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14 欽定續文獻通考-清-嵇璜 (master)


[03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三十四
 選舉考
  臣/等謹案馬端臨作選舉考自舉士以至貲選方
  伎辟舉考課等門條分類聚固足見前代之章程
  矣宋之選舉首重進士制科其次則三學選補至
  於教官武舉童子等試以及遺逸奏薦貴戚公卿
  任子親屬與逺州流外諸選雖委曲瑣細咸有品
[034-1b]
  式故得人稱盛焉遼金元以武開國崇尚弓馬遼
  景宗道宗亦行貢試金太宗世宗屢闢科場元初
  以科舉選士至仁宗延祐間始斟酌舊制而行之
  當時褎然舉首應上所求者皆彬彬輩出矣明制
  科目為上卿相皆由此出學校則儲才以應科目
  者也其徑由學校通籍者亦科目之亞也外此則
  雜流矣然進士舉貢雜流三途並用雖有畸重無
  偏廢也兹纂續考於宋斷自寧宗迄於明代其見
[034-2a]
  於史志紀傳各書者仍仿馬氏之例依次編輯庶
  幾存各朝之制而其間得失之故亦可徵其梗概
  云
  舉士
宋理宗寳慶二年以士子弊竇日滋左諫議大夫朱端
常陳防戢之策從之
 時舉人之弊凡五曰傳義曰換卷曰易號曰卷子出
 外曰謄録滅裂於是用端常言命試院申嚴門禁入
[034-2b]
 試日一切不許傳遞士人暮夜投卷令彌封官躬親
 封鐍卷匱士人親書簿厯投匱中俟舉人盡出院然
 後啟封分類抄上即付謄録所明旦申逐場名數於
 御史臺檢核其撰號法上一字許同下一字各異以
 杜訛易謄録人選擇書手充不許代名其考官容情
 任意者許臺諫風聞弹奏至嘉熙二年又以類試卷
 封彌作弊不一命前期於兩浙轉運司臨安府選見
 投吏胥共三十人差近上一名部轄入院十名專管
[034-3a]
 詩賦餘分管諸經各隨所管號於引試之夕分尋試
 卷各置簿彌封不許混亂别差一吏將號置歴發過
 謄録所書寫其簿歴封彌官收掌不經吏手不許謄
 録人干預以革其弊
紹定元年復知舉叅詳差臺諫御史舊制
 初省試奉勅差知貢舉一員同知二員内差臺諫官
 一員叅詳官若干員内差監察御史一員俾㑹聚考
 校㣲寓弹壓糾察之意寧宗初韓侂胄用事將鈐制
[034-3b]
 士人遂於三知舉外别差同知一員以諫官為之專
 董試事不復干預考校叅詳官亦不差察官於是約
 束峻切氣燄薰灼嘉泰間更名監試製造簿歴嚴立
 程限其失愈甚至是復舊制三知舉内差一臺諫十
 叅詳内差一御史至端平初侍御史李鳴復等又言
 臺諫充知舉叅詳既留心考校不能檢柅姦弊乞仍
 舊差臺諫為監試從之
二年飭考官明示詞賦題意各房分經考校
[034-4a]
 臣僚言詞賦命題不明致士子上請煩亂經義不分
 房别考致士子多悖經㫖因有是命至三年臣僚又
 請學校塲屋並禁斷章截句破壞義理及春秋經越
 年牽合其程文本古注用先儒説者取之穿鑿撰説
 者黜落
定四月上旬廷試至期更不移展
 向廷試惟蜀士到杭最遲每展日以待㑹有言蜀士
 嗜利多引商貨押船致留滯闗津者故為定期至淳
[034-4b]
 祐九年省試用三月廷試用八月逺方之士往往滯
 留逆旅十二年乃詔來年省試仍用二月一日廷試
 用四月十五日以前度宗咸淳十年成都已失廷試
 擬五月五日蜀士至者絶少展至末旬又因覆試特
 奏名至部猶少展作六月七日復以隆暑命立秋後
 擇日
四年勅漕臣嚴選考官仍令有司量展揭封之期嚴治
士子虚偽之罪
[034-5a]
 時場屋士子日盛卷軸如山有司不能徧觀迫於日
 限去取不能皆當蓋士人既以本名納卷或别為名
 或易以字一人納二三卷不禁挾書又許見燭浙閩
 諸郡又閒日引試中有一日之暇甚至次日午方出
 於是經義可作二三道詩賦可成五六篇幸皆中選
 往往以兄弟承之或轉售同族姦詐百端乃命諸郡
 闗防於投卷之初責鄉鄰覈實嚴治虚偽之罪縱容
 之罰其弊稍息
[034-5b]
復四川類試遣官之制
 四川類試其事雖𨽻制司而監試考官共十員惟大
 院别院監司主文各一員從朝命餘聴制司選差自
 安丙為四川制置大使差四員之外權委成都帥守
 臨期從近取具是歲始仍舊朝命四員餘從制司分
 選
詔避親人與漕舉及待補國子生到省者同試於别院
 舊制避親舉人與命官鎖㕔同試自紹熙三年場場
[034-6a]
 各試其額太窄寒士憚之朝士之被差為大院考官
 者恐多妨其親亦不願差寒士於鄉舉千百取一之
 中得預秋薦以數千里之逺辛勤赴省而省闈差官
 乃當相避遂有隠身匿名不認親戚以求免者有憤
 懣憂沮狼狽旅邸者至是言者謂除大院收試外以
 漕舉及待補國子生到省者與避親人同試於别院
 亦將不下數百人數既多其額自寛寒士可不怨其
 親戚朝士可不憚於被差從之既而以諸路轉運司
[034-6b]
 牒試多營求偽冒之弊罷之其實有妨嫌者收試每
 百人終場取一人各路州軍解額窄者量與均添於
 是臨安紹興溫台福婺慶元處池袁潮興化及四川
 諸州府共増觧額一百七十名未幾又命止許牒滿
 里親子孫及門客召見任官二員委保與有官礙格
 人各處收試五十人取放一人合牒親子孫别項隔
 截收試不及五十人亦取一人凡涉詐冒並坐牒官
 保官至端平初有言門客及隨侍親子孫五十人取
[034-7a]
 一臨安府學三年類申人漕試七十取一别院分項
 收試已為煩碎兼之兩項士人習賦習書之外習他
 經者差少難於取放遂命將兩項混同收試考校均
 作六十取一京學行食職事生員二百二十四名别
 項發號考校不限經賦取放一名至嘉熙元年罷諸
 牒試凡郎官以上監司守倅之門客及姑姨同宗之
 子弟與游士之不便於歸鄉者並混同試於轉運司
 各從所寓縣給據赴司納卷一如鄉舉之法家狀各
[034-7b]
 書本貫不問其所從來而定其名曰寓試以四十名
 為額滿五千人則臨時取㫖増放二年言者又以類
 申門客滿里子孫仍前漕試六十人取一較之他處
 雖甚優而取無定額士有疑心就試者少宜令額寛
 而試者衆塗一而取之精遂依前例放行寓試亦以
 四十名為定額仍前待補其類申門客滿里子孫及
 附試並罷四年以兩浙轉運司寓試終場滿五千人
 特命増放二名後雖多不増如不及五千人止依元
[034-8a]
 額
詔唐鄧二州類試襄陽如舊制復光州觧額
 唐鄧二州嘗䧟於金金滅復得其地因命仍舊於襄
 陽類試但别號考校以優新附之事光州解額舊制
 七名渡江後為極邊士子稀少權赴試鄰州孝宗淳
 熙閒本州自置科場權放三名至是已五六十年舉
 人十倍於前遂命復還舊額
端平元年詔士子發解三十年五到省許就特科以四
[034-8b]
分取一置前四等
申定宗子鎻㕔應舉解試之制
 宗子試法始於神宗熙寧十年高宗紹興初行在宗
 室試國子監者有官鎻㕔七取其三無官應舉七取
 其四無官袒免親取應文理通為合格不限數而外
