊巡地/置南渡後廢潛江乾德三年升/白伏巡地置
 荆門軍開寳五/年建領縣二 長林隋/縣當陽漢縣開二縣/俱於 寳五
[233-3a]
  年自江/陵来屬
 峡州仍唐舊又/為夷陵郡領縣四 夷陵漢/縣長陽隋/縣宜都唐/縣
  安後周/縣
 歸州仍唐舊又/為巴東郡領縣三 秭歸漢/縣興山唐/縣巴東隋/縣
 復州仍唐舊又/為竟陵郡領縣二 景陵晋/縣玉沙乾德三年升/白沙院為縣
 德安府唐安州安陸郡宣和/初更名升府郡如舊領縣五 安陸漢/縣孝感
  後唐/縣雲夢西魏/縣應城唐/縣應山隋/縣
  臣/等謹按德安府本隷京西南路慶歴元年来屬
[233-3b]
  馬氏列於郢州之後未便省覧今類登於此
 漢陽軍唐析江夏郡地置沔州漢陽/郡五代周建為軍宋因之領縣二 漢陽
  隋/縣漢川唐汊川縣太/平興國初改
 鄂州即武昌亦曰夏口唐改/置鄂州江夏郡宋因之領縣七監一 江夏晉/縣
  武昌呉縣嘉定中/升為壽昌軍蒲圻呉/縣嘉魚偽唐/縣崇陽唐唐年/縣開寳
  八年/改咸寧偽唐永安縣/景德四年改通城熈寧五年升崇陽/之通城鎮為縣
 壽昌軍見前武/昌縣注
 岳州仍唐舊又/為巴陵郡領縣四 巴陵呉/縣華容漢縣唐改容/城尋復舊名
[233-4a]
  平江唐昌江縣/後唐改臨湘漢縣淳化五年升王朝塲/置縣至道二年復古名
  臣/等謹按馬考有沅江縣乾道後改𨽻常德府馬
  氏兩見此刪
 常徳府唐朗州武陵郡大中祥符五年改/為鼎州乾道初更名升府郡仍舊領縣四
  武陵隋/縣桃源乾徳元年析/武陵地置龍陽吳/縣沅江隋縣乾道/後自岳州
  來/屬
 澧州仍唐舊又/為澧陽郡領縣四 澧陽 安鄉 石門 慈
  利皆隋/縣
[233-4b]
 辰州仍唐舊又/為瀘溪郡領縣四城一砦三 沅陵漢/縣漵浦唐/縣
  辰溪隋/縣盧溪唐/縣
 沅州唐初為巫州後改沅州/又改叙州宋仍為沅州領縣四砦六 盧陽唐/潭
  陽縣地熙/寧七年置麻陽唐/縣黔陽元豐三/年置渠陽元豐五年升/渠陽寨置縣
  崇寧二年/改𨽻靖州
 靖州唐十洞酋長之地/宋為誡州後改領縣三砦四堡五 永平即/渠
  陽縣崇寧二/年改名來屬會同本三/江縣通道本羅䝉縣皆/崇寧二年改
荆湖南路府一州六軍二縣四十二
[233-5a]
 潭州仍唐舊又/為長沙郡領縣十二 長沙隋/縣湘潭唐/縣益陽漢/縣
  湘隂唐/縣醴陵漢/縣瀏陽吳/縣漢/縣衡山晋/縣安化熙寧六/年置
  湘鄉漢/縣寧鄉太平興國/二年置善化元符元/年置
  臣/等謹按潭州屬荆湖南路馬氏列於興國信陽
  二軍之後與荆湖北路不相聨屬今類登於此
 衡州仍唐舊又/為衡陽郡領縣五 衡陽隋縣唐初改臨/蒸㝷復舊名茶陵
  漢縣説見/茶陵軍耒陽漢/縣常寧唐/縣安仁乾徳三年升衡山/之安仁塲為縣
 茶陵軍紹興九年以縣/升建仍𨽻衡州領縣一 酃嘉定四年析康/樂雲陽常平三
[233-5b]
  鄉/置
  臣/等謹按茶陵升為軍在南渡後馬氏仍列為縣
  而漏失一軍并遺一縣矣今依宋志増
 永州仍唐舊又/為零陵郡領縣三 零陵漢/縣祁陽唐/縣東安雍熙/元年
  升零陵之/東安塲置
 全州五代晋天福/中置宋因之領縣二 清湘隋湘源/縣晋改灌陽隋縣/二縣
  皆五代晋天福/中自永州來屬
 道州仍唐舊又/為江華郡領縣四 營道唐/縣寧逺唐延唐縣乾/德三年改
[233-6a]
  永明唐/縣江華唐/縣
 郴州仍唐舊又/為桂陽郡領縣六 郴漢/縣桂陽唐義昌縣後唐/改郴義太平興
  國初/又改宜章唐義章縣太/平興國初改永興唐髙亭縣熙/寧六年改資興唐/縣
  後廢嘉定二年復/置紹定初改興寧桂東嘉定四年析/桂陽地置
  臣/等謹按桂東縣馬氏失載依宋志増
 桂陽軍唐於郴州境置監景/徳元年改建為軍領縣三 平陽天禧三/年置
  藍山景徳元年自/郴州來属臨武紹興間析平/陽縣地置
 寳慶府即卲州卲陽郡本仍唐/舊質慶元年更名升府領縣三 邵陽晋/縣
[233-6b]
  化熙寕五年收/復梅山地置蒔竹元豐四年以溪洞徽州置縣/崇寕五年改為綏寕属武岡
  軍/
  臣/等謹按宋志無蒔竹縣
 武岡軍崇寕五年本唐/武岡縣建為軍領縣三 武岡唐縣南/渡後廢綏寧
  即蒔/竹縣臨岡崇寕四年以蒔竹之臨口/寨升置紹興後省入綏寕新寧漢夫夷/縣地紹
  興二十/五年置
  臣/等謹按馬考無新寧縣臨岡縣註云後改新寧
  考宋志臨岡省入綏寧而新寧則本漢夫夷地置
[233-7a]
  馬氏誤也今依宋志増
京西南路州一縣二
 郢州仍唐舊又/為富川郡領縣二 長壽晋/縣京山隋/縣
京西北路軍一縣二
 信陽軍唐申州義陽郡宋初改郡為軍太/平興國元年改為信陽信同申領縣二
  信陽魏義陽縣太平/興國元年改羅山隋/縣
  臣/等謹按二縣皆古豫州地以與孝感黄陂等縣
  相錯故馬氏敘入荆州今從之
[233-7b]
淮南西路州一縣三
 黄州仍唐舊又/為齊安郡領縣三 黄岡隋/縣黄陂後周/縣麻城隋/縣
江南西路軍一縣三
 興國軍太平興國二年/析鄂州地置領縣三 永興隋/縣大冶偽唐/縣
  通山偽唐縣三縣俱於太平/興國五年自鄂州來属
廣南東路州一縣三
 連州仍唐舊又/為連山郡領縣三 桂陽漢/縣陽山晋/縣連山隋/縣
  臣/等謹按郴州亦有桂陽縣前考注本唐義昌縣
[233-8a]
  改二縣皆屬漢桂陽郡地此則漢之舊縣也
䕫州路府一州四縣九
 紹慶府即黔州黔中郡本仍唐/舊紹定元年更名升府領縣二 彭水漢酉/陽縣
  隋改宋嘉祐八年以舊有洪/杜洋水都濡信孚四縣省入黔江唐/縣
  臣/等謹按宋志紹慶府有覊縻州四十九南寧州
  逺州犍州清州蔣州知州蠻州襲州峩州邦州鶴
  州勞州義州福州儒州令州郝州普州寧州縁州
  那州鸞州絲州卭州敷州晃州侯州焚州添州瑶
[233-8b]
  州雙成州訓州鄉州慶州茂龍州整州樂善州撫
  水州思元州逸州思州南平州勲州姜州稜州鴻
  州和武州暉州毫州鼓州懸州附録於黔江縣之
  後不入正文今從之又志云南渡後覊縻州五十
  六所益七州不著名查前所録州四十九實五十
  一州與提綱不合若核以南渡後之數則又不足
  意所稱知州蠻州訓州鄉州之屬必有州本二名
  而析為一字之誤然固不可以臆斷也
[233-9a]
 思州唐思州寕夷郡宋時廢/置不常紹興二年復置領縣三 務川 卭水
   安夷三縣俱政和八年置宣和四年並/廢入彭水縣𨽻黔州紹興二年復
 施州仍唐舊又/為清江郡領縣二 清江隋/縣建始後周/縣
 珍州唐珍州後改夜郎國宋/復為珍州又為樂源郡領縣二 樂源本覊縻/夷州大
  觀二年置咸淳末/改属播州安撫司綏陽本覊縻夷州大觀三年建/為承州治宣和三年廢承
  州以縣/來属
 播州仍唐舊舊領播川琅川帶水三縣宣和三年並/廢為城𨽻南平軍嘉熙三年復置播州安撫司
  咸淳末以珍州/樂源縣來属
[233-9b]
 夷州唐析思州地置大觀三年改為承州領綏陽都/上義全牂川寕夷五縣宣和三年廢州以綏陽
  𨽻珍州餘/縣並廢
 溱州本蠻夷地唐開山洞置大觀二年置溱溪夜郎/兩縣為属宣和三年州縣並廢以溱溪寨為名
  𨽻南/平軍
 錦州唐以辰州之麻陽縣地兼開山洞置領盧陽洛/浦招喻常豐渭陽五縣宋時並廢以其地入辰
  沅二/州
  臣/等謹按馬考珍播以下有夷溱錦溪費業六州
  並在荆梁二州之域宋志不收考夷溱錦北宋末
[233-10a]
  始廢自應與珍播類載餘三州宋並不有其地故
  依志刪
  又按以上據馬氏按古荆州地詳列宋代荆湖京
  西淮南江南廣南䕫州等九路郡縣除夷溱錦三
  廢州及所屬十二縣並廢外合計凡得府四州二
  十二軍七縣一百二十
  荆州南境
廣南西路府二州十七縣五十九
[233-10b]
 賀州仍唐舊又/舊臨賀郡領縣三 臨賀漢/縣富川漢/縣桂嶺隋/縣
 藤州仍唐舊又/為感義郡領縣二 鐔津唐/縣岑溪熙寕四年廢/南儀州為縣
  来/属
