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1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一
象緯考
兩儀
明史天文志曰楚詞言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渾天家言
天包地如卵裹黄則天有九重地為渾圓古人已言之
矣西洋之說不背於古而有驗於天其言九重天也曰
最上為宗動天無星辰每日帶各重天自東而西左旋
[211-1b]
一周次列宿天次填星天次嵗星天次熒惑天次太陽
天次金星天次水星天最下太隂天自恒星天以下八
重天皆隨宗動天左旋然各天皆有右旋之度自西而
東與蟻行磨上之喻相符其右旋之度雖與古有増減
然無大異惟恒星之行即古歳差之度古謂恒星千古
不移而黄道之節氣每歳西退彼則謂黄道終古不動
而恒星每歳東行由今考之恒星實有動移其說不謬
至於分周天為三百六十度命日為九十六刻使每時
[211-2a]
得八刻無竒零以之布算製器甚便也其言地圓也曰
地居天中其體渾圓與天度相應中國當赤道之北故
北極常現南極常隠南行二百五十里則北極低一度
北行二百五十里則北極髙一度東西亦然亦二百五/十里差一
度/也以周天度計之知地之全周為九萬里也以周徑宻
率求之得地之全徑為二萬八千六百四十七里又九
分里之八也又以南北緯度定天下之縱凡北極出地
之度同則四時寒暑靡不同若南極出地之度與北極
[211-2b]
出地之度同則其晝夜永短靡不同惟時令相反此之
春彼為秋此之夏彼為冬耳以東西經度定天下之衡
兩地經度相去三十度則時刻差一辰若相距一百八
十度則晝夜相反焉
臣/等謹按馬端臨象緯考先恒星後七曜不及兩
儀夫日月五星皆麗乎天交食凌犯之視差皆因
乎地則兩儀固象緯之所從出也故從明天文志
録於首其曰宗動天帶各重天左旋每日一周自
[211-3a]
東而西者乃以赤極為樞宗動天循赤道左旋以/南北極為樞因黄道亦
各有南北極故别名/曰赤極亦曰赤道極距赤極九十度而横絡天中
者赤道也其曰恒星以下八重天各有右旋之度
自西而東者乃以黄極為樞恒星以下八重天循/黄道右旋不以宗動
天之南北極為樞而亦自有其/南北極故名黄極亦曰黄道極距黄極九十度而
為太陽所由行月五星皆出入於此者黄道也其
曰恒星之行即古歳差之度者古法皆謂恒星不
動而黄道西移西法則謂黄道不動而恒星東行
[211-3b]
盖黄道與赤道斜交惟冬夏至二線黄赤同經春
秋分二㸃黄赤同緯其餘經緯錯綜在在皆不等
假使恒星不動而黄道西移則恒星之黄道經緯
度宜每歳不同而赤道經緯度宜終古不變今測
恒星之黄道經度歳差有常而緯度不變赤道經
度則歲差各異而緯度尤殊自夏至至冬至半周
天黄道自北而南者赤緯亦漸差而南自冬至至
夏至半周天黄道自南而北者赤緯亦漸差而北
[211-4a]
觀之唐志所測各宿去極度數自鬼至斗十四宿
夏至至冬/至十四宿率比舊多唐測鬼宿與舊同餘宿皆/比舊多是亦漸差而南自
牛至井十四宿冬至至夏/至十四宿率比舊少唐測危宿與/舊同女宿比
舊多一度餘宿皆比/舊少是亦漸差而北今之所測適與符合以是知
恒星果隨黄道東行而非黄道之西移也至於地
圓之說南行二百五十里而北極低一度北行二
百五十里而北極髙一度者乃以古八寸之尺而
言若以今十寸之尺而論則二百里而差一度地
[211-4b]
全周三百六十度為七萬二千里全徑為二萬二
千九百一十八里又十分里之三半徑為一萬一
千四百五十九里又二十分里之三以圓三徑一
約略計之則地之全徑為二萬四千里半徑為一
萬二千里也又曰東西亦二百五十里而差一度
者乃以赤道下地之大徑而言若赤道南北則其
度漸狹至南北極之下則三百六十度止一轉丸
而已若夫天度則不可以里數論盖凡圜皆三百
[211-5a]
六十度在地靣一度為二百里在天則距地愈逺
而其度愈濶月天最卑距地最近者為地半徑五
十倍有餘則一度已為一萬餘里馬端臨考引帝
王世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周天一百七萬
九百一十三里其亦不足據矣
七政
明史天文志曰日月五星各有一重天其天皆不與地
同心故其距地有髙卑之不同其最髙最卑之數皆以
[211-5b]
地半徑凖之太陽最髙距地為地半徑者一千一百八
十二最卑一千一百零二太隂最髙五十八最卑五十
二填星最髙一萬二千九百三十二最卑九千一百七
十五歳星最髙六千一百九十最卑五千九百一十九
熒惑最髙二千九百九十八最卑二百二十二太白最
髙一千九百八十五最卑三百辰星最髙一千六百五
十九最卑六百二十五若欲得七政去地之里數則以
地半徑一萬四千三百二十四里通之又謂填星形如
[211-6a]
𤓰兩側有兩小星如耳嵗星四周有四小星遶行甚疾太白
光有盈缺如月之弦望用窺逺鏡視之皆可悉睹也
臣/等謹按七曜之行度占驗馬端臨考已詳之矣
古今所同兹不復述至各天髙卑距地之逺近創
自西法新書而實為九重之確據日月之大小闇
虛之濶狹皆可按數而稽其説一為不同心天一
為小輪法雖殊而理則一也具詳/新法馬端臨考載張
衡靈憲曰日月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