 任主宫觀嶽廟試於轉運司者取放之額同進士十
 五年命諸路宗室願赴行在試者依熙寧舊制並國
 子監請解不願者依崇寧通用貢舉法孝宗登極凡
[034-9a]
 宗子不以服屬逺近人數多寡其曽獲文解兩次者
 並直赴廷試略通文墨者量試推恩習經人本經義
 二道習賦人詩賦各一道試論人論一首仍限二十
 五歲以上合格第一名承節郎餘並承信郎曽經下
 省入免量試推恩四川則附試於安撫制置司於是
 入仕者驟踰千人隆興元年詔量試不中年四十以
 上補承信郎展三年出官餘並於後舉再試四月御
 射殿引見取應省試第一人賜同進士出身第二第
[034-9b]
 三人補保義郎餘四十人承節郎七人承信郎凡宗
 室鎖㕔得出身者京官進一秩選人比類循資無官
 應舉得出身者補修職郎濮秀二王下子孫中進士
 舉者更特轉一秩乾道六年臣僚言比年宗子雋異
 者多或冠多士或登詞科幾與寒士齊驅而入仕寖
 繁未知裁抑非所以示至公也於是禮部請鎖㕔登
 第者舊於元官上轉行兩官自今止依元資改授餘
 准舊制十二年右正言胡衛請自今宗室監試無官
[034-10a]
 應舉照鎖㕔例七取其二省試則三舉所放人數如
 取應例立為定額從之寧宗嘉定四年詔鎖㕔應舉
 省試第一名殿試唱名授官日應得恩例外更遷一
 秩至是命宗子鎖㕔應舉解試凡在外州軍或寄居
 或見任隨侍及見寓行在就試者各召知職官委保
 正身國子監取其出身訓名生長左驗以憑保收試
 仍於試卷家狀内具保官職位姓名以防欺詐至度
 宗咸淳元年以鎖㕔應舉宗子兩請舉人遇即位赦
[034-10b]
 恩並赴類試其曽經覆試文理通者照例升等文理
 不通及未經覆試者則否第五等人特與免銓出官
 九年凡無官宗子應舉初生則用乳名給據既長則
 用訓名其赴諸路漕司之試因有一人前後用兩據
 印二卷者乃命漕司並索乳名訓名各項公據方許
 收試以杜姦弊
嘉熙元年罷牒試仍申嚴冒牒國子之禁
 時牒試既罷士人又復冒求國子而士大夫為子弟
[034-11a]
 計者輒牒外方他族利為場屋相資或公然受價以
 鬻及命徧諭百官司知雜司等如已凖朝廷辨驗批
 書印紙批下國子監收試即報赴試人躬赴監一姓
 結為一保每保不過十人責立罪罰當官書押遞相
 委保各給告示方許投納試卷冒牒官降官罷任或
 一時失於叅照誤牒他族許自陳悔牒一次冒牒中
 選之人限主保官舉人一月自首舉人駁放主保官
 免罪出限不首者仍照前條罪之二年臣僚言國子
[034-11b]
 牒試之弊冒濫滋甚今後令牒官各從本職長官具
 朝典狀保明先期取本官知委狀仍立賞格許人指
 實陳首冒牒之官按劾鐫秩受牒之人駁放殿舉保
 官亦與連坐專令御史臺覺察都省勘㑹淳祐九年
 臣僚又言士子又有免解偽冒入試者或父兄沒而
 竊代其名或同族物故而填其籍於是令自本貫保
 明給據類其姓名先申禮部各州揭以示衆犯者許
 告捉依鬻舉法治罪
[034-12a]
  寳慶間禮部侍郎曹彦約奏曰科舉之弊莫甚於
  牒試而牒試之弊莫甚於作偽蓋解額之有廣狹
  士子之有衆寡廣而寡者固已安其分則狹而衆
  者必思所以為之計朝廷以承平日久士子日盛
  試為牒試之法寛其進取之門末節細故未暇深
  察於是改鄉里以就他人之貫改三族以認他人
  之親甚者改其父祖改其姓氏若得若失尚未可
  知而欺君之跡已昭昭不可掩矣今國子監牒試
[034-12b]
  其弊尚少臣不知其本末未敢遽議惟是漕試之
  弊積習既久士大夫互相欺詐恬不為怪壊士子
  心術莫甚於此時舉摘一二尤者而懲戒之於事
  無補律以科舉之法無一可者則改而更張之不
  可緩也好事者深知其不便求其説而不得欲増
  解額則難立限制欲均解額則侵及他郡欲廢漕
  額以益諸郡不特舊額不等極費區處而所部之
  親戚故舊有决不可不避者變舊法以起争端終
[034-13a]
  不可久無已則有一焉在内有職事官朝廷之所
  選用也在外有監司帥守朝廷之所責任也大郡
  之有通判小郡之有簽判轉運司之有主管文字
  諸路之有川廣福建又逺地之多士子處也與其
  詐偽避親而使之冒試孰若嚴其保任而使之牒
  試隨其官職分其差等若監司帥守可舉十五人
  則大郡可舉十人中下可舉七八人通判可舉
  五人主管文字與簽判可舉三人川廣福建不在
[034-13b]
  此位者不過一二人職事官之牒門客者當如其
  舊其以川廣福建牒者郎官以上不得過下郡之
  數寺監丞以下不得過通判之數明載公牘叅以
  法令如是行之不増發觧不拂人情而解額之狹
  處與士子之衆處受其利如前日也但前之為法
  不許其保任而容其詐偽後之為法不容其詐偽
  而許其保任其利害相去何如哉然州縣官之牒
  本路可以稽考而監司帥守之牒鄰路容有泛濫
[034-14a]
  且如兩浙路與江東福建為鄰而又與淮東為鄰
  湖北一路與湖南江西為鄰而又與淮西京西䕫
  路為鄰若止許一處則地里有不便或分之數路
  則渙散而無統須合與之闗防立為限制應監司
  帥守牒過員數並限九月三十日以前具申禮部
  禮部總其名數並限九月三十日具申部省偹牒
  御史臺諫院則其弊可革矣
初置紹興安吉試院
[034-14b]
 時以士子數多於禮部及臨安轉運司兩試院外紹
 興安吉各置一院從朝廷差官前詣同日引試分各
 路士人就試同在京不許見燭
 是年已失京西諸州軍士多徙寓江陵鄂州命京湖
 制置司於江陵别立貢院取徳安府荆州軍歸峽復
 三州及隨郢均房等京西七郡士人别差官混試用
 十二郡元額混取以優之
二年命省試下第及游學人並就臨安府給據赴兩浙
[034-15a]
轉運司混試待補國子生
 元年罷諸路轉運司及諸州軍府所取待補國子生
 命自明年並赴國子監混試至是遂有是命
四年詔兩淮經冦州郡已舉未改免人與比荆襄例令
赴來年省試一次
淳祐元年復别院引試之制
 臣僚言既復諸路漕試合國子試兩項科舉及免舉
 人不下千數宜復撥漕舉胄舉同避親人並就别院
[034-15b]
 引試使大院無卷冗之患小院無額容之弊從之三
 年仍令試别院者復歸大院
二年詔軍功補授人願就鄉舉者聽
三年申定試法科之制
 先是寧宗嘉定十一年五月申嚴試法官七等之制
 至是以試法科者皆取撰成見義挾入試塲令刑部
 措置闗防其考試則選差大理丞正歴任中外有聲
 望者不許止用新科評事未經作縣之人逮其試中
[034-16a]
 仍倣省試中書覆試之法質以疑獄觀其讞筆明允
 始與差除所立等第文法俱通者為上徑除評事文
 法粗通者為次其檢法不通者駁放至度宗咸淳元
 年復申嚴選試之法凡引試刑法官命題一如紹興
 式八年以試法科者少特命考試命題務在簡嚴毋
 用長語有過而願就試者照現行條法除私罪應徒
 或入已贓失入死罪并停替外餘犯輕罪者與放行
 收試或已經三試終塲之人已歴三考赴部叅注命
[034-16b]
 本部考覈元試果有所批分數不須舉狀與注外郡