 靜江府即唐桂州始安郡又為桂管靜江/軍宋紹興中升軍為府郡仍舊領縣十二
   臨桂唐/縣靈川唐/縣興安唐全義縣太平/興國元年改陽朔梁縣/宋志
  失/載永福唐/縣修仁唐/縣理定唐/縣慕化唐縣嘉祐六/年省入臨桂荔蒲
  漢/縣義寧五代晋時馬氏/偽縣宋因之永寜唐豐水縣梁改熙寕/四年省為鎮入荔蒲
  古唐/縣
[233-11a]
 昭州仍唐舊又/為平樂郡領縣四 平樂吳/縣恭城唐/縣龍平唐永/平縣
  開寳五年廢以富川之思/勤開江二縣并入龍平立山唐縣初𨽻䝉州熙/寕五年以東區䝉
  山二縣并入/立山宋属
  臣/等謹按桂州興安縣北有越城嶺即五嶺之一
  嶺南在九州之外而昭州又在桂州之南其非古
  荆州地甚明然一統志謂桂昭二州並禹貢荆州
  之域蓋以古之時嶺南未闢故外之而非其地之
  必不可以入荆州也凡與荆州壌接者自可以分
[233-11b]
  星為斷推而言之而論者遂以桂州為荆州昭州
  為荆南則非矣
 梧州仍唐舊又/為蒼梧郡領縣一 蒼梧隋縣宋以孟陵/戎城二縣省入
 潯州仍唐舊又/為潯江郡領縣二 桂平梁/縣平南唐縣初𨽻龔/州紹興六年
  州廢以大同武林隔川寕風/隋庭五縣并入平南来属
 鬰林州仍唐/舊領縣二 南流唐縣初𨽻牢州開寳五/年州廢以宕州定州倂
  入南流来属七年/又省黨州地入焉興業唐縣省唐舊有欝平縣開/寶中 入興業又有興檢
  潭栗二/縣並廢
[233-12a]
 賔州仍唐舊又/為安城郡領縣三 領方漢/縣上林唐縣初𨽻登/州開寳五年
  州廢以止戈無虞賀水/三縣幷入上林來屬遷江本邕州覊縻州/天禧四年置
 象州仍唐/舊領縣四 陽壽隋/縣武仙唐/縣武化唐縣南/渡後廢
  賔唐縣初𨽻嚴州開/寳七年州廢來屬
 栁州仍唐舊又/為龍城郡領縣三 馬平隋/縣桞城梁龍城縣景/徳三年改
  洛容唐/縣
  臣/等謹按一統志栁州禹貢荆州之域今考其地
  並在五嶺之南故從馬氏附載於此
[233-12b]
 融州仍唐舊又/為融水郡領縣四砦一 融水唐/縣武陽唐縣熙/寧七年
  省為鎮/入融水羅城本珠州洞地開寳五年置/熙寧七年省為鎮入融水懷逺初𨽻/懷逺
  軍後廢紹興/十四年復置
  臣/等謹按宋志有懷逺縣初𨽻懷逺軍後並廢入
  本州紹興十四年復置縣馬考失載又有樂善一
  州已見前䕫州路覊縻州附録
 邕州仍唐舊又為永/寕郡又號邕管領縣二砦一 宣化隋縣景祐/二年廢樂
  昌縣/入馬武縁唐/縣
[233-13a]
  臣/等謹按宋志邕州有覊縻州四十四縣五洞十
  一兼於左右兩江分設太平遷隆古萬永平横山
  五砦以轄之左江曰忠州凍州江州萬丞州思陵
  州左州思誠州譚州渡州龍州七源州思明州西
  平州上思州禄州石西州思浪州思同州安平州
  員州廣源州勤州南源州西農州萬崕州覆利州
  温弄州武黎縣羅陽縣陀陵縣永康縣武盈洞古
  甑洞慿祥洞鐏洞卓洞龍英洞龍聳洞徊洞武徳
[233-13b]
  洞古佛洞八□洞右江曰思恩州鶼州思城州勘
  州歸樂州武峩州倫州萬徳州蕃州昆明州婪鳳
  州侯唐州歸恩州田州功饒州歸城州城似應作/誠但覊縻
  州不可解之名/甚多姑仍原文武籠州龍川縣内安平州初名波
  州皇祐元年改元祐二年又改懷化洞為州以上
  共四十五州
 貴州仍唐舊又/為懐澤郡領縣一 欝林隋縣義唐舊有懷澤/潮水 山三縣並廢
  臣/等謹按馬考及宋志並云欝林縣即欝平縣所
[233-14a]
  改考唐書欝平乃欝林州之縣而貴州自有欝林
  由來已久特以其名相混誤指為改耳
 横州仍唐舊又/為合浦郡領縣二 寧浦晋/縣永定唐縣初𨽻巒/州開寶中州
  廢以武靈靈竹二縣倂入永/定來屬元祐三年改名水淳
 容州仍唐舊又/為普寧郡領縣三 普寧隋縣開寳五年/省繡州地入焉陸川
  唐縣開寶五年/省順州地入焉北流隋縣開寶五年/省禺州地入焉
 白州唐白州南昌郡宋政和/三年廢為縣𨽻欝林州領縣一 博白唐縣南/渡後改
  𨽻欝/林州
[233-14b]
 欽州仍唐舊又/為寧越郡領縣二 靈山唐/縣安逺唐保京縣景/德二年改
 亷州仍唐舊又/為合浦郡領縣二 合浦漢/縣石康偽南漢常樂/州地開寶五
  年置縣太平興國八年改/太平軍咸平元年復縣
 慶逺府即唐宜州龍水郡又為慶逺軍/咸淳元年升軍為府郡仍舊領縣六 龍
  水唐縣宣和初/改名宜山洛曹唐縣嘉祐七/年省入龍水天河唐/縣忻城唐/縣
  初𨽻芝州慶厯/三年州廢來屬思恩唐縣初𨽻環州熙寧八年州/廢來屬又省鎮寧州地入焉
  河池唐/縣
  臣/等謹按宋志有河池縣本唐智州地置大觀元
[233-15a]
  年於縣置庭州改曰懷德四年州廢仍名河池以
  來屬馬氏不載今増
  又按慶逺府有覊縻州十軍一縣十有五温泉州
  環州鎮寧州領縣二蕃州金城州文州蘭州領縣
  三安化州領縣四迷崑州智州領縣五懷逺軍領
  縣一縣名史不載
 南儀州唐初置後改義州宋開寶四年復舊名五年/州廢入竇州六年復置省永建連城二縣入
  岑溪熙寧四年州/廢以岑溪𨽻藤州
[233-15b]
 富州唐貞觀間置領三縣開/寶五年州廢餘見昭州
 䝉州陳舊州熙寧五年/州廢餘見昭州
 龔州唐置又為臨江郡舊領六縣開寳五年省陽川/武林隨庭大同寕風五縣入平南以思明州之
  武郎縣來屬嘉祐二年又省武郎入/焉紹興六年州廢以平南𨽻潯州
 繡州唐初置又為常林郡舊領常林羅繡阿林三/縣開寳五年州廢以其地入容州普寧縣
 黨州唐置又為寧仁郡舊領善勞撫安善文寕仁四/縣開寳七年州廢以其地入欝林州之南流縣
 嚴州唐置又為修徳郡舊領三縣開寶七年州/廢以修徳歸化二縣省入來賔𨽻象州
 巒州唐置又為永定郡舊領三縣開寳中州/廢以武羅靈竹二縣省入永定𨽻横州
[233-16a]
 牢州唐初置義州復改智州後又改牢州舊/領三縣開寶五年州廢餘見欝林州
 武峩州唐置郡名同舊領五縣宋為邕州所/管右江道覊縻州並見前邕州附録
 禺州唐置又為溫水郡舊領峩石扶萊羅辨/陵城四縣開寳五年州廢餘見容州
 順州唐置舊領龍豪龍化温水南河/四縣開寶五年州廢餘見容州
 芝州唐置又為忭城郡舊領忭城一/縣慶厯三年州廢餘見宜州
 平州崇寧四年蠻户納土于王口砦置懷逺軍尋改/平州置懷逺縣政和中州縣並廢餘見容州宋
  志有馬/考無
 從州崇寧四年于中古州置格州尋改從州領/樂古縣政和元年並廢宋志有馬考無
[233-16b]
 允州崇寧四年本安古隘置領安口縣/政和元年並廢宋志有馬考無
 庭州大觀元年本河池縣地置庭州改縣曰/懐徳後州廢説見宜州宋志有馬考無
 孚州大觀元年本地州隆縣地置改縣曰歸仁四年/並廢政和七年復置宣和三年復廢宋志有馬
  考/無
 溪州大觀元年本思恩縣帶溪砦/置四年廢宋志有馬考無
 鎭州大觀元年本黎母山心倚/郭縣地置政和元年廢
 地州崇寧五年蠻户納土與文蘭那/三州同時置宋志有馬考無
  臣/等謹按宋志地州下有文蘭那三州那州已見
[233-17a]
  前黔州紹慶府附録文蘭已見前宜州慶逺府附
  録俱不應複列故從刪
 觀州大觀元年克南丹州改置四年以南丹州還莫/公晟復于髙峰砦置觀州紹興四年廢宋志有
  馬考/無
 隆州政和四年置領興隆縣宣和/三年並廢宋志有馬考無
 兌州政和四年置領萬松縣宣和/三年並廢宋志有馬考無
  臣/等謹按以上據馬氏南越部中所載地屬荆州
  之南者詳列宋代廣南西路郡縣除南儀州以下
[233-17b]
  二十七州外凡為府二州十七縣五十七其中廢
  州一縣六應増懷逺河池二縣合計實得州十六
  縣五十三餘如前數
 愛州   福禄州  長州   驩州
 峯州   陸州   巖州   湯州
 瀼州   籠州   環州   古州
 甲州   山州   演州   林州
 景州
[233-18a]
  臣/等謹按前考南越之末有安南都䕶府及愛州
  等處皆云宋無其地既非宋有都䕶官可不載惟