[211-6b]
廣二百四十二分之一今以日月距地推之日徑
為地徑百分之五百零七月徑為地徑百分之二
十七然日距地逺月距地近故視之皆為半度則
所謂日月徑當天周七百三十餘分之一者近是
而謂地度二百餘分之一者為非又載沈括筆談
曰或問予以日月之形如丸耶如扇也若如丸則
其相遇豈不相礙乎予對曰日月之形如丸日月
氣也有形而無質故相值而無礙今以日月距地
[211-7a]
考之月距地為地半徑五十餘倍日距地為地半
徑一千一百餘倍則月在日下尚有地半徑一千
餘倍故日食視之相值而不相礙耳若曰日月氣
也故無礙假使日月同髙則雖氣亦豈即無礙乎
是不可不熟思也
恒星天漢附/
明史天文志曰崇禎初禮部尚書徐光啟督修厯法上
見界總星圖以為囘囘立成所載有黄道經緯度者止
[211-7b]
二百七十八星其繪圖者止十七座九十四星並無赤
道經緯今皆崇禎元年所測黄赤二道經緯度畢具後
又上赤道兩總星圖其說謂常現常隠之界隨北極髙
下而殊圖不能限且天度近極則漸狹而見界圖從赤
道以南其度反寛所繪星座不合仰觀因從赤道中剖
渾天為二一以北極為心一以南極為心從心至周皆
九十度合之得一百八十度者赤道緯度也周分三百
六十度者赤道經度也乃依各星之經緯㸃之逺近位
[211-8a]
置形勢皆合天象至於恒星循黄道右旋惟黄道緯度
無古今之異而赤道經緯則嵗嵗不同然亦有黄赤俱
差甚至前後易次者如觜宿距星唐測在參前三度元
測在參前五分今測已侵入參宿故舊法先觜後參今
不得不先參後觜不可强也又有古多今少古有今無
者如紫㣲垣中六甲六星今止有一華盖十六星今止
有四傳舍九星今五天厨六星今五天牢六星今二又
如天理四勢五帝内座天柱天牀大贊府大理女御内
[211-8b]
厨皆全無也天市垣之市樓六星今二太㣲垣之常陳
七星今三郎位十五星今十長垣四星今二五諸侯五
星全無也角宿中之庫樓十星今八亢宿中之折威七
星今無氐宿中之亢池六星今四帝席三星今無尾宿
中天龜五星今四斗宿中之鼈十四星今十三天籥農
丈人俱無牛宿中之羅堰三星今二天田九星俱無女
宿中之趙周秦代各二星今各一扶匡七星今四離珠
五星今無虛宿中之司危司禄各二星今各一敗臼四
[211-9a]
星今二離瑜三星今二天壘城十三星今五危宿中之
人五星今三杵三星今一臼四星今三車府七星今五
天鈎九星今六天錢十星今四盖屋二星今一室宿中
之羽林軍四十五星今二十六螣蛇二十二星今十五
八魁九星今無壁宿中之天廐十星今三奎宿中之天
溷七星今四畢宿中之天節八星今七咸池三星今無
觜宿中之座旗九星今五井宿中之軍井十三星今五
鬼宿中之外厨六星今五張宿中之天廟十四星今無
[211-9b]
翼宿中之東甌五星今無軫宿中之青邱七星今三其
軍門土司空器府俱無也又有古無今有者筞星旁有
客星萬厯元年新出先大今小南極諸星古所未有近
年浮海之人至赤道以南徃徃見之因測其經緯度其
餘増入之星甚多並詳恒星表其論雲漢起尾宿分兩
𣲖一經天江南海市樓過宗人宗星渉天津至螣蛇一
由箕斗天弁河鼔左右旗渉天津至車府而㑹於螣蛇
過造父直趨附路閣道大陵天船漸下而南行厯五車
[211-10a]
天闗司恠水府傍東井入四瀆過闕邱弧矢天狗之墟
抵天社海石之南踰南船帶海山貫十字架宻蜂傍馬
腹經南門絡三角龜杵而屬於尾宿是為帶天一周以
理推之隠界自應有雲漢其所見當不誣又謂雲漢為
無數小星大陵鬼宿中積尸亦然考天官書言星漢皆
金之散氣則星漢本同類得此可以相證又言昴宿有
三十六星皆得之於窺逺鏡者凡測而入表之星共一
千三百十七㣲細無名者不與其大小分為六等内一
[211-10b]
等十六星二等六十七星三等二百零七星四等五百
零三星五等三百三十八星六等二百一十六星悉具
黄赤二道經緯度列表二卷入光啟所修崇禎厯書中
臣/等謹按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恒星止分中
宫四方晉隋天文志則分中宫二十八宿及在二
十八宿之外者其中宫之星凡三垣及二十八宿
以上之列星近中宫者皆屬之其二十八宿之星
則止二十八宿及附宿之星而已其二十八宿以
[211-11a]
下之列星近地平者則皆屬之二十八宿之外焉
隋丹元子步天歌始將恒星分屬三垣二十八宿
三垣之星固在中宫其二十八宿之星則不論近
中宫與近地平止計星之經度分屬各宿鄭樵天
文略宗之而又採諸家之言備於歌後宋史天文
志附載近代諸儒之説考訂尤詳馬端臨象緯考
因摭附於各段之末其説亦極備矣遼金皆仍前
代之舊元郭守敬新製渾儀所測宿度又與前代
[211-11b]
不同眀季西洋法入中國崇禎元年所測諸星悉
具黄赤經緯度載於崇禎新書明史撮其大要入
於天文志今按馬端臨象緯考云古今志天文者
述天官星之名義大略皆同兩朝志亦出入晉隋
二史但能言其去極若干度某宿若干度為異然
亦惟赤道經緯度耳西法所測悉具黄赤經緯度
可不謂尤精宻歟至所上星圖其見界總星圖即
一行盖天圖也然赤道以外衆星疏宻之狀唐書
[211-12a]
已云與仰觀小殊則從赤道分為南北二圖豈非
著圖之良法歟至於恒星循黄道東行緯度終古
如一而經度之差有常赤道則經緯俱差而各星
之差又多寡不等距黄道近赤道逺則赤道之嵗/差多距黄道逺赤道近則赤道
之嵗/差少眀史云觜宿距星唐測在參前三度唐書作/二度元
史作/一度元測在參前五分今測已侵入參宿者乃據