 刑法獄官差使一次舊制試法科者批及八分方在
 取放之數咸淳末有僅及二分以上者亦特取一名
 授提刑司檢法官
命淮東西諸州郡附近秋試
 時淮南諸州郡歲有兵禍士子不得以時赴鄉舉且
 漕司分差試官路梗不可徑達乃命淮東州郡附鎮
 江府秋試淮西州郡附建康試蘄黄光三州安慶府
[034-17a]
 附江州試三處各増差試官二員别項考校照各州
 元額取放
四年増㸃檢雷同官
 紹定元年有言舉人程文雷同或一字不差者其弊
 有二一則考官受賂或受暗記或與全篇各家分傳
 謄寫一則老儒賣文塲屋一人傳十十人傳百考官
 不暇叅稽於是命禮部戒飭前申號三日監試㑹聚
 考官將合取卷叅驗互考稍涉雷同即與㸃落或仍
[034-17b]
 前弊以致覺察則考官監試一例黜退至是復添差
 㸃檢雷同官一員仍命監察御史一人鈐試度宗初
 以雷同假手之弊多由於州郡試院閒日引試以致
 繼燭達旦或至次日辰己猶未出院遂一遵舊制連
 試三日咸淳九年又以臣僚條上科塲之弊令大院
 别院叅詳官㸃檢試卷官兼考雷同又監試兼專一
 詳定雷同試卷不預考校遂罷簾外㸃檢雷同官其
 國子監解試雷同官亦罷
[034-18a]
  臣/等謹按宋時省闈體例士人卷子先經㸃檢官
  批定分數然後叅詳官審定其當否上之知舉而
  決其去取高下則一卷凡經數人之手而雷同之
  不辨其踈玩亦太甚矣
六年命三學在籍諸生並赴來年省試一次
 詔曰昨令三學各舉經明行修氣節之士而諸生合
 辭控免秉義甚高其令在籍諸生並赴來年省試一
 次臨安府學長諭亦如之以稱搜羅之意
[034-18b]
十年詔每舉待補人先就郡庠試
 試曰國家以儒立國士習美惡治道所闗端平初増
 諸郡解額寖漕闈牒試正欲四方之士安鄉井修孝
 悌以厚風俗比歲殊失初意可令逐州於每舉待補
 人數内分額之半先就郡庠校以課試取分數及格
 者同待補生給據赴上庠補試其大府一體施行次
 年又謂輔臣曰去歲罷京學類申欲令四方之士各
 歸鄉校以課試校定稍復鄉舉里選之意近覽土著
[034-19a]
 士人投匭之書謂猶有未還鄉井者科舉在近可令
 臨安守臣曉諭士子早還本鄉所有土著人自依此
 制行歲校之法其遊士出學年久不能赴鄉舉者與
 赴浙漕試另行考校仍取待補以示優䘏
十二年詔廣南分東西兩路考試
 廣南西路言所部二十五郡科選於春官者僅一二
 蓋山林質樸不能與中土士子同工請援兩淮荆襄
 例别考從之
[034-19b]
寳祐二年定發解給歴之法
 監察御史陳大方言士風日薄文塲多弊乞將發解
 士人初請舉者從所司給帖赴省别給一歴如命官
 印紙之法批書發解之年及本名年貫保官姓名執
 赴禮部又批赴省之年長貳印署赴監試者同如將
 來免解免省到殿批書亦如之如無歴則不收試候
 出官日赴吏部繳納換給印紙應合免解免省人亦
 從先發解處照此給歴如省殿中選將元歴發下御
[034-20a]
 史臺考察以憑注闕給告士子得歴可為據證有司
 因歴可加稽驗目前偽冒之人可不却而自遁遂自
 明年始行之四年又命在朝之臣除宰執侍從臺諫
 外自卿監郎官以下至釐務官各具三代宗支圖三
 本結立罪狀申尚書省御史臺及禮部所屬各置簿
 籍存留照應遇屬子孫登科發解入學奏補事故並
 具申入鑿後由外任登朝亦於供職日後具圖籍記
 如上法遇胄試之年照朝廷限員於内牒能應舉人
[034-20b]
 就試以革胄牒冒濫之弊
景定二年増胄子牒試員
 初寳慶元年詔胄試職事官牒同居五服内親釐務
 官牒同居小功親銓次三人取一至是復命宰執牒
 緦麻以上親増作四十人侍從臺諫給事中舎人小
 功以上親増作二十七人卿監郎官秘書省官四總
 領小功以上親増作二十人寺監丞簿學官二令大
 功以上親増作十五人六院四轄省部門史館校勘
[034-21a]
 檢閱大功以上親増作十人臨安府通判大功以上
 親増作八人餘應牒親子孫者一仍舊制
三年以建儲恩詔三學免觧外行食生員兩赤縣觧試
終塲人及臨安府學職事生員特令赴省一次
二月詔省試中選士人覆試於御史臺為定制
 舊制鄉貢監補省試皆有覆試其法令宰執出題不
 許都司干預仍日輪臺諫一員簾外監試至是并士
 人中選者亦覆之度宗初又以州郡鄉貢未有覆試
[034-21b]
 易滋冒濫之弊命漕臣及帥守於解試揭曉之前㸃
 差有出身倅貳或幕官專充覆試盡一日命題考校
 解名多者斟酌分日但能行文不謬説理優通覺非
 假手即取非才不通就與駁放如將來省覆不通罪
 及元覆試漕守之臣及考校官又嚴省覆試法比校
 中省元卷字蹤稍異者黜之
五年正月詔三省詳議取士之法
 詔畧曰我國家因唐之舊進士一科得人為盛三百
[034-22a]
 年閒所以保乂王家垂休億載厥功懋哉弊久蠧滋
 近年尤甚非無佳士頴出由此其選然窮經學古者
 或病於詞華植徳礪行者難究其藴奥高才大器者
 往往局於纎悉繩墨之末是以官甚冗而才愈乏家
 殊俗而風益漓至於冒國法以茍營假儒冠而挾策
 俚言亂雅勦説趨時使習之者反賊其良而取之者
 莫任其咎人情至此咸欲變通嘗閱先朝名臣奏議
 其論取士之法非一惟程顥程頥深知治道酌古通
[034-22b]
 今綱目詳明用意純切令三省詳議參酌其可行者
 條具以聞務於科舉無大更張以安士心而於進士
 舉之外所以崇尚經術考察徳行選用材能之道立
 為一代之典陶成四方之風庶幾豐苞之仁垂之萬
 世顧不美哉
度宗咸淳七年十二月初置士籍
 丞相賈似道欲制東南士心令御史陳伯大請置士
 籍開具姓名年甲三代妻室令鄉鄰給勘於科舉條
[034-23a]
 例無礙方許納卷
  周宻癸辛雜識曰咸淳辛未正言陳伯大建議以
  為科塲之弊極矣欲自後舉始行下諸路運司牒
  州縣先置士籍編排保伍取各家戸貫三代年甲
  娶誰氏兄弟男孫若干之數其有習舉業者則各
  書姓名所習賦經子孫憑所書年甲如十五以上
  實能舉業者自五家至二十五家而百家百家而
  里正許自召其鄉之貢士結罪保明批書舉歴然
[034-23b]
  後登士籍一様四本州縣漕部各觧其一仍從縣
  給印歴俾各人親書家狀於歴首以為字跡之驗
  不許臨期陳狀改易或有隨侍子弟合赴漕牒諸
  色漕試者各令齎歴先赴縣批鑿前去各處狀試
  每遇唱名後重行編排保伍取㑹如有新進可應
  舉者續照前式保明付籍或有事故服制者並畫
  時申聞批鑿或毁抹如虚増人名妄稱舉子其犯
  人與里正保伍並照貢舉條例施行自是嚴行天
[034-24a]
  下或稍有瑕疵皆不敢有功名之望士論紛紛至
  賈似道潰師之後臺中始首劾伯大焉
九年以諸州郡鄉貢終塲人衆而元額少命自今年為
始視終場人數多寡每二百人取放一名
 是年省試亦以士子數多増參詳官三員㸃檢試卷
 官六員
遼景宗保寧八年十二月詔復南京禮部貢院
聖宗統和六年詔開貢舉
[034-24b]
  葉隆禮契丹國志曰太祖起朔漠之區倥偬干戈