  愛州等居嶺南道十之七不可不存其名為元明
  沿革之地附書於此其屬邑則槩從刪略内環州
  名見慶逺府覊縻州或是崇寧大觀間蠻户納土
  時宋亦有之或同名異地皆未可知也

 河南江北行中書省 四川行中書省 江西行中
[233-18b]
 書省 湖廣行中書省
河南江北行中書省路三府三州一屬州一縣二十八
 河南江北道肅政亷訪司
 汝寧府府治在豫詳見豫州其/屬州在荆州者列後
  信陽州宋信陽軍至元/十五年改為州領縣二 羅山 信陽皆/仍
   宋/舊
 黄州路宋黄州至元十/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黄岡 黄陂 麻
  城皆仍/宋舊
[233-19a]
 荆湖北道宣慰司
 山南江北道肅政亷訪司
 中興路宋江陵府天厯/二年更名為路領縣七 江陵 公安 石
  首 松滋 枝江 潛江 監利皆仍/宋舊
 峽州路宋峽州至元十/七年升為路領縣四 夷陵 宜都 長
  楊 逺安皆仍/宋舊
 安陸府宋郢州至元十/五年更名升府領縣二 長壽 京山皆仍/宋舊
 沔陽府宋復州至元十/五年更名升府領縣二 玉沙 景陵皆仍/宋舊
[233-19b]
 荆門州宋荆門軍至元/十五年升為州領縣二 長林 當陽皆仍/宋舊
 徳安府仍宋/舊領縣四州一州領二縣 安陸 孝感
   應城 雲夢皆仍宋舊𨽻宋舊有/應山縣改 隨州
  臣/等謹按徳安府領隨州一州及所屬二縣詳後
  豫州
四川行中書省府一屬州一縣二
 四川南道宣慰司
 紹慶府宋又/黔州 領縣二 彭水 黔江皆仍/宋舊
[233-20a]
 䕫州路本路治地在梁詳見梁/州其屬州在荆者列後
  施州仍宋舊至元二十二/年省清江縣入州領縣一 建始仍宋/舊
江西行中書省州二縣二
 廣東道宣慰司
 海北廣東道肅政亷訪司
 桂陽州宋連州桂陽縣至/元十九年升為州領縣一 陽山宋𨽻連州/至元十九
  年來/屬
 連州仍宋/舊領縣一 連山仍宋/舊
[233-20b]
湖廣行中書省路十七府二州四安撫司十一屬州十
 二縣六十四
 江南湖北道肅政亷訪司
 武昌路宋鄂州大徳五/年更名升路領縣七 江夏 咸寧 嘉
  魚 蒲圻 崇陽 通城皆仍/宋舊武昌宋升壽昌軍/至元十四年
  升㪚府治本縣後/廢府以縣來屬
 岳州路宋岳州至元十/二年升為路領縣三州一 巴陵 臨湘
   華容皆仍/宋舊
[233-21a]
  平江州宋平江縣元貞/元年升為州
 常德路宋鼎州後升常徳府/至元十四年改為路領縣一州二州領一縣
   武陵仍宋/舊
  桃源州宋桃源縣元/貞初升為州
  龍陽州宋龍陽縣元/貞初升為州領縣一 沅江宋𨽻鼎州元/貞中來屬
 澧州路宋澧州至元十/四年升為路領縣三州二 澧陽 石門
   安鄉皆仍/宋舊
  慈利州宋慈利縣元/貞初升為州
[233-21b]
  柿溪州沿革/未詳
 辰州路宋辰州至元/中升為路領縣四 沅陵 辰溪 盧溪
   溆浦皆仍/宋舊
 沅州路宋沅州至元十/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盧陽 黔陽 麻
  陽皆仍/宋舊
 興國路宋興國軍至元/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永興 大冶 通
  山皆仍/宋舊
 漢陽府宋漢陽軍至元/十四年升為府領縣二 漢陽 漢川皆仍/宋舊
[233-22a]
 歸州初升為路/後仍宋舊領縣三 秭歸 巴東 興山皆仍/宋舊
 靖州路宋靖州至元十/三年升為路領縣三 永平 㑹同 通
  道皆仍/宋舊
 湖南道宣慰司
 嶺北湖南道肅政亷訪司
 天臨路宋潭州至元十四年升/為路天厯二年更名領縣五州七 長沙
   善化 衡山 寧鄉 安化皆仍/宋舊
  醴陵州宋醴/陵縣
[233-22b]
  瀏陽州宋□/陽縣
  攸 州宋攸/縣
  湘鄉州宋湘/鄉縣
  湘潭州宋湘/潭縣
  益陽州宋益/陽縣
  湘隂州宋湘隂縣升以上皆/元貞元年 為州
 衡州路宋衡州至元十/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衡陽 安仁 酃
  皆仍宋舊升宋舊有耒陽常/寧二縣並 為州直𨽻行省
[233-23a]
 道州路宋道州至元十/四年升為路領縣四 營道 寧逺 江
  華 永明皆仍/宋舊
 永州路宋永州至元十/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零陵 東安 祁
  陽皆仍/宋舊
 郴州路宋郴州至元十/四年升為路領縣六 郴陽宋郴縣至元/十三年改
  宜章 永興 興寧 桂陽 桂東皆仍/宋舊
 全州路宋全州至元十/四年升為路領縣二 清湘 灌陽皆仍/宋舊
 寳慶路宋邵州後升寶慶府/至元十四年改為路領縣二 邵陽 新化
[233-23b]
  皆仍/宋舊
 武岡路宋武岡軍至元/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武岡 新寧 綏
  寧皆仍/宋舊
 桂陽路宋桂陽軍至元/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平陽 臨武 藍
  山皆仍/宋舊
 茶陵州宋茶/陵軍
 耒陽州宋耒陽縣/𨽻衡州
 常寧州宋常寧縣𨽻衡州以上/皆至元十九年升為州
[233-24a]
 八番順元蠻夷官
  臣/等謹按王圻續考有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節
  制諸安撫官而元志無之考元志至元二十八年
  播州酋長楊漢英請直𨽻行省遂以漢英為紹慶
  珍州南平等處沿邊宣慰使則是二十八年以後
  諸安撫大抵皆直𨽻行省或即以其官為宣慰而
  不别設節制之官故志中綱目皆不列王圻本蓋
  猶是據順元安撫條下史注至元二十年之文信
[233-24b]
  如所書諸安撫皆其所屬不應平列矣今從元志
  祗以蠻夷官提綱
 羅番遏蠻軍安撫司
 程番武勝軍安撫司
 石番太平軍安撫司亦作金/石畨
 卧龍番南寧州安撫司
 小龍番靜蠻軍安撫司
 大龍番應天府安撫司
[233-25a]
 洪番永盛軍安撫司
 方番河中府安撫司
 盧番靜海軍安撫司
 韋番蠻夷長官
 盧番蠻夷長官
 木𤓰犵狫蠻夷軍民長官
  臣/等謹按此所謂八番蠻夷官也據元志云至元
  十六年潭州行省招降西南諸番以龍氏程氏洪
[233-25b]
  氏韋氏石氏盧氏羅氏為安撫官並給懷逺大將
  軍虎符蓋龍氏有三合計諸番其數九豈以大小
  龍番合為一耶方番之長曰韋昌盛是韋番即方
  番既立安撫又析其族分設長官與羅番例同惟
  木𤓰犵狫長官史連書於龍番之後其即為龍番
  之族或别自一種史皆不詳今姑闕之至其地在
  潭州西南為荆梁二州之域今以招降由潭州行
  省故列入荆州不更分析入梁亦以溪洞叢雜散
[233-26a]
  落不可確指為某處從其所𨽻可也
 定逺府
  臣/等謹按定逺府下有州五縣十有一元志不云
  府領而書法用屬州縣例蓋官失其版史氏特以
  意擬又闕其疑而不書領也州曰桑州章龍州必
  化州小羅州下思同州縣曰朝宗上橋新安麻峽
  甕蓬小羅章龍烏山華山都雲羅博
  又按元史至元十六年潭州宣慰使塔海以西南
[233-26b]
  歸附各番洞寨户口之數來上内有八番五番或
  直云西南番之不同洞寨至數千户至十萬以上
  是其類甚多正不止有八故八番既設安撫而又
  别立定逺府及管番民總管以統其餘八番最大
  因以八番為名耳桑州以下大抵皆蠻夷官與下
  小程番等同而元志但於小程番注云以下各設
  蠻夷軍民長官蓋舉其一而餘可類推也