赤道而言盖參宿距星赤道之嵗差少觜宿距星
赤道之嵗差多故古測觜在參前今測則觜在參
[211-12b]
後然列宿在天黄道皆有定次若據赤道而論非
惟觜能過參後鬼亦能過柳後推之中外各宫星
凡二星經度相近者皆將前後易位則欲以星紀
度者反以度紊星烏所謂齊七政而恊五紀者乎
故列宿之次當以黄道為主且各宿距星惟人所
指古今亦有不同唐書天文志曰奎誤距以西大
星故壁損二度奎増二度今復距西南大星即奎
壁各得本度張中央四星為朱鳥嗉外二星為翼
[211-13a]
比距以翼而不距以膺故張増二度半七星減二
度半今復距以膺則七星張各得本度由是觀之
則宿之距星古已有更易者矣至於觜參二宿其
以何星作距古無眀文唐書云古以參右肩為距
失之太逺通考載宋兩朝天文志云觜三星距西
南星參十星距中星西第一星西法觜宿距中上
星參宿亦距中西一星今按觜宿西南星在中上
星前僅一分五十秒可以不計而西南星小中上
[211-13b]
星大則以中上星作距可也若參宿以中西一星
作距星則觜宿黄道度已在參宿後用歲差推其
赤道度亦與古測不符惟以參宿中東一星作距
星則觜宿黄道恒在參宿前一度弱與古法先觜
後參之序合今已依次改正又云恒星有古多今
少古有今無者後漢書註引張衡靈憲云三光有
似珠玉神守精存麗其職而宣其明及其衰神歇
精斁於是乎有隕星恒星之隠顯有無豈亦猶其
[211-14a]
説歟梅文鼎文集云西法黄道十二象與中土異
而囘囘與歐邏巴復自不同至黄道内外之星或
以為六十象或以為六十二象而貫索一星囘囘
以為缺椀歐邏巴以為冕旒其餘星名亦多互異
今所傳之圖皆因西法所列而變從中法之星座
星名或以西星合古圖而有疑似不敢輙定遂並
収之而有增附之星或以古星求西圖而弗得其
處不能强合遂芟去之而成古有今亡之星要之
[211-14b]
皆徐李諸公譯西星而酌為之非西傳之舊此論
最為明確今又有即其増附之星収入本座而與
古合者矣惟大贊府古無是星步天歌云上衛少
衛次上丞後門東邊大贊府盖或以垣牆丞衛諸
星為贊襄之府或訛輔為府今不可考至近南極諸
星與隠界雲漢理宜有之廣東諸省已有見者
本朝著有恒星表當詳載之兹不具述
二十八宿度
[211-15a]
元史厯志曰列宿著於天為舎二十有八為度三百六
十五有竒非日躔無以校其度非列舍無以紀其度周
天之度因二者以得之天體渾圓當二極南北之中絡
以赤道日月五星之行常出入於此天左旋日月五星
遡而右轉昔人厯象日月星辰謂此也然列舍相距度
數累代所測不同非㣲有動移則前人所測或有未宻
古用闚管今新製渾儀測用二綫所測度數分秒與前
代不同者今列於左
[211-16a]
[211-17a]
[211-17b]
眀史天文志曰崇禎元年所測二十八宿黄赤度分皆
不合於古夫星既依黄道行而赤道與黄道斜交其度
不能無増減者勢也而黄道度亦有増減者或推測有
得失抑恒星之行亦或各有遲速歟謹列其數以備叅
考
[211-18a]
[211-19a]
[211-19b]
臣/等謹按二十八宿距度古測皆以赤道為定前
漢未有黄道宿度後漢雖有黄道宿度而未知有
歲差無論已隋以後知有歲差而宿距猶以赤道
為定盖以恒星為不動而節氣西移則赤道宿度
應古今皆同而黄道宿度應歲有増減故惟測定
[211-20a]
赤道度而黄道度則以比例求之隋志云赤道常
定紘帶天中儀極攸凖是也至於赤道宿度古今
不同則自唐迄元皆未能知其故由今考之恒星
循黄道東行其東行之度各宿皆相等則各宿之
相距亦宜恒相等若赤道與黄道斜交其嵗差之
度各宿皆不同則各宿之相距自亦古今不同宋
史云赤道古今不移星舍冝無盈縮元史云列宿
相距度數古今所測不同非㣲有動移則前人所
[211-20b]
測或有未宻是皆未知赤道宿度之本應古今不
同也盖天體至大其行至速而其度有常其中㣲
渺之差必積乆而始著故自唐虞至晉始覺嵗之
有差覺有差矣而歲之差而西即天之差而東日/之
節氣屬嵗星/之次舍屬天則差之在歲與在天已難辨且天帶
赤道左旋日星雖循黄道右旋而亦隨天西轉則
差之由黄道與由赤道更難知矣宋史云自漢太
初後至唐開元初八百年間悉無更易今雖測驗
[211-21a]
與古不同亦歳月未乆新法兩備其數誠知其難
矣至以赤道度求黄道度用比例率其術甚疎則
其黄道宿度尤不足據宋史云天度不齊古人特
持其大網後世漸極於精宻理固然亦勢使然也
西法合古今之測候始知恒星循黄道東行故宿
距專以黄道為定黄道宿度既定每年遞加嵗差
五十一秒即得逐年黄道宿度各宿之歳差皆同
則各宿之相距亦同至以黄道度求赤道度用弧
[211-21b]
線三角法推算視古為精而各宿所差不等則各
宿之相距亦自古今不等也眀史云崇禎元年所
測各宿黄赤度分皆與古不合固其冝已然自崇
禎元年至今黄道宿度亦㣲有不合即新法内之
各表與指亦有互異盖當時甫經創修差有纎㣲
積乆始著惟在隨時精測順天求合斯古今不易
之良法耳
十二次宿度
[211-22a]
元史厯志曰黄道十二次宿度危十二度六十四分九
十一秒入娵訾之次辰在亥 奎一度七十三分六十
三秒入降婁之次辰在戍 胃三度七十四分五十六
秒入大梁之次辰在酉 畢六度八十八分五秒入實
沈之次辰在申 井八度三十四分九十四秒入鶉首
之次辰在未 柳三度八十六分八十秒入鶉火之次
辰在午 張十五度二十六分六秒入鶉尾之次辰在
已 軫十度七分九十七秒入夀星之次辰在辰 氐