  武事未戢何有科目延及數世承平日久始有開
  闢制限以三歳有鄉府省三試之設鄉中曰鄉薦
  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時有秀才未願赴者州
  縣必根刷遣之程文分兩科一曰詩賦一曰經義
  魁各分焉每三歲輙一試進士貢院以二寸紙書
  及第者姓名於上給之號為喜帖明日舉案而出
  樂作及門擊鼓十二面以法雷震殿試臨期取㫖
[034-25a]
  又將第一人特増一官授奉直大夫翰林應奉文
  字第二第三人授從事郎餘並授從事郎聖宗時
  止以詞賦法律取士詞賦為正科法律為雜科
七年三月宋進士挈家來歸者十七人命有司考其中
第者補國子官餘授縣主簿尉
興宗重熙十九年六月詔醫卜屠販奴𨽻及悖父母或
犯事逃亡者不得舉進士
道宗大安五年三月詔析津大定二府精選舉人以聞
[034-25b]
仍詔諭學者當窮經明道
天祚帝乾統五年十一月禁商賈之家不得應進士舉
遼登科總目
聖宗統和六年賜及第一人
  臣/等謹按遼科目始見於統和而室昉傳稱㑹同
  初登進士第則進士之來逺矣
七年八月放進士高正等二人及第
八年放鄭雲從等二人及第
[034-26a]
九年放進士石用中一人及第
十一年十一月放進士王熙載等二人及第
十二年放進士吕徳懋等二人及第
十三年放進士王用極等二人
十四年放進士張儉等三人
十五年放進士陳鼎等二人
十六年放進士楊文立等二人
十七年放進士初錫等三人及第
[034-26b]
十八年放進士南承保等三人及第
二十年放進士邢祥等六人及第
二十二年放進士李可封等三人
二十四年放進士楊信等二十三人及第
二十六年放進士史克忠等一十三人
二十七年御前引試劉二宜等三人
二十九年御試放高承顔等二人及第
開泰元年五月放進士史簡等十九人及第
[034-27a]
 是年詔裴元感邢祥知禮部貢舉七月進士康文昭
 張素臣郎元達等坐論知貢舉私曲皆杖而徒之
二年放進士鮮于茂昭等六人及第
三年放進士張用行等三十一人及第出身
五年放進士孫傑等四十八人及第
七年十二月放進士張克恭等三十七人及第
九年十二月放進士張仲舉等四十五人
太平二年放進士張漸等四十七人
[034-27b]
四年放進士李烱等四十七人
五年十一月試進士張昱等七十二人各授官有差
 時帝幸内果園宴京民聚觀求進士得七十二人命
 賦詩第其工拙以張昱等一十四人為太子校書郎
 韓欒等五十八人為崇文館校書郎
八年放進士張宥等五十七人
  臣/等謹按七年十一月紀云以楊又元邢祥知貢
  舉而不言放進士
[034-28a]
九年十一月皇城進士張人紀趙睦等二十七人入朝
試以詩賦皆賜第
興宗景福元年御宣政殿放進士劉真等五十七人
 先是聖宗太平十年七月詔來歲開貢舉至是興宗
 即位遂遵行之
重熙元年放進士劉師貞等五十七人
五年十月御元和殿放進士馮立等四十九人
 時以日射三十六熊賦幸燕詩試進士於廷賜馮立
[034-28b]
 趙徽四十九人進士第以立為右補闕徽以下皆為
 太子中舎賜緋衣銀魚遂大宴宰臣張儉請幸禮部
 貢院歡飲至暮而罷賜物有差
七年六月御清凉殿試進士賜邢彭年以下五十五人

  臣/等謹按傳言趙徽中重熙五年甲科王觀中重
  熙七年乙科則遼時科第亦有甲乙之分也
十一年六月御清凉殿放進士王實等六十四人
[034-29a]
十五年六月御清凉殿放進士王棠等六十八人
十九年六月御金鑾殿試進士
道宗清寜元年御清凉殿放進士張孝傑等四十四人
五年御百福殿放進士梁援等百一十五人
八年六月御清涼殿放進士王鼎等九十三人
  臣/等謹按王鼎傳稱清寧五年進士
咸雍二年御永安殿放進士張臻等百一人
六年六月御永安殿放進士趙廷睦等百三十八人
[034-29b]
 九月以馬希白詩才敏妙十吏書不能給召試之
十年六月親出題試進士
太康五年六月放進士劉瓘等百一十三人
九年御前放進士李君裕等五十一人
大安二年五月放進士張轂等二十六人
六年放進士文充等七十二人
八年放進士冦尊文等五十三人
壽隆元年放進士陳衡甫等百三十人
[034-30a]
六年放進士康秉儉等八十七人
天祚帝乾統三年放進士馬恭囘等百三人
七年放進士李石等百人
九年放進士劉禎等九十人
天慶二年放進士韓昉等七十七人
  臣/等謹按遼之進士皆漢人契丹人無舉進士之
  條傳載重熙中耶律富魯舉進士第帝怒其父庶
  箴擅令子就科目有違國制鞭之二百然天祚紀
[034-30b]
  載耶律達實舉天慶五年進士而紀於五年又不
  云放進士葢史之缺漏多矣
八年放進士王翬等百三人
 後耶律淳於保大二年自立改為建福元年放進士
 李寳信等一十九人以醫官李爽陳秘十餘人曽與
 大計並賜進士及第授官有差淳卒妻徳妃稱制改
 元徳興放進士李球等百八人
金取士之制有詞賦經義策論律科經童其試詞賦經
[034-31a]
義策論中選者謂之進士律科經童中選者曰舉人凡
諸進士舉人由鄉至府由府至省及殿廷凡四試皆中
選則官之至廷試五被黜則賜之第謂之恩例又有特
命及第者謂之特恩
 詞賦進士試賦詩策論各一道經義進士試所治一
 經義論策各一道
 策論進士選女直人之科也始大定四年世宗命頒
 行女直大小字所譯經書每穆昆選二人習之㝷欲
[034-31b]
 興女直字學校明安穆昆内多擇良家子為生諸路
 至三千人九年選異等者得百人薦於京師廩給之
 命溫特赫吉達教以古書作詩策後復試得圖克坦
 鎰以下三十餘人十一年始議行策選之制至十三
 年始定每場策一道以五百字以上成免鄉試府試
 止赴㑹試御試且詔京師設女直國子學諸路設女
 直府學擬以新進士充教授以教士民子弟之願學
 者俟行之久學者衆則同漢進士例三年一試二十
[034-32a]
 年以女直學大振詔今後以策詩試三場策用女直
 大字詩用小字程試之期皆依漢進士例二十八年
 以女直進士惟試以策行之既久人能預偹命於經
 内出題加試以論章宗承安二年勅策論進士限丁
 習學遂定制内外官員諸局分承應人武衛軍若明
 安穆昆女直及諸色人戸止一丁者不許應試兩丁
 者許一人四丁二人六丁以上止許三人三次終場
 不在驗丁之限三年定制女直人以年四十五以下
[034-32b]
 試進士舉於府試十日前委佐貳官善射者試射其
 制以六十步立垜去射者十五步對立兩竿相去二
 十步去地二丈以繩横約之弓不限强弱不計中否
 以張弓巧便發箭迅正者為熟閑射十箭中兩箭出
 繩下至垜者為中選餘路委提刑司在都委監察體
 究如當赴㑹試御試者大興府佐貳官試驗三舉終
 場者免之宣宗興定元年制中都西京等路策論進士
 及武舉人權於南京東平婆速上京四處赴試
[034-33a]
 律科進士又稱為諸科其法以律令内出題府試十
 五題每五人取一人其制始見於海陵正隆元年世
 宗大定二十二年定制㑹試每場十五題三場共通