 管番民總管
[233-27a]
  臣/等謹按總管所領溪洞皆各設蠻夷軍民長官
  曰小程番曰中嶆百納曰底窩紫江曰甕眼納八
  曰獨塔曰客當刻地曰天臺曰梯下曰黨兀曰勇
  都朱砂古𤬪曰大小化曰洛甲洛屯曰低當低界
  曰獨石曰百眼佐曰羅耒州曰那厯州曰重州曰
  阿孟州曰上龍州曰峽江州曰羅頼州曰桑州曰
  白州曰北島州曰羅那州曰龍里寨曰六寨曰帖
  犵狫曰木當三寨曰山齋曰羡塘帶夾曰都雲桑
[233-27b]
  林獨立曰六洞柔逺曰竹古弄曰中都雲官水曰
  金竹府古𤬪/縣曰都雲民軍府曰萬平曰南寧曰丹
  竹曰陳蒙曰李稍李殿曰陽安曰八千蠻曰恭焦
  溪曰都鎭曰平溪曰平月曰李崖曰陽並曰盧山
  曰乖西軍民府以上各溪洞元志自中嶆百納以
  下皆繫以等處二字蓋即各長官所領之銜而銜
  不能盡地前所謂洞寨數千是也則其所挂漏不
  少矣就中有以州府名者亦即蠻夷長官所治與
[233-28a]
  經制州府不同故提綱不入正數今亦俱從附録
 順元等路安撫司
  臣/等謹按此所謂順元蠻夷官也元志至元二十
  年四川行省討平九溪十八洞以其酋長赴闕定
  其地之可以設官與其人之可官者大為州小為
  縣立總管府總管即安撫也本𨽻四川二十八年
  改𨽻湖廣所稱大州小縣皆不著名即雍真乖西
  葛蠻等處是矣豈初議立州縣而卒仍番舊號不
[233-28b]
  欲擾動之耶今亦附録於後曰雍真乖西葛蠻曰
  葛蠻雍真曰曽竹曰龍平曰骨龍曰底寨曰茶山
  百納曰納壩紫江曰磨坡雪波曰漕泥曰青山逺
  地曰木窩普冲普得曰武當曰養龍坑宿徵曰骨
  龍龍里清江水樓雁眼曰髙橋青塘鴨水曰落邦
  札佐曰平遲安徳曰六廣曰貴州曰施溪漾頭曰
  朶尼曰水東曰市北洞以上除龍平施溪水東市
  北外凡地名下史皆以等處為文説見管番民總
[233-29a]
  管條下
 新添葛蠻安撫司元志大徳元年授/葛蠻安撫驛券一
  臣/等謹按順元安撫所屬有葛蠻等處後又别於
  葛蠻増設安撫故曰新添明改為新添衛其地在
  梁州之南其所屬如南渭州犵狫寨上黎平白崖
  獨山州保靖州諸地並為荆州之域其餘省廢不
  詳者大都在荆梁之地今以湖廣行省所轄故順
  摭入荆州不復割裂别載曰南渭州曰落葛谷鵝
[233-29b]
  羅椿曰昔不梁駱杯密納曰乾溪呉地曰噥聳古
  平曰甕城都桑曰都鎮馬乃曰平普樂重墺曰落
  同當曰平族曰三坡地蓬曰小葛龍洛邦到駱豆
  虎曰大小田坡帶曰洪安畫劑曰平伐曰雍都客
  都曰雍門犵狫曰棲求曰婁木曰樂頼䝉嚢吉利
  曰華山谷津曰青塘望懷甘長不列獨娘曰茅難
  思風北部都變曰潘樂盈曰誠州富盈曰羅章特
  團曰允州曰硬頭三寨曰水厯吾洞曰雍門客當
[233-30a]
  樂頼䝉嚢大化木𤓰曰洛河洛腦曰孤頂得同曰
  大青山骨記曰百佐曰當橋山齊朱谷列曰虎列
  谷當曰真滁杜珂曰楊坪楊安曰棣甫都城曰百
  也客曰阿落傳曰三寨苗犵剌曰杜拱章秀拱江
  曰恭溪望成崖嶺曰焦溪䔍住曰草堂曰令其平
  尾以上史皆以/等處繫衘曰獨禄曰羅月和曰麥傲曰都雲
  洞曰谷霞寨曰刺客寨曰吾狂寨曰割利寨曰必
  郎寨曰谷底寨曰都谷郎寨曰犵狫寨曰安剌速
[233-30b]
  曰思樓寨曰落暮寨曰梅求望懷寨曰甘長寨曰
  桑州郎寨曰永縣寨曰平里寨縣曰鎖州寨曰雙
  隆曰思母曰歸仁曰各丹曰木當曰栖求仲家蠻
  曰光州曰者者寨曰安化思雲等洞曰北遐洞曰
  必際縣曰上黎平曰赤畬洞曰福水州曰欽村曰
  顔村曰順東曰六龍團曰推寨曰橘叩寨曰黄頂
  寨曰金竹等寨曰格慢等寨曰客蘆寨曰地省等
  寨曰平魏曰白崖曰嘉州曰分州曰平硃曰寗溪
[233-31a]
  曰甕除曰麥穰曰甕包曰三陂曰控州曰南平曰
  獨山州曰木洞曰瓢洞曰窖洞曰九十九寨蠻曰
  楊友閬曰蒙楚曰公洞龍术曰黒土石曰洛賔洛
  咸曰益輪沿邊蠻曰割和寨曰王都谷浪寨曰王
  大寨曰只蛙寨曰黄平下寨曰密秀丹張曰林鍾
  拱幚曰西羅剖盆曰杉木筲曰各郎西曰孤把曰
  上桑直曰下桑直曰米坪
 思州軍民安撫司宋舊州元初改設安撫司至/元末改安為宣今從元志
[233-31b]
  臣/等謹按思州安撫所領曰婺川縣仍宋舊婺/宋作務
  鎮逺府曰楠木洞曰古州八萬洞曰偏橋中寨曰
  野雞坪曰亮寨曰沿河曰龍泉平宋夷州地/平亦作坪曰祐
  溪曰水特姜曰麻景洞曰思勒洞曰徳明洞曰秃
  羅曰浦口曰髙丹曰福州曰永州曰廼州曰鑾州
  曰程州曰三旺州曰地州曰忠州曰天州曰文州
  曰合鳯州曰芝山州曰安習州曰茒□等團曰荔
  枝曰安化上中下蠻曰商滴等洞曰洛卜寨曰麥
[233-32a]
  着土村曰衙廸洞曰契鋤洞曰臈惹洞曰勞巖洞
  曰驢遲洞曰來化州曰中古州樂墩洞曰上黒坪
  曰洪州泊李洞等曰張家洞曰徳勝寨偏橋四甲
  曰思印江宋卭水/縣地曰石千曰曉愛瀘洞赤溪曰卑
  帶大小田曰黄道溪曰省溪壩塲曰金容金逹宋/安
  夷縣/地曰臺篷若洞住溪曰洪安曰葛章葛商曰平
  頭着可通逹曰溶江芝子平曰楊溪公俄宋安夷/縣地
  曰大萬山蘓葛辨曰五寨銅人曰銅人大小江曰
[233-32b]
  烏羅龍平干曰西山大洞曰㑹溪施容曰感化州
  曰客團自徳勝寨以下史/皆以等處繫衘以上凡不稱等處者所
  領者狹故得專舉其名其各設長官則一也
 沿邊溪洞軍民宣慰司
  臣/等謹按元志至元二十八年播州楊漢英即寨
  因不化言洞民近因籍户懷疑竄匿乞降詔招集
  詔曰爰自前宋歸附五十餘年閲實户數乃有司
  當知之事諸郡皆然非獨爾播自今以往咸奠厥
[233-33a]
  居流移失所者招諭復業有司常加存恤毋致煩
  擾重困吾民遂以漢英為紹慶珍州南平等處沿
  邊宣慰使行播州軍民宣撫使考宋志大觀三年
  南平夷人楊文貴等獻其地建播州後廢屬南平
  軍嘉熙三年復置設安撫使是楊氏之歸附不止
  五十餘年元志特據嘉熙以後言之耳而宋播州
  條下略不及諸溪洞名者宋蓋不設長官故史氏
  無從稽考抑其時酋長雖來而未服者尚衆歟
[233-33b]
 播州軍民安撫司仍宋舊至元末改安為宣即/宣慰之兼官也已見前按
  臣/等謹按播州安撫所領曰黄平府曰平溪上塘
  羅駱家曰水車曰石粉羅家永安曰六洞柔逺曰
  錫樂平曰白泥曰南平縈江曰珍州思寧宋珍州/及樂源
  綏陽/縣地曰水烟曰秦洞涪洞曰洞天觀曰葛浪洞曰
  賽壩埡黎焦溪曰倒柞曰烏江曰舊州草堂曰水
  囤曰平伐月石曰沿河祐溪以上史皆以/等處繫衝曰小姑
  單張曰恭溪杏洞曰下壩曰寨章曰横坡曰平地
[233-34a]
  寨曰寨勞曰寨勇曰上塘曰寨垣曰㖗奔曰平莫
  曰林種密秀説見前思州
  又按以上據馬氏按古荆州地詳列元代河南江
  北四川江西湖廣四行省郡縣凡為路二十府六
  州七屬州十六縣九十七安撫司十一其溪洞所
  屬府州縣及各長官皆不在此數
  荆州南境
湖廣行中書省路十二府一州九安撫司一縣五十三
[233-34b]
 廣西兩江道宣慰司
 嶺南廣西道肅政亷訪司
 靜江路宋靜江府至元/十五年改為路領縣十 臨桂 興安 靈
  川 理定 義寧 修仁 荔浦 陽朔 永福
   古皆仍/宋舊
 南寧路宋邕州秦定/初更名升路領縣二 宣化 武縁皆仍/宋舊
 梧州路宋梧州至元十/六年升為路領縣一 蒼梧仍宋/舊
 潯州路宋潯州至元十/六年升為路領縣二 桂平 平南皆仍/宋舊
[233-35a]
 桞州路宋桞州至元十/六年升為路領縣三 桞城 馬平 洛
  容皆仍/宋舊
 慶逺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宋宜州後為慶逺/府至元十六年改
  為路大徳元年倂/南丹州置安撫司領縣五 宜山 忻城 天河
   思恩 河池皆仍/宋舊
 平樂府宋昭州大徳五/年更名升府領縣四 平樂 恭城 立
  山 龍平皆仍/宋舊