[211-22b]
一度一十四分五十二秒入大火之次辰在卯 尾三
度一分一十五秒入析木之次辰在寅 斗二度七十
六分八十五秒入星紀之次辰在丒 女二度六分三
十八秒入元枵之次辰在子
眀史天文志曰十二宫之名見於爾雅大低皆依星宿
而定如婁奎為降婁心為大火朱/鳥七宿為鶉首鶉尾之類故宫有一定之宿宿
有常居之宫由來尚矣唐以後始用歲差然亦天自為
天歲自為歲宫與星仍舊不易西洋之法以中氣過宫
[211-23a]
如日躔冬至即/為星紀宫之類而恒星既有歲進之差於是宫無定宿
而宿可以遞居各宫此變古法之大端也兹以崇禎元
年各宿交宫之黄赤度分列於左方以志權輿云
[211-24a]
梅文鼎曰周天列宿分十二宫古今厯法各各迥
異要其大端之改易有三自隋以前未用歲差故
天之十二宫皆隨節氣而定如冬至日躔度即為
丒初之類一也唐一行始定用嵗差分天自為天
歲自為歲故冬至漸移而宫度不變以後諸家遵
用之所以明季言太陽過宫以雨水三朝過亥二
也若今西法則未嘗不用歲差而十二宫又復隨
節氣而移三也三者之法未敢斷其孰優然平心
[211-24b]
論之則一行似勝盖既用歲差則節氣之躔度年
年不同故帝堯冬至日在虛而今在箕已差五十
餘度若再積其差冬至必且在尾在心在氐房在
角亢顧猶以冬至之故而名之曰丒宫則東方七
宿不得為蒼龍而皆變元武北方宿反為白虎西
方宿反為朱鳥而南方朱鳥為蒼龍名實盡乖即
西法之金牛白羊諸宫皆將易位非命名取象之
初㫖即不如天自為天歲自為歲之為無弊矣故
[211-25a]
新厯之推步實精而此等尚在可酌不無俟於後
來之論定耳
臣/等謹案星紀至析木十二宫名皆以二十八宿
取義是宫本因星而定者也西法以太陽中氣過
宫而恒星歲差有東行之度於是星行遞進宫次
遞遷以致名義不符論者以為變古法之大端紛
紛如聚訟焉由今考之爾雅夀星角亢等名與北
極北辰並列蓋皆所以釋星名與太陽節氣過宫
[211-25b]
無涉也前漢志云星紀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牽牛
初冬至蓋宫次固以星名而初中非有定度當其
時大雪日躔斗十二度冬至日躔牛初度故即命
斗十二度為星紀初牛初度為星紀中耳後漢志
注月令章句云周天分為十二次日至其初為節
至其中為中氣自斗六度至須女二度謂之星紀
之次大雪冬至居之則是後漢之時星已差東六
度矣唐志日度議云古厯日有常度天周為歲終
[211-26a]
故係星度於節氣其説似是而非故乆而益差虞
喜覺之使天為天歲為歲宋志云自漢太初至今
已差一氣有餘大約中氣前後乃得本月宫次又
云説者不知歲差之法以堯典校之月令逮於今
日已不啻差一次求其說而不得遂以節氣有初中
之殊失之逺矣由是觀之自漢至宋已差一氣
有餘而自堯時至漢又不止差一氣則是星紀初
大雪中冬至云者乃前漢時之適然而前古與後
[211-26b]
今皆不得合者也後漢差度無幾故減星度以就
宫唐以後差度漸逺節氣與星次既不得合故以
天自為天嵗自為嵗然日有盈縮而節氣用平分
星行黄道而紀宫以赤道則嵗與天猶非其真元
授時黄道十二次皆比前漢少數度其度不均明
大統因之而𢎞治間日躔過宫乃在中氣後三日
至十二日不等盖日行有盈縮黄道有斜正故交
宫之日度多寡不同若積之又乆則交宫將過次
[211-27a]
月節而交宫之宿度又不可用則其黄道十二次
亦未可為定率也西法之興始於多禄某於中國
為漢順帝時其以中氣過宫亦與漢之節氣過宫
正等盖當其時交宫已近中氣故又移中氣之星度
以就宫而分至為黄赤起算之端則以中氣過宫
尤為整齊簡要但當時中氣所差之度未及一宿
而至今則所差之宿已過一宫故論者每致辯於
名義之不符然欲不以中氣過宫而仍係宫於星
[211-27b]
則又有不可者盖古法惟有宿度故交節與過宫
兩不相妨今法有經度又有宿度宫可以不係於
宿而經度不可不係於宫此其立法之不同而不
可以强合者也今按天有九重宗動天以赤極為
樞挈恒星以内八重天左旋一日一周恒星以内
八重天又同以黄極為樞而各有右旋之度節氣
過宫太陽天也列宿歲差恒星天也日與恒星既
各居一重天則日天與恒星天宜各有十二次合
[211-28a]
之則名義不符分之則日星各正然則太陽冬至
宜直曰入丑宫或曰初宫不必曰星紀之次大寒
宜直曰入子宫或曰一宫不必曰元枵之次十二
氣莫不皆然則節氣在太陽天有常度而不紊於
恒星是乃歳自為歲也其歲差之度不曰恒星東
行而曰恒星天右旋盖以恒星為東行故宫有定
而星無定且星惟當黄道者其東行為大圈若在
黄道南北者其東行則皆距等圈凡日月星在天
[211-28b]
之行皆係大圈無有行距等圈之理隋天文志葛
洪云苟辰宿不麗於天天為無用便可言無何必
復曰有之而不動今曰恒星天右旋則天行為太
圈星與宫在恒星天皆有常位而不紊於節氣是
乃天自為天也至於列宿之在天前漢以斗十二
度起星紀初最為近古後漢志從正月起娵訾晉/志從角亢起夀星不如從
冬至起星紀/與古今皆合其宿分亦適均惟以今之實測黄道
宿度均布於十二宫而以今之厯元冬至日躔不
[211-29a]
及斗十二度之差為星紀初距冬至之應與日躔
宫度相減再減厯元後之歲差即日天當恒星天
之度也如此則日躔猶是宿度亦猶是而前古後
今皆合論定者當有所折衷矣
州郡躔次
眀史天文志曰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