 三十六條以上文理優擬斷當用字切者為中選臨
 時約取之無定數二十九年章宗即位有司言律科
 止知讀律不知教化之原可使通治論語孟子以涵
 養其氣度遂令自今舉後復於論語孟子内試小義
 一道府㑹試别作一日引試命經義試官出題與本
[034-33b]
 科通考定之
 恩例大定二十九年章宗即位始勅五次御簾進士
 皆不黜落止以文之高下定其次謂之恩榜明昌元
 年定制省元直就御試不中許綴榜末解元但免府
 試四舉終場依五舉恩例所試文卷惟犯御名廟諱
 不成文理者黜之仍一日試三題其五舉者止試詩
 賦女直進士亦同此例承安五年勅進士四舉該恩
 詞賦經義當以各科為場數不得通數又恩榜人應
[034-34a]
 授官者監試官於試時具數以奏特恩者授之泰和
 三年以經義㑹元與策論詞賦進士不同若御試被
 黜則附榜末為太優若同恩例又與四舉者不同遂
 定制依曽經府試解元免府試之例㑹試下第再舉
 直赴御試
太宗天㑹五年八月以河北河東初降職員多闕詔南
北各因其素所習之業取士號為南北選
熙宗天眷元年五月詔南北選各以經義詞賦両科取
[034-34b]

海陵天徳二年始増殿試之制
三年併南北選為一罷經義策試兩科專試詞賦
貞元元年定貢舉程試條理格式
正隆元年命以五經三史正文内出題三年一舉
 初太宗時急欲得漢士以撫輯新附無定數亦無定
 期故天㑹二年二月八月凡再行天徳二年始定試
 期至是定為三年一舉
[034-35a]
世宗大定四年勅宰臣進士文優則取勿限人數
十六年四月定宗室宰相子程式等第
十八年諭宰相文士有偶中魁選不問操履輙授翰苑
之職無行之士往往敗露自今榜首先訪察其鄉行可
取則授以應奉否則從常調
 至二十二年又諭宰臣漢進士魁例授應奉若行不
 副名不習制詔之文者即與外除
十九年詔通場并答時務策
[034-35b]
二十八年復經義科申定試期
 鄉試之期以三月二十日府試之期若策論進士則
 以八月二十日試策閒三日試詩詞賦進士則以二
 十五日試賦及詩又閒三日試策論經義進士又閒
 詞賦後三日試經義又三日試策次律科次經童毎
 場皆閒三日試之會試則策論進士以正月二十日
 試策皆以次閒三日同前御試則以三月二十日策
 論進士試策二十三日試詩論二十五日詞賦進士
[034-36a]
 試賦詩論而經義進士亦以是日試經義二十七日乃
 試策論若試日遇雨雪則俟晴日御試唱名後試策
 則禀奏宏詞則作二日程試舊制試女直進士在再
 試漢進士後是年以復設經義科更定是制
章宗明昌元年詔免鄉試其府試以五人取一人㑹試
依世宗制中格者取毋限數
 凡試以六經十七史孝經論語孟子及荀楊老子内
 出題皆於題下註其本傳其舉人程文所用故事亦
[034-36b]
 自註出處至六年又命題註本傳不得過五十字經
 義進士御試第二場試論日添試策一道
二年敇官或職至五品者直赴御試
 其女直進士大定十六年命皇家兩從以上親及宰
 相子直赴御試皇家袒免以上親及執政子直赴㑹
 試明昌元年又定制餘官第五品散階直赴㑹試官
 職俱至五品直赴御試
承安四年詔詞賦經義科御試同日各試本業依舊分
[034-37a]
立甲次
 詞賦第一名為狀元經義魁次之恩例與詞賦第二
 人同餘分為兩甲中下人並在詞賦之下先是一科
 有兩狀元至是改其制
定諸路府試之地及考官員數
 府試策論進士大定二十年定以中京上京咸平東
 平四處明昌元年添北京西京益都為七處兼試女
 直經童凡上京合懶速頻胡里改蒲與東北招討司
[034-37b]
 等路者則赴㑹寧府試咸平隆州婆速東京蓋州懿
 州者則赴咸平府試中都河北東西路者則赴大興
 府試西京并西南西北二招討司者則赴大同府試
 北京臨潢宗州興州全州者則赴大定府試山東西
 大名南京者則赴東平府試山東東路則試於益都
 凡詞賦經義進士及律科經童府試之處大定間大
 興大定大同開封東平京兆凡六處明昌初増遼陽
 平陽益都為九處是年復増太原為十中都河北則
[034-38a]
 試於大興府上京東京咸平府等路則試於遼陽府
 餘各試於其境至考試官大定間府試六處各差詞
 賦試官三員策論試官二員明昌初増為九處路各
 差九員大興府則十一員是年又増太原為十處有
 司請省之遂定策論進士女直經童千人以上差四
 員五百人以上三員不及五百二員各以職官高者
 一人為考試官餘為同考試官詞賦進士與律科舉
 人共及三千以上者五員二千四員不及二千三員
[034-38b]
 經義進士及經童舉人千人四員五百以上三員百
 人以上二員不及百人以詞賦考官兼之後又定制
 策論試官上京東平咸平各三員北京西京益都各
 二員律科監試官一員試律官二員𨽻詞賦試院經
 童試官一員𨽻經義考試院與㑹試同其彌封謄録
 搜檢懷挾等官並如㑹試之制其㑹試知貢舉官同
 知貢舉官詞賦則舊十員承安五年省為七員經義
 舊六員承安五年省為四員詮讀官二員泰和三年
[034-39a]
 以彌封官渫語於舉人勅自今女直司則用右選漢
 人封漢人司則以女直司封御試讀卷官策論詞賦
 進士各七員經義五員餘執事官各二員制舉宏詞
 共三員泰和七年禮部尚書張行簡言舊例讀卷官
 不避親至有親人或有不敢定其去留或力加營䕶
 而為同列所疑若讀卷官不用與進士有親者則讀
 卷之際得平心商確遂命臨期多擬其有親者汰之
泰和元年詔進士試策日自時務策外更以疑難經㫖
[034-39b]
相參為問使發聖賢之微㫖古今之事變著為令
詔放良人不得應諸科舉其子孫則許之
 先是勅樂人不得舉進士而奴免為良者則許之尚
 書省奏舊稱樂工為配𨽻諸色及倡優之家今少府
 監工匠太常大樂署樂工皆民也而不得與試前代
 令諸選人身及祖父曽經免為良者雖在官不得居
 清貫及臨民今反許應舉誠玷清論帝然之故有是
 詔
[034-40a]
定搜檢之制
 初搜檢制大興府則差武衛軍餘府則於近府猛安
 内差摘平陽府則差順徳軍府㑹試則每四舉人差
 一人復以官一人彈壓御試策進士則差弩手及隨
 局承應人漢進士則差親軍人各一名皆用不識字
 者以䕶衛十人親軍百人長五十人長各一人巡䕶
 是年省臣奏搜檢之際雖當嚴切然至於解髮袒衣
 索及耳鼻則過甚矣豈待士之禮哉故大定二十九
[034-40b]
 年嘗依前故事使就沐浴官制衣為之更之既可防
 濫且不虧禮帝從其説命行之
二年定㑹試取士數
 㑹試之數始分南北兩選北選詞賦進士一百五十
 人經義五十人南選百五十人凡三百五十人嗣後
 北選詞賦進士七十人經義三十人南選百五十人
 凡二百五十人海陵罷經義科併南北通選不過六
 七十人世宗患入仕者少縣令多缺員漸議多取然
[034-41a]
 自大定二十五年以前取不過五百人二十八年復
 經義科以不限人數遂至五百八十六人章宗承安
 二年至九百二十五人時復加四舉終場者數太濫
 乃命取數不得過六百人至是定制策論三人取一