 鬰林州仍宋/舊領縣三 南流 興業 博白皆仍/宋舊
[233-35b]
 容州仍宋/舊領縣三 普寧 北流 陸川皆仍/宋舊
 象州仍宋/舊領縣三 陽壽 來賔 武仙皆仍/宋舊
 賔州仍宋/舊領縣三 領方 上林 遷江皆仍/宋舊
 横州仍宋/舊領縣二 寧浦 永淳皆仍/宋舊
 融州仍宋/舊領縣二 融水 懷逺皆仍/宋舊
 藤州仍宋/舊領縣二 鐔津 岑溪皆仍/宋舊
 賀州仍宋/舊領縣四 臨賀 富川 桂嶺皆仍/宋舊 懷
  集宋𨽻廣州至元/十五年來属
[233-36a]
 貴州仍宋舊大徳九年/以鬰林縣省入
 左江説見宋邕/州按語
 思明路宋覊縻思明州𨽻邕州/至元二十四年升為路
  臣/等謹按元志不領州縣王圻續考有上思州思
  明州上石西州下西石州宋只一石西/州不分上下思陵州遷
  隆州宋時/為寨禄州武黎縣江州羅白縣忠州定雲州
  陳䝉州合江州並𨽻思明路内定雲陳䝉合江三
  州及羅白一縣宋無之餘皆見宋邕州左江覊縻
[233-36b]
  之地今從附録又考明志合江州即峽江州與陳
  蒙並見前管番民總管條下此似複出説見下鎮
  安路
 太平路宋太平寨𨽻邕州至/元二十九年升為路
  臣/等謹按元志不領州縣王圻續考有左州鎮逺
  州龍州養利州龍英州宋時/為洞結倫州萬承州宋志/承作
  丞/思同州太平州宋時為寨既以名/路又析為州也思城州宋志/城作
  誠/全茗州都結州安平州茗盈州上懷恩州結安
[233-37a]
  州上下凍州宋只一凍州/不分上下羅陽縣永康縣陀陵縣
  崇善縣並𨽻太平路内鎮逺養利全茗都結茗盈
  上懐恩結安七州崇善一縣宋無之餘皆見宋邕
  州左江覊縻之地今從附録
 右江説見宋邕/州按語
 田州路宋覊縻田州𨽻/邕州元升為路
  臣/等謹按元志不領州縣王圻續考有思恩府宋/時
  為/州及果化向武奉議上隆歸徳都康等州富勞上
[233-37b]
  林二縣並𨽻田州路又有功饒懷徳婪鳯兼宋志/作鶼
  下隆武龍宋志/作籠歸朝歸辰等州羅波船帶唐興强
  山威徳永寧都陽古帶南海武林順陽革陽等縣
  内思恩功饒婪鳯兼武龍五州見宋邕州右江覊
  縻之地餘皆無之今亦從王圻附録
 來安路説見鎮/安路
  臣/等謹按元志不領州縣王圻續考有利州泗城
  州程縣上林長官司安隆長官司思城州並𨽻來
[233-38a]
  安路皆宋邕州覊縻之地又有羅博州俟州龍川
  州宋右/江縣安徳州歸仁州樂歸州宋右江有/歸樂州隆州順
  隆州唐興州昭假州訓州宋紹慶府覊縻/州内亦有訓州路城州
  内思城州已見太平路田州路已有上隆下隆此
  又有思城及隆州恐屬複出説見鎮安路
 鎮安路
  臣/等謹按以上五路元史皆不詳沿革今㕘宋志
  取其有可考者注明各路之下而來安鎮安之名
[233-38b]
  宋皆無之王圻續考及明一統志並云宋於鎮安
  洞建右江鎮安軍民宣撫司則宋邕州右江本有
  是洞而史失之也以鎮安例推并可知來安亦不
  出宋左右江覊縻之地他如州縣名之挂漏及互
  異重出之處宋元二史各有得失代逺蹟湮其無
  可取証者固不少矣
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
 海北海南道肅政亷訪司
[233-39a]
 欽州路宋欽州至元十五年置/安撫司十七年升為路領縣二 安逺 靈
  山皆仍/宋舊
 亷州路宋亷州至元十/七年升為路領縣二 合浦 石康皆仍/宋舊
  臣/等謹按以上按古荆州南境詳列元代湖廣行
  省郡縣凡為路十二府一州九安撫司一縣五十
  三兩江溪洞州縣不在此數

 河南 湖廣 四川 廣東 廣西 貴州
[233-39b]
河南布政使司屬州一縣一
 汝寧府府治在豫詳見豫州/其属州在荆者列後
  信陽州元信陽縣洪武/元年升為州領縣一 羅山仍元/舊
  臣/等謹按汝寧府領州二其光州一州及所屬縣
  詳前揚州
湖廣布政使司府十三州二屬州十三縣九十七
 武昌府元武昌路明/太祖改為府領縣七州一州領二縣 江夏
   武昌 嘉魚 蒲圻 咸寧 崇陽 通城皆/仍
[233-40a]
  元/舊
  興國州元興國路洪武九年降州/来属以州治永興縣省入領縣二 大冶
    通山皆仍/元舊
 漢陽府仍元/舊領縣二 漢陽 漢川皆仍/元舊
 黄州府元黄州路明/太祖改為府領縣六州一州領二縣 黄岡
   麻城 黄陂皆仍/元舊黄安嘉靖四十二年析黄岡/麻城黄陂三縣地置
  蘄水 羅田元並𨽻蘄州路洪/武十一年来属
  臣/等謹按黄州府領蘄州一州及所屬縣詳前揚
[233-40b]
  州
 承天府元安陸府嘉/靖十年更名領縣三州二州領二縣 鍾祥
  元長夀縣後廢/嘉靖十年改置京山仍元/舊潛江元𨽻中興路洪/武十年来属
  荆門州元𨽻河南行省洪武九年改為縣省長林/縣入焉属荆州府十三年復為州嘉靖十
   年來/屬領縣一 當陽仍元/舊
  沔陽州元沔陽府𨽻河南行省洪武九年降為州/以州治玉沙縣省入直𨽻布政司嘉靖十
   年來/屬領縣一 景陵仍元/舊
 德安府仍元/舊領縣四州一州領一縣 安陸 雲夢
[233-41a]
   應城 孝感皆仍/元舊
  臣/等謹按徳安府領隨州一州及所屬一縣詳豫
  州
 岳州府元岳州路明/太祖改為府領縣四州一州領三縣 巴陵
   臨湘 華容皆仍/元舊平江元平江州洪武/三年降為縣
  澧州元澧州路洪武九年降為州以/州治澧陽縣省入三十年来属領縣三 安
   鄉 石門皆仍/元舊慈利元慈利州洪武/二年降為縣
 荆州府即江陵元中興路/明太祖更名為府領縣六州二州領五縣
[233-41b]
  江陵 公安 石首 監利 松滋 枝江皆仍/元舊
  縣元舊有潛江/ 改𨽻承天府
  夷陵州元峽州路明太祖降為州九年/更名以州治夷陵縣省入来属領縣三
   長陽 宜都 逺安皆仍/元舊
  歸州元𨽻湖廣行省洪武九年廢州入秭/歸縣属夷陵州十三年復為州来属領縣二
   興山 巴東皆仍/元舊
 長沙府即潭州元天臨路洪/武五年更名為府領縣十一州一 長沙
   善化皆仍/元舊湘隂元湘隂州洪/武初降為縣湘潭元湘潭州洪/武三年降為
[233-42a]
  縣/瀏陽元瀏陽州洪武/二年降為縣醴陵元醴陵州洪武/二年降為縣寧郷
  仍元/舊益陽元益陽州洪/武初降為縣湘鄉元湘鄉州明/太祖降為縣元攸/州洪
  武三年/降為縣安化仍元舊𨽻元舊有衡/山縣改 衡州府
  茶陵州元𨽻湖南道明太祖降縣/来属成化十八年復為州
 常徳府宋常徳府元改為路/明太祖復改為府領縣四 武陵仍元/舊
  源元桃源州洪武/二年降為縣龍陽元龍陽州洪武/三年降為縣沅江元𨽻/龍陽
  州洪武三年/州廢來属
 衡州府元衡州路明/太祖改為府領縣六州一州領三縣 衡陽
[233-42b]
  仍元/舊衡山元𨽻天臨路/洪武間来属耒陽元耒陽州洪武/三年降縣来属常寧
  元常寜州洪武/三年降縣来属安仁 酃皆仍/元舊
  桂陽州元桂陽路洪武九年降為縣省/平陽縣入焉十三年升州来属領縣三
   臨武 藍山皆仍/元舊嘉禾崇禎十二年析桂陽/州及臨武縣地置
 永州府元永州路洪武/元年改為府領縣三州一州領四縣 零
  陵 祁陽 東安皆仍/元舊
  道州元道州路洪武九年降州/来属以州治營道縣省入領縣四 寧逺
   江華 永明皆仍/元舊新田崇禎十二年/析寧逺地置
[233-43a]
 寳慶府宋寳慶府元改為路/洪武元年復為府領縣三州一州領一縣
   邵陽 新化皆仍/元舊城歩𢎞治十七年析武岡/州及綏寜縣地置
  武岡州元武岡路洪武九年降州/来属以州治武岡縣省入領縣一 新寧
   仍元舊改元舊有/綏寕縣 𨽻青州
 辰州府元辰州路明/太祖改為府領縣四州一州領二縣 沅陵
   盧溪 辰溪 漵浦皆仍/元舊
  沅州元沅州路洪武九年降州/来属以州治盧陽縣省入領縣二 黔陽