之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唐貞觀中李淳風撰法象志
因漢書十二次度數以唐州縣配而一行則以為天下
[211-29b]
山河之象存乎南北兩界其説詳矣洪武十七年大眀
清類天文分野書成頒賜秦晉二王共書大略謂晉天
文志分野始角亢者以東方蒼龍為首也唐始女虛危
者以十二支子為首也今始斗牛者以星紀為首也古
言天者皆由斗牛以紀星故曰星紀是之取耳兹取其
所配直𨽻十三布政司府州縣衛及遼東都司分星録
之
斗三度至女一度星紀之次也直𨽻所屬之應天太
[211-30a]
平寧國鎮江池州徽州常州蘇州松江九府暨廣徳
州屬斗分鳯陽府夀滁六安三州泗州之盱眙天長
二縣揚州府髙郵通泰三州廬州府無為州安慶府
和州皆斗分淮安府斗牛分浙江布政司所屬之杭
州湖州嘉興嚴州紹興金華衢州處州寧波九府皆
牛女分台州温州二府斗牛須女分江西布政司所
屬皆斗分福建布政司所屬皆牛女分廣東布政司
所屬之廣州府亦牛女分恵州女分肇慶南雄二府
[211-30b]
徳慶州皆牛女分湖州府牛分雷州瓊州二府崖儋
萬三州髙州府化州廣西布政司所屬梧州府之蒼
梧藤岑溪容四縣皆牛女分
女二度至危十二度元枵之次也山東布政司所屬
之濟南府樂安徳濵三州皆危分泰安州青州府皆
虚危分萊州府膠州登州府寧海州東昌府髙唐州
皆危分東平州之陽榖東阿平隂三縣北平布政司
所屬之滄州皆須女虛危分
[211-31a]
危十三度至奎一度娵訾之次也河南布政司所屬
之衛輝彰徳懷慶三府北平之大名府開州山東東
昌之濮州館陶冠臨清三縣東平州之汶上夀張二
縣皆室壁分
奎二度至胃三度降婁之次也山東濟寧府之兖州
滕嶧二縣青州府之莒州安邱諸城䝉隂三縣濟南
府之沂州直𨽻鳯陽府之泗邳二州五河虹懷逺三
縣淮安府之海州桃源清河沭陽三縣皆奎婁分
[211-31b]
胃四度至畢六度大梁之次也北平之真定府昴畢
分定冀二州皆昴分晉深趙三州皆畢分廣平順徳
二府皆昴分祁州昴畢分河南彰徳府之磁州山東
髙唐州之恩縣山西布政司所屬之大同府應朔渾
源蔚四州皆昴畢分
畢七度至井八度實沈之次也山西之太原府石忻
代平定保徳岢嵐六州平陽府皆參分綘蒲吉隰觧
霍六州皆觜參分澤汾二州皆參分潞沁遼三州皆參
[211-32a]
井分
井九度至柳三度鶉首之次也陜西布政司所屬之
西安府同華乾耀邠五州鳯翔府隴州延安府鄜綏
徳葭三州漢中府金州臨洮平涼二府静寧州皆井
鬼分涇州鬼分慶陽府寧州鞏昌府階徽秦三州皆
井鬼分四州布政司所屬惟緜州觜分合州參井分
餘皆井鬼分雲南布政司所屬皆井鬼分
柳四度至張十五度鶉火之次也河南之河南府陜
[211-32b]
州皆柳分南陽府鄧汝裕三州汝寧府之信陽羅山
二縣開封府之均許二州陜西西安府之商縣華州
之洛南縣湖廣布政司所屬徳安府之隨州襄陽府
之均州光化縣皆張分
張十六度至軫九度鶉尾之次也湖廣之武昌府興
國州荆州府歸夷陵荆門三州黄州府蘄州襄陽徳
安二府安陸沔陽二州皆翼軫分長沙府軫旁小星
曰長沙應其地衡州府桂陽州永州府全道二州岳
[211-33a]
州常徳二府澧州辰州府沅州漢陽府靖郴二州寶
慶府武岡鎮逺二州皆翼軫分廣西所屬除梧州府
之蒼梧藤容岑溪四縣屬牛女分餘皆翼軫分廣東
之連州亷州府欽州韶州府皆翼軫分
軫十度至氐一度夀星之次也河南之開封府角亢
分鄭州氐分陳州亢分汝寧府光州懷慶府之孟濟
源温三縣直𨽻夀州之霍邱縣皆角亢氐分
氐二度至尾二度大火之次也河南開封府之杞太
[211-33b]
康儀封蘭陽四縣歸徳睢二州山東之濟寧府皆房
心分直𨽻鳯陽府之潁州房分徐宿二州夀州之䝉
城縣潁州之亳縣皆房心分
尾三度至斗二度析木之次也北平之北平府尾箕
分涿通薊三州皆尾分覇州保定府皆尾箕分易安
二州皆尾分河間府景州皆尾箕分永平府尾分灤
州尾箕分遼東都指揮司尾箕分朝鮮箕分
臣/等謹按晉天文志分野躔次馬端臨考已詳之
[211-34a]
矣一行據山河南北兩界以配十二次比晉志皆
少數度具載唐書明史載大明清類天文分野又
用授時黄道宿度夫九土既有分星則地與天相
應似不應隨法而變也今亦載之以備參考
日月行道
元史厯志曰當二極南北之中横絡天體以紀宿度者
赤道也出入赤道為日行之軌者黄道也赤道與黄道
交貫月行之所由也古人隨方立名分為八行與黄道
[211-34b]
而九其實一也惟其隨交遷徙變動不居故強以方色
名之月道出入日道兩相交值當朔則日為月所掩當
望則月為日所衝故皆有食然涉交有逺近食分有淺
深皆可以數推之日道距赤道之逺為度二十有四月
道出入日道不踰六度其距赤道也逺不過三十度近
不下十八度出黄道外為陽入黄道内為隂隂陽一周
分為四象月當黄道為正交出黄道外六度為半交復
當黄道為中交入黄道内六度為半交四象周厯是謂
[211-35a]
一交之終以日計之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十二分二
十四秒每一交退天一度二百分度之九十三凡二百
四十九交退天一周有竒終而復始
臣/等謹按尚書洪範云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蔡
傳本於漢志其言日行四時所至亦據漢書而言