 詞賦經義五人取一五舉終場年四十五以上四舉
 終場年五十以上者受恩宣宗貞祐初詔免府試赴
 㑹試者幾九千人取八百有竒御史中丞把古喇以
 為言詔集文資官議仍從泰和之例
[034-41b]
宣宗貞祐三年四月定諸進士登第授階制
 策論詞賦進士第一甲第一人特遷奉直大夫第二
 人以下經義第一人並儒林郎第二甲以下徵事郎
 同進士從事郎經童將仕郎
  金史選舉志曰金承遼後凡事皆欲軼遼世故進
  士科目兼採唐宋之法而増損之其及第出身視
  前代特重而法亦宻焉若夫以策論進士取其國
  人而用女直字為文斯蓋就其所長以收其用又
[034-42a]
  欲行其國字使人通習而不廢耳終金之代科目
  得人為盛諸宫䕶衛及省臺部譯史令史通事仕
  進皆列於正班斯則唐宋以來之所無者豈非因
  時制宜而以漢法為依據者乎金治純駁議者於
  是每有别焉宣宗南渡仕進之岐既廣僥倖之俗
  益熾軍伍勞效雜置令録門廕右職迭居朝著科
  舉取士亦復汎濫而金治衰矣
金登科總目
[034-42b]
太宗天㑹十年胡礪中進士第一
熙宗天眷二年石琚中進士第一
海陵天徳二年吕忠翰中進士第一
三年楊建中中進士第一
正隆二年鄭子𣆀以天徳進士第三復就是年御試得
第一
 是年中第者七十三人又王彦潛常大榮皆海陵時
 進士第一
[034-43a]
世宗大定三年孟宗獻中進士第一
 宗獻鄉試府試省試皆第一時號孟四元特授奉直
 大夫第二第三人授儒林郎餘皆從仕郎命勿為例
十三年策女直進士圖克坦鎰等二十七人及第
 時鎰授兩官餘授一官上三人為中都路教授四名
 以下除各路教授
十九年張行簡中進士第一
 又趙承元亦大定時進士第一人
[034-43b]
章宗明昌二年王澤中進士第一
五年楊雲翼中進士第一
  臣/等謹按是年韓玉中經義詞賦兩科進士
承安二年納喇呼喇勒中進士第一
 又李俊民亦承安中進士第一商衡為衛紹王至寧
 元年特恩第一人
泰和六年李演中進士第一
宣宗貞祐元年張本中詞賦進士高第
[034-44a]
三年李獻能中詞賦進士第一
興定二年賜經義進士王彪等十三人及第
 時帝謂宰臣曰從來廷試進士日晡後即遣出宫恐
 文思遲者不得盡其才令待至暮時及覽彪程文愛
 其辭藻咨歎久之至五年三月省試經義進士考官
 於常格外多放喬松等十餘人有司奏請駁放帝以
 旱恐傷和氣不許及廷試以進士盧元繆誤濫放及
 第讀卷官禮部尚書趙秉文翰林待制崔禧歸徳治
[034-44b]
 中時戩應奉翰林文字程嘉美當奪三官降職監試
 李復亨當奪兩官帝憐秉文老以禮部尚書致仕復
 亨罷為安國軍節度使
  金史趙秉文傳曰興定元年秉文拜禮部尚書明
  年知貢舉坐取進士盧亞重用韻削兩階因請致
  仕金自泰和大安以來科舉之文其弊益甚有司
  惟守格法所取之文卑陋陳腐茍合程度而已稍
  涉竒峭即遭黜落於是文風大衰貞祐初秉文主
[034-45a]
  省試得李獻能賦雖格律稍踈而詞藻繁麗擢為
  第一舉人遂大喧噪愬於臺省以為趙公大壊文
  格且作詩謗之久之方息俄而獻能復中宏詞入
  翰林而秉文竟以是得罪興定五年復為禮部尚
  書
  臣/等謹按獻能之中在貞祐秉文之得罪在興定
  事本風馬牛傳以二事牽合非也盧亞及第紀在
  正大四年而傳云興定二年秉文以亞故削兩官
[034-45b]
  亦非是自當從復亨傳為正
哀宗正大元年五月賜策論進士孛术論長河以下十
餘人經義進士張介以下五人詞賦進士王鶚以下五
十人皆及第
四年六月賜詞賦經義盧亞以下進士第
七年五月賜經義詞賦李瑭以下進士第
  李世弼金登科記序略曰金天㑹改元始設科舉有
  詞賦有經義有同進士省同三傳有同學究凡
[034-46a]
  五等詞賦初以經傳子史内出題次又令逐年改
  一經亦許註内出題以詩書易禮春秋為次循遼
  舊也天眷三年於析津府試天徳三年始親試於
  兩京貞元二年遷都於燕自後止試於析津府正
  隆二年以五經三史正文内出題明昌二年改令
  五經子史内出題仍與本傳此詞賦之大略也經
  義初試於真定府所放號七十二賢榜後及蔚州
  析津令易書詩禮春秋專治一經内出題蓋循宋
[034-46b]
  舊天徳三年罷此經義之大略也天眷三年令大
  河以南别開舉場謂之南選貞元二年遷都遂合
  南北通試於燕正隆二年令每二年一開科立定
  程限月日更不擇日府試初分六路次九路後十
  路此月日路分格也天徳二年詔舉人鄉府省御
  四試中第明昌三年罷去御試止三試中第府試
  五人取一依大定例不過五百人後以舉人漸多
  㑹試四人取一得者常不下八九百人御試取奏
[034-47a]
  㫖此場數人數格也天眷二年析津放第於廣陽
  門西一僧寺唱名遷都後於宣陽門唱名後為定
  例此唱名之格也明昌初五舉終場人直赴御試
  不中者别作恩榜賜同進士出身㑹元御試不中
  者榜末安插府元被黜者許來舉直赴部又貞祐
  三年終場人年五十以上者即行該恩此該恩之
  格也大定三年孟宗獻四元登第特授奉直大夫
  第二第三人授儒林郎餘皆從仕郎後不為例明
[034-47b]
  昌間以及第者多第一甲取五六人狀元授十一官
  第二人授九官餘皆授三官此授官之法也進士
  第一任丞簿軍防判第二任縣令此除授之格也
  臣/等謹按金進士之制特重而諸紀中於廷試事
  多闕而不書孫承澤春明夢餘録及學典惟載
  李世弼一序而登科記不可得今據志傳載一二
  以存其略至世弼之言與金史紀志頗有異同亦
  未知孰是而特賜人姓氏之可見者天徳前蘇保
[034-48a]
  衡以宗衡薦賜進士出身天徳中曹望之以戸部
  郎中特賜進士及第世宗朝則有完顔匡以太孫
  侍讀試進士不中賜及第章宗朝則有呉光謙㳺
  總孔端甫魏汝翼劉震亨崔秉仁翟駒齊文乙孫
  可久陳信仁董戣李天祺康晉侯時琦劉摰升傅
  礪趙摯田扈方張介然李貞固等並以學行舉光
  謙端甫汝翼介然賜進士及第餘俱賜同進士出
  身宣宗興定五年康琚以林州行元帥府經歴官
[034-48b]
  乞赴廷試賜進士及第哀宗天興二年王輔以下
  十六人並以終埸賜進士出身若海陵時孫梅以
  貴妃唐古定格家奴賜進士及第則濫甚矣
元太宗九年八月命試諸路儒士中選者除夲貫議事
官得四千三十人
 帝始取中原中書令耶律楚材即請用儒術選士至
 是始命斷事官扎哈岱及山西東路課税所長官劉
 中歴諸路考試以論及經義詞賦分為三科作三日
[034-49a]
 程專治一科能兼者聴但以不失文義為中選復其
 賦役令與各處長官同署公事時得東平楊英等若
 干人多一時名士當世或以為非便事復中止
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學士承㫖王鶚等請行貢舉
法從之命中書左三部與翰林學士議立程式