   麻陽皆仍/元舊
[233-43b]
 郴州元郴州路洪武九年降為/州以州治郴陽縣省入領縣五 永興 宜
  章 興寧 桂陽 桂東皆仍/元舊
 靖州元靖州路洪武中降為/州以州治永寕縣省入領縣四 㑹同 通道
  皆仍/元舊綏寧元𨽻武岡路洪/武三年来属天柱萬厯二十五年升/天柱千户所為縣
  又析綏寜㑹同/二縣地益之
湖廣都指揮使司
 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元施州洪武十四年分置衛/尋廢州入衛以州属建始縣
  改𨽻䕫/州府領所一宣撫司四安撫司九長官司十三
[233-44a]
  蠻夷官司五
  大田軍民千户所洪武二十三年以散毛/宣撫司之大水田置
  施南宣撫司元施南道宣慰/司永樂四年改領安撫司五 東鄉
    五路領長官司三揺把峒上愛茶峒下/愛茶峒蠻夷官司二鎮逺隆奉忠路
   領長官司/一劍南忠孝 金峒領蠻夷官/司一西坪中峒
  㪚毛宣撫司元散毛洞後為㪚毛/宣撫司永樂四年改領安撫司二
   龍潭 大旺領蠻夷官司/二東流臘壁
  忠建宣撫司元忠建軍民都元/帥府洪武六年改領安撫司二 忠
[233-44b]
   峒 高羅領長官司/一思南
  容美宣撫司元容美等處宣慰司𨽻四川行省後/廢永樂四年復置領長官司五盤順
   椒山瑪瑙五峯石寶石/梁下峒水盡源通塔平
  木册長官司元木冊安撫司洪武四/年廢永樂四年復置
  鎮南長官司元宣化鎮南五路軍/民府永樂五年改置
  唐崖長官司元唐崖軍民千户/所永樂四年改置
 永順軍民宣慰司元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後改/宣撫司洪武六年升為宣慰
  領州三長官司六
[233-45a]
  南渭州元𨽻新添葛蠻安撫司後/廢洪武二年復置來属
  施溶州元㑹溪施溶等處長官司𨽻思州/安撫司後廢洪武二年復置来属
  上溪州宋覊縻州元廢洪/武二年復置来属
  臈惹洞長官司 麥着黄洞長官司 驢遲洞長
  官司 施溶溪長官司四司元𨽻思州安撫/司洪武三年来属白崖
  洞長官司元𨽻新添葛蠻安撫/司洪武三年来属田家洞長官司洪/武
  三年/置
 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元保靖州𨽻新添葛蠻安撫/司明太祖置安撫司洪武六
[233-45b]
  年升為/宣慰領長官司二 五寨長官司仍元/舊筸子坪
  長官司永樂三/年置
  臣/等謹按元永順安撫司所屬大半為梁州地故
  盡類列彼部至明改永順為宣慰司而以南渭州
  白崖洞為屬其地在辰沅二州之間自應載入荆
  州
四川布政使司府一屬州一縣四長官司二
 遵義軍民府元播州安撫司属湖/廣行省萬厯中改置領縣二州一州領
[233-46a]
  二縣 遵義唐舊縣宋省入播州/元因之萬厯中復置桐梓唐夜郎縣/属珍州後
  廢元為珍州地/萬厯中改置
  直安州元珍州思寜長官/司萬厯中改置領縣二 綏陽宋舊縣/元廢入
   珍州萬厯/中復置仁懷宋舊縣後廢為播/州地萬厯中復置
  臣/等謹按元播州安撫司所屬諸地明萬厯中播
  酋楊應隆叛討平之以其地𨽻遵義平越二府凡
  沿革可考者各注本府縣長官司下餘俱省廢不
  詳
[233-46b]
 平茶洞長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長官司𨽻思州/安撫司洪武中改置直𨽻布政司
 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改置/同前
廣東布政使司屬州一縣二
 廣州府府治在揚州南境詳見/揚州其属州在荆列後
  連州仍元舊洪武二年/省桂陽州入焉領縣二 陽山元𨽻桂陽/州洪武二
   年廢州/来属連山元連州治洪武二年州廢/属韶州府十四年来属
  臣/等謹按以上據馬氏按古荆州地詳列明代河
  南湖廣四川廣東四道郡縣凡得府十四州二指
[233-47a]
  揮司一所一屬州十九宣撫司四安撫司九縣一
  百有四長官司二十三蠻夷官司不入此數
  荆州南境
貴州布政使司元時為州治𨽻湖廣行省洪武十五年/改置都指揮使司治貴州宣慰司永樂
 十一年置貴州等處承宣布/政使司與都指揮司同治領府十宣慰司一屬州
 九衛十二縣十七長官司七十六所十三
 貴陽軍民府元順元路安撫司治地洪武中改貴州/宣慰司成化十二年分置程番府與宣
  慰司同治隆慶中更名貴陽/萬厯二十九年升為軍民府領縣二州三長官司
[233-47b]
  十六 新貴本貴竹長官司洪武五年/置萬厯十四年改為縣貴定萬厯/三十
  六年析新/貴地置
  開州崇禎四年以副宣/慰洪邊舊地置
  廣順州元金竹府𨽻管番民總管/萬厯十四年更名置州
  定番州元程番武勝軍安撫司洪武五年廢成化/十二年置程番府後移治於布政司城萬
   厯十四年於故/地更名置州領長官司十六 程番長官司
   洪武五/年置小程番長官司元小程番蠻夷長官司/𨽻管番民總管洪武五
   年改/置上馬橋長官司元上馬縣洪/武五年改置盧番長官司
[233-48a]
   元盧畨靜海軍安撫司洪武五年/改置省盧畨蠻夷軍民長官入焉韋番長官司
   元韋番蠻/夷長官方番長官司元方畨河中/府安撫司洪番長官
   司元洪番永盛/軍安撫司卧龍番長官司元卧龍畨南/寧安撫司
   龍番長官司元小龍番靜/蠻軍安撫司大龍番長官司元大/龍番
   應天府/安撫司金石番長官司元金石番太/平軍安撫司羅番長官
   司元羅番遏蠻/軍安撫司盧山長官司元盧山等處蠻夷/軍民長官𨽻管番
   民總/管木𤓰長官司元羅頼州後為木𤓰犵狫蠻/夷軍民長官以上皆洪武五
   年改/置麻响長官司 大華長官司皆洪武/七年置
[233-48b]
 貴州宣慰使司説見貴/陽府領長官司七 水東長官司
  元水東寨/蠻夷長官中曺長官司元中曺百納等處長/官𨽻管番民總管龍里
  長官司元龍里寨長官/𨽻管番民總管底寨長官司元底寨等/處長官
  西蠻夷長官司元乖西軍民府/𨽻管番民總管養龍坑長官司元/養
  龍坑宿徵等處長官以/上皆洪武五年改置白納長官司元茶山白納/等處長官洪
  武中省入中曺/永樂四年改置
  臣/等謹按乖西長官司明志謂本元乖西軍民府
  改置而一統志謂乖西軍民府至元改為開州此
[233-49a]
  蓋元雍真乖西葛蠻等處所改未詳孰是至上馬
  橋長官司則並謂本上馬縣改置考元志定逺府
  有上橋縣無上馬縣大抵本一地而随呼互異也
 都匀元志匀/作雲元都雲軍民府𨽻管番民總管洪武/十九年置安撫司二十三年改為衛
  𢎞治七年置都/匀府於衛城領長官司四州二州領一縣四長
  官司 都匀長官司元上都雲等處軍民長/官司洪武十六年改邦水
  長官司元中都雲版水等處軍民長官司/𨽻管番民總管洪武十六年改平浪長
  官司 平洲六洞長官司皆元都雲地洪/武十六年置
[233-49b]
  麻哈州元犵狫寨長官司𨽻新添葛蠻安撫司洪/武中改名麻哈𨽻平越衛𢎞治七年升州
   来/属領長官司二 樂平長官司 平定長官司
   並元犵狫寨地/洪武中析置
  獨山州元𨽻新添葛蠻安撫司洪武十六年改為/九名九姓獨山州長官司𨽻都匀衛𢎞治
   七年升/州来属領縣一長官司二 清平元麻峽縣地/属定逺府洪
   武中置清平衛𢎞/治七年改縣来属合江州陳䝉爛土長官司元/峽
   江州及陳䝉二長官司俱𨽻管番民總管洪/武十六年改置𨽻都匀衛𢎞治七年来属
   寧長官司洪武二十三年/析都匀地置
[233-50a]
 平越軍民府元平月長官司𨽻管番民總管洪武十/五年置平越衛萬厯二十九年置府於
  衛城以播/州地益之領衛二州一州領三縣二長官司 清