後此則宿度漸差然其為有冬有夏則一也至於
月行有冬夏則周禮致月周髀七衡之説義甚簡
明漢志轉與經義相逺周禮曰馮相氏冬夏致日
[211-35b]
春秋致月鄭氏註曰冬至日在牽牛景丈三尺夏
至日在東井景尺五寸此長短之極賈公彦疏曰
春分日在婁月上弦於東井望於角下弦於牽牛
秋分日在角月上弦於牽牛望於婁下弦於東井
周髀曰凡為日月運行之圜周七衡周而六間以
當六月節日夏至在東井極内衡冬至在牽牛極
外衡故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一歲一外
極一内極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月一外極一内
[211-36a]
極盖黄道與赤道斜交出入赤道南北二十四度
今測為二/十三度半日行黄道一歲一周天春秋分正當赤
道夏至入赤道北東至出赤道南故日行一歲之
間有冬有夏周禮言冬夏致日周髀言日一嵗一
内極一外極皆一義也七衡六間云者内一衡為
夏至之日道次二衡為小滿大暑之日道次三衡
為榖雨處暑之日道次四衡為春分秋分之日道
次五衡為雨水霜降之日道次六衡為大寒小雪
[211-36b]
之日道次七外衡為冬至之日道即隨天西轉之
日軌也月道與日道斜交出入黄道南北六度今/測
為五/度半兩交正當黄道出黄道南為陽厯為正交入
黄道北為隂厯為中交距交一象限去黄道六度
為半交月行二十七日有竒而交一終每交退天
一度半弱十八年有竒而退天一周朔當交則日
食望當交則月食日行一歲惟兩次值交而月行
一月必與日一㑹如朔在春分交在二至則月上
[211-37a]
弦行夏至道下弦行冬至道朔在秋分交在二至
則月上弦行冬至道下弦行夏至道此月行冬極
外衡夏極内衡之正軌也又如朔在春分入陽厯
望在秋分入隂厯則月上弦行夏至南六度下弦
行冬至北六度朔在秋分入隂厯望在春分入陽
厯則月上弦行冬至北六度下弦行夏至南六度
此月行冬不及外衡夏不及内衡之極致也又如
朔在春分入隂厯望在秋分入陽厯則月上弦行
[211-37b]
夏至北六度下弦行冬至南六度朔在秋分入陽
厯望在春分入隂厯則月上弦行冬至南六度下
弦行夏至北六度此月行冬過外衡夏過内衡之
極致也然月行雖有過不及之殊而其為有冬夏
則一每月亦皆有冬夏但不能皆在午中故月行
一月之間有冬有夏與日行一歲同而惟春秋得
以兩見周禮言春秋致月周髀言月一月一内極
一外極亦一義也洪範傳云月有九行若以過内
[211-38a]
衡外衡而言則内衡之北外衡之南各有一道並
七衡而為九即隨天西轉之月軌也前漢天文志
云黒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此赤道非/天之赤道
唐宋志别/名曰朱道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東立
春春分東從青道立秋秋分西從白道立冬冬至
北從黒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一似一歲始行交
一終又似一歲已遍閲九道讀者多不可曉今以
唐宋志考之月道以朔交為交初望交為交中入
[211-38b]
黄道内為隂出黄道外為陽内即北外即南因月/道冇方色故以内外
别/之交初在冬至入隂則月行青道入陽則月行白
道盖冬至之朔日月同在北方之宿自北而西入
黄道内則必在黄道東故為青道出黄道外則必
在黄道西故為白道凡月行一道必匝天一周交
初在冬至之宿交中必在夏至之宿而交初後半
交則在春分之宿交中後半交則在秋分之宿以
其出黄道東而為青道故專舉春分之宿而言其
[211-39a]
實一周皆青道也以其出黄道西而為白道故專
舉秋分之宿而言其實一周皆白道也八行皆倣
此例至於合宿雖每年一周天而月道之交每年
僅退天二十度弱月行二十七日冇竒而交一終/每年行十三交冇竒每交退天
一度半弱每年約/退天二十度弱計四年半有竒交行退天九度
而月道始移一方自立春之宿出黄道東南為青/道行四十五度至春分之宿出
黄道正東仍為青道行四十五度至立夏之宿始/為朱道故至四年半交行退天九十度而月道始
移一/方也故率以四年半行二青道四年半行二朱道
[211-39b]
四年半行二白道四年半行二黒道計十八年有
竒而九道一周然則青朱白黒特以方色為名春
夏秋冬亦各隨方而舉究之九道實一道耳是故
唐宋以來以九道為月道之總名而推算之法則
一元授時則直以月道為白道明大統及西法皆
與授時同以推月行經緯悉無違失至於測月軌
之髙下則必兼論黄道與周禮周髀相合後漢志
云九道術乆廢永元中復命史官以九道法候弦
[211-40a]
望驗無有差亦與周禮鄭註近似馬端臨考載沈
括云月行有遲有速難可以一術御故分為數段
每段以一色名之以别算位而已天官家不知其
意遂以為實有九道甚可嗤也雖未能眀言其故
而已心議其非豈史志九道皆失洪範本義而周
禮周髀獨存古遺法歟故具詳其説以備叅考
極度
宋史天文志曰極星之在紫垣為七曜三垣二十八宿
[211-40b]
衆星所拱是為北極為天之正中而自唐以來厯家以
儀象考測則中國南北極之正實去極星之北一度有
半此盖中原地勢之度數也中興更造渾儀太史令丁
師仁乃言臨安府地勢向南於北極髙下當量行移易