 先是命丞相史天澤條具當行大事嘗及科舉而未
 果行至是始有此議至二十一年九月丞相和禮霍
 孫言天下習儒者少由刀筆得官者多惟開貢舉凡
[034-49b]
 䝉古之士及儒吏陰陽醫術皆令試舉則用心為學
 矣帝可其奏詔中書議㑹和禮霍孫罷事遂寢
  成宗時翰林學士王惲奏曰貢舉之法宜先選教
  官定所明經史為所習科目以州郡大小限其生
  徒揀俊秀無玷汚者充員數以生徒員數限歲貢
  人數期以歲月使盡修習之道然後州郡官察行
  考學極其精當貢於禮部經試經義作一塲史試
  議論作一場廷試策兼用經史斷以已意以明時
[034-50a]
  務如是則士無不通之經不習之史進退用舍一
  出於學既復古道且革累世虚文妄舉之弊必收
  實學適用之效矣
仁宗皇慶二年十一月詔行科舉定條制
 中書省臣奏科舉事世宗裕宗屢嘗命行武宗尋亦
 有㫖今不以聞恐或有沮其事者夫取士之法經學
 實修已治人之道詞賦乃摛章繪句之學自隋唐以
 來專尚詞賦故士習浮華今臣等擬將律賦省題詩
[034-50b]
 小義皆不用專立徳行明經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
 帝然之乃下詔曰惟我祖宗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
 帝設官分職徵用儒雅崇學校為育材之地議科舉
 為取士之方規模宏逺矣朕以𦕈躬獲承丕祚繼志
 述事祖訓是式若稽三代以來取士各有科目要其
 本末舉人宜以徳行為首試義則以經術為先詞章
 次之浮華過實朕所不取爰命中書参酌古今定其
 條制其以皇慶三年八月天下郡縣興其賢者能者
[034-51a]
 充賦有司次年二月㑹試京師中選者朕將親策焉
 具合行事宜於後
 科場每歲一次開試舉人從本貫官司於諸色戸内
 推舉年及二十五以上鄉黨稱其孝悌朋友服其信
 義經明行修之士結罪保舉以禮敦遣咨諸路府其
 或狥私濫舉并應舉而不舉者監察御史肅政廉訪
 司體察究治考試程式䝉古色目人第一塲經問五
 條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内設問用朱氏章句集註其
[034-51b]
 義理精明文詞典雅者為中選第二場策一道以時
 務出題限五百字以上漢人南人第一場明經經疑
 二問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内出題並用朱氏章句集
 註復以己意結之限三百字以上經義一道各治一
 經詩以朱氏為主尚書蔡氏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
 為主已上三經兼用古註疏春秋用三傳及胡氏傳
 禮記用古註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場古
 賦詔誥章表内科一道古賦詔誥用古體章表四六
[034-52a]
 參用古體第三塲策一道經史時務内出題不矜浮
 藻惟務直述限一千字以上成䝉古色目人願試漢
 人南人科目中選者加一等注授䝉古色目人作一
 榜漢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賜進士及第從六品第
 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
 品兩榜並同所在官司遲悞開試日期監察御史肅
 政廉訪司糾彈治罪流官子孫廕叙並依舊制願試
 中選者優陞一等在官未入流品願試者聴若中選
[034-52b]
 之人已有九品以上資級加一等注授若無品級止
 依試例從優銓注
 中書省詳定科舉條目鄉試中選者各給解據録連
 取中科文行省移咨都省送禮部腹裏宣慰司及各
 路闗申禮部該監察御史廉訪司依上録連科文申
 臺轉呈都省以憑照勘
 鄉試八月二十日第一場二十三日第二場䝉古色
 目漢人南人同二十六日第三場試止漢人南人
[034-53a]
 㑹試省部依鄉試例於次年二月初一日試第一場
 初三日第二場初五日第三場後或改用二月中旬/至順元年命仍舊制
 御試三月初七日前期奏委考試官二員監察御史
 二員讀卷官二員入殿廷考試每舉子一名集賽岱
 一人看守漢人南人試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䝉
 古色目人等時務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
 選考試官行省與宣慰司及腹裏各路有行臺及廉
 訪司去處與臺憲官一同商議選差上都大都從省
[034-53b]
 部選差在内監察御史在外廉訪司官一員監試每
 處差考試官同考試官各一員並於見任并在閒有
 徳望文學常選官内選差彌封官一員謄録官一員
 選廉幹文資正官充之凡謄録試卷并行移文字皆
 用硃書仍湏設法闗防毋致容私作弊省部㑹試都
 省選委知貢舉同知貢舉官各一員考試官四員監
 察御史二員彌封謄録對讀監門等官各一員
 鄉試行省一十一河南陜西遼陽四川甘肅雲南嶺
[034-54a]
 北征東江浙江西湖廣宣慰司二河東山東直𨽻省
 部路分四真定東平大都上都天下選合格者三百
 人赴㑹試於内取中選者一百人内䝉古色目漢人
 南人分卷考試各二十五人䝉古取合格者七十五
 人大都十五人上都六人河東五人真定等五人東
 平等五人山東四人遼陽五人河南五人陜西五人
 甘肅三人嶺北三人江浙五人江西三人湖廣三人
 四川一人雲南一人征東一人色目人取合格者七
[034-54b]
 十五人大都十人上都四人河東四人東平等四人
 山東五人真定等五人河南五人四川三人甘肅二
 人陜西三人嶺北二人遼陽二人雲南二人征東一
 人湖廣七人江浙一十人江西六人漢人取合格者
 七十五人大都一十人上都四人真定等十一人東
 平等九人山東七人河東七人河南九人四川五人
 雲南二人甘肅二人嶺北一人陜西五人遼陽二人
 征東一人南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湖廣一十八人
[034-55a]
 江浙二十八人江西二十二人河南七人
 鄉試㑹試許將禮部韻略外餘並不許懐挾文字差
 搜檢懐挾官一員每舉人一名差軍一名看守提㸃
 擗掠試院差廉幹官一員度地安置席舎務令隔逺
 仍自試官入院後監押外門鄉試㑹試彌封謄録對
 讀官下吏人於各該衙門從便差設
 凡犯御名廟諱及文理紕繆塗注乙五十字以上者
 不考謄録所承受試卷並用硃書謄録正文實計塗
[034-55b]
 注乙字數標寫對讀無差將硃卷逐旋送考試所如