  平衛説見前清/平縣注興隆衛元黄平府地洪武/二十二年析置
  黄平州元黄平府𨽻播州安撫司洪武七年改為/黄平安撫司萬厯二十九年降州来属
   領縣三長官司二 餘慶元白泥等處長官司/𨽻播州軍民安撫司
   至正末改為餘慶州萬/厯二十九年降縣来属甕安元黄平府地洪武/中析置甕水安撫
   司萬厯二十九年降為縣/併元舊州草堂地入焉湄潭元播州地萬厯/二十九年析置
   凱里長官司嘉靖八年分/播州地置楊義長官司洪武/初置
[233-50b]
 黎平府元上黎平長官司𨽻新添葛蠻安撫司永樂/十一年改置黎平新化二府宣德十年以新
  化省入/黎平領縣一長官司十三 永從元福禄永從/長官司正統
  六年改/為縣潭溪長官司元潭溪長官司永樂/十二年省貴州來属八舟長
  官司元八舟長官司洪武/五年廢永樂初復置洪舟泊里長官司元洪/舟泊
  里長官司𨽻思州/安撫洪武初来屬曹滴洞長官司元曹滴等洞長/官司洪武中廢
  永樂初/復置古州長官司元古州八萬洞長官司𨽻/思州安撫洪武三年来属西
  山陽洞長官司元西山大洞等處長官司𨽻思/州安撫洪武三年改置来属
  化長官司元新化長官司洪武/中廢永樂初復置湖耳長官司元湖/耳洞
[233-51a]
  長官司洪武中/廢永樂初復置亮寨長官司元亮寨長官司𨽻思/州安撫永樂中来属
  歐陽長官司元歐陽寨長官司洪/武中廢永樂初復置中林驗洞長官
  司洪武/初置赤溪湳洞長官司元楠木洞長官司/洪武中改置来属龍里
  長官司元龍里等寨長官司𨽻管/番民總管洪武中来属
 思南府元思州軍民安撫司洪武中析置/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一年改為府領縣三長
  官司三 安化本元水特姜長官司萬/厯三十三年更名為縣婺川仍元/舊
  印江元思印江等處長官/司𢎞治七年改為縣蠻夷長官司洪武十年/分水特姜
  地/置沿河祐溪長官司元沿河祐溪二長官/司洪武七年合置朗溪長
[233-51b]
  官司元朗溪洞長官司/洪武七年改置
 思州府元思州軍民安撫司洪武中析置/思州宣慰司永樂十一年改為府領長官司
  四 都坪峩異溪蠻夷長官司元臺蓬若洞住溪/長官司洪武六年
  改/置都素蠻夷長官司元思州地永/樂十二年置施溪長官司元/施
  溪漾頭長官司𨽻順元/安撫司洪武初改置黄溪道長官司仍元/舊
 鎮逺府元𨽻思州安撫司洪武中降為州永樂/十一年復為府正統三年省州入府領縣
  二長官司三 鎮逺元金容金逹及楊溪公俄二/長官司洪武中改為鎮逺金
  容金逺蠻夷長官司/𢎞治七年改倂為縣施秉元施秉前江等處長官/司正統九年改為縣
[233-52a]
  偏橋長官司元偏橋中寨長官/司洪武五年改置卭水十五洞蠻夷
  長官司元定安縣後改卭/水洪武五年改置臻剖六洞横坡等處長
  官司元溱洞涪洞長官司𨽻播/州安撫司洪武中改置
 銅仁府元銅人大小江等處長官司𨽻思州安撫司/洪武初改為銅仁長官司永樂十二年升為
  府/領縣一長官司五 銅仁本銅仁長官司𨽻思/州安撫永樂置府時
  来属萬厯二十/六年改為縣省溪長官司元省溪壩場等處長/官司𨽻思州安撫洪
  武初改置永樂/置府時来属提溪長官司元提溪等處長官司/𨽻思州安撫洪武初
  改置永樂置/府時来属大萬山長官司元大萬山蘇葛辦長/官司𨽻思州安撫洪
[233-52b]
  武初改置永樂/置府時来属烏羅長官司元烏羅龍干長官司/𨽻思州安撫洪武初
  改置永樂置/府時来属平頭著可長官司元平頭着可通逹/等處長官司𨽻思
  州安撫洪武七年改/置永樂置府時来属
 石阡府元石阡等處長官司𨽻思州/安撫司永樂十一年升為府領縣一長官司
  三 石阡長官司元石千等處長官司洪武/初改置永樂中立為府治龍泉
  元龍泉坪長官司𨽻思州安撫永樂/十二年来属萬厯二十九年改為縣苗民長官司
  洪武七/年置葛彰葛商長官司元𨽻思州安撫永/樂十二年来属
 龍里衛軍民指揮使司元平伐蠻夷長官𨽻新添葛/蠻安撫司洪武二十三年改
[233-53a]
   置衛二十九年/升軍民指揮使領長官司一 太平伐長官司元/平
   伐月石等處長官𨽻播州/安撫司洪武十九年改置
 新添衛軍民指揮使司元新添葛蠻安撫司後廢洪/武中置衛後升軍民指揮使
   領長官司五 新添長官司洪武四/年置小平伐長官
  司元葛蠻雍真等處長官司𨽻/順元路洪武十五年改置把平寨長官司洪/武
  十五/年置丹平長官司元𨽻廣西南丹州後/廢洪武三十年改置丹行長官
  司元𨽻廣西南寜州後/廢洪武三十年改置
  臣/等謹按把平寨王圻續考及明統志並云元置
[233-53b]
  𨽻順元路考元志順元路有龍平寨無把平寨龍
  把偏傍相近或傳冩之訛也
 安南衛元普安路地洪武十五年置衛二/十三年定今名改𨽻貴州都司
 威清衛洪武二十/三年置
 平壩衛元金竹府地洪/武二十三年置
 畢節衛洪武十/六年置領千户所一 守禦七星闗後千户所洪武二十/一年置
 赤水衛洪武二十一年/析畢節地置領千户所四 摩尼千户所 曰撤千户所
  皆洪武二/十二年置阿落密千户所 前千户所皆洪武二/十七年置
[233-54a]
 普市守禦千户所洪武二十三年析永寜地置後/升凱里安撫司𨽻貴州都司
 敷勇衛元落邦札佐蠻夷長官𨽻順元路洪武/中改劄佐長官司崇禎三年更名為衛領千
  戸所四 於㐮守禦千户所元青山逺地長官𨽻/順元路崇禎三年改
  置/息烽守禦千户所崇禎三/年置濯靈守禦千户所
  修文守禦千户所二所皆宣慰司水西/治地崇禎三年析置
 鎮西衛崇禎三年以/水西地置領千户所四 威武守禦千戸所
   赫聲守禦千戸所 柔逺守禦千户所 定逺
  守禦千户所四所皆水西地/與衛同時置
[233-54b]
  臣/等謹按元溪洞諸番長官經明代先後省併不
  能悉詳其可考者如貴陽府及貴州宣慰司所治
  大率皆八番順元及管番民總管治地都匀平越
  與播州土壌相錯黎平以下六府則皆元思州安
  撫所屬地也龍里等十衛亦元順元路及新添葛
  蠻安撫舊地居多地本在荆州徼外因元代領於湖
  廣行省諸番亦尚在覊縻之數祗從附録故從馬
  氏以思播入荆州之例牽連而書不更别為徼外
[233-55a]
  至明立貴州布政使以統之即其地特設大員列
  置郡邑漸就整齊如内地矣則不可不實著其處
  入於荆州南境而改附録為正書亦體例應爾也
 安順軍民府元普定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十六年/置安順州為属十八年府廢以州𨽻普
  定衛萬厯三十/年升軍民府領長官司二州三州領四長官司
   寧谷寨長官司 西堡長官司皆洪武十/九年置
  鎮寧州仍元/舊領長官司二 十二營長官司 康
   佐長官司皆洪武十/九年置
[233-55b]
  永寧州仍元/舊領長官司二 慕役長官司 頂營
   長官司皆洪武十/九年置
  普安州元普安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永樂中/降為州𨽻普定衛萬厯中徙治衛城
  臣/等謹按元普定普安二路在荆梁二州徼外元
  𨽻雲南行省故編入梁州明以安順府及所屬三
  州改𨽻貴州自應從其所𨽻類列於此又貴州省
  志明有普定普安二衛明志不載但附見府州注
  中今姑從附見原文可也
[233-56a]
廣東布政使司府一屬州一縣二
 廉州府元亷州路洪武/元年改為府領縣一州一州領一縣 合
  浦仍元舊成化八年/以石康縣省入
  欽州元欽州路洪武七年降為州以州治安逺/縣省入九年降縣來属十四年復為州
   縣一 靈山仍元/舊
廣西布政使司府十一州九屬州三十九縣五十長官
 司四
 桂林府元靜江路洪武元年/改為府五年更名領縣四州二州領三縣