局官吕璨言渾天無量行更易之制若用於臨安與天
參合移之他往必有差忒遂罷議後十餘年邵鍔鑄儀
則果用臨安北極髙下為之以清臺儀校之實去極星
四度有竒也
[211-41a]
元史天文志曰四海測景之所凡二十有七南海北極
出地一十五度衡嶽北極出地二十五度嶽臺北極出
地三十五度和林北極出地四十五度題勒北極出地
五十五度北海北極出地六十五度大都北極出地四
十度太强上都北極出地四十三度少北京北極出地
四十二度强益都北極出地三十七度少登州北極出
地三十八度少髙麗北極出地三十八度少西京北極
出地四十度少太原北極出地三十八度少安西府北
[211-41b]
極出地二十四度半強興元北極出地三十三度半强
成都北極出地二十一度半强按今成都北極髙三十度/四十一分不應差至九度
有餘此/史誤也西涼州北極出地四十度强東平北極出地三
十五度太大名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京北極出地三
十四度太强河南府陽城北極出地三十四度太弱揚
州北極出地三十三度鄂州北極出地三十一度半吉
州北極出地二十六度半雷州北極出地二十度太瓊
州北極出地一十九度太
[211-42a]
明史天文志曰宣城梅文鼎云極度晷影常相因知北
極出地之髙即可知各節氣午正之影測得各節氣午
正之影亦可知北極之髙然其術非易易也圭表之
法表短則分秒難明表長則影虚而淡郭守敬所以立
四丈之表用影符以取之也日體甚大豎表所測者日
體上邊之影横表所測者日體下邊之影皆非中心之
數郭守敬所以於表端架横梁以測之也其術可謂善
矣但其影符之制用銅片鑽鍼芥之孔雖前低後仰以
[211-42b]
向太陽但太陽之髙低每日不同銅片之欹側安能俱
合不合則光不透臨時遷就而日已西移矣須易銅片
以圓木左右用兩板架之如車軸然則轉動甚易更易
圓孔以直縫而用始便也然影符止可去虚淡之弊而
非其本必須正其表焉平其圭焉均其度焉三者缺一
不可以得影三者得矣而人心有粗細目力有利鈍任
事有誠偽不可不擇也知乎此庶幾晷影可得矣西洋
之法又有進焉謂地半徑居日天半徑千餘分之一則
[211-43a]
地面所測太陽之髙必少於地心之實髙於是有地半
徑差之加近地有清䝉氣能升卑為髙則晷影所推太
陽之髙或多於天上之實髙於是又有清䝉差之減是
二差者皆近地多而漸髙漸減以至於無地半徑差至
天頂而無清䝉差至四十五度而無也崇禎初西洋人
測得京省北極出地度分北京四十度周天三百六十/度度六十分立
算下/同南京三十二度半山東三十七度山西三十八度
陜西三十六度河南三十五度浙江三十度江西二十
[211-43b]
九度湖廣三十一度四川二十九度廣東二十三度福
建二十六度廣西二十五度雲南二十二度貴州二十
四度以上極度惟兩京江西廣東四處/皆係實測其餘則據地圖約計之又以十二度度
六十分之表測京師各節氣午正日影夏至三度三十
三分芒種小暑三度四十二分小滿大暑四度十五分
立夏立秋五度六分榖雨處暑六度二十三分清明白
露八度六分春秋分十度四分驚蟄寒露十二度二十
六分雨水霜降十五度五分立春立冬十七度四十七
[211-44a]
分大寒小雪二十度四十七分小寒大雪二十三度三
十分冬至二十四度四分
臣/等謹案天之樞紐不動處謂之北辰辰本無星
因極星最近北辰故北辰又曰北極朱子云極星
亦微動辰不動乃天之中猶磨之心宋史云中國
南北極之心去極星一度半是也北極髙度隨地
不同南北相去二百里而差一度宋中興更造渾
儀太史令丁師仁言臨安地勢向南於南北髙下
[211-44b]
當量加移易其説是局官吕燦言渾天無量行更
易之制明永樂遷都順天仍用應天冬夏晝夜時
刻皆非也元四海測景之所凡二十有七深得堯
命羲和遺法崇禎元年定各省南北極髙度據地
圖約計之猶未盡確我
朝皆用實測渾儀北極出地隨地髙下乃為盡善云
東西偏度
明史天文志曰以京師子午線為中而較各地所偏之
[211-45a]
度凡節氣之早晩月食之先後胥視此盖人各以見日
出入為東西為夘酉以日中為南為午而東方見日早
西方見日遲東西相距三十度則差一時東方之午/乃西方之
已西乃之午乃/東方之未也相距九十度則差三時東方之午乃西/方之夘西方之
午乃東方/之酉也相距一百八十度則晝夜時刻俱反對矣東/方
之午乃西/方之子西洋人湯若望曰天啓三年九月十五夜戍
初初刻望月食京師初虧在酉初一刻十二分而西洋
意大里雅諸國望在晝不見推其初虧在己正三刻四
[211-45b]
分相差三時二刻八分以里差計之殆距京師之西九
十九度半也故欲定東西偏度必須兩地同測一月食
較其時刻若早六十分時之二則為偏西一度遲六十
分時之二則為偏東一度節氣之遲/早亦同今各省差數未得
測驗據廣輿圖計里之方約畧條列或不致甚舛也南
京應天府福建福州府並偏東一度山東濟南府偏東
一度十五分山西太原府偏西六度湖廣武昌府河南
開封府偏西三度四十五分陜西西安府廣西桂林府
[211-46a]
偏西八度半浙江杭州府偏東三度江西南昌府偏西
二度半廣東廣州府偏西五度四川成都府偏西十三
度貴州貴陽府偏西九度半雲南雲南府偏西十七度
臣/等謹按偏度載崇禎新書交食厯指眀史云其
時開局修書未暇分測度數實多未確存之以備
考訂我
朝坤輿全圖悉本實測乃無遺憾云
中星
[211-46b]
宋史天文志曰四時中星見於堯典而後世考驗冬至