 硃卷有塗注乙字亦皆標冩字數謄録官書押候考
 校合格中選人數已定抄録字號索上元卷請監試
 官知貢舉官同考試官對號開拆
 舉人與考試官有五服内親應迴避而不自陳者殿
 一舉
 國子監學歲貢生員及伴讀出身並依舊例願試者
 聴中選者於監學合得資品上從優銓注
[034-56a]
 科舉既行之後若有各路歲貢及保舉儒人文字到
 官並令還赴夲鄉應試别路附籍䝉古色目人漢人
 大都上都有恒産住經年深者從兩都官司依例推
 舉就試
  邵逺平續𢎞簡録曰臧晉叔云元以曲取士設十
  有二科其説甚為無據自至元八年設國學出策
  題試問所對精通者為中選皇慶二年制科舉皆
  用經書時務為題並無詞曲一項此明證也
[034-56b]
延祐二年三月始開科分進士為左右榜
 䝉古色目人為右漢人南人為左仍用趙孟頫元明
 善所議貢試法凡䝉古由科舉出身者授從六品色
 目漢人遞降一級
四月賜進士恩榮宴於翰林院
賜㑹試下第人教授等官
 丞相特們徳爾等奏下第舉人年七十以上者與從
 七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與教授元有出身者視應
[034-57a]
 得資品稍優加之無出身者與山長學正其來遲不
 及試者同之不為例至泰定帝泰定元年三月以改
 元恩䝉古色目人年三十以上并兩舉不第者與教
 授三十以下與學正山長漢人南人年五十以上並
 兩舉不第者與教授五十以下與學正山長先有資
 品出身者更優加之不願仕者令備國子員後勿為
 格順帝至正初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學正及書院山
 長又増取鄉試備榜亦授以郡學録及縣教諭三年
[034-57b]
 因御史成遵言以終場下第舉人及國子生㑹試不
 中者同充學正山長二十六年六月中書省奏江浙
 福建舉人涉海道以赴京有六人者已後會試之期
 宜授以教授之職其下第三人亦以教授之職授之
 非徒慰其跋涉險阻之勞亦足以勸逺方忠義之士
順帝至元元年十一月詔罷科舉
 初徹爾特穆爾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㑹行科舉驛
 請試官供張甚盛心頗不平及入中書首議罷之參
[034-58a]
 政許有壬力争曰科舉若罷天下人才觖望丞相巴
 延曰舉子多以贓敗又有假䝉古色目名者有壬曰
 科舉未行臺中贓罰無算豈盡出於舉子巴延又曰
 科舉取人實妨選法有壬曰科舉取士豈不愈於通
 事知印等出身者今通事知印等天下凡三千餘名
 自四月至九月受宣者七十三人而科舉一歲僅三
 十餘人太師試思之科舉與選法果相妨耶巴延心
 然其言而議已定不可中輟遂罷之二年六月禮部
[034-58b]
 侍郎呼喇台請復科舉取士之制不聽
  胡粹中曰古之人君患不能知賢才而用之以治
  天下故設科取士使懐才抱徳敦行者由之以進
  若漢之鄉舉里選察廉對策非一途也然人之徳
  行難知藝能易見徳行者多自晦藝能者毎自衒
  於是乎聽其所言以察其所蘊即其所習以審其
  所向故唐之明經進士宋之制策詞學非一科也
  猶以為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徳則又即
[034-59a]
  其言以考其實若稽諸古典而夲於經不失乎先
  聖之㫖則有取焉非但取其言語之工文藻之華
  而已也元之用人大抵偏於國族勲舊貴游子弟
  故選舉之法久而未行仁宗決意行之由此中華
  縫掖之士僅得拔什一於千百若謂科舉遺賢才
  則可謂妨選法則非也
六年十二月復科舉取士制仍稍變程式
 減䝉古色目人明經二條増本經義易漢人南人第
[034-59b]
 一場四書疑一道為本經疑増第二場古賦外於詔
 誥章表内又科一道
至正十九年三月詔定科舉流寓人名額
 中書左丞成遵言淮南河南山東四川遼陽等處及
 江南各省所屬州縣避兵士民㑹集京師宜别設流
 寓鄉試之科令其就試從之命禮部議定寓試解額
 䝉古色目各十五名漢人二十名南人十五名五月
 又詔今歲八月鄉試河南舉人及避兵儒士不拘籍
[034-60a]
 貫依河南省元額數就陜州置貢院應試又是年福
 建行中書省初設鄉試定取七人為額而江西流寓
 福建者亦與試焉乃命通取十五人充貢京師
二十六年正月命増燕南河南山東陜西河東等處㑹
試舉人額進士及第以下遞升官一級
 二十五年鄉試以江南四川等處皆阻於兵其不廢
 者惟燕南河南山東陜西河東數道而已乃培増鄉
 貢之額至是所放進士復優其品秩第一甲授承直
[034-60b]
 郎正六品第二甲承務郎從六品第三甲從仕郎從
 七品
元登科總目
仁宗延祐二年三月廷試進士賜呼圖克岱爾張起巖
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
五年三月廷試進士賜呼圖克岱爾霍希賢等五十人及
第出身有差
英宗至治元年三月廷試進士賜達嚕噶宋本等六十
[034-61a]
四人及第出身有差
泰定帝泰定元年三月廷試進士賜巴拉張益等八十
四人及第出身有差
四年三月廷試進士賜阿恰齊李黼等八十五人及第
出身有差
文宗至順元年三月廷試進士賜篤列圖王文煜等九
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
順帝元統元年廷試進士賜同同李齊等百人及第出
[034-61b]
身有差
 是科左右榜各三人皆賜進士及第
  臣/等謹按元之廷試皆以三月而順帝以是年六
  月即位十月始改元元統則廷試當必改期紀闕
  未書
至正二年三月廷試進士七十八人賜拜珠陳祖仁及
第餘出身有差
五年三月廷試進士七十八人賜布延布哈張士堅及
[034-62a]
第餘出身有差
八年三月廷試進士一百八人賜阿嚕呼木特穆爾王
宗哲及第餘出身有差
十一年三月廷試進士八十三人賜圖烈圖文允中及
第餘出身有差
 次年三月詔省院臺不用南人以有偏負宜依世祖
 時用人之法南人有才學者皆令用之自是累科南
 方之進士始有為御史為憲司官為尚書者矣
[034-62b]
十四年三月廷試進士六十二人賜薛朝晤牛繼志及
第餘授官出身有差
十七年三月廷試進士五十一人賜侻徵王宗嗣及第
餘出身有差
二十年三月廷試進士三十五人賜邁珠魏元禮及第
餘出身有差
二十三年三月廷試進士六十二人賜寳寳楊輗及第
餘出身有差
[034-63a]
二十六年三月廷試進士七十二人賜哈喇布哈張棟
及第餘出身有差
 
 
 
 
 
 
[034-63b]
 
 
 
 
 
 
 
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三十四