[233-56b]
   臨桂 興安 靈州 陽朔皆仍元舊省元舊/有理定縣 入永
  福縣修仁荔浦二縣改𨽻平樂府古縣/改置永寧州以永福義寧二縣來属
  全州元全州路洪武九年降為州以州/治清湘縣省入二十七年來属領縣一
   灌陽仍元/舊
  臣/等謹按全州本在荆州境内以明改𨽻本府故
  類登於此
  永寧州元古縣洪武十四年更名/古田隆慶五年再改升州領縣二 永福
    義寧二縣初𨽻府隆/慶五年來屬
[233-57a]
  平樂府仍元/舊領縣七州一 平樂 恭城皆仍/元舊富川
   元𨽻賀州洪/武十年來属元賀州直𨽻廣西兩江道洪武初/州治臨賀縣省入十年降縣來属
   荔浦 修仁二縣元𨽻靜江路/𢎞治四年來属昭平元龍平縣洪/武十八年省
  入平樂縣萬厯四年更名復置又析富川賀縣地益之州元/舊有立山縣改置永安州又賀州有懷 集縣改𨽻梧 府
   永安州元立山縣洪武十八年廢/成化十三年更名升州
  梧州府元梧州路洪武/元年改為府領縣五州一州領四縣 蒼
   梧仍元/舊元藤州直𨽻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以/州治鏱津縣省入來属十年降為縣
   容元容州直𨽻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來/属十年降為縣以州治普寕縣省入岑溪元/𨽻
[233-57b]
  藤州洪武/十年來属懷集元𨽻賀州洪武十年來属元容州舊/有北流陸川 二縣改𨽻鬰林州
  欝林州元直𨽻廣西兩江道洪武二/年來属以州治南流縣省入領縣四 博
   白仍元/舊北流 陸川二縣元𨽻容州/洪武十年來属興業仍元/舊
 潯州府元潯州路洪武/元年改為府領縣三 桂平 平南皆仍/元舊
   貴元貴州直𨽻廣西兩江/道洪武二年降縣來属
 桞州府元桞州路洪武/元年改為府領縣七州二州領三縣 馬
  平 洛容 桞城皆仍/元舊羅城宋舊縣後省入融水/𨽻融州洪武二年復
  置十年/來属懷逺元𨽻融州洪武/十三年來属元𨽻融州直𨽻廣/西兩江道洪武二
[233-58a]
  年以州治融水縣省/入來属十年降為縣來賔元𨽻象州洪/武十年來属
  象州元直𨽻廣西兩江道洪武二/年來属以州治陽夀縣省入領縣一 武宣
   元武仙縣宣德/六年改仙為宣
  賓州元直𨽻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/以州治領方縣省入十年來属領縣二 遷
   江 上林皆仍/元舊
 慶逺府元慶逺南丹軍民安撫/司洪武三年改為府領縣三長官司三州
  四州領二縣 宜山 天河 忻城皆仍/元舊
  永順長官司 永定長官司二司皆𢎞治五/年析宜山地置永安
[233-58b]
  長官司𢎞治九年析/天河地置
  河池州元河池縣𢎞治/十七年升為州領縣二 思恩元𨽻慶逺/南丹安撫
   司洪武三年𨽻府/正徳元年來属荔波洪武十七年析思恩地/置𨽻府正徳元年來属
  臣/等謹按王圻續考宋置荔波州元仍之明析置
  縣考宋元志俱無荔波之名應從明志自洪武始
  南丹州元併入慶逺置安撫/司洪武七年復為州
  東蘭州宋𨽻縻蘭州後廢洪武十二年置/東蘭州省安習忠文三州入焉
  臣/等謹按王圻續考元改蘭州為東蘭州明仍之
[233-59a]
  考元志不載而明志註云以西蘭州省入則是明
  以前亦有東蘭州今從明志自洪武始
  那地州元地州𨽻思州安撫司洪/武元年倂那州改置來属
  臣/等謹按王圻續考元有那地二州至明合為一
  州考元志有地州無那州當是元志失載
 南寧府即宋邕州元為南寧/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二州七州領一縣
   宣化仍元/舊隆安嘉靖十二年析宣化地置府/元舊有武縁縣改𨽻思恩
  横州元直𨽻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以州治寧/浦縣省入十年降縣來属十三年復為州
[233-59b]
   縣一 永淳仍元/舊
  新寧州隆慶六年以宣/化之定禄洞置
  上思州元𨽻思明路𢎞/治十八年來属
  歸徳州元𨽻田州路𢎞/治十八年來属
  果化州元𨽻田州路嘉/靖九年來属
  忠州元𨽻思明路萬/厯三年來属
  下雷州本下雷峒置洪武初𨽻鎮安府州/嘉靖中來属萬厯十八年升為
 思恩軍民府元思恩州𨽻田州/路正統中升為府領縣二州二 上林
[233-60a]
  元𨽻田州路嘉/靖七年來屬武縁元𨽻南寕路萬/厯五年來属
  奉議州元𨽻田州路嘉/靖六年來属
  臣/等謹按明志奉議州元直𨽻廣西兩江道王圻
  續考以為𨽻田州路考田州路所屬尚有果化向
  武歸德都康等州皆元志所不載以類相推應從
  王圻
  上映州
  臣/等謹按土夷考宋皇祐後廢上映州為峒故元
[233-60b]
  志及王圻續考俱不載然明志稱為元𨽻鎮安路
  萬厯三十二年來屬則元時既已復矣而元志鎮
  安路下並無屬州可知為史氏之失也
 太平府元太平路洪武/二年改為府領縣三州十七 崇善 陀
  陵 羅陽皆仍/元舊
  左州仍元/舊
  養利州仍元/舊
  永康州元永康縣萬厯二十八年/升為州省思同州入焉
[233-61a]
  上石西州元𨽻思明路萬厯/三十八年來属
  太平州
  思城州
  安平州
  萬承州
  全茗州
  鎮逺州
  茗盈州
[233-61b]
  龍英州
  結安州
  結倫州
  都結州
  上下凍州以上十二州/皆仍元舊
  思明州元𨽻思明路萬/厯十六年來属
 思明府元思明路洪武/二年改為府領州三
  下石西州仍元/舊
[233-62a]
  西平州仍元舊宋覊縻州/宣徳元年與安南
  臣/等謹按西平州本宋邕州覊縻州元志及王圻
  續考俱不載今從明志増
  禄州仍元舊宣徳/元年與安南
 鎮安府元鎮安路洪武/二年改為府
 田州元田州路洪武二年改為府後以來安府及上司/隆恩城二州省入嘉靖七年降為州直𨽻布政
  臣/等謹按明志𢎞治五年廢恩城州而元志祗有
  思城無恩城豈後人訛思為恩實一地耶然王圻
[233-62b]
  續考於元太平來安兩路條下並有思城州明太
  平府所屬亦有思城州已見前文則或元實有思
  恩二州而明廢恩城存思城亦未可知據此則又
  訛恩為思王氏誤也
 歸順州元𨽻鎮安路洪武初廢為洞𢎞治九年/復置属鎮安府嘉靖初直𨽻布政司
  臣/等謹按此注據明志原文而元鎮安路並無屬
  州元史之失與前上映州正同
 泗城州元𨽻田州路洪武九年直𨽻布/政司嘉靖二年以利州省入
[233-63a]
 向武州元𨽻田州路洪武二十八年廢建文二年復/置直𨽻布政司後以富勞武林二縣省入
 都康州元𨽻田州路洪武中為夷獠所/據建文元年復置直𨽻布政司
 龍州元𨽻太平路後升為萬户府以上下凍州/為属洪武二年仍為州九年直𨽻布政司
 江州元𨽻思明路洪武二/十年直𨽻布政司領縣一 羅白仍元/舊
 思陵州元𨽻思明路洪武二/十一年直𨽻布政司
 憑祥州洪武十八年本溪洞置鎮永樂二年升/為縣成化十八年升州直𨽻布政司
 安隆長官司洪武三十五年以泗城州/之安隆寨置直𨽻布政司
  臣/等謹按王圻續考有上林長官司永樂七年本
[233-63b]
  泗城州之上林洞置萬厯中廢故明志不載又元
  來安路本有上林安隆二長官司而明廢來安入
  田州則二司當亦於是時廢為洞寨後雖復而萬
  厯中又有偏廢也
  又按以上按古荆州南境詳列明代貴州廣東西
  三道郡縣凡為府二十二宣慰司一州九屬州五
  十九縣六十九衛十二所十三長官司八十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