之日堯時躔虛至於三代則躔於女春秋時在牛至後
漢永元已在斗矣大約六十餘年輙差一度開禧占測
已在箕宿校之堯時幾退四十餘度盖太陽日行一度
而㣲遲緩一年周天而㣲差積累分秒而躔度見焉厯
家考之萬五千年之後所差半周天寒暑將易位世未
有知其説者焉
元史厯志曰以堯典中星考之其時冬至日在女虚之
[211-47a]
交及考之前史漢元和二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晉
太元九年退在斗十七度宋元嘉十年在斗十四度末
梁大同十年在斗十二度隋開皇十八年仍在斗十二
度唐開元十二年在斗九度半今退在箕十度取其距
今之年距今之度校之多者七十餘年少者不下五十
年輙差一度宋慶元間改統天厯取大衍歲差率八十
二年及開元所距之差五十五年折取其中得六十七
年為日却行一度之差施之今日質諸天道實為密近
[211-47b]
明史天文志曰古今中星不同由於嵗差而嵗差之説
中西復異中法謂節氣差而西西法謂恒星差而東然
其歸一也今將李天經湯若望等所推崇禎元年京師
昬旦時刻中星列於後
春分戍初二刻五分昬北河三中寅正一刻一十分
旦尾中清明戌初三刻十三分昬七星偏東四度昬/旦
時或無正中之星則取中前中後之大星用之距中/三度以内者為時不及一刻可勿論四度以上去中
稍逺故紀/其偏度焉寅正初刻二分旦帝座中榖雨戌正一刻
[211-48a]
七分昬翼偏東七度寅初二刻八分旦箕偏東四度
立夏戍正三刻二分昬軫偏東五度寅初初刻十三
分旦箕偏西四度小滿亥初初刻十二分昬角中丑
正三刻三分旦箕中芒種亥初一刻十二分昬大角
偏西六度丒正二刻三分旦河鼓二中
夏至亥初二刻五分昬房中丒正一刻一十分旦須
女中小暑亥初一刻十二分昬尾中丑正二刻三分
旦危中大暑亥初初刻十二分昬箕偏東七度丒正
[211-48b]
三刻三分旦營室中立秋戌正三刻二分昬箕中寅
初三刻十三分旦婁偏東六度處暑戌正一刻七分
昬織女一中寅初二刻八分旦婁中白露戍初三刻
十三分昬河鼓二偏東四度寅正初刻二分旦昴偏
東四度
秋分戍初二刻五分昬河鼓二中寅正一刻十一分
旦畢偏西五度寒露戍初初刻十四分昬牽牛中寅
正三刻一分旦參四中霜降酉正三刻十一分昬須
[211-49a]
女偏西五度夘初初刻四分旦南河三偏東六度立
冬酉正二刻一十分昬危偏東四度夘初一刻五分
旦輿鬼中小雪酉正一刻十二分昬營室偏東七度
夘初二刻二分旦張中大雪酉正一刻五分昬營室
偏西八度夘初二刻一十分旦翼中
冬至酉正一刻二分昬土司空中夘初二刻十三分
旦五帝座中小寒酉正一刻五分昬婁中夘初二刻
一十分旦角偏東五度大寒酉正一刻十三分昬天
[211-49b]
囷一中夘初二刻二分旦亢中立春酉正二刻一十
分昬昴偏西六度夘初一刻五分旦氐中雨水酉正
三刻十一分昬參七中夘初初刻四分旦貫索一中
驚蟄戌初初刻十四分昬天狼中寅正三刻一分旦
心中
梅文鼎曰厯之最難知者有二其一里差其一歲
差是二差者有微有著非積差而至於著雖聖人
不能知而非其距之甚逺則所差甚微非目力可
[211-50a]
至不能入算故古未有知歲差者自晉虞喜宋何
承天祖冲之隋劉焯唐一行始覺之或以百年差
一度或以五十年或以七十五年或以八十三年
未有定説元郭守敬定為六十六年有八月囘囘
泰西差法略似而守敬又有上攷下求増減歲餘
天週之法則古之差遲而今之差速是謂歲差之
差可謂精到若夫日月星辰之行度不變而人所
居有東南西北正視側視之殊則所見各異謂之
[211-50b]
里差亦曰視差自漢及晉未有知之者也北齊張
子信始測交道有表裏此方不見食者人在月外
必反見食宣明本之為氣刻時三差而大衍有九
服測食定晷漏法元人四海測驗二十七所而近
世歐邏巴航海數萬里以身所經山海之程測北
極為南北差測月食為東西差里差之説至是而
確是盖合數千年之積測以定歲差合數萬里之
實驗以定里差距數逾逺差積逾多而曉然易辨
[211-51a]
且其為法既推之數千年數萬里而凖則施之近
用可以無惑法至今日屢變益精以此然余亦謂
定於唐虞之時何也不能預知者差之數萬世不
易者求差之法古之聖人以日之所在不可以目
視而器窺也故為之中星以紀之鳥火虛昴此萬
世求歲差之根數也又以日之出入發斂不可以
一方之所見為定也故為之嵎夷昧谷南交朔方
之宅以分候之此萬世求里差之定法也學者知
[211-51b]
合數千年數萬里之心思耳目以定法而後能精
密又知合數千年數萬里之心思耳目以為之精
密者適以成古聖人未竟之緒則當思羲和以後
凡有能出一新智立一㨗法埀之至今者皆有其
所以立法之故及其乆而必變也又皆有所以變
之説於是焉反覆推論必使理解氷釋無纎毫疑
似於吾之心則吾之心即古聖人之心亦即天之
心而古今中外之見可以不設而要於至是夫如
[211-52a]
是則古人之精意可使常存不致湮沒於耑已守
殘之士而過此以往或有差變之㣲出於今法之
外亦可本其常然以深求其變而徐為之修改以
衷於無弊則善於立法者也
臣/等謹按極度偏度中星皆馬端臨考所不載而
於象緯所闗甚大極度為地緯晝夜長短所由分
也偏度為地經交食早晚所由異也中星為協時
正日之要法歲差所由著也今皆從史志補之俾
[211-52b]
有考焉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